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3 人回報2 年前
補充礦物質"鎂º
可降低慢性嚴炎、減少罹癌風險
張值恆
可以降低慢性發炎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細說喝黑咖啡的好處 ☕☕☕ 單純的一杯黑咖啡, 不加糖或奶是屬於鹼性食物, 黑咖啡其中所含的抗氧化物質,對身體很好! 好處如下: ●黑咖啡可刺激腸胃蠕動, 早上喝咖啡可幫助排便。 ●黑咖啡裡含有多酚類物質, 是一種強力抗氧化的物質。 ●黑咖啡中所含的綠原酸, 可防酒精中毒。 ●黑咖啡可增加人體新陳代謝率, 喝完咖啡再去運動, 熱量消耗快。 ●黑咖啡可降低發炎反應, 改善血管功能, 預防心血管疾病。 ●黑咖啡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 可護腦, 預防失智症。 ●研究顯示, 喝黑咖啡的人, 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低, 因咖啡中的物質可減少腸道中的葡萄糖吸收率。 ●運動後, 喝杯咖啡, 可緩解肌肉酸痛。 ●黑咖啡有保護肝臟的功能。 ●黑咖啡可降低罹癌風險。 ☕☕☕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這就是為什麼你應該一天吃兩顆蛋 1. 降低罹癌風險 雞蛋富含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是最平實的抗癌營養食品 2.延緩老化過程 黃色有機色素內,有類胡蘿蔔素(抗氧化劑),可以延緩老化過程 3. 減重飲食 雞蛋屬低升糖食物,可取代部分主食,是調整飲食時的減肥聖品 4.皮膚和頭髮 生物素、維他命B12和蛋白質都是對皮膚和頭髮健康生長的重要成分 5.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雞蛋富含Omega-3脂肪酸 6. 有益眼睛健康 維他命A、葉黃素、玉米黃質保護眼睛免受自由基影響,幫助顏色辨認和夜間視力 7.降低出生缺陷風險 維他命B9(葉酸)有助胎兒發展,吸收不足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8骨骼健康維他命D和鈣對人體骨骼和牙齒健康非常重要 9.保護大腦 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需要膽鹼來促進新陳代謝 分享資訊給朋友一起腸保健康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落實防疫自主管理五步驟: 1、適當的補充水份不僅可以幫助體內環保,也因為冬天氣候乾燥,一般身體都會比較乾,多補充水分,可以降低病毒停留在呼吸系統和口舌喉嚨的時間和機會,間接減少病毒感染的機率。 2、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像是麻辣鍋、油炸物、燒烤類等食材,都容易讓體內本身有的熱氣加劇,會造成免疫力下滑。 3、不要熬夜,熬夜也會讓身體容易上火,長期下來,不僅體力會不好,免疫力也會低落,若在此時又接觸到病毒,被感染的機會就會大增。 4、徹底建立個人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減少出入人多的場合,一定可以降低被感染的風險。 5、使用適當的保健品增加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也減少病毒對細胞感染後造成的傷害。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慢性發炎的 20 個警訊 1. 不明原因皮膚起紅疹或發癢 2. 常打噴嚏、鼻塞、氣喘、流鼻水、眼睛癢 3. 自體免疫疾病 4. 經常腹瀉 5. 慢性腸胃疼痛或不適 6. 關節腫脹、疼痛或發炎 7. 手掌、手腕、腳踝或腳掌有慢性疼痛 8. 經常膀胱或泌尿道感染 9. 經常感覺到疲勞、頭痛或失眠 10. 腹部脂肪堆積 11. 體重過重或肥胖 12. 糖尿病、動脈硬化、中風、心血管疾病 13. 憂鬱、記憶力減退、神經退化性疾病 14. 罹患癌症 15. B 型肝炎或 C 型肝炎帶原 16. 曾被診斷有病毒或微生物感染 ( 如:EB 病毒、泡疹病毒、白色念珠菌 ) 17. 經常因為細菌感染而服用抗生素 18. 有定期服用消炎止痛藥 19. 喜歡吃甜食或含糖飲料 20. 經常吃油炸食物、燒烤、速食 抗發炎飲食這樣吃 1. 熱量控制得當 攝取過多熱量會促進脂肪合成進而造成肥胖, 肥胖就是慢性發炎的原因之一, 因為過多的游離脂肪酸 會激活脂肪細胞內的「促發炎轉錄因子」NF-κB, 而 NF-κB 被活化是慢性發炎重要的起始點。 因此,在適當的範圍內控制熱量, 減少食物的攝取量,是預防慢性發炎的第一步, 體重過重者建議每餐吃六分飽就好, 而體重標準者則建議每餐吃七~八分飽。 2. 增加 Omega-3 好油 現代人外食機會多,經常攝取精製過後的油脂 ( 例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 ), 使得飲食中 Omega-6 脂肪酸的比例偏高, Omega-6 在體內代謝會產生花生四烯酸, 進而產生促發炎的前列腺素, 導致血管收縮及慢性發炎。 相反的,Omega-3 脂肪酸經由代謝後 可產生抗發炎的前列腺素, 並可在體內與 Omega-6 競爭同一個酵素, 使得 Omega-6 因為酵素不足 而無法產生促發炎的前列腺素。 建議多攝取含 Omega-3 的食物,( 例如:鯖魚、秋刀魚、鮪魚、鮭魚、海藻、堅果、亞麻籽、亞麻仁油、紫蘇油。 ) 建議每天可攝取 1 湯匙堅果, 並且多以魚類來取代紅肉。 若有抗發炎的特殊需求, 可視情況直接補充「魚油」保健食品 來獲得較高量的 EPA 和 DHA, 可挑選 EPA 濃度較高的魚油抗發炎效果較好。 同時,也要避免過量攝取 Omega-6 脂肪酸, 建議家中的烹調用油不要再選擇上述的精製油脂, 可改用 Omega-9 含量較高且初榨的冷壓橄欖油或苦茶油。 3. 吃原態食物 過於精製加工的食物通常膳食纖維含量少, 且可能添加較多的精製糖和油脂使得熱量增加, 攝取後血糖快速上升, 長期處於高血糖的情況下也會增加發炎反應。 選擇原態、少加工的食物, 一來可以減少攝取到人工添加物的機會, 二來也較有助於維持血糖的穩定。 當然,也要避免攝取精製糖。 4. 彩虹蔬果抗氧化 蔬菜水果當中含有各種不同的植化素, 這些植化素除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之外, 經研究發現還能刺激體內複雜的激酶反應, 產生一連串的訊息傳導效應。 另外,蔬果當中所含的維生素 C、維生素 E、類黃酮…等 營養素有助於抑制發炎的源頭 NF-κB。 而且,類黃酮家族當中的槲皮素(quercetin) 也被證實可以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和細胞激素。 以上所說的這些營養素, 都存在於各種顏色豐富的蔬菜和水果當中。 5. 辛香料抗發炎 不少辛香料也有助於抑制 NF-κB,( 例如:薑黃當中的薑黃素、大蒜、辣椒、薑、羅勒、迷迭香、丁香、孜然、茴香、八角…等。 ) 6. 維生素 D 平衡免疫 大部分的免疫細胞都有維生素 D 接受器, 足夠的維生素 D 有助於調節免疫細胞功能, 避免免疫系統低下(易感染) 與反應過度 (自體免疫疾病),減少發炎反應。 奶類、肝臟、蛋黃…等是含有維生素 D 的食物, 我們也可以經由曬太陽來獲得維生素 D。 但多數國人體內維生素 D 的濃度都不足, 若您經過血液檢查 25(OH)D 偏低, 則建議可額外補充維生素 D 營養品。 7. 遠離過敏原食物 慢性食物過敏是常見的慢性發炎原因, 但由於其過敏症狀不像急性過敏一樣顯著, 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8. 採取低溫烹調 再好的食物用錯了烹調法都有可能促進發炎。 多利用低溫的烹調方式減少食物成分的裂變, 例如清蒸、水煮、水炒…等。 抗發炎這樣做 1. 維持理想體重不過胖 2. 適度且規律的運動 3. 良好的睡眠品質 4. 適當的抒壓方式 5. 擁有愉快的心情 6. 學習正念(Mindfulness)時時刻刻留心覺察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馬兜鈴酸 引發近8成肝癌 基因突變增風險 醫籲別吃來路不明中草藥 2017年10月20日 【沈能元╱台北報導】國內最新研究證實,台人罹肝癌竟與中草藥的馬兜鈴酸成分息息相關。林口長庚醫院耗費三年、分析九十八名肝癌患者的基因,發現近八成有馬兜鈴酸才會引起的特殊基因突變,這突變也提高肝癌風險;醫師指,為避免罹患肝癌,切忌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以防基因突變、細胞癌化。 也恐提高腎癌機率 林口長庚昨發表研究成果,主持研究的該院胃腸肝膽科主任謝森永說,國內每年新增肝癌患者一萬一千多人、八千人死亡,以往認為肝癌與肝臟慢性發炎、肝硬化有關,該研究蒐集一九九八到二○一三年、該院及台大醫院近百名肝癌病患資料,基因定序後發現,七十六人體內有馬兜鈴酸才會引起的獨特基因突變形態,顯示馬兜鈴酸與國人肝癌高度相關。 謝森永表示,馬兜鈴酸是現今已知致癌性最高的基因突變物質,「甚至高於紫外線及菸品中的尼古丁」,主因是馬兜鈴酸易和DNA結合,可直接接上DNA的核苷酸,進而造成基因突變,當馬兜鈴酸經肝臟代謝,就會增加肝癌風險。此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的《科學轉譯醫學期刊》,醫界也發現馬兜鈴酸可能提高腎臟、膀胱、泌尿道等癌症機率。 長庚中醫部主任陳俊良說,馬兜鈴酸常用在減重、消水腫及治療關節炎,台灣二○○三年已禁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如關木通、馬兜鈴、天仙藤等,但中國尚未禁用,提醒不應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有減重或治療關節炎等需求的女性更要注意。 B肝 C肝 要更注意 台灣肝癌醫學會名譽理事長王鐘貴說,長期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恐造成肝臟慢性發炎,並引發肝硬化、肝癌,尤其是已患 B、C型肝炎或肝硬化者,千萬勿吃不明中草藥。 預防肝癌注意事項 ● 一般民眾及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勿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 ● 切忌喝酒過量,也別吃發霉的玉米、花生等,以免增肝癌風險 ● 已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者,應遵從醫師處方,按時服藥控制病情 ● B、C型肝炎帶原者或病人,3∼6個月應做1次腹部超音波或抽血 ● 接種 B肝疫苗可預防 B肝,並降低肝癌威脅 資料來源:謝森永醫師、陳俊良醫師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連3個月每天吃半顆酪梨,醫:高膽固醇患者「不藥而癒」。 15:45 2024/07/11 中時新聞網 吳慧芬 酪梨營養豐富,有「超級食物」之稱。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有位高膽固醇的病人,已符合使用健保給付降血脂藥物條件,但他請病人每天吃半顆酪梨,3個月後,病人血中壞的膽固醇,已降到正常值,過程「沒用1顆藥」。 酪梨除能降壞膽固醇,還能降血壓、護眼、穩血糖、幫助胎兒發育、抗老、改善消化系統與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個「全身都是寶」的食物。 江守山說,酪梨含有礦物質鋅、鉀、鎂、磷,維生素A、B、C、D、E、胡蘿蔔素、葉酸、綠原酸、Omega-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麩胱甘肰、膳食纖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阿魏酸等多種營養素。 酪梨因為能降低壞膽固醇,所以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機會,而糖尿病人吃酪梨,會有飽足感覺,能降低食慾,同時不增加飯後血糖,酪梨中的阿魏酸可以改善消化系統,便秘的人吃了能夠助排便,且因為油很多,可以幫助胎兒發育。 江守山指出,酪梨具有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穩定血壓、保護眼睛避免視力損壞、維持血糖穩定、改善消化系統、養顏美容對抗老化、幫助胎兒發育與有抗發炎8大功效,「所以我說酪梨全身都是寶。」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40711003282-260418?ctrack=mo_health_headl_p01?ctrack=pc_health_headl_p01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個月前
  • 《每天該喝多少咖啡適合你?》 導讀:咖啡給健康帶來的好處多還是害處多,爭辯似乎一直在持續。每天該喝多少咖啡呢?供您參考。 ✿1杯咖啡 好處:希臘研究人員對485名65歲以上的老人進行研究後發現,每天1杯咖啡可以保持動脈健康、穩定血壓。 英國布里斯託大學對600位志願者的調查也表明,每天1杯咖啡可以增強腦力。 壞處:咖啡因需要8個小時才能被完全排出體外,所以如果下午3點或4點以後喝咖啡,很容易出現睡眠障礙。 ✿2杯咖啡 好處: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研究發現,200毫克咖啡因,相當於兩杯咖啡的含量,可以預防記憶力下降和老年痴呆症。 《國際運動醫學雜志》的研究也表明,運動前30分鍾喝咖啡有助提高成績。 壞處:如果是孕婦,咖啡攝入量應少於兩杯,否則會增加流產風險。 ✿3杯咖啡 好處:美國化學醫學期刊研究發現,每天3杯咖啡可將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減少1/5。 每天喝3杯的男性,患膽結石風險降低40%。 壞處:美國2006年的研究表明,每天3杯咖啡使心率增快,血壓稍微上升,可能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4杯咖啡 好處:美國猶他州大學的研究發現,4杯咖啡約含400毫克咖啡因,可將口腔癌和喉癌風險減少39%。 此外,還可降低結腸癌、乳腺癌和II型糖尿病的風險。 壞處:每天4杯咖啡將風濕性關節炎風險增加1倍。 ✿5杯以上 好處:東京研究人員對9萬人長達10年的研究發現,每天5杯咖啡可以將肝臟損傷的風險減少3/4。 壞處:咖啡因干擾鈣的吸收,會增加骨質疏鬆風險。喝太多會加速體內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流失。 在升高血壓的同時,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警惕“垃圾咖啡” 三合一即溶咖啡是最典型的“垃圾咖啡”。其中咖啡伴侶含有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患心臟病、糖尿病的風險。 最好的方法是喝用咖啡豆現磨的咖啡。一般來說,中度烘焙的咖啡豆最好,酸苦適中,健康功效也最大。 ❥建議飲用:每天2杯,飯後喝。每天咖啡因的攝入總量最好別超過250毫克,相當於喝2杯咖啡。 喝咖啡最好在早餐及午餐後,可以減少對腸胃的刺激。最好不要在晚餐後喝,以免影響睡眠。 編輯製作:Sam Hsu 2020.09.16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如果你想在新年戒吃巧克力,可能要重新考慮。新研究顯示,含有大量鎂、像黑巧克力的食物,可大幅降低胰臟癌的風險。 很少人知道鎂對身體有多重要,這個礦物質參與幾乎所有的身體功能和組織,支持免疫系統,預防與某些癌症有關的發炎,提升心臟健康,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甚至預防憂鬱症和偏頭痛。 刊登在「英國癌症期刊」的這項新研究,由布魯明頓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員領導進行,結果發現,每天少吃100毫克的鎂,胰臟癌風險就提高24%。胰臟癌不僅是美國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74%的胰臟癌病人,在診斷後第一年去世,只有7%存活超過五年。 印第安納大學傳染病學與生物統計學系主任何嘉(Ka He,音譯)指出,胰臟癌很獨特,與別的癌症不同,其五年存活率非常低,因此預防和找出風險或預測因素極為重要。 雖然以往的研究發現,攝取的鎂愈少,糖尿病的風險愈高,而糖尿病也是胰臟癌的風險因素,但是很少研究審視鎂與胰臟癌的直接關聯。所以研究員調查年齡介於50歲到76歲的6萬6000名以上男女,研究期間151人罹患胰臟癌。 像年齡、身體質量指數、服用消炎藥等因素,並未改變攝取鎂對胰臟癌風險的效應。除了黑巧克力以外,鎂也存在於深綠葉青菜、堅果、豆子、優格、鱷梨、一些魚(鯖魚、野生鮭魚、鮪魚)和香蕉之中。 胰臟癌占美國所有癌症的3%,占癌症死亡的7%。過去十年胰臟癌罹患率相當穩定,但是死亡率從2002年到2011年每年增加。領導研究的迪巴巴(Daniel Dibaba)表示,屬於胰臟癌高風險群的人,飲食納入鎂補充劑,可能有助預防胰臟癌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7/1401358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黑色巧克力 每天吃適量的黑巧克力(約28克)已被證實可以改善許多常見的慢性健康問題,黑巧克力含有益健康的天然抗氧化劑成分(如黃酮類、多酚類和黃烷醇類),還被證實可降低心臟病(Heart disease)風險和促進大腦的健康。 黑巧克力 (Dark Chocolate)、 牛奶巧克力 (Milk Chocolate)、 白巧克力 (White Chocolate) 巧克力是由烘焙過的可可豆製作出來的產品,如果是由未經烘焙的可可豆做的,就稱為生巧克力(Raw Chocolate)。黑巧克力指的是,可可成分至少含70%以上且低糖的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則是除了可可外,還加入高溫殺菌過後的牛奶和大量的糖。白巧克力則跟可可一點關係也沒有了,它是由牛奶和糖混合製成的。 1. 抗氧化力強含多酚 實驗證實,未經加工的可可豆具有明顯消除自由基的功效,黑巧克力裡的可可含有最高含量的多酚和類黃酮,甚至比葡萄酒和茶還多。另有研究表明,黑巧克力的抗氧化性、多酚和黃烷醇,跟蔓越莓、藍莓、巴西莓、石榴等超級水果可相提並論。 2. 營養滿滿含鐵鎂銅錳 質量高的黑巧克力,含有適量的可溶性纖維和礦物質,每100克含70~85%可可的黑巧克力有11克的纖維,另可提供每日建議營養素攝取量中67%的鐵質、58%的鎂、89%銅和98%的錳等。但也別因此而吃過量,因為它的熱量和糖分不可小覷。 3. 保護皮膚減少日曬傷害 黑巧克力中的黃酮醇,可保護肌膚減少陽光的傷害。最低致紅劑量(Minimal Erythemal Dose)是曝曬24小時內,造成皮膚發紅所需的最小UVB輻射量。在一項針對30人的研究中,服用高濃度黃烷醇的黑巧克力12週後,最小致紅劑量增加了1倍以上,表示防止皮膚曬紅的能力上升了1倍。所以下次去海灘度假前,不妨在前幾周或幾個月內就開始吃些黑巧克力。 4. 降低心臟病風險 黑巧克力裡的黃烷醇,可降低血栓和中風(Stroke)的風險。某項針對470名年長男性的研究中,發現可可在15年內,降低受試者們平均50%心臟病死亡風險。另有研究表示,每週吃2次或更多次黑巧克力,可降低冠狀動脈鈣化32%的風險,吃超過5次,可降低57%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5. 改善大腦功能減少中風 研究指出,可可能增進大腦的血流量,減少發生癡呆和中風的機率。此外,還可明顯改善年長的精神障礙患者的認知功能,改善言語流暢度。 6. 降血壓改善血液流動 許多對照研究表明,可可和黑巧克力都可幫助改善血液流動和降低血壓。黑巧克力中的黃烷醇,可刺激血管內產生一氧化氮,幫助向動脈發送信號使血管放鬆,降低血液流動的阻力,進而降低血壓。相反的,沒有黃酮類化合物的白巧克力,則無益健康。 7. 提升好的膽固醇 可可豆中的可可脂是天然脂肪,雖然含很高的飽和脂肪酸,但不會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水準,研究發現還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好的膽固醇),並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壞的膽固醇)的氧化作用。研究發現,吃7天黑巧克力可降低6%的壞膽固醇,提升9%的好膽固醇。 從今天起,不妨在晚餐後享用1~2小塊黑巧克力。強烈建議選擇有機、低糖、可可含量70%以上的黑巧克力! .....摘自網路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早餐就吃到致癌物?肉鬆原來這麼毒 「民以食為天」,然而食物也潛藏著健康危機,乳酸菌之父梅奇尼可夫曾經說:「死亡從大腸開始」,大腸癌更是連續八年蟬聯國人十大致死癌症第一名。根據《中視新聞》報導,一項針對直腸癌病人的調查發現,最多病患愛吃的食物都是「肉鬆」,再次顯現出加工肉類與致癌風險之間的潛在關連。 肉類高溫燒烤產生致癌「異環胺」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科主任王輝明醫生指出,肉鬆是肉粉高溫燒烤過後的加工食物,表面積所沾附的「異環胺」(heterocyclic amine)數量驚人,異環胺(heterocyclic amine)已被確認為一級致癌物質,。王醫生指出,包括前年1名14歲就因大腸癌死亡的青少年病例發現,他幾乎每天食用香腸。顯然,肉類在高溫燒烤後產生的異環胺,是引發大腸癌、直腸癌的危險因素。 美醫:這七種肉最致癌 美國癌症協會結腸直腸癌主任 Durado Brooks 教授指出,大多數的的結腸或直腸癌症,起源於息肉病變,而造成息肉病變最主要的三項原因為:高脂肪食物、紅肉、酒精。其中,最容易升高致癌風險的食物,包括加工後的牛肉、豬肉、羊肉、熱狗、火腿、培根、香腸。 至於吃哪些食物可降低大腸癌風險? Brooks指出:綠葉蔬菜中的葉酸及維生素B群,有良好的防癌效果,綠葉蔬菜、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柑橘類水果,以及強化穀物,都是良好的飲食選擇。 「腸癌救星」葉酸及蘿蔔硫素 尤其是葉酸的抗癌作用,逐步受到重視,在哈佛大學一項針對89000名婦女的研究中,發現每天攝取400毫克的葉酸,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降低52%,而每日只要攝取1杯鷹嘴豆或熟菠菜,就能攝取到100-150毫克。另外,每星期吃四份1/2杯(125克)的十字花科蔬菜,攝取足量的蘿蔔硫素,也能減少一半的腸癌風險。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