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個月前
胰島素阻抗矛盾與出路
胰島素阻抗產生新陳代謝症候群 ,造成高血壓,高血糖 ,高血脂, 高腰圍 ,升高了心臟病,中風,和癌症的風險!
胰島素是人體進食 的時候會反應分泌的一種荷爾蒙 ,尤其是吃入碳水化合物 ,糖分的時候 ,分泌會比較多, 經由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將血液中的糖質帶入細胞, 提供生存熱能的儲存!
當人體不進食的時候, 胰島素下降 ,人體開始使用儲存的熱能。
傳統理論認為胰島素阻抗是因為細胞外的血液中有太多的醣質,卻沒有辦法經由胰島素受體進入細胞內! 但如果真的是這樣, 細胞會處在飢餓狀態而縮小, 人也會極度消瘦, 肝臟也會變小 ,五六十年來 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疑問, 相反的, 第二型糖尿病 ,胰島素阻抗患者常傾向腹部肥胖, 脂肪肝!
常規醫療處置的方法就是給予更多胰島素 ,但多年的經驗, 證實這並不能改善胰島素抗性, 越來越多的劑量反而造成胰島素阻抗的增加, 胰島素劑量不斷加重, 唯一的好處就是使糖化血色素與血糖得到暫時的改善,但長遠來講 ,第二型糖尿病都是不斷惡化, 患者最後都逃不過糖尿病併發症!
新的一代的理論 認為血液中血糖與胰島素增高,導因於長年細胞內糖質堆積過多而溢流, 這時細胞外的血液糖分就沒有辦法再進入細胞內! 只能在細胞外的血液中不斷堆升! 這很合理的解釋了第二型糖尿病患傾向肥胖, 脂肪肝的現象! 這一切都是細胞吸收了過多的糖分造成, 若能夠減重,降低身體的糖分儲存, 胰島素抗性及其引起的新陳代謝問題都可消失! 這是對胰島素阻抗比較精確的思考方式!
使用藥物不斷增加 胰島素 ,把血液中過高的糖質強制灌入糖質溢流的細胞內,使 細胞更難以接受血液中的糖份, 那就使每一個糖尿病患越來越糟!
現代人每天三餐外加十幾次的點心,零食,飲料,水果 , 內容幾乎都是高升糖的 碳水化合物, 使血糖,胰島素整日都維持在高水平 ,跨越中年就很容易產生第二型糖尿病與胰島素抗性!
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斷絕深度加工的澱粉, 高升糖食物, 每日改成兩餐, 在6小時之內完成, 其餘18小時維持空腹狀態 , 這中間不吃任何點心,間食, 甜飲料,使血糖與胰島素 水平降低 ,不用很久的時間, 胰島素抗性就恢復正常, 若進行的很熟練 ,可考慮一週一次, 一天只吃一餐 ,當全身細胞溢流 的糖質不斷減少時, 人的體重也會減少 ,精神體能會變好, 恢復胰島素的敏感性 ,新陳代謝疾病會痊癒!
對原本使用藥物的第二型糖尿病病患, 開始低糖飲食與階段性減餐斷食, 血糖會降得很快, 應請醫生減藥。
否則可能會血糖太低!
低碳水化合物合併 階段性斷食 ,對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新陳代謝問題非常有效, 也同時可改善肥胖及血壓過高的問題 ,沒有費用,沒有成本, 節省出很多進餐所消耗的時間, 剛開始當然不太適應 練習一段時間即可駕輕就熟, 使自己從久病中解放!
斷食自古希臘哲學家與三大宗教都有實施的傳統 ,對其益處近年相關的醫學文獻 也有很多正面的論述!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斷食的話,當胰島素上升時,除了會堆積脂肪外,還會留住水分和鹽分,讓身體腫脹。因此當胰島素下降時,可能會因為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而引起頭痛。飽足感是非常重要的,也才能讓你的情緒穩定。因為每個人的天生體質、飲食習慣還有體態目標都不一樣,因此最好能先尋求醫生和營養師的協助,評估個人狀況,

    不同意見

    https://events.cofit.me/genesis-blog-fasting-method-26787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成人型糖尿病本質上是糖質不耐的現象,患者長年食用高澱粉升糖食物,如穀物,根莖,使身体長時間處於糖血狀態,身体為自救,被迫分泌大量胰島素以轉化血液中的過高糖質,但穀物、根莖與其他高升糖食物為國人主食,一日三餐,餐後血糖暴升後,胰島素跟著暴升好幾小時,時日久了,細胞膜表面的胰島素受体習慣了血液中高胰島素,不再對胰島素有敏銳反應,無法把血液中過高糖質透過細胞膜轉化進細胞內液,提供熱能,反積存於血液中,所以糖尿病患血液糖血高,会造成全身血管損坏,造成組織供血不足,缺血坏死,引發截肢,心臟病,中風,瞎眼等問題! 成年型糖尿病除了到末期,胰臟衰竭,其血液中胰島素是被迫過量分泌又無效運作的,糖尿病患就醫往往會被開立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藥,使胰島素增量以轉化血糖,但可怕又吊詭的是這雖短暫美化血糖質,但長期又會更增加胰島素抗性,使糖尿病惡化,胰臟長期的藥物刺激,也会因工作過度而衰竭,依賴藥物治療終歸積重難返,無法逃離殘酷併發症,何況还有药物傷害無法克服! 其实要痊癒不難,戒除穀物(小麥,米,燕麥等),根莖等高升糖食物,用動物油脂烹調,血糖就可平穩不暴升,假以時日可復原,血液品質会改善,但素食消化分解後全成澱粉糖質,會使血糖暴升,不宜! 三餐以葉菜,魚肉蛋奶等低升糖食物為食,血糖自然不暴升!補充鎂離子可促進糖分子進入細胞內液,活性鉻可降低頑强的胰島素抗性,使胰島素受体恢復敏感,對多年頑固的糖尿病尤有助益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糖尿病看血糖太晚了 注意「胰島素阻抗」! https://www.lianan.com.tw:8143/drliananepaper/Article/374-1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原來有那麼多的慢性病是源自於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 - 胰島素阻抗,以致造成醫療或食療上有許多矛盾的舉措。 如何依學理來定策略,以防治這燒錢無數的慢性病?有請前衛生署副署長宋晏仁醫師來與您談談「逆轉糖尿病!」 https://youtu.be/w3b-EbNhcOU 可別讓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成為您或家人揮之不去的夢魘喔!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糖尿病患者福音》 2022年底美國休斯頓大學發表了一篇論文,說明通過一個非常簡單的運動,糖尿病患者進食後血液中的糖分和胰島素水平降低了 52%(優於許多糖尿病藥物),而你不需要服用任何藥物。僅通過移動位於腿後方小腿肌肉中的一塊非常小的肌肉,稱為「比目魚肌」Soleus muscle(下圖)。當您坐在椅子上看電視時移動這塊肌肉,血糖水平會下降很大百分比;並且即使您持續長時間移動這塊肌肉也不會感到疲勞。這種肌肉的優點之一是它消耗能量後血液中仍存在有葡萄糖,而不像身體其他肌肉大量消耗肌肉中儲存的糖原。有趣的研究,它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糖尿病解決方案,無需藥物、劇烈運動和令人筋疲力盡的飲食。這項運動不但能調節血糖水平(regulate blood glucose levels),而且可以促進新陳代謝(boost metabolism)。
    13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糖尿病的飲食問題 1. 一旦被診斷出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馬上就面臨飲食的重大限制,醫生、營養師、護理師不斷提醒要限制食物種類,還要限制卡路里(熱量),以防飯後血糖上升。這樣的飲食限制真的能改善疾病嗎? 食物必須有足夠的熱量提供身體重要器官,包括:腦、心、血管、肺、肝、腎等,24小時不停工作,心臟及血管壁收縮需要血液提供氧氣,鈣,葡萄糖產生ATP,做為基礎(靜態)及工作(動態)消耗。胰島細胞本身也需要氨基酸、葡萄糖養份來製造及分泌胰島素及昇糖激素。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原本的心(血管)肺功能差,加上高血糖血液黏稠,需要更大的心血管動能來推動血流,所以至少要正常的飯量才足以應付。目前的治療模式,一味降低能量攝取,必定造成器官營養不良,所以病人會覺得虛弱,飢餓。無力運動,或運動時容易昏倒。低血糖還會反彈成高血糖,使得血糖高低起伏不穩定。 2. 另一方面,病患或家屬會到處打聽,吃什麼可以降血糖,(或是抗癌,減重),不去深入了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以及食物的特性,吃了這些食物或許可能短時間改善血糖值,但可以治好糖尿病嗎? 有些能夠降血糖的食物,其作用的方式可能是促進血液循環,而非促進胰島素分泌。而號稱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的食物,不一定能促進胰島素製造,可能造成浪費性的分泌,經過一段時間,beta 細胞的胰島素枯竭,又變回原來的高血糖值。 **治療糖尿病的根本問題在於吃進去食物的養份,能否優先順利送達腦部及內臟(非胰島素調控),維持器官活性,靠心、肺及血管的動力。多餘的能否順利儲存(胰島素所調控),改善肥胖水腫,才有儲存養份的空間。 3. 事實上,虛胖水腫引起第二型糖尿病的的人,原本錯誤的飲食方式要改正: (a) 油膩,黏稠(奶茶,牛奶,乳化劑,反式脂肪酸),造成微血管淤積阻塞,人造奶油無法分解,阻塞最嚴重。 (b) 高糖 (如含糖飲料),高鹽 (如泡麵),醃漬食品,造成滲透壓,引發水腫,高糖還會消耗胰島素,造成胰島細胞枯竭。 (c) 冰涼飲料,降低血流動力。冰涼加油膩,容易凝結脂肪,阻塞血管。冰涼加牛奶,易渾濁沉澱,並造成結石。 (d) 煙熏,燒烤,油炸食物,產生自由基,傷害腸道及胰島細胞。 (e) 菸酒傷害血管壁,容易卡污阻塞,以及降低血流動力。 第二型糖尿病病患的血管多半淤積阻塞,需要更多能量及肺臟提供氧氣,幫助心血管收縮,推動黏稠血液以及對抗微血管阻塞的阻力。所以限制熱量的錯誤 https://www.facebook.com/DiabeticResearch/posts/1819582774994122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逆轉糖尿病比想像中還容易】只要18分鐘,改變一生【TED短片,精采到想看3次】 令人折服證據,看完18分鐘後,會下定決心改變飲食,代謝,減重,活力 Dr. Sarah Hallberg經認證的減肥醫學及內科醫師,同時還擁有運動生理學的碩士學位,任職於美國印地安納大學醫院,創立醫療監督下減重課程。 最近又成立美國第二個,供醫學院學生的非手術減重臨床實習,課程在減重方面領先全國,而且在逆轉第二型糖尿病和許多代謝疾病上,得到很成功的結果。 https://m.youtube.com/watch?v=0Gyfk2SRJos 很棒的一篇演講,会顛覆你原本錯誤的飲食觀念和習慣。糖尿病是萬病之罪魁惡首,而導致糖尿病的主因就是傳統多糖和多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習慣所造成的。演講中給了我們幾個重要也是福音的觀念: 1.糖尿病無法根治,亦不需靠藥物醫治,但可靠低碳(甚至零碳)的飲食習慣來預防.抑制改善或降低糖尿病胰島素失衡的病因(碳指米.穀.麵粉.糖..等會產生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2.低碳飲食的營養不足可由高纖及高脂(有另一報導謂老人吃肥肉可防止老人癡呆)的食物來補足。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梅納反應,是食物好吃又香的秘訣,卻也同時是使人老化致病的原因。   「糖化終產物的累積,會導致身體氧債變多、慢性發炎反應變多,不僅讓人提早老化,也會胰島素阻抗性變多、發炎反應上升、血管更容易硬化,干擾內分泌的功能。所以,糖化終產物的累積是與肌少症、糖尿病、心臟疾病、腎臟病、阿茲海默症等諸多慢性疾病有關的!」 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9/08/AGEs.html?m=1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牛奶中含有一種被稱為「類胰島素生長激素」(insulin-like growth hormone,IGF)的荷爾蒙,是被設計用來刺激細胞生長的激素。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都會分泌類胰島素生長激素到乳汁中,好讓後代能快速生長。   這對嬰兒來說是件好事,但當你年歲增長,若持續攝取類胰島素生長激素,將會使特定細胞持續受到刺激而生長,這些特定細胞有乳腺細胞、前列腺細胞、大腸細胞、皮膚細胞,以及你血管內壁及關節內襯的細胞。   所以,成年期飲用牛奶,與乳癌、前列腺癌還有大腸癌發生率的增加有關連,有什麼好奇怪的?   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率的增加,是另一個相關問題:還記得那些長牙菌斑、吃母乳的嬰兒嗎?沒錯,是牛奶的問題。別被那些寫著「我們的牛隻未施打牛生長激素(BGH,這是類胰島素生長激素的另一名稱)」的標籤給誤導了。所有的牛奶中都含有促進小牛生長的牛生長激素,不管母牛有沒有施打過該激素都一樣。   類胰島素生長激素還有哪些其他作用?它對肝臟的作用和胰島素完全相同,而且會開啟「為冬天儲存脂肪」程式。另外,你知道嗎?脫脂牛奶所含的糖分,甚至比全脂牛奶更多,而那些糖分會促使更多的胰島素被釋放進入血液中,而這些胰島素(就如同你所知道的)會指示肝臟製造脂肪。   無怪乎,一號基因殺手會因為脂肪的堆積而出現!   《胖.老.病的殺手飲食》 博客來→https://reurl.cc/qZVON 誠 品→https://reurl.cc/eWz6L 金石堂→https://reurl.cc/ROqj9   #類胰島素生長激素 #任何牛奶裡都有生長激素 #與胰島素作用相同 #胖老病的殺手飲食 #柿子文化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大學 2022 年底發表一份論文引發了一波熱烈的討論。 通過簡單持續的抬放腳跟動作,可以消耗血液中因進食糖類、澱粉產生的葡萄糖。此舉可以降低胰島素水平高達52%,比許多降糖尿病藥物還要有效。 我們身體的肌肉會儲存肝糖/糖原。我們運動時一般會先消耗肌肉裡面的肝糖/糖原,然後才會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 我們小腿後方有一塊細長的肌肉稱為比目魚肌,這塊肌肉運動時不會消耗肝糖,而是直接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 當您坐在椅子上時,只要輕鬆的抬放腳跟,就會牽動這塊比目魚肌,激發直接消耗血液中葡萄糖,藉以達到降低血糖,以及減少胰島素分泌高達50%。 根據這個研究,運動比目魚肌可能是有效解決糖尿病問題的方案。 https://youtu.be/H61PpmI-Hio
    5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糖尿病友想穩定血糖? 加拿大研究:每天吃一把堅果 2018-06-05 23:5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發布在《糖尿病學》(Diabetologia)期刊最新研究指出,每天吃一把約75公克的混合堅果,能夠顯著控制、穩定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將117名服用降血糖藥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分為3組,第1組每日吃75公克混合堅果、第2組吃3個全麥鬆餅,第3組則食用一半份量的混合堅果與全麥鬆餅,實驗維持3個月,定期每2週檢驗血糖濃度,發現吃堅果的受試者,血糖出現改善現象,並穩定控制住濃度變化。 研究指出,3組受試者所攝取的熱量都差不多,但堅果能提供更多的不飽和脂肪與更少的碳水化合物,過去已有研究表明堅果能減少人體內壞膽固醇含量,並預防心臟病,該實驗使用的混合堅果,主要由去鹽杏仁、開心果、核桃、山核桃、榛子、花生、腰果和澳洲堅果組成。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