訊息原文

1 人回報3 年前
走幾步能防癌、預防腦中風、心臟病?一張表跟著做 就能預遠離高血壓、糖尿病|健康2.0
https://health.tvbs.com.tw/regimen/327240#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水是百藥之王,萬物之母! 李時珍認為百藥💦 水為王! 近代据水博士巴特曼Dr. Batman研究: 💦 水可以增加血流量!💦 水是關節的潤滑劑 💦 心臟病和中風:因爲水能稀释血液,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阻塞。 💦 骨質疏鬆症:因爲水能使成長過程中的骨骼變得更加堅固。 💦 白血病和淋巴瘤:因爲水能够將氧 輸送進细胞,而癌细胞具厭氧的特徵; 💦 高血壓:因爲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劑 💦 糖尿病:因爲水能够增加身體内色氨酸的含量; 💦 失眠:因爲水能夠產生天然的睡眠調節物質「褪黑激素」; 💦 抑郁症:因爲水能使身體以天然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的供應!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轉發自同學駱瑞成醫生) 血壓間的關係,請認真看,很有益處。 “給大家普及點血壓知識:幾十年了,我們被血壓和體溫誤導......” ✍健康年輕人的血壓是(120/80), ✍老年人的長壽血壓是(140/90)。 低壓值代表心壓, 最高不能超過95, 最低不能低於70。 高壓值代表腦壓, 最高不能超過160, 最低不能低於110。 〖情況分析:〗      1.(高壓高/低壓高) 代表是高血壓病,高血壓十年得冠心病,二十年得腦中風。     2.(高壓高/低壓正常)代表是頸椎病,椎管狹窄或椎動脈狹窄,中風六大成因之一。     3.(高壓高/低壓低)代表頸椎病和心肌缺血     4.(高壓低/低壓低)代表是低血壓病,中風六大成因之一。     5.(高壓低/低壓正常)代表氣血虧。     6.(高壓正常/低壓高)代表心臟負荷大,易成心衰。     7.(高壓正常/低壓低)代表心肌缺血,易成冠心病。 〖理解了嗎?〗 你屬於哪一種呢? 另外血壓還有新消息: 🇺🇸美國已正式規定: 65歲以上 標準血壓150/90, 80歲以上的正常老人, 160甚至170也可以。 多年來我們統統受過去著重醫療商業利益“老標準”(不能超過120)的數字影響太大了,對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造成極大不必要的高血壓心理負擔! 從今起要更正被醫師教錯的觀念了,請看下列報導。 〖分享血壓請參考〗: 顛覆我們對正常血壓的認知!各種年齡正常血壓應該是多少? 正常收縮壓=吳氏計算收縮壓=(82+年齡) 例:75歲= 82 + 75 = 157 【結論】 正常收縮壓: 男性= 82 +年齡, 女性= 80 +年齡, 健康(正常)指標: 實測收縮壓=正常收縮壓。 北醫三院102大夫告訴,70歲以上的人高血壓不能低於130,否則 極易產生體位低血壓暈倒,高血壓在150〜130之間較為安全,寧可高一點,別低。 血糖也是如此,隨年齡的增加適當放寬標準,60歲以上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在6.5左右,70歲以上控制7.5左右,80歲以上大多時間不超過8.0,偶爾在8.5左右就可以了, 老年人低血糖危害更可怕😱    願每個家庭都有一個懂健康的人!
    2 人回報2 則回應6 年前
  • 藝人 廖峻 ❤️請耐心看完了…。 『跑 廁 所 ,比 中 風 好 …。』 ~ 寧願好死,也不要中風…~ 我是50後……, 退伍時,身高175cm ,體重72kg…。 退伍30年 ⋯? 體重~均維持在74~75kg左右, 相當自豪~體態體能的維持 ⋯。 4年前的昨天……? 我依然~騎著腳踏車~運動, 4年前的今天早上,仍去運動…。 我沒有高血壓、 沒有心臟病、 沒有糖尿病 ⋯。 但,4年後的今天…? 我中風了 ⋯! 當我醒來時,已在義大加護病房 ⋯, 6天的加護病房 ⋯? 7天的普通病房 ⋯? 診斷病因⋯? 高血脂、血濃稠⋯! 出院後,每天就是~ 吃不完的藥⋯, 扎不完的針⋯, 各種的保健食品⋯! 忍著痛的推拿(民間療法)…, 及艱辛的復健療程 ⋯, 坐著輪椅 ⋯! 撐著ㄇˉ型~四腳輔助, 練習站立⋯, 過程比~2歲小孩子,練習走路更難 ⋯! 這過程,不輕鬆 ⋯! 當時,我也思考 ⋯? 為何?我會中風…? 在幸福診所的~林憲章醫師的 醫護下⋯? 才得知~肇因是…? 長期口渴⋯,水份補充不足 ⋯, 在此,呼籲各位 ⋯? 記得要喝水 ⋯。 隨時,補充水份 ⋯, 當你有口渴感覺時 ⋯, 身體水份~已不足 ⋯, 我們每個人~每天所需的水份補充 ⋯? 體重1公斤~30cc ⋯ 體重60公斤~60C30=1800cc ⋯(最少) 如果可以,出外帶備一支水 ⋯, 有人說:多喝水,會常跑廁所 ⋯? 我都回應對方 ⋯? 常跑廁所,總比中風好 ⋯。 千金良藥~不及多喝水 ⋯! 請緊記: 運動前後,一杯水…, 泡澡前後,一杯水…, 飯前飯後,一杯水…, 睡前~ㄧ杯溫開水…, 起床~一杯溫開水…, 保你頭好~壯壯、健康到年老 ⋯ 奉獻我的經歷,供大家參考 ⋯ 《水份補充得夠-,想中風也難…》 讀者強調,中風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也不只限男性……, 現在年輕人中風,也有逐漸攀高比例……, 水份基本攝取量~要足夠,確實是預防之道,大家不可不察…! 請記住: 飲料不等於水 茶也不等於水 轉載~ ➡ 附加一㸃➡冰冷的飲料少喝為妙!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請耐心看完了 *『跑 廁 所 比 中 風 好 』* *~ 寧願好死,也不要中風~* 我是50後 退伍時身高175cm體重72kg 退伍30年 ⋯ 體重均維持在74~75kg左右 相當自豪體態體能的維持 ⋯ 4年前的昨天 我依然騎著腳踏車運動 4年前的今天早上仍去運動 我沒有高血壓、 沒有心臟病、 沒有糖尿病 ⋯ 但,4年後的今天 我中風了 ⋯ 當我醒來時已在 義大加護病房 ⋯ 6天的加護病房 ⋯ 7天的普通病房 ⋯ 診斷病因⋯ 高血脂、血濃稠⋯ 出院後每天就是 吃不完的藥⋯ 扎不完的針⋯ 各種的保健食品⋯ 忍著痛的推拿(民間療法) 及艱辛的復健療程 ⋯ 坐著輪椅 ⋯ 撐著ㄇˉ型四腳輔助架 練習站立⋯ 過程比2歲小孩子 練習走路更難 ⋯ 這過程不輕鬆 ⋯ 當時我也思考 ⋯ 為何我會中風? 在幸福診所的林憲章醫師的 醫護下⋯ 才得知肇因是 長期口渴⋯水份補充不足 ⋯ 在此呼籲各位 ⋯ 記得要喝水 ⋯ 隨時補充水份 ⋯ 當你有口渴感覺時 ⋯ 身體水份已不足 ⋯ 我們每個人每天 所需的水份補充 ⋯ 體重1公斤30cc ⋯ 體重60公斤~ 60C30=1800cc ⋯(最少) 如果可以,出外帶備一支水 ⋯ 有人說多喝水會常跑廁所 ⋯ 我都回應對方 ⋯ 常跑廁所總比中風好 ⋯ 千金良藥不及多喝水 ⋯ 請緊記: *運動前後一杯水* *泡澡前後一杯水* *飯前飯後一杯水* *睡前ㄧ杯溫開水* *起床一杯溫開水* 保你頭好壯壯健康到年老 ⋯ 奉獻我的經歷供大家參考 ⋯ *《水份補充得夠-想中風也難》* 讀者強調,中風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也不只限男性,現在年輕人中風也有逐漸攀高比例,水份基本攝取量要足夠確實是預防之道,大家不可不察!
    2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火龍果又名「吉祥果」,富含維生素B群、胡蘿蔔素、葉酸及葡萄糖等營養成分,美白、預防皺紋、預防貧血、高血壓及動脈硬化,它都能做到。 果內的種子及其富含的膳食纖維,刺激腸胃蠕動,可以幫助排便順利以及解決便祕引起的皮膚乾燥喔!而果肉中的膳食纖維,含量為地瓜的五倍,不但可以幫助身體排毒,更能培養完善的腸道菌叢;另外,果肉中的鎂含量就高達60毫克,約為一根香蕉的兩倍,能有效抑制躁鬱;還有還有,它的果皮富含花青素,能預防衰老和眼睛疲倦,超~讚! 火龍果有白肉和紅肉,哪一種比較營養? 答案是:兩者各有專長,便祕的人適合白肉,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哦!而因為甜菜紅素 而顏色艷麗的紅肉,則有預防心臟病、保護眼睛、抗腫瘤細胞生長的效果喔!(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數據) ※溫馨提醒:雖然它很營養,但吃太多可能會引起血糖飆升,尤其紅肉甜份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吃火龍果要特別注意別過量喔!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很重要,看完它" 跑廁所比中風好, 寧願好死,也不要中風⋯ 今天跟各位分享朋友傳來 當事人 個人的經歷心得: 我是50年次 我的經歷是⋯ 2016-12/26~2017-1/19=25日⋯ 獨自由橋頭健走至台北101再走返橋頭甲圍 ⋯年輕時憲兵中士退伍 ⋯憲校戰技班41期(同陸軍幹訓班) ⋯是前高雄縣紅十字會第五期救生教練 ⋯也曾當過紅十字會潛水救援隊隊長 ⋯5年半前⋯能於4.5小時完成腳踏車100K ⋯也有捷泳(自由式)1500M的實力 ⋯也自訓10000M的長跑 ⋯幾年前的訓練目標著眼於3鐵 ⋯退伍身高175cm體重72kg ⋯退伍30年⋯體重均維持在74~75kg左右⋯我相當自豪體態體能的維持…… 4年前的昨天我依然騎著腳踏車運動 ⋯4年前的今天早上仍去運動 ⋯我沒有高血壓、沒有心臟病、沒有糖尿病 ⋯但⋯4年前的今天下午我中風了 ⋯ 當我醒來時 ⋯已在義大加護病房⋯6天的加護病房 ⋯7天的普通病房 ⋯診斷病因⋯高血脂、血濃稠⋯ 出院後每天就是有吃不完的藥⋯ 扎不完的針⋯ 各種的保健食品⋯ 忍著痛的推拿(民俗療法) 及艱辛的復健⋯ 坐著輪椅⋯ 撐著ㄇˉ型四腳輔助架練習站立⋯ 過程比2歲小孩子練習走路更難⋯ 這過程不輕鬆⋯ 當時我也思考⋯為何我會中風? 在幸福診所的林憲章醫師的醫護下⋯ 我才得知肇因是長期身渴⋯ 水份補充不足⋯ 在此呼籲各位⋯ 記得要喝水⋯ 隨時補充水份⋯ 當你有口渴感覺時⋯身體水份已不足⋯ 我們每個人每天所需的水份補充⋯ 體重1公斤30cc⋯ 體重60公斤~60*30=1800cc⋯(最少)⋯ 有人說多喝水會常跑廁所⋯ 我都回應對方⋯ 常跑廁所總比中風好⋯ 千金良藥不及多喝水⋯ Ps:睡前ㄧ杯水⋯ 起床一杯溫開水⋯ 保你頭好壯壯健康到年老⋯ 奉獻我的經歷供大家參考⋯ 水份補充得夠,想中風也難。
    6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如何決定為長輩預防施打COVID-19疫苗?>> <現象> 1. 台灣地區自今6月15日開始施打75歲以上長者及長照機構居民、洗腎患者等。四天總共出現超過40例猝死,導致施打率急速下降。指揮中心稱經過解剖者都有「阻塞性冠狀動脈病」,含一例有「急性心肌梗塞」。打疫苗還是利大於弊 ! 但為人子女者都陷入煎熬 : 到底要不要為家中長輩預防施打COVID-19疫苗? 2. 〝猝死〞是指突然發生症狀,然後在一小時之內死亡,可能原因很多,包括心因性,主動脈剝離,肺動脈栓塞,腦出血等,其中以心因性之「心室纖維顫動」最常見、最難救,需要馬上做CPR(心肺復甦術)及電擊治療,否則回天乏術。而發生心室纖維顫動最常發生在冠狀動脈心臟病病人。 <如何預防施打COVID-19疫苗造成猝死?> 一、由醫師評估「十年內得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風險」: 利用美國心臟學會的App軟體-「ASCVD Plus」,輸入「年齡」、「性別」、「人種」、「血壓」、「膽固醇濃度」、「抽菸與否」、「是否有糖尿病」等即可得到十年內得ASCVD的風險。若≧20%,屬於高風險,就要小心。若已經有過粥狀動脈心臟病,例如狹心症、心肌梗塞,或梗塞型腦中風,也屬高風險型。以上這些長者,可以考慮暫不施打疫苗, 或在施打疫苗後須由旁人細心照顧至少48小時,若有心臟不適,趕快送醫。 二、75歲以上長者施打COVID-19疫苗,要避免在炎熱天氣下,長途舟車勞頓、長時間等待…,讓他們在沒有壓力的舒適環境施打,減少生理及心理上的壓力。 三、若長者因為怕有猝死副作用而不打疫苗,可由同住家人全部優先施打疫苗,有「群體保護力」,也可以保護長者。但有打、沒打、記住: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都要遵守。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這張身體檢查表在養生群裏傳風了,不用抽血不用化驗,對著這張表一查就知道自己缺什麽。三甲醫院所有科室無數專家醫生整理出來的,一定要轉發分享出去,讓家人朋友收藏起來備用。 頭髮白,缺葉酸。頭髮黃,缺蛋白質。頭髮稀疏,缺維生素A。掉頭髮,缺乏的是卵磷脂。頭髮開岔,缺乏的是維生素E。頭皮洩多,是缺乏維生素B12。牙齦水腫出血,是缺乏維生素C。睡覺磨牙,缺乏的是鈣和鎂。手指甲凹陷上翹,是缺鐵。手指甲有白點,是缺心。腦中風,要補維生素C。 維生素E。頭暈要補猛。眼球發黃,肝臟不好,補維生素E。預防白內障,補維生素C。維生素B2,胡蘿蔔素。耳尖有豎紋,是心臟供血不足,要補維生素E。耳鳴的人,是腎不好,補維生素C和E。耳朵發紅,是末梢微循環有問題,補B足維生素。口乾舌燥,要預防口咬炎,補B足維生素。 嘴唇發紫是供血不足,微循環不好,要補維生素E。手腳冰涼,微循環不好,補B足維生素,維生素E。冬天皮膚發癢,夏天不癢。說明膽固唇膏,缺鐵,要補淤油和鐵片。去除老年斑,可以補維生素A、E、C。臉色發紅,有血絲,是心臟不好,要補維生素B。腰酸背痛,補鈣鎂片。假裝腺肥蛋的人,補B足維生素。 糖尿病,補纖維素蛋白質,B足維生素。預防癌症,補維生素C、E、A。骨質疏鬆,一骨折,補維生素D、C和鈣酶。抽筋,要補鈣酶。睡覺打呼嚕,補大蒜素。關節炎,補維生素C和E。脂肪肝,補蛋白質粉,B足維生素。下樓腿痛,補蛋白質和鈣酶。 不同人群補什麼?工作量大的白領籍,運動較多的人,補維生素B。經常熬夜者和閹民,補維生素C。中老年人,補鈣和鈣。心腦血管患者,補維生素E。 這張表真是太實用,太珍貴了。這是全國最好的各大醫院的各大科專家整理出來,簡直是無價之寶。大家一定要收藏,保存好了。哪裡有病痛,身體都會提前給我們信號。 大家一定要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缺啥補啥,早發現,早治療,早恢復。
    5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胰島素阻抗矛盾與出路 胰島素阻抗產生新陳代謝症候群 ,造成高血壓,高血糖 ,高血脂, 高腰圍 ,升高了心臟病,中風,和癌症的風險! 胰島素是人體進食 的時候會反應分泌的一種荷爾蒙 ,尤其是吃入碳水化合物 ,糖分的時候 ,分泌會比較多, 經由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將血液中的糖質帶入細胞, 提供生存熱能的儲存! 當人體不進食的時候, 胰島素下降 ,人體開始使用儲存的熱能。 傳統理論認為胰島素阻抗是因為細胞外的血液中有太多的醣質,卻沒有辦法經由胰島素受體進入細胞內! 但如果真的是這樣, 細胞會處在飢餓狀態而縮小, 人也會極度消瘦, 肝臟也會變小 ,五六十年來 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疑問, 相反的, 第二型糖尿病 ,胰島素阻抗患者常傾向腹部肥胖, 脂肪肝! 常規醫療處置的方法就是給予更多胰島素 ,但多年的經驗, 證實這並不能改善胰島素抗性, 越來越多的劑量反而造成胰島素阻抗的增加, 胰島素劑量不斷加重, 唯一的好處就是使糖化血色素與血糖得到暫時的改善,但長遠來講 ,第二型糖尿病都是不斷惡化, 患者最後都逃不過糖尿病併發症! 新的一代的理論 認為血液中血糖與胰島素增高,導因於長年細胞內糖質堆積過多而溢流, 這時細胞外的血液糖分就沒有辦法再進入細胞內! 只能在細胞外的血液中不斷堆升! 這很合理的解釋了第二型糖尿病患傾向肥胖, 脂肪肝的現象! 這一切都是細胞吸收了過多的糖分造成, 若能夠減重,降低身體的糖分儲存, 胰島素抗性及其引起的新陳代謝問題都可消失! 這是對胰島素阻抗比較精確的思考方式! 使用藥物不斷增加 胰島素 ,把血液中過高的糖質強制灌入糖質溢流的細胞內,使 細胞更難以接受血液中的糖份, 那就使每一個糖尿病患越來越糟! 現代人每天三餐外加十幾次的點心,零食,飲料,水果 , 內容幾乎都是高升糖的 碳水化合物, 使血糖,胰島素整日都維持在高水平 ,跨越中年就很容易產生第二型糖尿病與胰島素抗性! 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斷絕深度加工的澱粉, 高升糖食物, 每日改成兩餐, 在6小時之內完成, 其餘18小時維持空腹狀態 , 這中間不吃任何點心,間食, 甜飲料,使血糖與胰島素 水平降低 ,不用很久的時間, 胰島素抗性就恢復正常, 若進行的很熟練 ,可考慮一週一次, 一天只吃一餐 ,當全身細胞溢流 的糖質不斷減少時, 人的體重也會減少 ,精神體能會變好, 恢復胰島素的敏感性 ,新陳代謝疾病會痊癒! 對原本使用藥物的第二型糖尿病病患, 開始低糖飲食與階段性減餐斷食, 血糖會降得很快, 應請醫生減藥。 否則可能會血糖太低! 低碳水化合物合併 階段性斷食 ,對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新陳代謝問題非常有效, 也同時可改善肥胖及血壓過高的問題 ,沒有費用,沒有成本, 節省出很多進餐所消耗的時間, 剛開始當然不太適應 練習一段時間即可駕輕就熟, 使自己從久病中解放! 斷食自古希臘哲學家與三大宗教都有實施的傳統 ,對其益處近年相關的醫學文獻 也有很多正面的論述!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個月前
  • 為什麼要每天走6000步?這個專家講的最透徹! 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鱉”。有人說,這兩種動物就愛靜養不愛動,照樣活得長。北京體育大學教師,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趙之心認為,這種說法大錯特錯! 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衛生部原副部長王隴德補充道: 烏龜身上有230多塊骨頭,90多關節;人身上有206塊骨頭,230個關節。人身上那麼多關節就是讓你運動的。 只有運動才能保證關節軟骨的健康。關節軟骨裡沒有血液供應,必須得吸收關節液才能營養,而關節液只有活動時才能大量分泌。 運動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路】。 動汗為貴!主動流汗簡稱“動汗”,中醫理論對“動汗”評價很高,認為“動汗為貴”。汗的成分中,98%是水,2%中有尿素、尿酸、乳酸、鹽分等。 出汗不僅有給人體降溫的功能,更為重要的是,人體內的許多垃圾,如乳酸、尿酸等,廢物;如多餘的氯化鈉等,甚至毒素,如重金屬、化學物質等; 還有許多脂肪等有機物質,是不能完全通過大便、小便排出體外的,必須通過汗腺排出。 人在排出“動汗”的時候,體溫一升一降的過程,讓血管更有彈性。 尤其是冬天,更要堅持每天運動,而每次要至少持續半個小時以上,這樣才能提高人體血液迴圈能力,刺激心肺功能,增強免疫力。 運動時間過短會沒有效果,時間過長、過度運動卻又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精神疲憊、體力恢復慢。每個人的體力不同,總體原則是運動後輕微出汗、自我感覺不過度疲勞,把握好時間。  只要一口氣把這6000步走完,健康狀況就會有質的改善。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我希望大家每天能走一萬步,你上廁所走幾步,上下樓走幾步,辦公室裡走幾步,加起來就有4000步。 但是,除去這4000步後的6000步是真正能夠改善大家健康的,而且這6000步最好一口氣走完,只要你一口氣把這6000步走完,你的健康狀況就會有質的改善。 最佳的鍛煉時間是早上8點~10點.下午3~5點.晚上7~9點等時段。 我們的心臟一天通過跳動要往外打10萬次血,血出去後還得回到心臟,誰在起作用?全身的640塊肌肉。 只要肌肉運動,就會把血擠回心臟,我們的眼睛打開、閉上、再打開,眼皮使勁就能夠把眼球上的血擠回心臟;我們走路,每走一步就相當於把腳上的血擠回心臟。 我告訴大家通過走路的方法讓心臟好起來,其實很簡單:把胳膊擺起來,最好擺到齊肩平,把步子邁開,配上呼吸。每天堅持15~20分鐘,比走兩個小時都要有效果。  每天走半小時助排氣,胃腸病通通遠離你。 凡是吃完飯老打嗝的是大病。人吃五穀糧食,就會產生氣,但是氣一定要從後面排出來,走路就能幫助你排氣。 發現自己腸道不好、脹氣、積食、便秘,每天晚上吃完飯後堅持去走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胃脹、胃酸、腸道脹氣通通遠離你。 人老了個子矮了腳卻大了,這是走路的不良姿勢造成的。現在教大家一個治腳病的方法:每天晚上遛彎時踮著腳走(走路時腳跟抬起,前腳掌著地,兩腳交替行走),堅持一段時間,腳病一定有改善。  走路是防治癌症的特效藥。 據《生命時報》報導,來自英國的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只要步行1英里(約1.6公里),患癌死亡風險就能降50%。 “走路可看作治療癌症的特效藥!”研究的發佈者,英國慈善組織漫步者協會和麥克米倫癌症援助組織共同指出,如能每天堅持行走1英里,在20分鐘內走完,對乳腺癌、前列腺癌、腸癌的治療都有明顯益處,最高可降50%死亡風險。 總而言之,運動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路。走路是防治癌症的特效藥,能夠預防心臟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多種疾病。為什麼要每天走6000步?看完後終於明白了!一定要告訴身邊的每一位朋友!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