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6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病毒性肺炎為什麼這麼難治療?

這篇文章輕鬆易懂,對大家瞭解這次肺炎的真實科學問題很有幫助,也有助於你日常防護。

本文作者:薄世寧,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美國布朗大學公派訪問學者。國家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現場處置指導專家。現任職於北醫三院重症醫學科,得到App《薄世寧·醫學通識50講》主理人。
 

文章題目:病毒性肺炎為什麼這麼難治療?

你好,我是薄世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ICU醫生。
今天,我和你說說病毒性肺炎為什麼這麼難治,ICU醫生是怎麼做的,以及最重要的,普通人應該怎樣更好的保護自己。
 
從SARS到新型肺炎,病毒性肺炎從未走遠
 
1997年,我有兩個最要好的同學,一起分到了北京,在同一所大醫院當醫生。他們是戀人,後來結婚了。聚會的時候,同學們就擠在他們那個狹窄的房子里,看他們的照片,有的是一起在森林里嬉戲,有的是一起坐在綠地上學習,有的是一起參加醫院的活動。生活就是這麼幸福,每個人都羨慕他們。
 
2003年,非典(SARS)來了。
 
女生在工作中被感染了,是那種傳染性最強毒性也最強的病毒,很多感染的人沒能救過來。
 
她越來越重。為了留住她,在搶救的時候,她的愛人,也就是我的這個男同學,摘下了口罩,給她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心外按壓。大顆大顆的淚就這麼一滴滴的順著他的臉流到了女生的臉上,然後又滴在白色的病床上......
 
很不幸,最後女生還是走了。
 
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悲壯的和病毒博弈的歷史,各種病毒引起的烈性瘟疫都給人類帶來了慘痛的記憶。遠的有天花、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近的有SARS、埃博拉、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
 
全球每年有291,000至646,000人因流感病毒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而死亡。如果你覺得這些數字離你還是很遠的話,那麼你一定還記得有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讓所有人知道了一個事實,不以為然的流感可能需要搶救,可能花費巨大,甚至可能致命。
 
而這一切,其實一直離我們很近。
 
為什麼病毒性肺炎這麼難治?
 
無論是非典肺炎、流感肺炎,還是今天的新冠狀病毒肺炎,儘管病原體不同,但它們都是病毒引起的肺炎,這三者的病理生理機制和臨床表現類似,治療方法也類似。可以毫無疑問的說,這三種病毒引起的感染,多數病人病情相對較輕,沒問題,休息、對症以後都會好轉,可以痊癒。只有那些發生了嚴重併發症,比如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衰竭,導致病情危重的,才需要ICU收治進行搶救治療。
 
那麼,為什麼有些病毒性肺炎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
兩個關鍵原因:
首先,沒有特效藥;
其次,是人體的自我防禦能力降低了。
 
為什麼沒有特效藥?咱們需要先瞭解病毒和細菌的區別。
 
病毒學家可能會告訴你,二者大小不同、結構不同,和你說細胞壁、細胞膜、蛋白外殼、遺傳物質、DNA、RNA、逆轉錄、酶系統等等,這些都很重要。
但我只想告訴你一件事:細菌和病毒的區別,歸根到底在於能不能獨立生存。

多數細菌具有獨立的營養代謝系統,可以獨立生存,所以它進入人體後只是求「營養」,它不必非要侵入細胞內。
 
但病毒不同了,它要的不僅是「營養」。所有的病毒都沒有細胞結構,所以只能侵入其他物種的細胞內,借助其他物種的細胞加工遺傳物質,加工蛋白,不停的繁衍出下一代的病毒。
 
理解了這一點,咱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嚴重的病毒性肺炎難治了。
 
如果是細菌感染,可以有抗生素。很多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殺滅」敏感菌。對於常見的細菌感染,我們有藥。
 
但是研發抗病毒藥就太難了。
 
第一個原因,我剛才說了,病毒和細菌不一樣,它進入人體後,會鑽到細胞里,會把它的遺傳物質插入到細胞內的染色體上,所以能夠干擾病毒複製的藥,就難免會引起人的細胞功能異常。
 
第二個原因,病毒會快速繁衍,不停地發生突變,你剛研發出藥物,病毒又變了。
 
第三個原因,很多細菌在結構上或者代謝上具有一些相似之處,作用於一種細菌某個部位或者代謝環節的抗生素可以對其他的細菌有效。但是,病毒種類太多了,共性少,很難找到廣譜的抗病毒藥物。
 
這就決定了,對絕大多數的病毒感染,我們沒有特效藥。即便有了具有一定效果的藥物,對病毒起到的效果也僅是「抑制」,而且越在早期應用效果越好,後期應用效果並不理想。
 
那很多病毒感染,就像輕型流感是怎麼好的呢?
對,靠的我們人體的自我防禦能力。無論有沒有藥,人體的自我防禦機制都非常重要。
應對細菌性肺炎,人體天然會有兩個基礎防禦:
l  咳嗽、咳痰;
l  白細胞尤其是其中的中性粒細胞增高。
 
咳嗽、咳痰是為了排出痰液、壞死物質、甚至病原微生物。在我們ICU,評價病人預後一個關鍵指標就是病人咳痰是否「有力」,有時候,咳痰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用抗生素。

白細胞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細胞增多,也是細菌感染時機體重要的防禦機制,是為了增加殺菌的力量。

但是,你注意到沒有,新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主要症狀是發熱,乏力,乾咳。化驗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乾咳,意味著雖然人體啓動了咳嗽反射,想要把病毒或者壞死物質排出體外。但是,狡猾的病毒藏匿在了細胞里。氣道內分泌物少,痰少,雖然可以經過咳嗽將一部分病毒隨著飛沫排除體外,但是這也恰恰滿足了病毒為了繁衍自己,加快傳播的本性,並不能有效的去除病原體。所以肺泡細胞不斷受到攻擊,但是人體卻很難通過咳痰,把它們有效的排出去。
 
咳不出來,再加上對抗病毒的部隊——淋巴細胞又減少,這兩種關鍵的防禦能力下降了。病毒不斷地複製並且侵犯細胞,嚴重的病例,在兩三天之內,病人的大部分肺泡細胞都被攻陷,X-線下或者CT下,顯示為「白肺」。

三、醫生怎麼治?ECMO是治癒病毒性肺炎的終極武器嗎?
 
那麼,醫生怎麼治療這種嚴重的病毒肺炎呢?
 
首先,給予抗病毒藥。雖然不是特效,但是這個時候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就一定用,任何能幫到病人的,都會考慮到。
 
同時,霧化吸入干擾素,增加抗病毒的能力。合併有細菌感染的時候,還會用到抗生素。肺部病變進展迅速的時候,會用到激素,減輕局部的炎症反應。
 
然後,嚴重病例,就是針對各種併發症進行處理了。
 
@如果病人呼吸衰竭,我們就用呼吸機,用正壓把氧氣打到肺裡面。
@病人腎功能衰竭了,我們還有辦法,可以用CRRT,也就是一台人工腎臟,幫助病人清除毒素,脫水。
@如果病人凝血垮了,可以補充新鮮血漿和凝血物質。
@如果病人的呼吸衰竭進一步加重,當呼吸機給純氧也不能滿足的時候,
我們還有ECMO,也就是一台體外的「心肺」,可以把病人的血在體外加上氧,排出二氧化碳,再把新鮮的血液打回到人體。
 
前段時間,有報道說用ECMO成功救治重型新冠狀病毒肺炎。這是不是意味著ECMO是治癒病毒性肺炎的終極武器呢?

我必須告訴你,不是。為什麼呢?因為所有這些最前沿、最高端的救命設備,起到的作用都是支持。

呼吸機支持肺,讓肺休息,等待自愈;
CRRT支持腎,替代腎臟的功能,等待自愈;
ECMO,是對心臟和肺,最高級別的支持。
 
所有這些治療的目的都是為了跑贏病毒的複製,讓人體免疫系統重新獲得優勢。換句話說,先把命保住,給自我修復贏得時間,創造條件。這個時候不僅需要有力的醫療,更到了拼人體免疫力的時候了!
 
講到這,你一定還在擔心著最開始病例里提到的男同學,他一定也會被傳染了吧?因為當時的病毒傳染性太強了,這麼口對口人工呼吸,很難幸免。
 
萬幸的是並沒有。連發燒連咳嗽沒有,男生一點事都沒有。
 
當然了,這是極端場景下的極端案例,絕對不鼓勵任何人在如此烈性的病毒面前嘗試不做防護。切記!切記!
 
他為何在如此烈性的病毒面前保住了自己,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你只需要記住一件事,維護良好的人體免疫才是正途。
 
四、健康的底層邏輯:人體免疫
 
在病毒肆虐的當下,迅速的提升免疫力是不太可能了,沒有任何可以快速提升免疫力的食品、保健品。
 
我們普通人,應該怎麼辦?我送你三個詞:加強防護,好好睡覺,平和心態。
 
關於第一點我就不再多說了。相信這幾天你學到的自我保護知識,超過了有史以來你學到的所有關於自我防護知識的總和。我只強調,去人口密集又通風差的地方,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醫院,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我說的是正確佩戴口罩,不是說戴口罩,很多人不會戴口罩。要勤洗手,不要用臟手去摸臉,揉眼睛,擦嘴,摳鼻子,這樣很容易把臟手上的病毒代入人體。還有就是少聚會。這個時候沒有任何聚會比健康更重要,居家就是最好的防護。
 
第二點,好好睡覺。熬夜對於人體免疫系統的降低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熬夜會影響人體生物鐘、影響免疫系統的反應能力和防禦能力,研究表明連續缺覺一周還會對700多個對健康至關重要的基因產生影響,繼而對健康產生長期的影響。

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加我們對抗感染的能力,我們有個常識,生病之後會困倦,在以前我們會認為這是疾病分泌的疾病因子直接導致的,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這其實更是一種人體的自我修復,在其他物種體內發現了一種叫做nemuri的調控睡眠的基因,這種基因可以指導大腦合成抑菌肽,增加抵抗力和存活率,還促進睡眠。這可能才是睡眠增加的真正驅動力,睡眠不僅是生理規律,更是自我修復和對抗感染等疾病的需求。
所以特殊時期,保證每天7-8小時的良好睡眠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平和心態,學會微笑。

緊張、不安、焦慮,這些心理變化會通過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影響我們的免疫力,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能力就會降低,更容易受到感染。

同時,劇烈的心理變化還會引起很多心身疾病,比如失眠,頭痛,血壓波動,胃部不適,腸道功能紊亂等等。這些疾病又進一步削弱機體抵抗力。
 
在面臨病毒威脅的時候,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加強自我防護,通過良好的睡眠,平和的心態,保護好自己的免疫系統,剩下的,就交給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和醫生吧。
 
寫在最後,我們已經開始收治疑似的危重病例了,同時,也在時刻準備著替換支援武漢的同事們。連夜趕出來這篇稿子,接下來可能沒太多時間叮囑更多了。病毒肆虐,做好防護,希望每個人都好好的。

現有回應

  • Rosalind標記此篇為:⭕ 含有正確訊息

    理由

    目前從網路上所能搜集到的資料推測起始來源為中信出版集團的公眾號,而其確實於2020年2月1日發布此文。而從薄醫師的微薄也能確認其與中信出版集團有合作關係,應為屬實。

    出處

    https://m.weibo.cn/u/1039871270
    https://mp.weixin.qq.com/s/rR0qPOOqdggVIQGVatL3Cw
    4 年前
    79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補充: 湖北省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同濟醫院)專家組迅速反應,根據包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同濟醫院感染科主任寧琴、呼吸科主任趙建平、急診科ICU主任李樹生對《指南》進行了說明。 1.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特點 據感染科主任寧琴介紹,經過病毒序列比對分析,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病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在從蝙蝠到人的傳染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間宿主媒介。 根據對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冠狀病毒對熱敏感,保持56℃ 30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氯已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2. 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 從臨床表現來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併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狀少見。 一半患者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 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等臨床症狀,多在1周後恢復。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影像學表現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 除影像學表現外,患者還可出現發病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出現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 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D-D二聚體升高,淋巴細胞進行性減少。 3. 發熱患者合併哪些症狀要懷疑被感染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肺炎,人群對這種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具有人群易感性,如果接觸病毒數量大,或機體免疫功能較差的患者,極易出現感染。 根據前期診治經驗,發病前2周內有武漢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或有聚集性發病;患者發熱的同時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可判斷為疑似病例。 在符合疑似病例標準的基礎上,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標本行實時螢光RT-PCR檢測2019-nCoV核酸陽性,就可確診。 4.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需要鑑別的疾病 由於此種肺炎患者往往有發熱,雙肺瀰漫性、浸潤性病變。 首先需要與其他類型肺炎進行鑑別,例如細菌性肺炎,或支原體、衣原體肺炎等非病毒性肺炎,但細菌性肺炎患者往往血象較高,且以單肺為主,咳嗽時可有膿痰; 其次,與其他病毒性肺炎相鑑別。很多病毒都會引起肺炎,例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都可以引起肺炎,但這些病毒感染引起肺炎機率相對較低,數量相對較少,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出現肺炎幾率較高,傳染性較其他病毒性肺炎強; 另外,還需要與間質性肺疾病尤其是急性間質性肺炎相鑑別,主要從流行病學、影像學表現等來進行鑑別。 5. 抗病毒藥、抗菌藥物以及激素應用需要注意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對症、支持為主。避免盲目或不恰當的抗菌藥物治療,尤其是聯合應用廣譜抗菌藥物。 對於輕症患者,建議根據患者病情靜脈或口服給予針對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抗菌藥物,如莫西沙星或阿奇黴素。 對於重症或危重患者,給予經驗性抗微生物藥物以治療所有可能的病原體。對於膿毒症患者,應在初次患者評估後一小時內給予抗微生物藥物。 糖皮質激素對於病毒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會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可能導致病毒播撒,另一方面其可以減輕肺部炎症反應,有利於改善缺氧、呼吸窘迫症狀,除非特殊原因,應避免常規皮質類固醇使用。可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胸部影像學進展情況,酌情短期(3-5天)使用糖皮質激素。目前尚無特異性抗病毒藥物。可試用α-干擾素霧化吸入、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等藥物。 若有地方性流行病學史或其他感染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旅行史或接觸動物流感病毒)時,經驗療法應包括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或者膜融合抑制劑(阿比多爾)。 6. 老人、孕產婦病情進展相對更快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發生,與接觸病毒的量有一定關係。如果一次接觸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對於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或存在肝腎功能障礙人群,病情進展相對更快,嚴重程度更高。當然,很多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以後因為嚴重的炎症反應,可能導致ARDS或膿毒症表現,也不能掉以輕心。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武漢肺炎所以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或許是現代醫學治療的方向錯誤,目前現代醫學界認為病毒性肺炎除了流感可以用克流感等藥物治療以外,大部分的病毒性肺炎都只能夠用支持療法,或者加用類固醇降低發炎反應,但是有兩位醫師在幾十年前就報告過病毒性肺炎可以用維他命C來治療,但是沒有得到重視。以下翻譯自Thomas E.Levy 所著的‘curing the incurable’一書。 在1948年有一位Klenner 醫師報告了他在五年內治療了42個病毒性肺炎案例的成功經驗,他是以每6到12個小時靜脈注射1000毫克維他命C的治療方式,如果是小孩就每6到12個小時肌肉注射500毫克維他命C,在所有的案例當中,病人都有完全的臨床跟X光片反應,在注射三到七次之後,病人就完全好了。很有意思的是,有三分之一的病人,他額外再給口服的維他命C,但並不覺得有更好的效果,幾乎所有的病人在第一次注射一個小時內就已經覺得好很多了。他第一個案例是在1940年代初期,病人突然間因為病毒性肺炎而發紺,但拒絕住院使用氧氣治療,所以Klenner醫師就給他靜脈注射2000毫克的維他命C ,30分鐘之內病人的呼吸跟發紺都改善了,Klenner醫師在六個小時之後再看病人,病人正在吃東西,而且看起來好多了。所以接下來連續三天Klenner 醫師每六個小時就幫她肌肉注射1000毫克的維他命C,病人在36小時之後就看起來很好。 第二位醫師是Dalton醫師,1962年報告了三例病毒性肺炎,用維他命C靜脈注射得到良好的效果,三位分別是60歲男性丶47歲女性和41歲男性,每天注射2000毫克維他命C,第四天病人體力就恢復,六天就回去工作了;第二個案例總共在15天內注射六次2000毫克維他命C,在第二次注射之後,病人就感覺好很多了;第三個病人則是連續三天每天注射2000毫克維他命C,幾天後就回去工作,一個禮拜追蹤仍然很好,完全沒有症狀。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台灣正上演,ADE效應: 打越多,越容易大感染、重症、死亡! 作者: 朱于飛  新冠病毒肆虐世界各國,病毒出現變異的消息也不時傳出。免疫學家發現,在對付新冠病毒時,人體的免疫系統很可能存在一種特別的現象,讓新冠病毒變得比想像中更加棘手。 免疫系統的理想規畫  病毒與細菌不同,必須在活細胞內才能完成生活史及繁殖。一般情況下,病毒顆粒出現在人體內一段時間後,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會產生一些抗體來對付病毒。  抗體能瞄準病毒顆粒,抓住病毒表面的某些蛋白質,讓病毒無法再透過這些蛋白質入侵細胞,也就失去危害的能力,更別說繁殖了;更重要的是抓在病毒表面的抗體,就好像幫病毒「貼上標籤」一樣,能讓免疫系統更容易找到並清除病毒。  然而,免疫學有種不常見的特殊現象「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會讓前面講的理想情況跑歪。 抗體讓病毒失效  抗體是一群形狀為Y字形的分子,有點像原地站立,向上伸出雙手的小小火柴人。像雙手的構造稱為「抗原結合位」,站直的腳則稱為「結晶段」。  抗體利用雙手抓取病毒,雙腳則能啟動免疫細胞的「吞噬作用」。一旦抗體的「雙手」抓住病毒,「雙腳」碰上免疫細胞,免疫細胞會將抗體連同病毒吞入細胞內部,在細胞內製造好些特殊分子,來分解「被抗體架著無法動彈的病毒」,阻止病毒在人體內複製繁殖。 抗體三大漏洞  但問題是,有些抗體雖然會抓病毒,但並沒有扣在病毒的要害上,也就無法讓病毒受到管制。在抗體黏上病毒,但病毒表面的致病關鍵結構沒有被鎖死的情況下,反而讓病毒能藉抗體進入免疫細胞內繁殖,等同給了病毒另一把打開細胞的「鑰匙」,間接增加病人體內病毒的來源,加重病情與傳染力。  另一種情況是,抗體抓病毒的「握力」不夠強,在病毒隨抗體被吞入免疫細胞後,病毒在細胞內脫離抗體掌握,開始複製繁殖。整套過程有如希臘神話的「木馬屠城記」。  有時候,體內的抗體數量不夠,沒辦法把病毒顆粒「完整」包覆,因此在被吞入免疫細胞後,病毒依然可以在細胞內闖禍。 ADE的情況 變異病毒化盾為矛  前陣子,新聞曾有許多報導,有一些病人在痊癒後再度感染新冠肺炎,這第二次感染卻惡化成重症,比第一次嚴重許多,而ADE正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在病毒發生基因突變後,它們表面用來侵入細胞的蛋白質結構出現變化。因此當免疫系統以為「又是新冠病毒」,而派出在上一次感染中為舊版病毒量身打造的抗體時,舊版抗體卻不大能好好抓住這個新版的蛋白質結構。  於是,在病人體內就重演了病毒被握力不強的抗體帶入免疫細胞,然後脫離掌握開始複製繁殖的劇本。  由於造成這次疫情的新冠病毒,既是傳染病史上罕見的病毒,也是基因突變機率較高的RNA病毒。因此,在防疫上的變數較多,研究挑戰也比較大。大家在防疫期間,還是要遵守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群聚的習慣,才是上策。 https://m.facebook.com/groups/1685234955088705/permalink/3232417423703776/?sfnsn=mo&ref=share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被學界尊為「冠狀病毒之父」,2003年返台投入SARS防治帶領台灣迅速脫離疫情的賴明詔表示: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冠肺炎病毒(2019-nCoV)為冠狀病毒史上感染力最強,人體遭感染後,即使沒有症狀,也可能傳染給他人。顯示傳統以發燒、咳嗽等病徵做為初步辨識的防疫作法,已經很難全面防堵疫情,對抗病毒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有效阻絕病原的感染,二是提升個人免疫力,所以良好的衛生習慣與足夠的免疫力是我們面對疫情的兩大法門! 在阻絕病毒感染部分:東京呼吸道醫學專家大谷義夫分析,病毒比起存活在粗糙的表面,更喜歡停留在光滑的表面。在粗糙毛巾上只能存活15分鐘,但在光滑表面上卻能存活24小時,而且人一天內觸摸手機竟達2617次之多!密閉及擁擠的空間具有高度感染風險:第一危險是電梯、第二危險是餐廳,外食餐廳中不但無法帶著口罩吃飯,餐桌以及厠所門把上也都有病毒附著的可能,中國健康委專家蔣榮猛更說只要溫度、濕度合適,病毒就有可能存活達5天之久。此外,美國過敏和免疫學合格雙認證醫師夏哈建議:戴口罩不能有完全的保護作用,最有效的方式還是常洗手,用水與抗菌肥皂或清潔劑洗20秒以上,然後加強自己的免疫系統。 在提升免疫力部分:成功大學生命科學博士王俊傑表示,武漢肺炎目前尚未研發出有效對抗疫病的藥物前,多半只能採用「支持性療法」,靠著患者本身的免疫力來對抗病毒,因此免疫系統就是面對疫病最重要的關鍵!研究發現高分子褐藻糖膠於腸道能透過TLR受體調節免疫反應物質NF-kB,激活免疫系統的功能,提升人體的免疫力。因此不少人選擇服用高分子褐藻糖膠作為輔助,為自己的免疫系統加強防護。此外,在許多研究證實多醣體能有效的促進免疫能力,對身體形成保護,如: β-葡聚醣、蟲草多醣等。β-葡聚醣經加拿大McGill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P.Mansell 博士證實能有效活化免疫細胞,啟動人體防禦機制,進而促進人體或動物體對病毒、細菌、黴菌之防禦功能;蟲草多醣對免疫系統有雙向調節的作用,而作用主要體現在活化免疫細胞和增強免疫細胞的吞噬能力上。在武漢肺炎蔓延全球的當下,這些物質都是補強身體免疫力很好的選擇。 隨著科技文明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疾病出現在人類身邊,人類進步的同時,病菌、病毒也在進化。面對未知的疾病,維持好的健康條件,具備足以抵抗疾病的身體,除了平時就需要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勤奮運動之外,如何為身體補給資源也不能忽視!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目前 新型冠狀病毒 再加上 a型流感 都是傳染力非常厲害 而且有致死的問題 目前 也沒有什麼特效藥 唯一的 方法 就是 防範於未然 減少 接觸再感染 和常洗手, 最重要 :第一加強本身自己的免疫系統 才是最重要的防護力 我們的抗體奶粉 建議 每天早晚 使用各一次 保護我們的免疫功能 降低被感染的 機會 免疫奶粉 和菁華 裡面有i g a 在 氣管及 肺部 形成 一個保護膜 可以阻隔 病毒的 侵害 第二 提供 26種 免疫抗體 和IGg加强自体本身的免疫功能來保護和降低被感染 第三具有抗發炎(消炎因子)可以幫助消炎 緩解 肺部發炎壞死 可以 保護肺部 降低死亡 第四:具有活性肺小泡 巨噬細胞 來對抗 武漢肺炎和 a型流感 這段時間 屬於高危險的時段 建議 每天 早晚 各使用 一次免疫奶粉 中午的時候 可以喝一包 薑黃素來對抗 病毒的威力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周刊王CTWANT] 全球致力對抗新冠肺炎,除了民眾做好自身防疫外,疫苗更是功不可沒。不過,近期一項研究發現,mRNA疫苗竟會侵害人類先天免疫系統與免疫記憶功能,這意味著人體保護力將大幅下降,病毒更容易找上門。 人體存在先天免疫系統、後天免疫系統兩種防禦機制,且2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後天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與B細胞扮演抗敵要角,當病毒入侵體內並遭到感染後,細胞隨後會產生「免疫記憶」預防重複感染,免疫系統也可以在下次行動中更快速啟動。另外,先天免疫系統的機制非常簡單,就像是一道可以阻止病毒進入體內的屏障,是人類的最佳守門員。然而,當人體遭到病毒入侵時,受到感染的細胞會分泌干擾素,進一步「觸發」免疫系統開始工作,發揮對抗病毒的作用。干擾素分為3大類別,其中I型干擾素是最重要的干擾素,可防止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癌症。 據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項研究發現,mRNA疫苗會破壞「I型干擾素」訊號傳遞。科學家表示,施打疫苗之所以可以減輕病狀,很可能是因為干擾素作用減少,以至於沒有「觸發」抵抗訊號,長期已往恐會導致更嚴重疾病的發生。 不僅如此,科學家擔憂,先天免疫系統屏障變得脆弱,也間接導致後天性免疫T細胞、B細胞跟著減弱。此外,荷蘭科學家表示,在接種疫苗過後的幾週內,T細胞活性降低、發炎反應增加,代表著人們的免疫系統可能面臨「故障」的危機。
    8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台大醫團契訊息 給各位參酌: 近一年內盡量避免與得過新冠肺炎的人近距接觸,或會面或在一起吃飯。 千萬要有防護意識,不能鬆懈。 一. 屍體解剖顯示: 1. 重症新冠肺像 “SARS+AIDS”。 多位醫生認為,出院後核酸檢測返陽的情況,不是複發,而是未治愈。這與新冠肺炎的特點有關。 2. 免疫系統也幾乎全被摧毀。 “SARS 只攻擊肺,不會傷害免疫系統。AIDS 病會破壞肺与全身免疫系統。新冠肺炎對危重症病人的損害,像SARS 加 AIDS病 3. 急性肺損傷是SARS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但是,【多器官衰竭】是新冠病毒重要死亡原因。 二.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醫師,在屍檢結果出來後,帶領團隊進了行案例討論: 1. 一些出院的重症病人,通過血液檢測發現: 淋巴細胞指數沒有恢復正常水平: 他們的免疫系統並沒有完全恢復。 2. 在目前的出院者: 核酸檢測是陰性,但免疫系統很差,並沒有恢復,在出院後很容易返陽。 3. 出院的病人可能會像B型肝炎病人一樣,長期帶病毒生存。 4. “現在要考慮的是,這種帶病毒生存的病人,是否具備傳染性。” 三. 多位第一線臨床醫生認為: 1. 之前所有的醫療資源,集中救急性期新冠肺炎病人。當出院病人增多,重點需轉向出院病人的管理問題。彭志勇說: “我們將會隨訪一年,看新冠病人出院以後怎麼變化的,病毒有沒有傳播性,周圍的人有沒有受影響。 2. 從這個角度講,這場有關新冠肺炎的戰役,遠未結束 所以建議: 在 今後至少一年中,外出戴口罩,盡量避免聚會或滯留公共場所。
    5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謝謝重症護理榮譽教授,施富金牧師來的LINE,有很重要的提示,我也借來分享咯! “台大醫團契msg,給各位參酌~ 近一年內盡量避免與得過新冠肺炎的人近距接觸,或會面或在一起吃飯。 千萬要有防護意識,不能鬆懈。 一. 屍體解剖顯示: 1. 重症新冠肺像 “SARS+AIDS”。 多位醫生認為,出院後核酸檢測返陽的情況,不是複發,而是未治愈。 這與新冠肺炎的特點有關。 2. 免疫系統也幾乎全被摧毀。 “SARS 只攻擊肺,不會傷害免疫系統。AIDS 病會破壞肺与全身免疫系統。新冠肺炎對危重症病人的損害,像SARS 加 AIDS病。” 3. 急性肺損傷是SARS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但是,【多器官衰竭】是新冠病毒重要死亡原因。 二.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醫師,在屍檢結果出來後,帶領團隊進了行案例討論: 1. 一些出院的重症病人,通過血液檢測發現: 淋巴細胞指數沒有恢復正常水平: 他們的免疫系統並沒有完全恢復。 2. 在目前的出院者: 核酸檢測是陰性,但免疫系統很差,並沒有恢復,在出院後很容易返陽。 3. 出院的病人可能會像B型肝炎病人一樣,長期帶病毒生存。 4. “現在要考慮的是,這種帶病毒生存的病人,是否具備傳染性。” 三. 多位第一線臨床醫生認為: 1. 之前所有的醫療資源,集中救急性期新冠肺炎病人。當出院病人增多,重點需轉向出院病人的管理問題~ 彭志勇說: “我們將會隨訪一年,看新冠病人出院以後怎麼變化的,病毒有沒有傳播性,周圍的人有沒有受影響。” 2. 從這個角度講,這場有關新冠肺炎的戰役,遠未結束。 所以建議: 在今後至少一年中,外出戴口罩,盡量避免聚會或滯留公共場所。 合一教會牧養部
    5 人回報3 則回應4 年前
  • 細菌和病毒一年四季都存在,為什麼當氣溫降低時,人們會更容易得感冒、流感和新冠呢?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月6日報導,近期,科學家們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我們在冬季更易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生物學原因。 這項被稱為“科學突破”的研究證明,冷空氣本身會破壞鼻子中的免疫反應。 鼻腔溫度降低5攝氏度,免疫功能減半 12月6日發表在《過敏及臨床免疫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鼻腔裡的溫度只要降低5攝氏度,鼻孔中數以億計的抗病毒和抗細菌的細胞,就會被殺死近一半。 馬薩諸塞州眼耳鼻喉科主任、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本傑明·布萊爾說:“冷空氣與病毒感染增加有關,因為僅僅是溫度的小幅下降,你就已經失去了一半的免疫力。” 布萊爾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鼻子是呼吸道病毒或細菌進入人體的主要入口。 在鼻腔後部意識到“入侵者”之前,鼻腔前部會立即檢測到細菌。 此時,鼻腔內的細胞立即開始產生數以億計的簡單自身副本,稱為細胞外囊泡。 “細胞外囊泡不能像細胞那樣分裂,但它們就像專門用於殺死病毒的迷你細胞。”布萊爾說,“細胞外囊泡充當誘餌,當你吸入病毒時,病毒會粘附在這些誘餌上,而不是粘在細胞上。” 然後,那些粘附著病毒的EV隨後被細胞排出到鼻粘液(鼻涕)中,在病菌到達目的地並繁殖之前阻止它們的入侵。 布萊爾說:“這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在細菌和病毒真正進入你的身體之前去對抗它們。” 戴口罩不僅能阻止吸入病毒,還能增加鼻腔抵抗力 但是當寒冷的冬天來臨時,這些身體自帶的免疫優勢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小組將四名研究參與者暴露在4.4攝氏度的溫度下15分鐘,然後測量他們鼻腔內的情況。 “我們發現,當你暴露在冷空氣中時,你鼻子裡的溫度降低5攝氏度,就足以從本質上消除鼻子所具有的免疫優勢。”布萊爾說。 他表示,鼻尖的一點點寒冷足以讓近42%的細胞外囊泡退出“戰鬥”。 這對你抵抗感冒、流感和新冠病毒的能力有什麼影響? 布萊爾說:“它會使你的免疫系統抵抗呼吸道感染的能力減半。”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教授扎拉·帕特爾說:“這是科學家第一次對先天免疫反應的一個因素進行生物分子解釋,該因素似乎受低溫的限制。” 布萊爾提醒:“口罩不僅可以保護你不直接吸入病毒,而且能增加鼻腔溫度,就像在鼻子上穿了一件毛衣。” 帕特爾表示同意:“鼻內環境越溫暖,這種先天免疫防禦機制就能更好地發揮作用。也許這是戴口罩的另一個理由!”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悄悄回到新加坡的病毒更加兇猛、引發的症狀與以前不同: 1、不咳嗽、不發燒、沒症狀。 2、關節疼痛、無力、食慾不振。 3、死亡率更高,危急時間更短。 4、病毒株不在鼻咽內匿居,沒有失去嗅覺或味覺喪失等前驅狀,它直接攻擊肺部,由病毒性肺炎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缺氧)!迅速縮短發病時間。 5、X光檢查有中度胸腔肺炎! 6、鼻黏膜篩試有 COVID19 陰性! 7、發燒時可能已變成重症! 這一波疫情比上一波更致命,必須小心謹慎,不可輕忽! .................................................... 注意: 新冠病毒附著在看不見的氣體、液體、固體混合的「氣溶膠」,人類吸入這些比飛沫更輕的「氣溶膠」會被感染新冠肺炎;如今感染源傳播風險的範圍擴大到6 公尺距離,是否會被感染?仍取決於人體接觸的病毒量。 平時要增強自身免疫力、要戴口罩、要用肥皂或洗劑洗手、要維護用物衛生、要減少群聚人數、要戒除汙染環境! https://www.cna.com.tw/news/video/004337376.aspx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