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個月前
少油少鹽好像是很多人的養生信條
但實際上可能會害了你
今天給大家分享兩個柳葉刀的研究
可能會反對少油少鹽的飲食方式
2018年柳葉刀正卡的研究告訴大家
脂肪的攝入量更多和更低的死亡風險是相關的
豬油呀還有動物油中的飽和脂肪和更低的中風風險是相關的
研究者還說了考慮到這樣的結果
全球的飲食指南可能需要重新去制定標準
低脂飲食不是什麽正確的飲食方式
還有鹽
這是2016年的研究
涉及一萬三千多人
低鹽飲食可能會直接讓死亡風險會增加
對於沒有牙膏問題的人
每天攝入10-22.5克的食鹽
4-9克的鈉風險是最低的
對於有牙膏問題的人
每天10-15克的鹽4-6克的鈉風險是最低的
按照這個數據來說
我們大部分中國人吃的鹽是剛剛好
不多也不少
中國人10-12克
少油少鹽看似很有道理
但很多人都遵聽了
但是呢
越來越多人發現油和鹽都非常重要
不能太少
當然也不建議大家吃太多
英國有個醫生說過一句話很經典很經典
這麽多年鹽和飽和脂肪一直在背糖的黑鍋
背後的利益關系
你可以去想一下
七思七恐
怎麽看這個兩個柳葉刀正康的研究
可以來評論區來聊一下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這場演講,顛覆了你的想法~少油 少鹽 少肉全錯了! 大腸癌末期,胃食道逆流,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缺鈣,肥胖者聽了“賴宇凡營養師”顛覆現代健康飲食方式,半年後不藥而癒。已好端端的三年了!所以大家可以花點時間聽聽她的研究發現。胃酸逆流照她的飲食順序就沒再犯。 本演講大約17分鐘(共4段),聽過之後,真的有被雷打到的感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7GhlL5BoZo&list=PLv0n1SUOz2wIjFsey3vtmvgZlLRpMUZNK&index=1 健康講座,對增加知識有益,盡量把它看完。
    15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表. 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對新冠肺炎有雙重 防護的效果 植物性飲食模式的益處 新冠肺炎的感染 哈佛醫學院和英 1. 健康植物性飲食積分最高的 國國王學院 新冠肺炎 一組新冠肺炎感染的風險 顯著地減少9~20%↓ 592,571位英美參 與者的前瞻群體 2. 住在高度貧困地區人們,不 研究 健康的飲食染疫的風險更 增加1.8倍↑ 2021/9 印度科學工業研 1. 素食者比葷食者染疫的風險 Insights from a Pan India Sero 究所 59.8% Epidemiological survey (Phenome-India Cohort) for SARS-CoV2. 10,427人大型血清 2. 這回朔性研究顯示了飲食習 eLife Sciences 2021;10:e66537 抗體的研究 doi:10.7554/eLife.66537 2021/4 二、新冠肺炎轉重症 哈佛醫學院和英 國國王學院 592,571位英美參 與者的前瞻群體 研究 2021/9 約翰霍普金斯大 學等歐美團隊 2,884位照顧新冠 肺炎患者的醫護 人員之個案與對 照組研究 2021/6 台北慈濟醫院 2022/4 509位染疫住院患 者 美國衛生研究院 國家過敏和傳染 病研究所病毒學 實驗室 倉鼠實驗 2021/6/17 德國弗萊堡大學 2021/10/9 108名新冠肺炎患 者、22名痊癒 者、46名對照者 的糞便和唾液樣 本。 慣和感染新冠肺炎之間有 顯著的關聯性 19: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健康植物性飲食積分最高的一 Diet quality and risk and severity of COVID 組染疫後變成重症的風險明顯 Gut 2021;70:2096-2104. doi:10.1136/gujnl 降低41%↓ 2021-325353 1. 素食的染疫者轉為中度和重 Plant-based diets, pescatarian diets and COVID-19 severity: a population-based case 症的風險明顯降低了73%↓ control study in six countries. BMJ Nu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 2021;4:e000272. doi:10.1136/bmjnph 2021-000272 採取高蛋白或低碳水化合物 2. 飲食的染疫者,轉為中度 和重症的機率則是以植物 為主飲食者的3.86倍↑ 原文出處 Diet quality and risk and severity of COVID 19: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Gut 2021;70:2096-2104. doi:10.1136/gutjnl 2021-325353 relation to vegetarian and non-vegetarian diets: 1. 茹素長者(≥65歲)染疫的 COVID-19 illness severity in the elderly in 症狀嚴重度顯著比葷食長 者少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Front Nutr., 2022/4/29 doi.org/10.3389/fnut.2022.837458 2. 葷食長者染疫發生極度嚴重 的風險是素食長者的5.4倍↑ Western diet increases COVID-19 disease 高動物脂肪和高糖的西方飲食 餵給幼倉鼠10~12週,然後感 染新冠肺炎,結果發現明顯增 加細胞激素IL-6 & IL-10導致病 情加重:體重減輕、肺部病變 增加(滲出液、血管炎、出 血、纖維蛋白和水腫)、病毒 清除延遲、病毒脫落時間延長 以及肺功能恢復延遲 3.穩定的腸道細菌組成有助於 新冠肺炎良好的病程進展 severity in the Syrian hamster.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 6.17.448814v1 Associated with the Onset of Complications 1.腸道和口腔微生物群的改變Gut Bacterial Dysbiosis and Instability is 取決於新冠肺炎併發症的多少 和類型,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 and Mortality in COVID-19. https://doi.org/10.1101/2021.10.08.463613 2.個別併發症的發生與低危險 細菌(例如普氏冀桿菌)和高 危險細菌(例如擬桿菌屬)相 關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蛋白質】 許多人想要改吃素,但有些人擔心蛋白質攝取不夠或營養不良,現在他們大可安心了!科學證明植物性蛋白質才是真正的優質蛋白。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營養教育顧問梅蘭妮·波爾克說:“您能為自己的健康所做的最佳事情之一,就是食用多種植物性食品。” 美國康乃爾大學營養生物化學系榮譽教授哥林·坎貝爾經過二十七年研究飲食與疾病的關系後指出:動物性食品偏高的飲食會產生疾病,而增加榖類、蔬菜和其它植物性食品則可以保持健康。動物性蛋白質對癌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植物性蛋白卻可以抑制癌症病情的惡化。根據坎貝爾的研究,大部分的主要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其它退化性疾病,只要采用植物性飲食就可以預防。 享譽國際的前外科醫師艾索斯丁,讓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以最少量的降膽固醇藥和非常低脂的植物性飲食來治療心臟病。心臟病患在參與研究計畫並全部實行蔬食食物後,心絞痛等症狀都消失,原本阻塞的動脈也暢通了。艾索斯丁確信這種飲食不僅可以預防和終止心臟病的惡化,而且還可扭轉病情。 優質蛋白質普遍存在於豆類、蔬菜和堅果,各種蔬食也提供身體多方面的益處,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食物: 紅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群、還有多種礦物質與纖維,有助於改善腎臟、膀胱和生殖系統的功能,也有補血、利尿、消水腫、促進心臟活化等功效。 黃豆:數項研究證實食用黃豆可減少低密度脂蛋白,亦即所謂壞脂蛋白,而有助於強化心髒。維吉尼亞醫學中心的詹姆斯.安德森博士說:“這些研究發現每天攝取廿五公克黃豆蛋白質,血中膽固醇平均可減少百分之三到六,黃豆是少數可以降低膽固醇的食物之一。”婦女每日攝取十三公克以上的黃豆,發生骨折的風險比每日僅攝取五公克的婦女減少三成五。黃豆也是更年期婦女的天然藥物,它既能引起雌激素的作用,又可降低致癌的風險。 黑豆:最近發行的《食物與農業科學期刊》報導,黑豆能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南韓首爾漢陽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攝食黑豆能降低脂肪與膽固醇,而兩者都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研究的測試組在攝取黑豆後,低密度脂蛋白大幅降低,由於體重是第二型糖尿病的關鍵因素,因此黑豆是相當適合攝取的食物,因為黑豆脂肪少,富含可溶性纖維,也是蛋白質的理想來源。皇帝豆也是優良蛋白質。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謝謝薛醫師的分享,糖真的太可怕了: "攝取大量的糖和碳水化合物,會讓人長期感到疲倦,沒有精力。" L. 羅恩 賀伯特 (HCO公報1973年8月2日 精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糖可謂是百病之源。肥胖、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都與糖有關。過去都把問題歸咎於食物的脂肪,但現在發現其實兇手是糖。 現代生活中到處都是糖。這包括甜食與含糖飲料。但不只這些。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類食物,在體內也是轉換成糖。所有麵包、麵條、餅乾、包子饅頭、米飯等等傳統主食,都可以看做是糖。水果、果汁、蜂蜜這些也有大量的糖。 常吃很多這些東西的人,就會長期感到疲累沒有活力。而且老化得很快。 "過去四百年間,人類的飲食習慣變了。現代社會有許多人生病,或靠救濟金過活。人類卻還不斷推廣這一切的元兇-- 糖和碳水化合物。 L. 羅恩 賀伯特 (HCO公報1973年8月2日 精力) 近代食品工業大量製造糖與碳水化合物的廉價食品,導致全球的糖尿病與肥胖問題日趨嚴重,甚至可能是罹癌率這麼高的原因之一,因為癌細胞喜歡吃糖。 有些所謂蔬食養生的飲食方式,卻是吃進大量的澱粉與糖,例如地瓜、燕麥、山藥、蔬果汁等等。這些也都會造成體內血糖急遽升高。所以應該適量就好。 應該少吃糖與澱粉類食品。飲料要選擇無糖的。同時多攝取蛋白質食物 (魚、肉、蛋、奶、豆類)。 "只要戒除可樂、甜食,以及咖啡和茶裡的糖,同時開始攝取充分的蛋白質,一個人還是可以逆轉頹勢的。過了幾個禮拜或幾個月,他就會感到精力充沛。破舊的身體已經開始自我重建了。" L. 羅恩 賀伯特 (HCO公報1973年8月2日 精力) 所以只要戒糖幾個禮拜或幾個月,你就會感覺很不一樣了,身體也會自我修復。你的身材會變好,你的許多身體疾病可能會有明顯改善。 不過提醒一點,糖有跟毒品一樣成癮的特性,所以在初期戒糖期間會比較辛苦一點,會有強烈想吃糖或麵包麵食的衝動,根據經驗通常是兩週,熬過了就會比較好了。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自然飲食治癒胃食道逆流- 飯水分離-飯前半小時大量喝水-飯中不喝湯-若食物太鹹喝少量水-讓胃酸溶度增高-快速消化食物-避免胃酸逆流-飯後2-3小時才可喝水- 一般常認為胃酸逆流是胃中的鹽酸過多所致,但是新的研究已經推翻這項說法;胃食道逆流大部分是由於胃部分泌的鹽酸過少所致。在消化的過程當中,胃部會分泌酸液以將酸鹼值減低至 1.5 至 2.5的範圍內。一餐當中的蛋白質愈多即需要愈多胃酸消化,患有非阻塞性胃酸逆流的人通常無法充分降低酸鹼值,而下食道括約肌只有在酸鹼值低於 3.0以下時才會關閉。因此當胃中的酸液不足,下食道括約肌就會開著,酸液即會逆流至食道當中,造成組織受損。 許多人會使用抗酸藥 (Antacids) 舒緩灼熱感。但是這麼做只是降低酸度,實際上會使情況更糟,除了降低人體消化食物的效率,還會進一步增加胰臟等消化器官的壓力;抗酸藥、加工食品及許多藥物也會耗盡體內製造胃酸的維生素 B 及微量礦物質等重要營養素。 斷醣抗發炎的生活方式包含富有植物營養素的不甜蔬菜、健康的脂肪以及乾淨的蛋白質來源。健康脂肪的來源包括椰子製品、酪梨、橄欖油及純化的 ω-3魚油亞麻仁油-補充品等;健康蛋白質則包括野生魚類、放牧養殖的肉類及蛋等;抗炎藥草如薑黃、肉桂、生薑、牛至以及大蒜等都有很好的效用。平時也應該習慣使用未經加工的粉紅晶鹽、海藻及禾穀植物,補充足夠的微量礦物質。 上敘飲食方式跟生酮飲食相同 生酮奇蹟實現教科書:作者: 白澤卓二醫學博士-日本權威名醫-日本機能飲食減重協會理事長,歷經長時間臨床診療,遍覽醫學專書、文獻,以及自己多年的科學研究發現,許多藥物無法治癒的慢性病,甚至是癌病,都能利用酮體的中鏈脂肪酸來改善,甚至痊癒! 全身酮體循環啟動,就能越吃、越健康 人類DNA早已內建「生酮方程式」,身體當然不適應「醣類」!   250萬年以前的人類都是以狩獵與攝食鳥獸、魚蝦或樹木果實來維持生命,這些食物多是以脂質(75%)與蛋白質(20%)為主要成分,人體早已內建「生酮方程式」,是以「酮體」作為能量來源。 現代飲食習慣是以飯麵、麵包為主食,葡萄糖成了身體能量的來源,而這種以醣類為主的飲食極可能引發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生活習慣病,導致動脈硬化,中風、狹心症、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甚至還與癌症有關。過度攝取醣類對健康帶來負作用,已經過醫藥研究的證實。 出處 http://cht.naturalnews.com/chtbuzz_buzz001583.html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2987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早餐就吃到致癌物?肉鬆原來這麼毒 「民以食為天」,然而食物也潛藏著健康危機,乳酸菌之父梅奇尼可夫曾經說:「死亡從大腸開始」,大腸癌更是連續八年蟬聯國人十大致死癌症第一名。根據《中視新聞》報導,一項針對直腸癌病人的調查發現,最多病患愛吃的食物都是「肉鬆」,再次顯現出加工肉類與致癌風險之間的潛在關連。 肉類高溫燒烤產生致癌「異環胺」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科主任王輝明醫生指出,肉鬆是肉粉高溫燒烤過後的加工食物,表面積所沾附的「異環胺」(heterocyclic amine)數量驚人,異環胺(heterocyclic amine)已被確認為一級致癌物質,。王醫生指出,包括前年1名14歲就因大腸癌死亡的青少年病例發現,他幾乎每天食用香腸。顯然,肉類在高溫燒烤後產生的異環胺,是引發大腸癌、直腸癌的危險因素。 美醫:這七種肉最致癌 美國癌症協會結腸直腸癌主任 Durado Brooks 教授指出,大多數的的結腸或直腸癌症,起源於息肉病變,而造成息肉病變最主要的三項原因為:高脂肪食物、紅肉、酒精。其中,最容易升高致癌風險的食物,包括加工後的牛肉、豬肉、羊肉、熱狗、火腿、培根、香腸。 至於吃哪些食物可降低大腸癌風險? Brooks指出:綠葉蔬菜中的葉酸及維生素B群,有良好的防癌效果,綠葉蔬菜、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柑橘類水果,以及強化穀物,都是良好的飲食選擇。 「腸癌救星」葉酸及蘿蔔硫素 尤其是葉酸的抗癌作用,逐步受到重視,在哈佛大學一項針對89000名婦女的研究中,發現每天攝取400毫克的葉酸,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降低52%,而每日只要攝取1杯鷹嘴豆或熟菠菜,就能攝取到100-150毫克。另外,每星期吃四份1/2杯(125克)的十字花科蔬菜,攝取足量的蘿蔔硫素,也能減少一半的腸癌風險。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心內科39位醫生集體吃素!全球40年科研鐵證:一半癌症與過量食肉有關! http://line.me/ti/p/%40pyn1177a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早在2015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官方微博正式宣布,根據其麾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相關結果:加工肉製品被正式列為一級致癌物(人類致癌物),經常食用的紅肉也被列為二級致癌物(可能的人類致癌物)。 事實上,同屬於一級致癌物的還有香煙和砒霜,常見的加工肉(培根、香腸和火腿等)就和劇毒物砒霜並列了。 提前拿到世衛組織報告的BBC報道稱: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製品,會使患結腸直腸癌的概率增加18%。 加工肉:指通過鹽、腌制、發酵、煙熏或其他工藝以增強風味或改善保存的肉類製品。 紅肉:指所有哺乳動物的肌肉,包括牛肉、小牛肉、豬肉、羔羊肉、羊肉。 難道我們真的不能吃肉了嗎? 美國40年科研:一半癌症與過量食肉有關 2015年:減少食用能降低結腸、直腸癌風險 早在1976年,美國成立由參議員喬治麥高文主持的「營養與人類需要」小組,調查結果顯示:以肉食為主的飲食引發的癌症佔了超過一半。 1980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指派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進行食物營養與癌症有關文獻的收集和研究。研究報告指出: 男性的癌症有四成由肉食引起;女性的癌症高達六成與肉食有關。 2015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新聞稿(PRESS RELEASEN°240): 將加工肉列為一級致癌物,「人類致癌物(carcinogenic tohumans,Group1)」,將紅肉列為二級致癌物,「可能的人類致癌物(probablycarcinogenic to humans。Group2A)」。 報告還稱:基於足夠的證據,食用加工肉製品可導致大腸癌。 2015年10月29日,WHO在官方網站確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關於加工肉及紅肉的致癌風險,是對2002年WHO「飲食,營養和慢性病預防」報告建議的確認,提醒人們減少食用這些產品,可降低結腸直腸癌的風險。 到底還吃不吃加工肉? 浙江邵逸夫醫院心內科醫生集體吃素 其實,過量食用加工肉不僅會引起可能的癌變,還會對我們的血管、心臟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對此,浙江邵逸夫醫院的全體心臟內科醫生直接用行動表明肉食的危害: 「不想給將來心臟上支架,就要以素為主。」 這話不是我說的,是中央人民日報下屬網站《人民網》在今年的1月7日報道的:《浙江邵逸夫醫院的39位心血管科大夫集體吃素防禦心臟病》,這足以說明吃素的好處。 湖南省中醫院心血管科教授肖長江也公開表態吃素,他說: 「我臨床見到太多的心臟病人,我們決定以素食為主,就是不希望將來給自己的心臟上支架,所以減少吃大魚大肉!」 為什麼這麼多心血管科的醫生都用吃素來對抗心臟病呢?心血管科主任肖長江解釋到: 首先(吃素的好處在於)植物性食物優於動物性食物。除了缺乏部分B族維生素(如維B12)外,蛋白質、脂肪、糖、大部分微量元素等營養素都優於動物性食物。 第二,素食膽固醇含量少。 第三,素食熱量更低。 第四,我自己原來有脂肪肝和高膽固醇血症,現在脂肪肝消失,高膽固醇已經不存在了,體重也降低了10多斤。 「我們每天接觸到那麼多病人,2/3是冠心病,這類疾病的發病原因,基本是由糖尿病、高血壓,引起血管堵塞。而這些慢性疾病,與飲食富營養有直接關係,其次的誘因就是抽煙、喝酒。」 ——傅國勝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心內科有39位醫生。而醫生們自己平時吃得都非常素,去他們醫院食堂觀察醫生們的午餐,發現他們的午餐沒有最素,只有更素。青菜香菇、胡蘿蔔素雞、包心菜……感覺農家菜畦撲面而來。 然而吃完素菜和大半碗飯,傅國勝主任一口肉都沒有吃。峰迴路轉的情節,也就是說了句「今天有點饞」,夾了半塊肉皮,午飯就正式吃完了。 傅國勝教授說自己再年輕一些的時候,也愛吃大肉。大約4、5年前,開始基本吃素,午飯、晚飯兩頓,葷菜基本上就吃魚。科室里有的醫生吃素的時間更早。 傅國勝教授說,由於輻射和長期吃素,他們這群醫生的白細胞指數都偏低。但醫生們為什麼仍然選擇長期、大量吃素。 多吃一份肉,死亡風險增加16% 保健專家、第四軍醫大學教授萬承奎曾說:人就是「死在嘴上,懶在腿上」。 愛吃肉,對心血管太有害: 1、美國哈佛大學的兩個大型研究顯示,每天多吃一份肉會增加16%的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10%的癌症死亡風險。 2、愛吃肉,血管過早老化。英國研究者發現,含有過多紅肉而果蔬數量不充足的飲食會加速人體的老化進程,導致患心血管疾病、血管過早老化和腎病的風險上升。這項研究發表在《老齡化雜誌》上。 3、少吃肉,患心血管病率低20%。英國另一項研究發現,半素食者,也就是食物中素食佔七成、肉食佔三成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比吃肉多的人低20%。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顧東風教授表示,降低心血管病風險要改善飲食結構,多吃水果蔬菜,減少脂肪攝入量,盡量低鹽限油,少吃高熱、高蛋白類食物,避免酗酒和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加強體育鍛煉。 中國首家「素食病房」 掀起醫學界的飲食革命革命 2017年4月10日周一,註定將成為醫學屆和素食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在全國率先啟動「素食病房」公益計劃,每周一中午預約登記的心血管科住院患者,均可免費獲得一份由愛心人士捐贈的「愛心素食」,推廣健康素食,調養心血管疾病。在湖湘大地這片素食的「窪地」上,悄然掀起一場健康飲食革命。 「素食病房」源於湖南省中醫藥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肖長江博士多年的夙願和積極倡導,由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自然醫學專業委員會、湖南踐行國學基金會稻禾香國學踐行館、長沙市稻禾香公益文化促進中心、長沙稻禾香公益素食餐廳攜手推出的一項素食公益計劃,所有素食由愛心人士免費捐贈提供。 前期試行「每周一素」,並逐漸推廣到「每日一素」,旨在通過這種公益的方式,喚醒心血管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飲食意識,引導患者逐步過渡到以素食為主的健康飲食習慣。 以現在發達的生活條件和普及的營養學知識,即使是純素食(不含奶蛋),也能通過合理膳食來保證營養均衡,還能帶來很多健康益處,儘管素食者更需要關注某些關鍵營養素的攝入(包括蛋白質、維生素B12、維生素 D、鐵、鋅、鈣、碘、N-3 多不飽和脂肪酸)。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AND,原名為美國飲食協會,ADA)、加拿大營養師協會(DC)、英國飲食協會(BDA)、澳洲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理事會(NH&MRC)都表示經過適當規劃的純素膳食能滿足人體在各個階段的所有營養需求,包括孕期、哺乳期、嬰幼兒、青少年和運動員。 科學已經證明, 肉食在今天已經嚴重威脅到 大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時,素食讓我們遠離癌症。 為了我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 請盡量 素食!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今天連續三篇醫療雜誌不約而同地都報導Vit D與COVID-19的關係: 一.WebMD. 更多維生素D,降低嚴重COVID-19的風險? 這個故事於2020年10月27日更新,其中包含有關維生素D和COVID-19的新研究。 2020年5月18日-如果您感染了COVID-19 ,那麼健康的血液中維生素D的含量是否可以幫助您避免重症監護病房和死亡? 更多研究表明,“陽光維生素”可能在您的病情嚴重程度中起作用。 芝加哥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和醫學教授瓦迪姆•貝克曼(Vadim Backman)博士說,儘管這些研究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但“這些研究支持維生素D可能預防COVID並發症的觀點。”維生素D缺乏與不同國家死亡率差異之間的聯繫。 最新研究中: .在住院的200例COVID-19患者中,有80%以上患有維生素D缺乏症。維生素D水平較低的患者血液中的炎症標誌物水平也較高。但是研究人員發現低D水平與疾病嚴重程度之間沒有聯繫。 .西班牙研究人員 測試了維生素D處方藥如何影響COVID住院患者。在接受該治療的50名患者中,只有一名需要重症監護病房(ICU),並且沒有人死亡。在26位未服用維生素的患者中,有13位需要加護病房,其中2例死亡。 .美國研究人員評估了235例因COVID入院的患者的血液樣本,然後對其進行跟踪以了解其進展情況。維生素D水平適當的患者不太可能失去知覺或死於COVID。(該研究發表後,期刊編輯發表了“擔憂的表情”,質疑樣本量是否足夠大以及如何對數據進行分析。該研究的作者,波士頓大學維生素D研究人員Michael Holick,醫學博士以促進維生素而聞名,並確認需要進行更大的研究。) 將會有更多的研究。倫敦瑪麗皇后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啟動Coronavit(為期6個月的研究),該研究將招募5,000人,看看高劑量維生素D是否可以減少冬季呼吸道感染,包括COVID-19。 臨床試驗Trial.gov上列出了其他31項研究。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招募。 專家說,當免疫系統反應過度並開始攻擊人體自身的細胞和組織時,健康的血液中維生素D的水平可以通過幫助COVID-19的人避免細胞因子風暴來提供生存優勢。 同時,有人說服用維生素作為預防措施沒有害處。 波士頓附近的馬薩諸塞州紐伯里波特市38歲的傑基•威爾科克斯(Jackie Wilcox)說:“我覺得如果現在有什麼事情可以支持我們的身體,我將全力以赴。” 她的家人,包括她的丈夫和兩個孩子,每天都在補充營養。 研究人員如何開始研究維生素D? 當陽光照射到您的皮膚時產生的維生素D具有許多其他好處,例如骨骼健康。在某些食品和補品中也可以找到它。 當COVID-19大流行開始升級時,西北研究人員Backman說他想提供幫助,但不確定如何做。他說:“還有幾個謎團尚未解決。” 一個是國家之間死亡率的差異。 因此,他的團隊在研究了COVID死亡率差異的可能解釋後,對中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伊朗,韓國,西班牙,瑞士,英國和美國的醫院和診所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 -19,例如衛生保健質量,人口年齡,測試率和不同病毒株的變化,沒有任何變化。 維生素D在調節免疫系統中的作用,包括其抑制危險的細胞因子產生的潛在能力,是眾所周知的。在1918-1919年的流感大流行中,陽光和維生素D與降低死亡率有關。 因此,當有關細胞因子風暴在COVID-19中的作用的研究出現時,Backman的研究小組將更多精力集中在維生素D水平的作用上。 他們根據維生素D缺乏症與C反應蛋白或CRP(嚴重COVID-19的替代標誌物)之間的潛在聯繫,估算了維生素D與嚴重COVID-19之間的關聯。他說,這些蛋白質是肝臟響應炎症而產生的,以減輕感染的損害。 他們估計,維生素D缺乏的患者中約有17%會感染嚴重的COVID-19,但維生素D水平健康的患者中只有約14%。Backman說,差異具有統計意義。他說:“實際上多少會降低死亡率,我們不知道。”因為這些數字是基於統計模型得出的。 尋找維生素D鏈接的其他研究 在最近的研究中,發現維生素D水平與COVID-19的嚴重程度之間存在聯繫: .英國的研究人員評估了20個歐洲國家的平均維生素D水平和COVID-19病例數以及死亡率。英國國王伊麗莎白女王醫院基金會信託基金研究和創新負責人彼得•克里斯蒂安•伊利醫學博士說,人口中平均維生素D血液平均水平較低的國家的COVID-19病例和死亡人數更高。 .在西北大學,研究人員使用建模方法估算出,維生素D缺乏者中有17%會發展為嚴重的COVID-19感染,而維生素D水平卻只有14%。他們根據維生素D缺乏症與C反應蛋白或CRP(嚴重COVID-19的替代標誌物)之間的潛在聯繫,估算了維生素D與嚴重COVID-19之間的關聯 .在一項小型研究中,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薩斯州的研究人員評估了20例因COVID-19住院的患者,發現入住ICU的患者中有11名維生素D缺乏,但是只有4名不需要ICU的患者。 .印尼研究人員評估了780例記錄在案的COVID-19病例,發現大多數死亡的患者維生素D水平低於正常水平。 .愛爾蘭研究人員分析了歐洲人口研究和維生素D含量,發現維生素D缺乏症高發國家的COVID-19死亡率也更高。這些研究人員要求政府提高維生素D的建議。 COVID-19之前研究 維生素D的益處 儘管關於維生素D和COVID-19的早期研究才剛剛開始,但其他研究發現維生素D補充劑可以幫助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風險。研究人員回顧了1918-1919年的流感 大流行後,發現具有健康維生素D血液水平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較小。 加利福尼亞杜阿特癌症中心希望之城糖尿病免疫學系主任巴特•羅普博士說,將維生素D水平與COVID-19細胞因子風暴聯繫起來的研究尚處於初期階段,但這並不令人驚訝。他說,維生素D是“談判者”,因為“它不抑制免疫系統,而是調節免疫系統。維生素D使免疫細胞的炎症減少。” 雖然研究發現低維生素D可能會影響COVID-19的嚴重程度,但尚不知道將維生素D恢復至正常水平是否會有助於治療。沒有人可以肯定地說擁有健康的維生素D水平可以幫助您避免這種病毒。 菲律賓東南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評估了212名被診斷為COVID-19的人的維生素D血液水平,發現處於危急狀況的人維生素D最低,而感染較輕的人維生素D最高。他的論文的結論(未經同行評審)是,補充劑“可能會改善感染COVID-19的患者的臨床結局”。 英國研究員Ilie說:“我們已經知道,骨骼健康需要它。” “正在等待有關維生素D和COVID-19的證據-我怎麼說-證據來不及提供幫助可能太遲了。”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同意維生素D可能對馴服COVID-19有用。循證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於5月1日對證據進行了“快速審查”,得出結論:“沒有證據表明維生素D缺乏會誘發COVID-19,也沒有補充預防或預防維生素的研究。治療COVID-19。” 研究人員還說,儘管某些人群中維生素D含量低的風險與高風險人群中獲得COVID-19的風險存在“重疊”,包括老年人,有色人種和慢性病患者,但這些關聯沒有證明。 在最近的一項同行評審研究中,研究人員對超過348,000人(包括449名確診COVID-19的人)進行了評估,他們發現維生素D水平與感染風險之間沒有聯繫,也沒有解釋種族感染差異的聯繫。 有關維生素D的更多信息 簡單的驗血可以檢測您的維生素D水平是否健康或不足。甲水平需要的每毫升20納克或以上,以保持骨健康; 低於12毫微克/毫升稱為缺陷。 維生素D還有助於調節細胞生長和減輕炎症。一些研究表明它可以幫助預防和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和血糖問題,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認為這項研究並不明確。 為了維持健康的血液中維生素D水平,醫學研究所建議1歲以下的兒童每天攝入4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1至70歲的人們則攝入600 IU。70歲以上的人每天應獲得800 IU。 很少有食物中天然存在維生素D ,但可以將其添加到其他食物中,也可以作為補充食品。三盎司煮熟的鮭魚有570 IUs,而三盎司虹鱒魚有645 IU。一杯2%維生素D強化的牛奶有120 IU。 但是,在大流行期間,採取更多措施可能是明智的選擇,馬里蘭大學醫學院教授,布萊根婦女醫院預防醫學科主任喬安•曼森(JoAnn Manson)博士說。她在今年早些時候告訴Medscape: “建議的維生素D的飲食津貼為每天600-800 IU,但在此期間,每天含有1,000-2,000 IU的維生素或多種維生素的補充是合理的。” 現在,曼森(Manson)正在啟動一項臨床試驗,以觀察每天補充4周維生素D是否會減少新診斷出COVID的患者住院和/或死亡的風險。她還在研究服用這種藥物是否會減少他們最親密的家庭接觸者的感染風險。參與者在2天之內每天需要9600 IU,然後在第3到28天要花費3200 IU。 專家說,每天服用50,000至60,000 IU可能會發生維生素D毒性。過多會導致血液中鈣的積聚,並伴有嘔吐,虛弱,排尿頻繁和心律不齊。 隨著COVID-19案件的增多,現年45歲的洛杉磯的Tracy A. Pearson是一名博士生和大學僱員,同時擁有法學學位,她開始研究除社交疏散和親身幫助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她的風險-洗滌。 她患有哮喘,正在接受藥物治療。她的肺部可能很脆弱。她說:“當我感冒時,我經常會得肺炎。” 她很快找到了維生素D-COVID-19研究,並與醫生討論了一下。 她過去的維生素D水平較低,並且每週服用50,000 IU即可恢復到健康水平,因此她的醫生在對她進行評估後,同意再次這樣做。因此,她每天開始服用比平常多的4,000 IU。她還採取其他預防措施,例如在丈夫處理外事時留在家裡。而且他每天還需要4,000 IU。 他們在整個大流行中都繼續這樣做。 皮爾森說:“我天生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人。” “我試圖弄清楚如何減輕[風險]。這並不是我進入研究時就想到了'維生素D'。” 二.Healthline. 新研究發現80%的COVID-19患者維生素D缺乏 .一項針對216名COVID-19患者的新研究發現,其中80%的血液中維生素D水平不足。 .該研究還發現,同時具有COVID-19和較低維生素D水平的人也具有較高的炎症標記物,如鐵蛋白和D-二聚體,這與較差的COVID-19結果有關。 .另一項研究發現,維生素D水平充足的COVID-19患者死於疾病的風險降低了51.5%,並且並發症的風險顯著降低。 .醫學專家的理論認為,儘管需要更多的測試,但對於某些人來說,維持足夠的維生素D水平可能有助於降低風險或從嚴重的COVID-19中恢復。 最近的研究可信來源發現維生素D缺乏與較高的COVID-19風險之間存在相關性。現在,另一項新研究發現了相同的現象-指出超過80%的COVID-19患者血液中沒有足夠的“陽光維生素”水平。 作為《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上這項新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員對西班牙一家醫院的216名COVID-19患者進行了研究。科學家將患者與另一個數據集的對照進行匹配。 所有的患者中,82.2%的人維生素d缺乏。 在這項研究中,男性的維生素D水平低於女性。 COVID-19和維生素D含量較低的人也具有較高的炎症標記,例如鐵蛋白和D-二聚體。那些已經已連結可信來源 COVID-19結果差。 維生素D缺乏者的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更高。研究表明,他們還因COVID-19而住院時間更長。 霍恩海姆大學教授Hans Konrad Biesalski博士說,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症等合併症與低維生素D狀態有關,他評估了維生素D和COVID-19。 他告訴Healthline:“看來維生素D狀況不佳的患者可能患有更嚴重的COVID-19”。但是新的研究沒有發現這種關係。 維生素D和COVID-19的恢復 但是,除了維生素D水平與COVID-19風險之間的相關性外,許多人還在研究它如何保護人們或幫助他們從疾病中康復。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說:“一種方法是識別和治療維生素D缺乏症,尤其是在老年人,合併症患者和療養院居民等高危人群中,這些人群是COVID-19的主要目標人群。”西班牙桑坦德坎塔布里亞大學的何塞•埃爾南德斯(JoséL.Hernández)博士。 他說,患有COVID-19的高風險人群-老年人,患有潛在疾病的人群以及療養院的人們-可以使用維生素D治療。 ‘’在血液中循環的維生素D水平低的COVID-19患者中,建議維生素D治療,因為這種方法可能對肌肉骨骼和免疫系統都有有益的作用,”埃爾南德斯在一份聲明中說。 保護自己 許多美國人維生素d缺乏,根據以前的研究。這是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其他研究可信來源 筆記。 您是否應該檢查維生素D水平?服用補充劑是否足以保護自己,或者至少降低您獲得COVID-19的機會? 研究維生素D並領導波士頓大學骨骼保健診所的Michael F. Holick博士說,《內分泌學會實踐指南》不建議對所有人進行篩查。 Holick告訴Healthline,合理地控制那些患有脂肪吸收不良綜合徵,肥胖症患者或其他醫療問題的人的維生素D水平。 內分泌學會建議,嬰兒每天應攝入400-1,000 IU,兒童每天應攝入600-1,000 IU,成人每天應攝入600-2,000 IU。所需的數量取決於您當前的水平或您是否嘗試提高它們。 Holick指出,肥胖的成年人可能需要增加2至3倍。 Biesalski同意,如果維生素D含量低,補充可能會有所幫助。 Holick解釋說,有幾篇出版物建議維生素D缺乏與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和冠狀病毒)的風險增加有關。 他的團隊的研究可信來源 在191,000名COVID-19陽性患者中,維生素D缺乏症使罹患該疾病的風險增加了54.5%。 Holick說:“在所有50個州和所有種族中都觀察到了這種情況。” 在 另一個小書房可信來源 Holick指出,維生素D水平足夠的COVID-19患者死於疾病的風險降低了51.5%,並發症的風險也大大降低了。 對於患有COVID-19的人,霍里克說,除非一個人患有罕見的疾病,例如結節病和其他肉芽腫性疾病,否則增加維生素D的攝入就沒有任何弊端。 根據文獻和他自己的經驗,按照內分泌學會的建議,兒童和成人合理攝取足夠量的維生素D有助於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並降低兒童或成人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他說,它開發了COVID-19。 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兒科學教授史蒂文•艾布拉姆斯(Steven Abrams)博士指出,我們不知道維生素D對身體有預防作用。 他告訴健康熱線說:“非常低的維生素D狀態會帶來很多負面後果,COVID-19可能就是這種情況,但這與說常規補充維生素D可以預防嚴重感染並不相同。” 展望未來 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更好地了解維生素D和COVID-19之間的聯繫。 已經有證據表明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可以調節免疫系統,從而實現最佳健康。霍利克說,知道與疫苗一起服用維生素D是否會提高疫苗的有效性將是很有趣的。 他說,比薩爾斯基想知道維生素A和D的平衡將如何影響疫苗的成功,正如針對流感和麻疹所顯示的那樣。 三.Medscape. 維生素D可以預防COVID嗎?我們之前被燒死了 2020年10月28日 在Medscape的冠狀病毒資源中心中找到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指南 。 為了清楚起見,此成績單已經過編輯。 歡迎使用影響因子,這是您對新醫學研究的每週評論。我是耶魯大學醫學院的F. Perry Wilson博士。 我和維生素D有點愛恨交織的關係。 簡短搜索我的博客將顯示我如何質疑維生素D與多發性硬化症,腎臟疾病,精神分裂症,跌倒和童年受教育程度之間的關係。 因此,在COVID時代,維生素D再次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安東尼•福西博士(Anthony Fauci博士)在這次大流行期間曾有過清醒而負責任的聲音,報告了他個人使用維生素D的情況,這讓我很感興趣。維生素D也是特朗普在沃爾特•里德(Walter Reed)逗留期間收到的總統雞尾酒的一部分。 我決定在這裡研究數據。但是在我們這樣做之前,我想告訴你為什麼我天生對維生素D研究持懷疑態度。有兩個主要問題: 1.維生素D含量低與許多因素有關。維生素C缺乏會引起壞血病-很好。但是,低維生素D與從阿爾茨海默氏症到百日咳的一切因素都有關係。它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維生素,又是其他重要事物的替代品。 2.當我們通過隨機試驗測試了所有這些引人入勝的聯繫時,給了一些人維生素D和一些安慰劑,它們幾乎總是沒有效果。 我有點喜歡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在這裡踢足球。維生素D曾經燒過我們。幾個例子: 多項觀察性研究發現,維生素D含量較低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這些都是不錯的研究,適合於適當的混雜因素-整個交易。 然後,我們進行了26,000名患者的隨機臨床試驗。兩種結果均無影響。 觀察性研究表明,低維生素D水平與糖尿病的發展有關。然後,我們進行了24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試驗。補充維生素D無效。 觀察性研究發現,維生素D含量低與摔倒有關。在隨機試驗發現沒有這樣的效果。(不過,運動確實可以防止摔倒。) 維生素D是否能拯救生命?並不是的。該婦女健康倡議試驗隨機36000絕經後婦女維生素D與安慰劑並沒有看到生存利益。 我並不是說維生素D沒有用途,或者它的益處有限。隨機試驗很少像觀察數據那樣具有戲劇性。但是我想不出另一種在觀察數據和隨機數據之間有如此大的脫節的情況。 這是為什麼? 因為您的維生素D水平是您生活類型的標誌,因此很難,真的很難適應。當然,您可以詢問人們獲得了多少陽光和運動,飲食有多變化,賺了多少錢,但是這些都是很鈍的工具。 好的。牢記所有這些,我們對COVID中的維生素D了解多少? 就在本週,在《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上,我們從西班牙進行了這項研究,發現在216名住院的COVID-19患者中,有80%缺乏維生素D。僅有40%的對照品缺乏。當然,這些控件沒有住院。實際上,還是生病了。 但是,好的,更好地學習。早在9月份,即截至10年前的記錄時,我們就從芝加哥進行了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在489位接受過維生素D測試的患者中,維生素D缺乏症的患者患COVID-19的風險高1.77倍。 在PLOS One中進行的這項研究發現,在235名住院患者中,維生素D含量低於30 ng / mL的患者死亡率為20%,而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患者為9.7%。我應該指出,對於某些數據怪異,本文標記為“關注表達”。 好吧,所以我們進行了多次觀察性研究-安東尼•富奇(Anthony Fauci)大聲喊叫-說我們應該考慮維生素D。 為什麼不呢?很便宜 它具有相當不錯的副作用(儘管我的腎髒病專家擔心腎結石)。 但是當涉及到COVID時,與低維生素D水平相關的多種因素也與COVID-19感染和嚴重程度有關:年齡較大,BMI,黑人,貧困,合併症。從統計上適當地考慮所有這些東西真的很困難。 所以我對維生素D不太滿意。我希望進行一次隨機試驗。現在,我們有一個。二,如果你斜視。 來自西班牙的一項隨機試驗是該試驗。 一項小型研究(76例住院了COVID-19的患者)被隨機分配為2:1的維生素D +阿奇黴素+羥氯喹(不讓我開始服用)與阿奇黴素+羥氯喹的比例。維生素D組的50人中只有1人去了ICU。將其與非維生素D組的26種藥物中的13種進行比較。 維生素D組的死亡人數為零,非維生素D組的死亡人數為2。我應該注意,非維生素D組在基線時風險較高,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人群更多。但老實說,正是這種效果的大小令我感到驚訝。我的意思是將入ICU的風險從50%降低到2%?這只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因此,我們處於以下情況:這是一種奇蹟藥物,還是我們不知道的研究存在問題?如今,奇蹟供不應求。 只是為了給該研究加些冷水,我們有一個仍在預印本中的研究,該研究使用孟德爾隨機法研究了維生素D是否可能與400,000多人的COVID嚴重性有因果關係。 在本研究設計中,您將遺傳上傾向於維生素D水平較低的人與非維生素D較低的人進行比較。這將生活方式的東西排除在外。有趣的是,遺傳上註定維生素D水平低的人不太可能因COVID-19住院或發生嚴重疾病。尚未經過同行評審,鹽粒等。 底線?我們知道維生素D水平低的人在COVID-19中有不良結果的高風險。我們仍然不知道補充維生素D是否會改變這種風險。這裡有一些希望,但是生活方式維生素早已燒傷了我們,因此請繼續謹慎使用400個國際單位。 F. Perry Wilson,醫學博士,MSCE,醫學副教授,耶魯大學應用翻譯研究計劃主任。他的科學傳播工作可以在《赫芬頓郵報》,NPR和Medscape上找到。他發了@methodsmanmd的推文,並在www.methodsman.com上託管了他的交流工作的資料庫。 參考文獻與資料: 1.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456194/ 2.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40965 3.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10/qmuo-ctt101320.php 4.https://clinicaltrials.gov/ 5.https://www.webmd.com/vitamins/index 6.https://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e/rs-21211/v1 7.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4.08.20058578v4 8.https://www.webmd.com/diet/guide/vitamin-d-deficiency 9.https://imj.ie/vitamin-d-and-inflammation-potential-implications-for-severity-of-covid-19/ 10.https://www.bmj.com/content/356/bmj.i6583 11.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0592793/ 1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1402120301156?via%3Dihub 13.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536298 14.https://www.webmd.com/lung/news/20200518/more-vitamin-d-lower-risk-of-severe-covid-19?ecd=wnl_cvd_102820&ctr=wnl-cvd-102820_nsl-LeadModule_cta&mb=hxEvbwELBF19ah1Iz%2fe9viGBU564IW3UVodLxPg2KGo%3d 15.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70157 16.https://academic.oup.com/jcem/advance-article/doi/10.1210/clinem/dgaa733/5934827 17.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068797/ 18.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new 19.https://academic.oup.com/jcem/advance-article/doi/10.1210/clinem/dgaa733/5934827 20.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39759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轉傳) 分享我今天做的筆記:醫生江守山說他不與病毒共存,他不要染疫。感染時的嗅覺神經是通到大腦,所以最近很多小孩子感染得到腦炎死亡。肥胖的人,有很多脂肪幫忙傳遞病毒。高血壓有很多ACE2的受體,染疫容易變中重症。 維生素D經過醫學實證的研究可以降低住院率,降低變成中症的住院率。可以降低住院後的插管率。插管後再使用D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吃的時間不對就是沒效,已經無法降低死亡率。就像治療新冠的“瑞德西偉”早期用有效,病人插管以後再使用已經無效了。維他命D確診前吃可以降低染疫,確診後吃降低中症率。全脂牛奶,黑木耳含豐富的D。 重症裡面,經研究發現Omega 3很低,有吃魚油可降低感染率,同時住院者清除病毒的時間是沒吃的人的一半的時間。吃魚油組的死亡是對照組沒吃魚油的死亡的7分之1。鯖魚、秋刀魚、鮭魚、土魠魚都是台灣排名魚油含量高的前4名,這個油是可以消炎。 維生素D對死亡無效,但是蜂蜜跟魚油對死亡有很大的幫助。蜂蜜經過研究裡面有雙氧水,蜂蜜一直喝就幫你消毒鼻腔喉腔的病毒,可以抗病毒。蜂蜜經過研究可以阻斷病毒的複製,每天分3次喝,一次10到20克,看身體的重量,1公斤約1克。 經過研究鋅可以阻止病毒的複製,死亡的人身體裡面的鋅最少,鋅最多的不需要住院,川普染疫的時候就有吃鋅,很快又活潑亂跳的跑出來。對抗病毒要40毫克的鋅,而且是天天要這個劑量。 回家第一件事情不能講話先用水漱喉嚨,有研究發現,不論你是用消毒水,水,茶水或者是鹽水漱喉嚨,可以把在外面帶回來的病毒,病毒的棘蛋白拿著假鑰匙在那邊等待進去,你用水漱喉嚨把它清掉一些。即便是染疫,可以用鹽水把呼吸道清一清,可以避免傳染給家人,也舒緩喉嚨不會像拿美工刀割的感覺一樣痛。漱漱喉嚨,這種不花錢的事,沒有風險的事情,大家應該好好去做。最終的人照著上面的飲食,會有80 %的人不會染疫。 醫生江守山一向不認為這個病毒是可以共存的,絕對堅持讓身體不與病毒共存,因為,已經有研究指出: 1.染疫後大腦會萎縮,麻煩的是,大腦是不會再生的,萎縮的地方是海馬旁廻(這個是眼,額,顎皮質)會影響記憶力跟思考造成失智症,這個不像流感,比流感超䐬多了。 2.更糟糕的是只要染疫,心血管疾病者在一年內變重症者增加了好幾倍,輕症者增加成心血管疾病者近20%,至少1年內可看見的現像是會增加很多心血管疾病者。更糟糕的是經過研究,染疫的人,輕症者會增加24%的糖尿病機會,重症者會增加2.59倍糖尿病的機會。這個很糟糕的疫情來的時候,這個世界增加很多醫療照護的需求。糖尿病不會好,失智症很難好,心血管疾病者要反覆開刀裝支架。增加人生很多的麻煩,還會侵入男性的睾丸,降低生育率。 以上 4篇的研究有兩篇是nature做的研究。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椰子油是超級毒藥!」哈佛學者公開多年研究結果:吃了恐會塞血管,還有這些可怕影響 中央社 + 追蹤 2018-08-24 12:11 220993 人氣 贊助本文 椰子油真的有毒嗎?(圖/pixabay) 椰子油真的有毒嗎?(圖/pixabay) 【股票】金融股別傻傻存?這樣買獲利多4倍?高手:3檔存股加碼200張?ft.陳重銘|下班經濟學366 今年金融股配息大縮水,投資達人卻早早準備好資金,逢低默默撿了300張?!今年我們就找來不敗教主陳重銘,到底現在還有哪一檔金融股價差最甜?讓他來告訴你! #股票 #股市 #股利 #殖利率 #股息 00:00 精彩開場 00:54 你金融股買對了嗎? 分析兩大類型操作差異! 03:01 股利慘跌卻加碼200張?2原因給他信心:續抱 06:31 壽險金融股這樣操作! 獲利從40%變187%? 09:35 營建股該怎麼操作? 一招提前預知股票營收! 12:39 存股族臨時應急週轉?1招免賣股解燃眉之急 14:07 想抽2萬元股票大紅包? 1分鐘搞懂股票抽籤! 15:06 拿股票可以借錢? 五大週轉管道成本大解析! 16:44 超方便!免跑銀行就能借錢? 手把手申辦教學 19:49 股價狂跌維持率不足! 2方法避免股票追繳令 📢加入Youtube專屬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WXGnvVmi-6Sfx2wf8S8tQ/join 👉下班喝一杯啤酒 每月$75 👉下班喝一杯清酒 每月$150 👉下班喝一杯紅酒 每月$300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追蹤《下班瀚你聊》IG頻道(ID:@offworkhantalk) https://reurl.cc/dWrry6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未經著作權人事先書面同意,勿將內容用於商業性質之分享、連結。 ⚠️如有任何營業使用,必須事先取得書面同意。 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流行病學系教授米歇爾斯(Karin Michels)稱椰子油是「十足毒藥」,表示椰子油近年從獲得到失去超級食物美譽,其實其來有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米歇爾斯日前在德國佛萊堡大學(University ofFreiburg)以德語發表演說時指出,姑且不論聲稱椰子油是健康食品者都是資格不符卻自封為網路健康大師的人,光是食用椰子油這件事就充滿許多健康風險。 據「德國版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Deutschland)新聞網站的翻譯,米歇爾斯以「椰子油和其他不正確營養學觀念」為題發表演說時表示,椰子油對心臟健康構成的風險更甚於豬油,因為前者幾乎完全由飽和脂肪酸構成。醫界認為,飽和脂肪酸會阻塞動脈。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指出,一般人一天應只攝取11到13克的飽和脂肪,或占每日攝取總熱量的5%到6%。另一方面,不飽和脂肪酸可改善血液中好、壞膽固醇的平衡比例,但攝取量應適可而止。 在米歇爾斯之前,已有其他專家學者質疑椰子油對健康的好處。美國心臟學會去年更新科學建議,敦促大眾儘可能避免食用椰子油。研究人員追蹤最早可回溯至1950年代的100項研究分析報告,得到的結論是,飽和脂肪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亦即所謂壞膽固醇的含量。有7個對照試驗發現,椰子油會增加血液的LDL含量。不過一般大眾似乎有所混淆。在美國心臟學會更新前述建議指南前,「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16年進行調查發現,72%的一般民眾認為椰子油是「健康」食物,但僅37%營養學家如此認為。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人類營養研究所學者聖翁吉(Marie-Pierre St-Onge)參與的研究顯示,椰子油有助於新陳代謝和減重,因為其成分中的中鏈三酸甘油脂(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含量,超越大部分的脂肪。 不過聖翁吉去年出面澄清真相。她對美國心臟學會表示,她在實驗中使用的椰子油含有100%的中鏈三酸甘油脂,而非含量僅13%到14%的最常見種類椰子油。若想獲得促進新陳代謝和減重的健康益處,就需每天攝取至少150克或10大匙的椰子油,但這麼做也會引發攝取過量的負面效應。(相關報導:想遠離高血脂,更要「吃好油」!營養師公開3秘訣:不只要會分辨健康油類,還要用對地方|更多文章) 本身是合格營養師的英國營養學會(BritishDietetic Association)發言人巴瑞特(HelenBarrett)表示,食用椰子油的利弊得失,必須根據個人飲食狀況進行整體考量。她說:「某人若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且攝取大量含有飽和脂肪的其他食物,我就會鼓勵這種人少吃(椰子油)。」不過她認為,若某人的飽和脂肪攝取量非常少,但喜歡吃椰子油,且不想換成其他較健康的油脂,那麼「風險可能會較低」。她警告,「不過民眾應該知道有哪些風險,並留意椰子油可能不是好東西」,「我不會建議任何人開始食用椰子油。」
    2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