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年前
確診輕症不要太開心 研究發現:43%出現長久性後遺症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amp/amp_news.php⋯news_id=2254857&from=ampshare-line-fixed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美國邁阿密大學米勒學院(University of Miami Miller School of Medicine)一項研究發現,即便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痊癒後,病毒仍可能在男性生殖器中停留半年以上,進而導致性功能障礙,出現長時間陽痿等症狀。先前馬薩米的(Ranjith Ramasamy)另一項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還可能侵入男性的睪丸組織,為新冠肺炎可能影響男性生育力、透過性傳播等假設奠定基礎。研究團隊學生克雷施(Eliyahu Kresch)表示,「我們最新的研究結果,提供另一個人們應該全力防堵新冠肺炎的理由」,因為即便染疫痊癒,仍可能存在後遺症。
    5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轉傳分享 ~ 台灣近日疫情狂飆,有人忙做民調,疫情越嚴重,陳時中民調越高。如果不是做民調的人做得很假,就是我們的經驗法則出了問題。官做得越爛,人民支持度越高,這門學問實在太深奧了。 衛福部長陳時中最近越來越有自信,放聲大膽地說,台灣確診人數從350萬到460萬人都有可能,說的臉不紅氣不喘。衛福部每天記者會的圖卡都把重點放在輕症及無症狀99.6%,好魔幻的數字啊。意即確診了也不要怕,你會在這個99%裏面。 陳時中沒有說出來的真相是,這99%的確診人口裡,有輕重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官署不說,我們不可不知。近期有國際期刊研究指出,輕症患者康復後,比起沒有染疫,被診斷出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38%,兒童確診後一個月,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無感染者的2.5倍。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4月刊登在《自然》(Nature)的報告顯示,輕症患者可能造成輕微腦損傷;今年3月刊在《自然》期刊的一篇研究指出,沒有住院輕症患者比起無染疫者,感染新冠病毒加速輕症患者的大腦灰質流失。 上述黃立民的說法是經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澄清後的官方說法,連官方都認證過了,輕症是有後遺症的。 從陳時中口中說出的3~400萬人確診,說的雲淡風清,染疫像吃粥一樣平常,400多萬人染疫跟衛福部無關,台灣疫情守不住,台灣民眾得靠媽祖保佑,會不會染疫,靠搏杯問神還有靠機運,唯獨不靠政府。 在這場防疫大作戰中,陳時中所帶領的防疫指揮中心缺席了。讓人民大量自然感染,透過各大名醫、官方御用學者大事宣揚確診是走向正常生活的必然途徑。強調確診有眾多好處,可以提升免疫力,增加抗體,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正常。 避開以下東西隻字不提:輕症確診在染疫後會出現長期症狀,據英國國民保健署定義,若解除隔離後自染疫起12週,仍持續存在症狀,則稱之為long Covid。常見症狀有胸悶喘咳等呼吸道症狀,極易倦怠,疼痛或肌肉痛,頭痛或周邊肢體麻木,掉髮或皮膚出疹。有些患者會出現「腦霧」,即無法專心,認知功能異常,暈眩等等,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上述這些話絕不會出現在陳時中口中。 陳時中所帶領的指揮中心,從過去追求加零,到今天態度360度大轉變,變成美化染疫的說法,也說服社會大眾染疫是件好事,徹底顛覆地球人對染疫的認知。 中央政府棄守防疫,讓人民自然確診甚至鼓勵大家確診,都說早晚輪到你,台灣社會對政府不做防堵,只強調確診輕症的美好,隱匿輕症的恐怖後遺症,居然選擇逆來順受,不哭不鬧。 對照去年3+11防疫破口,在野黨拚起命來對陳時中口誅筆伐,這次竟然悄悄安靜無聲!面對恐怕500萬人確診的事實,大家選擇吞下去,這也是台灣奇蹟。 美麗島電子報昨天做了一份民調,陳時中支持度不降反升,確診數越爆越多,陳時中支持率越來越高,早知讓全民確診可以迎來高支持率,當初何必苦守台灣疫情,引來一身罵名?綠委還趁機說,可見民眾看見了陳時中的努力,給予肯定。 陳時中「努力」叫大家確診,這是我們看到的事實。而這種努力獲得高民調,叩叩叩!到底是我的眼睛業障重,還是民調便宜,名嘴更便宜,張口就拿著民調說,「他很棒,全民染疫是政府努力的目標,台北市長選他就對了」。 除了疫情是人民的劫數,這些名人做的所謂民調更是社會災難亂源。 文/徐志明(資深媒體人)
    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臨床試驗證實具良好輔助效果 花慈淨斯本草飲 預防長新冠後遺症 2022-05-27 ╱經濟日報 ╱第A15版 ╱醫療 ╱花蓮訊 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確診人數不斷上升,即使新的突變病毒感染患者大部分都是輕症或無症狀,但國際研究發現「二次感染」及「長期後遺症」,也就是「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將成為未來嚴重的疫情問題。花蓮慈濟醫院自2020年研發出應用中草藥的淨斯本草飲,在臨床試驗上證實具有良好的輔助效果,近期研發團隊針對新冠肺炎後遺症、併發症及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何宗融與黃志揚在日前帶領研發團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林欣榮表示,新冠患者的長期症狀有可能遍及全身,造成慢性長期發炎導致潛在疾病,如肺浸潤、急性肺損傷及心血管相關症狀。據研究報導指出,由於新突變病毒造成長期血管發炎及侵入神經系統,可能導致心腎功損傷及「腦霧」徵狀,使患者注意力不集中、憂鬱、記憶損傷,且伴隨睡眠障礙、疲倦、長期疼痛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由於許多兒童尚未施打疫苗,青少年及兒童的確診率相較於前2年大幅提升5至6倍。綜觀成人及兒童患者,新突變的新冠病毒會侵襲身體多個系統,造成全身性發炎疾病,最終導致成人患者的細胞激素免疫風暴與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等疾病。因此,不僅要提升施打疫苗普及率外,也需要針對全身性發炎及長期後遺症的輔助調養,以降低長新冠的後遺症。 中醫部何宗融副院長說,證嚴上人慈悲為懷,有鑑於疫情的發展,委請林欣榮帶領中醫部及心血管暨粒線體相關疾病研究中心黃志揚副院長組成團隊,嚴守「有益無損」的準則,精進探討對抗瘟疫、保健身心的淨斯本草飲。(劉靜君)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 台灣每日確診人數破8萬,雖然多數為輕症及無症狀,但康復解隔後真的能無後顧之憂嗎?🤔 根據國際研究發現,無症狀和輕症感染者康復後仍有可能受「#長新冠」困擾。 #長新冠是什麼? 又稱為「新冠長期症狀」,也就是 #新冠後遺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長新冠(Long COVID)指的是曾經或可能確診新冠病毒3個月後,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甚至長達一年,且無法由其它的診斷來解釋的現象。 - #長新冠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 ❶極度疲倦 ❷頭痛、頭昏 ❸喘不過氣、呼吸急促 ❹味覺、嗅覺的異常變化 ❺腦霧、記憶力和注意力低落 ❻失眠、睡眠障礙 ❼關節痛、肌肉痛 另外,還有一些較少見的症狀,如:落髮、焦慮、腹瀉等都有可能發生。 以及,不少確診者因為長期咳嗽,甚至會咳傷咽喉,因此,在保養喉嚨工作上,首先要避免說話過於用力、聲音太大、過度用嗓,同時要保持咽喉濕潤。 建議多飲用溫水,戒煙酒,日常可多食用潤肺食材,像是山藥、百合、川貝、銀耳、蜂蜜、玉竹等,有助於生津止咳、潤燥補氣。 - #長新冠有機會痊癒嗎? 長新冠是可以治療、恢復的,只是需要後續長期保養與復原的時間,千萬不要以為病情好轉後就會自然痊癒的假象,如果未積極治療,症狀可能起起伏伏或消失後再復發,嚴重可能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與工作。 若有任何不適症狀,可以利用衛福部推出的「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來治療,盡快尋求中醫師的協助診斷,並遵循醫師指示對症下藥、調整體質,是會漸漸恢復,減緩後遺症帶來的不適感的!
    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新冠後遺症,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這個話題,很多的朋友認為新冠已經發生三年了,現在醫療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即使感染了也不至於要了命可以治好,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新冠後遺症要比新冠病毒本身更可怕。我們曾經認為新冠病毒治癒以後,我們的身體就會恢復如初,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美國牛排大王肯特泰勒因為無法忍受新冠帶來的嚴重後遺症,自殺了。 意大利的足球明星馬爾蒂尼康復之後肺部嚴重受損,10分鐘的運動都承受不住,很多人戰勝了病魔卻難逃新冠後遺症。在英國首批康復的4萬人當中,約有1/8的人在出院後5個月內死亡,約有1/3的人因為嚴重的併發症在半年內重新又住回了醫院進行治療。國際頂級的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一項研究,一年的時間跟蹤了1276名從武漢金銀潭醫院出院的新冠患者,結果就發現儘管大部分患者恢復以後能夠基本正常的生活,但是健康狀況對比正常人來說差了很多,包括抑鬱、睡眠障礙、脫發、味覺和嗅覺的缺失,頭疼關節疼,部分患者還存在心血管損傷的跡象,甚至還有部分患者出現了生殖障礙。 美國佛羅里達的一位患者新冠治癒之後患上了一種極其罕見的後遺症叫巨舌症,就是他的舌頭在不斷的長大,後來醫生沒辦法切除了他部分舌頭,才才逐漸讓他恢復了進食說話的能力。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學腦科學系研究發現,在跟蹤測試的8萬多名新冠患者當中,普遍存在智力下降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患者智力下降了8.5,8.5意味著什麼?相當於大腦直接老了10年。國際阿爾茲海默症協會副主席也指出,新冠感染可能會導致持續性的認知損傷,甚至導致老年痴呆的症狀。 所以新冠不能簡單的看成是一種肺炎,更不是流行性感冒的一個加強版,而是一個綜合症,它破壞的不僅僅是你的肺,而是導致全身多器官的一個損傷,即使痊癒以後也會出現長期的後遺症,不少的新冠患者即便痊癒,但卻要一直承受後遺症的折磨,直到死亡。 所以新冠病毒的治癒並不代表著我們就勝利了,人類目前對新冠後遺症還沒有系統的進行研究,能做的就是加強保護。如果大家瞭解了這些知識之後,你就一下子就明白了我國為什麼要執行清零的政策,所以嚴格做好個人的防護,保護的不僅僅是你自己,還有你身邊的人,你的朋友、你的親人,希望大家呢能夠把這條視頻轉發出去,讓更多的親人朋友看到這條視頻,讓更多的人瞭解這個知識,只有大家認識到新冠後遺症的嚴重性,才會提高警惕,才不會掉以輕心,才能夠做好個人防護。​
    6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美國研究人員22日發布報告指出,與從未感染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人相比,染疫者一年後出現各種腦損傷的風險更高。 路透社報導,這項耗費一年的研究發表於「自然醫學雜誌」(Nature Medicine),採用數百萬名美國退伍軍人未揭露身分的醫療記錄,評估罹患44種不同疾病的大腦健康情況。 研究發現,與從未感染過COVID的退伍軍人相比,處境類似但曾確診的退伍軍人發生腦部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機率高出7%。 研究團隊表示,由此推估,大約660萬美國人的大腦損傷與曾經染疫有關。 報告資深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奧埃利(Ziyad Al-Aly)在聲明中表示:「這結果顯示COVID-19具有破壞性的長期影響。」 奧埃利的研究團隊分析15萬4000份退伍軍人病例,這些人在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月15日期間曾經染疫,並對比同期間不曾染疫的560萬份病歷,以及在美國疫情爆發前的580萬份病歷。 他指出,先前研究的對象較狹窄,大多針對住院病患,但他的研究分析了住院與沒有住院的病患。 記憶障礙是最常見的症狀,也通常被稱為「腦霧」。與對照組相比,感染過COVID-19的人出現記憶問題的風險要高出77%。 曾染疫者的人發生缺血性中風的風險,也比從未染疫者高出50%。缺血性中風是由血栓引起。此外,曾染疫者癲癇發作的可能性高出80%;出現焦慮或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的可能性高出43%;罹患頭痛的可能性高35%;出現顫抖症等運動障礙的可能性高出42%。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新冠長期症狀有哪些? 世衛組織在官方聲明中稱,新冠長期症狀,就是新冠後遺症。據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10月公布的臨牀定義,這種症狀通常發生在已確診或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身上,通常「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 2 個月,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 「長期」的時間跨度目前沒有統一標凖。英國一項研究稱將跟蹤25年。從最初發現新冠病毒距今只有兩年多,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和相關數據積累。 根據英國醫務人員的指南,持續超過 12 周且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的症狀,應該屬於「長新冠」。這些症狀可能包括: 極度疲倦 氣短、胸痛或緊繃 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腦霧」) 味覺和嗅覺的變化 關節痛 各人症狀、嚴重程度和病歷因人而異。迄今為止最常見的症狀是嚴重疲勞。 其他症狀還包括:肌肉疼痛、聽力和視力問題、頭痛、味覺和嗅覺失靈以及心臟、肺、腎臟和腸道損害、腹瀉,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抑鬱症、焦慮症和思維渙散、神思恍惚。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絲質」茶包的材質在浸泡熱水後,竟會釋出塑料顆粒。(示意圖/取自Pixabay) 「絲質茶包」5分鐘釋116億個塑料顆粒!  水蚤失控亂游超慌張 ETtoday新聞雲 > ETtoday健康雲2019年09月27日 14:13 實習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許多人都會用茶包來泡茶喝,自2006年起,就有不少「絲質」的新茶包出現,並取代舊有的紙製茶包,但這些絲質茶包在被熱水沖泡的同時,卻會釋放出116億個微塑料顆粒和31億個奈米塑料顆粒。經測試,當塑料濃度越高時,被放入的水蚤游動起來便越不規律,不過,在人體健康上,目前則仍不清楚會造成什麼影響。 綜合外媒報導,加拿大蒙特婁(Mont Royal)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發現,許多廠商開發出「塑料」茶包,並取代傳統的「紙製」茶包,前者在經過攝氏95度的熱水沖泡後,就會釋放出116億個微塑料顆粒和31億個奈米塑料顆粒,而茶包釋出的尼龍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含量也高出標準許多。 麥大研究團隊的其中一位化學工程師納塔莉•圖芬克吉(Nathalie Tufenkji)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表示,自己某天在咖啡廳購買了一杯茶,接著,「我低下頭對自己說,這個茶包看起來就像塑料,把塑料放在熱水中真的太荒謬了。」於是,她便與研究生赫南德茲(Laura Hernandez)開始進行研究與測試。 圖芬克吉透露,「我們原以為可能會看到100或1000個粒子,但當我們看見有數十億個粒子時,完全被震撼了。」因此,他們又再隨機選擇4個品牌的塑料茶包進行實驗,並將其各泡在華氏203度(攝氏95度)的熱水中5分鐘,果不其然又出現許多塑料,甚至還在茶中發現少量的金屬。 為了知道這些塑料是否有潛在的不利影響,研究團隊便將水蚤放入不同濃度的「塑料茶」中進行測試。結果,濃度越高者,對水蚤的影響就越高,牠們游動更不規律,壓力也更大。不過,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塑料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因為這類的研究其實非常少。 圖芬克吉沒有透露他們究竟測試了哪些品牌,但是這些「塑料茶包」的材質大多都會用「絲質」的話術來包裝,外觀則大多是網狀、金字塔型,與傳統茶包的扁平形狀不同。她表示,「為什麼要用塑料來做茶包,還放入沸騰的水中?人類都需要知道他們喝下了什麼。」
    2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 近來國內疫情穩定,不過11日出現首起Omicron境外移入個案,加上前中研院P3實驗室女研究助理(案16816)於9日確診,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就提醒,「不要再打AZ了!你打了也是白打啦。」他認為,最好不要讓Omicron從國門漏進來,否則很可能回到三級警戒。 沈政男昨(13)日在臉書表示,疫苗對omicron的保護力相關研究陸續出爐,附圖是AZ團隊所做的最新研究,結果發現,中和omicron的能力,在二十多個受試者,幾乎全部降到可偵測的水平之下,也就是等於零。「所以,再講一次不要再打AZ了!你打了也是白打啦。」 他呼籲,第三劑能打就打,兩劑AZ之後,應該打全劑莫德納,也不必等五個月,因為保護力都是零了,繼續等下去只會變成負的。戴好口罩與避免不必要的群聚,尤其不要跟沒戴口罩的陌生人共處一室,仍是台灣防疫的最重要法寶。 沈政男指出,Omicron的預測模型也逐漸有人計算,現在Neil Ferguson是認為,傳染力是delta的1.25-1.5倍左右,跟先前的計算差不多。這意味什麼?疫情將被打回去年三月,而且病毒傳染力強三倍,還好重症率與死亡率明顯下降。 他提醒,Omicron最好不要從國門漏進來,否則很可能回到三級警戒,因為疫苗已經失效,而R值又是delta的1.5倍。雖然都是輕症,但案例一多,醫療就會崩潰。到時候多數案例只能待在家中,繼續感染給家人,讓疫情延燒不盡,最好的辦法還是嚴守邊境,不要讓案例漏進來
    6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sparkle)(sparkle)(sparkle)華為公司邀請了張文宏教授到上研所解答全球海外員工及家屬抗疫問題,時長2小時,氛圍輕鬆愉快,會上張教授的幾個觀點,僅供參考: 1、溫度: 不要太指望隨著溫度升高新冠病毒會消失,新冠狀病毒可能要在50℃環境下才會失活,除了赤道地區,其本上達不到這種環境條件。 2、疫苗: 不要太指望短期內疫苗上市,目前疫苗研發最快的是中國與美國,其中中國與法國正在進行疫苗實驗合作,如在猴子(靈長類動物)身上實驗,疫苗上市至少要一年半。 3、時間: 張教授:「如果1-2個月全球疫情能結束的話, 我就沒必要來華為解答抗疫問題了,預計全球疫情會持續1-2年,東亞、東南亞範圍基本處於可控範圍,包括日本、新加坡等。未來相當長時間可能會處於醫療系統非常敏感,大家工作不慌不忙的常態化階段。」 4、國家: 目前張教授最擔心的疫情國家分別是:印度、南美以及非洲,主要是這些國家醫療條件相對落後,飲食營養較差。 5、預防: 1)洗手時最關鍵的,一定要瘋狂洗手; 2)保持充足的睡覺,不要熬夜; 3)與人交流,即便戴口罩仍然要保持安全距離,切記不能湊到一起交談。 6、症狀: 1)發燒、咳嗽不完全是新冠重症表現,可先自行隔離恢復,避免去醫院可能導致交叉感染; 2)但是以下情況,需要額外注意: (warning)如果發現自己爬樓梯,從一樓到三樓有明顯氣喘、無力跡象或者平地行走200米有明顯氣喘、胸悶跡象,建議去就醫。 7、飲食: 首先對於新冠病毒, 目前沒有藥到病除的特效藥,大多人(尤其年輕人)可以靠「營養治療」康復(red arrow right)其中的關鍵是要(check mark)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張教授對輕症患者的 (check mark)日常飲食要求: 一天至少要保證 兩個雞蛋、兩杯牛奶、 一頓有魚、一頓有牛肉。 張教授認為白粥和米飯蛋白質含量是遠不夠的, (do not enter)少吃鹹菜 8、病例(上海): 目前以上海所有病例統計來看,小孩感染患者都是輕症,80%患者通過飲食、中西醫輔助治療可自愈;20%患者需要依靠吸氧治療,兩個星期左右可自愈;只有3%~5%的重症患者需要插管治療。 9、治癒後: 1)治癒後基本不留後遺症,不會出現類似SARS的肺纖維化; 2)治癒後患者不會再傳染給他人; 3)治癒後的抗體免疫力,目前吃不太准,不能絕對說有了抗體後以後就完全沒問題。 10、辦公: 1)據上海病例統計,目前沒有足夠或直接證據表面新冠病毒通過中央空調傳播,上海所有病例都能追溯到具體傳播途徑; 2)從統計來看氣溶膠傳播並不是主要傳播途徑,辦公環境具有最大風險的地方是電梯,戴上牙簽或者紙巾按電梯,出來扔 掉; 3)辦公環境有窗開窗。 11、口罩: 1)如果是正常生活情況,口罩沒必要嚴格按照4小時一換,張教授口罩在家也是摘下來,找個有陽光的地方曬下後再戴,沒有太大問題, 注意看仔細正反面就好; 2)有一點要注意, (do not enter)千萬不能與附近人同時摘掉口罩,尤其在飛機上,切記不能與隔壁人同時摘掉口罩吃飯。 12、健康: 1)疫情期間,不要太勞累自己,疲勞過度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2)不要太瘦了,太瘦了說明營養不太均衡,要合理膳食,尤其蛋白質攝入; 3)也不能太胖了,過度肥胖,重症時影響很大; 4)擔心吃的多,導致肥胖,建議多加強鍛鍊, 尤其早起人少時, 出門跑幾圈,跑步是很好的鍛鍊; 5)不要在家一次性宅太久,目前戶外是安全的,尤其人少的公園,可以多去走走,保持安全距離就好。 總結來看, 平日多攝入蛋白質、 勤洗手、加強鍛鍊, 早睡覺,保持好心情!」
    8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