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您這幾天也去賣場搬貨了嗎?

其實大家真的沒必要囤貨!
台灣的疫情控制的很好,雖然近日確診數字激增,但都是境外帶入的。
前一段時間是有少數幾個境內感染的個案,但後來也沒有再繼續漫延。

*******************
所以在近期內,台灣完全不會有宵禁;封城這些嚴格限制行動的可能!
所以,現在完全沒有必要囤貨!!
********************

這個時候囤貨,除了浪費時間;體力,屆時多買的東西變質;潮濕或發霉而必須丟棄,不但不環保,也浪費了金錢!!!

所以,現在完全沒有必要囤貨!!

*****該注意的是*****

因為許多原在世界各地的同胞們,因僑居地的疫情控制不佳;感覺危險而紛紛返國,如今【返國者100%居家檢疫+有可能者採檢】的的措施,也大大降低了國內社區(群聚)感染的可能。
但其中難免有些是已被感染不自知的個案,在採檢後才確定,(所以近日確診者數量激增,但其過程都極少有機會接觸外界。)

因確診者增加,現在醫院的負擔可能會日漸加重!

**所以現在我們要費心;儘力的照顧好自己與家人。

***要比平時更健康,避免意外的發生,進而增強免疫功能,以減少進出醫院的機會!!
**這是現在最重要的事!!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沒有必要囤貨,不過經濟部也鼓勵盡量買。蘇貞昌說,台灣同時是水果王國、漁產王國、食品加工大國,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趨緩的時候,當然鼓勵大家踴躍去買,相挺農民和業者、也增加內需市場動能。

    不同意見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58/4428374?from=udn_mobile_indexrecommend
    4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請大家幫忙分享,武漢病毒的真相、目前醫療服務人員不足、都直接叫發燒的人自己回家隔離、缺檢驗試紙, 眼睛👀也會感染傳染、不是只有口沫而已,所以大家最近躲在家比較安全、不要外出,中國隱瞞病情、已經死的人超過預估還有確診病例, 傳染的人有可能完全沒有發燒症狀、有的才有發燒症狀和咳嗽.... 所以戴口罩無法完全防護 所以戴口罩無法完全防護 所以戴口罩無法完全防護 所以戴口罩無法完全防護 所以戴口罩無法完全防護 👆很重要所以說5次.....(戴口罩只能部分防護) 記得看到的人幫忙分享出去屏東有6個疑似病例了..... 不知道會不會跟武漢一樣恐怖.....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獨/高雄3人跟團爽玩土耳其返國確診 趴走3天!衛生局急拉「疫調封鎖線」 2020-03-17 08:09:00 ▲▼12次防疫會議 。(圖/記者洪正達攝) ▲高雄市政府第12次防疫會議 。(圖/記者洪正達攝) 記者吳奕靖/高雄報導 中央疫情流行中心公布台灣確診案例65至67都是南部人,而且這3例都在4日到13日跟團前往土耳其觀光,而且是跟確診案例第56以及57同團,這3個人都在15日發病,在當天被衛生單位通知前往醫院採檢通報,在16日確診,住在高雄市的這3例目前都已經收治在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不過高雄市衛生局更憂心他們在被收治之前,有3天的時間趴走高雄,所有相關的接觸史。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中央疫情流行中心在16日公布8名確診病例,其中65例到67例都是高雄人,會感染新冠肺炎的就是跟團前往土耳其旅行,而團員當中有第56例以及第57例,而在高雄確診的這3例,是因為56例以及57例發病之後,中央疫情流行中心進行疫調追查才發現,不過發現的時候已經有「症狀」,隨後立即被收治到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當中,目前治療之後情況還算良好。 ▲▼ 12次防疫會議 。(圖/記者洪正達攝) ▲高雄市政府第12次防疫會議,衛生局長林立人 。(圖/記者洪正達攝)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根據了解這一團前往土耳其觀光確診案例是在13日回到台灣,但是被確診的時間是在15日,也就是說在高雄市的這3例,有2天左右的時間是屬於趴走高雄的狀況,所以目前高雄市衛生局急拉「疫調封鎖線」,要匡列出這3個案例在確診之前,趴走高雄的所有行蹤,究竟接觸了什麼人、交通工具以及在症狀發生之後,是否有前往醫療院所來就診等情況,不容許有任何疫情破洞發生。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第19例, 中部男60歲, 職業司機, 無出國旅遊史, 1/27 發病, 2/3 確診, 2/15死亡. 第20例, 50多歲, 已確認個案家屬. --------------------------------------------------------- (請協助分享)剛傳出國內 #首例 因 #武漢肺炎 死亡的案例,也引起是否有 #社區感染 的疑慮。我們快速整理以下重點,希望幫大家合理評估現在的風險到底有多少? #到底第19例患者發生什麼事? 首先,第19例患者,是61歲男性,在1/27出現症狀,本身無出國旅遊史,但他是白牌計程車司機,多數的客人是中港澳旅客,2/3被診斷為「肺炎」(注意,此時非診斷為武漢肺炎),接下來在2/15死亡。 會發現這名案例,原因是我國看到日本的類似案例,因此自2/12起,只要是全國各醫療院所通報的流感併發重症案例,但流感篩檢是陰性的患者,全部都再檢驗一次武漢肺炎病毒。總共檢驗了113件檢體,這個案例是唯一的一名被驗出的確診者。 確診之後,防疫人員再趕快追接觸史,掌握79名密切接觸者,目前已經完成73人採檢,其中60人檢驗是陰性,一名陽性。目前第20例是第19例的親屬。 這個第19例,依照原本的檢疫規格,很有可能是抓不到的,幸虧現在檢驗的能量逐步擴大,因此在2/12起開始回溯去加驗檢體,才有機會發現。 (希望大家不要覺得這是國內防疫人員輕忽,而是規劃檢驗標準時,要考慮到檢驗量能。如果一天只能驗500個,你把標準放很寬,一天送進5000個檢體,那除了驗不完以外,抓不到的還是很可能抓不到。) #到底這是不是社區感染? 第19例嚴格來說,並不是完全沒有接觸史。因為他接觸了許多的中港澳旅客。但他在進入病房之前,還是有可能接觸了其他人,目前已經努力追查篩檢中。 今天陳時中部長有特別說明,社區傳播的意思是:「在社區中走動都會被感染」 而社區感染的定義有 1.確診者找不到傳染的來源 2.國內案例多於國外染感案例 3.持續性的傳播鍊,比如一傳十、十傳百 4.廣泛發生群聚感染事件 目前台灣都沒有達到這4個前提,但目前有發生社區傳播的徵兆,目前努力做好疫調與防護鍊,以作好預防。 #我們即將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大家可以看到的是,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在努力「準備戰略物資」,包含口罩、消毒液、防疫人員的防護衣。還有很重要的檢驗能力,現在我們可以在四小時內檢驗完畢,而且一天的檢驗能量已經可達到1000個檢體以上。 除了原本的阻絕病毒於邊境以外,醫療人員面臨的是「可能的感染者」進入醫院,現在的發燒篩檢站、醫療院所的動線規劃,以及防疫人員的防疫物資,都已經嚴陣以待。 我們會不會爆發社區感染?目前的狀況,沒人敢說不會。但以我國目前的戰備狀況,如果民眾沒有混亂、不要隱匿疫情、醫療體系沒有崩潰的狀況下,即使有發生社區感染,也很有機會讓疫情處理在可控的程度內。 努力配合防疫政策,沒必要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公眾場合,這段時間避免航空旅行。這些都能有效降低我們的防疫負荷。(少了可能的感染者或者是需要被隔離者,就能降低檢疫人員、疫調人員、檢驗能量甚至醫療能量的消耗) 這次死亡的案例,患者本身也符合中高齡、本身有慢性疾病(B肝跟糖尿病),和之前對這個疾病的了解,也就是死亡案例多數會是中高齡的慢性疾病患者一致。因此年輕人一樣請配合 #我OK你先領 的政策,把口罩優先給高危險的族群使用。 現在醫療院所的口罩已經大致上足夠,產能也還在繼續上升中。大家沒必要,就不要隨便跑醫院,這很重要。 媒體也很重要,今天已經看到有媒體下標「暴增兩名案例」,誒,一天增加兩名個案叫做「暴增」嗎?各種聳動的標題就是要製造國人的緊張,請大家要有點免疫力,不要被這種標題嚇到。你接下來一定也會看到一堆什麼失守啊、淪陷之類的標題,但以我們看來,這跟真正的疫情失控還有很大的距離啊... 之前就說過,武漢肺炎的戰爭,將會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團體戰。在我們國外的疫情沒有獲得控制之前,國內的挑戰就會持續。恐慌的人會用跑百米的速度去反應,但我們在跑的是馬拉松,不要讓自己過度緊張導致跑不到終點。除了保護自己以外,更要支持我們的前線將士,才有辦法讓這個島嶼上的多數人一起順利渡過危機。 台灣加油!!!台灣人,加油!!!(本篇歡迎隨意分享,複製到line群組去避免更多人因為沒有完整了解狀況恐慌)
    7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你知道有位在台灣讀書的日籍女大生回國後被驗出武漢肺炎陽性,但你知道她隨後自費做血清抗體檢驗結果是陰性嗎? 你知道有一名泰國移工返國後被驗出陽性,但你知道他隨後第二次採檢結果是未確定,而且跟他一同返國的女友是陰性嗎? 赴港的台女被確診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那你知道她是一採陰性之後,自認安全而在檢疫期間外出,二採才變陽性嗎? 昨天還有一起由台灣移入越南的確診案例,但他在越南機場採檢是陰性,後來跟其他兩人住在一起集中檢疫時,室友先出現症狀並確診後,他才隨後出現症狀並被採出陽性,這後續發展你知道嗎? 如果你都不知道,只看到前面這些新聞,你會以為台灣現在出境的人這麼少就有這麼多陽性可能是隱匿疫情,但陳時中早在記者會上拿出過數據:過去兩個月從台灣出境到必須篩檢國家的人就高達4萬,其中被檢驗出陽性的機率只有0.008%。 這機率是什麼意思?目前全球篩檢工具的平均準確度約為96%,健康的人連續被驗出三次偽陽性的機率都還有0.006%,這樣懂了嗎?配合上述確診者個人及數百位接觸者的後續篩檢都是陰性,當你資訊充足時,自然就不會產生無謂的懷疑。 但問題就出在你的資訊是被挑選過的。 多數媒體只餵養你日本女大生返國確診、泰國移工染疫期間在桃園逛大賣場,而不談他們是偽陽性的機率有多大,要知道肺炎可不是瞞得住的事,以媒體嗜血的性格,若台灣有社區感染難道媒體會不知道嗎? 現在,有心人士又開始炒作「彰化逆時中」,把接受政風調查的彰化衛生局長葉彥伯寫成悲情英雄,但其實彰化才是防疫最可能的破口。已經越來越多彰化民眾出來爆料,衛生局要他們在隔離期間「自行前往」醫院接受檢驗,沒有防疫專車、沒有公務人員陪同,甚至連當地員警都沒被通知,是隔離者的手機訊號離開檢疫居所才知道這件事。 衛福部用半年的實作證明了14天隔離後幾乎不會有風險,彰化縣衛生局卻偏偏要在隔離期間要他們外出接受採檢,如果真的是為了防疫,難道14天都不能等嗎?這究竟是何居心? 依照現行的防疫SOP,隔離期間若出現症狀就會安排就醫,若14天沒有症狀,即使核酸檢驗出弱陽性,也只代表過去曾經染疫而現在不會有傳染力,這套規則在台灣施行到目前為止完全沒有出現漏洞。 那我們來想想彰化衛生局這種採檢的意義有多大?除了讓民眾「自行就醫」可能產生風險之外,還記得赴港台女的案例嗎?一旦在隔離期間被採檢出陰性,人性就會認定自己是安全的,偷偷外出的可能性就會大增。再者,即使驗出陽性也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隨後會出現症狀,這種人本來就會在出現症狀時被現行SOP掌握,另一種是不會出現症狀,這種人則根本就沒有傳染力。 簡而言之,彰化縣衛生局的作法,即使真的採撿到陽性都對防疫毫無幫助,反而在過程中讓被隔離者有更多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又或是會在採出陰性後降低隔離者的警戒心而增加其外出的風險。 現在正值第二波疫情爆發期間,全球武漢肺炎死亡人數已經超過80萬,而台灣的防疫手段已被證明有效,全世界都來跟我們取經,這時地方政府卻帶頭違反防疫SOP且完全沒有通報指揮中心,媒體不但不譴責,還幫忙製造輿論風向攻擊政府,這些的謊言往往不是單純的捏造,而是用部分的事實製造你錯誤的印象。 就像我們開頭的例子,只看這些新聞你會以為台灣是最嚴重的疫區,政府是威權體制可以控制醫護隱瞞疫情,地方的國民黨政府還要想辦法自救阻止疫情擴散,許多人就這麼輕易的被媒體帶著滑坡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如果你真心相信這些,那在擔心武漢肺炎之前,也許應該先擔心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來自邱淑媞前署長的FB 全力拉警報~! 院內、轉院、社區,警報全響起~! 因為一連串可預防的錯誤~! 防疫,其實只是很簡單的邏輯而已。很遺憾的,指揮中心嚴重欠缺防疫邏輯。台大公衛學院專家被打到噤聲,只剩吹捧的馬屁精、大內宣,這是人民之福嗎? 來看幾個非常基本卻非常要命的邏輯錯誤: 1. 醫院內有醫護感染了,那麼同院的醫護接觸者,應該 在家 "居家"隔離、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嗎? 不應該。應比照入境者,採取一人一戶的作法,或入住防疫旅館,不應危及他們的家人。 2. 發生院內群聚,應該只出不進嗎? 或應該相反,只進不出、甚至不出不進? 處理傳染病,最重要是趕快阻斷傳播! 所以,應該停止進出。假設真的要准許出院,那,一樣,比照入境者,採取一人一戶的作法,或入住防疫旅館。如果這樣做,就不會有新增的兩例本土病例 (出院病人 + 家屬)。這和醫護的家人感染一樣,只要照既定的防疫邏輯 (比照入境者的管制標準),絕對是可以預防的。家人的感染、社區的驚恐與經濟重創,是可以不發生的。 3. 留在醫院的病人,該怎麼照顧? 到底是感染的病人該一人一室,或其他病人? 其實,最需要保護的,是避免尚未感染的病人與醫護遭到感染。目前檢測陰性的,因為有假陰性、有潛伏期,不一定真的沒感染~! 所以,這裡面可能有人沒感染、有人有感染。如何保護這裏面沒被感染的人? 就必須盡量一人一室來照顧。不論是留在部桃或轉到他院的陰性病人,都最好一人一室隔離治療,才不會交叉感染。 這又呼應前面入境檢疫的概念: 還沒發病的,全部要一人一室,分隔開來。但,前進指揮官公布的部桃照片,卻把病人全混在一起了,這只要出現任何一個感染或接觸者,就全部交叉汙染了。大誤。 4. 限制檢驗,反正驗也不是全準? 錯~! 假陰性1/3, 驗三個漏一個,但會幫你抓出兩個,總比三個都漏好。 現在,太多社區病例曾經在社區趴趴走,一定要立即 "擴大社區採檢",包括桃園和雙北。 現在,每增加一個病例,就要往後加28天的危險期。 看來,春節商機,不論是桃園,乃至全臺,是要泡湯了。一連串要命的錯誤,加上遲遲不擴大採檢,坐以待斃,造成這種局面。 註: 因很多人謾罵過去的封院,所以順便貼公文供參。 #完全搞錯 #繼續搞錯 #殃及無辜 #殃及醫病家屬 #政治防疫 #害慘桃園 #有沒有聽錯 衛生局有症狀人員又 "居家"隔離?????
    1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另位前線醫師的心情告白與殷切呼籲- 上班4小時已採檢了45人,3個確診的輕症堅持在急診待床⋯這句話是現在進行式 我想說,這裏是台大急診,是重度急救責任醫院,不是篩檢站,更不是檢疫所:我可以是一個勇敢的前線戰士,更可以是一個無情的採檢機器,不怕累、不怕餓、不怕渴、不怕熱,但我也是一個急診醫師,而我對現場的情況和可預期的未來感到心灰意冷⋯ 這些無症狀者、輕症者所耗費的救護能量、檢驗量能、人力、床位以及急診醫護寶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擠壓著本該分配給重症患者的醫療資源,而這些重症者很可能就是你所珍愛的親朋好友、父母手足、可愛的孩子甚或一個嶄新的生命,這些患者被延誤的、本該屬於他們的檢查和治療,很可能導致親無所養、幼無所侍,本該完整的家庭就此破碎不堪,這完全不符合我對台灣社會公義的期待,亦與我從醫的初衷背道而馳。 新聞媒體上每日大家關注的焦點都是確診的人數、確診者所在的地區和足跡,輿論充斥著毫無建設性的謾罵、鬥爭,社會瀰漫著恐慌的氛圍,而我是能理解民眾緊繃的情緒,也能體恤防疫人員的辛勞,但我不能理解的是,台灣自豪的防疫成果,明明讓我們比世界整整多了一年多的時間準備,可民眾對這個疾病的認知貧乏程度卻令我感到可憐亦可悲;即使疫苗接種率無法一蹴而就,暫時無法回歸正常的社交生活,但每個國民都應該知道:這是個可以被預防的病毒感染,可是靠的不是採檢的陰性報告,更不是為了安心冒險來最高被感染風險的急診群聚篩檢,而是你臉上的口罩和減少不必要群聚的主動意識;這是個80%患者皆為輕症,皆能順利康復的感染症,靠的也不是住院或吃藥,是自身的免疫力,需要住院觀察的是擔心進展為重症的多重共病患者,而不是健康的確診者。 我只是個小醫生,領公立醫院的薪水,不能拒診,只能衛教勸說,也不能決定政策,只能聽命行事,但即使我跟我的急診夥伴都感到崩潰,即使我們也都擔心自己的家人會因為我們的工作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和歧視,我們還是堅定的站在屬於我們的戰場,確實的執行著我們的任務,這戰場上槍林彈雨、流彈紛飛,而我們正相互扶持,苟延殘喘的負重前行;我只想拜託你各位,在你來掛號前,請你上網先瞭解正確的新冠病毒常識,想清楚自己值不值得浪費寶貴的急重症資源,若你做好承擔共業的覺悟,那我已收拾好最壞的情緒並做好最完整的防護,在此繼續為你們這些聽不懂人話的人效勞。
    1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潘健志醫生 案2958,中國醫大護理哥,是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個案,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防疫思考方向。 5月13日,19歲中國醫藥大學護理系男大二生,和11名同學至台中市東協廣場,美樂蒂KTV唱歌。有傳染力但自已不知道的朝陽科大妹在隔壁包廂和一群人唱,兩邊互相不認識也沒有交集。中國醫大護理哥唱完5天後開始咳嗽,5月20日確診。 這是我在台灣疫調中,看到最確定的【空氣/氣溶膠傳播】。新冠病毒除了飛沫傳染,也有空氣/氣溶膠傳播能力,美國CDC2周前修改指南,加入氣溶膠傳播,社交距離要拉的更遠。 新冠病毒的氣溶膠微粒,在室內從一個KTV房間的房門飄出去,再飄進另一個KTV房間裏,還能有感染能力。高雄海鮮餐廳不同包廂間的傳染,除了懷疑廁所被病毒污染,也可能是氣溶膠直接傳播病毒。 最近有篇很扯的疫調論文:紐西蘭的個案,在防疫旅館隔離14天裏,被隔壁一個隔離12天確診的個案傳染。疫調人員回看監視攝影機,兩個人完全沒接觸過,甚至兩個房間的房門從沒有同時開啟過。源頭個案開門飛出病毒,關門,病毒在走道空氣間中懸停,等另一扇門打開時再飛進去。經由基因定序確認,傳染真的發生了。( https://bit.ly/3f9W5OM ) 這種空氣/氣溶膠傳播力,真的很扯。但不奇怪,麻疹病毒和肺結核桿菌也有這種能力,只是我們都打過疫苗所以不在意。 大樓/醫院/廠房,有許多房間,在通風不好,新冠病毒量高的時候,病毒可能透過空氣在不同房間之間傳播。這完全顛覆了許多醫學專家對新冠病毒的認知,但我看到的証據如此,必需寫出來分享給大家。 延伸閱讀:翟大的臉書: https://bit.ly/3wousaz
    10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知道為何近日確診數降低嗎? 美日兩國訂Ct值40以上才算陰性,台灣則訂CT值35以上為陰性,但自5月27日後,蔡政府改成CT值30以上都算陰性,於是後來確診數就一路下滑。 所以說大家還是要做好自身的保護,不要隨便信了這政府的數據,數據會說話,但數據也會騙人喔。 彰化一60多歲里長確診在醫院治療 後來CT值達30,醫生讓他回家。 可4天後他突然死亡,到院前就死了,這不就是我們CT值判斷過於寬鬆造成的嗎? #說他CT值30陰性可回家 #但4天後他就死了 #這個政府連攸關人命的數字標準都可以拿來操作 可能也是因為政府將CT值,放寬至30的關係,台灣人持PCR陰性證明,出境到廈門,成都,在機場就被大陸驗出為陽性確診。 不在生技業的人一定不懂什麼是q-PCR。 只有絕對定量才能只比對Ct值,絕對定量一定要做序列稀釋,就是會有非常、非常多的重複。 除非是極度重要的檢體和必要性,很少做絕對定量。 Ct值只是個參考的閥值,一般預設值就是設在40。 合理的閥值一般設在30~35,低於30-20也會刪掉重作。 偽陰性是抗原篩檢最害怕的狀況,因此抗原篩檢會一而再的進行很多次。 更該檢討的是,為什麼只篩一次就過關,而不應該檢討Ct值。 30、40是指同一個sample,進行PCR反應的cycle數目。 但是PCR反應愈多cycle,愈不穩定,愈容易出錯。 出錯的意思是指false positive,偽陽性。更糟糕的是採檢結果是false negative,以為自己沒有染疫。 一次採檢(戳一次),代表一個sample。 條件允許的話應該天天篩,但這是不可能的。 因此國外或是大陸會要求隔離期間幾天內、幾次的採檢都是陰性(negative)才行。 除了避免採檢失敗(很常發生),也避免潛伏期。 快篩只是第一道。 沒有熟悉的人來戳,很容易沒採到檢體。 就算熟悉的人操作,也會採不到。 那我們一般家用的快篩其實篩心安的。 政府不希望民眾沒事往醫院跑,把事情丟包自己解決。 沒採檢成功,確診數字就不會上升,方便誇飾政績。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真心覺得,這樣的防疫工作,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回到二級警戒的 打從2019年底疫情開始發生以來,自己對CDC的防疫作為態度一直很保守 說不上非常支持,但也不會太酸,甚至嘲諷,因為部份措施真的有必要 但現在,我真的沒有辦法好好的去聽CDC現在每天的記者會要說什麼,要公佈什麼 因為完全不信任了,你看到的數據不是真的數據,最後再來個校正回歸就好 上週5/26白天值班,大概9點多接到通報,轄內有民眾於家中死亡,依現在疫情情勢,勢必先問一下大概的相關疾病、接觸及身體近況 結果家屬表示,死者80多歲,有慢性疾病,「上週有感冒症狀,剛剛119到場量測體溫有39.1℃」 現場家屬聯繫1999轉聯醫要報行政相驗,聯醫直接回覆「因為死者有相關症狀,所以不能報行政相驗,請警察到場處理,走司法相驗,他們不會到場」 因為是高風險案件,所以我就打給1922做通報,並請他們到場,沒想到電話難打進線就算了,大爆發期間案件爆量難免,結果1922回覆說感謝通報,但是要請我自己聯繫臺北市衛生局 我再打給北市衛生局疾管課通報案例,並請他們到場,結果,收到的回覆竟然是「因為死者不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或遭匡列的對象,也不是確診者,所以他們不會到場處理」要我們直接報請檢察官司法相驗,如果檢察官覺得有必要,再讓法醫採檢!然後給了地區衛生所的電話,說如果需要協助可以去電洽詢他們。 是在哈囉,疫情期間的相驗案件SOP是訂好看的嗎?這是疑似案例,衛生機關應該要到場的,居然直接說不來,然後再丟給地區衛生所,聯繫衛生所後,得到的答案,也是不會到場,因為司法相驗案件他們不會過來,所以死者、三位家屬他們也不會做採驗動作... 這時候,時間已經快到12點了。其中一位家屬也到派出所來,在門外做筆錄 三個小時過去,對於新冠肺炎的高度疑似確診死亡案件,衛生單位給的答案就是:不到場,不篩檢,一切都給警察、檢察官跟法醫處理 後來在13點多,我跟另外三位同事到民眾家中,當然,我們還是有做防護措施(綁式隔離衣、面罩、口罩、手套、鞋套),其中派出所同事並沒有鞋套,使用的口罩也是一般醫療口罩,而偵查隊,所謂的鞋套並不是防護鞋套,是勘察採證用的鞋套,只包到鞋子的那種 因為衛生單位沒有來評估或快篩,我們完全不知道死者是否因染疫死亡,到了現場,我距離死者僅有3步之遙,跟家屬,更是只有1公尺不到 簡短的了解案情跟向家屬說明後,我們便離開了,放著躺在客廳上的屍體,留下深怕染疫的三位家屬,對了,家屬都還只有戴醫療口罩而已,還一直跟死者有近距離接觸 下午,同事向檢察官報司法相驗後,就建議家屬趕快去自費篩檢吧,結果,在20點多,接到電話通知,三位家屬快篩「全部陽性」 我擔心了,擔心去現場的時候,安全措施有沒有做好,脫下裝備時有沒有注意反折,應該沒有漏掉什麼部分吧,我酒精消毒雙手、面罩、上下衣這樣夠了吧,回來防護廢棄物有好好的丟到專用垃圾桶吧,一直回想,有沒有哪邊疏漏了,沒把病毒帶回辦公室吧,身上是不是還有病毒 當晚,根本不敢回家,跑到北醫詢問自費篩檢,結果排隊的人很多,我當下也根本不敢跟著排,一直覺得要嘛我會傳給別人,要嘛排隊時被傳染,加上我也沒有症狀,所以就聽護理師建議,早上再來快篩,今晚先自主健康管理,然後,是難以啟齒的跟家人說「我接觸快篩陽性的人了,今晚沒辦法回家」 後來就簡單找個一般旅館住宿(詢問防疫旅館,表示沒有收到隔離單,沒辦法入住),我連去便利商店買水都不敢,一到旅館也跟店家表明我來自主健康管理的,如果他們不願意收,我也OK,所幸,旅店願意收 回房間後除了跟家人還有公司報一下現在自己的狀況,就吃完晚餐後,瘋狂洗澡四次,那晚,根本沒辦法安心睡,心裏總是很不踏實 5/27早上8:30,到北醫戶外篩檢站排隊,排隊人潮不少,在9:30左右我採檢完,因為不清楚自己的情形能做什麼程度篩檢,所以只先做了快篩,很後悔當初沒有跟著做PCR 採完後,我就去便利商店買了早餐跟水,過程中很怕我摸到什麼,把病毒傳出去,也根本不敢說話,買完後發才想到,現在三級警戒完全沒地方吃,我也不敢回家跟進辦公室,只好騎車到松德路底的象山登山口,這種人煙稀少的山邊,坐在機車上吃早餐 一直到11:40,終於接到快篩結果簡訊:陰性 心裡的不安少了一半,後來騎車在外面晃了2圈,吹吹風,看看能不能把身上的髒東西吹落,然後進公司再洗完2次澡後才回家 回家後的三天,我口罩除了洗澡脫下外,睡覺我也戴著,吃飯也只敢趕快吃,避免後續夾菜、講話,吃完趕緊再戴起來,每隔幾個小時就量一次體溫,深怕自己是偽陰性 5/28下午,家屬告知三人PCR全部都陽性,確診了 後來了解,在5/27晚上家屬快篩陽性後,5/28上午法醫聯繫衛生單位,希望他們針對死者做採檢,但衛生局回覆,因為死者不是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遭匡列或確診者,所以他們不會來採,就算現在家屬快篩陽性也是,無奈,法醫只得下午自己去針對屍體採樣,5/29,死者PCR陽性 自5/29後,我每天看CDC的公布資料,死亡名單上完全沒有這件,直到6/5才看到,當初,如果不是家屬有聽建議自費採檢,他們會再接觸多少人?更別說,對這四位確診者,我也是應該要被匡列的接觸者吧,除了我5/27-5/29自主管理外,我完全沒接到任何衛生單位的電話 這樣的案例不只這一件,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問題,不少警察單位都有發生過,衛生單位一律都是不到場,不採檢,完全沒有照SOP流程執行,如果SOP流程你沒辦法做,那自109年3月公布施行的SOP為何不改?衛生單位人力不足不是警察的問題,這已經遠超過行政協助的範疇,依據SOP,警察是連到場都可以不用到場,但衛生單位就是白紙黑字,寫著到場。 CDC的超前部署部在哪邊我看不到,只看得到各種甩鍋,各種鴕鳥,疫情期間針對相類似案件一定不少,衛生單位難道連組織辦理可疑染疫死者的評估快篩人員都做不到?專責人力不拉出來,遇案就推,警察人力不足你衛生單位要不要支援來巡邏!口罩沒戴、群聚還要警察先到場製單函給你們開罰,那你各位看到交通違規要不要先製單再函給警察開罰!更不用說疫調,好像是警察的份內工作一樣;隔離檢疫的失聯者,也通報警察去找人,你們自己都沒出來找,超多人根本就在隔離檢疫處所,因為訊號差或關機,你們就說失聯,然後警察就要去找,你們不用說到場查訪,連電話有沒有聯繫都不知道!現在全臺灣有多少確診。黑數在外面到處跑,反正到時候你們就都校正回歸就好棒棒,這樣的防疫作為臺灣沒有在去年就大爆發真的是萬幸,說多了都是幹,太多的無力感,反正,這場疫災我看不到盡頭 #1999行政相驗不來 #1922打了等於沒打 #不是隔離檢疫匡列跟確診者衛生局不採檢 #衛生所說檢察官覺得有必要再請他們協助
    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今天,神戶大學醫院感染症內科,感染症專家,岩田健太郎教授進入鑽石公主號,只有一天被厚生勞動省趕出去了,這是他的告發影片。 他所描述的船內完全失控,他說,從事傳染病二十幾年下來,無論是非洲的伊波拉,還是03年的SARS,他從來沒遇到過這麼恐怖的環境。現在他把自己隔離某所,剛才向大家揭開船內的情況。看完之後,只有恐怖二字可以形容。 鑽石公主號上確診者跟未感染者(含檢疫單位人員)之間完全沒有設任何防護線,不僅會跟感染者擦身而過,厚生省以及負責檢疫的醫護人員對此情況也表現的稀鬆平常絲毫沒有警覺。而這些醫護人員下船後又回到日本國內診間繼續看診,不但增加自己本身可能成為感染源的風險,更是引發社區感染的重大隱憂。 而令人詫異的是,當岩田教授在船上向政府機關提出這些質疑時,得到的竟是官僚式的輕蔑回應,並告知他「再這樣我們只好請你下船了」,且所有的意見全不被採納。 若告發內容屬實,那今天新聞報導日本將隔離天數從12天縮短為兩天就不難理解了。日本政府一昧的信任WHO和中國衛健委的數據,加上嚴重的官僚系統的傲慢,導致對疫情嚴重的誤判!(難怪美國要包機撤離) 如同底下有個留言說的,「整座日本島就是一艘載了一億兩千萬人的鑽石公主號。」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