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疾病對於病人及家屬皆會帶來很大的影響,然而至目前為止,疾病的發生機轉及可能的治療方式卻仍在研究階段。《Cell Reports》日前刊登中國山西醫科大學(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表示,原先發展用來治療糖尿病的特定藥物,有機會反轉阿茲海默症的記憶喪失症狀。第二型糖尿病已知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因子之一,其病程會影響到胰島素的分泌,而在過去的研究中亦曾發現,這個影響人體血糖調節的荷爾蒙,其分泌不足可能與大腦的退化情形有關。本篇研究中,作者發現結合第二型糖尿病的特定藥物,可能改善數項阿茲海默症的獨特病徵。作者表示,這項研究發現,有助於未來發展阿茲海默症及其它神經退化疾病的新治療方法。

新聞出處:Alzheimer's treatment: Diabetes drug holds promise for fighting disease after 'significantly reversing' memory loss《Independent》
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health⋯ase-treatment-degenerative-a8133681.html
研究刊登在《Cell Reports》第1678卷 第64-74頁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899317304596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美國布朗大學沃倫阿爾伯特醫學院(The Warren Alpert Medical School of Brown University)的蘇珊教授(Suzanne de la Monte),後續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不一定有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但腦部也會出現血糖代謝異常的狀況,因

    出處

    http://www.cofit.me/229093913535506/4688052
    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善,才是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根本
    6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WIKILINK 最新科技資訊 口罩能否反復使用?浸鹽水後可100%讓H1N1病毒滅活,但對其他病毒需謹慎 | 《科學報告》期刊 February 5, 2020 admin 曉查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一場新冠肺炎讓中國的口罩嚴重告急。 每齣一次門就要廢掉一個口罩,傢裏的口罩即將用完,藥店和網上都買不到,真是急死人瞭。 彆怕,早在2016年,來自韓國慶熙大學的研究者就發現,口罩隻需用普通食鹽水處理後,就具有瞭一定的殺滅病毒能力,至少對2009年爆發的H1N1流感病毒有效。 他們將處理後的口罩來過濾充滿H1N1病毒的空氣,然後再給小白鼠呼吸,結果發現小鼠的存活率達到瞭100%。 空氣中的病毒濃度達到瞭緻死量。作為對照,如果使用普通醫用口罩過濾,小白鼠在4天後就會齣現嚴重的肺炎,10天後全部死亡。 這篇文章發錶在2017年1月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 △實驗中用到的過濾裝置 早在3年前,該文章就預測瞭口罩短缺的可能性。 作者在開頭說,在疫病大流行時期,生産能力不足和製造過程耗時,會導緻口罩供應有限。 N95口罩雖然可以過濾空氣中形成的病毒氣溶膠,但是在嚴重的疫情麵前,大規模使用N95口罩是不切實際的,而且價格昂貴。 過去的SARS、H1N1、MERS都錶明,醫用外科口罩是被公眾最廣泛采用的個人防護措施,盡管人們對它的效果存在爭議。 因此需要開發一種通用、低成本且有效的防護病毒機製,最好能用在普通醫用口罩上。 研究人員配置瞭濃度29.03 w/v%的氯化鈉溶液,並在其中加入瞭一些Tween 20錶麵活性劑,將口罩浸潤,然後在37℃的環境下乾燥一天。 文章指齣,經過這種方法處理後的口罩無需再次處理即可重復使用。最終實驗發現,塗有氯化鈉的口罩上的病毒在5分鍾後就失去瞭活性。 從顯微鏡分析來看,病毒氣溶膠乾燥時間約為3分鍾,錶明在5分鍾時觀察到的病毒破壞與乾燥引起的鹽結晶有關。 作者推測,可能是帶有水分的病毒被吸附在口罩錶麵,濕潤後又重結晶的鹽破壞瞭病毒的結構。 既然對H1N1病毒,自然就有網友很好奇,這種處理方法是否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效。 一些網友對此提齣瞭質疑,認為鹽結晶可能減小瞭口罩的通氣量,而且實驗隻對H1N1病毒進行瞭驗證,是否實用還有待商榷。 所以在未經實驗驗證的情況下,請不要用這種方法來過濾新型冠狀病毒。口罩還是要保證一用一換,切不可自行處理後就重復使用,否則仍有被感染的風險。 論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9956#Sec8 — 完 —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阿茲海默症新藥開發前仆後繼 遠見健康網站刊出拙作「阿茲海默症新藥開發前仆後繼」,說明雖然今年2月傳出全球兩大藥廠宣告退出研發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藥物,全球投入已超過500億美金研究經費,在超過200項藥物研發計畫都已宣佈失敗,面對這項影響全世界超過4,800萬患者的疾病,還是有研究機構傳出喜訊。研究團隊在動物實驗中,漸進性地控制一種名為「BACE1」的酶(enzyme),能讓老鼠類澱粉蛋白斑塊(beta-amyloid plaques)完全消失,大幅減輕阿茲海默症的症狀,改善認知功能,似乎再次露出些微曙光,敬請指教。https://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7809.html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喝咖啡真的能夠降低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的患病風險! 來源: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研究報告 每年全球大約會消費5000億杯咖啡,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拿大Krembil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喝咖啡或能幫助降低個體患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的風險。 描述: 描述: http://cache1.bioon.com/webeditor/uploadfile/201811/20181106230805536_s.jpg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研究者Donald Weaver說道,攝入咖啡似乎並不會讓我們患上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但我們想知 道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是否是因為咖啡中的某些化合物發揮了關鍵作用,從而能幫助減緩年齡相關的機體認知力下降。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三種不同類型的咖啡進行了研究,分別是淺烘焙咖啡(light roast)、焦炒咖啡(dark roast)和無咖啡因的焦炒咖啡(decaffeinated dark roast)。 研究者發現,在初期實驗中,含咖啡因和無咖啡因的焦炒咖啡具有相同的效果,因此研究者所觀察到的咖啡所帶來的保護性作用或許並不可能是咖啡因所造成的。 隨後研究者Mancini發現了一種名為苯基林丹(phenylindanes)的化合物,其出現於咖啡豆的烘焙過程中,這種化合物非常特殊,因為其能有效抑制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而這兩種蛋白是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患者機體的兩種特殊蛋白片段,因此苯基林丹或許具有雙重的抑制特性。 由於烘焙過程會產生大量的苯基林丹,因此相比淺烘焙咖啡而言,焦炒咖啡似乎更具有保護效應。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調查了苯基林丹如何與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致病蛋白相互作用,下一步研究者希望能夠深入調查闡明苯基林丹給機體帶來的健康益處,以及其是否會進入血液或跨越血腦屏障。 苯基林丹是一種天然化合物,這或許是其優於人工化合物的一大特點;後期研究人員還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來儘早地將這種特殊化合物應用於臨床治療中,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了多項流行病學證據,同時他們還希望能深入研究闡明咖啡中的化合物—苯基林丹的確具有抵禦機體認知功能下降的效用。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美國藥廠Cortexyme研究分析54位阿茲海默症死者的腦部組織,發現都有牙周病的主要致病細菌「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細菌數量愈多,蛋白堆積愈嚴重。 台灣也有相關研究。2017年,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張育超及博士生、現為國軍高雄總醫院牙科主治醫師陳昶愷,運用台灣國家健康保險研究數據庫,追蹤9千2百多位牙周病患者、未罹患牙周病的1萬8千6百多位民眾,結果發現,罹患10年以上慢性牙周病的患者,發生阿茲海默症較未罹患者高出1.707倍。 這項研究登上英國泰唔士報,陳昶愷說,過去牙周細菌與阿茲海默的研究,都是動物實驗,這項人體的研究提供英國衛生部的政策考量依據,未來增加牙周病治療的預算,來降低阿茲海默的風險。 而此次《新科學人》報導中的研究,是陳昶愷研究的進階版。將口腔內幾百種細菌,限縮到單一細菌;同時,也將牙齦卟啉單胞菌植入到老鼠體內,結果腦部受到感染,更出現阿茲海默症狀。文中甚至大膽假設:牙周細菌可能就是阿茲海默的主要成因。 睡足7小時、牙刷+牙線,遠離阿茲海默威脅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4675&utm_campaign=Daily&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
    2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中華電信令 T+4:45 ✓ 50% 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 研究員莊志立的團隊是利用阿 茲海默症小鼠的動物實驗,結 果發現阿茲海默症小鼠補充維 生素D反而加劇大腦的病變以 及智能退化;進一步分析台灣 健保資料庫,也驗證65歲以上 的年長者長期服用維生素D發 生失智症的風險是未服用者的 1.8倍;而失智症患者長期服 用維生素D死亡風險增加2.17 倍。研究結果完全顛覆目前大 眾對維生素D的健康形象;成 果也已於2021及2022年分別 發表於老化醫學領域知名學術 期刊《Aging Cell》 。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梅納反應,是食物好吃又香的秘訣,卻也同時是使人老化致病的原因。   「糖化終產物的累積,會導致身體氧債變多、慢性發炎反應變多,不僅讓人提早老化,也會胰島素阻抗性變多、發炎反應上升、血管更容易硬化,干擾內分泌的功能。所以,糖化終產物的累積是與肌少症、糖尿病、心臟疾病、腎臟病、阿茲海默症等諸多慢性疾病有關的!」 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9/08/AGEs.html?m=1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記憶力是走出來的: 每天走路20分鐘能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達20到35%。研究觀察,長者一週走路3次,每次每次達40分鐘,一年下來,腦部掌管認知記憶與情緒的海馬迴容量增加2%。 每天走20分鐘,就能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達35到50%,每天都走1千步,也有助降低血壓,如果一天能發一到兩小時走路,這可減少三分之一的中風機率。走路時,身體會製造多巴胺,讓你身體感到愉悅;同時也會降低壓力荷爾蒙可體松濃度, 快步走10分鐘,好心情可以延續兩小時。有走路習慣的人,患憂鬱症的機率也少了兩到三成。
    1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人家天天補充維生素D,當心反而有害健康!國衛院今(29)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打破一般人認為「補D」可保護失智症的印象,經動物實驗及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發現只要一年吃活性維生素D超過146天、即每周超過3天,符合高劑量條件,反而恐加劇失智症,恐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不過,研究團隊強調,民眾勿恐慌,維生素D對小孩及年輕人,仍是絕對的正向,可以幫助發育及骨質。 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莊志立的團隊是利用阿茲海默症小鼠的動物實驗,結果發現阿茲海默症小鼠補充維生素D反而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進一步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也驗證65歲以上的年長者長期服用維生素D發生失智症的風險是未服用者的1.8倍;而失智症患者長期服用維生素D死亡風險增加2.17倍。研究結果完全顛覆目前大眾對維生素D的健康形象;成果也已於2021及2022年分別發表於老化醫學領域知名學術期刊《Aging Cell》。 莊志立表示,維生素D發現已經超過百年,有益於兒童早期骨骼發育及大腦智能缺陷,是佝僂症的救星,一直被認為有益人體骨骼跟大腦的健康,也有神經保護作用,尤其老化過程跟失智症患者過去被發現普遍缺乏維生素D,因此「缺乏就要補充」的概念一直被一般人所接受,根深柢固,但其中的因果關係,其實過去並沒有好好被釐清。 莊志立指出,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動物實驗發現,在維生素D充足的飼養條件下,阿茲海默症小鼠血液中維生素D的量明顯較野生型小鼠低下,然而在阿茲海默症病人及小鼠大腦中的維生素D受體蛋白量不減反增,且表現位置與大腦造成神經病變的類澱粉老年斑重疊,顯示維生素D在細胞內的作用機制,已在阿茲海默症的病程中明顯改變了,阿茲海默症才是造成維生素D低下的原因,維生素D受體蛋白竟然可以在缺乏維生素D的情況下增加表現量,並且參與神經病變,「很有可能是疾病造成缺乏,而非缺乏造成疾病」,顛覆過去「缺乏就要補充」的概念。 研究團隊更進一步發現,莊志立指出,維生素D受體蛋白正常會進入細胞核進行神經保護的基因轉錄工作,「走好路」、「做好事」,然而在阿茲海默症小鼠大腦中,卻會走向另一條「壞路」,維生素D受體蛋白會在細胞質中與腫瘤抑制蛋白p53結合,並藉此促進神經細胞凋亡,反而壞事。 影響所及,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小鼠若持續補充維生素D,非但沒有減輕病程,反而會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因為補充維生素D進一步增加維生素D受體蛋白與p53的結合,加速大腦神經退化。 莊志立說,研究同步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發現未罹患失智症的年長者若每年服用活性維生素D3(calcitriol)超過146天,即每周使用超過3天,每次1到2顆維生素D,每日使用0.25國際單位,其日後發生失智症風險是未服用者的1.8倍。若失智症患者每年服用維生素D3超過146天,其死亡風險更是未服用者的2.17倍。 莊志立強調,研究結果並非全盤推翻維生素D的作用,只是要提醒民眾不要濫用,只有在適當的時機用它才會有好的結果,如果已經進入老年或失智症的狀態,長期、高劑量補充維生素D反而有反效果,提醒年長者或失智症患者在補充維生素D上,需考量增加失智症的風險,除非醫師建議,否則不必自費購買,並可用曬太陽來取代口服補充。
    32 人回報2 則回應2 年前
  • 美國《華盛頓郵報》揭露輝瑞2015年因利潤考量而隱瞞 關節炎藥物可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甚至不投資進行臨床實驗 Pfizer had clues its blockbuster drug could prevent Alzheimer’s. Why didn’t it tell the world? 部分企業追求利益早已經是與道德說再見,軍火商為銷售軍火可以遊說政府出兵打戰,現在藥廠為學名藥到期,可能造成其他藥廠跟進獲利,所以選擇不對外宣佈,甚至放棄投資該藥物對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嚴重影響全球民眾的權益。 曾在1972年揭露水門案件的《華盛頓郵報》於6月4日再次揭露一項驚人的訊息,美國輝瑞(Pfizer)大藥廠研究團隊2015年有一項驚天發現:該藥廠知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用藥「恩博」(Enbrel),似乎能將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降低64%。但是輝瑞沒有進一步進行臨床實驗,而是選擇隱瞞這項研究進展,原因是出於利潤考量,遭批評枉顧社會責任。 https://www.facebook.com/george.yi.39/posts/10217366795429328?comment_id=10217366856270849&notif_id=1559938080577867&notif_t=feed_comment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目錄 喝咖啡被推薦的科學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1.促進代謝,幫助燃脂,有助於減肥 2.降低高血壓風險 3.降低肝癌發生風險 4.失智症(阿兹海默病) 5.咖啡與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6.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 7.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8.降低中風發生率 9.增進運動表現
    1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