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8 個月前
1. 晚年四學:
學會欣賞自己
學會把握自己
學會照顧自己
學會依靠自己

2. 晚年四是:
靜觀其變是一種能力
順其自然是一種幸福
得體退出是一種智慧
老得漂亮是一種境界

3. 晚年四別:
別擔心
一切都會變好的
別害怕
天不會塌下來的
別後悔
誰都會做錯事
別傷心
生活是美好的

4. 晚年四好:
少年好不如晚景好
日子好不如平安好
財產好不如身體好
積金好不如積福好

5. 晚年四悟:
羨慕他人 浪費自己
怨恨他人 氣壞自己
寬容他人 豁達自己
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6. 晚年四淡:
淡泊名利
淡忘年齡
淡化衣食
淡水交友

7. 晚年四不:
不管
自己管不了的事情
不看
自己看不慣的事情
不做
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不給
自己的兒孫做牛馬

8. 晚年四笑:
在吃虧的時候 坦然一笑 是一種豁達!
被誤解的時候 微微一笑 是一種素養!
受委屈的時候 淡然一笑 是一種大度!
很無奈的時候 達觀一笑 是一種樂觀!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巴菲特也給了女生兩個擇偶的建議: 第一,找一個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因為在巴菲特看來,找一個不如自己的人是一輩子的麻煩; 第二,趁著年輕的時候將自己嫁出去。巴菲特是一個未謀勝、先慮敗的人,結婚之初就不能不考慮萬一離婚怎麼辦。 在他看來,找一個收入比自己低的人,將來離婚還得養他,實在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事實上,我身邊一些優秀的女性就沒少吃這種虧。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分享好文~ 《水低為海,人低為王!》說得真好!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實是一種修養,一種風度,一種高尚的境界,一種達觀的處世姿態,是心態上的一種成熟。狂傲大多源自內心的虛弱,怕被人瞧不起;謙卑源自於內心的力量,怕被世俗干擾。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是低調的。 水低為海,人低為王!說得真好。 事實上,一個人的輕和重、貴與賤,絕不是自己能夠定下標準的。平靜謙和,才是最重的分量。 英國文學家蕭伯納一日閒著無事,同一個不認識的小女孩玩耍談天,黃昏來臨時,蕭伯納對小女孩說,回去告訴你媽媽,說是蕭伯納先生和你玩了一下午,沒想到小女孩馬上就回敬了一句:你也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瑪麗和你玩了一下午。 後來,蕭伯納對他人講,人,切不可把自己看得過重。 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被一個貴婦人當作搬運工搬箱子,托爾斯泰十分愉快地完成了這項工作,並且得到了一盧布的報酬,當貴婦人得知這個搬運工是托爾斯泰時,羞得滿臉通紅,想要索回那一盧布,托爾斯泰卻高興地說,不,這是我勞動所得,和稿費同樣重要。 在我們想方設法地為自己貼標籤將自己拔高,生怕別人不認識我們的時候,真正的高人卻在努力撕掉自己的標籤,放低自己,一心尋求自身的突破。 水低為海,人低為王!說得真好。 班傑明·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那時他年輕氣盛,挺胸抬頭邁著大步。 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搓,一邊看著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門。 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訪問我的最大收穫。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只有謙卑的心態才能讓人保持初心,獲得力量。 這種力量能讓人在最艱難的時候站起來,在最風光的時候不迷失。 水低為海,人低為王!說得真好。 著名表演藝術家英若誠曾講過一個故事。他生長在一個大家庭中,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個人坐在大餐廳中一起吃。有一次,他突發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吃飯前,他把自己藏在飯廳內一個不被注意的櫃子中,想等到大家遍尋不著時再跳出來。尷尬的是:大家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飯飽,大家離去,他才蔫蔫地走出來吃了些殘湯剩菜。從那以後,他就告訴自己:永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則就會大失所望。 一定要學會認識自己,千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很重要,但是離了誰地球都照樣地轉。 水低為海,人低為王!說得真好。 放低自己,並不是為了貶損自己,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專注。 放低自己,力量才會向你匯聚。 「水因善下終歸海,山不爭高自成峰」, 高人,總在靜默中偉大。 2018、12、2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DTRoF9XgTg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他,不只是我的爸爸/韓冰 「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我想這個世界上十個有八個女兒會這樣形容她們的父親。我不會告訴你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他只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之一」,並不因為我是他的女兒,而是因為我的爸爸是韓國瑜。 不管在哪個職務,無論是對長官還是下屬,他總是先顧及別人,才想到自己,永遠把自己放在後面。他在北農一戰成名之後,大家看到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爸口才真好!」但其實我從來都沒有特別注意到他的口才,我只覺得他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人,讀過很多書、見過很多世面、喜歡天南地北談天論地、又有一種天生的幽默感,只要他願意,有他的地方一定有很多的歡聲笑語。 雖然他平常很隨和又有點無厘頭的喜感,但他絕對不是沒有個性的人,他對欺負弱小的事情完全零容忍,這是他的底線,他對「人」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敬意,也因此常常告訴我們要尊重所有身邊的人,尤其是為我們提供服務的人,包括司機、店員、攤販、服務員、廚師、保安、理髮師等等,因為他們不只是做一份工作,更是幫助我們生活變得更容易、更美好的人。 除此之外,在我心裡,他和一般既希望小孩開開心心長大、但是又希望子女成龍成鳳的爸媽完全不一樣,他是真心希望我們快樂,他從來不會強迫我做我不喜歡的事,遇到我們頻率不同的時候,總是客觀的從不同角度分析事理給我聽,也會用開放的心態接受新的觀念,樂觀、理性又不古板的他是我最可靠的靠山,遇到再不如意的事情,總是叫我笑一笑,再一起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果要我為他下個註解,我要說,他真的是一個用最開放的心去了解兒女世界的爸爸,他也是一個非常溫暖的人,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他總是先照顧別人而常常忘了照顧自己。他的善良、努力與仗義,我從小看在眼裡,總覺得這些優點可能會讓他在政治圈裡面過的很辛苦,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優點,我相信他會是一個努力照顧市民、帶給市民幸福的好市長。 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之一,他現在不只是我的爸爸,也是你們的高雄市長韓國瑜。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白龍王告誡:人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 男人的脾氣影響他的事業,女人的脾氣影響她的婚姻,每天看一遍,慢慢你會改變! 泰國的傳奇人物——白龍王告誡:人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 很多人來到這裡都問我: 我的事業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緣好不好?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氣好不好? 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 第一「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 認錯的物件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上帝,甚至向兒女或是  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 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二「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 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 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 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隱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萬事都能消除。忍就是會處理、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 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瞭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隻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人生的歲月有限,認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 看到人家的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 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們,所以我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雅文欣賞 人到老年,學會拐彎是一種大智慧!轉告所有中老年朋友! 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享年112歲。一次,央視崔永元問起他的長壽秘訣時,周老說:“凡事要想得開,要往前看。” 主持人開玩笑地說:“要是我還是想不開呢?”周老跟著一句說:“拐個彎,不就想開了嘛!” 其實,很多中老年人過得很累、活得不快樂,就是因為沒有學會拐彎。 人到老年,要學會拐彎 人生天地間,路路九曲彎,從來沒有筆直的。水能直至大海,就是因為它巧妙地避開所有障礙,不斷拐彎前行。 人生路上難免會遇到困難,與其死磕糾纏,拐個彎繞一繞未嘗不是個好辦法。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只要心念一轉,逆境也能成機遇。只要你心裡拐個彎,就會路隨心而轉從而超越自我,開創新的天地。 心態拐個彎,壞事就是好事. 人生之路,有崎嶇有平坦,總有許多溝坎需要跨越;生活之味,有苦辣有甘甜,總有許多鹹澀需要品嘗。 旅途在前進時候總有拐彎的地方。前進需要勇氣,拐彎需要智慧。路不通時,選擇拐彎,心不快時,選擇看淡;情漸遠時,選擇隨意。 人到老年,遇到不順利的事情,不要失望。遇到苦難,想好的一面,不要想壞的一面。這樣子你就愉快了。 生活拐個彎,快樂過好每一天. 清晨睜開眼,我們就要對自己說:“今天是最好的一天!”不管昨天發生了什麼,都已成為過去,無法改變。 不要讓昨天的煩惱影響到今天的好心情。做一枝傾情綻放的花朵,盛開時無須肆意遮掩,凋零時坦然面對淒涼,用簡單快樂之心,笑迎人生,笑看夕陽。 人到老年,與其帶著煩惱朝前走,還不如爽快地來一個拐彎。在拐角處,也許一不小心就碰上幸福。 觀念拐個彎,不如任性老去.每個人只年輕一次,所以青春可貴。可每個人也只能老年一次,所以老年也是珍貴的!人生每一個階段都珍貴,何必要厚此薄彼呢? 請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時光,催老了我們的容顏,卻豐盈了我們的人生。請相信,青春的可貴並不是因為那些年輕時光,而是那顆盈滿了勇敢和熱情的心,不怕受傷,不怕付出,不怕去愛,不怕去夢想。 人到老年,青春的逝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熱愛生活的心。與其羡慕青春,不如保持年輕心態,任性老去! 人際拐個彎,少生氣,多寬容.要善於團結周圍的人,該收斂時收斂,該隱忍時隱忍,要有氣度。生活不會虧待有雅量的人,待人要厚道,讓善念相伴一生,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 每個人都不容易,學會寬容和理解,對人對事留有三分餘地,也為的是日後好相見。但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必為任何人勉強自己。 人到老年,不為難別人,不苛求自己。有幾個知心朋友,有幾個興趣相投的朋友,生活就會充實快樂。 一路艱辛,也有一路風景。 走過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過一些山,才知道艱難;趟過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過一些坎,才知道超越。只要你願意走,路的盡頭依然是路。 由此可見,拐彎在人生的字典裡就出現了願不願、會不會、善不善拐彎的多種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萬別的人生,演繹出五彩繽紛的世界。 此路不通時,可以換種方式方法,殊途同歸也是一樣;此路不通時,可以另選別路,人生,哪裡有什麼“非如此不可”,取長補短,才是明智之舉;此路不通時,換種心情去體驗人生,也許會發覺逆境也是機遇,痛苦才是成長。 人生路漫漫,學會拐彎,學會變通,才能在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 那些願意拐彎、會拐彎、善於拐彎的人,總是能老得輕鬆,活得漂亮! 人到老年,學會拐彎是一種大智慧,說得太好了,看完非常贊同!發給身邊的朋友們品味品味~ 文章來源:新老人 https://youtu.be/tIBhKRoJjn0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俄國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說:“快樂是養生的唯一秘訣。”。快樂與健康是天然相連的,進入老年後如何讓自己更快樂呢? 1. 如果你已經 50-80 歲了,就該明白:你早已經不是超人,不要整日疲於奔命,應該活得從容。比如飯應一口一口吃,事要一點一點做。光從容還是不夠的,適當的時候還是要秀一下自己,讓平淡的日子亮起來。 2. 如果你已經 50-80 歲了,就該明白:生活品質的優劣,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天天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不見得就是生活品質高。只有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才是品質生活。 3. 如果你已經 50-80 歲了,就該明白:親情的疏離是切膚的傷痛。淡一些、諒一些、忍一些,會使我們的心寬一些、和一些、暖一些。 4. 如果你已經 50-80 歲了,就該明白:選擇朋友很重要。和樂觀、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你也會變得樂觀開朗。 5. 如果你已經 50-80 歲了,就該明白:學習還是很有必要的。活到老,學到老。關注與自己職業和愛好相關的新知識。大膽嘗試感興趣的事,如滑雪、衝浪、跳傘等。 6. 如果你已經 50-80 歲了,就該明白: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有些問題是需要自己去解決的。要相信自己,直面挑戰,視困境為機遇,學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7. 如果你已經 50-80 歲了,就該明白:地位和榮譽只不過是一個杯子,而您的修養和品性才是你杯中的東西。夜光杯中未必盛的就是葡萄美酒,也可能是一杯濁水。粗瓷盞裡未見得就是白開水,很可能悶的是一盞極品龍井。 8. 如果你已經 50-80 歲了,就該明白:心存感恩的人過得更快樂。對於任何祝福,無論大小都應懂得感恩。擁有的家庭、工作和朋友,都應知道感激,不妨親口告訴他們,生活中因為有了他們,你才感到快樂。 9. 如果你已經 50-80 歲了,就該明白:笑一笑十年少, 笑口常開沒煩惱。對自己對生活都不要過分嚴肅。試著發現身邊的點滴樂趣,適時地幽默一下,讓生活充滿笑聲。 10. 如果你已經 50-80 歲了,就該明白:有個照顧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沒有照顧你的人,就自己照顧自己。要保證休息、運動和健康飲食,經常以有趣、刺激的方式練習大腦,活躍思維。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養老理念。 .... 記得發給更多 50-80 歲的親友們~
    2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嚴凱泰經典名言寶貴一堂課: ①經歷比學歷更重要。 ②我最怕人家說我驕傲,我也最恨自己驕傲,但有點自信不代表就是驕傲! ③我提醒我自己,要有自律的精神、要有危機感。 ④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偉大,交朋友也沒那麼困難。 ⑤跌跤也是一種學習,但不要天天想換工作,因為滾石不生苔。 ⑥我對女兒「零期待」,只希望她快樂成長! ⑦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 ⑧我不和世界抗戰,反而有時間啟動更多靈感。 ⑨如果是看著景氣做事,那什麼事情都不要做了,那大家都留在台灣,什麼都不要動了,大家都存錢也不要花錢。 ⑩我要的人就是能跟得上時代、跟得上社會需求,能夠打仗的人。 ⑪賺錢或虧損要看企業自己,不能怪國家、怪社會。 ⑫年輕人應該多多「認命」,找到自己的路;但也不能只會「聽命」,畢竟有創新力,才有未來! ⑬帶人要帶心,當部屬犯錯的時候,你不要做得太過分。 ⑭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成功,將來一定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失敗。 ⑮當你不停怨天尤人,其實是自己對不起自己。等你30幾歲、40幾歲的時候還一事無成,那種壓力就來了。像我那些朋友,他們的人生大概算是結束了,什麼都不是。 ⑯賺多少錢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高興的事還是對得起我老媽媽以及爸爸! ⑰管理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有些人說不能把情感放在任何一個企業,但若不把情感放在企業裡面,我就懷疑那你是不是真的在用心經營。 ⑱經理人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做到通才。學過機械外,還要做各種訓練,使自己成長茁壯,這非常重要,這是全世界企業都缺的人。 ⑲你可以去做些嘗試,但試了兩、三件事後,就要選定一件來做,千萬不要不停地試,不要老是覺得這個工作配不上我。 ⑳我碰過很多人來跟我嗆,特別對你衝,表示他是忠臣。我想說神經病,可以easy(輕鬆)講的事情,沒有必要這樣。所以情緒管理很重要,不要兇巴巴的去跟同事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必用嗆聲的。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我正在改變》 楊麗花 台灣出版社兼職總編 楊麗花: 寫得好,建議好好看看! 強烈推薦 作者是演歌仔戲的那位楊麗花喔! 《我正在改變》 台灣出版社兼職總編 楊麗花: 有位朋友過了六十歲,我問他有何改變? 他回答說:1.我正在改變!以前我愛父母、兄弟、配偶、孩子、朋友,但現在我已開始愛我自己 。 2.我正在改變。我瞭解到,我不是上帝,我扛不起整個世界。      3.我正在改變。我不再和老伴計較,任何事情都由他(她)去吧!人生苦短,讓他(她)做些自己願意做的事情吧,上帝留給我們的時間都已不多了,順其自然、由他(她)去吧!不給他(她)的人生留下遺憾。      4.我正在改變。付計程車費時我不再等著司機找零錢,給他點小費或許會換來一個微笑。畢竟他為了生計比我辛苦多了。      5.我正在改變。我不再對老人說,“這個故事你已講很多次了”。 畢竟這個故事讓他們重拾回憶,重溫往事。       6.我正在改變。我學會了不再糾正別人,即使是他們有錯。畢竟,讓每個人完美,不是我的責任。能讓事情平和愉快更值得珍惜。      7.我正在改變。我大方地給予讚美。這不僅讓對方心情變好,自己也受益。 8.我正在改變。我學會了不要為襯衫上的摺痕或斑點煩惱。畢竟,人格勝於外表。      9.我正在改變。我遠離那些看不起我的人,因為他們不懂我的價值。      10.我正在改變。我學會不要為堅持己見而破壞了朋友關係。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11.我正在改變。我學會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畢竟,真的有一天會是最後一天。      12.我正在改變。我正在做使自己快樂的事,我應該讓自己快樂,這是我對自己最應負的責任。      青絲已去,白髮染頭!回首人生之路, 一腔熱血東流。有的還沒退休,就被上天接走; 有的退休不久,又躺醫院床頭; 我等非常幸運,仍在到處晃悠!!無論同學還是戰友,大官還是小官,無論官民窮富都要感恩知足,快樂向前走!     現今的我們:已失去了青春的激情。也淡化了中年的勁頭。經歷了人間不平事。喝盡了 塵世紅白酒。展示了你我的善與美。藏起了自己的苦與愁。上奉養父母盡孝,下操勞子女紛擾。我們捫心無愧,要快樂地向前走。!      我們超越了君王,不上早朝, 能知天下大事。 不用筆墨,可寫文章錦繡。 不問龍王,能知四海波瀾。無須騰雲,可在藍天行走。高鐵飛機,已讓地球縮小。電腦網路,已讓天涯牽手。我們趕上好時代,就要快樂地 向前走!      我親愛的同學們,自然規律要看透,早走遲走都得走。 多想一些開心事,莫為生計去發愁。憑藉一個好身體,多吃一口是一口。夕陽路上,, 快樂向前。不留遺憾,不留後手。活一個壽比南山松不老!  樂一個天長地久,常聚首…… (作者:台灣出版社兼職總編 (楊麗花)
    6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他人之惡,不上我心] 這是一篇非常棒的學習哦!與您分享,希望您能受用無窮,幸福美滿哦。 學會「正念」療法, 提升免疫力。 作者:洛桑加參。 我從醫的初衷源自父親, 我來自雲南香格里拉藏區, 是西藏人, 曾在拉薩出家2年, 自幼即對源於佛學的藏醫藥學特別感興趣。 13歲離開青山環抱的家鄉到外地求學, 曾至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St. Philomena College)攻讀物理系, 後來以交換學生的身分, 前往文藝復興時期創建的德國佛萊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eiburg)進修, 也是學物理。 2000年因緣際會來到台灣, 實現兒時的從醫夢, 考上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學習西方醫學知識的同時, 也繼續研究東方的藏醫藥學與中醫養生概念。 輾轉流連許多地方之後, 希望能建立一座 結合西醫、中醫、藏醫的教學醫院, 這一切皆源自父親對我的影響。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帶來中國儒家文化與印度佛學, 直至今日, 9成以上西藏人篤信佛教, 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都脫離不了佛法; 而我也是出生在以和為貴的佛教家庭, 父親常常提醒我: 「做人不光只是自己開心就好,要讓大家都開心,對社會有貢獻。」 家裡有些親戚是藏醫, 小時候看他們幫助 許多愁苦的病人恢復健康、笑容, 讓我心生崇拜, 那時候我就很單純地想: 「我也要當醫生,這樣可以讓大家都開心,父親也會因此感到高興。」 積怨, 對自己二次傷害。 印象中, 我從沒見過母親生氣、 不曾被父親罵過, 甚至我還懷疑, 他們夫妻倆根本沒吵過架。 兩老整天笑咪咪, 不像是有本事吵架的人。 認識我的人 也幾乎沒看過我發脾氣, 很多人覺得很神奇, 「如何能一直心平氣和?」 其實來台灣之後, 我才覺得大家更「厲害」, 情緒 起伏大、衝動、 容易生氣, 難道不覺得累嗎? 對我而言,生氣超累的, 不但耗損精力, 還會降低智商。 聽著病患訴苦, 我常納悶, 大家到底哪來這麼多事 可以煩心、煩到晚上睡不好? 看新聞, 現在的小朋友被同學打一下,家長馬上氣沖沖怒告學校, 嚷嚷著要討公道, 要求老師道歉、 對方家長認錯, 在我的家鄉幾乎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 西藏小孩很頑皮, 平常在外面玩得一身土、 一身泥, 男孩子追逐打鬧稀鬆平常, 甚至還拿石頭丟來丟去, 我現在手上還有小時候被石頭劃到留下的疤痕呢! 由於家訓之一為 「他人之惡,不上我心」, 所以當時我手流血了, 跑回家「哀爸叫母」, 還來不及說玩伴的不是, 父親便先趁機教我 「如何原諒」, 沒有顧好自己 是自己要負責, 不能隨便怪別人; 就算別人 有心或無意 做了不好的事情傷害到你, 你也沒必要往心裡去。 積怨 是對自己的二次傷害, 真的沒必要跟人家 生氣、賭氣, 還不如包一包傷口, 趕緊繼續去玩。 樂觀, 提升身體免疫力。 念了醫學院、 讀了許多論文後, 我才知道積怨真是要不得, 很多病都是積怨而來的, 煩人、惱人 傷的是自己的身體。 為什麼你討厭的人沒事, 自己的健康反而出問題呢? 要從免疫力說起, 樂觀、懂得轉念的人, 確實可以轉病為福, 因為他們體內 有較多的輔助T細胞( Helper T Cells), 是一種在人體免疫反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淋巴細胞。 樂觀的人, 輔助T細胞消滅癌細胞的效能強大; 悲觀厭世、長期壓力大且不懂得釋放的人, 往往免疫力低下, 一旦生病、開刀, 不僅復原速度不如樂觀的人,疾病復發機率也較高。 大我與小我無二  因果終將回歸自身 佛教哲學 把繁雜的宇宙萬物 簡化為最基礎的5種元素, 將人(小我) 視為由 地水火風空5元素構成的小宇宙, 包含萬物的大宇宙(大我) 也由相同的5元素組成, 大我與小我的基礎「成分」 其實無二, 大我有的東西, 小我通通有, 並且會互相影響。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從一粒微塵中 能看到整個世界, 也能看到自己, 就是這樣來的。 然而,哲學的話語 對一個還沒開智慧的小孩來說, 實在艱深, 父親嘗試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我: 「如果你對每個人都很好,那每個人都會對你很好。」 自我與他人之間 是雙向的動, 你對人生氣、罵人、打人, 這些氣、難聽的話 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就是因果; 相反的, 如果你放生、用仁慈的心 去做一件事, 自然會得到好的果。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用正確的想法 去做正確的事, 就不用擔心壞事厄運纏身。 利他, 受益最多的是自己。 我現在出書,在廣播、電視、演講場合中, 經常告訴 大家的「利他」觀念 就是父親教我的。 研究預防醫學後, 我發現只治療 某個生病的器官, 是「見樹不見林」的作法, 只能暫時救急、治標; 若要讓人的身心靈 得到完美的健康平衡, 學會「利他」 才是治本的關鍵。 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 人我關係的緊繃、 疏離對養壽不利; 而感覺被愛、願意付出愛, 尤其是不求回報的老人家, 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比例特別低。 研究證實, 付出愛心、利他、交朋友 能保護大腦、避免早衰。 從前父親叫我利他, 我調皮回嘴: 「我什麼都沒有啊! 怎麼利他? 還是等我發達了, 再來好好利他吧!」 見我耍賴, 父親依舊笑咪咪、 不慍不火地回答: 「不一定要給人家很多錢、 很多好吃的, 講一句好話就是利他, 跟人家分享 你會的事就是利他。」 「正念」療法 做自己的良醫。 這幾年我接觸至少上千名病患, 根據我的臨床經驗, 大膽地 把「健康」、「快樂」、「利他」之間畫上等號。 除了正規的醫療流程外, 我還加上「正念」(Mindfulness)療法, 讓病患 每天做一點小改變: 愛心多一點、 情緒少一點、 多講一句好話、 少吃一碗白飯、 多為自己做件開心的事、 少抱怨他人一句、 多睡好覺、 少煩工作、 多原諒一個人、 少罵人幾句、 多分享知識、 少說八卦……等。 讓情緒轉好、 保持心情愉悅、 使快樂指數升高, 能大幅提升 免疫細胞的活性。 用正念、正思維過生活, 只要願意每天改變一點, 6個月後 再來看, 心寬, 身體自然而然放鬆, 因長期壓力累積出來的慢性病, 皆能獲得良好控制。 利他不難, 想要不生病 更是一點都不難, 透過身心靈 全面關照的預防醫學, 從學習利他做起, 人人 皆能成為掌握 自身健康與幸福的良醫! 他人之惡,不上我心!
    19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北京著名女作家楊絳於5月25日2016年高齡105歲過世,下面是她在103歲時的一段鼓勵文章:【善待暮年】...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不經意間我們正走向人生的暮年。從呱呱墜地到兩鬢染霜,歲月的行囊裡装滿了酸甜苦辣。接下來,在夕陽的路上能走多遠,取决於我們的體魄和心態。 在曾經的歲月裡,每個人都會有大小不一的光環,但這光環已是“過去式”。當光環退去,誰都是柴米油鹽,誰都是一介布衣。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内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今天,我們生活的國度裡,銀髮浪潮席卷而來,老年人的比例越來越高,年輕人的負擔越来越重。老年朋友們,何不錯開尖峰時間出行,给公共交通緩解壓力,與年輕人相互理解、相互關懷、相互尊重,何樂而不為?不要满懷焦灼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們有各自的生活和事業,他們像永不停歇的陀螺一樣,上有老下有小,“老”是“夕陽”,“小”是“朝陽”。“朝陽”總比“夕陽”更令人關注和憧憬,這是動物繁衍生息的法則,是規律,誰也不能違背。記住,年輕人永遠比老年人忙。人生,夫妻也好,母女父子也罷,不管是怎樣的水乳交融、心心相繫,每個人都是生命的獨立個體,因此,我們要學會在孤獨的時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時候给自己温暖。老要有老的風骨,老要有老的優雅,正如春華秋實,四季輪迴,各有風采。暮年是美好生活的開始,是一種從容、恬闊、悠哉遊哉的状態。願我們保持一顆寧静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寬容,寵辱不驚、去留無礙,微笑向前,善待暮年的自己。
    2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