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3 年前
大林慈濟施打完發生這些都是正常的
莫德納
副作用(%)
第注射部位痛
疲倦
頭痛
身體痠痛
冷顫
注射部位痛
疲倦
第二劑
頭痛
劑身體痠痛
冷顫
18-64歲 >65
87
74
39
33
35
25
17
20
9
5
90
83
68
58
63
46
61
47
48
31

第二劑
副作用(%)
注射部位痛
疲倦
頭痛
身體痠痛
發燒
AZ
18-64歲
59
44
44
39
16
13
不大嚴重
>65
33
30
30
24
12
3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8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美國[洛杉磯時報]新聞報導: 對輝瑞和莫德拉疫苗第三期臨床實驗結果的概略比較⋯⋯ 1. 有效性 ✅輝瑞: 56歲以上(93.7%) 16~55歲 (95.6%) ✅莫德拉 65歲以上(100%) 18~64歲(93.4%) 2. 重症病患的有效性 ✅輝瑞(66.4%) ✅莫德拉(100%) 3. 有效性「性别差異」 ✅辉瑞(男95.3%,女93.9%) ✅莫德拉(男95.5%,女93.5%) 4.「患有其他疾病」病患有效性 ✅輝瑞(95.3%) ✅莫德拉(95.9%) 5. 有效性「族群差異」 ✅輝瑞: 黑人(100%) 拉丁裔(94.5%) 白人(94.7%) 亞裔(74.4%) ✅莫德拉: 黑人(100%) 拉丁裔(100%) 白人(100%) 亞裔(100%) 混血(100%) 6. 接種兩劑疫苗後呈現不同程度非致命性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勞累、頭痛、肌肉酸痛、發冷、関節痛. 兩種疫苗都有,且以莫德拉疫苗發生的比例較高。 報導中最有趣的是亞裔對二種疫苗反應的不同,这是注射疫苗人的分享,她是流行病學專家,建議我們要去打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項: 打疫苗以前,先喝一大杯水,打完疫苗以後再喝一大杯水。 聽說 over hydration 可以減輕副作用!若有輕微發燒(在華氏溫度100 度以下),不要緊張可以吃一顆退燒藥。 若出現高燒,或者是副作用持續超過兩天,打電話告訴醫生! 你們可以分享給朋友這是第一手專家的建議! 我身邊一些朋友、同事有打第二針後,他們大多情況是感到很累、很愛睏,想睡覺。不一定會發燒(低燒,也看體質),得經過休息,多喝水,一天之後會緩解。TC
    50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加卅洛杉磯時報]一則新聞,對輝瑞和莫德拉疫苗第三期臨床實驗結果的概略比較⋯⋯ 1有效性 輝瑞: 56歲以上(93.7%) 16~55歲 (95.6%) 莫德拉 65歲以上(100%) 18~64歲(93.4%) 2. 重症病患的有效性 輝瑞(66.4%) 莫德拉(100%) 3.有效性「性别差異」 辉瑞(男95.3%,女93.9%) 莫德拉(男95.5%,女93.5%) 4.「患有其他疾病」病患有效性 輝瑞(95.3%) 莫德拉(95.9%) 5.有效性「族群差異」 輝瑞: 黑人(100%) 拉丁裔(94.5%) 白人(94.7%) 亞裔(74.4%) 莫德拉: 黑人(100%) 拉丁裔(100%) 白人(100%) 亞裔(100%) 混血(100%) 5. 接種兩劑疫苗後呈現不同程度非致命性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勞累、頭痛、肌肉酸痛、發冷、関節痛. 兩種疫苗都有,且以莫德拉疫苗發生的比例較高. 報導中最有趣的是亞裔對二種疫苗反應的不同, 这是注射疫苗人的分享,她是流行病學專家,建議我們要去打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項: 打疫苗以前,先喝一大杯水,打完疫苗以後再喝一大杯水。 聽說over hydration 可以減輕副作用!若有輕微發燒(100 度以下),不要緊張可以吃一個退燒藥。 若出現高燒,或者是副作用持續超過兩天,打電話告訴醫生! 你們可以分享給朋友這是第一手專家的建議!! 我身邊一些朋友,同事有打第二針後他們大多情況是累,睏,不一定會發燒(低燒,也看體質),得經過休息,多喝水,一天之後會緩解。
    6 人回報4 則回應4 年前
  • 轉傳,請參考: 注射「莫德納」第二劑的反應與應對: 一、注射後第二個小時開始感覺注射部位酸痛無力,(比第一劑強烈)。 二、注射後第四個小時開始感覺噁心與嘔吐感,沒有食慾。(側躺會比較舒適,可在腰、屁股墊一個枕頭)。 三、注射後第十二個小時開始畏寒與發冷。 四、注射後第16-20個小時開始發燒、流汗,持續38-39度,頭痛很明顯。 五、注射後第30-36個小時,開始慢慢退燒,但是頭痛與疲倦還是很明顯。 六、注射後48-72小時體力逐漸恢復,開始有食慾,72小時已經恢復八成。 應對方法: 一、在床邊準備水壺、水杯,要多喝溫熱開水。 二、在身邊多準備一條毯子,感覺畏寒時可以多加毯子保暖。(冷氣溫度稍為調高一點) 三、準備兩、三件棉T恤,流汗時替換。 四、可以準備「退熱貼」。 五、床頭準備「普拿疼」(最普通的)。 六、準備遮光眼罩。 第二劑真的比第一劑反應強烈,我們不能輕忽,多瞭解狀況,多做好準備,慢慢熬過三天,就諸事大吉了。
    60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mRNA 疫苗的副作用 01、副作用對少數人頗為嚴重 今年夏天,麻省理工學院的盧克·哈奇森(Luke Hutchison)自願參加了默德納的 COVID-19 疫苗臨床試驗。 當他接受了在第二次注射後,他手臂打針的部位立即腫脹到 「鵝蛋」 大小。 他不能確定自己被注射的是疫苗還是安慰劑,但是在幾個小時內,身體健康、只有 43 歲的哈奇森感覺到骨骼和肌肉酸痛,發燒燒到 38.9°C,他感到難以忍受,身體發抖,時冷時熱。他整夜手捧電話,想著是不是要打 911 求助? 哈奇森的症狀在 12 小時後消失。 但他說,沒有人告訴他副作用會如此嚴重,也沒有人幫助他做任何準備。 02、準備好退燒藥 本週,在默德納和輝瑞雙雙發佈了他們的 mRNA 疫苗保護作用高達 95%! 儘管兩個公司都聲稱,他們的疫苗 「沒有嚴重的安全問題」,但像上述哈奇森所經歷的 「嚴重副作用」 還是有可能的。 公眾應該為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做好心理準備,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嚴重的副作用」 將是少數,更多的人將會面臨其他 「短暫的副作用」 。 默德納疫苗第一次注射的副作用主要為注射部位反應(2.7%),第二次注射的副作用包括 9.7% 的參與者疲勞,8.9% 的肌肉疼痛,5.2% 的關節痛和 4.5% 的頭痛。 而輝瑞疫苗的副作用包括疲勞(3.8%)和頭痛(2%)。 美國如果安計劃在 12 月底之前為美國 3500 萬人接種疫苗的話,按預期會有2% 接種者出現 39°C 至 40°C 的嚴重發燒,那將是 70萬人。 那麼,打疫苗前,請先去藥店買好退燒藥! 03、mRNA疫苗的副作用比傳統疫苗可能會更大 默德納和輝瑞的疫苗都需要兩劑,中間間隔數周。通常在第二劑後副作用會更高,「副作用」 其實也是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 由於以前人類還沒有正式使用過 mRNA 疫苗,對這類疫苗的長期副作用仍需要時間的檢驗。 我們知道,mRNA 疫苗是將一段人工合成的 mRNA 裝在脂質納米顆粒——微小脂肪氣泡中。 疫苗被注射到肌肉組織後,mRNA 會通過脂質膜融合,進入肌肉組織的細胞,指導冠狀病毒刺突蛋白在人體細胞內的產生。 這種人體細胞產生的冠狀病毒刺突蛋白,與天然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是一樣的,被人體的免疫細胞識別後,會產生特異性的抗體,能阻止新冠病毒入侵,或殺死病毒,起到保護作用。 mRNA分子通常是極不穩定的,但裝進脂質納米顆粒後,不僅穩定性提高,而且還具備了進人人體細胞的能力。 與大多數流感疫苗相比,mRNA 疫苗的分子特性決定了它的副作用可能會更大。 04、孰輕孰重 mRNA 疫苗的副作用有可能來自 mRNA 分子本身,更大的可能是來自脂質納米顆粒。 實驗證明,不含 mRNA 的脂質納米顆粒在動物中會引起同樣的副作用。 不含 mRNA 的脂質納米顆粒在被注射動物的肌肉中產生炎症介質,這些介質會引起疼痛,發紅,腫脹,發燒,類似流感的症狀。 另一方面,mRNA 分子本身對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可能會有更高的風險。 例如患有紅斑狼瘡的人,其病源是由針對其自身遺傳密碼的抗體引起的,有必要注意 mRNA 疫苗是否會使自身免疫疾病病情惡化。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疫苗的副作用是短暫的,這種短暫的反應不應阻止人們面對大流行而接種疫苗。 手臂酸痛、發燒和疲勞是不愉快的,但沒有生命危險。而感染了病毒,對某些人來說,是要命的。 孰輕孰重? 05、熬過一個艱難的夜晚 針對疫苗的副作用,一線公共衛生工作者應該有充分的準備。事實上,所有疫苗都有程度不同的副作用。 以 2017 年獲得 FDA 批准的新型帶狀皰疹疫苗為例,在一項針對 50 歲及以上人群的大型關鍵試驗中,17%的疫苗接種者引起了嚴重的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和肌肉疼痛。 但人們知道,與帶狀皰疹所造成的傷害相比,這點付出是值得的。這種疫苗推出後,需求很大。 可以想象,在大量接種疫苗後,社會上將會有各種各樣的關於副作用的故事。 伊恩·海頓(Ian Haydon)在接受了默德納疫苗第二次注射後十二小時後,感到發冷,並出現 「頭痛,肌肉酸痛,疲勞,惡心」,發燒燒到 39.6°C。他不得不去了急診室,在症狀消失 24 小時後,他還發生了嘔吐並暈倒了。 對海頓來說,那是艱難的一天。 但是,如果與被 COVID-19 感染後住進重症監護室相比,這點副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目前 COVID-19 已經在美國造成了 25 萬人死亡,為了避免家庭傳染,政府號召在即將來臨的感恩節也不要搞家庭團聚。 面對疫苗有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每個人都應該咬緊牙關,熬過一個艱難的夜晚。 為換取我們的正常生活,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  參考文獻:Fever, aches from Pfizer, Moderna jabs aren’t dangerous but may be intense for some By Meredith Wadman 《Science》Nov. 18, 2020.
    4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高端登疾管署官網 無保護力資料/聯合報2021-08-04 高端疫苗簡介昨天登上疾管署網站,相較於AZ、莫德納、BNT等疫苗清楚記載保護力,高端並未標示「安全性及保護力效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高端沒做第三期,不能生一個保護力資料出來,當時是以「免疫橋接」跟AZ疫苗做不劣性比較而審核通過EUA,所以沒有保護力資料。 食藥署二日公布四批、廿六萬多劑高端疫苗完成檢驗封緘,但批號卻出現跳號,外界質疑高端品質。陳時中解釋,疫苗大多是以二公升、五十公升容量製作,量產需委外使用二百公升反應槽,目前還在審查中,等高端補件資料。 除了沒做三期試驗,保護力尚待確認及檢驗批號跳號,高端疫苗早在六月底即量產,送件至食藥署進行檢驗封緘尚未通過EUA,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指出,在未取得EUA情況下,業者急著送件,衛福部還幫忙檢驗封緘,程序大有問題,批評「食藥署藐視法律,帶頭違法」。 王任賢表示,正常程序為業者獲EUA後,始能送件並進行檢驗封緘,中央如果想扶植國內廠商,先給預付款也就罷了,現在連檢驗封緘也小動作不斷,「給EUA是政府絕對權力,但不能亂用,否則恐成國際笑柄。」 陳時中解釋,一般疫苗研發上市過程要從製程研發、非臨床試驗、臨床試驗、查驗登記後才量產、檢驗封緘,但因新冠疫情,各國都要求疫苗研發加速量產,研發到一定程度就可進行下一階段、並且同時進行檢驗,簡化EUA行政流程,若仍停留過去方式,等查驗登記過再量產,EUA就失去意義。 高端疫苗簡介列了九項副作用,分別為注射部位疼痛(壓痛)、痠痛(全身無力)、肌肉痛、頭痛、腹瀉、注射部位腫脹(硬結)、噁心(嘔吐)、注射部位泛紅及發燒等。不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提出兩件罕見不良反應事件,分別為眼壓過高、顏面神經麻痺,正釐清症狀與疫苗之間因果關係。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648462?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今天有幸聽到馬偕醫院邱南昌教授的演講,其中一些資料相當珍貴,對AZ疫苗的優點提供有力的佐證。 mRNA疫苗受青睞的第一個原因是大家誤以為mRNA疫苗比較有效,因為第三期試驗的保護效力高於AZ疫苗,但背後的因素是每一支疫苗第三期試驗的時間、地點、疫情狀況不相同,所獲得的結果不能直接相比。 能夠比較兩支疫苗唯一的方法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無差別的使用(就是兩支疫苗捉對廝殺),這樣的硏究目前只有一篇,比較AZ疫苗與輝瑞/BNT疫苗,發表在Nature Medicine,是英國2020/12/1到2021/5/8分析38萬人的真實資料,結果發現兩支疫苗的保護力幾乎一模一樣;更進一步的資料顯示,當只打第一劑時,AZ疫苗減少住院的能力優於輝瑞/BNT疫苗(圖1,94% vs 85%),而防止家人感染(防止病毒擴散)的能力相當(圖2),仔細分析圖1,AZ疫苗施打對象有較多容易產生重症的高年齡層,更顯示AZ疫苗(只打第一劑時)優於輝瑞/BNT疫苗。 mRNA疫苗受青睞的第二個原因是大家誤以為AZ疫苗的副作用比較多(包括發燒、血栓、猝死),而mRNA疫苗比較安全,這一點AZ疫苗完全是受到不白之冤。 必須先釐清疫苗不良事件和疫苗副作用是不一樣的,前者與注射疫苗在時序上相關,但未必有因果關係,後者是與疫苗有因果關係的事件(圖3)。 真正疫苗的副作用絕大多數是非嚴重的一般副作用,包括發燒、疲倦、注射部位腫痛、頭痛等,這些副作用AZ疫苗普遍低於mRNA疫苗,而AZ疫苗第二劑少於第一劑,但mRNA疫苗卻是第二劑比第一劑嚴重(圖4);根據國內施打者使用V-Watch回報的AZ疫苗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很少超過兩天(圖5)。 AZ疫苗剛在歐洲開打時,發現三期試驗未偵測到的血栓,許多國家因此暫停施打;但後來了解是極罕見(約十萬分之一)的自體免疫反應,產生血小板PF4抗體,不會造成動脈血栓,所以各國陸續恢復施打AZ疫苗(圖6);國內一開始也將使用避孕藥或賀爾蒙治療列為禁忌症,在了解機轉後刪除了(圖7);mRNA疫苗開打後,同樣發現三期試驗未偵測到的心肌炎(圖8),機轉目前不淸楚,好巧機率也是十萬分之一(極罕見);邱教授打個比方,除非是中樂透,不然應該不會遇到。 造成AZ疫苗緩打潮最大的衝擊是高齡長輩開打AZ疫苗後不斷傳出的猝死事件,圖9是世界各國施打新冠疫苗後的死亡情況,很明顯看到在輝瑞/BNT疫苗及AZ疫苗都有施打的國家中,多數國家輝瑞/BNT疫苗造成的死亡比例大於AZ疫苗,原因當然不是輝瑞/BNT疫苗比較危險,而是疫苗施打策略造成的(輝瑞/BNT疫苗使用於較高風險的族群);但即使校正這個因素後,南韓的經驗在高齡者輝瑞/BNT疫苗的死亡率仍舊稍微超過AZ疫苗;而疫苗施打造成死亡事件特別低的國家(例如義大利),則是因為在疫苗開打前已有大規模疫情,高風險的長者還來不及打疫苗就已經染疫死亡了;台灣的疫苗死亡事件低於世界平均值,亦低於高齡者自然死亡的期待值,在死亡案例的調查及解剖報告中,實際死因多為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無任何一例與疫苗直接相關(圖10);換言之,AZ疫苗是因率先開打,又使用於高風險族群,才會產生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狀況,可以預期莫德納疫苗一旦在高齡長輩開打,仍舊會出現猝死案例。 #兩支疫苗一樣安全一樣有效 #現在可以打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選擇 #歡迎分享一起傳遞正確訊息
    3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台灣” 百大姓氏排名  1、 陳 2,511,818人。 2、 林 1,880,277 人。 3、 黃 1,364,176 人。 4、 張 1,194,611 人。 5、 李 1,160,059 人。 6、 王 935,416 人。 7、 吳 917,587 人。 8、 劉 718,943 人。 9、 蔡 660,836 人。 10、楊 603,555 人。 11、 許 528,186 人。 12、鄭 427,578 人。 13、謝 398,814 人。 14、郭 339,929 人。 15、洪 339,377 人。 16、邱 330,973 人。 17、曾 325,336 人。 18、廖 304,415 人。 19、賴 299,271 人。 20、徐 286,694 人。 21、周 277,694 人。 22、葉 267,887 人。 23、蘇 255,714 人。 24、莊 214,535 人。 25、呂 207,928 人。 26、江 207,019 人。 27、何 192,458 人。 28、蕭 189,915 人。 29、羅 188,045 人。 30、高 173,550 人。 31、潘 155,097 人。 32、簡 154,368 人。 33、朱 151,081 人。 34、鍾 148,373 人。 35、彭 134,949 人。 36、游 134,447 人。 37、詹 132,038 人。 38、胡 124,058 人。 39、施 123,239 人。 40、沉 118,450 人。 41、余 115,153 人。 42、盧 108,780 人。 43、趙 104,751 人。 44、梁 103,845 人。 45、顏 100,058 人。 46、柯 98,431 人。 47、翁 89,935 人。 48、魏 87,528 人。 49、孫 84,377 人。 50、戴 80,624 人。 51、方 75,872 人。 52、宋 74,389 人。 53、范 72,342 人。 54、鄧 60,461 人。 55、杜 52,244 人。 56、傅 52,157 人。 57、侯 51,486 人。 58、曹 51,442 人。 59、薛 49,055 人。 60、丁 46,848 人。 61、卓 43,231 人。 62、馬 42,872 人。 63、董 41,401 人。 64、唐 40,818 人。 65、藍 40,543 人。 66、蔣 40,309 人。 67、石 39,843 人。 68、紀 39,299 人。 69、姚 39,195 人。 70、古 39,174 人。 71、 連 38,653 人。 72、 馮 37,015 人。 73、 歐 36,707 人。 74、 程 35,918 人。 75、 湯 35,279 人。 76、 康 34,472 人。 77、 田 34,139 人。 78、 姜 33,696 人。 79、汪 33,053 人。 80、白 32,000 人。 81、鄒 31,430 人。 82、尤 30,888 人。 83、巫 27,957 人。 84、鐘 27,568 人。 85、塗 26,523 人。 86、龔 24,792 人。 87、嚴 21,709 人。 88、韓 21,695 人。 89、袁 21,665 人。 90、 阮 21,505 人。 91、 黎 20,511 人。 92、 金 18,984 人。 93、 童 18,651 人。 94、 陸 17,374 人。 95、 夏 16,620 人。 96、 柳 15,954 人。 97、 邵 15,387 人。 98、 錢 14,859 人。 99、 溫 14,328 人。 100、伍 13,876 人。 🌟台灣人口數:23,568,378人。 🌟男性人口數:11,679,669人。 🌟女性人口數 :11,888,709人。 🌟台灣人口密度:651 人/平方公里。 年齢人口結構 0-14歲12.61%:2,972,792人。 15-64歲71.53%:16,857,450人。 65歲以上15.86%:3,738,136人。 🌟陳姓人口全國最多 🎉🎉🎉 🌟郭姓擁房產比例最高 🎉🎉🎉 ~2020年9月統計
    3 人回報3 則回應4 年前
  • -------愛的分享---------- COVID-19注射前備品: 1.含量Vit C240mg的發泡錠。 👉不喜歡喝白開水,可以VitC加多一點水,沖淡一點,當飲料狂喝! 2.高單位綜合B群。 3.大瓶舒跑+加水喝。 👉遇到發燒時,緩解電解質不平衡。 4.克他服寧Cataflam25mg (另名Voltaren),一排10顆。 5.普拿疼500mg一盒。 6.2500-3000c.c.的水。 👉常溫或溫的,非常時期,不要再喝冰的飲料或冰水。 去藥局拿照片給藥師看,直接跟藥師說你要準備幾人份的Covid-19疫苗注射用藥,幾乎全台都用差不多的藥,藥師會幫你準備足夠用的劑量。(Q6H:6小時給藥一次,這個名詞很專業,小的我還去查了一下這個專業術語。) --------施打疫苗流程-------- 1.在家先吃飽,多喝一點溫開水,再去施打。 2.記得帶健保卡跟手機去醫院報到。 3.閱讀疫苗注射需知、填寫注射同意書、注射基本資料。 👉批價:非公費補助,一個人大概500上下,每家醫院收費不同。 👉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近期是否有開刀史或是急性期症狀,請施打前跟醫生說清楚講明白,任何急性期病症都不建議施打。 4.注射後30分鐘,要留在醫院裡面做觀察。 👉等候時,記得人跟人之間保持安全距離,不要跟別人靠的太近。 ⚠️口罩戴好,不要到處跑,到處摸,坐著滑手機,等時間。(這是對我家人說的語調!) 👉帶酒精去醫院,隨時消毒,扶手電梯觸摸後,記得消毒。 5.離開時,記得拿疫苗注射黃卡! 🤔這時健保卡上會被貼上Covid-19疫苗第一次施打時間的註記貼紙。 6.掃QR code -疾病管制署的疫苗施打體況調查 ,線上填寫施打後體況問卷。 連續兩天Line會自動跳出健康回報調查,只要跳出健康回報問卷調查,就把身體狀況照實回覆給疾管署做統計用。 7.注射後,回到家,請記得一直補充溫開水,至少要喝滿2500-3000c.c.的水量,等於一有空就是喝水,解尿後再繼續喝,寧願一直排尿,補充水分,避免發燒脫水。 👉不喜歡喝白開水,就把Vitc發泡錠加多一點水,或常溫舒跑加水,當飲料喝。 👉注射部位腫脹、紅腫、會痛舉不起來時,可以做冰敷的動作,但千千萬萬不要揉它。 8.注射後4個小時吃第一次普拿疼+克他服寧。 如果四小時內開始感到有一點倦怠感跟不適感,手臂痠痛紅腫,應該就是疫苗快要起作用了,可以早一點點吃第1次的藥。 吃完藥就盡量多喝水,多解尿、多睡覺... ⚠️事先請好疫苗假: 要有心裡準備,先跟公司講好,可能去打完疫苗的前兩天會陣亡在家裡,需要事先請好假。 沒事當然可以上班,但發燒到38度以上、再加上全身肌肉關節痠痛時,根本連下床都很困難,務必事先請好疫苗假,乖乖留在家裡休息。 👉可以吹冷氣,冷氣可以讓環境溫度維持在低溫狀態。 風扇就盡量不要開,因為冷風會讓毛細孔一直開關開關,容易受寒。 9.接下來就是拿出手機設定鬧鐘計時,每6小時吃一次普拿疼+克他服寧,沒有發燒也是照吃。 10.開始發高燒了,請將普拿疼改成4-5小時吃一次,克他服寧則不變,一樣6小時吃一次。 👉普拿疼的藥效大概4-5小時左右,至於發燒後普拿疼要改成4小時一次,還是5小時一次,取決於發燒的狀況,這時體溫量測紀錄很重要。 如果持續高燒,建議改成4小時吃一次普拿疼,如果還好,忽高忽低,就5-6小時一次。每個人不太一樣,有人會一直高燒,有人則會忽高忽低,不懂不明白請打電話問醫生,醫院急診也都有醫生跟護士執勤。 🤔疫苗最快當天幾個小時後有症狀,最慢12小時後,會開始常見的疫苗副作用,像是發燒、肌肉關節疼痛、頭暈、想吐、注射部位紅腫漲痛等.... 除了第一次是注射後4小時吃第一次藥,後面每6小時吃一次藥,吃滿六次,就是注射後的第40小時,其餘時間喝水、多休息多睡覺,後續沒症狀就不用再吃了!(4-6-6-6-6-6) ⚠️注意:普拿疼一顆500mg,一天內不能超過4000mg,也就是最多24小時內只能吃8顆,超過8顆就是過量。 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就是一般的普拿疼,在正確劑量下的安全性高,單次劑量約為375~500毫克,若沒有依照藥品仿單上建議方式服用,超過成人一天最大用量4000毫克,會造成肝臟損害,甚至導致急性肝衰竭而危及生命。 因此發燒過久,請打電話給醫生,詢問醫生是否需要回醫院注射生理食鹽水。 記得多喝水就對了,不喝,就不排尿,身體就會一直脫水、一直乾燒。 ⚠️克他服寧Cataflam: 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有抑制前列腺素生成的作用。 作用:止痛藥,止痛效果優於普拿疼。 副作用:傷胃,須與胃藥併服,切勿空腹服用。 前列腺素是引起疼痛、發燒及發炎現象的主要因素,因此克他服寧,常被用於緩解各種輕到中度的發炎和疼痛,如:肌肉痛、背痛、牙痛、經痛、肌肉僵硬或運動傷害造成的疼痛,以及關節炎引發的紅腫、疼痛、關節僵硬。 以上是集結來自我身邊專業的醫師、大醫院護理師、護理師表妹、廠商的親屬醫護人員的完美建議,提供給大家參考。 現在時間是,我注射AZ疫苗後的第40個小時,目前為止只有產生強烈的疲憊跟倦怠感、很睏想睡、全身關節微微痠痛、四肢比較沒力氣而已,完全沒有發燒症狀,感謝主,沒有經歷被火車🚉壓過的感覺。😅😂🙏🤣
    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新冠疫苗注射前六個必知 ~ 陳筱芬 醫學博士 2021-01-13 美國自2020年底,開始了新冠狀病毒的疫苗注射,到目前為止,已經有 Pfizer 和 Moderna 兩家通過 FDA 的檢定合格 ,相信日後還會有其他廠牌的疫苗通過。而疫苗的注射計劃,也開始在各地進行中。疫苗注射的先後順序,各地衛生部門都有規劃,大家應該遵守規定、按照順序上網登記,確定時間地點後,才能接受疫苗注射。相信在未來幾個月內,大家都有機會去做疫苗接種。 今天要談的是,接種疫苗時要注意的事項。首先,我們要了解,在不同的狀況下,有哪些人不合適接種新冠疫苗: 第一),曾經對藥物、昆蟲叮咬、食物、或其他疫苗有嚴重過敏體質的人,請務必和你的醫師討論。 第二),目前對18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還沒有定論,廠商也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以確認他們注射疫苗的安全性。 第三),關於孕婦,則要根據懷孕當時的狀況,來研討是否適合接種新冠狀病毒的疫苗,請先和妳的婦產科醫師討論。 第四),免疫系統功能不全的人,包括做過器官移植,正在吃抗病毒、抗排斥的藥物,或是正在接受化療、電療的病人,請跟你的腫瘤科或感染科醫師討論。 第五),有嚴重病情失控的人,例如有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氣喘、心臟病等狀況的病人,請跟你原本的醫師討論。 第六),正在發燒或正處於急性感染的病人,請跟你的感染科醫師討論。 目前的新冠狀病毒疫苗注射,是要施打兩劑,Pfeizer 輝瑞的兩劑中間,起碼要間隔三週、但不能超過六週。Moderna 的兩劑中間,起碼間隔四週、但不能超過六週。 通常注射之後,要在現場停留至少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以免萬一有嚴重過敏的情形發生,就可以馬上在注射疫苗的現場處理。如果沒有緊急過敏的問題,目前最常遇到的疫苗注射後的副作用,主要是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痛。其他較少見到的有發燒,腹瀉,嘔吐等等。這些通常都是暫時性的,也都會恢復。其他有關注射後的注意事項則類似流感疫苗。 大家最關心的事情,是打完兩劑新冠狀病毒疫苗之後,到底有多少保護力?可以持續多久? 到目前為止的研究顯示,打完兩劑之後,要等一週以上,身體在一段時間之後,才能達到最高免疫力,然後可以有至少三個月的保護效果,也可能會更久。但是目前仍然不清楚,疫苗是否只能預防症狀、不會發病,還是足以終止傳播。 所以即使完成疫苗注射,還是要繼續遵守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及勤洗手是等防疫措施。
    2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台灣2022年「百大姓氏」統計出爐了: 1、陳 2,511,818人。 2、林 1,880,277 人。 3、黃 1,364,176 人。 4、張 1,194,611 人。 5、李 1,160,059 人。 6、王 935,416 人。 7、 吳 917,587 人。 8、 劉 718,943 人。 9,蔡 660,836 人。 10.楊 603,555 人。 11.許 528,186 人。 12.鄭 427,578 人。 13.謝 398,814 人。 14.郭 339,929 人。 15.洪 339,377 人。 16.邱 330,973 人。 17.曾 325,336 人。 18.廖 304,415 人。 19.賴 299,271 人。 20.徐 286,694 人。 21.周 277,694 人。 22.葉 267,887 人。 23.蘇 255,714 人。 24.莊 214,535 人。 25.呂 207,928 人。 26.江 207,019 人。 27.何 192,458 人。 28.蕭 189,915 人。 29.羅 188,045 人。 30.高 173,550 人。 31.潘 155,097 人。 32.簡 154,368 人。 33.朱 151,081 人。 34.鍾 148,373 人。 35.彭 134,949 人。 36.游 134,447 人。 37.詹 132,038 人。 38.胡 124,058 人。 39.施 123,239 人。 40.沈 118,450 人。 41.余 115,153 人。 42.盧 108,780 人。 43.趙 104,751 人。 44.梁 103,845 人。 45.顏 100,058 人。 46.柯 98,431 人。 47.翁 89,935 人。 48.魏 87,528 人。 49.孫 84,377 人。 50.戴 80,624 人。 51.方 75,872 人。 52.宋 74,389 人。 53.范 72,342 人。 54.鄧 60,461 人。 55.杜 52,244 人。 56.傅 52,157 人。 57.侯 51,486 人。 58.曹 51,442 人 59.薛 49,055 人。 60.丁 46,848 人。 61.卓 43,231 人。 62.馬 42,872 人。 63.董 41,401 人。 64.唐 40,818 人。 65.藍 40,543 人。 66.蔣 40,309 人。 67.石 39,843 人。 68.紀 39,299 人。 69.姚 39,195 人。 70.古 39,174 人。 71.連 38,653 人。 72.馮 37,015 人。 73.歐 36,707 人。 74.程 35,918 人。 75.湯 35,279 人。 76.康 34,472 人。 77.田 34,139 人。 78.姜 33,696 人。 79.汪 33,053 人。 80.白 32,000 人。 81.鄒 31,430 人。 82.尤 30,888 人 83.巫 27,957 人。 84.鐘 27,568 人。 85.塗 26,523 人。 86.龔 24,792 人。 87.嚴 21,709 人。 88.韓 21,695 人。 89.袁 21,665 人。 90.阮 21,505 人。 91.黎 20,511 人。 92.金 18,984 人。 93.童 18,651 人。 94.陸 17,374 人。 95.夏 16,620 人。 96.柳 15,954 人。 97.邵 15,387 人。 98.錢 14,859 人。 99.溫 14,328 人。 100.伍 13,876 人。 🌟台灣人口數:23,568,378人。 🌟男性人口數:11,679,669人。 🌟女性人口數 :11,888,709人。 🌟台灣人口密度:651 人/平方公里。 2022年9月份統計:年齢人口結構:0-14歲13%:297萬人。15-64歲佔71%:1685萬人。65歲以上佔16%:374萬人。陳姓人口全國最多 。郭姓擁房產比例最高 。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