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全面性教育為何重要?
2018-02-15
why_comprehensive_sexuality_education_is_important-c-zvonimir_atletic-shutterstock-news.jpg

Zvonimir Atletic/Shutterstock.com
你可知道,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僅34%的青少年準確掌握關於艾滋病毒傳播和預防的知識?在某些國家,三分之二的女孩在月經來潮時不明白髮生了什麼?這就是高質量的綜合性教育(CSE)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二。
        上個月早些時候,教科文組織發佈了經過全面更新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倡導通過高質量的全面性教育(CSE)促進人類健康和福祉,尊重人權和性別平等,並賦予兒童和年輕人健康、安全和更有創造力的生活。
什麼是全面性教育?
        全面性教育是一個基於課程的教學過程,涉及與性相關的認知、情感、肢體和社會知識。它旨在幫助兒童和青少年掌握能夠使他們實現自身健康、福祉和尊嚴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培養以彼此尊重為基礎的社會和兩性關係;啓迪他們思考自己的選擇如何影響本人及他人的幸福;推動貫穿其一生的對其權利的理解和保護。
為什麼青少年需要全面性教育?
        在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中,大多數人會接觸到關於人際關係和性的混淆和矛盾的信息。這導致了青少年對可靠信息的需求不斷增加,這些信息能使他們為安全的、有創造力且充實的生活做好準備。如果實施得當,全面性教育將能滿足這一需求,賦予年輕人在兩性關係和性方面做出知情決定的權利,並幫助他們在這個依然存在性別暴力、性別不平等、低齡和意外懷孕、艾滋和其他性傳播疾病(STIs)等嚴重危害他們健康和幸福的因素的社會追求更好的生活。與之相應,如果缺乏高質量、且與年齡和發育階段相適宜的性和兩性關係教育,則可能使兒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受到有害的性行為的傷害乃至性侵害。
        全面性教育在保障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和福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於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方法,全面性教育不僅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了有關人權、性別平等、兩性關係、生殖、性行為風險和疾病預防的與年齡及成長階段相適應的教育,還通過強調尊重、包容、無歧視、平等、移情、責任和互惠等價值觀教育,提供了以積極態度展現性方面的成長的機會。
有哪些關於全面性教育重要性的證據?
        關於性教育的影響,諸多重要證據已經說明:
性教育具有積極的作用,包括幫助青少年對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採取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
不管是校內還是校外開展的性教育,都不會增加性活動、高風險性行為或性傳播疾病/艾滋病毒感染幾率。
 將禁慾作為唯一選擇的方案在延遲性接觸,減少青少年的性行為頻次和夥伴數量方面效果不佳。將延遲性活動與其他內容相結合的方案是有效的。
 在諸如降低意外懷孕率和性傳播疾病感染等健康成果方面,「以性別為重點」的方案比「無視性別」方案更有效。
如果學校教育能得到家長、教師、培訓機構、青年服務機構的配合,性教育的成效能最大化。
為何需要關於性教育的技術指導?
        各國越來越認識到讓年輕人具備知識和技能為他們的生活做出負責任的選擇的重要性。通過提高他們在性、人權、價值觀、健康和基於尊重的人際關係、文化和社會規範、性別平等、無歧視、性行為、暴力和性別暴力、許可、性虐待和有害習俗等方面的分析、溝通等生活技能,全面性教育有助於提升青少年能力。
修訂版綱要中有哪些新內容?
        2009年出版的原國際技術指導綱要將性教育主要作為艾滋病防治的一部分。然而,雖然艾滋預防仍然重要,但證據和實踐表明,性教育與其他問題的關聯性要廣泛得多,合格的性教育不僅對年輕人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意義重大,而且對他們的整體健康和個人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全面性教育不囿於生殖、風險和疾病的教育,因此修訂版綱要以積極的方式呈現性知識。它重申了性教育在人權和性別平等框架內的地位,反映了性教育對實現若干國際商定的有關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的承諾,以及2030年議程中有關健康和福利、高質量和全納教育、性別平等和婦女和女孩賦權的目標的貢獻。
參考資料:《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

現有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性教育到底該從幾歲開始?又該如何拿捏?讓家長、老師、主管機關很頭痛,而且不只台灣有爭議,國外也一樣。 ** 3年前,新北市1對國小6年級的男女學童,照著新北市政府出版的性教育手冊在廁所實戰,後來女生看到男同學的生殖器「有東西」流了出來,擔心懷孕,跑到保健室找護士,意外讓事件曝光。 原來新北市政府為教導學童正確性知識,出版了《讓愛自由,私房小語》性教育手冊,建議小6學生都要看,除了用圖文教導如何使用保險套,也寫到:「性行為就是男孩的陰莖插入女孩的陰道」,結果被家長罵翻。新北市衛生局解釋,因青少年性行為比例上升,才會印製,但內容有爭議,只發送過1次。 2016年4月,英國教育單位規定11歲以上學童需接受性教育,但有家長認為把同性戀等議題列入課程是對學生洗腦,要求讓子女不必上有爭議的課程。 同年12月,台灣13個家長團體召開記者會,指控中小學教科書中的性別平等教育內容根本是「同志養成教育」,要求政府「未經家長認可,性平教材不得進入校園」。 2017年3月,美國加州推出全新性教育課程,其中7年級課程引發爭議,不少家長認為教導「口交」「肛交」及操作戴保險套等內容太超過,決定讓孩子跳過不上。 今年4月,加拿大數百名家長走上街頭抗議教育大綱中的「性別性向多元化教育」,反對教導學童性別可變、同性戀正常、異常性行為等內容。 今年9月,澳洲新任總理莫里森接受採訪,談到對子女的教育理念時,就表示不會讓2個女兒讀公立學校,因為不希望讓女兒被「強制灌輸」官方版性教育,他甚至用「毛骨悚然」來形容。 許多澳洲家長認為,目前官方的性教育「美其名倡導平等尊重,但引導式內容卻讓孩童逐步走向性解放」。例如「性親密的不同視角」課程,讓學生扮演指定的角色,包括「雙性戀、有15個性伴侶」「從13歲開始豐富的性生活」「覺得自己可能是女同志」等等,引發極大的爭議。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logo image 選單 禁慾為青少年最佳行動方針 新加坡性教育入全球最佳前8名 2017-01-09 • 作者: 吳雯淇 分享推文Pin郵件 13562 前陣子挪威廣播電視推出真人示範性教育,被推為最狂性教育,讓人驚訝於其開放程度。相較於歐美,新加坡的性教育方案,其重心放在藉由教育學生發生性關係可能產生之後果,以嚴格控制婚前性行為。另外為減少青少年經由性傳播、感染愛滋病毒及懷孕,也強調避孕之重要性;關於近年熱門的同志議題,除教導學生同性戀是什麼,也加入新加坡關於同性戀行為的法律規定。 新加坡計性教育,其重心放在嚴格控製性行為、性年齡。2004年新加坡教育部製定了一系列適用於小學高年級、中學高年級和中學以上的學生性教育方案,分別為成長歲月系列、ETEENS 計劃、科學探討,性格養成及公民教育。主要以下列五個內容為主題,再依每個求學階段需求進入由淺至深之探討。 一.人類發展:探討青春期和其對心理和情緒之影響。 二.人際關係:學習與同性及異性之間健康價值觀及相處之道。 三.性健康:避免因進行性行為所產生不良之後果。 四.性行為:探討性及其影響。 五.文化、社會與法律:探討社會和文化對性之影響,及性別認同議題。 新加坡政府針對以上五項內容,規劃了四大教育方案,每項方案都有其不同的教育目標: 《成長歲月系列》主要從整體的角度來探討性,包括身體、情感、社會和倫理層面。強調建立一段關係裡之責任感及互惠之重要性。同時探討約會,性健康、性行為、婚姻、青少年性行為、懷孕,及媒體對性議題之影響力。該階段並強調婚前禁慾之重要性。 《ETEENS 計劃》主要向學生提供有關非安全性行為傳播及感染愛滋病毒之相關知識;強調家庭價值觀,並宣傳“婚前禁慾是青少年的最佳行動方針”的關鍵信息。同時還教導學生如何面對壓力,勇敢拒絕性行為。此計劃旨在教育學生做出明智的決定。 《科學探討》在這些中學教學大綱中,教導包括關於生殖系統、月經週期、避孕,性病等問題,以及墮胎和婚前性行為相關之後果評估。 《性格養成及公民教育》重點在於灌輸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其教學大綱建立在六個核心價值觀上;即尊重、責任、毅力、誠信,關懷與和諧。對於性教育,旨在教導建立尊重、負責和以關懷為主的兩性關係。 除了學生的性教育外,所有小學則有級任老師守護指導期(FTGP),每周會分配時間讓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以及情感學習(SEL)課程。學生們可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免受性虐待,以及若他們受到性方面的威脅或虐待時,如何尋求幫助。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新加坡之性教育並未一昧跟隨歐美國家之腳步,而是根據國家文化、價值及社會現況而制立當地學子所需之性知識,而該國也被選為全球性教育最成功前8名國家之一 。因此,政府的政策應考慮整體國情及國家之社經文化所製定,並非只是盲目地追隨西方國家之腳步,才是對人民最好的。(吳雯淇/綜合外電報導) 請支持風向新聞,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 捐款連結: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隨時收到優質清新的好新聞,請至以下FB、 Line@、App追蹤我們! 好友人數 13562 Facebook 留言 相關 指導女學生課堂上自慰!美大學性教育超展開 一個男同性戀的孤獨戰鬥 反對加國法案:人權再偉大也改變不了生理事實 小學曾被笑鐘樓怪人 英女孩拍下自身殘疾照獲攝影冠軍 一夫一妻真的比較好! 美護家團體:10個反對同婚之理由 【新聞說明】加州新法案2017年上路 議員:把兒童推向賣淫合法化 捐line_icon
    1 人回報2 則回應8 年前
  • 家長必讀的新聞: 高雄市家長會家長質疑親子天下出版的給10歲兒童的性教育漫畫讀物,簡直就是露骨的色情漫畫 摘錄:自慰不限次數,想做就自然做(有圖) 幾歲開始進行性行為沒有明確規定(簡直鼓勵孩子違反,中華民國刑法227條規定禁止與16歲,以保護青少年兒童) 難怪現在孩子價值偏差混亂隨便。這樣子的性交教育越教,孩子懷孕性病性侵越多! 親子天下,何至變成殘害青少年健康的幫兇? https://kairos.news/97953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這議題讓台灣的撕裂感加深,也令人心痛,但我想大家都是關愛著孩子們的家長們,也都期望孩子們學習彼此尊重,不論對方的性傾向,能接納尊重,但,對於,教育現況假性平法之名,強制推動性別平等議題下,已使幼兒園出現連家長也害羞的不適切教材繪本,在某國小三年級教孩子男男性行為,及在國中教科書鼓勵孩子做情慾探索等種種情況,已經偏離所謂的尊重, 目前釋憲案已通過, 若愛家公投票數未過500萬票以上,或挺同公投票遠超過愛家公投票時, 性平教育法的強制執行的力道可想而知, 而當孩子對自我性別疑惑時,會被導向哪? 這是家長可放心的國民教育嗎? 這是我們真需思考的,所謂的同志教育,真的只是單純的平等尊重嗎? 而被這樣教育或立法政策環境犧牲的孩子,又有誰來為他們喊冤? 面對網路上對愛家提案的曲解與抹黑,感到難過,身為一位母親,卻連這樣的難過都可能再被貼上恐同的標籤,覺得心好累,大家都辛苦了 https://www.facebook.com/100254986986679/videos/2152217388326978/ 國外已通過同婚案後,他們回頭探討,同志教育對孩子是愛還是傷害? 這也是我們可以一起思考的
    1 人回報2 則回應6 年前
  • 必看,內有影片! 2022年9月29日,眾議院民主黨人全票通過孩子變性不需要父母知情的惡法! 20221004 https://mp.weixin.qq.com/s/UENtdsrdAtzco4nu7WdnJA 看看做變性手術醫生(她自己也是變性人)的自由派口號 再看看極左瘋狂的加州對此法案(《心理健康議案》)的擁抱且提前實施!… 內容:加利福尼亞州的醫生現在可以不經父母同意對其他州的兒童進行 "性別轉換” 手術! 父母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孩子在他們長大到可以投票之前(18歲)所犯下的永久性錯誤! 現在美國的公立學校已經幾乎完全被激進分子掌控,成了民主黨的囊中之物。他們毫不掩飾地用荒誕不經卻聽起來新鮮刺激的性教育(健康教育)課程來欺騙、引誘尚未涉世的孩子,試圖在一個封閉環境中,將邪惡的LGBTQ 理念灌輸給我們的下一代,並在家長們不知情的情況下,以”心理健康服務“ 為幌子,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給學生施加精神壓力,迫使心理尚未成熟孩子們違心地接受他們杜撰出來的”自認性別“,進而接受他們安排的“青春期發育阻斷劑”,乃至手術變性,從而永遠無法擁有正常人的生活- 公立學校已經成了殘害青少年的屠宰場!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2021 年 6 月 14 日 不讓您的孩子接種 COVID 疫苗的十大理由 https://childrenshealthdefense.org/child-health-topics/known-culprit/vaccines-culprit/top-ten-reasons-not-to-let-your-child-get-a-covid-shot/ 鏈接已復制 CDC 的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在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支持該決定的情況下,一致投票決定聯合接種 COVID-19 和流感疫苗。下載PDF 2021 年 5 月 10 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將輝瑞/BioNTech COVID-19 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EUA) 延長至 12 至 15 歲的青少年,修訂了 EUA(於 2020 年 12 月 11 日發布) ) 授權為 16 歲及以上的個人注射。Moderna 表示,它計劃要求將類似的 EUA 擴展到 12-17 歲的兒童,以用於其 COVID 疫苗,強生/楊森正在該年齡段進行臨床試驗。在為輝瑞公司開綠燈時,FDA 選擇忽略以下事實,所有這些事實都清楚地表明,為兒童和青少年接種 COVID-19 疫苗在醫學上是站不住腳的,也是不道德的。 美國兒童感染 COVID-19 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1。截至 2021 年 5 月 29 日,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將366名 0-18 歲兒童的死亡歸因於 COVID,佔 7400 萬兒童人口中的2人,死亡率為 0.00049%。作為 1-17 歲兒童的死因,COVID-19排在傷害、自殺、癌症、兇殺、先天性異常、心髒病、流感、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腦血管病之後。1從 2020 年 2 月到 2021 年 2 月中旬,29,094 名兒童(0-14 歲)和 36,900 名青少年和青年(15-24 歲)死於COVID-19 以外的其他原因。3兒童患嚴重 COVID 疾病的風險微乎其微,這可以從 CDC在描述其他年齡組的 COVID 感染、住院和死亡風險時使用 5-17 歲兒童作為其參照組(風險最低的組)來證明。4知情醫生爭辯說,“即使是少數兒童也不應該因為對他們沒有危險的疾病進行大規模接種而受到威脅。” 5 COVID疫苗是實驗性的。正如 FDA 在其 COVID 疫苗情況說明書中明確指出的那樣,在 EUA 狀態下管理的疫苗未經 FDA 批准,並且“沒有經過與FDA 批准或批准的產品相同類型的審查”。6,7 COVID 注射依賴於實驗性疫苗技術;8有問題的成分,如聚乙二醇(PEG) 9和聚山梨醇酯 80;10 個 脂質納米顆粒很容易被大腦吸收;11和其他未經證實的疫苗科學。此外,儘管代理 FDA 負責人珍妮特伍德科克保證父母“該機構對所有可用數據進行了嚴格和徹底的審查”,12 尚未對毒性、致癌性、胎兒和生殖風險或其他重要安全方面進行研究。13 與疾病相比,實驗性 COVID 疫苗對兒童的危害要大得多。在 EUA 擴大到 12-15 歲之前,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 (VAERS) 顯示,在接種輝瑞或 Moderna 疫苗的 15 歲兒童中有兩人死亡。這些青少年可能已經參加了臨床試驗,因為當時他們不可能合法地接種疫苗。輝瑞的臨床試驗疫苗組中約有 1,000 名 12-15 歲的青少年(與 Moderna 的試驗中的人數大致相同),該年齡組中任一疫苗接種後的死亡率可能約為 0.1%(2,000 分之二)——高出 200 多倍高於 COVID-19 的死亡率。 青少年報告了嚴重的 COVID 疫苗傷害,包括心臟問題和死亡。從 5 月 14 日到 5 月 21 日,12-17 歲年齡組的 COVID 疫苗傷害報告幾乎翻了兩番,不良事件從 943 起增加到 3,449 起,其中包括 58 起被評為嚴重的傷害。14下週,該年齡組的 COVID 疫苗傷害總數又增加了 37%,達到4,750 人,15 人包括209 人重傷和5 人因心臟驟停而死亡。16,17 6 月發表在Pediatrics 上的一項研究記錄了 7 名青少年在接受第二次輝瑞注射後的四天內因心臟炎症住院。18青少年還患有血栓和格林-巴利綜合徵。19,20一名 17 歲的猶他州運動員在接受第一次輝瑞注射後一天大腦中出現了血栓。21 “不能排除 COVID 疫苗的長期不良反應,包括生殖影響”。醫生警告說,“目前尚未發現的長期不良影響,包括對生長、生殖系統或生育能力的影響”的可能性。5在輝瑞和 Moderna 疫苗接種後,已經記錄了令人擔憂的生殖影響。CDC 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12.7% 的接種過 COVID 疫苗的孕婦因流產或死產而失去嬰兒(幾乎是八分之一的女性)。22此外,724 名活產嬰兒中有 99 名(13.7%)有不利的出生結果,例如早產、小於胎齡或“主要先天性異常”。反之,有沒有證據表明兒童需要擔心 COVID-19 疾病的長期影響。1對於生活在他們面前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COVID 疫苗對未來生育的潛在影響令人擔憂,特別是考慮到“可能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才能觀察到明顯數量的接種後不孕症病例” 。” 23 接種 COVID 疫苗的兒童將面臨大多數成年人不會面臨的額外風險:同時接種多種疫苗。輝瑞表示,“沒有關于輝瑞-BioNTech COVID-19 疫苗與其他疫苗聯合給藥的信息。” 6 CDC 也承認,它不知道反應原性(身體對疫苗接種的炎症反應)是否會隨著疫苗的共同給藥而增加。24儘管如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允許醫療保健提供者“不考慮時間”來管理 COVID 疫苗和其他兒童和青少年疫苗。25考慮 CDC疫苗計劃對於青少年來說,這意味著一個 12 歲的孩子可以在接種流感、人乳頭瘤病毒 (HPV)、腦膜炎球菌和 Tdap(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疫苗的同一天接種實驗性 COVID 疫苗。26如果FDA擴大了其對EUA仍然年輕群體,孩子們可以有更多的注射單醫生的訪問期間裝起來,特別是如果醫生推“的追趕,因為在大流行失約的”預防接種。27獲得許可的兒童和青少年疫苗的包裝說明書已經列出了近400 種可能的不良事件,包括死亡。28醫學研究所警告從未對“整個[兒童疫苗]計劃的關鍵要素——接種疫苗的數量、頻率、時間、順序和年齡”進行系統研究,29全球疫苗專家分享了這一觀點(儘管不情願)在 2019年12 月的世界衛生組織 (WHO) 會議上。30 政府官員表示,他們願意踐踏父母的權利和保護兒童的能力。大約一半的家長在 4 月份的一項民意調查中表示,他們“肯定”不會讓孩子接種 COVID 疫苗,或者計劃觀望;另有 18% 的人只在學校需要時才允許接種疫苗。31為了規避獲得父母同意的障礙,32越來越多的州和司法管轄區聲稱給予醫療保健提供者和醫療實踐迴旋餘地,以免除父母對 COVID 疫苗的同意要求,33儘管注射處於研究狀態。34目前,這些包括哥倫比亞特區(11 歲及以上);35 北卡羅來納州(12 歲及以上);36 阿拉巴馬州、俄勒岡州和田納西州(14 或 15 歲及以上);37-39 南卡羅來納州(16 歲及以上);40和愛荷華州(由供應商自行決定)。33這是對父母權利的非同尋常的剝奪,並使兒童處於危險之中。 承諾兒童和青少年恢復“正常”是強制性的。FDA 專員Janet Woodcock、CDC 主任Rochelle Walensky和輝瑞公司首席執行官Albert Bourla 向年輕人承諾,接種 COVID 疫苗是他們恢復“正常感”和“更快恢復社交活動”的門票。12, 41, 42這些承諾正在誘使社會飢餓的青少年——他們在發育上無法公平權衡風險和收益——向父母告誡他們要注射,甚至考慮在未經父母許可的情況下接種疫苗。40, 43 60 萬 12 至 15 歲的年輕人接受了 COVID 注射在EUA 擴展的第一周內。44 疫苗製造商誇大了他們的 COVID 注射劑對成人和兒童的作用。COVID 疫苗並非旨在阻止冠狀病毒傳播。45因此,疫苗報告的“有效性”僅與註射劑減輕症狀嚴重程度的能力有關。46此外,除非掌握相對風險和絕對風險之間的主要區別,否則無法有意義地理解有效性。47僅報告相對風險,輝瑞宣布其註射劑對 12 至 15 歲兒童“ 100% 有效” 42基於對2,260 名年輕青少年的試驗安慰劑組有 18 例 COVID-19(疫苗組為 0 例)。48這些數字相當於絕對風險49的“微不足道”降低了 1.59%(18 除以安慰劑組的 1,129 名青少年)。當研究人員不報告絕對風險降低,“報告偏倚介紹,這會影響疫苗效力的解釋” 50 -raising有關研究者的意圖和完整性的問題。家長還應該記住,根據獨立分析,輝瑞通過排除數千名與 COVID 症狀相同但未通過 PCR 檢測證實的參與者,篡改了其對成人的臨床試驗有效性結果。51需要訪問“完整的數據集和獨立的審查和分析” 50來評估類似的手法是否可能對青少年產生了神奇的“100% 有效”結果。 2021 年的 COVID 疫苗只是一個開始。大多數父母和青少年並沒有意識到現在接受一到兩次 COVID 注射並不是故事的結束。COVID加強注射已經在醞釀之中——引入了復發性和累積性風險的前景。52熟悉已經很繁重的兒童疫苗計劃的父母可以證明,對兒童的疫苗需求似乎只會朝著一個方向發展——向上——而兒童的健康狀況則繼續沿著令人擔憂的下坡軌跡。
    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一個快破產的台灣健保,現在蔡政府居然想要愛心普照全世界,外國人只要願意來台二年接受愛滋病治療,後面全由健保局買單了。全球的愛滋病患, 如果要老死定居在台灣,台灣的健保給你們靠, 免費的啦,只有付那少少的部份負擔, 形同免費治療。 我們的疾管署花費龐大照顧本國籍愛滋病患,每年投入的醫藥費用,平均每位16萬元(有此一說35萬元),前二年動用的是公教預算,完全免費治療。 本國籍愛滋病患二年後以健保支付愛滋用藥。 2005年疾管署官員敢說此事實的勇氣令人感佩!當年疾管署推算,到2016年如果沒有積極作為,將會有2,4638人感染愛滋病,這會是一場耗費掉大量社會經濟成本的愛滋浩劫。結果台灣在2009年後,政府真的沒有積極作為,直至去年年底竟有3,3428人感染5,比預估還多了8790人。十年前疾管署的「謠言」已成事實。 2014年中央社報導說,疾管署負擔的愛滋醫療費已經嚴重排擠其他預算,甚至連兒童四合一疫苗都快買不起了。因此由去年起,疾管署規劃愛滋患者服藥兩年後的費用全推給健保給付67。然而,當有一天健保署無法負擔時,要推給誰呢?資料來源:疾病管制局2017年1月4日製表 當年的疾管署官員有擔當,敢要求政府成立跨部門防治小組,敢直言肛交是危險的性行為,更呼籲教育部要重視健康的兩性觀及安全性教育,避免青少年受愛滋病的摧殘。2005年本是台灣愛滋感染人數的顛峰期,在大力宣導下,感染人數逐年下降,到2009年時已降低五成。但是,由2010年起,感染人數又開始躍升。特別15-24歲的年輕族群竟佔感染人數三成,光是去年就有697位感染,其中近九成是因男男性行為傳染。這是現任疾管署官員失職,還是教育部積極推廣同志養成教育所致呢? 2005年疾管署官員指出,通報的愛滋感染人數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實際的感染人數是通報人數的五倍,因此政府若再沒有積極作為,到2021年,台灣在醫療成本、社會成本、生產力上的有形總損失將上達2兆,帶來如海嘯般的衝擊,造成整體國力的嚴重下降。 問題是~台灣健保的神奇愛心大傘,可以撐起收納全球數以千萬計的愛滋大軍嗎? 台灣艾滋病醫藥生產商-宇昌生技(現改名上櫃為中裕製藥),是蔡英文創立,蔡家人投資,台灣未來艾滋病患越多,該公司越賺錢。所以綠政府目前大力推動同志婚姻合法化,給予艾滋病患健保,對全球艾滋病患造成吸引力,這就是目前這些政策的幕後原因。
    1 人回報3 則回應6 年前
  • [政治正確並且選票正確] 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那群人要反對同性婚姻入法? 同志運動是一種性權運動,強調各種性行為傾向是人權(包含雜交,多P,同性、異性、跨性別、跨物種。。。。),所以他們要爭取這些行為的合理化(被社會接受=不歧視)、及合法性,並且要得到國家經費的補助(如變性手術、墮胎、愛滋全額給付)甚至要政府全力推廣這樣的文化,所以其實早在89年他們就開始訓練同志文化的講師,在93年的時候修改二性平等教育法為性別平等教育法,以順利導入民間同運社團進入教育體系。 利用小孩對性的無知和好奇,鼓勵小孩從小性探索,然後在小孩青春期的尷尬不適應的心情下,鼓勵小孩能選擇自己的性別(多元性向),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年青人被誤導,以為自己是同性戀。甚至小孩在學校流行作同性戀,不是同性戀就跟不上流行;到大學的時候,性相關社團除了教各種性關係,性技巧,還鼓勵這些人娛樂性用藥(也就是毒品); 政府被同運滲透,不僅是課程由同運團體介入設計,補助同運團體進入學校,和舉辦各種性愛講座(12歲也能參加);政府在醫療政策。毒品法規也都配合放寬。 現在透過同性婚姻入法,主要目的當一個國家承認同性婚姻的時候,所有政策都要配合。 簡單說同運團體利用同性戀朋友推同性婚姻是個假議題,真正的目的是在推動同志文化。 未來還會訂一個歧視法,讓人民連說不的權利都沒有。 可憐的是我們的孩子,因為還不懂,就因為性而迷失。有些迷失在性別認同;但更糟的是他們不快樂。痛苦,卻不知道為什麼,也找不到幸福的道路。 http://www.itw999.tw/wrgender1a.php?news_id=1278 http://www.itw999.tw/aboutme.php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同性婚姻對家庭、子女及社會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本文以西方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為根據,分別從「家庭結構」、「子女福祉」、「社會秩序」,說明同性婚姻對家庭、子女及社會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 壹、家庭結構 一、母性相妒相爭,不利養育孩童與雙方關係。 有些研究發現,單一性別之兩個人在家庭結構上發揮的角色,互補功能比較低。例如女同志的婚姻讓兩個母親養育孩子,卻造成兩個母親彼此嫉妒競爭(Chrisp, 2001;Gartrell at al., 2000),基於母性特質照顧孩子卻衍生出競爭關係,是同志家庭無法穩固的原因之一。 二、子女缺少兩性平衡之角色典範。 研究顯示異性戀父母家庭的孩童,所表現的性別差異比同志家庭的孩童來得明顯。而且研究顯示女同志家庭的男孩,因缺乏男性角色模範,而比其他種類家庭(男同志家庭、單親家庭……)的男孩更少表現男子氣概,反而因耳濡目染而出現女性特質(Goldberg, Kashy,& Smith, 2012),這是同志家庭無法兼顧男女平衡結構的結果。 三、同志彼此忠誠度不夠,難委身於長期關係,家庭結構脆弱。 同志的感情關係不穩定,進入婚姻後,家庭結構也比較脆弱。研究顯示孩子在穩定的婚姻關係下成長比較好(Brown, 2004),不穩定與不確定的家庭會傷害孩子(Cherlin, 2009)。2003-2004年Gay/Lesbian Consumer Online Census網路問卷調查7,862名同志,其中42%的同志承諾關係(結婚或同居)維持不足四年,71%不到八年,只有9%超過16年(關啟文,2013)。造成同志伴侶穩定度不高的原因,可能是同性伴侶的關係不受家庭、文化及制度支持,退出關係時也沒有阻礙(Biblarz & Stacey, 2010),形成合則來、不合則去的現象。 貳、子女福祉 一、同志婚姻關係不穩,導致收養子女的學業表現不佳。 研究發現在數學方面,同志婚姻收養的孩子比起異性父母家庭的孩子,成績比較差。很多研究也確實顯示同志、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孩子,表現不如父母關係穩定的孩子。但是這並不是因為家庭結構的關係,而是因為家庭的分裂、不穩定與改變,很容易影響孩子學業表現(Potter, 2012)。此外,Regnerus(2012)訪談2988名18-39歲的年輕人,將受訪者分成八種家庭類型,就40項與社會、情感及人際關係相關的項目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異性戀雙親家庭養育的子女在不同方面皆呈現較好的結果,女同志家庭的子女在許多項目上是八種家庭類型中結果最差的。 二、同性父母潛移默化其子女開放同性關係。 研究指出,6位由女同志所養育的成人子女(5女1男)表示自己跟同性有過性關係,而由異性戀母親所養育的成人子女則沒有。而且女同志所養育的女兒,對同性戀行為很開放(引自Gartrell, Bos, & Goldberg, 2011)。研究顯示,女同志父母對於子女的性別角色,比異性戀父母更開放(Fulcher et al, 2008;引自Goldberg, Kashy, & Smith, 2012),因為同志比較不會用社會刻板印象規範孩子。如Fulcher、Sutfgin與Patterson (2008)研究得到的結論,父母的態度與行為比父母本身的性傾向,在孩子的性別發展上具有更大影響力(引自Tasker, 2010)。我個人以為,同志婚姻的結構只有單一性別,子女比較少均衡學習男女兩性角色的機會,所以孩子的人際關係,有可能比較拘泥於同性之間。 三、同性父母影響子女認定其性別傾向。 Regnerus(2012)訪談2988名成人子女,發現女同志家庭的子女(介於18-39歲)比較少認為自己是異性戀(69%,所有類型中最低),男同志家庭的子女為第二低(71%),原生雙親家庭之成人子女則有九成(90%)認定自己是異性戀者。甚至同志家庭養育的女兒在性伴侶(不分男女)數量,都比異性戀雙親家庭的女兒多。由此可知無論是成人子女、或青少年子女,同性父母對於子女認定其性別傾向,均具重要影響力! 參、社會秩序 一、同志家庭子女受到不當性接觸比例偏高。 根據Regnerus(2012)的研究, 23%的女同志家庭子女表示有被父母或照顧者以性的方式碰觸、強迫碰觸,或強迫發生性關係;同樣的事情在異性戀雙親家庭中只有2%。31%女同志家庭的女兒表示與父母或照顧者,有過性接觸或遭受性侵;異性戀家庭的女兒是3%。更誇張的是有48%女同志家庭的女兒及52%男同志家庭的女兒表示,曾經被強迫發生性行為!這似乎跟同志性生活比較複雜有關,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我認為不該讓同志藉由收養等方式養育兒女! 二、同志家庭之子女較常有不良或犯罪行為。 依據Regnerus(2012)的研究成果,同志家庭的子女有比較多抽菸情況、比較常被逮捕,同時也犯下比較多的罪,妨礙社會治安。以上所有的研究都顯示同志家庭環境不利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三、女同志家庭之女兒成為雙性戀的機率較高。 Gartrell、Bos與Goldberg (2011)研究發現在女同志家庭中,青少女比起青少年更加明顯認定自己是雙性戀。而在同志家庭長大的青少女比起異性戀雙親的青少女,更可能跟同性發生性行為、使用緊急的避孕措施。可見在女同志家庭成長很可能使年輕人罹患性病的狀況惡化,非婚生子墮胎狀況增加,並且加速性氾濫,有害社會善良風俗。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一、截至 目前為止, 嚴謹的科學、醫學研究告訴我們: 同性『性傾向』 非『天生』的 ,不是不能改變的; 男女有別,才是『天生』的。只有讓全身的細胞全換掉,才能夠真正做到『換性別』。 二、特例: (1)生理疾病: 有些人因『基因』及『荷爾蒙』的生理異常,才有所謂的 a》雙性人,《有 卵巢跟睪丸》2,300萬人中,約佔277人 b》女《男》體而有男《女》性特徵 。 2,300萬人中,約佔4,140人。 《 以台灣為例》 (2) 心理疾病: 有3%的7歲男孩及5%的7歲女孩會有跨性別的傾向,但是如果用堅定的態度輔導他們,他們是會回歸正常的,到青春期以後不會持續 。如果你鼓勵他《她》去變性, 同性性傾向會增多。 三、同性戀的人 :自殺率提高、 適應有障礙 、憂鬱、用藥的情形出現。 四、變 性的誤解: 只要我把生殖器切掉,就代表我是變性 ,那是錯的! 五、 同性戀不是天生的;男女有別才是天生的 。 男女性『有清楚的界線』 、『生理特質』。 除非 你把全身的『細胞』全部換掉,才算換性成功 ,但是細胞 還是會告訴你 :你是有性別的, 小到一個細胞的層次, 它運作的模式 及『男女用藥』的數量及限制是不同的、『疾病的罹患』的傾向也是不同的。如: 帕金森症、自閉症、上癮、精神分裂:男比女多 。 阿茲海默症 、憂鬱、焦慮失衡 :女比男多 六、愛滋病的傳播: 1、 體液 2、 接受輸血和血液製品者 3、 母子垂直感染 4、 性行為 5、 靜脈注射 6、 濫用藥物者 7、 共用針頭及注射器 七、愛滋病不適合捐血,原因是它有: 1》潛伏期【快則半年,慢則10年或更久】 ,是病患感染愛滋病毒到發病的這段期間, 用藥治療可以延緩發病 延長潛伏期。 2》空窗期: 指感染愛滋病後,到可以被檢查出來的這一段時間,通常要6到12週才能驗出。如果想要一週內驗出,要自費花15,000元 。這個時候,病患體內的愛滋病毒數量最多、傳染力強,可以傳染愛滋病給其他人 。 九、愛滋病菌聚集在人的『精液』、『腦液』。 十、 截至2018年8月底統計 ,台灣【愛滋病】有30,478人感染 ,發病17,705人 ,6,309人死亡。 十一、 國人愛滋病歷中,八成來自男男危險性行為 。愛滋病人健保給付一年要34萬,一生花掉納稅人超過1,400萬元。 台灣健保2012年花在愛滋病治療26億元,2016年增至38 億元,其他併發症、傳染病的治療還不包括在內。 愛滋病健保除了大量醫藥支付外, 危害 病患 一生的健康是不可承受的嚴重後果。 十二、『愛家公投 』沒違法、沒違憲,是更完美的政策,【每一張『公投』票都算數】。切勿放棄! 、十三、沒推『公投 第三案』,會影響『人倫』稱謂,修法會花很多心力及經費。 十、同志社會運動花了20年醞釀。 他們的目的是: 1、改變 人對『婚姻』、『性關係』的價值。 2、 改變家庭『倫理』結構。 3、 突破『情慾』的道德界線【情慾是會傷己及傷人的】。 4、 利用『社會運動』結合『政治運作』以達到目標。 【打民主口號,利用政治來操作】 如繼續推動,會發展出『通姦除罪化』。 、他們抹黑基督徒,說:他們拒絕小孩接受『性教育』,其實他們推動的不是『婚姻價值』,而是『解放的倫理價值觀』。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