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10 個月前
婦產科鄭教授,因為在美國滑雪跌倒,去看了一趟急診!相比之下,深深有感,能夠享有台灣的醫療,真的太幸福了!

他一共花了台幣52萬,打折後是 41.5 萬!你以為,他是住院幾天?動了什麼手術?做了什麼高貴檢查?還是用了什麼高價藥?統統都沒有!

他只是在急診室待了6個小時!除了抽血驗尿,就是做了一個CT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肋骨斷了兩根,這個不用手術,打個止痛針和點滴就回家了!)

一個電腦斷層掃描,要多少錢? 台幣28萬!足足是台灣健保價5千元的55倍!

打了一瓶點滴(生理食鹽水)要價台幣8千5!

那他一定是受到貴賓級的禮遇?馬上獲得服務?
並!沒!有!
他在急診等了1個小時,才被「叫」進去檢查室,再等1個小時後才見到醫師!你能想像,在台灣的急診室,要等2個小時才能見到醫生嗎?(不被罵翻才怪!)

那醫生見了他,一定用了「美國時間」跟他仔細問診、懇談了個把小時吧?
並!沒!有!
美國的急診醫師,一樣是沒有那個「美國時間」的!他們前後只聊了「6 分鐘」!

那剩下的20萬是什麼費用呢?就是「躺」在急診室六個小時的費用。天啊!這個價錢,在台灣已經是可以住飯店的總統套房了!

出國一定要投保意外險、醫療險,台灣醫療很方便、很便宜,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

祝鄭丞傑教授/醫師早日康復,感謝讓大家知道這「保貴」的經驗~

分享自~ Icu醫生陳志金FB

現有回應

  • Lopi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1)一般來說,沒有醫療保險的病人收到的帳單是最貴的 Full Price /Billed Price。保險公司付給醫療機構的叫 Adjusted Rate /Negotiated Rate /Allowed Amount /Approved Price (相當於台灣的健保價).

    不同意見

    [1]https://www.hioscar.com/faq/negotiated-rate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6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早上我貼了一篇文,評論這兩天在網路廣傳的一則新聞,內容有關日本的蛋價與所得。這則新聞被廣傳,顯然得到許多讀者的共鳴。 儘管有不少台灣人羨慕日本的蛋價,我還是要說台灣人不要「身在福中不服」。以下是我最近的親身經歷: 上星期,我在嘉義陪媽媽。午夜過後,右背部與右腹部發生激烈疼痛。原本以為忍一下就過去,未料躺下後疼痛更激烈,只好起身到醫院掛急診。 在嘉義基督教醫院,我大約等候了二十分就看到醫生。到醫院前我已在谷歌搜尋,判斷疼痛的原因就是腎結石。醫生的診斷和我的研判一致。 在急診室裡,我接受以下的檢查與治療: 1、軟針點滴注入止痛劑。 2、腹部超音波檢查(與嬰兒性別無關)。 3、腹部平躺與側躺X光掃瞄。 4、腹部斷層掃描。 5、驗血。 6、驗尿。 7、兩天的止痛藥與胃藥。 因為沒有台灣的健保,我全部自費,但不過付了台幣9619元(附圖一)。 因為是旅行急診,我在美國的醫療保險會給付這筆費用。我等著看美國經辦人員的驚訝眼神,有兩個原因: 一、在美國要做完以上的檢驗,至少需時三到五星期,因為都要排隊。美國人不會相信所有檢驗可在一夜完成。 二、同樣的診療與檢驗,美國醫院的收費大概金額相當,但會是美金計價。美國人也不會相信台灣的醫療費用如此低廉。 我這裡有一個對比:在這次回台灣之前,我家老闆剛在美國做腹部斷層掃描。醫院的收費是美金2519,而且要在兩星期前先預約。 離開急診室後,隔天我又回醫院門診看斷層掃描結果:果然腎臟的輸尿管有顆小石頭。看完診後,我對醫生與護士連聲道謝。 台灣的雞蛋或許真的比日本貴,但台灣的醫療費用卻遠低於歐美日,而且不用排隊、又有一流的醫療品質。 許多台灣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忘了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國家。雞蛋價格與醫療費用,何者重要不言可喻。
    3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一位在美國醫院台灣醫師對武漢肺炎感言 來分享一下這一年來在急診看COVID-19的心得好了. 身處在德州這個重災區, 至少可以很驕傲說我應該是看過最多COVID病人的台灣急診醫師了. 我看過的病例可能比整個台灣加起來都要多. 我們急診來診量不到台大急診的一半, COVID確診數目卻是台灣全國的好幾倍, 真不知道是該開心還是難過. 雖然大家都慢慢習慣了這個疾病的存在, 台灣民眾與醫師可能還不知道自己有多麽幸褔, 因為如果COVID一旦在台灣蔓延開來, 我相信整個醫療系統會馬上崩潰, 這絕對不是在危言聳聽喔. 以下是幾點心得分享. 1.先不論COVID跟流感像不像, 死亡率高不高之類的問題, COVID最大的威脅在於病人Hypoxia的現象非常普遍, 而且不論你過去有多健康都有可能發生. 以我們醫院為例, 有需要氧氣的病人就必須住院. 聽起來沒什麼大驚小怪, 因為有需要氧氣不見得一定會變成重症插管. 但問題在於當有大量的病人湧入醫院需要住院時, 整個急診甚至醫院的Capacity就會是一個考驗. 以我們醫院為例, 原本每天的急診暫留量曲指可數, 現在每天都在報滿床, 急診暫留量是原本的5-10倍. 最嚴重的時候還需要讓病人戴氧氣回家. 這樣的情形如果發生在原本就滿滿上百暫留病人的台灣急診室, 會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 畢竟台灣的急診醫療負荷平時就已經在臨界點了. 2.COVID的另一大特徵是傳染力很強, 需要Droplet/Contact isolation, 美國醫療人員在工作中被感染的非常普遍. 要知道在德州的醫院幾乎都是一個病人一個房間喔, 我很難想像在台灣要靠走廊圍簾來容納病人的急診空間該怎麼辦. 而且COVID的病人不見得表現很明顯, 很多跌倒進來的病人後來都被確診, 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很難阻止傳播的原因, 因為很難有有沒有發燒咳嗽來判斷. 當病人量一多, 不管是戴口罩或Social distancing都效果有限了. 3.在初期因為大家對於疾病的恐慌所以不敢來急診室, 但是一旦傳播開來就不同了, 幾乎有任何症狀的病人都會開始湧入急診室, 這對於平常很少來急診的美國人是不常見的. 而且得了COVID即使痊癒的病人, 甚至會增加來急診室的頻率, 因為有太多胸痛, 喘或者是焦慮的表現產生, 更別說要來急診打COVID抗體的病人, 因為COVID衍生出來的Post-COVID syndrome也變成急診另一個負擔. 4.當網路上醫療人員都在秀自己穿上全身防護衣的照片時, 事實上現在我們是沒什麼防護可言的, 連N95都要靠自己買, 我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跟COVID病人在一個密閉空間裡只隔著一層口罩的. 如果連美國都可以如此物資缺乏, 很難想像其他地方會怎麼樣. 我們醫院已經要準備提供疫苗給第一線醫護人員施打, 很多人問我到底疫苗安不安全. 如果你真的了解COVID目前衍生的醫療與社會問題, 就應該知道施打疫苗已經從一個個人安全問題變成了一個社會安全問題, 尤其在目前沒有任何好的解決方法之下, 或許疫苗是我們最後一線的希望. 這可能是還在討論什麼時候可以出國玩的台灣朋友們無法體會的.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一開始我們家閎閎就是一般感冒 第三天的時候開始燒退退燒 去安X掛急診 做流感快篩抽血驗發炎指數一切都正常 讓我們退燒後回家休息 這時候閎閎就呼吸有點喘 到了下午還是燒起來 就給他吃了安X的藥 退了一下 接著到了晚上還是燒這次溫度來到40度 閎閎呼吸就非常喘 帶他去奇X急診 在急診室在做一次快篩跟抽血 醫生說白血球指數不正常 看了X光 左肺有出現白白 正常是不能出現白白的 建議我們住院觀察 在急診室從12點到4點 終於轉上去兒童病房 開始做一些檢查 護士覺得閎閎的情形不太對 照理說燒退了 手腳還是冰冷的 代表會繼續燒起來 後來檢查血液裡的濃度偏低 讓他吸高純度氧氣 有維持住 到了5點 呼吸越來越急促 還是燒 決定在拍一張X光 這時候整個左邊肺部已經快全白了 醫生建議我們趕快入住加護病房 擴散的有點不對勁 8點進去 這時候引發敗血症休克 到了9點他們說需要去成X裝葉克膜 裝了葉克膜 肺部還是一直出血 這時候醫生說可能是腺病毒跟金黃色葡萄球菌 病菌已經跟著血液跑到全身 這時候抗生素一直都是用最高等級 但是就是無法控制病情一直惡化 接著檢查出來是綠膿桿菌 整個失去控制 心肺先後裝了葉克膜 緊接著腦部也開始缺氧 做了電腦斷層 整個腦部都看不到腦室等…… 於是醫生請我們做出決定 這是我們這一輩子最痛的選擇 選擇治療 存活不超過六個月 唯有選擇放手 家中有小朋友如果燒不退,真的不能輕忽! 行動力減低 呼吸急促都要去大醫院做個檢查 最好可以照個X光 最後感謝家人朋友的陪伴 還有訊息的關心 沒有勇氣去回大家的訊息 怕淚水不停留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台灣防疫中,兩個最危險的關鍵問題】 ▲堅持不開放民眾檢驗,是導致一夕淪陷的主因 1. 美國把拚經濟放在顧人命之前,不肯為人民篩檢,拖延導致現在大規模擴散,最後,又重複一夕淪陷、經濟人命兩頭空的慘狀,短時間內死亡人數快速飆升近三千人。義大利則死亡已超過一萬人。 2. 南韓在首例出現之後,一週內便邀集醫療生技業者,快速核准四種篩檢試劑,目前每天可生產十萬個試劑,每日檢測上萬件,至今完成近40萬次檢驗,確診人數近一萬人,在進行有效隔離之後,死亡率降到各國最低,至今一百多人。 3. 台灣至今仍有各種理由,堅持不開放民眾檢驗,用法令限制:本身有出國史,或是和出國的人(並已有症狀)有接觸史,或是X光已出現肺炎,才能檢驗。所以,確診者都是從各國返台。而不明原因的本土確診案例268和24,都要經過多次不斷的求診過程,最後轉入重症之後,才確診。 總結: 1. 不具檢驗資格、目前還沒轉重症、正在四處求診的輕症患者,以及無症狀感染者,才是造成台灣境內擴大感染的主因。唯有開放篩檢,讓感染民眾儘速確診之後隔離,才能阻止台灣走向一夕淪陷之路,守住人民的性命。 2. 開放檢驗,擔心偽陰性會四處趴趴走?那麼,不開放檢驗,就讓偽陰性和真陽性一起趴趴走嗎? ▲不開放民眾檢驗的政策之下,醫療人員必須承擔極高風險,為民眾看診。 1. 台灣不開放民眾檢驗,反而要求醫生為民眾看病,台灣大批沒有N95口罩的一線醫護人員,不知道近距離看診的輕症民眾,其中有多少是不符合檢驗資格、但卻是感染者,而近來掛急診的民眾暴增,大幅增加醫護人員的壓力與危險。 2. 醫療中心級的大醫院,像是台大急診、萬芳急診,以及各大醫院的高風險門診醫生(耳鼻喉科、胸腔科、感染科),都只有分發醫療型口罩。更危險的是,急診室的密閉空間裡聚集全部的急診醫生,而每天去求診的民眾,就直接走進急診室,這些群聚的急診醫師,都沒有N95口罩。連醫療中心級的大醫院安全管理現況都如此,其他各大中小醫院,對醫護人員的安全保護情況如何? 總結:保護好台灣一線醫護人員的安全,必須立刻開放篩檢,民眾有疑似症狀就先直接進行篩檢,避免最珍貴的各科醫生們直接面對疑似病患,置身壓力極高的險境之中。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不應推銷民眾接受電腦斷層檢查 沒事不要亂用斷層掃瞄,照一次胸腔,連續一年都病歪歪的,三天兩頭的感冒不停,感冒藥吃多了,腎臟病跟著來,非必要切莫採用電腦斷層。難得有有醫德的醫生願挺身而出,說出事情的真相!願所有收到這封信的朋友都能平安、健康、幸福、快樂。宋成龍並說,一般健檢幾乎都少不了的電腦斷層,輻射線劑量是X光攝影的數十到上百倍,對年輕女性生殖器官傷害尤其驚人。「貴的健檢就是好的健檢」實為錯誤觀念。快樂不是註定的事,而是一種選擇,要知道輻射風險高。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6日炮轟,正子攝影等健檢費用昂貴,且全身掃瞄得承受比X光高10 倍到100倍的輻射劑量,醫院不應為牟利而推銷民眾接受這種檢查。台灣平均每年有七萬多人被診斷為癌症,四萬多人死於癌症,令人聞癌色變。不少民眾對以檢查出癌症為號召、動輒數萬元的貴族化健檢趨之若鶩,但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非必要地使用昂貴篩檢儀器,可能過度暴露在輻射及侵入性檢查的風險下,對多數民眾無益! 國內癌症專科醫院和信醫院醫師執筆出版《癌症大祕密─醫師很想說、你很想問的六十五個問題》一書。「貴族化健檢真的有必要嗎?」篇章直指國內近年浮濫使用磁振造影或正子攝影健檢的弊端。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近年各大醫學中心大力推廣高價位包套健檢,甚至列舉廿大癌症篩檢指標為號召。但目前國際醫界公認具效益的癌症篩檢項目只有大腸癌糞便潛血、腸胃癌內視鏡、子宮頸抹片、乳房攝影及攝護腺抗原檢驗。 以目前各大健檢中心正夯的正子攝影為例,自費檢查每次三萬多元;且因為實在太精密了,幾乎都能在民眾體內發現可能是癌細胞或腫瘤的「疑點」。為了確認,病人又會「逛醫院」反覆檢查,甚至要求切片、穿刺等侵入性檢查,搞得情緒焦慮不已。而正子攝影會釋放巨大輻射量、穿刺可能導致傷口感染、肺切片可能引發氣胸風險,都常被刻意忽略。 黃達夫說,相關研究顯示,一千名接受正子攝影者中,只有三人真正罹癌,其他人不是偽陽性,就是全無徵兆。正子攝影應用於追蹤確定罹癌者癌細胞是否轉移,而不應作為癌症篩檢工具。 和信放射診斷科主治醫師宋成龍說,健檢項目應視個人特殊的家族史或生活習慣不同,在醫師專業評估下,量身推荐檢查項目。醫院不應本末倒置,以篩檢工具為中心,忽略了患者的個別差異性。宋成龍並說,一般健檢幾乎都少不了的電腦斷層,輻射線劑量是X光攝影的數十到上百倍,對年輕女性生殖器官傷害尤其驚人。 「貴的健檢就是好的健檢」實為錯誤觀念。」黃達夫強調,據衛生署統計,國人每年總醫療支出高達七千多億元,自費醫療占卅七%、近三千億元,其中不必要的健檢占相當部分,是醫療資源的浪費。
    1 人回報2 則回應6 年前
  •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 如是言……不應推銷民眾接受電 腦斷層檢查❗ 2016-08-10 DPD 沒事不要亂用斷層掃瞄。 照一次胸腔,連續一年都病歪歪的,三天兩頭的感冒不停,感冒藥吃多了,腎臟病跟著來,非必要切莫採用電腦斷層。 難得有有醫德的醫生願挺身而出,說出事情的真相! 願所有收到這封信的朋友都能平安、健康、幸福、快樂。 一般健檢幾乎都少不了的電腦斷層,輻射線劑量是X光攝影的數十到上百倍,對年輕女性生殖器官傷害尤其驚人。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6日炮轟,🔥正子攝影等健檢費用昂貴,且全身掃瞄得承受比X光高10 倍到100倍的輻射劑量💥,醫院不應為牟利而推銷民眾接受這種檢查。 台灣平均每年有七萬多人被診斷為癌症,四萬多人死於癌症,令人聞癌色變。 不少民眾對以檢查出癌症為號召、動輒數萬元的貴族化健檢趨之若鶩, 但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 非必要地使用昂貴篩檢儀器,可能過度暴露在輻射及侵入性檢查的風險下,對多數民眾無益!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 近年各大醫學中心大力推廣高價位包套健檢,甚至列舉廿大癌症篩檢指標為號召。 但目前國際醫界公認具效益的癌症篩檢項目只有 大腸癌糞便潛血、 腸胃癌內視鏡、 子宮頸抹片、 乳房攝影、 攝護腺抗原檢驗。 以目前各大健檢中心🐝正夯的正子攝影為例,自費檢查每次三萬多元;且因為實在太精密了,幾乎都能在民眾體內發現可能是癌細胞或腫瘤的「疑點」🐞。 🔥為了確認,病人又會「逛醫院」反覆檢查,甚至要求切片、穿刺等侵入性檢查,搞得情緒焦慮不已。 而正子攝影會釋放巨大輻射量、穿刺可能導致傷口感染、肺切片可能引發氣胸風險,都常被刻意忽略。 黃達夫說… 相關研究顯示,🐙一千名接受正子攝影者中,只有三人真正罹癌🐚,其他人不是偽陽性,就是全無徵兆。 正子攝影應用於👾追蹤確定罹癌者癌細胞是否轉移,而不應作為癌症篩檢工具🐣!! 和信放射診斷科主治醫師宋成龍說… 健檢項目應視個人特殊的家族史或生活習慣不同,在醫師專業評估下,量身推荐檢查項目。 醫院不應本末倒置,以篩檢工具為中心,忽略了患者的個別差異性。 健檢就是好的健檢? 實為錯誤觀念!
    7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反對健保資源濫用,呼籲「暫緩中配入籍年限縮短」之提案! 新聞報導:「藍推陸配取得身分證縮至4年」 原中國籍配偶佔台灣外籍配偶66.38%,為各國籍配偶之冠。 相對於其他非中國籍配偶,中國籍為唯一可以申請年邁父母依親的外配,同時在探親期間就能來台就醫,數量龐大。 許多醫護人員都有經驗,有人帶著中配的兩老來到「急診」或其他科別門診,要求「要做全身健檢、內視鏡、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甚至說「我們台灣健保不用錢又很方便,我叫他們做他們不敢不做,先來這裡健康檢查。」類似事件,絕非個案。 各國籍的患者,包含已經在台灣的數十萬位中配與家屬,醫護人員都一視同仁,樂於救治,也持續在照顧他們。但在目前醫護人力短缺、醫療資源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是否需要急於一時來推動「加快」入籍的法案,希望立法院的各位委員能三思再三思! 許多醫護希望,在《三班護病比》與《增加醫療支出佔GDP比例至8%》之前,暫緩修訂可能大量衝擊醫療資源的法案,也就是「縮短來台入籍年限」,以及未來相互搭配的「探親、依親、就醫」相關法案。 若是你也同意上述的想法,請於本表單連署:醫護人員與民眾都可以連署。若有不同想法或建議,也歡迎留下寶貴意見,非常感謝您! 發起人:中部基層醫師 中部基層醫師發起連署 https://docs.google.com/forms/u/0/d/e/1FAIpQLSfwXhfEPFHlLF9Ka2d_roYksFZ3kDQobIBTW2KxjsjSH0b9fQ/alreadyresponded
    7 人回報2 則回應3 個月前
  • 在雲林急診室的那一夜 我懊惱的驚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江文莒醫師 在雲林急診的最後一個夜班,想不到病人竟像知道我要離開似的如潮水般從各處湧入。 晚上 9點多,門診醫生轉介來一位病人溫先生。 他發燒、嘔吐,右下腹有明顯的壓痛及反彈痛,看來就像是盲腸炎。 我幫他作了簡單的身體檢查,告訴他和他的妻子我的猜測以及可能需要開刀。 『醫生,能不能更確定一點 ?』溫太太猶豫地追問。 『好吧,』由於來診病人很多,我說,『等一下抽血結果出來我再進一步和你們討論』。 一小時後,抽血的結果顯示白血球上昇、發炎指數也升高。 『有八成的機會是盲腸炎了,』我說:『我會請外科醫生來和你們討論開刀的事』。 只見溫太太又遲疑了:『八成 ?能不能肯定是或不是? 』 我有點生氣的回答道:『當然還有可能是憩室炎、腹腔內膿瘍等等的可能。我也可以很武斷地只告訴妳就是盲腸炎,反正開刀下來醫生也會告訴你『是有一點發炎』而妳也不會知道真相。只是醫學上本就沒有百分之百確定的事,我希望你能夠了解,也尊重你知道各種可能的權利。而且臨床上已經這麼像了,等待進一步檢查可能會有盲腸破裂引發敗血症的危險。』 溫先生始終不發一語,溫太太似乎不喜歡台北來的醫生這種多重可能的解釋方式。 在雲林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龜毛的病人;我替他打上抗生素,並且安排電腦斷層(CT),然後轉回到淹滿病患的等候區繼續處理其他病人。 心裡直嘀咕健保局審查員若是抽到這本病歷一定會刪我CT檢查費六十萬元,然後附上一句『要放大100倍以嚴懲浪費』。 一小時後,斷層片洗出來,果然在盲腸附近有發炎腫脹的跡象。 『現在盲腸炎的可能性有九成以上了,』我指著片子對溫太太說:『少數的病人可以只用抗生素注射治癒,但大多數的情況下開刀還是最好的選擇 (我還是維持我的說明方式 )。』 想不到她竟然回我一句:『醫生,能不能帶藥回家吃就好 ?』。 這回換我生氣了 ! 來診護士一直在叫有新病人新病人快來處理,這對夫妻竟然還這麼多意見纏著我。 我說:『如果早要這樣就不需要這麼多檢查了 !你不信任我們,我可以把你轉到其他醫院開刀,但要回去我不會同意。』 他倆靜默不語。 我於是說:『要不然你們就簽自動出院吧,有事我們不負責!』。 想不到一直不說話的溫先生竟然開口道:『簽就簽吧!反正我爛命一條。』 我心頭一驚,只見溫太太低下頭說:『江醫師,我們不是不想治療或住院,只是我們一點錢也沒有。他每天作捆工領現,三個小孩才有飯吃。現在要是他開刀住院 …』。 我突然對剛才言語的魯莽感到抱歉,想了一想說:『我覺得你還是開刀才能最快復原。我找外科醫師下來看看,錢的事明天一早我會照會社工室來協助你們。』 外科醫師也真好心,他算一算開腹腔鏡復原的最快,只要住院兩天,不過要自費兩萬多元;開傳統術式住院日數稍長,要花三千多塊;用抗生素治療則可能要住院一週以上。 『真是一毛錢逼死英雄好漢!』他搖搖頭道。 溫太太想等隔天早上社工確定補助金額後再決定治療方式,於是溫先生就先在急診打了一晚上的點滴與抗生素,溫太太則是回家哄小孩睡覺後,半夜又來陪先生到天亮。 我在晨間會議時向鄰座的蘇醫師提到了這個病人。 『想不到雲林真的有這麼窮的病人,在台北從來不會遇到… 』我說。 可是他竟然皺起眉回我一句:『你怎麼可以讓他在急診待這麼久?盲腸炎會有破裂併發敗血症的危險!』 『我當然知道啊,可是 …』 我想反駁 可是他接下來的話卻讓我啞口無言:『我們可以讓病人因病而死,卻不能讓病人因貧而死!』 『你應該先讓他去開刀,錢的事再想辦法,大不了就幫他出嘛!』 我腦中一陣昡暈,不是因為一晚沒睡的關係,而是他突然把我的心敲開了一道刺眼的光,像住院醫師放映在投影幕上的燈一樣亮。 我想到十年前的一個晚上,俊貿提議我們去認養貧童,我立刻就答應。 那時我的薪水還不到現在的一半,卻對這樣的事毫不猶豫;更早的時候靠公費過活,還能捐出一個月的家教費並且和俊貿在補習街挨家挨戶募款。 而現在,『付出』這樣的想法竟已不自覺地被排除在我行為反應的選項之外!幾千塊對現在的我來說,不過是節慶一場吃飯錢;對溫先生來說,卻是一家人命之所繫。 『我怎麼沒有想到?』我懊惱驚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我一面想一面走出會議室,遇見社工說他們是登記有案的低收入戶,可以補助大多數的費用。 我走到病床邊,看到護士小姐已經幫溫先生換好手術衣。 我向溫先生解釋手術後大約要休養時間,然後拉上圍簾,把五千元放在他的手裡,他原本不說一語的漠然突然轉為羞赧,溫太太則在一旁說不要不要。 我硬是把他手握成拳,說道:『沒關係啦,急診加住院要幾千塊,你開完刀還要一個星期不能工作。三個小孩總要呷飯啊!』 溫太太幾乎快哭了,溫先生終於說道:『醫師,我們雖不認識,可是,謝謝謝你對我們這麼好。我之後工作有錢,再慢慢還你。』 我揮揮手道:『沒關係,互相幫助而已。我要下班了,你還是要好好休養,不要急著出院,之後的復原才不會受影響。』 我經過忙碌的看診台,向喚醒我赤子之心的蘇醫師道謝;他一頭霧水。 走出雲林急診的大門,門外清晨的陽光似乎更耀眼了。
    2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 去醫院做的什麼事情都有意義 都可以保護你的生命 都可以降低你的風險 延長你的壽命 那你是在幻想 很多健康篩檢跟治療是沒有意義的 原因是因為大家不瞭解 即使簡單的篩檢也會有一定的風險 即使簡單的藥物 其實它有一定的比例會產生副作用 盲目的信任篩檢 絕對不可能降低癌症的發生率 因為篩檢會檢查更多的癌症 以乳癌篩檢為例 台灣的乳癌篩檢 五年之內篩檢率增加了十倍 結果乳癌的死亡率繼續增加 國外也發現 像乳癌的最簡單的篩檢 都不能降低乳癌的死亡率 即使現在有所謂的低劑量電腦斷層 低劑量電腦斷層的劑量其實一點都不低 這是一個誤導式的名詞 低劑量電腦斷層的劑量 大概等於你照一百多張胸部X光的劑量 意思就等於你三天要去醫院照一張胸部X光 你敢去嗎? 要在一整年 你當然不敢去嘛 可是我叫你自費拿八千塊來做 你就很高興 更不要講國外沒有人敢做的 像正直攝影 輻射線高到接近核子彈爆炸現場的劑量 台灣人拿來篩檢癌症 那因為台灣癌症很多 所以人就很害怕癌症 所以就想要篩檢癌症 那就用正直攝影去篩檢 正直攝影做的時候 因為他本身只是模糊的 知道哪個地方有亮點 所以他還需要搭配全身電腦斷層 這樣做下來的結果 劑量是多少? 25毫西佛 25毫西佛等於什麼? 等於每一個人每一年上限劑量 2毫西佛的12.5倍 那我這樣講你還是覺得沒概念 我們這樣講 25毫西佛這個劑量 等於你今天站在汕島市 看到距離汕島市一個捷運站之遠的台北火車站 被丟了一個廣島級的原子彈 炸開來那個核子彈的汛狀雲 升上來然後你被照了一下 這個就是25毫西佛 這樣做的結果 只是保證大家多做幾次之後 終於會得到癌症而已 不是被你發現 是被你照出來的 輻射線的致癌性沒有人敢否認吧 25毫西佛的劑量 基本上都超過大部分 在福島核災小朋友承受的劑量 所以任何治療檢查要做之前 大家都應該去查查看 它有沒有實證醫學的證據 像感冒藥 不管化痰流鼻水 或者是紫殼的紫鼻塞的 跟安慰劑比起來 跟澱粉比起來都沒有差別 所以大家對於自己的身體要珍惜 醫療不是做越多越好 檢查不是做越多就可以救你的命 檢查附帶的微陽性的問題 帶來的治療上的傷害跟風險 大家要去考慮 做了半天你可能 錢花了還傷害了身體 任何的醫療決定 都應該要想辦法 要取得這個所謂的第二意見 這樣子你才能周延的了解自己的疾病 然後看看對這個疾病 要採取什麼樣的方法 對你是最有利的 而不是採取一個方法 對醫院收錢收最多的 也不是採取一個方法 只是醫生熟悉這個方法 可是並不是對你最佳的策略 所以建議大家要明智的 選擇醫療檢查
    65 人回報1 則回應2 個月前
  • 當孩子死在急診室外… 2022-05-05 04:19 聯合報 / 汪志雄/大學教授(美國芝加哥) 台灣最大的笑話就是超前部署。這是一群沒有能力的奴官,只會諂媚逢迎,聽話配合,所創造出來的一句愚民口號。 蔡英文政府編列了上兆的防疫預算,請問做了哪些超前部署?口罩不足要人民排隊配給;疫苗不夠要像乞丐一樣找人捐贈;快篩缺貨才要緊急進口,叫你乖乖排隊來買還不能嫌貴;新冠藥物存貨不夠,所以用於病人只能從嚴審核;檢測量能不足,所以只能讓民眾擠爆急診室;高官無能,所以只能累壞基層醫護,讓一個小孩無助地在急診室外排長隊最後不治死亡。 這是典型的「官僚殺人,冷血政府」!面對疫情突然升高,蔡政府在毫無準備,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全面棄守,卻還不忘忙著創造新名詞,什麼「類普篩」、「類清零」、「微解封」、「新台灣模式」,表面上很有創意,撩得那些覺青跟側翼網軍高潮不斷,結果非但未解決問題,反讓人民活在驚慌恐懼當中。這種種美麗話術的背後,代表的就是一個腐敗、貪婪、投機的超級無能政府。 最可笑的是,這個政府還不允許人民拿事實來打臉自己的無能,動輒以「假新聞」來威脅恐嚇那些拿外國的快篩價格來質疑台灣的「溢價快篩」與貴到離譜的「PCR檢測」。殊不知自己才是假新聞的最大來源,成天只會自我美化與自欺欺人,這種掩耳盜鈴式的國家治理,你能期待它真的可以為人民解決什麼問題呢? 造成這一波疫情完全失控的最大元凶,就是主事者好高騖遠與漫不經心的心態。當看著世界逐步地解封的時候,這群官僚滿心以為自己也可以跟國際接軌,於是大開門戶,殊不知其他國家在準備解封時就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而自己卻以管窺天,以為一切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殊不知自己只是附贅懸疣之徒。 以美國為例,當美國決定放棄隔離政策,全面開放時,政府已提供人民足夠的免費快篩劑,而且在各處部署了免費的PCR檢測站,更重要的是確保醫療量能可應付民眾的需求。反觀蔡政府,在疫情當中處處與民斂財,挖人民的荷包,還被質疑圖利特定廠商,大發國難財。任何人稍有質疑,便被打成中共同路人,一些網軍還會叫你滾回中國。 我記得以前在修習臨床心理學時,授課老師有提到,當一個人完全不在乎被取笑的時候,是最危險的。現在的政府,也到了一個「笑罵由人,好官我自為之」的地步了!當交通部長王國材提出「類火車」的新創名詞時,大家本以為只是玩笑話,結果偌大的布條拉起來,片刻之間台灣竟然真的到處都是「類火車」了! 這個政府瘋起來,果然是什麼都可以類的!台灣老百姓此刻怎麼好像是活在鐵幕之中呢? 如果等待配給領口罩讓你無感,排隊買比別人貴的快篩(還是花你的納稅錢買來賣給你的)也讓你甘之如飴,那麼恭喜你,你畢竟是死忠的,對那一個等在急診室外無助死去的小孩,我自然也不會期待你會有一絲一毫的感覺了!
    1 人回報3 則回應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