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年前
Omicron 無症狀、輕症,痊癒後的後遺症;
1。腦霧、胸悶、肺功能降低、胸痛、疲倦。這些病患被稱為「長新冠」Long Covid
2。25%癒後患者有此後遺症
3。腦霧患者有記憶力、理解力、專注力下降現象。目前不知道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會不會提早發生?它是腦神經受損的結果。
4。後遺症會在痊癒後3個月後發生。自己或家人要仔細觀察。
5。日本Omicron 發生比較早,現在已有「長新冠」門診的檢查與治療,相當專業。
4。因為侵襲腦神經,後遺症一視同仁,不分男女老少。藥物無法改善受損腦神經。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有些人確診 Omicron 是鼻水噴嚏、有些人則是頭痛發燒加狂咳,這些都叫做「輕症」對嗎?其實只要「沒有嚴重到要住院」就叫做輕症。Omicron 模糊的觀感,容易讓社會掉以輕心。然而,許多 COVID-19 患者產生的「後遺症」又是怎麼回事? 為何 Omicron 後遺症的研究目前還沒有定論? 長新冠症後遺症Long COVID 可能危害你的心血管、腦神經?三月緊急刊登論文指出,輕症也可能讓你的大腦嗅覺相關皮質受損?疫情當前不容輕忽,來與泛科學一起探究 COVID-19 恐導致哪些後遺症吧!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臨床試驗證實具良好輔助效果 花慈淨斯本草飲 預防長新冠後遺症 2022-05-27 ╱經濟日報 ╱第A15版 ╱醫療 ╱花蓮訊 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確診人數不斷上升,即使新的突變病毒感染患者大部分都是輕症或無症狀,但國際研究發現「二次感染」及「長期後遺症」,也就是「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將成為未來嚴重的疫情問題。花蓮慈濟醫院自2020年研發出應用中草藥的淨斯本草飲,在臨床試驗上證實具有良好的輔助效果,近期研發團隊針對新冠肺炎後遺症、併發症及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何宗融與黃志揚在日前帶領研發團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林欣榮表示,新冠患者的長期症狀有可能遍及全身,造成慢性長期發炎導致潛在疾病,如肺浸潤、急性肺損傷及心血管相關症狀。據研究報導指出,由於新突變病毒造成長期血管發炎及侵入神經系統,可能導致心腎功損傷及「腦霧」徵狀,使患者注意力不集中、憂鬱、記憶損傷,且伴隨睡眠障礙、疲倦、長期疼痛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由於許多兒童尚未施打疫苗,青少年及兒童的確診率相較於前2年大幅提升5至6倍。綜觀成人及兒童患者,新突變的新冠病毒會侵襲身體多個系統,造成全身性發炎疾病,最終導致成人患者的細胞激素免疫風暴與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等疾病。因此,不僅要提升施打疫苗普及率外,也需要針對全身性發炎及長期後遺症的輔助調養,以降低長新冠的後遺症。 中醫部何宗融副院長說,證嚴上人慈悲為懷,有鑑於疫情的發展,委請林欣榮帶領中醫部及心血管暨粒線體相關疾病研究中心黃志揚副院長組成團隊,嚴守「有益無損」的準則,精進探討對抗瘟疫、保健身心的淨斯本草飲。(劉靜君)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2022年6月1日開立『金蟬1號、2號、3號、4號』是有效對治現在已經出現「風症」與「熱症」的武漢病毒或是Omicron中藥單,諸多方面的精益考量而開立各類種藥單,以下說明: ◎『金蟬1號』是對治現階段染疫的重症病患,必須把握5天內部須恢復健康的壓力,提出針對性的藥帖而大幅度改善以下症狀:發燒/乾咳/喉嚨痛癢/呼吸急促/胸口悶痛/口舌乾燥/聲音沙啞/呼吸困難/氣喘/失去嗅覺、味覺/心悸/暈眩無力/疲憊/心情鬱悶/筋骨肌肉酸痛/噁心/食慾不振/視力模糊/皮膚紅疹/蕁麻疹/腦炎,等「風症」與「熱症」所引起的不適。 ◎『金蟬2號』是對治經過”染疫階段治療”後而仍有:乾咳/喉嚨癢/胸口悶悶/呼吸困難/氣喘/失去嗅覺、味覺/心悸/心跳快大/暈眩無力/疲憊/心情鬱悶/恐慌症/肌肉酸痛/噁心/視力模糊/皮膚紅疹,等尚有「風症」症狀殘存的不適,例如使用了”新冠1號”,雖有效率降低發燒等症狀,但仍患有長新冠或後遺症仍不能痊癒的患者。 ◎『金蟬3號』是對治經過”染疫階段治療”後而仍有:微發燒/喉嚨痛/呼吸急促/口舌乾燥/聲音沙啞/疲憊/噁心/蕁麻疹/腹瀉/心情鬱悶/筋骨酸痛/視力模糊/腦霧(腦部白化)/肺白(肺部纖維化)/尿道發炎,等尚有「熱症」症狀殘存的不適,例如使用了,” 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Molnupiravir”,雖有效率降低咳嗽、呼吸等病症狀,但仍患有長新冠或後遺症仍不能痊癒的患者。 ◎『金蟬4號』是對未染疫或是輕微症狀的人,可達到預防染疫實際目的,更可大幅度改善施打各類疫苗後的不適感,達到保健的目的。
    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 台灣每日確診人數破8萬,雖然多數為輕症及無症狀,但康復解隔後真的能無後顧之憂嗎?🤔 根據國際研究發現,無症狀和輕症感染者康復後仍有可能受「#長新冠」困擾。 #長新冠是什麼? 又稱為「新冠長期症狀」,也就是 #新冠後遺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長新冠(Long COVID)指的是曾經或可能確診新冠病毒3個月後,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甚至長達一年,且無法由其它的診斷來解釋的現象。 - #長新冠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 ❶極度疲倦 ❷頭痛、頭昏 ❸喘不過氣、呼吸急促 ❹味覺、嗅覺的異常變化 ❺腦霧、記憶力和注意力低落 ❻失眠、睡眠障礙 ❼關節痛、肌肉痛 另外,還有一些較少見的症狀,如:落髮、焦慮、腹瀉等都有可能發生。 以及,不少確診者因為長期咳嗽,甚至會咳傷咽喉,因此,在保養喉嚨工作上,首先要避免說話過於用力、聲音太大、過度用嗓,同時要保持咽喉濕潤。 建議多飲用溫水,戒煙酒,日常可多食用潤肺食材,像是山藥、百合、川貝、銀耳、蜂蜜、玉竹等,有助於生津止咳、潤燥補氣。 - #長新冠有機會痊癒嗎? 長新冠是可以治療、恢復的,只是需要後續長期保養與復原的時間,千萬不要以為病情好轉後就會自然痊癒的假象,如果未積極治療,症狀可能起起伏伏或消失後再復發,嚴重可能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與工作。 若有任何不適症狀,可以利用衛福部推出的「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來治療,盡快尋求中醫師的協助診斷,並遵循醫師指示對症下藥、調整體質,是會漸漸恢復,減緩後遺症帶來的不適感的!
    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標題:長新冠治療方案 來源:FLCCC Alliance 日期:2023年3月4日 由於長新冠 和疫苗後綜合症之間有明顯的重疊,請參閱I-RECOVER 疫苗後治療方案以了解詳細的治療策略。本頁重點介紹了這兩種綜合徵之間的差異,即持續性機化性肺炎。 (一) 關於長新冠 長新冠,也稱為長途 COVID 綜合症 (LHCS),最近被稱為“COVID-19 的急性後遺症 (PASC)”,是一種多樣化的綜合症,其特徵是長期不適、頭痛、全身疲勞、睡眠困難、脫髮喪失、嗅覺障礙、食慾下降、關節疼痛、呼吸困難、胸痛和認知功能障礙。 高達 80% 的患者在 COVID-19 後經歷了長期疾病。此外,許多 COVID-19 疫苗受傷患者的症狀都很常見;事實上,這兩種疾病都被認為是“刺突蛋白相關疾病”的表現,在症狀、發病機制和治療方面有明顯的重疊。 使這個問題進一步複雜化的是,許多長期感染 COVID 的患者都接種了疫苗,而疫苗受傷患者的症狀往往因急性 COVID-19 感染而加劇。 長新冠可能在急性感染後持續數月,幾乎一半的患者報告生活質量下降。患者可能會遭受長期的神經心理症狀,包括多個認知領域。長新冠的一個令人費解的特徵是它不是由初始疾病嚴重程度預測的;長新冠經常發生在輕度至中度病例和不需要呼吸支持或重症監護的年輕人中。 在大多數情況下,長新冠的症狀集與慢性炎症反應綜合徵 (CIRS)/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綜合徵非常相似。與 CIRS 的一個重要區別因素是觀察到長新冠 自身繼續改善,儘管在大多數情況下進展緩慢。另一個重要的觀察結果是,與影響老年人或有合併症的人的嚴重 COVID 相比,長新冠 包括更多的年輕人。此外,已觀察到肥大細胞激活綜合徵 (MCAS) 與長新冠 之間的相似性,許多人認為長新冠 是 MCAS 的一種變體。 (二) 症狀組 長新冠的臨床體徵和症狀可分為以下幾類。這種分組的原因是允許器官特異性靶向治療或個體化治療: • 呼吸系統:氣短、充血、持續咳嗽等。 • 神經:腦霧、不適、疲倦、頭痛、偏頭痛、抑鬱、注意力不集中、認知改變、失眠、眩暈、驚恐發作、耳鳴、嗅覺缺失、幻覺等。 • 肌肉骨骼:肌痛、疲勞、虛弱、關節痛、無法運動、運動後不適、無法進行日常活動 • 心血管:心悸、心律失常、雷諾樣綜合徵、低血壓和運動性心動過速 • 自主...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新冠後遺症,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這個話題,很多的朋友認為新冠已經發生三年了,現在醫療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即使感染了也不至於要了命可以治好,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新冠後遺症要比新冠病毒本身更可怕。我們曾經認為新冠病毒治癒以後,我們的身體就會恢復如初,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美國牛排大王肯特泰勒因為無法忍受新冠帶來的嚴重後遺症,自殺了。 意大利的足球明星馬爾蒂尼康復之後肺部嚴重受損,10分鐘的運動都承受不住,很多人戰勝了病魔卻難逃新冠後遺症。在英國首批康復的4萬人當中,約有1/8的人在出院後5個月內死亡,約有1/3的人因為嚴重的併發症在半年內重新又住回了醫院進行治療。國際頂級的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一項研究,一年的時間跟蹤了1276名從武漢金銀潭醫院出院的新冠患者,結果就發現儘管大部分患者恢復以後能夠基本正常的生活,但是健康狀況對比正常人來說差了很多,包括抑鬱、睡眠障礙、脫發、味覺和嗅覺的缺失,頭疼關節疼,部分患者還存在心血管損傷的跡象,甚至還有部分患者出現了生殖障礙。 美國佛羅里達的一位患者新冠治癒之後患上了一種極其罕見的後遺症叫巨舌症,就是他的舌頭在不斷的長大,後來醫生沒辦法切除了他部分舌頭,才才逐漸讓他恢復了進食說話的能力。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學腦科學系研究發現,在跟蹤測試的8萬多名新冠患者當中,普遍存在智力下降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患者智力下降了8.5,8.5意味著什麼?相當於大腦直接老了10年。國際阿爾茲海默症協會副主席也指出,新冠感染可能會導致持續性的認知損傷,甚至導致老年痴呆的症狀。 所以新冠不能簡單的看成是一種肺炎,更不是流行性感冒的一個加強版,而是一個綜合症,它破壞的不僅僅是你的肺,而是導致全身多器官的一個損傷,即使痊癒以後也會出現長期的後遺症,不少的新冠患者即便痊癒,但卻要一直承受後遺症的折磨,直到死亡。 所以新冠病毒的治癒並不代表著我們就勝利了,人類目前對新冠後遺症還沒有系統的進行研究,能做的就是加強保護。如果大家瞭解了這些知識之後,你就一下子就明白了我國為什麼要執行清零的政策,所以嚴格做好個人的防護,保護的不僅僅是你自己,還有你身邊的人,你的朋友、你的親人,希望大家呢能夠把這條視頻轉發出去,讓更多的親人朋友看到這條視頻,讓更多的人瞭解這個知識,只有大家認識到新冠後遺症的嚴重性,才會提高警惕,才不會掉以輕心,才能夠做好個人防護。​
    6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最新新聞重點 : ❶ 新冠肺炎痊癒者中,近三分之一會在五個月內再度就醫,八分之一會在五個月內死亡。 ❷ 新冠重症患者痊癒後,其中許多人出現心臟問題、糖尿病和慢性肝腎問題。 #林侑融醫師建議 : 由於急性新冠肺炎感染會導致大量的發炎與可能致命的免疫風暴;新冠病毒會在亞健康族群與慢性病患者體內誘發一連串免疫發炎反應的骨牌效應。 在體內發炎與氧化壓力越嚴重的人,病毒越容易發生突變。 因此,我建議大家平常就要監控自己是否有發炎性的體質(像是過敏、肥胖、自體免疫性疾病、風濕免疫疾病、三高慢性病、反覆慢性感染、癌症重症或是癌後、抽煙、飲酒、熬夜、睡眠障礙) 或是透過 #檢測發炎指數 來發現或是監控體內潛伏的發炎,一旦發現有慢性發炎的話則建議趕快調整體質, 找出發炎因子,降低體內發炎,並要趕快提升體內的抗發炎防護網 (這就像是在金融風暴時,平常存錢存的夠的人,比較能承受股災所帶來的財務壓力一樣),就算是有一天真的不幸感染到,也才能縮短復原期間和降低復原後的後遺症。 林侑融 美國自然醫學醫師 👩‍⚕️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沒有群體免疫! 陳文茜質疑「台灣為什麼鼓勵大家快得病」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部分專家提倡,應讓大多數人染疫,才能達到群體免疫。對此,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指出,只要比較關心國際流行疾病,而非自己在家做研究的人,都知道現在世界上沒有群體免疫的說法,很多專家的報告也顯示,染疫痊癒後可能再度被傳染,再次感染只是症狀較不嚴重,但不是完全免疫,她不解「台灣為什麼有這麼多公衛專家灌輸大家群體免疫?台灣為什麼會鼓勵大家趕快得到這個病」? 陳文茜在《文茜的世界周報》節目指出,「世界上沒有群體免疫這4個字」,美國目前流行的Omicron BA2.12.1病毒,以及在南非現蹤的Omicron BA4和Omicron BA5病毒,都出現感染過Omicron病毒者再次感染的情況,再度染疫只是症狀比較不嚴重,因為他們身上已有一定的抗體,但非完全免疫;且美國數據顯示,有75%的輕症患者出現「長新冠」,有呼吸道問題、嚴重疲勞、認知及記憶受損等情況,急於感染後免疫的作法,是很瘋狂、不科學的作法。 陳文茜也在臉書發文指出,美國再度籠罩新冠疫情升溫的陰霾,在染疫死亡人數破百萬後,全美40各州住院及確診人數暴增,美國公衛專家憂心,病毒變異得如此之快「群體免疫不可求」,是否有必要維持過去兩年所有防疫設施,並隨著病情加重或是傳播率增加,仔細思考何時重新啟動。她指出,許多科學家擔憂恐每年都發生2到3次的感染潮,人類可能沒辦法在2022或2023年消滅新冠病毒,未來將被迫應對「到底你會多頻繁被新冠病毒攻陷」。 CECC預估確診數達人口數的20%即460萬例時,即可達“群體免疫”而解封,又急於11月份的選舉(票)考量,故急轉彎改3+4及0+7,目前總確診數1531005,尚差約300萬,故放鬆管制鼓勵民眾出門旅遊、用餐……等;只為了拼經濟擺第一!! 大家如不想染疫,建議少出門、不聚餐、帶口罩、勤洗手、安全距離等防疫措施,那麼社會經濟必然蕭條,對執政黨選情產生不利的營響,「群體免疫」是政治算計,執政者行個善放下政治算計,救救天下蒼生吧!
    6 人回報3 則回應2 年前
  • 那些痊癒的新冠患者,後來怎樣了? 財聞九點半 2021-09-20 「胸痛,吸氣時肺部像被粗糙的網兜上了,一口氣疼一下。」 「失去了味覺,什麼味道都聞不到,像活在真空里。」 「只能坐著睡覺,一躺下就喘不上來氣,渾身難受。」 「眩暈,頭疼,全身乏力,走兩步就大口喘氣。」 …… 這些話,是新冠治癒者們寫下的後遺症。 讀他們的回答,每一條,都令人胸口發悶。 很多人都以為得了新冠沒關係,只要治好了,還能像普通人一樣生活。 卻不知道,新冠病毒自從發現至今,病毒迅速變異,一次又一次刷新著人們的認知。 即便是真的治癒了,留下的後遺症,也會成為治癒者擺脫不掉的陰影。 01 她叫Amy Watson,是一名幼兒教師。 去年3月被檢測出新冠陽性後,因為症狀不嚴重,她被安排在家隔離休息。 症狀不嚴重,意味著有很大的幾率痊癒。 在家隔離半年後,她的症狀有了很大緩解,多次新冠檢測也都已經轉陰。 她原本以為自己能和先前一樣,去學校教書,去跑馬拉松,去過正常人的生活。 卻不曾想,病毒被攻克了,留下的後遺症,卻差點要了她的命。 她發帖說,自己的自主神經被破壞了。 影響到了她的呼吸、心臟、視覺、嗅覺等功能,她還出現了腦損傷。 她列舉了自己的其他症狀,每一條都看得人心驚膽戰。 頭暈 眼瞼痙攣 疲倦 胃輕癱 胃腸道問題 脫發 熱耐受性低 多汗 偏頭痛 惡心 神經功能缺陷 直立性高血壓 嗅覺出現幻覺——幻覺聞到氯和氯的氣味 光敏感 胸膜炎 食慾不振 活動時呼吸困難 小纖維神經病變 心跳過快 身體溫度調節失常 黃舌 圖片 因為症狀的折磨,她不能正常入睡,躺下去,肺部會劇烈疼痛。 也不能正常洗澡,有時候只是簡單洗個熱水澡,心跳會瘋狂加速。 連最愛的馬拉松也不能跑了,現在就連在家裡走一圈,都累得夠嗆,爬樓梯比爬山還吃力。 為了控制這些症狀,她活活把自己吃剩了一個「藥罐子」。 她說:過去一年,自己每周得吃189顆藥…… 可即便吃了這麼多藥,受了這麼多苦,再去做檢查,還是沒有人能確切告訴她,究竟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 新冠留下的後遺症,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可怕。 02 國外有一個論壇,聚集了超過6000人。 人們在這裡分享著自己的病症,這其中有很多人是相似的: 「香水聞起來像臭雞蛋。」 「愛人的體味令人發嘔。」 「牛排咖啡聞起來像臭魚爛蝦。」 而在這裡分享的人,無一例外,都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 在治療過程中,他們曾出現過暫時失去味覺和嗅覺的症狀。 比如先前的查爾斯王子,嗅覺和味覺久久未能恢復。 圖片 他們本以為治癒後會有所緩解,可其中一部分人直到現在也沒能恢復。 醫生給這個症狀取了個名字:嗅覺倒錯。 什麼意思是呢? 把一種明顯的氣味誤認為是另一種氣味,如將臭氣錯認為是香氣,或無臭氣認為有臭氣。 也就是說,他們和普通人的嗅覺顛倒了。他們要忍受旁人從未經歷過的難受。 有人要忍著惡心為家人衝泡咖啡,做飯,有人一靠近伴侶,就覺得「臭不可聞」。 還有更多人,日常進餐、喝水都成了問題,不管是什麼東西吃進嘴巴,都像嚼橡膠一樣。 每天活在煎熬和痛苦之中。 更令這群人絕望的是,直到現在,如何治療「嗅覺倒錯」,專家們還一籌莫展。 他們只能推測出,這可能是因為神經纖維受損導致的。 該如何治療?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 誰也說不清楚。 有數據統計,這6000多人不是個例。 在全球感染新冠的1億名患者里,大約6.5%的人即便痊癒,依然無法恢復嗅覺。 等待他們的,會是我們想象不到的痛苦和折磨。 03 不光如此。 先前《每日郵報》就曾報道說,做了大量屍檢後,可以清楚的發現,每個病人都有血栓形成的跡象。 而血栓,有可能導致血管堵塞,引發肺栓塞、腦栓塞、心肌梗死等症狀。 對於年紀較大的治癒者來說,危害無疑是致命的。 圖片 除此之外,還有對腎臟的損傷。 澎湃社報道,自行康復的患者中,很多人出現腎臟損傷。 即便先前沒有腎功能損傷,出現末期腎臟病變的風險也高於普通人的一倍。 圖片 雖然痊癒,但體內的病毒會激化腎臟炎症,引起急性腎小管損傷。 並且,最初病情越嚴重,越有可能遭受長期腎臟損害。 嚴重者,新冠治癒了,但下半輩子,將離不開腎臟透析。 圖片 圖片 今年44歲的Lucy,病癒一年多了,身體的各項功能仍未恢復。 她會在疼痛中入睡,又在頭痛中醒來。 她忍受不了光亮和吵鬧,要長期躺在黑暗的房間里才能平復。 最簡單的散步、買菜、做飯,對她來說都異常艱難。 她才44歲啊,可她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如一個88歲的老人。 哪裡是在生活,分明是在勉強維持著才能生存。 正常的生活對她來說,早已成了一種奢望。 04 看到這裡,一定有人會說: 這些都是國外的病症,國內的治癒者,一定會好很多吧? 先別急著下結論。 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底,《柳葉刀》發佈了中國學者的最新研究—— 隨訪金銀潭醫院的1276名康復者半年到一年後,他們發現,有超六成新冠康復者,至少有一種後遺症。 大部分治癒者都有疲勞、肌無力的症狀,還有的治癒者,會面臨睡眠困難、脫發、嗅覺障礙和味覺障礙等症狀。 圖片 圖源微博@財經網 不光是肉體的折磨,還有精神上的煎熬。 研究還發現,有不少治癒者出現焦慮或抑鬱的情況,6個月為23%,12個月時為25%。 抑鬱、焦慮人數只增不減。 我身邊就有位阿姨剛從醫院出來,一場大病過後,原本樂觀健談的她很少出門。 她說自己現在體力不支,怕走遠了沒力氣走回來。 也怕知道她得過新冠的人,會主動來幫助她,她不想得到別人的幫助。 更怕被身邊人指點,說她身上帶著病毒,提醒孩子們遠離那個怪奶奶。 現在的她,更多時候會坐在窗前,靜靜看著雲發呆。 偶爾也會為家人做兩樣飯菜,但只能做最簡單的,因為忙久了,她還是會喘不過來氣。 經此一疫,她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一點一點從我們生活中消失了。 而我知道,這不是個個例,更多像她一樣的人,戰勝了病毒,卻再也恢復不了正常的生活了。 不用想都知道,他們的內心承受了多大的煎熬。 05 所以,我今天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想將他們的生活展現在大家面前,希望大家對康復者多一點包容,少一點指責。 除此之外,還想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看過一個視頻,確診患者講述了自己感染德爾塔病毒的痛苦經歷: 他說這個病毒極其可怕,自己感染後5天內就爆發了,開始高燒不斷,整個人都在抽搐。 那陣子,每隔三個小時發燒一次,每次發燒到39.5度,即便是吃了退燒藥,也只能暫時緩解,下一個三小時,還是會高燒不斷。 隨之而來的,是嚴重的拉肚子。 這些症狀疊加起來,很容易摧毀一個人的意志。 感染症狀比較嚴重,他的肺部感染嚴重,每咳嗽一次,血就會噴出來一次。 在治療的那段時間里,他不止一次想到自殺,因為真的太難受了。 即便如今已經治療好了,他的身體也大不如前。 因為肺部受損嚴重需要修復,他只是躺在這裡講了幾分鐘的話,就開始氣喘吁吁。 只是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無力和痛苦。 如今,病毒還在變異,國外疫情尚未控制住。 我們能在這裡提醒的,還是希望大家做好防護,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身體是自己的,生命也只有一次。 趁著尚可防範,趁著尚有時間。 好好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 隨身多帶幾個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外出記得勤洗手,避免病從口入。 …… 病毒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新冠也不是治好了就萬事大吉。 照顧好自己,照顧好身邊人。 不要因為疏忽大意,讓自己悔恨終生。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新冠和疫苗的致命真相 最新的科學研究和數據表明,新冠病毒和疫苗比人們最初認為的要危險得多。頂尖科學家已經證明,新冠病毒以及所有新冠疫苗均包含以下三種疾病的序列: .HIV (艾滋病毒), .Prion (朊病毒)(瘋牛病) .狂犬病 但是疫苗比原始病毒更具破壞性,如以下信息所述。感染新冠有三個渠道:直接接觸該病毒、接種疫苗或與疫苗接種者有密切接觸。這是生死攸關和長期健康的問題。請仔細閱讀以下信息。 1)頂級病毒學家和疫苗科學家Geert Vanden Bossche博士於2021年3月6日給世衛組織寫了一封公開信:大流行病中的大規模疫苗接種產生了無法抑制的怪物 這是他的信中的一些要點: 1.「我們目前正在將疫苗接種者變成無症狀的攜帶和傳染變異病毒者」 2.「我們很快就會遇到一種完全抵抗人類免疫系統的超傳染性病毒」 3.年輕健康的人會嚴重患新冠疾病 4.「將相對無害的病毒轉變為大規模殺傷性生化武器」 5.「人類在這次大流行病中的廣泛的、錯誤的人為干預……將滅絕我們大部分人口」 6.「促使病毒傳染給其他動物物種,尤其是畜牧業」 2)57名頂尖科學家和醫生發佈關於新冠疫苗的令人震驚的研究,並出於安全性,有效性和必要性的考慮,要求立即停止所有疫苗的接種 3) 根據美國前線醫生組織的公開信,疫苗接種者的身體正在散播致病的新冠刺突蛋白,並通過呼吸,皮膚接觸,體液和身體排泄物感染身邊的人。 比病毒還小的刺突蛋白含有HIV(艾滋病毒),Prion(朊病毒)(瘋牛病)和狂犬病的序列。 疫苗中至少含有數十億個脂肪包覆的刺突蛋白納米顆粒,注射後會通過血液快速分布到全身。脂肪塗層使刺突蛋白比完整病毒更輕易地穿過腦血屏障,與腦細胞結合比原來強10至20倍。 「據報告,全世界與接觸疫苗接種者有密切接觸的人中,發生了心包炎、帶狀皰疹、肺炎、四肢和腦部血塊、貝爾氏麻痹(面癱)、陰道流血和流產的病例。此外,與傳統疫苗不同,我們知道這種刺突蛋白可以穿越血腦屏障」(導致瘋牛病等退行性腦神經疾病)。 4) 新冠上的刺突蛋白含有HIV(艾滋病毒)、Prion(朊病毒)(瘋牛病)和狂犬病 在澳大利亞,有些人在接種疫苗後,艾滋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對刺突蛋白的最新實驗研究表明: .95%的人源化小鼠在接觸刺突蛋白後的2.5周內死於海綿狀腦病,即瘋牛病 .恆河猴獼猴在大腦中發展了路易體,會導致阿爾茨海默氏病, 還發現澱粉樣變性病,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致命的澱粉樣變性心臟病 理查德·弗萊明博士網站 https://www.flemingmethod.com 視頻:新冠病毒大師級課: 0 – 21:37:弗萊明博士的醫學和科學證書及成就 21:37 – 1:03:24:有關新冠的起源,資金和相關人員的證據 1:03:24 – 1:14:31:新冠病毒的危險(HIV,狂犬病,瘋牛病成分) (1:03:59澳大利亞接種疫苗的人檢測出HIV陽性後停止了疫苗接種) 1:14:31 – 1:54:37:他和其他醫生對新冠治療的研究 1:54:37 – 2:08:00:疫苗的毀滅性和不可逆轉的後果 2:08:00 – 2:29:17:呼籲政府採取行動 5) 美國著名醫生彼得·麥卡洛(Peter McCullough)說疫苗沒有益處 當前的疫苗使用的是原始的武漢病毒株,此毒株在美國不復存在,因此這些疫苗不能保護人們感染美國目前存在的14種新冠病毒株。 疫苗會損害血管,導致血液凝結,線粒體功能受損等。已經感染過新冠的人、孕婦、想要生育的人不應該打疫苗。 6) 結論: 1.一個人可以通過直接接觸病毒,接種疫苗或與疫苗接種者有密切接觸而感染新冠。 2.疫苗比病毒更危險,因為疫苗中脂肪包裹的刺突蛋白可以通過注射,比普通感染更快地到達大腦和身體的所有部位,並且與腦細胞的結合力比原始病毒強10-20倍。 3.接種疫苗者面臨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的風險,即瘋牛病,阿爾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ALS等,其症狀很可能會在1.5年左右出現。 4.遠離接種疫苗的人,因為他們身體散播出傳染性的新冠刺突蛋白。 5.考慮服用新冠預防藥,例如HCQ (硫酸羥氯喹)和Ivermectin(伊維菌素)、鋅片、維生素D3、槲皮素,因為被感染的後果遠大於這些藥物的潛在風險。 6.前線新冠重症監護聯盟:提供早期治療的醫生 7.美國前線醫生組織:為傳播新冠真相和捍衛個人自由而戰的醫生 8.針對新冠患者和接種疫苗者的最新治療方法將於2021年5月15日左右,由Richard Fleming博士領導的頂尖科學家發佈, 敬請關注。 我鼓勵您驗證上述信息。 請使用DuckDuckGo作為搜索引擎,因為Google刪查疫苗的負面信息,而且搜索結果里充斥著對那些敢於與藥廠抗衡的醫生的人身攻擊和抹黑。 9.我鼓勵您使用沒有審查的搜索引擎搜索新冠和生物武器,它將幫助您理解為什麼新冠和疫苗如此致命。 加拿大多倫多楓葉農場 蓮心不染 https://nobubattle.github.io/g_redirect/?gnews=zh-hans/1233630/ 新中國聯邦 爆料革命
    18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