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4 年前
趕快買大水桶,儲水備用,台灣缺水非常嚴重,隨時會開始限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VmmpCZ68Ig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中國武漢瘟疫最訊息 日前我就公開講,武漢疫情非常非常嚴重,且隨兩周前開始的春運開始,絕對會大爆發,當時有些人不信,現在你再看看我說的事不是這樣。 1/20早晨我的發文 武漢肺炎激增 486:中國這次完了: https://reurl.cc/yy3qA8 武漢現在已經全面圍城,禁止人車進出,今早最新消息是機場也停飛,但這點還沒有確定。 根據我中國推特網友傳出的可靠消息,武漢估計起碼有數千人受到感染,死亡的人數已經數百或者更多,許多遺體直接私下拉去火化,醫療院所不給予承認武漢病毒的死因,所以瘟疫的死亡人數就顯得非常低。 關於武漢的圖片與影片實在太多,今早我就放這影片跟大家分享。 但大家別緊張,相對於歐美日韓,我國的防疫是全世界最好的,我們有負壓病床一千餘床,有最好的國民素質,有最好的醫療醫護理師以及最棒的蘇貞昌院長坐鎮,所以我在這呼籲幾點請大家趕快分享出去: 1.若你剛從中國回台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請別急,你先戴上口罩然後打電話1922,遵從指示到就近指定醫院。全程請配戴口罩,一到醫院立即跟醫護講你從中國回來,有發燒情況。別緊張,你很可能只是一般感冒,就算你倒楣得到中國瘟疫,台灣醫療院所能很快減輕你不適病治療好你。 2.近期沒事的朋友請不要去醫院跟診所,有病看病沒病去看電影吃飯,不要去醫院診所湊熱鬧,你神經病阿。 3.勤洗手,外出到公共場所或許可以配戴口罩。口罩我再說第100次,不要買N95,那個非常悶熱非常難呼吸,買那個是白癡啦,真的不騙你,我戴過。 4.全民多運動,飲食均衡,多喝開水少喝手搖飲料,讓自己抵抗力提高是健康不二法門。 5.若你從中國回來又發燒,沒有表明,你可能有機會被重罰15萬元,若你知道有朋友鄰居從中國回來又發高燒,拿起電話就打1922 寧願雞婆寧願假警報,也別讓我國防疫破功。 6.不要亂寫台灣哪裡有出現疫情,這個是犯法犯罪的,你會有刑責。 若今天有關於武漢瘟疫的照片或影片,我直接跟PO在底下的留言。若我有時間的話。 昨天我已經透過管道跟總統以及蘇院長表達希望能盡可能的是否禁止中國旅客遊客暫時禁止來台灣,但這問題很大,恐怕不是我們想得如此簡單。 若想知道更多中國疫情可加我推特 https://twitter.com/kiss486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一位在美國醫院台灣醫師對武漢肺炎感言 來分享一下這一年來在急診看COVID-19的心得好了. 身處在德州這個重災區, 至少可以很驕傲說我應該是看過最多COVID病人的台灣急診醫師了. 我看過的病例可能比整個台灣加起來都要多. 我們急診來診量不到台大急診的一半, COVID確診數目卻是台灣全國的好幾倍, 真不知道是該開心還是難過. 雖然大家都慢慢習慣了這個疾病的存在, 台灣民眾與醫師可能還不知道自己有多麽幸褔, 因為如果COVID一旦在台灣蔓延開來, 我相信整個醫療系統會馬上崩潰, 這絕對不是在危言聳聽喔. 以下是幾點心得分享. 1.先不論COVID跟流感像不像, 死亡率高不高之類的問題, COVID最大的威脅在於病人Hypoxia的現象非常普遍, 而且不論你過去有多健康都有可能發生. 以我們醫院為例, 有需要氧氣的病人就必須住院. 聽起來沒什麼大驚小怪, 因為有需要氧氣不見得一定會變成重症插管. 但問題在於當有大量的病人湧入醫院需要住院時, 整個急診甚至醫院的Capacity就會是一個考驗. 以我們醫院為例, 原本每天的急診暫留量曲指可數, 現在每天都在報滿床, 急診暫留量是原本的5-10倍. 最嚴重的時候還需要讓病人戴氧氣回家. 這樣的情形如果發生在原本就滿滿上百暫留病人的台灣急診室, 會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 畢竟台灣的急診醫療負荷平時就已經在臨界點了. 2.COVID的另一大特徵是傳染力很強, 需要Droplet/Contact isolation, 美國醫療人員在工作中被感染的非常普遍. 要知道在德州的醫院幾乎都是一個病人一個房間喔, 我很難想像在台灣要靠走廊圍簾來容納病人的急診空間該怎麼辦. 而且COVID的病人不見得表現很明顯, 很多跌倒進來的病人後來都被確診, 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很難阻止傳播的原因, 因為很難有有沒有發燒咳嗽來判斷. 當病人量一多, 不管是戴口罩或Social distancing都效果有限了. 3.在初期因為大家對於疾病的恐慌所以不敢來急診室, 但是一旦傳播開來就不同了, 幾乎有任何症狀的病人都會開始湧入急診室, 這對於平常很少來急診的美國人是不常見的. 而且得了COVID即使痊癒的病人, 甚至會增加來急診室的頻率, 因為有太多胸痛, 喘或者是焦慮的表現產生, 更別說要來急診打COVID抗體的病人, 因為COVID衍生出來的Post-COVID syndrome也變成急診另一個負擔. 4.當網路上醫療人員都在秀自己穿上全身防護衣的照片時, 事實上現在我們是沒什麼防護可言的, 連N95都要靠自己買, 我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跟COVID病人在一個密閉空間裡只隔著一層口罩的. 如果連美國都可以如此物資缺乏, 很難想像其他地方會怎麼樣. 我們醫院已經要準備提供疫苗給第一線醫護人員施打, 很多人問我到底疫苗安不安全. 如果你真的了解COVID目前衍生的醫療與社會問題, 就應該知道施打疫苗已經從一個個人安全問題變成了一個社會安全問題, 尤其在目前沒有任何好的解決方法之下, 或許疫苗是我們最後一線的希望. 這可能是還在討論什麼時候可以出國玩的台灣朋友們無法體會的.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一位北醫畢業目前在紐約當住院醫師的張銘凱醫師寫照顧COVID-19經驗,寫得非常棒,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經驗分享] 我在紐約市的公立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即將完訓,七月開始會做美國感染科次專訓練。目前紐約災情慘重,我所在醫院確診加疑似病人就超過一百人,我這段其間都在顧ICU因此對於重症COVID的照顧也算有心得,我至少照顧過超過20位以上之住院病人,因為在ICU的關係大部分病人都插管,到目前為止,我應該比許多台灣醫生有武漢新冠肺炎治療之實戰經驗。因為台灣目前防疫做的非常好,多半輕症或無症狀隔離,但是我們隨時要準備如果已經是社區流行,那作為醫生該如何care這些病人,因此做個簡單的分享與教學,所以講解的對象應該是以臨床第一線之醫師或NP為主。但我要說很多evidence都不斷更新,以下是盡量有所依據的臨床處理方式,reference就不一一列舉,有些我可能覺得是一般臨床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概念也許就沒有多加說明,如造成閱讀上不順暢,也請多多包涵。 #流病學:相信台灣臨床醫生現在非常仰賴旅遊史畢竟沒有大規模社區感染,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如果有天已經大流行,旅遊史可能不是那麼重要了,懷疑就該驗。美國之前CDC一直很在意旅遊史而不隨意驗,結果後來發現根本大流行已經來不及了。在大爆發之前,可能會有一個空窗期就是很多原本我們以為低感染風險而沒有驗到的人,他們其實已經可能被感染。此外年輕人或沒有病史病人也非常多,這是在過去醫院前所未見的。在美國輕症就算陽性也不會住院讓他們回家,所以我所看到是真正的病人,我們已經擴充非常多病房了,但是病人真的很多,感染力真的很強要小心!至今我們已經有三個住院醫師中獎了。 #臨床表現:除了發燒咳等呼吸道症狀,還常有拉肚子等GI症狀,我要特別提醒很多病人會有"味覺失調或消失"的症狀,這不是鼻塞引起的味覺降低。很多文獻少提味覺問題,但是一定要注意,這可能是一個sign就該檢驗。此外有些病人會表達胸痛,不一定就是很嚴重的myocarditis,就純粹是無法解釋的胸痛,但還是會建議驗一下CPK/Trop。這個病毒的潛伏期根據我看到的paper,大概平均是五天多,當然最長可能兩個禮拜,不過我現在講的是一個常態分佈的結果,你要算到最嚴苛標準,也許就兩個禮拜,但是平均還是五天多,所以你如果有接觸史,過了一個禮拜還是沒發病,你大概就safe了。 #抽血:CBC(不一定會leukocytosis,反而容易lymphocytopenia and or thrombocytopenia), 常transaminitis(GOT/GPT高)。我們會大概三天監測一次Ferritin, ESR/CRP, LDH, D-dimer來觀察對藥物反應。基本blood culture, HIV, urine Legionella/strep pneumonia最好也住院時驗一下排除其他問題。 #影像:CXR bilateral infiltrations。相信大家一定常常不知道病人什麼問題但是看到CXR有點白白髒髒就當肺炎收進來打抗生素住院(其實可能根本不明顯)。我要說的是這些COVID住院病人,不會只是CXR微微白白髒髒,而是一看就是明顯兩側蔓延,在我住院醫師期間真的從來沒有看到那麼多CXR都是長這個樣子的,現在我幾乎可以看到CXR就診斷。至於CT chest雖然比較清楚,但是我認為不需要,因為大部分CXR就很明顯了,加上抽血上述markers等等就算PCR還沒有等到就可以很有把握診斷了。安排CT chest只會讓醫院感控暴露風險(因為機器要大消毒,浪費時間也可能使真正需要CT的人沒辦法照到) #氧氣治療方面:如果有SOB or hypoxia,當然要監測O2 sat.一開始nasal cannula, simple mask 下一個nonrebreather mask,中間不要試BiPAP/CPAP/High flow NC你就要early intubation了!因為BiPAP等會有把病毒釋放出來空氣傳播的風險。而且COVID病人desaturation or decompensation進展真的非常快!sat keep不住就要early intubation。另外不要使用neubulizer等會霧化的藥物治療,如需支氣管闊張劑可以用MDI手壓的pump。另外ARDS常用的臥趴姿勢prone position效果感覺非常好,病人一prone血氧真的會稍微提升,有些病人甚至沒有被插管的,血氧稍微差一點的我們就會叫他趕快趴著!還真的很有用。很多插管病人我們也會給他prone,我看討論串好像台灣不是很喜歡prone因為很耗費護理師人力,不過至少我在我們醫院我看到是一大早三個主治醫師就一起合力把病人翻姿勢,其實美國醫師工作也是很辛苦的。 #藥物治療: 1.我知道很多診所喜歡開類固醇給"感冒"的病人,但是絕對要避免因為類固醇有延長viral shedding的副作用,之前在MERS等病人的研究也是類固醇壞處大於好處,因此使用類固醇除非是有其indication才用(例如septic shock等等)。 2.高劑量Statin似乎有研究對防止病毒結合有幫助,因此如果LFT, CK允許可以考慮使用(lipitor 40 or 80, etc)。 3.Litonavir愛滋病藥物nejm已經發表確定沒用。 4.在美國我們幾乎每個病人都會給hydroxychloroquine(400mg bid for a day, then 200mg bid for 4 days)會影響lysosome fusion抑制病毒, 使用藥物前一定要EKG,如果QTc>500就不要用。我們醫院現在不加azithromycin了因為兩個一起用會延長QTc就有致死案例。對於法國研究Hydroxychloroquine+azithro很好但是我保持樂觀態度,那個研究病人量很少(n=21),而且我實際臨床經驗覺得幫助好像有限,但是因為in vitro研究有效,我們還是會給病人就是了! COVID似乎會跟其他呼吸道病毒一起co-infection所以還是要驗一下flu, 但是如果flu negative也不需要給tamiflu因為對covid無效。除了病毒還常bacterial superinfection,所以我們幾乎還是會給抗細菌抗生素,macrolide or levofloxacin擔心prolong QT所以我們醫院現在給doxycycline。記得驗一下Urine Legionella因為跟covid一樣都常有GI症狀。 5.Remdesivir在美國第一個case就是靠這個治好的,各國都在臨床試驗中,我個人很看好,我們醫院也要開始實驗這個了... 6.日本藥favipiravir聽說也很成功但是因為我在美國比較不熟。 7.很多COVID病人為什麼這麼sick,明明年輕人卻full blown ARDS比老人更嚴重,因為很多是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的關係。所以IL-6 inhibitor如tocilizumab or sarilumab本來治rheumatoid arthritis的生物製劑或許也有用。現階段也還在臨床試驗中,可以抽血IL-6監測。聽說MGH用tocilizumab,而我的醫院也要開始臨床試驗sarilumab #Code status:COVID大部分還是胸腔性疾病,很多就是插管呼吸器ARDS mode來治療,因此插管是很重要的環節。但是有些運氣不是很好的病人,多重器官衰竭等等突然coded需要CPR的情況,這對醫療團隊來說是暴露極高風險甚至多半可能徒勞。我認為有必要一開始就要跟病人談好DNR,這不代表就要DNI,該插管還是要插管,但是真的不幸心跳停止等,要量力而為。 #醫院管理:至少在紐約我們的物資設備都輸台灣很多也嚴重不足,不過也許可以給台灣要是不幸疫情大爆發做個借鏡。現在醫院幾乎都是COVID病人,也不可能一人一間病房了,因此直接把COVID病人直接放在同一間房間,反正都得病了也不怕被感染了。不過還是建議最好病房的門是有窗戶的至少從外面看進去可以知道病人好不好,而且就我剛剛所說,病人原本可能好好的就突然血氧掉非常喘需要趕快插管,每個住院病人真的像未爆彈。另外ICU病人因為常常有很多pump點滴,護理師要一直進出隔離房不方便穿脫PPE,可以考慮直接把pump放在房間外面,點滴線延長出去就好,這樣如果護理師要調sedation or pressors等等就可以不用進入房間更改設定。 #國家防疫:現階段台灣防疫做很好,還在containment的階段,就是把最有可能的人抓出來隔離,但是對於平均每個個案的隔離成本很高,國家也很不容易控制,目前台灣有兩百多的個案,但是某天要是慢慢累積好幾百個病人甚至破千,我們也許就要調整策略,因為把全部只要是陽性的病人都抓到醫院關那是不可能的,台灣沒有那麼多的醫療能量,也不能這樣浪費,而且輕症染病的病人,要多久PCR會轉陰性,我還沒看到研究統計出來,應該也很少人會做這樣研究,因為很少國家會像台灣如此嚴格標準檢疫隔離的,就好像今天得influenza A,如果不太嚴重也是讓病人回家,病癒就是病癒,一般醫師也不會再重複flu swab;同樣如果有C.diff病人,把PO Vanc的療程吃完沒有再拉肚子,你也是當作好了不會再去驗糞便。個人覺得台灣可以把輕症病人平均多久時間PCR轉陰性做個統計發表研究。我最近看了世界著名病毒學專家何大一博士的專訪([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 個人覺得這篇寫得不錯,裡面他就有寫到目前也不知道陽性的病人過多久後才不會有傳染力,他說猜測大概三週。至於已經得過COVID的病人之後會不會再重複感染,他是覺得應該是不會,也就是現在所有的防疫工作,就是在爭取時間讓疫苗可以製造出來讓群體都可以有保護效果。現階段幾乎的國家都大爆發,就不可能像台灣還在containment的防疫階段,因為你要假設所有人都有可能是病人,那能做的就是#緩和曲線了flatten the curve,我覺得這個概念相當重要 ,基本上就是拖延戰術,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和聚集,要social distancing,不必要的商業活動要停止,電影院酒吧夜店要關,餐廳只能外帶等等,這可以避免加速接觸感染,讓病人增加量不要達這麼快一下超出醫療能負荷的數量避免醫療崩壞,很多國家都在這麼做了,目前聽起來表現比較好的國家像是南韓,雖然他們一開始防疫沒有做好導致非常多人得病,但是經過大規模檢驗,還有避免出門要待在家等等,目前疫情也有和緩的趨勢,算是亡羊補牢,也不是不行。台灣目前表現全球數一數二,但是我們總是要做最壞的準備跟打算。 #後記:沒想到一下就寫這麼多,這算是我第一線醫療工作者的紀實與經驗分享,目前紐約疫情雖然已嚴重崩壞,但實際上還只是開始而已不見緩和。不過美國參戰之後相信會有更多醫學研究與臨床治療準則可以參考,實際上也不完全是壞事。你問我會不會怕我每天也是提心吊膽的,都很怕生病,每天都要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但偏偏美國住院醫師工時非常長(週休一日而已也沒有PM off)又不斷把我們明明不是在病房rotate的時候抓來上班取消我們的門診等等,我都盡量多休息有時間就睡覺保持免疫力。現在在醫院其實也是看到很多恐慌的面孔,我們醫院是公立醫院,平常病人多為社會最底層的人,吸毒的、遊民的、酗酒的,總之各種問題台灣一個比較健康的社會大概很難想像是一個怎麼樣的場所。不過最近因為COVID病人大爆發,我發現很多可能社會上的一般人或中產階級,他們可能是警察、可能是清潔工、就某天感染病毒生病了,這時候醫護站起來照顧他們治療他們,讓他們免於恐懼,這是作為醫學生涯也算比較榮光的時候,因為我們平常的訓練,就在這時候派上用場,也算是找到一點點行醫的意義跟價值。可以平安地活著其實就很好。目前台灣社會可以安全的生活著也真的很好。
    3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張凱銘醫師(美國紐約市立醫院感染科醫師)   5月14日下午1:21   發表於【COVID-19 醫療人員防疫戰術戰技交流中心】     **文章最後面補充以下章節:兒童,孕婦,COVID後遺症,COVID傳染途徑,疫苗副作用處置**   *再補充DVT prophylasix, ivermectin, 非嚴重COVID病人*   現在已經不是2020年3月了,對於COVID知識,我們了解更多了,很多過去錯誤的做法,都可以調整,有新的東西,也應該嘗試使用,這就是與時俱進。不要害怕病毒,我們可以克服。一年後再發一篇review。(註:本文特別是治療方法寫的很粗淺,以綱要提醒重點為主,裡面講的東西你如果搜尋多半有論文佐證,細節東西還是以有公信力的來源為主,此文非醫療建議)   #傳染力:   為什麼COVID-19傳染力驚人?因為無症狀也可以開始傳染,這跟2003年的SARS不一樣,SARS原則上要病人有發燒或咳嗽症狀才會傳染,所以當年很快就可以擋下來,現在的COVID可以沒有症狀也傳染給別人,所以各大出入口體溫篩檢其實不一定很有用。因為可以無症狀感染,所以疫情才會這麼難以控制。COVID原則上出現症狀前兩天到發病後一天內傳染力最強,發病後七天內逐漸減弱傳染力。病人多久還有傳染力確切時間很難告訴你一個數字,但是大致上7-10天後就沒有什麼傳染力了,這也是美國CDC的隔離時間是訂在10天的原因,當然不是說十天後就一定不會傳染,這邊是說傳染力越來越弱,機率越來越低,一個概率的問題,醫學到最後都是統計的問題,極端值先不討論。   #什麼叫確診?   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時常看到境外確診者,常常沒有症狀,也許在國外一陣子前染過病,到台灣篩檢陽性,或甚至是隔離14天後期滿然後自主申請檢驗然後被確診,那些人的通性都是CT值很高(>30),抗體早就已經產生陽性,這代表,他們早就被感染了,他們某種程度已經免疫了,PCR測出來的只是死掉的病毒片段被檢驗出來,其實沒有什麼傳染力不用太擔心。CT值代表要複製病毒片段多少次才能被檢驗出來,所以CT值如果很高,代表病毒片段實在是太少了,要一直複製到30次以上才有辦法被檢驗出來,有個小篇的NEJM韓國研究指出CT值在28.4以上病毒培養都培養不出來,所以CT>30其實根本不用擔心。這種沒有什麼臨床意義的病例,是否有需要每個人都送去負壓病房隔離,我認為是很需要商榷的,我很難想像這些人既沒有症狀,也沒有傳染力,到底是要住院做什麼治療?如果疫情不嚴重就算了,但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這可能占用醫療資源讓有需要的人無法住進醫院,那問題就大了。現在已經是2021年五月了,早已不是2019年12月或2020年一月,COVID已經不是神秘的病毒了,我認為需要用科學方法對待隔離這件事。然而此次境內社區感染,很多都是有症狀且CT值低(10-20幾),這些人就是剛被感染,這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確診者,這些是最要小心的族群。   #檢驗:   PCR是1980年代就發展出來的一種檢驗技術,這不是什麼酷炫的科技也不是昂貴的檢查,任何一個檢驗,結果是死的,判斷是活的,如果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問題,都可以再重複檢查。臨床判斷不能忽略。如果覺得重複檢驗費太貴,那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此項檢查會這麼貴,而不是懷疑其檢驗的必要。COVID都可以無症狀,如果懷疑COVID,不要用猜的,要用驗的。   #Variant (變異病毒):   COVID病毒跟其他常見流感病毒一樣,越多人被感染,病毒一直複製,外膜就容易產生片段的變異,所以本質還是同一個病毒,因此我不喜歡用變種病毒這個名稱,我比較喜歡講變異。不管是英國或南非病毒,他們並不會使感染後的病人變嚴重,但是變異病毒的傳染力確實比較強,也可能讓疫苗效果比較不好,但是目前看來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還是有效的。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可能會需要每年都打COVID疫苗,就像流感每年都會變,每年都該打流感疫苗,任何人終究都需要打COVID疫苗,在這地球村就是不可能不打,除非你永遠關起來不要跟外界的人接觸。阻止病毒繼續傳播的最好方式就是疫苗。如果可以,我希望全世界70億人現在都注射好疫苗,一兩個月後COVID大流行就會終結。為什麼COVID一直流行,就是因為全世界疫苗施打太緩慢,太多人猶豫不決。越慢打疫苗,病毒一直在複製,一直複製的結果就是又產生變異,到時候疫苗又漸漸失去效果,大流行又要重來一輪。   #疫苗:   現在全世界有四家有效的疫苗:Pfizer和Moderna是mRNA疫苗,AZ和JNJ是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四種都非常有效,重症死亡率保護都非常的好。疫苗最重要的是防止死亡,不是打了就一定不會被感染。實際上COVID大部分的人被感染了只有輕度或無症狀,但是有些有危險因子的人(COVID特別喜歡攻擊老年人,肥胖,糖尿病者)可能產生嚴重肺部纖維化而至死亡。如果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打滿疫苗,有些人也許還是會有感染或輕微症狀,但是到時候就不會有人擔心,因為跟感冒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今天還在擔心那些輕微副作用(發燒、疲憊、肌肉痠痛這些真的是無關緊要1-3天就會消失的副作用),那你就失去了大局觀。99.99%的人都沒有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在國外都有過敏案例用漸加劑量還是把第二劑疫苗打齊的記載。打疫苗很多人當然會有不舒服反應,但是這些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打疫苗本來就不是要打舒服的,打了針會不會舒服一直都不是打疫苗的考量點,就跟你終究要買歐洲車,你這輩子終究是要打COVID疫苗的,早打就早有保護力,就不會一直擔心會不會被感染。我認為能早點打疫苗就是好事,任何上述四種疫苗都非常的好,真的不需要挑,沒有打就是沒有防護力,與其思考70-95%的差距,不如想0-70%的差距,沒有打疫苗病毒可以長驅直入,有疫苗你平常沒有太多病史或免疫問題,你要死於COVID的機率會非常非常的低。打疫苗不是大學聯考,去計較一兩分的差距,每個疫苗臨床試驗的基準點都不一樣,沒辦法拿純數字去比較。美國人做事慢,非常沒有效率,有在美國生活過一定知道這點,然而美國疫苗是在FDA星期五通過,星期一就開打,這點就非常有效率。看到很多人因為疫情爆發終於願意趕快打疫苗了,這也算好事,雖然在過去兩三個月早就可以做的事,真的是有點可惜。我真的很希望疫苗覆蓋率可以再高一點。   #疫苗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就不說了,發燒疲憊肌肉痠痛等,這些不應該是你不打疫苗的理由。有些人可能淋巴腫大但是不嚴重且看運氣。立即過敏反應極度罕見。現在要談談血栓。AZ或JNJ腺病毒載體疫苗有一個非常罕見(約十萬到百萬分之一)但可以是嚴重的副作用就是血栓問題。這邊的血栓並非腿部因久不動而產生的靜脈栓塞(DVT)或肺栓塞(PE),而是會產生類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的原理,身體產生platelet factor 4 (PF4)抗體跟heparin結合消耗血小板導致的血栓問題,然而這些人都沒有接觸過heparin類藥物,所以因為疫苗導致的血栓病有一個新的病名叫做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這比較類似自體免疫反應,常發生在年輕女性,過去可能沒有什麼明顯病史或血栓問題,在打了AZ或JNJ疫苗,一般在兩個禮拜左右發作(時間相對短,長一點可能一個月),血栓產生部位有可能是在splenic vein or cavernous venous sinus,所以病人也許會有肚子痛、頭部腦神經異常,動眼神經異常,視力異常,等問題。如果是腦內血栓影像診斷甚至要靠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血液檢查要驗HIT panel (PF4 or serotonin release assay)。相信很多台灣醫師可能根本沒有驗過HIT,因為東方人血栓問題不大,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所以更加肯定疫苗風險是很低的。臨床醫師警覺性要很高。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要很完善才行。治療方式不可以用傳統heparin類的抗凝血劑,enoxaparin這些常見的都不行。可以使用argatroban,fondaparinux,或DOAC (apixaban, rivoraxaban)這類。還可以用IVIG治療。所幸國外的案例多半治療後無大礙。   #COVID的治療,現在有什麼?   - 剛確診沒多久,最好前48小時內,如果屬於高危險族群(病人本身身體比較差者),打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效果最好,可以預防病情的進展,在美國有很多infusion center,或有些急診也可以打,抗體趕快中和病毒。美國現在有Regeneron藥廠的Casirivimab/imdevimab跟Bamlanivimab/etesevimab。   - Hydroxycholoroquine奎寧在2020年三月美國疫情剛爆發甚至世界各地都很常用,多個研究出來結果就是沒有用,希望以後不會有人再提這個了   - 慎用抗生素:在2020年三月幾乎每個人因為COVID住院都會給azithromycin等抗生素,因為臨床上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都很類似。但是發現COVID剛發病很少有細菌感染,如果病人只是乾咳,沒有痰,CXR或CT很典型就是bilateral GGO沒有局部consolidation(局部細菌肺炎感染),其實可以不用上抗生素。一般細菌性感染多半發生在ICU病患、插管者、住院住兩三個禮拜以上者,這些再好好考慮。不應該每個人得到COVID就給抗生素。   - Remdesivir IV for 5 days(200mg*1 day, then 100mg*4 days)在美國算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如果有氧氣需求患者一般都會給,注意肝指數可能升高需要檢測,攜帶remdesivir的cyclodextrin需要靠腎臟清除所以如果eGFR<30可能不能使用,但是洗腎可以清除所以洗腎患者又可以使用   - Dexamethsone 6mg IV or PO for 10 days: nejm上大名鼎鼎的recovery trial顯示,對於重症患者(需氧或插管者)有助於降低死亡率,特別是插管者幫助最大,因為可以避免免疫風暴過度激化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如果病人不需要氧氣輕症患者,給dexamethasone是無用的,請勿濫用類固醇。   - 氧氣目標不一定要100%,如果病人沒有特別覺得喘,SpO2維持在92-96%左右其實也可以。跟2021年3月做法不一樣的事,避免早期插管!插管可以避免最好,一旦插管就很難拔管,俯臥(肚子貼地臉朝下)prone position對於血氧維持還是非常有效,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高速鼻氧氣管對於維持血氧也很有效,這些都可以避免走入插管這一途。   - Tocilizumab: 2020年3月很多人用,後來研究說沒有用,最近又捲土重來越來越多研究看似有用。Toci(這樣簡稱才不會念太長)是IL-6 inhibitor,可以抑制免疫反應也是想避免走入cytokine storm,先前研究結果會失敗可能跟使用時機最有關,因為不是每個病人都可以給,而是建議在氧氣需求量一直增加,已經到只用HFNC或BiPAP這種階段隨時要被插管這種階段可能會比較有用,而且至少給過類固醇(上述的dexamethasone)24小時還是一直惡化再給。   - 小心菌血症甚至黴菌感染:這些是指ICU重症患者,他們可能產生MRSA or MSSA bacteremia, Candidemia等,如果住院有發燒,該做的blood culture還是不能少。甚至有些病人肺部產生mucormycosis or Aspergillosis的關聯性世界各國有越來越多的paper報導 (我也有一篇相關論文)。     後記:算是一年後的一篇心得文章,在美國紐約2020年3月我們走過最可怕的多次融斷潮,紐約當時宛如空城,時代廣場空無一人,空氣中彷彿都有高濃度的病毒,ICU要擴張三倍,整間醫院只有COVID病人相比,現在怎麼樣台灣情況都好得多,而且現在有疫苗,有更多對病毒的認識,少了很多未知,我們現在更多知道什麼藥物有用,什麼沒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我對台灣人高水準的國民素質很有信心,多半人都很願意戴口罩也配合,疫情肯定不會太差。冷靜準備,有疫苗趕快打。看著歐美在疫苗施打後疫情逐漸散去,台灣也不可能永遠用高壓圍籬,非常”old school”的”2020年”防疫方式一直下去,最有效控制疫情還是要靠疫苗,希望全球大流行可以趕快結束。     *************************   補充   #兒童:   小孩子也會得到COVID,他們症狀多半比較輕微,但是說小孩子得到都不會有事也不是正確的。有部分小孩得到病毒急性感染也可能會嚴重到插管,因此不能因為多半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就掉以輕心。小孩子常常造成家長或成人的感染來源,就算小孩子沒什麼事但是如果傳染給家裡長輩可能導致長輩嚴重生病,因此這部分公衛預防也很重要。另外小孩比較可能因為COVID的併發嚴重疾病叫做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在美國我們讀MIS-C為”Miss C”,MIS-C並非病毒急性感染導致的疾病,實際上多好發兒童感染後一個月後,其症狀表現如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這些病人說不定COVID PCR都已經陰性,因此不需要給remdesivir等抗病毒藥物,這比較像免疫發應引起的全身發炎反應,處置方法類似Kawasaki disease,給IVIG、Aspirin,要做心臟超音波Echo。成人也可能會有MIS-A (A=adult),但是成人科醫生對川崎病經驗不足也許比較容易漏掉。目前僅有美國Pfzier疫苗降低施打年齡到12歲以上,其他疫苗還沒有開放讓兒童施打。   #孕婦:   孕婦如果感染到COVID多半還是輕症為主,但是部分病人會有比較糟的預後。所以如果能盡早接種疫苗,還是多一點保護。目前沒有證據疫苗會對流產或胎兒有不良影響,實際上很多新生兒的血液可以測得對抗COVID的抗體,意思是說如果媽媽有打疫苗,新生兒也會間接打到疫苗,其實對兩方都是好事。如同之前所說AZ有可能導致某些罕見血栓,而這個又比較好發較年輕的女性,是一個要衡量的點,但各大婦產科醫學會偏向鼓勵孕婦施打疫苗,病人需要知道潛在風險,孕婦打了疫苗也不用太恐慌,如果疫情嚴重施打可能還是Z>B。   #COVID後遺症:   有部分人得到COVID後,儘管已經康復沒有病毒感染的跡象,但還是有持續的症狀特別是疲憊、思慮不清、運動一下就很累需要停止、焦慮、嗅味覺異常等甚至到六個月以上之久,此為“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CoV-2 infection” (PASC)。PASC是一個真實的疾病國外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問題,多半好發年輕女性30-40歲左右,可能跟免疫反應有關,一系列的血液或抽血檢查多半都正常,卻有持續的症狀且都得過COVID,他們一般都沒有嚴重COVID疾病,多半輕症且不需要氧氣。目前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方式,症狀治療為主,時間久了多半慢慢改善緩解,可能需要多方專科(包含精神科)一起幫助病人。   #COVID傳染途徑:   還是以空氣、飛沫傳染為主。接觸傳染似乎沒有想像中常見。勤洗手、環境清潔當然很重要,但是不用過度恐慌而反覆一直消毒等,接觸傳染沒有那麼容易傳染。   #疫苗副作用處置:   不需要預防性吃退燒藥,如果有發生發燒或疼痛等再吃止痛退燒藥就好(acetaminophen or NSAIDs)。免疫力不全者或老人、安養院居民,其實是最需要施打疫苗的對象,因為他們一旦得到COVID死亡率最高,這些人施打疫苗反而最不會有任何症狀因為他們免疫反應力弱,就算是施打了mRNA疫苗還是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因此他們還是要戴口罩等特別小心,他們是所謂”breakthrough infection”(突破感染)最常見的族群。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一般人有什麼疫苗就先打什麼,因為對一般人來說現有疫苗保護力其實就很夠了,根本不用區分保護力高低基本上打滿了都可以非常有效預防重症,至於高危險族群他們更不能承擔沒有疫苗去保護的風險下,總之就是建議趕快施打。   #深部靜脈栓塞預防(DVT prophylasix):   在美國不管什麼原因住院,沒有明顯禁忌症基本上都會每天皮下注射抗凝血劑enoxaparin SQ 40 mg daily預防DVT,這個是在COVID疫情之前就一直這樣。COVID的其中一個致病機轉是因為他容易形成微血栓microthrombi堵塞肺部導致缺氧甚至是到處形成DVT或肺栓塞PE。然而研究顯示,給治療DVT/PET的劑量enoxaparin 1 mg/kg BID一天兩次的高劑量用於COVID住院病人,對於預後並沒有顯著差異,意思是說你不需要每個COVID病人都給抗凝血劑的治療劑量,建議一般住院病人給預防劑量就可以。然而我知道台灣或者說東方人的血栓機率本來就低於西方人,因此本來在台灣住院病人就沒有用enoxaparin DVT ppx的習慣,但我還是會建議要定期檢查病人有沒有什麼症狀,驗d-dimer,如果有升高可能要小心DVT or PE,如果真的有還是要給治療劑量。另外有研究指出,COVID病人可以給aspirin,算是輕度的抗凝血劑,對預後也許有幫助,這可能需要更多證據。   #Ivermectin:   Ivermectin是用來治療寄生蟲的藥,有些人腦筋動到ivermectin做研究有小部份說對COVID有幫助,但是美國感染科(IDSA)的建議是不要例行性的使用ivermectin治療COVID,只建議用在臨床試驗的情況。個人覺得用治療寄生蟲的藥來對抗病毒學理好像沒什麼道理應該不會有用。   #非嚴重COVID病人:   我不知道之後疫情會怎麼變化,但如果疫情非常嚴重在社區散開,那輕重症分流就會很重要, 多半人感染了實際上只有輕症而已,COVID不是黑死症!!希望台灣可以不要有獵巫的行為對患者指指點點。台灣醫療器材法規似乎很嚴格?在美國藥局或網路上隨便很容易可以買到手指的血氧機(pulse oximetry)一台很便20-30美金而已,因為COVID本身是病毒,意思是大部分還是症狀治療為主,如果沒有缺氧hypoxia,那其實就沒什麼醫療治療可以做了,所以發燒等症狀還是吃退燒藥為,那在家用血氧機監測自己氧氣濃度,沒有缺氧其實就可以不用擔心。不過高危險族群還是會建議給單株抗體看能不能趕快中和病毒導致不會演變嚴重。如果嚴重病人在ICU插管住院甚至一個月以上,其實也跟COVID無關了,因為肺部已經嚴重受損, 高品質的ICU照護就會是關鍵(回歸到一般內科的基本治療).   Thank you for this most interesting consultation, allowing 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most difficult and challenging case. I shall continue to follow up with you.     #感謝張凱銘醫師無私分享 #必讀好文
    5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以下是張凱銘醫師 2021年5月14日的(經驗分享) 現在已經不是2020年3月了,對於COVID知識,我們了解更多了,很多過去錯誤的做法,都可以調整,有新的東西,也應該嘗試使用,這就是與時俱進。不要害怕病毒,我們可以克服。一年後再發一篇review。(註:本文特別是治療方法寫的很粗淺,以綱要提醒重點為主,裡面講的東西你如果搜尋多半有論文佐證,細節東西還是以有公信力的來源為主,此文非醫療建議) #傳染力: 為什麼COVID-19傳染力驚人?因為無症狀也可以開始傳染,這跟2003年的SARS不一樣,SARS原則上要病人有發燒或咳嗽症狀才會傳染,所以當年很快就可以擋下來,現在的COVID可以沒有症狀也傳染給別人,所以各大出入口體溫篩檢其實不一定很有用。因為可以無症狀感染,所以疫情才會這麼難以控制。COVID原則上出現症狀前兩天到發病後一天內傳染力最強,發病後七天內逐漸減弱傳染力。病人多久還有傳染力確切時間很難告訴你一個數字,但是大致上7-10天後就沒有什麼傳染力了,這也是美國CDC的隔離時間是訂在10天的原因,當然不是說十天後就一定不會傳染,這邊是說傳染力越來越弱,機率越來越低,一個概率的問題,醫學到最後都是統計的問題,極端值先不討論。 #什麼叫確診? 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時常看到境外確診者,常常沒有症狀,也許在國外一陣子前染過病,到台灣篩檢陽性,或甚至是隔離14天後期滿然後自主申請檢驗然後被確診,那些人的通性都是CT值很高(>30),抗體早就已經產生陽性,這代表,他們早就被感染了,他們某種程度已經免疫了,PCR測出來的只是死掉的病毒片段被檢驗出來,其實沒有什麼傳染力不用太擔心。CT值代表要複製病毒片段多少次才能被檢驗出來,所以CT值如果很高,代表病毒片段實在是太少了,要一直複製到30次以上才有辦法被檢驗出來,有個小篇的NEJM韓國研究指出CT值在28.4以上病毒培養都培養不出來,所以CT>30其實根本不用擔心。這種沒有什麼臨床意義的病例,是否有需要每個人都送去負壓病房隔離,我認為是很需要商榷的,我很難想像這些人既沒有症狀,也沒有傳染力,到底是要住院做什麼治療?如果疫情不嚴重就算了,但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這可能占用醫療資源讓有需要的人無法住進醫院,那問題就大了。現在已經是2021年五月了,早已不是2019年12月或2020年一月,COVID已經不是神秘的病毒了,我認為需要用科學方法對待隔離這件事。然而此次境內社區感染,很多都是有症狀且CT值低(10-20幾),這些人就是剛被感染,這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確診者,這些是最要小心的族群。 #檢驗: PCR是1980年代就發展出來的一種檢驗技術,這不是什麼酷炫的科技也不是昂貴的檢查,任何一個檢驗,結果是死的,判斷是活的,如果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問題,都可以再重複檢查。臨床判斷不能忽略。如果覺得重複檢驗費太貴,那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此項檢查會這麼貴,而不是懷疑其檢驗的必要。COVID都可以無症狀,如果懷疑COVID,不要用猜的,要用驗的。 #Variant (變異病毒): COVID病毒跟其他常見流感病毒一樣,越多人被感染,病毒一直複製,外膜就容易產生片段的變異,所以本質還是同一個病毒,因此我不喜歡用變種病毒這個名稱,我比較喜歡講變異。不管是英國或南非病毒,他們並不會使感染後的病人變嚴重,但是變異病毒的傳染力確實比較強,也可能讓疫苗效果比較不好,但是目前看來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還是有效的。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可能會需要每年都打COVID疫苗,就像流感每年都會變,每年都該打流感疫苗,任何人終究都需要打COVID疫苗,在這地球村就是不可能不打,除非你永遠關起來不要跟外界的人接觸。阻止病毒繼續傳播的最好方式就是疫苗。如果可以,我希望全世界70億人現在都注射好疫苗,一兩個月後COVID大流行就會終結。為什麼COVID一直流行,就是因為全世界疫苗施打太緩慢,太多人猶豫不決。越慢打疫苗,病毒一直在複製,一直複製的結果就是又產生變異,到時候疫苗又漸漸失去效果,大流行又要重來一輪。 #疫苗: 現在全世界有四家有效的疫苗:Pfizer和Moderna是mRNA疫苗,AZ和JNJ是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四種都非常有效,重症死亡率保護都非常的好。疫苗最重要的是防止死亡,不是打了就一定不會被感染。實際上COVID大部分的人被感染了只有輕度或無症狀,但是有些有危險因子的人(COVID特別喜歡攻擊老年人,肥胖,糖尿病者)可能產生嚴重肺部纖維化而至死亡。如果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打滿疫苗,有些人也許還是會有感染或輕微症狀,但是到時候就不會有人擔心,因為跟感冒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今天還在擔心那些輕微副作用(發燒、疲憊、肌肉痠痛這些真的是無關緊要1-3天就會消失的副作用),那你就失去了大局觀。99.99%的人都沒有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在國外都有過敏案例用漸加劑量還是把第二劑疫苗打齊的記載。打疫苗很多人當然會有不舒服反應,但是這些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打疫苗本來就不是要打舒服的,打了針會不會舒服一直都不是打疫苗的考量點,就跟你終究要買歐洲車,你這輩子終究是要打COVID疫苗的,早打就早有保護力,就不會一直擔心會不會被感染。我認為能早點打疫苗就是好事,任何上述四種疫苗都非常的好,真的不需要挑,沒有打就是沒有防護力,與其思考70-95%的差距,不如想0-70%的差距,沒有打疫苗病毒可以長驅直入,有疫苗你平常沒有太多病史或免疫問題,你要死於COVID的機率會非常非常的低。打疫苗不是大學聯考,去計較一兩分的差距,每個疫苗臨床試驗的基準點都不一樣,沒辦法拿純數字去比較。美國人做事慢,非常沒有效率,有在美國生活過一定知道這點,然而美國疫苗是在FDA星期五通過,星期一就開打,這點就非常有效率。看到很多人因為疫情爆發終於願意趕快打疫苗了,這也算好事,雖然在過去兩三個月早就可以做的事,真的是有點可惜。我真的很希望疫苗覆蓋率可以再高一點。 #疫苗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就不說了,發燒疲憊肌肉痠痛等,這些不應該是你不打疫苗的理由。有些人可能淋巴腫大但是不嚴重且看運氣。立即過敏反應極度罕見。現在要談談血栓。AZ或JNJ腺病毒載體疫苗有一個非常罕見(約十萬到百萬分之一)但可以是嚴重的副作用就是血栓問題。這邊的血栓並非腿部因久不動而產生的靜脈栓塞(DVT)或肺栓塞(PE),而是會產生類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的原理,身體產生platelet factor 4 (PF4)抗體跟heparin結合消耗血小板導致的血栓問題,然而這些人都沒有接觸過heparin類藥物,所以因為疫苗導致的血栓病有一個新的病名叫做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這比較類似自體免疫反應,常發生在年輕女性,過去可能沒有什麼明顯病史或血栓問題,在打了AZ或JNJ疫苗,一般在兩個禮拜左右發作(時間相對短,長一點可能一個月),血栓產生部位有可能是在splenic vein or cavernous venous sinus,所以病人也許會有肚子痛、頭部腦神經異常,動眼神經異常,視力異常,等問題。如果是腦內血栓影像診斷甚至要靠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血液檢查要驗HIT panel (PF4 or serotonin release assay)。相信很多台灣醫師可能根本沒有驗過HIT,因為東方人血栓問題不大,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所以更加肯定疫苗風險是很低的。臨床醫師警覺性要很高。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要很完善才行。治療方式不可以用傳統heparin類的抗凝血劑,enoxaparin這些常見的都不行。可以使用argatroban,fondaparinux,或DOAC (apixaban, rivoraxaban)這類。還可以用IVIG治療。所幸國外的案例多半治療後無大礙。 #COVID的治療,現在有什麼? - 剛確診沒多久,最好前48小時內,如果屬於高危險族群(病人本身身體比較差者),打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效果最好,可以預防病情的進展,在美國有很多infusion center,或有些急診也可以打,抗體趕快中和病毒。美國現在有Regeneron藥廠的Casirivimab/imdevimab跟Bamlanivimab/etesevimab。 - Hydroxycholoroquine奎寧在2020年三月美國疫情剛爆發甚至世界各地都很常用,多個研究出來結果就是沒有用,希望以後不會有人再提這個了 - 慎用抗生素:在2020年三月幾乎每個人因為COVID住院都會給azithromycin等抗生素,因為臨床上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都很類似。但是發現COVID剛發病很少有細菌感染,如果病人只是乾咳,沒有痰,CXR或CT很典型就是bilateral GGO沒有局部consolidation(局部細菌肺炎感染),其實可以不用上抗生素。一般細菌性感染多半發生在ICU病患、插管者、住院住兩三個禮拜以上者,這些再好好考慮。不應該每個人得到COVID就給抗生素。 - Remdesivir IV for 5 days(200mg*1 day, then 100mg*4 days)在美國算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如果有氧氣需求患者一般都會給,注意肝指數可能升高需要檢測,攜帶remdesivir的cyclodextrin需要靠腎臟清除所以如果eGFR<30可能不能使用,但是洗腎可以清除所以洗腎患者又可以使用 - Dexamethsone 6mg IV or PO for 10 days: nejm上大名鼎鼎的recovery trial顯示,對於重症患者(需氧或插管者)有助於降低死亡率,特別是插管者幫助最大,因為可以避免免疫風暴過度激化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如果病人不需要氧氣輕症患者,給dexamethasone是無用的,請勿濫用類固醇。 - 氧氣目標不一定要100%,如果病人沒有特別覺得喘,SpO2維持在92-96%左右其實也可以。跟2021年3月做法不一樣的事,避免早期插管!插管可以避免最好,一旦插管就很難拔管,俯臥(肚子貼地臉朝下)prone position對於血氧維持還是非常有效,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高速鼻氧氣管對於維持血氧也很有效,這些都可以避免走入插管這一途。 - Tocilizumab: 2020年3月很多人用,後來研究說沒有用,最近又捲土重來越來越多研究看似有用。Toci(這樣簡稱才不會念太長)是IL-6 inhibitor,可以抑制免疫反應也是想避免走入cytokine storm,先前研究結果會失敗可能跟使用時機最有關,因為不是每個病人都可以給,而是建議在氧氣需求量一直增加,已經到只用HFNC或BiPAP這種階段隨時要被插管這種階段可能會比較有用,而且至少給過類固醇(上述的dexamethasone)24小時還是一直惡化再給。 - 小心菌血症甚至黴菌感染:這些是指ICU重症患者,他們可能產生MRSA or MSSA bacteremia, Candidemia等,如果住院有發燒,該做的blood culture還是不能少。甚至有些病人肺部產生mucormycosis or Aspergillosis的關聯性世界各國有越來越多的paper報導 (我也有一篇相關論文)。 後記:算是一年後的一篇心得文章,在美國紐約2020年3月我們走過最可怕的多次融斷潮,紐約當時宛如空城,時代廣場空無一人,空氣中彷彿都有高濃度的病毒,ICU要擴張三倍,整間醫院只有COVID病人相比,現在怎麼樣台灣情況都好得多,而且現在有疫苗,有更多對病毒的認識,少了很多未知,我們現在更多知道什麼藥物有用,什麼沒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我對台灣人高水準的國民素質很有信心,多半人都很願意戴口罩也配合,疫情肯定不會太差。冷靜準備,有疫苗趕快打。看著歐美在疫苗施打後疫情逐漸散去,台灣也不可能永遠用高壓圍籬,非常”old school”的”2020年”防疫方式一直下去,最有效控制疫情還是要靠疫苗,希望全球大流行可以趕快結束。
    84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80ZsWAAXys 太魯閣事件衛福部募8.1億  說只有3分之1給罹難者家屬! 請問大家,只有1/3給家屬,捐款人當初捐款的時候會只想給1/3嗎?太扯! 當初網友有鼓吹「捐家屬,不捐政府」還被狂罵? 結果證明了「捐政府」也不過就是把自己的辛苦錢給「奇怪的衛福部」。 蠢人總是被騙才知道之前別人是勸他,不是害他。 但還有更蠢的人,繼續幫做錯事的政府說話! 🟡水果品質與吉吉的態度 tinyurl.com/ykx3pvdg 頭文字dpp髮夾彎事件簿 https://www.facebook.com/initialDPP/posts/1409604649390396 打假總經理,找來造假主播當台長 華視找來了陳雅琳當入主52台的華視資訊台台長,華視總經理莊豐嘉說,看中陳雅琳是因為「看中陳雅琳有豐富的採訪經驗,以及製作優質新聞報導的能力,對新聞的品質要求讓她在業界素有「陳老師」封號」。誇上了天,反正就是說這是個很好的人選。 不過,2019年5月,同一個莊豐嘉,宣布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合作,製作「打假特攻隊」專題。當時莊豐嘉說,台灣面臨假新聞嚴重威脅,電視台除了為新聞資訊把關,也盼開啟更多社會對話和公民參噢,華是身為公廣集團一份子,更需要維護公眾利益,提供優質新聞。 關於這些所謂的「媒體人」,不論在扁朝或者英朝,為什麼都忽然變得特別重視「打假」,以後有機會再來開一篇討論。不過看到莊豐嘉2019年這麼高調地說要打假,如今又說要找陳雅琳製作優質新聞,著實有點後現代的不對稱感。 陳雅琳的豐功偉業,最讓人熟知的是「二二八畫面造假事件」。這起事件鬧得很大,記得當初報導此事的媒體還拿了個新聞獎,陳雅琳和三立主管還出來道歉。說真的,我是完全不相信她們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用」的,純粹只是自以為不會被抓到而已。 另一起事件比較不為人所知,是她指控金溥聰是「頂新門神」。後來法院判決陳雅琳敗訴,但雙方為了要不要登報道歉相持不下。最後陳雅琳心不干情不願的在臉書道歉,但道歉完就洗版還說對自己的道歉不服氣,事情就此落幕。 莊豐嘉為了「打假」,特別開了一個節目。但這麼重視打假,卻找來一個造假而且造出大事的媒體人來當台長,這不是很諷刺嗎? 為什麼台長是陳雅琳?和優質新聞當然一點關係都沒有。一來她綠,就是會幫民進黨作新聞把關;二來她出身三立,後來去了壹電視,和現在掌控媒體的海派-練台生聯盟都有瓜葛,她來52台,就可以確保華視在此不會被其他電視台排擠,這才是找陳雅琳來的真正原因。 其他都別鬼扯了。 有人知道傅達仁身份証上的父母是.. 看完這篇文章, 就瞭解我的心痛和無奈了! ■請還蔣宋美齡和婦聯會一個公道: 一、 除了恩澤綿綿, 流德無盡, 蔣宋美齡從來沒有對不起台灣。 (1) 日據時, 台灣人95%是文盲。 蔣介石要普及識字率, 要辦六年國教, 延長國民教育到9年。 (2) 當時幾乎所有官員, 甚至包括台籍大老, 都一致反對。 為什麼? 因為辦教育實在太花錢了。 國家那麼窮, 哪裡有錢辦教育 ? 但蔣宋美齡堅定支持教育。 (3) 沒有掃除文盲, 九年國教和公平的考試入學, 哪裡會有什麼台灣奇蹟? 二、 蔣宋美齡在1950年設立了婦聯會。 (1) 67年來, 婦聯會做了什麼事? 當時百萬軍民來台灣, 台灣哪裡有眷舍可以容納? (2) 婦聯會總共蓋了5萬多戶眷舍。 (3) 多少綠營政客, 住的就是婦聯會蓋的國軍眷舍。 三、 從抗戰到國共內戰, 千里流轉, 留下了多少國軍遺孤? (1) 這些無父無母的遺孤, 誰管? 蔣宋美齡管。 (2) 國軍壯烈成仁, 國家無以為報, 只能為烈士養護遺孤。 (3) 婦聯會為了照顧遺孤, 辦了華興育幼院。 (4) 著名的體育主播傅達仁, 他身分證上的父母姓名, 就是蔣中正與蔣宋美齡。 像他這樣的遺孤, 之所以可以平安成長, 成就一生, 沒有婦聯會, 可能嗎? 而像他這樣的孤兒, 成千成萬。 (5) 後來國軍遺孤漸漸減少, 華興育幼院收容的孤兒, 就開始涵蓋所有的台灣孤兒。 四、 當時台灣小兒麻痺症非常嚴重, 宋美齡又出手。 (1) 婦聯會幫助醫治、 復健了多少小兒麻痺症患者? (2) 振興醫院就是這樣來的。 (3) 幾十年來, 振興醫院在醫德和醫術上, 都是台灣最好的醫院之一。 (4) 因為蔣宋美齡和辜嚴倬雲, 不會以追求營利為目的, 所以振興醫院, 真正專注在醫術和醫德, 真正以濟世救人為業。 (5) 千千萬萬的台灣人, 都證明了振興醫院, 是怎樣無愧於「仁心仁術」這四個字。 五、 台灣早年, 家裡窮, 就把女兒或賣或送給人當養女。 (1) 蔣宋美齡對養女現象深惡痛絕。 (2) 婦聯會又出手, 用各種方法, 讓養女現象在台灣絕跡。 六、 婦聯會的所有組織, 興辦的所有公益事業, 福澤了千萬台灣人。 讓這個社會有能力站起來, 讓台灣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 (1) 67年來, 婦聯會的所有公益事業, 從沒有傳出任何醜聞, 從沒有財務糾葛。 (2) 如今, 只因要消滅蔣介石在台灣的一切印記, 順便把婦聯會納為民進黨的附隨組織, 殺雞儆猴。 (3) 黨產會脅迫婦聯會, 除非拿出70年前的帳本和所有財務憑證, 證明婦聯會的資產正當。 (4) 但國家也只能要求人民保留財務憑證5至10年。 因為沒有人有能力永久保存帳冊和憑證。 (5) 連殺人放火, 追溯期也不過是30年。 (6) 國家除非拿出證據, 上法院判定, 才能將人定罪,這, 就叫做無罪推定。 七、 蔡英文政府血口噴人, 咬定婦聯會財產不當。 (1) 這就像納粹當年說猶太人的財產來源不當, 所以把猶太人抄家滅族一樣。 (2) 蔡政府要求捐8成資產, 還要官派董事。 (3) 辜嚴倬雲說, 那就100%資產捐給國家吧! 但內政部竟然拒絕, 還火速撤換辜嚴倬雲。 (4) 辜嚴倬雲被掃地出門之後, 民進黨終於完成目標, 搶了婦聯會, 逼簽同意書。 (5) 強盜們, 吞了婦聯會。 人權也罷, 私有財產, 民主法治也罷, 一切盡付東流, 只剩下掌權者的歡呼。 八、 身為台灣人, 受人點滴之恩,豈能不湧泉以報? ■ 蔣宋美齡,對婦聯會, 我感謝, 我感念, 我堅決不忘記。 我們, 不可以忘記。 公道, 一定會還。 中華民國加油 轉貼 註:當年蔡英文赴美留學的獎學金,還是婦聯會支付的! 呃.......... #蔡英文 #吳釗燮 #一面誓言戰鬥到底一面演習練習逃跑 #難不成到時候戰鬥到底是民眾 #民進黨政府只要逃跑就好 https://www.facebook.com/KingIsNotClothes/posts/896730307553109 817當的好可憐呐! 《風城男子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391206338153762/posts/808494229758302/?d=n 《台灣的問題從來不在中國而在於自己》 有人因為我很少批評中國,所以把我歸類為統派。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觀察,值得我回應一下。 首先一個國家的偉大,在於能夠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簡單說,自己要夠好夠努力,才有資格說嘴別人。 中國到底是不是一個「敵國」,或是一個「他國」呢?在我的認知裡,那都是別人家裡的「家務事」。這要怎麼說呢,我覺得不管是一中各表或是一國兩制,基本上兩岸就是兩個獨立的「政治體」在治理自己「管轄權」的所在,致力於把自己的「管轄區」發展的更妥善進步。 所以,為什麼我不太常批評中國? 第一、我在乎的是台灣自己發展如何,至於大陸民主或不民主,干我啥事。套一句台派人士最喜歡說的話,不是一邊一國嗎,人家怎麼樣跟你有什麼相干? 第二、退一步說,你如果以「普世價值」的帽子來扣我對大陸上的「人權壓迫」視若無睹,那麼你們這些虛偽到令人嘔吐的覺醒青年,為什麼不管一管非洲、歐洲、美洲、亞洲那些每天都在上演的「人權迫害」? 第三、你或許會說,因為中國直接威脅到台灣的生存,所以我們要特別選擇性的「重點標註」。你有看過住在高樓旁邊的小雜貨店拼命挖大樓的牆根希望它倒下的蠢貨嗎? 第四、好吧,就算你真的要我批評中國,好替台灣人出一口氣。中國在過去的30年,蓋了將近四萬公里的高速鐵路,每年以平均近10%的經濟成長率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功地帶領六億人口脫貧,自製航艦、潛艇、戰機、衛星、登陸月球、進入火星軌道,成為世界第一的製造強國,中國一二線城市的行動支付與建設發展已經遠遠把台北市拋在後頭,中國大學生的素質已經成為中國二代科技工業發展的主力。請問,你要我用什麼東西去嘴人家?台灣在過去的30年做了什麼?你也許不要臉,但我還懂得知恥。 第五、你說,那台灣有民主自由啊!中國再怎麼講也是一個共產專制政權。民主自由能當飯吃嗎?更不用說是「假的民主自由」了!依我看,現在最沒有資格嘴中國「專制獨裁」的就是台灣。你也許智商不夠,但是你應該去聽一聽現在全世界對「美式民主」的省視與反思。 第六、當你把一切的心思放在中國的缺失與瑕疵時,也許你該把關注力拉回到自己的管轄地,勇敢去面對事實的真相。台灣的空污嚴重,生態破壞,缺電缺水,貧富不均,肥貓充斥,政客擺爛,都市更新緩慢,基礎建設落後,產業升級停頓,政府效能不彰,人民命如草芥。因此,與其每天在檢討大陸,不如多花一點精神監察督促自己的政府,好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好。這麼淺顯的道理,台灣的教育竟然沒能教會你懂嗎? 老實說,台灣獨立或統一都不是我所最在意的。你獨立了,變成一群是非不明黑白不分的蠢蛋,有什麼價值呢?你統一了,變成一群唯命是從不事思考的奴民,有什麼意思呢?你要先讓自己好,讓社會好,讓國家好,讓台灣的土地好,讓人民的生活好,然後再來談獨立或統一才有意義。 所以我不是獨派也不是統派,我是一個務實理性,重視邏輯,懂得處理優先次序,先後緩急的「自立自強派」。現在的一些台派傻子跟覺醒青年,你們到底知不知道,當台灣越繁榮,越像新加坡的時候,中國會武力侵台的可能性就越小? 你不學著長大成熟,卻整天像個小孩子般無理取鬧,興風作浪,你能期許自己有一個怎樣的未來呢?就算你天天罵隔壁的小平,你難道就會出人頭地嗎? 醒醒吧!國運籤上的「兇於自君」,才是台灣最大的問題與威脅,不是老共,更不是習近平。 https://ewanged.wixsite.com/windycity/post/%E5%8F%B0%E7%81%A3%E7%9A%84%E5%95%8F%E9%A1%8C%E5%BE%9E%E4%BE%86%E4%B8%8D%E5%9C%A8%E4%B8%AD%E5%9C%8B%E8%80%8C%E5%9C%A8%E6%96%BC%E8%87%AA%E5%B7%B1
    5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會員專區儲值訂購訂閱電子報看報紙 2023.04.3. 星期一機械展台灣權王FBLINETGIG 工商時報 即時焦點證券理財房市名家專題人物書房樂活影音商情看報紙企劃專輯多元信託新居住時代 特別報導ト: 張忠謀(Morris Chang)最新投資讓專家們嘆為觀止,大銀行也開始感到恐慌 已經有好多台灣人透過這個“財富漏洞”在家中賺取了幾百萬 — 但這其實合法嗎? 張忠謀透露了一項新的秘密投資,讓台灣數以百計的人變得非常有錢 (英文中國郵報) - 張忠謀(Morris Chang)- 一名台灣億萬富商兼台積電(TSMC)董事長,因不介意坦誠自己的賺錢方式而頗有名氣。 上週,他出席於“關鍵時刻(東森)”時,透露了一項全新的“財富漏洞”,並指可以在3-4個月內把任何人變成百萬富翁。 張忠謀催促台灣所有人抓住這一機會,別等到大銀行將其關閉了才發現自己錯失了良機。 果然,在採訪結束後的幾分鐘, 泰華農民銀行便打電話前來停止該採訪–但為時已晚。 以下是當時所發生的情況: “關鍵時刻(東森)”主持人劉寶傑邀請了張忠謀在節目中分享他建立財富的心得, 而這位台灣億萬富商說出的話令所有人都十分驚訝: “令我成功的要訣是毫不猶豫並且迅速的抓住新機會。在這一刻,我的首號賺錢方法來自於一個名為BitBotApp 2.0的全新加密貨幣自動交易程序, 這是我一生中所見過最快速致富的大機會。我敦促大家在銀行封閉這個機會之前好好去了解一番。” 當張忠謀拿出手機,向觀眾展示他通過這個新的賺錢項目賺了多少錢時,該節目主持人劉寶傑簡直難以置信。 由於在該環節結束之前張忠謀來不及給予詳細的解釋,我們採訪了他本人,以了解更多關於這個極具爭議的賺錢機會。 英文中國郵報:張忠謀專訪 “您也許曾聽說過這個名為 BitBotApp 2.0 的新加密貨幣投資平台 它幫助了許多台灣、歐洲和北美的普通人在一夜之間成功建立財富。您可能會懷疑,因為這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 張忠謀繼續說道: “我明白這點,因為當其中一位值得我信賴的朋友告訴我此事時,我也有著同樣的想法。但當我親眼看到他賺了好多錢後,我必須親自試一試。 我很高興嘗試了這個機會,因為這是我有史以來見過最大、最容易的賺錢方法。我使用自動交易器以每天數萬元進帳 。這確實是目前最快的賺錢方法。當越來越多人發現時,這個賺錢方法就不會持續太久,而銀行也有可能選擇永久關閉。” 什麼是 BITBOTAPP 2.0?它是如何運作的? BitBotApp 2.0背後的理念相當簡單: 不管大多數人怎麼想,它仍然是21世紀最賺錢的投資方法,讓普通人都可以在加密貨幣的熱潮裡面賺錢。 雖然比特幣的價格由每個比特幣對2萬美元的歷史最高位下跌,但交易人士仍然大賺一筆。為什麼?因為除了比特幣之外,每天都還有好多巨額利潤是透過成千上萬的加密貨幣而交易得來。 其中的加密貨幣包括Ripple、Ethereum、Monero、Zcash和Ripple,都為台灣的普通市民帶來了超過10,000%甚至更高的回報。 即使在熊市, BitBotApp 2.0 (AI)自動為您處理買賣交易,這樣您就可以全天候賺錢,即使在您睡覺時也能從中賺取利潤。 BitBotApp 2.0 得到了一班最聰明的科技人才支持, 例如 Richard Branson, Elon Musk and Bill Gates 。 Bill Gates和 Richard Branson 在2019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討論過 BitBotApp 2.0。 這些科技天才已經建立了價值幾十億的公司來解決網上支付、資訊處理技術和運輸等複雜問題。現在,他們正著手解決全球貧富懸殊的問題,讓每個人 - 無論多麼富有或貧窮 - 都能賺到足夠的錢去享受一個充實的人生。 大銀行不想讓您知道的一個賺錢秘密 張忠謀繼續說道, “我們經歷過艱難的經濟時期,而這正是大家一直在等待的解決辦法。在歷史上我們從未有過這樣一個驚人的機會,連普通市民都能輕而易舉透過這個機會,並在這麼短的時間創造巨大財富。 由於太過不同,有些人仍然抱有猶豫的態度去試用,但其實是因為大銀行不想讓大家知道的太多!大銀行不斷進行宣傳,將加密貨幣和類似 BitBotApp 2.0的平台稱為騙局。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擔心,一旦客戶知道自己可以創造巨額財富,他們的企業利潤就會下滑。 事實上,加密貨幣是我們一生的革命,任何不抓緊這個機會的人都將錯失良機。我已經收到來自大型金融公司憤怒的電話和威脅,因為我要引起人們對這項技術的注意。但是沒關係,有些台灣人已經開始知道真相,而遲早也會有越來越多人知道這個秘密。 我會在此分享,是因為我收到了幾百封郵件,感謝我分享這個秘密。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封郵件來自於一個年輕人,他利用從 BitBotApp 2.0 所賺取的利潤給弟弟買了一輛他夢寐以求的車 - 一輛法拉利488 Pista。該平台真的讓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活變得更好了一些。” Huang Peng利用他從 BitBotApp 2.0 賺取的利潤給弟弟買了一輛他夢寐以求的車。這是一種多麼善於利用財富的方式啊! BITBOTAPP 2.0真的有用嗎?我們親身試用過 在確認BitBotApp 2.0是一個可以在家中賺錢且合法的機會之前, 我們的高級編輯都不讓我們公開與張忠謀的採訪。我們的企業管理層不希望我們發布任何可能會導致台灣市民失去自己血汗錢的資訊。 因此,我們的編輯團隊測試了 BitBotApp 2.0 ,以確保它確實如張忠謀所描述的那樣運作。我們的其中一位網上編輯Xiao Paphatphong自願用自己的錢去冒險測試 BitBotApp 2.0. 53歲的Xiao育有兩個女兒,妻子去年因病而失去了工作。他承認自己在財務上陷入了困境,而這個投資機會或許能夠為他解決這道困境。 Xiao一家人都忙於掙錢,希望BitBotApp 2.0能夠緩解他的經濟壓力, 所以他決定測試這個系統,然後向大家作出報告 Xiao報導說: “起初當我聽到張忠謀的採訪時,我以為他在開玩笑。待在家中賺錢只能是一個夢想,但考慮到我的經濟狀況,我決定去試一試— 同時也想盡一盡新聞報導的職業操守。 我看了一段有關這個平台的介紹影片我看了一段有關這個平台的介紹影片後便就註冊了。這段影片似乎過於誇張,但我先將自己的懷疑擱置一旁。幾個小時後,我收到了我的個人投資經理的電話。他解答了我所有的問題和疑慮,並向我保證我會賺到錢。 我的個人投資經理甚至承諾,如果我損失一毛錢,他將立即退還新台幣8000元(250美元)的保證金給我。他相信這個方法足以改變我的人生。這麼好的待客服務真的超出我的想像,難怪連銀行都害怕了。 一旦我拿到權限進入平台時,我就存入了新台幣8000元(250美元)開始投資。這是我家人大約每個月花在垃圾食品上的費用,所以我決定一個月不帶他們去吃快餐。現在我們變得更加健康,同時也有機會變得富有。 The BitBotApp 2.0 系統本身就是一個加密貨幣自動交易平台。該軟件使用先進的人工智慧算法和機器學習來準確預測加密貨幣的漲跌。然後系統會幫您全天候自動買賣。既然科技已經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那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它來賺取更多的錢呢?” XIAO透過系統所得的實時結果 “在我存入新台幣8000元(250美元)不到一個小時後,該軟件就開始幫我進行了交易。說實話,我很擔心整個系統會把我所有的錢都賠光。不出所料,我第一次交易就損失了新台幣789元(25美元)! 我開始感到喉嚨發緊了。我覺得自己被騙了。我甚至準備打電話給我的個人投資經理,跟他要回我的錢。但後來我想起了早些時候他在電話裡曾告訴我:計算程序的精準度大約是80-89%。您不可能每一筆交易都會贏,但最終會贏得足夠,並在整體上開始賺取盈利。 因此我讓軟件繼續幫我進行交易,並開始密切地觀察。下一筆交易就開始賺取了盈利!雖然只有新台幣600元(19美元),但還是算賺錢。接下來的交易賺了新台幣1600元(51美元),再之後賺了新台幣700元(22美元),總利潤為新台幣2100元(67美元)。而這一切只在短短的5分鐘內發生! 很快地,我的利潤就像堆冰淇淋一樣,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每當我刷新螢幕時,就會看到利潤越來越高。我感覺自己好像在吸毒似的,因為這種感覺真的令人興奮不已。 每當我刷新交易螢幕時,我的利潤會越來越高。這種感覺真的令人興奮不已! 現在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張忠謀從早到晚都那麼地開心,而明白了大銀行不希望大家接近這個財富漏洞而明白了大銀行不希望大家接近這個財富漏洞的原因。到今天為止,我已經賺取超過23800新台元(754美元)的利潤,由一開始投資的8000新台元(250美元)來看,成績還算不錯!我興奮得幾乎沒睡著過。 第二天是星期二,我仍得回去工作。說實話(千萬別告訴我的老闆),我真的很難專注於我的工作,因為我知道每一刻 BitBotApp 2.0 系統都在幫我賺錢。 有幾次,我偷偷溜進廁所查看我的利潤,都會看到利潤不斷地累積(只是偶爾有一點虧損)。到了晚上,在我哄孩子入睡之前,我的戶口餘額是1349.13美元。這比我一周正常工作的收入還多! 到週末時,我總共賺取了新台幣167,303元(5,349美元)。我只取出新台幣142,400元(4,500美元),然後把剩下的錢再作投資。我在兩天內收到了第一張寄來的支票,而金額正好是新台幣142,400元。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個現實! ” Xiao在使用 BitBotApp 2.0 的頭兩週後收到了一張新台幣142,400元(4,500美元)的支票 Xiao 繼續說道, “有了 BitBotApp 2.0 ,我每天都能多賺新台幣22,000到47,000元 (700到1500美元)。這些錢每隔幾天就可以存入我的銀行戶口。只需點擊幾下,我就能在24- 48小時內收到我的資金。每次轉賬到我的支票戶口時,我都會捏自己來證明不是在做夢。 幸運的是,我喜歡我在這裡的工作,因為我可以給大家提供重要的新聞報導(如這則),否則我現在就辭職了。不過,我確實已計劃帶家人一同去印尼峇厘島度假,慶祝我終於還清了債務,讓我的家庭財務終於回到正軌! 如果沒有張忠謀在電視上慷慨地分享這個秘密,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我很高興自己冒險試用了 BitBotApp 2.0 。我的妻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開心,孩子們的玩具櫃裡也多了許多玩具。 我的同事們都很後悔,為什麼沒有在兩個星期前像我一樣去註冊。但很快地,辦公室的所有人(包括我的老闆)都註冊了,並且稱我為“英雄”。" 如何開始使用 CRYPTBOOM(名額有限) 要開始使用,您只需要一部配備互聯網的電腦、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除了知道如何使用電腦和瀏覽互聯網外,其他的都不需要了解。您不需要有任何科技知識或加密貨幣經驗,因為該軟件再加上您的個人投資經理就能夠保證您賺到錢。 該軟件的另一個好處是您可以隨時開始。您可以製定自己的時間表 – 無論是每週5小時還是每週50小時。當您想要使用的時候,只需啟動自動交易軟件,而您也可以隨時暫停(雖然我不知道您為何這麼做)。 為了節省讀者們的時間以及仔細地檢查系統功能,Xiao創建了一個系統入門指南。 以下是我的逐步示範: 您最先看到的是一段展示 BitBotApp 2.0 威力的影片。它的廣告很引人注目,但由於是美國產品,這就是他們的做事方式。無論如何,您只需要在影片旁邊提交您的名字和電子郵件地址就可以立即啟用。 (提示: 即使您不打算投資,我都建議您現在先註冊,因為這是免費的,而台灣居民的註冊可能隨時會結束) 接著,您需要為自己的戶口增值。當我瀏覽存款頁面時,我的手機就響了。這是個國際號碼,所以我有點猶豫,但後來我意識到這電話顯然是來自邊度。 果然,這是我的個人客戶經理。他的服務態度很好,帶著我完成了整個存款過程。他們接受所有如Visa、MasterCard和American Express等主要信用卡。我存進了最低金額250美元或新台幣8000元。 入錢後,我瀏覽到“自動交易器”軟件部份,將交易金額設置為建議的新台幣1600元(50美元),並開始啟用軟件。系統開始以極快的速度進行交易。一開始我很擔心,之後就由這個系統去運作了。 “每個人都想發達,但沒人知道要怎麼做。這是您一生中可以致富的最好機會,讓您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這個機會不會永遠存在,所以千萬別錯過。” - 張忠謀 更新 我們剛剛收到消息,從今天( 星期一, 3/04/2023)開始,幾乎所有台灣居民的名額都已滿。 BitBotApp 2.0只能夠接受有限數量的戶口總額,以確保每個客戶的利潤可以維持高位。到目前為止,還有(37)個名額,所以請趕快報名,以保住您的名額。。 讀者評論 利潤:新台幣44,146元 「“我使用 BitBotApp 2.0 才兩個多星期,就從新台幣2,034元的入金漲到台幣44,146元。這遠遠超出了我的工作收入。” Xun ZhenKang 台北,台灣 利潤:新台幣台幣73,852元 “我使用 BitBotApp 2.0 僅僅一個月,就賺取了新台幣台幣73,852元。由於我可以在筆記本電腦上使用這個軟件,所以我一直在台灣各地旅行和全天候賺錢!” Gong Liang 台北,台灣 利潤:新台幣台幣179,282元 “它真是太好用了!我從來沒有學過任何交易,但我現在每周可以賺9萬多台幣,好熱愛現在的生活!” Fang Jin 高雄,台灣 利潤:新台幣台幣305,161元 “我終於可以辭掉我的工作了,這完全要感謝 BitBotApp 2.0 。我輕鬆地賺了這麼多的錢!” Zhao Wei 台中,台灣 利潤:新台幣60,193元 “我僅僅使用了兩週的 BitBotApp 2.0 ,而它已經支付了我的歐洲度假所有的費用。” Zhang Wuying 台南,台灣 利潤:新台幣465,371元 “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們一起合作,僅僅三週我們就一起中了大獎。自動交易器幫助了我們所有的交易。我們在一星期內賺了五十多萬台幣。” Ding Bai & Jiang Hu 新台北,台灣 跟著以下3個簡單的步驟開始: 第一步: 基本資料註冊 第二步: 存入最低新台幣8,000元(250美金) 第三步: 將利潤提到您的銀行戶口! 関連コメント 蔡文傑 過去幾週我賺了 台幣58,489元。 我非常喜歡它! 207 多好 回复 12 小時前 段明榮 我從 中國郵報 知道這一點並於昨天註冊。 我已經賺了台幣762元。 135 多好回复11 小時前 石素瑜 是朋友推薦使用的。 我試試看。 33 多好回复11 小時前 王新宇 我從新聞中得知。 謝謝你告訴我這篇文章! 32 多好回复10 小時前 陳延新 我聽說過比特幣,似乎每個人都在使用它。 我試試看! 45 多好回复10 小時前 梁萬臣 我在一周內賺了 台幣38,145元。 我會辭掉工作,專心做這件事。 65 多好回复8 小時前 郝培榮 我昨天第一次購買了比特幣,但我很期待。 73 多好回复8 小時前 陳麗萍 巨大的成功! 結果正是我所期望的。 這很容易,我想告訴大家。 63 多好回复7 小時前 朱維川 我剛剛開始使用該平台,但感謝您讓我知道。 15 多好回复7 小時前 念少宇 我最近一直在忙著我的孩子,但這很棒。 我在 4 天內賺了 台幣5,086元。 這不是一個大數目,但我很高興開始! 73 多好回复6小時前 白清雲 台幣127元 o 我很驚訝,因為它在存款後增加了四倍多。 74 多好回复6小時前 謝香輝 它移動速度快,非常易於使用。 我不確定這項技術,但這很好。 我一天賺了 台幣3,305元! 67 多好回复5小時前 許亞輝 只需註冊並獲利。 43 多好回复5小時前 吳志蘭 她從工作中的一個朋友那裡學習並告訴我。 我認為它肯定會奏效。 54 多好回复4 小時前 蔡玉杰 我會告訴我的朋友們。 謝謝你讓我知道。 45 多好回复4 小時前 丁夢誠 我想知道我是否應該註冊,但我很高興我註冊了。 我在短短兩個小時內賺了 台幣2,288元。 它非常簡單、快速且易於使用。 63 多好回复3小時前 林家英 我毫不猶豫地嘗試使用它並存入了押金。 我等不及結果了。 61 多好回复3小時前 陳燕萍 即使您沒有任何經驗,這是投資比特幣的最簡單方法。 58 多好回复2小時前 許秀珍 我覺得我應該使用它,但我非常喜歡它。 有人告訴我,它肯定會奏效。 176 多好回复2小時前 有人正在輸入評論 再顯示 16 條評論 工商時報 客服專線:(02) 2306-3848 業務專線:(02) 2308-7111 #3739      #6655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2:00、13:30~18:00 財經要聞 財經 稅法 國際 大陸 證券 產業 科技 金融 基金 房市 證券投資 上 市 櫃 期貨動態 權  證 操盤心法 法人透視 台股逐洞賽 金融理財 保險天地 保險達人 發票對獎 金融見聞 稅務法規 信用卡 年級理財 外匯探搜 基金通 房地產 房市快訊 房市亮點 房市專題 專家看房 大老闆聊天室 產業快訊 智慧機械 大健康 金融.理財 房市.建材 科技.綠能 消費.時尚 產學.管顧 社企.公益 生技醫療 生醫快訊 生醫觀點 生醫趨勢 數位專題 人物 面對面 星期人物 戰略高手 職場達人 新聞熱點 人事異動站 人物剪影 工商書房 書房嚴選 名人書單 雜誌精選 全球財經周報 好書推薦 商訊出版 電子書 樂活 美食 愛車 養生 休閒 時尚 風格 付費專區 工商頭條 全版閱讀 線上讀報 展覽 工商時報展覽網 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展 台南品味週 臺南國際綠色產業展 友好網站 翻爆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關於我們聯絡我們服務條款隱私權聲明 Copyright © 2023 工商財經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Time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成功高中的學生, 歷劫寫的文章。 —————————- by Chen Lin (註:兩位健壯的男孩:成功高中林晨、建中徐肇谷) 願傷者平安康復,願亡者安息歸去。 感謝所有辛苦的搜救人員。 「蛤,我們沒有位子喔!」4/1號晚上決定要去台東玩之後,每一列中午就到得了台東的火車都沒有位子了。 太魯閣號可以有站票。 凌晨搶到只有120張的站票之後,我跟徐肇谷要在4/2 7:17分前付錢,搭上7:47分從松山出發的太魯閣408號車次。 太魯閣號北向是1號車廂、2號車廂…依此類推,所以說朝南部開的時候,所謂「車頭」其實是8號車廂。 一上了車子,由於我們沒有位子,我們就打算找一個舒服一點的地方可以坐下來。我們從中間的車廂上車,先一路走到了1號車廂。每個能塞人的角落都已經坐滿、站滿了人,可能是大部分人都在北車上車的吧?。走到1號車廂的時候,本來我們要在那邊坐下,但是看到對面有個很奇怪的人在騷擾他旁邊的人,我就一個表情,徐肇谷知道我要說什麼,我們就開始往8號車廂,也就是車頭的方向走。 5號車廂,走道周圍坐滿了人。 6號車廂,依然是人擠人。 7號車廂,「欸,怎麼越來越多人? 」 8號車廂,「看起來車頭好多人喔,我們掉頭吧。」 就這樣,我們又往回走了。走回到了一(更正,2號)號車廂跟二(更正,3)號車廂中間,門旁邊的小空間。徐肇谷突然跟一個坐在地上的人說:「請問你可以往旁邊一點嗎,我們可以一起坐。」幸好我沒有制止他這樣問,不然不知道我們最後又會走到哪裡。 坐下以後,雖然不太舒服,但是至少有個位子可以坐。環顧四週,兩位身上有帥氣刺青的年輕夫妻,兩位不認識的陌生人加上我們兩個,擠在二號車廂的茶水廁所空間。其實我那時就一直在想,如果緊急煞車了我們不就直接往前飛了嗎?我又覺得自己想太多的毛病又犯了,但還是看了看四周,確認了一下是不是安全的。反正就只是坐個三個半小時就到台東了,我就忍耐一下吧。 我拿出耳機開始聽歌。因為我們坐在走道的邊邊,有人要經過我就要移動身子,有位友善的,收垃圾的阿嬤就不只在我身邊走了幾次,而最後一次借她過,她是往車頭的方向走。9:25分。我看了看錶,聽說9:40分會到花蓮。打開手機換首歌,薛之謙的《你還要我怎樣》。 突然,轟隆轟隆巨響伴隨著車子撞到什麼的感覺,我立刻拔掉耳機,心想自己每次都在想的事情該不會要發生了吧。看向熟睡中被驚醒的徐肇谷,我大喊穩住身體,半蹲姿一隻手跟徐肇谷互相穩住彼此身體。框啷啷啷啷啷,感覺車廂像是在什麼地方大力摩擦,震動開始劇烈,吼叫聲越來越大,越來越恐怖,那時的我,感覺就像性命懸掛在一線之間,感覺車子隨時都會失控衝出鐵軌,心中僅有的想法就是我如果真的怎麼了要怎麼辦。慢慢的車速變慢,隨之而起的是一大陣可怕的煙霧。 當時的驚恐真的不能用文字表達,隨時都覺得火車要炸開了……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背上背包,對徐肇谷大叫:「快去開門!快點!」我們立刻跑到門旁邊,所有按鈕都按了一次,沒反應,後來徐肇谷用手推了一下車門,車門竟然可以打開,我就接手把那個門打開,也不管下面是什麼,跳了下去,第一個跳下了火車,腳被地上的鐵片刮傷,腳底進了碎玻璃,但是根本沒有痛覺了,跑到小山丘上面以後,確認徐肇谷也上來了,趕快打開手機,打了110。 平常遇到大事就會緊張異常的我,聽到警察沉穩的聲音以後,反而冷靜的觀察四周,看到火車前半部卡在清水隧道裡面。「這裡是太魯閣號408次火車,出軌了,現在卡在清水隧道前面。」警察那邊說他們也接到通知了,已經派出支援。 第一件是拿起手機打給我媽我爸,只是都沒接。再來是打給知道我要去台東的人,還有我的家人和重要的人等等,隱約覺得這件事情開始嚴重了起來。我一直覺得車子要起火了,所以我們跑到車尾的後面一段距離的空地,稍作休息。 這時候,那對刺青很帥的夫妻走了過來,問我們:「你們是剛剛開門的那兩個人嗎?」聊了起來,阿姨突然看到我腳上的傷口,直接從背包裡拿出他們的乾淨毛巾和飲用水幫我清洗,真的非常感動…陸陸續續的很多人也下車了,但是很多人都更需要醫護人員的幫助……我們走上了蘇花改旁邊,暫且休息。 毒辣的太陽不知道有沒有看到這班列車?不知道它在上面想著什麼。 其實台灣人還是蠻熱心的。慈濟在一個小時候出現,帶來了我們最需要的水。本來我跟徐肇谷只能分一瓶快見底的水,有了水以後,有一點體力了,就可以開始幫忙搬東西、幫忙分配物資等等。 每個人都拿著手機報平安,顫抖的聲音是不確定、是不知所措、是孤單。 救護車、消防車、載著滿滿一車軍人的車、憲兵、民間救護團體,一台一台車子不斷的來來去去,直升機同一個頻率嗡嗡的聲音更是挖出了每個人心中深沉的恐懼跟不安,不敢思考剛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那段出軌前車子的撞擊和嘎嘎聲卻又不斷地出現在腦袋裡面,揮之不去。 那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明明一小時前你才看到那麼多期待出遊的臉龐,一陣陣歡笑聲,一小時候,怎麼變成了這麼的愁眉苦臉,這麼的不知所措….. 盡責。我們注意到一個神色憔悴,穿著制服的男子不斷來來回回走動幫忙,原來他是列車長。在專業的搜救人員來到之前,他一直在幫助大家,直到穿著黃色大衣的特種救援叔叔們來之後,他獨自坐在小木椅上,低著頭默默不語。徐肇谷走了過去,安慰了他幾句,他緊緊握住了徐肇谷的手,感覺有點哽咽,卻強顏歡笑的叫我們趕快休息,趕快多補充點熱量…直到我們上最後一班接駁車的前一刻,都還可以看到他在吩咐事情,幫忙大家。 當然所有的警察跟消防隊員、特種搜救小隊、憲兵、軍人們都是英雄,一直不斷的調度人力前來幫忙,真的很感謝他們。 工程人員一時的疏忽,帶走了多少個家庭的歡笑,重擊了多少個年輕的美夢?疏忽一再的發生,事故一再的重演,上次的出軌只隔了兩年,再這樣下去,到底誰會感安心地搭火車阿?憾事發生,卻只有事故發生過後的一陣子嚴守把關所有的安全措施,別人的家庭難道不是個家庭嗎?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你口中的道歉到底是應付社會眼光還是出自內心的真誠?已發生過的,絕對不會被遺忘。 願傷者平安康復,願亡者安息歸去。
    1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0 專業財經雜誌新聞網 新衣服不洗就穿?嚴重恐導致流鼻血、白血病 毒物科教授曝慘痛經驗 林依榕 健康 達志 2020-11-05 17:59 +A -A 加入收藏 剛買一件喜歡的衣服時,你是不是會迫不及待的直接穿上呢?毒物科教授招名威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許多人因為貪圖方便,衣物未經清洗就直接穿上,但新衣服中通常含有可溶於水的甲醛,若是碰到汗液,就有可能被人體吸收,引發過敏、白血病、流鼻血等症狀。因此他呼籲民眾,衣服一定要清洗過後再穿,若太過厚重不易過水,也可在通風處晾曬數日,同樣有去除甲醛之效。 甲醛易溶於汗液中 嚴重真的會致癌嗎? 曾有一項調查指出,一件新衣服拆封後僅有22.8%的人會洗,61%的人只洗貼身衣物,而8.2%的人卻完全都不洗,招名威透露,自己以前就屬於那8.2%的人,因為當時總認為新衣服一定很乾淨,但經歷某個夏天的慘痛經驗後,讓招名威自此之後新衣服都「非洗不可」! 他表示,當時穿著剛拆封的新衣服去參觀學校,因為天氣悶熱、空氣品質不好,又很潮濕,走完校園半圈後,新衣服已經完全濕透,當意識到時,皮膚和汗腺較豐沛的區域,開始紅腫發癢,且有越抓越癢的趨勢,沒多久紅斑就跑出來了。 招名威解釋,皮膚會開始有紅腫搔癢症狀,是因為免疫系統被新衣服上的甲醛「啟動了」。 新衣服因為需要固色和防皺,在印染的過程中需要添加甲醛,而起了化學反應的甲醛會與衣物纖維結合,固定在衣服材質上,剩下沒有被固定的「游離」甲醛,就需要靠水清洗。 招名威進一步說明,「甲醛溶於水,可以通過清洗把大部分有害物質清除掉,但若沒有洗就穿,這些游離的甲醛就會溶到汗液內,間接被人體吸收,引發皮膚過敏、瘙癢、皮炎等症狀」 一般人對於甲醛的認知,僅認為會殘留在室內裝潢的新傢俱、新粉刷的牆壁上,但其實新衣服也有,而甲醛除了會引發過敏反應,白血病、流鼻血、急性眼症狀和視力障礙等,都是甲醛超標、長期接觸刺激的後果。 不過對於外傳「常穿不洗的新衣服會罹癌」一事,招名威闢謠,新衣服所導致甲醛暴露的濃度和時間,無法跟高濃度、長期的職業暴露相比,且穿沒洗過的新衣服會致癌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致癌幾率也非常低。 衣服材質如何挑?太厚重很難洗該怎麼辦? 招名威表示,在選擇衣物上,最好選擇純棉、麻的材質,減少印染並盡量選擇純色、淺色、素色衣服,減少染色物質上身的機率。 在購買貼身衣物及嬰幼兒用品時,以選擇用染料、塗料少的素色、印花圖案小的產品為佳,儘量不要買印花鮮艷、面料挺、硬的產品。 另外,除了在穿之前一定要清洗外,對於厚重的外套,如果清洗起來不是很方便,可以不過水直接在通風處晾曬數日,也可以達到祛除甲醛等有害物質的作用。 最後,招名威強調,在買衣服的時候建議聞看看,如果有刺激性味道可能是甲醛超標,或是有其他化學物殘留。 文章來源: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臉書粉專 甲醛 過敏 新衣服 毒物科教授 招名威 延伸閱讀 「閃電」進逼中...若持續朝北恐發陸警 中南部水庫解渴有望? 2020-11-05 集保IR平台 帶來ESG投資新革命 PR集保結算所 美選後恐有空窗期...共軍趁隙打來怎辦?警政署12張「吉卜力梗圖」 揭空襲看到「這顏色」躲進去就對了 2020-11-03 貧窮線門檻再調高!明年薪資只領25K 恐淪台北市貧戶 2020-10-31 安心遊2.0懶人包》國旅補助「民間版」11月開跑!500元「住宿進擊券」 申請辦法看這裡 2020-10-28 只需投資7000元,在家月入40萬 PRBitcoin Pro 熱門話題 / HOT ARTICLES / 74歲川普選輸「想賴皮」? 傳下周做這3件事裝忙 還要「秋後算帳」 美國總統大選陷入法律戰 手上股票趕快落袋為安?這3個原因告訴你「不用太悲觀」 新衣服不洗就穿?嚴重恐導致流鼻血、白血病 毒物科教授曝慘痛經驗 後疫情時代,醫療產業如何守護健康安心生活?PR 告不贏「河底撈」火大了!「池底撈、海底撿」...海底撈1天內申請177個奇葩商標 自家房子開店賺8萬,收租卻能賺10萬...電器行夫妻給我們的啟示:很多人在理財常犯一種錯 只需投資7000元,在家月入40萬PR 最新文章 / HOT NEWS / PIMCO全球諮詢委員會:展望全球政經前景,洞悉長期擾亂因素 美國消費旺季到來能為經濟復甦帶來曙光? 美國總統大選前夕,股市何去何從? 後疫情投資新變局 彈性應萬變 「池底撈、海底撿」...告不贏「河底撈」火大了!海底撈1天內申請177個奇葩商標 今周刊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服務電話:(02)2581-6196按1 服務時間:週一至五09:00~17:30例假日除外 傳真電話:(02)2531-6438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今周文化事業(股)公司/今周行銷(股)公司/今周出版(股)公司 版權所有 本網站圖文非經本社同意不得刊載 Copyright © 2013 Business Today All rights reserved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各位講師、各位前賢,大家好! 後學是桃園道場桃藝區的後學王麗珍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吃真鹽的妙用及好處 後學吃真鹽已三年多 包括煮菜也都用真鹽 把苔嫣的鹽巴已經換下來 在洗水果的時候 在泡蘋果的時候才會用苔嫣的鹽 不然我們家已經用真鹽在做菜 真鹽的用法很多 很廣 不要以為只有能泡水喝 拿來乾吃都行 後學因為常年吃少油少鹽 都不知道這樣只是錯誤的一個方法 為什麼? 因為當年二十幾年前 後學所得到的資訊就是 要吃少油要吃少鹽 這樣對身體才會好 再加上吃素的當下 就是告訴自己一定要吃出健康來 果不其然二十多年後 當然不是很不健康 只是有一些問題找上門了 後學有高血壓了 後學有心跳過快的問題 還有甲狀腺腫瀉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了醫生 醫生都不知道怎麼說 只會開藥給後學吃 那後學不喜歡吃西藥 覺得長期下來 那還蠻麻煩的 每天都要變成一個藥罐子 所以後學出去外面找了 自然療法的課程來上 好不容易找對了 原來後學這些問題都是 真鹽少吃了 鹽巴少了 為什麼? 少油少鹽的一個狀況之下 後學可以煮菜忘記加鹽 跑步流汗 出去運動買個菜回來 也沒有要補充鹽水 甚至常常大熱天一出門 買菜回來就中暑了 丟刷傷腦筋 自從補充了真鹽之後 這些問題丟刷的現象 基本上就沒有再發生了 各位把真鹽拿來當 一個好藥物來使用 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現在後學開始教大家 怎麼用它 第一個早上起床 500cc的溫鹽水 溫水加鹽巴 溫水加真鹽 那鹽要加多少呢? 基本上後學會建議大家 您吃的鹹度 您如果覺得鹹就可以了 500cc 基本上要加到4.5公克的鹽 那你們把它攪拌一下 就喝下去 早上起床 第一次要補充的真鹽水 非常的重要 可以注入能量 讓你的細胞瞬間活化 你就會有很有精神的 去面對一天的工作 再來第二個 吃水果的時候 務必要把真鹽撒在水果上面 去平衡掉水果太甜的問題 因為太甜的水果進到身體裡面 是變酸性的 還有太甜的水果長期吃下來 對我們素食者是蠻麻煩的 很多前賢都會說 我三酸甘油脂過高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我哪裡少吃了 各位不是少吃了 是糖吃太多了 甜的水果吃很多 米飯吃很多 麵條吃很多 麵包吃很多 各位這時候真鹽一定不能少 請各位記得 不管吃任何水果都把真鹽撒上去 去平衡掉酸的問題 而且我們如果 尤其困到 常常會頻尿 晚上半夜常常起床 上廁所 這個更好用了 睡前喝一小杯的溫鹽水 一小杯大概200cc到300cc 請個人自己決定 平常呢 也要喝 平日 平常就要喝溫鹽水了 把它泡好 睡前先喝200到300cc的溫鹽水 您不用擔心 您晚上會一直起床上廁所 您反而有補充到真鹽 您就不會一直跑廁所 為什麼 身體裡面的收水功能補足了 就是補到礦物質 您的半夜就會很好睡覺 即使 你一個半夜起來三次 都有可能變成一次到兩次 會慢慢遞減 因為後學的爸爸 就是看到我們都在吃真鹽 我的爸爸還說 你們到底在吃什麼 可不可以分我吃一點 後學爸爸吃了之後 他隔天起床說 唉呦你那個鹽也真厲害 因為爸爸87歲了 攝護腺有腫大的問題 他半夜都會起床三到四次 他吃了真鹽 隔天說 我半夜上廁所的次數 變少了 四次變兩次 他還跟後學說 把鹽巴留下來 不能帶回家 這個是第一個案例 第二個案例是我們的班員 聽後學講完課之後 立刻把真鹽帶回家 馬上補充 隔天看到後學 就還跟後學講說 鹽巴還有沒有 他還要 後學就問他 你吃那麼快嗎 不可能吧 他說太好用了 因為他連平常 一個前道喝白開水 都會想上廁所 只要喝水就一直跑廁所 他昨天居然 晚上下了課回家之後 吃了真鹽 他反而說 上廁所的頻率變少了 可見得各位 我們都缺了 這些真鹽裡面的礦物質 一定隨時要補充 再來另外一個 真實案例 我們有前嫌 長期胃食道逆流 很嚴重 看醫生也看了 藥也吃了 沒效就是沒效 直接補充真鹽之後 一個禮拜 胃食道逆流好了 各位前嫌 千萬不要去吃 抑制胃酸的成藥 因為胃食道逆流 不是胃酸分泌太多 反而是您的胃酸分泌不足 為什麼會分泌不足 就是真鹽礦物質不夠 相信候選 因為這個真實案例 活生生的站在候選旁邊 他也常常跟人家分享 我的胃食道逆流有多黏 就是吃鹽巴吃好的 那怎麼吃 除了平常的開水 如果各位有帶 保溫瓶裝水出門的習慣 您可以在你的保溫瓶裡面 裝一些真鹽在水壺裡面 還有另外放在手掌心 不是都有送各位一瓶玻璃瓶嗎 小玻璃瓶裡面 把真鹽裝好 裝一半也好 裝滿也可以 那裡面有四個小分隔 一個就是一天要吃的量 那如果你一天吃不完 也沒關係 至少要吃一半 一開始慢慢練習 那您可以用乾吃的 頭痛也可以直接乾吃 倒在手掌心 慢慢的用舌頭舔進去 然後慢慢吞下去 不能太急著吞 因為你太急著吞 你會噁心想吐 那這時候怎麼辦呢 噁心想吐沒關係 就去喝水就好了 所以記得乾吃鹽巴 是放在手掌心裡面 一小撮 用你的舌頭慢慢舔進去 慢慢吞下去 這就是所謂的乾吃鹽巴 馬上立即讓你的噁心想吐 如果是因為生病的狀況 還是中暑的問題 這個都可以很快的緩解 再來 我們會建議大家 把那個小玻璃瓶放在身上 包包裡面 您上課上到一半 想睡覺 肚孤了 缺氧了 您就把鹽巴倒在手掌心裡面補充一下 肚子餓了也要吃 為什麼肥胖減重減不下來 我都沒有吃飯了還減不下來 不是減不下來 是因為你身上的鹽不夠 鹽不夠才會減重減不下來 因為您已經少吃了還瘦不下來 這表示新陳代謝出了非常大的問題 所以請各位把真鹽補充足了 您就不會有減重減不下來的問題 胃食道逆流一定可以逆轉 再來 腳抽筋就是缺鈣的一個表徵 請大家務必把真鹽一定要隨時補充 只有隨時補充 但是你們一定會想 叫我吃這麼多 我會不會吃到腎臟有機會壞掉 請各位放心安心 如果吃苔鹽的鹽候學不敢保證 但是吃真鹽您就不用擔心 有機會壞掉 不可能 因為我們是吃礦物鹽 不是吃苔鹽的鹽 只有氯化鈉而已 各位 真鹽如果吃太多了 它會慢慢的從您的尿液裡面排出去 不會囤積 但是苔鹽的鹽氯化鈉就有可能囤積在您的腎臟 所以這一點請大家務必要注意 還有另外一點 喜歡喝茶葉的朋友 喝咖啡的前嫌 務必要注意 因為茶跟咖啡都是利尿的飲料 請大家喝完茶或咖啡之後 要補充同等量的水分進身體裡面 比如說 我今天出去買了一杯美式咖啡 中杯360cc 您把咖啡喝完之後 要補充同等量360cc的真鹽水 把水加上真鹽補再補充一遍 把360cc的水加上真鹽一樣喝完 不然的話 如果你沒有補充同等量的水分 茶跟咖啡會帶走身體裡面更多的水分 所以為什麼會血液濃稠 就是因為我們喝了利尿的飲料 利尿的咖啡利尿的茶 它會順便帶走身體裡面的水分 所以不是喝茶喝咖啡不好 是我們方法錯誤 請大家務必記得 一天的水量請大家務必記起來 體重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的體重有多重 體重乘以30cc 就是你一天要補充的水量 那個水量不包括你要喝的湯 你喜歡的咖啡 你喜歡的烏龍茶都不能 如果以50公斤的體重來講 乘以30cc 你一天的基礎水量就是1500cc 那請在這1500cc當中放了真鹽 它就會留在身體裡面 不會隨時流失掉 舉個例子 早上喝500cc的真鹽水 就已經去掉500了 剩下1000 你就在下午三點到五點 這時候一定要再補充 為什麼這時候走大腸經 一定要再補充一次500cc 那剩下的500cc 你就平均分在其他時段喝 當然不只喝1500cc 你可以喝超過沒有問題的 請大家務必注意這一點 通通要加真鹽水 記得 還有呢 感冒了 發燒了 不用急著看醫生 如果你知道 你自己是因為什麼流行性感冒 流行 一切的感冒基準點都是 細菌或病毒 會痠痛叫病毒感染 不會痠痛就是細菌感染而已 那這時候 你可以把真鹽水加溫水 真鹽加溫水 拿真鹽水來漱喉嚨 漱個兩遍之後 再喝下去 這樣子第一個 可以將你喉嚨的細菌殺死掉 第二個 在發炎的時候 我們的溫度 體溫都會比較高 你可以透過溫鹽水來降溫 所以為什麼你們生病 就跑醫院去掛點滴 那個點滴就是生理食鹽水 1000cc的純水 加9公克的真鹽 就是生理食鹽水 所以各位前線 在家裡好好的補充生理食鹽水 不用花大錢去醫院去調點滴 請大家務必記得這一點 還有我們一定很多人都會說 吃這麼多鹽不會怎樣嗎 當然不會怎樣 少吃才會怎樣 這裡再跟大家說明 眼淚是鹹的 鼻涕也是鹹的 還有我們的汗水也是鹹的 我們的尿尿是不是鹹的 如果不是鹹的 那你要趕快去掛新陳代謝科了 如果不是鹹的 你有可能是糖尿病的罹患者 還有我們的口水是淡鹹的 我們身體所有的液體都是鹹的 為什麼我們就不補充鹽巴呢 還要少吃鹽呢 所以這是錯誤的 後學簡單跟大家報告這些問題 請大家務必記得稍微做一下調整 剛剛後學講到抽筋 抽筋就是要補充鹽巴 把礦物質吃進來 我們已經有前前做過這個實驗 半夜抽筋痛得要死怎麼辦 突然想到後學說的 趕快起來 喝一杯溫鹽水 喝一喝 他說半個小時後就緩解 太高興了 真的各位前前 這個鹽真的是無敵天下好用的一個鹽巴 你們一定務必放心好好的用 做菜也可以用它不用擔心 還有一點真的不可思議 後學的兒子上班就是喝溫鹽水 為什麼他會乖乖喝 他說辦公室的鹽巴好 不是辦公室的水好難吃 都沒有味道的水他喝不下去 後學就跟他講 那你把真鹽帶去 加在你的開水裡面 結果他這樣子吃吃吃吃吃 不知不覺吃了半年多 冬天來的時候 居然可以不用蓋厚被子 一個涼被就過一個冬天 我們還在想奇怪 你怎麼這麼厲害都不用換被子 我兒子說就不會冷 不用蓋厚被子 結果後學就在這一本書裡面 吃對鹽救你命這本書裡面找到答案 因為鹽巴可以讓你身體變暖 所以我們昆道常常手腳冰冷 您不妨可以試試看 從現在這一刻開始 立即補充真鹽 您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那細節很多 還有很多的分享 沒有辦法在一次的錄音裡面 講清楚說明白 希望有機會 可以跟大家面對面的解說 也希望你們手上有好鹽之後 趕快利用它 重點把書本買回家 上網去買 吃對鹽救你命這本書 這裡書不是一般大眾人士寫的 都是醫生寫的 參考了很多文獻報告 這本書是國外的醫生寫的 告訴我們吃鹽才是救命的一個好方法 請大家不妨試試看 您會得到不同的一個感受 那後續就分享到這裡 希望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囉 謝謝大家
    2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