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5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https://tw.news.yahoo.com/顛覆-台灣最新研究揭維生素d真相-老人補越多越加劇失智症-025112357.html

現有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顛覆!台灣最新研究揭維生素D真相 老人補越多恐越加劇失智症風險 - Yahoo奇摩新聞 https://ynews.page.link/d346t
    8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老人補維生素D過量恐增失智症風險?藥師釋疑,揭維生素D的10大好處+|+華人健康網+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89846
    2 人回報2 則回應2 年前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人家天天補充維生素D,當心反而有害健康!國衛院今(29)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打破一般人認為「補D」可保護失智症的印象,經動物實驗及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發現只要一年吃活性維生素D超過146天、即每周超過3天,符合高劑量條件,反而恐加劇失智症,恐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不過,研究團隊強調,民眾勿恐慌,維生素D對小孩及年輕人,仍是絕對的正向,可以幫助發育及骨質。 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莊志立的團隊是利用阿茲海默症小鼠的動物實驗,結果發現阿茲海默症小鼠補充維生素D反而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進一步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也驗證65歲以上的年長者長期服用維生素D發生失智症的風險是未服用者的1.8倍;而失智症患者長期服用維生素D死亡風險增加2.17倍。研究結果完全顛覆目前大眾對維生素D的健康形象;成果也已於2021及2022年分別發表於老化醫學領域知名學術期刊《Aging Cell》。 莊志立表示,維生素D發現已經超過百年,有益於兒童早期骨骼發育及大腦智能缺陷,是佝僂症的救星,一直被認為有益人體骨骼跟大腦的健康,也有神經保護作用,尤其老化過程跟失智症患者過去被發現普遍缺乏維生素D,因此「缺乏就要補充」的概念一直被一般人所接受,根深柢固,但其中的因果關係,其實過去並沒有好好被釐清。 莊志立指出,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動物實驗發現,在維生素D充足的飼養條件下,阿茲海默症小鼠血液中維生素D的量明顯較野生型小鼠低下,然而在阿茲海默症病人及小鼠大腦中的維生素D受體蛋白量不減反增,且表現位置與大腦造成神經病變的類澱粉老年斑重疊,顯示維生素D在細胞內的作用機制,已在阿茲海默症的病程中明顯改變了,阿茲海默症才是造成維生素D低下的原因,維生素D受體蛋白竟然可以在缺乏維生素D的情況下增加表現量,並且參與神經病變,「很有可能是疾病造成缺乏,而非缺乏造成疾病」,顛覆過去「缺乏就要補充」的概念。 研究團隊更進一步發現,莊志立指出,維生素D受體蛋白正常會進入細胞核進行神經保護的基因轉錄工作,「走好路」、「做好事」,然而在阿茲海默症小鼠大腦中,卻會走向另一條「壞路」,維生素D受體蛋白會在細胞質中與腫瘤抑制蛋白p53結合,並藉此促進神經細胞凋亡,反而壞事。 影響所及,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小鼠若持續補充維生素D,非但沒有減輕病程,反而會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因為補充維生素D進一步增加維生素D受體蛋白與p53的結合,加速大腦神經退化。 莊志立說,研究同步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發現未罹患失智症的年長者若每年服用活性維生素D3(calcitriol)超過146天,即每周使用超過3天,每次1到2顆維生素D,每日使用0.25國際單位,其日後發生失智症風險是未服用者的1.8倍。若失智症患者每年服用維生素D3超過146天,其死亡風險更是未服用者的2.17倍。 莊志立強調,研究結果並非全盤推翻維生素D的作用,只是要提醒民眾不要濫用,只有在適當的時機用它才會有好的結果,如果已經進入老年或失智症的狀態,長期、高劑量補充維生素D反而有反效果,提醒年長者或失智症患者在補充維生素D上,需考量增加失智症的風險,除非醫師建議,否則不必自費購買,並可用曬太陽來取代口服補充。
    32 人回報2 則回應2 年前
  • 中華電信令 T+4:45 ✓ 50% 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 研究員莊志立的團隊是利用阿 茲海默症小鼠的動物實驗,結 果發現阿茲海默症小鼠補充維 生素D反而加劇大腦的病變以 及智能退化;進一步分析台灣 健保資料庫,也驗證65歲以上 的年長者長期服用維生素D發 生失智症的風險是未服用者的 1.8倍;而失智症患者長期服 用維生素D死亡風險增加2.17 倍。研究結果完全顛覆目前大 眾對維生素D的健康形象;成 果也已於2021及2022年分別 發表於老化醫學領域知名學術 期刊《Aging Cell》 。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分享善知識~ 《不妨於能力範圍內,適度練習「大步」行走》 走路的好處,大步走都有,但「步伐大」,才是健康長壽、預防失智的關鍵! 預防失智症的最新研究!短短五公分的「步幅革命」 迎向不失智的長壽人生,祕訣就在於大步走路 現在開始大步走,你的今天比昨天年輕! ▌寫給「想要活久一點,但不想失智」的你 人人都希望健康長壽。光是「長壽」還不夠,「健康」是絕對必要的條件。否則,如果始終臥病在床,或是罹患失智症必須有人照顧,長壽也沒有意義。 →日本老年醫學專家研究發現:「步伐小的人,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可達3倍以上!」 步伐變小,也是腦中某處的迴路堵塞所導致。但是,只要你努力邁大步,腦就會為了實踐這點,創造出新的迴路。 ▌重點不是走路速度,而是步伐大小(步幅) 研究發現,步調快慢與「認知功能衰退」看不出因果關係。要確認腦是否健康,最重要的是「步幅能否擴大」。最新研究指出,「步幅不穩定的人」表示認知功能有問題,且「腦部異常」造成步幅變窄,是不可顛覆的事實。因此,只要你能夠刻意跨大步走路,就證明你的腦能夠正常發揮功能。 →只要步伐比現在大一點,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就會減半。 ▌大步走的好處,不可不知 ●刺激神經迴路 ●找回肌肉活力 ●提升心肺功能 ●使血管有彈性 ●預防老年癡呆 ●讓心情變開朗 走路的好處,大步走都有,但「步伐大」,才是健康長壽、預防失智的關鍵! ▌簡單跨大步,足以改變你的人生 跨大步伐的走路方法看似簡單,卻大有學問。如果你的腰腿無力、腦部不協調、無法保持平衡,請自我訓練持續大步走,你將體驗到: ○大步走路,姿勢會變好。 ○視線變高,手臂會確實擺動,腳尖也會跟著朝上,整個人看起來更有精神! ○全身的肌肉比過去更活躍,運動量大幅增加。 ○全身的血液循環會變好! ○因為腦和腳之間的資訊交換變得頻繁,為了處理這些資訊,大腦會更加活化。 ▌「步幅」要多寬,才算理想? 「步幅」是指一腳的腳跟到另一腳腳跟的距離。不分男女,任何人都適用的步幅目標是65公分。即使你沒有做到這個數字,也不用悲觀,只要步伐能夠比現在大一點,多1~3公分就是進步,表示你有機會愈走愈好、愈走愈大步! →日本一萬名銀髮族的實驗發現:「步幅65公分」是決定健康長壽的關鍵。 ▌開始大步走,預防失智提早上門 是否會得失智症,與你現在幾歲無關,越年輕就開始訓練腰腿越有利! ★年輕人現在就開始大步走,沒有所謂太早的問題。 ★高齡者現在就開始大步走,也沒有什麼太晚的問題。 就算沒有器材、沒有錢、沒有時間也能辦到。 利用通勤或購物時,稍微跨大步伐走路,這樣就足夠了。 抬頭挺胸、跨大步走路,一下子就會看起來年輕了十歲,而且真的會很有精神。還能預防失智症,得到健康長壽,是最棒的收穫! →步幅只要增加5公分就能夠回春5歲,增加10公分就能夠年輕10歲。 五十年代,艱苦的台灣農家生活。https://youtu.be/094WTi4xyag
    2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椰子油可防失智?中鏈脂肪酸促代謝,「確實有正面助益」。 文/張肇烜醫師 最近有新聞表示,某金控董事長發現這種純天然的椰子油可以改善老年失智問題,所以他大量買進,不僅天天吃,也給媽媽服用,並送給所有集團董事會成員。 椰子油真的可以預防失智嗎?隨著老年化社會來臨,失智症,特別是阿茲海默症的盛行率節節提高,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大於5%,而且目前醫學界並沒有可以確切「治癒」失智症的藥物。醫學界希望從它的致病機轉找到可能的治癒方式,不管是藥物或是非藥物的治療。 椰子油被認為可能可以改善失智症狀,是因為大多數食用油都是長鏈或是超長鏈。人體根本無法透過長鏈脂肪產生神經細胞需要的酮體。唯一的例外就是椰子油,椰子油屬於中鏈脂肪酸(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當我們食用後進入腸道,會被人體腸壁中的微血管吸收,吸收之後進入肝臟,經過肝臟代謝分解為酮體,最後被運送到我們的大腦,直接提供腦細胞能量。 在去年12月最新發表的《營養醫學期刊》中,針對椰子油是否能夠預防失智症特別研究。研究將阿茲海默症患者分為控制組和實驗組。也就是一組每天額外給予40毫升的椰子油,另外一組患者沒有服用椰子油。比較兩組患者在認知功能上的差異。 結果顯示,每天額外服用椰子油的患者在認知功能上確實獲得改善,兩組的差異達統計學上顯著意義。在特別的族群,例如女性、沒有糖尿病的患者的認知功能改善特別好。初步看來椰子油確實在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有正面的助益,而改善的程度要視患者本身糖尿病或是失智症的嚴重程度。 特別要提醒的是,失智症患者和家屬要服用椰子油前,還是應和醫師討論評估是否適合食用。特別是糖尿病的患者,由於糖尿病是失智症的高危險因子,糖尿病患者若服用過量椰子油,體內產生酮體可能導致酸中毒,如果是這樣的狀況就不建議食用。 從預防醫學的角度,醫學文獻顯示地中海飲食可預防失智,而椰子油屬於中鏈脂肪酸,有益人體的脂肪代謝,但是還是不宜多吃過量。整體飲食還是要五穀類、蛋白質、油脂類、礦物質和維生素攝取適量均衡,才是最好的飲食。 ●作者張肇烜,醫師、作家,著有《那年,我在海上行醫》。本文出自張肇烜臉書專頁,已獲作者授權使用,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 關鍵字: 椰子油 失智 中鏈脂肪酸 糖尿病 張肇烜 營養學期刊 88論壇 左腦翻轉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這篇防疫營養素和您們分享,文章中提到的營養素可以ㄧ併配合使用: (emoji)維生素D-2000-4000IU/天 白宮防疫大將佛奇博士:維生素C、D增強免疫力 美國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白宮防疫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公開說,他會吃維生素D和C,為了避免感染新冠肺炎,他會補充維生素 D,以增強免疫力,同時還會加上維生素C,因為C是很好的抗氧化劑,讓免疫保護力更全面。維他命D有益人體對抗呼吸道感染。《PLOS 照One》最近刊登的研究指出,如果新冠肺炎病患攝取足量的維生素D,就能降低病情惡化的機率。美國川普總統治療新冠肺炎時,處方藥單就包括維生素D。維生素D除了幫助人體對鈣質的吸收,以強化骨質、減少骨折,同時還能抗發炎,增強身體免疫細胞功能,讓免疫系統正常運作。許多研究發現,人體缺乏維他命D,將會增加呼吸道疾病的感染機率,包括肺炎、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以及病毒或細菌性感染疾病,連帶影響肺部功能。澳洲研究皮膚癌的學者尼爾(Dr Rachel Neale)近期也曾提出,假使維生素D不足,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病況危急:「因為維生素D對免疫系統來說非常重要。」2019年尼爾就曾提出,體內維生素D濃度低的人,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風險近乎是維生素D濃度高的人的2倍。維生素D不足則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骨質疏鬆和失智風險。另外,長期不明原因的疼痛、失眠、憂鬱症、慢性疲勞、腸胃不適、偏頭痛也都被認為和缺乏維生素D有關。 D3要跟維生素A或含植物性雌激素的營養素搭配。有加乘作用 。可以抗憂鬱 、抗甲低或甲抗 、乳房纖維囊腫 、乳癌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慢性疼痛及停經後的頭痛、骨質疏鬆症 ,增加呯吸道免疫力、抗COVID-19 等等,記得營養素多重搭配。 (emoji)鳳梨酵素-1000-1500毫克/天 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鳳梨酵素有消腫的功能之外,在美國實驗室更發現,它藉由破壞新型冠狀病毒,去接合這個細胞上的ACE2受體,來減少細胞的被感染,它的整個被感染的病毒量,可以下降100倍,可以繼續進行,動物研究甚至人體試驗,那或許未來再隔一兩年後,大家會聽到說鳳梨酵素,怎麼變成一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個好藥,也是很有可能的一件事情,最多的部分,是它的莖而不是果實,多吃鳳梨可能有幫忙,但是可能幫忙也有限。」 (emoji)有單寧酸的營養素-200毫克/天 《美國癌症研究雜誌 (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由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帶領的團隊首次發現單寧酸會雙重抑制新冠病毒進入體內的關鍵蛋白酶和跨膜蛋白酶絲氨酸 2,能有助於抑制病毒活性-從SARS時代就開始有利用單寧酸來對抗SARS病毒,單寧酸對抑制冠狀病毒複製有一石二鳥的效果: 1單寧酸能夠抑制冠狀病毒的蛋白酶,而蛋白酶是病毒進行複製時必需的酵素,功能性試驗也發現單寧酸會抑制病毒進入細胞。 2單寧酸能夠抑制人類細胞表面的TMPRSS2,當人類被冠狀病毒感染的時候,病毒會識別人類細胞表面上的這個酵素。雖然在實驗上發現單寧酸可以有效抗病毒,有望成為未來治療新冠肺炎藥物的一線曙光,但實際上很難從天然食物攝取達到有效劑量,洪明奇在某次受訪中提到,「若要從葡萄酒中得到有效劑量的單寧酸,大概需要喝一升」,但是在得到足夠的單寧酸之前,過多的酒精會所帶來的傷害遠遠超乎單寧酸帶來的益處,包含導致脂肪肝、損害腦部及消化系統,並提高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等。 (emoji)含單寧酸營養成分,包括莓果類、 葡萄籽萃取、紅酒萃取物、專利綠茶萃取物(GreenSelect™ Phytosome™ Complex**)、植化素等能抑制病毒複製,不讓病毒附著肺部細胞。另外,礦物質「鋅」(美國前總統 川普 得到COVID-19治療時補充的礦物質)也對COVID-19有所幫助,礦物質「硒」可以抑制病毒,如搭配抗氧化營養素可以增加營養素的效用。 (emoji)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營養免疫學教授Philip C. Calder博士指出,鋅具有某些特定的抗病毒作用,有助提升免疫系統和控制炎症。另外,硒和維生素D的數據也已發布。Calder博士建議大家應確保從飲食中攝入足夠的營養素,或者如果仍舊有所擔心,可以服用多種營養素補充劑。 (emoji)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分享,微量元素鋅、硒和維生素D3,可以增強身體對新冠病毒的抵抗力、降低發炎反應。 (emoji)碧容健成分-一般保養100-200毫克,如果有疾病症狀需200毫克以上。 碧容健® (pic-noj-en-all)是法國濱海松樹樹皮萃提取物,一種高品質物質,是純天然抗氧化劑與強效抗氧化劑的獨特結合 –可增加血氧量,並提高呼吸能力。 多種莓類(藍莓補眼維生素、增加記憶力抗老呆)、白藜蘆醇、巴西莓(綠茶/莓類)-富含莓類單寧酸。 (emoji)維生素ACE-100毫克 維生素A保護氣管黏膜第一線,保護眼角膜,維生素A C E 都可以提高免疫跟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 (emoji)與其他酵母菌 β 葡聚糖不同,Wellmune® 是唯一通過臨床證實的配料成分- 減緩上呼吸道感染和提高免疫系統,減緩精神緊張的上呼吸道症狀並改善情緒狀況 (emoji)優質蛋白(乳清蛋白生物利用率高2小時就吸收,母奶中有)是白血球跟免疫細胞的組成元素,抗疫需要優質蛋白修復細胞。 (emoji)輔酶Q10: 是人體天然產生的有益維生素樣化合物。 它用於生長細胞,保護細胞免受損害並產生能量。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產量會下降,因此建議將其作為補充食品。 它可用作抗氧化劑並保護免疫系統。 還可以減少導致皮膚損傷、腦部和肺部疾病的氧化以及減緩哮喘和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情況。 (emoji)魚油黑種草籽油: Berger早在2020年發表的研究證實,每天2公克EPA可以降低新冠染疫者的有症狀日數,Zapata去年發表的研究也證實,新冠肺炎愈嚴重症者血中Omega 3 愈低。自60年代中期以來,已有1,000多項臨床研究,最新研究證明,真菌和黴菌無法在黑種草油中存活。 實驗證實,標準化為3%百里醌的ThymoQuin™相較於其它百里醌含量較低的黑種草籽油產品,有更好的發炎抑制效果。 (https://www.trinutra.com/thymoquin/thymoquinproduct-research) 百里醌具有很強的抗癌活性、黑種草籽萃取物有助於高血壓的控制、有很強的免疫調節功能,及抗發炎的活性、黑種草籽萃取物可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 (emoji)蘆薈汁: Ultimate Aloe蘆薈汁含有超過200種營養,當中包括維持良好營養所需的酵素、維他命和必要礦物質。研究顯示,口服蘆薈促進正常消化,並支援健康免疫系統。 Ultimate Aloe蘆薈汁具有IASC(國際蘆薈科學協會)認證證明產品蘆薈含量和純度達到標準。 Ultimate Aloe蘆薈汁含有的蘆薈根據衛生生產規範收成及處理,採用特定時間及溫度指引。這可保留蘆薈的天然特性,讓你得到產品的所有益處。獨立大學實驗室確 認,Ultimate Aloe蘆薈汁不含蘆薈素及其他蒽醌(蘆薈素:1 ppm或以下)等不需要的成份。 Ultimate Aloe蘆薈汁的質量經化學及物理分析,並經試管化驗以監察生物活性。Ultimate Aloe蘆薈汁含有的聚合物是蘆薈膠的三倍,而所含有效成份比口服達到最大益處所需份量多出50%。 (emoji)薑黃素: • 促進核因子活化B細胞κ輕鏈增強子的正常活性 • 支援肝臟正常排毒功能 • 支援整體的肝臟健康 • 促進不良細胞的自然凋亡 • 促進正常的細胞循環活動 • 有助維持整體細胞完整 • 促進正常的細胞再生 • 有助維持健康的穀胱甘肽水平 • 支援正常的穀胱甘肽合成 • 促進正常排毒酵素的生成 • 隨年齡增長,有助維持神經系統與認知健康 • 促進正常的免疫細胞與大腦(神經細胞)之間的相互 作用,以維持認知健康 • 保護神經細胞免受自由基侵害 • 強效的抗氧化物,保護人體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 強健免疫系統 (emoji)注射疫苗-益生菌可增加疫苗效果,肝臟腸道排毒營養素(朝鮮薊、綠茶萃取、酵素、抗氧化劑、植化素),皆可以幫助代謝疫苗副作用。 (emoji)(emoji)資料來源轉述自 前榮總、振興內科主治醫生 王志靈醫師
    5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轉傳) 分享我今天做的筆記:醫生江守山說他不與病毒共存,他不要染疫。感染時的嗅覺神經是通到大腦,所以最近很多小孩子感染得到腦炎死亡。肥胖的人,有很多脂肪幫忙傳遞病毒。高血壓有很多ACE2的受體,染疫容易變中重症。 維生素D經過醫學實證的研究可以降低住院率,降低變成中症的住院率。可以降低住院後的插管率。插管後再使用D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吃的時間不對就是沒效,已經無法降低死亡率。就像治療新冠的“瑞德西偉”早期用有效,病人插管以後再使用已經無效了。維他命D確診前吃可以降低染疫,確診後吃降低中症率。全脂牛奶,黑木耳含豐富的D。 重症裡面,經研究發現Omega 3很低,有吃魚油可降低感染率,同時住院者清除病毒的時間是沒吃的人的一半的時間。吃魚油組的死亡是對照組沒吃魚油的死亡的7分之1。鯖魚、秋刀魚、鮭魚、土魠魚都是台灣排名魚油含量高的前4名,這個油是可以消炎。 維生素D對死亡無效,但是蜂蜜跟魚油對死亡有很大的幫助。蜂蜜經過研究裡面有雙氧水,蜂蜜一直喝就幫你消毒鼻腔喉腔的病毒,可以抗病毒。蜂蜜經過研究可以阻斷病毒的複製,每天分3次喝,一次10到20克,看身體的重量,1公斤約1克。 經過研究鋅可以阻止病毒的複製,死亡的人身體裡面的鋅最少,鋅最多的不需要住院,川普染疫的時候就有吃鋅,很快又活潑亂跳的跑出來。對抗病毒要40毫克的鋅,而且是天天要這個劑量。 回家第一件事情不能講話先用水漱喉嚨,有研究發現,不論你是用消毒水,水,茶水或者是鹽水漱喉嚨,可以把在外面帶回來的病毒,病毒的棘蛋白拿著假鑰匙在那邊等待進去,你用水漱喉嚨把它清掉一些。即便是染疫,可以用鹽水把呼吸道清一清,可以避免傳染給家人,也舒緩喉嚨不會像拿美工刀割的感覺一樣痛。漱漱喉嚨,這種不花錢的事,沒有風險的事情,大家應該好好去做。最終的人照著上面的飲食,會有80 %的人不會染疫。 醫生江守山一向不認為這個病毒是可以共存的,絕對堅持讓身體不與病毒共存,因為,已經有研究指出: 1.染疫後大腦會萎縮,麻煩的是,大腦是不會再生的,萎縮的地方是海馬旁廻(這個是眼,額,顎皮質)會影響記憶力跟思考造成失智症,這個不像流感,比流感超䐬多了。 2.更糟糕的是只要染疫,心血管疾病者在一年內變重症者增加了好幾倍,輕症者增加成心血管疾病者近20%,至少1年內可看見的現像是會增加很多心血管疾病者。更糟糕的是經過研究,染疫的人,輕症者會增加24%的糖尿病機會,重症者會增加2.59倍糖尿病的機會。這個很糟糕的疫情來的時候,這個世界增加很多醫療照護的需求。糖尿病不會好,失智症很難好,心血管疾病者要反覆開刀裝支架。增加人生很多的麻煩,還會侵入男性的睾丸,降低生育率。 以上 4篇的研究有兩篇是nature做的研究。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失智症權威醫師劉秀枝 失智了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醫生。台灣失智症研究與治療的權威,更是她那個年代裡,少數可以當上主任的女醫生。 劉秀枝醫生這次刊登一封非常感人的信,平靜地道出輕度失智者的心聲,此信係獲得這位可敬的女士同意後刊載。 親愛的朋友: 我寫這封信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失智了。不過,不必震驚,目前還是輕度,否則我也無法寫這封信。當然,有些字眼想不起來,許多事情無法串在一起,思緒也常會中斷,因此這封信是在妹妹幫忙之下完成的。今年70歲的我,比各位年長許多,常和大家一齊聚餐、打高爾夫球、出國旅遊,相識相知,受大家的照顧已20年。妹妹常怪我不用心,丟三落四,一問再問,還把約定日期搞錯。 在一次出門忘了關水龍頭,把水塔裡的水流光後,妹妹帶我去看神經科醫師,經過仔細檢查,醫師告訴我得了失智症,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阿茲海默症,並且開藥讓我服用,希望能退化得慢一點。從此,當我又忘了,妹妹不再有「不是告訴過你了」的責備語氣,或我反覆說時,也不會有「你說過好幾次了」的奇怪眼神,反而是輕聲細語的說「沒關係」或「我替你記住就好」,我就知道我是真的病了!我的高爾夫球技一向差,但最近半年來,連每一洞打了幾桿都記不清楚,到底揮的是第二桿還第三桿?球友都會幫我算桿數或請桿弟幫我算。那天打了幾洞後,我忽然問:「我們現在是打第一洞嗎?」看到球友們驚愕的眼光,我覺得是對大家承認我失智的時候了。 醫師說生病並不可恥,身體每一個器官都可能生病,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就好像膽結石是膽囊的疾病;乳癌是乳房的疾病一樣。然而,我變得很沒有信心,容易恐慌,因為我不知道我將要踏出去的每一步對不對,要說出的話是不是已經說了多次,而且心裡想的無法表達,愈急愈講不出來。我常覺得氣喘不過來,在餐廳吃一頓飯,會上好幾次洗手間,兒子帶我去看心臟科和泌尿外科醫師,都說沒事,是因為緊張的關係。我瞭解我的記性和其他認知功能就像雙手握滿東西般,一面走,會一件一件的掉,甚至像沙灘上腳下的流沙,會很快的流失。也許有一天,我熟悉的路不會走,也叫不出你的名字,最終可能不會吃飯盥洗。但目前還是輕度失智的我還能揮桿,享受小白球進洞的喜悅,能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也還聽得懂笑話,更能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也許過後就不記得,的確是「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能攙扶一位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朋友,當他的柺杖,讓他慢慢走,也希望大家能接受一位因失智而容易遺忘的朋友,做他的引導,讓他慢慢來。有條有理是不失智者的生活習慣,但失智的人很難辦得到;改善的辦法,只有創造有利的條件,讓它慢慢修復。如果大腦是銀行,你的存款夠多嗎?儲備充足腦力存款,從今天開始。 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年齡多大就太遲了?就算改變壞習慣,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 斯默爾醫師說,「請聽我大聲說明白:永遠不嫌晚,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 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不僅你的身體,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 1.細嚼慢嚥: 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曬太陽: 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列清單: 「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你可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mail,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 4.吃早餐: 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這是對的。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 頭骨雖很硬,腦卻很軟。無論年紀老少,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也避免會重創腦部運動。 6.常做家事: 別小看做家事,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也要安排居家空間。曬棉被、洗衣服需要伸展身體,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只要運用肌肉,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況且,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成就感的刺激,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 7.多喝水: 大腦有八成是水,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Daneil G. Amen)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他的腦部影 像很像毒癮患者,但他激烈否認。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曾大量失水,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 8.跟人笑笑打招呼: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卓良珍主任認為,打招呼不但有人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要記住對方的姓名與外特徵,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 9.每週走一條新路: 打破舊習、嘗試不熟悉的事可以激發短期記憶,建立大腦解讀訊息的能力。例如嘗試改變每天從家裡走到車站的路線、或是改變每天下車的車站,嘗試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或改變每天坐車的時間,單是做這項,就能對「前額葉」產生刺激。 10.健走: 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有氧運動最好,可以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有氧運動很簡單,穿起球鞋出門健走即可。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只要每週健走3次、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 11.深呼吸: 當你很焦慮時,做什麼都難。美國清晰大腦網站負責人芙喃達茲Alvaro Fernandezs提供一個取巧的冥想法:閉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再深呼吸30秒鐘。然後大拇指按無名指,想像任何你喜歡的事物30秒鐘,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鐘,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鐘。 12.看電視少於1小時: 看電視通常不需用腦,所以愈少這麼做愈好。澳洲的研究人員在網路上測試29500人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發現記憶力較好的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少於1小時。 13.吃葉酸和維生素B12: 這兩種維生素可以控制血液中會傷害大腦的同半胱胺酸。瑞士的研究發現,230位60歲以上的人攝取這兩種維生素過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適量攝取的人的4倍。富含葉酸的食物如四季豆、蘆筍等,維生素B12如銀魚、鮭魚、沙丁魚等。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徐文俊提醒,維生素B12只存在於葷食,素食者要特別透過維他命補充。 14.吃香喝辣: 吃咖哩可以預防失智,因為咖哩中的「薑黃素」是一種高效能的抗氧化劑,可以抑制氧化作用傷害細胞,還能預防腦細胞突觸消失。薑黃不只用在咖哩,也用在抹在熱狗上的黃芥末。 15.每天都要用牙線: 美國20~59歲上千個個案的研究發現,牙齦炎、牙周病和晚年認知功能障礙有關。所以,聽從牙醫的建議,每天都要用牙線,每次刷牙的時間至少超過2分鐘。 (轉貼分享)
    9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失智症權威醫師劉秀枝 失智了。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醫生。台灣失智症研究與治療的權威,更是她那個年代裡,少數可以當上主任的女醫生。 劉秀枝醫生這次刊登一封非常感人的信,平靜地道出輕度失智者的心聲,此信係獲得這位可敬的女士同意後刊載。 親愛的朋友: 我寫這封信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失智了。不過,不必震驚,目前還是輕度,否則我也無法寫這封信。當然,有些字眼想不起來,許多事情無法串在一起,思緒也常會中斷,因此這封信是在妹妹幫忙之下完成的。今年70歲的我,比各位年長許多,常和大家一齊聚餐、打高爾夫球、出國旅遊,相識相知,受大家的照顧已20年。妹妹常怪我不用心,丟三落四,一問再問,還把約定日期搞錯。 在一次出門忘了關水龍頭,把水塔裡的水流光後,妹妹帶我去看神經科醫師,經過仔細檢查,醫師告訴我得了失智症,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阿茲海默症,並且開藥讓我服用,希望能退化得慢一點。 從此,當我又忘了,妹妹不再有「不是告訴過你了」的責備語氣,或我反覆說時,也不會有「你說過好幾次了」的奇怪眼神,反而是輕聲細語的說「沒關係」或「我替你記住就好」,我就知道我是真的病了!我的高爾夫球技一向差,但最近半年來,連每一洞打了幾桿都記不清楚,到底揮的是第二桿還第三桿?球友都會幫我算桿數或請桿弟幫我算。那天打了幾洞後,我忽然問:「我們現在是打第一洞嗎?」看到球友們驚愕的眼光,我覺得是對大家承認我失智的時候了。 醫師說生病並不可恥,身體每一個器官都可能生病,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就好像膽結石是膽囊的疾病;乳癌是乳房的疾病一樣。然而,我變得很沒有信心,容易恐慌,因為我不知道我將要踏出去的每一步對不對,要說出的話是不是已經說了多次,而且心裡想的無法表達,愈急愈講不出來。我常覺得氣喘不過來,在餐廳吃一頓飯,會上好幾次洗手間,兒子帶我去看心臟科和泌尿外科醫師,都說沒事,是因為緊張的關係。 我瞭解我的記性和其他認知功能就像雙手握滿東西般,一面走,會一件一件的掉,甚至像沙灘上腳下的流沙,會很快的流失。也許有一天,我熟悉的路不會走,也叫不出你的名字,最終可能不會吃飯盥洗。但目前還是輕度失智的我還能揮桿,享受小白球進洞的喜悅,能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也還聽得懂笑話,更能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也許過後就不記得,的確是「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能攙扶一位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朋友,當他的柺杖,讓他慢慢走,也希望大家能接受一位因失智而容易遺忘的朋友,做他的引導,讓他慢慢來。有條有理是不失智者的生活習慣,但失智的人很難辦得到;改善的辦法,只有創造有利的條件,讓它慢慢修復。 如果大腦是銀行,你的存款夠多嗎?儲備充足腦力存款,從今天開始。 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年齡多大就太遲了?就算改變壞習慣,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 斯默爾醫師說,「請聽我大聲說明白:永遠不嫌晚,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 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不僅你的身體,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 1.細嚼慢嚥: 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曬太陽: 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列清單: 「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你可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mail,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 4.吃早餐: 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這是對的。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 頭骨雖很硬,腦卻很軟。無論年紀老少,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也避免會重創腦部運動。 6.常做家事: 別小看做家事,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也要安排居家空間。曬棉被、洗衣服需要伸展身體,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只要運用肌肉,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況且,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成就感的刺激,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 7.多喝水: 大腦有八成是水,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Daneil G. Amen)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他的腦部影 像很像毒癮患者,但他激烈否認。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曾大量失水,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 8.跟人笑笑打招呼: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卓良珍主任認為,打招呼不但有人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要記住對方的姓名與外特徵,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 9.每週走一條新路: 打破舊習、嘗試不熟悉的事可以激發短期記憶,建立大腦解讀訊息的能力。例如嘗試改變每天從家裡走到車站的路線、或是改變每天下車的車站,嘗試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或改變每天坐車的時間,單是做這項,就能對「前額葉」產生刺激。 10.健走: 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有氧運動最好,可以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有氧運動很簡單,穿起球鞋出門健走即可。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只要每週健走3次、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 11.深呼吸: 當你很焦慮時,做什麼都難。美國清晰大腦網站負責人芙喃達茲Alvaro Fernandezs提供一個取巧的冥想法:閉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再深呼吸30秒鐘。然後大拇指按無名指,想像任何你喜歡的事物30秒鐘,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鐘,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鐘。 12.看電視少於1小時: 看電視通常不需用腦,所以愈少這麼做愈好。澳洲的研究人員在網路上測試29500人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發現記憶力較好的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少於1小時。 13.吃葉酸和維生素B12: 這兩種維生素可以控制血液中會傷害大腦的同半胱胺酸。瑞士的研究發現,230位60歲以上的人攝取這兩種維生素過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適量攝取的人的4倍。富含葉酸的食物如四季豆、蘆筍等,維生素B12如銀魚、鮭魚、沙丁魚等。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徐文俊提醒,維生素B12只存在於葷食,素食者要特別透過維他命補充。 14.吃香喝辣: 吃咖哩可以預防失智,因為咖哩中的「薑黃素」是一種高效能的抗氧化劑,可以抑制氧化作用傷害細胞,還能預防腦細胞突觸消失。薑黃不只用在咖哩,也用在抹在熱狗上的黃芥末。 15.每天都要用牙線: 美國20~59歲上千個個案的研究發現,牙齦炎、牙周病和晚年認知功能障礙有關。所以,聽從牙醫的建議,每天都要用牙線,每次刷牙的時間至少超過2分鐘。 (轉貼分享)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