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熱敷」治百病 https://youtu.be/1CktYpXzeBA
「我罹患了被醫生宣告只剩下三個月壽命的胰臟癌,癌細胞三個月就消失了。」
「異位性皮膚炎當場就止癢,持續做沒多久,皮膚就變漂亮了。」
「解決了長年困擾我的視力不佳問題,現在不需要戴眼鏡了。」
開業超過半世紀以來,我聽過無數這樣的好消息。
此外還有腰痛、頭痛、坐骨神經痛、牙痛、肩膀痠痛等各種疼痛消失,
血壓當場下降二十、回到標準值,被認為會拖很久的扭傷,在一週就痊癒了、凸出的小腹消掉了等等,
對各式各樣的症狀都能看到戲劇性的效果。達到這麼多實際成績,其實做的事情真的很簡單。
一次只需要幾分鐘,用「某種方法」熱敷特定的部位就可以了,而且使用的東西都是每個家庭必備的東西,
無須準備也不用花錢,馬上就能實際感受到成效。
「怎麼可能有這麼好的事。」應該有很多人這樣想吧?
的確,如此驚人的成效或許令人難以置信。
我的父親是整體師,我從五歲起就跟著他,協助大批患者解決疾病及身體不適的問題;
我參與培育後進人才,也曾經營過醫院。即使花了大半人生,診斷過百萬人的身體,還是看過許多讓我感嘆「沒想到這麼有效……」的病例。
文章一開頭提到,罹患胰臟癌的六十歲女性的病例更是超乎想像。
儘管是病人在幾個月後死亡,也不奇怪的癌症,正在發展中的癌細胞卻在三個月後離奇地消失了,還讓我看到她生氣蓬勃的模樣。當然,她現在仍然活得很健康。

那麼,為什麼這樣的症狀能在短時間內簡單地消除呢?
那是因為成功地解決了體內產生的「熱不足」的問題。
人體內的體溫隨時保持一定的溫度。
一天的氣溫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可是體溫卻不一樣;
這個體溫很敏感而且很重要,如果降低五度就會危害到生命。

大家都是如何測量體溫的呢?
一般都是用將體溫計夾在腋下的腋下式與放進嘴裡的舌下式,
也有放在耳朵測量或是用直腸測量的方法,
這些都是能掌握體內溫度的簡易測量法,不過並非所有的部位都能測量到相同的溫度。

通常身體內部有肌肉與脂肪守護,不容易變冷,溫熱的血液不停地,在直徑幾公分的粗大動脈裡流動,體溫當然會偏高。
這個體溫稱為「深層體溫」,通常在三十七度。
測量的位置愈接近皮膚,溫度就愈低,指尖與腳尖有時會低於三十度;
運動後或入浴後,由於血液循環變好,相同部位的溫度也會升高。
餐後的腸胃為了提高消化食物的機能,血液會集中,溫度也會提高。
如同上述,機能活化的部位由於血液聚集,溫度也會升高;
反過來說,機能不好的部位多半體溫會下降。「部分體溫下降」可能導致癌症,
長期放任「部分體溫下降的狀態」會導致血液循環惡化,功能變差,這麼一來內臟功能會變差,血管與肌肉會硬化,
或是癌細胞增加而容易罹患疾病,進而產生身體不適或疼痛等症狀,連原本有的症狀都很容易跟著惡化。
可以消除這樣的狀態,就是「熱刺激」的強大力量。做法非常簡單。
一、將溼毛巾擰乾後放進微波爐加熱。
二、如果太熱就稍微放冷,熱敷有問題的部位幾分鐘。
三、適度地重複以上步驟。
大家應該常常在餐廳用到熱的溼毛巾,女性朋友也會為了美容將熱毛巾放在臉上熱敷。
「熱刺激」用的道具類似這類毛巾,就是常見的熱毛巾、蒸毛巾或溫毛巾。
而為了得到讓身體能產生變化的超強效果,有些小訣竅是不能忽略的。
關於這些之後會再介紹,首先請將熱毛巾放在有問題的部位進行熱刺激。有什麼感覺呢?
「剛開始覺得有點燙,不過很舒服。」
「很想再熱敷一次。」
「不覺得熱,敷的部位會覺得冷。」
有這種想法的讀者朋友們請小心。
你的身體可能有部分的「熱不足」。
熱不足的身體會招來疾病與不適,因為身體各部位的功能若是正常運作,流向必要部位的血流量絕對足夠;
既然全身的熱充足,血液的流動也應該維持在良好的狀態中。
這麼一來就不會出現因為加熱,血液循環恢復順暢,身體覺得舒服的情況。
不但不覺得需要,甚至會覺得煩躁。如果不覺得熱,請務必注意。
有可能該部位的血液流通不順有很長一段時間,熱不足的狀況已經很嚴重了。
而感受痛與熱的感覺神經愈是遲鈍,患部惡化的狀態可能愈是嚴重。
對所有症狀都有效,就是熱刺激扭傷或骨折只要經過整復,擦傷或切傷只要傷口癒合,就能用熱刺激的力量壓倒性迅速且完整地治癒,甚至有撞傷到了隔天根本不知道是哪裡受傷的病例。
腰痛、頭痛、肋間神經痛、生理痛、白內障、老花眼、帶狀皰疹、異位性皮膚炎等,
只要反覆給予患部熱刺激,不僅能緩和症狀,完全治癒的病例也很多。
熱刺激也有改善自律神經功能的力量,因此對失眠、精神焦慮、更年期障礙、慢性疲勞等難以針對特定患部的症狀也有效。
體溫提高一度,基礎代謝就能提高百分之十三,對體脂肪有困擾的人只要持續熱刺激,也能獲得效果。
想要活化自律神經就做這個用加熱過的毛巾熱敷後腦勺,平常不會接觸到的溫熱刺激會透過自律神經加諸給延腦,
這麼一來延腦就會下指令要求開啟汗腺,促進發汗,避免體溫因熱而過度上升。
對皮膚的溫熱刺激會傳達到負責調節體溫的下視丘,於是提高體溫的指令會被中止,熱會散發出去,轉為降低體溫。
想像在盛夏晴朗的日子裡走出冷氣房到外頭散步的情況就很容易明白了吧,這就是交感神經居於優勢的狀態。
幾分鐘後毛巾的溫度慢慢下降,這時為了避免體溫過度下降,會發出關閉汗腺,提高體溫的指令。
緊張狀態解除進入放鬆狀態,副交感神經迅速改為居於優勢。
接著將毛巾再加熱後再度熱敷到冷卻,反覆給予刺激,能讓功能變差、規律變得無力的自律神經的臨界值變大,功能也能得到活化。

現有回應

  • 陳品蓉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該篇留言並沒有提出或引用醫學專業的文獻,大多為貼文者自己的經驗。
    且西醫中並沒有所謂「熱不足」的說法,中醫使用說法為「氣血不足」
    熱敷主要是增加皮膚表層的溫度,使得血管擴張,增加血液流量,降低痛楚,並使患者本身產生更多的養份及保護原素。
    適用於風濕、關節炎、背痛、肌肉酸痛、鼻塞、頸部酸

    不同意見

    疼痛管理--物理治療師淺談:熱敷與電療 https://www.omronhealthcare.com.tw/artic⋯rtm1_id=28&index_artm2_id=30&index_id=31
    國家網路醫藥 運動傷害,正確使用冷熱敷療效良好 https://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article.html?newId=36859
    5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scissors)三個月瘦10公斤!運動員的祕密減肥法 http://bit.ly/2lGH2hm (loveletter)日本正夯 超神奇的熱刺激療法 http://bit.ly/2llmS0u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睡前熱敷1處,半夜不再頻尿!小心這點做錯反睡不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736
    1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雙手交扣就能平衡自律神經!這樣做還能改善失眠高血壓 | 眼睛疲勞 | 便秘 | 早安健康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882?utm_content=buffer2684c&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campaign=buffer (透過CM Browser分享)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各位的體溫是幾度呢? 如果是三六.五~三十七度,恭喜你!人體在這個體溫時,免疫力最強,身心也處於最活潑開朗的狀態。 若體溫降到三十六度,身體會顫抖以產生熱能。 如繼續降到三十五.五度,會出現排泄功能降低、自律神經失調或過敏症狀。 而三十五度正是癌細胞最容易增殖的體溫。 健康成人的體溫應該是三十六.五度以上。但是,現代人少有人可以保持這個體溫,一般人幾乎都是三十六度左右,甚至還有人是三十五度或不到三十五度。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喝冰水降低新陳代謝?喝溫水增加新陳代謝?研究告訴你真相 | 元氣網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2708476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人類體溫37℃已成為歷史:人類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擔心自己有接觸史或者進行保護性隔離的人,每天都要測三次體溫,很多人都會發現每次測量結果都在36.3-36.7℃左右,夜晚略高。 記得小時候生物課上講過,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 就在一個月前的1月7日,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剛剛發佈了一項研究成果, 發現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37℃已經成為歷史,而體溫下降並非好事! 1851 年,一位名叫卡爾·溫德利希(Carl Wunderlich)的德國內科醫生,收集了25000 名病人的腋下體溫資料,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為37 ℃,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 但是,近年來,許多科學家認為人類體溫在不斷下降,37℃已經成為歷史。 / 體溫降低的影響 / 病毒學解密:蝙蝠為何能把上百種病毒封印在體內? 根本原因很簡單:蝙蝠免疫系統強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體溫能保持較高的40℃。 研究顯示,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就會下降30以上;體溫每升高1℃,免疫力就會提升5~6倍,這麼看的話,蝙蝠的免疫力大概比人類高幾百倍——怪不得蝙蝠百毒不侵,還不會得癌症...... 為什麼體溫降低,免疫力也會隨之降低呢? 眾所周知,體溫是和基礎代謝率掛鉤的, 體溫每上升1℃,基礎代謝會提高13。 體溫過低,可能意味著代謝不好。 反之,基礎代謝率低,體溫下降,血液流速放緩,白細胞的工作效率也隨之變低。 慢慢悠悠的白細胞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異物,即使發現異物了,也很難迅速召集其他白細胞來消滅異物,導致機體容易感染病毒和細菌,引發疾病。 此外, 白細胞不僅能抵禦外部病毒和細菌的攻擊,還能監測到體內的癌細胞,及時把癌變細胞殺死。 其實,即使是健康人,每天體內也會產生約 5000個癌細胞。 如果其中一個躲過了免疫系統的監視,倖存下來,很快就會1變2、2變4、4變8...... 最終演化成腫瘤。 據科學家推算,如果體溫下降1℃,免疫力降低30%,則每天免疫系統可能會漏掉近1500個癌細胞,任其瘋狂繁殖。 / 體溫降低的原因 / 現代人類的體溫為什麼會降低呢? 1、最主要的原因——缺乏運動 科學家分析, 人類體溫在170年間下降了0.4℃,近20年的下降幅度尤其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運動。 在離我們並不遙遠的50年前,人們每天都要做很多運動: 農村的人要種莊稼或者放牧,即使是城市人群,也會每天手洗衣服、自己做飯、清掃房間;大家出門會優先考慮步行或自行車,閒暇時靠戶外運動打發時間。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好像越來越「懶」了——吃飯靠外賣,出門就打車,洗衣服有洗衣機,洗碗有洗碗機,掃地有機器人,隨時可以躺在床上打遊戲,男生打籃球、女生踢毽子的校園場景一去不復返。 基礎代謝與任何外在活動無關,是一個人什麼都不幹的時候的自然消耗,而肌肉是人體內最大的發熱器官。 較少的肌肉,意味著較低的體溫和較低的基礎代謝。 一個肌肉含量高的人,即使什麼也不做也仍然在消耗能量。 現代人運動量的減少,導致肌肉含量普遍偏低。 基礎代謝下降,能量消耗就會減少,內臟脂肪就會增加。 而內臟脂肪組織會分泌出超過20種不良激素(或者脂肪細胞因數),會引起血管炎,還會削弱胰島素的功能,從而導致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 2、無處不在的空調,使體溫調節中樞不再敏感 專家認為,除了肌肉品質下降外, 空調導致的出汗困難也是現代人體溫下降的一大原因。 人們長期在空調屋工作和生活, 大腦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失去了接收刺激的機會,久而久之, 體溫調節中樞將對外界溫度不再敏感,從而導致體溫降低。 3、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皮質醇過量分泌導致肌肉分解 此外, 越來越複雜的人際關係、財務問題和家庭問題等生活壓力,也和體溫降低有關。 在壓力狀態下,人體處於應激狀態,身體會分泌一種叫 「皮質醇」的激素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但是,皮質醇是一種分解代謝激素, 不僅會分解肌肉,還會促進脂肪儲存,優先把脂肪存儲于內臟。 生活壓力導致皮質醇長期過量分泌,一邊分解肌肉,一邊儲存脂肪,基礎代謝率一降再降,體溫也就隨之降低。 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就會下降30以上。 人類體溫在170年間下降了0.4℃,意味著我們免疫力下降,大大提高了病毒、細菌感染和癌症的發生率。 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 調節日常飲食、加強體育鍛煉、不濫用空調、放鬆心態緩解壓力等方式,從一點一滴的小細節中,適當提升體溫。 / 通過飲食提高體溫 / 在日常飲食中加入胡椒粉或者辣椒粉。 如果你是個「重口味」的人,那麼對於辣椒粉一定非常親切,這種能產熱的調味料能夠迅速提高人體的溫度,它含有一種叫辣椒素的化學物質,不僅能讓你的味覺產生反應,更能在你的消化系統中發揮作用,是一種能讓你急劇升溫的物質。 吃花生。 花生長久以來都是以提高新陳代謝而著名的食物,因此對於減肥的人來說是最佳的小零食。 花生中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以當作身體的燃料,當體內碳水化合物增加了之後,身體自然會覺得更加熱一些。 多吃糙米。 糙米可以作為很棒的主食來吃,並且還能有效提高身體溫度。 糙米中含有很多健康的碳水化合物,能讓你在有飽腹感的同時燃燒多餘的熱量,從而產生溫暖的感覺。 生吃生薑。 你可以在餐點中加入生薑,也可以直接生吃,在你用力咀嚼生薑時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你會感到體內迅速變熱。 生薑中含有一種稱為姜辣素的物質,能收縮血管,從而產生熱量。 喝熱飲或熱湯。 任何溫熱的液體都能提高你的體溫。 熱飲中的熱量會迅速貫穿全身,讓你的身體在一段時間內處於非常溫暖的狀態 / 通過運動提高體溫 / 進行日常基礎訓練。 鍛煉可以有效提高身體溫度,不過也要小心,在出過汗後身體會重新冷卻下來。 規律的鍛煉能提高新陳代謝的速度,進而讓身體增溫,不妨每天早上進行鍛煉,因為在早上提高了新陳代謝後能説明你維持一整天較高的新陳代謝率,也就是說,即便你已經鍛煉完了,你的身體還會持續處於較高的溫度中。 深蹲。 所謂深蹲就是將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將雙手搭于腰間,然後彎曲膝蓋、緩慢下蹲,就好像你要坐下來的姿勢一樣,在空中停頓兩秒後回到起始位置。 一次做3組,每組20個。 每天運動。 每天運動30分鐘就能有效增加身體的熱量,當你在動用繩肌腱和股四頭肌等大肌肉群時,身體自然會燃燒更多熱量,從而提升身體溫度。 如果你不喜歡跑步,還可以改成游泳或騎單車,同樣能達到燃脂和提高體溫的效果。 盡可能地多活動身體。 抓住一切可以活動身體的機會,即便當你手頭有事在忙也不要放棄。 比如增加做家務活的頻率,比如掃地或拖地等等。 / 保持身體的熱度 / 穿著適宜。 能讓你保持身體熱度的衣服種類有很多,如果你感覺出門可能會冷,就多穿一件或者帶一件在身上以防萬一。 和朋友家人們待在一起。 不同身體間的熱量傳輸會提高房間的溫度,人類是熱血動物,換句話說,人體自然會釋放熱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人多的房間比人少的房間溫度更高。 多和其他人待在一起可以説明你從每個人身上傳輸熱量和能量,相互取暖。 讓身體保持乾燥狀態。 在洗完澡或者剛淋過雨後,一定要及時擦乾身體來維持體溫,溫度較低的水會迅速吸走你的熱量,讓體溫降低。 如果你淋濕了,儘快換上幹衣服。 如果你一直捂在濕衣服裡,體溫會急劇下降。 用吹風機吹幹頭髮的同時給身體增溫。 頭部溫度增加後,身體其他部分的溫度也會提高。 / 讓身體自然地增溫 / 增肌。 肌肉會消耗相當多的熱量,即使是在你休息的時候依然不例外,因此,增加肌肉也意味著你對於熱量的需求也在增加。 記住這一點,增肌就可以增溫。 不要刻意阻止身體打顫發抖。 這些本能性的動作是身體自發調節體溫的方式,當你打顫和發抖時肌肉就會參與進來,繼而提高你的體溫。 增重。 這個辦法並不是人人適用的,尤其當你已經屬於超重狀態時。 不過話說回來,增加一點體重確實能讓你保持溫暖,那些額外的脂肪能夠起到隔離作用,讓你的身體維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溫度。 增重最好的方法就是攝入更多的熱量,你需要一個卡路里計算機來計算你需要攝入多少熱量來增加體重。 / 提升體溫的好處 / 減輕肝腎負擔,微循環系統若得到改善,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便可迅速排除體外,從而減輕肝臟及腎臟的負擔。 增強免疫力,體溫每上升1攝氏度,人體的自然治癒率會增6倍左右,若體溫上升2度,自然治癒率更會增強36倍之高。通過升溫排汗有助於健康。 促進排汗及皮下脂肪的排除,提升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將皮脂腺的脂肪排出體外,達到健康與美容,輕鬆變苗條的效果(要注意補充水分)。 排出體內的老舊廢物,主要是體內的代謝廢物。重金屬與致癌物,提高體溫將體內累積的致癌成分”重金屬”排出體外,徹底去除癌症根源。 增強活力,活化新陳代謝、強化營養成分的充分利用、消除疲勞。 改善微循環系統,皮下深層的溫度微升,血流速度加快,微血管擴張。 呼吸的皮膚,使得皮膚呼吸更加旺盛,血液循環順暢,常保健康美麗,光滑細緻。 有效改善睡眠——助眠,睡到自然醒。 在日常生活中,要儘量避免會降低你體溫的活動,比如在寒冷的冬夜外出或者有可能打溼衣服的活動。 瞭解你體溫過低的原因。體溫過低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你必須清楚你是否患有某些疾病,才導致你的體溫比正常低。 當你的體溫持續過低、無法提高時,不妨諮詢下醫生,你的新陳代謝方面應該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特別的注意。
    1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管好體溫不生病 石原博士表示,人類體溫介於36.5℃~37℃是最健康的狀態,但現代人愛吹冷氣、嗜吃冰品涼飲又缺乏運動,使得體溫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甚至達不到36℃的也大有人在。因此他強調,所有疾病都與體內的「寒氣」有關,也就是所謂的「病從冷開始」。 因此,石原博士認為只要維持體溫在36.5度C以上,就能提升免疫力,保持身體健康。他也提出提高體溫的簡單方法,例如「溫熱療法、穴道按推法、水療法、淋巴按摩」等,這些自然療法已經在全世界造成風行,也獲得主流醫學界的肯定。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氣溫或體溫升高是目前唯一能普遍有效化解瘟疫的方法! 不論是武漢肺炎或流感等傳染病,都不用恐懼,你越是擔心,它就越可能找上你,因相由心生,量子糾纏現象,病毒是物質,物質是由念頭產生的! 人類理想的體溫為攝氏36.5度,只要體溫保持這個溫度以上,病毒就與你無緣。但只要體溫下降0.5度病毒就很容易找上你! 人之身體本有自體療癒機能,只要體溫上升一度,人體自體療癒機能就會大量起動,科學研究證實體溫上升一度,免疫系統會 *提高五倍。* 但 *原則是要斷寒涼飲食* ,補充熱源,注重保暖,使體溫升高。人身體熱能一旦被消耗殆盡,就是生命結束之時。 簡易提高體溫的方法: 1.遠離一切寒凉飲食。 首應斷絕惡緣,藥物及寒凉飲食會使體溫下降。 2.喝溫薑湯等溫熱性食物。 薑最大的功效就是溫熱身體,薑含有薑辣素和薑烯酚,可促進血液循環及燃燒體內脂肪與醣類來提高體溫。 3.泡澡。 水溫約在攝氏43度上下2度(可依各人舒服之感受溫度),每次泡澡15分鐘左右即可。採用半身(胸口以下)泡在浴缸的入浴法,讓水溫幫助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提高體溫。 4.運動。 能使體溫上升,肌肉約佔全身體重的百分之四十五,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所以只要運動,肌肉所產出的熱量就會增加,其產生的熱量可達到供給身體所需溫度之一半以上,體溫上升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免疫系統的白血球運作也會活躍。 5.睡眠充足。 睡足七小時,睡眠不足會使體溫下降,最好能在晚上十點前入睡,早睡能使身體修復力增強三倍。 6.身體做好保暖。 尤其是腳及腳掌,身體可多穿保暖褲,腳掌穿保暖雙層襪,用以提高體溫,即能增強身體抵抗病毒能力及自體療癒能力。 以上所述,有緣能信力行者,定可保身體健康,祝福大家平安健康!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婆婆活到107歲→克服失智的秘密!【你的一次轉發,救人無數!】 http://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437609#155718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給五十歲以上的你們,連續幾波寒流,千萬不要讓洗澡變成旱世,這個影片對你們很重要,記得收藏分享。 外方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廖國新表示,洗澡時脫掉衣服所造成的溫差,很有可能讓血管收縮加劇, 血壓瞬間增高,導致腦出血、中風、腦腫瘤破裂等危機。 若只四個關鍵,就能安心洗澡。 1.洗澡前先喝一杯溫熱開水,讓身體先暖身。 2.洗澡前五到十分鐘,先放熱水,或善用各種電暖爐,提高浴室的溫度。 等浴室變暖之後,再脫掉衣服洗澡。 3.用蓮蓬頭沖脖子後方一分鐘,保持體溫,就能穩定血壓。 4.洗澡的順序,先洗臉、手、腳、身體,最後才洗頭。 這樣就能夠讓全身的血管擴張,減少心臟血液循環的負荷量。 你學會了嗎? 我是麗珍,關注麗珍讓你美夢成真。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