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3 人回報1 年前
現代醫學新觀念:人生健康老化「生老死」三階段,而非往昔「生老病死」四階段。只要你有「意志力」每天走路運動就能圓夢,盼共勉之!醫學知識供分享~不喜歡「走路」注意! 研究:每周走路五天「這狀況」明顯改善!
記者 蔣志偉 / 攝影 陳儒桓 蕭應強 報導
發佈時間:2023/06/19 22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JournalofSportsMedicine)刊登一篇研究,發現一群定期走路的民眾,出現膽固醇降低與血壓降低明顯改善狀況,靜止心率也大幅下滑,甚至有研究研究發現,每周走路5天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醫師指出運動不僅可以帶來生理上的益處,運動時心情變好,有助於緩解壓力、焦慮和憂鬱症狀。

醫藥記者蔣志偉:「英國運動醫學雜誌刊登一篇研究,發現一群定期走路的民眾,出現膽固醇降低及血壓降低明顯改善,也有研究顯示,每星期走路5天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睦霖復健科診所院長蔡育霖:「運動沒辦法做到的話,那其實呢,會造成身體上會有許多的問題,那應該我們目前希望是可以更進一步鼓勵說這個有氧運動,像基本的走路,那還有像是一些快走或者慢跑的狀況,都可以進一步去去做這個學習跟練習。」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王維理:「運動在塑造身心健康方面,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它對我們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具有深遠的影響。有氧運動可以強化心臟和肺臟的功能、增加新陳代謝率,維持健康的體重。而阻力運動也可以強化肌肉的健康,減少肌少症的風險;而負重運動可以直接增加骨質的生成,減少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規律的運動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使人面對病原體的侵犯時,更有能力抵抗各種疾病。

每天走路一小時!身體明顯變化嗎?
彰濱秀傳新陳代謝科主任蕭立偉:「每天走路一小時當然是最容易,而且是最方便一個起始的運動,這裡面代表著兩個重點,一個是每天表示說,這個是需要一段時間去穩定執行的,然後一小時當然表示代表運動的一個週期的長度,所以說如果說能每天走路一小時的話,那當然就會讓我們整個的代謝速率能穩定的做提升,身體會做一個穩定的能量代謝。」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王維理:「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每個禮拜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像是快走、騎腳踏車等等,讓自己感覺心跳加快,但是仍然可以跟別人進行對話,卻沒有辦法唱歌的程度;或者至少每個禮拜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

醫藥記者蔣志偉:「運動不僅可以帶給生理上的益處,也對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影響。進行運動時心情變好,有助於緩解壓力、焦慮和憂鬱症狀。此外,運動也可以塑造優美的身材,提升自尊心,改善自我形象。」

睦霖復健科診所院長蔡育霖:「運動(走路)是一個很好的運動,那美國運動醫學會呢?會建議說每週至少要做150分鐘的中度的有氧運動,那所以呢,在走路這一塊呢?其實是一個對於年長者啊,對於肥胖者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一開始的運動,它可以打破我們所謂的久坐的這個不良的習慣,那可以進一步去改善我們的心血管的功能。」

醫藥記者蔣志偉:「6分鐘走路,測試心肺功能,若能走400公尺以上,屬於正常狀況。」

彰化秀傳醫院心臟科副院長陳建志:「可是你低於300公尺的話,也就是說每個小時少於3公里的一個距離來講的話,可能心肺功能或者是腳的肌肉,可能會有問題,比較虛弱的一個狀況,所以可能就是要去找他的原因,所以哪一種運動是最適合人呢,基本上還是以用走路的方式,有人說要爬山有人說要快走有人是慢走,或者是其他的一個方式,其實走路是對我們的一個心肺功能是有幫忙。」

彰濱秀傳新陳代謝科主任蕭立偉:「走有走快走慢,所以說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執行到這樣的程度之後,開始可以接著要求看看,我們能不能達到我們所謂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就是220減掉我們年紀,那我們可以先開始抓說達到最高心率的60%,這樣子的一個程度去做運動執行,去走快跟慢,每個人會達到最高心率的能力不一樣。」

專家建議走路運動很重要,運動的強度應該要根據自己的健康情形慢慢增加,千萬不要突然進行劇烈的運動,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走路燃脂比慢跑多、還降31%腸癌!13個好處非走不可 走路是健身最好的藥帖,每天走路30分鐘,一星期走5天,幫助你活得健康、活得長壽、活的開心,來看看走路有哪些好處吧! 可釋放壓力、消除疲勞: 走路可以刺激我們的大腦分泌β-腦內啡,一種可以提振心情使人產生愉快感覺的 「快樂嗎啡」。研究顯示,多走路對於釋放壓力、消除緊張和疲勞有很大的功效,讓我們感到神清氣爽,不再焦躁。 降低罹患青光眼機率: 多走路可以降低得青光眼的風險。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可以幫助降低眼壓,預防青光眼。對已經得青光眼的人來說,則有減緩症狀的功效。 可減緩失智症狀: 科學家研究發現,走路增進我們的腦記憶迴路運作,使我們腦袋靈光。多走路可以幫助減緩失智或知能減退症狀,例如延後阿茲海默症的發病年齡。 可增加身體抵抗力: 多走路使我們身體強健,抵抗力超強。研究顯示,規律運動的人免疫力比較好,不容易感冒。為什麼呢?運動時血液循環比較快,使得免疫細胞大軍運作更加順暢,可以有效率的快速殲滅細菌和病毒。 可預防罹患心血管疾病: 走路促進血液循環及強化心跳效率,多走路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使得膽固醇量過多,容易誘發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病變,持續20分鐘以上的步行,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肪,增加好膽固醇的含量。此外,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一星期若走路3小時以上,可降低35至40%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可鍛鍊肌肉: 走路可以鍛鍊肩膀和手臂肌肉,走路時雙手自然擺動這個動作有助於鍛鍊我們的肌肉,運動強度越高,如到快走或是競走,效果更加明顯。 可降低高血壓: 多走路有助降 低血壓。研究顯示,經常走路血壓可以降低5毫米汞柱(mmHg), 對患有高血壓的人來說,走路是一項很合適的運動。 可使體態優美: 走路可以鍛鍊腹肌,使我們體態更美。 預防骨質疏鬆: 走路可以強化我們的骨質,預防骨質疏鬆。 降低罹患大腸癌機率: 研究顯示,常走路的女性和幾乎不走路的女性相比,得大腸癌的機率降低了31%。 可鍛鍊腿部肌群: 下肢的穩定對於腰部的支撐也很重要,大腿肌肉強化可以分擔穩定腰椎的力量,走路幫助鍛鍊我們的腿部肌群,強化包括股四頭肌、臗屈肌、腿後肌等部位。若走在有斜坡的路上,效果更加。 提升身體平衡感: 常走路有助提升我們的平衡感,使我們不易跌倒。走路時雙腿輪流抬起放下這個動作可以訓練我們的肢體協調和平衡感。 可以減重: 信不信由你,走路所消耗的熱量竟比慢跑多哩。 走路所消耗的熱量大部分來自於脂肪,而跑步所消耗的熱量只有其中30-50%來自脂肪。如果以相同時間內所燃燒脂肪來看,跑步因為速率較快,也就是說實際上在同樣時間內動的較多,想當然爾,跑步所耗熱量較多。但如果我們以百分比來看的話,其實走路所耗的熱量比慢跑來的多。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你可能會藉由走路燃脂或提升心肺能力,也許,走路是單純覺得舒服。你可能沒有意識到──我們在為了骨頭走路。而且,只要在日常散步中加入一些習慣,就能對骨骼產生更好的保護力,進而預防骨質疏鬆症和骨折。 紐約水牛城凱尼修斯學院運動機能相關領域助理教授佩利泰拉(Charles Pelitera)指出,走路固然對骨骼有一定幫助,但在走路時適時刺激(shock)骨頭更有益。 試每週走5次,每次約30分鐘,前4天加入以下4個簡單做法,最後一天就照平時的步伐即可;無法抽空認真散步也無妨,將下列方法加入路程中,對鍛鍊骨骼、提升骨密度一樣很好。 1.提起腳步快步走 高衝擊運動如跳繩,對強化骨骼的效果很好,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非要這麼做。《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期刊針對超過6萬名停經後婦女進行研究,發現每週至少快走4次的婦女,髖部骨折機率遠低於其他婦女。 所以,下次走路,嘗試一下「間歇走」。也就是在平常的走路速度中,加入3~5次各2分鐘的快走,速度要快得讓你無法與他人對話。每次快走中間,再穿插較慢的散步喘口氣,約1〜2分鐘,如此循環。幾個星期後,慢慢延長快走的時間。 對於有背痛或關節問題的人,這是很好的鍛鍊骨骼的方式,而且能避免高衝擊運動造成的運動傷害。 2.倒退走、橫著走 要為你的骨頭施加壓力,還有一個安全且簡單的方法:改變走路的方向。 發表在《國際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期刊一項研究發現,倒退走、橫著走跟高衝擊運動一樣,都能增加骨密度。佩利泰拉建議,平時行走3〜5分鐘,再花30秒橫著走或「倒退嚕」,重複這個模式,是個趣味又方便的健骨方式。 3.連續跳躍20下 特定的跳躍方法對停經前婦女來說,可說是骨頭的一大福音。一項研究發現,25~50歲的女性,連續跳躍20下,一天2次。4個月後,顯著增加了髖骨的骨密度。 下次走路時,試試在手機上設定計時器或多留意手錶,散步5~10分鐘後,跳30秒、休息30秒,繼續散步、再跳躍,如此重複。跳躍之前,記得彎曲一下膝蓋、轉轉雙臂和肩膀,活動關節和肌肉,以免受傷。 4.添加樓梯或斜坡進入路程 除了前面提到的快走,佩利泰拉表示,你還可以透過快步走高低、爬坡來鍛鍊骨骼。 如果你散步的環境周邊有很多小斜坡,你很幸運。只要在必經的路線中找到2~3個斜坡,或找附近學校或大型建築物外的樓梯,花個2分鐘走上、走下,「你的骨密度會出現奇蹟,」佩利泰拉說。 走路是最簡單的運動,不可能學不會。試著在日常路線中快走、跳躍、走樓梯或爬坡,讓自己累一點點,不會耽誤太多時間,也不至於害你氣喘吁吁,卻會為你的骨骼、骨密度和肌力帶來改變。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心跳過快,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2016-11-23 林昕潔/整理編輯 Line Share LINE Join 108.1 K收藏7 心跳過快,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血壓、血糖、體脂...等數字都對健康有莫大的影響,但有一種可以自己追蹤、測量的數字也很重要,那就是心跳!近期有國內健康機構指出,休息時的心跳若超過每分鐘70下,每多一下就會減少1個月的壽命。而國外的研究也認為,心跳越高,代表心臟輸出血液的效率不足,也可能是多種心血管相關疾病的徵兆;更有國外研究指出,心跳持續偏高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會增加55%! 心跳快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心跳會隨著人體的狀況而有所改變,像是運動之後心跳變快,是為了增加血流與氧氣供應的自然現象。不過,若是人在休息的狀態下所測得的靜止心率(resting heart rate)也持續偏高,可就非常不妙了。紐約長老教會醫院/威爾康乃爾醫學中心佩雷爾曼心臟研究所的科學家就指出,長期心跳過快可能是心臟病或其他疾病導致,且與較高的死亡率有關。 心跳過快者,死亡率較高 研究者花費五年時間、追蹤了9193位病患後發現,持續偏高的心跳(超過每分鐘84下、症狀發展或持續五年以上),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55%、全因死亡率增加79%有關。另外,相較於正常的靜止心率(每分鐘60~80下),每分鐘的心跳每增加10下,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就會提高16%,全因死亡率也增加25%。 過快的心跳也和高血壓有關,過高的血壓則會傷害血管壁的健康。另外,心率過高是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的指標之一,而自律神經系統的失調,也與缺血性心臟病、動脈粥狀硬化、心律不整等健康問題風險的增加相關。 主要研究者Peter Okin醫師認為,測量心跳既簡單又不花錢,也是醫師會進行的例行工作。但是,心跳會隨著身體狀況而改變,每天、每年的心跳都不一樣是正常的。因此內科醫師不應只考慮單一心跳讀數,更要追蹤長期的心率改變。這項簡單卻重要的指標,能夠標示出可能致命的健康問題,但藉由診斷與治療,仍然能夠預防惡化。 降低心跳從生活著手:多吃魚、補充纖維礦物質,規律運動 當發現自己有長期心跳過快的問題時,除了就醫治療,也要從生活中著手,幫助心臟重新找回健康。其中最重要的做法,就是運動和飲食。 《Frontiers in Physiology》期刊中曾有研究指出,增加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鱒魚、鮭魚、鮪魚、鯖魚、鯡魚等魚類,與顯著降低心率有關,因為魚油中的omega-3對心臟肌肉收縮有直接影響,能夠幫助降低心率。 另外,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夠降低會導致心率提高的三酸甘油酯;飲食中較佳的鎂鈣比例,則有益於肌肉收縮與放鬆的機能,有助於控制心率;攝取鉀、減少鈉,則有助降低血壓。 藉由有氧運動,則能夠強健心臟、使其能夠在每次收縮時送出更多的血流,提升送血效率,就能讓心臟以更少的收縮次數完成工作,心跳也會隨之減少。新墨西哥大學運動科學家Len Kravitz指出,規律運動能夠使靜止心率每分鐘降低5~25下,而心跳減少也能夠提升心臟送出富含氧氣和養分的血液的效率。 心跳快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76歲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罹癌、摘5臟器,每天做1事10年癌症不復發 發布時間 2017年11月15日 【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對於室內設計或是建築美學有所研究的民眾,可能都認識日本知名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現年已經高齡76歲的他,從2009年開始對外宣布自己罹患多種癌症,至今已經摘除了膽囊、膽管、十二指腸、胰臟、脾臟等五個臟器,然而令人驚訝的是,聽起來渾身是病且垂垂老矣的他,仍生龍活虎地活躍在建築界,更不需要專人看護,能夠自己獨立生活。 以座右銘勉勵自己 每日萬步讓他10年癌症不復發 就算生為性格開朗的大阪人,安藤忠雄仍坦承自己在得知自己罹癌時,一度也覺得人生跌至了谷底,但是秉持著「失敗了還要計劃好下一次、下下一次,加倍努力前進。永遠不氣餒!」的座右銘,讓他渡過了艱辛的抗癌時光。 透過當時的主治醫師給予的建議,安藤忠雄開始以一日一萬步為目標,每天徒步行走到自己的辦公室上班,也是因為這樣大量的有氧運動,讓他體內的新陳代謝大幅加快,細胞修復速度也提高,從病發至今將近10年,除了未完全切除的胰臟上,癌症沒有復發跡象之外,更沒有新的器官罹癌。 東大醫院調查:完全不運動者的癌症死亡率是積極運動者的4倍 而參與安藤忠雄癌症療程的,東京大學醫學部附設醫院放射線醫學博士中川惠一則表示,根據東大醫院替「東京瓦斯」公司進行了15年定期健檢的資料可以發現,接受檢查的9677名男性中,平時完全不運動者的癌症死亡率,是積極運動者的4倍之高,也是偶爾運動者的2倍高。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也指出,有運動習慣者不但罹患大腸癌的機率較不運動者低了40~50%,罹患乳癌的機率也低了30~40%;反之,不運動卻會提高肺癌、女性子宮各部位癌、男性攝護腺癌的罹病機率。 有氧運動幫助身體抗氧化 加速淋巴循環強化免疫力 而日本腸道醫學博士後藤利夫則表示,目前的醫學研究普遍都將活性氧造成的基因損傷視為罹癌的一大原因,而定期的有氧運動則可以幫助身體抗氧化、排出活性氧,並且強化免疫細胞數量跟淋巴循環,加速免疫細胞清除致癌因子的速度。(big happy smile)(big happy smile)(big happy smile)(big happy smile)(big happy smile)(shining heart)(shining heart)(shining heart)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走路吧! 埔里「夜走」推動者孫正春的經驗談! 孫正春走到腫瘤也怕他!孫正春身體力行100天,2個腫瘤消失了,16種宿疾改善了。想健康,走路最簡單,不花錢,絕無副作用。 孫羽佑(孫正春之子,神經科學博士):「我覺得爸爸會抗癌成功,關鍵在於『堅持到底』。 他的確在開始長途走路的一百天內腫瘤消失了,心跳正常了,很多人看到成效出現就停止,但他非但沒有鬆懈,反而更堅持走下去,直到現在,持續二十幾年。」 他原本天天吃焢肉、能坐就不願站,直到癌症的陰影迫近,才驚覺必須改變!從完全不走路到一天走上六小時,他慢慢走,打赤腳走,拿著啞鈴負重走;他吃樹葉、喝葉子水,打造了一個「山上的家」,三餐吃優格,徹底改變體質。 兩個腫瘤一百天消失不是奇蹟,而是「動、綠、奶」的有力實踐。 他到宜蘭工作,就把走路的觀念傳給同事;搬回埔里,帶動了遠近馳名的社區「夜走」熱。他還鼓勵原已無法進食、無法行動的癌末朋友,從吃一小滴優格、爬行一小步開始,重獲健康。 他賦予了「距離」全新的意義,只要走路到得了的地方,就不算遠。人生的路,原來可以靠雙腳走出來,而最重要的是:堅持走下去。「堅持到底」,讓孫正春贏回健康,更讓他走出了康莊大道!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每日健走15分鐘,延壽3年。 英國癌症團體:每日健走20分鐘,癌症死亡率減半。 孫正春之妻陳梅香曾患腎臟病,身體水腫到像懷孕,每天走路讓她重獲健康。 紀政的尿失禁毛病因走路不藥而癒,而且6個月瘦了20公斤。 希望基金會祕書長黃純湘的癌末父親,靠走路贏回了7年人生。 前暨南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梁雙蓮,以走路擺脫了更年期及失眠困擾。 作家陳芸英長期受便祕所苦,開始走路的第二天,便祕問題竟然解決 了。 走路很簡單,就是「走出去」而已。出門多走一站搭車或提早一站下車;在公司少打一通電話,直接走去找同事;不必刻意挑什麼健走路線,有時間就走。 把自己交給雙腳,慢慢走,不要急,才能走得遠、走得久。有人問: 「走這麼長、這麼久的路,不累嗎?」孫正春說: 「只要心不趕,就不會累。」 不管身體有多糟糕, 背一定要挺,不能垮下去,只要能動就要動,動一下也好。 可別小看「動一下」這是很單純的求生訊號。既然站得起來,就試 著走出去吧!一步就好。第二天再走一步,慢慢來,只要一天進步一點點就可以。 ◎「走路」 就像每天都 要吃飯、睡覺一樣,是生命的必需品。讓走路融入每日生活,養成隨時走路的習慣。 ◎走路是最緩和、最舒服的一種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需要技術、不需要夥伴。慢慢走,不要想太多,重點是持之以恆。 ◎剛走路的人都希望走快點,趕快走完,好回家休息,但當你走到一個程度,就會曉得什麼樣的方式對你的身體和生理有幫助。 ◎走路運動....不是趕路運動。輕鬆走,慢慢走;天熱/帶條毛巾 ;天涼/帶件薄外套。走路可以運動到環跳穴,改善上熱下寒的情形,也可以活潑足三陽的氣機,使陽下行而陰上滋,是活命之源! ◎ 活得健康的重要原則「一少三多」: 少吃、多休息、多喝水、多流汗! ◎ 滿身流汗對各種疾病都是有益的! ◎ 飯量越大丶耗氧也越大丶細胞越缺氧,心臟就越加壓,血壓也就越高了!最好"五分飽",不要撐飽! ◎ 空腹時身體發熱流汗是最有效的新陳代謝法,也是細胞自行清血解毒,補氣活化的時機。(消化系統運作時,就停止排毒)
    16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你還在晚上散步嗎?現在知道還不晚! 今夜遇見溫暖溫情質感 世衛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數據統計: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流動起來,活血化瘀;可擠壓人體50%的血管,是簡單的“血管體操”;至少可運動50%的肌肉,有助於保持肌肉總量。 多項研究均明確指出,走路在防病、長壽方面功效突出。具體而言就是,走路可以預防脂肪肝、心髒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緩解骨質疏鬆,改善腰、肩、頭部疼痛,遠離老年癡呆等等。 走路一定要走夠量 走路那麼好,那麼走多少步比較合適呢? 2019年5月《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研究1.8萬多名美國老年婦女(平均年齡72歲)後,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 結論有兩點: 1、步行的確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 2、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也就是說每天最佳的行走步數是:7500步! “暴走”也會傷身 走路好,但“暴走”也會傷身。有些人每天暴走2萬步、3萬步...... 走路太多,會對身體產生損傷,首當其衝的便是膝蓋。 長時間暴走,中老年人的半月板最受傷。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不間斷地摩擦軟骨,容易引起炎症出現水腫; 二是骨關節也有使用年限,無論身體條件多麼好,骨關節都存在老化和功能退變的問題。正所謂“ 生命在於勤運動,關節在於省著用”。 走路注意事項 我們都知道走路是一種良好的鍛煉方式,但是同時也要了解,走路鍛煉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下午走路最佳。 早晨六點到十二點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階段,晚上光線差,容易跌倒。 2、禁止在大馬路旁邊走路。 英國《柳葉刀》曾發布調查結果:因空氣污染,沿繁華的馬路散步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動脈硬化狀況甚至惡化。 禁止每日步數過多。 走路時不可過度、頻率不可太高,每天追求一兩萬步會損害關節。 3、最好走路的地方最好有樹。 每天最好在40分鐘左右走7500步。 走完後最好是微微出汗的狀態。 不同走法,作用不同 1、調理防便秘——扭著走 在健步走的過程中,加大腰和胯部的轉動,讓身體在行走中有節奏地扭動起來,可以促進排便,防止便秘。 2、減腰圍肚子——敲著走 走路時捎帶手加些動作(比如敲帶脈),每天堅持10分鐘,能很好地幫助減腰圍。 3、養腎護腎——踮腳走 每天踮起腳走10分鐘左右,中間可以走走停停,可以按摩足三陰,溫補腎陽。 4、護頸椎——“10點10分”走 雙臂向上斜舉,就像表針指到“10點10分”的位置上,抬頭挺胸,進行行走鍛煉,每天堅持。有助於鍛煉肩部、頸部肌肉,緩解和預防頸椎疾患。 5、高血壓患者——腳掌著地走 要腳掌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頭暈。 6、冠心病患者——餐後1小時慢步走 要在餐後1小時慢步走,以免誘發心絞痛,長期堅持有助改善心肌代謝,並減輕血管硬化。
    5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我要為妳多活幾年 高球皇帝阿諾帕瑪有一段黃昏之戀,他70喪偶,75歲娶了65歲的老奶奶。阿諾和第二任妻子在夏威夷自己設計的球場Turtle Bay舉行婚禮。他說了一句感人的話:「我要為妳多活幾年。」 他們過了幸福的12年。因為高爾夫,讓他們的願望那麼容易實現了。 高爾夫是一個長夀的運動。高爾夫適合各種年齡層,從四歲到一百歲都可以揮桿。只要你能走路,就能打球。華人圈中最著名的長夀高手是香港影視大亨邵逸夫,他每周都固定打球。他活到107歲辭世。現在,球場上看到九十多歲的球友,已不稀奇了。 台灣的人瑞級球友有很多位。林口球場的會員謝文彬醫師106歲了,每星期打球二三次。前總統府副秘書長張祖詒、蔣經國的文膽,101歲了,每星期維持一次擊球。在台灣,九十歲還在揮桿的人已增加很多。阿瘦皮鞋創辦人羅水木說人生八十才開始,明年他滿十歲時,要接任龍馬高爾夫球隊隊長,還要帶大家去國外旅遊揮桿。 高爾夫揮桿可激烈可溫和,一桿三百碼,和三桿一百碼都行。七十歲之後還能呼朋引伴的運動,大概只剩高爾夫了。社交聯誼中,高爾夫仍是一項多數人都能參與的活動,打完球之後的聚餐哈啦,恰巧是老伴老友和老酒(嗜好)集一身的寫照。 瑞典的一份研究指出,在性別、年齡和地位相同的人群中,常打高爾夫的人比不打高爾夫的人平均壽命長約5年。芬蘭一項關於高爾夫運動的研究指出,每周下場兩至三次的中年人,身體素質會明顯改善。打高爾夫可以預防和治療超過40種慢性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乳腺癌和結腸癌等。 常打高爾夫還能避免憂鬱症,避免老年痴呆。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亦指出,打高爾夫對大腦有益,更具體地說,對心理健康有益,研究表明,高爾夫球友較少受到憂鬱、焦慮和癡呆症的困擾,高爾夫球很少是一個人打,在大自然中,時而專注時而放鬆的完成18洞,完全舒壓了。 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2011年針對長春職業高爾夫球員做了一項壽命的預測研究(Survival Function Estimates),他們的研究對象是近年來參加長春賽的313位職業選手,他們都至少拿到過一次美巡常規賽冠軍。結果顯示,88%的長春高爾夫職業球員的預計壽命超過76歲,相比之下,同一年齡群的普通美國男性(50歲以上)預計壽命超過76歲的只占50%。 要健康快樂的多活幾年,打高爾夫吧!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走路吧! 孫正春走到腫瘤也怕他! 孫正春身體力行100天,2個腫瘤消失了16種宿疾改善了!想健康,走路最簡單,不花錢,絕無副作用! 「我覺得爸爸會抗癌成功,關鍵在於『堅持到底』。 他的確在開始長途走路的一百天內腫瘤消失了,心跳正常了,很多人看到成效出現就停止,但他非但沒有鬆懈,反而更堅持走下去,直到現在,持續二十幾年。」 孫羽佑 孫正春之子,神經科學博士 他原本天天吃焢肉、能坐就不願站,直到癌症的陰影迫近,才驚覺必須改變! 從完全不走路到一天走上六小時,他慢慢走,打赤腳走,拿著啞鈴負重走;他吃樹葉、喝葉子水,打造了一個「山上的家」三餐吃優格,徹底地改變了體質。 兩個腫瘤一百天消失不是奇蹟,而是「動、綠、奶」的有力實踐。 他到宜蘭工作,就把走路的觀念傳給同事;搬回埔里,帶動了遠近馳名的社區「夜走」熱。 他還鼓勵原已無法進食、無法行動的癌末朋友,從吃一小滴優格、爬行一小步開始,重獲健康。 這一份對走路的執著和熱愛,鼓舞了無數人迎向希望。 他曾花六天翻越中央山脈,從南投走到宜蘭;四十五天健走,以一雙傷痕累累的「真皮鞋」實現赤腳環台夢想;更跨足世界,走向義大利,兩天完攻山海雙線的考驗。 他賦予了「距離」全新的意義,只要走路到得了的地方,就不算遠。人生的路,原來可以靠雙腳走出來,而最重要的是:堅持走下去。 「堅持到底」,讓孫正春贏回健康,更讓他走出了康莊大道!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每日健走15分鐘,延壽3年!英國癌症團體:每日健走20分鐘,癌症死亡率減半! 走路的好處,他們都親身體會到! ◎孫正春之妻陳梅香曾患腎臟病,身體水腫到像懷孕,每天走路讓她重獲健康。 ◎紀政的尿失禁毛病因走路不藥而癒,而且6個月瘦了20公斤。 ◎希望基金會祕書長黃純湘的癌末父親,靠走路贏回了7年人生。 ◎前暨南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梁雙蓮,以走路擺脫了更年期及失眠困擾。 ◎作家陳芸英長期受便祕所苦,開始走路的第二天,便祕問題竟然解決 了。 走路很簡單,就是「走出去」而已。出門多走一站搭車或提早一站下車;在公司少打一通電話,直接走去找同事;不必刻意挑什麼健走路線,有時間就走。 把自己交給雙腳,慢慢走,不要急,才能走得遠、走得久。有人問: 「走這麼長、這麼久的路,不累嗎?」孫正春說: 「只要心不趕,就不會累。」 ◎不管身體有多糟糕, 背一定要挺,不能垮下去,只要能動就要動,動一 下也好。 可別小看「動一下」這是很單純的求生訊號。 ◎既然站得起來,就試 著走出去吧!一步就好。第二天再走一步,慢慢來,只要 一天進步一點點就可以。 ◎「走路」 就像每天都 要吃飯、睡覺一樣,是生命的必需品。讓走路融入每日生活,養成隨時走路的習慣。 ◎走路是最緩和、最舒 服的一種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需要技術、不需要夥伴。 ◎其實走路很簡單,就是走出去而已,把自己交給雙腳,慢慢走,不要想太多,重點是持之以恆。 ◎剛走路的人都希望走快點,趕快走完,好回家休息,但當你走到一個程度,就會曉得什麼樣的方式對你的身體和生理有幫助。 走路運動....不是趕路運動。 輕鬆走,慢慢走; 天熱/帶條毛巾 ; 天涼/帶件薄外套。 生病不是意外,是自己平常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病痛來襲,只有默默承受。 走路可以運動到環跳穴,改善上熱下寒的情形,也可以活潑足三陽的氣機,使陽下行而陰上滋,是活命之源! 22:46 鄭素珠 兩天後刪除 ⭕⭕ 榮總急診部王醫師傳送@ 很寶貴的養生短文 ◎ 成為永遠病人的二大原因:過食 + 藥物! 就是吃太多啦,還有就是吃葯,這絕對不是好事,醫師和護理人員,都很少吃葯。 ◎ 糖尿病是全身性的代謝紊亂!主因則是胰臟過度疲勞! ◎ 細嚼慢嚥是在降低胰臟負擔! ◎ 活得健康的重要原則?一少三多! A丶少吃; B丶多休息; C丶多喝水; D丶多流汗! ◎ 滿身流汗對各種疾病都是有益的! ◎ 飯量越大丶耗氧也越大丶細胞越缺氧,心臟就越加壓,血壓也就越高了! ◎ 吃飯最好"五分飽",不要撐飽! #當身體飢餓感訊號出現時,正是排毒旺盛,免疫功能快速增強時! ◎ 空腹時身體發熱流汗是最有效的新陳代謝法,也是細胞自行清血解毒,補氣活化的時機!(消化系統運作時,就停止排毒!) ◎ 癌症的主因:超級中毒+組織缺氧(重度缺氧)! ◎ 癌症是身體長期處於中毒狀態(強酸),所引起"缺氧"的自然現象! ◎ "氧"是身體治病救命的靈丹,它決定腺體調節能力,免疫系統的強弱,更掌控了癌症病人的生殺大權!(clap)(clap)(thumb up) 請看完後 ,拜託你把它轉寄出去,別只顧著存檔 喔! (再忙也請看)
    4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走路吧! 孫正春走到腫瘤也怕他! 孫正春身體力行100天,2個腫瘤消失了16種宿疾改善了!想健康,走路最簡單,不花錢,絕無副作用! 「我覺得爸爸會抗癌成功,關鍵在於『堅持到底』。 他的確在開始長途走路的一百天內腫瘤消失了,心跳正常了,很多人看到成效出現就停止,但他非但沒有鬆懈,反而更堅持走下去,直到現在,持續二十幾年。」 孫羽佑 孫正春之子,神經科學博士 他原本天天吃焢肉、能坐就不願站,直到癌症的陰影迫近,才驚覺必須改變! 從完全不走路到一天走上六小時,他慢慢走,打赤腳走,拿著啞鈴負重走;他吃樹葉、喝葉子水,打造了一個「山上的家」三餐吃優格,徹底地改變了體質。 兩個腫瘤一百天消失不是奇蹟,而是「動、綠、奶」的有力實踐。 他到宜蘭工作,就把走路的觀念傳給同事;搬回埔里,帶動了遠近馳名的社區「夜走」熱。 他還鼓勵原已無法進食、無法行動的癌末朋友,從吃一小滴優格、爬行一小步開始,重獲健康。 這一份對走路的執著和熱愛,鼓舞了無數人迎向希望。 他曾花六天翻越中央山脈,從南投走到宜蘭;四十五天健走,以一雙傷痕累累的「真皮鞋」實現赤腳環台夢想;更跨足世界,走向義大利,兩天完攻山海雙線的考驗。 他賦予了「距離」全新的意義,只要走路到得了的地方,就不算遠。人生的路,原來可以靠雙腳走出來,而最重要的是:堅持走下去。 「堅持到底」,讓孫正春贏回健康,更讓他走出了康莊大道!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每日健走15分鐘,延壽3年!英國癌症團體:每日健走20分鐘,癌症死亡率減半! 走路的好處,他們都親身體會到! ◎孫正春之妻陳梅香曾患腎臟病,身體水腫到像懷孕,每天走路讓她重獲健康。 ◎紀政的尿失禁毛病因走路不藥而癒,而且6個月瘦了20公斤。 ◎希望基金會祕書長黃純湘的癌末父親,靠走路贏回了7年人生。 ◎前暨南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梁雙蓮,以走路擺脫了更年期及失眠困擾。 ◎作家陳芸英長期受便祕所苦,開始走路的第二天,便祕問題竟然解決 了。 走路很簡單,就是「走出去」而已。出門多走一站搭車或提早一站下車;在公司少打一通電話,直接走去找同事;不必刻意挑什麼健走路線,有時間就走。 把自己交給雙腳,慢慢走,不要急,才能走得遠、走得久。有人問: 「走這麼長、這麼久的路,不累嗎?」孫正春說: 「只要心不趕,就不會累。」 ◎不管身體有多糟糕, 背一定要挺,不能垮下去,只要能動就要動,動一 下也好。 可別小看「動一下」這是很單純的求生訊號。 ◎既然站得起來,就試 著走出去吧!一步就好。第二天再走一步,慢慢來,只要 一天進步一點點就可以。 ◎「走路」 就像每天都 要吃飯、睡覺一樣,是生命的必需品。讓走路融入每日生活,養成隨時走路的習慣。 ◎走路是最緩和、最舒 服的一種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需要技術、不需要夥伴。 ◎其實走路很簡單,就是走出去而已,把自己交給雙腳,慢慢走,不要想太多,重點是持之以恆。 ◎剛走路的人都希望走快點,趕快走完,好回家休息,但當你走到一個程度,就會曉得什麼樣的方式對你的身體和生理有幫助。 走路運動....不是趕路運動。 輕鬆走,慢慢走; 天熱/帶條毛巾 ; 天涼/帶件薄外套。 生病不是意外,是自己平常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病痛來襲,只有默默承受。 走路可以運動到環跳穴,改善上熱下寒的情形,也可以活潑足三陽的氣機,使陽下行而陰上滋,是活命之源!
    7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每天該喝多少咖啡適合你?》 導讀:咖啡給健康帶來的好處多還是害處多,爭辯似乎一直在持續。每天該喝多少咖啡呢?供您參考。 ✿1杯咖啡 好處:希臘研究人員對485名65歲以上的老人進行研究後發現,每天1杯咖啡可以保持動脈健康、穩定血壓。 英國布里斯託大學對600位志願者的調查也表明,每天1杯咖啡可以增強腦力。 壞處:咖啡因需要8個小時才能被完全排出體外,所以如果下午3點或4點以後喝咖啡,很容易出現睡眠障礙。 ✿2杯咖啡 好處: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研究發現,200毫克咖啡因,相當於兩杯咖啡的含量,可以預防記憶力下降和老年痴呆症。 《國際運動醫學雜志》的研究也表明,運動前30分鍾喝咖啡有助提高成績。 壞處:如果是孕婦,咖啡攝入量應少於兩杯,否則會增加流產風險。 ✿3杯咖啡 好處:美國化學醫學期刊研究發現,每天3杯咖啡可將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減少1/5。 每天喝3杯的男性,患膽結石風險降低40%。 壞處:美國2006年的研究表明,每天3杯咖啡使心率增快,血壓稍微上升,可能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4杯咖啡 好處:美國猶他州大學的研究發現,4杯咖啡約含400毫克咖啡因,可將口腔癌和喉癌風險減少39%。 此外,還可降低結腸癌、乳腺癌和II型糖尿病的風險。 壞處:每天4杯咖啡將風濕性關節炎風險增加1倍。 ✿5杯以上 好處:東京研究人員對9萬人長達10年的研究發現,每天5杯咖啡可以將肝臟損傷的風險減少3/4。 壞處:咖啡因干擾鈣的吸收,會增加骨質疏鬆風險。喝太多會加速體內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流失。 在升高血壓的同時,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警惕“垃圾咖啡” 三合一即溶咖啡是最典型的“垃圾咖啡”。其中咖啡伴侶含有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患心臟病、糖尿病的風險。 最好的方法是喝用咖啡豆現磨的咖啡。一般來說,中度烘焙的咖啡豆最好,酸苦適中,健康功效也最大。 ❥建議飲用:每天2杯,飯後喝。每天咖啡因的攝入總量最好別超過250毫克,相當於喝2杯咖啡。 喝咖啡最好在早餐及午餐後,可以減少對腸胃的刺激。最好不要在晚餐後喝,以免影響睡眠。 編輯製作:Sam Hsu 2020.09.16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