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3 年前
瞭解疫苗發展的幾個重點:
1. 疫苗作用是讓身體免疫系統認識病毒,這種接觸是三度空間的接觸
2. 新冠疫苗的瞄準目標是 Spike 蛋白,因為它是病毒接觸細胞接受器的第一線,你如果阻擋了它跟人體細胞的連結,基本上就阻擋了病毒,S蛋白的特性是它經過細胞內的轉譯後(從RNA轉成一連串氨基酸),還會經過許多醣化修飾,所以修飾後的S蛋白,跟沒修飾的,立體結構可能差很多
3. 大陸科興疫苗是經由化學方法給病毒去活化,不過病毒蛋白原體還存在,雖然分解後,大致三D結構差不多,只不過太多小片段,免疫細胞、系統,只要抓到一、兩個主犯,靠記憶,就可以很快複製,只不過不太有效率,有點亂槍打鳥的概念,也所以有效性較低,可是還是有保護力!
4. AZ是利用修改過的腺病毒(不會再複製)當作載體(運貨車)將spike 雙股DNA利用胞飲作用進入細胞,再將所攜帶的spike DNA擠入細胞核,spike DNA在細胞核內轉成RNA,之後製造spike 蛋白,DNA較穩定,只是需經過轉換,所以可以解釋兩劑之間需要八到十二週時間;
4. Pfizer或Moderna直接利用spike mRNA(m代表messenger),RNA的缺點,在過去是很不穩定,現在RNA快速合成的技術,彌補了缺點,不過之後需冷鏈;另個問題是怎麼帶進細胞,奈米油脂粒的發展解決了這問題,利用奈米小油粒包裹RNA,很容易就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細胞內奈米油脂粒很容易就被分解,病毒的spike RNA釋放出來,細胞就可以製造spike protein,在製造過程它也會接受細胞正常的醣化修飾,跟真正病毒感染情況產生的蛋白質立體結構完全雷同,等這些細胞死了,spike蛋白分裂成小片段,免疫細胞就結合它,記憶了它,一旦病毒感染,免疫系統就能很快、精準的產生中和抗體跟它結合,一方面讓病毒不能結合細胞並攻擊細胞,另一方面也結合它,消滅了病毒;
5. 最後談到高端,它號稱是傳承自莫德納,只是它先做成spike 次單位蛋白,等於是免去RNA進入細胞,再轉譯成spike 蛋白,看似減省步驟,應該更有效,可是不要忘記,一開始說的S 蛋白有很多的醣化修飾,高端用地細胞是單一哺乳動物細胞,而且極可能不是人類細胞,它的醣化修飾非常可能不一樣,也因此最後做出來的S蛋白的立體結構可能也不一樣,所謂失之毫釐 差以千里;實驗室雖然證實有中和抗體產生,在真實世界,這中和抗體可能不認識真正的COVID-19病毒
報告結束!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建議已經打了第一劑或第二劑疫苗的人,盡速服用伊維菌素 伊維菌素的原理 1.伊維菌素與 SARS-CoV-2 棘蛋白的高結合活性可能會分別限制與 ACE-2 受體或唾液酸受體的結合,從而阻止病毒進入細胞。 2.伊維菌素也被證明可以結合或干擾病毒複製所需的多種基本結構和非結構蛋白。 3.伊維菌素還與 SARS-CoV-2 RNA 依賴性 RNA 聚合酶 (RdRp) 結合,從而抑制病毒複製。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美國三位參議員今日率團來台,宣布將贈與台灣75萬劑疫苗。 疫苗的基本組成,決定在人體細胞中的作用點。分成DNA【一樓】,mRNA【二樓】和次單位蛋白質【三樓】。以不同的機轉引發近似病毒的免疫反應,但又沒有病毒的複製和破壞能力。 AZ和嬌生,是腺病毒載體疫苗,注入DNA到細胞中【一樓】,先生成mRNA,再生成蛋白質,再引發免疫反應。 莫德納和輝瑞/BNT疫苗,注入mRNA到細胞裏【二樓】,生成蛋白質,引發免疫反應。 台灣國產疫苗,直接以次單位蛋白質【三樓】引發免疫反應。 為什麼mRNA疫苗最好?因為新冠病毒是RNA病毒,進入細胞膜但不進入細胞核【二樓】,劫持細胞的胞器合成各種蛋白質。mRNA疫苗最能精準地模擬RNA病毒的行為。 腺病毒載體疫苗,一大段DNA【一樓】最後引發出的蛋白質太多,可能製造出第四凝血因子抗體-也是蛋白質,而造成血栓。台灣國產疫苗三家都用的次單位蛋白【三樓】,引發免疫反應少,國光疫苗第一期實驗因此失敗,要添加特定佐劑加強反應。 雖然有美國技術幫忙,但台灣國產疫苗的原理【三樓】,和mRNA疫苗【二樓】是完全不同的。DNA和蛋白質的好處在於結構穩定。而mRNA本來就是用過就消化掉,不穩定,所以要低溫保存。 這是我能想到的最簡明描述,大家如果看懂了,請分享給你的朋友。 參考: https://bit.ly/2STrzjG 顯示較少內容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COVID-19 疫苗》之一 最近一篇自然 Nature :醫學的論文,比較了世界上各種疫苗的效果。 縱軸是保護力(%) 橫軸是與康復者血清抗體效價的比(康復血清是I,中國的就是0.2;AZ 0.6, moderna 莫登納 或novavax 就是4倍) 中國滅活(我們稱減活)疫苗的保護力較低(50%),另外,若是滅活品管出了問題可能有活的病毒,會造成感染。 AZ 是腺病毒㩦帶病毒外套S 蛋白的基因(RNA), 不含病毒基因。腺病毒轉染(transfect) 細胞後,生成mRNA, 再譯出S蛋白。 Moderna 莫登納和輝瑞是病毒外套S 蛋白的基因(RNA) 所轉錄(transcript) 出來的mRNA, 然後用微脂體包覆,打入人體細胞後譯出S 蛋白。不含病毒基因。 Novavax 和國產高端、聯亞,是病毒S 蛋白中選出會產生抗體的數片次單位,打入人體後,T細胞直接認出這些外來蛋白而產生抗體。不含病毒, 而且不會產生自體免疫(因為蛋白一段時間會降解)。是最安全的一種(如B 肝疫苗)。 不管是mRNA或腺病毒帶的RNA , 雖然不會有病毒感染(因為不帶病毒核心的RNA), 但是若這些RNA 進入長期存在的細胞(如腦細胞),則不知道會讓這些細胞表達S 蛋白多久,若是太久,則長期可能有自體免疫的疑慮。 理論上,重組蛋白次單元的疫苗最安全,因為不含基因,且作為先例的B 肝疫苗已經三十年,沒發現有大的不良作用。Nature medicine 最近的一篇論文,美國重組蛋白的Novavax 不論在抗體效價或保護力都最高,可惜FDA 還遲遲未通過。國產的高端、聯亞也屬同一類,都是針對病毒外套S 蛋白(尤其是ACE 受體結合區)設計的蛋白次單元疫苗,正等待解盲。台灣政府可能會用緊急授權,以extended phase 2 開始接種。 mRNA 疫苗的輝瑞和莫登納,或是用腺病毒為載體㩦帶RNA的AZ, 嬌生,蘇俄衞星疫苗,都是可以轉譯出S 蛋白的疫苗。保護功效也都不錯。但是都是基因,入了人體細胞後會持續表達S 蛋白一段長時間,除誘發T 細胞產生抗體外,須長期(可能要很多年)觀察是否會產生兩個最麻煩的問題:1. ADE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造成再度感染變種病毒時,病況更加劇。不過,以目前美國和歐洲的大量施打數據,AZ, Moderna, 輝瑞,嬌生似乎都沒看到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個人推測可能設計時這些RNA 或mRNA 都是針對S protein 的ACE receptor site, 所以neutralization 效果好。不似滅活疫苗可能會對病毒外套的N 蛋白產生抗體,這些被吸引進來的T 細胞和病毒N 蛋白結合,病毒外套的S 蛋白又去跟肺細胞的ACE receptor 結合,造成T釋放的毒殺cytochromes 或T本身直接殺了肺細胞,反而沒中和到卻死得更快(最近印度打完印度滅活疫苗covaxin 的許多人在印度株大爆發之後大量快速死亡就可能是這個原因,聽說中國大陸打完科星滅活疫苗的大眾也在挫列等,印度株已攻入中國)。2. Autoimmune: 由於佐劑,或是組織持續表達S 蛋白(S 蛋白與人體組織的多種protein 有homology ), 引起被免疫激活的T去攻擊組織。如:myocarditis, 尤其在小孩、年輕人,已經看到不少接種疫苗後發生的病例(感染COVID-19 的小孩致死率超低,有的可以像蝙蝠一樣與病毒和平共存,12歲以下小孩應該不要打疫苗);血管炎引發血栓(如AZ 接種後產生,但是東方人極少見白人容易); 神經:GBS, transverse myelitis, facial palsy, tremor,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大規模接種數據中,9千多件不良反應中2.6%約250多例為神經性)。 最後,滅活疫苗技術最老,但是QC 很重要,養毒雞蛋滅活不全,等於打入活病毒,另外就是剛才講的全基因序列引發我們不想要、會衝康的抗體(如N 蛋白抗體),造成ADE。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武漢肺炎病毒,世界衛生組織 ,定義它為 2019新型 冠狀病毒 ,是有限度的 能 人傳人的RNA病毒。 所謂有限度的人傳人是指在100公尺內的距離且一定的時間與頻率的接觸,才會被感染。因此, 不要近距離的頻繁接觸患者, 是防疫第一步。 所謂RNA病毒 是蛋白病毒,病毒本身沒有DNA,病毒需要依靠宿主的細胞來繁殖,病毒不會自行分裂,但在感染宿主的細胞後,病毒會迫使宿主細胞內的蛋白快速複製病毒。 RNA病毒 不耐酸不耐鹼 , 也不耐高溫。因此防疫的第二步, 請善用RNA的弱點 ,用漂白水清掃環境, 多喝些檸檬醋 ,在感染下呼吸道前,把它融死, 是直接讓他融化死亡。 根據世衛研究報告得知,武漢病毒是通過S-蛋白與人體上的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互相作用的機制,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 而非呼吸系統所有的細胞 ,因此個人推測其死亡率不高,遠低於SARS。請勿 跟著媒體過度恐慌。 外科手術用的口罩能防600奈米以上的病毒, n95口罩能防300奈米以上的病毒, RNA病毒在200奈米以下, 因此戴口罩只能有限度的防疫 。 少去人多的地方 勤洗手 多用醋漱口反而是上策。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台灣正上演,ADE效應: 打越多,越容易大感染、重症、死亡! 作者: 朱于飛  新冠病毒肆虐世界各國,病毒出現變異的消息也不時傳出。免疫學家發現,在對付新冠病毒時,人體的免疫系統很可能存在一種特別的現象,讓新冠病毒變得比想像中更加棘手。 免疫系統的理想規畫  病毒與細菌不同,必須在活細胞內才能完成生活史及繁殖。一般情況下,病毒顆粒出現在人體內一段時間後,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會產生一些抗體來對付病毒。  抗體能瞄準病毒顆粒,抓住病毒表面的某些蛋白質,讓病毒無法再透過這些蛋白質入侵細胞,也就失去危害的能力,更別說繁殖了;更重要的是抓在病毒表面的抗體,就好像幫病毒「貼上標籤」一樣,能讓免疫系統更容易找到並清除病毒。  然而,免疫學有種不常見的特殊現象「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會讓前面講的理想情況跑歪。 抗體讓病毒失效  抗體是一群形狀為Y字形的分子,有點像原地站立,向上伸出雙手的小小火柴人。像雙手的構造稱為「抗原結合位」,站直的腳則稱為「結晶段」。  抗體利用雙手抓取病毒,雙腳則能啟動免疫細胞的「吞噬作用」。一旦抗體的「雙手」抓住病毒,「雙腳」碰上免疫細胞,免疫細胞會將抗體連同病毒吞入細胞內部,在細胞內製造好些特殊分子,來分解「被抗體架著無法動彈的病毒」,阻止病毒在人體內複製繁殖。 抗體三大漏洞  但問題是,有些抗體雖然會抓病毒,但並沒有扣在病毒的要害上,也就無法讓病毒受到管制。在抗體黏上病毒,但病毒表面的致病關鍵結構沒有被鎖死的情況下,反而讓病毒能藉抗體進入免疫細胞內繁殖,等同給了病毒另一把打開細胞的「鑰匙」,間接增加病人體內病毒的來源,加重病情與傳染力。  另一種情況是,抗體抓病毒的「握力」不夠強,在病毒隨抗體被吞入免疫細胞後,病毒在細胞內脫離抗體掌握,開始複製繁殖。整套過程有如希臘神話的「木馬屠城記」。  有時候,體內的抗體數量不夠,沒辦法把病毒顆粒「完整」包覆,因此在被吞入免疫細胞後,病毒依然可以在細胞內闖禍。 ADE的情況 變異病毒化盾為矛  前陣子,新聞曾有許多報導,有一些病人在痊癒後再度感染新冠肺炎,這第二次感染卻惡化成重症,比第一次嚴重許多,而ADE正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在病毒發生基因突變後,它們表面用來侵入細胞的蛋白質結構出現變化。因此當免疫系統以為「又是新冠病毒」,而派出在上一次感染中為舊版病毒量身打造的抗體時,舊版抗體卻不大能好好抓住這個新版的蛋白質結構。  於是,在病人體內就重演了病毒被握力不強的抗體帶入免疫細胞,然後脫離掌握開始複製繁殖的劇本。  由於造成這次疫情的新冠病毒,既是傳染病史上罕見的病毒,也是基因突變機率較高的RNA病毒。因此,在防疫上的變數較多,研究挑戰也比較大。大家在防疫期間,還是要遵守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群聚的習慣,才是上策。 https://m.facebook.com/groups/1685234955088705/permalink/3232417423703776/?sfnsn=mo&ref=share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刺突蛋白基因對於接種疫苗比自然感染可能有更高的機率進入人體染色體中而造出新的刺突蛋白: 刺突蛋白已被證實具有毒性。 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 )的基因對於有打疫苗遠比自然感染更大機會插入人體染色體,即使疫苗上的刺突蛋白很快幾周就能降解,可怕的是疫苗RNA可能利用人體細胞的反轉錄酶反轉錄成cDNA並插入人體的染色體,因此能在人體內製造出大量的新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長存人體內分佈全身: (DNA -> RNA -> Protein ) 自然感染只有0.05%的台灣人染色體會被插入新冠病毒基因片段,打mRNA疫苗兩劑、三劑,恐怕100%有Spike protein ds cDNA插入染色體。 血中的Exosome來自全身器官的細胞,因此分離血中的Exosome就能測到Spike protein永久存在於打mRNA疫苗人的身上。 這是上帝的傑作,用疫苗區分智者與愚者,果然,智者較少(20%),被上帝篩選出來留種。如果全球80億人保留20%,16億就是一戰前的全球人口,這回上帝用疫苗來控制地球暖化而不是用戰爭,人類要感謝上帝的仁慈 https://wleemc.pixnet.net/blog/post/121335214-%E7%96%AB%E8%8B%97mrna%E6%9C%83%E8%BD%89%E6%88%90ds-dna%E6%8F%92%E5%85%A5%E6%9F%93%E8%89%B2%E9%AB%94?fbclid=IwAR0aKUDB-qik8yi7uk58f-zYB3UGNNjyFju6iAsesP5LTPtf_ZkIyzw616w 取自:陽明醫學院李偉平教授醫師部落格 https://youtu.be/MqaAT2ZOq3M mRNA疫苗基因反轉錄成DNA插入人體染色體的研究影片解說 https://rumble.com/v10mcyu-61509414.html 屍檢證實:疫苗的指紋遍布全身 McCullough 博士:“我們現在知道,在接種疫苗後 [或] 接種疫苗後不久進行屍檢的人中……我們可以在身體的任何地方看到疫苗的指紋。它在大腦中;它在 心臟。它存在於骨髓中;它存在於生殖器官和淋巴結中……我們從未有過進入人類大腦的疫苗……我們從未有過進入人類心臟的疫苗。 因此,僅這些觀察結果就非常令人不安。”
    4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的教授在社交網絡撰文解釋,為什麼肥皂比酒精類消毒劑對殺滅新型冠狀病毒更有效。 近日,面對新冠病毒肆虐,各地多有人瘋搶消毒液,免洗殺菌洗手液等。德國衛生部長向公眾承諾很快補貨,但數日後超市貨架仍然空空如也,引起德國網民不滿。也有網友指出,華人也參與了搶購,影響不好。其實,我們可能搶購錯了。洗手液比酒精類消毒液對新型冠狀病毒更有用。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化學教授 帕利·托拉達森(Palli Toradarson)在推特上解釋,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帶有脂類包膜,肥皂水一洗,病毒結構破碎就失去活性,不能再感染我們了。 托拉達森教授解釋說,新型冠狀病毒可以看作是一個自組裝的納米結構,其中最脆弱的部分就是由雙層磷脂分子組成的脂雙層包膜(lipid bilayer envelope)。洗手液中的皂質可以輕易溶解脂類,讓病毒的包膜(fat membrane)解體。肥皂水一搓,病毒內部的結構像一盒撲克牌一樣散落一地,失去了活性。 通常,這類病毒在人體外可以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保持感染活性。酒精類消毒劑雖然也可以讓病毒快速失活,但其實並不如普通的肥皂。消毒劑裡其他殺菌成分,對病毒也沒什麼用。於是,對於冠狀病毒來說,消毒液就是一個昂貴版本的洗手液。洗手液是最棒的。不過如果你坐在座位上,不能隨時去洗手,免洗消毒液確實會更方便。 我一直對病毒這種結構十分著迷,因為病毒是超分子化學和納米科學融合的最壯觀的例子之一。 大多數病毒由三個關鍵組成部分組成:RNA,蛋白質和脂質。 RNA,核糖核酸,是這類病毒的遺傳物質。 病毒蛋白質的作用包括協助病毒進入細胞、幫助病毒自我複製、以及構造病毒的結構(就像蓋房子的磚塊和鋼筋) 脂質則在病毒的結構最外層形成一個大衣一樣的包膜。它即可以保護病毒的內部,也參與入侵細胞的過程。 RNA,蛋白質和脂質,自我組合成病毒的結構。需要指出的是,這些零件之間,不存在很強的“共價”結構將他們結合在一起。病毒的部件是通過較弱的非共價鍵組合在一起的,於是,他們向我們用的“魔術貼”一樣黏合在一起,似乎牢不可破。但其實,肥皂水就可以拆散他們!
    5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 渦輪癌席捲全世界,元兇mRNA疫苗! 作者:日本 井上正康醫生 日期:2023/5/7 1.迅速發生,蔓延的癌症,被稱為渦輪癌! 2.輝瑞和莫德納兩家藥企mRNA疫苗,都混入了DNA! 3.人類基因會被輕而易舉的改變! 4.質粒DNA是專用於轉基因技術的結構! 5.混入的DNA,包含了癌症病毒的遺傳基因SV40! 6.全世界癌症大爆發的真相,終於被揭開! 7.接種者會迅速成為癌症患者! 8.我們已知,mRNA異苗會抑制人體的免疫功能! 9.這疫苗不是疫苗,是轉基因試驗製劑!絕不能打進身體! 10.以前用雞蛋做的疫苗,將全部改為mRNA異苗! 11.我們將會被接種mRNA流感異苗! 12.異苗的刺突蛋白,會造成血液凝結! 13.所有細胞都將成為刺突蛋白的結合對象! 14.這意味著體內細胞,將成為免疫系統的攻擊對象! 15.可預見mRNA流感異苗,是極其危險的! 16.mRNA異苗,是徹頭徹尾的設計錯誤! 17.絕對不要接種,任何一種mRNA異苗! https://m.facebook.com/groups/1685234955088705/permalink/3511535755791940/?sfnsn=mo&ref=share&mibextid=VhDh1V
    5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引 言:癌症v.s.疫苗 基改疫苗使接種者罹患癌症無可避免。 你打了疫苗嗎?倘你沒有,你真幸運,你也比IQ只剩70的柯P聰明。 倘你打過疫苗,你會罹癌,但這不表示你必會因癌而死。不過,當你得了癌症,你得用正確的療法醫治癌症(按,此非西醫的標準療法),當然在此之前,你應採取一切措施來預防癌症發生,而這需要有知識和金錢,才做得到。 問題嚴重,……怎麼辦?下期本欄將告訴讀者凱斯教授醫師提議的解決方法。現在,請先了解大媒體、大政府、大藥廠隱匿不讓你知道的疫苗真相。 …………………………………………………………………………… 《 醫學快報 # 081 /11.20.2021: 現在的mRNA疫苗(即「基因改造假疫苗」,簡稱「基改」疫苗)如何殺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文作者:凱斯教授醫師(Dr. Keith Scott-Mumby, MD, PhD, Professor) 】 請先深深吸一口氣、再屏息細讀下文吧。 到目前為止,除了血栓、心肌炎以外,基改疫苗殺人的機制尚未明確。輝瑞、莫德納及AZ公司甚至不肯承認疫苗會殺人,遑論主動去調查疫苗如何殺人或疫苗為何會殺人。然而大家得感謝一項最新的獨立研究,現在我們對這些急就章上市的基改疫苗,潛存著可能致命的機制,從而引發持久的傷害,有了更多的了解。 冠狀病毒特有的棘蛋白,已證明果然是問題之所在- 棘蛋白乃突出病毒表面的蛋白棘刺,既有毒而且危險。然而疫苗公司卻聲言棘蛋白無關緊要,謂其數量甚少,而且只在打針之處才見得到。 非也,施打疫苗以後,棘蛋白立即散佈到全身各處,包括大腦。有些棘蛋白會跟人體細胞上的ACE2受器鍵合,不須進入細胞內,即能對整個細胞-棘蛋白誘發自體免疫反應。端視棘蛋白所鍵合的細胞種類為何,任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按,自體免疫疾病有很多種)都有可能發生。 所以大藥廠、大媒體、大政府又再次欺騙大眾。 事實上,獨立研究員透過他們在好幾份期刊發表的研究,結論道:單獨棘蛋白本身(不須有病毒相伴)就能損壞內皮細胞及破壞血腦屏障。這些發現跟武漢肺炎的長期病情關係可能更大,而受影響的確診者可能多達50%。 我們大家都知道,基改疫苗其他嚴重的副作用包括血栓、心肌炎、和格林-巴利症候群[註:此為神經急性發炎疾病,源於神經系統遭受自己的免疫細胞攻擊而被破壞。患者可能喪失運動機能、感覺;疼痛;心跳太快或太慢、心律不整;甚至猝死]。 不過虛假、被收買的大媒體仍舊繼續散佈假消息,騙你基改疫苗安全無虞,對健康無害。 好,我這篇文章旨在一次性、永久性地澄清上開這些謊話。很不幸,令人憂心的問題比想像的多。瑞典大學在2021年10月的「病毒」期刊(Viruses)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道出了整個故事。 基本上,棘蛋白抑制免疫系統,不過這點並不足為奇,蓋冠狀病毒也會抑制免疫系統。不過糟糕的是,棘蛋白是透過抑制DNA的修護機制來抑制免疫系統。這比危險更糟糕,這會致命。 由於氧化損害,DNA一直在突變。氧化壓力包括化學污染、輻射(包括陽光和5G)、食物添加物、醫學檢查、甚或自發性的失常。然而人體存在一個維持生存所需的修護機制,來保護我們的染色體和DNA,此稱為NHEJ(非同源性末端接合)機制。 不幸,正是基改疫苗的棘蛋白破壞了NHEJ機制。NHEJ機制的效力被壓抑到只剩下本有的10%。這意味著,由於NHEJ機制不再能適當召喚蛋白質來修護DNA,它喪失了它應有的功能。 ● 癌症無法避免 ● 這導致我們的細胞無力對抗嚴重的損害。幾乎人人都知道癌腫瘤的基本機制是始於受損的DNA- DNA變得不正常、繁殖失控。 NHEJ機制被堵擋的結果便是自體免疫疾病、低下的免疫力,而最致命的是,你無法抵抗癌症。只為了保護你不被致死率僅1.5%(此為官方數字)的病毒感染,你去交換罹癌?你不嫌成本太高嗎?任何人都嗅得到這裏有「老鼠」(問題)。 從這裏你意外得知為何老年人面對冠狀病毒攻擊時,比年輕人更加脆弱。你愈年長,你失去愈多的DNA和免疫系統的修復功能。所以拿「保護」年長者為由,讓他們接種疫苗,比較可能殺害他們。讓較年輕的人接種疫苗,是故意傷害他們,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保護」。
    7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熱騰騰的疫苗混打研究出來了!不只是副作用的部分,也報告了大家更在意的"效果如何",重點先: 1. 儘管是只有673人的研究,但第一劑AZ、第二劑輝瑞的話,施打第二劑疫苗時副作用沒有令人擔心的地方 2. 混打疫苗刺激抗體生成的效果比只打一劑AZ好 3. 混打後抗病毒的效果甚至比兩劑都打AZ還好 如果被列為優先施打AZ的人,又沒有副作用相關風險,不要過度擔心混打的問題。 既然待在台灣不出國也還是有感染風險,所以: 快!去!打!疫!苗! (如果不是那麼第一線的人,也許可以考慮看看把第二劑AZ先讓給還沒打第一劑的人,讓我們的覆蓋更廣!) ==========容易理解的研究結果=========== 1. 打了AZ過了8週以後,如果又施打輝瑞疫苗,能夠阻止病毒感染細胞的抗體(中和抗體)比沒加打第二劑的人,增加150倍!(1+1 > 1+0) 2. 和其他研究比較,混打的人產生的抗體"阻止病毒感染"的能力甚至比兩劑都打AZ的還好!(1+1 > 2,看到這不等式我的數學老師要哭了!) 3. 副作用方面,常見的有頭痛、不舒服、噁心感、咳嗽、發燒,但都沒有嚴重到需要住院或特別的醫療處置 ==========稍微學術一點點的內容=========== 0. 臨床研究: 西班牙馬德里El Instituto de Salud Carlos III (ISCIII) 的CombivacS (研究新聞稿在推文) 1. 研究族群: 60歲以下,平均44歲,男女比4.4:5.6,共673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上沒有顯著差異 2. 研究設計: 四月中施打第一劑AZ至少八週後,實驗對照組2:1,441人施打第二劑輝瑞,剩下232人不施打 3. 研究檢測疫苗效果的方式有三種不同實驗技術: ...a. anti-RBD (抗-受體結合區)的titer,也就是常說的中和抗體,第一週增加123倍,第二週增加150倍 ...b. anti-Spike (抗-棘蛋白)的titer,也就是整顆棘蛋白三聚體(這群抗體不是都具有中和效果,但還是可以辨識病毒跟被感染細胞,增加免疫清除的能力),施打後第二週時增加大概40倍 ...c. 更真實的中和能力,用人造具有棘蛋白的合成病毒,檢測抗體對減少這種病毒感染的能力,第二劑施打後,病人血清的阻斷能力增加了7倍,比第二劑同樣打AZ的2-5倍還要優秀(*這個研究沒有納入兩劑都打AZ的設計,所以是和其他研究的數據比較) 4. 副作用: 研究觀察了第二劑施打後的一週內的反應,大概近半都出現了頭痛(44%)、不舒服(41%)的現象,副作用的部分已經有另一個研究發表了,詳見強者我朋友 陳彥中 的整理 (連結在推文) 這個研究目前我只看到新聞稿跟記者會的內容,期待論文的發表跟歐洲其他國家類似的臨床研究數據! 快去打疫苗! 沒有在施打名單上的乖乖待家裡、勤洗手、戴口罩!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