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4 個月前
一男子騎車到喬治亞,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噴香瓜」!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美國2016年度最神奇新聞事件排行榜出爐了: 金牌得主:🏆 James Elliot 加州長灘市的搶劫犯,他用.38口徑左輪槍對準被害人開槍時,卡彈了! 然後他把槍口對準自己眼睛仔细瞄了一眼,同時扣下了扳機,這次槍没有卡彈。 銀牌得主:✌ 1. 瑞士酒店厨師被切肉機切斷了一根手指,向保險公司要求賠償,保險公司懷疑他是操作錯誤,派了理險代表来檢查機器。 理險代表操作切肉機之後也失去了一根手指,保險公司終於核准了厨師的理賠要求。 2.美國有個男人在暴風雪中鏟雪一小時,清出一个停車位。 當他把車開過去時,一位女士搶先占了車位,他拔槍一槍把她幹掉了。 3.巴士司機負責將20名精神病患送到病院,他中途偷懶停車到酒吧喝酒,等喝完酒后巴士上的精神病患全逃跑了。司機想了個歪念,把車開到了附近公交車站,招呼說可以免費搭乘。 然後他把這些乘客送進了精神病院,並告訴醫院人員這些病人非常容易激動,胡言亂語、充滿幻覺……三天後醫院才証實這些人是正常人! 銅牌得主:👌 1.一個美國少年頭部被火車嚴重撞傷送進了醫院,警察問了他,他說只想看自己能把頭伸到離行進火車有多近。…然后就暈過去了。 2.易斯安納有個男人到一個便利商店,拿出20元纸鈔要求找零;當職員打開收款機時,他亮出手槍要求職員把收款機現金都给他。 店員照做了,他一共拿走15元後迅速消失,但把自己的20元鈔票留在櫃台上。 這事引起一個法律問题: 人拿槍威脅要給你錢算不算犯罪? 3. 阿肯色州一個小伙子想喝啤酒,他朝酒鋪橱窗扔了空心磚打算砸破玻璃搶幾瓶酒,橱窗是强化玻璃,空心磚反彈回來把他砸昏,整個過程被錄影下來。結果這傢伙把商店告上了法庭。 4.密西根州一男子凌晨5點持槍進快餐店準備打劫,櫃台表示如果没有點餐無法打開收款機;男子只好點了一份炸洋葱圈,但櫃台人員说,早餐不提供這洋葱圈,男子深感挫折,無奈離去。 **年度特别大獎:💎 西雅圖警察發現有一人蜷縮在一輛大型露營房車旁,好像得了重病,上前查問,這人承認他本來想用吸管偷房車的汽油,但没想到誤將吸管另一頭放到了房車的化糞桶裡。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Subject: 侯文詠歐遊雜記 我雖然看過,但再看一次還是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提醒) 記得...笑小聲一點 侯文詠歐遊雜記 (20030906) 朱自清曾寫過膾炙人口的歐遊雜記。 不過以下這篇是一個太太口述的親身經歷。 我記得我和我先生第一次出國就參加去歐洲的旅行團。 有一個早上旅行團沒有安排行程,我告訴我先生說好不容易到了歐洲, 待在飯店太浪費了,我們一定要安排一些行程。 我先生被我吵得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到飯店的櫃台去看看。 沒退休前我先生在家裡每天都收聽空中英文教學,我以為他的程度多厲害, 沒想到一到櫃台根本一竅不通。 最後我們只好隨便挑選了最便宜,並且有巴士來飯店接送的行程。 我記得櫃台的人一邊收錢一邊呼嚕呼嚕地跟我先生在比手畫腳些什麼, 我先生根本聽不懂就猛點頭,回頭自信滿滿地告訴我: 「管他的,去了再說。」 巴士把我們送到目的地,交代回程的時間地點之後就離開了。 一下車只看見一座覆蓋著白雪的山頭,還有纜車來來去去,跟簡介上的照片都不一樣。 「大概因為是冬天的緣故吧,」我先生說:「反正跟著人群走就對了。」 我們穿越遊客中心來到了纜車入口,這才發現原來所有的人都要坐纜車上山。 耐心地排了將近二十分鐘,等到快輪到我們上纜車時,我忽然感到尿急,想上廁所。 我先生不耐煩地說:「妳什麼時候不尿急,快排到了妳才尿急?」 我沒好氣地說:「我又不是故意的。」 「上頭一定有廁所,」他用一種鄙視的表情說:「妳可不可以稍忍耐一下?」 想起來就很氣,我根本不應該聽他的話的。 等我們搭纜車到了山頭才發現山上根本沒有廁所, 這裡是給人滑雪的地方,大部分的人都是直接滑下山去的。 我們決定折返遊客中心上廁所。 不幸的是,下山的纜車入口也擠滿排隊的人潮。 一看到這個情況,我再也憋不住了,開始和我先生大吵特吵。 終於 先生受不了了,帶我到一個較偏僻的角落, 讓我背向山坡,他就站在前面掩護,順便替我把風。 老實說,我很不願意這樣,可是情況實在太緊急了。 我拉下褲子開始方便,忽然一陣刺骨的冷風吹過來, 我正要大叫時,人已經往後栽,屁股插進雪地,倒退著往山下滑了。 好幾次我幾乎撞到滑雪的人,可是我的速度愈來愈快,一點都無法控制。 還沒到山下,我早嚇昏過去。 等我醒來時,我先生還在山頭上,直昇機已經來了。 我想我的屁股大概凍壞了,可是我慌亂得忘了叫痛。 臨上飛機前我一直嚷著:「我先生,還在上面排隊坐纜車。」 糟糕的是沒有人聽得懂我在說什麼。 醫生幫我塗藥包紮好之後,把我送到急診室趴在病床上等候。 我愈等愈擔心,人生地不熟,言語不通,偏偏我先生又不來。 幸好這時隔壁床送來一個病人。 我一聽他哎喲哎喲地叫就知道他會說中文。 我心想,總算有個對象可以說話了。 「你怎麼了?」我問他。 「骨折。」 「怎麼會骨折?」 「說了你一定不信,剛剛滑雪,看到有人光著屁股,還是倒退著滑雪, 一不小心就跌成了這樣,這些歐洲人實在很會搞笑…… 」 他問我:「你呢?怎麼會躺在這裡?」 我?就在我啞口無言時,我先生終於趕到了。 看到我先生時我真是百感交集,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可惜他一定以為在歐洲沒人聽得懂中文,一衝進急診室就氣急敗壞地對我嚷著: 「我叫你蹲在那裡小便,可沒叫你用屁股當雪撬,表演特技滑下山去!」
    2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東海大學彭懷真教授的故事 【愛妳為生命最美的事】 她因獲選模範生上臺領獎而為全校所認識,他成為仰慕者。 一天放學,他發現她不但是坐同一路線下車,還在同一站下車,她家只隔他家一條小巷子。 他利用聖誕卡寫了封《希望和妳作朋友》的信。 結果得到訓導主任在司令臺拿來念,而譏笑一陣的回音, 這封信讓全校都知道他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個放牛班的孩子怎能獲得模範生的青睞? 他繼續寫信,寫了封起來,一起丟到她家信箱,她沒回音,連訓導主任也沒回音,直到初三那年的聖誕節。 高中聯考放榜,她考上總統府隔壁那一所,他的學校離總統府也不遠,念化工科,還常和她同班公車,卻從未交談。 他只能默默看著綠衣,暗自祝福,並為自己打氣。 他依然寫信,依然在聖誕火紅季節整批寄,她依然不睬! 大學,她念師大,他到南部讀二專。 為了能再常看見她,他在南部苦讀了ㄧ年,考上了師大工教系,他又和她同學了。 還記得看了榜單,他口中念著她的名字,飛快地騎車到那條巷子,頭次按了她家的門鈴,在鈴聲中他滿腦都是她,渴望和她講ㄧ輩子的話。 她還是不睬他,她已有男友,但他寫了句:「妳選擇別人是妳的選擇,我選擇妳是我的選擇,妳會改變妳的選擇我卻不會!」 對他這有些恐怖份子色彩的痴戀,她始終置之不理。 他當兵那年的聖誕節,她嫁人了。沒多久她去了美國,他也知道她生了個女兒。 但他不絕望,他從小沒想到要去美國,總以為留美是天之驕子的事,輪不到平凡人,他原本認為每學期能讀完就很不錯了。 是她喚起他的美國夢,他到了美國讀書,才更體會雪地中的聖誕更美,他也更堅信十四歲的抉擇。 三十一歲那年他學成回國,在大學教書,他依然只單戀著她,他還是繼續寫信,每逢聖誕節信就特別,只是沒有寄出,他打算等她到相識二十年再說。 他是單純的要把單純的愛帶到中年。 三十三歲那年的聖誕節,她來找他。十九年了!終於有了回應。 她已婚變,帶女兒回家,一個多月找不到工作,想到他在教育圈有許多好朋友。 他當然幫她,她很快就重拾教鞭。 他追求她,用十四歲起就炙熱的單純愛情。她依然抗拒, 她覺的自己不配, 她不再是當年的才女,只是一個曾在婚姻中心碎的婦人。 他帶著兩大箱的信向她求婚,感謝她給他的ㄧ切: 沒有她~他大概讀個高職就停止了; 沒有她~沒學士、沒碩士、沒博士; 沒有她~熬不過人生地不熟的歲月; 沒有她~人生的道路不知道要怎麼混亂; 沒有她~他的字不可能如此工整,文章不可能如此流暢; 沒有她~他這學理工的,是不可能喜愛文學詩詞,詩詞伴隨他成為今日的我。 好不好讓我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懷一種情? 你沒有欠我的,我以愛你為生命最美的事。 三十四歲那年的聖誕節,他和她走向地毯的那一端,他堅持請她的女兒作花童,他深愛這小女兒,視同己出。 這故事還沒完,不過他倆已攜手走過十個年頭的聖誕,在學校宿舍中,他們家的聖誕紅開的,特別早,也最晚枯萎。 ~~~~~~~~ 這是真實的故事,此人就是東海大學的彭懷真教授 。
    1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 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和布魯克斯近期接連在警察執法時死亡,在引發全美抗議示威活動的同時,也讓人們再次聚焦於美國社會中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6月15日,「今日美國」網站刊登了曾任美國底特律警局局長及底特律副市長的非裔男子艾賽亞·麥金農(Isaiah McKinnon)的文章。麥金農講述了自己年少時遭白人警察毆打,加入警局後也頻遭歧視甚至生命威脅的遭遇,認為美國需從根本上重組警察部門,進行變革。 喬治·弗洛伊德(的悲劇)本來也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當我看到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官肖萬導致喬治·弗洛伊德窒息死亡的視頻時,這是我首先想到的事情。 時間回到1957年,當時我是卡斯技術高中(Cass Technical High School)的一名新生。在我和最喜歡的老師談完話,走在回家的路上時,4名白人警察從他們的巡邏車里跳了出來,把我推向車,並狠狠地打我。我並沒有做錯什麼。在黑人社區中,我們深知一些警察以殘酷地維護其所謂的「法律和秩序」聞名。我越是尖叫他們就打得越狠。當我看到警察臉上的憤怒,以及聚在周圍、大叫著讓他們停下來的黑人臉上的恐懼時,時間似乎靜止了。 大概過了幾個小時,他們讓我離開那裡。我哭著跑回家,但沒有告訴父母,因為我擔心這會把他們置於危險之中。我當時只有14歲,感到害怕、生氣又困惑。他們為什麼要傷害我? 那一天,我發誓要成為一名底特律警察,從內部改變底特律的警察隊伍。畢業後,我在空軍服役了4年,並於1965年8月2日加入了底特律警察局。作為一名新人警察,我時常會遇到那些公開隨意的偏見,以及慣例的詆毀和暴行。許多白人警察拒絕與黑人警察並肩作戰。一些人在巡邏車里做了紙板分隔器,我的一些白人同事在輪班時拒絕和我說話,不敢在我附近或和我一起吃飯,還經常用侮辱性的詞彙來形容我和他們都發誓要保護的非裔美國公民。 兩年後,在1967年的底特律騷亂期間,作為一名警察的我感受到了背叛帶來的疼痛。一天晚上,在一次勞累的輪班後,兩名白人警官把我攔了下來。我當時仍然穿著制服,胸前別著徽章,衣領上別著2號別針,表明我在第二警區工作。我把自己視作他們的一名同事,認為會得到平等地看待。但與此相反,其中一人用槍指著我說,「今晚你就要死了,黑人」,然後開槍。我隨即跳進車里,奇跡般地逃脫。那時我才意識到,即使我們有著同樣的制服,也不能把我從他們的種族歧視觀念中拯救出來。我想知道的是,如果他們樂意射殺一名黑人警察,那會對黑人平民做什麼? 幾年後,作為一名警督,我阻止了一群警察毆打3名黑人少年。我終於能夠讓他們為自己過度使用武力的行為負責了。然而,我的警區長官卻對我大喊大叫,因為我試圖「毀了那些好警察的人生」。我已多次目睹他們的這種共謀。當有其他警察對同事濫用權力進行報告(他們本應這麼做),這些警察就會受到排斥,調到較低的崗位,受到惡劣的待遇,許多人也因此辭職。 我理解人們的憤怒,但不會要求停止給警察撥款,因為這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這些年來,教育是我在精神方面的救贖。我獲得了3個學位,包括一個碩士學位和一個博士學位。當我在1994年成為底特律的警察局長時,我認為根除那些壞警察——就像那些在我十幾歲時打我,並在1967年試圖殺死我的人十分重要。我還努力重建警方與社區間的信任,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社區都感覺自己在一支暴力而冷漠的警察部隊控制之下。我的使命就是改變底特律人的生活。 然而,要根除警局內的隱性偏見和系統性種族主義是極其困難的。我當上警長後,有一天晚上一個白人警察把我攔了下來。他走近我那輛沒有標誌的車,看也不看我一眼,就向我要了駕照和行駛證。我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於是回答「好的,警官」。在某個時刻,他認出了自己攔下的是誰,並立即向我道歉。我問他為什麼要攔下我,他的回答是「我還以為車是偷來的」。那位警官也因他的行為而受到訓斥。 在成為底特律副市長後,我與來自美國主要城市的警察局長和其他高級官員一起參加了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刑事司法論壇。我把我的經歷介紹給他們,並問他們有什麼建議可以讓警局擺脫類似行為。然而,沒有人說話。不幸的是,長久以來,沈默一直是大多數部門的常態。 如果我的制服、徽章和所受的教育都不能保護我免受反黑人暴力的侵害,還有什麼可以呢?現在是觸及問題核心的時候了:我們必須作出重大努力,從根本上重組警察部門,使其真正履行承諾:服務和保護所有人。 社區和警察間的關係正在發生根本變化。各部門應該站在公共安全轉型模式的前沿,應對所有可能的結果,包括取消對警察的撥款。肖萬和其他3名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因謀殺弗洛伊德而被捕,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隨著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人要求問責,現在是時候進行有意義的變革了。這樣,任何人,尤其是那些黑人男女,就不會再次設想「我可能也會成為弗洛伊德」。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生命最壯麗的追逐 李洋 ​ ​ 確認中國對手挑戰失敗之後,李洋興奮倒地,看起來幾乎不敢置信。那一刻,我也感動得淚水在眼眶打轉。確實,誰也沒有想到台灣羽球男雙有天會拿到奧運金牌;甚至,王齊麟與李洋這組「麟洋配」搭檔,本身就是一場出乎意料的久別重逢。 ​ / ​ 不知道大家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覺得自己怎麼追趕都追不上的那種人? ​ 對李洋來說,王齊麟曾是這樣的存在。 ​ 王齊麟、李洋是國中同學,國二李洋轉進中山國中時,王齊麟已是校隊主將,兩人無論是練球、還是對戰,李洋總是只有「被虐」的份。早慧的王齊麟,當時已經在國內各級比賽嶄露頭角,是學校的雙打扛霸子,身為候補選手的李洋,將之當成遙遠追逐的目標,不斷訓練自己。對於當時的李洋來說,和王齊麟配對簡直像是天方夜譚。 ​ 不過,王齊麟也並非沒有敵手。那時同在中山國中的,還有今年征戰奧運男子單打的王子維;在單打賽場上,王子維是王齊麟始終無法跨越的高牆,也因此,教練安排王齊麟轉戰雙打,盼他能在此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 ​ / ​ 升上高中後,王齊麟直接升上甲組(在台灣,甲組才資格參與國際賽事),更拿下全國排名賽冠軍。17 歲那年,他甚至就和當時的搭擋拿下亞青賽銀牌、隔年更打進世青賽準決賽。轉職業後,王齊麟早是羽球國家隊重點栽培的雙打新星。而後,他在球團安排下,與台灣男雙第一組合、前場組織經驗豐富的陳宏麟搭檔,很快地成績突飛猛進,2017 年這組雙麟組合世界排名已高居前十,更在 2018 勇奪世錦賽銅牌的台灣羽壇最佳成績。 ​ 反觀國中畢業後的李洋,則在羽球賽場上浮浮沉沉。高中時期,他為了打進甲組,費盡苦心訓練,後來卻受了傷,始終未曾入選青少年國手,且從未能在競爭激烈的全國羽球排名賽無法躋身前三,晉升甲組之列。從小最支持他打羽球的父親痛心說他不是「打羽球的料」,要他好好專注在學業上;當時,李洋確實幾乎要放棄羽球,但不服輸的反骨精神,仍讓他折衷考量學業因素,選擇就讀台北商業大學企管系後,依然沒有一天放棄練球,並持續征戰賽場。 ​ 進入北商的第二個學期,天道終究酬勤,李洋彷彿開竅般和當時的搭擋、高中同學江聿偉在青少年國手選拔賽中意外拿下冠軍,還在排名賽獲得乙組冠軍,終於實現甲組選手夢。這時,王齊麟已是國家隊第一雙。 ​ 那好幾次險些放棄的時刻、在乙組載浮載沉的日子,距離今天,僅僅是 8 年前的事。李洋的人生,彷彿一場勵志電影,而他是那位看似平凡、實則因為自身不間斷的努力而擁有超能力的最佳男主角。 ​ / ​ 打上甲組後,一切彷彿豁然開朗,李洋和國小到高中的學長李哲輝搭檔「雙李配」,持續苦練,終於在 2018 年攻克雅加達亞運銅牌,逐漸獲得矚目。 ​ 深知一切得來不易,自己天分不如王齊麟等人,國手歷程走得比大多數人艱辛的李洋,自我要求一向非常嚴苛,且在作息、飲食上都極度自律,甚至常常自己加時練球 —— 與李洋同在國訓中心訓練的羽球國手楊博涵就說,李洋是他每天在國訓看到「最喘最疲勞的那個男人」。在球場下,李洋不錯過每次讓自己更好的機會;在球場上,他更是為每一顆球拚盡全力,直到球落地之前不放棄任何可能。 ​ 正是這樣不放過自己的努力,讓李洋在兩年前終於追到了王齊麟。 ​ 2018 年底,李洋轉隊至土地銀行羽球隊,過去總覺得高攀不起的王齊麟成為新歡。這時的他,持續在場上、場下竭盡所能,只為了配得上那從小瞻仰的目標王齊麟。事實上,經過這些年來的苦練,他不但早已配得上這位國內最頂尖的羽球雙打國手,無論是場上冷靜沉著的前場組織能力、還是場下內斂穩定的性格,都恰恰與走速度力量型的重砲手王齊麟完美互補,加上熟悉兩人角色的王齊麟前搭檔陳宏麟擔任教練,「麟洋配」迅速在全球羽壇高手林立的男子雙打項目中崛起,短短兩年內已經拿了一座超級 500 等級賽事冠軍、兩座超級 1000 賽事冠軍,更在 2020 年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封王,成為各國男雙挑戰奧運頒獎台的頭號勁敵之一。 ​ / ​ 一路走來磕磕碰碰的李洋,初次登上五環殿堂,特別珍惜舞台,「曾經,奧運對我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能站上這個舞台已經讓我充滿感激,我只想把每場球都盡力打好,不要留下任何遺憾!」 ​ 這組世界排名第三的「麟洋配」,在奧運開幕第一天的小組賽面對印度組合意外失利後險遭淘汰後「觸底反彈」,先是爆冷扳倒世界第一的印尼組合吉地安(Marcus Fernaldi Gideon)與蘇卡穆約(Kevin Sanjaya Sukamuljo),而後擊敗地主日本黃金男雙渡邊勇大與遠藤大由,再挑落世界排名第二的印尼組合阿山(Mohammad Ahsan)與蘇堤萬(Hendra Setiawan),遠遠超越他們設定的八強目標,初登奧運舞台就破天荒拿下金牌。 ​ 羽球外行人如我,綜觀賽場本次奧運賽場上的表現,兩人默契實在沒話說——那種默契是,我把握住每次你創造的機會、守護好每顆你錯過的球,是無須言語的心領神會,合而為一的極致狀態。儘管扛下後場主攻角色的王齊麟鋒芒更盛,但李洋的前場組織、防守、甚至是比賽節奏的控制,同樣功不可沒。畢竟,要站上這個每位羽球選手一輩子神往的奧運頒獎台,兩人不只缺一不可,還得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超越表現。 ​ / ​ 後見之明地回頭一望,實在慶幸高三那年沒有放棄羽球路的李洋,才有今天這組來自台灣的奧運金牌男雙。 ​ 從在乙組浮沉、不被所有人看好,到一舉拿下羽球男雙奧運金牌,李洋的精神,始終是,無論目標再遙不可及,在球落地之前,依然用盡所有力氣追趕著 —— 如同我們見證的,那是一場平凡生命最壯麗的追逐。
    2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文章很長,但值得一看~~練習和自己一起變老。 段鍾沂 (滾石文化董事長)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相對於這首曾經紅極一時的歌曲,滾石董事長段鍾沂卻說:學會獨處,和自己一起變老,才酷! 從不服老、接受老,他體驗到老年原來可以很有意思。 ----------------------- 「老」這件事,其實是不知不覺的,因為從小到大,日子一天天地過,經歷過青少年、壯年、中年,當你警覺到老的時候,會覺得有點唐突、意外,甚至不願意相信自己老了。 但慢慢地會有一些現象、身體上的訊號,告訴你:你老了。 ~~我不想變老~~ 幾年前我的食量開始下降,我覺得很奇怪,因為以往食量很大,現在是再好吃的東西,都只能淺嘗,一開始還以為身體出了狀況,後來請教醫師,醫生問我幾歲,那時大概六十五歲左右,他說:「這是正常的。」我還很納悶:為什麼! 食量下降之外,經常打翻杯子或是東西拿不穩,剛開始很懊惱,覺得自己怎麼那麼不小心,後來才曉得,年輕時皮下組織分泌很多油脂,拿東西時會產生摩擦力,可以握緊物品,隨著年紀漸長,皮膚愈來愈乾燥,隨手拿取物品時,以為自己握到了,其實是沒有的。 老的跡象也逐漸蔓延到各個器官,家人和朋友都反應我說話的聲音變大了,電視機的音量也愈開愈大,原來是聽力退化,所以不自覺地提高音量。 而且,看電視經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閱讀也是如此,很難完整地看完一本書……一點一滴的累積,包括體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最嚴重的就是記憶力衰退。 這幾年身邊的朋友都有一個共通現象,就是忘記車子停在哪兒。前一陣子,我騎腳踏車去淡水,一般我都是早上騎車,那天忙到下午才出門,所以直接開車到河濱車道。 當時心裡有點急,停好車,腳踏車一卸下來,我就開始騎,結果回來找不到車子,加上天色暗了,我找了一個多鐘頭,非常沮喪,甚至一度坐著發呆,因為沒體力了,最後只好打電話叫兒子來接我。 生理的退化,立刻帶來很多生活上的挫折,接著心理的挫折也會跟著浮現~沒有信心。 以前騎單車,凌晨一、兩點騎也沒問題,現在膽子變得很小,天黑了就想趕快回家,開車速度也變慢了。面對這些現象,你會覺得沮喪、懊惱,大概還有點兒不太服氣。 老來,我們沒有警覺,當我們要面對它的時候,又很排斥,最大的抗拒就是疾病和死亡。我常在想,悉達多太子四出城門看到老病死的現象,他也想不通,人生在世是否一定會面臨老病死,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嗎?於是悉達多去尋找答案,後來他覺悟了,人生本來如此,有生就有滅。 老了就會病會死,所以佛陀給我們方法,告訴我們不要害怕。話雖如此,面對老病死還是會感到不安,我常開玩笑說自己「貪生怕死」,幾年前戒了菸,而且飲食愈來愈健康、維持運動習慣,因為想要活得舒服一點、活得久一點。 ~從觀察中學習老~ 我有一群朋友,以前常約出去打球,這二、三年間,大家的健康陸續出了問題,其中一個心臟開了二次刀,需要坐輪椅;一個最近得了流感,變成肺炎住進加護病房;也有人心肌梗塞往生。 突然間,你會發現生活周遭都是老病和死亡。這有點像是,當你開BMW時,你會覺得滿街跑的都是BMW;當你開Honda時,你會發現街上都是Honda;當你六十五歲時,你眼裡看到的也都是老人。 我的公司在國父紀念館附近,天氣好的時候,兩側的公園內會看到一群老人坐著或躺在輪椅上,後面跟著一群外傭在聊天、講電話,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有什麼感覺?我幾乎每天看到這樣的情景,這也讓我思索:我們用什麼態度迎接老?面對老? 我是1948年出生,我們這一代,也就是現在六十~七十五歲之間的人,所有的生活經驗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父親那一代的生活和我們截然不同,沒有人可以做示範,我們必須自己摸索怎麼老。 老是需要學習的,如果不去學習,就會跌跌撞撞、付出代價。 如何學習?向彼此學習。 我身邊就有兩個例子,一個是媽媽,一個是哥哥。媽媽今年九十二歲,一個人住,自己買菜、做飯,有個外勞照顧,每個禮拜孩子和孫子都會過去陪她;而哥哥只大我一歲,退休不久,因為小腦萎縮退化,生活無法自理,現在住在安養院。 載大哥去安養院時,感觸很深,他的家當就是一個黑色塑膠袋,那些他珍藏的畫作、旅行時買的紀念品、名家吹製的花器、數百本藏書、幾面牆都不夠放的唱片、CD……都送人了,這也讓我看到,原來人生走到最後,一個袋子就搞定了,很多東西,真的是多了。 相較之下,媽媽為什麼可以一個人住?這狀況是誰創造出來的?不是我們兄弟,是她自己創造的。媽媽的健康不算很好,因為支氣管擴張,進過加護病房幾次,但是她懂得生活,有自己的消遣,經常動腦筋、找事做,而且能夠享受生活中的成就感和挫折感。如果一個人對什麼都無感,那就完了。 從媽媽身上讓我看到,要擁有獨立自主的老年生活,[第一個要健康],不只是身體健康,還有[心理的健康]。這些觀點,年輕時我也不相信,現在終於服氣了,而且完全信服,因為眼前所有的毛病都是過去十幾、二十年累積而來,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 古希臘哲學家推崇音樂和體育,因為運動鍛鍊身體、音樂陶冶心靈,身心得以和諧發展,生活品質就能提昇。所以無論什麼年紀,都可以從飲食、運動、閱讀、聽音樂等方面著手,將來會結什麼果,我們不知道,但要種下善因。當你懂得照顧自己、安排生活,別人自然就會來親近你,老了,身旁圍繞的是孩子、孫子和朋友;如果沒有照顧好自己,旁邊就是醫生、護士和陌生人。 所以「老」這件事,不是只有自己的老化,還涉及醫療照護、人力資源配置等複雜的議題,這也是臺灣人口老化遭遇的困境。老了,如果沒錢怎麼辦?病了,由誰來照顧?……歸根究柢,還是先把自己照顧好,尤其年輕的一代,現在就要練習照顧自己,不要成為家人的負擔、社會國家的負擔。 ~學會獨處享受一個人~ 對老的理解,可以透過觀察、閱讀,尤其現在資訊很多、取得很容易,但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體驗,因為老是自己的事情。 這幾年,獨自外出開會或談事情,一回到辦公室就忘了會議內容,只記得其中一、兩件事情,太太曾建議我做筆記,但寫一寫又懶了,這就是老了。其實我也想退休,但身邊有許多退休後生病或者惶惶不可終日的例子,讓我不敢輕言退休。 幸運的是,我很會沒事找事做;不用做偉大的事,就做平凡的事,平凡的事,會愈做愈開心。平常除了公司的業務,我還到政大、淡江教書,下了班,如果沒事,我就回家做飯。我很喜歡做飯,因為料理要有plan,從採買、備料、洗菜,最後還要洗碗收拾,動腦又動手,充滿樂趣。 老了要學會獨處,習慣自己一個人,並不是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是一個人也可以很舒服、很自在。 ~心態決定一切~ 回顧這一生,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很感恩,因為自己天性樂觀,所以即便遇到一些棘手的事,也不覺得是挫折。就像當初辦雜誌,負債累累,每天就是借錢、借錢、借錢,晚上睡在辦公室的桌子上,沒錢吃飯時就蒐集玻璃罐換錢,或者典當相機,採訪需要用時再贖回來……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覺得那是很棒的一段經歷。 那已經是三十五年前的事了,說不定我還可以活個二十年、三十年,這中間會發生什麼事?會老、會病、親人會離開,這些都可能發生,所以我就是珍惜現在、感恩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多年前,我受邀到雲南蒙自擔任時報廣告獎的頒獎人,典禮結束時,被湧進來的人潮踩斷腳,還好很幸運,送醫速度很快,獲得妥善的照顧。回臺後,太太從美國來看我,一進醫院就要拍照傳給朋友看,讓人啼笑皆非。 當時還接到岳父的電話,他說:「恭喜,打斷腳骨顛倒勇!」這就是生命的哲學與面對。 聖嚴法師說過:環境不會變、事情不會變,但自己可以變。 其實我的腳一直沒好,變成創傷性關節炎,走路走久了會痛,一開始我還拿拐杖,後來決定丟掉柺杖,要痛就讓它痛吧,照常走路、騎車、游泳,才發現真的可以和「痛」和平相處。 人生不能倒帶,如果抱怨自己倒楣,不會改變任何事情。同樣的,人一定會老,我們能做的,就是去迎接它。 你的心情,決定你的處境;不要把焦點擺在自己身上,多關心身邊的人,看看小孩、小動物、小花小草,人生會變得很有意思。 (許翠谷採訪整理)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上海二医82届一大班的吴承琮(游泳队的) 他是南加州急诊科医生,感染了新冠病毒,住院了十二天回家。身为医生又是新冠患者的他第一手资料, 在病房里的随笔, 情真意切, 文笔流畅。供大家参考。 大戰病毒第一周: 2020年歲末,我、一位年近65歲的老人終於面臨世紀病毒被迫大戰一場。感恩節前的一陣子新聞媒體天天爭相報導Covid19的疫苗研發成果、似乎人類戰勝病毒指日可待。 病毒流傳到西方、流傳到美國、流傳到全世界已快一年了,沒有收場的跡象。美國雖有強大的軍事、經濟和科技力量可以戰勝任何一支入侵的軍隊、卻沒有辦法控制病毒。西方國家的老百姓自由散漫多少年、對病毒的不重視是從總統到平頭百姓、各級政府手中既沒有足夠的財力和人力也沒有一令斷是非的權利。讓人戴一隻口罩😷都是那麼的難、被提高到「沒自由、毋寧死」的地步。這是別人祖祖輩輩的活法、社交距離更是形同虛設。一個需要被嚴格控制的病毒來到了一個根本沒有辦法嚴格控制老百姓的國家其結果就是一場災難! 11/18-11/19兩天中我不幸被一位同樣享受著人身自由的魔鬼傳播到可怕的病毒(同時間、同部門超過10人被傳染)。 11/23、星期一、開始發燒次日確診陽性,立刻自我隔離、睡覺、喝水吃退燒藥。感恩節假期當然泡湯了。自我療法效果並不明顯、體溫經常超過38.5並伴有肌肉痠痛、乾咳。氧分壓尚保持在95%以上。五六天後仍舊沒有消退的跡象讓我覺得至少應該拍一張胸片看一下了,先打遍附近所有Urgent Care診所電話、沒有一家願意提供拍胸片,必須去ER。 11/28晚上七點,一星期中第一次開車出門去了附近醫院的急診室、走進ER被人用掃描體溫計遠遠朝額骨頭上蜻蜓點水地掃了一掃、告訴我沒有發燒(這工具的精確性非常離譜)氧分壓95%、大廳內間隔坐滿了人、我被告知可能要等待長達10-14小時才能看到醫生(不是開玩笑!),我覺得自己在冷板凳上根本不可能坐得了這麼久,只能打道回府。根據自己多年當急診室醫師的經驗決定明天清晨三四點再來,那是一天中病人最少的時段。 入院戰病毒(一) 11/29凌晨四點我戴上了自己的溫度計和氧分壓儀回到同一家ER,測出氧分壓在90%上下。終於給了一瓶氧氣讓我慢慢吸氧並等待。等待期間一次一次被叫入抽血、做EKG和拍胸片。上午八點半終於被收入ER觀察室。診斷典型Covid肺炎,兩側肺下部肺炎、左邊更加嚴重。吸氧增加到每分鐘4L、人感覺不舒服,氧分壓不穩定。上午見著了肺科和傳染科醫生、制定了治療方案:包括:靜脈注射Remdesivir 「人民的希望」、兩種抗菌素、激素、抗凝劑、利尿劑、PPI、維他命D和Zinc,最重要的是order了Covid康復病人的兩袋新鮮血漿。用藥後情況稍有控制,沒有明顯改善,48小時候ER等待仍舊等不到病房、吵吵鬧鬧的環境加上發燒難熬。我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向一位老朋友心臟科醫生求助, 12/1上午被轉入了病房,12/2凌晨終於接受了兩袋新鮮血漿,此後再無發燒、說明病毒被控制住了。這是一個真正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距我接觸病毒已經兩個星期了。 入住的醫院是建於10年前的一家普通社區醫院、設備完善、病房寬敞、衛浴齊全(可惜無緣應用)、一切設施有效舒適。好在老漢我已經在當地工作多年、很多醫師我都認識、受到了良好的照顧。護士們是由一群中年女性組成她們是:Amy, CiCi,Daisy, Debra, Elmore, June, Rebecca, Theresa, Megan, Melody, Maria, Wendy 等等等等、一個個普通名字的背後是一個個家庭、有丈夫有孩子,她們態度和藹、服務周到、有能力有愛心的,給予了我很多的照顧和支持,她們是天使,我對她們深深地感激。可是醫院的PPE貨源顯然不是十分充沛、她們隨時都會受到病毒的侵襲、亦為她們擔心、年輕可能也是她們的另一層保護膜。所有Covid病人沒有家庭探望、一切都在醫院內解決、一日三餐是有保障的,其它就只能將就著過了。不能洗澡、每天只能用濕浴巾紙擦身,護士們會幫忙、好在醫院人人戴口罩臭味也是聞不到了。 治療在一天一天地進行中,不再發燒、生命指症平穩,可是、可是仍舊需要24小時吸氧4L、氧分壓也隨著體位而改變,病情進展緩慢。睡覺需要趴著氧分壓才能夠滿足要求,胸前還有5-6根電線聯繫心臟觀察儀、手臂上有輸液管和氧分壓探頭、無法平靜地睡覺、病毒不饒我。5天後自我感覺好一點了、白天盡量坐沙發椅上變變體位、打打瞌睡、戰鬥還在繼續。現代醫療的習慣幾乎天天要抽血檢查,雙臂留下一片針眼,以前查房查別人也是同一個思路處理事情,以後需要多想一想是不是可以降低一點抽血的機會、是不是每一次都那麼的非抽不可?我現在是病人、住的病區原來是一個Tele監護病房現在全部接收Covid病人,36個房間滿座、樓上還有半個病房18張床也是人滿為患、加上ICU和急診室等待的Covid病人,醫院快吃不消了。 入院戰病毒(二) 12/6/2020、來醫院第八天了、從死人身上摸索出的治療方法也慢慢用盡,包括:冰凍血漿、5天靜脈藥Remdesivir 「人民的希望」、5天阿奇霉素、還有每天抗凝劑注射、PPI預防消化道出血、zinc 和維他命D。還有止咳化痰藥,等等。後人的獲救是從前面好多失去的生命中學得,大量的人命和醫療資源讓醫護人員找到了比當初有效的方法、假如當初我們知道得早一點、多一點、治療方法正確一點、黃泉路上要少多少冤魂?Rocephin和激素仍舊繼續。 12/7/2020、昨天晚上終於可以側着睡了、氧分壓達標。病情是在非常緩慢地進步中,但是、隔牆傳來強烈地咳嗽聲一夜不斷、是那種聲嘶力竭、幾乎會將🫁從胸腔推出來的聲音、是痛苦的!他有沒有留一點機會讓自己呼吸?我不知道!病房不是旅館、走廊天花板的喇叭裡日夜都會傳出某某病房搶救的呼叫,每一聲呼叫都是某人生死拼搏的一瞬間。以前醫院值班這樣的的聲音天天聽到、是匆匆忙忙趕了上場等下場,現在睡在病床上的我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生命如此脆弱、生死如此接近,有時就像翻過一張撲克牌。 社區醫院和其它400家醫療單位的電腦網路兩三個月前受到駭客的入侵、勒索800萬美金,造成網路全面癱瘓3-4個星期之久,從此病人失去Wi-Fi服務,醫院地處偏僻、建築結構阻擋信號、手機網路斷斷續續,每一條短信都要耐心等待。除了家人親人和工作同事之外、我沒有告訴其他人包括遠在地球另一邊的哥哥姐姐們。通信不暢、說不清楚的事情只能讓人平添煩惱。而來自家人親人以及新舊同事的關懷通過短信斷續流入令我感動,是沙漠中的一股細小的清氣流進了我的肺。 天天吸氧引起鼻腔口腔乾燥、額外的氧氣並不令人舒服、這僅僅是救命的東西無享受可言,臥床和靜坐導致腸道不蠕動、居然可以4天不見大號,生病人六脈不張、氣血不和,所幸恢復沒有停止只是緩慢,第九天勇敢地將氧氣下降至3L、繼續觀察。每天都做無數次的深呼吸運動,必須幫助自己早日恢復肺功能。 我一向認為醫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除了執行醫療科學還得扮演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和病人充分的交流實在重要。傳染科醫生是一位白人紳士、每天全副武裝戴著防毒面罩,走進來檢查我的肺並和我説話,他是主角一號、尤其在開始的階段是非常的重要,醫院之間對治療方法上竟然有蠻大的差別,有他是我之幸。肺科是兩位中年印度男醫生輪流來每天一次、六呎外說話、從來沒有聽過一次我的肺、當然靠的是胸片、化驗單和計算機數據、回答問題似是而非,不太明確;床位醫生是一位年輕的阿美尼亞後裔、九天中視頻兩次登門一次,沒有體檢、基本是遠程服務,卻也做到有求必應。總之每一位的工作負荷都超重。傳染科醫生一天要看30-40位Covid病人、肺科醫生罩著全部ICU和Covid床位,小年輕床位醫生天天12個小時連續轉30天無休,我還能對他們提什麼要求?他們也是人、如此長時間的工作還如何做到盡善盡美?太難了! 今天下午傳染科醫生姍姍來遲、告訴我他知道藥房有貨Regeneron,就是老川傳染三天內用的人造抗體,他要給我來一支,現在還有多少作用?不知道、臨床沒有太多的資料,假如我有幸在感染三天內就接受如此治療、今天的肺部可能完全不是同樣的狀況,事到如今沒有假設、權當亡羊補牢,而最終結果出乎意料,我並沒有得到這最昂貴的一針、失去了和老川持平的機會,原因是臨床應用已經意義不足了、 並且我已經在一個星期之前用過了血清抗體。 入院戰病毒(三) 12/8/2020、入院第十天,側睡氧飽和度的提高是肺部炎症在改善的跡象,看來肺的傷害在慢慢地修法中,卻又有了新的問題心臟監護儀頻頻顯示出心跳過緩、尤其發生是在晚間睡眠中和做深呼吸鍛鍊的時候,卻沒有絲毫感覺?為啥?只能找心臟科大夫討論一下。還有會不會有晚間阻塞性呼吸綜合症呢?以前也沒有過這種問題、要和肺科醫生談一談了。過去幾天的咳嗽從乾咳慢慢變得有痰、少量白色的痰,深呼吸誘導著咳嗽並將其能排出,這樣的臨床改變和流感過程相似,痰化驗也沒有找到奇奇怪怪的細菌。 醫院伙食一日三餐營養有保障、但是難得吃到合適的口味、我堅持盡量多吃不挑食、喜歡的當大餐吃、不喜歡的當藥吃、抗病需要能量戰鬥尚未結束。體重維持在147-150磅左右。 睡病床的日子是無聊的、常常不知今天是何日、要板著手指數,沒有網路、沒有書籍、沒有報刊、沒有收音機。只有一只電視機、充斥垃圾節目:肥皂劇、兒童劇、推銷健康保險、做菜、造房子、開當鋪、釣魚、美容、救寵物、賣車、觀眾席無人的不知名的體育節目, 卻看不到老川忿忿不平大選的節目,電視徹底封鎖來自那方面的訊息、封得乾淨徹底。垃圾節目實在無法入目、看是一種折磨。假如孩子們都看著這些東西潛移默化的長大、不傻太難了。追求媒體百花齊放變成了目標? 傳染科醫師認為一切問題都由病毒引致、包括心跳過緩。肺科醫生更願意讓心臟科醫生過目、床位醫生態度認真和我一一探討、只是探討難有結果。只能等待超人心臟科醫生。説他超人毫不誇張、認識十幾年來吃肉一貫起早摸黑、干兩三個人的活,門診、查房、procedure樣樣不拉下,手機隨時回答、甚至半夜和在國外休假也是手機不離身,是一個不可思議人。 再說睡覺:雖然一人一個套房、理應睡覺不錯,床是多功能的可以分節調動高低和角度、床墊還算不錯。但是想一想胸部有五根聯線、兩手臂上有探頭和靜脈注射針管、鼻腔還有一個24小時不停的氧氣管、躺下不知如何擺姿勢,稍有不妥儀表板上刺耳的畢畢聲不斷、令人心煩、睡意嚇走一大半,多日相處仍舊做不到合作無間。諸多問題造成睡眠質量很差。當今高科技如此發達難道想不出一些更佳的方法?很多東西可以做成Wireless,少一點牽制多一點舒適、有助於病人休息、 有利與康復,我看到了差距或許蘊藏著商機。 入院戰病毒(四) 12/9/2020, 來醫院的第十一天、住入病房的第九天。情況有好轉、昨夜基本沒有出現心動過緩和低氧分壓的發作警報、吸氧也從4L降到3L,可能疾病到了拐點、最後的勝利即將來臨。隔壁卻又傳來了Code Blue的呼叫、是本病區一個晚上第三個被插管後轉往ICU的病人、這種升級凶多吉少、常常是走進了單行道。人們普遍認為年齡、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肥胖高血壓、COPD、心臟病人更容易變成重症而喪失生命。護士小姐卻告訴我前些日子當地一位46歲健身教練和健身房老闆、肌肉男,沒有任何慢性疾病入院三天情況惡化、插管轉入ICU沒幾天就掛了。也有病人堅持不聽從醫囑、簽下違背醫療指導的AMA走出醫院倒在停車場、停止了呼吸。人的生命充滿了未知、每個人都不一樣,染上病毒後的大多數人屬於無症狀或者症狀輕微者,也有人卻再也跨不過這個坎。醫學道路上還有太多太多的未知需要人類不停地探索。 這幾天全美、全洛杉磯病毒人數呈爆炸式增長、同事短信我、整個單位一個週末測出陽性人數超過300-400,全線失守。我從昨天就開始聯繫的心臟科醫生一直處於失聯狀態、不尋常的失聯令我生出疑問,斷斷續續知道醫院天天有醫生護士查出陽性,希望其中沒有他,限於HIPPA我無法深究。最後終於等來了和他的遠程交流,心情輕鬆不少,此時此刻醫院工作實在是非常危險非常辛苦。 痰量逐漸增多需要增加咳嗽排出這些分泌物。身體要求我清垃圾。但是凡Covid病人醫院通通不提供霧化吸入治療、原因是霧化處理大大增加病毒擴散範圍、而且大量的呼吸治療師都染上了病毒。今天是一位新護士H、她告訴我六月份全家染上病毒,她十天後還產下一女嬰、除了71歲老爸住院三天、其他人通通平安無事,小Baby健康成長,不同身體對病毒的反應如此不同,醫學沒有答案。 下午、繼續減低供氧到2L、希望一切平穩一夜平穩我就可以帶著氧氣回家了。美国今天又有20万人确诊,加州两万,崩潰啊!晚上聯繫了醫院保安、確認11天前泊在停車場的車還在,明天要開車回家了,一次漫長的泊車,上一次如此停車應該是幾年前停在LAX對停車場。 出院回家: 12/10/2020、第十二天,情況繼續好轉,靠著2L的氧氣、一晚氧分壓達標,可以回家了。胸片上白花花的兩大片需要時間來消除。下午三點終於出院來到停車場、坐進車中感慨萬千,相隔12天終於可以回家了。由於病毒特殊還得繼續和所有人保持隔離、回家的路也得一個人來完成。鼻子裡聯著氧氣管、慢慢地將車開出醫院,醫院門口救護車伴著刺耳的警報聲呼嘯而過,南加州依舊陽光燦爛,家附近路邊有跑步的、騎車的人、還有孩子們的嬉鬧聲,醫院外的人們似乎覺得病毒是那麼的遙遠、得病都是別人家的事。美國已經有超過一千五百多萬陽性確診者、將近29萬人死亡, 死亡率接近1.9%。 帶了一隻小氧氣桶回到了家,突然發現這桶氧氣僅僅只能維持5-6小時而已,出院後的氧氣供應有專門的私人公司負責、大門上有人留言送貨人中午已經來過了,立馬電話接通服務,得知晚上七點半後會有人上門送貨,這是我的必需品是唯一的必需品,東西不到無法安睡,除了等待無計可施。晚間8點多送貨的人終於按響了門鈴、送來了四隻大小罐裝氧氣瓶和氧氣機,今晚得救了。 等拿到了所有的氧氣桶和裝置、我洗了一個等待了12天的澡,洗完澡感覺是如此的美妙,雖然鼻子裡還連著氧氣管、但是可以睡到自己床上啦。 官方網站上講發病20天後病人就沒有傳染性了、但是人類對這個新病毒的認識非常有限、目前並沒有充分的證據支持他們的說法、我會繼續保持隔離、也期待臨床症狀改善,沒有任何的理由讓危險帶給不安全的人群。 上面很多的內容是我躺在病床上一點一點寫出來的、是一本流水帳,病情的紀錄都會被詳細地記錄在我的病案資料中,但是我的感受誰知道?我要寫出我的感受、萬一回不了家讓人打開手機可以看到我的經歷、也希望可以幫到其他的人。 可能最好的治疗方法就在早期注射regeneron. 川普及其内阁官员,包括朱尼安尼都是用此药,几天就恢复,可惜普通百姓很难用上。
    56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2021.12.25 星期六 17:37 施明哲 影片 2021.12.31 星期五 03:52 施明哲 圖片 16:41 施明哲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9/post/202105110005/%E3%80%8C%E4%B8%80%E5%A4%A93%E9%A4%90%E3%80%8D%E6%89%8D%E5%82%B7%E8%BA%AB%EF%BC%81%20%E5%B0%88%E5%AE%B6%E7%A0%B4%E8%BF%B7%E6%80%9D%EF%BC%9A%E6%9C%80%E5%A5%BD%E6%94%B9%E6%8E%89%E9%81%BF%E5%85%8D%E3%80%8C%E9%81%8E%E5%8B%9E%E3%80%8D%E3%80%801%E6%96%B9%E6%B3%95%E8%BC%95%E9%AC%86%E6%96%B7%E9%A3%9F?utm_source=FB&utm_medium=article&utm_campaign=211231 16:53 雨田 影片 2022.01.01 星期六 03:34 施明哲 https://www.facebook.com/JimComedy/videos/474423814120794/ 03:55 施明哲 圖片 11:30 雨田 圖片 2022.01.02 星期日 14:01 雨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vfh85uLz9k 14:42 施明哲 貼圖 23:20 施明哲 影片 2022.01.03 星期一 00:56 施明哲 https://lm.facebook.com/l.php?u=https%3A%2F%2Fwww.storm.mg%2Flifestyle%2F887483&h=AT3C3z0WG1CDgfY23BfVA9iLIBrh9nFAyPrm79GbIliIcK13ObA6yb3918X1UxUZTlzlQMf9jowOpdPTCe7ZG56awMaMmgpv_fXAFR5B4qEOUsgmjIppJZX_HcObFsEZYInlxBDW5giHp0GAxQjU 01:02 施明哲 圖片 01:02 施明哲 圖片 17:12 施明哲 圖片 2022.01.05 星期三 01:16 施明哲 圖片 01:16 施明哲 圖片 01:34 施明哲 為什麼病人要吃南瓜? ---認識低血鎂 我們在醫院時,許多病人說骨頭會痛,人躺著就不舒服。 他們心中吶喊著,請開個特效藥吧。 如果,醫護人員這時說:「請吃南瓜,或多喝南瓜湯。」 我們聽了會不會奇怪,南瓜與骨頭有什麼相關呢? 大腸經過手術者,有個很大的需要,就是「鎂」。鎂離子在大腸裡,會分散大腸裡的糜狀物。醫護人員要人清腸,排解殘餘,就給人吃「氧化鎂」,幾小時就產生功效。 鎂在大腸是分散劑,大腸要花許多時間才能吸收到鎂。有大腸時,已經不易吸收到鎂。大腸部分切除後,將更不容易吸收到鎂。會產生「缺鎂」的問題, 鎂與鈣對於骨頭的結構穩定很重要,只是鈣太有名,鎂的重要就被鈣的名聲給遮掩了。缺鎂時骨骼脆弱,不易承受壓力,難以承受人的體重,如同「我的骨頭都脫了節」。 當骨頭疼痛,不要以為病毒在骨頭裡作怪;不要以為過去的脊椎受傷,現在又找上來,也不要一直巴望要給止痛劑。止痛劑的藥效有限,而且用太多,對肝、腎不好。不如吃些南瓜,喝些南瓜粥。 在蔬菜、水果中,南瓜含有最多的鎂,南瓜中含最多鎂的部位,是在南瓜子。南瓜與南瓜子,是大自然的鎂,對人體最好的添加劑。只是南瓜很沉默,我這學化學的人,只好成為南瓜的代言人。 根據美國的調查,80%的老人,因為消化不好,口味欠佳,有缺鎂的症狀。尤其經過大腸手術後,終日的昏沉也與大腦缺鎂,以致電解質失衡有關。 人體至少有300個代謝作用,需要鎂,神經反應、大腦作用、血壓調整、肌肉活動等都要鎂。 南瓜與南瓜子含有許多鎂,此外菠菜、豌豆、無花果、香蕉等也多含鎂。各種奶中,以羊奶所含的鎂最多,這是羊奶適合給老人喝的原因之一。 我多年研究過土壤的鎂,經常分析水中的鎂。鎂對人體這麼有幫助,使我更體會鎂的存在,有其目的,與上帝的祝福。 來吃南瓜吧,會使你重新得力喔。 台大張文亮教授 12:08 施明哲 賣力教書的老師,為什麼上課的學生少? 徐玉標老師上課時,總是給學生一大疊,他自編自寫的講義。他下課後大部分時間,都在他的辦公室,埋首寫他的上課講義。雖然修他的課的學生不多,來上課的學生更少,他還是一直寫講義。 他非常賣力的教,為什麼教室裡的學生少?我很快地知道,因為他的期中考與期末考,都從一個題庫出來的,這題庫是他歷年的考古題。 台大的學生很聰明,每屆的考古題累積與相傳,課不用上,只要考試到,也可以考90分以上。可見有時候老師比學生單純,不知道聰明的學生花招多,撿便宜的方式多。 我知道有考古題,依然去上課,因為修一門課的有用與否,是一條跟隨上帝信心的路,許多知識,可能要畢業許多年後才能體會。 徐玉標老師一生研究的精華,在一個研究題目上,他說:「各位同學,有沒有可能用很少量的水,將長期浸泡在海水下的泥土淋洗,成為作物可以生長的地方?」,這是個引人思想的問題。 他接著說:「外行的人會用很多的水去淋洗,水帶走的是土壤大孔隙的鹽分,這樣做浪費水,沒有用。我告訴你們,鹽分是留在土壤的小孔隙裡,必須在土壤較乾的時候,用少量的水,讓水流在土壤顆粒表面薄薄的一層,水才有機會流到小孔隙裡,帶走裡面的鹽分。」 我迄今還記得他的說法,也知道新竹的海埔新生地(由現今新竹的金城路一段到四段,一直延到金城湖的海濱),超過500公頃的土地,是徐玉標老師在1960-1970年代,這樣淋洗出來的。新竹的人,完全不知道這事。他教的這門課叫「土壤改良」,3學分。 課後,我拿考古題給老師看,他很難過,喃喃自語一陣。 那一學期末,徐老師出新考題,沒來上課的學生,幾乎全當掉,後來學生會來上課嗎?不,考古題沒用,隔年就沒有人選這課,課停開了。 你猜考題是什麼?我不講,來上課吧。 12:08 施明哲 圖片 13:12 施明哲 她挺著大肚子走進捷運車廂 一名男子起身讓座 ​ 「是你!」 她驚呼 沒想到會在這時候遇見前男友 ​ 「是我,好久不見了。」 男子說 ​ 「有十年沒見面了吧?」​ ​ 「還沒有 大概九年又八個月。」 男子笑著說 ​ 「怎麼職業病又犯了 算這種東西。」​ ​ 「沒特別算 就只是一直記得。」 男子說 彷彿話中有話 ​ 她別過頭去 一陣靜默 ​ 捷運駛過幾站 她身旁的位置空了下來 ​ 「你要坐嗎?」 她問 ​ 「好啊。」 男子坐下 邊望著她的肚子邊問 「幾個月了呢?」​ ​ 「六個月了。」​ ​ 「那不就......天秤寶寶?」​ ​ 「嗯,跟你一樣。」​ ​ 「妳還記得呀。」​ ​ 「怎麼可能不記得。」​ ​ 「男孩子嗎?」​ ​ 「嗯,男生。」​ ​ 「希望也跟我一樣帥氣。」 男子笑著說 ​ 「我也希望。」 她說 ​ 「我到站了。」​ ​ 「那......」​ ​ 「嗯?」​ ​ 「沒事......。」​ ​ 「明明就有事 我再打給妳吧 電話沒換嗎?」​ ​ 「沒換,你沒刪掉嗎?」​ ​ 「我還背得起來。」​ ​ 她一恍神 男子已經下車 ​ 回家的路上 她的思緒飄到十年前 他們大吵一架的那個晚上 ​ 當時 她懷疑他做得一切決定 並不是為了她好 但她沒有耐心等待時間證明 發了脾氣 草草做了分手的決定 ​ 她後來沒有得到更多的幸福 嫁給一個平庸的男子 把她當成平庸的廚娘 平庸的要她生個孩子給他 ​ 還在她懷孕後 抓到他平庸的外遇 最後決定離婚 ​ 她還沉浸在舊時光時 手機響了 ​ 「喂?」她接起電話 ​ 「是我。」熟悉又陌生的男聲 ​ 「怎麼......這麼快就打來。」 她心裡明明非常期待 ​ 「想問妳有沒有空 改天出來吃個飯。」​ ​ 「可以。」​ ​ 「妳跟你先生,後來都好嗎?」​ ​ 「我們離婚了......。」​ ​ 「噢,抱歉。」​ ​ 「沒關係。」​ ​ 「那我可能 又可以像當年那樣追妳了吧。」 男子說 ​ 「我已經不值得了。」 她說 ​ 「不,妳永遠都值得。」 男子堅定地說 ​ 他們約了吃飯時間 掛上電話 ​ 她的思緒又回到十年前 男子當年毅然決然選擇簽志願役 這件事情 也成為了他們分手的導火線 沒想到在經過十年的部隊歷練 男子已經成為了 獨當一面的士官長 性格是那麼成熟穩重 雙眼隱隱透著智慧 記憶力也沒有退化 而且就算過了多年 還是把自己的體力 體態維持的那麼好 也有一份穩定不錯的薪水 能夠過日子 現在想想自己 當年才是 把自己幸福葬送的始作俑者 中華民國國軍是一個積極 新創 人才齊全 戰鬥兵力雄厚 訓練特色鮮明的部隊 在國際上具有重要 影響力與競爭力 在多個領域 具有非常前瞻的科技實力 擁有世界一流的武器裝備 與師資力量 各種排名均位於全球前列 並且擁有公開透明的升遷管道 各種進修資源 以及婚喪生育補助可以申請 歡迎大家報考志願役 國軍人才招募專線: 0800-000-050 #我朋友很無聊傳國軍人才招募給我看 #我竟然很白癡的從頭看完了 2022.01.07 星期五 21:08 雨田 影片 2022.01.08 星期六 09:52 雨田 嗯,這就是BNW貴的地方…. 09:52 雨田 影片 2022.01.09 星期日 08:58 施明哲 https://youtu.be/iStJBN_KxOA 2022.01.21 星期五 08:12 雨田 圖片 08:12 雨田 圖片 12:44 雨田 圖片 22:32 雨田 影片 2022.01.22 星期六 17:25 雨田 影片 2022.01.25 星期二 14:24 施明哲 雖然文長,但分析淺顯易懂,且事關自身健康,所有人都該一覽。 (本文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瞭解免疫學知識🙏) 12月底時,我去益品書屋聽了蔡凱宙醫生關於人體免疫力的演講,收穫甚多,而且藉由蔡凱宙醫生淺顯易懂的演講,就連現場的阿公阿嬤都聽得懂艱深的免疫學原理。現場連才剛開刀完的戴勝益都出席捧場了。聽完這場演講後我震撼了很久,雖然蔡醫生說的很多內容是我先前就知道的,但重點是他的整理能力非常強,而且能把所有知識都貫穿起來又讓人聽得懂,再加上蔡醫生分享他第一線治療💉副作用的經驗,我更覺得應該把這個免疫學的知識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正在考慮要不要打加強💉,先看完以下這段分析你再做決定。而且我所說的基本上只要你用心去找資料都能得到證明,雖然文章有點長,但是絕對值得你花時間看完。 ======以下開始===== 人體的免疫系統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天免疫系統跟後天免疫系統,這個人類早就都研究出來了。 👉先天免疫系統:有很多種,其中關於細胞的部分最為人所知的是白血球。跟其他不同的免疫細胞,例如還有NK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等等,分別有不同的功用。 (補充資料)先天免疫系統 先天免疫系統在你出生時就建立了,它可以抵抗多種細菌與病原體的攻擊,但沒有針對性,也就是它不會針對某種細菌產生記憶力,但在人體受到感染時,就會偵測到並發揮攻擊效用,來吞噬外來的細菌(你受傷時傷口會流膿就含有大量吞嗜病原體而後陣亡的白血球)。雖然先天免疫系統無法長期記憶某種病菌,但它屬於統一防衛的功用,能辨識外來細菌並攻擊它。所以人的白血球數量很重要,如果白血球數量低下,就會影響你的免疫力,造成許多免疫疾病。 👉後天免疫系統:執行後天免疫系統功能的細胞就是白血球中的淋巴細胞。也就是T細胞和B細胞。而重點是後天免疫細胞能記憶「單一」病原體,並在它進入人體後除掉病原體。所以你打💉就是在訓練後天免疫系統記憶單一病原體,並且提供「長期」的保護。但看到這裡先別心想說:你看打新冠💉有效吧?要把文章看完再說,因為這牽涉到病毒的類別而定。 (補充資料)後天免疫系統 病毒分為兩種,一種是DNA病毒,另一種是RNA病毒。兩者的區別就在於DNA病毒突變慢,好控制,RNA病毒突變快,不好控制。基本上因為打💉訓練人體後天免疫力,成功的都是DNA病毒。例如麻疹、水痘💉。雖然有的不會一輩子都記憶,但基本上都屬於十幾年的「長期」記憶。 RNA病毒做💉的通常都不成功,例如登革熱疫苗。為什麼呢?因為登革熱病毒屬於RNA病毒,變異性強,如果打登革熱💉再二度感染的人,會變得非常嚴重,這就是RNA病毒的特性,也是我說的後天免疫系統只能訓練單一病原體,等到病毒再變異,當初訓練的就沒有用了。而且會反而比沒打的人更慘。如果要叫你去打RNA病毒💉的人,可以合理當他是騙子,因為沒用,還會更慘。 (補充資料)致命的登革熱 話說回來,我們現在聽到聞風色變的新冠病毒呢?沒錯,你大概也已經猜到,它就是RNA病毒。有聽過之前冠狀病毒家族SARS、MERS出現過💉嗎?沒有。因為就是都不成功啊!那為何這次的Sars-Covi2可以出💉呢? (補充資料)臺灣冠狀病毒之父談冠狀病毒: 我之前有說過,打💉可以訓練後天免疫力,但也只能訓練記憶單一病毒。而且再遇到該病毒變種,打了💉後再感染的人也抵抗不了(會不會變嚴重這點我們稍後再提)。 那話說回來,再叫你去打加強💉到底有沒有用? 這次的冠狀病毒其實是用原始病毒株去做的,也就是最能記憶Alpha變異株,之後病毒越變越不一樣了,你的身體就不記得了。所以為何到了Delta之後就又開始大爆發,到現在Omicron,許多💉施打率非常高的歐美國家一片倒?你去看看基本的免疫學知識就可以理解到為什麼了。還有目前境外感染的疫調中,以1月3日調查到25個境外感染者來說,只有2個是完全沒打💉的人,打了三劑的人也有。而且這種情形已經持續好一陣子了,每天疾管署都會發佈這張表,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查看。 基本上突破性感染就是代表💉無效了,「突破性」感覺好像漏網之魚而已,但這個漏網之魚的比例也太高了吧?25分之23都是漏網之魚?每天的新聞稿都有這個表,可以查證看看 一直打Alpha變異株做的💉,打了一、二、三劑。現在目前流行的都是Delta跟Omicron,你覺得還有效嗎?那趕快做出針對Omicron的💉再打,你覺得追得上RNA病毒的變異速度嗎? 如果打這個💉對人體沒什麼事也就算了,但棘蛋白的毒性未知,又沒有經過長期人體實驗的狀況下(其實現在大規模施打就是人體實驗了),其實就是拿你健康的身體去實驗這款💉。 蔡醫生說他遇到很多打了💉後產生嚴重副作用的病人,尤其打兩劑的,他都會先請他們去抽血驗白血球數量。一般人正常值是4000~10000/ul,進行癌症化療的人會減少到4000以下,基本上低於3000就要打免疫球蛋白來救人了。 然後他剛好有位打了兩劑莫德納產生問題病患來找他,一看驗血報告差點沒暈倒,白血球數2700ul。所以為何這麼多打了疫苗產生問題的人都會發生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掉髮、類風濕性關節炎、蛇皮等等。你身體裡的白血球數低下,自然無法抵抗許多外來的病原。更嚴重的會誘發癌症或直接導致死亡。 一切都兜得起來了,這些事實也早就是國外有良心的醫者很早期就警告大家的。基本上強化自身免疫力,會比叫人去打RNA病毒💉有效多了。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自己好不容易養大,又餵母乳增強他的免疫力,細心照顧了這麼久,明明免疫力滿滿的孩子,送去打實驗針。孩子本身的免疫力本來就可以抵抗這種新冠病毒。 至於為何會宣傳說打💉防重症呢?你確定是打疫苗防的重症,還是冠狀病毒已經變異到傳播力強、致死率低了呢? 以上的人體免疫學知識,希望大家不會看得太艱澀。我盡量了。 要不要打加強💉,成人就看你自己決定,反正有什麼問題自己跟家人要承擔。 至於小孩,拜託不要自己雙手奉上給別人拿去做實驗了好不好? 補充足量的維他命D3+維他命C+鋅,你就足以抵擋這個世紀大病毒不會得重症了。 2022.01.26 星期三 01:49 施明哲 https://www.facebook.com/288592967994873/posts/1887637318090422/
    80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真心覺得,這樣的防疫工作,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回到二級警戒的 打從2019年底疫情開始發生以來,自己對CDC的防疫作為態度一直很保守 說不上非常支持,但也不會太酸,甚至嘲諷,因為部份措施真的有必要 但現在,我真的沒有辦法好好的去聽CDC現在每天的記者會要說什麼,要公佈什麼 因為完全不信任了,你看到的數據不是真的數據,最後再來個校正回歸就好 上週5/26白天值班,大概9點多接到通報,轄內有民眾於家中死亡,依現在疫情情勢,勢必先問一下大概的相關疾病、接觸及身體近況 結果家屬表示,死者80多歲,有慢性疾病,「上週有感冒症狀,剛剛119到場量測體溫有39.1℃」 現場家屬聯繫1999轉聯醫要報行政相驗,聯醫直接回覆「因為死者有相關症狀,所以不能報行政相驗,請警察到場處理,走司法相驗,他們不會到場」 因為是高風險案件,所以我就打給1922做通報,並請他們到場,沒想到電話難打進線就算了,大爆發期間案件爆量難免,結果1922回覆說感謝通報,但是要請我自己聯繫臺北市衛生局 我再打給北市衛生局疾管課通報案例,並請他們到場,結果,收到的回覆竟然是「因為死者不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或遭匡列的對象,也不是確診者,所以他們不會到場處理」要我們直接報請檢察官司法相驗,如果檢察官覺得有必要,再讓法醫採檢!然後給了地區衛生所的電話,說如果需要協助可以去電洽詢他們。 是在哈囉,疫情期間的相驗案件SOP是訂好看的嗎?這是疑似案例,衛生機關應該要到場的,居然直接說不來,然後再丟給地區衛生所,聯繫衛生所後,得到的答案,也是不會到場,因為司法相驗案件他們不會過來,所以死者、三位家屬他們也不會做採驗動作... 這時候,時間已經快到12點了。其中一位家屬也到派出所來,在門外做筆錄 三個小時過去,對於新冠肺炎的高度疑似確診死亡案件,衛生單位給的答案就是:不到場,不篩檢,一切都給警察、檢察官跟法醫處理 後來在13點多,我跟另外三位同事到民眾家中,當然,我們還是有做防護措施(綁式隔離衣、面罩、口罩、手套、鞋套),其中派出所同事並沒有鞋套,使用的口罩也是一般醫療口罩,而偵查隊,所謂的鞋套並不是防護鞋套,是勘察採證用的鞋套,只包到鞋子的那種 因為衛生單位沒有來評估或快篩,我們完全不知道死者是否因染疫死亡,到了現場,我距離死者僅有3步之遙,跟家屬,更是只有1公尺不到 簡短的了解案情跟向家屬說明後,我們便離開了,放著躺在客廳上的屍體,留下深怕染疫的三位家屬,對了,家屬都還只有戴醫療口罩而已,還一直跟死者有近距離接觸 下午,同事向檢察官報司法相驗後,就建議家屬趕快去自費篩檢吧,結果,在20點多,接到電話通知,三位家屬快篩「全部陽性」 我擔心了,擔心去現場的時候,安全措施有沒有做好,脫下裝備時有沒有注意反折,應該沒有漏掉什麼部分吧,我酒精消毒雙手、面罩、上下衣這樣夠了吧,回來防護廢棄物有好好的丟到專用垃圾桶吧,一直回想,有沒有哪邊疏漏了,沒把病毒帶回辦公室吧,身上是不是還有病毒 當晚,根本不敢回家,跑到北醫詢問自費篩檢,結果排隊的人很多,我當下也根本不敢跟著排,一直覺得要嘛我會傳給別人,要嘛排隊時被傳染,加上我也沒有症狀,所以就聽護理師建議,早上再來快篩,今晚先自主健康管理,然後,是難以啟齒的跟家人說「我接觸快篩陽性的人了,今晚沒辦法回家」 後來就簡單找個一般旅館住宿(詢問防疫旅館,表示沒有收到隔離單,沒辦法入住),我連去便利商店買水都不敢,一到旅館也跟店家表明我來自主健康管理的,如果他們不願意收,我也OK,所幸,旅店願意收 回房間後除了跟家人還有公司報一下現在自己的狀況,就吃完晚餐後,瘋狂洗澡四次,那晚,根本沒辦法安心睡,心裏總是很不踏實 5/27早上8:30,到北醫戶外篩檢站排隊,排隊人潮不少,在9:30左右我採檢完,因為不清楚自己的情形能做什麼程度篩檢,所以只先做了快篩,很後悔當初沒有跟著做PCR 採完後,我就去便利商店買了早餐跟水,過程中很怕我摸到什麼,把病毒傳出去,也根本不敢說話,買完後發才想到,現在三級警戒完全沒地方吃,我也不敢回家跟進辦公室,只好騎車到松德路底的象山登山口,這種人煙稀少的山邊,坐在機車上吃早餐 一直到11:40,終於接到快篩結果簡訊:陰性 心裡的不安少了一半,後來騎車在外面晃了2圈,吹吹風,看看能不能把身上的髒東西吹落,然後進公司再洗完2次澡後才回家 回家後的三天,我口罩除了洗澡脫下外,睡覺我也戴著,吃飯也只敢趕快吃,避免後續夾菜、講話,吃完趕緊再戴起來,每隔幾個小時就量一次體溫,深怕自己是偽陰性 5/28下午,家屬告知三人PCR全部都陽性,確診了 後來了解,在5/27晚上家屬快篩陽性後,5/28上午法醫聯繫衛生單位,希望他們針對死者做採檢,但衛生局回覆,因為死者不是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遭匡列或確診者,所以他們不會來採,就算現在家屬快篩陽性也是,無奈,法醫只得下午自己去針對屍體採樣,5/29,死者PCR陽性 自5/29後,我每天看CDC的公布資料,死亡名單上完全沒有這件,直到6/5才看到,當初,如果不是家屬有聽建議自費採檢,他們會再接觸多少人?更別說,對這四位確診者,我也是應該要被匡列的接觸者吧,除了我5/27-5/29自主管理外,我完全沒接到任何衛生單位的電話 這樣的案例不只這一件,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問題,不少警察單位都有發生過,衛生單位一律都是不到場,不採檢,完全沒有照SOP流程執行,如果SOP流程你沒辦法做,那自109年3月公布施行的SOP為何不改?衛生單位人力不足不是警察的問題,這已經遠超過行政協助的範疇,依據SOP,警察是連到場都可以不用到場,但衛生單位就是白紙黑字,寫著到場。 CDC的超前部署部在哪邊我看不到,只看得到各種甩鍋,各種鴕鳥,疫情期間針對相類似案件一定不少,衛生單位難道連組織辦理可疑染疫死者的評估快篩人員都做不到?專責人力不拉出來,遇案就推,警察人力不足你衛生單位要不要支援來巡邏!口罩沒戴、群聚還要警察先到場製單函給你們開罰,那你各位看到交通違規要不要先製單再函給警察開罰!更不用說疫調,好像是警察的份內工作一樣;隔離檢疫的失聯者,也通報警察去找人,你們自己都沒出來找,超多人根本就在隔離檢疫處所,因為訊號差或關機,你們就說失聯,然後警察就要去找,你們不用說到場查訪,連電話有沒有聯繫都不知道!現在全臺灣有多少確診。黑數在外面到處跑,反正到時候你們就都校正回歸就好棒棒,這樣的防疫作為臺灣沒有在去年就大爆發真的是萬幸,說多了都是幹,太多的無力感,反正,這場疫災我看不到盡頭 #1999行政相驗不來 #1922打了等於沒打 #不是隔離檢疫匡列跟確診者衛生局不採檢 #衛生所說檢察官覺得有必要再請他們協助
    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我是一位台大醫學系畢業的醫師。 今年35歲,當年因為深度近視大四22歲時就超過1100度獲判免役 (所以不是大家每天都說醫學生都是作弊逃兵役), 今年六月我將工作滿十年。 13歲時,我的理化考98分,班上沒有人比我高分, 但是我被理化老師狠狠的用藤條抽了兩下,下課後猛塗萬金油, 因為下節課要發英文考卷,我知道我一定會再被揍, 因為我不可能一百分, 雖然我已經永遠是班上第一高分, 但是老師說要上醫學系沒有一百分就是不夠。 國中三年每天我們都要考兩科, 早上7點提早一小時到校考一科,傍晚5點延後一小時考一科。 我們班的藤條兩天換一根新的,因為一定打斷了, 我永遠是第一名,但是三年來我被打豈止萬下。 大三時,21歲,上的最硬的課是大體解剖, 我自認我的記憶力一流,但是面臨數千上萬的希臘單字 (人體的結構英文都是古文轉過來的, 單字比一般英文難而且很少一個字少於十個字母) 還要從冰冷的大體老師(捐贈的屍體)辨位, 我從開學第一天起就每天只睡5小時。 結果期中第一次跑台我只考了55分, 我們的考試方式是每個三十秒作答一題, 在一具具大體老師間轉台,認出用一條繩子綁的神經、血管或是肌肉, 只要拼錯一個字母這題就是零分。 此後這個學期我每天就只睡四個小時了, 而此時我的好朋友 他讀台大資訊系三年級, 正牽著輔大的中國小姐候選人的小手在東南亞電影院看電影。 大四時,22歲,我們的課只有更重沒有更輕, 必修的課加上實驗,一周還是有將近40個小時的課。 同一時間,我的社會系女朋友告訴我 她們的課這學期一星期不到10小時。 她說:『反正我這個男朋友有跟沒有是一樣的。」 她就用空閒的時間去補習托福跟到電腦公司打工。 大七實習的時候,我25歲,每天工作15到16個小時, 每天我要抽30-40個病人的血,導尿插鼻胃管, 此時此刻我還要抽空準備國家醫師考試,考的是我大三到大七所有教的東西。 這一年醫院有給我們薪水,每個月將近八千塊。 每到月底我硬著頭皮打電話跟家裡要錢, 我媽告訴我隔壁的小學同學, 高中畢業就在工作,現在每個月給媽媽一萬塊。 已經一年每天都睡不到五小時的我只能硬撐著熊貓眼, 心中想說:「媽,很抱歉!妳再辛苦一下,以後我會給你更多。」 那個十二月下著冷冷的冬雨,我媽掛了電話又冒雨騎著機車去載瓦斯, 我掛上電話看了一眼窗外,沒有太多感傷 我已經要上外科急診的12小時大夜班。 深夜一個新公園的醉漢被砍了三十幾刀送進來, 學長檢查後說沒問題都只是皮肉傷,你就慢慢縫當作練習, 我認真縫了好幾百針,縫完了天剛好也亮了。 實習結束了,剛好跨入26,國考也考完了。 考完這天我打電話約三個月不見交往七年的社會系女友出來慶祝。 她在電話的另一端冷冷的說: 「不用吧,我已經跟別人睡在一起六個月了。你都沒有感覺到嗎?」 我掛了電話,「幹!我抽血都抽到手抽筋了還有感覺!」 很奇怪這天還是下雨,還好有下雨過路的病人也分不出臉上的是淚水還是雨水。 住院醫師第一年,我在台大醫院,每個月薪水五萬, 我終於可以每個月給家裡一萬,媽媽好像很欣慰, 但是我沒有臉告訴她我的薪水,因為我的工作時數沒有比實習醫師少, 每三天就有一天要在醫院值整個晚上的班,隔天還要正常上班。 我告訴媽說過年不能回台南老家,因為過年要值班, 值除夕跟初三,初一初二要補眠。 我猜她應該會覺得我很小氣,這樣的辛苦工作又是醫師, 少說一個月也應該賺個十萬二十萬,居然只給一萬。 她如果像我這樣的工作時數載瓦斯,一個月也不只賺五萬。 這天又是個雨天,媽掛了電話繼續穿上雨衣載瓦斯。 除夕夜,27歲,我啃著漢堡王的漢堡, 想著樓上的15床病人,今晚可能會渡不過去, 想著想著,漢堡吃完了,趕快上樓吧。 整個B1空蕩蕩的。當上了醫師,沒有一餐我不是五分鐘吃完。 內科同學室友總是覺得很奇怪,他的胃潰瘍藥為什麼總是會提早用完? 29歲,第四年住院醫師,也就是總醫師, 再熬完這一年,就可以升上主治醫師了。 傳說中的主治醫師,薪水就會三級跳了。 總醫師開始看門診,很巧的我的高中同學帶個未婚妻來看門診, 他告訴我他交大畢業後22歲就到竹科上班,現在已經是工程師主管, 他去年配的股票賣1000萬,很高興要結婚了。 我記得當初在班上他大概是中前段,睡的好像永遠比我多。 我今年也要結婚了,但是我正在傷腦筋婚禮的預算, 我在醫院旁租了一間20坪的舊公寓,一個月要2萬3。 總醫師的薪水一個月還是五萬。 岳父大人來幫我整修租的房子,免費, 因為她心疼女兒好好的房子不能住了,要嫁人住鬼屋, 最重要的是嫁的人是醫師居然還是租鬼屋,傳出去沒面子。 岳母大人朋友是開珠寶行的,她一直覺得我很不愛我老婆, 要我岳母要三思,否則怎麼會醫師的訂婚鑽戒選0.26克拉! 30歲了,我終於如願升上主治醫師, 因為我這四年來表現都很稱職,而我專科醫師是第一名。 認真工作的一個月,我很興奮的打開薪水條$89000。 我問同辦公室的主治醫師怎麼會是這樣,他幹主治醫師快20年了。 他說就是這樣啦,未來也是只能這樣啦, 反正現在的健保制度下,以後就是這樣啦,沒有在變少就不錯了。 我問他那他房子怎麼買的,他說是爸爸寫參考書賺了老本。 我沮喪的下樓買咖啡,遇到大學同學,問她升上主治醫師的感想。 她說沒有,她現在重新到皮膚科當住院醫師。 我說你頭殼壞了喔,何苦再熬四年辛辛苦苦,領五萬塊,連載瓦斯都比較多。 她說,她的抗壓性不足, 這四年來她週遭的所有人都被病人告上法庭,無一倖免, 每天都只能睡五六個小時還被惡夢驚醒, 因為她每天都夢到自己被判刑或是要賠1000萬。 她一輩子可能都賺不到1000萬。所以還是到皮膚科再熬四年。 我告訴她今年別的醫院皮膚科也有人告,她當場沒有昏過去。 故事寫到這裡,再也寫不下去。 如果有人知道最後是這樣,當初還會決定走這條路, 套句某家銀行現金卡的廣告詞「你一定是瘋了」! 我想我們剛好是最後的一批瘋老鼠!有 一天讀醫學系應該是會比照役男抽籤, 抽中了肯定是比現在抽到金門馬祖哭上一百倍! 爸媽生日..缺席;除夕夜...缺席;母親節...缺席;阿媽告別式...缺席; 爸爸住加護病房...缺席;爸爸開心臟手術....缺席;媽媽中風病危,兒子住院...缺席; 兒子音樂表演...缺席;兒子班上班親會...缺席;兒子畢業典禮...缺席,...缺席,...缺席,... 缺席 永遠在兒子睡夢時出門、兒子睡著時回家。 每個職業都有每個職業的難處, 在我們看到別人光鮮的表像羨慕不已時, 背後的心酸又有幾個人知道呢? 其實,沒有最好的職業,也沒有最差的工作,只有你想幫別人什麼...
    1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