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說口罩只要沒有太髒可以用電鍋蒸30分後再風乾或烘乾能再使用

現有回應

  • uienwt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此類吹風或是蒸煮吹口罩可能導致變形,或者導致過濾纖維損壞影響保護作用,不建議用這種方式殺菌。

    出處

    http://kuaibao.qq.com/s/20200128AZP0CW00?refer=spider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4311498
    5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4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目前全球口罩嚴重缺乏, W H O也表示口罩價格已經上漲了20倍,而且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 新聞媒體報導說可以用電鍋蒸口罩消毒,可以讓口罩回收再利用。但是很多人用電鍋蒸口罩都把口罩烤焦了或者弄壞了。 我有一位非常有科學頭腦的朋友,提供給我,他用電鍋蒸口罩消毒的步驟照片,在這裡供大家參考,可以幫助我們回收口罩,避免陷入沒有口罩可用的恐慌中。 我朋友特別提醒我:一次只蒸一個口罩,而且建議只針對自己使用過的口罩消毒。水量大約是電鍋的量杯二格,開關跳起後,過個3-5分鐘,再打開電鍋蓋,拿出口罩,即完成消毒。從來電鍋中拿出來的時候很燙,要小心。 (提醒:如果你的口罩夠用的話,不一定要用這個方法做消毒回收)。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口罩復活方法 2020-02-01陳偉寶 一般口罩正常使用可達6到8小時,如果遇到一些不正常狀況,必須要盡快更換新的,譬如遇到大量的飛沫,口罩被水弄濕,進出極高風險的場所,例如病房等等,口罩要捨棄,不適合復活使用了 如果有新的,換用新的吧!舊的給丟掉,但假如沒有新的補給,每天正常使用後的的口罩,不要丟掉,經過下面的復活方法,可以繼續使用,雖然沒有新的那麼好,凑合著用,一般生活環境下是0k的,總比沒有口罩要好 請注意復活後再使用的口罩,僅限同一個人使用,不可以給別人用喔 復活方法很簡單: 口罩平放,用紫外線燈照射,通常半個鐘頭就夠了,翻過面再照半小時,如果沒有醫學用的紫外線燈,可以用一般烘碗機裡面的紫外線燈,就可以了,照射以後的口罩放在乾淨乾燥的環境中,靜置3天以上,就復活了,可以再使用, 大概有四個口罩就够,輪流使用,一直撑到有新口罩為止 不要用電鍋蒸氣消毒,水會把紙糊掉,也違反乾燥原則,乾燥三天以上,病毒自然死光光 我是陳偉寶醫師(醫字010623號) 2003年SARS期間,我們也缺乏口罩,曾經靠3個口罩,循環使用一個多月,還是平安渡過 再強調一次,有新的就換新的,沒新的才再復活使用 與其在寒風中排隊苦候,不如在家喝杯熱茶 祝大家平安
    4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 開刀房使用「布口罩」對資深的醫療人員可能不陌生,我的年資還不夠,從實習醫師開始就是一次性、拋棄性的「不織布口罩」。 人力成本、過濾功效是主要的考量,這種每個1-2塊錢便宜的醫材廠商在台灣實在沒有競爭力,全世界都ㄧ樣,大半部份都只能由中國製造來降低成本,中國一出事,當然全世界都「口罩」荒了! 「布口罩」在我數年前到泰緬邊境的醫院義診就遇到,布帽、布口罩,偏遠醫院也不會產生過多的醫療廢棄物,當時戴起來,又新鮮又環保! 製造方法: 1. 到台南「大菜市」的布莊挑一塊喜翻的布,這一塊藍布是日本京都棉布,每呎55元(30*105公分)可以做3個! 2. 找個會裁縫的高手。 3.拿個紙口罩給他當尺寸樣本! 30分鐘後,口罩就生出來了! 臨床使用上當然會有好奇的問題產生! Q口罩有沒有消毒、無菌? A你呼吸的空氣有消毒過嗎?布口罩只要每日清洗,或是口水太多、濕了,就換! Q 布口罩有沒有過濾效果? A 一般使用的外科口罩,密合效果也不是百分百,大部分氧氣還是從口罩側面出入,除非是密合度極佳的N95口罩! 可是N95醫療上也只能在重要關頭配戴,低風險的環境不用配戴,因為戴了你也撐不久! 「平常人不需要」! 有心臟病的絕不能戴,前幾天看到一位老伯伯,只是戴外科口罩就呼不到氣,胸悶!送急診了! 我的布口罩背面有個開口,可以把濾材放進去! 重點來了!!! 看到沒!「有濾材」的布口罩! Q蛤,濾材那裡來? A 一般外科口罩的布織布就是它的濾材,「熔噴不織布」,纎維可以到1-5微米。 這種獨特的毛細結構就是過濾的好材質,外科口罩的三層結構就是前面防水的不織布(防水是不是也防氣?有沒有戳到盲腸?)。 中間的「熔噴不織布」,後面再加一層普通不織布,黏貼而成! 你有本事找到「熔噴不織布」算你厲害,應該都被政府徵用了! 沒有「熔噴不織布」也不用哭! ㄧ般布織布也可以,不織布在周遭常可遇到! 你家的「不織布」抹布、尿布、紗布、濕紙巾、衛生棉⋯⋯都是,記得要用「新」的,這種錢不要省! 我用的不織布是濕紙巾,打開後讓它乾燥後再塞進去!衛生紙也行!有更適合、方便的材質歡迎提供! 戴口罩只是避面對方的口沫遇上你的口沫,不小心懷孕了!哈哈! 病毒在空氣中微乎其微,要是彼此都沒有呼吸道症狀、發燒,我的布口罩「夠了」,我說「夠了」就是「夠了」再下去就會「牙」起來! 病毒會隨著口沫在環境中存留幾天,所以「勤洗手比戴口罩」重要! 我大部份麻醉的對象都是健康、無呼吸道症狀的產婦,所以布口罩「夠了」! 要是醫療工作是在急、門診、加護病房、開刀房中,容易有血體液接觸,那時候就務必要「外科口罩」或N95! 把醫療口罩留給必要的醫療工作者!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文長,請耐心的看,謝謝。 我每學期都會教到過濾,分別是針對廢水處理和空污防制。課堂上講過濾,自然一定會提到口罩一事,因為口罩也是一種過濾設備,只不過是用在人體而已。 我還在中科院時,有次同事去聽一位生技公司總經理的演講,回來後問我:那個總經理說病毒的大小比N95口罩孔隙度小了一個級數,所以N95口罩根本就防不了SARS病毒,這句話對不對? 我回答:這個總經理只懂一半,把這一半拿出來說,最後的結果當然是錯的! 對於防塵或是防病毒,口罩有效與否,很多醫師和專家講法眾說紛紜,有些混亂,現在我就針對過濾的原理做一說明。 以下要進入正題了。 這裡要說的是很少人談到但是非常重要的過濾機制,當瞭解了過濾機制之後,才好去判斷過濾效果的好與壞。 濾材的過濾機制大致上分成三種:絕對過濾absolute filtration (或稱,表面過濾surface filtration )、深層過濾(depth filtration )、和濾餅過濾(cake filtration ) 。 絕對過濾:是能過的就過,不能過的就被攔截下來,如水泥工篩砂子那樣。和許多人的看法一樣,上述總經理所持的理由就是這種機制。這是錯的,因為絕對過濾這種機制在實際的生活中應用的很少,在工業上只有在製造超純水或是廢水全回收時會用到(使用MF、UF、NF、RO等薄膜技術)。至於口罩,有種奈米口罩是用NF薄膜做的,其孔隙度小於病毒,是可以用絕對過濾的機制來阻擋病毒的,而且其材質是PTFE,可耐任何化學品並具撥水性。 深層過濾:不具完全的攔截功能,而是微細顆粒進入口罩深層藉由沈降、吸附、阻擋等機制去除顆粒,至於吸附是指顆粒碰到濾材本體有相互的吸引力而被吸住。此一機制就像沙窗網線所累積的灰塵一般。如果用絕對過濾的概念來看沙窗,那麼,沙窗會是永保如新。放眼我們所見的濾材,在新的時候幾乎都是深層過濾的機制,只不過,濾材的層數越多,微細顆粒碰觸到濾材本體的機會就會越大,過濾的效果就會越好。這就是為什麼很緻密的N95口罩能夠防病毒的原因。當然,如果口罩內具有靜電濾層是會加強捕捉效果的。 濾餅過濾:無論是絕對過濾或是深層過濾,使用了以後,顆粒都會堆疊在濾材上而形成一層濾餅,由於濾餅是大小顆粒交錯的堆疊,所以其孔隙度也不斷的變小,也更能過濾較細的顆粒。工業上大多是利用濾餅過濾這個機制來進行過濾的。例如:焚化廠的袋式集塵器,在使用前一定會對濾布先預披覆(precoating ) 一層矽藻土粉末,否則會有大量的粉塵排出。又如過濾化工產品戓廢水廠產出的污泥,新的濾布一定要用過一段時間形成濾餅後,過濾出來的水才會乾淨。隨著濾餅的加厚,過濾阻力也會隨之增加,在口罩的表現上就是呼吸困難,N95口罩比較會有這種現象。 綜上所述,我的結論如下: 1.不論是防PM2.5或者是防病毒,口罩的功能不是絕對的 yes or no,再爛的口罩都會有其效果,只是效果較小而已。所以,買不到醫療用口罩也沒關係,使用厚一點而且能夠封緊的布口罩也多少會有效果。(註:醫療用口罩很薄但能有效防止病毒的原因是最外面那層有顏色的撥水層,可以阻擋飛沫進入內層,這種防飛沬的方法和上述所有的過濾機制無關。但請注意,醫療用口罩的防塵效果很差,這就和過濾機制有關了。) 2.載口罩的目的究竟是為了防塵還是防病毒?如果是為了防塵,那麼,口罩是有點髒又不會太髒的效果最好。但如果是有病菌或病毒的疑慮,或者到過疫區,則是丟棄或是消毒再用。 3.我認為在肺炎危機期間,人人戴口罩,對於疫情的防制會有著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們完全不知道誰是帶原者,而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就是帶原者,超級帶原者就屬此類,因為沒症狀或症狀輕微。與人接觸時,大家都戴著口罩,至少可以避免飛沫傳染。 4.口罩不用搶,這是正確的。口罩的材質為PP,又不是紙,哪有用一次就失效的道理?只要沒破洞、刮到、或是到過疫區,我認為都是可以重複使用的。為求保險起見,戴過以後用酒精或漂白水消毒一下。另外一個變通方式就是凖備三付口罩輪流戴,因為據報導稱病毒離開宿主的存活時間最長只有二天。 5.沒有醫療用口罩怎麼辦?前面已述,把病毒當成很小的顆粒,用深層過濾和濾餅過濾的機制,多少都會有效果。家裡總有騎機車用的口罩吧,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總之,到外面與人接觸一定得䳒口罩。 6.所有根據醫生或所謂專家的報導,對於口罩防塵或防病毒的功能都趨向 yes or no ,這是不對的,因為沒辦法那麼精準的劃分。我認為應該分成:特優、優、好、差、特差,5個等級讓購買者自行選擇。 7.政府一再宣導只有三種情況才需要戴口罩,其他時候都不要戴,甚至連搭火車捷運或上學都不需要戴,我認為那是因應口罩數量不足所持的一種不得已的說法。如果你敢賭的話,那就照辦。 我呢,只要是出門,有和人接觸或交談時,我必戴,因為我賭不起。 大致就說到這裡了。
    2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喇叭)[ 法醫 高大成對疫苗猝死的專業解析 ] 6/19網址參閱後心得 : 總結:不要跟任何親朋好友 外人(非同屋住的)一起吃喝,哪怕是一頓飯、一杯酒、一杯咖啡。 記住:現在的Covid19 變種病毒株 是無藥 醫治,疫苗也不保證能起作用的! 全文:防疫最大的破口就是在脫下口罩吃喝時,口沫中的病毒會通過空氣傳播給2-3米內所有脫下口罩的人,包括同桌和隔壁桌的人! 大家還沒意識到的重點: 1)無症狀感染者非常多,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 2)只要跟無症狀感染者同桌吃飯或喝咖啡、飲酒,大家必然會脫下口罩,2-3米內所有人必定受到感染,然後再把病毒各自帶回家傳給同屋的家人。 3)就算有1000人逛超市商場,大家都會戴口罩,不會有人受感染。但是就算只有2人同桌吃飯/飲酒/喝咖啡,一個感染者絕對會傳給另一個人!所以群聚不是重點,而是脫口罩跟外人(非同屋的)吃喝。 4)去年的病毒株可以用steroid等等藥物治療,衛生單位表示:現在開始爆發的病毒株對於steroid完全不起作用,只有等死,或希望自然康復。 5)普通感冒的疫苗,全世界各藥廠都研發了幾十年,還沒研發出一款長期有效的疫苗,而是每年需要打一次。原因是普通感冒病毒每年變種一次。所以感冒疫苗只是對去年的病毒株有效,對於下一年的新病毒株無效。 但是covid病毒株不止是一年變種一次,而是每個月變種一次! 所有現在在市場上的疫苗都是去年研發(今年量產)。去年研發時所採用和針對的都是6個月前的病毒株,但是這6個月以來,病毒株都變種了6-10次。現在的疫苗對於所有這些新變種的病毒株都是無效的!只是對於去年的病毒株有效。 所以別以為打了疫苗就可以到處跟外人吃喝,或者以為康復了就免疫,可能再感染上另一種病毒株。就像今年感冒好了,明年還會感冒的道理一樣,每年感冒的病毒株不一樣 6)各大節日之所以會爆發疫情,不是因為有更多人去宗教場所,或逛街買東西。在這些場景,由於每個人都戴口罩,就算有無症狀感染者在其中,沒有人會受感染!關鍵是:大節日親朋好友一起同桌脫口罩吃喝的人數比平時多。所以平時一桌有2-3人,所以1人傳給1人,大節日一桌有10人,所以1傳10! 7)馬來西亞40幾萬確診者幾乎100%都是因為自己或同屋的家人在近期內有跟外人,哪怕只是吃過一頓飯,喝過一杯酒或咖啡,而對方是不自知的無症狀帶原感染者! 8)無症狀感染者佔了80%,所以除了40幾萬確診者,全馬來西亞至少有100多萬人自己都不知道已經被感染了,但是他們自身免疫力強,所以無症狀,可是他們還是會傳染給他人! 9) 現在的病毒株,比起去年的毒性更強,傳播性更快,致死率更高,而且對所有疫苗不起作用!所以接下來要關注的是每日死亡人數,而不僅是確診人數。 10)很多人誤解政府呼籲少出門的意思。一個人天天出門,一個月30天都天天出門買菜,但他從離開家就全程戴口罩直到返家,那他是安全的。 另一個人所謂少出門,29天關在家裡,只有1天跟(非同屋的)親朋好友吃飯/喝酒/喝咖啡,這位少出門的人被感染的風險是遠遠大於以上那個天天出門買菜的! 11)從金錢角度視之,政府醫院已經滿了,只能refer你到私人醫院。到時你會發現你所買的任何保單,不論醫療卡或人壽,全部不會支付你covid相關的全額醫療費,因為這屬於戰爭/pandemic類的。頂多就人道式reimburse幾千元。但你私人醫院治療收費都是最少2萬/天! 而且是每天要現金支付,而不是出院才支付! 總結:不要跟任何外人(非同屋住的)一起吃喝,哪怕是一頓飯、一杯酒、一杯咖啡。 見面、談生意、聊天等等都不要緊,只要不脫下口罩!為了一頓飯、一杯咖啡,不止可能害死自己,還會連累同住的家人、父母、老公、老婆、孩子..... 記住:現在的Covid19 變種病毒株 是無藥 醫治,疫苗也不保證能起作用的! 分享出去吧!就算只有一個人聽勸而避免感染。 https://bit.ly/3qfymB0
    97 人回報3 則回應3 年前
  • 防疫最大的破口就是在脫下口罩吃喝時,口沫中的病毒會通過空氣傳播給2-3米內所有脫下口罩的人,包括同桌和隔壁桌的人! 大家還沒意識到的重點: 1)無症狀感染者非常多,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 2)只要跟無症狀感染者同桌吃飯或喝咖啡、飲酒,大家必然會脫下口罩,2-3米內所有人必定受到感染,然後再把病毒各自帶回家傳給同屋的家人。 3)就算有1000人逛超市商場,大家都會戴口罩,不會有人受感染。但是就算只有2人同桌吃飯/飲酒/喝咖啡,一個感染者絕對會傳給另一個人!所以群聚不是重點,而是脫口罩跟外人(非同屋的)吃喝。 4)去年的病毒株可以用steroid等等藥物治療,衛生單位表示:現在開始爆發的病毒株對於steroid完全不起作用,只有等死,或希望自然康復。 5)普通感冒的疫苗,全世界各藥廠都研發了幾十年,還沒研發出一款長期有效的疫苗,而是每年需要打一次。原因是普通感冒病毒每年變種一次。所以感冒疫苗只是對去年的病毒株有效,對於下一年的新病毒株無效。 但是covid病毒株不止是一年變種一次,而是每個月變種一次! 所有現在在市場上的疫苗都是去年研發(今年量產)。去年研發時所採用和針對的都是6個月前的病毒株,但是這6個月以來,病毒株都變種了6-10次。現在的疫苗對於所有這些新變種的病毒株都是無效的!只是對於去年的病毒株有效。 所以別以為打了疫苗就可以到處跟外人吃喝,或者以為康復了就免疫,可能再感染上另一種病毒株。就像今年感冒好了,明年還會感冒的道理一樣,每年感冒的病毒株不一樣 6)各大節日之所以會爆發疫情,不是因為有更多人去宗教場所,或逛街買東西。在這些場景,由於每個人都戴口罩,就算有無症狀感染者在其中,沒有人會受感染!關鍵是:大節日親朋好友一起同桌脫口罩吃喝的人數比平時多。所以平時一桌有2-3人,所以1人傳給1人,大節日一桌有10人,所以1傳10! 7)馬來西亞40幾萬確診者幾乎100%都是因為自己或同屋的家人在近期內有跟外人,哪怕只是吃過一頓飯,喝過一杯酒或咖啡,而對方是不自知的無症狀帶原感染者! 8)無症狀感染者佔了80%,所以除了40幾萬確診者,全馬來西亞至少有100多萬人自己都不知道已經被感染了,但是他們自身免疫力強,所以無症狀,可是他們還是會傳染給他人! 9) 現在的病毒株,比起去年的毒性更強,傳播性更快,致死率更高,而且對所有疫苗不起作用!所以接下來要關注的是每日死亡人數,而不僅是確診人數。 10)很多人誤解政府呼籲少出門的意思。一個人天天出門,一個月30天都天天出門買菜,但他從離開家就全程戴口罩直到返家,那他是安全的。 另一個人所謂少出門,29天關在家裡,只有1天跟(非同屋的)親朋好友吃飯/喝酒/喝咖啡,這位少出門的人被感染的風險是遠遠大於以上那個天天出門買菜的! 11)從金錢角度視之,政府醫院已經滿了,只能refer你到私人醫院。到時你會發現你所買的任何保單,不論醫療卡或人壽,全部不會支付你covid相關的全額醫療費,因為這屬於戰爭/pandemic類的。頂多就人道式reimburse幾千元。但你私人醫院治療收費都是最少2萬/天! 而且是每天要現金支付,而不是出院才支付! 總結:不要跟任何外人(非同屋住的)一起吃喝,哪怕是一頓飯、一杯酒、一杯咖啡。 見面、談生意、聊天等等都不要緊,只要不脫下口罩!為了一頓飯、一杯咖啡,不止可能害死自己,還會連累同住的家人、父母、老公、老婆、孩子..... 記住:現在的病毒株是無藥醫治,疫苗也不起作用的! 分享出去,就算只有一個人聽勸而避免死亡,就功德無量了。
    36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注意饮食! 在台灣,一名女孩突然無緣無故的七孔流血暴斃,一夜之間,就奔赴黃泉, 經過初步驗屍,斷定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 那砒霜從何而來? 一名醫學院的教授被邀趕來協助調查。教授仔細地察看了死者胃中取物,不到半個小時,暴斃之謎便揭曉。教授說:「死者並非自殺,亦不是被殺,而是死於無知的『它殺』」 大家莫名其妙。教授說:「砒霜是在死者腹內產生的。」死者生前每天也會服食「維他命C 」,這完全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她晚餐吃了大量的蝦,蝦本身也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她在家吃了都沒有事,但死者卻同時服用了「維他命C 」, 問題就出在這裡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員,通過實驗發現,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鉀砷化合物。這種物質食入體內,本身對身體並無毒害作用,但是,在服用「維生素C」之後,由於化學作用, 使原來無毒的-五鉀砷(即砷酸酐,亦稱五氧化砷,其化學式為(As05),轉變為有毒的三鉀砷(即亞砷酸酐),又稱為三氧化二砷, 其化學式為(As203),這就是人們俗稱的砒霜! 砒霜有原漿毒作用,能麻痺毛細血管,抑制巰基梅的活性,並使肝臟脂變肝小葉中心壞死, 心、肝、腎、腸充血,上皮細胞壞死,毛細血管擴張。故中其毒而死者,常是七竅出血。 所以;為慎重起見,在服用「維生素C 」期間,應當忌食蝦類。 現在很多飲料裡都有維他命C蝦 + 維C = 中毒 感冒藥 + 可樂 = 中毒 榴槤 + 可樂 = 中毒 榴槤+酒也等於中毒喔~嚴重時甚至死亡。 吃榴槤的前後8小時禁飲酒喔~包括燒酒雞,薑母鴨等含酒的料理。 看完後,請不要吝嗇,轉貼給周圍的親友吧! 🧐 法醫 [貼圖] 高大成對疫苗猝死的專業解析 不要跟任何親朋好友、 外人一起吃喝,哪怕是一頓飯、一杯酒、一杯咖啡。 記住:現在的Covid19 變種病毒株是無藥醫治,疫苗也不保證能起作用的! 全文:防疫最大的破口就是在脫下口罩吃喝時,口沫中的病毒會通過空氣傳播給2-3米內所有脫下口罩的人,包括同桌和隔壁桌的人! 大家還沒意識到的重點: 1)無症狀感染者非常多,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 2)只要跟無症狀感染者同桌吃飯或喝咖啡、飲酒,大家必然會脫下口罩,2-3米內所有人必定受到感染,然後再把病毒各自帶回家傳給同屋的家人。 3)就算有1000人逛超市商場,大家都會戴口罩,不會有人受感染。但是就算只有2人同桌吃飯/飲酒/喝咖啡,一個感染者絕對會傳給另一個人!所以群聚不是重點,而是脫口罩跟外人(非同屋的)吃喝。 4)去年的病毒株可以用steroid等等藥物治療,衛生單位表示:現在開始爆發的病毒株對於steroid完全不起作用,只有等死,或希望自然康復。 5)普通感冒的疫苗,全世界各藥廠都研發了幾十年,還沒研發出一款長期有效的疫苗,而是每年需要打一次。原因是普通感冒病毒每年變種一次。所以感冒疫苗只是對去年的病毒株有效,對於下一年的新病毒株無效。 但是covid病毒株不止是一年變種一次,而是每個月變種一次! 所有現在在市場上的疫苗都是去年研發(今年量產)。去年研發時所採用和針對的都是6個月前的病毒株,但是這6個月以來,病毒株都變種了6-10次。現在的疫苗對於所有這些新變種的病毒株都是無效的!只是對於去年的病毒株有效。 所以別以為打了疫苗就可以到處跟外人吃喝,或者以為康復了就免疫,可能再感染上另一種病毒株。就像今年感冒好了,明年還會感冒的道理一樣,每年感冒的病毒株不一樣 6)各大節日之所以會爆發疫情,不是因為有更多人去宗教場所,或逛街買東西。在這些場景,由於每個人都戴口罩,就算有無症狀感染者在其中,沒有人會受感染!關鍵是:大節日親朋好友一起同桌脫口罩吃喝的人數比平時多。所以平時一桌有2-3人,所以1人傳給1人,大節日一桌有10人,所以1傳10! 7)馬來西亞40幾萬確診者幾乎100%都是因為自己或同屋的家人在近期內有跟外人,哪怕只是吃過一頓飯,喝過一杯酒或咖啡,而對方是不自知的無症狀帶原感染者! 8)無症狀感染者佔了80%,所以除了40幾萬確診者,全馬來西亞至少有100多萬人自己都不知道已經被感染了,但是他們自身免疫力強,所以無症狀,可是他們還是會傳染給他人! 9) 現在的病毒株,比起去年的毒性更強,傳播性更快,致死率更高,而且對所有疫苗不起作用!所以接下來要關注的是每日死亡人數,而不僅是確診人數。 10)很多人誤解政府呼籲少出門的意思。一個人天天出門,一個月30天都天天出門買菜,但他從離開家就全程戴口罩直到返家,那他是安全的。 另一個人所謂少出門,29天關在家裡,只有1天跟(非同屋的)親朋好友吃飯/喝酒/喝咖啡,這位少出門的人被感染的風險是遠遠大於以上那個天天出門買菜的! 11)從金錢角度視之,政府醫院已經滿了,只能refer你到私人醫院。到時你會發現你所買的任何保單,不論醫療卡或人壽,全部不會支付你covid相關的全額醫療費,因為這屬於戰爭/pandemic類的。頂多就人道式reimburse幾千元。但你私人醫院治療收費都是最少2萬/天! 而且是每天要現金支付,而不是出院才支付! 總結:不要跟任何外人(非同屋住的)一起吃喝,哪怕是一頓飯、一杯酒、一杯咖啡。 見面、談生意、聊天等等都不要緊,只要不脫下口罩!為了一頓飯、一杯咖啡,不止可能害死自己,還會連累同住的家人、父母、老公、老婆、孩子..... 記住:現在的Covid19 變種病毒株 是無藥 醫治,疫苗也不保證能起作用的! 分享出去,就算只有一個人聽勸而避免死亡,就功德無量了。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大篇論述,醫者救死扶傷,對症下藥。 中醫師在武漢成功救治了3000多例武漢肺炎患者,用中藥治療武漢的新冠狀病毒和類似的病例,到了後期,還有中國的一些民間中醫 通過網絡會診開方,案例總結,有效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大部分都是一到三服藥內起效,至今沒有一例死亡的病例 而中醫內部出現了傷寒派和溫病派的爭論 (所謂的傷寒在這裡指的是人體傷於寒邪之氣),也有經方與時方的爭論。還有的通過各種判斷,來給這次疫情的一個命名,在懷疑它是寒疫還是溫疫,所以又有寒疫和溫疫的爭論。 那麼在中醫這種百家爭鳴的局面之下呢,爭論得是熱火朝天,於是乎在網上的爭論就越來越多 醫學沒有好醫學和壞醫學之分,只有能不能救人之分。醫學是人類和疾病鬥爭的過程當中產生的一種救死扶傷手段而已,而中醫醫學呢?不管你傷寒派,內經派,溫病派,火神派,補土派,中醫都是一個道理,目的只有一個,都是在治病救人。 疫病當中就發現,適合用傷寒方的有效,適合用溫病方的也有效,既然它們都有效,那你還分什麼傷寒和溫病呢? 有這麼一句話“外邪感人,受本難知,因發知受,發則可辨”,這段話的意思很明顯,只要是邪氣侵襲人體,本來我們是不知道它會出現哪些情況,只有它”發生”了症狀和情況我們才能”辨別”它屬於什麼情況,這!也是中醫 ”辨證論治” 的核心基礎,也是疫情當中最有指導意義的一段話。 從西醫的角度說,這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那麼這種病毒呢,如果遇上了陽虛怕冷的人,它可能就會導致類似於寒疫或者寒濕疫;遇上了平時陰虛火旺的人就可能變成溫疫或者濕溫疫,這是要分陰陽體質的,在每個人身上表現不一樣,從臨床當中,我們也得出這麼個結論。那麼辨證論治呢,其實際上是人體感受邪氣之後,也就是感受了這個冠狀病毒之後,發則可辨,發生了什麼情況和症狀,我們就能夠辨別,而不是西醫認為的是什麼病毒,我們沒有病毒的說法,我們叫”戾氣”。 因此可以發現不同體質的人在這次疫情當中,反應的臨床表現是不一樣的。在這次疫情當中呢,陽虛病人感受的可以用傷寒方;體內有火的人感受病邪之後,可以用溫病方;而陽虛病人感受了之後,用了傷寒方有一些這個寒濕入裡化熱的,也能用溫病方。 以下就是使用的方藥,以及為什麼這麼使用以及它的臨床效果。 有人認為,這次溫疫屬於寒濕疫;有人認為,這次溫疫就屬於濕溫疫,就是溫疫夾濕,有人認為是寒疫夾濕。但是夾濕的大家都認可了,確實是有濕。但是寒濕疫還是濕溫疫?有很多抱有不同觀點,甚至有好幾個國醫大師抱的觀點都相反,在南方的某國醫大師認為,這一次的溫疫屬於溫疫夾濕。某個在北方的國醫大師認為,這次溫疫屬於寒疫夾濕,那麼他們有沒有道理呢?從他們的文章中看出統統有道理,但是外行人看誰都覺得誰有道理。 有人認為傷寒就是傷寒,溫病就是溫病,分得特別清楚。但是,通過臨床一線的真實案例證明證傷寒和溫病本屬一家,只要你靈活運用,對證治療,因人而異,沒有不起效的。 人體有 陰-陽-表-裡-虛-實-寒-熱 這些是屬於中醫辯證施治的其中一種, 通過總結,列出以下的這些方藥和辨證的關鍵詞,只要對著這些關鍵詞,用關鍵的方藥,基本上很難出現無效的。 方劑 1: 發熱無汗而喘者,麻黃湯。 只要他發熱無汗而喘,那麼他就屬於表實證,就可以用麻黃湯。 方劑 2: 發熱有汗惡風,用桂枝湯。 大家可能都知道,表實無汗麻黃湯,表虛有汗桂枝湯。在這裡,它適用於所有的外邪外感傷寒或者外邪侵入到人體,與風寒有關的出現這些症狀的,麻黃湯和桂枝湯。只要見到這樣的關鍵詞都可以用,包括這次溫疫,但是呢,如果說不是這個外感的寒,外感的如果是風熱呢,或者風溫呢,那就不是麻黃湯和桂枝湯,但是它們的關鍵詞也不一樣,那麼就可以用《溫病條辨》裡面的 “銀翹散”。 方劑 3: 發熱頭痛,頸項強直,這幾個關鍵詞出現後,葛根湯。 發熱頭痛頸項強直的用葛根湯,而且葛根湯在這次疫情當中也用到很多,在網上流傳的說是一個女西醫醫師的自救,她就是服用了葛根湯。 方劑 4: 發熱頭痛,脖子強硬,伴有口苦的,這個和葛根湯好像很類似,但葛根湯是沒有口苦的。這個是發熱頭痛,也是脖子不舒服,但是它伴有口苦,這個需要用 - 九味羌活湯。 前面的三個方子,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都是傷寒的方子,這個九味羌活湯就不是,九味羌活湯呢,它是治療發熱頭痛,項強,但是伴有口苦的,但是有一個證型與這個類似的我們要區分,那就是第五個發熱頭痛主要是肢體痛,發熱肢體痛,口苦,還帶一點 - “微嘔”。 方劑 5: 發熱肢體疼痛,酸痛,口苦,微微帶點嘔的這種情況,用柴胡桂枝湯。 說白了,就是太陽少陽合證,又有小柴胡湯又有桂枝湯,叫柴胡桂枝湯。那麼九味羌活湯和柴胡桂枝湯一個是以頭痛為主一個是以肢體酸痛為主,都有口苦這個要區別開來。 方劑 6: 發熱,但是伴有心悸,小便不利,或者有浮腫,這種情況也見到過,可以用漢代醫聖- 張仲景的有名方子,真武湯。 方劑 7: 發熱但特別怕冷,但欲寐,就是所謂的想睡覺,脈象特別弱。這種情況呢,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這種情況不是特別的多但是也有。麻黃附子細辛湯,這種人本身原來體質就是陽虛的。 方劑 8: 發熱咳嗽,咳的是白痰有泡沫,它的關鍵詞是白痰有泡沫,這個用的是 - 小青龍湯。 白痰有泡沫的在這次疫情當中出現的很多,那麼這種人呢,大部分平時就陽虛,又感受了這次疫情之後,就變成了外寒內飲,外面有寒證,肺部呢,又有飲證(痰濕),所以有飲證就會有泡沫,所以就用小青龍湯。 方劑 9: 發熱無汗煩燥而喘,這個用大青龍湯,因為它已經有煩躁了,相當於寒邪入裡化熱了,用大青龍湯,而與大青龍湯有點類似的呢,是第十個。 方劑 10: 發熱口渴,欬逆氣急,就是咳得氣往上直來的,這種很口渴的,這種用 - 麻杏石甘湯。 方劑 11: 發熱,咽痛,舌尖紅,這個用銀翹散,這個是溫病的方子。 這種人一般本來平時就怕熱或者平時本來就陰虛,所以他在感受了冠狀病毒後就出現了熱象。出現熱象的輕症的用銀翹散。當然有一些陰虛的人,舌紅少苔,脈細數,陰虛的人,則需用加減葳蕤湯,葳蕤就是玉竹,用加減玉竹湯,說白了,那是純陰虛的人感受之後所引起的。銀翹散呢是平時偏陰虛,或者平時怕熱,這種體質,他感受了之後,他早期會出現發熱,咽痛,舌尖紅這種可以用銀翹散,這種在武漢疫情當中也存在,所以因應不同的體質既存在了桂枝湯,也存在了銀翹散。說白了,溫病的方子和傷寒的方子都出現了。 方劑 12: 這個見到的不是特別多,但是見到了,出現了。有一個病人說,他發熱鼻子很乾,他的眼睛周圍疼,出現了這種證型,這個正是柴葛解肌湯的主證。這種情況在疫情當中也有,所以發熱鼻乾,眼眶痛,眼睛周圍痛,這種用 - 柴葛解肌湯。 方劑 13: 憎寒壯熱,身痛無汗,這是關鍵詞,用人參敗毒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跟體質相關呢。人參敗毒散,人參就是補氣的,所以說這個人是平時就有氣虛,感受了邪氣之後出現了這些症狀,用人參敗毒散,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老年人。還有一種情況和人參敗毒散在一起的,有個方子叫再造散,就是特別陽虛的人感受得病了之後出現的可用- 再造散。所以我們有句歌訣叫“陽虛外感再造散,氣虛外感敗毒散”。 方劑 14: 憎寒壯熱,舌紅苔垢膩如積粉狀的這種情況,這就是吳又可的成名代表方達原飲。 它的關鍵詞是憎寒壯熱,但是它非常特殊的是舌頭苔垢膩如積粉,這個用達原飲。 後來各大溫病大家都在達原飲的基礎上做文章,加減變方變出了很多方,包括吳鞠通在內。 方劑 15: 寒熱往來,口苦口乾,沒有食慾,這是 - 小柴胡湯的主證。小柴胡湯在這次疫情當中的應用相當的廣泛,開出的頻率是最高的之一。這次疫情開出的頻率最高的就是小柴胡湯和三仁湯,這兩個方子開出的最多。而小柴胡湯是《傷寒論》的方,而三仁湯是溫病的方子,這兩個方子開得最多,而且有時還合在一起使用,比如說口苦口乾,午後發熱,用小柴胡湯合三仁湯。溫病和傷寒合在一起的方。 方劑 16: 寒熱往來,胸脅苦滿,有的會有便秘,這種情況呢,我們用大柴胡湯。說白了,小柴胡湯是少陽證,因為寒熱往來嘛,半表半里之間。而大柴胡湯呢,是少陽陽明合證,所以它又出現了陽明證,少陽證也有,陽明證也有,它既有寒熱往來,又有胸脅苦滿,它不是口苦嘛,並伴有腸道問題,便秘啊,有的會下痢,有的不一定會完全便秘,用大柴胡湯。 方劑 17: 發熱惡寒,腹脹便秘,這個方子是針對有一種患者,有發熱惡寒,雖然發熱但是感覺怕冷,且又出現了便秘,肚子還脹,發熱惡寒這是有太陽表證,肚子脹是屬於陽明證 所以這就是太陽證與陽明的合證了,太陽陽明合證是用到張仲景《金匱要略》裡的方子 - 厚朴七物湯。 方劑 18: 憎寒壯熱,口苦便秘。雖然同樣是憎寒壯熱,但一個是有氣虛外感的”人參敗毒散”,一個是舌苔垢膩如積粉的”達原飲”,此處這個是口苦便秘的憎寒壯熱,這個用表裡雙解劑防風通聖散。既解表,又通裡,所以它叫表裡雙解。防風通聖散,憎寒壯熱,口苦便秘的這種人也存在。 方劑 19: 頭痛身重,午後發熱。 就是頭痛身重,或頭痛,或身上很困重,身體困重就證明體內有濕氣,一般陰虛的不會有困重感,所以身上困重,午後發熱,就是用 “三仁湯”,而且這個三仁湯在此次疫情當中運用特別廣泛,為什麼呢?因為武漢這個地方根據五運六氣本來就夾濕氣,三仁湯就是濕鬱化熱,濕大於熱的代表方劑,它就是吳鞠通的代表方。 方劑 20: 發熱惡寒,肢體困倦,胸悶,口膩。口比較黏膩,一聽就知道有濕氣,而且還有發熱惡寒的表證,有表證又有濕氣的,這種代表方劑,藿樸夏苓湯。在這一次的疫情當中運用得也相當廣泛,為什麼呢?因為它也是濕氣,濕氣困體,困倦,口膩,而此次疫情不管是寒濕疫,還是溫濕疫,都有濕氣,濕氣是大家都公認的。 方劑 21: 發熱身痛,汗出熱解,繼而又發熱。也就是說這種病人只需要掌握一點,他發熱身上痛,把汗一流,他不發熱了,待會兒呢又發熱,如此反复,這種呢要區別寒熱往來,也要區別瘧疾,因為他不是寒熱往來,他是流了汗之後就解,不流汗就不解,這個代表方劑是”黃芩滑石湯”。 方劑 22: 發熱困倦,或咽腫,或吐瀉,這次疫情當中也出現很多此類的患者,這個就是甘露消毒丹的主證和關鍵詞。發熱困倦,或咽腫,或吐瀉。或者吐,或者瀉啊,甘露消毒丹。為什麼叫甘露消毒丹呢,它上吐下瀉有點類似於中毒一樣,喉嚨還腫了,它叫甘露消毒丹,其實呢是體內有濕有熱。 方劑 23: 發熱惡寒,胸滿腹脹,上吐下瀉,這個呢也見到的比較多,但是呢,它不一定上吐下瀉同時存在,有的同時存在,有的又有上吐又有下瀉,有的只有吐,或者想吐,有的只有瀉,但是它都會有惡寒發熱,胸悶,,腹脹,這種情況用”藿香正氣散”,市面上有藿香正氣膠囊,和藿香正氣液,但是藿香正氣液裡含有酒精,所以呢沒有藿香正氣膠囊好。 方劑 24: 身熱胸悶,心煩失眠,這個又用了張仲景《傷寒論》的方子“梔子豉湯”。梔子,淡豆豉,就是有熱在胸部的這種情況。 方劑 25: 身熱多汗,心胸煩悶,口渴喜飲,竹葉石膏湯。這個是《傷寒論》的方子,那還有和這個類似的呢,第二十六個。 方劑 26: 胸膈煩熱,面赤唇焦,煩躁口渴,這個用涼膈散。這個是胸部的熱。 方劑 27: 夜熱早涼,熱退無汗。晚上發熱,早上起來就很涼快,這個用溫病的方子,青蒿鱉甲湯。上中醫藥大學的時候經常就背誦著 “夜熱早涼青蒿鱉甲”。幾乎沒有見到無效的,所以有些溫病的方子,對證以後只要扣住幾個字眼,特別有效。 方劑 28: 面紅,四肢冷,下痢,脈弱,典型的上面好像有熱,下面好像有寒,其實際上呢,它已經形成了戴陽證,這種情況一般是陽虛比較厲害的老人出現的。而且出現這種情況呢,還很危重,代表方劑是 “白通湯”。 方劑 29: 出冷汗,或喘急,或脈微弱。這種情況已經很嚴重了,已經快出現脫證了,我們得急救,用”參附湯”,人參,附子。 方劑 30: 高熱驚厥,說胡話,這個用安宮牛黃丸,這都是急救的。有一些陰陽兩虛的,陰陽兩絕的甚至可以用參附湯送服安宮牛黃丸。 這三十個方子當中,在此次疫情中運用得最廣泛的是第2、5、8、9、10、11、15、16、19、20、22、27這12種情況出現的頻率最高。 治療武漢肺炎的患者只要辨證準確,以上的方劑都將會是療效顯著的。 中醫醫學治療時要求嚴謹,肯定存在著差異性,在臨床當中不可能所有人都一樣,因人而異肯定存在。 一個小孩和一個老人,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一個有基礎病的,一個沒有基礎病的,他們感染了這次新的冠狀病毒之後,他們的表現是同一種證型嗎?都用同樣的中藥方劑嗎?肯定不是呀!如果說你這個方子是扶陽的,陽虛的人吃了肯定有效。剛好這個人有熱呢,平時又喜歡喝酒呢?你把附子,桂枝給他吃,不是火上加油嗎?完全吃反了完全不對證呀! 有些人覺得這是溫疫,就大劑量的運用清熱解毒的藥,結果別人的體質是陽虛有寒的,吃得別人拉肚子,一天拉幾十次,拉得陽氣都快暴脫了,他還在說清熱解毒,清熱解毒,這和”雙黃連”有什麼區別,雙黃連能抗這次的病毒純屬誤傳誤用。事實上從醫理上,人體差異,因人而異,辨證論治是整個中醫的核心,作為一個高明的中醫不可不察。活到老學到老,中醫博大精深切切不可眉毛鬍子一把抓。 ~~~~~~~~~~~~~~~~~~~~~~~~~~~~~~~~~~~~~~~~~~~~~~~~ 一、發熱無汗而喘 麻黃湯《傷寒論》 組成:麻黃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6克 二、發熱有汗惡風 桂枝湯《傷寒論》 組成:桂枝9克、芍藥6克、炙甘草6克、生薑6克(切)、大棗12枚 三、發熱頭痛頸背強直 葛根湯《傷寒論》 組成:葛根12克、麻黃9克、桂枝6克、生薑9克(切)、炙甘草6克、芍藥6克、大棗6枚 四、發熱頭痛項強口苦 九味羌活湯《此事難知》 組成:羌活6克防風6克蒼朮6克細辛2克川芎3克 白芷3克生地3克黃芩3克甘草3克 五、發熱肢痛微嘔口苦 柴胡桂枝湯《傷寒論》 組成:桂枝4.5克黃芩4.5克芍藥4.5克人參4.5克炙甘草3克半夏6克大棗6枚生薑4.5克柴胡12克 六、發熱心悸小便不利或腫 真武湯《傷寒論》 組成:茯苓9克白朮6克白芍9克製附子9克生薑9克(切) 七、發熱特別怕冷想睡覺 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 組成:麻黃9克製附子15克細辛6克 八、發熱咳嗽白痰有泡沫 小青龍湯《傷寒論》 組成:麻黃10克芍藥10克細辛6克乾姜15克甘草10克桂枝10克 五味子6克半夏15克 九、發熱無汗煩躁而喘 大青龍湯《傷寒論》 組成:麻黃10克炙甘草6克石膏30克生薑9克 大棗15克桂枝6克 杏仁9克 十、發熱口渴欬逆氣急 麻杏石甘湯《傷寒論》 組成:麻黃10克杏仁10克甘草5克石膏24克 十一、發熱咽痛舌尖紅 銀翹散《溫病條辨》 組成:金銀花30克連翹30克桔梗15克竹葉12克荊芥18克 牛蒡子18克淡豆豉15克薄荷18克甘草9克蘆根30克 十二、發熱鼻乾眼眶痛 柴葛解肌湯《傷寒六書》 組成:柴胡6克葛根9克黃芩6克芍藥6克桔梗3克甘草3克生薑3片(切)大棗2枚白芷3克羌活3克石膏5克 十三、憎寒壯熱、身痛無汗 人參敗毒散《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人參10克 柴胡10克 前胡10克 川芎10克 枳殼10克 羌活10克 獨活10克 茯苓10克 桔梗10克 甘草6克,薄荷、生薑少許。 十四、憎寒壯熱、舌紅苔垢膩如積粉 達原飲《瘟疫論》 組成:檳榔15-20克厚朴10-15克草果仁10-15克知母10-15克 白芍10-20克黃芩10-15克甘草5克 十五、寒熱往來,口苦口乾 小柴胡湯《傷寒論》 組成:柴胡24克黃芩9克人參9克甘草9克 生薑15克大棗12枚半夏12克 十六、寒熱往來,胸脅苦滿,便秘 大柴胡湯《傷寒論》 組成:柴胡40克黃芩15克白芍15克半夏10克 枳實10克大黃10克生薑15克大棗12克 十七、發熱惡寒、腹脹便秘厚朴 七物湯《金匱要略》 組成:厚朴15克甘草9克大黃9克桂枝6克 枳實9克大棗4個生薑12克 十八.憎寒壯熱、口苦便秘 防風通聖散《宣明方論》 組成:防風15克荊芥15克連翹15克薄荷15克川芎15克當歸15克炒白芍15克白朮15克梔子15克石膏30克大黃15克芒硝15克黃芩30克甘草60克滑石90克麻黃15桔梗30克 十九.頭痛身痛、午後發熱 三仁湯《溫病條辨》 組成:杏仁15克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葉6克 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0克 二十、發熱惡寒、肢體困倦,胸悶口膩 藿樸夏苓湯《醫原》 組成:藿香6克半夏6克赤苓9克杏仁9克生薏苡仁12克白蔻仁3克通草3克豬苓9克 淡豆豉9克澤瀉4.5克厚朴3克 二十一、發熱身痛、汗出熱解 黃芩滑石湯《溫病條辨》 組成:黃芩9克滑石9克茯苓皮9克豬苓9克大腹皮6克白蔻仁3克通草3克 二十二、發熱困倦、或咽痛、或吐瀉 甘露消毒丹《溫熱經緯》 組成:滑石30克茵陳24克黃芩20克石菖蒲12克川貝母10克木通10克藿香10克射干10克連翹10克薄荷10克白荳蔻10克 二十三、發熱惡寒、胸悶腹脹、上吐下瀉 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藿香10克紫蘇10克白芷10克大腹皮15克茯苓15克白朮10克半夏12克陳皮10克厚朴12克桔梗10克甘草3克,生薑、大棗少許。 》 二十四、身熱心煩、胸悶、失眠 梔子豉湯《傷寒論》 組成:梔子10克香豆豉10克 二十五、身熱多汗、心胸煩悶、口渴喜飲 葉石膏湯《傷寒論》 組成:竹葉6克洗石膏50克半夏9克炙甘草6克 麥冬20克(去芯)人參6克粳米10克 二十六、胸隔煩熱、面赤唇焦,煩躁口渴 涼膈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大黃60克芒硝60克甘草60克梔子30克黃芩30克連翹120克,竹葉酌情加蜂蜜 二十七、夜熱早涼、熱退無汗 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 組成:青蒿15克鱉甲15克生地黃12克知母9克牡丹皮9克 二十八、面紅、四肢冷、拉肚子、脈很弱 白通湯《傷寒論》 組成:蔥白4莖,乾薑5克製附子15克 二十九、出冷汗、或喘急、或呼吸微弱、脈微弱 參附湯《正體類要》 組成:人參10-30克製附子10-30克 三十、高熱驚厥、說胡話 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 組成:牛黃30克鬱金30克水牛角30克黃芩30克 黃連30克黃梔子30克硃砂30克麝香8克 珍珠15克冰片8克 ~~~~~~~~~~~~~~~~~~~~~~~~~~~~~~~~~~~~~~~~~~~~~~~~ 武漢冠狀病毒新的中西醫分組對比治療試驗結果出來了,西醫再次慘敗: 中醫西醫治療人數:中醫320,西醫320 最終死亡病人: 中醫0,西醫113 死亡率: 中醫0,西醫35.3% 痊癒時間:中醫平均7天 ; 西醫20天了還在治療! 治療方式:中醫:中藥、針灸 ; 西醫:氯喹抗生素激素吊水.. 後遺症:中醫,無 ; 西醫:肺纖維化,尿毒症,心肌炎等等 醫療費:中醫,幾百塊錢 ; 西醫:大於40萬 中醫治療320人,0死亡; 西醫治療320人,死亡113人。 試驗遠未結束的時候,西醫治療的很多病人堅決跑到了中醫治療組,導致了事實上中醫治療的病人超過了320,而西醫治療的病人少於320人。試驗結果:西醫徹底失敗。 以上是來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曾海基大夫的數據。曾大夫說,這次我們用的全部是中藥治療,在我們觀察組一共有320個病人,無一死亡。而對照組的320人就死了113人。連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視察我們治療組的時候都佩服得不行。 對照組西醫用鹽酸氯奎,還有進口的抗病毒藥加輸液等等。我們用百合救肺湯、麻杏石甘湯、五味敗毒湯等等加減。對照組後來好多病人都轉到我們中醫組來。基本上一個禮拜出院,各項檢查正常。 病毒感染那是西醫的理論。免疫系統下降才是主因,外邪為輔。中醫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以治療之根本是扶正氣,祛濕邪。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以下是張凱銘醫師 2021年5月14日的(經驗分享) 現在已經不是2020年3月了,對於COVID知識,我們了解更多了,很多過去錯誤的做法,都可以調整,有新的東西,也應該嘗試使用,這就是與時俱進。不要害怕病毒,我們可以克服。一年後再發一篇review。(註:本文特別是治療方法寫的很粗淺,以綱要提醒重點為主,裡面講的東西你如果搜尋多半有論文佐證,細節東西還是以有公信力的來源為主,此文非醫療建議) #傳染力: 為什麼COVID-19傳染力驚人?因為無症狀也可以開始傳染,這跟2003年的SARS不一樣,SARS原則上要病人有發燒或咳嗽症狀才會傳染,所以當年很快就可以擋下來,現在的COVID可以沒有症狀也傳染給別人,所以各大出入口體溫篩檢其實不一定很有用。因為可以無症狀感染,所以疫情才會這麼難以控制。COVID原則上出現症狀前兩天到發病後一天內傳染力最強,發病後七天內逐漸減弱傳染力。病人多久還有傳染力確切時間很難告訴你一個數字,但是大致上7-10天後就沒有什麼傳染力了,這也是美國CDC的隔離時間是訂在10天的原因,當然不是說十天後就一定不會傳染,這邊是說傳染力越來越弱,機率越來越低,一個概率的問題,醫學到最後都是統計的問題,極端值先不討論。 #什麼叫確診? 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時常看到境外確診者,常常沒有症狀,也許在國外一陣子前染過病,到台灣篩檢陽性,或甚至是隔離14天後期滿然後自主申請檢驗然後被確診,那些人的通性都是CT值很高(>30),抗體早就已經產生陽性,這代表,他們早就被感染了,他們某種程度已經免疫了,PCR測出來的只是死掉的病毒片段被檢驗出來,其實沒有什麼傳染力不用太擔心。CT值代表要複製病毒片段多少次才能被檢驗出來,所以CT值如果很高,代表病毒片段實在是太少了,要一直複製到30次以上才有辦法被檢驗出來,有個小篇的NEJM韓國研究指出CT值在28.4以上病毒培養都培養不出來,所以CT>30其實根本不用擔心。這種沒有什麼臨床意義的病例,是否有需要每個人都送去負壓病房隔離,我認為是很需要商榷的,我很難想像這些人既沒有症狀,也沒有傳染力,到底是要住院做什麼治療?如果疫情不嚴重就算了,但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這可能占用醫療資源讓有需要的人無法住進醫院,那問題就大了。現在已經是2021年五月了,早已不是2019年12月或2020年一月,COVID已經不是神秘的病毒了,我認為需要用科學方法對待隔離這件事。然而此次境內社區感染,很多都是有症狀且CT值低(10-20幾),這些人就是剛被感染,這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確診者,這些是最要小心的族群。 #檢驗: PCR是1980年代就發展出來的一種檢驗技術,這不是什麼酷炫的科技也不是昂貴的檢查,任何一個檢驗,結果是死的,判斷是活的,如果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問題,都可以再重複檢查。臨床判斷不能忽略。如果覺得重複檢驗費太貴,那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此項檢查會這麼貴,而不是懷疑其檢驗的必要。COVID都可以無症狀,如果懷疑COVID,不要用猜的,要用驗的。 #Variant (變異病毒): COVID病毒跟其他常見流感病毒一樣,越多人被感染,病毒一直複製,外膜就容易產生片段的變異,所以本質還是同一個病毒,因此我不喜歡用變種病毒這個名稱,我比較喜歡講變異。不管是英國或南非病毒,他們並不會使感染後的病人變嚴重,但是變異病毒的傳染力確實比較強,也可能讓疫苗效果比較不好,但是目前看來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還是有效的。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可能會需要每年都打COVID疫苗,就像流感每年都會變,每年都該打流感疫苗,任何人終究都需要打COVID疫苗,在這地球村就是不可能不打,除非你永遠關起來不要跟外界的人接觸。阻止病毒繼續傳播的最好方式就是疫苗。如果可以,我希望全世界70億人現在都注射好疫苗,一兩個月後COVID大流行就會終結。為什麼COVID一直流行,就是因為全世界疫苗施打太緩慢,太多人猶豫不決。越慢打疫苗,病毒一直在複製,一直複製的結果就是又產生變異,到時候疫苗又漸漸失去效果,大流行又要重來一輪。 #疫苗: 現在全世界有四家有效的疫苗:Pfizer和Moderna是mRNA疫苗,AZ和JNJ是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四種都非常有效,重症死亡率保護都非常的好。疫苗最重要的是防止死亡,不是打了就一定不會被感染。實際上COVID大部分的人被感染了只有輕度或無症狀,但是有些有危險因子的人(COVID特別喜歡攻擊老年人,肥胖,糖尿病者)可能產生嚴重肺部纖維化而至死亡。如果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打滿疫苗,有些人也許還是會有感染或輕微症狀,但是到時候就不會有人擔心,因為跟感冒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今天還在擔心那些輕微副作用(發燒、疲憊、肌肉痠痛這些真的是無關緊要1-3天就會消失的副作用),那你就失去了大局觀。99.99%的人都沒有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在國外都有過敏案例用漸加劑量還是把第二劑疫苗打齊的記載。打疫苗很多人當然會有不舒服反應,但是這些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打疫苗本來就不是要打舒服的,打了針會不會舒服一直都不是打疫苗的考量點,就跟你終究要買歐洲車,你這輩子終究是要打COVID疫苗的,早打就早有保護力,就不會一直擔心會不會被感染。我認為能早點打疫苗就是好事,任何上述四種疫苗都非常的好,真的不需要挑,沒有打就是沒有防護力,與其思考70-95%的差距,不如想0-70%的差距,沒有打疫苗病毒可以長驅直入,有疫苗你平常沒有太多病史或免疫問題,你要死於COVID的機率會非常非常的低。打疫苗不是大學聯考,去計較一兩分的差距,每個疫苗臨床試驗的基準點都不一樣,沒辦法拿純數字去比較。美國人做事慢,非常沒有效率,有在美國生活過一定知道這點,然而美國疫苗是在FDA星期五通過,星期一就開打,這點就非常有效率。看到很多人因為疫情爆發終於願意趕快打疫苗了,這也算好事,雖然在過去兩三個月早就可以做的事,真的是有點可惜。我真的很希望疫苗覆蓋率可以再高一點。 #疫苗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就不說了,發燒疲憊肌肉痠痛等,這些不應該是你不打疫苗的理由。有些人可能淋巴腫大但是不嚴重且看運氣。立即過敏反應極度罕見。現在要談談血栓。AZ或JNJ腺病毒載體疫苗有一個非常罕見(約十萬到百萬分之一)但可以是嚴重的副作用就是血栓問題。這邊的血栓並非腿部因久不動而產生的靜脈栓塞(DVT)或肺栓塞(PE),而是會產生類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的原理,身體產生platelet factor 4 (PF4)抗體跟heparin結合消耗血小板導致的血栓問題,然而這些人都沒有接觸過heparin類藥物,所以因為疫苗導致的血栓病有一個新的病名叫做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這比較類似自體免疫反應,常發生在年輕女性,過去可能沒有什麼明顯病史或血栓問題,在打了AZ或JNJ疫苗,一般在兩個禮拜左右發作(時間相對短,長一點可能一個月),血栓產生部位有可能是在splenic vein or cavernous venous sinus,所以病人也許會有肚子痛、頭部腦神經異常,動眼神經異常,視力異常,等問題。如果是腦內血栓影像診斷甚至要靠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血液檢查要驗HIT panel (PF4 or serotonin release assay)。相信很多台灣醫師可能根本沒有驗過HIT,因為東方人血栓問題不大,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所以更加肯定疫苗風險是很低的。臨床醫師警覺性要很高。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要很完善才行。治療方式不可以用傳統heparin類的抗凝血劑,enoxaparin這些常見的都不行。可以使用argatroban,fondaparinux,或DOAC (apixaban, rivoraxaban)這類。還可以用IVIG治療。所幸國外的案例多半治療後無大礙。 #COVID的治療,現在有什麼? - 剛確診沒多久,最好前48小時內,如果屬於高危險族群(病人本身身體比較差者),打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效果最好,可以預防病情的進展,在美國有很多infusion center,或有些急診也可以打,抗體趕快中和病毒。美國現在有Regeneron藥廠的Casirivimab/imdevimab跟Bamlanivimab/etesevimab。 - Hydroxycholoroquine奎寧在2020年三月美國疫情剛爆發甚至世界各地都很常用,多個研究出來結果就是沒有用,希望以後不會有人再提這個了 - 慎用抗生素:在2020年三月幾乎每個人因為COVID住院都會給azithromycin等抗生素,因為臨床上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都很類似。但是發現COVID剛發病很少有細菌感染,如果病人只是乾咳,沒有痰,CXR或CT很典型就是bilateral GGO沒有局部consolidation(局部細菌肺炎感染),其實可以不用上抗生素。一般細菌性感染多半發生在ICU病患、插管者、住院住兩三個禮拜以上者,這些再好好考慮。不應該每個人得到COVID就給抗生素。 - Remdesivir IV for 5 days(200mg*1 day, then 100mg*4 days)在美國算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如果有氧氣需求患者一般都會給,注意肝指數可能升高需要檢測,攜帶remdesivir的cyclodextrin需要靠腎臟清除所以如果eGFR<30可能不能使用,但是洗腎可以清除所以洗腎患者又可以使用 - Dexamethsone 6mg IV or PO for 10 days: nejm上大名鼎鼎的recovery trial顯示,對於重症患者(需氧或插管者)有助於降低死亡率,特別是插管者幫助最大,因為可以避免免疫風暴過度激化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如果病人不需要氧氣輕症患者,給dexamethasone是無用的,請勿濫用類固醇。 - 氧氣目標不一定要100%,如果病人沒有特別覺得喘,SpO2維持在92-96%左右其實也可以。跟2021年3月做法不一樣的事,避免早期插管!插管可以避免最好,一旦插管就很難拔管,俯臥(肚子貼地臉朝下)prone position對於血氧維持還是非常有效,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高速鼻氧氣管對於維持血氧也很有效,這些都可以避免走入插管這一途。 - Tocilizumab: 2020年3月很多人用,後來研究說沒有用,最近又捲土重來越來越多研究看似有用。Toci(這樣簡稱才不會念太長)是IL-6 inhibitor,可以抑制免疫反應也是想避免走入cytokine storm,先前研究結果會失敗可能跟使用時機最有關,因為不是每個病人都可以給,而是建議在氧氣需求量一直增加,已經到只用HFNC或BiPAP這種階段隨時要被插管這種階段可能會比較有用,而且至少給過類固醇(上述的dexamethasone)24小時還是一直惡化再給。 - 小心菌血症甚至黴菌感染:這些是指ICU重症患者,他們可能產生MRSA or MSSA bacteremia, Candidemia等,如果住院有發燒,該做的blood culture還是不能少。甚至有些病人肺部產生mucormycosis or Aspergillosis的關聯性世界各國有越來越多的paper報導 (我也有一篇相關論文)。 後記:算是一年後的一篇心得文章,在美國紐約2020年3月我們走過最可怕的多次融斷潮,紐約當時宛如空城,時代廣場空無一人,空氣中彷彿都有高濃度的病毒,ICU要擴張三倍,整間醫院只有COVID病人相比,現在怎麼樣台灣情況都好得多,而且現在有疫苗,有更多對病毒的認識,少了很多未知,我們現在更多知道什麼藥物有用,什麼沒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我對台灣人高水準的國民素質很有信心,多半人都很願意戴口罩也配合,疫情肯定不會太差。冷靜準備,有疫苗趕快打。看著歐美在疫苗施打後疫情逐漸散去,台灣也不可能永遠用高壓圍籬,非常”old school”的”2020年”防疫方式一直下去,最有效控制疫情還是要靠疫苗,希望全球大流行可以趕快結束。
    84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7奈米製程是啥? 一般人可能會以為做半導體晶片跟做蛋糕一樣,一層一層疊上去就會成功了,但是蛋糕做壞了還能吃,半導體做壞了,漏電太大的,耗電太多的、速度太慢的則只能報廢。 記得40年前年我初入半導體業時,聯電最先進的製程是6微米,也就是6000奈米,後來艱辛的進入 3微米,也就是3000奈米,那時候的工程師還可以用光學顯微鏡,看看產品有沒有缺點。因為光波波長400-800奈米。時隔40年,不知不覺中,半導體製程竟然已經跨過1000奈米,進入130奈米,28、14 奈米,來到7奈米天險了,而且連5、3、2奈米的路程圖也攤開來。 一顆矽原子直徑約0.1奈米,如果製程最薄處真的只有7奈米厚,就是說一片絕緣物是用70顆矽原子組成的氧化矽,這麼薄的城牆,基本上是比1mm玻璃還透光的,更有趣的是,依照量子力學,所有被關在牆內的電子,雖然90%在牆內,卻會有10%分佈在牆外,這種現象是量子力學的必然,與製程良窳無關,但是這種量子現象,從巨觀世界看,就是電晶體D-S間有10%漏電,也就是水龍頭關不死的意思。 7奈米世界的IC電路設計工程師,必需在忍受D-S間有漏電,如同使用有漏水的水龍頭,設計浴室一樣。要用漏電的邏輯閘設計出可以用的邏輯電路,遊戲規則不再是以前絕對的1=100% 全通電 ,0=0% 完全斷電,而是類比型的1=70% 通電,0=30%漏電。這種情形對我們這些玩過類比電路的老骨頭,覺得沒啥困難,因為古代的鍺電晶體Icbo漏電也是很嚴重。但是對數位時代的小孩而言,可能會瘋掉。 Icbo 是古代鍺電晶體常見的熱漏電,與主題無關,在這裏暫不詳談。 假的7奈米製程 還好現在台積電號稱7奈米的製程,其實是騙人的,宣稱7奈米的電晶體,線寬其實是40奈米,閘極寬是20奈米,只有最細的D-S通道是寬7奈米,高52奈米、長60奈米,一顆MOS電晶體長寬高仍有40x60x100奈米大,這樣的尺寸,離會產生量子隧道效應,造成嚴重漏電的7奈米,其實還很遠,所以因為量子力學所造成的漏電只有1%,也就是1=99% 通電 ,0=1% 漏電 ,邏輯工程師還不需要太慌張。 2/3/5奈米製程 可是如果有一天製程真的到達號稱2奈米,實際絕緣牆真的只剩6奈米時,量子力學的物理現象就會很明顯,例如1=60% 通電 ,0=40%漏電, 到了1奈米製程,也就是城牆剩下3.5奈米厚時,1=55% 通電 ,0=45% 漏電,就會很好笑,就會需要下一代的天才AI工程師,或我們這一代曾經用過高漏電鍺晶體的老頭子來處理,來設法克服嚴重量子漏電問題。 我希望那時候,量子電腦已經實用化了,現在這種矽晶體做的半導體已經如同真空管一樣,變成骨董放進博物館了。 ******* 回到現實********* 如何建一條7奈米生產線 ㄧ條7奈米生產線,光是設備成本就要6000億台幣起跳,金額高到用國家力量支持都很吃力,台灣一年的稅收是20,000億,只夠投資做3條7奈米生產線。 一家半導體公司每年的毛利如果沒有超過300億美金,是不可能每年投入200億美金資本支出的,一旦停止資本支出,就等著被別人超越。毛利300億美金,等於1000億美金以上的營業額,即3兆台幣,比台灣一年的2兆元稅收還多,幾乎是台灣20兆GDP的15%。 歐盟想要設廠 即使傾全歐洲之力,也未必能支持一家長期虧錢的半導體公司,如果可以早就做了,如果做了就等著良率太低,生意不好,每年虧損100億美金,等於3000億台幣,歐洲各國財政早已捉襟見肘,一定不會持久,必定始亂終棄。 韓國三星 曾經的世界第一名,韓國三星也有7奈米製程,即使還沒進入量子漏電世界,在巨觀世界的漏電問題就已無法解決,三星不用可靠的FIN結構,跨大步直跳GAA 結構,良率會更搞不定,不但會繼續虧錢,而且會害死高通,高通貪便宜請三星代工,有點自取滅亡,也讓聯發科有機會順利超車。 美國想要台積電設廠 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第二號CPU DSP廠AMD ,早已徹底絕悟,放棄生產,全面請台積電代工,做出來的CPU立即將世界第一的Intel 打趴在地上,Intel的10奈米製程,至今良率上不來,一片12寸晶圓,製造成本美金15000元,如果良率高,做出200個良品,每顆成本美金75元,賣美金200元,賺得盆滿缽滿,每一個人都開法拉利。現在一片出來,測不到50片良品,等於一個CPU製造成本300元,賣一顆要倒賠100元,老本都快要吃光了,Intel想要學AMD改請台積電代工,又拉不下臉,也怕一旦做了就回不去了,真是進退失據,最近CEO又吹牛說要花200億美金,增加設備趕上台積電,但是金融業沒有一個看好他的,股價通通投反對票。 美國軍方DARPA 軍方雖然很著急,害怕最重要的飛彈用COU、F-35 、F-22用的高速FPGA及其它各種武器的IC都要靠台積電單一供應商,萬一台灣有事,例如大地震或阿共來犯就慘了,但是DARPA也不是白癡,不可能花300億美金再培養一個比Intel 更糟的阿斗。 中國的努力 全世界最有錢的中國,人民最優秀最奮鬥的民族,全世界最有效率的政府,從台灣挖走梁孟松、蔣尚義..等等諸多人才想要建立自己的半導體生產業,奈何中國人雖然比台灣小孩還努力還肯加班,但是缺乏最基本的紀律感與自律心,所以中國的半導體業努力20多年,20歲的中芯連14奈米的良率都還搞不定,根本無力分兵研發7奈米製程,中芯甚至連第一代ASML光刻機都還買不到,更不要說是買到為台積電特制的,能使產能再升高50%第三代超高功率光刻機,中國的新創半導體公司,不幸都是陳進-漢芯、武漢-弘芯之類的騙子在圈錢,在騙國家補助,都是騙子在騙傻子。 汽車業全面缺半導體 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的汽車業為了缺半導體而停止生產,傳統電子業也連帶遭殃,所以全世界各國都想恢復做半導體,過去20年被韓國跟台灣逐出戰場的日本半導體生產業,也想死灰復燃,不過他們的想法比較實際,都想學美國,邀請台積電去設廠,他們知道全世界只剩台灣人會願意去設廠,而且真的可以做好。可惜他們沒有美國那種強制力與大手筆,開出的條件,又猶抱琵琶半遮面,夫人做不到做妾也不願意,做婢做娼更是蹲不下來。 為什麼美國、日本都想請台積電去設廠呢? 他們現有的東芝、NEC 、日立、飛利浦、摩托羅拉、德州、三星、英飛凌、特許不行嗎? 是的! 不行! 因為全世界只有韓國人跟台灣人願意忍受半導體廠那種高壓力工作,不論學歷再高也願意嚴守紀律。那些在黃光室都敢偷吃三明治的美國工程師,是不可能做出7奈米的半導體的,更不用說各國都缺乏台灣這種既優秀又願意爆肝,可以24小時接受傳呼,立即拋家棄子返回工廠加班,立即解決問題的工程師/技術員,願意操作乏味機器的碩士,願意彎腰搬晶片、調化學品的博士。 光罩成本 7奈米製程,完成一組光罩要20億台幣,將來的1/3/5奈米的還會更貴,如果做錯就要再加20億,價錢高到小公司根本無力客製一顆IC,比以前14奈米時代做一組光罩只要2億台幣、28奈米時代做一組光罩只要2000萬元,相差很多倍,已不是小孩子可以參加的遊戲。 其實不是所有IC都需要7奈米 很多汽車零件、消費電子零件、玩具所需要的IC,用28奈米製程做就綽綽有餘了,如果日本、美國、歐洲公司不好高騖遠,願意彎腰做14-28奈米製程,其實是比較正確且實際的,例如聯電就早已決定不跟7奈米了。 台積電做的汽車晶片 產量只有佔汽車市場需求晶片總量的3%,照理說是無足輕重的,而且大多是28奈米製程,誰都能做,那為什麼德國、法國、美國、日本、中國都要求台積電幫忙呢?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嗎? 請你寫出來讓大家知道。 基礎建設 台灣已經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基礎建設,所有半導體生產需要的氣體、液體都是供應商用雙層管路直接送進工廠,跟自來水一樣。世界任何國家,如果想在沙漠裡建立一個工廠,所有的氣體液體都要一桶一桶的放在外面。一隻鐵釘一顆螺絲也要空運進來,運轉將會很艱難。 為什麼半導體工廠要建在無人沙漠,因為以前他們歐美日人自己建的半導體廠,四周的土地、地下水都被污染毒害到寸草不生,這就是為什麼歐美日本後來都漸漸放棄生產半導體的真正原因,太陽電池也是有一樣的問題,所以全世界只剩下中國人肯做。 台灣的半導體廠本來也有嚴重污染的問題,後來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他們才做了很多回收以及高溫毒氣燒毁設備。 水電 半導體生產除了必需耗用大量電力以外,也要使用大量的水,在缺電、缺水的地方,電價、水價貴的地方是不適合發展的。 周邊 在台灣以外的地區建廠,除了工廠本身以外,其他周邊的協力廠商要全部重建一套,難度很高。全世界很少國家能夠像台灣一樣,任何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在兩小時車程內買得到,在21世紀,地大物博已經不是優點。小而美的台灣才是贏家。 阿凱2021-04-12 後記 ZI Hao Huang 問: 想請問台積電能7->5->3->2製程進步的原因是什麼呢?掌握技術了嗎?他們不是只負責代工嗎?若是技術進步又會是什麼原因呢(美方支援? 阿凱回覆: 一開始是飛利浦教的,後來是美國TI IBM Motorola 等IC廠回來的人才帶回技術,最近20年則是自己研發的,製程進步縮小的目的是要降低成本,提高速度、減少功耗。 例如製程從14奈米進步到7奈米,速度增加2倍,耗電為1/4 ,同一個12寸晶圓產量變成4倍,例如一片晶圓100顆,變成400顆,每片IC成本自然降為1/3,就可以用定價將競爭者逼到無利潤邊緣,使其漸漸窮困而死。以前是三星用這種戰術打敗日本、德國、美國廠,也想勒死台灣的所有IC工廠,現在是台積電用這種戰術餓死拖死三星。謝謝張伯伯帶我們報仇。
    9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