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那時候的愛情,為什麼就能那樣簡單?而又是為什麼,人年少時,一定要讓先愛的人受傷?
那時候的愛情,為什麼就能那樣簡單?而又是為什麼,人年少時,一定要讓先愛的人受傷?
那時候的愛情,為什麼就能那樣簡單?而又是為什麼,人年少時,一定要讓先愛的人受傷?

影片出處: https://www.tiktok.com/@yanglihua02/video/7146811603739086106 相關新聞: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75316/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063771 https://udn.com/news/story/7270/6625639 https://news.tvbs.com.tw/life/1911638

現有回應

  • NX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一、這是假訊息(畫面騙局),農委會已發佈澄清訊息。

    二、假訊息操作手法:拍攝及上傳片面資訊影片,另標註煽動文字(香蕉山,我又來排隊了)字樣,目的為影響民眾視聽,及影響年底地方選舉(干預選舉)等手段。

    三、年底地方選舉即將開始,假訊息、陰謀論、選舉廣告(誤導性宣傳)及相關輿論操作有增加

    出處

    一、香蕉產銷調節措施奏效 農民生活有保障(來源:農委會)
    https://news.afa.gov.tw/MPR.afa/NewsMain/NewsInfoMobile.aspx?NewsMainSeq=22906

    二、社群媒體及假訊息辨識影片(來源: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VBHWLTrRnE

    新媒體(自媒體、社群、影音及短視頻平台)假訊息四大類型:
    1. 畫面騙局。(上傳片面資訊或移花接木影片,加工標註文字標語等手段混淆視聽)
    2. 偽造客觀。
    3. 選擇性報導/反轉新聞。
    4. 認知作戰(資訊操弄,主要以影響政治、國家利益及地緣政治為主)
    2 年前
    11(Why?)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4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法國總統馬克宏(39歲)寫給妻子(63歲)的一封情書...... 親愛的妻子: 是的,我贏了。 我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我不要妳只做我一個人的公主,我要妳成為全法國的皇后,愛麗舍宮的女主人。 親愛的布里吉特,有人說,妳會成為我背後的女人。他們錯了,從25年前,妳就不是我的影子,妳是我人生的燈塔。因為妳,我才能成為今天的我。 這一路上,有人嘲笑我,有人看輕我,有人詆毀我。但是,都是因為妳,我才能堅持到現在。妳知道的,我很喜歡中國文化,所以我採訪中經常引用毛澤東和鄧小平的話。我相信妳就是中國人所說的:是有旺夫命的那種女人。 從13歲我第一眼見到妳,我就知道,這一生我都將沉淪在對妳的愛慕裡。我記得妳第一次教我法文,俯身下來的一縷頭髮垂在我的面前。眼睛裡全是妳的溫柔,耳朵裡全是妳磁性的聲音。讓我這個喜歡說英文的毛頭小子,第一次知道了法文的美妙。 1993年5月17日,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第一次親吻妳的臉龐。妳還記得嗎,我雖然熱愛戲劇,但是我卻害怕表演。演出前,我又習慣性的肚子疼。豆大的汗珠順著我的臉龐往下滴,我的全身肌肉痙攣,慌張的找不到自己。我一直在呢喃自語...... “馬克龍,你可以的,你可以的。” “寶貝,不要怕,看著我的眼睛,把手遞給我。”妳說。 “老師,我害怕,下面的觀眾太多,我怕忘詞,還有空氣突然的安靜”我心虛道。 “寶貝,相信你自己,你只有15歲,年輕人沒有什麼輸不起。”妳鼓勵我。 “可是......” “馬克龍,沒有可是,站在舞台中央,世界都屬於你,而觀眾都不存在,你只需要看著我就可以了,像平常我們練習那樣,演給我一個人看,好嗎?” “嗯”我攥了攥拳頭。 是的,那是我第一次贏了,我贏了全場的掌聲,還有妳的那個吻。而妳卻贏走了我的心...... 接下來的兩年,我把對妳的愛小心翼翼的收藏,因為我知道,一個17歲的孩子說他愛妳,妳多半只會當作是孩子對母親的依賴,何況,我最好的同學,還是妳的兒子。 但是,我真的就是愛妳。 當我的母親知道我對妳的愛以後,竟然脅迫的為我轉了學。妳知道的,我抗爭過,甚至威脅過絕食。可是,沒想到她卻找到了妳,我不想讓妳承擔這份愛的壓力,所以我接受了。 走之前,我許下了人生最重要的承諾,“布里吉特,我一定會回來娶你妳!” 我知道,送我出校園的時候,妳站在教室窗邊留下了淚。可是,我知道,這滴淚不會白流,因為妳也終於肯接受這份愛。哪怕是為了這份愛勇敢走鋼索,妳和我都已經準備好了。 當然,我知道,妳的犧牲遠遠超過我,妳為了我,放棄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也許,我們這一生都虧欠他們,唯有我們好好的相愛,才能對得起妳前夫的偉大退出,還有三個孩子的成全。我還記得,那時候我們經常打電話,聊著聊著,妳就哭了。 “親愛的布里吉特,對不起,都怪我,是我讓妳承擔了這份壓力。” “馬克宏,妳不要這麼說,愛情這東西,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沒有妳,我永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有了妳,我有了軟肋,也有了最強大的盔甲。我終於考上了被稱為“總統搖籃”的巴黎政治學院,我知道為了我們美好的生活,我只有全力以赴。 妳知道在巴黎那些仲夏夜之夢,我們相會了多少次,每次相會後,我總能再次拿起書本,繼續研究政治經濟學,國際關係學。 2007年,我接到了師兄薩科齊的電話,他正式邀請我進入他的政府工作,得知這個好消息之後,我第一時間向妳打電話報喜。我記得,妳在為我高興的同時,也說出了擔心:“我們的愛情,會不會成為你仕途上的絆腳石” 親愛的布里吉特,當妳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妳知道我有多傷心嗎,原來這麼多年,我依然未能讓你在我這尋得一份愛情的心安。 但是,面對法國人民的期待,我只得先接下這份工作的邀請,我也有信心能夠給國民帶來他們所期待的政府。但是,我內心也埋下了辭職的種子。 是的,完成了薩科齊師兄交辦的任務後,我義無反顧的加入了投信銀行。我要打消妳所有的顧慮,這世界對我來說,唯有妳是不可辜負的。 沒想到,在投信銀行的工作,讓我促成了雀巢對輝瑞子公司的世紀收購計劃。當然這也再一次讓奧朗德關注到了我,2014年我再受邀入閣,擔任財政部長。 而妳也伴隨著最年輕的財政部長,開始越來越多的接受鎂光燈的追逐,不知道這次的關注會不會讓你壓力更大。我小心翼翼,忐忑不安。 布里吉特,妳終究是布里吉特,我從未想到,妳竟然從容的面對公眾的眼光,不管任何質疑,任何輕視,妳都能夠雲淡風輕。妳對我的關心,也不再是海闊天空的理想,而是潤物細無聲的細節。 每天晚上臥室裡流著的一盞昏黃的燈光,每天早上的牛奶和法國麵包...... 2017年,法國大選來了。我知道,讓全世界知道「我對妳的愛」的機會也來了。沒錯,我決定競選新一任的法國總統。 “天啊!我激動的不知說什麼。我永遠支持你的決定!”妳激動的說。 既然,我決定驚世駭俗,我就不要代表左翼或右翼,我要成為自己的一翼。帶著妳的愛與希望成為勇敢“前進”黨! 妳陪著我四處演說,每當深夜看著妳疲憊的脫下套裝,心疼不已。但是,妳從未有過怨言,永遠站在人群中央,為我加油。就像15歲那年,我演舞台劇那樣,給了我無數“前進”的力量。 當然最感動的莫過於,三個孩子帶著他們的爸爸一起來支持我,能夠爭取到他們做我的選民,我覺得已經贏了全世界。 競選宣言裡,我用了我們愛情來回擊了所有的質疑者:“如果我能在一個外省小城,頂住各種羞辱和嘲笑,和自己心愛的年長24歲的有三個孩子的布里吉特一路走下來,那麼我也有這樣的執著和自信征服法國!“ 是的,我成了法國第五共和國總統。 布里吉特,妳,會成為傳奇凡爾賽的玫瑰。 愛妳的:馬克宏
    4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轉自林湘音臉書 台灣有選舉, 你就以為自己活在民主制度下嗎? 到底什麼是威權?什麼是民主? 我四歲時,蔣公去世; 我高一時,台灣宣布解嚴; 我高二時,蔣經國去世; 我高三下時,發生野百合運動; 我大二時廢除刑法100條; 我結婚那一年, 中華民國舉行第一次總統直選! 我對威權時代的唯一印象就是: 上課提到蔣公要立正! 在學校不能說台語。 我沒有經歷過白色恐怖, 我也不敢說沒有白色恐怖, 可能是因為我的祖父輩多半是不識字的草民,他們沒有能力造反,所以一輩子就是個順民。 大學時期的我, 對國民黨沒有好印象, 其實國民黨沒有對我造成絲毫迫害, 那時候討厭國民黨, 應該跟讀台大有關係, 年少的我跟著大家一起做著「民主自由夢」, 一心相信國民黨就是威權和腐敗的象徵, 只要扳倒國民黨, 自由民主就可以實現在台灣! 即使我自己真的不太覺得國民黨礙著我什麼。 沒有錯,那是年輕人從眾的心情! 第一次總統普選之後, 台灣算是真正走上了民主之路! 只是,那時候的我非常不爽李登輝當選! 不過,我還是開心老百姓可以投票選總統。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 長大後的我覺得民主離我們越來越遙遠….. 我開始懷疑:能投票選總統,就是人民作主的「民主」嗎? 我隱隱覺得不是! 因為我常常感受到我這一票很渺小, 不能改變什麼! 我爸媽沒讀多少書, 在黨政軍掌握媒體的時候, 他們是絕對的深藍, 因為他們對國家大事的了解, 都是電視媒體灌輸給他們的思想! 後來,民進黨崛起, 初期是透過地下電台, 慢慢洗腦一些喜歡買藥的老人家, 而我爸媽剛好就是這個族群, 於是他們從深藍逐漸轉成深綠, 甚至後來變鐵綠! 2004年,阿扁上台, 幾年後,紅衫軍大肆征討貪污的總統, 即使後來特偵組陳瑞仁檢察官證明了總統一家人的貪污, 但我爸媽依然堅信這是政黨輪替後的「政治迫害」! 太陽花運動時, 我的學生一面倒地認為國民黨要賣掉台灣了, 他們吶喊、哭泣、悲憤, 儼然自比五四運動時的愛國青年, 只差沒喊出「團結奮鬥救台灣」! 很可笑的是, 當他們自以為他們用肉身擋掉了服貿, 自以為他們的愛台情操捍衛了國家免於被中共統一時, 他們打倒馬英九, 把一代女皇蔡英文送到總統府, 赫然發現蔡英文才是那個緊緊抱住ECFA大腿的人! 我在想:當年上街吶喊的大學生如今會是什麼想法? 後悔嗎? 覺得被騙了嗎? 不! 他們接受民進黨昨是今非永遠的那套說詞:時空背景不同! 藉著掌控媒體、培植網軍、教改洗腦, 民進黨早已牢牢地抓住了台灣人民的心! 有時候我也問自己「究竟為什麼還要繼續寫?」 不能改變什麼,不是嗎? 嘔心瀝血寫了幾萬字, 網軍做一個梗圖、帶一個風向、放一個錯誤訊息, 一切的努力都化為烏有了! 人們再也看不到、也看不懂真相了! 為什麼還要狗吠火車? 於是,慢慢地, 我的文章好像只是為了宣洩情緒而已, 沒有奢望改變誰, 這樣,對我來說,比較沒有負擔! 知識份子的良心不在於他支持什麼, 而是他對自己支持的信念一以貫之! 知識份子的良心不在於他捍衛什麼, 而在於他捍衛的出發點不是利己, 而是利益眾生! 在大選的前後, 我寫文章是希望可以改變那些被民進黨蒙蔽眼睛的人, 可是,太累了, 而且後來發現根本是徒勞….. 到後來,我把所有來踢館的人都封鎖了, 一方面是不想浪費時間筆戰, 一方面也避免被檢舉! 然後我的讀者變成了同溫層, 有些人會很激烈地痛罵政府, 而我也不知不覺中被同化了! 我不想改變那些無條件支持政府的人, 我只想罵政府! 讓我驚訝的是, 竟然有臉友注意到我文風的改變, 他告訴我:你的文章風格變了,因為感覺上你帶太多情緒進來了,情緒帶太多說服力就會減弱! 竟然有人長期在看我的臉書, 然後發現了我的改變, 而拉了我一把! 對我而言那是很重的一個提醒, 我知道他是善意, 但是,我沒有回應他, 甚至,在某一個情緒的瞬間, 我竟然想封鎖他….. 也許是因為我不想回到過去那個「仍期待撥亂反正」、仍相信「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自己! 為什麼呢? 因為太累了、太沉重了… 少了想要改變什麼的期待, 我的文章不再感動人了, 變成只是匯集一些罵政府的聲音而已! 養成絕望的習慣,更比絕望本身來的惡劣。---- 卡繆 但是,現在的台灣, 很難不讓人感到絕望⋯⋯ 我很能體會去年6月6日晚上, 許崑源議長為什麼留下一句「台灣還有是非嗎」就跳樓輕生了! 那是深沈的絕望! 生活在能投票選總統的台灣, 我們真的就擁有民主自由了嗎? 當初反服貿、反黑箱的熱血青年, 你們覺得現在的蔡英文哪一件事不黑箱? 論文封存49年,不黑箱嗎? 總統專機私菸案,不黑箱嗎? 疫苗的採購,不黑箱嗎? 去年口罩的買賣,不黑箱嗎? 紓困金怎麼花的,不黑箱嗎? 中天新聞台怎麼被撤下的,不黑箱嗎? 你以為你可以投票就是主人嗎? 不,你只有投票那天還像個主子, 其它的時候,就是個奴才! 打疫苗的順位,你排在第幾? 總統府等高官排在第二順位, 他們出入有黑頭車, 生病立刻有台大醫院可以入住, 永遠不用擔心疫情帶來無薪假,甚至失業, 但是他們是第二順位! 沒錢小老百姓排不到疫苗, 而且還不能質疑為什麼疫苗這麼少, 有錢的老百姓也不能捐疫苗, 不能捐呼吸器, 否則你就是在「分裂台灣」! 政府叫你做的事,你不能違抗, 政府沒叫你做的事,你更不能做! 疫苗,只有政府可以買, 買哪一種隨他高興, 多少錢買?不准問! 你以為以前的「萬年國會」是威權, 因為政府不受民意監督, 那你以為現在你可以選立法委員, 就可以監督政府了嗎? 可是,老百姓把票全部倒給同一個政黨, 立法院是蔡英文的, 她要我們吞萊豬, 立法院立馬通過, 不管蔡英文要做什麼, 立法院、監察院、考試院,行政院、司法院, 全部聽她的號令, 想通過什麼就通過什麼, 叫你吃萊豬,你就得吃、 叫你打高端,你沒有選擇! 這,沒有比威權時代的「萬年國會」 可憐的是,我們還自詡為民主國家! 民主,真的是一個好制度! 因為它讓獨裁者名正言順地實施獨裁!
    36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良心牙醫師不塗氟 我是牙醫師,但是我拒絕幫患者塗氟。 十幾年前有一種口服的氟錠,利潤很好。我直覺上認為不妥,於是我拒絕開這種藥給小朋友患者,我一直都懷疑氟可能是一種毒素。 . 後來,不知怎麼了,我開放給嚴重蛀牙的小朋友局部塗氟,但是近年來,我越來越覺得不妥,於是連塗氟我都全面拒絕了。 . 氟是一種神經毒素!能避免就要避免!自來水一定要過濾! . 除了不賺塗氟的錢之外,我還不賺【初診全口照X光】的錢。須知輻射線會致癌,除非絕對必要,不應該照射X光。大多數牙科的檢查,用洗牙機或探針就能找出病灶,不需要照射X光,尤其是小孩,最怕X光傷到脆弱的甲狀腺。 . 另一種錢我也不賺,那就是嘉義市政府補助低收入戶全口活動假牙免費安裝。為什麼?第一,我發現很多並非低收入戶,是偽造的。第二,很多已經有假牙了,純粹是為了貪小便宜來做第二副。這種浪費公帑的事我不幹,所以我就不再跟市政府續約了。 . 最後再提一個我不賺的錢,那就是牙齒漂白。漂白會傷害牙齒,而且一段時間後會再氧化回來,必須定期不斷漂白。而不斷漂白的後果,牙齒就會脆化,牙髓神經也會受傷壞死。道理跟衣服漂白一樣,經過多次漂白後,衣服會脆化。 補充: 最近又舊調重彈,小學又開始流行“溝隙填補”。溝隙填補就是去填補牙齒的發育溝。這些溝的寬度很小,比牙刷的刷毛還小,牙刷根本無法清除裡面的汙垢、細菌。這就是溝隙填補的理論根據。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後遺症。因為只要你施予人工填補材料,就一定要面臨材料老舊的問題(有效日期),也就是說,經過幾年,材料就會產生滲漏,造成2度蛀牙。那時候你必須再開挖,挖掉舊的補上新的。但是在開挖的過程中,你必須先磨掉一些感染與汙染的部分,才能補上新的材料。於是一次又一次,開挖、填補、開挖、填補,蛀洞越來越大(俗話說:越補越大洞),最後必然傷害到牙髓神經,造成牙髓炎,接著做根管治療,套假牙。哇!賺翻了! . 為什麼我要反對溝隙填補?除了越補越大洞的問題外,我們在臨床上可以看到很多窩洞雖然有黑點,但是一輩子都不會再擴大,這種輕微蛀牙最後都像死火山一樣不再活動。如果你不去動它,它一輩子就是那幾個黑點或黑線,永遠不必面臨材料更換或2度蛀牙的問題。 . 我的結論是:可能繼續進行的蛀牙才需要填補,不能看到黑點就填補(看到黑影就開槍)。而且填補就要正規的填補,不要巧立名目,搞一些預防性的溝隙填補。你要給牙齒機會去免疫、去再鈣化、去變成死火山。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732683536/posts/762039910497091/?mibextid=Nif5oz
    14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是不是能請您們的學員小姐留點口德 不要打著蘭姐的名號在外胡亂說話,一個人傳也就算了,這近半個月已經許許多多台灣跟大陸朋友來粉絲團詢問,問的我莫名奇妙,聽得我心裡更是難過,她要拱她的黃老師無端藉姐的口黑了如麟姐是為何?最近一直有人跟我轉述在外面亂放話,我不知道是事實還是謠言 在外說(連名帶姓)跟她交情很好,現在什麼都聽她的建議,會開課程教課,完全是她提議,她的點子,包括新戲陳應該會請"香"來演要角、當然也是她的關係她的建議!說姐在她面前說,絕不考慮李如麟,還說姐還親告訴她,如麟姐是個請神容易送神難的人⋯⋯麟姐這麼壞嗎? 真傷心捏,如麟姐這20幾年來淡出演藝圈,中間有人要幫她組歌仔戲團,最近8點檔也找她客串演出,她沒興趣都回絕了,她是這種人嗎? 真難為如麟姐還常常在公開飯局要朋友支持的歌仔戲,她更常誇姐很有禮貌很謙虛,包括這次生日會她也告訴現場粉絲,對她很好很尊敬她,為了傳承很辛苦,楊姐是她唯一尊敬的天王,妳們大家一定要支持的歌仔戲! 我不懂為什麼要在一個學員面前批評如麟姐!黃品行如何,當初又是如何背叛楊阿姨,亞姐忘了嗎? 黃香很不高興她的乾女兒趙燕跟去您們那裡學戲,結果告訴她的黃老師,說她是去##那裡當S拜,主要是去挖內幕消息幫老師製造演出機會,她最愛的還是黃老師!(黃很想復出但是到處碰壁)8/1去台中主持人間國寶授證,郭小姐還專程到台中請她的黃老師吃飯,說一堆有的沒的,隔牆有耳她不怕道人長短當S拜會出事嗎?還要求印名片,頭銜是黃香蓮歌仔戲團的CEO! 我不敢給如麟姐知道這件事,我怕她會很難過,因為她對亞蘭姐只有讚美及心疼她為歌仔戲的付出!她上個月還建議我約幾位粉絲朋友去圖書館走走,還提醒我楊阿姨喜歡吃新竹粿棕,以前拍戲洪大哥常買給她們吃,有機會請我買一些過去。 希望郭怡青小姐不要在妄自尊大,更要給自己留點口德,如麟姐不認識她,更沒野心,不要為了想要讓她的老師復出而到處攻擊、貶低如麟姐,有些事、話知道了放心裡就好!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white heart)【 世界上沒有圓滿無缺的人生 】    隨風而逝:她49歲因車禍離世,一生僅留一部作品, 卻成為傳世經典—— 《飄 - Gone with the Wind 》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傳奇戀情 《飄》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小說。該書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 一生只寫了一部作品,就是這本經典的《飄》。 而同書中主人公斯嘉麗一樣,瑪格麗特也曾經歷過曲折的感情路。 她在荳蔻年華里,與一位年輕的少尉相愛。可戰爭奪去了他的生命, 童話般的戀情,化為心底的傷口。 後來她披上婚紗,嫁給了母親朋友的兒子。然而,他卻是個酒鬼, 風流成性,對她打罵凌辱 。 三個月後,他們離婚了。此時,救她出苦海的不是別人 , 而是婚禮上的伴郎約翰。 那麼,伴郎約翰帶給她的,又是什麼樣的生活呢? 她曾從童話的初戀跌落,從黑暗的地獄中掙脫。約翰終於將她接回了人間 ,讓她體會到了真切的溫暖。 約翰不僅給她生活上的體貼,更能夠欣賞、尊重她的才華, 讓她的靈魂也開始有所歸依。 那時,約翰供職於美聯社,是一名優秀的編輯。他早就傾慕瑪格麗特的才華,便鼓勵她繼續寫作,還幫她在《亞特蘭大新聞報 》,找了一份記者的工作。 就這樣,瑪格麗特成了一名女記者,這是那個時代少有的。 她體重45公斤,個頭只有1米52,嬌小玲瓏。可她卻蘊含巨大能量,不僅能出色完成採訪任務 , 文筆也讓讀者和同行稱讚。 身材嬌小的瑪格麗特·米切爾進行採訪時 不久以後,她就成了報社的大牌記者。總編也對她讚賞有加, 甚至讓人將桌腿鋸短,來適應瑪格麗特的身高。 在充實、快樂的工作中,瑪格麗特終於再次恢復活力, 而她的第三段愛情 ,也燃燒起來了。 這次她愛上的不是別人,正是懂她也愛她的約翰。 1925年,25歲的瑪格麗特,嫁給了30歲的約翰。婚後, 他們搬到了亞特蘭大一所三層小樓裡 。 和她從小長大的莊園相比,這所小樓甚至有點簡陋, 瑪格麗特給小樓起了個別名——垃圾堆。 瑪格麗特·米切爾與約翰的舊居,被她親切地稱為“垃圾堆” 然而,“垃圾堆”裡的生活,卻是溫暖而甜蜜的。夫妻倆在工作之餘 ,一起看書,一起寫作,一起暢談理想,“垃圾堆” 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約翰給了嬌妻極大的包容,甚至允許她不隨夫姓—— 這在當時的美國,可謂“離經叛道”。 瑪格麗特當了4年的記者,發表了129篇專題文章、 85篇新聞報導。她十分熱愛這份工作。 然而,因為一次意外,她的腳踝受傷 ,留下了後遺症, 無法再去採訪,便只好回家當主婦。 習慣了東奔西跑的瑪格麗特,突然像被關在籠中的小鳥 , 心裡真是難受極了。 瑪格麗特·米切爾 她只能一本接一本地看書,讓靈魂在書海中徜徉。約翰便不辭辛苦, 一趟一趟地去圖書館為妻子借書。 然而有一天,瑪格麗特再央求約翰借書時,他卻拒絕了。 不是因為他厭煩了跑圖書館,而是因為他看穿了妻子的心, 看到了她無處安放的才華。 這樣一個優秀的女子,怎能甘於做一個家庭主婦呢? 於是,他對妻子說 :“與其一本接一本地看別人的書, 你為什麼不自己寫一本書呢?” 瑪格麗特驚呆了,丈夫的話突然打動了她的心。 瑪格麗特·米切爾與第二任丈夫約翰, 她想起了外婆講的那些故事,童年、少女時代的回憶, 潮水一般湧來…… 她坐在約翰給她買的打字機前,文字便在她腦海中吵嚷著、擁擠著, 她顫抖著敲下了第一行字…… 因為是第一次寫長篇小說,背景又是宏大的南北戰爭, 她寫起來毫無頭緒 ,想到什麼情節就寫什麼情節。據說 , 她最開始寫的那章文字,其實用在了書的最後一章。 每當寫完一部分,丈夫就成了她的第一讀者。而約翰給出的意見, 總是既帶著鼓勵,又有專業建議,這讓她居然堅持寫了下去, 一寫就是8年…… 而在這8年間,約翰不僅是她的讀者、他的老師, 還充當了她的秘書、她的編輯。 那時,約翰已成為廣告經理人,工作十分繁忙。然而, 每天忙完自己的工作,他仍堅持幫妻子整理書稿。 有朋友問他累不累時,他說:“我願放棄一切,去擁抱妻子的天賦。 ” 瑪格麗特·米切爾 隨著小說的稿樣一頁頁加厚,夫妻的感情也越來越醇厚 。 也許這部小說永遠不會出版,可那又怎麼樣呢?他們已經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沉甸甸的幸福。 1935年,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出版商,敲開了“垃圾堆”的門。 他偶然聽說,有位家庭主婦在寫文章 ,並且是南北戰爭題材的, 便想親自登門拜訪。 瑪格麗特·米切爾傳世名著《飄》 瑪格麗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第一次寫長篇小說, 就能引起出版商的注意 。在約翰的鼓勵下, 她顫抖著將稿樣交給出版商。 出版商讀著讀著,手也開始顫抖起來 。他意識到,這將是一部偉大的暢銷作品!當場跟這對夫婦簽了合同。 夫婦倆激動不已,他們加班加點編輯 、校對,終於在第二年, 將完整的書稿,交給了出版社 。 果然,《飄》剛一出版,便迅速風靡 。人們被小說的情節所震撼, 被女主角的倔強與勇氣而感動,信件像雪片般湧來……彷彿在一夜之間,瑪格麗特成了一名巨星! 瑪格麗特·米切爾 1937年,瑪格麗特相繼獲得了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會獎。 1939年根據《飄》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上映, 轟動效應,獲得近十項奧斯卡獎。 瑪格麗特也從一位家庭主婦,搖身成為備受矚目的大作家, 頻頻出現在各類媒體上。而約翰則永遠站在她背後 , 給予她默默的陪伴和鼓勵。 就這樣,瑪格麗特在第三段愛情中,尋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彷彿是鳳凰振翅,翱翔天宇…… 這,不是童話般的愛情給予的,不是煉獄般的婚姻磨練的, 而是真實可觸的塵世的幸福呵護而成的。 《亂世佳人》劇照 瑪格麗特一生只寫了這一部小說,被稱為“美國最偉大作品” 的小說。 幾十年來,《飄》成為文學經典,許多作家為它撰寫續集, 希望它永遠不會完結。 然而,瑪格麗特的生命卻再也沒有續集了。 1949年8月11日晚上,她與約翰看完電影散步回家, 一輛疾馳而來的汽車 ,將她撞飛。 她重重地摔在地上 ,溫熱的血從傷口湧出。漸漸地, 她聽不見愛人的呼喚了,她的靈魂就像那本書名:Gone with the wind…… 隨風而去,她彷彿完成了一項使命,昏迷幾天后生命也消散了。她甚至還來不及對約翰最後說一次“我愛你”。 約翰心如刀割,淚流成河。瑪格麗特沒有為他留下孩子,而《飄》就是他們愛情的結晶。 在餘生,約翰一直守護著這個“孩子”,一直到他也歸於塵土…… (8 bit heart) Gone With The Wind 【 亂世佳人 】1939年經典名片 https://youtu.be/KXyBnpuLYlw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很棒的文章: 「張忠謀給女兒的信,女兒,為什麼我不讓你嫁給窮小子?」 女兒,我前幾天去找你, 你帶了男朋友到我跟前, 說:「爸,我想嫁給他。」 後來我告訴你,我不同意,原因是窮。 我忘不了你當時看我的眼神, 好像在說,我的爸爸怎麼也這麼勢利? 爸爸百口莫辯, 沒有什麼比被自己女兒誤會更難過的事了。 這個時候你跳起來, 問我:「不就是沒錢嗎?」 不是的,在我看來, 他的窮有這四點: 01志氣窮 那天我和你們面對面的時候, 我看到他站在你身邊,眼神閃爍, 似乎有點心虛,沒底氣。 問起他對你們未來的規劃也支支吾吾,沒有方向。 他說現在沒錢買車也沒錢買房,怕我會嫌棄。 說真的,我不是嫌棄他沒錢, 我是嫌棄他沒錢卻沒有志氣要掙錢。 你要問我,一個身價百萬, 和一個農戶出身的窮小子,我選哪個? 我告訴你,真不好說。你別不信。 窮怎麼了,誰不是窮過來的。 但不能年輕的時候,就有了渾噩度日的想法。有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 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 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每個人都嚮往單純美好的愛情, 但是回歸生活, 你不可能一輩子陪著他吃食堂、窮游、 住廉價的賓館,你們終歸要獨自面對生活。 這個人不能為你保駕護航, 甚至都沒有這個想法,爸爸怎麼放心? 男人不怕窮,只怕甘心一輩子窮。 02思想窮 人這輩子,再窮也不能窮思想。 男人本來就比較晚熟,你又是懂事早的孩子。 你們在一起,我無法想象。 聽你說他愛打遊戲,本來沒什麼, 爸爸也愛打遊戲, 但是打遊戲也不能下班回家鞋子襪子一扔, 啥事不管,家裡什麼事情都不顧地 鑽到遊戲里,你還得給他端茶送水。 你愛看書,又聰明, 從小參加叔叔阿姨的聚會都能聊上幾句, 所有人都誇你伶俐。 但是,那天坐在我跟前的男孩子, 說實話,頭腦空空,言語空空。 生活都是無聊平淡的,能使生活有生趣的, 無非就是一個人的思想吧。 婚姻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 是精神的共同成長。 爸爸就記得你剛出生那會兒, 別的孩子都哭,只有你咧著嘴巴笑。 你這姑娘從小就愛笑,走哪兒都招人喜歡, 爸爸也希望你一輩子都能這麼笑。 03教育窮 他老家的人讓他回家蓋房子那時候, 你跟去了,你說他家人天天都要打麻將。 我一聽,就知道他「窮人思維」是哪裡來的。 還有他用的高檔手機、電腦, 以他現在的收入 幹嘛非要買這些超過自己能力的東西呢。 最近不是都在說原生家庭嗎? 是,原生家庭的問題不能以偏概全, 但是爸爸以這五十幾年的經驗來看, 一個人的家庭是會影響到他的人格 以及將來的家庭觀的,或多或少, 而且在他身上已經初見端倪了。 看過一個有名的實驗, 說人類用人工的方法孵化一群家鵝和天鵝, 有人把一隻天鵝放進家鵝群, 發現長大後的天鵝也不會飛。 你知道,我們就像是這群鵝。 因為環境的認知和教育會埋沒我們, 改變我們,特別是當一個人幼年的時候。 教育窮,再接著格局眼界小, 這讓他成為一個二十好幾還碌碌無為 並且不自知的人。 04經濟窮 我知道他家庭條件不好,但沒有關係, 這個時代給了年輕人很多機會, 只要願意一起努力, 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有好的未來。 可是我聽說,他們家裡叫你婚後別去工作, 專心養孩子,照顧丈夫。 作為父親,我不懂他們的邏輯。 爸爸從小送你去好的學校, 花錢送你學鋼琴、學英語、學舞蹈, 不求你幹一番大事, 但我不願意你這樣過完一生。 當你被生活這張大網所捕撈, 面朝黃土背朝天,苦累疾病, 境況一年不如一年,這樣的日子, 爸爸寧願你不要嫁人。 養你一輩子,也不要你這麼年輕 就開始對生活低頭哈腰。 爸爸辛苦這幾十年,為你提供各種教育, 讓你變成一個更優秀的人, 就是為了你能夠擁有更好的未來。 這是我認為他的四點「窮」,我不同意的理由。 想你四歲那年,大人們說笑,問你, 以後要嫁一個什麼樣的老公啊? 你說,要嫁爸爸那樣的。 你不知道,爸爸不希望你嫁給爸爸這樣的男人,你媽媽跟著我,吃了不少苦。 爸爸希望你永遠是小公主。 有一天你會發現,爸爸也彎了腰,駝了背, 步履蹣跚,口齒不清。 我希望那個時候,你還是個小公主。 爸爸這輩子,該吃的,該玩的,該看的, 該做的,好的壞的,成功的失敗的, 甜的苦的,我都嘗過了。 說實在話的,就算是明天就離開這人世, 也沒什麼遺憾。 唯一的,就是你。 爸爸不是勢利,爸爸只是希望你好好的。
    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轉傳: 催人淚下的愛情絕唱 ——《阿里山的姑娘》詞作者鄧禹平的淒美愛情故事 2019年12月7日 高山青,澗水藍。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啊。 高山長青,潤水長藍。 姑娘和那少年不分呀, 碧水常圍著青山轉唉。 這首出自著名詩人鄧禹平筆下的歌曲曾讓千百萬歌者為之動情。然而,誰又能想到,這首被傳唱百年不衰的愛情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實際就是作者本人真實的愛情寫照!這份被林海音、羅忠鎔、席慕容見證並為之歌頌的愛情故事最終以波瀾跌宕的淒涼結局留下千古遺憾,令不少熟知他們的人扼腕長歎! 雖然《阿里山的姑娘》這首歌背後的故事至今鮮為人知,但我們相信,海峽兩岸那份濃濃的情感依歸牢不可破﹗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啊……」這首出自著名詩人鄧禹平筆下的歌曲,早已傳遍華人世界。然而,誰又能想到,這位出生在四川的著名詩人,在寫出《阿里山的姑娘》的時候,根本沒去過阿里山呢? 郎才女貌惹人羨 鄧禹平出生於四川省三台縣三元鎮,從小聰明好學,深得老師和同學厚愛。 抗戰爆發後,東北淪陷。東北大學被迫遷往四川三台縣。當時正在三台中學讀書的鄧禹平有幸接觸到了東北大學許多抗戰積極分子。在這些積極分子的影響下,鄧禹平逐漸明白了抗日救亡的道理。 很快,在他的帶領下,三台中學成立了學生劇組,由鄧禹平負責編劇、排練和演出。 這天,劇團為前方義演募捐。正要開演時,演主角的演員突然以無錢為由而罷演。鄧禹平氣憤地站了出來:「他不演我演!劇團是為抗日演出,不能討價還價!」 在大家贊許的目光下,鄧禹平登上了舞臺。演出獲得極大成功。 演出結束後,劇團的演職人員將鄧禹平團團簇擁著,給他倒水、擦汗。突然,一束帶著馨香的玫瑰遞到他面前。鄧禹平接過玫瑰,看見一個女生那雙羞澀中夾著敬佩的眼睛。 兩天後,鄧禹平帶著畫板來到學校後面小山坡前寫生,他意外發現那晚向他送花的女生正坐在他平時畫畫的地方,長長的秀髮如一抹流瀉的瀑布悄然無聲。 女生對他的到來並不吃驚,好像心中早已計算出這種結果。兩人老朋友似地無話不談。女生叫白玫,出生在三台縣城一個富庶之家,在學校女生部讀書,比鄧禹平低一級。 「你怎麼知道我要到這來?」鄧禹平滿腹疑問。白玫告訴鄧禹平,自從他主辦學校的黑板報《墨潮週刊》後,她就是他忠實的讀者,他的才華和他幽雅的風度吸引了她。尤其在幾天前的那場演出中,他冒險救場更讓她對他刮目相看。 才華橫溢又貌不出眾的鄧禹平成為校園風雲人物後,追求他的女性不乏其人。鄧禹平卻一向目不斜視,令不少追求者聞之卻步。如今,這個從未向他表露過心跡的女孩讓他緊閉的心扉怦然而動。他叫白玫坐在前面的草坡上,拿起畫筆認認真真地勾畫起來。 半小時後,一幅素描躍然紙上。他將畫取下交給白玫:「留個紀念吧!」白玫小心地將畫收藏起來。 由於家庭貧困,鄧禹平唯讀到高二就休學了,到南城小學代課教音樂和美術。白玫常到學校去看他,為他買去他喜歡看的進步書籍。 每次,當白玫將一摞摞書籍遞在鄧禹平手中時,鄧禹平總是難為情地說:「玫,又讓你破費了……」 白玫婉兒一笑:「只要你喜歡看……」 鄧禹平緊緊抓住白玫的手,幾滴熱淚從眼角流下…… 1944年春天,鄧禹平離開三台來到重慶,去報考中央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看著心愛的戀人即將遠去,白玫默默地流淚不止。鄧禹平為她擦去眼角淚珠:「不論是天涯海角,我都等你……」 汽車要開走了,鄧禹平揮手向戀人告別。突然,白玫快步沖上車門,將一根嶄新的手絹塞在他手中,又扭頭跑下車去。鄧禹平展開手絹,一朵剛剛繡好的玫瑰,紅得吐豔,紅得滴血。鄧禹平抬頭望去,白玫的影子已漸漸遠去,他小心的將手絹藏好,隨著汽車嗚嗚的笛聲淚眼朦朧…… 忠貞不渝的愛情絕唱 鄧禹平沒有想到自己如此幸運! 1944年的重慶,雲集了中國大部分文藝界名人,且大都是沖著報考中國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的。但鄧禹平又是幸運的,儘管有300多人前來競爭兩個名額,他還是以其非凡的才華獨佔鰲頭。他把這一喜訊寫信告訴了白玫。 半個月後,他收到了白玫的回信。信中,白玫除了給予他更多鼓勵外,說得最多的是心中默默的相思。 夜裏,鄧禹平輾轉難眠,披衣為白玫寫信:「玫,請不要為我擔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雖然天各一方,我心依舊在你身邊……」 鄧禹平個子矮小,不能演主角,最多只能演一些配角。這對一心要幹出一番事業的鄧禹平來說,無異於兜頭一盆冷水。於是,他乾脆不再沉溺於一味要求演戲,將自己大部分精力放在詩歌和書畫創作上。短短兩年時間,他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稿,畫了厚厚一疊各種素描。 1945年夏天日本投降後,白玫專程去重慶看望鄧禹平。在重慶這段時間,是兩人最開心的日子。為了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白玫瞞著父母,悄悄報考了重慶女子師範學校。很快,白玫來到重慶讀書,和鄧禹平相聚了。 白玫和鄧禹平的戀情被白家人知道後,他們竭力反對兩人的婚事。認為白玫一個大家閨秀,憑什麼嫁給一個窮書生。為了達到阻止兩人相戀的目的,白家人以父母病重為幌子將白玫騙回三台,強行她與一位富家公子訂婚。 如夢初醒的白玫堅決不同意父母為他選下的婚事。 父母的態度強硬而粗暴:「這事由不得你!」 白玫沖進臥室,抱著鄧禹平的照片哭得肝腸寸斷:「禹平,我不能沒有你。我的心早已和你在一起。我是死也不會另嫁他人……」 晚上,父母又來到白玫的臥室,勸導女兒和鄧禹平分手。 白玫呆呆地望著父母的背影絕望了!此時此刻,她多麼希望鄧禹平能來到身邊,帶著她一起遠走高飛。突然,她腦子裏閃過一絲意念,如果自己真的死了,丟下鄧禹平咋辦?他肯定會發瘋的!我不能死,我要去找自己的心上人!白玫悄悄推開窗子,踩著凳子從窗口跳了出去。 兩天後,白玫疲憊不堪地來到重慶。但令他想不到的是,鄧禹平已到了上海! 原來,電影廠要遷回上海,鄧禹平本想帶白玫一起到上海,久等不見白玫歸來,只得和電影廠的人乘船走了。 「白玫,我本想留下來等你,但望斷秋水也不見你的身影。我只好暫時離開你了,相信我們很快會見面的!」 白玫捧著鄧禹平給她留下的信痛哭失聲:「老天爺,你為什麼這麼捉弄人啊!」 秋風乍起,山城的夜色燈光零落,白玫獨自徘徊在朝天門碼頭直到天亮。 1947年7月,白玫師範畢業,不等學校舉行畢業典禮,她就迫不及待地要去上海。 碼頭上,她正準備買票時,收發室交給她一封信。她拆開一看,是鄧禹平寄來的。 鄧禹平告訴她,電影廠拍攝《阿里山風雲》,劇組要到臺灣去拍外景,拍完後很快就會回來:「玫,一葉扁舟載去了我的哀與愁,我們越離越遠了……但是,無論在什麼樣環境下,我都不會放棄我們的理想和追求!不要著急,我們很快就會見面的……」 海天永隔斷腸人 鄧禹平沒有想到這一去竟成永別! 遼闊的臺灣海峽波險濤惡,四十多人的劇組經過漫長的海上歷程後,來到臺灣。 鄧禹平在戲中扮演一個次要角色,顯得很清閒。一天,導演張徹找到他:「禹平,大家都說你是鬼才,《阿里山風雲》已拍了一半了,還沒有歌詞,你來寫兩首歌詞吧。」鄧禹平爽快地答應了。 可是寫什麼呢?鄧禹平一時無從下筆。他沒到過阿里山,不知道阿里山到底是什麼樣。夜裏,鄧禹平獨自在燈下苦苦思索。無意中,他拿出白玫的照片,想起他們在家鄉的山泉邊嬉戲的情景,想起他們在學校後面的山坡前吟詩作畫的點點滴滴。那一抹清澈的泉水,白玫醉人的微笑影子一樣閃進他的腦海。他突然領悟,祖國的河山不論什麼地方,都是青山綠水,家鄉的風光雖不能代表阿里山的美景,卻能以窺斑見豹的方式展現祖國山川的秀麗。他頓時靈思如泉,揮筆寫下「高山清,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啊……」 寫好後,他反復吟頌,覺得十分滿意,馬上叫醒正睡夢中的張徹,將歌詞交給了他。張徹一看,拍手叫好,披衣為其譜曲。天亮時,曲譜好了,兩人在輕輕的吟唱中迎來了曙光。 鄧禹平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他揮筆給白玫寫信,告訴她,電影馬上就要拍完了。到時,他就會回到她身邊,和她生生死死在一起! 《阿里山風雲》剛拍到一半時,上海解放了。上海解放的消息傳到臺灣後,劇組的人全慌了,大家顧不上拍戲,紛紛準備要回上海和家人團聚。人心已散,公司只好作出回上海的打算,派人去買機票。 中午,買機票的人回來了,帶給大家的是喜悅中夾著失望。只有不到十張飛機票。頓時,不少人開始去哄搶機票,沒有去搶的人卻在一邊暗暗流淚。一個女演員哭得肝腸寸斷:「我要回上海,我要見我兒子……」 導演張徹站了出來:「大家都不要吵。我理解大家的心情。說實話,誰不想回上海與親人團聚?但飛機票只有這麼幾張,是去是留不能由我們個人的意志來決定。為了保證合理分配機票,我們只有採取抓鬮的方式來決定。抓著了就回上海,抓不著,就留下吧……」 四十多個紙團放在一個小碗裏,人們爭先恐後地將手伸向碗裏。幾秒鐘後,有人大哭,有人大笑。鄧禹平將紙團拿在手上,久久地不忍拆開。他害怕紙團上的符號讓他的夢想永遠留在臺灣。見所有的人都將紙團拆開了,鄧禹平才慢慢地將紙團打開。他將眼在紙團上迅速一掃,心頓時變得像紙團一樣空白。 「老天爺啊,你為什麼要這樣啊?!」鄧禹平捂著臉哭了起來。 張徹走到他身邊:「禹平,不要難過。等下次機會吧……」「下次,還有下次嗎?!」鄧禹平激動得不能自製。 抓著鬮的人要回上海了,鄧禹平和所有沒有離開的人去機場相送。他給每一個回上海的人都囑託,要他們給遠在四川的白玫帶話,叫她等他,他一定會回來! 飛機龐大的機身騰空而起,載去了遠在他鄉的親人的問候,也將鄧禹平心中的夢想一點一點地擊得粉碎。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回上海的夢一天天地徹底破碎了。鄧禹平終於明白,他和白玫今生今世,只能是咫尺天涯了! 血淚編織的《世紀絕戀》 無法和戀人在一起,白玫在重慶找了一份教書的工作暫時呆在那裏,期盼著和鄧禹平相見的那一天。 一天晚上,白玫正準備去睡覺,有人敲門找她。那人一進屋,什麼也不說,只掏出一張手絹給她。白玫一看,這不正是她當年送給鄧禹平的那只手絹嗎?她意識到有不幸的消息要降臨到她身上,她迫不及待地追問來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來人還未說話,就已泣不成聲:「鄧禹平回不來了……」白玫一驚,拽著來人的衣服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啊?」來人將在臺灣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 「啊——!」白玫如遭雷擊一般呆住了。「禹平,你為什麼不回來啊……你把我一人留在這兒做什麼啊……」「禹平讓你等他,他一定會想辦法回來的!」來人臨走時告訴她。 白玫在屋裏睡了三天三夜。突然而降的災變像巨石一樣擊碎了她心中美好的希冀。她呼喊著鄧禹平的名字,一遍遍地將他們在一起的回憶在腦海裏重播。突然,她想鄧禹平不可能不會回來的,也許這是來人在騙她,說不定鄧禹平此時正在從上海到重慶的輪船上呢!她跌跌撞撞地朝碼頭跑,從晨曦高照一直等到暮色西沉,一葉葉小舟都已扯帆倦航,她仍不肯回去。 時間在平靜中如流水一般過去。鄧禹平始終沒有消息。白玫的容顏一天天地憔悴,鬢角的華髮已寸寸相逼。有人勸白玫,鄧禹平是不會回來了,乾脆找個人嫁了算了。白玫輕輕地搖了搖頭:「不。我要等他。他會回來的。」 再說滯留臺灣的鄧禹平左等右等,一直無法等到回大陸的機會。為了排解心中那份對戀人的牽掛,他只好將濃濃的思念在文學藝術上傾瀉。他以「夏狄」、「雨萍」等筆名,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以及《我送你一首小詩》、《我的思念》、《傘的宇宙》、《下雨天的週末》、《除非》、《並不知道》等大量歌詞,在全球華人中傳唱。其中,《我送你一首小詩》傳到大陸,由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演唱後,引起極大轟動。 鄧禹平在文學上的巨大成就,使他成為臺灣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新星,各種文藝大獎頻頻降臨到他頭上,「小神童」、「鬼才」美譽滿天飛,曾得到臺灣一些政界要人的青睞。一次,何應欽率領「道德重整會」代表團到歐洲訪問,指名要鄧禹平前往。 鄧禹平的才氣驚動了蔣經國。蔣經國找到鄧禹平,要他在他手下的一個青年團體裏作文化幹事。鄧禹平懷著報效國家民族的原望投在蔣經國門下,只想將一生報負盡力施展。但他沒想到的是,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高深的文學造詣,引起了他人的嫉妒。鄧禹平看透了其中的一切,頓時信心全喪。儘管蔣經國仍許與他不少誘惑,他依然拂袖而去。 失業後的鄧禹平窮困潦倒至極。有時,他窮到連房租都付不起。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幾乎一周有六天是在第一個演唱《高山青》的張茜茜女士家裏吃的飯。這時候,他心中更多的是對遠在海峽對岸的戀人的深切呼喚:我差小雨來敲你窗/我差輕風來按你的門鈴/我差思念來牽你——入我的夢! 詩寫好了,他獨自而歌。歌畢,又大哭大笑。然後鋪開大紙,將心中無法排解的憂愁盡情地在宣紙上潑灑。 一堆黃土埋風骨 是著名作家林海音將鄧禹平的愛情故事推向一個淒美的高潮。 60年代末,鄧禹平在臺北舉辦個人畫展。 這天,一位氣度不凡的中年女士來到鄧禹平的畫前,仔細地觀賞著一幅幅畫。她就是林海音。 突然,林海音在一幅長髮少女的側面特寫前立住了,細細地品味著作者絕妙的構思和高超的技巧,以及畫上那長長的詩句:千斟佳釀不能醉我/萬罐糖蜜不能迷我/若要我怡然酩酊/除非你那淺淺的酒窩…… 林海音來到鄧禹平面前,微笑著問道:「您能告訴我這畫中的少女是誰嗎?」 鄧禹平沉吟著沒有回答。 這時,有人悄悄告訴他,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林海音時,鄧禹平頓時熱淚長湧。他像找到知音一樣向林海音講述了畫中的少女正是他20年前的初戀女友白玫。林海音聽完這天方夜談般的故事後唏噓不已。她告訴鄧禹平,她正暢銷海內外的長篇小說《曉雲》中的主人公曉雲也是這個樣子。林海音激動地說:「鄧先生,難為你這樣為白玫相守。您有什麼需要我幫您做的嗎?」鄧禹平淒然一笑:「我想見白玫。您能幫我嗎?」林海音黯然搖頭。「要是我以後這部書再版的話,我一定用這幅畫來做封面!」 1982年,在朋友鐘光榮的幫助下,鄧禹平終於登上了阿里山。在看到阿里山秀麗的景色時,鄧禹平再次萌生回大陸和白玫相聚的願望。 1983年,鄧禹平中風後住在臺北空軍醫院,林海音多次前往醫院看他,為他捎去他愛看的書籍。一天,林海音又到醫院去看他,問鄧禹平有不有需要她幫忙的事。鄧禹平囁嚅良久,淚流滿面地說:「我和白玫相隔40餘年,恨今生不能相逢。這幾十年裏,我為她寫下了數百首詩,卻無法讓她看到。我只有一個願望,在我臨死前能將這些詩結集出版,我死也瞑目了……」林海音難過地用手揩掉眼角的淚珠,用肯定的口氣說:「你放心,我一定為您辦好這件事。」 當時,林海音是臺灣純文學出版社主持人,在答應為鄧禹平出詩集後,為了讓鄧禹平最後一本詩集更精美,更能表現他和白玫綿延一個世紀的愛情悲歌,她又去聯繫了大名鼎鼎的席慕容和楚戈,請他們為鄧禹平的詩集作畫。 二人欣然應允。楚戈雖然在病中,也抱病將一幅幅畫精心畫好,交在林海音手上。 很快,詩集《我存在,因為歌,因為愛》出版了。這部凝聚著鄧禹平一生情結的小集子很快在臺灣引起巨大轟動,成為臺灣當年十大暢銷書之一。 當病中的鄧禹平看到這本裝幀精美的詩集時,他抓住林海音的手感慨萬千:「如今我什麼也沒有了,只剩下了詩。如果沒有了詩,也許早就崩潰了……」 詩集出版後不久,林海音意外地收到了一個來自大陸的包裹。 1984年,時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的作曲家羅忠鎔(鄧禹平中學同學)前往澳大利亞講學後,觀看了一場音樂會。在回使館途中,他隨手拿起音樂會的樂譜翻看。在翻到《高山青》(臺灣稱該歌曲為《高山青》)時,他突然看見詞作者是鄧禹平! 事隔40年,羅忠鎔一直以為《高山青》是臺灣民歌,沒想到竟是自己的老同學所寫。羅忠鎔看著鄧禹平的名字熱淚長流。40年不見,他無法得到鄧禹平的片言隻語,如今,心中那份對老友的思念強烈地撞擊著他的心。他一口氣向海外友人寫了十多封信,探訪鄧禹平的下落,也給林海音寫了一封。 不久,林海音回信了,將鄧禹平在臺灣的近況告訴了他。羅忠鎔拿著林海音的信,風塵僕僕從北京回到三台,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白玫。 望著手中的信,白玫一次次哽咽難語:「禹平,你還活著,你還活著……」 當夜,羅忠鎔、白玫焚香沐浴,由白玫彈奏鋼琴並演唱《高山青》,羅忠鎔則在一旁指揮。高亢優美的旋律在狹小的房間激情飛越,深深地鐫刻在答錄機薄薄的磁帶裏……當他們最後一次錄完《高山青》時,東方已是晨曦高掛。白玫撫摸著手中的磁帶,一遍又一遍喃喃自語:「禹平,你聽聽,這是我的聲音。40年了,你還能聽出來嗎?」 林海音匆匆拿著錄音帶和信來到鄧禹平的病床前。此時,鄧禹平已深度昏迷。林海音輕輕地在他耳邊呼喚著:「禹平,你的女友白玫給你來信了。還給你唱了歌。你聽聽吧。」鄧禹平的身子輕輕地動了一下。林海音打開答錄機,《高山青》的旋律靜靜地在病房迴旋。 錄音放完了,鄧禹平仍一動不動。但林海音發現,鄧禹平的臉上,已是熱淚長流!而這熱淚,也是鄧禹平最後一次為自己最親愛的人所流下的幸福之淚,仿佛在為他們淒美的愛情作最後詮釋。 這天是1985年12月21日,鄧禹平在親人的聲音中悄然離開了他十分眷戀的世界。 白玫是在廣播裏聽見鄧禹平去世的消息的。她沒有哭,而是默默地讀著鄧禹平臨終前留給她的詩:化我的思念為白雲片片/飄過平原/飄過高山/飄到你的頭頂、窗前/默默地投給你/我那愛的詩篇/一千遍/一萬遍…… 1988年,了無牽掛的白玫在憂思成疾後一病不起,不久也追隨鄧禹平而去。 高山依舊常青,澗水依舊常藍,傳遞是不斷地、美好地對愛情的謳歌,我想那紛亂的時代能有如此感人至深的愛情,物欲橫流的今天卻難見這樣的守望,他們相思的痛苦也有相愛的甜密,只是在那高山碧水間一曲嘹亮的情歌帶我們去祝福,祝福所有海峽兩岸的愛情都能像這歌聲中唱的一樣美滿。 (孫才傑/文)
    1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個月前
  • 「“很多年前我受邀在北加州臺大校友會「杜鵑花之夜」主講時曾經半開玩笑地說﹕「政治﹐宗教﹐愛情﹐排名不分前後﹐是世界上最名過其實 (overrated) 的三件事。政治和宗教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老是把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答案複雜化﹐而後者卻正好相反﹐老是把一個複雜的問題答案簡單化。」想想我的話﹐這真是開玩笑的話嗎﹖ 台灣的亂象﹐基本上是把一個非常單純的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的問題給複雜化了。結果形成「廟小妖風大﹐池淺蛤蟆多」的局面﹕妖風無他﹐乃臺獨之風﹐所謂蛤蟆者則是那些整天亂叫鼓吹臺獨的人。事實上我相信在台灣主張臺獨的那掛人並不是太多﹐他們的聲音特大﹐叫起來鼓起肚子好像很神勇﹐但在我看起來﹐蛤蟆就是蛤蟆﹐叫斷了魂也成不了氣候。悲哀的是淺池裡除了蛤蟆外﹐更多的是另外一種生物﹐這種生物有三個特點﹕第一﹐沒有聲音﹐逆來順受﹔第二﹐反應遲鈍﹐行動緩慢﹔第三﹐一遇到危險就把頭給縮了回去。這是為什麼這種生物數量雖然是多數但話語權卻被少數的蛤蟆掌控﹐變成了蛤蟆「獨」大(pun intended) 的怪現象。 我早就說過﹕臺獨不是「想不想」﹐「該不該」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想不想﹖我猜台灣 90%的人都想﹐不但想並且想最好是像瑞士那樣的國家。但這種想是幻想﹐就像我們天天想中「樂透」﹐想中了「樂透」後怎麼過逍遙快活日子﹐但除非我們是神經病﹐我們會傾家蕩產﹐變賣一切去買「樂透」彩券嗎﹖至於該不該﹖你告訴我100個應該臺獨的理由﹐我就可以告訴你 101個不該臺獨的理由﹐反之亦然。最後大家辯論到口吐白沫﹐不支倒地也不會有結果。這就是台灣從「李獻帝」把江山拱手「獻」給了「陳衰公」後﹐歷經「馬恭帝」到當今「小英大愚皇后」﹐幾十年統獨之爭都是彼此口吐白沫。口吐白沫在英文裡有個代用詞是粗話﹐掌門人年高德不劭可以說﹕此乃 piss contests 也﹗結論是﹕主張臺獨的人﹐請告訴我你們怎麼才能去實現臺獨的願望﹐說不出來就是買空賣空在欺騙我。 從歷史上看﹐台灣不是沒有獨立的機會。第一個機會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如果天安門上毛澤東宣佈國號就叫中華民國﹐那台灣非改名不可。第二個機會是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進入聯合國﹐當時美國是支持中華民國改名台灣留在聯合國的﹐葉公超也認為主意不錯﹐但老蔣雖然是一介武夫﹐但基於一個中國和漢賊不兩立的「民族大義」﹐沒這麼做。從此之後﹐中國大陸越來越強﹐台灣能獨立的可能性漸漸變成零了。主張臺獨的人常常用美國從英國獨立出來做例子強調同文同宗也可以成為不同的國家。沒錯﹐但關鍵還是看「能不能」。 你知道美國獨立死了多少人嗎﹖20個能上戰場的白人就有一個死於獨立戰爭。英國遠在大西洋的那邊﹐投入的部隊人數遠比美國少﹐這是美國能獨立的原因。台灣要獨立對抗中國﹐有這個條件嗎﹖最近由於朝鮮那個 Rocket Man突然好像脫胎換骨似的文明起來了﹐兩韓和平相處甚至統一的行情大漲。於是有人說﹕「 韓國能為什麼我們不能﹖」問這話的人忘了韓國有南北韓之分是二次大戰後﹐東西冷戰的結果。 韓國是被外國勢力介入分割的﹐這和國共內戰造成台灣和大陸兩個政治實體分治不同。南北兩韓面積﹐人口差不多﹐你有經濟﹐我有核彈﹐大家勢均力敵﹐和中國台灣實力懸殊不能相提並論。最重要的是南北兩韓都自認是韓國人﹐而有些池小水淺裡的蛤蟆卻認為自己不是中國的「種」。這才是台灣亂象的源頭。 「馬恭帝」雖欠才能﹐但知道紅線在哪裡﹐靠「92共識﹐一中各表」的金鐘罩﹐克敵不足但防身有餘。奈何「小英大愚皇后」登基後﹐迷信欲練(臺獨)神(經)功﹐必先引刀自宮。捨「9 2共識﹐一中各表」的金鐘罩不用﹐這下惹毛了「習英宗」。現在一中各表沒了﹐一招「92 共識﹐一中原則」的硬功夫泰山壓頂。「習英宗」同時開始「抽水」﹐池子裡水本來就不多﹐如果被抽乾了﹐大家都笑不出來﹐但偏有些不見棺材不流淚的老小蛤蟆說這樣更好﹐池塘水沒了牠們就變成了陸棲動物。 唉﹐天下居然有如此低能的生物。” 作者:信懷南」,這是朋友轉傳的貼文,蠻有意思的,喜歡的就再轉,看了不爽的就一笑置之,天氣炎熱,千萬不能生氣!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馬友友的愛情故事! 被西方媒體評為「最性感的古典音樂家」馬友友,居然沒有任何音樂學院的畢業文憑,雖然他已獲15個格萊美大獎,卻一直拒絕登上領獎台。 《時代》人物周刊的一篇文章認為:「馬友友是古典樂壇的寵兒,也是最受爭議的叛逆者,幾十年來,這位華裔音樂家走過了一條艱難的人生孤旅,而他的愛情也如他的大提琴曲一樣,如天籟之音,充滿夢幻般的色彩……」 一、「一吻之賭」失掉初戀! 馬友友出生於音樂世家,父親是音樂教育家,母親是歌唱家,4歲時,父親把他領到了大提琴面前,把巴赫的樂譜交給他,馬友友對音樂的痴迷讓人吃驚,兩年時間,他練琴的地板上居然被壓出了一片坑凹。 6歲時,馬友友來到美國,跟著名指揮家斯坦恩同台演出,演奏完畢,觀眾把瘋狂的掌聲送給了這位音樂神童。 幾年後,在斯坦恩的勸導下,9歲的馬友友決定進入正規的音樂學院學習,那時馬友友已經跟許多名家合作演出過,出了個人專輯,上了暢銷排行榜,已頗負盛名,但是,正處在青春萌動期的他開始放縱自己:他蓄起了披肩長髮,開始曠課、抽煙、酗酒…… 一個週末,馬友友在百無聊賴時參加了一個同學的生日派對,朋友同他打賭,誰能在晚上12點時得到一個叫吉兒的女孩的吻,那麼第二天他就可以獲得兩張NBA的入場券和一整塊外賣海鮮比薩餅。 馬友友對吉兒一無所知,只聽說她是才女,從小在歐洲長大,還有她因為外型酷似「芭比娃娃」而有了「芭比小姐」的綽號,可是,當馬友友走到她面前的時候,手心卻開始冒汗,這是「派對王子」從來沒有過的,然而,漂亮的女孩卻主動向他伸出了手:「我叫吉兒,很高興認識你,YOYOMA(馬友友的英文名)。」 入夜,晚風有些清涼,吉兒給馬友友講起一個故事:「14歲生日的時候,我在維也納得到了一張音樂會的門票,那是一個大提琴獨奏會,大幕拉開後,是一個跟我年齡差不多的少年,在鋼琴的伴奏下,他老練地開始了演奏,所有的人都被他吸引,那天晚上我對父母說,這個才華橫溢的少年是我見過最性感的男人…… 「我搬到了美國,到了紐約,試圖再尋找那個少年,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再也沒有查到他音樂會的消息了,直到有一天我聽說了他在朱麗亞音樂學院就讀的消息,你可以想像我的興奮……」 聽了吉兒的一席話,馬友友良久無言,那個少年之所以銷聲匿跡,是因為他正沉湎於各色派對和酒會中的緣故,12點到了,幾個朋友在遠處叫馬友友的名字,他一下子回到了現實,他想都不想就吻了吉兒,轉身離去。 第二天,馬友友得到了NBA門票和比薩餅,可是他一點兒都不快樂,而吉兒知道那個晚上的內幕後覺得很受傷,她給馬友友送來一封信,信中夾著那張她14歲生日時馬友友的音樂會門票,她只寫了一句話:「我後悔回到美國,你摔碎了我的夢。」 吉兒的信讓馬友友深受震動,一番痛苦思考後,他決心重新調整自己的人生。 1972年春,17歲的馬友友決定從朱麗亞音樂學院輟學,院長握著他的手不解地問:「為什麼要讓自己的音樂理想湮滅?」 馬友友回答很簡單:「我覺得現在的自己沒有資格繼續做一個音樂人,我迷失了太久了。」 不久,吉兒要回歐洲了,馬友友聽說後趕到機場送行,卻沒有勇氣向她當面道別,飛機離去後,這個少年久久徘徊於機場外的草坪,眼中噙滿淚水。 說起這段經歷,馬友友的母親說:「那是他的初戀,吉兒走後,他痛苦了一大段時間,甚至有一次他問我:有沒有辦法讓時間倒流?我告訴他沒有,但是我們可以重新書寫未來,於是,他考上了哈佛。」 二、哈佛邂逅重拾琴弓! 轉眼間,馬友友在哈佛已經進入了第4個年頭,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裡,習慣低頭思索走路的馬友友不小心撞到了一個人,他抬起頭的一瞬間呆住了。 「你胖了高了,而且換了眼鏡。」 她平靜地看著他說,他張著嘴,什麼都說不出,他的手心又在出汗…… 她就是吉兒,他們分手4年後竟又重逢,吉兒還是那麼熱情和大方:「聽說你在修人類學,這似乎跟大提琴無關呢!我修數學,剛剛入學。」 與吉兒相遇後的那個晚上,馬友友一夜無眠,第二天一早,他打電話到吉兒的宿舍,吉兒的同室說她已回長島家中了。 吉兒到家後意外地收到了馬友友的信,裡面是那張被保存多年的音樂會門票,在吉兒當年的留言旁邊,貼了馬友友這樣的字條:「你離開我後,愛情和音樂似乎都從我的生命裡消失了,我放棄了大提琴已經快4年了,現在的我不知道還能否會拉琴,昨晚,我躊躇了一夜,我想要為你做一件事情,彌補我從前的荒唐和輕薄,我想了很久,覺得只有一個辦法:我要為你舉行一個獨奏會,請別拒絕我!」 馬友友為吉兒所舉行的獨奏會是在學院小禮堂舉行的,馬友友這輩子從沒有這樣怯場過,他調音許久,就是不敢拉出第一個音符。 吉兒在台下耐心等著,她發現馬友友的手抖得厲害,就走到了他的面前,把手搭在了他的肩上,溫柔地問道:「親愛的,你擔心什麼呢?」 馬友友憋紅了臉說道:「我擔心我演出失敗,你又跑回歐洲。」 吉兒在馬友友的臉頰上輕輕地吻了一下,說道:「我哪也不去,你在哪裡,哪裡就是我的家。」 馬友友受到了鼓勵,第一個深沉的音符終於從他的手中滑出,同樣是巴赫的《熱情》,所不同的是現在的《熱情》裡飽含著男人深沉的渴望。 當音樂終於停下的時候,吉兒走上了台,俯身在馬友友的身邊說:「4年前的那個晚上,我曾經對父母說過你是我見過的最性感的少年,但是我隱瞞了一句話,現在我補充上,我要嫁給他!」 馬友友的臉紅了,激動地抱住他的夢中情人,拼命旋轉。 1974年,在哈佛大學生的反越戰集會上,馬友友在吉兒的鼓勵下,正式拾起了大提琴。 在那個上萬人的集會上,他那首優美動人的越南民歌《湄公河春望》和匈牙利作曲家柯達依的《悲慘世界》震撼了在場所有人。 演出結束後,會場裡一片寂靜,許久,大家才從他美妙的意境中甦醒過來,長久地歡呼著「YO-YO MA」的名字,如痴如醉。 那次集會使馬友友深刻感受到了音樂給人們帶來的震撼力,他決定重出江湖。 三、愛妻助他走出陰霾! 1978年,馬友友與吉兒正式結婚,兩年內,他們的一雙寶貝兒女相繼出世,吉兒放棄了在哈佛繼續攻讀數學博士的機會,做了一個賢妻良母。 吉兒不僅是丈夫生活上的好伴侶,也是事業上的好幫手,她以自己旅行非洲時所見的叢林音樂卡爾哈利的節奏為靈感,建議丈夫大膽嘗試非洲音樂元素,一年後,承載著馬友友全新創作理念的《Meyer》獲得了該年度的格萊美大獎。 同年,馬友友的4張新專輯全部打入了世界古典音樂排行榜,尤其是他的《巴赫靈感》專輯,由於對巴赫的全新詮釋風靡世界,被譽為二十世紀古典音樂界一個偉大改革,為古老的經典曲目賦予了新的生命,許多現代音樂評論家指出,馬友友的大提琴穿越了國界、戰爭、宗教,琴聲裡飽含了生命的激情和愛情的震撼。 20世紀90年代初,正當馬友友處於事業頂峰之際,卻遭受了一場重大的危機,而在最艱難的時候,讓他重新站立起來的恰恰又是他的妻子吉兒。 由於馬友友從20世紀80年代起,不斷地把世界各地的民樂、通俗樂甚至邊緣樂器都融入了他的創作,觸怒了嚴肅音樂界的保守派。 1992年春,維也納國家劇院宣布取消與他簽訂的演出合約,同時,馬友友的恩師,也是他最依賴和崇敬的指揮家斯坦恩先生也拒絕與他同台演出,電話中,他對馬友友說:「孩子,你在自以為是的軌道上滑行得太遠了,難道你想把古典音樂變成兒歌秀?」 馬友友無聲地放下了電話,被迷茫和孤獨徹底地打倒,那天晚上,他給遠在美國的妻子打了一個電話,吉兒第一次聽到丈夫哭泣,心都碎了,她推掉手頭的工作,飛到了丈夫身邊。 吉兒像母親一樣地摸著馬友友的頭說:「貝多芬說過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你認為所有的古典音樂都是當時的民歌和流行音樂的最佳組合,你不願意我們的孩子和孩子們的孩子只知道莫扎特和巴赫,而不知道在我們這個時代還有音樂存在過!你沒有錯,這不是一個妻子的看法,而是你最信賴的朋友的由衷感慨!」 1999年,馬友友醞釀了10年之久的《巴西之魂》專輯終於問世,經過曠日持久的論戰,格萊美第12次給他「加冕」,2000年,他為電影《臥虎藏龍》演奏主題曲,這首新古典提琴曲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音樂獎,2004年春,馬友友再次獲得第43屆格萊美大獎,迫於公眾和媒體強大的輿論壓力,維也納國家劇院再次向馬友友發出邀請。 2005年春,馬友友在回答美國《時代》周刊專訪時談到他和吉兒的婚姻:「我慶幸擁有了這樣一位集美麗、智慧和愛於一身的女性為伴侶,我們是大提琴上的弦和弓,誰離開誰都不是琴,都成不了音樂!」
    6 人回報3 則回應4 年前
  • ⬜行醫二十餘年,我為什麼給病人開的藥方都是素食⁉️ ㊙️吃素夠營養嗎? ㊙️發育中的小孩及體力不好的病人、老人或孕婦可以吃全素嗎? ㊙️吃全素一定就能健康不生病嗎? ㊙️為什麼不要吃奶蛋呢? …… 這些都是許多人對於全素飲食的疑問與擔憂。 本文為「大愛電視台」專訪楊濟鴻醫師之全文記錄,讓我們來看看楊醫師怎麼說。 【問】:當醫生的人就是希望大家都健康,楊醫師您從醫那麼久了,為什麼現在強調要吃全素才能保持健康呢❓ ⬛【楊濟鴻醫師答】: 這個過程是不可思議的因緣。我學中醫和西醫(擁有中、西醫師執照),從傳統醫學或是以前所學的現代醫學、營養學,也都主張奶、蛋、魚、肉、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種種營養都要兼顧,我想現在普遍大家還是抱持這個所謂六大營養素均衡攝取的觀念吧。 台灣以前是農業化社會,逢年過節才有魚、肉可吃,無形中加強動物性食材比較營養的印象,老一輩的人都有這種概念。 但是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因緣,這個因緣來自於我的慧深法師。 我現在開中醫診所,中藥當中含有動物性成分的藥材,比如:蛤蚧、鹿茸,若從中醫藥的角度而言,這些藥材是有其療效的。 但是在六年前,有某因緣告訴我,如果我還繼續使用這些含有動物性成分的藥物治病,我們家將會遭逢一些事故。 當初我的同修有先在師父那邊參加朝山,但並沒有深入了解佛法,只知道師父一直交代我們吃全素,我們也知道應該吃素。 若說我不吃素的話,我會遭受一些果報,那我還可以接受,但今天我是拿這些藥去治療病人的,又不是我自己要吃的,怎麼不可以呢?我不能信服。 我就向同修提議要拜訪師父。那是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十二月三十日。師父很慈悲接見我們,但我一見到師父,就一直跟他爭辯為什麼不能使用動物性藥物,而使用植物性藥物就可以? 雖然師父用了很多方式告訴我應該改用不含動物的藥,但我都聽不下去。後來,有一個年輕的師父過來,師父請她跟我分享一下。 只見她坐下來後,卻說不是她要分享,而是有人要說話,然後她眼睛一閉,手下垂,呈現半身不遂樣,駝著背,分明就是我媽媽往生時的狀態,那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的情況。經過許多事情證實,她的確是我媽媽要來告訴我一些事情。 ◐◐我媽媽為什麼會駝背❓又為什麼會半身不遂呢❓ 原因是她有腦幹出血性中風,而會腦幹中風,又是因為往生前大約十年的背痛,任何醫學檢查都是慢性肌筋膜炎而已,不算治療很困難的疾病,但是總是不能治得好。 她大概因為背痛而不能活動,年紀大的婦人晚上都會頻尿,她躺下去就不敢動,一動背就痛得受不了,頻尿卻不得不起床,從打算起來到上廁所,我爸爸觀察過,每一次至少花費十分鐘。 也因為背痛,最後她索性連運動也不做,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好,下肢深部靜脈栓塞,我把她送到榮總一個我認識的醫生那裡,注射抗凝血劑,這卻導致她的腦幹血管破裂,中風,三年多。 我媽媽出來告訴我她的背痛是什麼原因❓是因為被牛肉的山壓住。但媽媽生前是不能吃牛肉的呀,為什麼她會被如山的牛肉壓住❓ ♥後來我媽媽說:我的外公在日據時代就經營一家很有名氣的日本料理店,我媽媽當時每天放學,外祖母都會要她幫忙熬煮牛肉,攪動鍋裡的牛肉。就這麼攪動牛肉而已,她都要背負因果,承受這種果報,被牛肉山壓住,所以她的腰直不起來:慢性肌筋膜炎。 她說,如果我還是使用含有動物性成分的藥物去治療患者,我也要背負這些果報。看到那一幕,我不再跟師父爭辯動物性藥物可不可以使用的問題了。 ♥我媽媽還說,因外婆家開日本料理店,自幼她就吃得很「好」,外婆常把許多「好東西」藏在白飯下,現在這些動物:螃蟹、蝦、魚、小卷都圍著她要索命,要報復。師父就教她趕快向眾生求懺悔。 (看到這一幕後,當下我就發願吃全素),而且在一個星期內就將診所內含有動物性成分的中藥全都下架了。 有一天午休,我突然間右邊肋骨痛到受不了,我想我睡覺的姿勢很正確,沒有理由這麼痛。因為接觸過師父,我想必然是果報所致。所以我不斷的持往生咒,希望能夠因此拔除他們的痛苦。 但那時候我並沒有確實的感受到眾生的苦,雖然不斷地持咒,但我的病痛沒有特別的改善。就在那晚剛好新聞播報一則虐狗的畫面,我當下覺得狗很可憐,似乎可以感受到牠的苦,就這樣才持三遍往生咒,結果肋骨處的痛竟然頓時消失掉。 ♥原來,重點不是在持幾遍往生咒,而是在持咒、求懺悔時,您有沒有真正去同理感受到眾生的苦。 又有一個因緣。我的牙齒不好,去植牙,找了一位很有名氣,而且是每個月還要巡迴幫牙醫師上課的植牙醫學會林理事長。植牙前有先幫我做了完整的評估,我那時候骨頭的強度有三十五牛頓,我的嬸嬸那時也有做,但骨頭強度只有我的一半而已。 我想,我去植牙一定沒有問題,而且那是很有名的醫生。我總共植了六顆牙,一段時間之後拆開來看,發現情況很不好,骨骼溶解,連拆四顆都是骨頭溶解,失敗了。 他說他植牙從來不曾失敗過,要失敗一顆就很難了,他實在想不通原因。他說他要把我的案例拿到醫學會報告,讓大家一起來找尋原因。 後來有因緣我到師父那邊,眾生出來告訴我,過去生我傷害很多眾生的牙齒,今生我就是承受這個果報。 我誠心的向他們求懺悔,結果,剩下的兩顆植牙,成功了。知道這一幕的林醫師也說:早知道這樣,您就應該先去懺悔,再來找我植牙的。 ♥後來輾轉得知這位林醫師也改變吃素了。 民間總認為醫學無法解釋的病,就是因果病。 我現在確信,凡所有病都牽涉因緣果報。 原先如果知道會如此,應當趕快求懺悔,化解眾生的怨氣。另外,這半年來,我的口腔潰瘍很嚴重,反反复覆發生,每一次都破八到九個洞。後來知道,這些都是不同的因緣果報。 我想,我們累世的習氣常常是一樣的,犯同樣的錯誤,因緣成熟,眾生找到你,他們就要報復。 我想,怎麼口腔潰瘍那麼厲害,又怎麼都治不好?一個洞就讓人吃喝都很難過,我有那麼多洞,我想做切片檢查。牙醫師告訴我,以他們的經驗來看,這根本不可能是癌症。 我自己也知道不是癌症,但是為什麼都治不好?中醫西醫的方法都用過,治不好;那個很有名的植牙醫師也想不出治不好的原因。 有一次植牙之後,突然間嘴巴痛到受不了,幾乎是整個晚上眼睛都不能闔起來睡一下,看我同修睡得那麼熟,真想把她叫起來。這時我才體會到有些患者說的「痛得想去撞牆」。 以前我們醫生往往以自己的專業說患者亂講話,不可能痛得那麼嚴重,醫生往往沒辦法體會患者的痛苦。 我找醫師檢查,結果是一切都安好,確定不是口腔潰瘍,他實在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痛得那麼厲害。痛得很奇怪,晚上整晚都沒能睡覺。 後來一直等到早上八點,我就撥電話請教師父,師父說十分鐘再回撥給我。回撥過來時,師父直接問我:「楊醫師,你有沒有釣蝦?」聽到「釣蝦」二字,直冒冷汗。 我沒學佛前,在中醫院上班的時候,藥商經常在我們休息的時間,招待幾個醫生去釣蝦。從那時候我培養出興趣來。我同修那時也會跟我去釣蝦。 我釣蝦的技術很好,還去買專屬釣桿。泰國蝦的釣場,人家用的是死蝦肉為餌,我是自己開車到水族館買小活蝦作餌,所以有時候一桿釣起兩隻蝦子。 聽到師父問我有沒有釣蝦?我嚇一跳,我想,出家師父怎麼知道釣蝦這個活動?大概知道釣魚,怎麼師父問起釣蝦?我說我有釣過蝦,又把這段經歷告訴師父,師父說:「你要跟蝦子求懺悔。」釣蝦鉤起來,我的病痛就如同他們。 幾年來我的同修參與尋聲父母教育協會,擔任講師,她那時候正好去做牙齒矯正,牙齒綁著鐵絲。有一場演講,本來好好的,她上了講台,很奇怪,每講一句話鐵絲就刺到口腔,講一句就刺,講一句就刺。我和同修承受著釣蝦的果報。 我打電話給師父時,我的嘴痛得合不起來,當我聽到「釣蝦」二字,我誠心的求懺悔,內心深深的體會到蝦子被釣時的痛苦,我嘴巴的痛苦當下消失,唯有感受過的人知道那種病痛當下消失的喜悅。 ◑◑最近又有一個例子需要跟大家分享。 我參加一場法會,遇到一個小女孩。最近流行兒童輪狀病毒或諾羅病毒,都會造成腸胃炎。午供後我吃飯,小女孩的媽媽帶她過來,說:「楊醫師,我女兒痛到吐,又發燒。」 後來幫她觸診,按肚子,有一點張力,我說這是急性腸胃炎,可能是正在流行的諾羅病毒或輪狀病毒。 先幫她刮痧,穴道指壓,後來給她一些隨身帶的藥,讓她吃看看。她還是不舒服,讓她休息一會兒。 不過,我心裡明白,我跟隨師父六年了,不斷的看到各種因緣果報,我深深體會到,所有的病,包括感冒,其實背後都各有因緣的,「凡所有都是因緣果報」,所以我建議她們好一點以後要去請教師父。 我吃過飯後,進到師父的會客室,門一打開,看到那個小女孩很輕鬆的在那裡頭,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原來,過去世在泰國有選妃活動,當時他們喜歡豐滿身材的,這個小女孩當時就是負責幫忙灌食的,讓那些女性很快的由五十公斤胖到一百公斤,一直灌食。 這一次她的肚子腫脹,疼痛,表現出急性腸胃炎的狀況,原來是過去這個因緣的果報。經過她誠心的求懺悔,病痛好了。你看,我吃飯時間大概不到十分鐘,她痊癒了,飯前和飯後的她有著天壤之別。 本來小女孩找我時痛哭流涕,求懺悔之後,她的病痛當下消失。 ◐◐㊙️為什麼臨床上我一直要求患者吃全素? 就是為了這個:凡事都是因緣果報,如果不吃全素,犯了殺業,日後必得報。 【問】:我們都說要吃素,你強調全素,連蛋和奶都不吃,為什麼❓ 【楊濟鴻醫師答】: 吃素有很多層次,五辛素、蛋奶素、奶素、蛋素、全素。現在食品要標示哪一種素,讓消費者明白。我為什麼堅持要全素?奶蛋魚肉都不可以吃,尤其是蛋。 臨床這麼久,不管學佛的,或很多已經吃素的人,我發現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其內心實際上還是擔心吃全素會營養不均衡,認為全素不夠營養。 民國一百年(2011年),有一個團體歲末祝福時邀請我去演講,演講過後,有一對母女在外面等待我出去,媽媽跑過來說:「楊醫師,聽完你的演講以後我心安了。」這句話讓我感動至今。 我問她為什麼心安了?她說她的女兒(可能是讀幼兒園或國小一、二年級)當時看到「慈濟入經藏」的活動,那麼莊嚴,非常感動。因此,她的女兒也要響應上證下嚴上人的號召全面茹素,要吃全素。 不過,這位媽媽心裡頭還是很擔心全素會不會營養不良?但她聽了我那一場演講以後,她才知道原來從醫學、營養學來看,全素就有足夠的營養。 臨床上我看到許多吃素的人,其實內心都還是擔心吃全素會營養不夠,就像這個媽媽一樣。為何會這麼說呢? 就以下的情況,如果您不敢堅持吃全素的話,那您的內心必然還是擔心吃全素會營養不夠的,例如: 1⃣,當女兒或媳婦懷孕時,本來吃素的長輩們,都不敢讓女兒或媳婦完全吃素,因為他們會害怕萬一營養不夠,未來的嬰兒寶貝孫子發育不良。 2⃣,孩子正在發育時期,很多吃素的長輩也不敢讓孩子只吃素。 3⃣,成年人得了重病後,比如得了癌症,正在接受化療時,很多醫生乃至營養師都告訴病人要吃營養一點,否則白血球會降低,會要病人多吃牛肉等紅肉,喝雞精,很多人都會聽醫生、營養師的建議吃葷,他們認為這樣才有足夠的營養,他們認為純吃素,不夠營養。 4⃣,老年人。很多晚輩不敢要求家裡老一輩的人吃素。 事實上,國內外已經有非常多研究證實:全素就有很好,很足夠的營養了。 以蛋白質來談,本來我們認為動物性蛋白質對人體最好,很多吃素的人還吃蛋,為的是補充蛋白質;但從現今的醫學和營養學來看,蛋絕對是吃不得的。 有些宗教信仰者,認為可以吃蛋,因為他不具有生命。 我向他們說明,現在很多蛋的養殖生產過程,幾隻母雞在A4紙張大小的鐵籠子裡一起飼養,出生直到老死,都在那種環境裡養著,從來不曾放他們出來活動。 有些雞的腳陷在格子鐵絲間,跛了,活動時機少,所以體質也都很差。這樣的方式飼養的母雞能不生出瞋恨心嗎?這種怨氣會投射入所生下來的蛋裡。所有的起心動念都是很強烈的訊息,會有很不可思議的影響力。 格子籠養著的母雞,所生下的蛋,即使沒有受精過,因為母雞有瞋恨心,吃蛋的人還是要受到果報的。 最近有主張要改變飼養方法,像放山雞一樣,給母雞很大的自由空間,隨意活動,但就是公母分開,不給予交配。 像這種飼養方式所生出來的蛋,似乎已經比較人道了,那又為什麼還是不能吃?因為這樣飼養的方式,還是將母雞和公雞強制隔離,對於那些原本可以透過自然交配而被生出的小雞來說,這樣的方式還是斷了牠被生出的因緣,這些小雞難道不瞋恨嗎?所以,從醫學、營養學和因果來看,蛋絕對不能吃。 牛奶、羊奶不能喝。您知道嗎?人類是所有動物當中,斷奶之後還在喝奶的動物,所有哺乳動物,斷奶之後就不再喝奶了。 而且人類更離譜,不但斷奶後還一直不斷喝奶,而且是喝不同物種的奶水。不同物種的奶,蛋白質的結構不同。 ♥《救命飲食》這本書,我常推薦患者去閱讀的書,各位可以看。他發現(牛奶與肝癌有關聯,牛奶所含的成分其實不適合人體)。 ♥以前的人說喝牛奶可以補充鈣,廣告常說多喝牛奶補充鈣質,多喝羊奶補充鈣。(其實牛奶羊奶會導致鈣離子流失,不是補充鈣)。 以前對牛奶鈣質的研究是在實驗室做的,因為牛奶確實含有一些鈣質,所以認為只要多喝牛奶,那它的鈣質就會進入身體。 ♥後來,更多的研究顯示,牛奶的鈣質人體是不容易吸收的。世界上產牛奶的六大國家:美國、英國、芬蘭、瑞典、紐西蘭、澳洲,他們國民骨質疏鬆比其它國家嚴重,少喝牛奶的國家人民骨質密度高出很多,這是一個事實。 喝牛奶,雖不會導致殺生,但是我認識一位師兄,他有一塊地出租給台灣某家生產牛奶的公司,這位師兄親眼目睹。 他說為了讓母牛大量產乳,使用大量的賀爾蒙等東西,我想這個是不爭的事實了,師兄看到母牛的乳房大到垂到地面,走動時乳房就在地面拖著,皮膚都磨破了。他看到那一幕,當下就不再喝牛奶了。真的很不人道。 我們今天既然學佛了,我覺得我們要慈悲,不能夠只看到人類,應該對所有眾生慈悲,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大家都一個樣子。 我跟許多不同宗教徒來往,(覺得眾生平等的觀念很重要)。接近師父以後,我更加明白,眾生不只是我們看得到的,還許許多多無形的眾生。我們為什麼會有病痛?我舉的好幾個例子就可以知道,(過去累世我們所傷害的眾生,他們還在怨,還在苦,所以他們會尋尋覓覓,日後一旦因緣具足,就讓您受果報了)。 ㊙️再跟各位分享,很多人痛苦到極點時,為什麼會選擇自殺?因為他們認為死了什麼都不知道,一死百了。 其實這個觀念是大錯特錯。許多因緣讓我看到,(例如我的母親死後直到找到師父解除病痛之前,她就是那麼的痛苦,往生之後那個業果報的痛苦還在)。 ♥今生我殺了你,即使我死了,(你對我的怨氣依然存在,因為你怨,我還要受苦,累世之間,你尋尋覓覓,你找到我,就要我受苦,我要承受果報)。 ♥我了解到,(我們會病痛,因為我們過去傷害過眾生吃過眾生,他們還在苦還在怨,我們才會承受病痛)。(我們除了吃素,也要跟眾生解冤釋結),不要再造作新的惡業,結下新仇。 ♥許多經典提到,水懺提到,地藏經也提到殺生的人要受到多病短命報。我為什麼那麼篤定?因為我親身體會到,又目睹許多事例。(吃素,就是不再造新的殺業)。 但是開始了解並吃素之前,我們所傷害的眾生怎麼辦?我們對過去所傷害的眾生,一定要誠心求懺悔,而且時時用心觀想,希望他們也都能一同學佛,一同得到離苦得樂。 我一直在想什麼才是真心求懺悔?為什麼師父常會說你們都不夠用心?後來我才知道那是觀想,生出同理心,(願我從自己身體的病痛觀察到眾生的苦,我就不再想到自己的病痛,那個當下就是真實的懺悔)。 以前民間經常流行「吃這個補這個,你有什麼病痛就吃那個」,心臟不好的人多吃動物心臟。這種傳說實在是很大的錯誤。 🌐最後,我要做一個總結: 身為一個佛弟子的醫師,我深切體會到所有病痛的真正病因就是其背後的因緣,所以我除了給予病患醫藥治療以外,(我一定要求他們吃全素,就是奶蛋魚肉均不吃)。 ♥這里特別要注意:(蛋絕對不能吃)。而且,每天還要不斷的反省,修正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此不再造作新的惡業,並努力行善,布施。 但是要特別注意,功過是不相抵的,所以我們更要以同理心,真心地求懺悔。能夠這樣,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究竟圓滿的治療。 那麼多醫生都主張吃素了 你也快快跟上 新時代健康飲食方式的步伐吧 【注】: 楊濟鴻,台灣中醫師,透過純正中醫藥的調治使患者的身體回歸平衡,達到“陰陽調和”的目的。 對患者強調“全植物性飲食”(即奶蛋魚肉均不吃的全素飲食)對身體的好處。 圖文轉分享聖賢教育改變命運 轉載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