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3 人回報3 年前
當你去醫院看到了這個狀況 你就不會再趴趴走了
真的感謝🙏辛苦在前線奮戰的醫護人員

新莊署立醫院急診室外面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6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新莊署立醫院急診室外面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這裡是新莊的署立醫院急診室外面,沒有病床新聞都不敢報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這裡是新莊的署立醫院急診室外面, 沒有病床新聞都不能報,你們能想像這是台灣嗎?真的很恐怖,大家這段時間安心在家,當做放假,沒有必要不要出門,即使出門,也要做好防護措施,照顧好自己和家人,保重喔。🌹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台灣防疫中,兩個最危險的關鍵問題】 ▲堅持不開放民眾檢驗,是導致一夕淪陷的主因 1. 美國把拚經濟放在顧人命之前,不肯為人民篩檢,拖延導致現在大規模擴散,最後,又重複一夕淪陷、經濟人命兩頭空的慘狀,短時間內死亡人數快速飆升近三千人。義大利則死亡已超過一萬人。 2. 南韓在首例出現之後,一週內便邀集醫療生技業者,快速核准四種篩檢試劑,目前每天可生產十萬個試劑,每日檢測上萬件,至今完成近40萬次檢驗,確診人數近一萬人,在進行有效隔離之後,死亡率降到各國最低,至今一百多人。 3. 台灣至今仍有各種理由,堅持不開放民眾檢驗,用法令限制:本身有出國史,或是和出國的人(並已有症狀)有接觸史,或是X光已出現肺炎,才能檢驗。所以,確診者都是從各國返台。而不明原因的本土確診案例268和24,都要經過多次不斷的求診過程,最後轉入重症之後,才確診。 總結: 1. 不具檢驗資格、目前還沒轉重症、正在四處求診的輕症患者,以及無症狀感染者,才是造成台灣境內擴大感染的主因。唯有開放篩檢,讓感染民眾儘速確診之後隔離,才能阻止台灣走向一夕淪陷之路,守住人民的性命。 2. 開放檢驗,擔心偽陰性會四處趴趴走?那麼,不開放檢驗,就讓偽陰性和真陽性一起趴趴走嗎? ▲不開放民眾檢驗的政策之下,醫療人員必須承擔極高風險,為民眾看診。 1. 台灣不開放民眾檢驗,反而要求醫生為民眾看病,台灣大批沒有N95口罩的一線醫護人員,不知道近距離看診的輕症民眾,其中有多少是不符合檢驗資格、但卻是感染者,而近來掛急診的民眾暴增,大幅增加醫護人員的壓力與危險。 2. 醫療中心級的大醫院,像是台大急診、萬芳急診,以及各大醫院的高風險門診醫生(耳鼻喉科、胸腔科、感染科),都只有分發醫療型口罩。更危險的是,急診室的密閉空間裡聚集全部的急診醫生,而每天去求診的民眾,就直接走進急診室,這些群聚的急診醫師,都沒有N95口罩。連醫療中心級的大醫院安全管理現況都如此,其他各大中小醫院,對醫護人員的安全保護情況如何? 總結:保護好台灣一線醫護人員的安全,必須立刻開放篩檢,民眾有疑似症狀就先直接進行篩檢,避免最珍貴的各科醫生們直接面對疑似病患,置身壓力極高的險境之中。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中國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疫情 觀察重點:(文末有個人建議) 1.鍾南山:肯定人傳人! 經歷過SARS的醫療人員,就會知道鍾南山說話的份量,不必再懷疑了,肯定是有人傳人! 2.習主席喊話了 會讓習主席親上火線喊話,你還會懷疑疫情的等級嗎? 3.一名患者傳染至少14名醫護人員,1人命危! 這是醫療人員最該關注的事,SARS時期,台灣醫療人員被感染超過100人,死亡11人! 出現在防護不足、政策未明朗時期,這一點,現在應該已經做得更好了! 至於,為了因應SARS而產生的PGY制度,現在真的能夠經得起第一線照顧的考驗嗎?應該謹慎評估! 一名患者可以傳染14名醫護?這可能表示什麼問題? 防疫資訊的不透明:不知道敵人在哪裡? 防疫資訊的不足:醫護不知道如何防護、隔離政策、動線不明 防疫物資的不足:沒有發給足夠的防疫物資? 台灣各醫院也要演練防護裝備的穿著、熟悉隔離動線與流程,尤其不要忘了環保人員的教育訓練。也要預備春節期間可能出現疫情的人力規劃。 4.武漢第4例死亡病例:89歲男性13日發病,18日因嚴重呼吸困難入院,19日晚上11時39分不治。患者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 這個案例透露的訊息是,年邁的人,是不是在家中、還是就醫時被傳染的? 對於有慢性疾病的人,死亡可以來得非常快速! 發病第6天才入院?顯示民眾的警覺度是不夠的!是流感的干擾?是否有先去診所看? 當前應該增加民眾的警覺:資訊的透明化,增加媒體的宣導。 注意年長者可能沒有旅遊史,建議要加問:「家中有沒有人從中國回來」? 5.一對父母11日,從武漢乘搭高鐵到珠海女兒家中「播毒」。父親(78歲)17日初步確診為疑、母親(76歲)及女兒(49歲)先後出現發燒等症狀,3人於20日確診。 這是病毒經由交通帶離武漢傳播的例子,在春運期間會是個可怕的時期。 這不會發生在一個城市而已,只是二、三線的城市有沒有察覺、有沒有能力診斷的問題。 這更不會是發生在一個家庭而己! 6.香港的106宗疑是病例,應該快要出現確診個案了! 7.個人建議: #旅遊史不能只限於武漢及鄰近地區_應該是全中國! #甚至要問_家中有沒有人從中國回來? #是不是應該考慮針對從中國返台的人_於急診門口設立專屬發燒站_至少在春節大量國人從中國返台加上過年急診最擁塞的期間。 #是不是應該考慮_從中國返台發燒_最好是集中到指定醫院看_而不是到各診所趴趴走 #對於隱匿病史或病情者重罰! #面對資訊不透明的國家_我們要料敵從寬_比照非洲豬瘟的防疫決心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20200121/FMFEPUSI3ABGG5CTEAKPMG32C4/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小心「一桶冷水讓兩夫妻從此陰陽相隔」 丁醫師說,他寫這篇是在凌晨五點多鐘,距離宣佈患者死亡僅過去了三四個小時,寫的時候,他心情特別複雜。 在急診室折騰了幾個小時,終於在無奈和不甘的心情下回到了值班室。 這是一名53歲的心肌梗死男病人,家屬不辭勞苦,懷著最後一份希望把他從嘉興送過來,可一下急救車,人就不行了。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很給力,也很專業,第一時間開始了標準的心肺復甦。我趕到以後,也加入其中。半個多小時後,患者勉強恢復了心跳,可大面積的心肌梗死和長時間的心源性休克已經摧毀了患者最後的希望,我們的努力最終還是化為泡影。 在大劑量的強心和升壓支援下,患者還是因搶救無效去了。當他的家屬讓我直接把這個噩耗告訴他的妻子時,她已經哭得說不出話,只是無奈地點頭。看著她的樣子,我就像打了敗仗的士兵,無奈而又不甘。 這場悲劇的開始,只是40小時前的一桶冷水,一桶想用來消暑的冷水。在患者將這桶冷水澆到自己身上之前,他還是一個被旁人認為「身體棒得可以打死老虎」的人。可澆完冷水後,他就開始出現了持續性的胸悶。一開始,他以為自己只是中暑了,就一直熬著沒去醫院。 幾個小時後,他發覺情況越來越糟,還出現了胸痛,立即趕到當地醫院看,結果發現,居然是大面積的心肌梗死。當地醫院也很專業,趕緊給他做了介入,用支架開通了完全堵塞的前降支,但他的情況仍在一點點地變差,血壓開始支撐不住,胸悶再次加重,身體內環境也逐漸崩潰。終於在到達我們醫院的那一刻,他的心臟徹底停工了。 希望大家能從這個悲傷的故事中吸取教訓,避免驟冷刺激,減少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起因是這樣 炎熱的天氣讓他覺得渾身難受,他光著膀子,去打了一桶水,從頭上澆了下來,瞬間感到涼快了不少,但沒多久,他就出現胸悶、出虛汗……三小時後,心肌出現了大面積梗死,血壓也越來越低,心源性休克,心跳呼吸驟停,幾次搶救,用了大劑量的強心劑和升壓藥,還是遺憾地離開了人世…… 類似的洗澡後死亡的案例還有不少 夏天這6種情況千萬別洗澡 1、滿身大汗時 人在出汗時,皮下血管擴張,毛孔放大,血液迴圈加快,如果這時突然用冷水洗澡,皮下血管會立刻收縮,汗毛孔隨即關閉,汗腺的分泌也立即停止,身上散熱的渠道便堵死了。公眾號脈脈養生只做最新最專業的養生知識。一旦體內的熱量不能繼續散發,人便會感到面板發熱,容易患感冒,嚴重的更可能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可以沾少量的水在身體擦拭一下,等身體耐受了這個溫度,再洗。 2、喝酒後 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原的釋放。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3、飽餐後 飽餐後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4、勞動後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 5、發燒時 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十分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6、血糖低時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容易發生虛脫。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疫情爆發又水電雙缺 吳崑玉:沉迷於成功,將導向失敗 疫情爆發又水電雙缺 吳崑玉:沉迷於成功,將導向失敗 【吳崑玉專欄】缺水、缺電、缺疫苗,台灣儼然已經是複合式災難現場,從政府、企業到家庭、個人,都必須謹慎面對這場不知何時結束的危機,首先是不要沉迷過去的「成功經驗」而陷入泥淖。 Web Only 文 吳崑玉 2021-05-19 短短不到一個月,台灣同時面臨疫情、跳電、缺水,加上外部中共威脅所結成的「複合式災難」。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所有首長,不論那個政黨,都不得不擔負起「危機領導人」的責任。但要當得起一個合格的「危機領導人」,至少要訓練自己符合四個要件。 1.指令必須像士官長一樣簡單明瞭 危機時,所有人都會陷於資訊混亂與選擇障礙之中,不知道該怎麼辦,因此驚慌。此時,需要一個人給予明確的指令,指引大家行動,才能制止恐慌蔓延,阻擋危機擴大。 911時,曾經打過越戰的摩根士丹利的安全副總裁雷克·雷斯克拉(Rick Rescorla),聽到爆炸聲便知狀況不對,但大樓廣播卻叫大家原地不動。雷斯克拉馬上抄起手持喇叭,一間一間打開辦公室門,命令所有員工爬起來跑步下樓。事後統計,摩根士丹利2700個員工,因此存活了2687人。 他的指令很簡單,「下樓」,然後「Follow me」,沒有解釋,也不容討論。帶大家脫險後,他又衝回樓裡救人,卻再也沒出來。當然,員工會如此聽從他的指令,是因為他早已擬定危機處理計劃,並多次演練,大家信任他。 危機處理計劃,就跟寫程式一樣,是由各種「If…then…」條件式模擬應對各種狀況,而在條件式下,則由「Do…until…」子句構成一連串行動指令。 例如這波疫情中,指揮中心發布的確診者指令,落落長一頁,顯然是急就章產物。如果早有預案,指令大可簡化到:if確診→檢疫站報到。if檢查輕症或無症狀→防疫旅館或隔離所觀察14天。if發燒或重症病徵→送醫院收治。如此,大家才會知道該怎麼做,知道狀況再壞也有路徑應對,大眾才不會恐慌。 所以,綠軍不用再傳那些「?天歸零」的安心圖了,現在需要的是明確的路徑圖與指令圖,指引一般民眾與不適者如何應對,時機不對的道歉、疼惜、指責、表功,都會演成一場公關災難,損及自身信任,甚至使大家不願再聽從這個領導者的指令。 911後,許多大公司的執行長都被立馬拔掉,因為在危機中,大家只聽到他們保全自己官位的說詞,甚或哀嚎,卻聽不到他的明確指令。 2.搞清楚「What needs to be done?」 這句話借自彼得.杜拉克《總統的六個守則》,在危機處理中更顯重要。官僚系統的慣性思維核心是「周延」,不能違法,少花預算,不得罪人,還要做出成績,於是左彎右拐,做不出上述所需的簡單明確指令。 但危機時,唯一合理的決策模式是「兵貴神速,未睹巧之久也。」一切處置,必須跑在損害與恐慌蔓延的前面,而且不能製造更多恐慌。官員們必須「不違法,找辦法」,臨機應變,就地取材,開出防火巷,拉出封鎖線,才能控制危機,其他事以後再說。 有人會爭辯,「但法令權責就是這樣啊,我們也沒辦法。」此時領導者必須同時動用「強制性手段」(Coercive action)與「妥協性手段」(Compromise Action)來逼相關人等就範。如果重症狀況更為嚴峻,私營醫療體系仍不願把病床與醫護人力交出來,那就先是市長、部長、院長、總統,一路請喝咖啡喝到胃食道逆流,不從罰款,必要時發布緊急命令,直接徵用,一毛不給。你們自己選。 釐清現在馬上要做的事,才能把權力與資源用在該用的地方,而不是一味抄襲人家的方艙與封城,那是威權國家做得到,但民主國家很麻煩的事。 反之,台灣公民社會的自發性與互助性很強,大可善加運用。政府可仿太陽花學運時的排班登記與物資需求網站,隨時發布醫院、隔離站、篩檢站等各種據點的物資、人力需求項目與數量,上網登記後再號召志願者排班或供應物資,這種「支援前線」的辦法,善用無窮民力,讓人們更有參與感,且更加安心。 跳電、缺水更是如此,這些是幾年前便可預見的後果,是科學算得出來的,我們卻任由文青與政客擺布。是時候,我們該學會「能用科學解決的事,就不要用政治解決;能用政治處理掉的問題,就不要推給法律判決」。 領導者必須做勇敢而必要的決定,即使殘忍或遭罵,只要是對的,終究還會贏回來。 3.觀察必須細膩,神經卻必須大條 一戰德國坦能堡戰役的靈魂人物,參謀長魯頓道夫,回憶錄中有段故事。 在戰役最緊繃時,南方軍長打電話給他,報告他的部隊已打到一個營只剩一個排,急需支援,否則必須撤退。魯頓道夫氣急敗壞地去找指揮官興登堡,這老兄正翹著腳看小說。興登堡聽完報告後對魯頓道夫說,「參謀長,計劃不是你擬的嗎?你特別強調必須快速打垮南邊,才能集中兵力打垮東邊?你去告訴軍長,要他再死戰24小時,之後我會派兵去替換他。」第二天上午,俄軍南線全線崩潰,德軍最後漂亮贏得著名的坦能堡大捷。 魯頓道夫後來寫道,「作為一個領導者,他的神經是要能夠『負重』的。」 但這並不代表指揮官應該倔強頑固或不知通權達變。二戰名將隆美爾與巴頓,都愛親臨第一線。但他們到第一線的目的不是去露臉剪綵,而是仔細的觀察戰況與地形,並立下新的指令,後續細節則交由後方參謀們去辦。興登堡之所以能如此輕鬆,是因為他早已掌握各種戰況,有了心證。又看出魯頓道夫心思細密,卻容易神經緊張的個性,才能冷靜而聰明地作出決斷。 成功危機領導人的細微觀察,其實多來自豐富的生活經驗。也許,讓交通部官員去開一年計程車,經濟部官員跑一年業務員,衛福部官員去蹲一個月篩檢站或急診室,政府裡就會少掉很多恐龍官員,辦起事來會更貼近現實。 4.領導者必須學會「逆思考」 前文中提到的那位摩根士丹利的安全副總雷斯克拉,1990年時曾與好友兼反恐專家希爾,共同考察了世貿大樓安全措施並提出報告,認為世貿大樓對恐怖攻擊的防範不足,但主管單位紐澤西港務局置之不理。1993年2月6日,世貿大樓發生爆炸案。 1997年,摩根士丹利收購了他原本服務的公司後,他提出報告,認為下一次恐攻應該是飛機,但被高層嗤之以鼻。雷斯克拉卻堅持以他的假想進行危機處理演練,包括跑下樓梯,高層對他頗有微詞,認為他浪費時間。但2001年9月11日,他的「準備」拯救了大多數人的生命。 危機領導者及其組織必須能夠「逆思考」,因為狀況與環境條件都與日常不一樣。細膩觀察就在認知這些特殊條件,作為if…then…條件式中那些「…」的敘述,據以下達決心與指令。 前述封城與動用民力的對比,便來自這種認知自身條件後,修正其他案例的逆思考。李德哈特說過,「老將軍總在打上一次戰爭。」因為老將軍被困在過去的成功經驗中,無法逆思考。 這次防疫作戰也是一樣,官員們被去年的成功給困住了,於是這次手忙腳亂,沒有想到會如此猛爆,遑論預置資源或Plan B。 危機本就是一連串意外的組合,危機領導者不能沉迷於過去的成功,也不能害怕面對過去錯誤,但不能不承認錯誤並進行修正。「道歉而不認錯,檢討而不改進」的官員,和那些聽不進壞話的首長,必須立馬拔掉,因為他們擋住了逆思考與腦力激盪的可能。 最後,一樣的逆思考,本國官場太愛一場小勝便忙著掛勳章、上尊號、造英雄,結果驕兵必敗,飄起來的屁股轉頭就全軍覆沒。戰爭的勝負常決於最後五分鐘,如果防疫是一場戰爭,在全球疫情降溫前,我們不該輕言勝利,因為那會讓我們解除心防,因鬆懈而再度出事。 簡單來說,一個合格的危機領導人,必須「有肩膀」,但這只是一種感覺,從無明確定義。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無常時代,與其經常哀嘆、怒罵、或驚恐,不如讓自己練習成為一個合格的危機領導人,在自己的生活、家庭、工作上,也許都能在意外的某一天,發揮意想不到的效益。 面對危機時,恐懼存在每個人的心底,但當你衝出去,便會發現那根本不存在,只是自己的幻想。 危機領導者需承擔眾人的生命,面對各種責難,所以決策時更加恐懼。因此,合格的危機領導人,需要大條的神經,細膩的觀察,在逆思考正反衝撞中,抓住事件的核心要素與路徑,下達明確的指令,群策群力,快速完成必要的工作。(責任編輯:曹凱婷) 【2027電力戰役】全台電廠荒謬記事大解密 即時水情地圖》下雨了,台灣水庫解渴了嗎? 不斷更新》台灣疫情 最新發展 Copyright © 2021 天下雜誌 版權所有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