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年前
([)高血壓的傷害(])(!)(!)(!)

血壓過高,會對血管 造成傷害。可以分為直接傷 害和間接傷害兩種。直接傷 害是血管本身長期暴露在過 高的壓力下,一方面管壁漸 漸增厚,失去了彈性,較易 折裂,一方面管腔變窄,血 流減少。間接傷害是高血壓 會使血管壁的內皮細胞受 損,如果再合併有糖尿病 血脂肪過高,抽煙,或體質 的關係,脂肪會沈積在管壁 ,的內皮下層,形成粥狀硬化塊,造成血流減少,甚至完
全塞住血管,使得下游的組織壞死。就是所謂的【梗塞】 因此([)高血壓的傷害是全身性 的,最明顯受損的器官是腦 部、心臟、視網膜、腎臟以 及大動脈和股動脈。造成的 疾病包括中風、心絞痛、心 肌梗塞、心臟衰竭、視網膜 出血剝離、尿毒症、剝離性 動脈瘤、間歇性跛行等等 往往一位病患同時合併有不 同程度的數種疾病,而增加 治療上的困難(])(!) http://www.tyhs.com.tw/know01-A/2.htm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主動脈剝離如何預防? 台灣全方位藝人黃鴻升幾天前因主動脈剝離猝死家中,享年36歲。很多人對這凶險的疾病感到陌生,而且我看到醫學界對這病的成因與預防未加著墨,所以,我就來談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主動脈剝離是極危險的疾病,死亡率極高。統計發現,它和高血壓、老年、馬凡氏症(一種結締組織疾病)、抽煙,有關係。西藥治療除了開刀和降血壓之外,沒什麼好方法。而且預後不佳。 但是,從我的角度來看,問題就出在結締組織脆弱,講白一點,就是維生素C攝取不足。抽菸、壓力、老年,都會造成腎上腺荷爾蒙過度分泌,因此大量耗損體內維生素C(因為腎上腺荷爾蒙的製造需要維生素C)。所以,看似多重原因,其實只有一個原因。 不管成因、預防、保養,都應該大量補足維生素C、膠原胜肽,以強化體內結締組織,使之不容易破裂。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維生素C缺乏,會導致結締組織脆弱。這是我在著作、演講、診間,一再教育與宣導的概念。 舉凡容易流鼻血、眼白出血、靜脈曲張、消化道黏膜脆弱、痔瘡、血管硬化、間歇性跛行、主動脈剝離、、、等等,這些發生在結締組織(血管、黏膜、肌腱、韌帶)的疾病,整個治療的方向就是要圍繞在強化結締組織,尤其首重維生素C和生物類黃酮的補充。光吃蔬果補C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大劑量。最好要搭配槲黃素和hesperidin。當然舒壓和補眠也是必要的,不然腎上腺還在耗損維生素C。 至於高血壓,那是果,不是因。我在「健檢做完,然後呢?」第三章一再強調,高血壓是末梢循環不良或血管失去彈性所造成,所以絕大部分的降血壓藥物治標不治本,根本沒有處理真正的病因,而且還可能衍生一連串副作用。 王唯工教授「氣的樂章」書中很清楚提出,血液循環不是靠心臟打出多少血或製造多大的血壓,而是靠「共振」!就是心臟把血打到主動脈弓,讓主動脈壁產生共振,就像打鼓一樣,這個共振波就可以把血送得很遠。不然,光以流體力學的原理,大象、鯨魚、恐龍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心臟收縮打出的血壓,送不了很遠。 注意,主動脈「弓」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讓血管180度大轉彎,好讓血打在血管壁上,產生共振。沒有一本生理學教科書可以解釋心臟送出的血,幹嘛要大轉彎,只有王唯工可以解釋。 我認為王唯工教授的這個發現非常重要,應該得諾貝爾獎,但好像主流醫學沒人重視這件事情。 回到主動脈剝離這個問題,為什麼血壓會高呢?很可能就是主動脈血管失去彈性,所以心臟只好代償性地打出更高的血壓,希望可以把血液送到末梢。但這僵硬、已失去彈性的血管壁哪能承受這樣的血壓呢?於是就有了裂痕或漏洞,血就跑進去,形成假腔,最後就剝離,然後就爆裂、堵塞,一命嗚呼。 所以,血壓不是重點,但目前主流療法卻避重就輕,放者結締組織問題不管,唯一的內科治療方法就是降血壓,以防血壓過高而衝破血管,但失去彈性的血管呢? 老化的橡皮水管不能還原,但人體卻可自行修復,只要你給他足夠的原料與環境的話。 修復結締組織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牽扯到至少一百種疾病。靠的就是維生素C,但藥廠卻很不喜歡維生素C,因為如果這堆疾病這麼容易治療,大家就不吃藥了!
    1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凃老師傳來: 這幾天氣溫驟降,晚上會很冷,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朋友,或是上了年紀的長者,請要多多注意生活起居,做好保暖,以免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憾事和傷害。 1. 睡前一小時喝200-300cc溫開水,一方面溫灸身體,同時補充睡眠期間從呼吸和皮膚流失蒸散的水分(睡眠8小時身體會流失大約350-450cc 的水分,這就是為什麼每天早上起床,體重會減輕大約0.5公斤的原因) 才不會造成血液越接近清晨就越濃稠(血液濃稠,血壓會升高),容易造成中風。 2. 清晨起床,要稍微賴床,起身動作要慢,請不要快速離開溫暖的被窩。先拉開腳部的棉被約20秒,再掀開頭頸部棉被20 秒後(讓腳步/頸部接收高溫差訊息>自律神經系統就會緩緩調整動脈血管的張力素…..),身體緩緩坐起停20秒,轉身雙腳垂到地板再停20秒(如果快速起立,因為重力的關係,腦部會瞬間缺血(這就是姿態性低血壓) ; 身體系統為了避免主人因腦部缺血而暈眩跌跤,必須以飛快速度收縮通往腦部的頸動脈等等大小血管,瞬間升高血壓,因此可能引發腦血管爆裂中風…..這是很多人清晨中風的主因。 然後起身走動。這樣大致就能避免晨起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憾事。 簡要說明如上,祝福大家 ~健康平安,溫馨好眠 ~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7/21/2021 Dr. Charles Hoffe: mRNA 疫苗 * 一支莫德納疫苗裡有40 trillion的mRNA包裹在脂肪裡(以利於被人體細胞吸收),打到身體裡後,研究顯示有3/4的mRN A,也就是30 trillion跑到身體其他部位,而不是(像傳統疫苗)待在手臂上 * 這些mRNA隨著血液流動,一直走到血管最末端,也就是那些細小的微血管,脂肪球被細胞吸收後破裂,RNA開始根據基因食譜製造很多的棘蛋白 * 血管壁的細胞充滿了突出的棘蛋白,身體偵測到這個不存在於人體內的棘蛋白物質,開始製造抗體,這是疫苗的目的 * 問題在於:抗體和外來物的對抗本來應該在病毒身上,現在卻是在血管壁細胞上,血栓的形成是無可避免的 * 血管原本應該是很通暢,讓血液順利流過,但是現在血管壁上都是棘蛋白的突出物,體內白細胞在血管壁上作戰,造成血管壁出血,血小板負責止血,在血管壁上聚集來止住血管壁出血,因此血栓的形成是無可避免的 * 媒體上報導說血栓的形成是很少見的,那些死亡的人是透過CT Scan看見的血栓。但是我所說的血栓卻是CT Scan也看不見的,他們是發生在極細小的毛細血管裡 * 要偵測到這些毛細血管的血栓,必須用一種測試(D Dimer Test)去偵測所有血管的血栓狀況,我現在正在用這個方式來為我的病人偵測新的血栓部位,這個測試專門檢測新的血栓,而不是舊的血栓 *到目前為止,我發現62%的病人有血栓。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打過疫苗身上都有血栓的情況,但是他們自己卻不知道。 * 最令人擔憂的是,當血栓發生在心臟、腦部、脊椎、和肺部,這些器官上的血管組織遭到破壞是無法復原的(不像肝臟或腎臟等器官可以重建、復原到相當良好的狀況) * 我有六個病人,他們反應自己經常有呼吸困難的症狀,有個病患過去可以走兩英里的路來看醫生,現在只能走1/4英里,狀況持續五個月了。 * 而呼吸困難的原因是因為肺部有幾千條的血管阻塞了。心臟為了讓足夠的血液通過肺部血管,試圖製造更多血液,卻造成了肺部血壓過高(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 糟糕的是,有肺部血壓過高問題的人,右半邊心臟會衰竭導致他們通常在三年內死去 * 例如一些年輕人的案例,打過疫苗後造成心肌炎,也就是心臟受到永久性的破壞,不管傷害多微小,他們的心臟都無法恢復到原來的狀態,讓他們想做原本可以做的事 * 每一次成功的注射,傷害就會累積更多,因為更多的血栓在毛細血管中形成 https://www.brighteon.com/ddd4c977-9b9c-4cf2-a8c1-32b536444ab7
    6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糖尿病的飲食問題 1. 一旦被診斷出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馬上就面臨飲食的重大限制,醫生、營養師、護理師不斷提醒要限制食物種類,還要限制卡路里(熱量),以防飯後血糖上升。這樣的飲食限制真的能改善疾病嗎? 食物必須有足夠的熱量提供身體重要器官,包括:腦、心、血管、肺、肝、腎等,24小時不停工作,心臟及血管壁收縮需要血液提供氧氣,鈣,葡萄糖產生ATP,做為基礎(靜態)及工作(動態)消耗。胰島細胞本身也需要氨基酸、葡萄糖養份來製造及分泌胰島素及昇糖激素。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原本的心(血管)肺功能差,加上高血糖血液黏稠,需要更大的心血管動能來推動血流,所以至少要正常的飯量才足以應付。目前的治療模式,一味降低能量攝取,必定造成器官營養不良,所以病人會覺得虛弱,飢餓。無力運動,或運動時容易昏倒。低血糖還會反彈成高血糖,使得血糖高低起伏不穩定。 2. 另一方面,病患或家屬會到處打聽,吃什麼可以降血糖,(或是抗癌,減重),不去深入了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以及食物的特性,吃了這些食物或許可能短時間改善血糖值,但可以治好糖尿病嗎? 有些能夠降血糖的食物,其作用的方式可能是促進血液循環,而非促進胰島素分泌。而號稱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的食物,不一定能促進胰島素製造,可能造成浪費性的分泌,經過一段時間,beta 細胞的胰島素枯竭,又變回原來的高血糖值。 **治療糖尿病的根本問題在於吃進去食物的養份,能否優先順利送達腦部及內臟(非胰島素調控),維持器官活性,靠心、肺及血管的動力。多餘的能否順利儲存(胰島素所調控),改善肥胖水腫,才有儲存養份的空間。 3. 事實上,虛胖水腫引起第二型糖尿病的的人,原本錯誤的飲食方式要改正: (a) 油膩,黏稠(奶茶,牛奶,乳化劑,反式脂肪酸),造成微血管淤積阻塞,人造奶油無法分解,阻塞最嚴重。 (b) 高糖 (如含糖飲料),高鹽 (如泡麵),醃漬食品,造成滲透壓,引發水腫,高糖還會消耗胰島素,造成胰島細胞枯竭。 (c) 冰涼飲料,降低血流動力。冰涼加油膩,容易凝結脂肪,阻塞血管。冰涼加牛奶,易渾濁沉澱,並造成結石。 (d) 煙熏,燒烤,油炸食物,產生自由基,傷害腸道及胰島細胞。 (e) 菸酒傷害血管壁,容易卡污阻塞,以及降低血流動力。 第二型糖尿病病患的血管多半淤積阻塞,需要更多能量及肺臟提供氧氣,幫助心血管收縮,推動黏稠血液以及對抗微血管阻塞的阻力。所以限制熱量的錯誤 https://www.facebook.com/DiabeticResearch/posts/1819582774994122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普及一下:南極磷蝦油一粒=50粒魚油+15粒蝦清素+10粒軟磷脂的功效!具有強大的降血脂功效! 預防及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腦堵!零售價168元, 會員價99元。送父母就送健康! 爲了健康,好產品一定要使用起來,給自己的內臟器官清洗排毒。磷蝦油真正的血管清道夫! 南極磷蝦的蘊藏量十分驚人,南極磷蝦營養價值極高,它是目前爲止,被人們發現的蛋白質較高的生物,蛋白質含量能達到50%以上,除此之外,南極磷蝦還含有極爲豐富的人體組織所必需的氨基酸和維生素答: 【產品配料】: 磷蝦油、明膠、甘油、食用葡萄糖、水、果糖糖漿。 【注意事項】: 本品不可代替藥物。 【產品規格】: 60粒/瓶. 【成分簡介】: 1 、 歐米伽 — 3EPA 、 DHA 人體必需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身合成,需從外界攝取。 2、磷脂—軟磷脂、腦磷脂 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細胞健康有活力的重要保障。可乳化清理、運輸血管中多餘的脂肪。 3、蝦青素 自然界能穿透血腦屏障的類胡蘿蔔素,自然界較強的天然抗氧化劑,具有超強的消除自由基、抗衰老的功效。 4、維生素 南極磷蝦油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E和類黃酮等活性物質。 磷蝦油軟膠囊功效與作用 綠葉紐維茲南極磷蝦油的功效是: 1.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的人士。保護心臟,降低膽固醇,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環,維護心腦血管健康 2.關節疼痛和關節炎通常是自由基導致的氧化損傷所致。蝦青素較強的抗氧化特性有助於抑制自由基,減少其對關節的氧化損害,並緩解疼痛。 3.長期飲食不當,身體脹器負擔越來越重,此人羣需要注意心腦血管的保養。南極磷蝦油中的膽固醇脂肪油親和力,可以幫助恢復肝功能。 4.可以益智健腦,提高注意力,緩解疲勞和工作壓力,增強記憶力,預防老年癡呆症。 5.促進血脂的利用率,加快脂肪代謝,還可以潤腸通便,減少腸道負擔。 磷蝦油你值得擁有! 服用功效 1. 預防心血管疾病 磷蝦油中的歐米茄-3脂肪酸能降低血壓、血脂,降低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趨勢。 2. 延緩衰老 磷蝦油中的蝦青素具有超強抗氧化特性,是維生素E了500倍,抑制自由基,延緩衰老。 3. 保護視網膜和中樞神經系統 磷蝦油能夠突破血腦屏障和細胞膜,有效的防止視網膜的氧化和感光細胞的損傷。 4. 預防糖尿病腎病的發展 磷蝦油中的蝦青素通過對抗腎小管上皮細胞的自由基,確保腎臟血流不受影響,預防糖尿病腎病的發展。 5. 增強免疫力 磷蝦油能顯著影響免疫力,在有抗原存在時,能明顯促進脾細胞產生抗體的能力。 6. 緩解運動疲勞、增強能量代謝 磷蝦油可以強化需氧代謝,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受力,迅速緩解運動疲勞。 7. 改善女性經前綜合徵 磷蝦油可以改善女性經前綜合症產生的多種不適感等。 8. 防紫外線輻射 磷蝦油對谷氨醯胺轉氨酶具有特殊作用,磷蝦油對腐胺積累的抑制作用比口服維生素A更強。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總算有人研究且具體說明-喝酒竟然對人體有15大好處? 酒,為百藥之長! 適量飲酒,好處多多哦!不信?您來瞧! 1、喝酒者能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臟慢而有力。 2、喝酒者能增強血管彈性,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3、喝酒可減少甘油三脂和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聚積,也能減少血糖轉化成甘油三脂的機會。 4、喝酒能減少血凝塊的形成,減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5、喝酒能減少人體腹部脂肪的積聚,保持人體的形體美。 6、喝酒能減少激素的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會引起動脈血管疾病。 7、喝酒能增強肌肉力量,強健腿足、筋骨,並能使關節靈活,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8、喝酒能抵抗疾病。白酒中含有的萜烯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具有抗癌症、抗病毒、抗炎症、抗氧化等活性功效。 9、喝酒可以增強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進胃腸有規律的蠕動,增加食慾,對於防治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習慣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10、喝酒可以使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清晰、靈活, 在戶外新鮮空氣中喝酒,可有效消除腦力疲勞,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11、喝酒能有效預防和減輕紫外線輻射對皮膚的損傷,抑制自由基引發的脂質過氧化;減少電腦、手機、電視等輻射對皮膚、內臟器官造成的傷害。 12、喝酒可以緩解神經肌肉緊張。當煩躁、焦慮的情緒湧向心頭時,以輕快的節奏喝酒15分鐘左右,即可緩解緊張,穩定情緒。 13、定時堅持喝酒,會消除心臟缺血性症狀或降低血壓。使人體消除疲勞,精神愉快,緩解心慌心悸。 14、酒是青春補品。能殺滅腸道寄生蟲,以及各類細菌,增進大腸蠕動,讓身體活力迸發,青春常駐。 15、喝酒有助於聯絡感情。一般情況下,喝酒的過程,也是聯絡感情、加深了解、增進友誼的過程。
    2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為甚麼退休人聚餐要安排在中午呢?晚餐與疾病知多少?尤其是60歲以上的人更要注意 晚餐四分之一的量是維持生命,四分之三的量是在維持醫生的生計! 看完後你會覺得太可怕了,晚上再也不敢貪吃了!特別是訂在晚餐的應酬! 若是在第二天起床沒有饑餓感,請把晚餐量減少一半。 千萬不要以爲隨便進食晚餐無關緊要,國內外專家研究發現,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都是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 晚餐吃錯了,疾病就會上身 ☆(晚餐與肥胖) 90%的胖子緣於晚餐吃的太好與太多,加上晚上活動量小,熱量消耗少,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肥胖就自然形成。 ☆(晚餐與糖尿病) 長期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素的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糖尿病;幷且晚餐吃太多太好,造成的肥胖也是會引發糖尿病。 ☆(晚餐與腸癌) 晚餐若吃過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産生有毒物質;加上活動量小及進入睡眠狀態中,會使得腸壁蠕動慢,延長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 ☆(晚餐與尿結石) 人的排鈣尖峰期約在餐後的4、5小時;若晚餐太晚吃,當排鈣尖峰期到來時,通常已進入睡眠中,于是尿液滯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在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長期累積就擴大形成結石。 ☆(晚餐與高血脂症) 晚餐若都是採高蛋白、高油脂、高熱量進食方式,會刺激肝臟製造低密和極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也容易上升,造成高血脂症。 ☆(晚餐與高血壓) 晚餐內容若偏葷食,加上睡眠時的血流速度减緩,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進而引起細小動脉更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易造成血壓猛然上升,也會加速全身小動脉的硬化。 ☆(晚餐與動脈硬化、心臟病) 晚餐的飲食若偏高油脂、高熱量,可引起膽固醇增高,並在動脈壁堆積起來,成爲誘發動脈硬化和心臟病的一大原因。 此外,形成動脈硬化的另一主因,就是鈣質沉積在血管內;因此晚餐的美食、飽食及太晚吃飯,都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其中原因。 ☆晚餐與脂肪肝 晚餐若吃太好太飽,血糖和脂肪酸的濃度會加速脂肪的合成,加上晚間活動量小,也會加速脂肪的轉化,造成脂肪肝。 ☆(晚餐與急性胰腺炎) 晚餐若是暴飲暴食,加上飲酒,容易誘發急性胰臟炎,甚至使人在睡眠中休克、猝死。 ☆(晚餐與腦部退化) 若長期晚餐吃太飽,睡覺時胃腸及附近的的肝膽、胰臟等器官仍在運作中,會使得腦部不能休息,並且腦部的血液供應也會不足,進而會影響腦細胞的正常代謝,加速腦部老化。 青壯年時期經常飽食的美食家,在年老後有五分之一機率會罹患失智症。 ☆(晚餐與睡眠品質) 晚餐的飽食,必然會造成胃腸、肝膽、胰臟等器官,在睡眠時仍要不斷工作,及傳訊息給大腦,使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中,造成多夢與失眠等,長期下來還會引發神經衰弱等疾病。 吃健康晚餐的五個建議 1、晚餐吃少,定量爲好,不暴飲暴食。 2、用晚餐時間約在6、 7點左右,最有益健康。 3、晚餐要多攝取素食,少吃葷食。 4、晚上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高鈣及易脹氣的食物。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小北百貨創辦人「心肌梗塞」猝逝!心肌梗塞是怎麼發生的? 作者:康健網站編輯 圖片來源:陳昱任 2017/10/25 知名連鎖批發百貨「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驚傳22日疑似因心肌梗塞在家中猝逝,享年54歲。媒體報導,家屬表示黃卜文屬三高(高血壓、血糖、血脂)族群,平日皆按時用藥,懷疑是這幾天溫差太大引發猝死。 國民健康署表示,當溫差過大時,血管很容易跟著收縮,造成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一分鐘醫學教室 心肌梗塞是怎麼發生的? 心肌梗塞 ,致病原因是供給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被血栓阻塞,瞬間導致心肌缺乏氧氣和養分而受損(見下圖),嚴重者可立即造成猝死,需要盡快動心導管手術,用支架撐開血管阻塞處,恢復血流,或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心肌梗塞的症狀包括急性胸痛、冒冷汗、暈眩、嘔吐、心律不整等。疼痛有時會散布到一側的手臂、肩、頸部、下巴、上腹部或背部,但也有人沒有明顯症狀。  「血管就像公路,心肌梗塞就像是土石流,」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妙喻,土石流的發生跟道路(血管內徑)上有沒有障礙無關,而是跟山壁(血管外壁厚度)有關,當山壁塌陷(產生血塊)、道路中斷時(血管完全堵塞),中風、心臟病就發生了。 土石流說來就來,如何事先得知?「很難,」洪惠風坦言,不過還是有預警系統可觀察,抓住幾個關鍵點: 關鍵1: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血管壁是否良好,跟年齡、遺傳、血壓、血糖、膽固醇、運動、抽菸、體重有關,當這些危險因子愈高,遇到一點點風吹草動,就容易出現土石流,發生中風、心臟病,洪惠風建議,可以利用血液算命公式,算出自己發生土石流的機率。 關鍵2:避免颳颱風 土石流最常發生在颱風天,如果算出自己的危險分數很高,就應避免颳颱風,「所謂颱風天就是生氣、太疲累、熬夜、壓力大、變天、感染或發炎,都會讓發病的危險性增高,」洪惠風建議,遇到颱風時趕緊撤村(比如有壓力時趕緊退一步),否則,就會出現盛怒後心臟病發作的慘劇。 關鍵3:喘、冒冷汗 血管壁很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出現「山崩」,聽到山洪轟轟聲時根本來不及走避,血栓的產生也如此,有些人速度很快,幾秒鐘內就心肌梗塞或停止心跳,防不勝防,但也有些人血栓產生較慢,有機會示警。 血栓產生速度較慢的人,有時候連續1~2天,甚至持續一、兩個星期身體感覺怪怪的,例如原本可爬樓梯、快走,突然運動量上不來,走一點點路就很喘,或胸口有壓迫感、冒冷汗,「簡單說,運動的耐受度突然變不好了,這是重要警訊,應趕緊就醫,」洪惠風強調。 也因此,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很重要,好處之一是,血管比較不會淤塞,另一好處是,可當作偵測指標。 如果從不運動,通常血栓很嚴重時才會出現症狀,這時就難預先防範了。 洪惠風不斷呼籲,尤其危險分數很高的人,更要有運動習慣,像是快走、慢跑、騎腳踏車等動到下肢的運動(耗氧量高),對心臟好處多多。 關鍵4:休息時也會喘、胸口悶 曾任內科加護病房主任的洪惠風提醒,心臟血管開始淤塞產生血栓或流血時,即使休息狀態也會出現胸口悶、喘的徵兆;如果是腦部血管開始流血或產生血栓,只要出現感覺或運動的問題,例如同側手腳逐漸沒有力量或暈得天旋地轉,很可能快要中風了。 不要硬撐,每分每秒都是關鍵 中西醫各有不同的徵兆預警,最後仍得交給醫生鑑別診斷;對你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只要出現疑似症狀,不要硬撐,愈早就醫愈好。 「就像消防隊接獲電話到噴出水柱的時間,要愈短愈好,」洪惠風將心肌梗塞形容為火災,如果打火兄弟在5分鐘之內抵達現場滅火(進行氣球擴張術打通血管),燒壞的區域較少,10分鐘內才到,燒壞的區域擴大,如果延誤就醫,「12小時內就會梗塞完成,就像原野整區被燒光,一輩子也回不來。」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晚餐四分之一是維持"自己的生命,四分之三是維持"醫生的生計!! 🙅太可怕了,晚上再也不敢貪吃了!特別是晚餐應酬!! 標準是:第二天起床沒有饑餓感,請把晚飯减少一半。 千萬不要以爲隨便進食晚餐無關緊要,國內外專家研究發現,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 晚餐吃錯了,小心疾病上身哦。 ☆晚餐與肥胖: 90 %的胖子緣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上晚上活動量小,熱量消耗少,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肥胖就自然形成。 ☆晚餐與糖尿病: 長期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素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糖尿病;幷且晚餐吃太多,吃太好,造成的肥胖也是會引發糖尿病。 ☆晚餐與腸癌: 晚餐若吃過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産生有毒物質;加上活動量小及進入睡眠狀態中,使得腸壁蠕動慢,延長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增加大腸癌發病率。 ☆晚餐與尿結石: 人的排鈣尖峰期在餐後的4 、5小時,若晚餐太晚吃,當排鈣尖峰期到來時,通常已進入睡眠中,于是尿液滯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長期下來就擴大形成結石。 ☆晚餐與高血脂症: 晚餐若采高蛋白,高油脂,高熱量進食方式,會刺激肝臟製造低密和極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也容易上升,造成高血脂症。 ☆晚餐與高血壓: 晚餐內容若偏葷食,加上睡眠時的血流速度减緩,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進而引起細小動脉更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容易讓血壓猛然上升,也加速全身小動脉的硬化。 ☆晚餐與動脈硬化與心臟病: 晚餐的飲食若偏高油脂,高熱量可引起膽固醇增高,幷在動脈壁堆積起來,成爲誘發動脈硬化和心臟病的一大原因。 此外,動脈硬化形成的另一主因,是鈣質沉積在血管內,因此晚餐的盛食,美食,飽食及太晚吃晚飯都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其中原因。 ☆晚餐與脂肪肝: 晚餐若吃太好,吃太飽,血糖和脂肪酸的濃度會加速脂肪的合成,加上晚間活動量小,也加速脂肪的轉化,造成脂肪肝。 ☆晚餐與急性胰腺炎: 晚餐若暴飲暴食,加上飲酒,容易誘發急性胰臟炎,甚至使人在睡眠中休克,猝死。 ☆晚餐與腦部退化: 若長期晚餐吃太飽,睡覺時胃腸及附近的的肝,膽,胰臟等器官仍在運作中,使腦部不能休息,幷且腦部的血液供應也會不足,進而影響腦細胞的正常代謝,加速腦部老化。 青壯年時期經常飽食的美食家,在年老後有五分之一機率會罹患失智症。 ☆晚餐與睡眠品質: 晚餐的盛食,飽食,必然造成胃腸,肝,膽,胰臟在睡眠時仍不斷工作且傳訊息給大腦,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中,造成多夢,失眠等,長期下來還會引發神經衰弱等疾病。 💚吃好晚餐向健康看齊 👋5個建議: 健康吃晚餐的方法,讓你的晚餐吃得更健康。 1、晚餐吃少,定量爲好,不暴飲暴食。 2、晚餐時間在6、 7點最有益健康。 3、晚餐要多吃素食,少吃葷食。 4、晚上少吃高油,高脂肪,高熱量,高鈣,脹氣食物。 看完了記得把此文章分享出去囉!
    4 人回報2 則回應8 年前
  • 一周食用2次香菇,降低50%認知功能障礙罹患率。華人餐桌上常見的香菇去年大放異采。新加坡國立大學一篇刊登在《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ofAlzheimer's Disease )的研究報告顯示,年長者如果一周攝取一定分量的菇類,得到“轻度認知功能障礙”( MCI)的機率可大幅減少50%。因為MCl患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高;所以若能大幅減少得到MCI的機率,就能有效防治阿兹海默症。 新加坡大學的研究對象為663位60歲以上的華人,研究團隊追蹤他們2011- 2017年間的飲食和生活型態。結果顯示,每周食用1~2份、約300公克左右的菇類,得到MCI的風險會減少43%~52%,效果非常顯著。研究發現有6種菇類能防治MCI包括金針菇、秀珍菇、香菇、白蘑菇與乾磨菇、罐頭磨菇,而且可能不只這6種,推測其他種類的菇類也有同樣功效。 香菇降低膽固醇與高半胱胺酸,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系統供給全身營養,重要性不言可喻,但現代人各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與作息使血管硬化、堵塞,導致大量心血管疾病。影響動脈健康的因素很多,近年研究發現”高半胱胺酸“可能與動脈的硬化有關;而香菇中的成分可以減少高半胺酸濃度。日本靜岡大學農學部應用生物化學科食品營養化學教授杉山公男表示,香菇有2個好處能維持心管的健康:香姑中的「香菇嘌呤」能夠減少血液中的高半光胺酸,降低高半胺酸對血管的危害。杉山公男曾進行一項動物實驗,他讓小鼠攝取含有D-香菇嘌呤的餌食,結果發現2小時後者鼠血液中的高半胱胺酸濃度幾乎减少一半!※隨著年紀增長,或飲食生活不正常,血液中的高半胱胺酸就可能會增加,高半胱胺酸若濃度過高,就可能傷害血管壁,引起動脈硬化、腦梗塞心肌梗塞等 疾病。膽固醇會附著在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硬化,而香菇能降低膽固醇,利於血管健康。 日本研究:每周吃3欠香菇,減少17%攝護腺癌發生率。衛福部統計,攝護腺癌在國人十大癌症中居第6名,患者以60歲以上高齡男性為主二每年約有1200人死於攝護腺癌。是男性一大殺手。日本研究表示,若想預防攝護腺癌↓吃香菇或許是個很不錯的方法。去年9月國際期刊《Cancer》(癌症)刊出一篇研究指出:吃香菇與中老年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呈現負關聯性。這篇研究來自長壽大國日本,日本寓城縣及大阪府針對40~ 79歲的族群進行中位數13年的長期追蹤,研究香菇攝取量與攝護腺癌發生率之間的關條,結果顯示,相比於平均每周吃香菇次數少於1次的人,關條,結果顯示,相比於平均每周吃香菇次數少於1次的人一周吃1~2次香菇的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減少8%。-周吃3次以上的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減少17%。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