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3 人回報2 個月前
三立新聞網
2024年7月29日 週一 上午9:55
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絲瓜清甜軟嫩的口感深受許多民眾喜愛,也是不少人家中餐桌上經常見到的菜色之一,然而,除了好吃之外,絲瓜的營養成分更是不容小覷。有醫師就分享,有一名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已經服用多種藥物仍控制不好血糖,為此建議對方吃絲瓜,糖化血色素果真成功下降,大讚「比藥還好用」。

絲瓜清甜可口深受許多民眾喜愛。(圖/資料照)
絲瓜清甜可口深受許多民眾喜愛。(圖/資料照)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節目《健康好生活》節目中指出,過去曾遇過一名70歲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已經用到4種藥物但血糖依舊控制不好,其他醫生建議他要開始施打胰島素,但患者堅持不要,因家人擔心他會有併發症,因此帶著老先生到他的門診就醫。

江守山表示,患者前往診間時,還列印一張網路上說明施打胰島素缺點的資料,為此,他詢問對方「那你能不能食療加強一下?」對方則回答,自己不吃甜食,「我食療很標準了。」江守山聽聞後則解釋「不對,甜的不吃只是消極的,你還可以吃一點降低糖份的東西,絲瓜、葫蘆瓜、佛手瓜都有報告可以降低血糖。」

江守山透露,由於絲瓜有些許甜味,適口性也較佳,老先生食用一段時間後,「單靠一個絲瓜,就把糖化血色素從8.6降到7.1,比藥還好用。」不過,由於糖化血色素在6.5以上即定義為糖尿病,江守山提醒該患者後續仍須好好監控血糖,盡可能再降低數值,否則未來可能會面臨腎臟壞掉、眼睛壞掉、截肢等情況。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4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2021年過年後,預計開講 主題:植物飲食讓糖尿病患不再打胰島素 帶著我爸爸做實際的見證 預計到處演講 如果你有機會給予,感恩万分 因為,我給我爸全植物饮食 他是糖尿病患者 從發現,快速眼睛黃斑病變 腳部神经萎缩 三高,冠心症,血管硬化… 糖化血色素從9.8到二年後 恢復所有正常指數 並且胰島素再也沒打了,直到現在 演講時間二個小時以內 視場地需要安排 有需要活動請加(0905056066)line聯繫 瑞雨合十感恩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慢版起立坐下有效預防飯後飆血糖,他3個月改善糖尿病 14 / 49 早安健康 標誌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 日文編譯/李奕璇 2018/1/12 分享  分享  推文  分享  電子郵件  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早上就血壓飆高?原因恐出在上廁所 【早安健康/李奕璇編譯】每天早上醒來測血糖明明沒問題,為什麼糖化血色素還是超標?許多人看到空腹血糖數值正常就安心,卻輕忽了飯後血糖,使糖尿病失去控制!即使飯前空腹血糖正常,飲食沒控制好,就可能出現飯後血糖飆,導致糖化血色素超標的情形,醫師建議做深蹲運動,就能預防飯後高血糖,糖化血色素恢復正常不超標! 深蹲運動促進肌肉激素分泌,三個月降血糖,糖化血色素不超標 飯前的空腹血糖是篩檢糖尿病的主要項目之一,而台灣研究發現,飯後血糖對糖化血色素控制更加重要,要有效預防糖尿病,也應設法防止飯後高血糖,防範飯後血糖的急速上升。日本醫學博士.南越谷健身會診所院長周東寬表示,做深蹲運動刺激肌肉,讓肌肉分泌出肌肉激素,就可能預防飯後高血糖! 肌肉激素(myokine)是肌肉所分泌出的荷爾蒙的總稱,也被稱為是可以抗老的體內荷爾蒙,肌肉激素是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皮德森教授所發現,當肌肉受刺激的時候,人體內就會分泌肌肉激素,目前的研究顯示肌肉激素可以預防糖尿病,還能擊退大腸癌、肥胖、脂肪肝、失智症等疾病。 周東寬醫師指出,在肌肉激素中,被發現有助改善糖尿病的是細胞激素IL-6(interleukin-6)和脂聯素。細胞激素IL-6可以調節肝臟葡萄糖的生成,讓葡萄糖通過血液運輸被細胞吸收,而脂聯素則有改善胰島素、調節血糖的功效,脂聯素濃度越高,糖尿病風險就越低。 用1分鐘起立坐下就能控制飯後血糖!下一頁教您做 做緩慢深蹲運動時肌肉受到刺激,就能藉此得到細胞激素IL-6與脂聯素的相乘效果,抑制飯後血糖上升。日本諏訪中央醫院名譽院長鐮田實表示,人體最大、肌肉量最多的肌肉在大腿,做慢慢深蹲的動作,或是先坐在椅子上再起立、深蹲也可以,常活動與刺激大腿肌肉,就有助於促進肌肉激素分泌。 深蹲時要注意彎曲膝蓋的時候,雙腳膝蓋不要比腳尖還前面,要讓臀部向後突出。如果可以養成習慣每天持續做這項運動,就能有效率地改善糖尿病。有患者做深蹲運動三個月,糖化血色素就恢復正常,連合併症的眩暈也解決。 《緩慢深蹲運動這樣做》 理想時間是30分鐘做1次,平常習慣久坐的人也建議30分就做一次,請坐在穩定的椅子再開始此項運動。 深蹲,運動,控制血糖© 由 Everyday Health 提供 深蹲,運動,控制血糖 1.坐在椅子上,雙手自然放大腿上。 深蹲,運動,控制血糖© 由 Everyday Health 提供 深蹲,運動,控制血糖 2.用5秒慢慢站起來。 深蹲,運動,控制血糖© 由 Everyday Health 提供 深蹲,運動,控制血糖 3.站好之後靜止約2秒,再用5秒慢慢坐下。 4.步驟1~3重複5次,所花時間約1分鐘,為了預防跌倒,也可以扶著椅子或桌子進行。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胰島素阻抗矛盾與出路 胰島素阻抗產生新陳代謝症候群 ,造成高血壓,高血糖 ,高血脂, 高腰圍 ,升高了心臟病,中風,和癌症的風險! 胰島素是人體進食 的時候會反應分泌的一種荷爾蒙 ,尤其是吃入碳水化合物 ,糖分的時候 ,分泌會比較多, 經由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將血液中的糖質帶入細胞, 提供生存熱能的儲存! 當人體不進食的時候, 胰島素下降 ,人體開始使用儲存的熱能。 傳統理論認為胰島素阻抗是因為細胞外的血液中有太多的醣質,卻沒有辦法經由胰島素受體進入細胞內! 但如果真的是這樣, 細胞會處在飢餓狀態而縮小, 人也會極度消瘦, 肝臟也會變小 ,五六十年來 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疑問, 相反的, 第二型糖尿病 ,胰島素阻抗患者常傾向腹部肥胖, 脂肪肝! 常規醫療處置的方法就是給予更多胰島素 ,但多年的經驗, 證實這並不能改善胰島素抗性, 越來越多的劑量反而造成胰島素阻抗的增加, 胰島素劑量不斷加重, 唯一的好處就是使糖化血色素與血糖得到暫時的改善,但長遠來講 ,第二型糖尿病都是不斷惡化, 患者最後都逃不過糖尿病併發症! 新的一代的理論 認為血液中血糖與胰島素增高,導因於長年細胞內糖質堆積過多而溢流, 這時細胞外的血液糖分就沒有辦法再進入細胞內! 只能在細胞外的血液中不斷堆升! 這很合理的解釋了第二型糖尿病患傾向肥胖, 脂肪肝的現象! 這一切都是細胞吸收了過多的糖分造成, 若能夠減重,降低身體的糖分儲存, 胰島素抗性及其引起的新陳代謝問題都可消失! 這是對胰島素阻抗比較精確的思考方式! 使用藥物不斷增加 胰島素 ,把血液中過高的糖質強制灌入糖質溢流的細胞內,使 細胞更難以接受血液中的糖份, 那就使每一個糖尿病患越來越糟! 現代人每天三餐外加十幾次的點心,零食,飲料,水果 , 內容幾乎都是高升糖的 碳水化合物, 使血糖,胰島素整日都維持在高水平 ,跨越中年就很容易產生第二型糖尿病與胰島素抗性! 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斷絕深度加工的澱粉, 高升糖食物, 每日改成兩餐, 在6小時之內完成, 其餘18小時維持空腹狀態 , 這中間不吃任何點心,間食, 甜飲料,使血糖與胰島素 水平降低 ,不用很久的時間, 胰島素抗性就恢復正常, 若進行的很熟練 ,可考慮一週一次, 一天只吃一餐 ,當全身細胞溢流 的糖質不斷減少時, 人的體重也會減少 ,精神體能會變好, 恢復胰島素的敏感性 ,新陳代謝疾病會痊癒! 對原本使用藥物的第二型糖尿病病患, 開始低糖飲食與階段性減餐斷食, 血糖會降得很快, 應請醫生減藥。 否則可能會血糖太低! 低碳水化合物合併 階段性斷食 ,對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新陳代謝問題非常有效, 也同時可改善肥胖及血壓過高的問題 ,沒有費用,沒有成本, 節省出很多進餐所消耗的時間, 剛開始當然不太適應 練習一段時間即可駕輕就熟, 使自己從久病中解放! 斷食自古希臘哲學家與三大宗教都有實施的傳統 ,對其益處近年相關的醫學文獻 也有很多正面的論述!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個月前
  • 《為什麼麵包不能吃?》 ~黃冠球醫師 [壹]前言 1987到1989年,我在美國Loma Linda University 讀「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為了節省交通時間,我住校,週末才開一個多小時的車回家。回家前我會去校園的超市,買一些即期折價的麵包、披薩,回家享用。 最後一學期 期末考前的週末,我書還沒讀完,頗有壓力,但還是回家團聚,而且帶了麵包,也帶家人去郊外樹林走走。但是孩子們不願意在豔陽下走路,我們不歡而返。晚上洗過澡後,我發現在右耳前面的皮膚,冒出了一塊塊的蕁麻疹,幾天後就融合成半個巴掌大的皮膚炎。 回到台灣,看了皮膚科醫師,沒有效。「醫師啊!先治療你自己吧!」這臉上一大塊丟人現眼的皮膚病,很無奈地,跟了我27年。一直到2016年我讀到《無麩質飲食》這本書,為了健康我停止吃麵食,沒想到兩個星期後,臉上的病灶縮小了,兩個月後多年的頑疾竟然不藥而癒!俟後我偶吃水餃、麵包,它是會復發的,再停吃就消失,現在七年過去了,皮膚完好。 當然我也勸家人不要吃麵食,但我的大女兒 患有思覺失調(舊稱精神分裂症),她不容易控制自己。在聖誕夜的子夜彌撒後,她會提早離席,領了麵包點心盒,就先回家大快朵頤。接下來的兩三天,糟糕了!她疲倦到爬起不來,沒辦法ㄧ如平日的作息,與我共餐,和我去運動場散步。第二年的聖誕夜,戲碼再度重演。 因此,我告誡大女兒,有三樣食物不能吃: 1. 麵食,含有麩質; 2. 甜食,會發胖發炎; 3. 油炸食物,有反式脂肪。 [貳]現代小麥 -已然不同 小麥裡的「麩質」,英文原文是「gluten」,它是小麥的多種蛋白質, 若將麵糰置於水中沖洗,剩下來不溶於水的黏稠膠狀物就是了。中文原稱為「麵筋」。 將gluten翻譯為麩質,容易使人誤以為它來自小麥的麩皮(bran),其實它是位於小麥的胚乳(endosperm)部分。 小麥、大麥、裸麥磨成的麵粉含有較多的麩質(gluten)。 人類在10,000年前,進入農業社會後才開始吃穀類,但是現代的小麥和祖先吃的野生小麥已經截然不同;即使和60年前的小麥也大不相同。 美國的洛克菲勒基金會為了解決世界糧食不足,於1943年在墨西哥成立了「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IMWIC),將小麥雜交、育種,培育出數以千計的新品種。新品種長得矮小,生長快速,產量大增,口感更佳。主其事的美國遺傳學家Dr. Borlaug,因此獲得1970年諾貝爾和平獎。 新品種的小麥雖然養活更多人口,但也養出許多健康問題,因為它們並沒有先做過人體的安全試驗。 現代的小麥經過品種改良後,麩質的含量高出了幾十倍,麩質在胃中分解為多胜肽(polypeptides),進入血液循環後,能穿過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進入大腦,和嗎啡受體結合,讓人有欣快感,會上癮,會想再吃。麩質也容易引起許多過敏症狀如下: [參]今之小麥 危害大矣 小麥的麩質引起的過敏症狀,比較出名的是「乳糜瀉」(Celiac disease),它造成腸道發炎、腹瀉,破壞腸道內壁,使原本緊密相連的細胞與細胞間隙出現滲漏,稱為「腸漏症」(leaky gut)。酒精、抗生素等也會造成腸漏症。 腸漏會讓腸內的細菌毒素—-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 LPS) 進入血液循環,引起全身發炎, 殃及大腦。許多腦神經的疾病,如憂鬱症、漸凍症、巴金森症、阿茲海默症,都發現和LPS 毒素偏高有關。 其實「乳糜瀉」只是冰山的一角,有些麩質過敏的人沒有消化道的症狀,但是會有皮膚和腦神經系統的傷害。 2009年紐西蘭的醫師Dr.Ford指出「神經系統才是麩質破壞的主要目標。」 因為麩質本身就會透過 免疫系統,觸動「發炎反應」,危害全身,而大腦又是最脆弱的地方,所以小自頭痛、癲癇, 大至阿茲海默症、思覺失調、憂鬱症,以及小孩的自閉症(autism)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都和麩質有關。 美國神經科醫師Dr. Perlmutter甚至認為:「其實正常人的大腦,也會受到麩質危害,只是他本人並沒有察覺。」 2013年,美國Mayo醫學中心的團隊甚且證實:「麩質會控制腸道菌叢,引發糖尿病的發生!」 [肆]血糖高 老化快 小麥還有一個本領,它會催人老! 小麥裡的澱粉, 75%是屬於最容易被消化的「A型支鏈澱粉」,它會快速地被吸收,血糖也快速升高,所謂的 升糖指數GI質,全麥土司或白吐司是高過任何其他碳水化合物的。 血糖高 會觸發「糖分子與蛋白質、部分脂肪結合」,所謂「糖化反應」,而形成有害的「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 糖化終產物AGEs又會引發身體的「發炎反應」、「自由基增生」,而「破壞血管壁」,導致 動脈硬化。 血管壁受到了破壞,所以糖尿病患者容易併發冠心病和腦中風;血糖偏高,也會導致大腦的認知能力 較快衰退而導致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一種)。 AGEs也是皮膚起皺紋,和眼睛的水晶體變混濁(白內障)的原因。 AGEs更是加速老化的禍首,一如英文縮寫字母的含義age。 血糖長期偏高,產生的AGEs就越多,然後衰老的速度就越快。 AGEs的多寡可以參考糖化血色素(HbA1c),它代表紅血球中的血色素(hemoglobin ,一種蛋白質)被葡萄糖 糖化的比例。 HbA1c 的正常值是4~6%; >=6.5%即診斷為 罹患糖尿病。HbA1c 6%相當於血糖值126 mg/dl,也就是過去三個月內你的血糖平均值。 HbA1c數值越高,代表血糖控制不佳,即血色素受到糖化的比例越高;HbA1c越高也代表大腦組織損害的程度越大。《小麥完全真相》一書的作者Dr.Davis 甚至說:「HbA1c <5% 代表正常的老化速度;>5% 代表你老化得比較快,離天國也近一點。」 如果你關心 是否血糖偏高和 老化的速度,體檢的時候,不妨自費檢查,加驗「糖化血色素」,價錢不貴,而且不需空腹,隨時可以檢查。 「糖化終產物」AGEs除了在體內產生以外,也和外來的食物有關。高溫燒烤、煎炸的肉類,AGEs含量最多,所以肉食以清蒸或燉煮為宜。 還記得「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 嗎?小心它也會加速糖化作用,加速老化喔! [伍]結語 吃糖不健康,是大家早已知道的事實,只是不知道有那麼嚴重。我在台東聖母醫院門口的豆漿店吃早餐時,喝的豆漿不是全糖,也不是無糖,而是半糖,因為無糖又太不好喝。但是老闆娘告訴我,她的兒子從小喝豆漿不愛加糖,所以頭腦聰穎,現在是天文學的博士。那真是得天獨厚啊! 現在我知道甜食和小麥澱粉會引起「發炎反應」和「糖化反應」,造成全身的慢性疾病 以及老化,下回光顧豆漿店,我會向老闆的兒子看齊,選擇無糖豆漿了! 而小麥的麩質蛋白更是容易透過「免疫反應」,而傷害 腦神經,使大腦退化。 為了多留住青春的容顏;為了還能認得身邊的老伴。 請節制口慾,少喝甜飲、不吃燒烤,也不吃含麩質的麵包。 畢竟我們還有糙米飯、小米粥、烤蕃薯、馬鈴薯、滷蛋、優格⋯可以吃。當然也還有魚蝦、家禽等可以享用。 其實上帝造的萬物都好,並沒有不讓我們享用小麥和麵包。是人類自作聰明,扮演上帝的工作又做得不夠完美,惹出了紕漏。幸虧也有人扮演現代諾亞的角色,在收集、保護古老的小麥品種。待 有朝一日,眾人覺醒,浪子回頭,還是有回頭路可走的。 附記:生機飲食專家李秋涼老師及其夫婿黃藥師 還教導我們: 「為了賣相 、口感、和存放期,麵粉中所含的食品添加物:磷酸塩、漂白劑、防腐劑、品質改良劑、色素等,真的太多了。有些添加物是有致癌的風險!」 Oct. 2023~全文完 - [ ]
    114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