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3 年前
(chocolate cake)吃優質油脂Omega-3 比甜食讓人心情愉快!
https://heho.tw/sxm86tSV3B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很多人都喜歡吃糖與甜食,因為,甜食能讓人心情愉悦。 糖是人體不可少的營養素,在醫學上也被稱為碳水化合物。但是近几年,因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增大,不合理的飲食習慣使人體攝入過多的糖分,導致人們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所以,糖也被人們稱為“甜蜜的負擔” 。 有研究甚至表明,糖是有史以來危害健康的最大殺手,糖的危害更甚於煙草,是讓人不自覺而走上慢性自殺的道路。 適当戒糖絕對會讓你更健康,但所謂戒糖,并不是讓你完全避免所有的糖分攝入,只要你能避免多餘的糖分攝入,就能極大地改善你的健康狀況。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蔡碧如 : 九點防疫應注意事項 1.用温開水漱口, 並 15-30 喝温開水, 萬一有病毒可直接到胃讓胃酸殺死 2.戴口罩勤洗手,少到公共場所或人多地方 3.洗熱水澡 4.吃優質蛋白(白煮蛋,豆腐, 豆漿 5.充足睡眠(早上醒來眼睛很舒服) 6.多運動 7.晒太陽 8.家中至少要開窗二小時通風讓病毒離開 9.平穏情緒, 保持愉快心情
    1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慢性發炎的 20 個警訊 1. 不明原因皮膚起紅疹或發癢 2. 常打噴嚏、鼻塞、氣喘、流鼻水、眼睛癢 3. 自體免疫疾病 4. 經常腹瀉 5. 慢性腸胃疼痛或不適 6. 關節腫脹、疼痛或發炎 7. 手掌、手腕、腳踝或腳掌有慢性疼痛 8. 經常膀胱或泌尿道感染 9. 經常感覺到疲勞、頭痛或失眠 10. 腹部脂肪堆積 11. 體重過重或肥胖 12. 糖尿病、動脈硬化、中風、心血管疾病 13. 憂鬱、記憶力減退、神經退化性疾病 14. 罹患癌症 15. B 型肝炎或 C 型肝炎帶原 16. 曾被診斷有病毒或微生物感染 ( 如:EB 病毒、泡疹病毒、白色念珠菌 ) 17. 經常因為細菌感染而服用抗生素 18. 有定期服用消炎止痛藥 19. 喜歡吃甜食或含糖飲料 20. 經常吃油炸食物、燒烤、速食 抗發炎飲食這樣吃 1. 熱量控制得當 攝取過多熱量會促進脂肪合成進而造成肥胖, 肥胖就是慢性發炎的原因之一, 因為過多的游離脂肪酸 會激活脂肪細胞內的「促發炎轉錄因子」NF-κB, 而 NF-κB 被活化是慢性發炎重要的起始點。 因此,在適當的範圍內控制熱量, 減少食物的攝取量,是預防慢性發炎的第一步, 體重過重者建議每餐吃六分飽就好, 而體重標準者則建議每餐吃七~八分飽。 2. 增加 Omega-3 好油 現代人外食機會多,經常攝取精製過後的油脂 ( 例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 ), 使得飲食中 Omega-6 脂肪酸的比例偏高, Omega-6 在體內代謝會產生花生四烯酸, 進而產生促發炎的前列腺素, 導致血管收縮及慢性發炎。 相反的,Omega-3 脂肪酸經由代謝後 可產生抗發炎的前列腺素, 並可在體內與 Omega-6 競爭同一個酵素, 使得 Omega-6 因為酵素不足 而無法產生促發炎的前列腺素。 建議多攝取含 Omega-3 的食物,( 例如:鯖魚、秋刀魚、鮪魚、鮭魚、海藻、堅果、亞麻籽、亞麻仁油、紫蘇油。 ) 建議每天可攝取 1 湯匙堅果, 並且多以魚類來取代紅肉。 若有抗發炎的特殊需求, 可視情況直接補充「魚油」保健食品 來獲得較高量的 EPA 和 DHA, 可挑選 EPA 濃度較高的魚油抗發炎效果較好。 同時,也要避免過量攝取 Omega-6 脂肪酸, 建議家中的烹調用油不要再選擇上述的精製油脂, 可改用 Omega-9 含量較高且初榨的冷壓橄欖油或苦茶油。 3. 吃原態食物 過於精製加工的食物通常膳食纖維含量少, 且可能添加較多的精製糖和油脂使得熱量增加, 攝取後血糖快速上升, 長期處於高血糖的情況下也會增加發炎反應。 選擇原態、少加工的食物, 一來可以減少攝取到人工添加物的機會, 二來也較有助於維持血糖的穩定。 當然,也要避免攝取精製糖。 4. 彩虹蔬果抗氧化 蔬菜水果當中含有各種不同的植化素, 這些植化素除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之外, 經研究發現還能刺激體內複雜的激酶反應, 產生一連串的訊息傳導效應。 另外,蔬果當中所含的維生素 C、維生素 E、類黃酮…等 營養素有助於抑制發炎的源頭 NF-κB。 而且,類黃酮家族當中的槲皮素(quercetin) 也被證實可以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和細胞激素。 以上所說的這些營養素, 都存在於各種顏色豐富的蔬菜和水果當中。 5. 辛香料抗發炎 不少辛香料也有助於抑制 NF-κB,( 例如:薑黃當中的薑黃素、大蒜、辣椒、薑、羅勒、迷迭香、丁香、孜然、茴香、八角…等。 ) 6. 維生素 D 平衡免疫 大部分的免疫細胞都有維生素 D 接受器, 足夠的維生素 D 有助於調節免疫細胞功能, 避免免疫系統低下(易感染) 與反應過度 (自體免疫疾病),減少發炎反應。 奶類、肝臟、蛋黃…等是含有維生素 D 的食物, 我們也可以經由曬太陽來獲得維生素 D。 但多數國人體內維生素 D 的濃度都不足, 若您經過血液檢查 25(OH)D 偏低, 則建議可額外補充維生素 D 營養品。 7. 遠離過敏原食物 慢性食物過敏是常見的慢性發炎原因, 但由於其過敏症狀不像急性過敏一樣顯著, 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8. 採取低溫烹調 再好的食物用錯了烹調法都有可能促進發炎。 多利用低溫的烹調方式減少食物成分的裂變, 例如清蒸、水煮、水炒…等。 抗發炎這樣做 1. 維持理想體重不過胖 2. 適度且規律的運動 3. 良好的睡眠品質 4. 適當的抒壓方式 5. 擁有愉快的心情 6. 學習正念(Mindfulness)時時刻刻留心覺察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在合群中活出有意義的人生目標 小學同學群組中,老朋友分享一張圖片,上面寫著:長壽專家林海峰去世,享年51歲,不吃甜食,不吃肉食,不吃方便麵,不吃油炸食品,不熬夜,過於注重養生,營養不良的專家把自己活活給整死了! 上網查詢才知: 提倡自然養生的中國大陸養生專家林海峰是:中國營養健康網董事長、陽光森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保健科技學會醫藥保健研究會理事、中國保健食品協會健康專業委員、中國長壽專家組營養專家,“養生專家”的頭銜並沒有讓他比別人長壽,反而不幸於2019年11月11日(雙十一)逝世,享年51歲。 這則信息不知大家有什麼看法?個人認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人的壽命是上帝所賜,想養也養不出來,因此我們常說:沒有人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會先來!我們無法增加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提升生命的厚度。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想要獲得長壽就必須運動鍛鍊、戒菸戒酒,但世界各國的心理學家經過20多年的研究發現“長壽與否和菸酒、運動無關”。 心理學家發現最重要的長壽秘訣有二: 1.樂觀+良好的人際關係:長壽因素中心理平衡佔50%,合理膳食佔25%,其他因素佔25%。樂觀且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他們隨時保持心情愉快;人一快樂,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等異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使人體的各種機能相互協調平衡,進而促進身心健康。走出憂鬱之後,個人的體驗是“感恩、知足的心是快樂、健康的泉源”。 2.生活有目標:想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一定要有生活目標,因為目標能激發活力,有目標的人一定會比沒有目標的人更長壽,因為如果你生活沒有目標,那麼,死亡將會成為你唯一的目標。勤於用腦的人,腦血管會經常處於舒展的狀態,使大腦不至於過早衰老。在生活中若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目標,無論是大目標或甚至旅遊、登山的小目標,只要能保持樂觀平衡快樂的心情,這樣“身體才會健康,壽命才會更長”。 事實上,有許多的養生專家都是在做事業,做生意賺大錢,賣許多連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有效的養生保健食品,也許某些人用了有效,但是每個人的體質及生活習慣不一樣,豈能都保證有效呢? 個人近年來一直鼓勵自己要過“快樂、利他、分享”的生活,也期望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保持心情愉快的常想“我能為他人做什麼”,若有好東西,一定要和好朋友分享,期盼大家都能活出“健康快樂、幸福美滿的人生。 聖經彌迦書6:8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約伯記22:21說:你要認識神,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 詹俊裕寫於 20220708
    5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甜食從這10處傷害你 “我們應該像限製酒一樣限製糖。”英國心髒病專家馬洛特拉曾在《每日郵報》上發出呼籲。其實,甜食對身體的危害,遠不只長胖這麼簡單,甜食還是導致長痘的“皮膚殺手”,會在無形中影響你的顏值。 1.容易長痘痘 醣類進入體內後,會改變表面脂類成分,促進皮脂的產生,食用甜食越多,皮脂腺分泌就越旺盛,從而導致皮脂腺中的厭氧痤瘡桿菌過度繁殖,並排泄出過多的脂肪酸。 脂肪酸附著於毛孔內壁,不易脫落,並因其“異物”屬性遭到人體免疫系統的圍攻,從而長出痘痘。 醣類在人體內代謝時需要B族維生素。醣類食物攝入多了,B族維生素大量消耗,從而成為痘痘加重的因素之一。 建議:可以適當吃一些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B族維生素促進皮脂新陳代謝,有助於皮膚保持濕潤光滑。 2.加速皮膚老化 血液中的糖會附著在蛋白質上,會破壞膠原蛋白、彈力蛋白等蛋白纖維,導致皮膚出現皺紋或鬆弛下垂,還會使身體的“天然抗氧化劑”酶失效,招架不住紫外線等的外部侵害。 建議:一定少喝添加了大量糖分的飲料,即使是聽上去很健康的“鮮果”奶昔,含糖量也非常高。不過,沒必要擔心水果中的果糖,因為水果纖維會降低醣類在體內的轉化。 3.使你變成大胃王 果糖是瘦素激素的大敵。瘦素激素的功能是告訴大腦:“我已經飽了,快別吃了。”但眾多研究發現,長期吃糖太多會擾亂身體向大腦發送信號。體重超標和2型糖尿病患者,身體會減緩釋放瘦素激素,導致已經吃飽了但還是覺得餓。 建議:想吃糖的時候,就趕緊步行15分鐘吧。研究人員發現,步行15分鐘,能將人對巧克力的渴望降低12%。 4.誘發頭痛 當你吃糖過多時,人體需要快速反應來應對它,血糖水平會突然到達峰值,隨後又陷入低谷。這種變化就有可能引發頭痛。 建議:了解糖分的不同名稱和說法,警惕成分錶中出現“糖”、“糖漿”等字眼的食品。 5.讓肝臟變胖 果糖會加快肝臟細胞儲存脂肪的速度,長期的高糖飲食,會導致脂肪像一個個小球一樣,聚集在肝臟周圍,是“非酒精脂肪肝”的前兆。 建議:要盡可能減少糖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多吃優質蛋白,限量飲酒,堅持適量鍛煉,有助於清除肝內脂肪。 6.增加血管壓力 糖除了會擾亂膽固醇外,還會導致血管收縮,增加血管壓力。值得一提的是,冠狀血管特別薄,任何狹窄都可能帶來嚴重後果,可能誘發心髒病。 建議:別被加工過的所謂“全穀物”食品欺騙。精米和白麵含糖量較高,升糖指數也較高,應有意識多吃粗糧。 7.讓人沒精神 醣類會讓你暫時覺得心情變好,但醣類帶來的這種好處,只能維持30分鐘,之後便消失殆盡。這會讓人陷入惡性循環,不斷地想吃甜食。此外,糖分還會刺激睡眠“調節器”———血清素的產生,導致人昏昏欲睡。 建議:當你感覺沒精神時,不妨吃點水果。 8.導致糖尿病 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每天只要多攝入由糖分轉化而來的熱量150卡,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高出1.1%。 建議:務必警惕“隱形糖”。來自含糖飲料的糖分僅佔你攝入糖分總量的1/3,一定要仔細閱讀食物標籤,番茄醬、速凍食物、牛肉乾、麵包等都含有不少糖分。 9.誘發心髒病 糖會導致人體內的尿酸、壞膽固醇升高,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從而導致心髒病、中風風險增加。 建議:了解食物大致的含糖量很有必要。一般來說,一罐蘇打水含糖量為12克;一片全麥麵包含糖量為8克;一塊奶油糖含糖量約20克;一瓶500毫升的甜味飲料含糖量約40~ 50克;兩三塊甜味餅乾的含糖量很可能超過20克。 10.致使膽固醇紊亂 過量的糖分不僅會刺激肝臟不斷產生壞膽固醇,還會抑制身體對壞膽固醇的代謝能力。 建議:控制好熱量,堅持吃早餐。研究顯示,肥胖女性不吃早餐後果更嚴重,肥胖風險會高出4.5倍。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剛收到這則, 覺得很不錯, 快分享~ 哈佛大學營養博士尚塔波特(Shawn Talbott) 推薦6種食物,真能加速舒壓。 1.覺得疲勞,吃葡萄: 葡萄含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對神經衰弱、過度勞累的人很有幫助。對女性朋友而言,生理期來時也可多吃葡萄來補血。 2.壓力大,巧克力: 巧克力中含有可可鹼,可讓人心情平靜與愉悅,另巧克力內含的其他化合物,能增加人體抵抗力。 3.如覺得焦慮,請用茶: 營養學家指出,茶葉的茶氨酸與咖啡因,可以振作大腦精神,1小時內喝2杯茶,可提高警覺性、注意力、與專注力,大腦思考可以更快速,特別是對易焦慮的人來說,是天然又能穩定情緒的飲品。 4.感到悲傷,請喝拿鐵: 營養學家表示,一小杯拿鐵裡,含有刺激性的咖啡因,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腦細胞,使人情緒激昂、思考力清晰、睡意消除和減輕疲勞。 5.覺得痠痛,吃鳳梨: 組織發炎、血液循環不暢,受傷部位紅腫熱痛,這時不妨吃些鳳梨吧!組織發炎、血液循環不暢,受傷部位紅腫熱痛。營養師指出,鳳梨所含的蛋白酵具有消炎作用, 可舒緩痠痛、促進組織修復,還能加快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 6.覺得憤怒,吃堅果: 別看堅果小小一粒,其所蘊藏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特別是尤其是杏仁、核桃,其含有木脂素與優良脂肪酸,能夠加速放鬆效果。 人在心情愉悅時,心臟會分泌一種叫縮胺酸的荷爾蒙,可以在24小時內殺死體內95%的癌細胞。 所以要常保好心情~~身體才會更健康~~! 相反的人在生氣時身體也會分泌一種毒素讓身體五臟六腑不健康~~所謂氣死驗無傷~~所以永遠不要生氣~~! 發現人的情緒越高昂,心情越愉悅,人的心臟分泌的荷爾蒙就越充沛。 反之,處在痛苦、擔憂、抑鬱等消極狀態時,心臟完全停止分泌這種荷爾蒙。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祝福大家每天都開心!
    16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醫:遲早可能被感染,染疫前10招自我保養,有效降低確診後不適。 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的超強傳染力,可能人人難逃被感染的命運,但同樣被指揮中心列為輕症的患者,每個人不舒服的程度還是不同。如果總有一天可能被感染,在那天來臨之前,有沒有自我「超前部署」的預防方法,可以減輕「中鏢」後的不適? 本土疫情遍地開花,社區處處是病毒,尤其雙北重災區,許多人身邊早有染疫的親友。雖然本土病例99%以上是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但仍不時聽到有人染疫後很不舒服,例如喉嚨腫痛、劇咳、全身肌肉痠痛、腹瀉、高燒等持續數天;但還是有人幾乎無症狀,甚至確診後才回想起前陣子出現輕微症狀可能就是感染。 Omicron防不慎防,台灣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不少人開始「轉念」思考,如果遲早要被感染,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輕輕中鏢」,希望自己是相對幸運的確診者,症狀可以非常輕微,如果能無症狀感染更好。 雖然沒有百分之百的方法,但《康健》訪問多位專家均表示,確實可以掌握一些要訣,如果平常注重保養,身體儲存的本錢夠,當病毒來臨時,身體的免疫反應自然會更好,不適的感覺也就更輕微、更短暫。而關鍵就在降低身體發炎狀態,不要在身體脆弱的情況下被感染。 染疫前10招自我保養術,降低確診後不適。 如何做到抗發炎、建構平衡強健的免疫力?綜合專家觀點有以下建議: 1.多吃蔬菜:蔬菜本身富含葉綠素、纖維質及各種植化素,而且最好是各種顏色蔬菜都要攝取,就能補充到番茄紅素、胡蘿蔔素、花青素等,這些都是抗氧化的物質。蔬菜豐富的營養素也能讓身體產生良好代謝作用,有助消化,腸胃健康、菌相平衡,自然有良好免疫力。 2.適量攝取水果、維生素C:新鮮水果特別是芭樂、木瓜、奇異果和柳橙等,富含維生素C,過去研究發現對於呼吸道疾病的病毒例如流感或一般感冒,在感染後能夠有效緩解症狀。但吉康耳鼻喉科診所院長羅仕寬建議,太甜的水果不宜吃多,反而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最好是帶點酸味的水果,例如番茄,不會太甜,酸甜滋味也容易入口,他建議,「蔬菜可以多吃,水果還是不要吃太多」。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吳至行表示,國人較沒有缺乏維生素C的情形,只要正常均衡飲食,多能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如果平常攝取較少,再考慮補充維生素C錠劑。 3.曬太陽、補足維生素D:維生素D是目前較多研究指向對於免疫確實有幫助的營養素,而維生素D也是國人普遍缺乏的維生素,吳至行建議,即使疫情期間少外出,還是可以在自家前庭、陽台、頂樓曬太陽,以補足維生素D。而曬太陽的時間又以上午9點~下午3點之間最佳,羅仕寬說。 4.適量攝取單寧酸:柿子、黑巧克力、綠茶、紅酒等,都有豐富的單寧酸,這是一種水溶性多酚類,除了抗發炎,也有研究發現能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彗倫說。不過,富含單寧酸的食物不適合在空腹食用,也應該和含蛋白質的食物分開,避免造成消化不良。 5.多攝取Omega 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深海魚如鮭魚、鯖魚、沙丁魚等,都富含Omega 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很好的降低發炎指數方法。另一方面,減少食用Omega 6如沙拉油、大豆油、葵花油等及飽和脂肪酸為主的動物油脂和棕櫚油,這些吃多容易造成體內發炎,尤其許多零食、甜點使用的都是棕櫚油。羅仕寬常推薦病人或親友喝魚肚湯,魚肚本身就是豐富的Omega 3油脂,魚肉也是優質蛋白質,如果搭配味噌或薑絲湯,更是防疫期間很好的降發炎料理。 6.攝取足夠水分:水分會影響身體代謝,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身體每公斤x 30cc的水量。雖然幾天不喝水、體內水分減少,身體不會有立即感受,但日積月累還是可能使身體代謝減退,尤其老人家只要一段時間輕微脫水,身體儲備能量就會變差,一旦感染,身體反應、症狀都會更明顯。吳至行特別提醒,防疫期間大家長時間戴口罩,也別忘了適時喝水,補充水分。 7.補充益生菌:除了直接補充益生菌,一般食物中包括味噌、紅麴、納豆、優格、有機醬油、有機豆腐乳等,都是良好的益生菌食物來源。由於人體免疫細胞腸道中就佔了7成,因此專家都強調,只要均衡飲食、多吃蔬菜,顧好腸胃,腸道菌相平衡,就能提升免疫力。 專家一致強調,不熬夜、有好的睡眠,建構良好免疫力,是對抗病毒、降低染疫後不適症狀的關鍵。 8.作息正常不熬夜:熬夜、過勞,向來被視為免疫大敵,黃彗倫指出,早有許多研究證實,睡眠品質差會增加感冒機率,症狀也會更明顯,如果是夜班工作,「那就用規律運動把免疫力補起來。」吳至行也強調,「遇到疫情才想要趕快補救,第一個可以做的是盡快把生活作息調整好,不熬夜、不過勞,只要過累,絕對比較容易受到病毒影響。」 9.使用漱口水:防疫期間只要外出返家,就可以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漱口。黃彗倫解釋,口腔本身就有許多病菌,若能減少口腔中的病毒,病毒不要殘留、不要存活太久,也就比較不容易複製繁殖,同時減少傳染他人的機會。 10.鼻腔過敏者勤洗鼻子:黃彗倫觀察,他遇到的新冠病人不少是本身就有比較嚴重的鼻過敏,例如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有鼻息肉等,感染新冠後症狀通常也更明顯,更容易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可能和Omicron以侵犯上呼吸道有關,所以如果本身是慢性鼻過敏的患者,平常可以洗鼻子,減少一旦染疫後的不適。 維持好情緒、適時紓壓、搭配良好作息,平時為身體儲備足夠能量,就能降低染疫後的症狀與不適。 醫:遲早可能被感染,預先替身體儲備能量 面對疫情快速蔓延,「要有最壞打算,遲早有一天,自己或周遭人可能被感染,才不會面對衝擊時毫無心理準備,措手不及,」吳至行也笑道:「說不定你早就是陽性,只是你沒感覺,所以還是要有正向心態,既然得到了,就把最基本功課做好,不要再捨近求遠、緣木求魚,基礎工還是最重要。」 他常告誡身邊親友和病人,替身體存本錢最好的方法還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培養良好作息、定期追蹤檢查、保持心情愉快,這些都是促成人們在面對危難時,身體有足夠的儲備力去應對;而在疫情當下,「不要在身體最脆弱時被感染──作息不良、睡眠不足、情緒不好、壓力過大、體重過重,都可能增加發炎指數。」 羅仕寬也分享,他的病人依照他的生活飲食建議執行,儘管染疫,但症狀輕微,而且1、2天就明顯改善。黃彗倫和確診者視訊看診時也常鼓勵他們,即使居家照護,關在家中,還是可以過得很健康,不只是成天上網、追劇,有健康的生活,就能大大降低日後出現後遺症的機會。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46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 心靈早餐~中醫師的神奇妙藥。 中醫學院課堂上有學生問:聽聞某名醫師説: 社區感染一定會來,(這次大墨爾本第二波疫情屬社區型)只是時間早晚的差別而已,隱匿感染的人數那麼多,潛伏期長又不一定有症狀,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對於這狀況,不知中醫師您對此有何看法,如何防患呢? 中醫師:我倒是有一帖神奇妙藥,可以分享給各位同學。 請問各位同學們: 你們認為,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老換游泳池能夠解決問題嗎? 同學們:不能! 你們認為,一個不會做事的人,老換工作可以解決自己的能力嗎? 同學們:不能! 你們認為,一個不懂經營愛情的人,老換男女朋友可以解決問題嗎? 同學們:不能! 各位,一個不懂經營家庭的人,怎麼換愛人都解決不了問題;一個不學習的老闆,絕對不會持續的成功。 一個不懂正確養生的人,藥吃得再多,醫院設備再好,都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以上的道理同學都明白了,那麼剛剛提出疫情的問題,就更容易加深各位的印象。 同學們:請問疫情若是大爆發時,老是依賴口罩、洗手等這些預防措施,是不是真的解決自己問題了嗎? 同學們深思答:不能。 中醫師:建立你自己的免疫力才是真道理。 所以「我」才是一切根源! 同學們,還是要趕緊建立自己的免疫力。 同學問:如何加強建立免疫力呢? 第一、從有形的建議 舉例網上臺灣腎臟科醫生江守山建議。 第一,要睡眠充足,每天必須維持7小時的睡眠,如果每天睡不到7小時的人,免疫力就會低下。 第二,要吃得好,所謂「好」,不是說吃山珍海味,而是要吃有益健康的優質蛋白,可以拿來做抗體。 記住不要吃糖,精製糖吃下去,白血球睡覺睡5個小時,因此,我們要調整日常所吃的食物。 第三,冠狀病毒有固定的模式,到寒冷的冬天會多起來,因此也有人說要多曬太陽,有助於提高維生素D。 美國還做了一個介入型研究,發現有補充維生素D的人,冬季時的呼吸道感染就降低三分之二,如果真的不曬太陽,也可以選擇吃維生素D。 第四,日本的研究指出:要拒絕上呼吸道感染,「 你回家就要漱口,為什麼?因為所有的病毒不是有你細胞的鑰匙,它侵入你的細胞,它要鑽洞、要敲門,所以它附上去需要一點時間,所以你只回家去給它吐掉。」 同時,日本研究也提到,不管你是用水、鹽水、優碘加水,漱口水、茶,這5樣都有效。 最後,江守山還指出,日本、以色列、芬蘭的研究都指出,只要每天洗熱水澡,拉高體溫就不利於冠狀病毒的感染。 研究中還提到,如果一週洗4次以上的熱浴,病毒感染可以降到6成。 江守山表示,每天洗熱水澡也不用花什麼錢,41度 5分鐘就算足夠了! 第二、從無形方面的建議 1.要養成樂觀,開朗和寬容的性格,笑口常開。 2.積極的生活事件使免疫球蛋白IgA增高。 3.良好的人際關係,有益於免疫力增高,健康和長壽。 4.避免情緒波動,生氣就等於自殺,嚴重影響免疫機能。 保持心情愉快,提升心靈寧靜平和,可以提升更快的免疫力,再配合有形防範,那麼這就是神奇妙藥。 🍀🍀 朋友,「我」是一切的根源,自己變了,一切都變了。 再好的神奇妙藥,如果自己不去用它,那麼也神奇不了,用它自然發揮神奇功效。 2020年8月23日,祝福好友,身心平安健康。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今天經濟部請到譚敦慈護理師演講,分享幾點: 1.炒菜最好的油是苦茶油,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最豐富。 2.煎炸最好用葡萄籽油,發煙點最高。 3.蛋是好膽固醇,要連蛋黃一起吃,葉黃素都在裡頭,蛋煮到全熟才有完整營養。 4.比起為了減肥做運動,倒不如是為了把肥肉變成肌肉。 5.在熱的環境做運動,效果比在冷氣房更好。 6.咖啡適度攝取很好,但年紀越大要控制,以免影響骨密度。 7.不要相信單一食物、超級食物,多元攝取營養才會健康。 8.避免吃生食,遠離寄生蟲。 9.馬桶沖水前記得蓋上馬桶蓋。 10.食物上桌儘快吃,2分鐘後細菌幫你吃。 11.生菜沙拉離開冷藏久了千萬別吃,就丟了吧。 12.十月疫苗開打,肺炎鏈球菌跟流感不可少。 13.瘦肉精開放後,避免吃再製品,內臟類尤其肝腎少吃,不然就是多煮,因為瘦肉精溶於水。 14.多咀嚼,活動嘴部肌肉有助營養攝取也預防失智。 15.果汁的營養只有水果原本的三分之一。 16.起床後第一杯水不多於200毫升,避免血鈉過低變頭暈。 17.高血壓藥不能亂停,反而增加出血風險。 18.年紀大更要走入人群,才能遠離失智。 19.水就是水,沒有哪種水特別好,光喝水也不能改變身體酸鹼值。 20.甜食會讓白血球變少,儘量少吃。 我認為第16項最重要! 連中研院都請她去演講, 第10、12點 一定要看哦! 健康諮詢顧問吳寶芬 ~ 她的31年職場生涯裡,已演講6,000多場,連中研院都邀請她去演講……。 以下是演講筆記整理出來的資料重點: 01.喝豆漿,其實它比什麼都好! 02.只要是香氣非常夠的水果(蘋果、土芒果、土芭樂、水蜜桃、甚至是榴槤),要喜歡吃;不喜歡榴槤就不要勉強,當身體排斥某樣東西的時候,就算再勉強吃,身體的每個細胞是不開心或排斥的,再好的東西也沒用,反而傷害身體! 03.不能吃葡萄柚 ~ 裡面的Narigin會破壞肝功能排毒! 04.睡的飽比吃得好重要太多!太多!睡覺時會排放出褪黑激素,缺乏褪黑激素時人會無法正常運作,,會產生憂鬱、負面思考等想法。 05.果汁不要用打的,不但纖維被破壞,打碎的纖維會氧化,對身體是不好的;真要打果汁,就買一台600塊的隨便打打就好了,千萬不要買超強大功能的果汁機;最好就是生吃,沒嚼碎都沒關係! 06.水果比蔬菜還要重要,甚至可以少吃蔬菜,但是不能少吃水果(裡面的植化素是別的東西沒有的),且菜都吃煮過的,裡面營養成分早已被破壞掉,生吃又有農藥! 07.水不要喝太多,但是一天要喝體重(公斤)X30的量,例如:50公斤X30=1,500cc的水。 08.要多喝茶和咖啡,因為身體是ph7,但是要讓身體調到ph7.35~7.4,變成弱鹼,才不易得癌症。 09.幽門桿菌會造成胃癌,茶讓幽門桿菌無法黏在胃壁上,且茶裡面的苯丙胺酸會讓人心情好。 10喝 普洱茶 是得乳癌最快的方法,因為放了太久,裡面有大量的黃麴毒素是致癌物! 11.咖啡裡面的L-Dopa可保肝、保腎臟,,預防子宮頸癌,還可以防治帕金森症! 但絕不要喝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的咖啡,因為要用更多的化學物來將咖啡因萃取掉。 13.常偏頭痛、抽筋,又查不出原因,就是缺鈣! 14.綠茶是最好的,再來烏龍(香片也屬烏龍),再來紅茶(包括所有花茶、果茶都屬紅茶)。 15.不要再吃善存,裡面是碳酸鈣,也會結石。 好朋友記起來,全家的健康就靠妳(你)了!
    8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今天經濟部請到譚敦慈護理師演講,分享幾點: 1.炒菜最好的油是苦茶油,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最豐富。 2.煎炸最好用葡萄籽油,發煙點最高。 3.蛋是好膽固醇,要連蛋黃一起吃,葉黃素都在裡頭,蛋煮到全熟才有完整營養。 4.比起為了減肥做運動,倒不如是為了把肥肉變成肌肉。 5.在熱的環境做運動,效果比在冷氣房更好。 6.咖啡適度攝取,年紀越大越要控制,以免影響骨密度。 7.不要相信單一食物、超級食物,多元攝取營養才會健康。 8.避免吃生食,遠離寄生蟲。 9.馬桶沖水前記得蓋上馬桶蓋。 10.食物上桌儘快吃,2分鐘後細菌幫你吃。 11.生菜沙拉離開冷藏久了千萬別吃,就丟了吧。 12.十月疫苗開打,肺炎鏈球菌跟流感不可少。 13.瘦肉精開放後,避免吃再製品,內臟類尤其肝腎少吃,不然就是多煮,因為瘦肉精溶於水。 14.多咀嚼,活動嘴部肌肉有助營養攝取也預防失智。 15.果汁的營養只有水果原本的三分之一。 16.起床後第一杯水不多於200毫升,避免血鈉過低變頭暈。 17.高血壓藥不能亂停,反而增加出血風險。 18.年紀大更要走入人群,才能遠離失智。 19.水就是水,沒有哪種水特別好,光喝水也不能改變身體酸鹼值。 20.甜食會讓白血球變少,儘量少吃。 我認為第16項最重要! 連中研院都請她去演講, 第10、12點 一定要看哦! 健康諮詢顧問吳寶芬 ~ 她的31年職場生涯裡,已演講6,000多場,連中研院都邀請她去演講……。 以下是演講筆記整理出來的資料重點: 01.喝豆漿,其實它比什麼都好! 02.只要是香氣非常夠的水果(蘋果、土芒果、土芭樂、水蜜桃、甚至是榴槤),要喜歡吃;不喜歡榴槤就不要勉強,當身體排斥某樣東西的時候,就算再勉強吃,身體的每個細胞是不開心或排斥的,再好的東西也沒用,反而傷害身體! 03.不能吃葡萄柚 ~ 裡面的Narigin會破壞肝功能排毒! 04.睡的飽比吃得好重要太多!太多!睡覺時會排放出褪黑激素,缺乏褪黑激素時人會無法正常運作,,會產生憂鬱、負面思考等想法。 05.果汁不要用打的,不但纖維被破壞,打碎的纖維會氧化,對身體是不好的;真要打果汁,就買一台600塊的隨便打打就好了,千萬不要買超強大功能的果汁機;最好就是生吃,沒嚼碎都沒關係! 06.水果比蔬菜還要重要,甚至可以少吃蔬菜,但是不能少吃水果(裡面的植化素是別的東西沒有的),且菜都吃煮過的,裡面營養成分早已被破壞掉,生吃又有農藥! 07.水不要喝太多,但是一天要喝體重(公斤)X30的量,例如:50公斤X30=1,500cc的水。 08.要多喝茶和咖啡,因為身體是ph7,但是要讓身體調到ph7.35~7.4,變成弱鹼,才不易得癌症。 09.幽門桿菌會造成胃癌,茶讓幽門桿菌無法黏在胃壁上,且茶裡面的苯丙胺酸會讓人心情好。 10喝 普洱茶 是得乳癌最快的方法,因為放了太久,裡面有大量的黃麴毒素是致癌物! 11.咖啡裡面的L-Dopa可保肝、保腎臟,,預防子宮頸癌,還可以防治帕金森症! 但絕不要喝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的咖啡,因為要用更多的化學物來將咖啡因萃取掉。 12.不要喝牛奶,裡面的酪蛋白是極酸的致癌物,也容易形成腫瘤!牛有四個胃可反芻代謝掉,我們只有ㄧ個胃,根本無法代謝 (早在1918年就已研究出來,但不斷被壓住,不敢公開),嬰兒最好是餵母奶,如喝牛奶,喝到三歲就一定要停止! 13.常偏頭痛、抽筋,又查不出原因,就是缺鈣! 14.綠茶是最好的,再來烏龍(香片也屬烏龍),再來紅茶(包括所有花茶、果茶都屬紅茶)。 15.不要再吃善存,裡面是碳酸鈣,也會結石。 好朋友記起來,全家的健康就靠妳(你)了!
    4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