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預防失智強化記憶力腦力的好方法- 神經很有事 x 鄭淳予醫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vuk0r-8hs&feature=youtu.be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正確訊息

    理由

    鄭淳予醫師是一位腦神經科臨床醫師,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頭痛|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

    出處

    http://www.chunyuchengmd.com/p/cv.html
    鄭淳予 醫師
    6 年前
    4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記憶力退化和失智,雖然它目前在醫學上仍然無法治癒,但你知道其實有三分之一的發病因子是可以避免的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vuk0r-8hs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請花5分鐘看一下鄭醫師的説明, 很棒喔 失智也可預防!有效的腦科學方法!- 神經很有事 x 鄭淳予醫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GRjZHcqIh8&feature=youtu.be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分享善知識~ 《不妨於能力範圍內,適度練習「大步」行走》 走路的好處,大步走都有,但「步伐大」,才是健康長壽、預防失智的關鍵! 預防失智症的最新研究!短短五公分的「步幅革命」 迎向不失智的長壽人生,祕訣就在於大步走路 現在開始大步走,你的今天比昨天年輕! ▌寫給「想要活久一點,但不想失智」的你 人人都希望健康長壽。光是「長壽」還不夠,「健康」是絕對必要的條件。否則,如果始終臥病在床,或是罹患失智症必須有人照顧,長壽也沒有意義。 →日本老年醫學專家研究發現:「步伐小的人,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可達3倍以上!」 步伐變小,也是腦中某處的迴路堵塞所導致。但是,只要你努力邁大步,腦就會為了實踐這點,創造出新的迴路。 ▌重點不是走路速度,而是步伐大小(步幅) 研究發現,步調快慢與「認知功能衰退」看不出因果關係。要確認腦是否健康,最重要的是「步幅能否擴大」。最新研究指出,「步幅不穩定的人」表示認知功能有問題,且「腦部異常」造成步幅變窄,是不可顛覆的事實。因此,只要你能夠刻意跨大步走路,就證明你的腦能夠正常發揮功能。 →只要步伐比現在大一點,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就會減半。 ▌大步走的好處,不可不知 ●刺激神經迴路 ●找回肌肉活力 ●提升心肺功能 ●使血管有彈性 ●預防老年癡呆 ●讓心情變開朗 走路的好處,大步走都有,但「步伐大」,才是健康長壽、預防失智的關鍵! ▌簡單跨大步,足以改變你的人生 跨大步伐的走路方法看似簡單,卻大有學問。如果你的腰腿無力、腦部不協調、無法保持平衡,請自我訓練持續大步走,你將體驗到: ○大步走路,姿勢會變好。 ○視線變高,手臂會確實擺動,腳尖也會跟著朝上,整個人看起來更有精神! ○全身的肌肉比過去更活躍,運動量大幅增加。 ○全身的血液循環會變好! ○因為腦和腳之間的資訊交換變得頻繁,為了處理這些資訊,大腦會更加活化。 ▌「步幅」要多寬,才算理想? 「步幅」是指一腳的腳跟到另一腳腳跟的距離。不分男女,任何人都適用的步幅目標是65公分。即使你沒有做到這個數字,也不用悲觀,只要步伐能夠比現在大一點,多1~3公分就是進步,表示你有機會愈走愈好、愈走愈大步! →日本一萬名銀髮族的實驗發現:「步幅65公分」是決定健康長壽的關鍵。 ▌開始大步走,預防失智提早上門 是否會得失智症,與你現在幾歲無關,越年輕就開始訓練腰腿越有利! ★年輕人現在就開始大步走,沒有所謂太早的問題。 ★高齡者現在就開始大步走,也沒有什麼太晚的問題。 就算沒有器材、沒有錢、沒有時間也能辦到。 利用通勤或購物時,稍微跨大步伐走路,這樣就足夠了。 抬頭挺胸、跨大步走路,一下子就會看起來年輕了十歲,而且真的會很有精神。還能預防失智症,得到健康長壽,是最棒的收穫! →步幅只要增加5公分就能夠回春5歲,增加10公分就能夠年輕10歲。 五十年代,艱苦的台灣農家生活。https://youtu.be/094WTi4xyag
    2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早安 同學分享,反正不用發錢,也不用特別訓練,只需跨大步向前走,不妨就試看看! 日本老年醫學專家研究發現:「步伐小的人,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可達3倍以上!」 步伐變小,也是腦中某處的迴路堵塞所導致。但是,只要你努力邁大步,腦就會為了實踐這點,創造出新的迴路。 ▌重點不是走路速度,而是步伐大小(步幅) 研究發現,步調快慢與「認知功能衰退」看不出因果關係。要確認腦是否健康,最重要的是「步幅能否擴大」。最新研究指出,「步幅不穩定的人」表示認知功能有問題,且「腦部異常」造成步幅變窄,是不可顛覆的事實。因此,只要你能夠刻意跨大步走路,就證明你的腦能夠正常發揮功能。 →只要步伐比現在大一點,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就會減半。 ▌大步走的好處,不可不知 ●刺激神經迴路 ●找回肌肉活力 ●提升心肺功能 ●使血管有彈性 ●預防老年癡呆 ●讓心情變開朗 走路的好處,大步走都有,但「步伐大」,才是健康長壽、預防失智的關鍵! ▌簡單跨大步,足以改變你的人生 跨大步伐的走路方法看似簡單,卻大有學問。如果你的腰腿無力、腦部不協調、無法保持平衡,請自我訓練持續大步走,你將體驗到: ○大步走路,姿勢會變好。 ○視線變高,手臂會確實擺動,腳尖也會跟著朝上,整個人看起來更有精神! ○全身的肌肉比過去更活躍,運動量大幅增加。 ○全身的血液循環會變好! ○因為腦和腳之間的資訊交換變得頻繁,為了處理這些資訊,大腦會更加活化。 ▌「步幅」要多寬,才算理想? 「步幅」是指一腳的腳跟到另一腳腳跟的距離。不分男女,任何人都適用的步幅目標是65公分。即使你沒有做到這個數字,也不用悲觀,只要步伐能夠比現在大一點,多1~3公分就是進步,表示你有機會愈走愈好、愈走愈大步! →日本一萬名銀髮族的實驗發現:「步幅65公分」是決定健康長壽的關鍵。 ▌開始大步走,預防失智提早上門 是否會得失智症,與你現在幾歲無關,越年輕就開始訓練腰腿越有利! ★年輕人現在就開始大步走,沒有所謂太早的問題。 ★高齡者現在就開始大步走,也沒有什麼太晚的問題。 就算沒有器材、沒有錢、沒有時間也能辦到。 利用通勤或購物時,稍微跨大步伐走路,這樣就足夠了。 抬頭挺胸、跨大步走路,一下子就會看起來年輕了十歲,而且真的會很有精神。還能預防失智症,得到健康長壽,是最棒的收穫! →步幅只要增加5公分就能夠回春5歲,增加10公分就能夠年輕10歲。
    48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失智症權威醫師劉秀枝 失智了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醫生。台灣失智症研究與治療的權威,更是她那個年代裡,少數可以當上主任的女醫生。 劉秀枝醫生這次刊登一封非常感人的信,平靜地道出輕度失智者的心聲,此信係獲得這位可敬的女士同意後刊載。 親愛的朋友: 我寫這封信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失智了。不過,不必震驚,目前還是輕度,否則我也無法寫這封信。當然,有些字眼想不起來,許多事情無法串在一起,思緒也常會中斷,因此這封信是在妹妹幫忙之下完成的。今年70歲的我,比各位年長許多,常和大家一齊聚餐、打高爾夫球、出國旅遊,相識相知,受大家的照顧已20年。妹妹常怪我不用心,丟三落四,一問再問,還把約定日期搞錯。 在一次出門忘了關水龍頭,把水塔裡的水流光後,妹妹帶我去看神經科醫師,經過仔細檢查,醫師告訴我得了失智症,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阿茲海默症,並且開藥讓我服用,希望能退化得慢一點。從此,當我又忘了,妹妹不再有「不是告訴過你了」的責備語氣,或我反覆說時,也不會有「你說過好幾次了」的奇怪眼神,反而是輕聲細語的說「沒關係」或「我替你記住就好」,我就知道我是真的病了!我的高爾夫球技一向差,但最近半年來,連每一洞打了幾桿都記不清楚,到底揮的是第二桿還第三桿?球友都會幫我算桿數或請桿弟幫我算。那天打了幾洞後,我忽然問:「我們現在是打第一洞嗎?」看到球友們驚愕的眼光,我覺得是對大家承認我失智的時候了。 醫師說生病並不可恥,身體每一個器官都可能生病,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就好像膽結石是膽囊的疾病;乳癌是乳房的疾病一樣。然而,我變得很沒有信心,容易恐慌,因為我不知道我將要踏出去的每一步對不對,要說出的話是不是已經說了多次,而且心裡想的無法表達,愈急愈講不出來。我常覺得氣喘不過來,在餐廳吃一頓飯,會上好幾次洗手間,兒子帶我去看心臟科和泌尿外科醫師,都說沒事,是因為緊張的關係。我瞭解我的記性和其他認知功能就像雙手握滿東西般,一面走,會一件一件的掉,甚至像沙灘上腳下的流沙,會很快的流失。也許有一天,我熟悉的路不會走,也叫不出你的名字,最終可能不會吃飯盥洗。但目前還是輕度失智的我還能揮桿,享受小白球進洞的喜悅,能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也還聽得懂笑話,更能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也許過後就不記得,的確是「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能攙扶一位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朋友,當他的柺杖,讓他慢慢走,也希望大家能接受一位因失智而容易遺忘的朋友,做他的引導,讓他慢慢來。有條有理是不失智者的生活習慣,但失智的人很難辦得到;改善的辦法,只有創造有利的條件,讓它慢慢修復。如果大腦是銀行,你的存款夠多嗎?儲備充足腦力存款,從今天開始。 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年齡多大就太遲了?就算改變壞習慣,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 斯默爾醫師說,「請聽我大聲說明白:永遠不嫌晚,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 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不僅你的身體,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 1.細嚼慢嚥: 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曬太陽: 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列清單: 「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你可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mail,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 4.吃早餐: 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這是對的。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 頭骨雖很硬,腦卻很軟。無論年紀老少,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也避免會重創腦部運動。 6.常做家事: 別小看做家事,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也要安排居家空間。曬棉被、洗衣服需要伸展身體,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只要運用肌肉,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況且,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成就感的刺激,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 7.多喝水: 大腦有八成是水,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Daneil G. Amen)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他的腦部影 像很像毒癮患者,但他激烈否認。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曾大量失水,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 8.跟人笑笑打招呼: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卓良珍主任認為,打招呼不但有人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要記住對方的姓名與外特徵,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 9.每週走一條新路: 打破舊習、嘗試不熟悉的事可以激發短期記憶,建立大腦解讀訊息的能力。例如嘗試改變每天從家裡走到車站的路線、或是改變每天下車的車站,嘗試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或改變每天坐車的時間,單是做這項,就能對「前額葉」產生刺激。 10.健走: 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有氧運動最好,可以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有氧運動很簡單,穿起球鞋出門健走即可。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只要每週健走3次、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 11.深呼吸: 當你很焦慮時,做什麼都難。美國清晰大腦網站負責人芙喃達茲Alvaro Fernandezs提供一個取巧的冥想法:閉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再深呼吸30秒鐘。然後大拇指按無名指,想像任何你喜歡的事物30秒鐘,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鐘,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鐘。 12.看電視少於1小時: 看電視通常不需用腦,所以愈少這麼做愈好。澳洲的研究人員在網路上測試29500人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發現記憶力較好的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少於1小時。 13.吃葉酸和維生素B12: 這兩種維生素可以控制血液中會傷害大腦的同半胱胺酸。瑞士的研究發現,230位60歲以上的人攝取這兩種維生素過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適量攝取的人的4倍。富含葉酸的食物如四季豆、蘆筍等,維生素B12如銀魚、鮭魚、沙丁魚等。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徐文俊提醒,維生素B12只存在於葷食,素食者要特別透過維他命補充。 14.吃香喝辣: 吃咖哩可以預防失智,因為咖哩中的「薑黃素」是一種高效能的抗氧化劑,可以抑制氧化作用傷害細胞,還能預防腦細胞突觸消失。薑黃不只用在咖哩,也用在抹在熱狗上的黃芥末。 15.每天都要用牙線: 美國20~59歲上千個個案的研究發現,牙齦炎、牙周病和晚年認知功能障礙有關。所以,聽從牙醫的建議,每天都要用牙線,每次刷牙的時間至少超過2分鐘。 (轉貼分享)
    9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失智症權威醫師劉秀枝 失智了。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醫生。台灣失智症研究與治療的權威,更是她那個年代裡,少數可以當上主任的女醫生。 劉秀枝醫生這次刊登一封非常感人的信,平靜地道出輕度失智者的心聲,此信係獲得這位可敬的女士同意後刊載。 親愛的朋友: 我寫這封信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失智了。不過,不必震驚,目前還是輕度,否則我也無法寫這封信。當然,有些字眼想不起來,許多事情無法串在一起,思緒也常會中斷,因此這封信是在妹妹幫忙之下完成的。今年70歲的我,比各位年長許多,常和大家一齊聚餐、打高爾夫球、出國旅遊,相識相知,受大家的照顧已20年。妹妹常怪我不用心,丟三落四,一問再問,還把約定日期搞錯。 在一次出門忘了關水龍頭,把水塔裡的水流光後,妹妹帶我去看神經科醫師,經過仔細檢查,醫師告訴我得了失智症,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阿茲海默症,並且開藥讓我服用,希望能退化得慢一點。 從此,當我又忘了,妹妹不再有「不是告訴過你了」的責備語氣,或我反覆說時,也不會有「你說過好幾次了」的奇怪眼神,反而是輕聲細語的說「沒關係」或「我替你記住就好」,我就知道我是真的病了!我的高爾夫球技一向差,但最近半年來,連每一洞打了幾桿都記不清楚,到底揮的是第二桿還第三桿?球友都會幫我算桿數或請桿弟幫我算。那天打了幾洞後,我忽然問:「我們現在是打第一洞嗎?」看到球友們驚愕的眼光,我覺得是對大家承認我失智的時候了。 醫師說生病並不可恥,身體每一個器官都可能生病,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就好像膽結石是膽囊的疾病;乳癌是乳房的疾病一樣。然而,我變得很沒有信心,容易恐慌,因為我不知道我將要踏出去的每一步對不對,要說出的話是不是已經說了多次,而且心裡想的無法表達,愈急愈講不出來。我常覺得氣喘不過來,在餐廳吃一頓飯,會上好幾次洗手間,兒子帶我去看心臟科和泌尿外科醫師,都說沒事,是因為緊張的關係。 我瞭解我的記性和其他認知功能就像雙手握滿東西般,一面走,會一件一件的掉,甚至像沙灘上腳下的流沙,會很快的流失。也許有一天,我熟悉的路不會走,也叫不出你的名字,最終可能不會吃飯盥洗。但目前還是輕度失智的我還能揮桿,享受小白球進洞的喜悅,能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也還聽得懂笑話,更能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也許過後就不記得,的確是「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能攙扶一位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朋友,當他的柺杖,讓他慢慢走,也希望大家能接受一位因失智而容易遺忘的朋友,做他的引導,讓他慢慢來。有條有理是不失智者的生活習慣,但失智的人很難辦得到;改善的辦法,只有創造有利的條件,讓它慢慢修復。 如果大腦是銀行,你的存款夠多嗎?儲備充足腦力存款,從今天開始。 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年齡多大就太遲了?就算改變壞習慣,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 斯默爾醫師說,「請聽我大聲說明白:永遠不嫌晚,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 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不僅你的身體,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 1.細嚼慢嚥: 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曬太陽: 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列清單: 「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你可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mail,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 4.吃早餐: 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這是對的。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 頭骨雖很硬,腦卻很軟。無論年紀老少,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也避免會重創腦部運動。 6.常做家事: 別小看做家事,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也要安排居家空間。曬棉被、洗衣服需要伸展身體,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只要運用肌肉,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況且,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成就感的刺激,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 7.多喝水: 大腦有八成是水,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Daneil G. Amen)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他的腦部影 像很像毒癮患者,但他激烈否認。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曾大量失水,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 8.跟人笑笑打招呼: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卓良珍主任認為,打招呼不但有人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要記住對方的姓名與外特徵,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 9.每週走一條新路: 打破舊習、嘗試不熟悉的事可以激發短期記憶,建立大腦解讀訊息的能力。例如嘗試改變每天從家裡走到車站的路線、或是改變每天下車的車站,嘗試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或改變每天坐車的時間,單是做這項,就能對「前額葉」產生刺激。 10.健走: 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有氧運動最好,可以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有氧運動很簡單,穿起球鞋出門健走即可。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只要每週健走3次、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 11.深呼吸: 當你很焦慮時,做什麼都難。美國清晰大腦網站負責人芙喃達茲Alvaro Fernandezs提供一個取巧的冥想法:閉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再深呼吸30秒鐘。然後大拇指按無名指,想像任何你喜歡的事物30秒鐘,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鐘,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鐘。 12.看電視少於1小時: 看電視通常不需用腦,所以愈少這麼做愈好。澳洲的研究人員在網路上測試29500人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發現記憶力較好的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少於1小時。 13.吃葉酸和維生素B12: 這兩種維生素可以控制血液中會傷害大腦的同半胱胺酸。瑞士的研究發現,230位60歲以上的人攝取這兩種維生素過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適量攝取的人的4倍。富含葉酸的食物如四季豆、蘆筍等,維生素B12如銀魚、鮭魚、沙丁魚等。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徐文俊提醒,維生素B12只存在於葷食,素食者要特別透過維他命補充。 14.吃香喝辣: 吃咖哩可以預防失智,因為咖哩中的「薑黃素」是一種高效能的抗氧化劑,可以抑制氧化作用傷害細胞,還能預防腦細胞突觸消失。薑黃不只用在咖哩,也用在抹在熱狗上的黃芥末。 15.每天都要用牙線: 美國20~59歲上千個個案的研究發現,牙齦炎、牙周病和晚年認知功能障礙有關。所以,聽從牙醫的建議,每天都要用牙線,每次刷牙的時間至少超過2分鐘。 (轉貼分享)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李偉文醫師:避免腦神經退化、失能,注意4件事!2020.05.07文:李偉文 身為牙醫師,我當然會說牙齒保健很重要。有牙齒才可以好好咀嚼吃東西,消化好、吸收好,身體自然好。吃也是生活的享受、快樂的來源。牙齒更是門面,牙齒美觀,表情豐富靈活且說話清楚,對人際互動亦有幫助。 最近幾年許多腸胃科醫師都建議,食物要多咬幾口才吞嚥,一方面可以充分混合唾液,減輕腸胃道負擔;一方面唯有充分咀嚼,大腦才有時間下達飽足感的指令,免得我們吃太多,不知不覺吃進太多熱量,造成肥胖。 至於究竟一口食物要嚼多少次,每位名醫建議的次數不等,從最少的三十下到最多的六十下都有。說實在,我自己試過,偶爾一口或二口勉強咀嚼六十次才吞嚥或許還可以,若要每餐飯的每一口都做到,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以上提到擁有健康牙齒的好處,大概都算常識範圍,很容易理解。但我最近看了日本失智症權威長谷川嘉哉醫師寫的書,非常訝異,因為他用日本人一貫的嚴謹與一板一眼、實事求是的實驗精神,證明了要避免失智或失能,與口腔的「咀嚼力」與「牙齒數目」息息相關。 長谷川是位每個月負責診治一千位失智症患者,數十年來累積超過二十萬名病人的醫學博士兼腦神經內科專家。 他讓口腔衛生師常駐在自己的診所裡,並設置了牙科治療椅,透過牙科與神經內科這兩科的合作,以及實證醫學的研究,證實了對於改善、預防失智來說,牙科與神經內科的合作有非常明顯的效果,也找到了其中的運作機轉。 長谷川醫師主張,大腦與牙齒彼此間有非常強烈的「羈絆」。大腦裡的神經血管有廣大的範圍和口腔及牙齒相連結,口腔的神經分別占據了全腦運動及感覺神經的三分之一,若再算入與嘴巴相連的顏面神經,甚至占了一半。 換言之,光用牙齒咀嚼就能廣泛地活絡大腦。相反的,若牙齒掉光無法咀嚼,腦部刺激就會減少,腦神經也會逐漸退化。 已有許多研究證明,牙齒的數量和大腦萎縮的風險有非常顯著的相關性。每一次咀嚼都會讓健康牙周膜的血管受到壓縮,如同幫浦般將血液送往腦部,每咬一次的血量是三.五毫升。 牙齒愈少,整體牙周膜乘載的壓力隨之減少,送往腦部的血液量當然也會變少。唯有大腦裡的血流順暢,才能沖走造成失智症的β類澱粉蛋白。 正因如此,最容易讓成年人喪失牙齒的牙周病,成了失智症的源頭。 日本早在一九八九年就開始發起「八○二○」運動,意思是「即使到了八十歲,也要留下二十顆自己的牙齒」。這個運動的確有效果,一份二○一六年發表的調查顯示,八十至八十四歲的日本人中,超過半數擁有二十顆自己的牙齒。 長谷川醫師還發現,由於食物愈來愈精緻與柔軟,現代人的咀嚼次數正在快速減少,必須額外創造咀嚼的機會。他的建議是嚼口香糖,每天三次,每次至少五分鐘以上,以彌補正常進餐時不足的咀嚼量。 現今市面上的口香糖多半不含會引起蛀牙的糖,改用木醣醇這類天然甜味劑取而代之,口腔內的細菌不會對木醣醇代謝產生酸,因此能減少牙菌斑,預防蛀牙與牙周病,甚至內含磷酸鈣,可以幫助牙齒的再礦化,也就是修補與強化齒質。 更棒的是,咀嚼本身就能幫助牙周膜的血液流動,連帶讓大腦的血流帶走代謝廢物。 長谷川醫師的論點讓我這個牙科醫師收穫匪淺,現在都隨身攜帶木醣醇口香糖,在外用餐後沒辦法立刻刷牙,或與朋友聚餐無法細嚼慢嚥時,隨時都能來上一顆。 日本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高齡人口比率最高,連帶地,罹患失智症的長者也最多。 台灣的高齡人口比率增加速度近年已超越日本,走在前面的日本所採用的各種因應措施,剛好可供我們借鏡。 (本文摘自《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2:50+的自在活,健康老》,時報出版,李偉文著) 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2005070006?
    18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多10倍花青素!蝶豆花茶減脂抗發炎,1種人別喝  鮮豔的藍色來自於「蝶豆花」富含的花青素,不僅不是人工色素,比起一般植物有高達10倍花青素的蝶豆花,有著抗氧化的效果,還能保護眼睛,是比起藍莓更容易時常攝取花青素的好方法!擔心外面飲料店又加糖又混添加物?其實蝶豆花在家裡也能泡! 蝶豆花富含花青素 預防眼疾、降血壓又抗老 從泰式飲料興起的蝶豆花,是原產自喜馬拉雅山、印度、斯裡蘭卡、爪哇等地的豆科植物,顏色鮮艷像展翅的蝴蝶,而有了蝶豆花之名,蝶豆花可當作天然的染色劑,色素成分花青素有助於改善近視、夜盲症、視網膜病變、毛細血管脆弱等問題,對於護眼的效果十分知名,能預防白內障與青光眼等眼疾。 而花青素還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養顏美容、抗氧化效果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代謝,還有許多研究指出攝取足夠的花青素,能降血壓、預防動脈硬化以及保護微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花青素還能增加胰島素分泌,降低罹患二型糖尿病風險。 30歲女性最愛 紓壓瘦身又能預防生活習慣病 日本網站Beautyherb指出,蝶豆花還是泰國30歲前後的女性會為了美容和健康而時常飲用的飲品,具有預防血壓上升、抗發炎,還有鎮靜、放鬆的效果。花青素能抑制內臟脂肪囤積,預防肥胖,對於預防生活習慣病以及瘦身的效果也廣受矚目。 此外,蝶豆花也含有維生素A、C、E,能夠抗氧化、養顏美容,修護眼睛黏膜,提高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類黃酮(flavonoids)能抗氧化、提高免疫力。 泡法:將適量蝶豆花(5~6朵)放入杯中,以熱水沖泡即可飲用。 可依喜好加入其他茶飲、檸檬汁等調味搭配,泡好的蝶豆花茶呈鮮艷藍色,日本生活情報網站Cafeglobe指出,蝶豆花加入檸檬或是萊姆時,會對檸檬酸起反應,變成美麗的紫色。 注意:蝶豆花具有收縮子宮的效果,因此孕婦禁止飲用蝶豆花 蝶豆花有通血路及通經效果,更可促進子宮收縮,4類人包括孕婦、行經期間的女性等,均要忌用。 蝶豆花的好處 蝶豆花外觀類似蝴蝶的形狀產自於東南亞國家經常使用於天然食品染色劑。 根據《Al Sears MD》網站報導蝶豆花含有僅有少數植物才有的「cyclotides」物質它能夠抑制腫瘤生長、穿後癌細胞的細胞膜促使癌細胞凋亡。中國曾發表一項研究發現蝶豆花能夠有效對抗「肺癌細胞」。 另外也有研究發現蝶豆花植物的葉子有助於增進記憶力與腦力。印度研究小組也表示蝶豆花能夠增加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濃度有助於增進大腦傳遞神經訊息。 當大腦中「乙醯膽鹼」濃度降低時可能導致記憶喪失並隨著年紀增長大腦認知能力逐漸下降蝶豆花能夠逆轉大腦老化。更多蝶豆花的好處包含 降血壓抗焦慮改善氣喘緩減疼痛 蝶豆花具抗氧化力 可治有毒蚊蟲叮咬 蝶豆花含有比一般植物多10倍的花青素南印度喀拉拉邦IISR辛香料研究學院的香料專家陳愛玲表示古印度自然療法中蝶豆花、葉與嫩夾可以食用之外也能夠作為有毒蚊蟲叮咬的解毒劑成熟的種子具有微毒性可用來驅蟲。多項研究與臨床實驗也證實蝶豆花具有抗氧化、抗發炎功效同時有助於維持皮膚彈性。 蝶豆花飲用禁忌 四種人不能碰 必須要注意的地方是因為蝶豆花具有「抗血小板凝集」與「促進子宮收縮」的功效像是懷孕、月經流量較大的女性、準備開刀生小孩的媽媽或是平時有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都不建議食用。
    1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 腦退化症: 加州大學博士寫的文章 ★ 洛杉磯加州大學老年中心主任 Gray Small 博士說:「那種認為腦退化症 (譯注-阿兹海默氏症-過去亦稱老人痴呆症,按香港醫務衛生署建議改為腦退化症-下同) 完全來自遺傳的和不可預防的想法,是對這個病症的最大誤解。」研究人員現在已經明白,腦退化症就像心臟病和癌症,是經年累月發展起來的病症,是受生活方式 因素所影響,這些因素包括膽固醇、血壓、肥胖、癌症、憂鬱、教育、營養、睡眠、腦力、體力和社交活動等等。 好消息:大量的研究指出,只要每日做一些簡單小事就有可能把腦退化症發病機會降低。 為了尋找可以推遲腦退化症和其他癡呆症發生的科學方法,我閱讀了過千份報告及訪談了數十名專家。結論就在一本新書:「你能做得到的100件簡單事情可以預防腦退化症和與老年有關的痴呆症」。下面是我認最值得驚喜的10項策略。 ▲1. 喝咖啡: 咖啡得到平反,現在認為咖啡是一種新的補腦品。根據歐洲大量研究表明,中年時每日飲3-5杯咖啡,晚年時出現腦退化症的風險可以下降65%。美國南佛羅里 達研究人員Gary Arendash 贊許咖啡,他說咖啡可以減少動物腦中的導致失憶的類澱粉含量。其他研究人員則因抗氧化劑的功用給咖啡加分。Arendash勸人多飲咖啡,除非你的醫生認 為你不宜飲咖啡。 ▲2. 牙線: 說來也怪,牙齒和牙齦的健康有助於預診癡呆症。南加州大學研究表明,35歲之前有牙周病的人,老年時患癡呆症的機會比沒有的人多四倍。其他研究亦有患牙齒及牙齦病患的長者在記憶力和認知能力測試上得分較低。專家們推測是由於口腔感染炎症向大腦遷移。 ▲3. 谷歌 (上網) : 加州大學的 Gary Small用核磁共振證實,上網搜索比閱讀書本更能刺激長者的大腦。最令人驚訝的是:55-78歲的新手,只要一個星期每日上網一小時,便能活化大腦的主記憶和學習中心。 ▲4. 新生大腦細胞: 以前科學家們老是說大腦不可能產生新的細胞。現在卻認為大腦每日產生萬千個新細胞,關鍵是怎樣使這些新細胞存活。方法是:帶氧運動(例如每日急散步30分鐘),緊張的腦力活動,避免過胖、慢性應激、剝奪睡眠、酗酒和維生素B缺乏。 ▲5. 飲蘋果汁: 麻薩諸薩斯大學的Thomas Shea博士這樣說,蘋果汁可以促進「記憶化學物」乙酰膽碱的產生。這也就是治療腦退化症常用藥 Aricept 的作用機理。他用蘋果汁飼餵的老齡老鼠比用水飼養的老鼠,在學習和記憶試驗中表現得比較優勝。人類的服食劑量:16安士或每日2-3個蘋果。(注意 蘋果通常噴大量農藥,飲有機果汁較佳) ▲6. 保護頭顱: 若頭顱受到撞擊,那怕是年輕時期的輕度撞擊,也會使晚年時癡呆症增加。職業美式足球運動員發生與記憶有關的疾病比常人高19倍。哥倫比亞大學發現,年輕時 頭部受傷的人得腦退化症的機會是常人的4倍。另一項研究表明意外跌倒受傷,五年後發生痴呆症的機會增加2倍。配戴安全帶,戴頭盔,家中防滑,不要冒險。 ▲7. 冥思: 腦部掃描顯示,經常沉思默想的人,在年齡日長時,腦退化症的典型症狀--認知衰退和腦萎縮比較少。賓夕凡尼亞醫學院的Andrew Newberg 說,記憶力有問題的的長者,若每日作12分鐘的瑜伽冥想,實踐兩個月,便可改進血液流通和思考功能。 ▲8. 服食維他命 D: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驚人地發現,由於嚴重缺乏維他命D,美國的長者的認知障礙症急升394%。專家建議每日服食維他命 D3,800-2000 國際單位。 ▲9. 充實大腦: 即所謂 「認知儲備」。生活經驗的累積 -- 教育、婚姻、社交、具刺激性的工作、語言技巧、生活有目標、要動腦的休閑活動 -- 都可以令大腦較好地忍受色斑和緾結 (譯註--色斑 plagues 通常指amyloid plaques 澱粉質色斑,是在腦退化症患者的大腦所發現的結構異常特征。tangles 是指 neurofibrillary tangles是腦退化症患者大腦神經原纖維混亂狀態。這兩者都是腦退化症患者死後屍剖的診斷依據)。芝加哥魯殊大學醫學中心的David Bennet博士認為,如果有丰富的認知儲備,一個人可以有明顯的腦退化症的病理學病徵,但沒有痴呆的病狀。 ▲10. 預防感染: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Ruth Itzhaki博士新近的證據令人驚訝地證明疱疹,胃潰瘍,萊姆病 (譯注 - 一種由蜱傳播的全身疾病),肺炎,流感都與腦退化症有密切關系。按他的估計60%腦退化症的元凶是單純疱疹病毒。理論是:感染激發產生多餘的澱粉樣蛋白「 糊」從而殺死腦細胞。雖然證據尚未充足,但是為甚麼不注射適合的疫苗、服抗生素、抗病毒藥物來避免感染呢? 喝甚麼來改善記憶 飲正確的飲料是保持你的記憶力和避免得腦退化症的好方法。 Ⓐ 果菜汁(上選): 細西州范德堡大學研究結果,一個星期飲三次,每次一杯任何的水果蔬菜汁可以減少76%的腦退化症。特別有效的是果汁是:藍莓、葡萄、蘋果汁。 Ⓑ 茶: 據阿兹海默症協會報告,對長者而言,每星期一杯紅茶或綠茶就可以把認知衰退減少37%。但只有泡茶才有效,不要飲罐裝茶,罐裝茶沒有抗氧化劑。 Ⓒ 含咖啡因飲料: 沒想到,有數十個研究證實咖啡因可以對抗記憶衰退和腦退化症。最佳選擇:咖啡(一名腦退化症研究者一天飲五杯咖啡),茶、巧格力。但咖啡因對孕婦、高血壓患者、失眠症患者、焦躁症患者不宜。 Ⓓ 紅酒: 飲小量紅酒對日漸老化的大腦有好處。紅酒含大量抗氧化物。婦女一天不可超過一普通玻璃杯,男士兩杯。(譯注 - 我對這一段有懷疑,daily glass 通常是指家庭常用水杯,標准是8安士或250毫升,亦有以500毫升作一杯,一天飲兩杯紅酒是不是太多了罷)過量的酒精,豪飲均可招致腦退化症。 Ⓔ 有兩種飲品不可以飲: (i) 糖高的飲料:別是果糖含量高的玉米糖漿。它使試驗動物反應遲鈍。 (ii) 含銅高的水:也可以使患老人痴呆症機會升高。應當使用可以除去多餘礦物質的濾水器。 不讓你們的孩子患上腦退化症的方法。腦退化症不是年紀長大後才會發生。現在對孩子大腦所發生的事情對他們數十年後發生腦退化症有着極大影響。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新書分享 介紹書名:慢老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永保年輕、健康,但隨著年齡增長無人能避免「老」這個關卡。 老化經常伴隨著健康亮起紅燈、記憶力衰退,失去年輕時的光鮮亮麗及活力等,因此 「慢老」成為大家心之所向的一件事,作者係前《康健》雜誌總編輯,也是慢老的實踐者,她彙整歐、美、日等最新的科學研究與醫學報告,告訴我們如果要老得慢, 得從六個面向著手,多運動、均衡飲食、定時睡眠、改造日常生活、預防疾病與情緒管理等。 重點一運動: 一定要動,離開椅子都算數 1.坐1小時的傷害約等於抽兩根煙,也就是少活22分鐘,要慢老,站起來是最應該培養的習慣。 2.走路,不一定要「每天萬步」,只要步伐比平常大十公分,就能達到鍛鍊肌力的效果。 3.運動可以零存整付,美國剛更新的運動建議,停車停遠一點,遛狗,爬樓梯都算。 4.即使年齡增長也能維持體能的關鍵,就是管理肌肉「財產」,為了避免肌少症找上門,適度的阻力運動,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鈣質及維他命D,才能幫你慢慢老。 重點二 飲食: 體重真的不是重點 1.一旦進入60歲或60歲後期,節食減肥不是好事,因為體重減輕,肌肉跟著流失,肺炎或跌倒之後變成失能臥床,反而增加短命的風險。過60歲後,就算不餓,還是要定時定量,每天至少吃三餐。 2.一個人吃飯容易草草了事,吃得快、咀嚼少,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分泌也會減少,容易憂鬱,一個人吃,不再瀟灑,還是找個飯友一起吃飯吧。 3.你喜歡吃甜食嗎?需要策略幫助自己達成戒糖的目標, 用天然的甜食取代、訂定甜食契約、淺嚐即止、多吃蛋白質。 重點三 睡眠: 定時上床、起床,比睡多久重要 1.每逢週末或假日偶爾晚睡或補眠,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避免心臟病、肥胖找上門。 2.不想憂鬱、肥胖上身,睡前關掉手機、平板、電視,只留半夜起床上廁所、不會踢到東西跌倒的小夜燈就好。 3.不要靠酒精助眠,因為酒精會產生耐受性,讓你的人生難題從失眠變成酒癮。 重點四 防病: 醫療的突破讓我們比前人活得更久,但我們要的是生龍活虎到最後一刻,而不是失能臥床, 因此預防疾病是很重要的。 1.去唱KTV、吃飯細嚼慢嚥,看書唸出聲等,可以鍛鍊臉部肌肉預防口腔衰弱症。 2.在日本已經證實運動可同時動腦,可以逆轉被稱為「失智症的前段班」的輕度認知障礙。 3.吃些好菌或含益生菌的食物,就能達成改善動脈硬化的效果。 重點五 生活: 慢老的日常從改造環境開始 1.待在一個雜亂、無秩序的環境裡,會讓人傾向吃下更多卡路里,因此增加體重,想要減腰線,先整理你家廚房。 2.學會流好汗,可以排出毒素和老廢物質,改善代謝循環,比較不容易老,可以透過泡澡、有氧運動、肌力訓練的流出好汗。 3.小包包代表有限的人生,從背小包包練習斷捨離,只帶真正需要的東西出門。 重點六 情緒: 就是這些個性讓你顯老 1.常抱怨會容易成為負面的人,也會改變我們對生命的看法,升高壓力,引發各種慢性疾病。 2.心智強度是一種選擇、一種紀律,你可以從戒除拖拖拉拉的習慣開始。 3.白天好好工作,晚上好好休息,適時紓壓,就能避免退休失智的風險。 慢老,不顯老,是你為了自己的人生設立了保護傘,活得有紀律,並勇於實踐。 享受生命、活躍自在,老化的過程可以緩慢、細微而且出乎意料的優雅。 祝福你,以及咱們的親人們健康快樂、幸福平安每一天 https://youtu.be/hiA_jM7taAE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