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新陳代謝內分泌科 裴馰醫師

日前報載某位年輕人因病一天服用50幾顆藥,而造成洗腎的情形。此新聞一經刊出,讓門診的很多病友開始擔心自己的藥物是否會「過量」。由於糖尿病是現代病,又是老人病,多多少少多會合併其他的不同疾病,例如高血壓或是膽固醇過高。甚至有些病友會合併糖尿病所引起的併發症。這些疾病,都要服用各式不同的藥物:除了糖尿病外,還有高血壓、膽固醇過高及預防中風的藥物等等,一吃一大把。因此病人都會不禁問我:「我會不會因為藥物吃太多,而引起腎衰竭?」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困難。我們只要先看一下台灣洗腎原因的排行榜,就可以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若是吃藥吃多了,尤其是西藥,就會洗腎。對照歐美先進國家,他們沒有其他選擇,非得吃「西藥」不可(客觀上無所謂「草藥」)。在這情況之下,應該是這些國家的病友們才容易腎衰竭啊?

然而,事實上目前台灣洗腎病友的比例,是排行在世界各國前面的!由此可知,只要西藥使用得當,其實不會造成腎臟的損傷。另外,台灣洗腎原因的排行榜第一名是糖尿病,大約十個洗腎的病友們就有四位是因為糖尿病引起,第二名是高血壓,第三名是腎臟發炎,主要的症狀,就是血尿。最後才是因為服藥造成的腎衰竭。由這個「排行榜」可以看出來,其實真正傷腎的原因是高血糖及高血壓。其次,高膽固醇與抽菸對腎臟也很不好。所以,真的要「顧腰子」,就必須要控制好血糖、血壓、膽固醇及戒菸,不可諱疾就醫及怕服藥。血糖藥、血壓藥及膽固醇藥都是必須要服用的。現在因為醫療科技的進步,某些降壓藥不只有降血壓,還會有保護腎臟的功能。雖然罹患上述「三高」疾病,非常無奈,但是若不吃藥的話,腎臟反而會受傷害。

西藥之中是有會「傷腎」的藥物,主要有兩大類。第一大類是消炎止痛藥。這裡指的「發炎」,並不是細菌感染的發炎,而是關節炎的的發炎。這類的消炎止痛藥若是長期吃或是吃太多的話,就會造成腎臟受損。一般人服用的陣痛退燒藥,則沒有這種副作用,可以不用擔心。第二大類會傷腎的藥,則是部分癌症藥物。正是因為西藥特別注重劑量與藥物副作用,因此在使用這類藥物時,醫師都已經有了預先對藥性的瞭解,同時也會採取預防措施,反而不會有問題產生。而中華民國腎臟醫學會特別提醒民眾,真的藥物引起的腎衰竭並不是西藥或是專業中醫師開的中藥,而是草藥、偏方或是來路不明,沒有經過衛生機構認證的藥物。這點一定要請病友們多多注意!千萬不要有錯誤的觀念,該吃藥的時候不吃藥,反而造成腎臟衰竭。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正確訊息

    理由

    市面上大多數可以購買的止痛藥品,主要有兩大類成分,包括乙醯胺酚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這兩類成分都沒有成癮之虞,也不會有抗藥性的風險,因此,民眾大可放心,只要依指示服用止痛藥,並不會產生抗藥性。

    出處

    https://udn.com/news/story/7016/2150991
    痛不用忍 吃止痛藥就對了!
    7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運動醫學觀念分享: 腎臟: 人一輩子大約有200萬顆腎絲球,然而它「死掉一顆就少一顆」不會再生。 國人飲食習慣常造成腎功能受損,因此;建議避開某些食物,老了才能減少洗腎風險。 早餐穀物:主要成分為裹上糖的碳水化合物。 奶酥(克林姆)麵包:內餡主要由奶油、奶粉、糖混合製作而成。 燒餅油條: 1、高溫油炸更產生丙烯醯胺與多環芳香烴的傷腎致癌風險。 2、為了增加油條酥脆口感,會使用含有重金屬「鋁」的膨脹劑,一旦攝取過多,恐腎衰竭。 鍋貼:高熱量(750大卡)包餡食物傷腎第1名就是鍋貼。 肉鬆、肉乾與香腸: 加工過程中胺基酸、維生素營養幾乎耗盡,只剩下高油鹽糖調味 鐵板麵: 1、所有早餐中最傷腎的食物,高油鹽糖全包了,一份油麵361大卡鈉含量高達712毫克。 2、鐵板上高溫烹煮,容易卡上陳年焦炭,異環胺、丙烯醯胺與多環芳香烴,增加罹癌風險。 三寶飯: 1、一份三寶飯960大卡,加上配菜後熱量約在1330大卡。 2、脆皮是因為醃料中含糖,烘烤後更是油包糖。 炸雞排: 1、裹著澱粉、經過油炸的雞排,一片平均630大卡。然而可怕的不單是熱量,雞排的獨家調味又甜又鹹的高鹽糖。 2、回鍋油更含有致癌物與重金屬,提升致癌率。 日式拉麵: 1、一碗鈉含量就高達2000~4000毫克,血液中的鈉離子飆高。 2、高血鈉除了造成腎臟負荷、傷血管,更易引起水腫、高血壓與痛風的發作,是傷腎大魔王。 第一名珍珠奶茶: 1、台灣人攝取頻率最高的傷腎食物。一杯熱量783.2大卡。 2、珍奶中的果糖分子代謝會產生過多的磷酸三碳糖,促進肝臟內生性脂質合成,也會增加三酸甘油酯堆積、胰島素阻抗,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痛風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這些慢性病症是傷腎的最大元兇。
    26 人回報1 則回應6 個月前
  • 主題:每年的中秋節和過年期間,因為這樣休克死亡的人數特別多⋯⋯ 原因: 1.中秋節吃柚子 2.過年前後,柑橘類水果特別多。 1.吃安眠藥的人:吃柚子會導致暈眩,頭痛,昏睡過久,危險⋯ 2.吃心率不整的藥: 吃柚子導致慢性中毒。心悸增加。 3.吃中風或心肌梗塞藥物: 吃柚子,會導致內臟出血,容易死亡。 4.吃降血壓藥: 吃柚子,會變成血壓過低,造成暈倒,或是心跳過快,氣喘或心悸。比較嚴重會變成缺血性心肌梗塞。 5.吃降膽固醇的藥: 吃柚子,肌肉酸痛,頭痛,頭暈,稍微運動,會產生橫紋肌溶解症死亡,也容易產生急性腎衰竭而洗腎。 6.吃抗癲癇藥: 此類的藥物常常和中風的藥物一起服用。吃柚子會暈眩,跌倒,慢性中毒。 7.免疫抑制劑: 吃柚子會抽筋,噁心,頭痛等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茶葉不應該用熱開水沖泡。我就開始去走研究路線了,拿茶葉10g,用200ml的礦泉水,或者冷開水去沖泡。茶葉一開始是浮在水上的,等它統統沉下去的時候就可以喝了,差不多是兩個小時左右。讓糖尿病病人來喝冷水泡茶,沒有喝茶之前先抽血檢查,喝了一個月之後,糖尿病就緩解大半。 無論Ⅰ型,還是Ⅱ型的糖尿病,光喝冷泡茶我可以保證會好。因為糖尿病發生的原因是不變的,雖然中途的病情會不同。 冷開水沖泡茶葉,生茶葉裡面的有效成分不會受到高溫的破壞,熱開水沖泡的話,就把茶葉的冷性情轉成熱的了,會利尿,不會滋陰。冷泡茶可以降血壓、去膽固醇,但是它會自動調整,身體的膽固醇到一定程度就不會再降低了,穩定了。糖尿病病人,喝一個禮拜就會感覺身體不一樣,走路輕鬆有力了。保健的話,每天喝10g泡200ml就夠了。如果要治療,就20g,400ml。 最後我就想說,哦,原來喝熱茶利尿,把糖分、膽固醇啊這些營養全部排掉丶導致腎衰竭。澱粉、脂肪和蛋白質是在脾胃吸收的,喝茶以後,脾胃吸收營養不好,就會陽虛,繼而造成腎陽虛。腎陽虛以後,茶又利尿,就進一步變成陰虛。陰虛加陽虛就完蛋了,每一個人都是腎衰竭。 如果你仔細看這些喝茶上癮的人,就會看到,他們的臉都是黑黑的,像燒焦一樣,沒有一個臉色白淨的。黑是腎的色調,什麼色太過暴露,肯定就是相應的臟器有問題了。
    3 人回報1 則回應10 個月前
  • 【假LINE】洗腎元兇是修飾澱粉順丁烯二酸?控制「三高」才是關鍵! 根據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的資訊,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楊振昌醫師表示:就毒物學的專業而言,順丁烯二酸(酐)的急毒性其實並不高,而且也沒有致癌、致基因突變或影響生殖的毒性,更不會在體內蓄積。至於長期暴露順丁烯二酸(酐)雖然在動物確實會傷害腎小管,但這種作用乃是短暫可逆的反應,當停止暴露後腎臟的損傷就會改善,並不致於會進展到慢性腎衰竭或需要洗腎的地步。 此外不同動物之間也有差異,所以要將老鼠或狗的實驗結果逕行推論到人體,恐怕不太恰當。再者順丁烯二酸(酐)與食物併用時,對腎臟的傷害遠低於單純食用時的影響,因此要將「毒」澱粉與洗腎劃上等號,其實是缺乏充份科學實證的說法。 http://www.mygopen.com/2018/03/line_38.html 事實上國人慢性腎臟病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元兇,主要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控制不佳,慢性腎絲球腎炎等疾病延誤治療、及自行亂服用中草藥等因素有關。因此惟有充份控制慢性疾病,腎臟有問題時儘速尋求正規醫療,及不要隨便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這樣才能有效預防慢性腎臟病及洗腎。另外保持規律的生活及充足的睡眠,多吃蔬果、多喝水、多運動,禁絕吸菸、檳榔及飲酒,才能讓身體的健康長治久安。 另外根據康健雜誌的報導,台灣腎臟醫學會腎臟病防治委員會主委、高醫附醫內科部主任黃尚志表示:臨床上近端腎小管損傷的病人很少,若直接將順丁烯二酸認定為台灣高洗腎率及中南部洗腎病患多的元凶,是缺乏科學證據的說法。衛生署中央健保局統計資料也佐證,造成台灣病人洗腎的前三大原因仍是糖尿病(43.2%)、慢性腎絲球腎炎(25.1%)及高血壓(8.3%)。 順丁烯二酸摻入食品材料中固然違法,但民眾不需太過擔心對人體健康的傷害,也不必特易多吃特定食物保護腎臟,多喝水就能加速代謝,讓它自然排出。 至於歐盟對於人體耐受量的毒理報告,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呂廷璋教授解釋:人體耐受量的訂定通常是動物試驗中有害劑量的百分之一,因此,就算每日攝取量達到人體耐受量,距離對真正會對動物產生傷害的劑量仍有一段差距。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澄清,根據科學文獻資料顯示,順丁烯二酸的急毒性低,對於人類不具有生殖發育、基因等毒性,且亦無致癌性。美國EPA研究顯示,每天以100 mg/kg餵食大鼠兩年,並沒有發現會對腎臟有損傷;另有動物研究指出單一劑量(9 mg/kg)順丁烯二酸會對狗造成腎臟毒性,但分別以117、191或29 mg/kg餵食大鼠、小鼠與猴子,均未發現有腎毒性,顯示不同動物對順丁烯二酸敏感度不同。 依照國民健康局及台灣腎臟醫學會的研究資料表示:國人慢性腎臟病的元兇,主要是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控制不佳,因此控制「三高」才是預防慢性腎臟病及洗腎的重要法則。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在昨晚的 " 國民大會 "節目中呼籲民眾 : 每天早上和假日早上的有水龍頭放出的第一次水,一定要放到水桶內,去做拖地澆花之用,不可以拿來洗臉、刷牙,更不可拿去煮開水或煮飯、煮粥,以免慢性中毒,台灣的自來水管,大多為日治時代裝設的鉛管,一夜沒有使用的水管會溶出鉛水和壬基酚,這兩種成份都很傷腎,久喝這種水,會造成腎衰竭,最壞的情況就是"洗腎 "!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柚子含「神祕成分」 搭配咖啡三高藥物恐釀腎衰竭 所以你若吃柚子 至少需格上3小時才能吃降血壓 降膽固醇 及喝咖啡 以免藥效增強 造成不適 或乾脆吃柚子當天就不要吃藥 喝咖啡 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提醒民眾,柚子跟葡萄柚與某些藥物併用,可能增加藥物不良反應(風險)發生之機率,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因為柚子含有與葡萄柚相似的「呋喃香豆素」成分,因此服用Statin類降血脂藥、降血壓藥(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抗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劑、安眠鎮靜劑或抗憂鬱焦慮藥物、抗癲癇藥等6大類藥物時,可能會影響藥效的穩定性,導致過強或過弱 例如Statin類降血脂藥與柚子交互作用恐導致橫紋肌溶解等肌肉病變,甚至引起急性腎衰竭等問題。 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目前針對葡萄柚汁與藥品之交互作用的研究已獲得公認,其機轉包括抑制體內酵素;抑制存在於小腸、肝臟及腎小管的醣蛋白的活性;及抑制穿透細胞膜的載體 而影響藥物的代謝,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增加或影響療效。 另外,葡萄柚或柚子也可能與咖啡因出現交互作用,除了咖啡、茶之外,一些運動補給品或燃脂劑等都可能含有咖啡因,如果不小心與柚子一起食用,可能會出現心跳加速、心悸等症狀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檸檬具有高度鹹性,被認為是很好的治療所有疾病的藥,止咳、化痰、生津健脾。且對於人體的血液循環以及鈣質的吸引有相當大的助益,其豐富的維他命C,不但能夠預防癌症、降低膽固醇、食物中毒,消除疲勞,增加免疫力,延緩老化,保持肌膚彈性,並且克服糖尿病、高血壓、貧血、感冒、骨質疏鬆症等等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不要給爸爸亂吃藥 52歲醫學博士良心發現後: 我不讓爸爸吃藥因為吃這種抗膽固醇高血壓的藥無效。 真正讓自己健康的絕對不會是藥物. 您還有另外的選擇!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博士【劉乂鳴醫師】電視演講會 一定要從頭聽到尾非常非常重要的健康講座~ 說明健康營養學的重要性 改變你未來一生的演講好好研究 https://youtu.be/oZ0Bk_iLlLY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 解讀血壓)簡孝文醫師 撰文 2021年08月18日 台灣目前有接近十萬人在長期洗腎,每年大約又有五千人新加入洗腎的行列,造成這麼多腎友的直接病因眾多,排行前三名分別是糖尿病、慢性腎炎、高血壓。 即使沒有其他的病,單純只有血壓高,就可能毀滅腎功能,引發尿毒症,更何況高血壓還常常和其他腎臟病掛勾,狼狽為奸,聯手欺負腎臟。 因此,高血壓的早期診斷及適當治療,對腎功能的保健很重要,可是要如何才能早期發現高血壓? 當然是要靠自己定期在家測量血壓。 測量血壓的時候,血壓計會給我們三個數字,其中有兩個數值與血壓有關,數值比較大的,醫學上稱為「收縮壓」,比較小的,醫學上的名字是「舒張壓」。 在血壓計的畫面上,收縮壓的數值在最上面,而舒張壓的數字則排在收縮壓的下面,很多熟齡的朋友不太會分辨醫學用的名稱,因此,就把收縮壓叫做「上面的血壓」,將舒張壓稱為「下面的血壓」,甚至有人將兩者簡稱為「上壓」及「下壓」。 不管説法如何,只要醫病雙方能溝通清楚,就好。 為了維持腰子及身體的健康,「上壓」盡量不要超過140,而且「下壓」不要超過90,恭喜!那表示沒有高血壓,但如果這兩者有任何一個超過標準,都是有高血壓。 除了記錄上下壓個別的數據,還必須注意它們之間的差距,這個差距在醫學上的名稱是「脈搏壓」,舉例來說: 案例一,血壓110/70,110-70=40,差距是40。 案例二,血壓150/100,150-100=50,差距是50。 案例三,血壓160/90,160-90=70,差距是70。 案例四,血壓170/70,170-70=100,差距是100。 案例五,血壓130/40,130-40=90,差距是90。 上下壓之間的差距,理想上不要超過60,像案例一和案例二都沒有超過60,不錯!但如果差距超過60以上,像案例三到案例五皆是,那代表動脈已經硬化,如果超過60越多,像案例四和案例五,通常表示血管硬化程度越厲害。 案例一的血壓110/70,沒有超過140/90,而且上下壓的差距40,沒有超過正常的「脈搏壓」,所以是正常的血壓。 案例二的血壓150/100,是剛開始有高血壓,但是血管遭破壞的時間還沒有很久,所以動脈尚未硬化,此時趕緊適度運動、減少食鹽、控制體重、戒煙戒酒,或服用小劑量的降壓藥,將血壓降到140/90以下,可以避免動脈硬化,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案例三的血壓160/90,則是高血壓多年沒控制好,年紀逐漸超過六十歲以上,與案例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上壓」還繼續在爬升,由150挺進到160,但是「下壓」已經開始翻轉,由100降為90,而且上下壓的差距由50提高為70,暗示動脈開始硬化了,但還有機會可以回頭。 案例四的血壓170/70,是高齡客層的血壓,與案例三比較,可以看到「上壓」持續增高,由160挺進到170,而「下壓」則繼續下跌,由90降為70,此時有人會以為自己的血壓變得比較好,理由是「下壓」沒有超過90了,誤認為只剩下「一半的高血壓」,殊不知這是誤解,因為上下壓的差距由70升高為100,表示動脈硬化很嚴重,高血壓病入膏肓了。 案例四這種型態的高血壓,很棘手,因為如果想把「上壓」從170降到正常的140以下,那「下壓」常常會掉到60-65以下,老人家的腎臟會受不了,經常看到腎功能會變差。 那案例五的血壓130/40,是什麼狀況呢?是糖尿病或高血壓已經毀掉了腎臟,造成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洗到末尾時,常常可以看到這種型態的血壓。 雖然案例五的血壓沒有超過140/90,看似正常,但下壓40很低很低,而且上下壓差距90,遠遠超過正常的「脈搏壓」,可知其血管是硬化的。 造成案例五這種血壓的原理,是高血壓及腎病不只毀掉了腎臟,心臟也被搞壞了,血液循環進出心臟有問題,因此無力拉抬上下壓,這樣的腎友多半有心臟衰竭和心律不整,很容易突然過世,所以也要在心臟內科的門診定期追蹤。 高血壓會追殺腎臟,為了保腎顧腎,必須定期在家測量血壓,但是一定要記錄收縮壓(上壓)及舒張壓(下壓),兩者缺一不可,早期發現自己血壓的變化,才不會錯失治療的先機。 謹提供一個便於記憶的口訣: 上下壓差距不超過60 高齡者下壓不低於60
    4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亞麻仁籽油富含人體無法自動合成的OMEGA-3,進入人體後能轉為抗發炎的前列腺素PGE3,也是目前用於治療癌症的油脂。 亞麻仁籽油的8種功效: 1. 降低新血管疾病風險 2. 降膽固醇 3. 降低癌症發生率 4.降低高血壓發生 5.增進孩童學習能力 6.減緩年長者的認知退化 7.減緩經痛的發生 8.改善及預防憂鬱症發生 亞麻仁籽油的副作用: 毎日建議服用10~20ml,若超過30ml,則應注意以下兩件事情 1. 因具有抗凝血功效,故建議避免與抗凝血劑同時服用 2. 因具有調節血脂效果,若有服用膽固醇藥物者先與醫師確認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