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6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這個科學信息嚴肅告訴我們,晚上一定要好好睡覺,不能熬夜。

【科學家首次拍到人睡著時清洗大腦的全過程】

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們,史無前例地拍下了清洗過程:
紅色是血液,藍色是腦脊液。厲害的是從前沒有發現過,血液會周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腦。每當血液大量流出,腦脊液就趁機發動一波攻擊。腦脊液進入之后會清除毒素,比如導致阿茨海默病的β淀粉樣蛋白。

而這樣的清洗,只有在睡著後才能做到,讓人一覺醒來,擁有一個清爽的大腦;沒睡著的時候,腦脊液并沒有充分的機會趁虛而入。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腦電活動和清洗過程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腦電波指揮了液體運動。

這項成果,剛剛(登上了Science)。作者興奮地說:離揭示阿茲海默症和睡眠之間的關係,又近了一步了。

我們醒著的時候,神經元們是不會同開同關的。所以,醒著的時候沒有辦法讓大腦的血量,下降到足夠低的水平。只有睡著後,大腦裡沒有那麼多血液的時候,腦脊液才能自如地迴圈開來,清除像β淀粉樣蛋白這樣的代謝副產物。

如果你經常熬夜,大腦就得不到清洗,那你真的會慢慢“變傻”。別再熬夜了!

https://pse.is/pzqad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正確訊息

    理由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2019年11月1日刊在Science的研究,其詮釋與論文相符。
     
    研究者在人類睡眠狀態下監控腦波、血流以及腦脊髓液的活動情況,結果發現:當睡眠中腦波是呈現慢波活動時,血液的流量就會開始降低,接著會有大量腦脊髓液湧入,這個「清洗大腦」的過程,有助於清掃與阿茲海默症高

    出處

    Science研究原文:Coupled electrophysiological, hemodynamic,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oscillations in human sleep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5/628
     
    此篇研究的中文介紹,建議可參考台灣應用心理學會蔡宇哲理事長的文章:
    https://www.appliedpsy.com/2019110801-2/
    2 年前
    110(Why?)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科學家首次拍到人睡著時清洗大腦的全過程】 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們,史無前例地拍下了清洗過程: 紅色是血液,藍色是腦脊液。厲害的是從前沒有發現過,血液會周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腦。每當血液大量流出,腦脊液就趁機發動一波攻擊。腦脊液進入之后會清除毒素,比如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β淀粉樣蛋白。 而這樣的清洗,只有在睡著後才能做到,讓人一覺醒來,擁有一個清爽的大腦;沒睡著的時候,腦脊液并沒有充分的機會趁虛而入。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腦電活動和清洗過程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腦電波指揮了液體運動。 這項成果,剛剛登上了Science。作者興奮地說: 離揭示阿茲海默症和睡眠之間的關係,又近了一步。 當你睡著,大腦會經歷幾個不同的階段:入睡時期,淺睡時期,再到熟睡期和沉睡期,我們就會進入快速眼動 (REM) 睡眠期了,也就是容易做夢的一種狀態。而科學家把前四個階段合稱為“非快速眼動期”。這項新的研究,正是專注在非REM階段,這是一個對大腦保留記憶 (Memory Retention) 來說非常重要的階段。 我們醒著的時候,神經元們是不會同開同關的。所以,醒著的時候沒有辦法讓大腦的血量,下降到足夠低的水平。只有睡著後,大腦裡沒有那麼多血液的時候,腦脊液才能自如地迴圈開來,清除像β淀粉樣蛋白這樣的代謝副產物。 如果你經常熬夜,大腦就得不到清洗,那你真的會慢慢“變傻”。 別再熬夜了! https://pse.is/pzqad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臺灣人 他為全世界老年癡呆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因為他剛剛在頂級期刊《自然》上發表了一個論文 驗證了一個超級簡單的方法 來幫癡呆患者找回記憶 大家可以點贊收藏 讓更多的老年可以看到這個方法 他叫蔡立慧出生於臺灣 在臺灣上大學的時候學的還是獸醫 畢業後去了美國求學 還變更了專業 改學分子生物學 拿了博士學位後去了MIT當教授 一開始他的研究方向是癌症 後來轉到阿爾斯海默症研究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癡呆 在這個領域深耕了20多年 最近他的團隊發表了一個論文 結果顯示只需要40赫茲伽瑪音頻刺激 可以在小白鼠模型大腦中 多個區域清除澱粉樣蛋白 說人話就跟腦子進水是同一個道理 大腦中的神經元活動會產生很多代謝垃圾 他們必須靠腦積液循環帶走 如果這些垃圾沒有及時排出來 就會導致認知障礙 而40赫茲音頻正是刺激腦淋巴系統 加速腦積液的循環帶走這些垃圾 目前這條視頻的背景音樂 正是使用40赫茲的伽瑪音頻 大家有空的時候可以聽一聽
    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個月前
  • 喝咖啡真的能夠降低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的患病風險! 來源: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研究報告 每年全球大約會消費5000億杯咖啡,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拿大Krembil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喝咖啡或能幫助降低個體患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的風險。 描述: 描述: http://cache1.bioon.com/webeditor/uploadfile/201811/20181106230805536_s.jpg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研究者Donald Weaver說道,攝入咖啡似乎並不會讓我們患上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但我們想知 道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是否是因為咖啡中的某些化合物發揮了關鍵作用,從而能幫助減緩年齡相關的機體認知力下降。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三種不同類型的咖啡進行了研究,分別是淺烘焙咖啡(light roast)、焦炒咖啡(dark roast)和無咖啡因的焦炒咖啡(decaffeinated dark roast)。 研究者發現,在初期實驗中,含咖啡因和無咖啡因的焦炒咖啡具有相同的效果,因此研究者所觀察到的咖啡所帶來的保護性作用或許並不可能是咖啡因所造成的。 隨後研究者Mancini發現了一種名為苯基林丹(phenylindanes)的化合物,其出現於咖啡豆的烘焙過程中,這種化合物非常特殊,因為其能有效抑制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而這兩種蛋白是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患者機體的兩種特殊蛋白片段,因此苯基林丹或許具有雙重的抑制特性。 由於烘焙過程會產生大量的苯基林丹,因此相比淺烘焙咖啡而言,焦炒咖啡似乎更具有保護效應。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調查了苯基林丹如何與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致病蛋白相互作用,下一步研究者希望能夠深入調查闡明苯基林丹給機體帶來的健康益處,以及其是否會進入血液或跨越血腦屏障。 苯基林丹是一種天然化合物,這或許是其優於人工化合物的一大特點;後期研究人員還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來儘早地將這種特殊化合物應用於臨床治療中,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了多項流行病學證據,同時他們還希望能深入研究闡明咖啡中的化合物—苯基林丹的確具有抵禦機體認知功能下降的效用。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2017年諾貝獎出爐:你變醜和變笨的原因他們終於研究出來了 —熬夜 來源:澳洲Mirror 就在10月2日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頒布了!獲獎者是杰弗理·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殊(Michael Rosbash)和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 他們獲獎的研究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開始變醜變胖變笨了?而原因也很簡單:熬夜! 這三位科學家深入鑽研了我們的生物鐘並且闡釋了它內在的原理闡釋了植物、動物以及人類如何調節自己的生物節律使其與地球的旋轉保持同步同時還列出了當生物節律與地球的旋轉不同步時,所能造成的影響。翻譯成人話就是:“他們解釋了一下為什麼半夜總有人不睡覺而是修仙以及修仙所造成的危害。” 可能有人會覺得,熬夜多大點事,自己身體好著呢,只要熬夜之後多休息,再補回來就行了,怎麼可能還變醜變笨呢?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可太天真了…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三位科學家發現,晝夜節律的紊亂,與內分泌代謝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嚴重的腦部疾病,例如阿爾海默病,乃至腫瘤的發生發展都有關聯。簡而言之,2017年受全世界關注的諾貝爾醫學獎,其實就在告訴所有人一件很簡單的事: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按時吃飯,到點睡覺,別熬夜了! 到底這個神奇的生物節律是怎麼研究出來的呢? / 01 / 人體內有神奇的時鐘基因 說起這三位獲獎者對生物鐘基因的研究,那可要從2003年開始說起了。 當時杰弗理·霍爾教授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科學部門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他研究的就是一個奇怪的經常早睡早起的家族。 這個家族成員總在凌晨3、4點起床,晚上6、7點就睡覺。這和大部分人的生活習慣大不相同。可是奇怪的是,他們這種獨特的生活習慣源於家族成員身上的一種名為“PER2”的基因發生了突變,這是一種管睡覺的基因,正是這突變導致他們的早起早睡。 研究人員為了更具體的研究這種睡覺基因,就把這種基因轉到了小白鼠的身上。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擁有這種基因的小白鼠不僅開始早睡早起,而且吃嘛嘛香。研究人員發現,小白鼠擁有這種睡覺基因之後,連帶著管吃飯的PER1基因也突變了,而因為吃得更多,還導致了這群小鼠發胖,肥胖問題緊隨而來。 此類基因又稱時鐘基因。在正常情況下,它們會在相同的時間打開和關閉,以保持睡眠和飲食週期的均衡。但如果其中有基因發生突變,就將打破這一環節,從而使得機體的各種生物鐘不能步調一致。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獲獎的)杰弗裡·霍爾等三人的研究是先驅性的,他們克隆出時鐘基因,讓大家進一步認識到這種神奇的規律現象。” / 02 / 熬夜會打破人體內精妙的時鐘 疾病匍匐而來 有關睡眠的奇妙故事還沒完。獲獎者之一的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說起了一組罕見病例。近二十年來,各國醫生發現了一些“睡不著覺的家族”,這些家族的人得了怪病,就是至少三四十年都沒好好睡過。他逐漸發現,這些罕見病人的大腦下丘腦、杏仁核等區域存在著控制節律的基因突變或紊亂。“我們已發現一些經典的節律基因,它們很精細地工作著,相互箝制,此消彼長。它們還通過大腦神經調控著全身的器官,讓大家有節律地工作著,由此也形成精妙的外周節律環,這樣全身其實存在著大量的節律相關基因。一旦打破,會出現問題,疾病可能匍匐而來。” 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說,2013年,他在一項肥胖研究就發現,通過調節小鼠體內LGR4基因開關,可以影響肥胖的發生。簡單說,如果在小鼠體內去除這個LGR4基因,小鼠的體重會減輕,各項代謝指標,包括血糖、血脂、血壓等,均明顯好轉。他們研究進一步發現,LGR4基因其實具有某種節律基因的特徵和功能,它會控制小鼠體內某些代謝功能的延遲或提前。敲掉一個基因就會出現這個現象,而長期的晝夜顛倒、節律紊亂,就更可能引發一些不可思議的變化。 2017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Michael Rosbash另一位獲獎者,邁克爾·楊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由於熬夜缺乏睡眠,神經突觸部分被星形膠質細胞大量吞噬。這些星形膠質細胞像是微型的吸塵器,當大腦連接變得衰弱和分裂的時候,就會開始清除神經突觸細胞,從而減少了神經遞質,導致大腦神經傳導變慢、反射時間變長。所以熬夜將造成大腦開始吞噬自己。 同時,慢性睡眠限制(連續五天保持熬夜)將導致小膠質細胞激活的跡象增加。由於小膠質細胞的低水平持續激活可導致嚴重的腦部疾病,例如阿爾海默病(老年癡呆症),和其他形式的神經變性都觀察到持續的小膠質細胞激活。他還發現,調節節律的關鍵基因失效後,會促使腫瘤發生。此外,不按時吃飯、不按時睡覺,不僅引發肥胖,還會引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疾病。 因為這三位得主極有創意的發現,晝夜節律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涉及面廣且動態發展的學科領域,並且一定會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 / 03 / 生物鐘研究的現代提示: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到點就該睡覺,到點就要吃飯,這個“到點”,說的就是一種節律。許多醫生在得知2017年諾貝爾獎的歸屬是人體節律時,他們表示,正是因為生物體這種奇妙節律現象吸引著科研人員前仆後繼地投入這項研究。始於好奇,終於使命。杰弗裡·霍爾等三人,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漸認識到,這是一把認識生命、認識疾病的重要鑰匙。節律生活,乃至天人合一,道理是古老的,但其具體作用機制乃至影響,正被科學家逐漸認清。 倒時差、熬夜、借咖啡提神……在醫生看來,現代人的很多行為與進化而成的某些節律背道而馳,對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正被逐步發現。杰弗裡·霍爾教授說,很多職業需要值班或跨時區旅行,這是對人體本身的晝夜節律,或者說生物鐘的一種挑戰。“如果人體生物鐘不能很好地與晝夜節律匹配,可能進一步影響機體其他功能,比如免疫和內分泌功能,影響生活質量。對於生物節律及其基因機制的研究有助於人類更好地了解自身,有望克服晝夜節律對職業能力的限制。” 2017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杰弗裡·霍爾(Jeffrey C. Hall):那麼,生物鐘已經亂了,是不是就沒救了? 並不是,人體有奇妙的自我調節功能。“長途旅行會出現時差,對時差的調整就是人體的一種自我調節,比如在飛機上,會通過調整飲食供應時間來幫助你調節時差——本該是平時睡覺的時間,卻給你來一份正點的正餐。”杰弗裡·霍爾告訴人們,這些例子提示,良好的睡眠習慣或有規律地吃飯,會對人體的生物鐘起一個重新設定的作用。 / 04 / 直到2017年人類才知道 一個行為可以由基因來控制 生命體適應地球環境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感知並適應地球各種週期的變化,比如晝夜節律(夜伏晝出)、季節變化(冬眠)等。這種行為幾乎普遍存在於從低等到高等的各種生命體內,細菌、藻類,直到哺乳動物,乃至人類。“在這一發現之前,人們從未想到過,一個行為可以由基因來控制。”這三位獲獎者在領獎時說,自從孟德爾發現遺傳規律,大家知道基因可以控制生命體的一些基本特徵,比如種子的大小、眼睛的顏色等,但一種相當複雜的行為也可以由基因來控制,這還是第一次。 這也是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給晝夜節律的研究領域,儘管生命科學界的同行已經期待了好多年,感到這個領域應該獲獎,因為它涉及到瞭如此基礎的生命活動,已經成為一項經典研究。“其實,最應該得這個獎的是美國分子生物學家西摩·本澤,他已在2007年去世。”這三位獲獎者在領獎時說,“我們基本都是本澤的晚輩。 ”上世紀七十年代,本澤曾在果蠅身上發現通過基因變異,可以將果蠅的生物鐘調快、調慢,甚至關閉。雖然這未解釋生物鐘如何運作,但卻踏出了關鍵一步。在這個基礎上,1984年,三位獲獎者發現並克隆出了這個基因,將其命名為PER,週期基因(period gene)的縮寫。隨後,他們又發現了一系列相關的生物鐘基因。邁克爾·羅斯巴什解釋,控制生物鐘的基因彷彿構成一個鐘擺,PER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而其他生物鐘基因和它一起“搖擺”,來調控生命體的生物節律。 / 05 /模式生物“果蠅”摘得的第五個諾貝爾獎 這是果蠅作為模式生物,第五次幫助科學家摘得諾貝爾獎。 由於果蠅的基因組相對簡單,繁殖速度又快,所以在研究很多生命現象時,它都是科學家的有力助手。此前的1933年、1947年、1995年和2011年,科學家四次因研究果蠅而摘得諾獎,今年,生物鐘的研究讓果蠅再次引人矚目。 邁克爾·羅斯巴什介紹,這次的獲獎者幾乎都是果蠅的研究專家。他們發現攜帶PER基因的果蠅突變體中,晝夜活動節律被打亂了,在本應安靜的晚上,卻表現得和白天一樣。 經過多年持續探索,生物節律如今已成為生命科學研究中動物行為方面分子機制最為清楚的領域之一。比如,哺乳動物的PER基因有三個拷貝,這些基因上的那些氨基酸的突變會引起生命體怎樣的行為,都有詳細的研究, “可以說,生物鐘的研究已經深入到了原子水平。” 生物鐘控制著人類的行為和代謝。控制生命節律的一個核心基因CRY最早在植物中被發現,作為藍光受體發揮功能,後來才發現它也是生物鐘中央振盪器的關鍵基因,參與眾多生理反應調控。後來還發現它參與感應磁場,在鳥類遷徙中發揮重要功能。 邁克爾·楊教授說,我們對於人體節律的這些發現。正在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也在為個性化醫療提供可能。比如,人體大腦內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可能影響人的晝夜節律,被廣泛用於調節睡眠。現在,不少手機應用可以記錄人的睡眠、運動情況,並由此推斷每個人的生物鐘,這為某些藥物的給藥時間提供了參考。同時,在一天中,有些時段癌症細胞生長比較快,那麼抑制癌細胞的藥物在此時使用,效果可能最為明顯。在植物領域,生命節律的調控還可幫助植物獲得更高的產量。 順便一提在這項研究的過程中他們也會熬夜所以一句話概括他們的研究就是:“諾貝獎獲獎者熬夜研究了熬夜的危害”…最後,你知道諾貝爾獎金多少錢嗎? 900萬瑞典克朗,相當於740萬元人民幣!所以,以下是一組價值740萬元的建議:該睡覺的時候就去睡覺,別磨磨唧唧 充分利用早上的時間學習和工作,因為此時效率最高 下午和傍晚時健身效果更好 最最重要的是: 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編輯:Ellen&小黑胖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653ybr3.html
    1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 腦退化症: 加州大學博士寫的文章 ★ 洛杉磯加州大學老年中心主任 Gray Small 博士說:「那種認為腦退化症 (譯注-阿兹海默氏症-過去亦稱老人痴呆症,按香港醫務衛生署建議改為腦退化症-下同) 完全來自遺傳的和不可預防的想法,是對這個病症的最大誤解。」研究人員現在已經明白,腦退化症就像心臟病和癌症,是經年累月發展起來的病症,是受生活方式 因素所影響,這些因素包括膽固醇、血壓、肥胖、癌症、憂鬱、教育、營養、睡眠、腦力、體力和社交活動等等。 好消息:大量的研究指出,只要每日做一些簡單小事就有可能把腦退化症發病機會降低。 為了尋找可以推遲腦退化症和其他癡呆症發生的科學方法,我閱讀了過千份報告及訪談了數十名專家。結論就在一本新書:「你能做得到的100件簡單事情可以預防腦退化症和與老年有關的痴呆症」。下面是我認最值得驚喜的10項策略。 ▲1. 喝咖啡: 咖啡得到平反,現在認為咖啡是一種新的補腦品。根據歐洲大量研究表明,中年時每日飲3-5杯咖啡,晚年時出現腦退化症的風險可以下降65%。美國南佛羅里 達研究人員Gary Arendash 贊許咖啡,他說咖啡可以減少動物腦中的導致失憶的類澱粉含量。其他研究人員則因抗氧化劑的功用給咖啡加分。Arendash勸人多飲咖啡,除非你的醫生認 為你不宜飲咖啡。 ▲2. 牙線: 說來也怪,牙齒和牙齦的健康有助於預診癡呆症。南加州大學研究表明,35歲之前有牙周病的人,老年時患癡呆症的機會比沒有的人多四倍。其他研究亦有患牙齒及牙齦病患的長者在記憶力和認知能力測試上得分較低。專家們推測是由於口腔感染炎症向大腦遷移。 ▲3. 谷歌 (上網) : 加州大學的 Gary Small用核磁共振證實,上網搜索比閱讀書本更能刺激長者的大腦。最令人驚訝的是:55-78歲的新手,只要一個星期每日上網一小時,便能活化大腦的主記憶和學習中心。 ▲4. 新生大腦細胞: 以前科學家們老是說大腦不可能產生新的細胞。現在卻認為大腦每日產生萬千個新細胞,關鍵是怎樣使這些新細胞存活。方法是:帶氧運動(例如每日急散步30分鐘),緊張的腦力活動,避免過胖、慢性應激、剝奪睡眠、酗酒和維生素B缺乏。 ▲5. 飲蘋果汁: 麻薩諸薩斯大學的Thomas Shea博士這樣說,蘋果汁可以促進「記憶化學物」乙酰膽碱的產生。這也就是治療腦退化症常用藥 Aricept 的作用機理。他用蘋果汁飼餵的老齡老鼠比用水飼養的老鼠,在學習和記憶試驗中表現得比較優勝。人類的服食劑量:16安士或每日2-3個蘋果。(注意 蘋果通常噴大量農藥,飲有機果汁較佳) ▲6. 保護頭顱: 若頭顱受到撞擊,那怕是年輕時期的輕度撞擊,也會使晚年時癡呆症增加。職業美式足球運動員發生與記憶有關的疾病比常人高19倍。哥倫比亞大學發現,年輕時 頭部受傷的人得腦退化症的機會是常人的4倍。另一項研究表明意外跌倒受傷,五年後發生痴呆症的機會增加2倍。配戴安全帶,戴頭盔,家中防滑,不要冒險。 ▲7. 冥思: 腦部掃描顯示,經常沉思默想的人,在年齡日長時,腦退化症的典型症狀--認知衰退和腦萎縮比較少。賓夕凡尼亞醫學院的Andrew Newberg 說,記憶力有問題的的長者,若每日作12分鐘的瑜伽冥想,實踐兩個月,便可改進血液流通和思考功能。 ▲8. 服食維他命 D: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驚人地發現,由於嚴重缺乏維他命D,美國的長者的認知障礙症急升394%。專家建議每日服食維他命 D3,800-2000 國際單位。 ▲9. 充實大腦: 即所謂 「認知儲備」。生活經驗的累積 -- 教育、婚姻、社交、具刺激性的工作、語言技巧、生活有目標、要動腦的休閑活動 -- 都可以令大腦較好地忍受色斑和緾結 (譯註--色斑 plagues 通常指amyloid plaques 澱粉質色斑,是在腦退化症患者的大腦所發現的結構異常特征。tangles 是指 neurofibrillary tangles是腦退化症患者大腦神經原纖維混亂狀態。這兩者都是腦退化症患者死後屍剖的診斷依據)。芝加哥魯殊大學醫學中心的David Bennet博士認為,如果有丰富的認知儲備,一個人可以有明顯的腦退化症的病理學病徵,但沒有痴呆的病狀。 ▲10. 預防感染: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Ruth Itzhaki博士新近的證據令人驚訝地證明疱疹,胃潰瘍,萊姆病 (譯注 - 一種由蜱傳播的全身疾病),肺炎,流感都與腦退化症有密切關系。按他的估計60%腦退化症的元凶是單純疱疹病毒。理論是:感染激發產生多餘的澱粉樣蛋白「 糊」從而殺死腦細胞。雖然證據尚未充足,但是為甚麼不注射適合的疫苗、服抗生素、抗病毒藥物來避免感染呢? 喝甚麼來改善記憶 飲正確的飲料是保持你的記憶力和避免得腦退化症的好方法。 Ⓐ 果菜汁(上選): 細西州范德堡大學研究結果,一個星期飲三次,每次一杯任何的水果蔬菜汁可以減少76%的腦退化症。特別有效的是果汁是:藍莓、葡萄、蘋果汁。 Ⓑ 茶: 據阿兹海默症協會報告,對長者而言,每星期一杯紅茶或綠茶就可以把認知衰退減少37%。但只有泡茶才有效,不要飲罐裝茶,罐裝茶沒有抗氧化劑。 Ⓒ 含咖啡因飲料: 沒想到,有數十個研究證實咖啡因可以對抗記憶衰退和腦退化症。最佳選擇:咖啡(一名腦退化症研究者一天飲五杯咖啡),茶、巧格力。但咖啡因對孕婦、高血壓患者、失眠症患者、焦躁症患者不宜。 Ⓓ 紅酒: 飲小量紅酒對日漸老化的大腦有好處。紅酒含大量抗氧化物。婦女一天不可超過一普通玻璃杯,男士兩杯。(譯注 - 我對這一段有懷疑,daily glass 通常是指家庭常用水杯,標准是8安士或250毫升,亦有以500毫升作一杯,一天飲兩杯紅酒是不是太多了罷)過量的酒精,豪飲均可招致腦退化症。 Ⓔ 有兩種飲品不可以飲: (i) 糖高的飲料:別是果糖含量高的玉米糖漿。它使試驗動物反應遲鈍。 (ii) 含銅高的水:也可以使患老人痴呆症機會升高。應當使用可以除去多餘礦物質的濾水器。 不讓你們的孩子患上腦退化症的方法。腦退化症不是年紀長大後才會發生。現在對孩子大腦所發生的事情對他們數十年後發生腦退化症有着極大影響。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史上最多副作用的實驗疫苗-新冠疫苗 1️⃣💁‍♂️小明解讀法院強迫公開的灰瑞異瞄副作用報告。還是我在傳播陰謀論? https://reurl.cc/44vex3 🔄㊙️ #輝瑞復必泰文件解密 這些密密麻麻的東西,是今天(3/1) 輝瑞公佈的第一份疫苗報告中,從第30頁開始的:疫苗不良反應清單。 中文翻譯副作用: https://reurl.cc/EpLlE0 2️⃣【溫哥華時報】https://reurl.cc/pW4Yja 多位科學家引用 訊息自由法 入稟法院,要求聯邦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FDA 公開「輝瑞/復必泰」的 #武肺疫苗(新冠疫苗)資料。 法庭判決要求FDA從今日3月1日起,按月以5萬5千頁的速度,公開全部資料。 不少人仔細研究FDA公佈的資料。 輝瑞的文件證實: 「#新冠病毒致命率不及流感,但 #新冠疫苗致死率卻很高。」 有網民轉載文件列出,表明會產生副作用是滿滿的1頁,如此這樣密密麻麻的副作用篇總共列出「有9頁,且並不帶空格,如果放上空格,一定超過13頁。」 在輝瑞/復必泰向FDA #疫苗申請緊急使用 的報告中: 「參加疫苗實驗 的42086人中,出現了 #致命副作用 的人有1223人,顯示疫苗致死率為2.9%,是 #新冠病毒致死率的100倍。」 另外,解密資料顯示,有高達1.07%參加疫苗實驗的人,患上了 #貝爾斯麻痺症(面癱)。 另有3.3%的人,患上了 #心肌炎 及相關的 #心血管疾病。 另外有高達8.5%的參加試驗者,患上了 #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 #後天性免疫缺乏綜合症 #VAIDS 。 所以早前,有消息傳出接種新冠疫苗,有機會患上 愛滋病,其實是 #疫苗破壞免疫系統,而造成類似愛滋病的 #後天免疫力缺乏症。 另外: 🔹4.7%的參加試驗者: 患上了 #血液淋巴疾病 🔹2.6%的參加試驗者: 患上了 #心率過速 🔹4.6%的參加試驗者: 最終直接患上了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附註: 新冠病毒是中共製造的人造病毒) 最後輝瑞報告 還包括116宗: 母親接種疫苗後,用母乳餵哺嬰兒,導致嬰兒患病 的報告。 完整55,000頁 【輝瑞文件】https://reurl.cc/127OWX 【pdf檔】https://reurl.cc/LpLnoe 3️⃣ 這是被美國法院強制公佈的第一份,輝瑞原本說疫苗報告需要75年才有辦法完整公佈,被法官駁回,限輝瑞在6個月內公佈完,每30天要公佈一份(洛杉磯心臟專家 Afshine Emrani 醫學博士 推特)https://reurl.cc/k73oWd 輝瑞疫苗數據。 輝瑞希望你等到 2085 年才能知道你使用的疫苗有 9 頁的副作用。 從第 30 頁開始。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東西。 我甚至無法理解這一點。 4️⃣ 附錄 1. 特別關注的不良事件列表 1p36缺失綜合徵;2-羥基戊二酸尿症;5'核苷酸酶升高;聲學神經炎;獲得性C1抑製劑缺乏症;獲得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獲得性癲癇失語症;急性皮膚紅斑狼瘡;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急性伴有頑固性、反复部分性癲癇發作的腦炎;急性發熱性中性粒細胞 皮膚病;急性弛緩性脊髓炎;急性出血性白質腦炎;急性嬰兒出血性水腫;急性腎損傷;急性黃斑外層視網膜病變;急性運動軸索性神經病;急性運動感覺軸索性神經病;急性心肌病梗死;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急性呼吸衰竭;艾迪生氏病疾病;給藥部位血栓形成;給藥部位血管炎;腎上腺血栓形成;免疫接種後的不良事件;Ageusia;粒細胞缺乏症;空氣栓塞;谷丙轉氨酶異常;谷丙轉氨酶升高;酒精中毒癲癇發作;過敏性支氣管肺真菌病;過敏性水腫;同種免疫 肝炎;斑禿;Alpers病;肺泡蛋白沉積症;氨異常;氨增加;羊膜腔感染;杏仁核海馬切除術;澱粉樣蛋白關節病;澱粉樣變性;老年澱粉樣變性;過敏反應;過敏 休克;過敏性輸血反應;類過敏反應;類過敏休克;妊娠過敏反應綜合徵;血管性水腫;血管病神經病;強直性脊柱炎;嗅覺喪失;抗乙酰膽鹼受體抗體陽性;抗肌動蛋白抗體陽性;抗水通道蛋白4抗體陽性;抗基底節抗體陽性;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抗上皮抗體陽性;抗紅細胞抗體陽性;抗外泌體複合物抗體陽性;抗GAD抗體陰性;抗GAD抗體陽性;抗神經節苷脂抗體陽性;抗凝集素抗體陽性;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陽性;抗腎小球基底膜病;抗甘氨酰-tRNA合成酶抗體陽性;抗HLA抗體檢測陽性;抗IA2抗體陽性;抗胰島素抗體升高;抗胰島素抗體陽性;抗胰島素受體抗體升高;抗胰島素受體抗體陽性;抗干擾素抗體陰性;抗干擾素抗體陽性;抗胰島細胞抗體陽性;抗線粒體抗體陽性;抗肌特異性激酶抗體陽性;抗髓鞘相關糖蛋白抗體陽性;抗髓鞘相關糖蛋白相關性多發性神經病;抗心肌抗體陽性;抗神經元抗體陽性;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增加;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陽性;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陽性血管炎;抗NMDA抗體陽性;抗核抗體增加;抗核抗體陽性;抗磷脂抗體陽性;抗磷脂綜合徵;抗血小板抗體​​陽性;抗凝血酶原抗體陽性;抗核醣體 P 抗體陽性;抗 RNA 聚合酶 III 抗體陽性;抗釀酒酵母抗體檢測陽性;抗精子抗體陽性;抗SRP抗體陽性;抗合成酶綜合徵;抗甲狀腺抗體陽性;抗轉谷氨酰胺酶抗體升高;抗VGCC抗體陽性;抗VGKC抗體陽性;抗波形蛋白抗體陽性;抗病毒預防;抗病毒治療;抗鋅轉運蛋白8抗體陽性;主動脈栓塞;主動脈血栓形成;主動脈炎;再生障礙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應用部位血栓形成;應用部位血管炎;心律失常;動脈旁路閉塞;動脈旁路血栓形成;動脈血栓形成;動靜脈瘺血栓形成;動靜脈移植部位狹窄;動靜脈移植物血栓形成;動脈炎;動脈炎冠狀動脈;關節痛;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腹水;無菌性海綿竇血栓形成;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異常;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增加;天冬氨酸-谷氨酸-轉運蛋白缺乏;AST與血小板比率指數升高;AST/ALT比值異常;哮喘;無症狀COVID19;共濟失調;動脈粥樣硬化栓塞;失張力性癲癇發作;心房血栓形成;萎縮性甲狀腺炎;非典型良性部分性癲癇;非典型肺炎;先兆;自身抗體陽性;自身免疫貧血;自身免疫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自身免疫性關節炎;自身免疫性水皰疾病;自身免疫性膽管炎;自身免疫性結腸炎;自身免疫性脫髓鞘疾病;自身免疫性皮炎;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腦病;自身免疫性內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腸病;自身免疫性眼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自身免疫性肝素誘導血小板減少症;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高脂血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自身免疫性內耳病;自身免疫性肺病;自身免疫性淋巴增生綜合徵;自身免疫性心肌炎;自身免疫性肌炎;自身免疫性腎炎;自身免疫性神經病;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全血細胞減少症;自身免疫性心包炎;自身免疫性視網膜病變;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自身炎症伴嬰兒小腸結腸炎;自身炎症性疾病;自閉症癲癇;自主神經系統失衡;自主神經發作;中軸脊柱關節炎;腋靜脈血栓形成;軸突和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軸索性神經病;細菌性腹水;波羅的海肌陣攣性癲癇;帶狀感覺;Basedow病;基底動脈血栓形成;嗜鹼性粒細胞減少症;B細胞發育不全;白塞綜合徵;良性種族中性粒細胞減少症;良性家族性新生兒抽搐;良性 家族性天皰瘡;良性rolandic癲癇;β-2糖蛋白抗體陽性 ;Bickerstaff腦炎;膽汁輸出異常;膽汁輸出減少;膽汁性腹水;膽紅素結合異常;膽紅素結合增加;膽紅素尿液存在;活檢肝臟異常;生物素酶缺乏;鳥擊脈絡膜視網膜病變;血液鹼性磷酸酶異常;血液鹼性磷酸酶升高;血膽紅素異常;血膽紅素升高;血膽紅素未結合升高;血膽鹼酯酶異常;血膽鹼酯酶降低;血壓降低;舒張壓降低;收縮壓降低;藍腳趾綜合徵;頭臂靜脈血栓形成;腦幹栓塞;腦幹血栓形成;溴磺酞試驗異常;支氣管水腫;支氣管炎;支氣管炎支原體;病毒性支氣管炎;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病;支氣管痙攣;布加綜合徵;球麻痺;蝴蝶疹;C1q 腎病;剖宮產;鈣栓塞;毛細血管炎;卡普蘭綜合徵;心臟澱粉樣變性;心臟驟停;心臟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心臟結節病;心室血栓形成;心源性休克;心磷脂抗體陽性;心肺衰竭;心肺功能心臟驟停;心肺窘迫;心血管功能不全;頸動脈栓子;頸動脈血栓形成;猝倒;導管部位血栓形成;導管部位血管炎;海綿竇血栓形成;CDKL5缺乏症;CEC綜合徵;水泥栓塞;中樞神經系統狼瘡;中樞神經系統血管炎;小腦動脈血栓形成;小腦栓塞;腦澱粉樣血管病;腦動脈炎;腦動脈栓塞;腦動脈血栓形成;腦氣體栓塞;腦微栓塞;腦膿毒性梗死;腦血栓形成;腦靜脈竇血栓形成;腦靜脈血栓形成;腦脊髓血栓形成填塞物;腦血管意外;癲癇發作改變;胸部不適;ChildPugh-Turcotte評分異常;Child-Pugh-Turcotte評分增加;凍瘡;窒息;窒息感;硬化性膽管炎;慢性自身免疫性腎小球腎炎;慢性皮膚紅斑狼瘡;慢性疲勞綜合徵;慢性胃炎;慢性炎症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伴腦橋血管周圍的慢性淋巴細胞炎症對類固醇的反應增強;慢性複發性多灶性骨髓炎;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循環衰竭;循環水腫;循環腫脹;臨床孤立綜合徵;陣攣性抽搐;腹腔疾病;科根綜合徵;冷凝集素陽性;冷型溶血貧血;結腸炎;糜爛性結腸炎;皰疹性結腸炎;顯微鏡下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膠原蛋白疾病;膠原血管病;補體因子異常;補體因子C1減少;補體因子 C2 減少;補體因子 C3 減少;補體C4因子減少;補體因子減少;計算機斷層掃描肝臟異常;同心圓硬化;先天性異常;先天性雙側外側裂綜合徵;先天性單純皰疹感染;先天性肌無力綜合徵;先天性水痘感染;充血性肝病;兒童驚厥;驚厥局部;驚厥閾值降低;Coombs陽性溶血性貧血;冠狀動脈疾病;冠狀動脈栓塞;冠狀動脈血栓形成;冠狀動脈搭橋術血栓形成;冠狀病毒感染;冠狀病毒檢測;冠狀病毒檢測陰性;冠狀病毒檢測陽性;胼胝體切開術;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COVID-19;COVID-19免疫接種;COVID-19 肺炎;COVID-19 預防;COVID-19 治療;顱腦神經障礙;多發性顱神經麻痺;顱神經麻痺;CREST綜合徵;克羅恩病;冷纖維蛋白原血症;冷球蛋白血症;腦脊液寡克隆帶目前;CSWS綜合徵;皮膚澱粉樣變性;皮膚紅斑狼瘡;皮膚結節病;皮膚血管炎;發紺;週期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間質性膀胱炎;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徵;細胞因子風暴;從頭嘌呤合成抑製劑相關急性炎症綜合徵;新生兒死亡;深靜脈血栓形成;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後;膽汁分泌不足;似曾相識;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脫髓鞘;皮炎;大皰性皮炎;皮炎皰疹樣肌炎;皮肌炎;器械栓塞;器械相關血栓形成;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乳腺病;透析澱粉樣變性;透析膜反應;舒張性低血壓;瀰漫性血管炎;指點凹痕;播散性血管內凝血;新生兒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彌散性新生兒單純皰疹;播散性水痘;播散性水痘帶狀皰疹疫苗病毒感染;播散性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DNA抗體陽性;雙皮質綜合徵;雙鏈DNA抗體陽性;夢境;德萊斯特綜合徵;滴發作;停藥性抽搐;呼吸困難;早期嬰兒癲癇性腦病伴抑爆;子癇;皰疹性濕疹;藥性皮膚栓子;栓塞小腦梗塞;栓塞性腦梗塞;栓塞性肺炎;栓塞性中風;栓塞;栓塞動脈;栓塞靜脈;腦炎;腦炎過敏性;自身免疫性腦炎;腦幹腦炎;腦炎出血性;白花軸週腦炎;腦炎後免疫接種;腦脊髓炎;腦病;內分泌失調;內分泌眼病;氣管插管;腸炎;白細胞減少性腸炎;腸桿菌肺炎;小腸結腸​​炎;腸病性脊柱炎;嗜酸性粒細胞減少症;嗜酸性粒細胞筋膜炎;嗜酸性肉芽腫伴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腫食管炎;表皮鬆解症;癲癇;癲癇手術;肌陣攣-失張力癲癇;癲癇發作;癲癇先兆;癲癇性精神病;紅斑;硬斑;紅斑
    16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0 專業財經雜誌新聞網 新衣服不洗就穿?嚴重恐導致流鼻血、白血病 毒物科教授曝慘痛經驗 林依榕 健康 達志 2020-11-05 17:59 +A -A 加入收藏 剛買一件喜歡的衣服時,你是不是會迫不及待的直接穿上呢?毒物科教授招名威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許多人因為貪圖方便,衣物未經清洗就直接穿上,但新衣服中通常含有可溶於水的甲醛,若是碰到汗液,就有可能被人體吸收,引發過敏、白血病、流鼻血等症狀。因此他呼籲民眾,衣服一定要清洗過後再穿,若太過厚重不易過水,也可在通風處晾曬數日,同樣有去除甲醛之效。 甲醛易溶於汗液中 嚴重真的會致癌嗎? 曾有一項調查指出,一件新衣服拆封後僅有22.8%的人會洗,61%的人只洗貼身衣物,而8.2%的人卻完全都不洗,招名威透露,自己以前就屬於那8.2%的人,因為當時總認為新衣服一定很乾淨,但經歷某個夏天的慘痛經驗後,讓招名威自此之後新衣服都「非洗不可」! 他表示,當時穿著剛拆封的新衣服去參觀學校,因為天氣悶熱、空氣品質不好,又很潮濕,走完校園半圈後,新衣服已經完全濕透,當意識到時,皮膚和汗腺較豐沛的區域,開始紅腫發癢,且有越抓越癢的趨勢,沒多久紅斑就跑出來了。 招名威解釋,皮膚會開始有紅腫搔癢症狀,是因為免疫系統被新衣服上的甲醛「啟動了」。 新衣服因為需要固色和防皺,在印染的過程中需要添加甲醛,而起了化學反應的甲醛會與衣物纖維結合,固定在衣服材質上,剩下沒有被固定的「游離」甲醛,就需要靠水清洗。 招名威進一步說明,「甲醛溶於水,可以通過清洗把大部分有害物質清除掉,但若沒有洗就穿,這些游離的甲醛就會溶到汗液內,間接被人體吸收,引發皮膚過敏、瘙癢、皮炎等症狀」 一般人對於甲醛的認知,僅認為會殘留在室內裝潢的新傢俱、新粉刷的牆壁上,但其實新衣服也有,而甲醛除了會引發過敏反應,白血病、流鼻血、急性眼症狀和視力障礙等,都是甲醛超標、長期接觸刺激的後果。 不過對於外傳「常穿不洗的新衣服會罹癌」一事,招名威闢謠,新衣服所導致甲醛暴露的濃度和時間,無法跟高濃度、長期的職業暴露相比,且穿沒洗過的新衣服會致癌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致癌幾率也非常低。 衣服材質如何挑?太厚重很難洗該怎麼辦? 招名威表示,在選擇衣物上,最好選擇純棉、麻的材質,減少印染並盡量選擇純色、淺色、素色衣服,減少染色物質上身的機率。 在購買貼身衣物及嬰幼兒用品時,以選擇用染料、塗料少的素色、印花圖案小的產品為佳,儘量不要買印花鮮艷、面料挺、硬的產品。 另外,除了在穿之前一定要清洗外,對於厚重的外套,如果清洗起來不是很方便,可以不過水直接在通風處晾曬數日,也可以達到祛除甲醛等有害物質的作用。 最後,招名威強調,在買衣服的時候建議聞看看,如果有刺激性味道可能是甲醛超標,或是有其他化學物殘留。 文章來源: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臉書粉專 甲醛 過敏 新衣服 毒物科教授 招名威 延伸閱讀 「閃電」進逼中...若持續朝北恐發陸警 中南部水庫解渴有望? 2020-11-05 集保IR平台 帶來ESG投資新革命 PR集保結算所 美選後恐有空窗期...共軍趁隙打來怎辦?警政署12張「吉卜力梗圖」 揭空襲看到「這顏色」躲進去就對了 2020-11-03 貧窮線門檻再調高!明年薪資只領25K 恐淪台北市貧戶 2020-10-31 安心遊2.0懶人包》國旅補助「民間版」11月開跑!500元「住宿進擊券」 申請辦法看這裡 2020-10-28 只需投資7000元,在家月入40萬 PRBitcoin Pro 熱門話題 / HOT ARTICLES / 74歲川普選輸「想賴皮」? 傳下周做這3件事裝忙 還要「秋後算帳」 美國總統大選陷入法律戰 手上股票趕快落袋為安?這3個原因告訴你「不用太悲觀」 新衣服不洗就穿?嚴重恐導致流鼻血、白血病 毒物科教授曝慘痛經驗 後疫情時代,醫療產業如何守護健康安心生活?PR 告不贏「河底撈」火大了!「池底撈、海底撿」...海底撈1天內申請177個奇葩商標 自家房子開店賺8萬,收租卻能賺10萬...電器行夫妻給我們的啟示:很多人在理財常犯一種錯 只需投資7000元,在家月入40萬PR 最新文章 / HOT NEWS / PIMCO全球諮詢委員會:展望全球政經前景,洞悉長期擾亂因素 美國消費旺季到來能為經濟復甦帶來曙光? 美國總統大選前夕,股市何去何從? 後疫情投資新變局 彈性應萬變 「池底撈、海底撿」...告不贏「河底撈」火大了!海底撈1天內申請177個奇葩商標 今周刊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服務電話:(02)2581-6196按1 服務時間:週一至五09:00~17:30例假日除外 傳真電話:(02)2531-6438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今周文化事業(股)公司/今周行銷(股)公司/今周出版(股)公司 版權所有 本網站圖文非經本社同意不得刊載 Copyright © 2013 Business Today All rights reserved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速效救命法 第一種救命方法:生薑救命法 只要是病人或身邊的人或自己感覺胸悶、胸痛、氣短、頭暈等緊急症狀時,立即口嚼生薑。就是將生薑直接放嘴中咀嚼,生的生薑特有的辛辣、開竅、醒腦、擴血管的作用能很快改善已經收縮的心臟及腦部的血管,能很快地緩解心臟、腦部因缺血而導致的危險症狀。 老人普遍血管硬化,血管收縮很容易出現意外,所以老人要在床頭、在出門時的口袋或包裡,都要隨時放上一塊薑,>最好是將生薑洗乾淨,如能去掉生薑皮,將生薑切成小片放在一個小袋子裡更好,只要身體出現不適的時候就將生薑放在嘴裡慢慢地咀嚼,很快各種不適都能緩解。 生薑又叫還陽草,升陽氣的作用非常強,老人、病人的陽氣普遍虛弱,經常吃生薑是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的。生薑還能解百毒,只要遇到吃飯後出現的胃痛、胃脹、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時,只要及時吃上幾片生薑,胃腸的不適就能很快緩解。 現在比較流行拍痧、拍打療法,還有腳底的按摩,洩氣都是比較厲害的,老人陽氣弱,或身體虛弱時,做這些洩氣的治療是很容易出現身體不適的,只要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嘴裡嚼著生薑片,是不容易發生意外及不容易出現不適的。 我現在給病人做治療時,只要是拍痧、走罐或注射當歸液的過程中,我都會讓病人口嚼生薑片,生薑開竅、醒腦、擴血管的強大功能,絕不會讓病人出現虛脫的現象。 生薑救命的方法是用在神智清醒,還能口嚼東西的人身上的,如果病人已經嘴張不開了,已經昏迷了,這時我們能做什麼? 第二種救命方法:重捏按耳垂、重梳理頭頂、重拍打手背。 生活中出現的急救,多數是發生在有暈厥病人出現的時候。為什麼暈厥會危及生命呢? 只要發生暈厥,輕者是心臟和大腦的急性缺血,重者就是心臟供血中斷,心臟停止跳動。 輕度暈厥的病人,有的神志清楚,有的神智不清楚,但心臟都還是在跳動著的。這類病人有的時候自己安靜一會也能自行緩解,但也有的人開始時只是暈厥,搶救不及時,也會醒不來的。為什麼會醒不來了呢?是心臟處的供血量太少,心臟在嚴重吃不飽的情況下,只好休息停跳了。當心臟不再跳動時,身體內部的血液迴圈終止,全身所有細胞及各個臟器全線“停電”,生命結束。 當一個人突然在你的面前暈過去了,他是短暫的暈厥還是死過去了,一般人是很難一下子判斷準確的,除非去摸病人的脈搏,去摸頸動脈,不跳了,呼吸沒了,人死過去了。 在我這裡,只要發現這個人神智不清時,不要管他是暈過去了還是死過去了,都必須立即出手搶救:重捏按耳垂、重重地梳頭、重重地拍打手背。 為什麼重捏按耳垂、重梳頭頂的百匯穴、重重的拍打手背能救命呢? 那是因為耳垂處有一條經絡與心臟直接相連。大家只要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只要這個人患上了心臟病,只要這個人心肌開始缺血了,這個人的耳垂就會慢慢變薄,並且會出現褶皺。也就是說,當你發現自己耳垂開始變薄,開始長皺褶的時候,是在提醒你,你心臟周圍的經絡不太通暢了,你的心肌開始缺血了,你要提高警惕了。 我通過多年的摸索,發現耳垂處是心臟跳動的開關,當心臟跳動沒勁時,心臟跳得過快或過慢時,人就會心慌、胸悶、氣短、乏力、頭暈,只要去按摩耳垂,將耳垂搓揉的熱熱的,心臟的供血就會得到改善,心臟吃飽後就有力量跳動了,跳動的節律也會慢慢地恢復正常。只要心臟跳動有勁後,身體內的血液迴圈就能明顯改善,五臟六腑的缺血就會得到緩解,各種因缺血而導致的不適就會明顯減輕或消失。 耳垂的經絡還與腎臟直接相連,“腎開竅於耳”,按摩耳朵的同時也同樣刺激到了腎臟,能增加腎臟的血供,也是提升身體陽氣的一種方法,而提升陽氣的作用就是讓血脈活起來,改善各臟器的供血。 當不斷搓揉、按捏耳垂的時候,你會發現臉部很快就會熱起來了,很快頭面部的缺血就會得到改善,繼續再按揉下去,還會出汗,這是身體陽氣提升,血液迴圈加快的表現,這個時候,任何病症,只要身體內部血液迴圈起來了,只要身體開始發汗了,再及時地為身體補足能量,身體的各種不適都會明顯減弱或消失。 梳頭是提升陽氣最直接的方法,只要身體感覺氣虛沒勁時,自己用十指用勁梳頭,很快頭腦就會清晰,人就會精神。 如果暈厥病人的現場有兩個人的時候,一個人去使勁捏按病人的耳垂,另一個人最好去使勁的用手指從前往後重重地梳頭頂,如果暈厥現場有三個人的時候,這個人最好去重重的拍打病人的手背,大家只要去重重的拍打手背,就會感到特別的痛,這種強烈的刺激,能一下在啟動神經,能讓血液迴圈加快,能有效的擴張已經收縮的血管,緩解心臟、大腦的缺血。 這三者最好能共同實施,救治病人的速度會更快,如果只是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先按壓耳垂,按不動了,累了就重重的去拍打病人的手背,再去重重地去梳理病人的頭頂。 記住,只要發現病人頭部微微冒汗了,就是病人快要蘇醒的象徵,只要繼續,病人很快就會醒來,這時只要去摸汗,就會發現暈過去的病人出的汗都是冰涼的涼汗,為什麼?只要身體大量食入寒涼的食物,只要身體受涼嚴重時,身體內部就會寒濕很重,就會溫度降低,“熱脹冷縮”適合身體內的各種管道、血管、經絡。 大家現在應該明白我前面說的吃生薑為什麼能救命了吧,就是生薑有很強的去寒濕、升陽、發汗、通竅的效果,所以將暈厥病人救活後的第一個舉動是什麼?立即讓病人嚼上生薑片,然後讓病人喝上生薑紅棗水,沒有這些,喝上溫開水,及時給病人注意保暖,很快就能緩解病人很多的不適。 當病人已經清醒了,卻發現口角歪斜了,多數是大腦的血管出血了,怎麼辦?立即找針,對著病人的十個手指尖紮下去,只要能放出血,就能緩解血管的壓力,就能控制住血管繼續流血,同時再讓病人口嚼上生薑片。 記住,就是血管出血的病人,及時吃上生薑片,一樣能緩解或止住血管的出血。大家會有疑問,溫熱的食物不是會讓血管擴張嗎?血管擴張不是會加重血管的出血嗎?大家再想一想,當血管擴張時,血管內的壓力就會減輕,壓力釋放了,血液就不會被擠出到血管的外面。 所以大家記住了,只要是暈厥過去的病人,只要是發覺他們出的都是涼汗,必須及早的用上生薑,病人的病情是不會反復發作的,如果只是一味的按摩,病人就是緩過來了,但能量上不去,有的病人還會再度出現暈厥,只要及時吃上生薑或喝上姜棗水、溫開水或溫熱食物的人,就不宜再次昏迷。 請大家一定要牢記這幾招救命的絕招,與西醫的心臟按壓、人工呼吸,與中醫的掐人中、掐內關相比,以上幾招,快速救命的效果更好、更快、更安全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造成睡眠問題的原因: 有一些基本因素很容易影響我們的睡眠,例如(1)不自然的燈光。(2)讓大腦受到過度刺激的內容。(3)要讓電腦、電話、平板電腦、鬧鐘遠離床邊。(4)讓寢室維持陰暗與寧靜,並且要在睡前一段時間就要開始減少活動。 如果這些都做到了,但是仍無法獲得良好睡眠,就要參考下列的可能原因。 一、病毒活動: 病毒問題是造成睡眠困擾的主要原因。EB病毒、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HHV-6,甚至是一些細菌,都會毒害我們全身,讓我們徹夜無法入眠。這些病毒會排放出神經毒素,用下列三種方式干擾睡眠:(1)病毒會讓掌管睡眠的中樞神經系統過度敏感;(2)病毒會造成身體疼痛,讓你無法放鬆到進入睡眠狀態;(3)病毒會減少神經遞質的活動,而神經遞質能促成腦細胞間的溝通,進而阻礙大腦把睡眠的訊息傳送到全身,因此病毒的毒素可能會讓身體組織好幾個小時無法入睡,或是在半夜裡醒來,無法再度入睡。 二、有毒重金屬: 影響睡眠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體內存在著有毒重金屬。這些重金屬在腦中特別容易造成問題,不會固定在一處,而會氧化形成一波波的逕流,沿路散播重金屬,損害大腦組織。重金屬也會讓電脈衝短路,造成電解質及神經遞質化學物質的問題,使原本應該妥善傳遞睡眠訊息給大腦的神經遞質關閉。這種功能不全的問題,會帶來許多睡眠問題,包含睡眠時間不規律、淺眠、無法入睡等。 青少年特別容易受到有毒重金屬的影響而干擾睡眠。 三、味精毒素: 味精會直接進入大腦內,其毒素與輔助毒素會讓大腦過勞,造成電活動異常。味精進入大腦後,就會停留在腦中,由於味精是神經元拮抗劑,會附著在神經元上,使得電傳導活動過度敏感,所以只要有神經脈衝傳到神經元,就會使其過熱,導致出現不成比例的反應,也就是說會讓你的腦筋快轉、身體搔癢、內心不容易平靜下來,到了就寢時間還是擺脫不掉腦中想的事,或是經常在半夜醒來。 四、肝臟問題: 肝臟整天都在努力工作,負責抵抗病原體與毒素的侵害,淨化你的血液,分泌膽汁來分解飲食中過多的脂肪。肝臟也需要休息,當你晚上就寢時,肝臟也會進入睡眠狀態,停止運作一陣子,進入自動導航模式,約到了清晨三、四點的時候(每個人的狀況不同),肝臟會再度醒來,繼續處理毒素、病毒、細菌、殘骸(死亡的細胞),把這些集結起來,就如同掃垃圾一樣,而當你早上起來補充水分時,就會把這些沖刷出體外。這種療癒淨化的過程,也能夠預防膽紅素累積。 如果飲食中含有過多的脂肪以及加工食品,肝臟就會在清晨時繼續工作,同時引發輕微的痙孿,造成些微擠壓與扭曲,這種肝臟的舞動,有時會在身體中產生足夠的干擾,讓你清醒。這也就是為何你能正常入睡,又突然在清晨就醒來,或是整晚不斷地睡睡醒醒的原因。 五、消化問題: 神經系統非常敏感,會和消化道同時運作,身體內的腸道與大腦的連結,被稱之為「迷走與橫膈膜神經」,代表無論消化系統發生甚麼事,都會立刻傳訊號到大腦裡。所以如果你有消化道疼痛、脹氣、痙攣、胃部敏感等問題,都會引發神經系統的反應,讓你在打算睡覺時維持清醒。 即使消化活動不會讓你覺得不舒服,也可能會把你吵醒。迴腸(小腸連接大腸的一段)會因為過多的腎上腺素而發炎,導致在食物通過這個區域時,就會送出訊號給連結大腦的神經,所以當你在黑暗中惺忪醒來時,腹部不會有異樣的感受,彷彿是無緣無故醒來一樣。 六、情感創傷: 在生活裡,常有人會讓我們失望,例如最好的朋友背判了你、靈魂伴侶和你漸行漸遠、父母離了婚……,這些讓你的身體無故生病,而身邊的人暗示問題來自你自己。在這些經驗中,我們失去了信任,如果失去信任的狀況很嚴重,或是失去信任的狀況太多,經過一段時間慢慢累積而沒有消除,我們就會產生情感創傷,這不僅會對情感造成傷害,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大大小小的創傷會讓神經燒壞、腦組織結痂,種種結果加在一起,就會變成了「無法入睡」這種禮物。 這一點都不有趣,對某些人來說,這很可能破壞他們的自我認同及對週遭人的認知。 七、睡眠呼吸中止症: 近十年來,有越來越多人被診斷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科學家發現慢性打呼並非無害,這往往是呼吸問題的指標,讓人無法進入真正能夠獲得休息的睡眠循環,所以醫師開始開立配戴連續正壓呼吸器的處方,讓患者在睡眠時,能有空氣灌入氣管中。但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成兩種: 1﹒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如果這個症狀是來自實體上的阻塞,配戴連續正壓呼吸器對患者來說,是個很棒的方法。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常見原因,包括(1)過多的痰,例如鼻涕倒流、喉嚨發炎、出現過多黏液;(2)支氣管炎、扁桃腺發炎、或是腺狀體腫大;(3)橫膈膜問題;(4)慢性鼻竇炎;(5)淋巴細胞阻塞;(6)全身性腫脹;(7)水腫;(8)體重過重,對喉嚨及胸腔造成壓力。 2﹒神經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這類的症狀,配戴連續正壓呼吸器的改善效果有限,因為與中樞神經系統及支持的神經系統有關。神經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真正原因,是:(1)腦中出現癲癇般的活動,這種電力暴增的情形,在腦中出現時幅度其實相當小,卻足以造成呼吸中止。這類的呼吸中止症很可能是味精毒性,以及大量重金屬如汞與鋁共同造成的,或是接觸到DDT及除草劑等殺蟲劑。這些因素都會造成腦中的化學物質不平衡,導致電流暴增。(2)病毒活動也可能造成神經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因為病毒的毒素可能讓迷走神經發炎,而迷走神經橫跨胸腔,會影響呼吸。 八、腎上腺疲勞: 腎上腺疲勞的特色是腎上腺會在分泌太多與太少腎上腺之間擺盪,導致睡眠的問題。最常見的狀況是白天分泌過少,因為要為突發的危機做準備,這會讓你覺得遲鈍,或是在白天昏昏欲睡;而在夜晚來臨,沒有緊急狀況發生時,腎上腺就會釋出原本抑制的腎上腺素,造成太陽下山後你突然感到清醒的情形。 這也可能是你的腎上腺過度活躍,分泌出陣陣過多的腎上腺素,讓神經遞質燒壞,數量減少,因此阻礙了睡眠。活動力不足的腎上腺也會造成睡眠問題,因為那代表腎上腺無法分泌出入睡所需的特定混合賀爾蒙,這種腎上腺素才能讓你入睡,進入快速動眼期,並且作夢。 九、焦慮: 我們都難免會出現過與睡眠相關的焦慮,最常見的是因為不喜歡隔天的待辦事項,於是就不希望明天太快到來,導致輾轉難眠,這通常只是偶而發生。但對某些人來講,那樣的焦慮是經常出現的,是擔心與不安所造成的失眠。 還有些睡眠焦慮是無法解釋的,一部分可歸咎於心理因素:(1)某些人可能害怕噩夢;(2)某些人可能有創傷壓力症候群;(3)或是強迫症。只要其中一項因素,就會造成莫大的睡眠問題,讓你覺得床不是很安全的地方,你就無法完全放鬆。這種狀況就必須先處理心理問題,排除持續的創傷與誘因。 還有一些狀況,那種焦慮十分莫名其妙且難以捉摸,也沒有特定的誘因,這類的焦慮可歸諸於生理因素,通常是神經受到干擾。有下列數種狀況:(1)神經對病毒產生的神經毒素過敏,造成神經敏感的狀況加劇,最後導致極度焦慮的異常感受。(2)也可能是大腦中的有毒重金屬氧化,干擾電脈衝造成跳動,讓你感到恐懼,出現非理性的想法、焦躁、無法思考的感受,因為腦中的訊息無法抵達原本的目的地。(3)也可能是大腦中的DDT所造成,這種物質是神經元的拮抗劑,會造成神經細胞自我毀滅,令人忽然覺得焦慮。DDT雖然消失已久,但這種殺蟲劑仍頑強的存在環境中。(4)輻射也可能造成焦慮而干擾睡眠,因為輻射會提升體內的組織胺與發炎反應,可能讓患者感到紅腫,或是皮膚有灼傷的感覺,這都會引發焦慮,以及各種無法輕易入眠的情緒。(5)有時候焦慮則是腸道間問題造成的,消化系統的敏感會傳遞訊息給大腦,這是半夜莫名醒來且感到焦慮的常見原因。依照腸道敏感的程度不同,患者很可能在不久之後又恢復睡眠,或是持續一段時間醒著。 十、其他神經性問題: 1﹒有些人整晚完全無法入眠的原因,是嚴重的神經遞質與神經元功能不全,再加上腎上腺過度活躍或活動力不足,這可能造成非自願性的熬夜,或者雖然在適當的時間就寢,依舊整晚醒著看到日出。嚴重缺鎂,往往是背後的主因。這種失眠經常是輕度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造成的,是源自生活中的某部分所造成的創傷,無論是最近或是很久以前發生的事,導致神經出現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和味精毒素所造成的電脈衝過熱正好相反,是電脈衝過冷、機能低下,神經元之間沒有足夠的電脈衝活動,原本已經消耗殆盡的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就無法獲得足夠的推力,將睡眠的訊息傳到腦細胞中。 2﹒另一種神經問題,就是重複不自主的抽動,這通常意味著大腦組織充滿了有毒重金屬、阿斯巴甜、味精、DDT與其他殺蟲劑、除草劑、有毒奈米材料,以及其他合成化學物質。原本訊號應該緩緩而順暢的持續送到腦中,然而大腦組織卻無法迅速接收神經遞質的訊息,因此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就此中斷,慢慢堆積,導致訊息的累積,再突然意外爆發,讓身體抽動而醒來。有這種症狀的人,白天也會出現同樣的情形,不過不容易察覺,如果他們睡個午覺,也可能出現突然抽動的情形。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為什麼麵包不能吃?》 ~黃冠球醫師 [壹]前言 1987到1989年,我在美國Loma Linda University 讀「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為了節省交通時間,我住校,週末才開一個多小時的車回家。回家前我會去校園的超市,買一些即期折價的麵包、披薩,回家享用。 最後一學期 期末考前的週末,我書還沒讀完,頗有壓力,但還是回家團聚,而且帶了麵包,也帶家人去郊外樹林走走。但是孩子們不願意在豔陽下走路,我們不歡而返。晚上洗過澡後,我發現在右耳前面的皮膚,冒出了一塊塊的蕁麻疹,幾天後就融合成半個巴掌大的皮膚炎。 回到台灣,看了皮膚科醫師,沒有效。「醫師啊!先治療你自己吧!」這臉上一大塊丟人現眼的皮膚病,很無奈地,跟了我27年。一直到2016年我讀到《無麩質飲食》這本書,為了健康我停止吃麵食,沒想到兩個星期後,臉上的病灶縮小了,兩個月後多年的頑疾竟然不藥而癒!俟後我偶吃水餃、麵包,它是會復發的,再停吃就消失,現在七年過去了,皮膚完好。 當然我也勸家人不要吃麵食,但我的大女兒 患有思覺失調(舊稱精神分裂症),她不容易控制自己。在聖誕夜的子夜彌撒後,她會提早離席,領了麵包點心盒,就先回家大快朵頤。接下來的兩三天,糟糕了!她疲倦到爬起不來,沒辦法ㄧ如平日的作息,與我共餐,和我去運動場散步。第二年的聖誕夜,戲碼再度重演。 因此,我告誡大女兒,有三樣食物不能吃: 1. 麵食,含有麩質; 2. 甜食,會發胖發炎; 3. 油炸食物,有反式脂肪。 [貳]現代小麥 -已然不同 小麥裡的「麩質」,英文原文是「gluten」,它是小麥的多種蛋白質, 若將麵糰置於水中沖洗,剩下來不溶於水的黏稠膠狀物就是了。中文原稱為「麵筋」。 將gluten翻譯為麩質,容易使人誤以為它來自小麥的麩皮(bran),其實它是位於小麥的胚乳(endosperm)部分。 小麥、大麥、裸麥磨成的麵粉含有較多的麩質(gluten)。 人類在10,000年前,進入農業社會後才開始吃穀類,但是現代的小麥和祖先吃的野生小麥已經截然不同;即使和60年前的小麥也大不相同。 美國的洛克菲勒基金會為了解決世界糧食不足,於1943年在墨西哥成立了「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IMWIC),將小麥雜交、育種,培育出數以千計的新品種。新品種長得矮小,生長快速,產量大增,口感更佳。主其事的美國遺傳學家Dr. Borlaug,因此獲得1970年諾貝爾和平獎。 新品種的小麥雖然養活更多人口,但也養出許多健康問題,因為它們並沒有先做過人體的安全試驗。 現代的小麥經過品種改良後,麩質的含量高出了幾十倍,麩質在胃中分解為多胜肽(polypeptides),進入血液循環後,能穿過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進入大腦,和嗎啡受體結合,讓人有欣快感,會上癮,會想再吃。麩質也容易引起許多過敏症狀如下: [參]今之小麥 危害大矣 小麥的麩質引起的過敏症狀,比較出名的是「乳糜瀉」(Celiac disease),它造成腸道發炎、腹瀉,破壞腸道內壁,使原本緊密相連的細胞與細胞間隙出現滲漏,稱為「腸漏症」(leaky gut)。酒精、抗生素等也會造成腸漏症。 腸漏會讓腸內的細菌毒素—-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 LPS) 進入血液循環,引起全身發炎, 殃及大腦。許多腦神經的疾病,如憂鬱症、漸凍症、巴金森症、阿茲海默症,都發現和LPS 毒素偏高有關。 其實「乳糜瀉」只是冰山的一角,有些麩質過敏的人沒有消化道的症狀,但是會有皮膚和腦神經系統的傷害。 2009年紐西蘭的醫師Dr.Ford指出「神經系統才是麩質破壞的主要目標。」 因為麩質本身就會透過 免疫系統,觸動「發炎反應」,危害全身,而大腦又是最脆弱的地方,所以小自頭痛、癲癇, 大至阿茲海默症、思覺失調、憂鬱症,以及小孩的自閉症(autism)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都和麩質有關。 美國神經科醫師Dr. Perlmutter甚至認為:「其實正常人的大腦,也會受到麩質危害,只是他本人並沒有察覺。」 2013年,美國Mayo醫學中心的團隊甚且證實:「麩質會控制腸道菌叢,引發糖尿病的發生!」 [肆]血糖高 老化快 小麥還有一個本領,它會催人老! 小麥裡的澱粉, 75%是屬於最容易被消化的「A型支鏈澱粉」,它會快速地被吸收,血糖也快速升高,所謂的 升糖指數GI質,全麥土司或白吐司是高過任何其他碳水化合物的。 血糖高 會觸發「糖分子與蛋白質、部分脂肪結合」,所謂「糖化反應」,而形成有害的「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 糖化終產物AGEs又會引發身體的「發炎反應」、「自由基增生」,而「破壞血管壁」,導致 動脈硬化。 血管壁受到了破壞,所以糖尿病患者容易併發冠心病和腦中風;血糖偏高,也會導致大腦的認知能力 較快衰退而導致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一種)。 AGEs也是皮膚起皺紋,和眼睛的水晶體變混濁(白內障)的原因。 AGEs更是加速老化的禍首,一如英文縮寫字母的含義age。 血糖長期偏高,產生的AGEs就越多,然後衰老的速度就越快。 AGEs的多寡可以參考糖化血色素(HbA1c),它代表紅血球中的血色素(hemoglobin ,一種蛋白質)被葡萄糖 糖化的比例。 HbA1c 的正常值是4~6%; >=6.5%即診斷為 罹患糖尿病。HbA1c 6%相當於血糖值126 mg/dl,也就是過去三個月內你的血糖平均值。 HbA1c數值越高,代表血糖控制不佳,即血色素受到糖化的比例越高;HbA1c越高也代表大腦組織損害的程度越大。《小麥完全真相》一書的作者Dr.Davis 甚至說:「HbA1c <5% 代表正常的老化速度;>5% 代表你老化得比較快,離天國也近一點。」 如果你關心 是否血糖偏高和 老化的速度,體檢的時候,不妨自費檢查,加驗「糖化血色素」,價錢不貴,而且不需空腹,隨時可以檢查。 「糖化終產物」AGEs除了在體內產生以外,也和外來的食物有關。高溫燒烤、煎炸的肉類,AGEs含量最多,所以肉食以清蒸或燉煮為宜。 還記得「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 嗎?小心它也會加速糖化作用,加速老化喔! [伍]結語 吃糖不健康,是大家早已知道的事實,只是不知道有那麼嚴重。我在台東聖母醫院門口的豆漿店吃早餐時,喝的豆漿不是全糖,也不是無糖,而是半糖,因為無糖又太不好喝。但是老闆娘告訴我,她的兒子從小喝豆漿不愛加糖,所以頭腦聰穎,現在是天文學的博士。那真是得天獨厚啊! 現在我知道甜食和小麥澱粉會引起「發炎反應」和「糖化反應」,造成全身的慢性疾病 以及老化,下回光顧豆漿店,我會向老闆的兒子看齊,選擇無糖豆漿了! 而小麥的麩質蛋白更是容易透過「免疫反應」,而傷害 腦神經,使大腦退化。 為了多留住青春的容顏;為了還能認得身邊的老伴。 請節制口慾,少喝甜飲、不吃燒烤,也不吃含麩質的麵包。 畢竟我們還有糙米飯、小米粥、烤蕃薯、馬鈴薯、滷蛋、優格⋯可以吃。當然也還有魚蝦、家禽等可以享用。 其實上帝造的萬物都好,並沒有不讓我們享用小麥和麵包。是人類自作聰明,扮演上帝的工作又做得不夠完美,惹出了紕漏。幸虧也有人扮演現代諾亞的角色,在收集、保護古老的小麥品種。待 有朝一日,眾人覺醒,浪子回頭,還是有回頭路可走的。 附記:生機飲食專家李秋涼老師及其夫婿黃藥師 還教導我們: 「為了賣相 、口感、和存放期,麵粉中所含的食品添加物:磷酸塩、漂白劑、防腐劑、品質改良劑、色素等,真的太多了。有些添加物是有致癌的風險!」 Oct. 2023~全文完 - [ ]
    114 人回報1 則回應8 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