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4 人回報1 則回應8 個月前
合法的掏空國家:

中油跟台電瘋狂虧損,為了彌補超過資本額的虧損防止破產,國家瘋狂增資。
為何會瘋狂虧損?
答案是錯誤的政策:2016 年後,我國全面押寶天然氣、風電與光電。
#全面押寶天然氣
天然氣價格本就是浮動市場,又受俄烏戰爭、歐美制裁影響,價格極度動盪,導致天然氣價曾飆升三倍。
我國僅能使用船隻運載 LNG 液化天然氣,天生價格較管道運載高。
歐洲國家加 3 倍價買天然氣,亞洲島國加價搶 LNG,價格飆到 5 倍以上。
但這些價格,全由中油與台電吸收,導致鉅額虧損。
#全面押寶風電與光電
依據台電 112 年官方資料,台電每度發電成本如下:
- 自產核電:1.57 元
- 民間光電:4.84 元
- 民間燃氣:4.47 元
- 民間地熱:6.22 元
- 民間風電:7.03 元
台電向民間能源業者,高價花超過 7 元買電。
依據台電官方資訊,售出的每度平均電價,則是 2.62 元。
「如果一間公司,賣一個產品,就虧三個產品,公司能不虧到破產?」
又由於風電與光電對電網的不穩定性,瞬時的全負載或零負載,會嚴重衝擊電網,因此台電大幅濫用「需量競價」:
當供電不足時,請用電大戶不要用電。只要企業在缺電時停止運轉,最高給企業每度 14 元。
賣一度電 2.62 元。請你不要買我的產品,只要少買一度就給你 14 元。

「如果一間公司,要花 7 倍的產品價格請大客戶不要買我家的產品,公司能不虧到破產?」

#台電中油虧到破產誰獲利
民進黨立委賴品妤的父親、前民進黨立委
(賴勁麟),在 2016 年後,以雲豹能源為首,成立很多家再生能源公司。
- 2016 雲豹能源
- 2017 永泰企業
- 2018 光庭能源
- 2018 台灣電能發展
- 2018 恩富資本太陽能
- 2019 齊異頭創
- 2019 羽光能源
- 2019 暮光能源
- 2019 台普威能源
- 2020 京紘能源
- 2020 木配遞綠循環
- 2020 台灣環風控股
- 2020 京杰能源
- 2021 福豹怡號能源
- 2021 光量能源
- 2021 築日能源
- 2021 創潔能源
- 2021 森永能源
- 2021 暴風電能
- 2022 雲電能源
- 2022 永澤能源
- 2022 廣滙能源
- 2022 天創能源
- 2022 御威電能
一個人,在一個特定的年份之後,創立幾十家同質性能源公司。
雲豹能源從 2016 年成立後,如何搶下政府各項標案?如何營收年增率超過 40%?
台灣有哪幾間企業,能在短短 7 年時間內,從什麼都沒有,賺到上市櫃?
「2016 年,是什麼神秘的年份?發生了什麼事情?」

「為何獨佔企業的中油台電,在 2016 年後虧到破產,需要國家每年千億增資。但有人在 2016 年後,能成立幾十家能源企業,賺到睡在錢堆上?」

現有回應

  • NX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可疑訊息僅為個人看法,但有幾篇報導提到部份泛藍人士投資綠能建設,可知綠能建設、投資及研發是藍綠共識,也是未來趨勢。

    出處

    相關報導(鏡周刊)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30620soc007/

    相關報導(太報)
    https://www.taisounds.com/news/content/71/76673

    相關報導(中央廣播電台Rti)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76965

    另一報導(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08160292.aspx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合法的五鬼搬運掏空國家 前民進黨立委賴勁麟於 2016 年成立的「雲豹能源」(6869)今日召開董事會,公布第二季財報: - 上半年合併營收 29.59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50.79%。 - 上半年稅後淨利 4.11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100%。 - 開工案場裝置量超過 200MW,工程款總金額逾 70 億元。 --- 延伸閱讀: #女兒光速推動修法 2023 年 5 月 24 日,民進黨立委賴品妤等人連署提案,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要求建築物屋頂必須設太陽能板。 (賴品妤是教育委員會) 2023 年 5 月 29 日,《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光速修正通過,新增第十二條之一:「建築物之新建、增建或改建達一定規模者,除有受光條件不足或其他可免除情形外,起造人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 #爸爸在2016後成立大量能源公司 - 2016 雲豹能源 - 2017 永泰企業 - 2018 光庭能源 - 2018 台灣電能發展 - 2018 恩富資本太陽能 - 2019 齊異頭創 - 2019 羽光能源 - 2019 暮光能源 - 2019 台普威能源 - 2020 京紘能源 - 2020 木配遞綠循環 - 2020 台灣環風控股 - 2020 京杰能源 - 2021 福豹怡號能源 - 2021 光量能源 - 2021 築日能源 - 2021 創潔能源 - 2021 森永能源 - 2021 暴風電能 - 2022 雲電能源 - 2022 永澤能源 - 2022 廣滙能源 - 2022 天創能源 - 2022 御威電能 #中油台電破產 獨佔市場的中油與台電年年鉅額虧損,台電 7 元向民間買電、2 元賣電虧慘,經濟部將再次注資千億救援。 與此同時,前民進黨立委在 2016 年後成立的大量能源公司,佔據政府標案,年營收成長 2100% #抗中飽台的綠能國會 立法院由「雲豹能源」全資子公司「京承能源」建置「綠能國會」,建立太陽能發電系統。 後續卻被踢爆,系統設備使用中國華為產品。 被踢爆後,回應改善完成,記者上去拍發現,是將華為標籤撕掉。
    2 人回報1 則回應9 個月前
  • 「能源政策不能走回頭路」(上)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前幾天表示應該重啟核一、核二,核二所在地的立委賴品妤16日跳出來說,「能源政策絕不能走回頭路」。為什麼核能是「回頭路」?能源政策不能「走回頭路」? 這幾年綠能產業蓬勃發展,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雲豹能源。這家公司成立的時間恰到好處,是2016年2月,也就是蔡英文剛剛勝選不久。不過,當時還不叫「雲豹能源」,而是「雲豹投資控股」。童年3月,改成「雲豹能源」,登記投資額只有區區1千萬。 不過,同年5月,他的投資額就暴增14倍,達到1.4億。2016年5月發生什事?沒錯,就是蔡政府上台。同年8月,登記資本額飆升到10億,實收資本額2億8250萬。2016年10月,實收資本額增加為4億8070萬;12月,再增加到5億470萬。 2017年11月,雲豹的負責人改成了賴勁麟,此時他的實收資本額,也來到了6億7570萬。這一年間,發生了兩件事:第一件,是2016年11月,賴勁麟被酬庸為神腦的董事長。第二件,是2017年4月,雲豹取得了立法院的太陽能光電案的標案。這個案子,因為用了華為的零件,後來弄得灰頭土臉。 2019年7月,雲豹的登記資本額,從10億翻倍成20億,實收資本額則來到7億2789萬。2020年12月,三立的代表成為雲豹的董事。2021年8月,實收資本額從10億7709萬,增加為11億2709萬。2022年1月,雲豹登錄興櫃。今年3月,雲豹上市。順帶一提:2020年初,賴品妤當選立委。 就在賴品妤「能源政策不能走回頭路」談話的前一天,雲豹能源公布部今年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達9.39億元,他的發展觸角,擴及風電、光電、儲能、販售綠電憑證,可以說是包山包海,無所不及了。 這家公司,在賴勁麟的主持下,已經從販售大陸零件的太陽能板的小打小鬧,變成了綠能一條龍的大型綠能企業。登記資本額從1000萬,8年間變成了20億,實收資本額也來到11億多。 所以,能源政策怎麼能走回頭路呢?走了回頭路,雲豹怎麼辦呢?難道又要貼牌去標政府的屋頂太陽能板嗎?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3539268054/posts/pfbid0wss5qHkc66oxWjpee9W5CwDeG7VcozzkWB12PtWWdYzMaVitnZx7kJoH5FRDviJvl/?mibextid=Nif5oz
    3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社論/從賴勁麟十八家綠能廠,一窺台電虧損奧祕 2023-08-15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7369378 最近有兩則能源新聞受到熱議。其一,台電今年虧損將達四千億元,可能超過資本額而破產;其二,館長陳之漢與綠委賴品妤互槓,扯出賴品妤之父賴勁麟掛名十八家綠能公司代表人,館長痛批「整個民進黨團都在吃綠能」;雲豹能源則澄清賴勁麟持股僅占一%,絕非家族事業。看似不相干的兩件事,但綠營旗下大開十八家綠能公司,恰能洞穿台電虧損的祕密。 賴勁麟在這十八家綠能公司擔任董事長,並非虛構故事。這十八家公司,均設在台北市內湖基湖路一號的四樓與六樓,與他任董事長的雲豹能源同棟大樓。賴勁麟曾任民進黨立委、勞委會副主委,又是新潮流系大老,他趁著蔡政府力推風電及光電等綠能,在短短三、四年內連續成立十八家綠能公司。這除了眼光獨到,恐怕也是他掌握了獨特的發財巧門,否則何以要如此密集開設綠能公司? 這十八家公司,資本額從一百萬到十二億元不等,顯然被設定扮演不同的參與功能。在全球疫情嚴重蔓延的三年,這些綠能公司悄悄地以一年五、六家的速度布展,速度驚人。最耐人尋味的是,雲豹總公司原為張建偉所創辦,二○一七年賴勁麟加入後,張建偉讓出董事長一職給賴勁麟,自己轉任發言人。這樣的安排,顯然有意借助賴勁麟的政治人脈拓展公司利基。 綠能開發當然是必要的,但若缺乏合理的制度,卻可能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或土地的濫用,乃至引發官商勾結、貪腐等弊端。這點,從苗栗、彰化、雲林、台南等地的弊案頻傳,綠蟑螂橫行,已一目了然。但另一個受到外界忽略的因素,則是綠電價格制度的不合理:台電被迫高價收購綠電,卻只能以低價售出,加上政府動輒凍漲電價,使得台電背負虧損的包袱越來越大。 簡言之,民間綠能廠商開發的風電和光電,台電必須以保證價格收購;這保證了綠能廠商的收益,對台電卻是虧本生意。根據台電的資料,到今年六月底止,台電購買的風電價格為每度七.○三元,太陽能光電平均為每度四・八四元,地熱為六.二二元,整體外購綠電成本為五.一元。然而,台電的售電價格,民生用電僅每度二.六三元,工業用電為二.五八元。換言之,台電購買的每一度綠電,都只能以一半的成本價賣出;所謂綠電「賣一度、虧一度」就是這樣來的,台電的鉅額虧損也是這樣來的。 由此,人們即能看出蔡政府能源轉型政策的破洞與矛盾,除了大家擔心的供電日益不穩,更是利用一手遮天的方式來「瘦台電、肥民營廠」。在能源走向多元化的時代,各國電業都已自由化,唯獨台灣仍由國營事業的台電扮演供電總舵手,不僅要吸收所有民營電廠的成本,還要保證它們的合理利潤。最後,當台電債務累累,只好由政府拿預算補貼助其苟延殘喘。試問,這像是一個理性政府管理國家供電的聰明模式嗎? 賴勁麟一口氣開十八家綠能公司,當然是看準綠能「穩賺不賠」的奧祕,綠電是一門好生意。不僅如此,除了賣電給台電,以其良好的政商關係,雲豹還能輕易取得政府的公共工程。且看,雲豹僅這兩年取得的三個儲能場案,工程款合計便超過百億元,為該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貢獻了十五億多元。蔡總統的能源轉型政策,藏著這麼多綠營自己人可分享的利多,堪稱「風光無限」! 蔡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不惜讓台電虧損消瘦,卻藏著綠營關係企業套取國營事業利益的巧門,這是福國利民之政嗎?
    2 人回報2 則回應9 個月前
  • 📢📢📢🔥國民黨、民眾黨抹黑台灣綠能產業🔥 📌國民黨、民眾黨為了下架民進黨,無所不用其極的抹黑,已嚴重影響許多產業發展。藍營猛打的雲豹能源和高端疫苗就是最好的例子! 🚨國民黨批評賴品妤父親賴勁麟擔任雲豹能源十九家子公司董事長,都登記在同一棟大樓。但事實上,太陽能公司都是一個電廠建案就成立一家公司,這樣跟不同地主的分帳才會清楚。 👀郭台銘弟弟郭台強的森崴能源和其他太陽能電廠都是這麼做。而且森崴能源拿了台電六百多億綠能的案子,子公司更多,是台電主要綠能廠商。 🚫藍營在批評抹黑綠能的時候,刻意隱瞞台灣為什麼要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因為再過幾年,歐盟將要求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不得排放碳,否則就不能輸往歐盟。而且核一、二、三廠都不算綠能。台積電等台灣重要外銷產業都加入RE100,在供應鏈上並不接受核電。台灣再不積極發展綠能,這些產業未來都會發生問題! ✅2022年5月,歐盟通過《氣候法》,要求歐盟在203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5%,並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2022年1月,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公布了2021年會員企業的數據,其中有1,065家企業承諾在2025年之前使用100%再生能源,其中包括台積電、聯發科、鴻海等台灣知名企業。 🔵台泥、東元、大同、中租等傾向國民黨的老牌企業,全部都在發展綠電。因為綠能是減緩氣候變遷,全球產業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 💬台泥彰和綠能都曾捐贈政治獻金五十萬元給現在大罵綠能的國民黨立委王鴻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9 個月前
  • 台灣電力公司近日傳出虧損4000億,遭指與外購再生能源有關。台電發出聲明稿反駁,稱近兩年虧損主因是俄烏戰爭造成國際燃料成本大漲,兩年來光是燃料成本就增加超過6000億,是過去的兩倍以上,在綠電方面的購電支出只佔總支出6%是事實。不過聲明稿一出,反被網友們指出,正巧證明台電虧損是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所致。 台電表示,近兩年虧損主因是俄烏戰爭造成國際燃料成本大漲,兩年來光是燃料成本就增加超過6000億,都是過去的兩倍以上,在綠電方面的購電支出只佔總支出6%是事實。2022年的總支出為9557億元,其中發購電燃料支出達到6163億元,超過六成,為整體支出的大宗,與過去相比是過去的兩倍以上;再生能源購電的支出則是589億元,佔總支出6.17%。 台電提到,虧損主因事實上是燃料支出翻倍大增,若要反映成本必須調漲電價五成到六成,必然會造成高通膨,因此台電以政策任務吸收虧損。若以每度電的成本來看,一度電必須賣至少4元以上,這當中使用燃料發電的成本,已經從2021年的1.24元上漲至2023年4月2.92元,每度增加1.68元,但外購再生能源部分,同期間並沒有大幅增加,僅從每度0.18元增加至0.31元。 台電分析,以其他國家為例,核電占比更高的國家中,2022年度法國國營電力公司預估虧損超過5千7百億元新台幣、韓國國營電力公司預估虧損換算超過7千5百億元新台幣;英國則編列預算換算2兆以上新台幣補貼能源,日本也以約8千8百億元新台幣補貼電價及天然氣價格,顯見戰爭造成的能源價格飆漲、財政預算補貼是國際現象,用貪汙來形容台電或政府,完全不是事實。 台電說明,電價對於物價及通膨有連動效果,不少國家直接以市場機制反映價格,結果電力價格大幅上漲並帶動高通膨。我國則是由台電中油在第一線扮演「通膨消波塊」的角色,為國家擋住輸入性通膨海嘯,已較其他國家減緩通膨壓力,且國內電價調整方案也盡量細緻化,以調漲用電大戶為優先。台電努力做好供電穩定任務,也兼顧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等目標,相關的汙衊應該適可而止。 經濟部在臉書轉發台電聲明,引發熱議,許多網友紛紛回應,「天然氣誰叫執政黨能源比要佔50%,是一半的不是一點,難怪會虧損屬不穩定的能源,只能維持幾個禮拜就要進口,別推給台電是政策錯誤」、「喔喔,所以台電虧損其實不是綠電,這樣了解了,謝謝解說。原來是因為過度倚賴外購的天然氣燃料發電;一有風險全球漲的時候就會不得不一起承擔」、「如果都知道天然氣很貴,還大力扶植所謂的綠能,無光無風的時間,都要靠昂貴的天然氣來補足,這樣不賠錢就是打算掏空台灣。以前的經濟部,除弊興利讓台灣有未來,現在只會敗家…」。
    3 人回報1 則回應9 個月前
  • 去年立法院通過了2025廢核的電業法95條第1項條文,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說,在這個政策下台灣在2025年將會擁有至少6個世界第一,但這是多可怕的世界第一,有這麼多幾乎絕對作不到的世界第一,如此的能源政策錯誤還不夠大嗎? 王明鉅今天在臉書PO文指出,台灣即將在2025年擁有的世界第一,分別是: 一、世界第一大天然氣電廠 大潭電廠因為深澳電廠不蓋了,要再裝上10號機100萬瓩的話,將更成為遙遙領先世界第一大的天然氣電廠。將比第二名的俄羅斯天然氣電廠還要大上60%。 二、天然氣設備使用率世界第一 到了2022年天然氣接收站設備利用率,更將高達112%。就算硬是犧牲了千年藻礁興建了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台灣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設備利用率,仍然高達90%以上,是全世界利用率最高的國家。 三、電力供應狀況脆弱世界第一 大潭天然氣電廠將來變成一個世界第一大的740萬瓩電廠,中油的天然氣供應,卻只有一個單一管路供應天然氣,萬一這一個管路故障,就會造成大斷電大停電的狀況,從去年到今年都無法改善。 四、離岸風電建置速度世界第一 台灣將以7年的時間完成550萬瓩裝置容量的離岸風電的建置。這麼快的離岸大風機的建置速度,比起容量相仿的英國要18年,德國要9年,都要來得快很多。當然是世界第一。 五、太陽光電板密度世界第一 2025年台灣太陽光電板的裝置容量將達到2000萬瓩,如果把裝置容量除以各國面積的話,台灣每平方公里的太陽光電板裝置容量將達到世界第一。 六、用進口液化天然氣發電占比世界第一 台灣的液化天然氣進口80%全都用在發電。前4名的國家他們的天然氣發電比率都不到四成。只有台灣以超過50%遙遙領先這些國家。所以用進口液化天然氣發電占比,台灣也絕對世界第一。 王明鉅說,天然氣發電占比超過50%世界第一。不但把所有的雞蛋全部押在天然氣這個籃子裏,而且還集中在大潭一個地方。只要任何環節,有一點點問題,台灣就會斷電。 最密集的太陽光電板,二年下來只完成4%,接下來七年要完成90%。作不到的話,就要狂燒煤和天燃氣。現在只有0.8萬瓩的離岸風電,未來7年要成長700倍,作不到的話,還是要狂燒煤和天燃氣。 有這麼多可怕的世界第一,有這麼多幾乎絕對作不到的世界第一。2025一定廢核的能源政策,還不算是躁進的政策嗎?如此的能源政策錯誤還不夠大嗎? 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說,在廢核政策下,台灣在2025年將會擁有至少6個世界第一... 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說,在廢核政策下,台灣在2025年將會擁有至少6個世界第一,但這是多可怕的世界第一。圖/翻攝王明鉅臉書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怎麼辦,能源政策逆潮流、不環保又不保台 正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峰會(COP28),有一百多國承諾未來七年內將再生能源發電量增至目前的三倍,領頭的廿多國更要求二○五○年前將核能發電提升為三倍。當國際社會重新將核能定義為「綠能」,又具體要求增加核電量來降低環境汙染危機,這對死抱神主牌一味廢核的蔡政府而言,不啻是一記清脆的耳光。台灣的能源結構日漸扭曲,對環境、經濟和國安都越來越不利。 台灣目前能源結構如此脆弱,主要原因,一切都從民進黨的「反核」思維出發;蔡總統先把核電妖魔化,然後設計出以「天然氣」和「綠能」作為替代的能源轉型政策。表面上看,用天然氣和綠能替代,似乎是理想的選擇;然而,這樣的理想目標在現實上根本不可行。癥結在,台灣僅有二%的自產能源,另九十八%要靠進口。即使以天然氣取代煤,天然氣又貴又不容易儲存,目前我國的天然氣儲存量僅八到十一天,從國安的角度看,這就是一個致命的弱點。 簡單地說,中共無需出兵,只要在台灣海峽航道上進行干擾或封鎖,我國自國外採購的天然氣便無法靠港接收。屆時,高雄永安的一接、台中港的二接、興建中的桃園觀塘三接天然氣接收站,天然氣槽船都無法入港停靠。如此一來,只要十天左右,台灣的電力供應必然癱瘓。因為根據蔡英文的能源政策設計,天然氣發電的比重高達四十%。這麼高比重的發電,卻是建立在流沙般的脆弱基礎上:受制於外國的天然氣供應商,受制於苛刻的運送及接收條件,更授予軍事對立的敵方阻礙封鎖的便利。 更不可思議的是,經濟部長王美花聲稱,為了填補綠能發電的不足,政府決定提高燃氣發電的比重,在二○二五年從四十%提升至五十二%。若果真要再加大倚賴天然氣,即意味台灣不僅將暴露在更高的國際能源價格風險中,也將在海峽封鎖中陷於更脆弱的斷氣及斷電危機。且話說回來,以目前三個天然氣接收站的能量,哪有能力裝卸那麼多的天然氣? 無獨有偶,王美花這一番話,也洩漏了蔡政府發展「綠能」志大言大,卻是行動的侏儒。蔡總統的能源轉型政策,綠能發電的原本設計目標是二○二五年要達到十五%;但七年半過去,目前綠能的占比僅稍多於八%,從未達到一成。政府在風電和光電都砸下龐大的資金,但換來的卻是紛爭不斷,又無明顯成效。更嚴重的是,為了追求在短期內開發綠電,全台四處可見光電場破壞良田山林,風機侵犯漁民傳統漁場,而且官商勾結弊案層出不窮。美其名為「綠電」,實則打著「政府扶植」的旗號恣意破壞環境,引發怨聲載道。錯誤的政策,官商的欺壓,都使「綠能」蒙上了惡名。 蔡政府敵視核電,又無法建立穩健可靠的替代能源,卻不斷地輕率關閉運作良好的核電廠,當然是非理性的作為。也因此,近年各地一再出現形形色色的停電跳電,成為民眾和企業日常的恐懼與噩夢。說穿了,原因就在民進黨好大喜功,但憑意識形態一意孤行,手握大權卻不恤民生,拒聽外界建言,而將台灣的能源一步步帶入險境。蔡英文任內一路粉飾太平,但她明年即將卸任,留下的爛攤,賴清德扛得起嗎?又收拾得了嗎? 諷刺的是,蔡英文和賴清德都是「抗中保台」的大將,但他們的能源政策不僅違逆世界潮流、剝削台灣環境,讓民眾和企業憂心,更使國家脆弱的能源咽喉暴露在中共面前。請問,這要如何保台,要如何發展經濟?
    3 人回報1 則回應5 個月前
  • 停電?先別急著罵,聽聽真正的專業人士怎麼說! 本文作者:聶森 台大機械學碩士。 伊利諾工學博士。 美華盛頓特區天主教大學機械系主任。 這幾年,台灣朝野媒體總是在議論不到20%的核能(核四、核一、及核二/三)及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綠色生物質能),但是台灣真正的問題及實際能做的是大於80%的火力發電(燒煤及液態天然氣)。蔡政府表面是綠黨順理成章推動綠能,實質推動是荒腔走板矛盾外行甚至執著致死的發電政策。台灣為了民粹選舉,廢核政策/無核家園將放棄18%的淨發電力及增加10+%的全國排碳量,是一廂情願實現不了美景謊言,至少台海對面土地相近空氣相通的大陸沿海福建浙江廣東就有五座運行中及另五座正建造的核電廠 (你管的了老共?)。正推動四千億元綠能建設案(主要是採購設備)的百萬陽光屋頂/千架海陸風機,目前發電僅共佔1.5%,將來就算成功成長至8-10%,也需要背後再投資幾個天然氣發電機組做備份,以應付70+%天公不作美、沒太陽沒風或風太大而發不出電的時刻。 台灣一直靠火力發電,幾年前的45%燒煤及35%的天然氣石油發電。 近年來全球開採頁岩油頁岩氣使油/天然氣價格大跌,原油由美金$148/桶跌至~$45/桶),台灣天然氣發電悄悄的從25%增至現在的40+%,加上正建造/規劃的大多都是天然氣發電,幾年内將增至50+%,甚至6+0%。亦即台灣真實的發電比例將为60%天然氣(及少量柴油),30+%煤,及5+%太陽能風力水力。 這是大家好像都不談或不知道的事實真相。 台灣的火力發電不論是單循環燃煤發電或複循環天然氣發電(NGCC),技術力量都很薄弱粗淺,都急需技術提昇/學理生根/人員培訓/潛心學練。蔡政府不限電斷電保證靠的僅是火力廠黑手技工式摸索操作、老工人經驗保障。上週台中電廠一號機破管事故,損失53萬瓧發電力(即40萬人用電),需停爐三天被動的冒險補漏補救修復。而這次的鍋爐水汽管破裂是過去12年(2005年8月)來的台中廠的第121次(平均一年10次),燃燒控制不當的汽管過熱(温度過高,以粗糙的爐内噴水緩解)、火焰煙灰的侵蝕、腐蝕、及應力疲勞等原因佔破管事故的2/3。這些都反應學理不懂/精、監控儀錶太少/不知、瞎子摸象式的黑手操作。至於應付煤種/燃料來源性質不同或電廠環境天候變化等的燃燒傳熱調試,自然無法勝任及預估防治。廢/停核,發電機组就不足,誰也保証不了發足電。即便發電裝置夠用,誰真正能為發電順利滿額保證、為政府官員背書呢? 天然氣發電更是挑戰危機重重: (1) 因為啟動停火降升負荷較方便,天然氣發電是核/煤/再生能源發電的後盾備份,但是同樣的技術力量薄弱粗淺,談不上主動控制、操作優化、及有効維修,被動的應付每日每時的負荷變化,及未知的破管、工安事故等,機组跳電停機斷氣再所難免。火力發電急需加強技術/提昇生根/人員培訓,及防範未然; (2)現在天然氣價不正常的低,會回漲使發電成本大增,必須漲電價或政府財政補貼或讓設備擱著不用(蚊子機組); (3)液態天然氣儲藏、運輸、操作都危險,洩露火災爆炸恐攻……,而台灣存量只敷7-10天,增加第3接收站也存不過两週,連續两個颱風或老共台海叫罵,台灣就斷(天然)氣,之後半個台灣斷電,之後真的就要斷(生)氣了。 發電能源有國家(孤島)安全的嚴肅議題,必須獨立於藍綠惡鬪,任何政客/綠黨抄作能源安全都將玩火自焚,禍國䄃民。 前有颱風天災花蓮和平廠輸電塔倒塌大病未瘉,東部電廠遠電救不了北北基區近需,後有台中電廠破管跳電紅燈閃亮、今天再雪上加霜中油人禍関匣斷氣閃亮失,重創大潭電廠斷電2小時,擴大全國680萬戶輪流斷電。蔡政府/經濟部/台電中油都要遭難。經濟部長或國企首長辭職又能怎樣? 沒電就是沒電。原來發電是不成問題(至少沒大問題)的,現在硬要炒作核能議題,無病呻吟自廢武功; 避重就輕避談誤導火力發電,現在煤氣雙出事代誌大條、玩火自焚了;既然這麼看好太陽能、風力、燒垃圾生物質這些綠能,就看綠能怎樣救綠黨吧! 台灣不大破,則無大立的可能。問題的根源常常是”Leadership Problems”(問題出在高層)。 趕上大停電,點滴在心頭,現在只是開始,挑戰接著會再來,天佑故鄉!以上個人意見請參考指正。 聶森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科學環團批蔡政府能源政策錯誤:中研院「去碳燃氫」吹牛過度 00:002023/12/07 中時新聞網 江飛宇 字級設定:小中大特 科學環保團體「氣候先鋒者聯盟」在12月5日召開記者會,直斥蔡政府的能源政策錯誤,而且台電公司、經濟部、中研院等重要部門也是幫兇,台電燈號繼續擦脂抹粉;中研院提出的「去碳燃氫」更為離譜,竟然宣稱「產出淨能量為投入能量的6倍」,完全無視物理定律,竟然沒人出面糾正,所以他們必須出來召開記者會,還大家一個真相。 氣候先鋒者創辦人,同時也是電力從業人員的楊家法先生表示,台電與中研院最近正在宣傳「去碳燃氫」,他們宣稱「從天然氣中提煉氫氣,分離出固體碳,再以氫氣做為發電燃料,沒有二氧化碳排放問題。」 中研院說明去碳燃氫的簡報出現「偽科學」,熱力學定律表明,能源轉換只會愈轉愈弱,產出能量不可能比投入能量多。 (圖/中研院簡報) 中研院說明去碳燃氫的簡報出現「偽科學」,熱力學定律表明,能源轉換只會愈轉愈弱,產出能量不可能比投入能量多。 (圖/中研院簡報) 氣候先鋒者批評,中研院發現一個無窮大能源的算式,這成就已經超越愛因斯坦了。(圖/楊家法提供) 氣候先鋒者批評,中研院發現一個無窮大能源的算式,這成就已經超越愛因斯坦了。(圖/楊家法提供) 至於遺留下來的固體碳(碳黑),性質與石墨相似,可以做為工業原料,或是備用能源。 這在理論上還不算錯,然而中研院對於去碳燃氫的效率,卻宣傳的非常離譜。在中研院的公開文宣上稱「去碳燃氫,產生的能源增加了6倍」,楊家法對此痛批「天然氣經熱裂解轉換後的氫氣,總能量只會減少而不會增加,哪有產物比原料的能量還高的道理?依照中研院的邏輯,那天然氣發電產生的能源,不就是無窮大了?」 他對中研院表示極度失望「要是中研院是對的,那愛因斯坦發現E=MC^2,根本就遜掉了,我很訝異國家級的科學研究機關,竟會有這樣論述。」 那麼真相是什麼? 楊家法說,以熱裂解天然氣來產氫,這樣生成的氫氣由於少了一部分的可燃物(碳),所以最多的熱值只有原本的55%,換言之,發同樣1度電,要用1.8倍的天然氣為材料來製作氫氣,經濟效益不足。而且碳黑的價格能否像中研院說的這麼高,也是個大問號。 那麼去碳燃氫的減碳效果呢? 根據台電、中研院的說法「去碳燃氫每年可減少7000噸碳排」,這樣很多嗎?台灣核電廠每年的減碳效果就達到295萬6000噸! 顯然去碳燃氫的減碳效果,只是核電廠的零頭。 對此,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員陳中舜博士補充說,中研院提出的熱裂解法不是什麼先進的技術,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有了,之所以在國際上未受重視,就是因為它的產氫效果普通。而且甲烷也是被列為該被減少的溫室氣體,應該做的是減少使用量,而不是換個名目增加使用。至於碳黑,陳中舜表示,要是用這種方法製氫,並做為發電主力,那麼每天生成的碳黑將會非常巨量,工業界要如何消耗? 只能保存了,這種易燃物要是儲存不當,一把火就會快速的燒回二氧化碳,那麼原本碳封存的設想就會完全破功。 再說到近8年以來,蔡政府的再生能源電力鋪設,是否達到減碳效果? 楊家法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資料表示「從2015年到2022年,台灣發電量增加了298億度電,但是增加的發電量,火力發電佔了98%,而低碳電力只佔2%」。 論其原因,就是因為核電在這段時間持續減少,那些新增的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只能勉強補上失去核能而遺留的低碳電力空缺。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今年核二廠在3月除役停機,所以今年前10個月的低碳電力(核能)減少了55億度,但再生能源只增加14億度,導致2023年的低碳電力,將比2015年的低碳電力還低! 蔡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減碳,經濟部2022年3月公布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說,「以2005年(民國94年)為基準年,目標:一、2020年要達到減碳2%;二、2025年要減碳10%;三、 2030年減碳20%。 然而,根據環境部2023年最新出版的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最新統計到2021年,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是297,007 千噸co2e,跟2005基準年的290,552 千噸co2e相比,稱加了2%多,換言之,2020年減碳2%的目標是跳票了。 近在眼前的2025年,「減碳10%的目標」,在增加的發電量皆是火力發電的情況之下,勢必也會跳票! 氣候先鋒者聯盟呼籲,明年新總統上任,請召開能源國是會議,同時順應COP28,全球22國的倡議,支持核能發電,「用科學來評斷,而非由政客評斷核能。」
    3 人回報1 則回應5 個月前
  • 報載經濟部長沈榮津將升任行政院副院長。沈部長為蔡政府立了什麼大功?值得如此重賞?沈榮津在經濟部長任內最大功績就是向蔡總統交心,一片愚忠,全力推動「能源轉型」政策。其中又以在2018年一手完成「離岸風電」兩次招標案最為經典。 説真格的,如此全力以赴,不顧一切推動喪權辱國政策還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賞個副閣揆也無可厚非。蔡政府全力推動離岸風電是為了落實民進黨的反核黨綱,以離岸風電補上非核後的無碳電力缺口。暫不討論此一政策之正誤,即使要落實此一政策也無需在招標階段完全不顧國家利益,造成台灣近兆元的額外損失。 此話怎講?這要由2018年兩次奇妙的標案談起。全球一般標案都是價格標,由投標價格低的廠商得標。但2018年經濟部主辦的兩次離岸風電標案的第一標案不是採用價格標而是採用遴選標,決標時不是比價錢而是由經濟部評比投標廠商的服務建議書內容選出優勝廠商。廠商服務建議書不必提報價格,投標前經濟部已公布將以每度電5.8元與勝選廠商簽定20年購電合約。 此購電價格公布後,全國譁然。因為歐洲國家當年離岸風電決標價格都未超過每度2.5元,為何台灣要以超過國際一倍以上的費率訂定購電合約?不但媒體社論強烈譴責,立法委員也不只一次召開記者會要求經濟部重訂底價。 經濟部置之不理,辯稱台灣地理氣象條件與歐洲不同,所以電價高一倍十分合理。經濟部在2018年4月以每度5.8元底價決標之裝置容量高達383萬瓩,以每年發電3600小時計,每年可發電138億度,每年進貢外商800億元,20年1.6兆元。 遴選案決標後,經濟部快馬加鞭進行第二個標案,該標案以傳統競價方式在六月決標。沈部長在決標前夕呼籲投標廠商投標價要「低於5元」。但廠商太不給沈部長面子,三個標案的平均得標價低於每度2.5元,與歐洲決標價格相當,是沈部長猜測的一半。豈不是狠狠打臉沈部長?証明各界先前對遴選案底價太高之質疑無誤? 沈部長出席立法院會議時又扯了兩個大謊:首先沈部長以日本離岸風電費率較台灣尤高為例,辯稱台灣費率合理。但沈部長避談日本為實驗型深海浮動式基礎,台灣為技術成熟之固定式基礎,兩者成本相差不可以道里計,費率怎可相比?更離譜的是沈部長竟然辯稱第二階段改為競價為台灣省了4000億元。有這種顛倒是非的說法嗎?真正錯誤是遴選標㡳價太高造成台灣9000億元損失,竟然倒過來說競標案省了4000億元?臉皮是犀牛皮嗎? 9000億元的錯誤太過可怕,以台灣850萬家庭計,每家分攤超過10萬元。是否廢標救生民於倒懸只在蔡政府一念之間。但為了維持「政府威信」,經濟部不顧一切與得標國外廠商逕行簽約。外國廠商在喜獲超額利潤之餘,一定極為訝異台灣出了這種賣國政府與官員,多數老百姓竟然渾然不知,放任其胡作非為,正彰顯台式民主制衡制度之失敗。 瞻望未來兩年電價:2020/2021將有大量離岸風電完工商轉,每度近6元的電費,全民每年要為之付出550億元電費。2021年核二廠1號機將除役,台電頓然少了每度1元的75億度廉價電力,蔡政府全力衝刺以成本貴4倍的太陽能取代。今年因新冠病毒全球氣價腰斬,燃氣發電成本遽降,兩年後疫情趨緩氣價至少漲回去年水準。這四個因素同時發酵,2022年電費上漲恐上看千億元。民眾追究責任將赫然發現罪魁禍首竟然還因此「大功」高昇副院長。勿忘2022年正是台灣地方選舉年,電價暴漲引發的強大民怨必然反應在選票上。蔡政府在沈副院長幫凶下還真為自己埋了個重磅定時炸彈。 古有「一將功成萬骨枯」,今有「一相功成萬民枯」。 陳立誠觀點:沈榮津升任副閣揆?一相功成萬民枯 陳立誠 蹤 2020-06-18 06:40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