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8 個月前
台北榮總整形外科護理師的晚會表演🎭👍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繼台積電後,榮總醫療又淪外交籌碼?! 今退輔會預算詢答,媒體報導「退輔會表示我國正在推動與美國退伍軍人部合作,未來3所榮民總醫院將配合規畫提供美退伍軍人醫療服務」,玉霞認為茲事體大,應先釐清此案的催生者是誰?是美方要求、還是退撫會提出?預算多少?明年並沒有編列,請問要挪哪一計畫的預算?3家榮總的醫療量能可以負荷嗎? 李副主委表示之前美國眾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主席高野(Mark Takano)拜會退輔會,希望榮總參加美國在泛太平洋地區的醫療合作,將來是收取費的。 我提醒副主委各國間本就有醫療合作,且若是海上急救、人道考量、或緊急醫療,當然義不容辭,但如果要台灣提供美國退伍軍人醫療服務,恐有待商榷。首先,美國退伍軍人部年度預算2000億美元、照顧2300萬退伍軍人,預算是退輔會的45倍,為何還需台灣操心? 其次,退輔會宣稱「我國醫療資源充沛,醫療價格合理」絕對是錯誤的認知,台灣的護理師已經夠血汗了!國際間都在搶醫療人力,台灣不該濫用,希望退輔會將合作計畫公諸於世,接受國人檢驗,不必打腫臉充胖子! 台灣醫療費用比歐美便宜,那是建立在多少血汗醫護人力的犧牲和付出。舉例,現行護病比為1﹕6至10,國際是1﹕5至6,護理師每多照顧一人,病人死亡風險提升7%。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說,台灣醫療量能之所以沒崩潰,是犧牲很多醫護人員換來的。 再者,2030健保大限就要到了,當健保大餅不夠吃時,就要挖民眾的口袋。所謂「加入泛太平洋醫療網絡」,具體內容為何?如何保證平等互惠?國際局勢不安,日本、韓國、菲律賓、新加坡都有美軍駐防,會不會合作協議簽下去,變成一個不平等條約,拖垮榮總?是否繼台積電被迫到美國設廠之後,台灣的醫療又要變成外交的籌碼? 退輔會成立的目的在照顧榮民,多少榮民繳不出醫療費、看護費,多少榮民中低收入?多少病患要去榮總看病苦苦等候、一床難求?希望退輔會做好本務,不要未經評估就說要「全力配合」,隨口開支票容易,但醫護過勞與犧牲的事實,官員怎能視而不見,甚至忍心再增負擔? #台商立委溫玉霞 https://youtube.com/@yuhsiawen
    10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民國81年我擔任大專教師協會副理事長,理事長台大丁一倪教授在開會時帶一位地理系副教授男生來找我,說他是乳癌末期,我馬上直接說你都用沐浴乳在洗澡喔,他說他們家全家從小到大都是用沐浴乳洗澡,現在姊姊和弟弟都是乳癌末期,我說沐浴乳常同時含有多種Paraben,有Methylparaben,ethylparaben,propylparaben和butylparaben,世界衛生組織已證實paraben是誘發乳癌的致癌物,我永遠忘不了83年這一位副教授的姊姊在北醫第二大樓即將死亡,很多教友在611病房為她唱聖歌時,乳癌發出的臭味逼得不帶口罩都不行,沒有多久,48歲的弟弟副教授也死掉了,30多年來我在乳癌防治基金會,耕莘醫院,慈濟醫院,台北榮總護理大樓,員林的大葉大學,還有世界和平婦女會一直在講乳癌防治,特別是體內有乳癌基因的人更容易誘發乳癌,所以基因檢測很重要,也千萬不要用沐浴乳洗澡,買洗髮精,買各種染髮劑,化粧品乳浴時也千萬要看成分是否含有多種Paeaben喔
    6 人回報2 則回應1 年前
  • 昨天談經濟學,今天談第一線醫療機構。 至少五天前,我就聽聞第一線的醫療院所,缺口罩的新聞。只有幾盒、每人一天一片。 後來衛福部發新聞稿,說口罩會給醫療院所、放心充足。我真的以為,這幾天,已經充足了。 但是,昨天不少網友留言,許多大型醫療機構,醫師護理師仍然卻口罩!我詢問了北醫、榮總、新光還有幾間的護理師朋友,她們分別說,一人一天一片、過年以來只進了一次、要重複使用或庫存量低...有護理師拿了家中放了七、八年已經泛黃變色的口罩出來用,還被病人詢問為什麼口罩顏色不同?(還有更誇張情形不表了) 其中一位朋友反應:「醫院幾乎每天都要跪求衛福部!」 查詢資料,至2月5日,全台尚有128家地區級以上醫院口罩庫存量低於安全儲備量! 🔷 先看三項事實基礎: 日產約400萬片,中央政府三分之一給醫療防疫公務,約130萬片;三分之二供民眾使用,約270萬片。根據衛福部的名單、每天配發與實際郵差日送統計,日發約160萬片。疾管署2/5稱,1/31到2/5,已發255萬片口罩給醫療防疫需求。 三項事實衝突。 首先,270-160,民用的110萬片去哪了? 其次,日供醫療用130萬片,然而1/31到2/5,僅提供255萬,剩餘又去哪了? 中央統購後,還有些口罩去哪了?可以接受是統計誤差、或生產與釋出及配送時間落差、或者政府為了應急自行囤積,抑或是中央發了但是縣市政府作業遲緩?(台北市在2月3日稱釋出20萬片口罩,然7號、8號才真正開始配發。) 種種疑問,都需要政府三個字; 說清楚。 真的每日釋出130萬片給醫療及防疫公務? 還是130萬片仍然不足?若130萬不足,就該調整,不僅配三分之一,而是配二分之一。 🔷 一群立委及官員呼籲大家不要買口罩,留給一線醫療人員。立委十分惡劣。 醫療院所必須口罩,早在政府扣下的三分之一範圍,普通人不到藥局買,就是下一個排隊的買走,頂多是留給病人,也不會分給醫院。 官員立委明明知道,還要欺騙民眾,藉機攻擊馬韓柯,噁心至極。與當初為了捍衛口罩禁止出口、要對「呼籲不戴口罩」提告的,幾乎是同黨、同一群人。 口水一堆,不如把配給立委的口罩捐給醫療單位。我身為議員,北市議會於過年期間配給一盒,也無更多,我尚未使用,拋磚引玉,明天捐給有需要的醫療單位。 🔷 我的建議: 政府應公開近半個月口罩生產及配給量,並落實配給醫療院所及防疫公務之口罩,必要增加配給之比例,至於民用部分,至少開放進口販售,解決短卻問題。恐慌只是一時,提高價格,減少搶購、增加供給。 政府也必須降低當前口罩廠的稅收或提供其他優惠,我與之毫無利益關係,只恐善心不能持久,有利才能擴大生產。
    1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 Proud to Fly up High──記 N58 謝師暨送舊晚宴 活動名稱:N58 謝師暨送舊晚宴 時間:98年5月13日 地點:台北市典華信義會館 緣起 從一年級入護理學系起,N58 人丁便只有單薄的十位。在四年的求學過程中,有些人更因為不同的人生規劃而先後離開,最後就只剩下「六朵花與兩片綠葉」。儘管我們人力單薄,不過在這四年中,全班齊力 同心,完成了以往雙倍、三倍、四倍⋯甚至七倍人數才能成就的事。這真是我們班最驕傲的事! 為了籌劃有記憶以來,第一次將謝師宴與送舊一起舉辦的活動,大家可是絞盡腦汁。不論是找場地、求資源、呈公文、設計活動等,我們更是從升上四年級後就開始規劃,希望能夠呈獻成功及完美的晚會。 ~與你分享的快樂 勝過獨自擁有 至今我仍深深感動好友如同一扇窗 能讓視野不同與你分享的快樂 勝過獨自擁有 至今我仍深深感動好友如同一扇門 能讓世界更開闊 ~ 摘自 伍思凱 分享全系上下一心今天可是我們的大喜之日!感謝張德明院長、校友會蔡有成會長、校友會鄭美玉秘書長、司徒惠康教育長、高衍慧政戰主任、以及老師與學弟妹們熱情的參與。我們的晚會因為您的參與,更增添無上的光采!更感謝你們提供的禮物和祝福,以及從過去到現在對我們無盡的關愛與照顧! 感謝一年級學弟妹的協助,與我們共同策劃節目內容,呈現出感動與歡笑的氣氛。節目開始,畢業生的我們立即獻上動感的舞曲“GO GOCAT”以及「愛你的只有一個我」。我們六朵花與一位壯丁隨著音樂搖擺出苦練多時的舞蹈,雖然 有時緊張忘記動作,不過我們玩得很開心。 一年級學弟妹彈奏樂器,並以歌劇的方式呈現「東風破」,將現場帶向中國懷舊氣氛。那悠揚的樂聲、動人的歌聲、與劇中人的情感交織,讓賓客們伴著美味的佳餚,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緊接著是鄭雨農同學與張昂傑同學(M105)一同秀出捷舞。那俐落的腳步舞動、優美的身體律動、青春洋溢與節奏分明的樂曲,讓人沉浸在捷舞輕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的,我們也一面嘴裡哼著音樂,一面跟著節奏搖擺起身體來。 國醫人愛唱歌聽說國醫人相當喜歡高歌一曲,因此我們籌劃了「國醫版百萬大歌星」的節目。藉由不同的歌曲選項,選出令人會心一笑的歌曲,例如:在讓長官唱的歌中,我們安排了「我等到花兒也謝了」 (暗指期盼升上少校)。在大家的簇擁下,院長高歌一曲「梅花」,那慷慨激昂的歌聲隨即帶動了現場氣氛,讓大家欲罷不能,許多人開始加碼,為自己點起歌曲來。就像護理學系的全體老師們 追加了一首「姐姐妹妹站起來」以及生理學系蔡住當老師獻唱了一曲「我的一顆心」,讓在場所有人也跟著音樂唱和及擺動。這可是我們自從進入國防醫學院以來,第一次看到老師們也這麼愛唱 歌! http://www.ndmc.org.tw/ndmcz/30/30-p06.pdf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老人夜尿深入分析/💃林靜芸簡介 - 1949年生於台中,是台灣第一1位女性外科醫師,也是台灣整形界的先驅。 其夫為林芳郁醫師 (台灣著名的心臟外科醫師,曾任台大醫院院長、衞生署長、台北榮總院長等)。 💃我從小不喜歡吃肉,九歲氣喘,父親規定我每餐要吃一塊三層焢肉。 💃我常偷丟給桌子底下的貓,結果貓營養很好,經常懷孕,我的氣喘拖到初中才改善。 💃父親是典型的肉食主義者,三餐有自己的「私菜」,內容都是肉,包括豬心、白斬雞等等。 💃父親牙齒很好,老年迷上牛排,一個人可以吃兩份。 💃他強調吃肉才能長肉,吃肉才有營養,運動才有爆發力。 💃母親相信肉食會造成高血壓、高血脂,兩人為了該不該吃肉爭執,母親會恐嚇父親:「你如果中風或心臟發作,我不照顧你!」幸好父親終身沒有心血管問題。 不吃肉的我,據說從小面有菜色。 醫學院畢業,我在台大外科作住院醫師。 民國65年,謝東閔先生郵包爆炸案受傷, 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到急診部探望,我陪他搭員工電梯。 不料古老的裝置卡在兩層樓之間,故障的電梯裏只有我們兩個人。 看著我與電梯把手奮鬥,經國先生用帶著鄉音的國語說:「慢慢來,你要多吃肉,吃肉才有力氣。」 我忙了20分鐘左右才啟動馬達,電梯門一開,幾個衛兵以為長官被挾持,舉槍對著我,嚇死我了! 💃經國先生不慌不忙,給了我一張名片,上面只有蔣經國三個字。 💃那次的經驗並沒有讓我加餐吃肉。 婚後我與婆婆同住,跟著吃素,更是與肉無緣。 💃但是外科的文獻,老人的傷口與正常人口相比,容易有感染、延遲癒合等等併發症。 💃抽血檢查,老人的血中前蛋白、維他命以及元素鐵、鋅、硒等缺乏。 💃如果提前在手術前三星期就給予補充,所謂高風險的老年人手術,傷口癒合會趨於正常。 💃促進傷口癒合的血中前蛋白等,可以輕鬆從「肉類」獲得。 💃我因而鼓勵整形的老人,術前術後多吃肉。💃 💃作為外科醫師,我的體力很好,但是每年總會幾次感冒。 感冒有時引發氣喘,晚上咳到無法入睡。 💃我想起父親的吩咐:三餐吃肉。說也奇怪,肌肉變結實,高爾夫球的成績進步,這幾年的流感、腸胃病毒,我都能倖免。 💃老人醫學專家認為, 💃「老化」是一種營養不良。 💃老人胃口變小,熱量營養不足,免疫力下降,認知也下降。 💃老人普遍蛋白質不足,所以建議老人「要吃肉」。 💃日本的報導,沖繩高壽老人最多,他們喜歡吃肉、吃魚。 💃沖繩人吃肉是類似台灣人燉肉,裡面加了蘿蔔、海帶、大蒜等等,專家認為這樣的煮法減少總膽固醇,增加不飽和脂肪,富有營養又不會引起心血管疾病,可供參考。💃 💃東京老年綜合研究所副所長柴田博士也說, 蛋白質缺乏可能肌少症,容易感染,威脅老人的生命。 💃 「葷食」不是高血壓、高血脂的罪魁禍首。 💃肉食中含有多種豐富的胺基酸,使血管保持柔軟,預防動脈硬化和腦中風,提高對傳染病的免疫能力。 💃總之,肉類能夠提供蛋白質,必要的胺基酸,以及其他營養素,老人該考慮多吃肉,膳食平衡。 營養充分,才能成功老化。 💃以下的文章,值得老同學、老朋友們再多花幾分鐘看一看。 💃美國醫生說:夜尿與心,腦梗問題,因為夜尿,所以就很怕喝水,殊不知這種,睡前不喝水,半夜爬起來尿尿又不喝水,却是導致老年人清晨腦梗塞的重要原因。 💃其實,夜尿並非膀胱功能失常的問題, 💃夜尿是因為老年人心臟功能老化衰竭, 右心房回吸來自下半身的血液能力變差所導致... 💃白天的時候,我們都處於立着的姿势,血液會往下流,心臟不好,回心血量不足, 下半身的壓力會變大, 於是老年人白天會有下半身水腫的現象, 💃等到入夜平躺睡覺的時候, 💃下半身的壓力解除,💃大量囤積在組織裡面的水份就回到血液裡面來。 💃水太多,腎臟就開始努力的把水釋出,排至膀胱,引起夜尿, 💃所以一般平躺入睡後大概三四個小時就會起來上第一次廁所,上完之後,血液中的水份仍然不斷增加, 💃於是又過了3個小時後又會上第二次廁所.... 💃💃那為何這是導致腦梗塞心肌梗塞的重要原因呢? 💃💃因為經過兩三次排尿後,血液中的水份已經大量減少, 💃💃加上冬天人體透過呼吸散失水分速度很快, 💃💃於是血液開始變的黏稠, 💃💃睡覺的時候由於人體基礎代謝低, 💃💃心率相對變慢, 💃💃於是黏稠的血液加上緩慢的血流速度, 💃💃血管狭窄處就容易堵塞了.... 💃💃 💃💃這也是為什麼老年人幾乎都是在 💃💃清晨五六點的時候發生 💃💃心肌梗塞或💃💃腦梗塞的重要原因, 💃💃最嚴重的情况就是睡著死亡。 💃💃💃第一個要告訴大家的是:夜尿並非膀胱功能失常,而是心臟老化的問題 。 💃💃💃第二個要告訴大家的是:睡前一定要喝點温開水,💃💃半夜起來尿尿之後一定要再喝點温開水,💃💃不要怕夜尿,💃💃因為不喝水可能會奪走你的性命 。 💃💃💃第三個要告訴大家的是: 💃平時一定要多運動多鍛煉, 💃讓心臟的功能得到加强, 💃💃人體不是機器, 💃💃機器常用會磨損, 💃💃人體却剛好相反, 💃💃常用會變強壯... 💃💃💃平時一定要拒絕吃不健康的食物, 💃💃💃尤其是高澱粉類及油炸煎烤物。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給你們的老年朋友分享, 祝福大家 多運動, 要吃肉, 常健康。
    10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聽聽林靜芸醫師對老人夜尿~深入分析,讓我們好好的快樂安渡老年生活吧! 💃林靜芸簡介 - 1949年生於台中,是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也是台灣整形界的先驅。 其夫為林芳郁醫師 (台灣著名的心臟外科醫師,曾任台大醫院院長、衞生署長、台北榮總院長等)。 💃老人醫學專家認為, 💃「老化」是一種營養不良。 💃老人胃口變小,熱量營養不足,免疫力下降,認知也下降。 💃老人普遍蛋白質不足,所以建議老人「要吃肉」。 💃日本的報導,沖繩高壽老人最多,他們喜歡吃肉、吃魚。 💃沖繩人吃肉是類似台灣人燉肉,裡面加了蘿蔔、海帶、大蒜等等,專家認為這樣的煮法減少總膽固醇,增加不飽和脂肪,富有營養又不會引起心血管疾病,可供參考。💃 💃東京老年綜合研究所副所長柴田博士也說, 蛋白質缺乏可能肌少症,容易感染,威脅老人的生命。 💃 「葷食」不是高血壓、高血脂的罪魁禍首。 💃肉食中含有多種豐富的胺基酸,使血管保持柔軟,預防動脈硬化和腦中風,提高對傳染病的免疫能力。 💃肉類能夠提供蛋白質,必要的胺基酸,以及其他營養素,老人該考慮多吃肉,膳食平衡。 營養充分,才能成功老化。 💃美國醫生說:夜尿與心,腦梗問題,因為夜尿,所以就很怕喝水,殊不知這種,睡前不喝水,半夜爬起來尿尿又不喝水,却是導致老年人清晨腦梗塞的重要原因。 💃其實,夜尿並非膀胱功能失常的問題, 💃夜尿是因為老年人心臟功能老化衰竭, 右心房回吸來自下半身的血液能力變差所導致... 💃白天的時候,我們都處於立着的姿势,血液會往下流,心臟不好,回心血量不足, 下半身的壓力會變大, 於是老年人白天會有下半身水腫的現象, 💃等到入夜平躺睡覺的時候, 💃下半身的壓力解除,💃大量囤積在組織裡面的水份就回到血液裡面來。 💃水太多,腎臟就開始努力的把水釋出,排至膀胱,引起夜尿, 💃所以一般平躺入睡後大概三 四個小時就會起來上第一次廁所,上完之後,血液中的水份仍然不斷增加, 💃於是又過了3個小時後又會上第二次廁所.... 💃💃那為何這是導致腦梗塞心肌梗塞的重要原因呢? 💃💃因為經過兩三次排尿後,血液中的水份已經大量減少, 💃💃加上冬天人體透過呼吸散失水分速度很快, 💃💃於是血液開始變的黏稠, 💃💃睡覺的時候由於人體基礎代謝低, 💃💃心率相對變慢, 💃💃於是黏稠的血液加上緩慢的血流速度, 💃💃血管狭窄處就容易堵塞了.... 💃💃 💃💃這也是為什麼老年人幾乎都是在 💃💃清晨五六點的時候發生 💃💃心肌梗塞或💃💃腦梗塞的重要原因, 💃💃最嚴重的情况就是睡著死亡。 💃💃💃第一個要告訴大家的是:夜尿並非膀胱功能失常,而是心臟老化的問題 。 💃💃💃第二個要告訴大家的是:睡前一定要喝點温開水,💃💃半夜起來尿尿之後一定要再喝點温開水,💃💃不要怕夜尿,💃💃因為不喝水可能會奪走你的性命 。 💃💃💃第三個要告訴大家的是: 💃平時一定要多運動多鍛煉 💃讓心臟的功能得到加强, 💃💃人體不是機器, 💃💃機器常用會磨損, 💃💃人體却剛好相反, 💃💃常用會變強壯... 💃💃💃平時一定要拒絕吃不健康的食物, 💃💃💃尤其是高澱粉類及油炸煎烤物。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給你們的老年朋友分享, 祝福大家 多運動, 要吃肉, 常健康。
    42 人回報3 則回應2 年前
  • 一直想花時間好好聊聊柯P,現在總算有點時間了。很多人說柯P變了,他的行為和言論已跟他第一任任期時不同,不過,在我的認識裡,柯P始終是那個樣子的。 為免有人要起底,我就先自爆了。一直以來我都不是認真的學生,也不是典型的好學生,我當年就是靠幸運上了台大醫學系。進去之後,能翹的課我絕對翹,不能翹的課我也想辦法翹,以至於我大四之前的出席率,大概兩成不到,成績很爛,差點被退學,當然也經歷過休學。畢業那年,我母親得了重病,爾後過世,讓我重新思考,醫生是不是我這輩子追求的目標?所以最後我拿到台大的畢業證書後,決定不從醫,也別害人,畢竟,以前某老師說過,沒醫術等於沒醫德。 在2014年以前畢業的台大醫學系學生,一定有被柯P教過,我當然也不例外。比起許多人,我對柯P的認識可能沒那麼深,不過既然曾在台大醫院實習過,那就或多或少會聽過柯P的事蹟,也會有『交手』過的情形。一些小的事情我就不提,聽聞來的軼聞也不說,我只提一件我親眼目睹的事情。 當時我在外科加護病房實習。加護病房,是個管制嚴格的單位,通常每天探病時間只會開放兩到三個時段,每次約一到兩個小時,每個病床只會配置兩件隔離衣,也就是,如果同時有三個人要來探視同一個病人,很抱歉,你們得輪流進去,同時也會要求所有探視者要戴口罩與使用乾洗手,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感控(感染控制)。 那天早上,我在護理站打著藥單,在剛開放探視的時間,突然衝進來十幾個人,未依規定穿隔離衣,在我們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時,他們拿起了手機和相機在拍照。當下所有人都很錯愕,包括同時來探視的家屬,我們護理長理所當然的跳出來制止,大罵,將他們全數趕了出去。別說感染控制出現漏洞了,還拍照,病人隱私要不要顧?別忘了加護病房很多病人身上只有一件輕薄的手術衣。 以為這事就這樣落幕了,結果下午時,柯P獨自來到我們單位,對著護理長破口大罵,把人都罵哭了,理由是「妳不給我面子」。原來那群人是中國來的參訪團,說是學者,但這麼不重感控,不重隱私,真的是學者嗎?柯P是否有認真確認每個人的身份,就讓助理帶他們進來?更糟糕的是,這麼重視SOP的柯P,未申報,也未事前知會我們單位,憑什麼要我們放行?然後,加護病房的管制出了這麼大漏洞,你生氣的點竟然是,「不給你面子」? 這事情後來當然傳到了我們單位的長官耳裡。台大每個外科加護病房單位,會配置兩位主治醫師輪班,而這兩位就是我們的長官。當時值班的女老師,是一位台大很嚴厲(學生私下稱為『太后』,我後來申請台藝研究所的推薦信,正是找她,和婦產科的施景中醫師,一位精神科主任),教學認真,但同時人很好的女醫師(我們每個人都被電得不要不要的,但老師常常會在休息室幫我和值班的學長準備宵夜和早餐)。自己的護理長被罵,而且還是對方無理,老師當然無法接受,便直接找柯P理論去了。為什麼我之前從沒在臉書提過這事?我承認我之前也對柯P有所期待的,所以不願去戳破。 回來聊柯P。眾所皆知,他是台大醫學系第一名(國考第一)畢業的『外科』醫師,而外科醫師的主戰場是哪?絕對是在開刀房。在柯P那個年代,沒有健保,前幾名的醫學生志願都在外科(跟現在皮膚科,眼科當道不同),尤其,心外,胸外這種開『大刀』的,更是搶破頭(當時還沒有內視鏡手術。以前林靜芸醫師就跟我們分享,她跟丈夫,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醫師畢業後,兩人都走外科,可是她在住院醫師期間懷孕了,加上醫院的重男輕女,她就被『下放』到整形外科,孰不知風水輪流轉,現在整外成了最夯的外科)。 而第一名畢業的柯P,可以優先選擇,他自然選了外科。那麼為何一位外科醫師,後來沒在主戰場開刀房發光發熱?或許是柯P也自認為,自己的技術不夠好,不要開刀害人(就像我也決定不從醫一樣)。必須說,柯P這個決定是良善的,我們以前也跟過一些名醫大P們的刀,技術真的點點點,只因為他資歷夠久了,加上會社交,跟病人關係好,就一路升上去。不過大家也別太害怕,這樣的人滿少的,大部分我在臺大接觸的老師們真的都很厲害(我爸爸大腸癌也是在臺大開的)。 如果說開刀房是外科醫師的主戰場,那加護病房就是麻醉科的領地。然而一位外科出身的醫師,被放在滿是麻醉科醫師為主的外科加護病房裡,自然是滿滿的不得意。外科思維和麻醉科是非常不同的。對外科來說,就是一和零,我要開刀,就是要把你問題徹底解決,而你往後的生活品質,才是我次要考慮的。但麻醉科,主要是做支持性的治療,控制你的疼痛,以你的生活品質為優先。我曾經遇過一個病人,在開完某大P的刀後,短短三天,輸了13袋血,台大該血型的血庫因為他而沒有庫存,當時值班的麻醉科主治,跟我們說,「他應該撐不過去」,畢竟看他懨懨一息的樣子,任何人都不覺得有希望。然而幾天後他的主刀外科醫師來,對他在床邊精神喊話,病人的眼神中散發著我從未看過的光芒,他整個人『活』過來了,甚至說服他開第二次刀,只可惜依舊沒能找到出血點,不過至少在一週後我離開該單位,病人都還繼續撐著。 在某個程度上,一位外科醫師被放在加護病房,而非刀房主戰場,那就猶如是在邊疆了,即使你是將軍,但你手下的麻醉科醫師,就彷彿是跟你不同宗不同族的人,某些時候彼此觀點是很難在同一頻率,所以2014年才有傳聞說,柯P在臺大被排擠。 然而在臺大不得志的柯P,在媒體這裡得到了另一種光環。頂著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的名號,外界自然將柯P捧得高高的,柯P在醫院的不如意,此時得到了釋放,因為媒體「很喜歡聽他說」。大概是自從2006年邵曉鈴車禍後,柯P和他的葉克膜團隊一夕之間變得全台知名了。確實以邵曉鈴當時的狀況,是很難救了,然而柯P推廣的葉克膜卻讓她撐了過來,即便後來留下嚴重後遺症,讓她智力退化,是否值得?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她確實活過來了。大概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柯P成了全台神醫,加上媒體對他的提問,他幾乎有問必答,爾後不管是哪個名人明星住院,你去問柯P,他都會透露,然後,媒體就更愛問他,柯P就更被民眾認識,享受這份光環。不過台大醫院當然有自己的公關體系和發言人,然而在那之後,柯P儼然就是台大的發言人了,也確實讓台大感到有些困擾,畢竟,這牽涉到病人隱私。 然後,就是連勝文的槍擊案。在2014年連與柯對擂時,很多人罵連,說柯救了他,他卻恩將仇報。這事情對也不對,柯P是創傷醫學部主任,連勝文的醫療小組,自然跟他有關,但,連勝文跟邵曉鈴當時狀況不同,連的槍傷並未危及生命,而且,更重要的,柯P不是當時主刀醫師。連勝文後來的開刀與治療,當然是整個醫療團隊的功勞,可是我想,最關鍵的還是當時主刀的醫師吧?然而,2014年市長選舉,當媒體把『連勝文救命恩人』這球做給你柯P時,你竟然就這麼吃了下來,不去提及整個醫療團隊,甚至不去提及連勝文主刀醫師是誰(連我現在去查wiki都查不到)?不說出實情,跟說謊當然不同,前者並沒有任何錯或犯法,只是給人觀感不佳。我當時當然也很不以為然,但我也沒在臉書評論過這件事,原因是,我也實在很不喜歡連勝文擠下丁丁,選市長。可是我們這些鄉民不去戳破這件事,不代表柯P你不用去解釋,倘若你那時大器的將功勞歸給團隊,歸給主刀醫師,對你反而是加分的,可是你沒有那麼做。 2014年選舉,我剛好有些朋友分別在柯和連的競選團隊,都是年輕人,但你可以感覺他們的態度不同。幫連勝文的人,多半也對連勝文無感,只是國民黨給的經費和資源多,很多人也不看好連,所以就當來打一份薪水不差的工,「我們只是來工作,但他上不上就與我們無關」。而柯這邊的人很不同,很多人不去計較薪資,而是真心希望柯P上,常常是一人當兩人用,也可以發現,柯P2014年的競選團隊,多半是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可是你也會注意到,這些人在柯競選第二任時,幾乎不在了,包括當時為他操盤網路宣傳,為他安排各投開票所監票的小尖兵,現在都紛紛跳出來喊不支持柯P(以柯現在的標準,這些人也是收了錢的網軍,可是別忘了,他們曾經是為你立下戰績的人)。 在草創時期永遠是最辛苦的,跟著你打天下的這群人,等於在一個未知的未來上下賭注,這些人也是最衷心希望你能闖出頭,而不計較個人利益的(畢竟,要貪利益,去找線上最有資源的政黨即可,何必幫你『個人』,還不確定你未來能不能成功)。然而,在幫助你上位後,卻在四年期間,這些人紛紛走人,這是否意味著你的領導出了問題?而當你已飛黃騰達時才來蹭的人,不能說全部,但多多少少是有些要貪圖你能施予的利益的。 我前面說了,某種程度上,柯P在醫界當時確實是有些不得志的(要說排擠也可以啦),但不得不說,當他2014決定參選時,醫界還是非常欣喜的,也期待他帶來些改革,希冀他是政壇清流。這情形一直到2018他競選連任時都沒變,我身邊許多醫師友人,老師,捐款給他,我相信他的捐款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醫界。可是為何2019年之後,這些人幾乎都不支持他了?包括我最敬重的施景中老師。 只要曾經在台大待過,或多或少會聽老師們聊起柯P的一些事,有些好笑的,也有些荒謬的,然而,我只能說,醫界的老師們還是滿仁慈的,或者說,他們仍對柯P有些期待,所以在柯P進入政壇,甚至讓大家失望後,依然沒有人跳出來翻出柯P的過往。而我自己本身對柯P進入政壇的兩個期待,是希望他對酒駕和健保制度發聲。 大家應該有印象,2013年柯P的愛徒女醫生遭酒駕撞死的事吧?當時柯P積極奔走,成立酒駕防治協會。然而在2014年,柯當上市長後,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卻幾乎不再為此事發聲了?就連去年過年孝子被酒駕撞死,行政院長,總統都發聲了,也不見柯的粉專有任何動靜(我只觀察頭一兩天,後續沒追蹤)。或許有人說,酒駕又非首都市長管的,但,外交議題,兩岸議題又豈是台北市長範疇,柯不也頻頻發表意見?在柯的第一任任期,柯P享受著全台的焦點,幾乎從未有任何政治人物這樣受『所有』媒體,不分藍綠的愛戴,那時候你柯P要講話,誰不會拿麥克風給你?可是你卻沒趁著這份光環尚在,去為酒駕的事情多做點什麼 而另一個議題,健保,更是沒看到柯P有去想改變環境。只要在醫界待過,不可能不知道健保制度的問題,健保對全台人民絕對是個最好的福利政策,但不代表它不需要改革。在我在台大實習的時候,應某位老師要求,去試算了健保比例,也才發覺這套制度存有很大的問題。 當時某一個華僑,十幾年來沒回台灣,更沒繳健保費(傳聞他在泰國因吸毒後恍神,引發火災),導致全身80%燒燙傷。他回台灣後,只補繳了幾個月保費,就恢復了健保身份(每年乖乖繳保費,一年又只看一兩次醫生的我們,顯得很蠢)。住在台大醫院一個多月,每天早上要兩到三位醫護人員幫他換藥一個多小時(其他病人約一位實習醫師,十幾分鐘即可換完),期間進開刀房手術三次,住院期間總共花費五十萬台幣,而因為健保,他竟然只需要負擔不到五千元出院費用,也就是不到1%!住在台北市蛋黃區,一間雅房租金也不只五千了,什麼時候我們的醫療服務比最廉價的旅館都不如?當然,他是病人,他不是自願生病,可是這比例也絕對不合理。我相信柯P對健保制度一定比我更熟,但,他也從未把握他的光芒,去做些什麼改變和聲援。 2018年我也曾跟我爸大吵過(我爸偏綠,我媽那邊家族則是以軍公教為主的鐵藍),他認為柯P反過來咬民進黨,是背骨,而我認為民進黨這三年做不好,一直抓著柯打很煩。我也曾經為器捐的事,跟一位堅信柯P有到中國賣器官的護理師吵過。即使我知道柯P一些事,他稱不上好人,但也絕對不是壞人。那麼為什麼柯給人感覺立場跟四年前不同?等我最後來解釋,先來說說柯給自己貼上的標籤,也是最為人所知道的,他的特質,『台大醫科』和『亞斯伯格』。 說真的,台大是個很大的包袱,又是醫學系(當然,享受的資源也很多。資源?受人關注本身就是資源啊,以柯P為例,他如果不是台大醫院主任,參選時受到的注意會這麼多嗎?)。例如在朋友聚會自介時,當你說你是清大,成大,大家會「哇」,但你說台大時,得到的反應會更大(我沒有要戰學校,清大成大各大學校都很好,可是也不可否認,各類組第一志願都剛好在台大)。明明只是在講自己學校,但你講「我們成大」,和「我們台大」,後者聽起來就是格外刺耳,彷彿你在『強調』什麼。以至於我連在家,提學校的事,都是用「我們學校」取代「我們台大」,因為連我爸都在吵架時嗆過「你台大了不起?」(自己兒子讀台大,卻被拿來當攻擊點是滿怪的)。 然而柯P本人倒是完全不避諱,而且一直強調。如果是一個毫無知名度的素人,或新人,需要點話題,可能需要強調自己學歷,但,全台灣有誰不知道柯P是台大的?而他往往在說話時,很愛去強調「我們醫界都balabala」,台灣政壇,曾經是醫生的並不在少數,可是只有柯P會在說錯話時,拿整個醫界來幫擋箭牌。一再的強調自己的學歷,也是在樹立高旗,「我跟你們思維不一樣,我比較聰明」,也就可以感覺得出,他言語中流露的傲慢和自戀,跟他不願採納別人意見的特質(可以對照後面形容的亞斯伯格)。 柯P的另一個大標籤,就是亞斯伯格症。這彷彿是他的免死金牌,每當他說錯話時,他和他的支持者就會用這個病症去為他開脫。要說亞斯伯格,我絕對能來好好說明,因為在我最親的家人中,就有兩位,其中甚至有我打從出生就接觸的人。當然,不是每個亞斯伯格症狀都一樣,就像憂鬱症一樣有個體差異,然而它能被歸類在同一病症,絕對是有某些共同性,所以從我家人身上,也能看到與柯P類似的狀況。為了個人隱私,我不說明是誰,也很抱歉,為了讓大家了解,我必須舉例說明。 亞斯伯格的人,很常關注在一些小事情上,然後就『黏』住了。上個月才發生一件事,當時我們一家人,開著七人座的廂型車,要去祭拜我媽。小亞斯(我某位亞斯格症的家人),在出發前,我們答應他,會繞去消防局看消防車(他『黏』住的事物,就是各式車子)。然而開車的人忘了,過了紅綠燈,沒右轉,直接往目的地開去。小亞斯提醒了我們跟他的『約定』。一般的孩子,你這時候繞個路,繞去消防局就沒事,可是他無法接受,「車子開回B2,車子開回B2」,他不斷叫嚷著,他沒辦法接受路線不是照他原本的『預期』,所以他要求車子回到原點,也就是開回我們住家大樓的B2停車場,重新出發。就這樣,我們照他的『期待』做了,多花了二十分鐘,開回B2停車場,然後右轉去看消防車。如果你不照做呢?那就是一整個早上的不安寧,因為他『黏』住了。 像柯P這樣的人,不是不會說謊,而是他們說謊很容易被拆穿,他們難以隱藏情緒,所以當你感覺他在說謊,別懷疑,他十之八九真的在說謊。因此當柯P『失言』講出那些話時,別懷疑,他是真心這麼想(包括她所有歧視言論也是)。亞斯伯格的人,常會因『黏』在小事情上,而失去耐性,甚至忘了看整個大局(如我上面的例子)。當他在憤怒的情緒時,很抱歉,不管周遭的人在做什麼,都必須停下來,『處理』好他的情緒,在他們的觀點裡,天塌下來的事,都沒有他現在這個情緒重要。說真的,那也不是他們願意的,都說是『症』了啊,你也不會叫一個憂鬱症的人,不要憂鬱吧?某方面來說,亞斯伯格的人自己也很痛苦,那也不是他們願意的,但他們就是很容易『黏』在這些雞毛蒜皮的事,然後情緒也『黏』在這,走不開。例如,我上面說的那個小亞斯,除了車子外,他還愛星星和數字『8』。買滿天星的餅乾給他,其他的樣式你可以吃,但如果星星樣式的你拿走了,他會崩潰一個小時。某次他兩歲的妹妹『誤拿』了星星的吃,他崩潰了,明知道不可能,但他要求妹妹吐還那顆餅乾給他,即使我們拿出其他十幾顆星星樣式的補給他,他也不接受,他只要被妹妹吞下肚的那一顆。 這樣的人,可能很聰明,很有智慧,但絕對不適合當領導人,因為,所有的決策都必須以他的情緒為第一優先考量。而亞斯伯格看事情的『標準』,也不見得與一般人一樣,例如,他可能很討厭煙味,所以覺得抽菸該判刑(我講得比較誇張),但他又覺得偷竊沒什麼,只因為在他的『標準』裡,抽菸是比偷竊更嚴重的罪。不過,我還是自次強調,不管任何病症,都無法完全解釋每個患有此病症的病人的狀況,其中還是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為何說柯P自始至終都沒變呢?你從他2014年參政以來就可發現,他的某項『標準』從來沒變過。「說我柯P壞話的,就是壞人」,這就是柯P最高的標準,也可以說是民眾黨的圭臬。2014年,國民黨打他打得兇,然後民進黨禮遇他,不提名候選人,所以他覺得你國民黨好壞,民進黨是我友邦,我還幫你立委助選。然後,2018年,民進黨開始打柯,國民黨樂見你鷸蚌相爭,所以柯P改變了態度,說我壞話的民進黨才是壞人。中共從沒批評過我,所以中共在我眼中也不是壞人了,這就是柯P的『標準』。這標準是不是很符合我最前面提的,「你不給我面子」的加護病房事件?因此,也不用期待,將來民眾黨內會有持跟柯P不一樣的聲音,會有持跟黨主席柯P不一樣意見的人,不然你就是我柯P眼中的壞人。很幼稚嗎?對,在跟亞斯伯格相處的經驗,我覺得他們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掌握,也相對容易操控,只要你抓對他的『標準』,和讓他『黏』住的是什麼。 還有,別再1450,網軍網軍的叫,我還真沒收到任何政黨的錢和指示。如果不認同你,你就要認為他是收了錢幫敵方陣營做事,我只能說,你會少聽見很多聲音。你可以試試拿錢給我,我一定收,但不會幫你說話,謝謝。 最後補充一點,很多人覺得柯P第一任市政不錯,為何現在變這樣?就如我說的,他前後兩任身邊走了很多人。當初圍繞在他身邊的人夠強,也真的是衷心為他打拚。而這也是柯P人格特質最要小心的一點,他的所有政策,會被周遭的人左右(如我前述,說我好話我就覺得你是好人,所以我就採納你的意見)。所以柯P將來還是有機會成為好市長的,只要圍繞著他的人,心態夠良善,但,他的高度也差不多到這了。
    2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一位北醫畢業目前在紐約當住院醫師的張銘凱醫師寫照顧COVID-19經驗,寫得非常棒,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經驗分享] 我在紐約市的公立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即將完訓,七月開始會做美國感染科次專訓練。目前紐約災情慘重,我所在醫院確診加疑似病人就超過一百人,我這段其間都在顧ICU因此對於重症COVID的照顧也算有心得,我至少照顧過超過20位以上之住院病人,因為在ICU的關係大部分病人都插管,到目前為止,我應該比許多台灣醫生有武漢新冠肺炎治療之實戰經驗。因為台灣目前防疫做的非常好,多半輕症或無症狀隔離,但是我們隨時要準備如果已經是社區流行,那作為醫生該如何care這些病人,因此做個簡單的分享與教學,所以講解的對象應該是以臨床第一線之醫師或NP為主。但我要說很多evidence都不斷更新,以下是盡量有所依據的臨床處理方式,reference就不一一列舉,有些我可能覺得是一般臨床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概念也許就沒有多加說明,如造成閱讀上不順暢,也請多多包涵。 #流病學:相信台灣臨床醫生現在非常仰賴旅遊史畢竟沒有大規模社區感染,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如果有天已經大流行,旅遊史可能不是那麼重要了,懷疑就該驗。美國之前CDC一直很在意旅遊史而不隨意驗,結果後來發現根本大流行已經來不及了。在大爆發之前,可能會有一個空窗期就是很多原本我們以為低感染風險而沒有驗到的人,他們其實已經可能被感染。此外年輕人或沒有病史病人也非常多,這是在過去醫院前所未見的。在美國輕症就算陽性也不會住院讓他們回家,所以我所看到是真正的病人,我們已經擴充非常多病房了,但是病人真的很多,感染力真的很強要小心!至今我們已經有三個住院醫師中獎了。 #臨床表現:除了發燒咳等呼吸道症狀,還常有拉肚子等GI症狀,我要特別提醒很多病人會有"味覺失調或消失"的症狀,這不是鼻塞引起的味覺降低。很多文獻少提味覺問題,但是一定要注意,這可能是一個sign就該檢驗。此外有些病人會表達胸痛,不一定就是很嚴重的myocarditis,就純粹是無法解釋的胸痛,但還是會建議驗一下CPK/Trop。這個病毒的潛伏期根據我看到的paper,大概平均是五天多,當然最長可能兩個禮拜,不過我現在講的是一個常態分佈的結果,你要算到最嚴苛標準,也許就兩個禮拜,但是平均還是五天多,所以你如果有接觸史,過了一個禮拜還是沒發病,你大概就safe了。 #抽血:CBC(不一定會leukocytosis,反而容易lymphocytopenia and or thrombocytopenia), 常transaminitis(GOT/GPT高)。我們會大概三天監測一次Ferritin, ESR/CRP, LDH, D-dimer來觀察對藥物反應。基本blood culture, HIV, urine Legionella/strep pneumonia最好也住院時驗一下排除其他問題。 #影像:CXR bilateral infiltrations。相信大家一定常常不知道病人什麼問題但是看到CXR有點白白髒髒就當肺炎收進來打抗生素住院(其實可能根本不明顯)。我要說的是這些COVID住院病人,不會只是CXR微微白白髒髒,而是一看就是明顯兩側蔓延,在我住院醫師期間真的從來沒有看到那麼多CXR都是長這個樣子的,現在我幾乎可以看到CXR就診斷。至於CT chest雖然比較清楚,但是我認為不需要,因為大部分CXR就很明顯了,加上抽血上述markers等等就算PCR還沒有等到就可以很有把握診斷了。安排CT chest只會讓醫院感控暴露風險(因為機器要大消毒,浪費時間也可能使真正需要CT的人沒辦法照到) #氧氣治療方面:如果有SOB or hypoxia,當然要監測O2 sat.一開始nasal cannula, simple mask 下一個nonrebreather mask,中間不要試BiPAP/CPAP/High flow NC你就要early intubation了!因為BiPAP等會有把病毒釋放出來空氣傳播的風險。而且COVID病人desaturation or decompensation進展真的非常快!sat keep不住就要early intubation。另外不要使用neubulizer等會霧化的藥物治療,如需支氣管闊張劑可以用MDI手壓的pump。另外ARDS常用的臥趴姿勢prone position效果感覺非常好,病人一prone血氧真的會稍微提升,有些病人甚至沒有被插管的,血氧稍微差一點的我們就會叫他趕快趴著!還真的很有用。很多插管病人我們也會給他prone,我看討論串好像台灣不是很喜歡prone因為很耗費護理師人力,不過至少我在我們醫院我看到是一大早三個主治醫師就一起合力把病人翻姿勢,其實美國醫師工作也是很辛苦的。 #藥物治療: 1.我知道很多診所喜歡開類固醇給"感冒"的病人,但是絕對要避免因為類固醇有延長viral shedding的副作用,之前在MERS等病人的研究也是類固醇壞處大於好處,因此使用類固醇除非是有其indication才用(例如septic shock等等)。 2.高劑量Statin似乎有研究對防止病毒結合有幫助,因此如果LFT, CK允許可以考慮使用(lipitor 40 or 80, etc)。 3.Litonavir愛滋病藥物nejm已經發表確定沒用。 4.在美國我們幾乎每個病人都會給hydroxychloroquine(400mg bid for a day, then 200mg bid for 4 days)會影響lysosome fusion抑制病毒, 使用藥物前一定要EKG,如果QTc>500就不要用。我們醫院現在不加azithromycin了因為兩個一起用會延長QTc就有致死案例。對於法國研究Hydroxychloroquine+azithro很好但是我保持樂觀態度,那個研究病人量很少(n=21),而且我實際臨床經驗覺得幫助好像有限,但是因為in vitro研究有效,我們還是會給病人就是了! COVID似乎會跟其他呼吸道病毒一起co-infection所以還是要驗一下flu, 但是如果flu negative也不需要給tamiflu因為對covid無效。除了病毒還常bacterial superinfection,所以我們幾乎還是會給抗細菌抗生素,macrolide or levofloxacin擔心prolong QT所以我們醫院現在給doxycycline。記得驗一下Urine Legionella因為跟covid一樣都常有GI症狀。 5.Remdesivir在美國第一個case就是靠這個治好的,各國都在臨床試驗中,我個人很看好,我們醫院也要開始實驗這個了... 6.日本藥favipiravir聽說也很成功但是因為我在美國比較不熟。 7.很多COVID病人為什麼這麼sick,明明年輕人卻full blown ARDS比老人更嚴重,因為很多是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的關係。所以IL-6 inhibitor如tocilizumab or sarilumab本來治rheumatoid arthritis的生物製劑或許也有用。現階段也還在臨床試驗中,可以抽血IL-6監測。聽說MGH用tocilizumab,而我的醫院也要開始臨床試驗sarilumab #Code status:COVID大部分還是胸腔性疾病,很多就是插管呼吸器ARDS mode來治療,因此插管是很重要的環節。但是有些運氣不是很好的病人,多重器官衰竭等等突然coded需要CPR的情況,這對醫療團隊來說是暴露極高風險甚至多半可能徒勞。我認為有必要一開始就要跟病人談好DNR,這不代表就要DNI,該插管還是要插管,但是真的不幸心跳停止等,要量力而為。 #醫院管理:至少在紐約我們的物資設備都輸台灣很多也嚴重不足,不過也許可以給台灣要是不幸疫情大爆發做個借鏡。現在醫院幾乎都是COVID病人,也不可能一人一間病房了,因此直接把COVID病人直接放在同一間房間,反正都得病了也不怕被感染了。不過還是建議最好病房的門是有窗戶的至少從外面看進去可以知道病人好不好,而且就我剛剛所說,病人原本可能好好的就突然血氧掉非常喘需要趕快插管,每個住院病人真的像未爆彈。另外ICU病人因為常常有很多pump點滴,護理師要一直進出隔離房不方便穿脫PPE,可以考慮直接把pump放在房間外面,點滴線延長出去就好,這樣如果護理師要調sedation or pressors等等就可以不用進入房間更改設定。 #國家防疫:現階段台灣防疫做很好,還在containment的階段,就是把最有可能的人抓出來隔離,但是對於平均每個個案的隔離成本很高,國家也很不容易控制,目前台灣有兩百多的個案,但是某天要是慢慢累積好幾百個病人甚至破千,我們也許就要調整策略,因為把全部只要是陽性的病人都抓到醫院關那是不可能的,台灣沒有那麼多的醫療能量,也不能這樣浪費,而且輕症染病的病人,要多久PCR會轉陰性,我還沒看到研究統計出來,應該也很少人會做這樣研究,因為很少國家會像台灣如此嚴格標準檢疫隔離的,就好像今天得influenza A,如果不太嚴重也是讓病人回家,病癒就是病癒,一般醫師也不會再重複flu swab;同樣如果有C.diff病人,把PO Vanc的療程吃完沒有再拉肚子,你也是當作好了不會再去驗糞便。個人覺得台灣可以把輕症病人平均多久時間PCR轉陰性做個統計發表研究。我最近看了世界著名病毒學專家何大一博士的專訪([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 個人覺得這篇寫得不錯,裡面他就有寫到目前也不知道陽性的病人過多久後才不會有傳染力,他說猜測大概三週。至於已經得過COVID的病人之後會不會再重複感染,他是覺得應該是不會,也就是現在所有的防疫工作,就是在爭取時間讓疫苗可以製造出來讓群體都可以有保護效果。現階段幾乎的國家都大爆發,就不可能像台灣還在containment的防疫階段,因為你要假設所有人都有可能是病人,那能做的就是#緩和曲線了flatten the curve,我覺得這個概念相當重要 ,基本上就是拖延戰術,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和聚集,要social distancing,不必要的商業活動要停止,電影院酒吧夜店要關,餐廳只能外帶等等,這可以避免加速接觸感染,讓病人增加量不要達這麼快一下超出醫療能負荷的數量避免醫療崩壞,很多國家都在這麼做了,目前聽起來表現比較好的國家像是南韓,雖然他們一開始防疫沒有做好導致非常多人得病,但是經過大規模檢驗,還有避免出門要待在家等等,目前疫情也有和緩的趨勢,算是亡羊補牢,也不是不行。台灣目前表現全球數一數二,但是我們總是要做最壞的準備跟打算。 #後記:沒想到一下就寫這麼多,這算是我第一線醫療工作者的紀實與經驗分享,目前紐約疫情雖然已嚴重崩壞,但實際上還只是開始而已不見緩和。不過美國參戰之後相信會有更多醫學研究與臨床治療準則可以參考,實際上也不完全是壞事。你問我會不會怕我每天也是提心吊膽的,都很怕生病,每天都要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但偏偏美國住院醫師工時非常長(週休一日而已也沒有PM off)又不斷把我們明明不是在病房rotate的時候抓來上班取消我們的門診等等,我都盡量多休息有時間就睡覺保持免疫力。現在在醫院其實也是看到很多恐慌的面孔,我們醫院是公立醫院,平常病人多為社會最底層的人,吸毒的、遊民的、酗酒的,總之各種問題台灣一個比較健康的社會大概很難想像是一個怎麼樣的場所。不過最近因為COVID病人大爆發,我發現很多可能社會上的一般人或中產階級,他們可能是警察、可能是清潔工、就某天感染病毒生病了,這時候醫護站起來照顧他們治療他們,讓他們免於恐懼,這是作為醫學生涯也算比較榮光的時候,因為我們平常的訓練,就在這時候派上用場,也算是找到一點點行醫的意義跟價值。可以平安地活著其實就很好。目前台灣社會可以安全的生活著也真的很好。
    3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長知識嘍! 謝謝陳主新推薦此文: 〈分析美豬瘦肉精的問題〉 (暫名) 文/林慶順 加州大學UCSF醫學院教授 「瘦肉精」是一個中文特有的名詞,儘管網路上有人在問它的英文是什麼,答案卻要嘛不知所云,要嘛錯得離譜。事實上,這世界上沒有人知道「瘦肉精」的英文是什麼,更諷刺的是,儘管台灣人把「美牛美豬」吵到翻天,發明「美牛美豬」的美國人,卻完全不知道什麼是「瘦肉精」。 我在美國已經住了41年,從來就沒有在美國的電視或報紙裡,看過任何有關瘦肉精的報導。更諷刺的是,儘管美國的三億人口天天都在吃「美牛、美豬」,他們卻完全不知道他們天天都在吃台灣人怕得要死的「毒牛、毒豬」。 (一) 「瘦肉精」的正式名稱是「乙型腎上腺素受體致效劑」,簡稱「乙型受體素」。這個正式名稱是翻譯自Beta-adrenergic agonist,所以,如果要搜尋有關「瘦肉精」的英文資訊或研究報告,就要用「Beta-adrenergic agonist」這個關鍵字。 「乙型受體素」並非單一的化學物質,而是一個家族。這個家族目前已知含有44個成員(不同化學物質),而其中最有名的是以下四種: 1.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 2. 齊帕特羅(Zipaterol) 3. 克倫特羅(Clenbuterol) 4. 沙丁胺醇(salbutamol) 萊克多巴胺是第一有名,因為它是第一個被美國核准可以添加在飼料裡的乙型受體素。它有三個商品名:「培林」(Paylean)是添加在豬飼料裡,「歐多福斯」(Optaflexx)是添加在牛飼料裡,「湯瑪士」(Topmax)是添加在火雞飼料裡。 齊帕特羅是第二有名,因為它是第二個被美國核准可以添加在飼料裡的乙型受體素。它的商品名是Zilmax(沒有中文翻譯),是添加在牛飼料裡。 所以,所謂的「美牛、美豬」,指的就是「用添加了萊克多巴胺或齊帕特羅的飼料,餵養出來的牛和豬」。萊克多巴胺和齊帕特羅的毒性都很低,在豬牛體內的代謝也很快,所以殘留量都很低。目前美國進口的牛肉,檢出萊克多巴胺的含量最高只有2.8 ppb。一個人一次吃下7萬5000 ppb的萊克多巴胺,都還不會中毒。 一般民眾對於「毒」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觀念,那就是以為只要是有毒物質就會對健康有害。可是,毒理學之父Paracelsus的傳世名言——「Only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就是要告訴大家「不管是什麼化學物質,只要劑量夠大,就是毒,只要劑量夠小,就不是毒」。縱然是人類賴以為生的水,只要劑量夠大,就是毒;而縱然是大家聞之色變的砒霜,只要劑量夠小,就不是毒。 所以,反美豬人士硬要堅持的「瘦肉精零檢出」,完全是違反科學。 我的一位讀者在我的網站回應:「為了一個不存在的「零檢出」吵了好幾年,始作俑者就是民進黨」。我回答:「政客都是以政治利益為首要考量,藍綠皆然。」 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們是最常被非法使用的「乙型受體素」。早在2012年台灣有條件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進口之前,台灣豬農就已經有在非法使用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請看我在2016年6月18日發表的台灣使用高毒性瘦肉精的證據。 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的毒性,比萊克多巴胺高出2000倍以上,再加上它們在動物體內代謝很慢,所以殘留量就很高。由於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的價格便宜,所以會被非法使用於牛猪的飼養,而大家常聽到的瘦肉精中毒的事件,就是此類乙型受體素所造成的。 例如在2001年廣東中洋飼料公司,非法生產及銷售添加克倫特羅的飼料給養豬戶,導致數百人食肉中毒。還有,根據一篇2013年發表的台北榮總臨床毒物學科發表一篇報告,有12個人一起晚餐後集體中毒,而尿檢所查出的毒物就是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 (二) 儘管美牛、美豬所使用的瘦肉精,是萊克多巴胺或齊帕特羅,但台灣一些所謂的「瘦肉精專家」,卻硬是要把瘦肉精說成是克倫特羅。例如李醫師在2012年3月24日,發表〈瘦肉精是什麼?對人體有何影響呢?〉,內文說「瘦肉精又叫鹽酸克倫特羅……對人體有很強的副作用,其不良反應主要有: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頸、四肢肌肉顫動,甚至不能站立,頭暈,頭痛,乏力,噁心,嘔吐等症狀……」 台灣另一位所謂的「瘦肉精專家」蘇醫師在2016年5月4日到立法院公聽會時,表示瘦肉精不光只影響心血管疾病,還可能讓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病情變重,甚至提高癌症轉移風險達22倍(請看〈瘦肉精有多毒?躁鬱變嚴重,癌轉移增22倍〉)。 他也說萊克多巴胺不只會對心血管疾病造成危害,也可能會對人類大腦的TRAA1接收器產生作用,因而誘發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等疾病(請看〈萊克多巴胺傷心毀腦,蘇偉碩:嚴禁瘦肉精美豬〉)。 可是,醫學文獻裡卻完全找不到萊克多巴胺對人會造成什麼躁鬱症變嚴重、癌症轉移風險提高22倍、傷心毀腦等等情事。也就是說,這些全是沒有科學證據的故事。 我也看到一篇蘇醫師的專訪,它說:「台大的賴秀穗獸醫曾對此表態認為是美國政治施壓的結果,並表示就科學角度來說萊克多巴胺是不安全的,孕婦、孩童、心血管疾病、肝病、腎臟病、癌症等病患萊尤其碰不得」。 可是,賴秀穗教授曾發表認識瘦肉精,他說:「筆者認為農政單位應重視、面對毒性高的瘦肉精在台非法使用的問題,更應邀請消費者、學者及養豬業者,研商一種雙贏的對策,朝正面思考,解除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為禁藥的法令。如能核准使用,一方面可降低養豬成本,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可杜絕非法使用毒性過高的瘦肉精,來危害消費者的健康。」 所以,毫無疑問的,蘇偉碩醫師專訪裡所說的,跟賴秀穗教授所說的,正好是一百八十度背道而馳。 (三) 「乙型受體素」的作用是類似腎上腺素。它會使豬焦躁不安,有攻擊性。而由於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有些豬會四肢癱軟,無法行走,或倒地不起。牛對瘦肉精的反應,目前還沒有關於情緒改變或行動不便的報導。但是,有一篇2014年的報告說,瘦肉精會使牛隻死亡率增加75-90%。這篇報告立刻遭到瘦肉精藥廠的反駁,認為研究設計有缺失。 不管瘦肉精是否對牛有害,問題在於,有必要使用瘦肉精嗎?根據瘦肉精藥廠Elanco的說法,瘦肉精的使用,可以讓養豬業者,每隻豬多賺5塊美金。但有小農戶說,只多賺1塊。不管是5塊或1塊,在不用瘦肉精的情況下,消費者大概也就只是多付幾分美金來買一磅豬肉。那有必要為這麽一點小錢,讓豬焦躁不安,四肢癱軟嗎? 在我最近(2020年8月28日)發表〈瘦肉精:科學似乎總算贏了一局〉之後,有讀者來跟我嗆聲,指責我為瘦肉精背書。可是,他們卻完全沒有看到我曾一再強調我是反對使用瘦肉精的,例如2016年6月22日發表的〈瘦肉精的人道問題及...〉只不過我反對的理由是基於對動物人道的考量,而不是對人類健康的考量(因為合法添加的瘦肉精沒有健康問題)。 (四) 賴秀穗教授在2011年1月19日發表〈不要把瘦肉精政治化〉。他說:「筆者常與養豬業者接觸獲悉,贊成使用合法瘦肉精(培林)的豬農佔絕大多數,只是瘦肉精已被炒作成政治議題,誰在野就反對它的使用。」 BBC中文網也在2016年1月15日發表〈台灣大選:養豬戶稱「瘦肉精美豬不是問題重點」〉,內文寫道: 萊克多巴胺是1999年被核准作為飼料添加劑,所以至今已有21年的使用歷史。美國的三億人口,包括數十萬台灣移民,吃瘦肉精餵食的豬肉,已經吃了21年,但卻沒有任何一個發病的案例。如此無懈可擊的食安記錄,卻被一年數起食安危機的台灣詆詬為「有毒,吃不得」,真不知天理何在,世道哪尋。 更何況,當台灣的政客來美國訪問或過境,難道會跟美國東主說「你們的牛肉、豬肉有毒,我不敢吃」?又或,當他們把子女送來美國念書或拿綠卡,是否曾考慮過他們的心肝寶貝將長期遭受美牛美豬毒害?還有,如果台灣政府真的認為美牛美豬有毒,那就應該頒發勳章給駐美外交人員,以表揚他們為國捐軀鞠躬盡瘁。 瘦肉精之所以會成為食安問題,完全是被捏造出來的。它是政客們免本萬利的政治鬥爭工具,當需要選票時,就裝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狠狠痛罵執政當局罔顧國民健康。而一旦選上成為執政者,就反過來,扮演縮頭烏龜,讓政敵及民眾在龜殼刻上「詐騙集團」。 在我發表〈瘦肉精:科學似乎總算贏了一局〉之後,有一位讀者回應:「如果沒問題,為何台灣禁用?如果有問題,那幹嘛開放進口?」我回答:「禁用是因為國內政治鬥爭贏了,開放是因為國際政治鬥爭輸了(即所謂的「與國際接軌」)」。 我的網站「科學的養生保健」所關心的是健康,而不是政治。我之所以會觸及政治,是不得已的。就是因為政治鬥爭,才會導致台灣民眾相信美牛美豬有毒。我之所以會談論瘦肉精,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希望能消除大家對瘦肉精的疑慮,不要繼續活在政客們捏造的食安陰影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8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