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一例一休效應現 陳瑞宏:台灣會變死城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林孟汝台北2日電)一例一休新制上路,有連鎖餐飲店以部分商品漲價因應。工商團體表示,事前就曾警告過,但政府聽不進去,恐怕這次帶動的物價上漲問題會比之前油電雙漲大。
一例一休及加班費新制在去年12月23日正式上路,勞工每7天就應該有兩天休假,大幅提高勞工休息日上班的加班費給付,首當其衝的就是勞力密集的服務業,不僅加班費的成本增加,連排班都成為問題。
八方雲集開第一槍決定部分商品漲價後,因應經營成本上揚,知名魯肉飯連鎖店家鬍鬚張接著公告13個品項調漲價錢。這股漲風,也吹到診所掛號費。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曾梓展日前說,不少診所將調漲掛號費新台幣30至50元,加上部分負擔50元,民眾就醫得付150至200元,其中光台中就估有3到5成的診所會漲價,且週休二日開診家數也會下降,以減少加班費支出。
不過,製造業情形也好不到哪裡去,包括和大集團、上銀科技、宏全國際等大廠,也都決定提升智慧自動化生產的比重,未來幾年內將增加機器人應用及採購,儘可能以自動化來抵銷一例一休後得增加的人力成本。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環隆科技董事長歐正明表示,新制太僵硬了,加班費又增加那麼多,執行起來困難重重,企業怕受罰只好接受,但是每個勞工家庭財務狀況不一樣,有些想加班、多賺一點養育孩子吃用好些的勞工會變成沒法加班。
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副理事長陳瑞宏表示,全國138萬家中小企業,微型企業占7成,受新制影響最大。
他說,新制規定,週六或日加班,加班費暴增為2至3倍,「太離譜了」!大企業還可以用派遣工,但中小企業若要再請人,老闆受不了就會「不做了」,失業率一定會變高。
他還說,包含百貨等行業若都不加班,台灣會變成「死城」;政府要讓新制上路,卻死板板的,沒有配套,加上景氣不好,遏阻了原本做得不錯的台灣服務業未來。
本身從事電機跟消防設備的陳瑞宏指出,缺人會影響工程進度,連公共工程案都可能會延宕,況且藍領階級重勞力、休假較少,一個月只休6天,所以薪水比一般白領高,現在一個月要休8天,已有很多人擔心薪水縮水,養不活一家老小。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表示,不只民間企業,包含中央或地方政府單位的人事成本也會增加,估算會增加數千萬到幾億元外,包括醫院排不了班,減少服務,或廠商訂單轉海外生產、物價上漲等效應,在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後也都會一一浮現。
他重申,事前都曾警告過,但政府聽不進去,恐怕這次帶動的物價上漲問題會比之前油電雙漲大。1060102

現有回應

  • geostory18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一例一休上路以來引發許多爭議並有再度修法,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李健鴻接受中央社電訪指出,修法後可以預期7休1鬆綁勞工工時將會變長,甚至過勞的問題會更明顯。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則不反對7休1 鬆綁,他受訪時表示,因勞資雙方都需要這樣的彈性,且鬆綁7休1也比鬆綁4週彈性

    不同意見

    https://www.twreporter.org/a/refine-labour-law-moving-backward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10310336.aspx
    4 年前
    10
  • MrOrz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一例一休必然導致物價上漲的部分,社會尚無共識,亦有不同聲音。

    不同意見

    勞動黨投書
    https://cofacts.g0v.tw/article/5480740319446-rumor
    7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亂挪假日 省加班費 【連線報導】我國《勞基法》實施32年來最大幅度修法已上路,一例一休自上月23日實施以來,休假、加班費計算都出現重大變化,引發勞資雙方恐慌,《蘋果》也彙整新制上路兩周多以來企業5大花招,不僅勞工未蒙其利,資方也怨聲連連,消費者更無端受物價上漲之累;《蘋果》民調有66.89%民眾認為一例一休造成勞工、企業、消費者三輸。民眾痛批,台灣慣老闆太多,政府真要祭出鐵腕。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別拿一例一休當漲價的藉口! 餐飲業、電影票、診所掛號,都要拿一例一休當漲價的藉口。 一例一休真的「有那麼偉大嗎?」 當然是假的! 簡單整理去年至今「一例一休」爭議的過程就是:蔡英文政府為了否定工人要求的「二例」,誇大強調了「一例一休」對工人的好處。於是,今年一開始,資方就假裝人事成本驟增,喊痛,趁機聯手漲價。日前,林全不顧消費者的反彈,出面說,漲價有理。意在再次強調「一例一休」對工人的好處,反打去年工人抗爭一耙。 所謂「一例一休」的歷史過程,簡單整理如下。2000年以前,工人的周法定工時是48小時(周工作六天),所以一周只有一天的「例假」,沒有所謂的「休息日」。2000年以後,工人的周工時縮短到2周84小時,簡略說,算是周42小時,於是,工人多了6小時的假。當時的民進黨政府就發明了一個新的詞,將這6個小時的假,稱之為「休息時間」,並曲解「休息時間」的加班費計算方式。2016年1月1日起,因為勞基法又縮短工時為周40小時,所以,原來的「休息時間」就從6小時,變成了8小時,就成了「休息日」,即「一休」。因此,連上原先的「一例」,就是「一例一休」。也就是說,「一例一休」並非從去年年底修法開始,而是去年1月1日就開始了。 所以,準確地說,新修法後改變的不是「一例一休」。而是「一休」的加班費計算方式。但其對整體薪資的調升效果,微乎其微,絕不像資方講得那樣。 不論今年的新制或去年的舊制,以月薪3萬6的工人為例,平日加班四小時,共可獲得900元的加班費,即該月可以領36900元的薪水。而新制實施後,若休息日加班四小時,其實一樣也只是可領900元加班費,月底一樣也是領36900元。這說明了新制的休息日加班並非是什麼大好康,只是變得正常而已。資方沒有什麼理由「喊痛」。(詳細計算方式:月薪36000元,即日薪1200,時薪為150,平日加班四小時。前兩小時150×1.33×2小時=400元;後兩小時150元×1.66×2小時=500元,合計900元。新制實施後,休息日加班的加算也是一模一樣的。) 新制的休息日加班費計算,有些改變也是真的。但它的改變只不過是把陳水扁時代以來曲解的「休息時間」加班費計算方法導正過來,讓休息日加班與平常日加班領得一樣多而已。 也就是停止了過去資方「不合理」的佔便現象。在現實上,對台灣工人的平均薪資的影響也極其微小。資方「喊痛」完全是無病呻吟,純粹為是了漲價。但林全竟然非但不制止資方的哄抬價格,還說是「必然結果」,賦予漲價正當性! 勞動黨•臉書“怎麼辦?!”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2017-01-07 09:4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一例一休上路,不少行業都喊漲,部分醫療院所也因此喊出要調漲掛號費或是縮減假日門診量。對此,嘉基體系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關係企業工會理事長、醫師趙麟宇今投書媒體,他認為一例一休並不是造成醫院縮減門診的主因,健保的總額制度,才是限制醫療服務的真正原因。 一例一休執行後,許多醫療院所都宣布要縮減假日門診,台大雲林分院本來就沒有週六、日門診,一年加班費將增加800萬元。(資料照,記者詹士弘攝) 一例一休執行後,許多醫療院所都宣布要縮減假日門診,台大雲林分院本來就沒有週六、日門診,一年加班費將增加800萬元。(資料照,記者詹士弘攝) 趙麟宇投書《蘋果日報》表示,衛福部推動分級醫療制度,就是要限制醫學中心門診人次,增加掛號費,他認為,要維持大醫院的服務量能,並不是光靠增加人力就能解決,因為在健保的總額制度下,醫療服務的增長受到了限制。 趙麟宇說,各醫院若要增加服務,無法從健保拿到足夠的給付,只會造成更高的虧損。因此大家應該理解,即使沒有一例一休新制,各醫院也會縮減健保服務。他認為,一例一休並非醫院縮減門診的主因,反而讓長期血汗的醫療從業人員,獲得比較合理的勞動條件,健保總額有其極限,才是讓醫院無法提供更好及更多服務的原因。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修改:一例一休 達到勞資真正需求 降低官方約制 民調至少漲10% 現在制定的法規 只是討好沒有選票的 【假職業勞工代表】 哪些在媒體侃侃而談的人 其實都是【假性公部門的】勞工。 一點代表性都沒有 哪裡是真正進入民間社會的勞工。 幾乎都是國營企業 國民黨外圍組織 的代表。 一例一休就是打死民間活力的元凶。 從實施以來 至少我強制員工週休2日休假 不准任何一個人加班 員工雖收入減少約15~20% 與我何干 至少我不用擔心 算錯帳 被政府算帳開罰。 太多類似我這種想法的 小企業了。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勞基法新制上路,黑心企業商家為了規避 「一例一休」加班費、新增「特休假」,取巧玩法,勞動部逐一解釋破解,並呼籲事業單位疼惜勞工,建立勞資互信,期使事業單位可以永續經營。 一、針對「事業單位進用派遣工,或將員工改為承攬,以規避加班費」,勞動部説明如下: 1.事業單位與提供勞務之人,雙方是僱傭、派遣或𠄘攬,須依個案事實認定。 2.事業單位對提供勞務的承攬人,如有行使指揮監督事實,經認定勞雇雙方存有從屬性,則該事業單位與勞工間為僱傭關係,雇主應依勞動法令辦理勞工權益相關事項。 二、針對「科技大廠遭爆藉故將國定假日、休息日與工作日調移,以規避加班費」,勞動部說明如下: 1.國定假日依照《勞動基準法》規定要放假。雇主如果確實有需要,可以經勞資協商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放假,但要經勞工同意。 2.休息日係由勞資雙方協商排定,如有調整,須經勞工同意,非由雇主單方面變更。 三、針對「部分事業單位改僱用按時計酬工作者,或A公司員工至B公司工作,以減少休息日出勤之成本」,勞動部說明如下: 1.適用《勞動基準法》之按時計酬工作者,亦享有特別休假、提繳勞工退休金及依法投保勞工保險等權益。 2.同理,A公司員工至B公司工作,A、B公司均須依勞基法規定,為其員工提供法定權益(如:特休、加班費、提繳勞退金⋯等),而且事業單位也還要兼顧流動率等管理責任,兩相比較,事業單位未必節省成本。 四、針對「勞工於休息日出勤1小時,請事假3小時」,勞動部説明如下: 1.本部曽於民國82年6月4日函釋,勞工原已同意於國定假日出勤,嗣後請事病假致未全日出勤時,除當日工資仍應照給外,當日請假時間之工資依事、病假給薪規定辦理。 2.有關勞工已與雇主約定於休息日出勤工作,因其已有提供勞務之義務,嗣後因其個人因素無法履行原約定之工作時數者,依82年函釋精神,除休息日當日工資仍應照給外,當日請假時間之工資依事、病假給薪規定辦理。 五、針對「企業將特休假未休之工資改為年終獎金」,勞動部説明如下: 1.《勞動基準法》特別休假,是為了提供勞工休憩之用,休假日期由勞工依照自己意願決定。雇主可提醒或促請勞工排定休假,但不可以限制勞工僅得一次預先排定或在特定期日前休假。 2.至於因為年度終結或契約終止而未休之特別休假日數,不論沒有休的原因為何,雇主都應該發工資。 3.特別休假是《勞動基準法》課予雇主的法定義務,與事業單位依民俗發給勞工年終獎金的福利性質概念不同,雇主擅自更改勞動契約,並以年終獎金替代特別休假未休工資,已違反《勞動基準法》規定。 六、針對「一例一休老闆如何少發獎金,工總教資方將年終獎金改為發給特休工資及加班費之年終奬勵金」,勞動部説明如下: 1.事業單位依民俗發給勞工的年終獎金,屬於勞工福利,發放之條件及標準,可以由勞雇雙方在勞動契約中約定,或雇主於工作規則中訂定。 2.有關特別休假、加班費及休假日等規定,是勞動基準法課予雇主的法定義務,與年終獎金福利性質的概念不同。 3.勞工的工資、獎金或福利等,勞雇雙方於勞動契約中約定。雇主如要將勞動契約內的年終獎金改為年終獎勵金,應該由勞資雙方協商,雇主不可以單方面變更。 勞動部表示,本次《勞動基準法》修法實是保障勞工權益的立法。為避免事業單位對勞動法令新制認知不足,甚或取巧玩法,勞動部已協同各地方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工商團體辦理宣導會,協助事業單位落實法令,以確保勞工權益。 勞動部也已訂頒「因應勞動基準法修正勞動監督檢查處理原則」,規畫106年第1季「宣導期」,第2季「輔導期」,第3季起為「檢查期」,以協助並督促事業單位落實勞動基準法新制規定;對於申訴案件及重大惡意違規等情事,仍將依法實施檢查及裁罰。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一例一休成本增加,多家業者喊漲,行政院原訂昨天起一連兩天邀「鬍鬚張」等9家業者 喝咖啡,卻臨時喊卡。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表示,將用訪查和書面方式了解成本結構, 如果無法有合理解釋,會再要求業者說明。 不過此舉被外界批評為查漲價「雷聲大,雨點小」,消基會副董事長游開雄也批評,之前 政府大張旗鼓說要約談業者,現在又變成請業者提書面說明,當然會讓人覺得政府做事是 「虎頭蛇尾」。 為了解一例一休上路後,物價漲聲不斷原因,行政院上周宣示,消保處預計在9、10日兩 天分別約談9家漲價連鎖業者,包括鬍鬚張、八方雲集、三商巧福、鬥牛士、必勝客、魏 姐包心粉圓、麥味登、馬可先生及王記府城,不料卻突然改為書面取代。 行政院消保處副處長吳政學表示,已通知業者「盡速」提出書面說明,包含漲價品項、範 圍、幅度和理由,未來會依據業者的書面說明,再做進一步了解。 外傳行政院態度轉變,是擔憂此舉太過「擾民」,不過徐國勇強調,行政院對於調查物價 上漲的作法,並沒有調整或改變,而是對醞釀漲價業者,先了解他們的成本結構,如果業 者提出的書面說明及消保處訪查結果,仍無法明確了解漲價是否合理,「當然就會啟動親 自說明機制」。 行政官員則透露,早從1月4日起,消保處與各單位就已著手調查物價浮動情況,以上周查 訪的30家業者為例,僅8家研議要漲價,但大多數都還沒有開始漲,消保處希望能在不擾 民的原則下,以查價方式保護消費者權益。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2017年元旦起,新制彙總 http://udn.com/news/plus/9731/2195464 2017年1月1日起,將有多項攸關民眾權益的新制上路,包括一例一休、勞保與國保年金費率調漲、健保補助與台股ETF現金申購贖回機制等。各項相關新制,整理如下: ★勞動篇 ▲基本工資 ①月薪由20,008元,調升為21,009元 ②時薪由126元,調升至133元 ▲一例一休/休息日加班費 ①前2小時加發1.33倍,第3個小時起加發1.67倍 ②加班4小時內以4小時計加班費,4至8小時內以8小時計,逾8小時至12小時,以12小時計 ▲一例一休/特休假 ◎年資滿6個月、未滿1年,有3天 ◎年資2至3年,提高至10天 ◎年資3至5年,提高至14天 ◎年資5至10年,提高至15天 ◎10年以上,每年加一日至30天 ◎每年須結算,未休完須折現 ▲國定假日 勞工不再放: 1.開國紀念日翌日 2.革命先烈紀念日 3.孔子誕辰紀念日 4.台灣光復節 5.先總統蔣公紀念日 6.國父誕辰紀念日 7.行憲紀念日 ▲新增責任制人員 信合社雇用經理職以上人員,及廣告業雇用經理級以上人員 ▲保費、退休金篇 勞工保險費率 從10%提高到10.5%(含就業保險) ▲國民年金保險費率 從8%漲到8.5% ▲勞退新制 年滿60歲、年資滿15年後,退休金可自選一次領,或月領 ▲壽險保費/個人傷害險危險發生率 降到萬分之2.4543 ▲壽險保費/壽險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 2017年起調降 ★稅制篇 ▲綜所稅免稅額 ①一般免稅額調高至8.8萬元、70歲長者調高至13.2萬元 ②調高課稅級距、退職所得定額免稅級距 ▲貨物稅 電動車免徵貨物稅至2021年底12月31日,另外還會補貼電動重型機車近14,000元。 ▲證交稅 公司債、金融債、債券ETF等商品停徵證交稅至2026年底 ▲跨境電商營業稅 ①來台營業須辦簡易登記 ②勞務每月4萬,年銷售額48萬元以上,達繳稅門檻 ▲網購關稅 進口次數頻繁者,不適用3,000元以下免稅規定 ★金融篇 ▲上市櫃公司 ①實收資本額50億元以上,須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 ②實收資本額20億元以上,須設審計委員會 ▲台股ETF 可採現金申購贖回機制 ▲反洗錢 所有銀行須設立防制洗錢專責單位、配置足夠人員 ▲匯款 ①超過3萬元以上的跨境匯款,銀行加強查驗客戶身分、股東結構 ②身心障礙者跨行提款,每月三次免手續費 ★生活篇 ▲國民旅遊卡 公務員國民旅遊卡必須有一半用於團體旅遊,以最高上限16,000元為例,其中8,000元須用於團體旅遊。 ▲健保 ①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看病,健保門診部分負擔調高60至100元,經轉診者則減少40元 ②兒科醫師協助施打1歲以下兒童公費疫苗,每次可得補助100元 ▲食安,食品正名 鱈魚、巧克力、薏仁、太白粉,應如實標示內容物,違者最重罰400萬元 ▲食安/量販業廚餘 公司資本總額達2,500萬元以上的超級市場及零售式量販業,明年3月1日起要上網申報廢棄物清理流向。 ▲機車 ①新款機車需配有日行燈才能出場領牌;推廣汽機車日間開燈,暫無罰則 ②排放標準加嚴到歐盟第六期 ▲空氣品質管制 台灣西部列為PM2.5三級空氣品質防制 ▲孕婦乘客禮遇 乘載孕婦(含自行開車或搭乘)未滿3人小型車,不受國道高乘載管制(含周日國5北上常態高乘載) ▲高齡駕照 75歲以上老人,須通過體檢和認知測驗,監理站才會核發有效期限為2年的短期駕照 ▲E帳單水費優惠 每期水費減收3元 ▲房屋出租 房東出租房屋,應使用符合「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的契約與房客訂約,若契約有違反規定的情形,最高將可處30萬元罰鍰。 ▲預售屋、成屋買賣計價 刪除「屋簷」、「雨遮」以附屬建物測繪的規定,將建物地下層測繪邊界改以竣工平面圖所載面積範圍《牆壁中心》為界,並訂定新舊制適用的過渡規定。
    7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由於沒#標題被刪文,故重貼一次,並追加補上Q12物價與最低薪資的關係。 很抱歉因為我的疏忽,以致被刪文造成各位的留言都因此消失,而未能回應所有人。 -- 最近因為一例一休和砍七天假的流言滿天飛,所以我想回應一些常見的謬論。 為了避免影響到各位的獨立思考,我必須先聲明我個人是反對一例一休,並主張周休二日,以及增加勞工休假天數的。 希望大家在讀完本文後,不論你原先支持與否,最終都能在思考後得到和我相同的結論。 以下我將以Q&A的方式,來讓大家理解我的想法。 1. 一例一休和砍七天假為什麼是錯誤的? 2. 台灣的經濟那麼差,再加薪跟加假會讓公司倒光? 3. 多放假真的會讓經濟變差嗎? 4. 放假跟加薪所造成的額外成本,足以使多數中小企業破產倒閉? 5. 如果企業倒閉,失業率就會瘋狂地上升,大家都會餓死? 6. 沒有老闆就沒有工作,所以我們應該要多保護老闆? 7. 工資、工時和假期應該讓市場機制決定,政府不該插手企業營運? 8. 台灣勞工的假已經太多,薪資也已經夠高了,再上調會不利經濟發展,降低國家的競爭力? 9. 薪水漲了,物價還不是也跟著漲,有意義嗎? 10. 國外雖然薪水高,但物價也高,不能拿來跟台灣比? 11. 加薪、加假、減工時,只會給企業帶來負擔,沒有好處? 12. 提高最低工資會造成物價飆漲? 我不會用複雜的經濟學術語來搞混大家,或是給出一大堆到處查得到的資料,我只單純地用簡單的邏輯和一點點加減乘除的數學,讓大家可以輕鬆地讀完此文。 -- 1. 一例一休和砍七天假為什麼是錯誤的? 不需要用複雜的經濟模型,不需要專家學者背書,一例一休的錯誤其實很明顯。 請想像一個未來世界,人們過著舒適便捷的生活的未來世界。 請問你在這個世界裡,看到的是什麼? 是機器取代人力,為人類做牛做馬,讓人類每天只需要工作4小時,每周休三天假,賺的錢不但夠生活開支,還能買房買車跟出國旅遊? 還是人類每天工作12小時,一年不僅沒有休假,賺的錢就連糊口都有困難? 那麼,你再反過來看現在政府的政策,你覺得一例一休跟砍假是朝哪一個方向走? 方向對了,就算慢慢走,遲早都會走到;但方向錯了,就只會走向地獄的深淵。 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人能有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假期、更高的薪水,但這必須要透過周休二日和增加假日才能得到,一例一休和砍假則是背道而馳,讓大家走向每天做到死的窮忙深淵。 進一步來看,如果我們用更長遠的角度去思考休假少的問題,會發現它和低工資是息息相關的。 簡單地說,兩個勞工若每個人做1.5人份的工作,就代表資方可以少付出一個工作的薪資,也代表多一個人失業。 透過長期加班去扭曲勞資市場供需,會造成勞工的需求下降,而在勞工的供給不變的情況下,人浮於事,勞工的薪資就難以成長。 以台灣1,150萬勞工來說,就算每人僅做1.2人份的工作,也會造成230萬人沒有工作,比台灣總失業人口46萬人還要高。 若按照主計處的平均月薪$45K來算,那就是每個月讓勞工贈送$1,035億(230萬人x$45K)的利潤給資方,相當等於每人每月少領$9,000($1,035億/1,150萬人)的薪水。 這也正是為什麼貧富差距不斷加大,薪資20年來負成長,在每天大家都過得很辛苦時,卻總是有土豪買豪宅名車不手軟。 -- 2. 台灣的經濟那麼差,再加薪跟加假會讓公司倒光? 台灣的經濟差從來都不是因為勞動成本過高或是生產成本過高的問題,重點在於,台灣一直陷於產業難以升級的狀態。 到底什麼是產業升級? 其實說穿了,就是用科技代替人力去提高產能和品質,再把釋放出來的人力轉作研發跟設計,創造更多更新更進步的產品。 但是大多數的台灣公司體認到的都不是這個,它們眼中的產業升級方式是砍人加工時來衝淨利,所以,台灣企業逐漸衰弱,陷入惡性循環。 一例一休跟七天假的議題,就是思維模式上的爭鬥。 在這個時代,產業模式已經從勞力密集,轉變為知識密集,意思是,員工的績效不再以工時為依歸,而是著重在於各種創新的想法與方式。 在未來,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基本上可以取代絕大多數生產類和服務類的工作,而人力的價值則取決於創新和發明,或是一些軟性的技能,如領導,行銷,銷售等等。 在知識型經濟的時代,員工不是勞力,而是資產。 一組10人頂尖工程師工作80天的效果,可以抵上一組10人勞工8000天的勞動。 人才的有效使用,會隨著知識經濟的轉型,而發揮科技上的乘數效應。 但問題來了,台灣的老闆心裡想的是,那我如果讓工程師工作800天,不就賺了10倍嗎? 反正肝爆了,過勞死了就再換一批,我有源源不絕的工程師可以用嘛! 可是,並不是每項資產的產值跟耐久度都一樣。 有些神器的可能屬性超高,但一周只有40小時的耐久度;而一些白裝屬性不怎麼樣,但一周卻有80小時的耐久度。 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本,你把資本當成消耗品,你就會完蛋。 你不可能把神器當白裝用到爛,也不可能把白裝拿來打Boss,這是一定的trade-off。 台灣的老闆想的剛好相反,他們會不斷地逼著神器做久一點,再逼著白裝做神器做的事,結果兩個都被搞到報廢了,再來說台灣沒人才,年輕人吃不得苦,都是爛草莓。 而老闆亂搞後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台灣企業最被詬病的三流管理。 給你最優秀的人才,你也能用成廢才,這是領導的無能,不是員工。 於是有機會出走的人才跑了,沒機會只能留在原地的人才被耗損殆盡,神器都發揮不出白裝的屬性。 歸根究底,是台灣的經濟過於封閉,過於保護資方。 老闆可以加班不給薪、過勞不負責、請產假就開除、污染環境只繳小罰款,黑心食品罰錢關幾年就OK,更不用說普遍性地不開發票和逃漏稅。 上一個世代的經營者用過時的思維,不斷地去削弱國家未來的競爭力。 他們在政府的保護傘上,依託著關稅壁壘跟從未被嚴格執行的法令,過著不用競爭就能賺錢的閒適生活,就好像炒房地產一樣,買了放著就可以賺錢,啥都不用做,多好? 要改變現狀,必須要逼迫老闆去改變,所以要把員工該休的假都還給他們。 人力成本增加,會逼只想發懶不動的老闆去思考怎麼用科技去取代人力,就像歐洲一樣,人力貴到爆,所以大量使用機器生產,品質效果產能都提升。 而被閒置的人力被投入在新資源的開發,或被重新釋放到勞動市場,公司反而能減重,提高獲利。 與此同時,勞動市場也會更加競爭,人力必須要進一步地打磨自己,變成更有價值的人才,而不僅僅只是做端盤子這種業務而已。 人力品質的提升,將會增加新創公司的可能,並且讓公司能更輕易取得更優秀的人才,汰換不適任的舊人,變得更有競爭力。 因此,加薪和加假只會促進產業的新陳代謝,將過時和無效率的公司從市場上清出去,而不會讓所有公司都倒光。 相對的,不論是公司或是勞工,都能因此而獲利。 -- 3. 多放假真的會讓經濟變差嗎? 那麼,最好的方式是不是應該請政府規定每日最低工時是16小時,每年只準放一天假,再將最低工資降為每小時$1,這樣對經濟最好呢? 到底什麼是合理的假日標準? 什麼是合理的工時標準? 什麼是合理的工資標準? 合理這兩個字真的很難定義,也許是周休二日,每日8小時工時,每小時$140工資;也許是周休三日,每日6小時工時,每小時$180工資。 但無論如何,就現有的統計數據及世界先進國家的勞動標準來看,我們至少都應該能判斷,以目前台灣的假日數,工時長度,跟薪資厚度是完全糟到不合理的對吧?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多放假有錯? 事實上,多放假並不會讓經濟變差,公司與勞工之間並不是零和遊戲,勞工爽到了,公司是可以獲益的。 今天一例一休跟七天假,短期看起來好像公司爽到了,勞工虧死了,但長期來講,對整個國家反而是有害無益。 你累到沒力氣動會有空去交友娛樂嗎?所以空虛寂寞覺得冷,一堆社會問題發生! 你累到爆會想去戀愛結婚生小孩嗎?所以生育率低,誰敢生啊? 你累到一身病要不要去看醫生啊?所以健保快掛了! 你累到不想出門那旅遊觀光業有錢賺嗎?所以一沒陸客一堆旅行社跟餐飲業都GG了! 放假是為了促進經濟,只有利用金錢的乘數效應來提高消費,企業才能增加營收。 今天你賺$1,000,但沒時間出門去花,$1,000對國家來講就只是$1,000的GDP。 但如果你把$1,000拿去作按摩,按摩師再把$1,000拿去吃大餐,餐廳老闆再把$1,000拿去買書,這樣$1,000的收入,就能創造出$3,000的乘數效應! 那麼,以台灣人愛存錢的個性,就算有多的錢也就是存銀行,不見得會拿來消費,這樣對經濟也不會有幫助啊! 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儲蓄本身即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動能。 當你把錢存進銀行時,銀行會將錢貸給企業或個人,或者是拿去作一些保守型的貨幣市場投資。 你的房貸,車貸,還有無數企業貸款,都不是憑空生出來,而是儲蓄戶存進去的。 因此只要提升薪資水準,可支配收入上升,即便不拿來直接消費,也會促進經濟發展 總言之,如果政府只能單純地去考慮放假所帶來的產值損失,而不能考慮放假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那是政府的失職。 -- 4. 放假跟加薪所造成的額外成本,足以使多數中小企業破產倒閉? 單純以政院版本來說,它們預估一例一休最多增加476億的人事成本,我們不用複雜的數學 就用簡單的加減乘除來簡化這個問題。 根據104年5月的統計 全台中小企業共有1,380,000家左右,而中小企業的勞工只佔了勞動人口的78%(請參閱中小企業處統計http://www.moeasmea.gov.tw/ct.asp?xItem=13559&ctNode=689&mp=1)。 $47,600,000,000 x 78% / 1,380,000 / 12 = $2,242,換言之,對於中小企業來說,一個月平均僅會增加$2,242的成本,看起來其實不太多。 與此同時,統計中的中小企業的累積年收入是$11,803,100,000,000,而$11,803,100,000,000 / 1,380,000 / 12 = $712,748,也就是說平均每間中小企業的月營業額在$712,748左右。 假設這些企業都活得很慘,只有3%的淨利,$712,748 x 3% = $21,382,也就是每個月公司的股東只賺到$21,382,而$2,242 / $21,382 = 10%的淨利。 這樣的計算非常保守,因為多數中小企業主如果每月只賺了$21,382,比最低工資都還不如,那他們應該去超商打工,而不是繼續開公司。 即便在這樣保守的假設下,大多數的公司只是面臨淨利減少的問題,而不是死亡,更不用說多數中小企業有著逃漏稅的陋習,實際淨利最少可往上再加5%... -- 5. 如果企業倒閉,失業率就會瘋狂地上升,大家都會餓死? 這個假設之所以錯誤,是因為當部份企業退出市場後,消費者的需求仍舊存在。 簡單來說,今天如果7-11倒閉了,大家就會到全家,萊爾富,跟OK去買,於是其他三家超商就會開更多店,招聘更多人。 企業退出市場,會為同業空出市場空間,使其得到業務成長的機會,而它們的成長則會反過來創造工作。 要瞭解這樣的機制,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為什麼人力成本的提高會造成部份公司的倒閉? 今天新政策一公佈,所有企業都增加了20%的人力成本,但公司A輕鬆吃下成本並遊刃有餘,可公司B卻倒了。 這代表公司B本身的結構跟運作效率未能最優化,導致該公司在營運上無法與公司A匹敵。 真正殺死公司B的是它錯誤的結構跟低落的效率,使得它被公司A擊殺,而不是因為人力成本的提高。 假如今天是所有公司都同時死亡,我們才能說人力成本的提高殺死了所有企業。 但所有公司都死了嗎?沒有! 所以公司B不能怪罪政府,而是應該自我檢討為什麼自己打不贏同業。 -- 6. 沒有老闆就沒有工作,所以我們應該要多保護老闆? 提供工作的不是老闆,而是市場需求。 今天如果每個人都需要手機,就算HTC死了,也會有HTD,HTE,HTF等等來承接市場。 這些新公司同樣會需要人力來開展它們的業務,這也代表新的工作。 因此,清洗掉產業中缺乏競爭力的公司,對於消費者跟社會會有正面的幫助。 它不僅洗掉了糟糕的公司,也洗掉了能力不佳或不敷使用的員工(因為優秀員工再就業很容易)。 事實上,要提升台灣的整體競爭力,我們必須要先迫使被過度保護的企業主升級自己的公司,加薪加假減工時都只是第一步而已。 透過提高公司的人力成本,我們可以進一步地促進產業升級,用機器代替人力。 聽起來似乎有很多工作會消失,也會有很多技能不足的人會因此而失業,這些人可能是因為教育不足,或年紀大難以轉行,但就算不那麼做,當國外的機器人開始進口時,這些人仍舊會被產業所淘汰。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要大量地開放外資進入台灣,移除關稅壁壘,將缺乏競爭力的公司驅逐出市場,並讓更有效率的公司能提供更廉價的服務和產品,使得物價更便宜,消費力更強。 比方說汽機車,如果我們移除高達40%~100%關稅,讓外企進來,今天大家買機車,一台就不會要價8萬,而是4~5萬;買汽車就不會一台100萬,而是一台50~60萬。 省下來的錢,就會變成額外的消費力,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富裕。 是的,有些不好的公司,被過度保護的老闆會因此倒閉失業,但這對整個國家都是好事! -- 7. 工資、工時和假期應該讓市場機制決定,政府不該插手企業營運? 十多年前,Nike在東南亞外包生產線的工廠剝削員工,長時間超時工作,卻每天僅支付大約兩塊美金。 與此同時,還僱用童工,並任由員工在高化學污染的環境下不受保護地工作。 但很有趣的是,Nike大多數的行為在這些國家是合法的,甚至只需要支付很小很小一筆罰款就能繼續非法下去,儘管對於已開發國家的人來說,這些行為是很不道德的。 那麼,按照市場機制的邏輯,每日工作超過十小時的員工日薪僅$70台幣是完全合理的,如果員工很不滿,他們可以直接離職,讓老闆被淘汰掉,而不是任由老闆剝削? 而即便Nike每雙鞋能賺取數千台幣的利潤,這些工廠生產線的員工,也沒有資格要求老闆賺少一些,因為是市場機制決定了他們的薪酬和工時,不爽做就不要做? 經濟及商業運作是必須被監管的,因為企業的本質是在合法的情況下,不擇手段地去贏利,它們行事的底限是法律,不是道德。 因此,符合企業最大利益的行為,並不一定符合整體社會最大的利益。 比方說,企業可以在災難來臨前大肆屯積食物飲水,等災難過後用數倍的價格賣給災民賺國難財。 再比方說,企業之間可以聯合哄抬價格,迫使民眾用高價購買,賺取更高利益。 這些行為完全符合企業的利益,但對大眾則是不利的。 所以,世界上才會有限制碳排放的環保法案,會有限制獨佔市場的反托拉斯條款等等,去保護大眾的利益不被企業吞噬。 台灣所遇到的勞資問題亦是如此! 首先,多數公司並未遵從勞基法,不允許員工組成工會,而且存在很多法令問題如環保方面,稅務方面等等。 同時,台灣有著大量的關稅避壘,如先前有提過的汽機車,讓台灣公司能不用面對外資競爭。 最重要的是,台灣對於外國人士來台工作,以及外資招商上做了很多限制,讓國家成為一個外資沙漠。 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人為地創造出一個對於勞工極不公平,且不友善的環境。 換言之,自由市場經濟最基本的要素,”自由”是不存在的。 而最鄉愿的想法”好人有好報,不道德的壞公司會自己死掉”,也不過是天方夜譚。 多數台灣公司便是利用這樣的環境來榨取勞工應得的報酬,就如同Nike對東南亞勞工一樣。 現在,Nike仍舊活得好好的,就像Apple跟Samsung也都有無數血汗工廠運作中,卻仍舊有無數消費者支持它們的產品一樣。 -- 8. 台灣勞工的假已經太多,薪資也已經夠高了,再上調會不利經濟發展,降低國家的競爭力? 如果給假跟升薪資不會促進經濟發展,那麼不給又不升難道就會促進經濟發展嗎? 甚至是保持現狀,就能促進經濟發展?事實證明都是不可能的! 台灣從來都不是員工的福利太多,而是太少。 美國薪資是我們三倍以上,勞工可組工會,最低薪資比我們高兩倍以上,但它仍舊是最強大的經濟體。 不管是在英國、德國、法國等等歐洲國家,勞工的福利待遇只比我國更好,但我們的經濟跟科研實力卻仍舊不是他們的對手。 是我們不夠努力嗎? 是我們假放太多嗎? 是我們薪資太高嗎? 都不是!重點是生產力,而不是假日有多少或薪水有多低。 生產力的提升,是靠科技,不是人力。 今天你的工作如果是組手機,你就算找了100人每天24小時不眠不休地工作,生產力也比不過一條全自動化的生產線。 台灣一直用製造商的角度去看經濟,除了極少數的高科技企業,多數公司都遲遲未能做到將勞力密集升級成知識密集,所以在國際市場上競爭不贏其他國家的產品,只能依賴低價搶市場。 而惡劣的勞動環境正是讓不思進取的企業,利用對於勞工的剝削,來維持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因此增加人力成本,迫使企業改革,絕對是必要之惡。 我們的國家,有著最優秀的人才,足以跟世界上任何國家競爭。 但政府和業界卻只會把大量優秀人才都逼出台灣後,再到國外哭喊著要他們回去領1/3的薪水做到死來報效國家。 正所謂故土難離,要是有機會,很多優秀的台灣人都想回家鄉工作。 但是頂尖的工程師從教育,培訓,到實戰經驗,要投入千萬的成本;要把一個人培養到能讀出頂尖名校的MBA,至少也要千萬的投資。 這樣的人才所需要的薪資,台灣有多少老闆能開出global pay請得起他們? 就算請得起,又有多少的台灣老闆能夠接受員工比自己優秀,用得起他們呢? -- 9. 薪水漲了,物價還不是也跟著漲,有意義嗎? 請換個角度想,今天假設你的月收入3萬,每月有80%的收入要支付生活費,換言之,你每月存$6,000。 如果薪資成長50%,而物價同樣成長50%,每月仍舊有80%的收入要支付生活費,那麼$30,000 x (1+50%) x (1-80%) = $9,000,每月存的就變成$9,000了,雖然購買力是一樣的,但實際領到的金額卻是不一樣的。 而多出來的錢,你可以到國外旅遊時,在購買力更弱(東南亞/中南美/東歐/中亞)或是貨幣走跌(日本/歐元國家)的國家使用。 再者,物價成長的幅度會受到進口產品的競爭而被抑制。 今天假如每支手機賣$22,000,台廠因為加假跟加薪而將售價上調為$33,000,但海外的手機廠如Apple,,Sony,,Samsung,,LG,,華為,,小米等等,可能由於生產線不在台灣而不受影響,選擇繼續維持在$22,000,或者是低於50%的漲幅,來增加市佔率。 也就是說,區域性的物價變動,會因為國際市場的供需而有所限制。 但是,政府在調漲薪資,增加假期的同時,必須要開放貿易,引入外企競爭,通過全球化的方式來保障國民的利益,這樣薪資的成長才會變得有感。 因此請將加薪跟加假當作是勞動環境改善的第一步,而不是最後一步。 再者,物價的上漲,並不完全是因為成本的增加,而主要是因為市場的供需 ,以及資方對利潤的需求 。 公司會試圖把自己的商品賣得越貴越好,來爭取最高的利益,唯一阻止他們的是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以及其他競爭者的訂價。 所以今天不管有沒有加假或加薪,公司都會找理由去調高售價,反正每年有2%~3%的通貨膨脹,理由總是充份的。 可問題在於,台灣的公司漲價往往是用哄抬的方式,也就是一家漲,其他家就跟著漲。 哪怕只增加它們1%成本的政策,它們也會漲個10%來因應,所以身為消費者的勞工受到低薪和高消的雙重夾擊,難以脫身。 因此,政府不能僅僅只是加薪加假,應該要開放市場,降低關稅,用市場的力量將不良的廠商消滅,讓更便宜的商品進入台灣,使消費者能有所選擇,不受這些不良廠商的箝制。 -- 10. 國外雖然薪水高,但物價也高,不能拿來跟台灣比? 既然如此,為什麼仍然有無數人想到高物價的美國工作,而不是美國人瘋狂地往台灣跑? 這種說法是一個很多台灣老闆慣用的理論,但這樣思考的方式有兩個問題: 第一,高收入國家並不一定所有東西都有更高的物價。 比方說美國跟加拿大的牛奶比台灣便宜,西班牙的超市裡許多商品都跟台灣價格差不多或是更便宜。 可是像是車子,房子等重要高單價的商品,台灣的貴卻是全球名列前茅,這才是最嚴重的問題。 可支配收入因為這些高單價商品的排擠而大幅縮水,為了用台灣的薪資水準去買比美國更貴的房和車,許多台灣人不得不節衣縮食,而這些錢原本是可以用在生活支出的。 民生用品的物價可以透過進口來平抑,但房地產這種重大支出,只能透過加稅、限制貸款等有限的手段來調控,這才是讓多數台灣人痛苦的主因。 如果你一個月能少繳$5,000的房貸或房租,生活一定會好過很多,不是嗎? 第二,今天如果在台灣月薪5萬,但在美國可以賺三倍,也就是15萬,而兩地的物價也如同樣相差3倍。 同一個人假設每月花費佔去60%,那麼在台灣他每月可存2萬,但在美國他每月可存6萬。 人家一個月存的錢,比你一個月的薪水還多,就算美國物價高,可是多出來的錢不會讓你覺得很奇怪嗎? 如果我在美國工作20年,我就能用存下的錢回台灣,什麼都不用做就能過上40年的好日子,但你在台灣工作20年存下的錢,卻只能讓你在美國不用工作地過上4年多,外國薪水高但物價高的說法,就完全站不住腳了。 -- 11. 加薪、加假、減工時,只會給企業帶來負擔,沒有好處? 這是錯誤的想法,除了先前所說的刺激消費所帶來的正面效應外,對於企業還有很多好處。 首先,勞工的工作效率會上升,離職率會下降,能夠加強公司的生產力,並大幅減少公司未來僱用新人的培訓成本。 再者,人事成本的增加會減少市場上的競爭者,公司能夠趁機取走空出來的市場份額,用更高的營業額來減少人事成本的衝擊,同時未來在定價上也會因競爭者的減少而更有彈性,獲得更高的利潤。 與此同時,高人力成本會使產業的進入門檻變高,有效地減少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並且避免公司員工流入新競爭者的公司,拉走自己的客戶和資源。 短期上來說,公司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人事成本的問題,並重新調整人力配置,但長期來講,企業也能因此而得益。 加薪、減工時、周休二日並不是一種對於員工的施捨,也不是企業單方面對員工的付出,而是在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中,企業必須去做才能生存的轉變。 -- 12.    提高最低工資會造成物價飆漲? 首先,最低薪資的存在,是為了給企業一個起薪標準,也是為了給國內勞工一個最低的議價底線,避免他們因為資訊的不對稱而損失過多的權益,讓人就算再不會談薪資,談到的結果還是能讓人勉強過生活。 比方說,一家公司知道分析師在業內的平均薪資約$30K,但他們只能開$15K去求才,但來應徵的人不見得知道$30K是平均,於是接受了$15K,因此反而拉低了業內的平均薪資。 其他企業發現後決定跟進減薪,就跟漲價一樣,不見得是因為成本提高,而僅是為了哄抬價格,進而造成整體薪資向下沉淪,將非常態的薪資變成了常態的薪資。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不可思議,但其實是現今社會的常態。 假設今天你是位高收入的醫生好了,你可以確定你的收入跟你其他醫生同事是相同的水平嗎? 有沒有可能你的同事做的比你少,甚至學經歷比你差,但比你每月多領上千元的薪水? 在你議薪時,你是否已經知道整個產業的薪資,各個醫院的薪資? 你所知的薪資資訊,是否能讓你完全判斷自己的學經歷背景值什麼價碼? 如果你無法保證你都知道這些資訊,那就代表薪資本身在勞工之間就是不透明的。 經濟學有很多假設是基於完全競爭,或是資訊完全流通的情況下才能成立,但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假設不見得存在,一旦資訊不對稱,就會創造出套利的空間。 與此同時,最低薪資也是一個保障,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我們一樣,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到國外留學,進而就業。 台灣同樣有很多人因為家庭因素,或許是天災,或許是人禍,導致家道中落而無法進修。 這不代表這些人是沒有能力的,也不代表它們應該成為被剝削的對象。 假設今天你發生了意外,失去了雙眼,再也無法看診,或是做高收入的工作,你覺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2017.aug.23王大師論壇 根據審計部估算,勞退基金、軍公教退撫基金和國民年金國保基金再不調整,軍人退休保險部分將在2019年率先面臨破產、勞工為2027年、公務人員是2030年,即使是2008年才剛開辦的國民年金制度,也會在2046年面臨破產。 有鑑於此,至少在軍保這一塊,台灣的年金具迫切性改革的必要,但其他族群則沒那麼的急,就算是最弱勢的勞工,也要等到2027年才會面臨破產;此外,台灣的借貸成本十分低廉,10年期國債殖利率為0.69%,這一年來,已下滑80個基準點。 意味著台灣的舉債成本十分划算,外加零外債的驚人成就,台灣財政並不具立即性失衡的窘境。反觀全球基準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1.52%、南韓為1.39%、新加坡為1.79%,皆高於台灣一倍以上,台灣的財政狀況於全球堪稱模範生。 只要稍加調整年金結構,讓軍保能永續,台灣財政問題並不大;但困難的地方在於,與勞工60%所得替代率相比,即將破產的80~90%軍人所得替代率,又顯得過於高昂。人都是愛比較的,尤其軍公教屬性偏藍,勞工則中間偏綠,碰上網路酸民與PTT動員後,米蟲、權貴、甚至中國難民等字眼就滿天亂飛。 我想,要一位享有90%所得替代率的退休將官,犧牲8折的所得,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就因為必須背負難聽的罵名,以及無恥政客將國內經濟趨緩與勞資分配不均等矛盾,直接嫁禍給軍公教族群,這才吹皺一池春水,使得原本不難解決的狀況,硬搞的軍公教團體於9月3日走上街頭。 這也難怪,一個原本應該超然的年金改革委員會,居然請李安妮、馮光遠等親綠政客擔任委員;「青年代表」北學聯理事長何世昌則為自由時報記者,這群人的代表性自始有失公允。軍公教團體認為被邀請至鴻門宴中,像個待宰羔羊般,準備斬首示眾。 至於為何台灣勞工所得替代率如此之低,最根本的因素在於,台灣勞工的薪資被過份壓榨。近16年來台灣的實質GDP飛快成長,但實質薪資卻停滯不動;倘若薪資不增加,再高的所得替代率也枉然,但政府似乎故意不詳述這塊,狡猾的將勞資矛盾轉為軍公教與勞工間的嫌隙。 為何蔡政府不追蹤去年國會推動的加薪四法?不是資方有盈餘就「必須」為勞工加薪嗎?為何政府冒然取消證所稅、台股交易量有增加嗎?為何基本工資遲遲不升?為何說好的兩例變一例一休?為何台灣缺乏非國營事業的工會團體? 這些議題都比年金改革來得大,且對症下藥。台灣人口逐漸老化,解決年金的問題不會僅止於挖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因應,更非搞族群矛盾。台灣經濟成長逐漸趨緩,要不傷信賴保護原則,又能夠讓退休人員安度晚年,倘若財政收入無法供給額外收入,另一個方式就是增加人民購買力。 這就來到核心了!如何增加退休人員的購買力?一為上述的加薪、另一則為調配通縮環境,沒錯!就是物價下滑的意思。所謂的通縮,其實就等同增加民眾購買力,但這需要經濟結構的徹底重整,社會上一些既得利益者(尤以企業為主)必須有所取捨,讓同樣是一單位的退休勞工收入,能夠購買更多單位的商品與服務。 當然,民眾聽不到小英政府願意應對這問題,因為這才會動搖國本,與台灣廣大財團相比,還是軍公教比較好欺負、好妖魔化;畢竟,只有財團才會提供政治獻金。軍公教票數加起來,不過125萬張而已。勞工則約有1000多萬張,財團則握有幾十兆資產。 所以最好的選戰策略,就是向這幾十兆資產的財團靠攏,收取政治獻金,編一個「都是軍公教惹的禍」神話,將台灣所有的財政與經濟問題嫁禍給軍公教,騙握有1000多萬張票的勞工靠向自己,選後則忘的一乾二淨,兩例變一例;一旦財團股票有難時,就拿民眾的退休金撐大盤,增加風險係數。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冥進洞的大政績 1.勞工心中最軟,先砍七天假,再說勞工平均月薪有5萬。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514/1444260.htm 2.一例一休惡法,企業界,勞工一致請求不要修法,應該先評估後再執行,政府就是要硬幹,結果三輸, 使物價上漲,便當至少多5元。 老闆成本增加,勞工無法加班多賺,還要再去兼差才有辦法跟原本的薪水一樣。 連李登輝的台聯黨都反對。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183510 記者傻眼不想出聲(經典畫面) https://youtu.be/vMEpBBfTjJ8 3.高雄小林村纏訟案告災民。 4.高雄氣爆案,亂用善款。 https://www.storm.mg/article/1668536 5.1核四公投案 A. 未公投就先把核四燃料棒運走。 https://www.storm.mg/article/1648626 B. 公投未過,依然廢核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125/1315749.htm 6.同婚公投,公投未過依然執行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125/1315749.htm 7.二兆瘋電 https://www.storm.mg/article/719624 8.告訴人民核廢料無法處理,結果是可以處理 https://youtu.be/AxJRctek0h4 9.深綠里長要求鋪路20年未執行 https://youtu.be/Ulhtmhvz-BA 10.深綠石頭里長倒戈內門動物園,選前承諾做選後繼續騙。 https://youtu.be/0dt7ZGo5Z-8 11.花媽登革熱2萬病例餘百人死亡 韓國瑜0人死亡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618000498-260118 12.教育 冥進洞:教台語,教自慰教同性戀教做愛會舒服,教冥進洞好棒棒。 韓國瑜:教英語,教禮義廉恥 https://youtu.be/U8rmfpOGqJI 13.慰安婦 日本人踢慰安婦無事,林全:慰安婦有些人是自願的。日本人殺台灣人多餘228的人數,但猛打228忘記日本屠殺。 https://youtu.be/SpK5COSMr2I 14.慶富案 https://youtu.be/LeWwlRQUnvk 15.趙嘉寶抓不到,韓國瑜一上任,馬上被抓 https://youtu.be/DRK7RrkhoVY 16.輕軌(高雄,桃園),未蓋鐵路先買車輛 https://youtu.be/-QY8ittQ5Xs 17.去中國化,卻還不要臉一直講中文,講閩南語。 18.抹紅宗教團體,還有臉去拜廟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863741 19. 28-35歲年輕人任職於高官,董事長一堆,酬庸不用看經驗,高級實習生吳小姐的翻版。只要看上的位子,不用管對方是否快退休了,直接拉下來換自己人。 https://youtu.be/G-SnVGeRYUM 20.選前不支持,選後秋後算帳 (義大集團)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daily/20130603/35059614/ 21.說有編預算清迂,結果不挖不知道,一挖全嚇傻。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719edi010/ 22.私煙案,走私變超買,國人多帶一條算走私罰款,小官頂罪高官無事。 https://youtu.be/3Zwi7inswT0 23.紐約辦事處,告訴你們就是我辣 結果被阿扁打臉。 https://youtu.be/KpDJfpvakCA 24.學歷論文案,被獨派彭文正打臉 42位國立大學校長不敢舉手背書。 https://youtu.be/AHyr6XxyhI0 25.斷橋案,變成火燒車司機害的 https://youtu.be/39q0QpEAx8s 26.普悠瑪案,司機抗罪,高官升官 https://youtu.be/dcHhcoIsk80 27.高雄登革熱該死,台南登革熱裝傻,陳其邁趕來高雄勘災沒淹水罵韓國瑜,台南淹水,卻說處置的好。桃園淹大水市長在日本,沒事。 28.某蘇家中被竊180萬不敢報警,冥文遺失300萬疑雲重重。 29.選前為農民拼外銷,選後忙補助 30.補助東南亞旅客來台玩,把人民當盤子 https://youtu.be/8S0ANRu0iWs 31.髒CC只敢開罰中天,不敢開罰泣電視。中立單位不中立。泣假新聞最會剪接影片造假,斷章取義的沒事。 https://youtu.be/GuKm_ahhC4o 32.每次選舉國安單位都會說,國民黨或中天,有中國資金幫助選舉,“疑似“境外資金幫助買票。但很奇怪就是拿不出證據抓國民黨。 只敢寫疑似或打?,不敢直接表明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845140 33.陳婞妤:蘇貞昌,陳菊沒拿錢嗎 https://youtu.be/LB2VMh_TsDk 34.連神明都敢欺騙的政治人物 https://youtu.be/rIa2JxfcQws 35.上班時間去按摩 https://youtu.be/LPQyFrEnOXc 36.不請假,用國家資源打選戰 https://youtu.be/MZJSJqkUoTA 37.農委會,租比買還貴 https://youtu.be/4_HX_oetngw 38.馬英九斷交一國,喪權辱國 蔡英文斷交七國,中共害的 https://youtu.be/69NUTG3FviQ 39.轉型正義淪為政治打手 https://youtu.be/9h1CvfBG-O4 40.支持太陽花,ECFA罵馬英九喪權辱國,糖衣毒藥,現在中國要斷,冥進洞:ECFA對台灣好我們不希望斷。現在是冥進洞要喪權辱國嗎? https://youtu.be/KpU_mJiDmKQ https://youtu.be/nNgBQ_ZuG_s 41.口口聲聲說老榮民軍功教是米蟲,若不是國民黨跟這些老榮民的抗戰,現在這片土地是掛五星旗,中共地方,哪輪的到你們在這邊去中,去蔣,喊假台獨。然後選前才跑去金門祭拜亡將戰士。太假掰了吧 https://youtu.be/tpJY3yW7j38 42.長照,3萬薪請當作是積功德 https://youtu.be/0x1EZlCfctw 還很多可以寫,後續補上 以上總總,全部跟主權,跟百姓民生息息相關,選擇權在你,日子好過難過都是自己找的!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