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年前
白嫩的外觀與這標榜精度高的彈性咀嚼感一直是麵包跟麵條類美食的標準,那你知道嗎?這些可能都是添加誘發氣喘或傷害肝臟,甚至致癌的化學物。可怕的是,這些化學添加物,這歐盟甚至連大陸都已經下令不准使用,不過台灣卻合法使用超過二十年。
精緻美味的麵包Q彈可口是很多人早餐熟選,嚼起來口感超棒,但吃下肚的卻可能是有害物質。
麵粉中的過氧化門甲C、BPO跟藕丹二甲C、ADA目前都是國內合法的添加物,BPO用來漂白讓麵包變得白皙有光澤,ADA則是增加Q彈口感。BPO卻容易造成腸胃不適、肝臟負擔還會增加小孩過動的風險,ADA則是會誘發氣喘過敏。
BPO雖然是合法添加物,但吃下肚後會在體內形成本甲酸。本甲酸用在麵粉當中卻是非法的,情況規定相當矛盾。食藥署規範令人物理看花,廠商也為了省成本使用廉價原料,消費者可要更謹慎把關自己的健康。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白嫩的外觀與這標榜精度高的彈性咀嚼感一直是麵包跟麵條類美食的標準,那你知道嗎?這些可能都是添加誘發氣喘或傷害肝臟,甚至致癌的化學物。可怕的是,這些化學添加物,這歐盟甚至連大陸都已經下令不准使用,不過台灣卻合法使用超過二十年。 精緻美味的麵包Q彈可口是很多人早餐熟選,嚼起來口感超棒,但吃下肚的卻可能是有害物質。 有靈心,有動物實驗說,偶蛋二甲西安,在母的老鼠,也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麵粉中的過氧化本甲C,BPO跟偶蛋二甲西安,ADA目前都是國內合法的添加物。BPO用來漂白,讓麵包變得白皙,有光澤。ADA則是增加Q彈口感。BPO卻容易造成腸胃不適、肝臟負擔,還會增加小孩過動的風險。ADA則是會誘發氣喘過敏。 BPO雖然是合法添加物,但吃下肚後,會在體內形成本甲酸。本甲酸用在麵粉當中卻是非法的,情後規定相當矛盾。 食藥署規範令人物理看花,廠商也為了省成本使用廉價原料,消費者可要更謹慎。 BPO雖然是合法添加物,但吃下肚後,會在體內形成本甲酸。本甲酸用在麵粉當中卻是非法的,情後規定相當矛盾。 食藥署規範令人物理看花,廠商也為了省成本使用廉價原料,消費者可要更謹慎。
    17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白嫩的外觀與這標榜精度高的彈性咀嚼感一直是麵包跟麵條類美食的標準,那你知道嗎?這些可能都是添加誘發氣喘或傷害肝臟甚至致癌的化學物。可怕的是,這些化學添加物這歐盟甚至連大陸都已經下令不准使用,不過台灣卻合法使用超過20年。 有靈心,有動物實驗說,偶蛋二甲西安,在母的老鼠也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麵粉中的過氧化本甲C、BPO跟偶蛋二甲西安、ADA目前都是國內合法的添加物。BPO用來漂白讓麵包變得白皙有光澤,ADA則是增加Q彈口感。BPO卻容易造成腸胃不適、肝臟負擔,還會增加小孩過動的風險。ADA則是會誘發氣喘過敏。 BPO雖然是合法添加物,但吃下毒後會在體內形成本甲酸。本甲酸用在麵粉當中卻是非法的,情況規定相當矛盾。只要署規範令人物理看花,廠商也為了省成本使用廉價原料,消費者可要更謹慎把關自己的健康。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常吃麵包的人警告警告警告: 1.含有過氧化苯甲醯Bpoㄧ>有漂白功能ㄧ>造成腸胃不適、肝臟負擔、過動兒。 2.偶氮二甲醯胺ADA一>有增筋作用一>造成氣喘、過敏。 麵粉添加物有害健康、誘發氣喘、傷肝。 麵粉掺增筋劑多食易致癌。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說在母的老鼠也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顏宗海醫師說掺過氧化苯甲醯Bpo合法一>吃入體內一>摻偶氮二甲醯胺ADA 非法禁用前後矛盾已用20年了,全世界只有台灣使用。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我們幾乎天天都會吃到的麵粉,原來裡頭有化學改良劑!原來台灣核准使用兩種麵粉改良劑,包括過氧化苯甲醯、偶氮二甲醯胺,會讓麵粉熟成更快,以及顏色更白,已經用了20年,但恐怕誘發氣喘、傷肝,甚至可能致癌,歐盟和大陸早已禁止,衛福部不排除禁用,但這麼一來成本提高,恐怕麵包、麵條等麵製品會更貴。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麵包剛從烤箱出爐,奶酥、油蔥或是肉鬆。方便、美味又能裹腹,但你可有想過,它可能還有可怕的化學添加劑,長期傷害器官內臟。 一般做麵包的飽和脂肪是奶油,然後再來就是,還有人是用棕櫚油,它也是植物性的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對身體的影響最大是心血管,消基會多次稽查市售麵包,曾發現假肉鬆。食安專家更提醒,麵包添加物高達9種,這些人工化學物合法,但長期食用其實嚴重傷身。 大家喜歡好吃、柔軟又香的話,畢竟他會加油脂、牛奶、雞蛋這些成分會加一部分進去,畢竟現在剛好什麼都漲,原物料都漲,所以台式麵包它會受不了低價,一定上漲。如果他販售價格還夠低,代表它的原料來源可能是不是那麼理想。 這是1家10元麵包工廠,每到出爐時間就吸引民眾搶購。低價麵包的成本,來自麵粉膨鬆劑,還有一項合格的添加物磷酸鹽,它能防腐、改良麵包口感,但帶來傷害卻是不可逆的血管鈣化。 大量的使用在西點麵包上面,製造起來會讓西點比較蓬鬆、比較好吃,但問題是這個東西進到我們身體之後,它會增加我們的不好的膽固醇,還有三酸甘油脂的增加。 公認有膳食纖維,營養值又高的是全麥麵包,但小麥含有麩皮和胚芽,口感粗糙,消費市場接受度很低。 昨天自己在家裡做的那個全麥,我大概只有加一點點的油,可是它很乾,大家可以看一下,它其實纖維是乾的,很粗糙的口感。 正因賣相不佳,業者還是會在麵包裡添加人工化學物,讓所謂的全麥麵包軟嫩容易入口。因為衛服部規定,只要小麥的比例含51%就可以稱為全麥麵包,其他49%的原料是什麼,會不會造成健康負擔,依舊是個大問號。大家喜歡吃軟嫩,不用嚼幾口就可以吞下去。但是你要這些口感的話,必須油脂、奶油、雞蛋,量一定要夠,如果這些不夠,就是添加物才有辦法去達到這種效果。 這些低脂、脫脂或是麵包選擇這些全麥,大家其時要小心的就是說,標榜的這些食物,它有時候有添加一些其他的物質,所以反而沒有得到好處。 所以一開始就添加人工香精了是不是?發現的人遭判賠5380000元消費者手創10年過去高達610的麵包市場只有便利商店會簡單標示成份其它烘焙坊麵包店消費者不想吃吃太多化學添加物只能憑運氣當乾麵包市場的食安管控音響不夠透明東森新聞怎麼報導
    49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常被驗出違規、乾脆就地合法?」食品藥物管理署預計將常被驗出違規的「二氧化硫」納入食品添加物,未來可合法使用在醃漬蔬菜、蝦、貝類、金針等食物;醫師擔憂,吃進過多二氧化硫會刺激腸胃道、嚴重會誘發氣喘發作,食品專家也批評,此做法毫無意義,也容易誤導民眾,以為二氧化硫能直接添加在食物上。 醫師擔憂 食品專家砲轟誤導民眾 每逢節日各地衛生局做食品稽查時,經常查獲金針、蝦米等食物中二氧化硫超標,這是因業者添加過多亞硫酸鹽等添加物當漂白劑、防腐劑用途,最後在化學作用下轉變為二氧化硫;食物加入亞硫酸鹽會讓食品賣相更好、兼具防腐功效,但也常導致二氧化硫超標違規,衛生單位和醫師常會提醒,民眾在挑選金針、蝦米等乾貨時別選顏色太鮮豔的商品,以免吃進過多二氧化硫。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二氧化硫是一種過敏原,加工食品若二氧化硫殘留濃度過高,除會刺激腸胃道引起腸胃道不適,嚴重的話甚至會誘發氣喘發作,導致呼吸困難。 食藥署副組長魏任廷說,二氧化硫本來不是食品添加物,但很多業者表達希望將它納入規範,以後能合法添加。他強調,納入後合法劑量仍和原來的檢驗標準值相同,例如金針的殘留量在4.0g/kg以下。這次預告還額外增加醃漬蔬菜(酸菜、榨菜)、發酵蔬菜(泡菜)也可添加亞硫酸鹽和二氧化硫,限量標準0.10g/kg以下。 魏任廷說,歐盟、美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等國都允許二氧化硫用於相應食品類別,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將它視做防腐劑使用,台灣是接軌國際規範。 接軌國際? 學者:國外拿來消毒 但台大食科所兼任副教授許庭禎指出,食物中殘留二氧化硫是因漂白物亞硫酸鹽作用後所產生,且二氧化硫是氣體,也無法直接用在食品加工上;國外即使是合法使用,也是拿來在食品製作過程中消毒,不會直接添加在食物中,食藥署將它劃為食品添加物根本沒有意義,也容易誤導民眾。 食藥署於二十一日預告二氧化硫做為食品添加物,有六十天預告期接受各界評論、蒐集意見。新預告中,二氧化硫可適用食品包括金針乾製品、杏乾、白葡萄乾、動物膠、脫水蔬菜、脫水水果、糖蜜及糖飴、食用樹薯澱粉、醃漬蔬菜、發酵蔬菜、糖漬果實類、蝦類、貝類、蒟蒻等。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為什麼超商的便當不要吃?內科名醫揭露比味精、醬油更可怕的7種添加物,每一口都在腐蝕內臟健康 哪些「食品添加物」正在危害你的身體? 在辦公大樓林立的街道,常常一到中午,就會看到人們從大樓陸續走出來,進入便利商店的光景。拿著便當或沙拉、軟性飲料、減肥飲料或是印有特定保健效果的茶飲,排隊等候結帳。 每天都在這結帳隊伍中的上班族,如果希望身體能健康長壽,最好立刻改變飲食習慣。 接下來將討論便利商店購買的商品,以某日的午餐為例,讓我們針對這些日常飲食一探究竟。 首先,從便當開始,請大聲朗讀出成分表。上頭列出了成堆的食品添加物,念到舌頭都要打結了。 我們一天會吃進大約80種以上的食品添加物,而這些幾乎都是從石油提煉出的物質。在日本仍在使用的添加物中,有許多都已被歐、美國家限制使用種類或濃度。 有致癌嫌疑的食品添加物,也有依不同組合產生化學變化進而引發致癌性的「食品添加物組合」,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實在是族繁不及備載,以下介紹常用常見的食品添加物。 苯甲酸鈉(防腐劑) BHA/BHT(抗氧化劑) 麩氨酸鈉(味精) 山梨酸/山梨酸鉀(防腐劑) 亞硝酸鈉(護色劑) 紅色2號/紅色3號/綠色3號/胭脂紅色素/藍色1號/黃色4號(色素) 卡拉膠(增稠劑) 便當或熟食中一定會有的就是「麩氨酸鈉」,也就是味精,常使用在便當的基本主菜如炸雞、漢堡排或是配菜的蘿蔔絲上,「麩氨酸鈉」為精神疾病、癲癇、內臟脂肪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會提高罹患心臟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常做為火腿、香腸等加工品的護色劑是「亞硝酸鈉」,和延長保存日期的防腐劑「山梨酸」會產生化學變化,將衍生出疑似致癌物質。 還有色彩鮮豔的蘿蔔干、柴漬等所添加的色素,全都是經動物實驗證實的高致癌性、易誘發過敏性的物質。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超商裡不會變色的生菜沙拉,你敢吃嗎? 光只有便當,會覺得蔬菜不夠,人們很有可能又買了沙拉當作附餐。看著那容器裡的蔬菜,不覺得很奇怪嗎? 通常切過的蔬菜放上一段時間就會變黑、枯萎,但容器裡的沙拉不僅被切過,還能保持清脆的口感。 這種在便利商店的蔬菜沙拉或超市販賣的生鮮截切蔬菜,一旦變黑或枯萎就會賣不出去,於是便做了防止變色、消毒殺菌的處理程序。 切過的蔬菜會被浸到殺菌效果極強的消毒劑」次氯酸鈉」當中,防止變色並消毒殺菌,而為了使其擁有清脆口感,還會再浸泡「pH調整劑」。 「pH調整劑」就是把食品的酸鹼值(pH值)調整成弱酸性,抑制食品腐敗的食品添加物。 包括檸檬酸、檸檬酸鈉、碳酸鈉、磷酸鹽等,做為人工合成防腐劑的替代物,用來抑制微生物孳生。 「次氯酸鈉」雖為使用於去霉清潔劑、奶瓶殺菌清潔劑的強烈化學藥物,但在販賣生鮮截切蔬菜時,卻沒有標示」次氯酸鈉」的義務。其原因為,有一種戲法——可免表示製程外所使用的一切加工輔助劑。 充滿農藥、營養價值低的蔬菜,經過如此處理,沙拉中蔬菜所含的營養價值當然會更低,因此即使攝取了「20種」這類蔬菜,對健康也是毫無幫助。 再加上,其附贈的無油淋醬裡頭,含有先前提過、代謝症候群主因的「高果糖玉米糖漿」。 改變,先從換「調味料」著手 在第1章中我們談論到社會毒,這也是我在演講時很常談到的話題,在演講中可說每次QA時間一定會被問到的就是「想要改變飲食,首先該從更換什麼開始做起?」 一直以來,我的答案都是「調味料」。因為調味料是做菜時一定會使用到,且它是不用花大錢就足以影響每日飲食的東西。 基本的調味料就是醬油、味噌、鹽、味醂、醋、酒,但一般來說經過大量生產、流通在世面的調味料都是假的。 其選擇基準為「遵循古法製造」,完全不含食品添加物最為理想。 看了上述的基本調味料,應該會有人想問「咦?砂糖呢?」吧。儘管日文中有「Sa(砂糖)、Shi(鹽)、Su(醋)、Sei(醬油)、So(味噌)」這個使用調味料的口訣,但如果你在燉煮料理時會習慣添加砂糖的話,請立刻改掉。 順帶一提,我家是不買砂糖的。 接下來,我要介紹的都是帶有甜味的天然調味料。只要選擇這些,即便不使用砂糖之類的「興奮劑」,也能做出非常好吃的料理。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醬油、味噌 醬油要選擇自然釀造、味噌則要選擇天然發酵的。如果是循古法製造,會使用非基因改造的大豆與天然鹽做為材料,並花一年以上的時間慢慢使其發酵,要強調一年以上,是由於其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胺基酸種類較豐富的關係。 標示「低鹽」的絕對不行。一旦降低鹽分,就有可能為了防止腐敗而添加防腐劑,此外,為了掩蓋低鹽導致的不夠味,就會使用酸鹼調整劑、化學調味料、香料及著色劑等。 如果還是在意鹽分,減少使用量即可。 鹽 鹽不要使用精製鹽,請選擇曝曬海水而成的鹽,也就是天日鹽。如果成分中有標示出「鈉」、「鎂」、「鉀」等膳食礦物質,就代表其還保有部分海水的養分。 其實,血液裡頭殺菌力的來源就是鹽類,其對血液與血管都有很大的幫助。只要是真正的天然鹽,是不會導致高血壓等疾病的。根本不需要注意攝取量,反而還應該積極地攝取。 味醂 味醂也請選擇傳統製法,使用品質優良的糯米、米麴加上日式燒酒,經過2年以上長期釀造的為佳。只是以甜度的觀點來說,即使是使用真正的味醂,也不要加太多比較好。 超市等販賣的基本款「本味醂」,是使用戰後開發出只需二至三個月即可釀製而成的速釀法,添加了釀造酒精、水飴等調整味道。 然而「味醂風味調味料」,除了水飴、高果糖漿外,還添加胺基酸調味料、酸味劑等,完全不含酒精成分。 味醂原本是稱為「甜味滋養飲料」的高級酒,根據日本的酒稅法規定,只有在販賣酒的地方才能買到;一般廣為人知的本味醂,由於也含有酒精成分,依據酒稅法被歸類在「本味醂」之下,但和使用傳統製法釀造的味醂,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醋 醋選擇不添加砂糖、酸味劑、增味劑的為佳,成分表中的項目越少越好。「釀造醋」則選擇成分只有米、麴的「米醋」;「果醋」選擇未添加砂糖的比較好。 另外,製作梅干時產生的「梅醋」含有「梅多酚」,在能增進健康備受注目的各種多酚之中,擁有可以抑制禽流感病毒,並降低感染力的效果。使用無農藥種植的梅子與天然鹽製成的梅干,是在寒冷季節時應該積極攝取的食物之一。 酒 儘管在坊間可以看到許多種類的「料理酒」,但就算是料理時會使用的酒,也不代表對人體一定是好東西。請注意料理酒的成分,不少含有許多「葡萄糖」、「水飴」及「酸味劑」等添加物。 由於是平常料理時所使用的調味料,沒必要砸大錢買好酒,只要選擇原料只有米與米麴的「純米酒」即可。 這些基本的調味料,選擇標示原料或成分越少的,越能遠離添加物的危害,遵從古早製法的調味料,其成分大都為「米」、「大豆」及「鹽」等,單純又簡單,連小孩子幾乎都看得懂。 若是標示「胺基酸等」這種看不清楚其真面目的調味料成分,還是別用為妙。 作者/內海 聰(UTSUMI SATORU) 築波大學醫學院畢業,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東洋醫學研究所及東京警察醫院內科醫師。並曾任職於牛久愛和綜合醫院內科、中醫科,後開設牛久東洋醫學診所。2014年起擔任以斷藥為主要概念的「Tokyo DD Clinic」院長並兼任NPO法人「藥害研究中心」理事長。 https://healthylives.tw/article/9730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你喝堅果飲,還是「澱粉飲」? 作者 : 王暄茹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堅果是健康食物,但變成堅果飲後,八成是澱粉以及很多黏呼呼的添加物。該如何吃對? 堅果的爆紅,很難不發覺。走進便利商店,生菜沙拉加了堅果,零食架上多了不同品牌的堅果,連飲料架上都出現堅果飲。競爭之激烈,廠商不得不重金禮聘邀請知名藝人代言,打起廣告戰。 堅果好處很多,卻因高熱量得限量攝取,令人又愛又恨。 堅果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降低壞膽固醇、提高好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 堅果中的多酚類白藜蘆醇還具有抗癌效果,能抑制腫瘤幹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 台北榮總研究團隊在動物試驗中,以放射線治療,搭配從堅果內萃取出高濃度白藜蘆醇,可有效提升放療對腦癌、頭頸癌的療效。 就因為堅果的好處不少,市面上沖泡式及包裝堅果飲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推出。有人買來送禮,有人當成早餐飲品或下午茶點心。但是,用喝的堅果飲,經過加工過程,其實暗藏陷阱。 陷阱1:脂肪少、澱粉多,和真正的堅果營養素天差地遠 仔細看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熱量比例就能發現,堅果飲的營養組成和真正的堅果截然不同,輔仁大學營養學系助理教授劉沁瑜提醒。 堅果約有八成熱量來自優質的脂肪,其他兩成則是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反觀堅果飲,由於加糖調味以及摻了澱粉類原料提高飲品濃稠度,讓脂肪熱量比例從八成掉到兩成,最少的連一成都不到,而來自碳水化合物的熱量卻從10%暴增至70~80%。 陷阱2:堅果含量不足 每包或每瓶堅果飲的堅果含量低。依食品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中規定,食品內含兩種以上內容物時,標示順序「應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標示之」。 以義美美味堅果飲為例,成分表中的前三大原料竟是麥芽糊精、砂糖和奶精粉,而非杏仁、腰果。 劉沁瑜估算,一包堅果飲的堅果含量僅約0.6~0.7份,根本無法達到衛生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一天一份的量(約一湯匙)。 多數堅果飲外包裝及營養標示也未註明建議攝取量,消費者無法拿捏。僅桂格核桃腰果栗子及杏仁蓮子燕麥兩項產品標註每日建議食用量為兩包,然而,兩包的堅果量雖足夠,卻又多攝取兩倍的糖及澱粉。 陷阱3:太多糖、澱粉、香料等添加物 新北市營養師公會理事長康甄真看了堅果飲的成分發現,副原料有麥芽糊精、預糊化澱粉、玉米澱粉及修飾澱粉等各種水解澱粉和糖,很容易被身體吸收轉化為脂肪。 堅果飲裏的糖的角色也很奇妙,吃原味堅果不用加糖就很香,加工變成堅果飲後,卻得摻糖才好喝。每包堅果飲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約為20克糖(約多加了4顆方糖)或1/3碗飯。 更奇怪的是,堅果本身就有優質油脂、維生素和香味,許多堅果飲卻又添加棕櫚油、調和植物油粉、維生素、礦物質甚至核桃口味等香料來增添風味。 最令人擔心的是乳化劑、甜味劑(如蔗糖素)、黏稠劑(如結蘭膠、海藻酸鈉等)、品質改良劑等。雖然都是合法添加物,但有研究發現攝取過多蔗糖素會引發偏頭痛。 另一種常見添加物是食用膠,目的是讓堅果飲質地濃稠,如結蘭膠、鹿角菜膠、關華豆膠屬於植物膠,明膠(如吉利丁)則是動物膠,若僅以「食用膠」標示,會讓素食消費者無法分辨是動物或植物性。 陷阱4:加工降低營養價值 堅果營養價值雖高,但經過常見的加溫及脫水等加工程序後,不僅熱量會增加,營養素也會降低,如維生素C會被高溫破壞,脫水也會影響B群含量。 舉例來說,黑芝麻變成黑芝麻粉後,每100克的熱量增加9%(50卡),維生素C全沒了,維生素B1僅剩原本的38%,鐵質剩13%,纖維質減半,其他如維生素B2、E及礦物質鉀、鈣的營養素也都減少。 優點是食用方便 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長黃青真認為,堅果飲最大好處就是方便,讓較少攝取優質脂肪的人能隨手取得、食用。只要在辦公室抽屜裡備著,餓的時候就能沖一杯。 但劉沁瑜認為,堅果飲並不適合代替正餐,更不建議以麵包搭配堅果飲當早餐,否則吃下的全是碳水化合物。 對於飲食型態和料理習慣還無法融入堅果的人,堅果飲可作為過渡期的替代品,不過,得改變喝法。 例如將一包堅果飲分兩杯泡,先以少許熱水溶解,再加入鮮奶或無糖豆漿,一方面補足堅果飲較欠缺的蛋白質,另方面拉低澱粉比例和甜味口感,劉沁瑜就試過和先生一人半包堅果飲加冰牛奶,但實際攝取的堅果量就更少。 堅果飲DIY,一點也不難 早餐喝燕麥片泡牛奶時,可再加些芝麻、南瓜子等堅果;黃青真建議,可用咖啡磨豆機、食物攪碎器將杏仁果、腰果、核桃等大顆粒堅果磨碎,或回歸傳統手法,用乾淨玻璃瓶碾壓。這杯堅果燕麥牛奶有多少堅果含量,自己清清楚楚。 或是打蔬果汁或精力湯時,也可加些堅果,這是攝取堅果較容易的入門法。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長知識嘍! 謝謝陳主新推薦此文: 〈分析美豬瘦肉精的問題〉 (暫名) 文/林慶順 加州大學UCSF醫學院教授 「瘦肉精」是一個中文特有的名詞,儘管網路上有人在問它的英文是什麼,答案卻要嘛不知所云,要嘛錯得離譜。事實上,這世界上沒有人知道「瘦肉精」的英文是什麼,更諷刺的是,儘管台灣人把「美牛美豬」吵到翻天,發明「美牛美豬」的美國人,卻完全不知道什麼是「瘦肉精」。 我在美國已經住了41年,從來就沒有在美國的電視或報紙裡,看過任何有關瘦肉精的報導。更諷刺的是,儘管美國的三億人口天天都在吃「美牛、美豬」,他們卻完全不知道他們天天都在吃台灣人怕得要死的「毒牛、毒豬」。 (一) 「瘦肉精」的正式名稱是「乙型腎上腺素受體致效劑」,簡稱「乙型受體素」。這個正式名稱是翻譯自Beta-adrenergic agonist,所以,如果要搜尋有關「瘦肉精」的英文資訊或研究報告,就要用「Beta-adrenergic agonist」這個關鍵字。 「乙型受體素」並非單一的化學物質,而是一個家族。這個家族目前已知含有44個成員(不同化學物質),而其中最有名的是以下四種: 1.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 2. 齊帕特羅(Zipaterol) 3. 克倫特羅(Clenbuterol) 4. 沙丁胺醇(salbutamol) 萊克多巴胺是第一有名,因為它是第一個被美國核准可以添加在飼料裡的乙型受體素。它有三個商品名:「培林」(Paylean)是添加在豬飼料裡,「歐多福斯」(Optaflexx)是添加在牛飼料裡,「湯瑪士」(Topmax)是添加在火雞飼料裡。 齊帕特羅是第二有名,因為它是第二個被美國核准可以添加在飼料裡的乙型受體素。它的商品名是Zilmax(沒有中文翻譯),是添加在牛飼料裡。 所以,所謂的「美牛、美豬」,指的就是「用添加了萊克多巴胺或齊帕特羅的飼料,餵養出來的牛和豬」。萊克多巴胺和齊帕特羅的毒性都很低,在豬牛體內的代謝也很快,所以殘留量都很低。目前美國進口的牛肉,檢出萊克多巴胺的含量最高只有2.8 ppb。一個人一次吃下7萬5000 ppb的萊克多巴胺,都還不會中毒。 一般民眾對於「毒」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觀念,那就是以為只要是有毒物質就會對健康有害。可是,毒理學之父Paracelsus的傳世名言——「Only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就是要告訴大家「不管是什麼化學物質,只要劑量夠大,就是毒,只要劑量夠小,就不是毒」。縱然是人類賴以為生的水,只要劑量夠大,就是毒;而縱然是大家聞之色變的砒霜,只要劑量夠小,就不是毒。 所以,反美豬人士硬要堅持的「瘦肉精零檢出」,完全是違反科學。 我的一位讀者在我的網站回應:「為了一個不存在的「零檢出」吵了好幾年,始作俑者就是民進黨」。我回答:「政客都是以政治利益為首要考量,藍綠皆然。」 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們是最常被非法使用的「乙型受體素」。早在2012年台灣有條件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進口之前,台灣豬農就已經有在非法使用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請看我在2016年6月18日發表的台灣使用高毒性瘦肉精的證據。 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的毒性,比萊克多巴胺高出2000倍以上,再加上它們在動物體內代謝很慢,所以殘留量就很高。由於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的價格便宜,所以會被非法使用於牛猪的飼養,而大家常聽到的瘦肉精中毒的事件,就是此類乙型受體素所造成的。 例如在2001年廣東中洋飼料公司,非法生產及銷售添加克倫特羅的飼料給養豬戶,導致數百人食肉中毒。還有,根據一篇2013年發表的台北榮總臨床毒物學科發表一篇報告,有12個人一起晚餐後集體中毒,而尿檢所查出的毒物就是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 (二) 儘管美牛、美豬所使用的瘦肉精,是萊克多巴胺或齊帕特羅,但台灣一些所謂的「瘦肉精專家」,卻硬是要把瘦肉精說成是克倫特羅。例如李醫師在2012年3月24日,發表〈瘦肉精是什麼?對人體有何影響呢?〉,內文說「瘦肉精又叫鹽酸克倫特羅……對人體有很強的副作用,其不良反應主要有: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頸、四肢肌肉顫動,甚至不能站立,頭暈,頭痛,乏力,噁心,嘔吐等症狀……」 台灣另一位所謂的「瘦肉精專家」蘇醫師在2016年5月4日到立法院公聽會時,表示瘦肉精不光只影響心血管疾病,還可能讓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病情變重,甚至提高癌症轉移風險達22倍(請看〈瘦肉精有多毒?躁鬱變嚴重,癌轉移增22倍〉)。 他也說萊克多巴胺不只會對心血管疾病造成危害,也可能會對人類大腦的TRAA1接收器產生作用,因而誘發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等疾病(請看〈萊克多巴胺傷心毀腦,蘇偉碩:嚴禁瘦肉精美豬〉)。 可是,醫學文獻裡卻完全找不到萊克多巴胺對人會造成什麼躁鬱症變嚴重、癌症轉移風險提高22倍、傷心毀腦等等情事。也就是說,這些全是沒有科學證據的故事。 我也看到一篇蘇醫師的專訪,它說:「台大的賴秀穗獸醫曾對此表態認為是美國政治施壓的結果,並表示就科學角度來說萊克多巴胺是不安全的,孕婦、孩童、心血管疾病、肝病、腎臟病、癌症等病患萊尤其碰不得」。 可是,賴秀穗教授曾發表認識瘦肉精,他說:「筆者認為農政單位應重視、面對毒性高的瘦肉精在台非法使用的問題,更應邀請消費者、學者及養豬業者,研商一種雙贏的對策,朝正面思考,解除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為禁藥的法令。如能核准使用,一方面可降低養豬成本,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可杜絕非法使用毒性過高的瘦肉精,來危害消費者的健康。」 所以,毫無疑問的,蘇偉碩醫師專訪裡所說的,跟賴秀穗教授所說的,正好是一百八十度背道而馳。 (三) 「乙型受體素」的作用是類似腎上腺素。它會使豬焦躁不安,有攻擊性。而由於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有些豬會四肢癱軟,無法行走,或倒地不起。牛對瘦肉精的反應,目前還沒有關於情緒改變或行動不便的報導。但是,有一篇2014年的報告說,瘦肉精會使牛隻死亡率增加75-90%。這篇報告立刻遭到瘦肉精藥廠的反駁,認為研究設計有缺失。 不管瘦肉精是否對牛有害,問題在於,有必要使用瘦肉精嗎?根據瘦肉精藥廠Elanco的說法,瘦肉精的使用,可以讓養豬業者,每隻豬多賺5塊美金。但有小農戶說,只多賺1塊。不管是5塊或1塊,在不用瘦肉精的情況下,消費者大概也就只是多付幾分美金來買一磅豬肉。那有必要為這麽一點小錢,讓豬焦躁不安,四肢癱軟嗎? 在我最近(2020年8月28日)發表〈瘦肉精:科學似乎總算贏了一局〉之後,有讀者來跟我嗆聲,指責我為瘦肉精背書。可是,他們卻完全沒有看到我曾一再強調我是反對使用瘦肉精的,例如2016年6月22日發表的〈瘦肉精的人道問題及...〉只不過我反對的理由是基於對動物人道的考量,而不是對人類健康的考量(因為合法添加的瘦肉精沒有健康問題)。 (四) 賴秀穗教授在2011年1月19日發表〈不要把瘦肉精政治化〉。他說:「筆者常與養豬業者接觸獲悉,贊成使用合法瘦肉精(培林)的豬農佔絕大多數,只是瘦肉精已被炒作成政治議題,誰在野就反對它的使用。」 BBC中文網也在2016年1月15日發表〈台灣大選:養豬戶稱「瘦肉精美豬不是問題重點」〉,內文寫道: 萊克多巴胺是1999年被核准作為飼料添加劑,所以至今已有21年的使用歷史。美國的三億人口,包括數十萬台灣移民,吃瘦肉精餵食的豬肉,已經吃了21年,但卻沒有任何一個發病的案例。如此無懈可擊的食安記錄,卻被一年數起食安危機的台灣詆詬為「有毒,吃不得」,真不知天理何在,世道哪尋。 更何況,當台灣的政客來美國訪問或過境,難道會跟美國東主說「你們的牛肉、豬肉有毒,我不敢吃」?又或,當他們把子女送來美國念書或拿綠卡,是否曾考慮過他們的心肝寶貝將長期遭受美牛美豬毒害?還有,如果台灣政府真的認為美牛美豬有毒,那就應該頒發勳章給駐美外交人員,以表揚他們為國捐軀鞠躬盡瘁。 瘦肉精之所以會成為食安問題,完全是被捏造出來的。它是政客們免本萬利的政治鬥爭工具,當需要選票時,就裝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狠狠痛罵執政當局罔顧國民健康。而一旦選上成為執政者,就反過來,扮演縮頭烏龜,讓政敵及民眾在龜殼刻上「詐騙集團」。 在我發表〈瘦肉精:科學似乎總算贏了一局〉之後,有一位讀者回應:「如果沒問題,為何台灣禁用?如果有問題,那幹嘛開放進口?」我回答:「禁用是因為國內政治鬥爭贏了,開放是因為國際政治鬥爭輸了(即所謂的「與國際接軌」)」。 我的網站「科學的養生保健」所關心的是健康,而不是政治。我之所以會觸及政治,是不得已的。就是因為政治鬥爭,才會導致台灣民眾相信美牛美豬有毒。我之所以會談論瘦肉精,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希望能消除大家對瘦肉精的疑慮,不要繼續活在政客們捏造的食安陰影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8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分享家人好友你應該知道的真相20190915 餐桌上的謀殺 讀者不必覺得此文有點聳人聽聞,想想現代人的道德觀念,看看當今普遍的價值取向【自己賺錢才是王道,別人的死活與我何干?】,就能理解這些搞養殖的人投放各種添加劑的行為是多麼平常的事情,但是可悲可嘆的是,在這種嚴重危害食客健康的養殖手段舉世皆知的情況下,人們還是照吃不誤,對於那些被慾望束縛的人們,一切真理真相在他們面前都顯得有點多餘,阿彌陀佛! 《雙食記》里的美味謀殺恐怕不只是發生在電影里,當你買了條新鮮的魚或海鮮回家,準備施展一番廚藝給孩子家人做頓營養美味的同時,可能就參與了一場「謀殺」。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據科學家提醒:現在全國所有養殖業,餵養飼料中都嚴重違法添加各種違禁藥品(激素)及各種非法添加物。違法生產者是很可惡,但事實擺在那裡:無任何危害添加劑的飼料,成本太高。 另一個重要事實是,我們每天要吃掉太多的肉了,雞鴨魚牛豬自然生長的速度完全跟不上我們每天要吃下肚的速度!緊張的供需關係讓商家生產者根本等不及它們「慢慢長大」,只有餵激素。你指著人家賠錢賺良心?要怪只能怪我們這張嘴。要不怎麼說「舌尖上的中國人呢?」    為了吃你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在這樣的背景下,吃肉=食毒,給孩子家人吃魚、海鮮=謀殺。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水產養殖和出口大國,大面積和高密度、集約化養殖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病害,於是就有了無窮無盡的藥物和抗生素。近幾年由於藥物殘留超標,出口不出去,養魚的人自己不吃魚,反正有的是人吃。我們吃了這些「濫用藥品」的魚和海鮮,就等於把這些毒素一起吃下去,長此以往,可不是在自殺?!    1、吃避孕藥的魚,婦女食用可致不孕   據悉,避孕藥養魚已經是水產養殖業的潛規則,全國漁業養殖戶都是通過給魚餵養避孕藥的方法使其增肥。煙台某水產老闆透露:海鮮100%都有抗生素,避孕藥1周餵2次。早在2006年,上海就曝光了多種禁用抗生素超標的「多寶魚事件」,前不久上海又爆出「巨型鰻魚」,市面上的鰻魚,體型增大近一倍,人都不敢下筷子~   吃過避孕藥的魚,不僅體態豐腴,而且口感柔嫩細膩,商家賣得了好價錢,我們歡歡喜喜買回家,孩子老公都愛吃,根本停不下來,你好我好大家好……沒有誰會動不動就吃避孕藥,但大家好像喜歡在餐桌上「把避孕藥當飯吃」。那麼內分泌紊亂、不孕不育,嬰兒性早熟,也就見怪不怪了。原來吃養殖魚類會影響生育能力,不知道水產養殖業跟不孕不育醫院有什麼關係??    2、水產品中測出致癌物質   實驗發現,在一些養殖水產品中檢測出了AOZ,這是一種致癌作用很強的物質,不但能夠與組織蛋白結合、很難消除,而且與蛋白結合後能夠釋放出一種誘導生物有機體突變的物質。這些藥物在生物體內代謝變異化合物的危害性甚至比原形藥更大,具有致癌、致畸和基因突變的「神奇功效」。   你,還要吃魚嗎?    3、大閘蟹激素養殖被爆遠超三鹿100倍、吃動物屍體長大   江蘇盛產大閘蟹,中國人都知道。香港人和廣東人愛吃,尤其是,這幾年大閘蟹賣得這麼便宜~~從前,大閘蟹至少要兩年才能長到二兩以上,自從使用了激素,一年就可以上市啦!   據水產部門統計,陽澄湖的一級大閘蟹,每年只產一萬三千隻。但去年香港人吃了一千三百萬只螃蟹(平均每人吃兩只),可見大部份都是冒牌貨。香港人也不笨,《壹週刊》派了記者過去採訪調查,還買了螃蟹送到香港化驗,結果發現:蟹肉里不僅有激素,還有多種對人體有害的抗菌素。   江蘇淡水研究所工程師唐天德說,現在全中國除西藏外,都說出售正宗陽澄湖大閘蟹,但八成以上是雜種蟹,是毒蟹。人吃了這種毒蟹,會影像骨髓和造血功能,孕婦吃了則易患上流產症,胎兒的骨質也會變灰、變脆。   江蘇某蟹場老闆稱「從蟹苗到上市,至少要十種藥,例如:氯霉素、土霉素、乙醇、痢特靈、諾氟沙星、恩諾沙星、病毒靈、多西霉素、己烯雌酚等等。」他還謙虛地說,他們比較守本份,福建人更毒,在蟹產卵時餵避孕藥,這樣母蟹不會變瘦,蟹苗更容易長大。說著,這位蟹場負責人撈出兩只大蟹對記者說:「你看看,多凶,不吃藥哪有這麼凶!」當記者問這麼做不是害人嗎?這位場長直率地說,「現在的魚類、家禽類,哪一樣不是藥物長大的!你不這樣做,別人做,你還能做生意嗎?」   大閘蟹除了吃素(激素、抗菌素),還吃葷——死狗、死豬、死雞、死老鼠、死魚、死蝦……這叫「天然飼料」,一星期放一次,蟹特別喜歡吃爛肉!真的天然嗎?我怎麼聽說很多狗都是走私團伙把流浪狗用劇毒氰化鉀毒死後,再拿來出售的呢?   這些「美味」的大閘蟹,每天一批批搭著飛機連夜運到香港、深圳,為了「不暈機」,大閘蟹們在被撈起之前,還要餵一次抗菌素。上午到,下午上市,晚上香港人就吃到嘴了,多新鮮的。   當年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被稱為最勇敢的人。但今天,敢吃中國大閘蟹的人,還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4、別天真了,黃鱔、烏龜、蛇……都愛吃激素   你知道如今的黃鱔為什麼長得這麼快嗎?因為它們都「愛吃」激素。這些激素吃進人的肚子里,在人體內七、八年還要發揮作用。   市場上賣的即食海參,不僅要添加抗生素,最後還要用福爾馬林泡。   烏龜和蛇都用避孕藥「增肥」,真是「大補」。   還有多寶魚、大黃花魚、黑魚、金雕……「我們現在吃的而且只要是海水養殖的魚類,都有大量抗生素投放。我瞭解的還沒有不加的,100%吧,不加不行啊,賠錢的事誰做,這個算是行規了。」難怪養魚的人和賣魚的人基本都不吃魚了。    5、中國年產20萬噸抗生素,「人一半,動物一半」   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醫院教授肖永紅根據中國國內抗生素的產量估計,中國每年生產約20萬噸抗生素,大概「人一半,動物一半」。   據廣州《南方週末》報道,中國每年生產700噸諾酮類(一種抗菌素),但其中有一半被蟹場、蛇場、烏龜場、黃鱔場等養殖業用掉;再加上其他種類的抗菌素,不知總數有多少噸,最後全部轉到了香港人、廣東人,以至各地中國人的肚子里,不知慢性殺死了多少國人。還記得當年的SARS嗎?   避孕藥、安眠藥、激素、抗生素等藥物在水產品領域的濫用,在當今恐怕還只是冰山一角。在這樣一個道德真空的末法時代,人不顧一切想要發家致富的欲念,可以誘發出人性中最冷漠、最惡毒、最瘋狂的部份。 是不吃餓死還是繼續輪回在「舌尖上的地獄」?但人生總不至於太過絕望。吃素總安全過吃肉,少吃一點、吃慢一點、肯耐心等待它們自然生長,總要好過讓動物們拼命吃激素來追趕我們的口腹之欲。別忘了還依然有人堅守在有機綠色行業的良心起跑線上,別因為它們的慢和看起來高一點的成本,就眼睜睜看著它們因為無法生存而默默加入了「大多數」的行列。 (網路佳文分享)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