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不在查證範圍

    理由

    藝人八卦,與謠言查證無關。
    6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看看專家怎麼說的! 別再說 : 孩子,你不需要養我。 現在的父母,常對孩子說:等妳長大了,不需要養我們,只要照顧好你自己就好了。這是對孩子的愛?還是礙? 我們告訴孩子不需要養我們的心態到底是什麼?希望他放心?不要有壓力?還是要證明你是一對有能力的父母? 中國的父慈子孝不見了,父不父,子不子,因為父親叫孩子不需要盡到孩子的責任。 那請問你希望孩子孝順如何體現?你要他孝順,但不需要背負你的責任,你教他只要享樂,不須承擔, 然後埋怨孩子不懂事,這孩子是你手把手教的,你能怨誰?要怨你自己不會教。 你讓孩子不需要養你?為什麼?因為你看不起他,你不覺得他有能力賺取豐厚的財富,你輕視他的能力,你覺得他是一個無用的人。 每個有感念父母的人都會希望回饋給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母。但是你卻直接告訴他不需感恩回報,因為你不需要。 可是你忘了,他需要。他需要成功,他需要衣錦還鄉,他需要向所有的人證明他的能力和才華,越是成功的企業家對他的父母事必親躬, 孝順奉養。你卻要你的孩子不須回報,只要顧好自己就好了,你正再灌溉他自私的種子,助長他不能成功的暗示。 我要我的孩子一定要養我,我知道他有能力,他會成功,養我對他來說是容易的事,就像我養他一樣。環境是在改變, 但我相信不會有人因為養了父母就會餓死,父母是天,養父母就是養天地,不讓我們的孩子養天地,如何讓他們在天地間生存? 你可以放棄你的權利,但是你不能抹滅孩子的能力,孩子會因為你對他的期望而強大,更深具信心。 告訴孩子:你長大要養我,因為我相信你做得到。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拿到奧運跆拳道49公斤級金牌的泰國選手,回來時是用跪著向父親頂禮,將獎牌獻給他的父親,孝順謙卑低下,懂得感恩沒有絲毫傲氣,良好的態度與素質與得到奧運金牌同樣彌足珍貴!這樣的家教令人肅然起敬! 送家人最好的禮物健康, 送子女最好的禮物榜樣,送父母最好的禮物榮耀, 送親友最好的禮物機會。
    1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南鐵東移拆遷案自救會會長陳致曉表示,「你懷念你爸爸,但是我們南鐵居民的爸爸媽媽,就不是人嗎?就應該被糟蹋嗎?不該被懷念嗎?」 陳致曉指出,賴清德鋪天蓋地抹黑南鐵居民自私愛錢,還造謠說南鐵居民要求政府拆鐵路西邊的民宅,藉此來分化市民,造成鄰居對被迫害者的仇恨與輕視,甚至還有鄰居在凌晨對被害者家庭罵三字經、要我們滾蛋。 陳致曉說,有一些老人不堪家產被掠奪跟人格毀滅,紛紛憂鬱難眠,最後造成許多家庭人倫悲劇,並導致將近40位老人在悲憤中身亡。賴清德還虛情假意對媒體說,會再跟居民溝通不會強拆,但是每一次南鐵案的說明會、公聽會都是警察暴力。 陳致曉也痛批,「賴清德實際上的溝通,就是把百姓當白痴這樣來說謊,不回答百姓的質疑,只想要說服居民買他的建商金主蓋的安置宅,甚至恐嚇我媽媽說,『在台灣抗爭是不會成功的,看苗栗大埔人死厝拆,你們也要這樣嗎?』」 陳致曉也痛心回憶,「我家被強拆那天,台南市政府用凌晨突襲的手段,那時候我爸爸媽媽90幾歲、還在房子裡面,他們就開始用大鋼牙來吃我家,只給我們兩個小時打包」,當時他要求鐵工局讓他把許多建築學者都讚賞的旋轉樓梯自行拆除,結果政府馬上用怪手破壞成碎片,「我們深深感受到,賴清德對我們這些抗爭者的恨意」。 陳致曉指出,南鐵居民只不過是要一個可以跟政府平等溝通的行政程序,賴清德怕官商勾結的真相曝光,死都不給我們一個程序正義,但現在賴清德居然想補程序、補稅,讓他的違建合法化,營建署甚至要配合檢編他家那塊礦業用地,「你是大官,我們只是小老百姓,你的老家惜命命,我們的老家呢?被你強拆了!你懷念你爸爸,但是我們南鐵居民的爸爸媽媽,就不是人嗎?就應該被糟蹋嗎?不該被懷念嗎?賴清德請你出來回應,我們南鐵居民的家是不是家?我們南鐵居民的父母是不是人?」
    1 人回報1 則回應9 個月前
  • 【我是堂堂正正的公教人】 洪聖雄同學的夫人李枝桃校長,本日刊登在民意論壇 | 評論 | 聯合新聞網的文章: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443971,以下是完整全文: 寫給孩子的一封信 孩子:前些時候你帶著困頓的神情和我談到社會紛紛擾擾的年金問題,你說起退休軍公教的抗爭,和年輕世代對未來的惶惑,你說各有其痛,不曉得該站在哪一方,你問我為何不說一句,我拍拍你的肩膀:「說給誰聽?誰願意先擱下自己聽聽別人說」 你說都不敢提起自己的父母是公教人員,公教人員似乎成了拖垮國家財政的主要原因。我輕輕一嘆,一句話也不想講。腦海裡浮現務農的父母,黐黑的臉上因著颱風吹走農產品而淚流滿面,告訴我們要好好讀書,當公教人員。也浮現同學嫌棄教師一個月一萬多元低薪離去的背影,更浮現我把薪水拿來幫助學生,他們感恩並充滿希望的一張張小臉,孩子,我活得自在,你也要站得挺拔。 近日你拿到保險儲蓄還本的錢,很驚訝的問我們怎會有這筆錢?那是爸爸在你年幼時即為你加入的儲蓄險,每三年還本,而且只要繳交二十年後,終身還本,往生後還可以把繳交的錢都領回來。你一聽瞪大眼睛說,我們才廿幾歲,若以平均壽命活到七八十歲,那保險公司不是虧大了。 是呀!所以後來那種保險就停辦了,「保險公司會繼續給付嗎?」你質疑的問我,我說企業講求的信用,不會不給付的,你一聽調皮的說:可惜你們只投保三十萬,當初投保多一些,現在就可以領多一些。 是呀!繳多領多是誰都知道的道理,但得看自己有沒有能力繳多一點呀! 「如果把政府當成壽險公司來看,訂下規定由人民自由選擇,規定拖垮自己是該及時修正,但要檢討的也該是訂規定的人而不是投保的人」孩子,你懂得這道理,但畢竟政府不是保險業,在我們就職其間,為了國家財政,已經數次修改退休規定,那幾次改變並沒有公教人員有意見,大家只是「啊!改了喔!」,錯愕一下而已,但仍繼續工作。你想想為何現在這麼多人要上街頭?我希望你要懂得分析事理,不要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更要懂得寬容看待一切,我們的社會缺諒解不缺仇恨呀! 「媽媽,你們不要煩惱未來喔!我們會好好努力,你們就安心快樂的生活」,孩子,聽你這麼說,我也承諾會健健康康的不造成你們的困擾,「一家人就該是如此,彼此為對方努力、珍重」。 「對了,儲蓄險我們姐妹都有嗎?」孩子,你們都是我孩子,我怎可能偏頗一方?怎可能說誰是我內心最柔軟的一塊?不管你們成了達官顯要或是販夫走卒,都是我的孩子,我絕不會輕誰重誰。 「雖然阿伯是董事長,出入名車代步,爸爸開小車,但我看爸爸的生活也不比阿伯差,爸爸不但不會嫉妒怨恨,反而以他的兄弟為榮」孩子,你引喻得好。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不同生活誰也不用羨慕誰,但既是一家人,就該祝福並引以為傲。 「感覺你們那個世代比較幸福,因為對未來充滿希望」,孩子,未來永遠是不確定的,而希望是自己給的,我們告訴自己努力就有希望,不努力就一點希望也沒有,時代變遷是必然的,不管變化多快,總有能站在浪頭上的人,你得想辦法站上去還要站穩,而不是站在一旁唏噓感嘆。或是埋怨仇恨。 孩子,我們沒有實質財產可以給你們,但有的是典範給你們學,記得當講到你的父母是公教人員時,你要很驕傲的說:我的父母和很多公教人員一樣,孜孜矻矻,清廉自持外,還能傾力幫助弱勢,他們從沒要求政府該給他們多少,而是他們一直思索能給社會多少。 孩子,你們以前的王老師一直默默行善,他往生前,我去看他,他提到年金汙辱氣憤不已,有種被潑糞的感覺,但他並沒有因之停息對社會的愛,他選擇遺愛人間,把眼角膜捐了出來。 孩子,請大聲的說我父母是公教人員,我們是堂堂正正不貪不取的公教人員。這是我們永遠的驕傲!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一個班37人考進清華北大,老師發來一則短信,家長沉默了 放假了,一個班主任給家長發了一則短信: 不管成績怎樣,沒有什麼優生差生的區別。家長們知道,每一個小孩都是種子,只是每個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絢麗綻放;而有的花, 卻需要漫長的等待。 不要緊盯別人的花,不要覺得別人家的永遠都是好,相信花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呵護,看著他一點點地成長,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也許你的種子永遠都不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有這樣一位老師,他帶的一個55人的班,37人考進清華、北大,10人進入劍橋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名校並獲全額獎學金,其他考入復旦、南開等大學。不僅如此,校足球冠軍、校運動會總冠軍、校網頁設計大賽總冠軍等6項文體冠軍,都被這個班奪走;音樂才子、辯論高手、電腦奇才、跆拳道高手在這個班比比皆是。 他也是一名相當成功的父親,他的女兒也以優異成績被北大錄取。老師總結的教育經驗,強烈建議每位父母花約三分鐘時間閱讀,仔細品味一定會受益匪淺! 01. 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02. 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的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03. 成績好的孩子,媽媽通常是有計劃而且動作俐落的人。父親越認真,越有條理,越有禮貌,孩子成績就越好。 04. 貧窮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但並非越貧窮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需要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資料,不讓孩子陷入人窮志短的自卑深淵。 05. 富裕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教育資源,西方人的經驗是:“培育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階層是會遺傳的。”但是,更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如果沒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06. 不要做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有些人有高學歷,但不見得有文化。如果家長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無論他擁有多高的學術水準,他也是沒有文化的人。 07. 父母可以把孩子作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過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圍繞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這樣的父母常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有時侯,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08. 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不過,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閒生活。“沒有責任感傷害別人,太有責任感傷害自己。” 09. 如果孩子一哭鬧父母就趕緊抱起孩子,那麼,孩子就會利用父母的這個特點經常糾纏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鬧,不要著急把孩子抱起來,父母最好讓自己有事情做,讓孩子看著自己動作麻利地做事。 10. 夫妻關係影響孩子的性格。一個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麼,他的兒子就學會了在學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學。一個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麼,她的女兒就學會了在學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學。 11. 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家長和教師的使命就是讓孩子逐步對自己的精神長相負責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種污穢,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種子”,讓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氣,讓人可以揚眉吐氣。 12. 有修養的父母是“伏爾泰主義者”,“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他們從孩子出生的那天就開始跟孩子講道理,耐心的徵求孩子的意見。不要指望打罵孩子就能讓孩子學會服從。殺雞給猴看的結果是:猴子也學會了殺雞。 13. 讓孩子成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沒有激情,任何偉業都不可能善始,沒有理智,任何壯舉都不能善終。” 14. 讓你的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有教養從守時,排隊,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輕易發怒開始。 15. 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厚道,請不要嘲笑他的軟弱。喜歡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虧,因為他被別人厭惡。願意吃小虧的人,將來會占大便宜,因為他被人喜歡。 16. 身體的活力能夠帶來精神的活力。身體好的人,性格陽光。身體不好的人,做事猶猶豫豫,躲躲閃閃,說話吞吞吐吐。 17. 不要以為孩子1到6歲只是長身體的年齡。如果父母讓孩子1到6歲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裡度過,等到孩子6歲時父母再把孩子接回來上小學,那麼,這個孩子在小學要麼成為默默無語的沉默者,要麼成為無法無天的搗亂者。 18. 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進餐,二是邀請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傢俱或衣物,偶爾邀請孩子幫忙解決工作中的困難。三是給孩子講故事並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 19. 如果沒有特別困難,父母最好每天趕回家和孩子一起進餐。家庭的共同價值觀,就在全家人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的過程中建立起來。 20. 給孩子講故事並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讓孩子從聽故事開始建立閱讀和寫作習慣,讓孩子儘早學會獨立閱讀,儘早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只要還在讀書的人,就不會徹底墮落,徹底墮落的人是不讀書的。”從來不給孩子講故事的父母,是不負責任的父母。 21. 孩子的成長有三個關鍵期:第一個在3歲前後,第二個在9歲前後,第三個在13歲前後。如果錯過了成長的關鍵期,後患無窮。 22. 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歲而立”。孩子三歲前後,就必須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氣和習慣。凡是自己能夠做的,必須自己做,凡是自己應該做的,當盡力去做。 23. 如果你的孩子在13歲的時候喜歡弗羅斯特的詩句:“兩條路在樹林裡分岔,我選擇走人少的那一條”,這很正常,不要擔心,他以後也許會選擇人走的多的那一條。 24. 父母給孩子講道理是必要的,但給13歲前後的孩子講道理時,要注意自己講話的姿態,姿態比道理更重要。否則,孩子會厭惡,反抗。孩子會說:你講的話都是對的,但你講話的那個樣子很令人討厭。 25. 心底秘密是人成長,成熟的標誌。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訴你,那麼,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說出來。 26. 在孩子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無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積極的權威型父母。在孩子1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個消極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後鬆,無效的教育是先鬆後嚴。 27. 必須留意你的孩子的學習成績,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學習成績總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性格卻自私,缺乏同情心,沒有生活情趣。 28. 必須讓你的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並愉快的接受小夥伴。“如果父母對自己的鄰居不滿,對孩子的小夥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讓自己的孩子和他們交朋友,讓孩子覺得好像自己跟別人很不一樣,那麼,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就很難與任何人自然地相處。 29. 孩子的成長需要同伴,讓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雜亂的夥伴,在孩子沒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斷裡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壞習慣。 30. 讓你的孩子儘早建立健康的審美觀。有出息的男性一定會喜歡健康的女性。不要讓孩子的審美觀陷入低級,病態。不要以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為強大的,就都是壞的。不要以為小麻雀,小綿羊,小狗都是可愛的,也不要以為獅子,老虎,狼都是壞的。不要以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31. 《麥田裡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32. 告訴你的孩子:認真聽講的孩子偶爾成績好,認真自學的孩子永遠成績好。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家長和孩子就像兩顆彼此分離又相互靠近的大樹和小樹,大樹要為小樹遮擋風沙,也要給小樹留下足夠的空間,感受陽光,呼吸空氣。這樣小樹才能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自由伸展,茁壯成長。太靠近大樹的小樹是不能長成參天大樹的,而遠離大樹的小樹卻要去獨自地抵擋風沙,雖堅強無比卻又極易扭曲或夭折。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二個暖男·一片溫馨 2014年,紐約市華裔警察劉文建在布魯克林街頭巡邏,遭到了一位黑人槍擊,當場殉職,兇手也在隨後自殺。 劉文建被殺時32歲,而他與新婚妻子剛剛度完蜜月回來,父母親也剛剛一起搬進了新居之中,新家雖然不大,但是頂樑柱卻突然塌了。劉文建是家中的獨子,這位心碎的老父親劉偉棠悲慟欲絕,心碎的他在家中喃喃自語: 我的兒子沒了,我的兒子沒了⋯ 喬·拜登在自傳裡寫道: 時任副總統的他知道這會是一場令人 心碎的訪問,但是他很清楚,他的出現會給受害家屬帶來慰藉。 因為類似的傷痛他曾經歷過: “他們深處痛苦的泥潭,也許一個眼神,一句話或者是一個擁抱,都會讓他們好很多”。 劉文建的父親幾乎不會英語,當拜登步入他的家中後,早已悲痛欲絕的他,只是反復的對拜登說著“ThankYou”,拜登隨後見到了劉文建的遺孀,新婚3個月痛失丈夫的陳佩霞,拜登親口承諾會照顧好她與她的家人。 就在拜登準備離開的時候,劉文健的父親不顧屋外的的嚴寒,衣衫單薄的他衝出家門,給了拜登一個持久的擁抱,這位不善於表達內心感情的東方父親,用這樣的一個方式傳達出對於拜登登門慰問的感謝⋯ 半年後,2015年6月拜登的長子腦瘤離世。 在特拉華的教堂裡,拜登突然看到遠處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那是劉文建的父親,他從紐約開車三小時來到了拜登長子的葬禮上,依然沒有過多的言語,同樣是一個簡單的肢體動作,這次拜登緊緊的抱住了這位華人父親,"ThankYou”是拜登當時所說的唯一的話,一切盡在不言中。
    8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選舉過後我有很深的感觸,尤其上次靜心後,感謝神讓我看清楚。文長,但我希望您耐心看完。 如果您還關心「世代分化」和您的長輩們⋯⋯ / / 我相信現在的年輕人在選舉後,會碰到的一件事,就是「世代對立」,我們覺得父母不理解我,「追求民主自由」有何錯?我們也不懂為何父母是「鋼鐵俠」,為了🐟而「放棄」子女? 我跟大部分的年輕人一樣,我也是投下了一票,雖然政黨票我選擇支持小黨,但我如同那幾百萬人一樣,是「勝利」的一方。大選那晚我和大家一樣覺得非常高興。 但我卻開始感到不安和傷心,我的不安來自於身邊的年輕人覺得自己的父母在「發瘋」、在「造神」、在「演八點檔」,而開始有所衝突,甚至選後開始謾罵對方或是冷戰。我之所以傷心,是因為又有報導開始寫「父母放手讓年輕人為自己的選票負責」、「要把孩子趕出去」等。而有些人底下留言,說明自己已經獨立,或是看誰過年才覺得需要有人陪等話語。 其實我感覺到的是彼此的「傷痛」、心裡那埋很深的「痛苦」,所以我們用最激烈的方式去對待父母或孩子。 我們從小可能都被父母控制、「情緒勒索」,如今覺得自己可以做主了,把以前的傷痛一次爆發出來。 我真的覺得常有人假「情緒勒索」之名,而對父母開始厭惡、對立等。(我以前也是這樣) 我會有這些感觸是因為和我的朋友聊過,也和「支持🐟」的長輩聊過,讓我終於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卻全然不知。 我的朋友說:看到這樣的選票結果讓她很憂心,感覺我們不是爭取「民主」和「自由」,反倒是正在倒退。 我非常詫異!這是什麼意思?我們投下的票,不就是在爭取「民主自由」嗎? 我的朋友不敢說太多,她只表示她投了廢票,和對於媒體識讀的看法,也開始讓我思考為何她有這樣的想法⋯⋯ 後來我又從和長輩聊天中,發現原來一切都不是我自己想的那樣。 她只問了我一句話:你為什麼支持🥬? 我竟沈默了好久⋯⋯我們就只是為了不想看見🐟,所以買🥬?因為🐟沒帶「證件」?還是不知道買什麼就跟買? 我們在網路上、報紙上、新聞上,看到絕大多數的都是偏向抨擊某庶民,他的形象在我們心中早已爛成不像樣,看到YT上的短片都在說某人有多誇張,而我也深深地相信了。但我們真的看到全面了嗎?還是只有短短幾秒、幾分鐘的影片。 我們去了解了現在高市不淹水、登革熱減緩了等等嗎? 不,我沒有,因為覺得理所當然,也因為我不是高市人。然而這些問題卻是已是8年後🐟來才得到解決的。 但我們沒看到,我們只看到庶民「誇張的言詞」、「奇怪的表演」。但我們明白這個「表演」並不表示服軟下跪?被人惡意曲解?還覺得很好笑、有理了? 我們只覺得好笑、無言,然後按「分享」將「假消息」繼續散播。甚至在YT還沒看到內容、有庶民,先抨擊。(你知道YT的演算法只會讓你不斷看到這些嗎?) 我們什麼時候也成了「酸民」,成了謾罵別人還覺得是「言論自由」? 我們去思考過背後的因由了嗎? 網路固然便利,卻也讓我們變懶了,有什麼吃什麼。 你可以討厭🐟,但要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你討厭🐟,而那些原因的背後又是什麼? 但反觀,除了大家口中的「寒天」,有哪則新聞、哪個YT在抨擊另一個人,可能有,但都是少數。甚至有些消失了⋯⋯ 在近兩年,我一直覺得是很可怕的一年,也許正如「逢九必有災」,發生了許多事件,例如在日本發生的颱風災害導致某外交官自殺身亡是怎麼發生的,還有前陣子所謂的「Dr.的國家機密文件」下文在哪?我們「反送中、挺香港」,但上面到底為了這件事做了什麼?還是在消費他們?等等諸多事情⋯⋯我記不住了⋯⋯ 我們都忘了⋯⋯ 為什麼? 因為我們看不到。 它已經是資訊底層的東西,我們甚至不想去「看到」,所以遺忘了。或是被所謂的「懶人包」給轉移焦點了?(懶人包出自哪裡有想過嗎?) 那為何這些資訊會在底層,你甚至找不到,新聞媒體也不會報導,想過原因嗎? 我花了兩天想清楚了這件事,所以我開始覺得悲痛,明白了大人們口中那些被「洗腦」的我們,為何民主會倒退? 都是因為當局者只想給我們它想讓我們看見的,散播在年輕人所使用的各種媒體管道,這和我們口中「萬惡的中共」有何差別? *我們都可以試著去思考一下我們「仇共」背後的前因後果。 別說某黨以前也這樣,那另一黨就可以嗎?我們一直在雙重標準。 可能我們都看見新法造福了年輕一代,但我們看見新法正在迫害他人嗎?我就不一一贅述,因為我也怕「被消失」。但請仔細想想每個政策下,背後和最底層的東西,以及帶來的影響。 而且能仔細想想這個「世代分化」的源頭到底從何而來嗎? 我們都不該只片面相信網絡流傳和新聞媒體。不管是哪一方的訊息都一樣。我們必須學會思考、過濾這些消息。這也是為何長輩們和我們的意見是那麼的不一樣。 我生在一個深藍的家庭,但我也從不特別支持哪一邊,而我這次跟尋求「革命」的年輕人一樣,我以為我是為了「國家好」,但我卻在這「勝利」的背後看到自己的「失敗」和擔憂台灣未來的處境。 我從長輩的聊天過程中,我了解了我媽媽他們是怎麼想的。也幸好我媽媽一直都是明白人,也包容我們。 你可以不支持對方觀點,但請先全面了解後,再去反對。不要為反對而反對。 也許時代背景不同、教育不同,而加深了彼此間的誤會和距離。 我哭了兩天,現在想起來還是很難過⋯⋯ 我並沒有和家人吵架,而是看到網路上的「世代分化」所以特別難過。 但我們票已經投了,我們能改變什麼? 我們要繼續和長輩們相互抗爭、搞分裂嗎? 我知道所謂的「情緒勒索」,我想大多數的人也都覺得父母是這樣。 但,請和我一樣試著去溝通、去了解,我們的父母可能不如高知識份子有好口才,但,請冷靜仔細地聽,也試著跟父母溝通,說出你藏在心底深處的話,父母才能了解你。 我知道這過程是痛苦的,我也經歷過。人在接觸與自己相對立面的時候,都是很不舒服的。尤其要表達內心深處的想法。 這是這個時代的考驗,因為某些原因,導致現在的「分裂」,就像蝴蝶破蛹而出需要經過苦痛,就像新生兒出生媽媽身體經歷的折磨。但「傷口」總是會癒合的,可能時間會很慢、很長,但總會好的。 也希望父母們不要「放棄」孩子,就如同你們一直以來都沒放棄過一樣。我明白那都是父母們的氣話。我們也聽聽孩子的想法,也慢慢地講給孩子們聽。 政治其實不髒,而是需要了解和溝通。每個政黨都有它的好與壞。但任何人都不該因此事被分裂。 我們正在透過這次的「分裂」、「對立」所產生的「心裡痛苦」、「家庭的不和諧」,來了解其實我們還是需要「異性相吸」,更了解對方,最後「融合」在一起,才是對國家、對人民最好的。更重要的是你的家人。 我很感謝這次的事件讓我發現這些事情。 在不斷地內心掙扎和因思考和看過去看到的消息與影片而失眠的情況下,我明白也看透了整個「過程」和「發生」。我現在覺得身上一塊石頭放下了。 我文筆不好,但謝謝您耐心地看到這裡。 我為我過去的雙重標準和「被洗腦」道歉🙇🏻‍♀️ 一切的對立終會結束,讓我們擁抱彼此。 願大家、一切都好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很不錯的觀念文章。(轉傳) 《孩子,外面世界絕不會輕易原諒你!》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 兩名高中男生圍毆老師,還對著鏡頭嘶吼:“我是學生,你們能把我怎樣?” 這就是被《未成年人保護法》餵得無知無畏的學校學生! 本文是一位老師講述的四段小故事,告訴各位家長及孩子, 親愛的孩子,老師是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把你怎樣。 (一) 我有一個學生,喜歡鑽研數理,卻走路慢慢吞吞總愛遲到,同學給他起了個雅號叫“愛遲到”。後來他被父母送到英國念高中。 有一次回國,他給我們講了個經歷,卻對自己感觸很深。 原來他假期去一家華人開的中餐廳打工,結果第一天上班就遲到了五分鐘,於是直接被解僱了。 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因為遲到所受到的嚴厲懲罰,竟是丟了飯碗。 而最令他醍醐灌頂的,是那個華人老闆的最後忠告: [小夥子,如果我不解僱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 在台灣式教育的嬌寵之下,連讓學生罰站也如走鋼絲,遲到自然可以逍遙法外。 但多年以後,因一種積習所引發的重創,這該是多麼深刻的領悟啊! (二) 前幾日有個新聞: 一名台灣留學生為了和女友約會,未經同意,私自闖入女友的寄宿家庭,被警察以“私闖民宅”的罪名逮捕了。 這個熱戀中的大孩子怎麼都沒有想到,一次浪漫的約會竟會約來荷槍實彈的警察。 校園裡的溫和與包容,讓我們已經習慣了肆無忌憚地侵犯別人的領地, 可以把同桌的課本藏起來, 可以在別人的背後畫烏龜。 但外面世界的秩序和文化卻各不相同,所以,這次你不是被警告,是你被捕了! (三) 記得很多年前當班主任時處理過一起校園單車失竊案,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主角就是班上的一個”媽寶”孩子。 單車物歸原主後我將他和他的家長叫來,準備和犯錯的孩子和家長好好聊聊, 他的父親卻說:“我們家不差錢,孩子就是一時貪玩而已,說多了會傷害他的自尊。” 也許,這位天真的爸爸認為,有錢即不算竊,貪玩就不犯法。 這孩子前年發財了,開名車,出手闊綽 , 原因是幫朋友運毒兼販毒,後來被印尼政府抓到判死刑,還沒執行就在牢裡被凌虐而死,他的父母到他死後還是認為他的孩子很乖只是愛玩而已。 (四) 台灣小孩常常隨手一杯泡沫茶飲,喝完了就隨手一丟,丟山邊,丟海邊,在社區, 想到就丟,就是不丟在垃圾桶, 不信請到各大景點看看周邊的垃圾和菸蒂, 開車族及吸菸族也一樣,垃圾想到就往外一丟,反正罰很輕,又沒人舉報,...
    2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想再請問這篇轉貼文章該怎麼回應 很棒的文章,跟大家分享! 有朋友針對性教育公投的事問我意見,我就一併跟大家分享了:) 性教育這個題目太大,在支持或反對之前,大家應該先問的是:現在針對的是”哪一個”部份?生理變化?兩性關係?醫學常識?還是雜交?性解放? 台灣小,政策錯了誰也別想逃 這樣說好了,美國國土是台灣的260倍,人口只有10倍。如果同樣大的原子彈爆在兩個地方,誰比較嚴重? 在美國,颶風再強,我總有地方可以跑。如果台灣來一個穿心強颱,有多少人逃得掉呢? 所以,假設我住在美國,對某些政策漠不關心,出事了頂多換個地方住,還是可以把自己顧好。在台灣卻没有這個機會,如果你隨便決定,最後一定吃得到苦,這跟投票選錯首長的結局是一樣的。 美國各州的政府有相當的權利可以決定教育政策,而且這裡的許多父母也很注重孩子在學校所接受的是什麼教育。 我待過兩個州,熟悉三個州,至少在我孩子的學校没有目前台灣部分人士提倡的性教育。而且就像剛剛跟你說的,學校或是什麼機構要教導性相關教育,需要父母簽名同意。如果孩子没有父母的簽名,就不能參加該課程。此外,上課前一週他們也會邀請父母參加座談會,了解課程內容,讓父母可以決定要不要讓孩子參加。 這部份很重要,怎麼台灣不跟進呢? ————————— 父母是監護人,要負擔孩子身心教育的責任 父母在法律上還有另一個身份,叫監護人,意思就是監督和保護。既然是這樣,關於孩子身心發展的一切教育,父母應承擔。他人要干預不對,自己要卸責也不對。 性教育當然要教,但要依據孩子的成熟度,教材內容也要分深淺。更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親身參與教材的審查,自己也要學習,因為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也是最了解孩子的人。 因此,在出聲支持或反對前,一定要各方的了解教材的內容是什麼?由誰來教導?目的是什麼? 當然,台灣社會的發展讓父母過度忙碌,同時政府也没有高抬父母的價值、和提供各樣支援,導致孩子在學校和螢幕前的時間比和父母相處還多。 為什麼孩子會“性早熟”?因為吸收了太多不該吸收的資訊。早熟是好事嗎?相信許多父母不認為,可是又無可奈何。所以當有人說這是趨勢,大家就束手同意了。 因為孩子早看過,所以乾脆提早教,這個邏輯是很奇怪的。 孩子“性早熟”不是先天性疾病,是後天環境影響。就像是吃了太多含賀爾蒙的食物孩子會讓青春期提早來到,父母該做的不是開始為他相親,而是停止他再繼續接觸相關食品,不是嗎? 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節奏,性早熟、心智卻還不熟,這並不是好現象。 如果因為孩子一天到晚看電視、上網避免不了,所以支持提早學習。爸媽們,你太不負責任了!!孩子會有接觸到這些年齡不適當的資訊和畫面的機會,卻没有你的把關,你應該先檢討自己,而不是乾脆同意教他怎麼使用保險套。 —————————— 性教育不應本末倒置 因為不給孩子吃糖他就哭,所以就讓他一直吃,最後乾脆告訴他以後可以植牙,這樣對嗎? 因為不愛運動造成肥胖,所以也別鼓勵他動了,直接吃糖尿病藥吧!這樣對嗎? 植牙是為了恢復生活品質,不是因為可以植牙所以盡量吃糖没關係。 吃糖尿病的藥是為了維持健康底線,不是因為既然有藥吃就不必運動了。 現在的理論是:小孩自己就會上網看,早晚會知道。與其自己亂來,不如早點教,免得他得性病,或生孩子給你養。 我的回答: 1.孩子能隨意上網瀏覽他不該看的東西,就已經是亂來了!父母應該監管,而政府對於網路安全也應該有作為,維護孩子的身心健康才對。 2.我不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會“性早熟”,我的孩子就不是;他們要使用網路都必須在父母的視線範圍內,所以見黑率很低。我相信有許多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專注的。那麼教育部是否也應該想一下,這些孩子已經適合學習各樣的性姿勢和多人雜交嗎? 並不是說我的孩子對於性一點都不懂,他們知道的醫學常識遠超過許多同齡孩子。那些知識幫助他們對自己的成長歡欣,懂得保護自己、尊重別人,這是最重要的。 性教育需要嗎?是。就像學習牙齒保健和體能訓練一樣,他是為了孩子在身心發展的每個階段適度的認識自己身體和心靈的發展,所以他能健康自信的看待自己的改變,享受生命的成熟。 而保護孩子遠離他的年紀不該接觸的事物,隨著他的成長,在他困惑時給他陪伴和開導,這才是性教育的主軸。 —————————— 拿回孩子教育的主導權 1.實地的了解並參與教材編寫 如果不好好檢視提案內容,就隨手支持或反對,親愛的,萬一後果慘痛你是躲不掉的!這些孩子都會長大,你的未來就在他們的手中。將來的警察、醫生、政務官、老師、銀行員、飛行員、鄰居、媳婦、女婿...。 在同一個缸裡,大家灌清水,同淨;大家潑髒水,同污。千萬別獨善其身!想遠一點,為子孫未來的社會環境盡點心力吧! 你應該實地參與教材的編寫、或至少擁有審查權。有些東西可以在課堂上教導,例如醫學常識、兩性分別,有些則不合適。 2.成為性教育的最佳導師 你是孩子最親近的人,自然更能駕輕就熟。為什麼性教育這麼私密又神聖的話題要別人來教呢?父母自己不就是最好的“前輩”嗎?你經過發育期、生理期、戀愛期、性愛階段,然後你的期待、歡欣、苦惱,兩人一起建立家庭、生育計劃、經濟計劃、醫療考量...。 只要適當的學習,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性教育老師,因為你的例子都是血淋淋的。成功的可以當捷徑、失敗的可以當借鏡,都對孩子有幫助。 —————————— 關於如何進行性教育,我的意見是,性教育之前,必先是愛教育,而在孩子學習性教育之前,父母必須先學習。(請閱讀我的文章:何時該教性教育。) 你是監護人,這是你的孩子,不要把他的人生輕易的交到別人的手上,因為到最後會為他哭的,也只有你。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給討厭韓國瑜年輕人的一封信,現在請你耐心聽我說 孩子們!當全部的人質疑你的學歷 你會不會直接拿你的畢業證書出來,讓這些人閉嘴,還是讓他們繼續抹黑懷疑你,你死都不肯拿出來為自己平反? 孩子們!當你的老闆答應給你月薪5萬,卻突然告訴你公司沒賺錢,直接砍你薪水一半,那些主管一樣領高薪,分紅,你能接受嗎? 孩子們!當你的同學告訴你,不要跟小明好,他是個草包,沒水準,結果上至校長,下至工友,大部分同學都很喜歡他,你不會心存懷疑嗎?既然是那麼差的一個人,為什麼大家都喜歡他? 孩子們!一個30幾歲的楊蕙如沒政治背景,也不是權貴二代,如何能掌握兩間公司,得標20次合計上億元的補助款,縱橫在綠黨執政的護航下暢行無阻,難道沒有懷疑楊蕙如是白手套 孩子們!為什麼當年叱吒風雲的民進黨元老,通通跳出來指責總統的作風,荒腔走板? 孩子們!慶富案串連遠航案的弊案,一個慶富案讓國家損失200億,為什麼民進黨13位立委反對繼續查下去?這種邏輯合理嗎? 孩子們!高雄氣爆牽動全台的暖心,紛紛捐款要幫助這些受難者的家庭,善款跑到哪裡去了? 孩子們!為什麼韓粉不用雙主菜便當,不畏風雨,都會凝聚在一起? 與其說是藍綠對決,還不如說是我們這群擔憂的父母跟你們這些孩子們的拉距戰! 或許你也是1450的一員,韓國瑜提倡愛與包容,我們相信你們的心是善良的,如果你們坐擁高薪,或許就不會選擇*複製*貼上*截圖領1萬的酬庸。 文字的霸凌已經讓蘇啟誠以死明志了,那1萬你們領的心安嗎? 9成的媒體都被綠化了,台灣永遠不可能變成香港,不要讓自己每天生活在亡國感的氛圍裡。 我們不是在守護韓國瑜,我們是在堅持一個信念,維護你們的未來,我們用我們堅定力量,要一起翻轉充滿肥貓,滿朝謊言的分贓政府! 有一天我們會離開,什麼也帶不走,讓你們背學貸不是我們願意的,沒有一對父母會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過苦日子。 只有給韓國瑜一個機會! 明年重啟特偵組,所有的弊案,才能水落石出! 地基淘空,房子會倒, 國庫淘空,台灣也可能變冰島。 不要再被媒體帶風向! 冷靜的思考,判斷,為什麼全部的媒體都攻擊中天是親中媒體報導? 因為中天的報導,ㄧ刀未剪,不像其它媒體東湊一塊,西湊一塊,斷章取義,從現在起退出所有社團,群組,你也可以不要看中天,直接到Youtube去搜尋! 你會發現真相的 不要從別人的嘴巴認識韓國瑜 自己去觀察,理性的分析 你們的人生唯一不能選擇的是父母。 未來好壞就靠你們自己去安排! 1/11讓我們一起讓台灣更好! 相信我們這群辛苦的父母,請跟我們一起 把未來交給韓國瑜!
    4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