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權威科學雜誌《自然》(Nature)2017年就刊文警告,武漢P4實驗室被注射病毒的實驗動物具有很大危險
Inside the Chinese lab poised to study world's most dangerous pathogens


美生物安全專家2017年警告:武漢P4實驗室病毒可能逃逸。
“These facilities are inherently dual use,” he says. The prospect of ramping up opportunities to inject monkeys with pathogens also worries, rather than excites, him: “They can run, they can scratch, they can bite.”

https://www.nature.com/news/inside-the-c⋯world-s-most-dangerous-pathogens-1.21487

現有回應

  • uienwt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專家指出,〈A SARS-like cluster of circulating bat coronaviruses shows potential for human emergence〉,2015年刊登於《Nature》期刊,研究者之一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成員石正麗。這

    出處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2500?⋯j0fOjc2L7KPR97A82IvamM-xqnVCZvmdkFyqj6r4
    4 年前
    10
  • Lopez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1. 原文為真,2015 刊登在 自然雜誌 的新聞欄。原文對於中國擁有新的 BSL-4 實驗室表示未來有危險憂慮,乃為個人意見,並不表示實驗室已經真的出問題了。
    2. BSL-4 為第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此級別需要處理危險且未知的病原體。目前美國有 13個,台灣有2個(國防醫學院,

    不同意見

    維基:生物安全防護水平 Biosafety leve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最高防护实验室_——_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4 年前
    0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Breaking news: China will admit coronavirus coming from its P4 lab https://gnews.org/89749/ 本消息說明,中共在武漢的第四級實驗室的人工實驗的冠狀病毒流出感染人,這個實驗室離華南海鮮市場約20公里,如屬實代治就大條囉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新聞強力放送武漢肺炎..不知有沒有同等地報導美國呢? 大爆發 美國今年流感季迄今4800死 增65%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4281323 國內已有6起經通報的疑似病例!武漢肺炎已擴散至臺灣?! (新聞)國內新增武漢肺炎疑似病例 1歲男童發燒隔離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20003285-260405 從武漢開始之類 Sars 冠狀病毒感染案例已擴散至北京等主要都市。 New China virus: Number of cases jumps as infection spreads to Beijing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51171035 防武漢肺炎擴大通報定義 即起大陸來台有肺炎都要隔離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20004298-260405 Chinese virus: How worried should we be? https://www.bbc.co.uk/news/health-51048366 「絕不感冒」防衛術 難怪醫師都這樣做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20001641-260405 武漢肺炎 我方列法定傳染病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116000283-260203?chdtv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累計198例 已死亡3例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20001008-260409?chdtv   武漢肺炎和SARS是親戚 無藥可解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20002364-260405?chdtv
    5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最近大紅的 ZOOM 繼「透過大量僱用中國工程師大幅降低成本」後 https://pandayoo.com/2020/03/10/zoom/ 現在又被發現會收集與會者電腦上正在執行的「其它程式」跟視窗切換的紀錄,並回報雲端 https://twitter.com/Ouren/status/1241398181205889024 不行我覺得太噁心了,無論是企業風格跟程式的設計思路的都讓人作嘔 以後不會再用他,也會盡量不參與任何使用 zoom 開啟的會議,盡量用其他程式替代(Ex: google meet, jitsi meet) 歡迎參考 EFF 電子前線基金會的報告:https://www.eff.org/deeplinks/2020/03/what-you-should-know-about-online-tools-during-covid-19-crisis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重要報導轉發……4/9/2020 剑桥大学昨天发表论文,认为新冠病毒A类是病毒爆发的根源,而A类集中出现在美国和澳洲,出现于武汉的病毒属于B类,是从A类变异而来。 这篇论文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如果结论属实,对中国和全球华人都是一件幸事。 剑桥大学发表关于新冠病毒的几个变种和传播路径的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新冠病毒分三个变种:A、B、C。A类病毒更多发现于美国和澳洲的受感染者。A类在武汉只有极少案例,且来源于在武汉生活过的美国人。A类和从蝙蝠、穿山甲身上提取的病毒最为相似。研究人员称A类病毒为“爆发根源”( “the root of the outbreak” )。 B类毒株是中国境内(即武汉)主要类型,且并没有传播出东亚地区。 C类病毒是欧洲主要类型。亚洲地区的香港,新加坡,韩国皆有此类型。且没有在中国大陆发现。 研究人员认为,C类型毒株演化自B,B类型演化自A。 研究人员采用的研究方法,此前主要被运用于通过研究DNA来追踪史前人类的人口流动。此次是首次运用在追踪新冠病毒的传播路径(“These techniques are mostly known for mapping the movements of prehistoric human populations through DNA. We think this is one of the first times they have been used to trace the infection routes of a coronavirus like COVID-19.” ) 原文地址:https://www.cam.ac.uk/research/news/covid-19-genetic-network-analysis-provides-snapshot-of-pandemic-origins 论文今天发表在PNAS (美国科学院院刊),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4/07/2004999117
    7 人回報3 則回應4 年前
  • 【重磅新聞!劍橋大學發表溯源新冠病毒的研究報告: 最原始毒株普遍存在于美國,中國流行的是變異毒株】 報告原文鏈接:https://www.cam.ac.uk/research/news/covid-19-genetic-network-analysis-provides-snapshot-of-pandemic-origins?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實錘了,新冠病毒起源于美國! 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ANS)上一篇針對新冠病毒溯源的研究發現,目前全球感染的新冠病毒實際上并非是同一種,而是變異分化成A、B、C三種類型,并且這三種類型的病毒在全球分布范圍不同。 研究人員通過繪制2019年12月至今年3月新冠病毒的基因發展史,發現了上述三種不同但又密切相關的病毒類型;然后通過在全球范圍內收集的160份感染樣本發現了不同類型的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的軌跡。 讓人比較意外的是,A型--最原始的毒株,被認為是從蝙蝠傳播到人類中的新冠病毒祖先--雖然最先在中國被發現,但卻在美國最為普遍,研究發現有三分之二的美國樣本感染A型病毒,但其中受感染的患者大多數來自西海岸,而非紐約--紐約目前為美國疫情的“震中”,B類毒株是中國境內(即武漢)以及東亞地區的主要類型,C類病毒是歐洲主要類型,且在中國大陸沒有發現此類型的樣本。 By using genetic network techniques, researchers from Cambridge, UK, and Germany have reconstructed “early evolutionary paths” of COVID-19 in humans. Researchers revealed three distinct “variants” of COVID-19, which they labeled as type ‘A’, ‘B’ and ‘C’ .The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closest type of COVID-19 to the one discovered in bats – type ‘A’, the “original human virus genome” – was present in Wuhan, but surprisingly was not the city’s predominant virus type. Mutated versions of ‘A’ were seen in Americans reported to have lived in Wuhan, and a large number of A-type viruses were found in patients from the US and Australia. Wuhan’s major virus type, ‘B’, was prevalent in patients from across East Asia. The ‘C’ variant is the major European type, found in early patients from France, Italy, Sweden, and England. It is absent from the study’s Chinese mainland sample.
    5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親愛的朋友, 您好!現在,全世界有成千上萬蜜蜂逐漸死去,但兩天後,歐盟有望全面禁用危及蜜蜂存續的有毒農藥! 頂尖的科學家以及農民聯盟都不斷呼籲實施禁令,歐盟國家的民眾也普遍支持;英、法、德等12國將投下支持票,但我們還需要另外4個國家的一票才能贏得星期五的表決。一旦歐盟通過禁令,我們就有機會進而推動更多國家跟進。 目前表決的情勢尚未完全明朗,所以每一個連署簽名都至關重要 -- 邀請您立刻加入連署,並幫忙分享出去: https://secure.avaaz.org/campaign/ct/save_the_bees_neonics_loc_ns/?tUlKRlb&v=500463352&cl=14353930467&_checksum=767b05c6ceeaaced891d5ac06558c6c787260449170dbc0659039ba024e81252 致 各歐盟成員國、世界各國領袖及農業部長: 「我們籲請您們即刻禁用類尼古丁(neonicotinoid)農藥。蜜蜂族群的衰亡將會使我們的整個食物鏈面臨崩壞,如果您迅速採取行動,我們就有望拯救蜜蜂免於滅絕。」 https://secure.avaaz.org/campaign/ct/save_the_bees_neonics_loc_ns/?tUlKRlb&v=500463352&cl=14353930467&_checksum=767b05c6ceeaaced891d5ac06558c6c787260449170dbc0659039ba024e81252 美國和歐洲都面臨蜜蜂族群急速消亡,我們需要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因此牠們的死亡也將對整個食物鏈帶來危機! 銷售這些農藥的化學公司正竭力遊說歐盟延後施行禁令;歐洲各國的Avaaz成員紛紛致電他們的官員、刊登廣告,以累積支持禁令的民意。 現在,我們需要全世界一起串連史上最大規模的保護蜜蜂連署!請立刻加入,並幫忙分享給親朋好友: https://secure.avaaz.org/campaign/ct/save_the_bees_neonics_loc_ns/?tUlKRlb&v=500463352&cl=14353930467&_checksum=767b05c6ceeaaced891d5ac06558c6c787260449170dbc0659039ba024e81252 Avaaz多年來持續推動禁用類尼古丁農藥;現在,距離成功在歐洲通過永久禁令只剩下幾天了 -- 讓我們凝聚龐大的全球聲浪,給蜜蜂一線生機。 滿懷希望的Alice, Antonia, Lisa, Nick 以及 Avaaz 全體團隊 敬上 更多資訊: 歐盟最新草案 類尼古丁農藥嚴重危害蜜蜂 預計全面禁用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93253/ 終結嘉磷塞,歐盟關鍵一戰│法義支持、德國搖擺,百萬歐洲公民連署禁用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1270/ 歐盟拼農藥減半不減產,禁用類尼古丁救蜜蜂,百萬連署反嘉磷塞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93773/ 更多資訊(英文): Neonicotinoids: risks to bees confirmed (EFSA) https://www.efsa.europa.eu/en/press/news/180228 Pressure mounts on Commission to put neonics ban to a vote (Euractiv) https://www.euractiv.com/section/agriculture-food/news/pressure-mounts-on-commission-to-put-neonics-ban-to-a-vote/ The bitter battle over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insecticides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news/the-bitter-battle-over-the-world-s-most-popular-insecticides-1.22972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一位北醫畢業目前在紐約當住院醫師的張銘凱醫師寫照顧COVID-19經驗,寫得非常棒,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經驗分享] 我在紐約市的公立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即將完訓,七月開始會做美國感染科次專訓練。目前紐約災情慘重,我所在醫院確診加疑似病人就超過一百人,我這段其間都在顧ICU因此對於重症COVID的照顧也算有心得,我至少照顧過超過20位以上之住院病人,因為在ICU的關係大部分病人都插管,到目前為止,我應該比許多台灣醫生有武漢新冠肺炎治療之實戰經驗。因為台灣目前防疫做的非常好,多半輕症或無症狀隔離,但是我們隨時要準備如果已經是社區流行,那作為醫生該如何care這些病人,因此做個簡單的分享與教學,所以講解的對象應該是以臨床第一線之醫師或NP為主。但我要說很多evidence都不斷更新,以下是盡量有所依據的臨床處理方式,reference就不一一列舉,有些我可能覺得是一般臨床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概念也許就沒有多加說明,如造成閱讀上不順暢,也請多多包涵。 #流病學:相信台灣臨床醫生現在非常仰賴旅遊史畢竟沒有大規模社區感染,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如果有天已經大流行,旅遊史可能不是那麼重要了,懷疑就該驗。美國之前CDC一直很在意旅遊史而不隨意驗,結果後來發現根本大流行已經來不及了。在大爆發之前,可能會有一個空窗期就是很多原本我們以為低感染風險而沒有驗到的人,他們其實已經可能被感染。此外年輕人或沒有病史病人也非常多,這是在過去醫院前所未見的。在美國輕症就算陽性也不會住院讓他們回家,所以我所看到是真正的病人,我們已經擴充非常多病房了,但是病人真的很多,感染力真的很強要小心!至今我們已經有三個住院醫師中獎了。 #臨床表現:除了發燒咳等呼吸道症狀,還常有拉肚子等GI症狀,我要特別提醒很多病人會有"味覺失調或消失"的症狀,這不是鼻塞引起的味覺降低。很多文獻少提味覺問題,但是一定要注意,這可能是一個sign就該檢驗。此外有些病人會表達胸痛,不一定就是很嚴重的myocarditis,就純粹是無法解釋的胸痛,但還是會建議驗一下CPK/Trop。這個病毒的潛伏期根據我看到的paper,大概平均是五天多,當然最長可能兩個禮拜,不過我現在講的是一個常態分佈的結果,你要算到最嚴苛標準,也許就兩個禮拜,但是平均還是五天多,所以你如果有接觸史,過了一個禮拜還是沒發病,你大概就safe了。 #抽血:CBC(不一定會leukocytosis,反而容易lymphocytopenia and or thrombocytopenia), 常transaminitis(GOT/GPT高)。我們會大概三天監測一次Ferritin, ESR/CRP, LDH, D-dimer來觀察對藥物反應。基本blood culture, HIV, urine Legionella/strep pneumonia最好也住院時驗一下排除其他問題。 #影像:CXR bilateral infiltrations。相信大家一定常常不知道病人什麼問題但是看到CXR有點白白髒髒就當肺炎收進來打抗生素住院(其實可能根本不明顯)。我要說的是這些COVID住院病人,不會只是CXR微微白白髒髒,而是一看就是明顯兩側蔓延,在我住院醫師期間真的從來沒有看到那麼多CXR都是長這個樣子的,現在我幾乎可以看到CXR就診斷。至於CT chest雖然比較清楚,但是我認為不需要,因為大部分CXR就很明顯了,加上抽血上述markers等等就算PCR還沒有等到就可以很有把握診斷了。安排CT chest只會讓醫院感控暴露風險(因為機器要大消毒,浪費時間也可能使真正需要CT的人沒辦法照到) #氧氣治療方面:如果有SOB or hypoxia,當然要監測O2 sat.一開始nasal cannula, simple mask 下一個nonrebreather mask,中間不要試BiPAP/CPAP/High flow NC你就要early intubation了!因為BiPAP等會有把病毒釋放出來空氣傳播的風險。而且COVID病人desaturation or decompensation進展真的非常快!sat keep不住就要early intubation。另外不要使用neubulizer等會霧化的藥物治療,如需支氣管闊張劑可以用MDI手壓的pump。另外ARDS常用的臥趴姿勢prone position效果感覺非常好,病人一prone血氧真的會稍微提升,有些病人甚至沒有被插管的,血氧稍微差一點的我們就會叫他趕快趴著!還真的很有用。很多插管病人我們也會給他prone,我看討論串好像台灣不是很喜歡prone因為很耗費護理師人力,不過至少我在我們醫院我看到是一大早三個主治醫師就一起合力把病人翻姿勢,其實美國醫師工作也是很辛苦的。 #藥物治療: 1.我知道很多診所喜歡開類固醇給"感冒"的病人,但是絕對要避免因為類固醇有延長viral shedding的副作用,之前在MERS等病人的研究也是類固醇壞處大於好處,因此使用類固醇除非是有其indication才用(例如septic shock等等)。 2.高劑量Statin似乎有研究對防止病毒結合有幫助,因此如果LFT, CK允許可以考慮使用(lipitor 40 or 80, etc)。 3.Litonavir愛滋病藥物nejm已經發表確定沒用。 4.在美國我們幾乎每個病人都會給hydroxychloroquine(400mg bid for a day, then 200mg bid for 4 days)會影響lysosome fusion抑制病毒, 使用藥物前一定要EKG,如果QTc>500就不要用。我們醫院現在不加azithromycin了因為兩個一起用會延長QTc就有致死案例。對於法國研究Hydroxychloroquine+azithro很好但是我保持樂觀態度,那個研究病人量很少(n=21),而且我實際臨床經驗覺得幫助好像有限,但是因為in vitro研究有效,我們還是會給病人就是了! COVID似乎會跟其他呼吸道病毒一起co-infection所以還是要驗一下flu, 但是如果flu negative也不需要給tamiflu因為對covid無效。除了病毒還常bacterial superinfection,所以我們幾乎還是會給抗細菌抗生素,macrolide or levofloxacin擔心prolong QT所以我們醫院現在給doxycycline。記得驗一下Urine Legionella因為跟covid一樣都常有GI症狀。 5.Remdesivir在美國第一個case就是靠這個治好的,各國都在臨床試驗中,我個人很看好,我們醫院也要開始實驗這個了... 6.日本藥favipiravir聽說也很成功但是因為我在美國比較不熟。 7.很多COVID病人為什麼這麼sick,明明年輕人卻full blown ARDS比老人更嚴重,因為很多是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的關係。所以IL-6 inhibitor如tocilizumab or sarilumab本來治rheumatoid arthritis的生物製劑或許也有用。現階段也還在臨床試驗中,可以抽血IL-6監測。聽說MGH用tocilizumab,而我的醫院也要開始臨床試驗sarilumab #Code status:COVID大部分還是胸腔性疾病,很多就是插管呼吸器ARDS mode來治療,因此插管是很重要的環節。但是有些運氣不是很好的病人,多重器官衰竭等等突然coded需要CPR的情況,這對醫療團隊來說是暴露極高風險甚至多半可能徒勞。我認為有必要一開始就要跟病人談好DNR,這不代表就要DNI,該插管還是要插管,但是真的不幸心跳停止等,要量力而為。 #醫院管理:至少在紐約我們的物資設備都輸台灣很多也嚴重不足,不過也許可以給台灣要是不幸疫情大爆發做個借鏡。現在醫院幾乎都是COVID病人,也不可能一人一間病房了,因此直接把COVID病人直接放在同一間房間,反正都得病了也不怕被感染了。不過還是建議最好病房的門是有窗戶的至少從外面看進去可以知道病人好不好,而且就我剛剛所說,病人原本可能好好的就突然血氧掉非常喘需要趕快插管,每個住院病人真的像未爆彈。另外ICU病人因為常常有很多pump點滴,護理師要一直進出隔離房不方便穿脫PPE,可以考慮直接把pump放在房間外面,點滴線延長出去就好,這樣如果護理師要調sedation or pressors等等就可以不用進入房間更改設定。 #國家防疫:現階段台灣防疫做很好,還在containment的階段,就是把最有可能的人抓出來隔離,但是對於平均每個個案的隔離成本很高,國家也很不容易控制,目前台灣有兩百多的個案,但是某天要是慢慢累積好幾百個病人甚至破千,我們也許就要調整策略,因為把全部只要是陽性的病人都抓到醫院關那是不可能的,台灣沒有那麼多的醫療能量,也不能這樣浪費,而且輕症染病的病人,要多久PCR會轉陰性,我還沒看到研究統計出來,應該也很少人會做這樣研究,因為很少國家會像台灣如此嚴格標準檢疫隔離的,就好像今天得influenza A,如果不太嚴重也是讓病人回家,病癒就是病癒,一般醫師也不會再重複flu swab;同樣如果有C.diff病人,把PO Vanc的療程吃完沒有再拉肚子,你也是當作好了不會再去驗糞便。個人覺得台灣可以把輕症病人平均多久時間PCR轉陰性做個統計發表研究。我最近看了世界著名病毒學專家何大一博士的專訪([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 個人覺得這篇寫得不錯,裡面他就有寫到目前也不知道陽性的病人過多久後才不會有傳染力,他說猜測大概三週。至於已經得過COVID的病人之後會不會再重複感染,他是覺得應該是不會,也就是現在所有的防疫工作,就是在爭取時間讓疫苗可以製造出來讓群體都可以有保護效果。現階段幾乎的國家都大爆發,就不可能像台灣還在containment的防疫階段,因為你要假設所有人都有可能是病人,那能做的就是#緩和曲線了flatten the curve,我覺得這個概念相當重要 ,基本上就是拖延戰術,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和聚集,要social distancing,不必要的商業活動要停止,電影院酒吧夜店要關,餐廳只能外帶等等,這可以避免加速接觸感染,讓病人增加量不要達這麼快一下超出醫療能負荷的數量避免醫療崩壞,很多國家都在這麼做了,目前聽起來表現比較好的國家像是南韓,雖然他們一開始防疫沒有做好導致非常多人得病,但是經過大規模檢驗,還有避免出門要待在家等等,目前疫情也有和緩的趨勢,算是亡羊補牢,也不是不行。台灣目前表現全球數一數二,但是我們總是要做最壞的準備跟打算。 #後記:沒想到一下就寫這麼多,這算是我第一線醫療工作者的紀實與經驗分享,目前紐約疫情雖然已嚴重崩壞,但實際上還只是開始而已不見緩和。不過美國參戰之後相信會有更多醫學研究與臨床治療準則可以參考,實際上也不完全是壞事。你問我會不會怕我每天也是提心吊膽的,都很怕生病,每天都要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但偏偏美國住院醫師工時非常長(週休一日而已也沒有PM off)又不斷把我們明明不是在病房rotate的時候抓來上班取消我們的門診等等,我都盡量多休息有時間就睡覺保持免疫力。現在在醫院其實也是看到很多恐慌的面孔,我們醫院是公立醫院,平常病人多為社會最底層的人,吸毒的、遊民的、酗酒的,總之各種問題台灣一個比較健康的社會大概很難想像是一個怎麼樣的場所。不過最近因為COVID病人大爆發,我發現很多可能社會上的一般人或中產階級,他們可能是警察、可能是清潔工、就某天感染病毒生病了,這時候醫護站起來照顧他們治療他們,讓他們免於恐懼,這是作為醫學生涯也算比較榮光的時候,因為我們平常的訓練,就在這時候派上用場,也算是找到一點點行醫的意義跟價值。可以平安地活著其實就很好。目前台灣社會可以安全的生活著也真的很好。
    3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轉po: 預估兩週潛伏期 Lancet論文統計指出 兩成 不發燒 七成 會咳嗽 症狀非常不典型! 一週後發病 發病後一週 32% 加護病房 29% ARDS插管急救 15% 死亡終結 意思是 重症一半會死! 機率大概 比六發子彈 直接開一槍的 俄羅斯輪盤低一些~ 中國官方還告訴大家沒事兒不要怕?! 我身為 高雄榮總 急診一線醫師 加護病房主治醫師 我目前想不到有什麼其他比這個更嚴重更糟糕的傳染病了🙏 Lancet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183-5/fulltext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台大教授葉丙成臉書留言 【Zoom 好危險、好可怕?!】 最近好幾位朋友問我對於 Zoom 視訊會議軟體資安問題的看法。但我一直沒有想說什麼。主要的原因是,我對 Zoom 台灣帳號的收費比美國帳號貴,拎北覺得很不爽。所以當 Zoom 被譙的時候,我也懶得說什麼。 但這段期間,網路上對於視訊會議資安問題的報導沸沸揚揚,甚至還變成反對數位教學的人士用來反對線上補課的論述。而且所謂的「資安威脅」,我看到有很多點是過度解讀,甚至有的說法已經到了反智的地步。 有的學校還因此被教育局處長官要求不能用 Zoom,原先的數位準備全部被打亂。 這一切實在讓我看不下去。 所以雖然我知道跟風向不同,我想我還是要說一下我的看法。 先看一下國外知名科技網站 Tom's Guide 針對 Zoom 的資安問題所做的報導,結論是: "We disagree with that decision, because we think Zoom is safe to use for meetings that aren't highly sensitive. For school classes, after-work get-togethers, or even workplace meetings that stick to routine business, there's not much risk in using Zoom." 結論就是,除非你是英國國防部、SpaceX、或是高科技公司、等這類要討論高度機密的人,不然對於教學、或是一般商務的會議而言,用 Zoom 沒有太大風險 (quote: not much risk in using Zoom)。 那大家一直在傳的資安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這裡面有很多,坦白說真的很瞎,我先抓幾點來說: 1. Zoom Booming: 不是說有什麼 Zoom Bombing 很可怕,用 Zoom 開會上課到一半,會出現有駭客駭入會議突然丟色情照片擾亂。Zoom 也太糟糕了,居然會被人這樣駭入,太糟糕了! 等等,你有沒有去了解過 Zoom Bombing 是怎麼來的?Zoom 的會議室可以設密碼。但為了方便大家連進來開會,大部分使用者都省略不設密碼,直接把會議室號碼/連結傳給大家。有的人把會議室號碼/連結流出給不相干的人,不相干的人進來亂。這叫做「駭入」? 靠杯喔,你在外面租「小樹屋」的房間開會,門有鎖可以鎖而你不鎖,被無聊人士闖進來丟色情圖片,這叫被駭入?你叫小樹屋要負責?! 以臉書社團為例,你開一個臉書社團,然後你自己不設成私密而設公開讓每個人都可以進得來。然後有人進來亂貼直銷廣告、色情照片,你怎麼不說是臉書資安有問題被人「駭入」?明明就是你自己社團權限沒管控好,不是臉書害你被駭啊。 那為什麼你 Zoom 要開屬於你們自己人的會議,然後你都不設密碼,也沒有告誡大家會議室號碼不要給不相干的人。然後被不相干的人闖進來,你才在哭說是軟體有問題害你被駭? 我也是傻眼了。 根本就是使用者貪圖方便不設會議室密碼啊! (據說 Zoom 已經自動生成密碼了,以後這種使用者自己不設防的問題應該就會解決) 2. 安裝檔有惡意軟體: Tom's Guide 上面有說到,有的 Zoom 安裝軟體可能會被連帶偷裝幫人挖礦的程式,造成系統的問題。但 Tom's Guide 也說,這個責任不是 Zoom 的錯,因為任何人都有可能製作出這種惡意的安裝檔給別人下載安裝。 許多人說這是資安問題,我又傻眼了。 每個人都應該要有最基本的資安素養:要安裝軟體,要從官方網站下載,不要從非原廠網站下載來源不明的程式安裝。 Zoom 你不去人家官方網站下載來裝,你偏偏要偷懶從人家給你的來源不明的安裝檔去安裝,結果電腦免費幫人挖礦,你說是誰的錯?如果你就是有這種糟糕習慣的人,你用其他軟體也會幫人家免費挖礦,不會只有 Zoom。 這根本就是使用者偷懶不去官方下載啊! 要安裝軟體,請從官方網站下載。這是常識,OK? 3. 聊天室點了惡意連結,導致系統被駭中毒: 講到這個,我又傻眼了。來源不明的連結不可以點,這你不知道嗎?你在 Line、在 Chrome、在 IE、在 Safari 點了來源不明不該點的連結,會不會中毒?你都知道來源不明連結點了會出問題,那你為什麼在 Zoom 聊天室還要去點來源不明的連結,然後出事了才說是 Zoom 資安有問題被駭? 這根本是使用者手癢亂按不明的連結啊! ------------ 最後,我再來談談真正最重要的資訊安全原則是什麼。 真正的資訊安全,就是要假定任何地方都可能出錯,有機密性的東西都完全不該在網路上跟人家談。 你今天用 Meet 或 Team 跟別人視訊會議,就會安全?我也是笑笑了。你今天跟人家視訊會議,說的任何話,都能夠被人錄製桌面而錄下來,事後流出去。 所以真相是,只要你是用視訊會議或網路軟體跟人談事情,不管你是用哪一家的,你都沒有真正的資訊安全。真正的安全是,機密的事情要跟真人實際面對面的口頭談,才會安全。 喔是嗎?你確定對方身上沒有偷裝錄音機?你要不要搜身一下才能確定真正安全? 如果你是做高科技技術的公司、或是高階政府單位,有高機密性的資訊,原本就不應該用任何視訊會議來傳達。很多國際大企業都用美國思科 Cisco 的 Webex 系統,相對比較安全。話說 Webex 是誰開發的?就是 Zoom 的創辦人當年所開發的,他離開 Cisco 之前去創立 Zoom 之前,是副總裁。國際大企業過去十幾二十年都用這個人的東西,這個人有沒有問題,這是個參考指標。 任何軟體都有洞,你個別搜尋各家軟體公司的名字 Google, Microsoft, Line, Facebook, Apple 再加上「資安漏洞」,你都會看到每個軟體都有洞。越多人用的軟體,越有機會被大家找出洞來,也越有機會讓洞被補起來,而變得越安全。 以最多人用的微軟為例,這麼多年來的「資安漏洞」、「被駭風險」的新聞不多嗎? Zoom 這段期間因為許多人大量使用,所以被看到的洞自然就比較多(雖然有很多洞我認為根本上是使用者習慣的問題),之後就看他們是否有補起來。現在的觀察是,我看他們最近的更新滿頻繁,看起來是有努力在把一些洞補起來。 ------------ 最後的最後,你問我說我會不會改用其他會議軟體? 從資訊安全的角度來說,如同國外網站說的,並沒有太大的風險。但在台灣,卻被炒作到好像用了電腦就完了。更別說當中很多的風險,都是使用者自己資安習慣不好,用其他軟體也會遇到的。 我的看法是,在台灣,Zoom 的資安問題,已經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Zoom 的創辦人來自中國,但他的主要資金來源還是美國的資本市場,Zoom最大外部股東是Emergence Capital,持股12.5%。紅杉資本持股11.4%。跟華為的資金來自政府是不同的。我不覺得 Zoom 有必要亂搞去得罪他在美國的眾多金主投資人。 有人提到,如果中國政府要求 Zoom 提供使用者資料,他們敢不從嗎? Google 當初退出中國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公司的決策要求的是公司最大利益。在大陸,目前大多數的人用的是阿里巴巴跟微信的會議軟體,用 Zoom 的很少。美國跟其他國家市場,才是 Zoom 的主要利基來源。如果 Zoom 在大陸同意把使用者資料交給政府,他在美國的市場絕對雪崩,這也是為什麼當初 Google 寧可全面退出大陸也不把資料給大陸官方。 董事會成員在乎的是公司的最大利益。Zoom 的主要股東是來自美國資本市場,這些人不會由著公司去做傷害公司利益的事。這是為什麼前述的假設狀況,出現的機會不大。當然,我也有可能是錯的。 但同樣的問題,為什麼大家會認為如果中國政府要求,微軟就不會就範呢?特別微軟在大陸投入很多的資源,也有很大的市場。微軟中國分公司就不會就範?我反而覺得微軟若不從,要冒的風險比 Zoom 大很多。 所以,我會繼續用。反正我的課程教學沒有什麼機密。真正有什麼很機密的事,還是來找我喝咖啡再當面聊吧! 如果你有真正很機密的事情,我會勸你,別說 Zoom,其他的視訊軟體通通都不該用。那才是真正的安全! 註:Tom's Guide 評論全文連結:https://bit.ly/2Rg3b8n (歡迎分享)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WIKILINK 最新科技資訊 口罩能否反復使用?浸鹽水後可100%讓H1N1病毒滅活,但對其他病毒需謹慎 | 《科學報告》期刊 February 5, 2020 admin 曉查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一場新冠肺炎讓中國的口罩嚴重告急。 每齣一次門就要廢掉一個口罩,傢裏的口罩即將用完,藥店和網上都買不到,真是急死人瞭。 彆怕,早在2016年,來自韓國慶熙大學的研究者就發現,口罩隻需用普通食鹽水處理後,就具有瞭一定的殺滅病毒能力,至少對2009年爆發的H1N1流感病毒有效。 他們將處理後的口罩來過濾充滿H1N1病毒的空氣,然後再給小白鼠呼吸,結果發現小鼠的存活率達到瞭100%。 空氣中的病毒濃度達到瞭緻死量。作為對照,如果使用普通醫用口罩過濾,小白鼠在4天後就會齣現嚴重的肺炎,10天後全部死亡。 這篇文章發錶在2017年1月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 △實驗中用到的過濾裝置 早在3年前,該文章就預測瞭口罩短缺的可能性。 作者在開頭說,在疫病大流行時期,生産能力不足和製造過程耗時,會導緻口罩供應有限。 N95口罩雖然可以過濾空氣中形成的病毒氣溶膠,但是在嚴重的疫情麵前,大規模使用N95口罩是不切實際的,而且價格昂貴。 過去的SARS、H1N1、MERS都錶明,醫用外科口罩是被公眾最廣泛采用的個人防護措施,盡管人們對它的效果存在爭議。 因此需要開發一種通用、低成本且有效的防護病毒機製,最好能用在普通醫用口罩上。 研究人員配置瞭濃度29.03 w/v%的氯化鈉溶液,並在其中加入瞭一些Tween 20錶麵活性劑,將口罩浸潤,然後在37℃的環境下乾燥一天。 文章指齣,經過這種方法處理後的口罩無需再次處理即可重復使用。最終實驗發現,塗有氯化鈉的口罩上的病毒在5分鍾後就失去瞭活性。 從顯微鏡分析來看,病毒氣溶膠乾燥時間約為3分鍾,錶明在5分鍾時觀察到的病毒破壞與乾燥引起的鹽結晶有關。 作者推測,可能是帶有水分的病毒被吸附在口罩錶麵,濕潤後又重結晶的鹽破壞瞭病毒的結構。 既然對H1N1病毒,自然就有網友很好奇,這種處理方法是否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效。 一些網友對此提齣瞭質疑,認為鹽結晶可能減小瞭口罩的通氣量,而且實驗隻對H1N1病毒進行瞭驗證,是否實用還有待商榷。 所以在未經實驗驗證的情況下,請不要用這種方法來過濾新型冠狀病毒。口罩還是要保證一用一換,切不可自行處理後就重復使用,否則仍有被感染的風險。 論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9956#Sec8 — 完 —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