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美報告:輝瑞與莫德納疫苗 恐與罕見心臟發炎有關 | 熱門 - Yahoo奇摩行動版

https://tw.yahoo.com/home/美報告-輝瑞與莫德納疫苗-恐與罕見心臟發炎有關-180401377.html

現有回應

  • volunteer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事實上,美國類似案例發生率僅百萬分之12且大多恢復良好,打疫苗好處仍遠大於壞處。

    不同意見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6270170.aspx
    3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疫苗真相」 正在一點一點的浮現! https://www.google.com/amp/s/news.ltn.com.tw/amp/news/world/breakingnews/3580375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前陽明大學微生物免疫研究所的張南驥教授,在影片裡很清楚的説明各種新冠疫苗的研發技術原理,以及未來的趨勢,收看影片暸解之後,就不會被各種似是而非的説法欺騙。 強烈建議您完整收看影片的內容,這樣是最好的,如果時間有限,可以在影片的第18分35秒,看到各種疫苗的保護力原理與比較;在影片的第26分20秒處,可以看到輝瑞BNT疫苗與莫德納疫苗的技術説明;在影片的第34分03秒處,可以看到AZ疫苗的技術説明,以及造成血栓的原因,與AZ疫苗濳在的癌症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很多國家都禁用AZ疫苗。 如果有選擇的機會,一定要盡量選用輝瑞BNT疫苗或莫德納疫苗來施打,這跟安全性和濳在的癌症問題都有關係。 https://youtu.be/jF1Q1L9g0rw
    50 人回報3 則回應3 年前
  • 疫苗之亂受害人不分藍綠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疫情還在燒,但大家忙著吵疫苗。疫苗之亂去年底就開始了。這幾天,藍營的攻勢轉向抹黑即將上市的國產疫苗。 這是藍營的抹黑說詞:國產疫苗只完成二期實驗,沒進入三期臨床試驗。蔡政府把民眾當白老鼠,罔顧人民的健康。 這是真相:目前施打的西方疫苗,也都「沒有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當初取得緊急使用核可時,西方疫苗都是「二期完成,三期尚未完成」,因為申請時使用的是三期的「期中報告」,而非「期末報告」。 藍營指黑為白的攻勢凌厲,甚至讓部份綠營砲口對內,指稱西方疫苗「二期完成、三期未正式完成」的說法不實。有些人還繪聲繪影的說,輝瑞與莫德納疫苗「都是完成三期實驗」。(附圖一) 事實上,所有藥品或疫苗要在上市,都要經過三期的臨床實驗/測試/試驗,才能獲得FDA核准,包括: #一期:少量自願者測試(testing) #二期:大量自願者實驗(experiment) #三期:醫院的臨床試驗(trial) 根據美國FDA的程序,三期臨床試驗要有用藥後「六個月」的追蹤,包括藥效與副作用的評估。 去年十二月,輝瑞和莫德納疫苗都尚未完成三期試驗,只有兩個月的追蹤資料。由於疫情嚴峻,兩家藥廠在「二期完成、三期尚未正式完成」的情況下,分別向FDA申請緊急使用核可,也都獲得批准。 取得緊急使用核可後,兩家藥廠繼續三期的臨床試驗,在今年三、四月間完成。附圖二的報導清楚記載,莫德納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在今年四月九日終告完成。 輝瑞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驗也在三、四月間才完成。輝瑞已經補足資料,向FDA申請正式使用核可。預期莫德納很快就會跟進,向FDA申請正式使用核可。(附圖三) 莫德納和輝瑞的作法,叫作「滾動式申請」(Rolling Submission),也就是先申請新藥上市,獲得緊急使用核可之後,再滾動式補齊繼續收集的新資料。(附圖四) 所以西方疫苗「二期完成,三期尚未完成」的說法,並沒有錯誤。 由於國內的疫情緩和,國產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沒有足夠的感染數評估疫苗的保護力。在二期的人體測試,國產疫苗誘發抗體製造的能力極佳,也就是防護力極強,雖然沒有臨床試驗數據佐證。 除了藥效之外,三期臨床試驗還要追蹤疫苗安全性。就安全性而言,國產疫苗的數據相對完整。例如高端疫苗的四千個受測者,只有五百人打安慰劑。施打疫苗的三千五百人,並無嚴重的副作用反應。 就疫苗的安全性而言,國產疫苗的研究數據不會比輝瑞或莫德納差。就防護力而言,國產疫苗免疫了反應不輸給西方疫苗。在取得緊急使用核可後,國產疫苗會有更多追蹤數據,可被補足並用來申請正式核可。 疫苗上市申請是科學問題,對錯可一翻兩瞪眼,沒有各說各話的空間。本是黑白分明的議題,卻被藍營操作到黑白不分,虛假訊息滿天飛,最後連部份綠營都被洗腦了。 這場疫苗之亂再繼續,必然嚴重打擊民眾對國產疫苗的信心。在西方疫苗取得不易,民眾又不願施打國產疫苗,台灣只能靠鎖國防疫,最後受害的是所有人民,不分藍綠。 後註:破謠言、齊抗疫,人人有責。若你發現這篇帖文有澄清作用,請逕自轉傳,不需獲得我的同意。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今天有幸聽到馬偕醫院邱南昌教授的演講,其中一些資料相當珍貴,對AZ疫苗的優點提供有力的佐證。 mRNA疫苗受青睞的第一個原因是大家誤以為mRNA疫苗比較有效,因為第三期試驗的保護效力高於AZ疫苗,但背後的因素是每一支疫苗第三期試驗的時間、地點、疫情狀況不相同,所獲得的結果不能直接相比。 能夠比較兩支疫苗唯一的方法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無差別的使用(就是兩支疫苗捉對廝殺),這樣的硏究目前只有一篇,比較AZ疫苗與輝瑞/BNT疫苗,發表在Nature Medicine,是英國2020/12/1到2021/5/8分析38萬人的真實資料,結果發現兩支疫苗的保護力幾乎一模一樣;更進一步的資料顯示,當只打第一劑時,AZ疫苗減少住院的能力優於輝瑞/BNT疫苗(圖1,94% vs 85%),而防止家人感染(防止病毒擴散)的能力相當(圖2),仔細分析圖1,AZ疫苗施打對象有較多容易產生重症的高年齡層,更顯示AZ疫苗(只打第一劑時)優於輝瑞/BNT疫苗。 mRNA疫苗受青睞的第二個原因是大家誤以為AZ疫苗的副作用比較多(包括發燒、血栓、猝死),而mRNA疫苗比較安全,這一點AZ疫苗完全是受到不白之冤。 必須先釐清疫苗不良事件和疫苗副作用是不一樣的,前者與注射疫苗在時序上相關,但未必有因果關係,後者是與疫苗有因果關係的事件(圖3)。 真正疫苗的副作用絕大多數是非嚴重的一般副作用,包括發燒、疲倦、注射部位腫痛、頭痛等,這些副作用AZ疫苗普遍低於mRNA疫苗,而AZ疫苗第二劑少於第一劑,但mRNA疫苗卻是第二劑比第一劑嚴重(圖4);根據國內施打者使用V-Watch回報的AZ疫苗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很少超過兩天(圖5)。 AZ疫苗剛在歐洲開打時,發現三期試驗未偵測到的血栓,許多國家因此暫停施打;但後來了解是極罕見(約十萬分之一)的自體免疫反應,產生血小板PF4抗體,不會造成動脈血栓,所以各國陸續恢復施打AZ疫苗(圖6);國內一開始也將使用避孕藥或賀爾蒙治療列為禁忌症,在了解機轉後刪除了(圖7);mRNA疫苗開打後,同樣發現三期試驗未偵測到的心肌炎(圖8),機轉目前不淸楚,好巧機率也是十萬分之一(極罕見);邱教授打個比方,除非是中樂透,不然應該不會遇到。 造成AZ疫苗緩打潮最大的衝擊是高齡長輩開打AZ疫苗後不斷傳出的猝死事件,圖9是世界各國施打新冠疫苗後的死亡情況,很明顯看到在輝瑞/BNT疫苗及AZ疫苗都有施打的國家中,多數國家輝瑞/BNT疫苗造成的死亡比例大於AZ疫苗,原因當然不是輝瑞/BNT疫苗比較危險,而是疫苗施打策略造成的(輝瑞/BNT疫苗使用於較高風險的族群);但即使校正這個因素後,南韓的經驗在高齡者輝瑞/BNT疫苗的死亡率仍舊稍微超過AZ疫苗;而疫苗施打造成死亡事件特別低的國家(例如義大利),則是因為在疫苗開打前已有大規模疫情,高風險的長者還來不及打疫苗就已經染疫死亡了;台灣的疫苗死亡事件低於世界平均值,亦低於高齡者自然死亡的期待值,在死亡案例的調查及解剖報告中,實際死因多為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無任何一例與疫苗直接相關(圖10);換言之,AZ疫苗是因率先開打,又使用於高風險族群,才會產生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狀況,可以預期莫德納疫苗一旦在高齡長輩開打,仍舊會出現猝死案例。 #兩支疫苗一樣安全一樣有效 #現在可以打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選擇 #歡迎分享一起傳遞正確訊息
    3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如果想打疫苗的參考一下 國際四大醫學期刊之一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整理了關於疫苗的Q&A,讀者可以參考後,與自己的醫師根據自身狀況討論,再決定是否要/是否可以施打疫苗。 首先要知道,目前市面上可以施打的疫苗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種類,mRNA疫苗跟腺病毒載體疫苗。 輝瑞/BioNtech與莫德納疫苗屬於mRNA疫苗,注射後,mRNA被注射部位的巨噬細胞吸收,並指示這些細胞製造棘蛋白,棘蛋白就會出現在巨噬細胞表面,誘導身體起免疫反應。 AZ疫苗跟嬌生疫苗則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是由實驗室中提取新冠病毒的DNA序列,讓其穩定後由腺病毒攜帶,注射疫苗後,腺病毒無法複製,但其遺傳物質可以進入宿主細胞轉換成mRNA,製造出棘蛋白抗原,引起宿主反應,過程模擬Covid-19的自然感染機制,抗體跟細胞免疫都會被誘發。 Q: 疫苗能持續多久?需要補打嗎? 由於疫苗測試從2020年夏天才開始,疫苗保護力可以持續多久尚沒有明確的資訊。 以莫德納疫苗的第一期試驗為例,試驗結果表明抗體大約能持續四個月左右,滴度會隨時間過去輕微下降。(注射時間愈長,免疫效果愈弱) 由於尚未確定疫苗可持續的時間,目前不建議增加劑量或補打。不過各大藥廠的確正在研發加強劑量的疫苗,以及針對變種病毒進行防護的疫苗。 Q: 接種了疫苗,就不會把病毒傳給別人了嗎? 新興證據表明,已接種疫苗者「較不容易」把病毒傳染給別人。 在以色列進行的大型研究中發現,已接種者無症狀感染病毒的機率比未接種者減少了90%。此外,在接種疫苗後仍被感染的人群中,病毒量似乎也比未接種者來得低。嬌生疫苗的研究發現接種後第29天,接種疫苗組出現18例無症狀感染,而安慰劑組則是50例,也就是疫苗組少了66%。 可以合理假設,無症狀感染數少,病毒傳播的機率就會降低 (無症狀者會到處跑,所以傳播機率高)。這讓人看到疫苗抵禦病毒感染跟減少傳播的希望,而疫苗政策背後的動機,也多是為了控制傳染數。 即使疫苗降低了病毒傳播的可能性,我們不能說「打了疫苗就不會傳給別人」,因為保護效果永遠不會達到100%。 因此,在新病例減少,而且大部分人都接種疫苗以前,政府單位有責任繼續向大眾強調,接種了疫苗不代表其他的防護措施就不需要了,在公共室內空間仍應繼續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不去人多的地方仍是重要且必須遵循的政策。 Q: 疫苗真的安全嗎?過了幾年會不會有後遺症啊? 無奈的是,由於疫苗發展進行時間很短,目前只有幾個月的時間研究後續,而不是好幾年。 輝瑞跟莫德納的疫苗試驗都是從2020年夏天開始,嬌生則是2020年9月才開始。不過以過往其他病毒的疫苗為例,嚴重的不良反應通常會在幾天或幾週內就發生。 幸運地是,根據長期研究的結果,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疾病的疫苗長期副作用非常少見,當然新冠疫苗的長期副作用要等到數年後才能確定。接種疫苗後病人的資訊都會被蒐集並集中分析。 Q: 針對不同族群,是否有建議施打的疫苗品牌? 目前輝瑞疫苗可以讓16歲以上人群施打,而AZ、莫德納和嬌生則是18歲以上人群才能施打。 一開始疫苗很少的時候,醫界呼籲所有成人都可以施打各牌疫苗,不過現在已經開始有比較明確的建議,尤其是AZ和嬌生疫苗施打者,都有部分被誘發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症(TTS)的症狀,尤其年輕女性出現此狀況的機率特別高,因此臨床醫師建議50歲以下的女性最好使用輝瑞或莫德納等mRNA疫苗。 而對於施打mRNA疫苗者,一旦施打了第一劑,就應該按照醫生給予的第二劑預約時間施打「相同品牌」的第二劑疫苗。現在完全沒有關於第一劑和第二劑使用不同廠牌疫苗的安全報告。 不過CDC表示若真的無法獲得第一劑使用的廠牌時,只要與第一劑施打時間間隔28天以上,就可以使用不同廠牌的mRNA疫苗。雖然仍應該「盡可能」不要使用不同廠牌的疫苗,但如果同是mRNA疫苗「理論上」是可行的。而對第一劑mRNA疫苗有嚴重過敏反應者,CDC建議在醫生監控下給予嬌生疫苗進行第二劑施打。 Q: 打疫苗有禁忌嗎? 目前施打Covid-19疫苗唯一的禁忌,是已經知道自己對疫苗成分有超敏反應的人不能打。CDC明確指出禁打疫苗的族群如下: 先前施打Covid-19疫苗或曾服用任何疫苗成分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者 先前施打Covid-19疫苗時,出現立即性的過敏反應(不管嚴重程度),或對任何疫苗成分有過敏史者 對任何其他疫苗/注射療法曾有過過敏史者,則不在禁打疫苗之列,但有過敏史者應該由醫療人員在施打Covid-19疫苗後密切觀察至少30分鐘。如果有人在施打第一劑mRNA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則不應該再施打第二劑mRNA疫苗。不過,建議四週後可以在嚴密監控下施打嬌生疫苗。 而如果在施打第一劑mRNA疫苗後,出現嚴重疼痛,或其他非過敏性症狀,則必須自己決定是否要施打第二劑。醫生不會禁止,但第二劑的副作用可能會更嚴重。(不過要注意,曾經感染Covid-19的人通常會回報第一劑的副作用比第二劑更嚴重,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已經準備好要對付Covid-19疫苗)。 如果擔心第二劑疫苗的副作用很嚴重,一種解決方法是在施打完第二劑,疼痛開始發作時就馬上服用布洛芬 (ibuprofen) 或醋氨酚 (acetaminophen) 等止痛藥。不過不建議在施打疫苗前就進行投藥,因為理論上它們會減弱疫苗引發的抗體反應,讓產生抗體的效果變差。 用於治療Covid-19的單克隆抗體 (monoclonal antibodies) 或恢復期血漿 (convalescent plasma) 可能會降低疫苗的效用。任何曾經接受這些療法的人必須至少等90天以上再進行疫苗施打,考慮到這段時間這些療法會進入半衰期,而已得過Covid-19的人三個月內再度被感染的機率也極低。這一建議已被加到CDC指南的臨床考量中。 Q: 孕婦或哺乳婦女可以施打疫苗嗎? 孕婦和哺乳者出於安全考量都沒有被包含在Covid-19疫苗試驗中,因此沒有相關的安全數據。然而CDC建議醫療系統可以提供孕婦和哺乳者施打疫苗的機會,而這兩個群體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要施打。美國婦產科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 和母嬰醫學會 (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 都同意這個觀點,而這兩個學會都是婦產科界的權威。目前輝瑞針對孕婦研發的疫苗已經在試驗階段。 而嬌生在疫苗試驗階段同樣排除了孕婦、哺乳婦女,以及近期有懷孕計畫的婦女。在研究過程中,有8名婦女懷孕,疫苗組跟安慰劑組各4名,兩組都有出現少數妊娠不良反應,但是樣本實在太少,很難說是由於疫苗或研究引起的。 不過由於年輕婦女較可能出現血栓反應,而且懷孕期間發生血栓的機率本來就很高,歐美醫界目前偏向給予懷孕跟哺乳婦女mRNA疫苗,而非AZ或嬌生疫苗。 理論上,mRNA疫苗不會對懷孕婦女、發展中的胎兒或者哺乳中的嬰兒造成傷害。 懷孕的大鼠在接受莫德納疫苗後,也沒有出現與胎兒或胚胎發育有關的隱憂。而懷孕期間接種疫苗的一項潛在好處,是抗體可以經由胎盤傳給胎兒,這也是建議孕婦可以接種百日咳疫苗的主因,最新的病例也表明Covid-19抗體確實可以透過胎盤傳給肚子裡的胎兒,理論上也能保護新生兒免於被感染。 孕婦必須知道懷孕期間感染Covid-19或流感,重症的機率特別高。孕婦可以根據這項事實,自己感染Covid-19的機率(例如工作性質),以及目前已知的疫苗風險(雖然資料很少)自己判斷是否想要接種。不過,接種疫苗仍應是孕婦的選項之一,畢竟過去也未曾限制孕婦施打流感疫苗,孕婦應該跟婦產科醫師充分討論所有有關問題與疑慮再下決定。 Q: 如果我已經出現相關症狀,或病得很重,還可以接種疫苗嗎? 如果你已經出現Covid-19相關症狀,或病得很重,則不能接種疫苗,需要推遲到康復以後再進行接種。不管懷疑是Covid-19感染,或者跟Covid-19無關,只要有疾病症狀,都最好先不要接種。不過,患有慢性病且症狀穩定的人則可以接種。例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長期呼吸困難或發炎性腸道疾病 (IBD),以及有腸胃道症狀的人,是可以施打Covid-19疫苗的。當然,在施打疫苗之前必須跟醫師進一步討論可能的疑慮。 Q: 我很害怕疫苗的副作用,怎麼辦? 止痛藥跟退燒藥,例如布洛芬跟醋氨酚可以有效控制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肌肉痛跟發燒等。 但是這些藥物建議在注射結束後出現症狀時再使用,不要在注射前「預防性投藥」,以免使抗體效果下降。由於仍有少數的過敏風險,疫苗施打的場所必須嚴格注意並有辦法評估及治療可能造成生命威脅的過敏反應。 Q: 我曾經跟確診人士近距離接觸,趕快打疫苗可以避免感染嗎? 很遺憾,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與確診個案接觸的人,緊急接種疫苗可以預防感染。由於Covid-19的平均潛伏期為5天,疫苗反應速度不太可能快到可以產生抗體。因此,曾經接觸過確診個案的人,應該好好完成14天的隔離,再施打疫苗。 Q: 我已經得過Covid-19又康復了,還需要打疫苗嗎? 是的,你還是應該接種疫苗。臨床試驗中有一部分人已經有Covid-19的抗體,而疫苗試驗在這群人當中是安全有效的。 由於得到Covid-19再康復後,90天內再次被感染的機率非常低,有些Covid-19康復者可能希望推遲施打疫苗的時間,不過就算你希望可以早點打,這也不是禁止的。不過曾經接受單克隆抗體或恢復期血漿治療的患者則一定要等90天以上才能施打疫苗,因為這些治療方式可能會讓疫苗失效。 須注意的是,曾經得過Covid-19的康復者,在施打第一劑疫苗時,可能伴隨更明顯的全身性副作用,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對此病毒並不陌生。這也表明曾經得過Covid-19的患者自身的免疫抗體是「主要的」,而疫苗則是「增強用」,因此有些學者認為曾得過Covid-19的康復者不需注射第二劑疫苗,但並非所有免疫學家都認同。目前,CDC仍然建議兩劑疫苗都要施打。 對於要不要打疫苗這件事,只能說避免大規模傳染需要一定人口接種,但由於疫苗上市後後續研究時間還不長,每個人應該根據本身的風險與身體因素,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決定是否施打。 奧 (參考資料: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DC)
    3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稱「接種新冠疫苗並無法保證不會得到感染、也可能無法避免無症狀感染,為什麼還需要接種疫苗」,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諮詢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 (一)齊嘉鈺表示,每個事情都可從多面向討論,傳言是從反向論述;但打疫苗雖不能百分百保護,還是有相對的好處跟接種疫苗的必要性。 齊嘉鈺說,已知的科學證據和真實世界資料可知,接種COVID-19疫苗,可有效降低9成以上住院、重症、死亡的風險,這是毫無疑問的。當感染新冠病毒,任何人都可能演變成重症,因此不是說因為「打了疫苗還是可能被感染」就不打。此外,雖然接種之後還是可能感染到病毒,但症狀是輕微的、病毒量比較低,傳染力相對於沒有接種疫苗者也會比較低。 齊嘉鈺表示,從公衛觀點,當社會中打疫苗的人愈多,愈能增加群體免疫,病毒就愈不容易傳遞出去。 齊嘉鈺指出,目前COVID-19疫情最讓人擔心之處在於變種病毒的威脅。病毒會變種是因為每次病毒感染細胞複製,產生多次的突變,因此要想辦法減緩病毒傳播的速度、終止傳播鏈,就可以減少變種病毒的發生。整體來說,疫苗打得夠多的時候,病毒就沒這麼容易在人群之間傳播。 此外,齊嘉鈺說,接種COVID-19疫苗的另一個好處是,社會中一定有些人沒辦法接種疫苗,如12歲以下的孩童、身體真的極度衰弱或正在使用特定藥品而可能不適合接種者,這些人必須靠旁人有接種來守護。 (二)李秉穎表示,新冠疫苗對於預防感染有一定的保護效果,且對避免住院、重症和死亡,也有很好的效力。就算是變種病毒,目前的研究資料也顯示,疫苗會有一定的防護效果,且對降低重症、死亡的風險效果仍在。 李秉穎說,傳言的部分說法確實正確,如接種疫苗,仍然應該戴口罩、做好其他的防疫措施;且接種疫苗,仍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可能無症狀或輕微,但確實也仍有風險會把病毒散播出去。但傳言的說法像是疫苗「不能達到100分」就好像不及格,這是錯誤的邏輯。 李秉穎說,實際上,接種疫苗的目的不是要讓人儘快脫下口罩或保證完全不被感染,而是要降低病毒威脅、減少負面衝擊。 (三)根據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對COVID-19疫苗的建言,疫苗研發透過臨床試驗驗證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效的疫苗接種,可降低感染率、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 綜合以上,網傳稱「打完新冠疫苗,仍會染疫、仍需戴口罩」,推論為不需要打疫苗,為錯誤推論。傳言忽略接種新冠疫苗,能達到群體免疫,降低住院、死亡率等益處。 爭議點二、傳言稱,新冠病毒疫苗,不提供免疫力、不消滅病毒、不能防止死亡,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整理AZ、莫德納和輝瑞/BNT三種疫苗的臨床試驗結果: AZ臨床試驗研究結果,結果發現,AZ疫苗能有效預防COVID-19 有症狀之感染,接種完兩劑疫苗的AZ 疫苗組與對照組相比,接種第二劑14日後發生經實驗室確診且有症狀感染的機會下降 70%,表示疫苗效力為7成。另根據研究團隊在2021 Z2月9日發表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截至2020年12月6日的結果,研究顯示疫苗效力為 67%,接種一劑後22至 90 天區間的疫苗效力為 76%。疫苗對預防住院的保護力為100%。 莫德納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疫苗組與對照組相比,接種疫苗 14 天後,發生有症狀感染的機會降低 94%,顯示接種此疫苗能有效預防COVID-19,對避免重症的效力為100%。 輝瑞/BNT第二/三期臨床試驗結果,結果顯示接種完第二劑疫苗後7天的效力為 95%,接種一劑後對重症的效力為89%。 (二)齊嘉鈺表示,根據臨床試驗結果和疫苗在國際接種狀況,疫苗可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力,也可以避免重症和死亡的風險。至於疫苗「消滅」病毒,從一些研究可以觀察到,接種疫苗之後無症狀帶病毒的狀況會降低、可減少病毒傳播。 (三)李秉穎表示,疫苗無法「消滅」病毒,但可以降低病毒對人體的健康威脅,對於提供保護力、避免重症和死亡有明確的幫助。 爭議點三、傳言稱,接種疫苗若有不良反應,不能向疫苗廠和政府索賠,政府100%免責,因為疫苗還是實驗性藥物,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諮詢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楊秀儀。她表示,目前能在台灣使用的新冠疫苗,都是經過食藥署審查、通過緊急授權的疫苗,因此,都是合法使用,並不如傳言所言,有「實驗性藥物」的問題。 楊秀儀說,如果民眾接種發生不良事件,可尋求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協助,疫苗製造或輸入廠商要繳納一定的金額給救濟基金,因此,不管民眾是接種AZ或莫德納,只要發生不良事件,都可以依法申請救濟,由專家審查、評估是否給予救濟。 楊秀儀說,「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是先進的制度,是類似補償的概念,而不是賠償。國際先進國家,如北歐、德國、日本等,處理疫苗不良事件都是採「無過失」的概念來處理。如果受害民眾堅持要政府賠償,也可以提告,但問題是可能很難告得成,因為必須舉證疫苗設計或製造有瑕疵或過失。 至於還在試驗中的疫苗,楊秀儀說,若還沒通過食藥署緊急授權的疫苗,在人體試驗階段就出現接種受害狀況,就不是由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處理,而是藥廠必須負責。 (二)李秉穎表示,民眾接種疫苗是為了預防疾病、降低疾病對生活的衝擊,是利大於弊的選擇,而公共利益也大於個人,接種疫苗對絕大部分的人都有利。但確實可能有相當少部分的人會出現嚴重的過敏或不良反應,或甚至有罕見的血栓發生。 對於這些疫苗不良反應事件,李秉穎說,傳言所稱,疫苗不良事件不能向政府或疫苗廠索賠,但這不是因為COVID-19疫苗是實驗性藥物,而是因為少數的不良反應個案難以預測,若接種後產生嚴重副作用,卻要藥廠賠償,恐怕沒有藥廠願意投入疫苗的研發。 不過,李秉穎說,發生疫苗不良事件,不是政府、藥廠或評估接種的醫師的責任,但為了公共利益、降低個人損害,台灣訂有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只要是食藥署授權使用的疫苗,民眾接種後發生嚴重疾病或不良反應,都可以申請救濟,經專家審查後,評估給予合適的救濟。但常見、輕微的可預期接種後不良反應,不予救濟。 (三)查核中心查找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法制規定,傳染病防治法第30條明訂,因預防接種而受害者,得請求救濟補償。中央主管機關應於疫苗檢驗合格時,徵收一定金額充作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 綜合以上,民眾若接種新冠疫苗,若有嚴重罕見不良反應,可以依「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申請救濟補償,由專家審核。傳言稱「新冠疫苗為實驗性藥物」為錯誤說法。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7/20版】 一、專家指出,接種COVID-19疫苗後仍可能感染,且仍須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但接種疫苗可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風險,並形成社會群體免疫,減緩變種病毒威脅,並保護其他無法接種疫苗的人。 二、根據AZ、莫德納、輝瑞BNT疫苗等已發布臨床試驗結果,對防止感染有一定效果,也能降低重症風險。 三、專家指出,接種疫苗若不幸有嚴重不良反應,依法可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由專家審議並評估是否給予救濟及救濟金額。 傳言提出10個疫苗問答,說明疫苗不盡完善之處,但錯誤推論到結論「不提供免疫力、不能防止死亡」,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转发》 事情大條了,日本贈送疫苗的真相,請國人覺醒: 日本政府準備提供給台灣的AZ疫苗是2019生產的,那一批是英國最早期的實驗性疫苗,6月底就會過期。 台灣人打不得呀,國人一旦施打這個實驗性疫苗,不但沒有效,還可能引發更大的疫情,會對身體弱的人,就算不死也會成為終身失智,或植物人。若造成整個社會一堆弱者、失智者,是台灣社會很大的負擔。事實上這是美日聯合要害死整個台灣社會,讓台灣永遠處在貧弱狀態。 由中央社6月3日新聞中,可以看出問題:「日本政府與阿斯特捷利康藥廠簽約今年之內共要取得1億2000萬劑(6000萬人份)AZ疫苗,但因海外有報告顯示,『有少數人施打後出現血栓的案例,所以目前日本政府不將此列為公費施打的疫苗』。」日本政府不敢列入公費施打的疫苗要轉贈台灣? 中央社新聞又說:「日本政府與美國大藥廠輝瑞已簽約今年之內取得1億9400萬劑(9700萬人份),與美國藥廠莫德納簽約在9月底之前取得5000萬劑(2500萬人份)。阿斯特捷利康製的AZ疫苗即使提供給台灣,不至於對日本國民的疫苗接種造成影響。」是的,把快要過期的疫苗提供給台灣,當然不會對日本國民造成影響!! 5月29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知名廣播主持人夏莉莎,在接種AZ疫苗後,出現頭痛等嚴重副作用,送醫治療發現腦出血和血栓,一週後身亡。醫院不排除她的死因和疫苗有關。 AZ疫苗是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不是比較安全的mRNA疫苗,接種限制很多,包括:18歲以上者需注射2劑。不建議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接種。歐盟藥管局建議將血栓列為非常罕見副作用。韓國開放65歲以上高齡族群接種。『日本則是暫緩施打』。也就是說日本不施打AZ疫苗,所以贈送給台灣。(中央社6/3 22:25更新的「產經新聞:日本124萬劑AZ疫苗4日運抵台灣」一文) 請大家暗中告訴親朋好友,能救一個算一個,千萬打不得要過期的實驗性疫苗,讓國人懂得保命,要撐下去,暫時沒有疫苗不會死的,就是不能施打日本捐的疫苗。 因為美日計畫在台灣重演一次武漢危機,現在台灣人民都被蒙在鼓裡,這是臺灣的最大危機。綠網軍又開始在帶風向了,說日本要捐贈疫苗,中國在阻擾台日友好……現在的執政者將是操死台灣人民的美日幫兇。 懇請有影響力的各界人士,看到本文,趕快找出6月底要過期的日本疫苗真相,站出來揭露這個真相吧。救救台灣! 千萬不要施打日本贈送的疫苗呀!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剛剛有找到中文翻譯的文章可是臉書不讓貼 只好複製內文跟大家分享 作者: 蓮心不染 在2021年4月13日的作戰室大流行病(War Room Pandemic)節目中,理查德·弗萊明(Richard Fleming)博士解釋說,根據輝瑞(Pfizer)公司,摩登那(Moderna)公司和強生(Johnson & Johnson)公司自己提供的疫苗數據,新冠疫苗的功效幾乎為零,毫無益處;於此同時研究表明,疫苗可能導致瘋牛病 ,阿爾茨海默氏癥和其它神經系統疾病,病癥大約1年半後在人體上顯現出來。 理查德·弗萊明博士的身份和成就 理查德·弗萊明(Richard Fleming)博士是美國核原子心臟病學專家醫生,研究員,發明家和作家。他還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和法學學位。 1994年,弗萊明博士向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提出了他的“理論”,即心血管疾病是由炎癥引起的,之後幾十年,他的理論已成為眾所周知的事實。 弗萊明博士發明了一種成像方法,“弗萊明方法“(The Fleming Method(FMTVDM)),該方法涵蓋了用於測量代謝和局部血流差異的所有方法和設備。他的知識和專利使以前無法檢測到的炎癥能夠以最常見的掃描技術和設備所沒有的準確度被看到和測量。這項突破性技術為患者帶來了更少攝取同位素的額外好處,但他本人因此受到核同位素行業的攻擊,因為他們減少了約200億美元的同位素收入。 他被裏諾·塔霍集團(Reno-Tahoe Group)評為100個“最具影響力人物”,並因其發明了最佳乳腺癌診斷技術而獲得“超級英雄” (Superhero)獎。【4】 弗萊明博士在新冠病毒,疫苗和療法方面的工作 弗萊明博士1994年的理論今天被用來解釋如果不及時和正確地治療新冠病人,新冠病毒會導致致命的炎癥血栓性(inflammo-thrombotic)心臟病。 在當前的新冠病毒瘟疫大流行中,“弗萊明方法”技術用於確定病毒的發作區域,導致潛在炎癥血栓形成(ITR)的相關免疫反應,以及治療的有效性。 在新冠病人治療領域, 他在七個國家23個地點的進行了一項國家臨床試驗,以確定什麽療法有效,什麽無效。 在2021年4月13日的采訪中,弗萊明博士說:“我可能是唯一的人真正通讀了EUA(緊急使用授權)審閱文件,審查了這些疫苗是否可以聲稱它們確實起作用了” 。 他還做了大量工作並認定新冠病毒(Sars-Cov2)是功能增強實驗的結果,找出了研究經費的來源和相關人員。他在他的網站首頁上發布了一個13分鐘視頻(2021年1月17日錄制)[3],更詳細地介紹了他對Sars-Cov2病毒的起源和疫苗危害的發現。 下面的圖片來自他的視頻。 他得出的結論是,新冠病毒Sars-Cov2不是天然病毒,它是一種利用功能增強實驗來增加感染性並產生炎癥和血栓的生物武器,此外HIV病毒序列(艾滋病毒)已被人為插入新冠病毒,而且這種病毒還含有引起瘋牛病的朊病毒蛋白。疫苗中使用的刺突蛋白,例如輝瑞公司,摩登那公司,強生公司,都含有這種人造病毒。 疫苗的零功效 主流媒體(例如MSNBC)聲稱疫苗有效率為96%或98%。 他們說,在強生公司的疫苗不良反應案例中,超過700萬接種者中只有六人發生了血栓,說明疫苗有效率為99.99%。遺憾的是他們完全說錯了! 弗萊明博士的解釋如下: 疫苗的功效與大多數人的想法相反。 計算疫苗功效的正確公式為: 風險率 =(疫苗組中被感染的人數)/(非疫苗組中被感染的人數) (/:除法) 疫苗有效率 = 1 – 風險率 上圖是各疫苗公司向FDA提交的數據,根據疫苗公司的要求,在完全接種後(第二劑疫苗),需要7天或14天才能激活疫苗,此時開始統計功效。 輝瑞7天後的疫苗有效率 = 1 –(17403疫苗組中被感染的人數 / 17411非疫苗組中被感染的人數) = 1-99.95%= 0.05% 摩登那Moderna14天後的疫苗有效率 = 1 –(13923/13934) = 1-99.92% = 0.08% 強生Janssen( Johnson&Johnson)在14天後的疫苗有效率 = 1 –(21460/21636) = 1-99.19% = 0.81% 強生Janssen(Johnson&Johnson)在28天後的疫苗有效率 = 1 –(21310/21424) = 1-99.47% = 0.53% 如上所示,疫苗公司自己的數據顯示,輝瑞的有效率為0.05%,摩納哥的為0.08%,強生公司的為0.81%和0.53%。統計分析表明,該疫苗對防止人們感染新冠(Sars-Cov2)病毒的功效幾乎為零。 至於超過700萬人中有六人接種疫苗後出現血栓,這稱為疫苗事故率。疫苗事故率是指疫苗產生不良反應的機率,而疫苗功效率是指疫苗在保護人們免受疾病感染方面的有效性。 況且,現在報告的疫苗事故率可能為時過早,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不良反應會逐漸顯現出來。 所以疫苗功效率與疫苗事故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 弗萊明博士強調: •EUA文件中沒有科學證據證明這些疫苗有益 •這些疫苗仍處於實驗階段 •這些疫苗未經美國藥監局(FDA)批準 •人們在接種疫苗之前未對這些實驗藥物(疫苗)簽署知情同意書 •疫苗公司不再需要招募誌願者來進行實驗,因為疫苗已推廣,我們所有人現在事實上已成為該研究的實驗組或對照組成員 疫苗的毀滅性和不可逆轉的風險 弗萊明博士解釋說,另一方面,疫苗的風險全面上升,它們引發炎癥和血栓。 它不僅影響多種疾病患者,而且也影響正常的健康人群,因為現在健康人群的免疫系統因被疫苗註入大劑量病毒而掙紮。 這種人為的功能增強實驗造就的病毒正在穿越血腦屏障。 在人源化的小鼠動物模型中,他們罹患了海綿狀腦病,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這就是瘋牛病。新冠(Sars-Cov2)病毒中發現的朊病毒蛋白會導致瘋牛病。[3] 在恒河猴模型中,大約兩周後,它們在大腦中形成了路易體並發炎。路易體是引起老年癡呆癥和諸多神經系統疾病的原因。這些數字對人類而言大約相當於一年半。 實驗證明這些疫苗不僅會引起炎癥和血栓性心臟病,而且還會導致瘋牛病,阿爾茨海默氏病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而且這種癥狀很可能在一年半後在人體上顯現。 建議美國政府采取行動 基於上述證據,弗萊明博士呼籲美國政府: •立即停止人民的疫苗接種 •立即重新評估疫苗是否顯示出任何功效(因為到目前為止尚無任何功效) •評估已經接種的大規模人群的潛在後果 •不僅要全面審查數據,還要全面審查涉及功能增強實驗的人和推廣疫苗的人 弗萊明博士還呼籲大學立即停止對其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強制疫苗接種。 有關弗萊明博士及其在新冠病毒,疫苗等多方面的更多信息,http://xn--flemingmethod-vg3uf76eho5jxnpa57lyw1d8vc.com/。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