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3 個月前
每日一圖 : 爬山不喘的秘訣
爬山要不喘,其實很簡單,就是慢慢走。
剛開始爬山的人,體能狀況可能不是那麼好,如果稍微走快一點,就會氣喘如牛,如果又是在高海拔的山區往上爬,那真的是會喘不過氣要人命。所以這時候一定要放慢腳步,如果還會喘,就將速度放得更慢,以不急喘為原則。
爬山時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以『深吸慢吐』的深呼吸法來調氣,要大口吸氣,然後慢慢吐氣,讓身體感覺到氧氣有流進全身上下,所以每深吸一口氣,就好像有一股能量注入身體,源源而不絕。
如果走得太快,讓自己一直處於急喘的狀態,呼吸急促,氧氣還沒到達肺部被身體吸收,又被吐了出去,等於做了白工,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累而已。
總之,就是慢慢走而已,不要讓自己喘不過氣,一來可以減少高山症的發作,一來可以讓體力保持在一個程度,增加爬山的續航力。
所以,爬山就是要 - 慢~慢~走~。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我們呼吸是從例如鼻孔吸進空氣經過氣管、支氣管、一直最後到肺泡,當我們呼氣的時候又把肺泡裡面的氣體向外呼到支氣管、氣管,再到鼻孔出去。所以從器官一直到肺泡就像一條blind alley一樣,一路往裡面走到巷子底,再折回頭原路出去,所以人類的呼吸道是個很糟的的設計。 假設你很急促的呼吸,也就是快速的吸氣吐氣,事實上你吸進來的空氣可能只到小一點的支氣管,根本沒有到肺泡,而你吐出去的空氣也從肺泡出去到約略小一點的支氣管的位置而已,這種是極端沒有效率的呼吸,因為真正氣體交換是在肺泡的地方.所以真的想提高血氧濃度是深深地吸氣,然後稍微屏住氣5秒鐘10秒鐘,之後再吐氣,如果吐氣的時候能夠吐到底再深吸氣那樣進到呼吸道最末端的空氣才會是比較新鮮的,也就是含氧比較高的,這種方法對增加血氧濃度比較有效. 。你可以試試看,照後面這種方法深深地吸氣、屏住氣、再用力地吐氣,來回兩三次之後你會發現你需要暫停呼吸,一方面因為你的血液裡面的氧氣非常充足,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你把二氧化碳都呼出去了,先前提到了、(我)們的身體需要二氧化碳溶在血液跟體液裡來維持身體的酸鹼平衡,所以蠻複雜的 我所理解的這些都是片面的看法,邏輯上是不可能吸到純氧的,我們的呼吸道是一個盲道(blind alley)。吸進去的氣跟呼出去的氣用同一個管道進出,同時我們可以用鼻孔也可以用嘴巴交換氣體。用任何方式給的氧氣氧的濃度再高在顏面的部分就馬上會被我們呼出來的氣或者是旁邊的空氣稀釋掉了,如果用很高的送氣流量去稀釋呼出來的空氣或旁邊空氣的影響,這會造成(呼吸道)過分乾燥的問題(要命的問題),臨床上,如果病人有需要比較高濃度的氧氣時必須要加一個面罩,所給的所謂氧氣是給在這個面罩內,在這個面罩裡仍然是吸入與跟呼出的空氣以及旁邊漏進去的空氣的混合,所以氧氣濃度不可能那麼高的,另外我們的身體也需要二氧化碳刺激呼吸中樞進行呼吸,同時二氧化碳溶在液體裡也是重要維持身體酸鹼平衡的因素。 假設一位全職護士要花三分鐘注射一位人士疫苗,一個鐘頭二十人,一天兩百人,如果要注射一百萬人需要五千全職護士,也就是這五千護士當天不能替醫院或診所執行正常任務,同時一位護士需搭上一位助理作健保核對電腦登記事項,這又是五萬服務人員.還加上場地管理,疫苗運送儲存之類作業需求.如果真要做大量快速疫苗服務,現在就要規劃.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日本登山家三浦雄一郎,在他的著作「越走越年輕」一書中,提出「負重走路」的訓練方式,他在2013年以80高齡成功第三次登頂聖母峰,創下世界最高齡登頂紀錄,他從65歲開始先設定70歲登聖母峰企劃: 最先從每天早上走1小時路開始,有時間的話、晚上也走一小時左右,之後換揹著約10公斤重的背包,中間穿插3分鐘快走,3分鐘慢走的間歇訓練,讓自己的心跳加快,後來他在雙腳踝戴上各1公斤的負重帶,在東京街頭走路 ! 只要碰上天橋就走上去訓練,1年後他的負重健走成果:穿上單腳各2公斤的登山鞋,單腳各戴3公斤的腳踝負重帶,肩揹20公斤重的背包,不管是在東京還是札幌,都可以步行1小時以上 ! 同時也兼做登山訓練,累積了五、六次登富士山的登山訓練後,五年後以70歲高齡成功站上世界最高峰聖母峰的山頂,「順便」且輕鬆愉快的負重健走,發揮了無比強大的效果。 他在書中提到登山負重健走時的兩個重點: 緩慢行走與呼吸法 ! 「緩慢」是登山的基本,一步一步確實的走,以腳的大拇趾根部為支點,以類似踢的動作邁出另一隻腳,著地時、雖然由後腳跟著地,但要同時意識大拇趾的趾根,用整個腳底板踩在地面上,除了可增加穩定性,還能有效利用腳部肌肉,對膝蓋的負擔較少,而下山時,則以腳的大拇趾根部著地輕點即可,同時膝蓋彎曲,可以輕快的步伐下山。 呼吸法則是配合緩慢步行,注重吐氣而非吸氣,將空氣利用縮小腹,再用嘴巴大口吐氣,用力吐氣時自然會接續從鼻子吸氣的動作,呼吸會使用肋間肌、腹直肌、橫膈膜、腹斜肌等深層肌肉,鍛鍊這部分十分重要,可以讓人由內而外重返年輕! 老年人或雙腳較無力的人,建議使用2枝登山杖輔佐,也就是所謂的「北歐健走杖」,這時會使用到手腕、背肌、腹肌等百分之95的肌肉,而且手腕的力量可以支撐體重,因而減少對膝蓋的負擔。 上山和下山使用不一樣的肌肉,上山使用的是慢縮肌(又稱為紅肌),這種肌肉適合馬拉松或長泳等需要吸進充分氧氣,長時間使用肌肉的運動,也就是有氧運動; 下山時身體要承載體重加行李總重3到4倍力量,需使用收縮快的快縮肌(白肌),能夠瞬間使出強大爆發力,使身體保持穩定。 下山訓練會使肌肉纖維損傷,肌肉酸痛的原因就出於此,而受傷的快縮肌在兩到三天內會修復,而且會變得比以前更強壯粗大,在修復過程中會分泌出生長賀爾蒙「類胰島素生長因子」( IGF-1 ) 具有增強肌肉,逆齡的效果,同時也會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能夠使血管增生,且更強韌,肌肉和血管越強壯,身體也能重拾青春 ! 三浦雄一郎,今年88歲,他計畫90歲時再次挑戰聖母峰,他用身體力行印證「越走越年輕」,是一本有用的小書,您不妨買來看看,試試「負重走路」能否讓您回春 !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logonav 加Line好友 血液粘稠的5個信號,4少吃、5多吃,讓你遠離血栓! By 养生小能手 - 2018-06-14 信號1:口唇發紫,幹活氣短 因為一部分血液粘度的人,會伴有紅細胞增多的情況,嘴唇就會發紺(呈青紫色),而且稍微做一些體力勞動,就很容易出現喘不過氣的現象。 這類人一定要留意,是否已經出現心血管以及肺臟的病變。 信號2:早起沒精神,晚上卻精神飽滿 如果,早上醒來,你是迷迷糊糊、不清醒,沒有精神的,在吃過早飯後,大腦才逐漸開始變得清醒,而到了晚上,精神狀態是最好的,精神飽滿的話,這個時候,你要小心是否血液粘稠了! 因為,大部分血液粘稠的都,都會出現這種早上沒精神,晚上精神好的情況! 信號3:視力下降,看東西出現一陣陣模糊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老年人身上的比較多,由於血粘粘稠,血流不順暢,陽氣和營養物質都無法及時供給視神經,隨之就會可能引起視網膜以及視神經短暫性缺氧缺血的症狀,看東西出現一陣陣模糊,醫學上稱“陣發性視力模糊”。 信號4:蹲下呼吸困難、氣短 如果,蹲下幹活的時候,出現呼吸困難、氣短的情況,那麼這個時候,也要小心血液粘稠了! 因為,蹲下幹活的時候,會導致回到心臟的血液驟減,如果血液過於粘稠,血液循環供血不足,氧氣與二氧化碳不能及時完成交換,使肺腦等重要臟器缺血,從而導致呼吸困難、憋氣、氣短等機體缺氧呼吸困難的現象。 所以,這個時候,要小心血液粘稠! 信號5:容易胸悶、心悸 如果,出現氣短、胸悶、心悸的情況,除了要警惕心臟病變以外,還要考慮血液是否已經粘稠! 因為,血液粘稠,會影響心臟的血液供給,容易導致血管堵塞、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等問題,影響心血管的健康,使人容易出現氣短胸悶,心悸,呼吸不暢等情況。 改善血粘稠,預防血栓,謹記:4少吃 1、少吃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普遍膽固醇含量高,不適合血稠的人食用。 如果,體內膽固醇長期超標,就會慢慢地沉積在血管內壁上,使血管向內增厚,慢慢失去彈性,增加破裂現象。 血稠的人血液流動更緩,這時候再吃高膽固醇的食物,無疑是給膽固醇增加友軍,對膽固醇的附著更有利。 内容未完结,点击第2页继续浏览 第1页第2页 加入好友,隨時分享有用經驗! 2 6 16,2018 - 养生小达人 一定要看!百香果百利但有一害,很多人卻不知道! 2 6 14,2018 - 养生小能手 血液粘稠的5個信號,4少吃、5多吃,讓你遠離血栓! 2 6 16,2018 - 养生小达人 腿上出現這種信號,說明血脂已經很高了,別知道太晚! 2 6 16,2018 - 养生小达人 神奇啊!它是老年斑的剋星,不論男女,經常吃一點,老年斑悄悄不見! 2 6 15,2018 - wuzhengdan 切一片大蒜放在鼻孔裡,堅持10分鐘,身體大變樣,你會感謝我的 2 6 17,2018 - wuzhengdan 經常吃黑芝麻,會給身體帶來5大好處,但這2種人不能吃 2 6 15,2018 - 养生小达人 專家坦白:每天吃這4種水果,肝臟不老,養肝護肝更健康! 2 6 16,2018 - 养生小达人 10塊錢一把公開抗病秘方:祛濕排毒, 每天2杯, 排泄消脂! 2 6 17,2018 - wuzhengdan 手臂這樣敲一敲,15天后,皺紋少腸道通,清熱、瀉火還排毒 2 6 19,2018 - 养生小达人 生薑放在小蘇打裡,解決了家家戶戶最大的問題!看完趕緊試試吧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這一次,鍾南山可能真的錯了 Original 文泉傑 文小叔說 Today 文小叔說 讓中醫更美更有趣更貼近生活 人無完人。哪怕已經封神的鐘南山,也有百密一疏的時候,畢竟鍾南山不是神。更何況對於西醫來說,新冠病毒來勢洶洶,聞所未聞。鍾南山說,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沒有特效藥。所以,摸著石頭過河大概率會踩到陷阱。 新冠病毒太狡猾了,設定了很多陷阱,鍾南山團隊踩到的陷阱是什麼? 讓劉良團隊的屍檢報告告訴你。 應該有不少人看了劉良團隊的屍檢報告了,慘不忍睹,普通人多看一眼都受不了。劉良是同濟醫學院的法醫教授,劉良教授用西醫的手術刀小心翼翼又緊張萬分地剖開了新冠患者的屍體,同時劃開了西醫的短處,也戳到了鍾南山的痛處。沒有誰比鍾南山更迫切地想看到這些屍檢報告了。 如果沒有劉良教授的手術刀,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讓人驚訝的真相。 發表在《法醫學雜誌》上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告訴我們:死者肺部切面出現灰白色黏稠液體,氣管腔內見白色泡沫狀黏液,右肺支氣管腔內見膠凍狀黏液附著。 正是這些黏稠的液體堵塞了肺泡,堵塞了氣道,堵塞了肺間質,堵塞了支氣管,讓肺逐漸散失換氣功能,讓病人處於缺氧狀態,最後出現呼吸衰竭而死。 這些黏稠的液體奪去了新冠患者的生命,讓新冠患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痛苦萬分:他們的恐懼達到了極點,他們像失足落水掉入深淵一樣拼命掙扎,呼喊著“救命”,他們的眼神充滿絕望而痛苦,他們大口大口喘著粗氣,即便有氧氣罩有呼吸機,他們吸進去的卻不是氧氣。 為什麼有呼吸機的支援他們還是吸不進去氧氣?因為那些黏稠的液體擋住了氧氣的道路。道路不通,大量的氧氣吸入反而加劇堵塞,氧氣吸不到血液裡,最後他們活活被這些黏稠的液體憋死了。 所以,劉良教授不得不指出:盲目使用氧氣裝置,不但達不到目的甚至可能適得其反——氧氣的壓力會將黏液推到肺部的更深處,從而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缺氧狀態。 也就是說,西醫只看到了病人缺氧,卻沒有看到病人缺氧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病人缺氧?在沒有徹底弄清楚病人缺氧的原因之前就使用給氧療法,是不是過於盲目? 劉良教授的話讓鍾南山有些難堪。因為鍾南山是給氧療法的倡導者與支持者。劉良團隊的屍檢報告證明,這一回,鍾南山可能真的錯了。 2020年1月20日,白巖鬆曾經採訪鍾南山,問這次的新冠肺炎死亡率遠遠低於當年的非典,原因是什麼。鍾南山當時是這樣回答的:我想兩個因素都有。首先剛才講的第二個因素,這個肯定的。因為現在一旦有新型冠狀病毒這個感染的話,我們確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有一些有低氧血癥,我們很快的用上這個,不單是一般的氧療,或者說是面罩通氣,高濃度的氧療等等,治療的措施跟支援療法,是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 從鍾南山的回答可以看出,無論是上次的非典還是這次的新冠,西醫都採取了給氧療法。 如果中醫第一時間介入的話,武漢的死亡率會大大降低 這些黏稠的液體中醫叫做痰溼。 給氧之前必須先處理掉這些痰溼,不然再多的氧也是徒勞的。其實並不是患者真正缺氧,而是氧氣進不來,肺裡面的氣道被堵住了,我們只要把這些氣道開啟,把痰化掉,把溼氣去掉,讓肺泡乾乾淨淨,讓支氣管暢通無阻,根本不需要給氧,患者自己就會恢復肺的功能,自己就會吸氧。 其實中醫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有了推薦全國使用的治療新冠肺炎有效率達90%以上的清肺排毒湯。只可惜早期的武漢把這個方子熟視無睹,中醫介入率才30%,死亡率全國第一。很多患者死之前沒有用任何中醫的方法治療,沒有服用任何的中藥。後來的張伯禮院士說出了實情,如果中醫第一時間介入的話,輕症患者就不會發展為重症,沒有重症,就沒有死亡。 清肺排毒湯包含了四個千古名方,全是醫聖張仲景的方子,張仲景的方子被稱為經方,千年之前有效,千年之後依然有效。清肺排毒湯包括麻杏石甘湯、小柴胡湯、五苓散、射干麻黃湯。 劉良團隊的屍檢報告告訴我們:病人的肺部充滿了大量的黏稠的液體,液體說明病人水溼多,水溼會阻礙肺部的氣血執行,清肺排毒湯裡面的五苓散可以溫陽利水,一方面可以加強氣化功能,氣化功能加強身體裡面的水就會被氣化成身體所需要的津液,另外一方面還可以把身體裡面的廢水,通過小便直接利出去。 黏稠,膠著狀態,說明肺裡面有了痰。痰多了,堵在了肺部,自然會感到胸悶氣喘,身體出於本能,就會通過咳喘的方式企圖把這些痰咳出來。每一次咳喘都是身體的一次自救,都是肺的一次宣發。無奈,痰太黏稠了,咳不出來,所以成了乾咳。乾咳,並不意味著沒有痰,可能還意味著痰太黏稠了。所以我們要把這些黏稠的痰稀釋,把這些痰化掉。這個時候,清肺排毒湯裡面的射干麻黃湯就派上用場了,射干麻黃湯可以加強肺的宣發功能,宣發功能強了肺裡面的垃圾就容易被排出去,同時這個方子有大量化痰的藥材,可以把肺部的痰直接化掉。 如果這些痰溼堵在肺部久久不化的話,就會變成痰熱,溼熱,就會瘀而化熱,化熱了就會表現為發燒,痰溼少的就發低燒,痰溼多的就會發高燒。所以清肺排毒湯裡面還有一個退熱的方子,那就是麻杏石甘湯。根據病人的情況,發熱重就用石膏多一些,發熱輕石膏就少用一些。 由此可見,清肺排毒湯考慮得非常周全。但是,有人問了,這麼好的方子,為什麼不用呢?是因為鍾南山不信中醫嗎? 當然不是。說實話,鍾南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醫粉。 如果鍾南山不信中醫,當年非典鍾南山的女兒感染,鍾南山就不會把女兒的生命交給鄧鐵濤了。鍾南山擔憂西醫治療的後遺症,所以把女兒交給鄧鐵濤。這已經是公開的事實。 鄧鐵濤是是誰?鄧鐵濤是國醫大師,是泰山北斗。曾經率領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治療非典患者,創下零感染、零轉院、零死亡、零後遺症的奇蹟。 鍾南山也公開表示,中醫在預防保健上功不可沒,很看重中醫的整體觀念,認為中醫藥是全身性的調理,這是中醫藥的特色與長處。鍾南山還說鄧鐵濤是他的朋友,非常欣賞鄧鐵濤的中醫養生方法,100歲了每天還打八段錦。鍾南山承認,在某些疾病方面中醫要比西醫好,還說越來越多的西醫開始用中醫藥了。 如果鍾南山不相信中醫,就不會在這次新冠肺炎公開表示,中醫一開始就要介入,要學習廣州的經驗,不要等到後來不行才上。如果不是鍾南山,這次中醫介入可能會更晚,可能會更艱難。 所以,鍾南山是相信中醫的。但為什麼又沒有讓中醫痛痛快快介入呢?在後面的報道中,鍾南山提到中醫總是閃爍其詞,又是什麼原因呢?這裡面的水太深了,鍾南山身處高位,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引發軒然大波,他的壓力太大了。小叔只能點到為止。你們可以深入思考一下。 小叔只是想說的是,人無完人,鍾南山這一回可能真的錯了,畢竟鍾南山不是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呢。小叔想,鍾南山應該有很多苦衷吧。感恩鍾南山付出的努力。 鍾南山在這一次抗疫中付出了很多,已經鞠躬盡瘁,我們很感恩。小叔寫這篇文章完全沒有指責鍾南山的意思,小叔哪有什麼資格指責大師啊。每個人都會犯錯,像小叔這樣的凡夫俗子可能每天都在犯錯,犯錯沒什麼,關鍵是犯錯後的態度,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現在新冠肺炎已經全球大流行了,很多國家紛紛求助中國,由衷希望鍾南山介紹中國經驗的同時不要忘記中醫,這才是大醫精誠。 感恩[文泉傑文小叔]大德分享
    1 人回報3 則回應5 年前
  • 很重要!治療新冠病毒的《中醫概念》 人無完人。哪怕已經封神的鐘南山,也有百密一疏的時候,畢竟鐘南山不是神。更何況對於西醫來說,新冠病毒來勢洶洶,聞所未聞。鐘南山說,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沒有特效藥。所以,摸著石頭過河大概率會踩到陷阱。 新冠病毒太狡猾了,設置了很多陷阱,鐘南山團隊踩到的陷阱是什麼? 讓劉良團隊的屍檢報告告訴你。 應該有不少人看了劉良團隊的屍檢報告了,慘不忍睹,普通人多看一眼都受不了。劉良是同濟醫學院的法醫教授,劉良教授用西醫的手術刀小心翼翼又緊張萬分地剖開了新冠患者的屍體,同時劃開了西醫的短處,也戳到了鐘南山的痛處。沒有誰比鐘南山更迫切地想看到這些屍檢報告了。 如果沒有劉良教授的手術刀,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讓人驚訝的真相。 發表在《法醫學雜志》上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告訴我們:死者肺部切面出現灰白色黏稠液體,氣管腔內見白色泡沫狀黏液,右肺支氣管腔內見膠凍狀黏液附著。 正是這些黏稠的液體堵塞了肺泡,堵塞了氣道,堵塞了肺間質,堵塞了支氣管,讓肺逐漸散失換氣功能,讓病人處於缺氧狀態,最後出現呼吸衰竭而死。 這些黏稠的液體奪去了新冠患者的生命,讓新冠患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痛苦萬分:他們的恐懼達到了極點,他們像失足落水掉入深淵一樣拼命掙扎,呼喊著“救命”,他們的眼神充滿絕望而痛苦,他們大口大口喘著粗氣,即便有氧氣罩有呼吸機,他們吸進去的卻不是氧氣。 為什麼有呼吸機的支持他們還是吸不進去氧氣?因為那些黏稠的液體擋住了氧氣的道路。道路不通,大量的氧氣吸入反而加劇堵塞,氧氣吸不到血液里,最後他們活活被這些黏稠的液體憋死了。 所以,劉良教授不得不指出:盲目使用氧氣裝置,不但達不到目的甚至可能適得其反——氧氣的壓力會將黏液推到肺部的更深處,從而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缺氧狀態。 也就是說,西醫只看到了病人缺氧,卻沒有看到病人缺氧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病人缺氧?在沒有徹底弄清楚病人缺氧的原因之前就使用給氧療法,是不是過於盲目? 劉良教授的話讓鐘南山有些難堪。因為鐘南山是給氧療法的倡導者與支持者。劉良團隊的屍檢報告證明,這一回,鐘南山可能真的錯了。 2020年1月20日,白岩松曾經採訪鐘南山,問這次的新冠肺炎死亡率遠遠低於當年的非典,原因是什麼。鐘南山當時是這樣回答的:我想兩個因素都有。首先剛才講的第二個因素,這個肯定的。因為現在一旦有新型冠狀病毒這個感染的話,我們確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有一些有低氧血症,我們很快的用上這個,不單是一般的氧療,或者說是面罩通氣,高濃度的氧療等等,治療的措施跟支持療法,是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 從鐘南山的回答可以看出,無論是上次的非典還是這次的新冠,西醫都採取了給氧療法。 如果中醫第一時間介入的話,武漢的死亡率會大大降低 這些黏稠的液體中醫叫做痰濕。 給氧之前必須先處理掉這些痰濕,不然再多的氧也是徒勞的。其實並不是患者真正缺氧,而是氧氣進不來,肺裡面的氣道被堵住了,我們只要把這些氣道打開,把痰化掉,把濕氣去掉,讓肺泡乾乾凈凈,讓支氣管暢通無阻,根本不需要給氧,患者自己就會恢復肺的功能,自己就會吸氧。 其實中醫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有了推薦全國使用的治療新冠肺炎有效率達90%以上的清肺排毒湯。只可惜早期的武漢把這個方子熟視無睹,中醫介入率才30%,死亡率全國第一。很多患者死之前沒有用任何中醫的方法治療,沒有服用任何的中藥。後來的張伯禮院士說出了實情,如果中醫第一時間介入的話,輕症患者就不會發展為重症,沒有重症,就沒有死亡。 清肺排毒湯包含了四個千古名方,全是醫聖張仲景的方子,張仲景的方子被稱為經方,千年之前有效,千年之後依然有效。清肺排毒湯包括麻杏石甘湯、小柴胡湯、五苓散、射乾麻黃湯。 劉良團隊的屍檢報告告訴我們:病人的肺部充滿了大量的黏稠的液體,液體說明病人水濕多,水濕會阻礙肺部的氣血運行,清肺排毒湯裡面的五苓散可以溫陽利水,一方面可以加強氣化功能,氣化功能加強身體裡面的水就會被氣化成身體所需要的津液,另外一方面還可以把身體裡面的廢水,通過小便直接利出去。 黏稠,膠著狀態,說明肺裡面有了痰。痰多了,堵在了肺部,自然會感到胸悶氣喘,身體出於本能,就會通過咳喘的方式企圖把這些痰咳出來。每一次咳喘都是身體的一次自救,都是肺的一次宣發。無奈,痰太黏稠了,咳不出來,所以成了乾咳。乾咳,並不意味著沒有痰,可能還意味著痰太黏稠了。所以我們要把這些黏稠的痰稀釋,把這些痰化掉。這個時候,清肺排毒湯裡面的射乾麻黃湯就派上用場了,射乾麻黃湯可以加強肺的宣發功能,宣發功能強了肺裡面的垃圾就容易被排出去,同時這個方子有大量化痰的藥材,可以把肺部的痰直接化掉。 如果這些痰濕堵在肺部久久不化的話,就會變成痰熱,濕熱,就會瘀而化熱,化熱了就會表現為發燒,痰濕少的就發低燒,痰濕多的就會發高燒。所以清肺排毒湯裡面還有一個退熱的方子,那就是麻杏石甘湯。根據病人的情況,發熱重就用石膏多一些,發熱輕石膏就少用一些。 由此可見,清肺排毒湯考慮得非常周全。但是,有人問了,這麼好的方子,為什麼不用呢?是因為鐘南山不信中醫嗎? 當然不是。說實話,鐘南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醫粉。 如果鐘南山不信中醫,當年非典鐘南山的女兒感染,鐘南山就不會把女兒的生命交給鄧鐵濤了。鐘南山擔憂西醫治療的後遺症,所以把女兒交給鄧鐵濤。這已經是公開的事實。 鄧鐵濤是是誰?鄧鐵濤是國醫大師,是泰山北鬥。曾經率領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治療非典患者,創下零感染、零轉院、零死亡、零後遺症的奇跡。 鐘南山也公開表示,中醫在預防保健上功不可沒,很看重中醫的整體觀念,認為中醫藥是全身性的調理,這是中醫藥的特色與長處。鐘南山還說鄧鐵濤是他的朋友,非常欣賞鄧鐵濤的中醫養生方法,100歲了每天還打八段錦。鐘南山承認,在某些疾病方面中醫要比西醫好,還說越來越多的西醫開始用中醫藥了。 如果鐘南山不相信中醫,就不會在這次新冠肺炎公開表示,中醫一開始就要介入,要學習廣州的經驗,不要等到後來不行才上。如果不是鐘南山,這次中醫介入可能會更晚,可能會更艱難。 所以,鐘南山是相信中醫的。但為什麼又沒有讓中醫痛痛快快介入呢?在後面的報道中,鐘南山提到中醫總是閃爍其詞,又是什麼原因呢?這裡面的水太深了,鐘南山身處高位,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引發軒然大波,他的壓力太大了。小叔只能點到為止。你們可以深入思考一下。 小叔只是想說的是,人無完人,鐘南山這一回可能真的錯了,畢竟鐘南山不是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呢。小叔想,鐘南山應該有很多苦衷吧。感恩鐘南山付出的努力。 鐘南山在這一次抗疫中付出了很多,已經鞠躬盡瘁,我們很感恩。小叔寫這篇文章完全沒有指責鐘南山的意思,小叔哪有什麼資格指責大師啊。每個人都會犯錯,像小叔這樣的凡夫俗子可能每天都在犯錯,犯錯沒什麼,關鍵是犯錯後的態度,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現在新冠肺炎已經全球大流行了,很多國家紛紛求助中國,由衷希望鐘南山介紹中國經驗的同時不要忘記中醫,這才是大醫精誠。預防武漢肺炎方 桑葉15g、蘇葉15g、桔梗10g、玄参15g、 神曲15g、葛根30g、 藿香10g、青蒿10g、甘草 6g、金銀花10g、魚腥草10g 1000cc水 熬成500-600cc 這帖中藥目前在大陸救了許多人, 希望兩岸能夠共同配合製劑。中醫藥產業召集人(楊博士醫師)分
    4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這是一位武漢醫科大學學生 染病情形及治療過程 非常值得我們參考 “我最早出現症狀是1月16日,年前,八九個同學聚餐,吃完飯回實驗室,就開始不舒服,頭有點暈,我備著體溫計,一量果然有點發熱,37.2度。我猜可能因為吃太多,喝了點紅酒。那天本來還想做點事,要畢業了,課題和論文都要忙,但是感覺很困,就直接回宿舍睡了。 那時候根本不會想到新型冠狀病毒,當時公佈病例只有四十幾個,怎麼可能輪到我,何況我沒去過華南海鮮市場。 奇怪的是,後面幾天沒有不舒服,該幹嘛該幹嘛,還和朋友出去吃了烤魚,甚至熬了夜。這就是這個病毒可怕的地方,太詭異了。 之所以肯定那次聚餐有問題,是因為我已經七八年沒感冒了,鼻涕都很少流,唯獨那天不舒服。現在想,可能也因為太久不感冒,免疫系統沒鍛煉過,抵抗力反而不行。 一塊吃飯的同學,後來或多或少都有症狀,發熱、咳嗽,跟感冒一樣。據我所知,大多沒有確診,只是在醫院隔離。也有個別確診的。 我是1月19號回的家,高鐵轉普快到縣城,再回村裏。後面幾天疫情突回家第四天,1月23號中午,吃完一碗餃子,我就感到發燒,一量38度,已然爆發。歐我就待在家裏,不走親戚,出門也只有晚上散散步。 又感覺很冷,還想今年冬天怎麼了,家裏開了空調還那麼冷,鑽進被窩,肌肉開始發酸。 那時候我就很恐慌:怎麼辦,自己是不是”中槍”了? 我偷偷哭,憋著哭,還吐了口痰——這口痰是透明的,帶著泡沫,醫學上叫卡他(症)狀,我知道肯定有問題了。擦完痰,扔了垃圾桶,我跟爸媽說不要碰這個垃圾桶,回頭密封處理好。我戴上口罩,讓他們戴,讓他們和親戚朋友說,也趕緊戴起來。 我爸打120,我接過電話,明確告訴對方:我發熱了,很可能感染上這次病毒。對方也很冷靜,問了我情況。 等了一兩個小時,救護車才到村裏。路上擁堵,車開得不快,透過玻璃,只能看到灰濛濛的天空。我心裏想,天哪,這些人怎麼還都在外邊晃蕩。 那時候心理就有“負反饋效應”了——越想著嚴重,越會放大病情,一擔心全國疫情會不會失控,自己體溫又上去了。甚至要吐了,趕緊找個垃圾袋,吐完,我一路提著,到隔離病房才扔掉。 到縣醫院才知道,我是全縣第一個住進隔離病房的。真的很扯,怎麼就輪到我了呢。 小縣城的隔離病房條件很一般,門是木頭做的,廁所要走出門才能上,裏面燈壞了,要自己用手機照著。剛開始我想,幹嘛要回來,武漢醫療條件不是更好嗎。後來慶倖,還好回來了,我的天,在武漢肯定排不上號。 隔離病房醫生蒙了幾層口罩,只能看到眼睛,那幾天還沒防護服,只穿了藍色隔離服,進出就要換。我很擔心他們,不想讓他們碰我。有什麼事都儘量打電話、發微信。 但他們真的很勇敢,沒有人退縮。醫生告訴我,這是他們的工作。 突然缺氧 進醫院當天,我就做了全部檢查。拍CT,做血常規,各種指標像轉氨酶都不正常,和免疫有關的細胞少了特別多,白細胞幾乎降到0。 第二天,疾控的人過來,從喉嚨取樣做“咽拭子檢查”。晚上結果就出來了,沒有意外,陽性。我確診了。親戚打電話通知我時,語氣很沉重。那會兒我反而淡定了,說沒事,我早就知道了。難受是慢慢到來的。 治療就是輸液,各種各樣的液,對症下藥,抗炎、護肝。但我知道,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藥物治療幾乎都是輔助作用,更要依賴自己的身體和信念。配合醫生是一方面,心態放鬆是一方面。那幾天我就一點點想辦法,用身邊的食物、水去調整身體的不適。 得了這個病,人會特別想喝水。三四百毫升一杯,我能喝十杯,沒有尿意,但上了廁所才發現,其實膀胱快不行了,說明它的敏感度降低了。 發病後沒有食欲,一天下來喝一盒牛奶,吃兩三個雞蛋,一個我們當地的燒餅。牛奶得溫熱一下,一口一口慢慢喝。不要吃太多,以免體溫升高,也不要吃太少,以免低血糖。 我是全院第一個病人,醫生們也沒有經驗。很多時候我就自己在網上搜治療手段,和他們交流。比如,看到治療HIV的某種藥物有效,我請教的教授也覺得靠譜,就和他們說。兩個小時後,縣疾控主任就把藥物調過來了。 後來我知道,我住進來那天,縣裏很緊張,如臨大敵,開了緊急大會,佈置任務,包括調用各種物資、藥物,來保障我們。 住院第二天,大年三十,本命年最後一天,本來以為過了這天,水逆就會結束,一切都會好起來,但那天晚上12點,我突然感覺自己呼吸有點無力。 我摸了自己的心跳,發現弱了下來,再摸了頸動脈,幾乎感受不到跳動,有聲音也是沙沙沙,不是正常人的咚咚咚。 我一下子反應起來,自己缺氧了,拼命呼吸,同時讓自己冷靜下來——緊張會更缺氧,呼叫護士送氧氣瓶,吸著氧氣大口地呼吸,身體胸廓努力地配合、起伏。 我告訴自己,這時候再艱難都不能睡著,否則可能會忘了自主呼吸。不能躺下,否則會壓迫肺腑,所以始終斜靠著,腿和身子保持100度左右。 醫學上,我經歷的呼吸窘迫,是這次疫情的重症表現之一。平常人捏著鼻子也呼吸困難,但呼吸窘迫的時候,我都想不起來去呼吸了。 我求救了醫生,告訴他們隨時準備搶救,但如果沒搶救過來,器官衰竭了,就儘早放棄,不要再浪費醫療資源。 醫生來之前,我拼命吸氧,努力活動四肢,想讓它們熱起來,同時錄了臨終視頻。我想要和大家有個告別,斷斷續續錄了二十分鐘。 醫生半夜兩三點到了,鼓勵我,讓我挺住,可是我的手腳是冰的,麻木的,臉色發白,聽力很弱,說話都沒有任何力氣。 兩三個小時後,手腳才熱了起來,整個人不再是瀕死狀態,再後來發燒近39度,但我想這是好事,免疫系統終於又開始戰鬥了。 後來我吸著氧氣,讓自己平靜,不敢入睡,雖然繼續肌肉酸痛,但是存在即合理——如果不酸痛,我睡過去,忘了呼吸怎麼辦。 恍惚中挨到了早上,我明顯感覺到自己度過了一劫,脫離氧氣,自主呼吸逐漸恢復。 我就想好好洗個澡 第三天,護士送來了醫院飯菜,但是忘拿筷子了,我把牛奶的吸管當筷子,只有體驗過才知道這多難。 這天情況好了很多。體溫一度恢復到36.5,吃過飯,體溫又慢慢升高,但也頂多38度,沒之前那麼高,肌肉沒之前那麼酸痛。 這天我爸媽、我哥也來了醫院。他們前一天都發燒了,我讓他們再觀察一天,但他們挨不住都過來了。 只有我媽確診了,住進醫院隔離。我爸和我哥估計抵抗力好,病毒量小,檢測不出來,都回家隔離了。我每天和他們通個電話,告訴他們自己很好。來往的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在家隔離了,自己在家裏做飯。 醫院給我標的是“輕症”。但我媽才是真的輕症,除了剛開始發燒,後來幾乎就沒有症狀。 我倆搬到了一間,我就讓她多做深呼吸,按時吃飯,每天跳廣場舞,鍛煉身體。我不想讓她老記著這個事。 那幾天和同學、朋友溝通,發現大家都很害怕,不知道疫情何時控制住,我一開始也怕,但經歷過最危險時刻後,不怕了。既然想活著,就要平靜面對這一切。 我的狀態也越來越好。第四天早上7點多,體溫37度。護士來抽血,我說我好了,她說我很強大,長得真好看。聽了這話真的特別感動,想哭。那時我一周多沒洗澡,剛經歷完與疾病的一場廝殺,狼狽不堪。 說實話,以前我不太關注時事,但現在很關注這場疫情。不過,很多新聞我都不太相信了,除非是鐘南山說的,他清楚疫情發展,也不會撒謊。 2月1日,前一晚新聞說雙黃連可以抑制病毒,我媽說,你看雙黃連有效,我說,這你都信,不如睡覺吧。她說專家都說了,我說你聽專家的還是聽你閨女的。她就覺得我理論學太多了,還是不相信我。 後來我姨打來電話,跟我媽說買不到了,都賣完了。照理說她應該隔離的,但不知道為什麼偷偷跑出去買雙黃連了。我就接過電話,告訴她雙黃連那麼苦,喝它幹嘛啊,喝水不好嗎。 我的親身體驗是,喝水都有效。 但也不能刷太多新聞,否則會越看越恐懼,“負反饋效應”非常明顯。現在我覺得這個病本身沒那麼可怕,有時也需要靠意志力戰勝。我在朋友圈告訴大家可以練習平靜的深呼吸,保持淡定,我能挺過來,其他人也可以。 最近醫生又給我做了CT,結果很好,肺部炎症在吸收,幾乎沒啥了。但接下去還要隔離一段時間,醫生怕我以後免疫力還是不行,這幾天都在打免疫球蛋白。 算上別的藥,我一天要輸20小時,十幾瓶液,左右手都腫了,合不上拳頭,抬不起胳膊。不過,經歷過瀕死狀態,能躺著輸液已經是很舒服的事了。 進醫院後,我就一直在關注治癒病例,從發病到出院,病程在十四天左右,最新版的診療方案說,兩次核酸檢驗陰性能出院。我估計會很快治癒。全程治療沒用到激素,加上現在身體沒有不舒服,不會有後遺症。不用擔心這個。 跟很多人一樣,我只是得了一場病而已。要感謝醫生護士,相比我,他們才是拼盡全力的戰士。我就是個普通人。 未來,我也想給公共衛生做貢獻。動物疾病防控,活禽市場交易,這些都需要改進。但現在,我就想好好洗個澡。
    2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 武漢新冠狀病毒中西醫分組治療實驗結果對比出來了! 中西醫分組治療人數: 中醫:320 西醫:320 最終死亡病人: 中醫:0 西醫:113 死亡率: 中醫:0: 西醫:35.3% 痊癒時間: 中醫:平均7天 西醫:20天了還在治療。 治療方式: 中醫:中藥、針灸。 西醫:氯喹抗生素激素吊水等等。 後遺症: 中醫:無 西醫:肺纖維化,尿毒症,心肌炎等等。 醫療費: 中醫:幾百塊錢 西醫:大於40萬 中醫治療320人,0死亡; 西醫治療320人,死亡113人。 試驗遠未結束的時候,西醫治療的很多病人堅決跑到了中醫治療組,導致了事實上中醫治療的病人超過了320,而西醫治療的病人少於320人。 試驗結果:西醫徹底失敗。 以上是來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曾海基大夫的數據。 曾大夫說,這次我們用的全部是中藥治療,在我們觀察組一共有320個病人,無一死亡! 而對照組的320人就死了113人。 連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視察我們治療組的時候都佩服得連連誇獎。 對照組西醫用鹽酸氯奎,還有進口的抗病毒藥加輸液等等。 我們用百合救肺湯、麻杏石甘湯、五味敗毒湯等等加減。 對照組後來好多病人都轉到我們中醫組來。 基本上一個禮拜出院,各項檢查正常。 病毒感染那是西醫的理論。 免疫系統下降才是主因,外邪為輔。 中醫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所以治療之根本是扶正氣,並且祛邪氣的方法。中國發表武漢治療新肺炎報告,解剖死者肺部,全是白色濃濃的痰。報告說:如果中醫早一點介入,可以大大的降低死亡人數。 其中指出:清肺排毒湯可以清理掉肺內所積累的痰,達到治癒的程度,它包含四種中藥處方: 麻杏石甘湯 小柴胡湯 五苓散 射干麻黃湯 這種處方,在台灣有幾十家治藥場有生產,全國幾萬家的中藥房都有賣,可輕易取得。 以下是中國的報告: ●很重要!治療新冠病毒的《中醫概念》 人無完人。哪怕已經封神的鐘南山,也有百密一疏的時候,畢竟鐘南山不是神。更何況對於西醫來說,新冠病毒來勢洶洶,聞所未聞。鐘南山說,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沒有特效藥。所以,摸著石頭過河大概率會踩到陷阱。 新冠病毒太狡猾了,設置了很多陷阱,鐘南山團隊踩到的陷阱是什麼? 讓劉良團隊的屍檢報告告訴你。 應該有不少人看了劉良團隊的屍檢報告了,慘不忍睹,普通人多看一眼都受不了。劉良是同濟醫學院的法醫教授,劉良教授用西醫的手術刀小心翼翼又緊張萬分地剖開了新冠患者的屍體,同時劃開了西醫的短處,也戳到了鐘南山的痛處。沒有誰比鐘南山更迫切地想看到這些屍檢報告了。 如果沒有劉良教授的手術刀,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讓人驚訝的真相。 發表在《法醫學雜志》上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告訴我們:死者肺部切面出現灰白色黏稠液體,氣管腔內見白色泡沫狀黏液,右肺支氣管腔內見膠凍狀黏液附著。 正是這些黏稠的液體堵塞了肺泡,堵塞了氣道,堵塞了肺間質,堵塞了支氣管,讓肺逐漸散失換氣功能,讓病人處於缺氧狀態,最後出現呼吸衰竭而死。 這些黏稠的液體奪去了新冠患者的生命,讓新冠患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痛苦萬分:他們的恐懼達到了極點,他們像失足落水掉入深淵一樣拼命掙扎,呼喊著“救命”,他們的眼神充滿絕望而痛苦,他們大口大口喘著粗氣,即便有氧氣罩有呼吸機,他們吸進去的卻不是氧氣。 為什麼有呼吸機的支持他們還是吸不進去氧氣?因為那些黏稠的液體擋住了氧氣的道路。道路不通,大量的氧氣吸入反而加劇堵塞,氧氣吸不到血液里,最後他們活活被這些黏稠的液體憋死了。 所以,劉良教授不得不指出:盲目使用氧氣裝置,不但達不到目的甚至可能適得其反——氧氣的壓力會將黏液推到肺部的更深處,從而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缺氧狀態。 也就是說,西醫只看到了病人缺氧,卻沒有看到病人缺氧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病人缺氧?在沒有徹底弄清楚病人缺氧的原因之前就使用給氧療法,是不是過於盲目? 劉良教授的話讓鐘南山有些難堪。因為鐘南山是給氧療法的倡導者與支持者。劉良團隊的屍檢報告證明,這一回,鐘南山可能真的錯了。 2020年1月20日,白岩松曾經採訪鐘南山,問這次的新冠肺炎死亡率遠遠低於當年的非典,原因是什麼。鐘南山當時是這樣回答的:我想兩個因素都有。首先剛才講的第二個因素,這個肯定的。因為現在一旦有新型冠狀病毒這個感染的話,我們確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有一些有低氧血症,我們很快的用上這個,不單是一般的氧療,或者說是面罩通氣,高濃度的氧療等等,治療的措施跟支持療法,是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 從鐘南山的回答可以看出,無論是上次的非典還是這次的新冠,西醫都採取了給氧療法。 如果中醫第一時間介入的話,武漢的死亡率會大大降低 這些黏稠的液體中醫叫做痰濕。 給氧之前必須先處理掉這些痰濕,不然再多的氧也是徒勞的。其實並不是患者真正缺氧,而是氧氣進不來,肺裡面的氣道被堵住了,我們只要把這些氣道打開,把痰化掉,把濕氣去掉,讓肺泡乾乾凈凈,讓支氣管暢通無阻,根本不需要給氧,患者自己就會恢復肺的功能,自己就會吸氧。 其實中醫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有了推薦全國使用的治療新冠肺炎有效率達90%以上的清肺排毒湯。只可惜早期的武漢把這個方子熟視無睹,中醫介入率才30%,死亡率全國第一。很多患者死之前沒有用任何中醫的方法治療,沒有服用任何的中藥。後來的張伯禮院士說出了實情,如果中醫第一時間介入的話,輕症患者就不會發展為重症,沒有重症,就沒有死亡。 清肺排毒湯包含了四個千古名方,全是醫聖張仲景的方子,張仲景的方子被稱為經方,千年之前有效,千年之後依然有效。清肺排毒湯包括麻杏石甘湯、小柴胡湯、五苓散、射乾麻黃湯。 劉良團隊的屍檢報告告訴我們:病人的肺部充滿了大量的黏稠的液體,液體說明病人水濕多,水濕會阻礙肺部的氣血運行,清肺排毒湯裡面的五苓散可以溫陽利水,一方面可以加強氣化功能,氣化功能加強身體裡面的水就會被氣化成身體所需要的津液,另外一方面還可以把身體裡面的廢水,通過小便直接利出去。 黏稠,膠著狀態,說明肺裡面有了痰。痰多了,堵在了肺部,自然會感到胸悶氣喘,身體出於本能,就會通過咳喘的方式企圖把這些痰咳出來。每一次咳喘都是身體的一次自救,都是肺的一次宣發。無奈,痰太黏稠了,咳不出來,所以成了乾咳。乾咳,並不意味著沒有痰,可能還意味著痰太黏稠了。所以我們要把這些黏稠的痰稀釋,把這些痰化掉。這個時候,清肺排毒湯裡面的射乾麻黃湯就派上用場了,射乾麻黃湯可以加強肺的宣發功能,宣發功能強了肺裡面的垃圾就容易被排出去,同時這個方子有大量化痰的藥材,可以把肺部的痰直接化掉。 如果這些痰濕堵在肺部久久不化的話,就會變成痰熱,濕熱,就會瘀而化熱,化熱了就會表現為發燒,痰濕少的就發低燒,痰濕多的就會發高燒。所以清肺排毒湯裡面還有一個退熱的方子,那就是麻杏石甘湯。根據病人的情況,發熱重就用石膏多一些,發熱輕石膏就少用一些。 由此可見,清肺排毒湯考慮得非常周全。但是,有人問了,這麼好的方子,為什麼不用呢?是因為鐘南山不信中醫嗎? 當然不是。說實話,鐘南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醫粉。 如果鐘南山不信中醫,當年非典鐘南山的女兒感染,鐘南山就不會把女兒的生命交給鄧鐵濤了。鐘南山擔憂西醫治療的後遺症,所以把女兒交給鄧鐵濤。這已經是公開的事實。 鄧鐵濤是是誰?鄧鐵濤是國醫大師,是泰山北鬥。曾經率領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治療非典患者,創下零感染、零轉院、零死亡、零後遺症的奇跡。 鐘南山也公開表示,中醫在預防保健上功不可沒,很看重中醫的整體觀念,認為中醫藥是全身性的調理,這是中醫藥的特色與長處。鐘南山還說鄧鐵濤是他的朋友,非常欣賞鄧鐵濤的中醫養生方法,100歲了每天還打八段錦。鐘南山承認,在某些疾病方面中醫要比西醫好,還說越來越多的西醫開始用中醫藥了。 如果鐘南山不相信中醫,就不會在這次新冠肺炎公開表示,中醫一開始就要介入,要學習廣州的經驗,不要等到後來不行才上。如果不是鐘南山,這次中醫介入可能會更晚,可能會更艱難。 所以,鐘南山是相信中醫的。但為什麼又沒有讓中醫痛痛快快介入呢?在後面的報道中,鐘南山提到中醫總是閃爍其詞,又是什麼原因呢?這裡面的水太深了,鐘南山身處高位,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引發軒然大波,他的壓力太大了。小叔只能點到為止。你們可以深入思考一下。 小叔只是想說的是,人無完人,鐘南山這一回可能真的錯了,畢竟鐘南山不是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呢。小叔想,鐘南山應該有很多苦衷吧。感恩鐘南山付出的努力。 鐘南山在這一次抗疫中付出了很多,已經鞠躬盡瘁,我們很感恩。小叔寫這篇文章完全沒有指責鐘南山的意思,小叔哪有什麼資格指責大師啊。每個人都會犯錯,像小叔這樣的凡夫俗子可能每天都在犯錯,犯錯沒什麼,關鍵是犯錯後的態度,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現在新冠肺炎已經全球大流行了,很多國家紛紛求助中國,由衷希望鐘南山介紹中國經驗的同時不要忘記中醫,這才是大醫精誠。預防武漢肺炎方   桑葉15g、蘇葉15g、桔梗10g、玄参15g、 神曲15g、葛根30g、 藿香10g、青蒿10g、甘草  6g、金銀花10g、魚腥草10g   這帖中要這次在大陸救了許多人1000cc熬成500-600cc 。 這是我們因應知道需要,要求兩岸能夠同步配合的製劑。中醫藥產業召集人(楊博士醫師)分享的!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4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那些痊癒的新冠患者,後來怎樣了? 財聞九點半 2021-09-20 「胸痛,吸氣時肺部像被粗糙的網兜上了,一口氣疼一下。」 「失去了味覺,什麼味道都聞不到,像活在真空里。」 「只能坐著睡覺,一躺下就喘不上來氣,渾身難受。」 「眩暈,頭疼,全身乏力,走兩步就大口喘氣。」 …… 這些話,是新冠治癒者們寫下的後遺症。 讀他們的回答,每一條,都令人胸口發悶。 很多人都以為得了新冠沒關係,只要治好了,還能像普通人一樣生活。 卻不知道,新冠病毒自從發現至今,病毒迅速變異,一次又一次刷新著人們的認知。 即便是真的治癒了,留下的後遺症,也會成為治癒者擺脫不掉的陰影。 01 她叫Amy Watson,是一名幼兒教師。 去年3月被檢測出新冠陽性後,因為症狀不嚴重,她被安排在家隔離休息。 症狀不嚴重,意味著有很大的幾率痊癒。 在家隔離半年後,她的症狀有了很大緩解,多次新冠檢測也都已經轉陰。 她原本以為自己能和先前一樣,去學校教書,去跑馬拉松,去過正常人的生活。 卻不曾想,病毒被攻克了,留下的後遺症,卻差點要了她的命。 她發帖說,自己的自主神經被破壞了。 影響到了她的呼吸、心臟、視覺、嗅覺等功能,她還出現了腦損傷。 她列舉了自己的其他症狀,每一條都看得人心驚膽戰。 頭暈 眼瞼痙攣 疲倦 胃輕癱 胃腸道問題 脫發 熱耐受性低 多汗 偏頭痛 惡心 神經功能缺陷 直立性高血壓 嗅覺出現幻覺——幻覺聞到氯和氯的氣味 光敏感 胸膜炎 食慾不振 活動時呼吸困難 小纖維神經病變 心跳過快 身體溫度調節失常 黃舌 圖片 因為症狀的折磨,她不能正常入睡,躺下去,肺部會劇烈疼痛。 也不能正常洗澡,有時候只是簡單洗個熱水澡,心跳會瘋狂加速。 連最愛的馬拉松也不能跑了,現在就連在家裡走一圈,都累得夠嗆,爬樓梯比爬山還吃力。 為了控制這些症狀,她活活把自己吃剩了一個「藥罐子」。 她說:過去一年,自己每周得吃189顆藥…… 可即便吃了這麼多藥,受了這麼多苦,再去做檢查,還是沒有人能確切告訴她,究竟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 新冠留下的後遺症,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可怕。 02 國外有一個論壇,聚集了超過6000人。 人們在這裡分享著自己的病症,這其中有很多人是相似的: 「香水聞起來像臭雞蛋。」 「愛人的體味令人發嘔。」 「牛排咖啡聞起來像臭魚爛蝦。」 而在這裡分享的人,無一例外,都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 在治療過程中,他們曾出現過暫時失去味覺和嗅覺的症狀。 比如先前的查爾斯王子,嗅覺和味覺久久未能恢復。 圖片 他們本以為治癒後會有所緩解,可其中一部分人直到現在也沒能恢復。 醫生給這個症狀取了個名字:嗅覺倒錯。 什麼意思是呢? 把一種明顯的氣味誤認為是另一種氣味,如將臭氣錯認為是香氣,或無臭氣認為有臭氣。 也就是說,他們和普通人的嗅覺顛倒了。他們要忍受旁人從未經歷過的難受。 有人要忍著惡心為家人衝泡咖啡,做飯,有人一靠近伴侶,就覺得「臭不可聞」。 還有更多人,日常進餐、喝水都成了問題,不管是什麼東西吃進嘴巴,都像嚼橡膠一樣。 每天活在煎熬和痛苦之中。 更令這群人絕望的是,直到現在,如何治療「嗅覺倒錯」,專家們還一籌莫展。 他們只能推測出,這可能是因為神經纖維受損導致的。 該如何治療?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 誰也說不清楚。 有數據統計,這6000多人不是個例。 在全球感染新冠的1億名患者里,大約6.5%的人即便痊癒,依然無法恢復嗅覺。 等待他們的,會是我們想象不到的痛苦和折磨。 03 不光如此。 先前《每日郵報》就曾報道說,做了大量屍檢後,可以清楚的發現,每個病人都有血栓形成的跡象。 而血栓,有可能導致血管堵塞,引發肺栓塞、腦栓塞、心肌梗死等症狀。 對於年紀較大的治癒者來說,危害無疑是致命的。 圖片 除此之外,還有對腎臟的損傷。 澎湃社報道,自行康復的患者中,很多人出現腎臟損傷。 即便先前沒有腎功能損傷,出現末期腎臟病變的風險也高於普通人的一倍。 圖片 雖然痊癒,但體內的病毒會激化腎臟炎症,引起急性腎小管損傷。 並且,最初病情越嚴重,越有可能遭受長期腎臟損害。 嚴重者,新冠治癒了,但下半輩子,將離不開腎臟透析。 圖片 圖片 今年44歲的Lucy,病癒一年多了,身體的各項功能仍未恢復。 她會在疼痛中入睡,又在頭痛中醒來。 她忍受不了光亮和吵鬧,要長期躺在黑暗的房間里才能平復。 最簡單的散步、買菜、做飯,對她來說都異常艱難。 她才44歲啊,可她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如一個88歲的老人。 哪裡是在生活,分明是在勉強維持著才能生存。 正常的生活對她來說,早已成了一種奢望。 04 看到這裡,一定有人會說: 這些都是國外的病症,國內的治癒者,一定會好很多吧? 先別急著下結論。 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底,《柳葉刀》發佈了中國學者的最新研究—— 隨訪金銀潭醫院的1276名康復者半年到一年後,他們發現,有超六成新冠康復者,至少有一種後遺症。 大部分治癒者都有疲勞、肌無力的症狀,還有的治癒者,會面臨睡眠困難、脫發、嗅覺障礙和味覺障礙等症狀。 圖片 圖源微博@財經網 不光是肉體的折磨,還有精神上的煎熬。 研究還發現,有不少治癒者出現焦慮或抑鬱的情況,6個月為23%,12個月時為25%。 抑鬱、焦慮人數只增不減。 我身邊就有位阿姨剛從醫院出來,一場大病過後,原本樂觀健談的她很少出門。 她說自己現在體力不支,怕走遠了沒力氣走回來。 也怕知道她得過新冠的人,會主動來幫助她,她不想得到別人的幫助。 更怕被身邊人指點,說她身上帶著病毒,提醒孩子們遠離那個怪奶奶。 現在的她,更多時候會坐在窗前,靜靜看著雲發呆。 偶爾也會為家人做兩樣飯菜,但只能做最簡單的,因為忙久了,她還是會喘不過來氣。 經此一疫,她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一點一點從我們生活中消失了。 而我知道,這不是個個例,更多像她一樣的人,戰勝了病毒,卻再也恢復不了正常的生活了。 不用想都知道,他們的內心承受了多大的煎熬。 05 所以,我今天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想將他們的生活展現在大家面前,希望大家對康復者多一點包容,少一點指責。 除此之外,還想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看過一個視頻,確診患者講述了自己感染德爾塔病毒的痛苦經歷: 他說這個病毒極其可怕,自己感染後5天內就爆發了,開始高燒不斷,整個人都在抽搐。 那陣子,每隔三個小時發燒一次,每次發燒到39.5度,即便是吃了退燒藥,也只能暫時緩解,下一個三小時,還是會高燒不斷。 隨之而來的,是嚴重的拉肚子。 這些症狀疊加起來,很容易摧毀一個人的意志。 感染症狀比較嚴重,他的肺部感染嚴重,每咳嗽一次,血就會噴出來一次。 在治療的那段時間里,他不止一次想到自殺,因為真的太難受了。 即便如今已經治療好了,他的身體也大不如前。 因為肺部受損嚴重需要修復,他只是躺在這裡講了幾分鐘的話,就開始氣喘吁吁。 只是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無力和痛苦。 如今,病毒還在變異,國外疫情尚未控制住。 我們能在這裡提醒的,還是希望大家做好防護,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身體是自己的,生命也只有一次。 趁著尚可防範,趁著尚有時間。 好好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 隨身多帶幾個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外出記得勤洗手,避免病從口入。 …… 病毒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新冠也不是治好了就萬事大吉。 照顧好自己,照顧好身邊人。 不要因為疏忽大意,讓自己悔恨終生。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失智症權威醫師劉秀枝 失智了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醫生。台灣失智症研究與治療的權威,更是她那個年代裡,少數可以當上主任的女醫生。 劉秀枝醫生這次刊登一封非常感人的信,平靜地道出輕度失智者的心聲,此信係獲得這位可敬的女士同意後刊載。 親愛的朋友: 我寫這封信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失智了。不過,不必震驚,目前還是輕度,否則我也無法寫這封信。當然,有些字眼想不起來,許多事情無法串在一起,思緒也常會中斷,因此這封信是在妹妹幫忙之下完成的。今年70歲的我,比各位年長許多,常和大家一齊聚餐、打高爾夫球、出國旅遊,相識相知,受大家的照顧已20年。妹妹常怪我不用心,丟三落四,一問再問,還把約定日期搞錯。 在一次出門忘了關水龍頭,把水塔裡的水流光後,妹妹帶我去看神經科醫師,經過仔細檢查,醫師告訴我得了失智症,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阿茲海默症,並且開藥讓我服用,希望能退化得慢一點。從此,當我又忘了,妹妹不再有「不是告訴過你了」的責備語氣,或我反覆說時,也不會有「你說過好幾次了」的奇怪眼神,反而是輕聲細語的說「沒關係」或「我替你記住就好」,我就知道我是真的病了!我的高爾夫球技一向差,但最近半年來,連每一洞打了幾桿都記不清楚,到底揮的是第二桿還第三桿?球友都會幫我算桿數或請桿弟幫我算。那天打了幾洞後,我忽然問:「我們現在是打第一洞嗎?」看到球友們驚愕的眼光,我覺得是對大家承認我失智的時候了。 醫師說生病並不可恥,身體每一個器官都可能生病,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就好像膽結石是膽囊的疾病;乳癌是乳房的疾病一樣。然而,我變得很沒有信心,容易恐慌,因為我不知道我將要踏出去的每一步對不對,要說出的話是不是已經說了多次,而且心裡想的無法表達,愈急愈講不出來。我常覺得氣喘不過來,在餐廳吃一頓飯,會上好幾次洗手間,兒子帶我去看心臟科和泌尿外科醫師,都說沒事,是因為緊張的關係。我瞭解我的記性和其他認知功能就像雙手握滿東西般,一面走,會一件一件的掉,甚至像沙灘上腳下的流沙,會很快的流失。也許有一天,我熟悉的路不會走,也叫不出你的名字,最終可能不會吃飯盥洗。但目前還是輕度失智的我還能揮桿,享受小白球進洞的喜悅,能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也還聽得懂笑話,更能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也許過後就不記得,的確是「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能攙扶一位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朋友,當他的柺杖,讓他慢慢走,也希望大家能接受一位因失智而容易遺忘的朋友,做他的引導,讓他慢慢來。有條有理是不失智者的生活習慣,但失智的人很難辦得到;改善的辦法,只有創造有利的條件,讓它慢慢修復。如果大腦是銀行,你的存款夠多嗎?儲備充足腦力存款,從今天開始。 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年齡多大就太遲了?就算改變壞習慣,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 斯默爾醫師說,「請聽我大聲說明白:永遠不嫌晚,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 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不僅你的身體,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 1.細嚼慢嚥: 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曬太陽: 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列清單: 「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你可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mail,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 4.吃早餐: 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這是對的。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 頭骨雖很硬,腦卻很軟。無論年紀老少,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也避免會重創腦部運動。 6.常做家事: 別小看做家事,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也要安排居家空間。曬棉被、洗衣服需要伸展身體,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只要運用肌肉,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況且,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成就感的刺激,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 7.多喝水: 大腦有八成是水,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Daneil G. Amen)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他的腦部影 像很像毒癮患者,但他激烈否認。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曾大量失水,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 8.跟人笑笑打招呼: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卓良珍主任認為,打招呼不但有人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要記住對方的姓名與外特徵,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 9.每週走一條新路: 打破舊習、嘗試不熟悉的事可以激發短期記憶,建立大腦解讀訊息的能力。例如嘗試改變每天從家裡走到車站的路線、或是改變每天下車的車站,嘗試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或改變每天坐車的時間,單是做這項,就能對「前額葉」產生刺激。 10.健走: 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有氧運動最好,可以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有氧運動很簡單,穿起球鞋出門健走即可。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只要每週健走3次、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 11.深呼吸: 當你很焦慮時,做什麼都難。美國清晰大腦網站負責人芙喃達茲Alvaro Fernandezs提供一個取巧的冥想法:閉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再深呼吸30秒鐘。然後大拇指按無名指,想像任何你喜歡的事物30秒鐘,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鐘,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鐘。 12.看電視少於1小時: 看電視通常不需用腦,所以愈少這麼做愈好。澳洲的研究人員在網路上測試29500人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發現記憶力較好的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少於1小時。 13.吃葉酸和維生素B12: 這兩種維生素可以控制血液中會傷害大腦的同半胱胺酸。瑞士的研究發現,230位60歲以上的人攝取這兩種維生素過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適量攝取的人的4倍。富含葉酸的食物如四季豆、蘆筍等,維生素B12如銀魚、鮭魚、沙丁魚等。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徐文俊提醒,維生素B12只存在於葷食,素食者要特別透過維他命補充。 14.吃香喝辣: 吃咖哩可以預防失智,因為咖哩中的「薑黃素」是一種高效能的抗氧化劑,可以抑制氧化作用傷害細胞,還能預防腦細胞突觸消失。薑黃不只用在咖哩,也用在抹在熱狗上的黃芥末。 15.每天都要用牙線: 美國20~59歲上千個個案的研究發現,牙齦炎、牙周病和晚年認知功能障礙有關。所以,聽從牙醫的建議,每天都要用牙線,每次刷牙的時間至少超過2分鐘。 (轉貼分享)
    9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失智症權威醫師劉秀枝 失智了。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醫生。台灣失智症研究與治療的權威,更是她那個年代裡,少數可以當上主任的女醫生。 劉秀枝醫生這次刊登一封非常感人的信,平靜地道出輕度失智者的心聲,此信係獲得這位可敬的女士同意後刊載。 親愛的朋友: 我寫這封信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失智了。不過,不必震驚,目前還是輕度,否則我也無法寫這封信。當然,有些字眼想不起來,許多事情無法串在一起,思緒也常會中斷,因此這封信是在妹妹幫忙之下完成的。今年70歲的我,比各位年長許多,常和大家一齊聚餐、打高爾夫球、出國旅遊,相識相知,受大家的照顧已20年。妹妹常怪我不用心,丟三落四,一問再問,還把約定日期搞錯。 在一次出門忘了關水龍頭,把水塔裡的水流光後,妹妹帶我去看神經科醫師,經過仔細檢查,醫師告訴我得了失智症,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阿茲海默症,並且開藥讓我服用,希望能退化得慢一點。 從此,當我又忘了,妹妹不再有「不是告訴過你了」的責備語氣,或我反覆說時,也不會有「你說過好幾次了」的奇怪眼神,反而是輕聲細語的說「沒關係」或「我替你記住就好」,我就知道我是真的病了!我的高爾夫球技一向差,但最近半年來,連每一洞打了幾桿都記不清楚,到底揮的是第二桿還第三桿?球友都會幫我算桿數或請桿弟幫我算。那天打了幾洞後,我忽然問:「我們現在是打第一洞嗎?」看到球友們驚愕的眼光,我覺得是對大家承認我失智的時候了。 醫師說生病並不可恥,身體每一個器官都可能生病,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就好像膽結石是膽囊的疾病;乳癌是乳房的疾病一樣。然而,我變得很沒有信心,容易恐慌,因為我不知道我將要踏出去的每一步對不對,要說出的話是不是已經說了多次,而且心裡想的無法表達,愈急愈講不出來。我常覺得氣喘不過來,在餐廳吃一頓飯,會上好幾次洗手間,兒子帶我去看心臟科和泌尿外科醫師,都說沒事,是因為緊張的關係。 我瞭解我的記性和其他認知功能就像雙手握滿東西般,一面走,會一件一件的掉,甚至像沙灘上腳下的流沙,會很快的流失。也許有一天,我熟悉的路不會走,也叫不出你的名字,最終可能不會吃飯盥洗。但目前還是輕度失智的我還能揮桿,享受小白球進洞的喜悅,能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也還聽得懂笑話,更能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也許過後就不記得,的確是「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能攙扶一位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朋友,當他的柺杖,讓他慢慢走,也希望大家能接受一位因失智而容易遺忘的朋友,做他的引導,讓他慢慢來。有條有理是不失智者的生活習慣,但失智的人很難辦得到;改善的辦法,只有創造有利的條件,讓它慢慢修復。 如果大腦是銀行,你的存款夠多嗎?儲備充足腦力存款,從今天開始。 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年齡多大就太遲了?就算改變壞習慣,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 斯默爾醫師說,「請聽我大聲說明白:永遠不嫌晚,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 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不僅你的身體,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 1.細嚼慢嚥: 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曬太陽: 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列清單: 「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你可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mail,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 4.吃早餐: 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這是對的。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 頭骨雖很硬,腦卻很軟。無論年紀老少,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也避免會重創腦部運動。 6.常做家事: 別小看做家事,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也要安排居家空間。曬棉被、洗衣服需要伸展身體,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只要運用肌肉,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況且,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成就感的刺激,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 7.多喝水: 大腦有八成是水,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Daneil G. Amen)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他的腦部影 像很像毒癮患者,但他激烈否認。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曾大量失水,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 8.跟人笑笑打招呼: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卓良珍主任認為,打招呼不但有人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要記住對方的姓名與外特徵,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 9.每週走一條新路: 打破舊習、嘗試不熟悉的事可以激發短期記憶,建立大腦解讀訊息的能力。例如嘗試改變每天從家裡走到車站的路線、或是改變每天下車的車站,嘗試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或改變每天坐車的時間,單是做這項,就能對「前額葉」產生刺激。 10.健走: 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有氧運動最好,可以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有氧運動很簡單,穿起球鞋出門健走即可。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只要每週健走3次、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 11.深呼吸: 當你很焦慮時,做什麼都難。美國清晰大腦網站負責人芙喃達茲Alvaro Fernandezs提供一個取巧的冥想法:閉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再深呼吸30秒鐘。然後大拇指按無名指,想像任何你喜歡的事物30秒鐘,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鐘,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鐘。 12.看電視少於1小時: 看電視通常不需用腦,所以愈少這麼做愈好。澳洲的研究人員在網路上測試29500人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發現記憶力較好的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少於1小時。 13.吃葉酸和維生素B12: 這兩種維生素可以控制血液中會傷害大腦的同半胱胺酸。瑞士的研究發現,230位60歲以上的人攝取這兩種維生素過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適量攝取的人的4倍。富含葉酸的食物如四季豆、蘆筍等,維生素B12如銀魚、鮭魚、沙丁魚等。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徐文俊提醒,維生素B12只存在於葷食,素食者要特別透過維他命補充。 14.吃香喝辣: 吃咖哩可以預防失智,因為咖哩中的「薑黃素」是一種高效能的抗氧化劑,可以抑制氧化作用傷害細胞,還能預防腦細胞突觸消失。薑黃不只用在咖哩,也用在抹在熱狗上的黃芥末。 15.每天都要用牙線: 美國20~59歲上千個個案的研究發現,牙齦炎、牙周病和晚年認知功能障礙有關。所以,聽從牙醫的建議,每天都要用牙線,每次刷牙的時間至少超過2分鐘。 (轉貼分享)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