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3 個月前
我曾經擔任過總統府副秘書長
當時馬英九總統許多重要的政策
我是負責追蹤的
我還記得馬總統那時候跟我談到一件事情
就是蔡英文總統講2025非核家園
她曾經對我做了四大預言
我來請教部長這四大預言有沒有成真
她的第一個預言是再生能源2025%絕對跳票
請問馬英九的預言成真了嗎?
因為各種變數關係現在只能做到
你只能跟我講這預言成真了嗎?
我們的2025再生能源能到20%嗎?
只能跟我講到不到得了?
根據當時的
市長你知道這個問題的回答就是15秒耶
到得了嗎?2025 20%做得到嗎?
應該是做不到
就是做不到
那請問馬總統預言成真了嗎?
跳票了沒?2025跳票了沒?
不會第一個問題就五分鐘發呆結束吧
部長我很尊敬你
但是我希望你回答問題有點擔當一點
連這麼簡單的問題你已經耗了一分半了
你的問題我想
我很簡單嘛
如果說你用這樣的一個
讓我雞大事的
我就告訴你是跳票
謝謝一分半後你終於講了
那我想請問賴清德總統說
2030年他的再生能源他要打多少?
30%了我告訴你啦
你就一個經濟部部長
你很負責任告訴我
做得到嗎?2030年
你可以打包票做得到嗎?
我們努力去
你做得到嗎?不是努力的問題
這是總統的目標耶
總統的目標我們當然要努力去做
做不做得到你願意打包票嗎?
好沒關係
那你這個結論啊
你很努力啊
但是你也不敢打包票
你不敢打包票
我當然不敢打包票啊
你知道
馬總統卸任的時候
再生能源大概是5%
經過八年之後成長到現在
再生能源比重多少?
9%啊
部長你都跟我講不會提這個問題
沒有一個問題你答得出來耶
你根本不會確定
沒有一個問題你答得出來耶
我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問題你答得出來耶
現在是多少?請問
部長現在是多少?
佔比多少?
9.6
9.6
你八年成長大概不到5%
你跟我講說接下來六年
你要再增加
從9.6變成30%
成長20%
部長
你覺得這個票會不會是八位票啊?
成為八位票機率高不高啊?
我們會重新去檢討這件事情
謝謝你啊我知道了
第二個馬總統預言
大幅依賴火力
非核之後
然後又違反世界減碳的趨勢
這個預言成真了沒有?
從低碳到零碳
這個是個過程啊
從低碳到零碳
這個預言成真了沒有?
現在是不是大幅依賴火力?
是不是啊?
我們現在是
是嘛
所以馬總統第二個預言也成真了嘛
很佩服他的預言成真
謝謝
部長終於願意肯定
第三個當然可能就有得講了
電價必漲
請問馬總統八年你知道電價漲到多少嗎?
33啊
蔡英文八年漲多少?
33啊
哪一個比較高?
33到23是數學問題
經濟部長應該答得出來
這個裡面啊
當然有很多不可預期的因素
你頭頭又不可預期因素
我只跟你講絕對的數字
23%跟33%哪一個高?
數學
當然33%高啊
那很好啊
謝謝你啊
第三個預言也成真了
那我想請教部長
你敢不敢像蔡英文一樣
發聲告訴大家十年不大漲電價?
你敢不敢?
你願不願意?
我科學的態度是不願意
非常好謝謝
部長我現在開始尊敬你
你用科學態度也沒有問題
做不到的事情不要亂承諾
部長就展現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典範
第四個我跟你就有點意見不同
你說電力不缺嘛
我會發現原因在哪裡啊
有一個人年薪千萬
他覺得他不缺錢
就覺得他很缺錢有可能嘛
對不對
年薪千萬覺得很缺錢嘛
可能嘛
那有人年薪百萬覺得不缺錢嘛
對不對
缺不缺是主觀感受問題
但我要問的是
民眾觀感的停電問題
想請教你部長
我們現在停電的狀況怎麼樣
我問你啊
過去十六年
二十年好了
超過百萬戶以上的大停電
發生過幾次?
二十年過去二十年
發生過幾次?
百萬戶以上停電
可以請說
二十年
二十年我當然沒有統計
但是我知道
我告訴你是
五月份公布資料
發生百萬戶以上的大停電
你沒統計
有啦
我在馬政府書就看過資料啦
這二十年
包括這十六年
馬政府到蔡英文
就是參議院政府
就四次
沒錯吧
我數字有沒有錯
八一五過來是四次
就四次嘛
全部發生在誰任內
但是跟委員報告
那幾次的停電
都是在白天太陽過半夜
你不要跟我講白天晚上
我只要也是幾次
四次你講完誰是任內嘛
全部蔡英文任內嘛
對啦你們不缺電啦
但你們大停電特別多啦
最後一個數字講完就結束啦
二零一六年
我們每戶
每人每年每戶
每戶每年的停電分鐘數
請問部長是多少
我直接告訴你
你又答不出來
我知道十六分鐘
你知道二零二年
加上我們的所謂的大停電號
就是所謂三零三大停電號
每戶每年的停電時間是多少
你知道嗎
一百零六分鐘啦
你就排列數字喔
沒錯吧
我沒講錯吧
謝謝你喔
一百零六是
十六分鐘多少
六倍
我跟你講
連第四個不缺電的議員
他都中了啦
所以部長我要告訴你喔
你之前主張
你願意對於核能採取
所謂正面態度
這是正確的
蔡政府四個大票
馬政府四個議員都答到
以上是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我不能接受台電兩度停電,但我更不能接受蔡英文總統妳的奇怪道歉!⟩-蔡詩萍臉書 四天之內,兩度大停電,蔡英文總統兩度公開道歉,說出了「我也很難接受」的奇怪語法。 什麼叫「我也很難接受」?! 先從主詞看,「我」當然不是你跟我,這些小老百姓啦,我們,面對台電無預警的,四天之內,兩度大停電,還能怎樣?當然只能「 hen生氣的」說「我們很難接受」! 但,妳蔡英文可是堂堂「中華民國台灣」的總統耶,妳怎麼可能跟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一樣,只能「很難接受的」就接受了呢? 我們是無奈,妳可是執政黨主席,是兩度贏得勝選的總統呢!妳能學我們的口氣,說「我也很難接受」嗎? 妳可不是我們一般小民啊!妳是八百多萬票,選出來的總統耶!我們「很難接受」之後,也只能接受(不然咧!)但妳能這樣講嗎?妳可是可以指揮行政院長,可以組閣可以任命政務官的總統耶!妳說出了「我也很難接受」之後,難道就裝死,就沒有下一步了嗎? 妳可以撤換閣揆啊,妳可以要求閣揆撤換經濟部長,妳可以要求閣揆撤換經濟部長藉以撤換台電董事長、台電總經理啊!這一連串的動作妳不做,只是一句「我也很難接受」,很抱歉,親愛的總統女士,這種「文青式的囈語」,連我這種老文青,「我也很難接受」啊! 我第一個不能接受的是,很抱歉,「妳」就明明不是「我」,不是「我這種小老百姓」啊!「妳」有權力,而「我」沒有。「妳有權力」而「不作為」,就是怠惰!而「我」沒有權力,卻眼睜睜看著「妳不作為」,我很生氣,卻也很無奈! 知道嗎?這就是「妳」跟「我」的差別啊! 再來,我不能接受的是,什麼叫蔡英文總統「妳的」「我也很難接受」呢? 妳當上總統,已經不是第一年了! 五年光陰了,妳身兼黨主席,又是「中華民國台灣」的總統,是三軍統帥,說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並不為過吧。 當然,妳不會是中國大陸共產黨那種集權領導,但,要說妳沒有權力,那未免也太矯情! 妳要「去核四」,妳要非核家園,妳要能源轉型,我跟很多藍營名嘴最不一樣的是,我尊重民主選舉展現的民意,所以,我對妳的能源政策主張,沒意見,畢竟,藍有藍的訴求,綠有綠的主張,選民唾棄了藍,把機會給了綠營的妳,那是民意的「典範轉移」,我們必須尊重。 但,權力不止是「誰贏過誰」的問題( power over who),權力還是「有資格做什麼」的問題(power to do something)。 妳當上了總統,高舉去核四,能源轉型,很好,但選民既然託付給妳能源轉型的責任,請問:妳做到了嗎? 工業界擔心供電穩定與否?妳的政府說,沒問題! 一般民眾關切民生用電不會動輒停電吧?妳的政府說,沒問題! 但如今,四天之內,兩度大停電!民眾嘩然,可是,妳蔡英文總統卻只能道歉,只能說出「我也很難接受」! 那,接下來呢?So what ? 我們需要一個只會道歉的文青總統嗎? 我們需要的,應該是有能力,實踐她的政策主張,有能力解決問題的總統吧? 我要再強調一次,我對核能沒有什麼好感,但我對主張「非核家園」的落實,很有了解的興趣,因為,怎麼達到這目標,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具體有步驟的政策實踐能力! 而且,應該讓人民知道,自己該付出怎樣的代價!人家德國首相梅克爾可以做到的,妳蔡英文總統為何做不到?! 這幾年,妳蔡英文總統每年重申能源轉型,供電無虞,到底是誰,給妳這樣的承諾?妳為何「天真的以為」這些資訊沒問題?妳是被騙,還是甘心被騙? 我們常說,「國王的新衣」是政治最尷尬的窘狀,如今看來,揭穿「供電無虞」謊言的,不是天真的小男孩,而是,講了「供電無虞」這套咒語無數遍的台電以及經濟部,甚至行政院,但四天之間,兩度大停電的醜態,難道是反對黨搞鬼,是中共的陰謀嗎?! 蔡英文總統妳只剩三年任期了,這三年還會跳電幾次?停電幾次? 妳還能再道歉幾次? 愛不愛台灣,有時真的靠文青作文,靠感性話素,但,供電吃不吃緊,會不會跳電、停電,說真的,文青治國一點辦法也沒有! 我再重複一次,即便,我們接受去核四,非核家園,但,妳,做為中華民國台灣的總統,可以再一次大聲保證:我們國家不缺電,我們國家不缺電,我們國家不缺電嗎? 因為很重要,所以,我問了三遍!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重磅快評】缺水、缺電、瘟疫四起 不是天災是人禍! 2021-05-13 17:12 聯合報 / 主筆室 限電 興達電廠路竹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今天下午故障,導致全台無預警大停電。記者劉學聖╱攝影 興達電廠路竹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今天下午故障,導致全台無預警大停電。記者劉學聖╱攝影 就在台灣這兩天新冠肺炎本土性病例大爆增的同時,興達電廠下午傳出事故、全廠停擺,導致全台無預警分區限電,就在連進行中的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直播都因此中斷。就在昨天,德基水庫因蓄水率只剩2.7%,宣布停止供水。如今的台灣正處於缺水、缺電、瘟疫四起的「二缺一多」,但不光是天災,更多的是政策失當所造成的人禍。 很多人認為,缺水是天災,不能怪到政府頭上。但並不盡然,早從去年下半年颱風過門不入,老天爺就已提前發出警訊,一個稍有遠見的政府,就會提前開始因應,但「所有政策都以一年為限」的行政院蘇貞昌並不以為意,繼續沉迷在小編治國、做哏圖的短期特效藥政策中,否則就不會等到去年10月中水稻都已經抽穗了,農委會才宣布停灌,可見作業之倉促。 而先前投入2500億前瞻水環境治理預算,直到這次缺水,被揪出拿來做彩繪、景觀橋、自行車道、狗公園...,做了一大堆與水環境境無關的硬體建設,甚至是名為治水實則破壞環境的工程,治水卻治出了供五停二的分區限水。這就像平時的打混、作弊、翹課但總抱著僥倖心情的學生,就在這回老天爺老早就預告卻沒被當一回事的期中考一次總驗收,這能說全是天災嗎? 沒想到,限水還是現在進行式,限電就已提早到來。總統蔡英文保證不缺電的支票遭到質疑跳票,雖然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立刻在臉書消毒「並非缺電問題」,但真是如此嗎?事實上從本周一以來,用電量已屢創今年以來新高,昨天更已飆破3600萬瓦,今天下午二時許更是再攀新高,隨後就傳出興達電廠事故。 雖然尖峰備轉容量還有約10%,事實上,這幾天不僅核電、燃煤機組全速運轉,就連民營電廠燃料成本最高的輕油機組都用上,就可知電力吃緊的程度,所以一當興達電廠無法供電,電力就立刻出現短缺,造成全台大停電,必須分區限電。而是誰造成如今這種電力捉襟見肘的窘境?再生能源接不上、燃煤火力全開,三接非得落腳觀塘,不都是為了實踐那張沒有配套只有口號2025非核家園的支票,這更是不折不扣政策錯誤所造成的人禍了。 就在缺水缺電的同時,台灣正陷入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大爆發、社區感染階段,當各國都已經在拚疫苗覆蓋率的同時,台灣的疫苗覆蓋率居然還不到1%,不但只有副作用大、保護力低的AZ疫苗可打,AZ疫苗因為這次疫情打氣翻紅,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說,之前擔心打不完,現在擔心不夠打。但陳時中沒說的是,其實就算能打上第一劑,現在台灣約手頭上有的AZ疫苗,最晚六月中都要過期了,也就是說四月中以後才打的人,第二劑在哪都還沒著落,由此就可以看出疫苗政策的紊亂。 一年過去了,當各國如今都已透過快篩、疫苗進行技術防疫,台灣還能停留在技術含量低的靠口罩、隔離的圍堵型防疫,比圍堵型防疫更糟的是,1450動輒出征提出不同意見者的義和團式防疫,導致防疫形成的一言堂。這不是人禍,是什麼?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我們大可不必想像美國劇烈減少化石燃料生產與使用的結果,因為歐洲已經深陷其中,而且歐盟企業與勞工都很痛苦。由於能源價格上漲,現在歐洲許多地區為了維持經濟成長而放棄去碳化計畫。若我們能從它們的錯誤中記取教訓,將是明智之舉。 歐盟對減少碳排量設下野心勃勃(也就是不可能)的目標, 為加快減碳步伐,歐盟成立碳排放交易體系(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但該體系既無效又滋生腐敗。誠如《金融時報》所言:「歐洲對於再生能源判斷錯誤。」 那些堅信工業化國家可以在短短幾十年內,從完全依賴化石燃料轉為依賴風力與太陽能的人需要仔細看看,歐洲兩個採取激進綠能政策的國家――德國與英國的失敗。這兩個繁榮且高教育水準的國家,三十年來追求根除化石燃料的目標,已經踏上人類史上第一次能源衰退之路。 這些國家吹噓自己的綠能政策成功,含糊地承認需要進行一些「調整」,隱藏不住經濟的損失與人民的痛苦。歐美一些主流媒體報導,德國激進的再生能源政策是「環保的瘋狂行徑」、「引起嚴重後果的大失策」、「綠能癱瘓」、「錯誤的賭注」、「系統性剷除工業化」與「追求自我毀滅」。 現在德國和英國消費者,要面對比美國平均零售貴兩至三倍的電價,國內工業則紛紛外移到電力廉價的國家。德國能源消費者協會(The German Association of Energy Consumers)估計,目前約有十萬戶負擔不起昂貴電價的家庭,正退回使用燒柴爐灶與照明不足的狀態。綠能運動雖然立意良善,但已威脅人類基本健康與福祉。 綠能政策是場豪賭,如果綠能不造成能源短缺、經濟衰退、人類痛苦或不增加地緣脆弱性,再生能源是可以取代化石燃料。但德國與英國的綠能政策已經證明,風力與太陽能無法勝任化石燃料在現代大規模工業經濟裡所扮演的角色。 激進的德國能源革命 德國實行的綠能目標是全歐洲最激烈的一個——二○三○年再生能源達到40%;二○五○年幾乎完全排除使用化石燃料;但因為嚴重錯估再生能源補貼的成本,且整合大量不穩定再生能源的工程相當複雜。這項政策不僅使再生能源和傳統電力公司都蒙受重大損失,更讓燃煤發電量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也連帶上升。 德國的「能源轉型」始於二○○○年的再生能源發電補貼,二○一一年日本福島地震引發核災,德國政府連忙宣布於二○二二年全面關閉所有核電廠,該決定奪走德國25% 可靠且零碳排的電力。 德國能源轉型的成本持續攀升,超乎原先預期。二○一四年德國納稅人在再生能源補貼方面支付超過三百億美元,德國前聯邦環保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預估,到二○二二年能源轉型的成本恐達一兆美元。 電價上升重創德國著名的能源密集產業,《金融時報》二○一四年的報導指出,由於能源成本過高,德國出口淨虧損達六百七十六億美元,能源密集產業接連外移到一些天然氣價格低廉的國家,如美國。 綠能政策竟是劫貧濟富 多數綠色政策增加的成本,特別傷害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家庭,富人通常不會在意能源帳單上多出的一兩位數。按照德國「高尚」的能源轉型規劃,特定產業與再生能源設備齊全的屋主是受保護的對象,一般消費者卻得直接面對高電價與再生能源稅收的衝擊。 德國的綠能計畫通常以大幅折扣甚至免費提供的方式,來補助屋主安裝太陽能板,然後讓屋主以保障價格出售家庭多餘電力給電網。然而德國租屋的人口遠多於美國,租屋民眾的收入也往往低於房東,他們不符獲取這些福利的資格,還得支付綠色稅。倫敦全球暖化政策基金會(Global Warming Policy Foundation, GWPF,譯註:由質疑全球暖化者所創立)的貝尼• 派爾(Benny Peiser)博士向美國參議院證實:「德國普通家庭要支付數千億美元,這是歐洲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劫貧濟富」。強制窮人必須為富人貼補綠能成本,等於是從帶動工業化與現代中產階級崛起的進步中倒退。 雖然,德國絕大多數官員堅稱其能源革命成功,但負責執行能源轉型的內部人士卻透露出「重大失策」的證據。瑞士財務諮詢公司FAA (Financial Advisory)撰寫一份題為《再生能源的發展與整合:從德國學到的教訓》(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Lessons Learned From Germany)報告發人省思: 「過去十年間,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立意良善的決策者制訂再生能源政策並慷慨提供補貼,但現在已漸漸顯示政策難以為繼,且對所有相關產業的利益造成嚴重、始料未及的後果。」 德國能源轉型比「逆向羅賓漢經濟效應」(reverse Robin Hood economic effects,譯註:劫貧濟富,或稱「羅賓漢悖論」(Robin Hood Paradox)還嚴重,更增加煤炭與木材的使用量,使原本預計消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這些愚昧的行徑究竟如何發生? 德國能源革命的規劃者忽略了一些關於電力工程的基本事實:現代電力系統透過傳統發電廠、變電整流系統與電力輸送網絡的整合運作,實現非凡的精準度、效率及可靠性,如同前蘇格蘭電網的控制工程師所言:「關於電力有兩個基本事實:電力無法大量儲存,也不能溢出電網,所以必須根據需求立即產生電力,任何偏差都會影響維持發電輸出的系統頻率。」 現代電力系統係圍繞著煤炭、天然氣與核電等「可調度/可控式」(dispatchable / controllable)發電來源建立,能夠準確提供當前所需電量,並滿足電網不斷變化的需求。但德國不管價格或可靠性,一心將再生能源電力列為優先考量。讓天氣而非經濟來決定往後的能源供應來源,扭曲了能源市場;每當天氣條件允許風力或太陽能發電、綠色電力進入電網時,傳統發電廠就陷入「停擺」狀態,擱置過去電網調度標準,如電價、安全性與 供應。 穩定電力靠傳統能源 傳統電網的穩定性必須即時平衡需求與電力調度,並於整個輸送系統中維持穩定的電壓。要將不可控的再生能源電力放入電網,需要與傳統電網完全不同的工程系統,但德國的政策卻決定把「前所未有、龐大、間歇性且不可控的發電來源,注入亟需安定的電網系統中」。換句話說,由於無法控制綠能的供應狀況,風力與太陽能的間歇性與變動性擾亂了現代電力工程與經濟的基礎。煤炭、天然氣與核燃料的傳統發電廠提供持續、穩定的電力供應,可以按需求調節電量上升或下降,化石燃料與工程控制滿足人類需求的能源系統;但當風力和陽光照射作為能源時,人類需求必須隨著再生能源的任何變化而調整。 風和雲的變化不定,但電網必須保持平衡以穩定需求與電流供應。一旦這個平衡開始動搖,電網營運商若能提早預防、快速且正確行動,就能調整電網使其恢復平衡,否則很可能導致電網崩潰。二○○三年德國電網營運商必須採取特殊措施以調整電網不穩的情況只有兩件;到二○一三年德國政府積極實施再生能源發電後,需要採取干預措施以避免電網不穩的情況增加到一千二百一十三件。如(圖表9.1)所示。 歐洲漸漸發現幾乎不可能預估風力與太陽能的發電量。隨著德國與英國試圖增加電網內的再生能源電力,可能需要兩倍的備用電力容量以因應天氣變化。 如工程師所說,備用或過剩電力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的致命缺陷。想像一下,你的汽車有兩個油箱,一個裝滿汽油供主引擎燃燒,另一個油箱的汽油提供輔助引擎,但輔助引擎並不提供車子的動力,只為預防主引擎失常。因為你必須偶而使用輔助引擎,而浪費了輔助油箱的汽油。本來一輛車每加侖可以跑二十英里,現在只能跑十英里,效率更差。 再生能源所需的備用電力,必須來自可控與可靠的傳統發電能源,如煤炭和天然氣。想像一下,依賴一個需要花費兩倍能量的電力系統,如何能贏得二次世界大戰或壓制俄羅斯囂張的氣 燄呢? 負電價誤導視聽 慷慨的補貼以及將再生能源列為優先,使燃煤電廠與燃氣電廠無法盈利。別忘記德國從俄羅斯進口大部分的天然氣,其價格是美國的兩至三倍,但德國許多燃煤電廠和燃氣電廠仍因無法與綠能補貼競爭而被迫關閉。為避免停電,德國現在必須補助燃煤電廠,讓它們重新回到電力生產線。綠能計畫要消除的煤炭是維持照明的必要燃料。雖然德國家庭與工業花費數百億美元支持能源轉型,二氧化碳排放量卻只增不減。 德國綠能方案獎勵大規模綠能配置,卻未顧及電力的可靠性、效率與經濟的實惠。其中一項奇怪的缺陷是「負電價」(negative pricing)或稱「負瓦特」(negawatts),即賣方付錢請買方購買電力,卻荒謬地請人購買風力或太陽能發電廠在不需要(例如半夜)或電網無法處理時所產生的電力。風力發電業者付錢請電網公司購買並不需要的自家電力。原本只有當風力或太陽能實際發電時的可觀稅收才有獲利;但再生能源發電業者以負瓦特出售電力時――或更精確地說,付錢請買家購買不需要或不想要的電力仍可獲利。所以,自由市場的效率也不過爾爾。 德國大力宣傳再生能源發電量創下紀錄,大部分是受到負電價的刺激。二○一四年五月十一日德國官方報告指出,再生能源電力達全國一日電力需求的75%。聽起來是很驚人的進步,但其他數據更引人深思。由於德國電網無法全部消化,75% 再生能源電力大部分成為德國付錢請其他國家收購的負瓦特。弔詭的是,即使德國的電力成本相當高,這種情形仍頻繁發生。 無論是規劃者對能源的無知、一廂情願或意識形態狂熱所導致,德國的大規模綠色計畫已造成反效果且經濟上難以為繼,但德國並未修改綠能目標和重新設計系統,反而是發放越來越多補助來掩飾問題。 https://goo.gl/s3Tf6K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工程師看政治》11日發文:「隨著時間逼近,總統由誰出來選,會漸漸收斂,不過,回過頭來,我們先來看看眼前有多少災難,有多少問題要解決。首先,過去6年,以抗中為名,美國從台灣撈走太多,單單台積電的先進製程被搬走,就是1兆投資金額的損失,一起被帶走的,還有相關的供應鏈,以及1~2000名工程師與家庭,這是一個世代+天文數字的經濟災難,是近20年來最大,但無法可治的掏空案。」 發文接著寫:「除此以外,還有上看GDP3%的軍購、火山佈雷系統、25年250億美元的天然氣採購合約、1400億的波音飛機、無條件的萊豬、輪胎+鋼+鋁的高額關稅,以及斐洛西硬飛來台造成的演習與經濟傷害等等,罄竹難書,數都數不完。名目上的敵國是對岸,但實際上在削弱我們的人,卻在太平洋的彼岸,一天又一天,我們日漸踏上烏克蘭的後塵,以民主為名的美式操作,是目前國家最大的危機。」 發文並指出:「再來是能源問題,原來預期從2025年起,每年會有2500億的電價損失,但它因俄烏戰爭而提早到來,台電在去年已經虧損2600億,今年預計也差不多,換句話說,我們從去年起,相當於每年都發生一個隱形的921地震,不沾刀也不見血,但錢就這樣無聲無息的蒸發掉。還有,過去6年已經發生了4次大停電,未來幾年備轉容量率都只在6%左右,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大斷電,天然氣槽本身的爆炸風險,LNG船供氣的穩定性,接收站破百的設備使用率,8成火力發電的碳排/空污/碳稅,中油的千億虧損,風光發電對環境的迫害,都一天一天的在發生。」 發文還指出:「另外,全國的負債在這幾年陡然飇升,本來國家財務有預算法保護,不能胡亂舉債,但黨上位後,知法玩法,直接用特別預算拿錢,立法院成為橡皮圖章,近5年就拿走2兆,成效你我都知道,唐鳳的『多元宇宙+民主網絡』,也還有200億元在閙。也不要忘了,高鐵南延與東延,又是一筆10年2000億的災難。」 發文強調:「以上隨便加一加,就有好幾兆的錢在燒,我們沒那麼有錢,財務災害不會自行在空氣中消散,一定會間接造成很多社會問題,之所以少子化、詐騙、低薪、失業、自殺、高房價、物價上漲,會一年比一年嚴重,跟大型政治災難必有關係。黨不停在上層破壞國家,底層的我們不可能不受害。」 《工程師看政治》認為:「所以下一個總統人選,最重要的,是必須有對策解決以上所有問題,做法也很簡單,一是對美踩煞車,不再無條件答應任何要求,二是跟中國要從放話變成對話,讓兩岸和緩,這樣國家災難就可以少掉一半,我們也不用擔心成為第二個烏克蘭。三是阻止又貴又難用,而且大量破壞環境的風光發電,老老實實啟用/延役核一二三四,這樣可以再減掉近一半的災難,四是停止無自償能力的高鐵工程,先回頭思考北中南東的國土規劃,把各區地位訂出來,把經濟需求拉上來,再來談高鐵延伸。誰的觀念正確,誰能解決這些問題,誰才有資格當總統,無條件倚美的賴清德已經可以排除」。
    32 人回報2 則回應2 年前
  • 致蔡英文總統公開信中文翻譯 令人尊敬的蔡英文總統 總統府 10048中華民國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2號 親愛的蔡總統: 作為獨立的科學家、天然資源保護論者、以及能源專家,我們為您對環境保護及以民主方式決策的決心喝采。我們尤其強烈地支持您對減緩致命的空氣污染以及達成臺灣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會談期間所做的減碳承諾。 我們寫下這封信來向您表達我們十分關切臺灣正走向捨棄潔淨的核能轉而使用石化能源,並且想要警示您注意由利益團體所散佈的錯誤資訊,而且鼓勵您採用更民主的方法來對抗臺灣的能源危機。 八月發生在臺灣的大停電無疑是一個對廢核的戲劇化警示。臺灣有半數的家戶失去了電力供應,並造成了超過150間公司數百萬美金的損失。 有些人將這場大停電歸咎於發生在臺灣最大天然氣電廠的人為疏失,但這次停電的供給與需求差異幾乎與目前臺灣停擺機組所能供應的電力是相同的。 能源界的專家皆表示臺灣是無法使用再生能源來替換核能與石化燃料的。去年太陽能與風力加起來提供臺灣不足5%的電力。相反地核能提供了近13%的電力,而且這個比例在所有的核能機組運轉時將達到23%。 作為一個國土狹小,人口密集且有96%的能源仰賴進口的國家,臺灣特別不適合使用像太陽能與風力這些再生能源。 臺灣將需要再花費700億美金來建立617座跟目前島內最大的太陽能電廠一樣大的太陽能電廠才能替代現有核能電廠。而這些驚人的數字還不包括為了應付沒有陽光時必須儲存這些能源的高昂成本以及需要幾乎要跟八成台北市面積一樣大的土地成本。 用化石燃料取代臺灣的核能電廠已經增加了因為空氣污染而死的風險。去年耶魯大學所做的研究指出以民眾暴露在不安全空氣污染的比例來看,臺灣是世界上最糟的10個國家之一。 用天然氣取代核能也可能危及大眾安全。三年前,高雄市的瓦斯氣爆造成25人死亡以及267人受傷。相反地,根據知名的醫學期刊「柳葉刀」指出,核能是產生電力最安全的方式,而且至今已經拯救了高達一百八十萬人的性命。 由於與核能有競爭關係的能源還有利益團體舉辦許多活動傳播相同的錯誤訊息,因此核能卓越的安全記錄並不為多數的臺灣人民所理解。而在臺灣,由錯誤資訊導致的恐懼已經造成了財務與環境上的高昂成本。 用天然氣來替代臺灣現存運轉中與封存的核電廠將導致在目前天然氣價格低迷的情況下,每年依然必須花28.5億美金來購買天然氣。這些錢用臺灣的人均年收入23,916美金來計算等於119,000個新工作機會。 獨立的專家已經警告,如果臺灣依照現有的2025年非核的規劃,電費將成長10%或更多而嚴重傷害臺灣的半導體產業。 近年來,臺灣社會一直呼籲對臺灣的核能未來進行公投。南韓最近進行了公民審議以向總統建議目前正在興建中的兩個核電廠該如何處置。 我們也建議您考慮類似的民主作法。像南韓這樣的公民審議允許大型的、具代表性的民眾抽樣學習到相關的科學知識,聽取不同的聲音並提出建議。透過提供比南韓經驗的三天更長的時間來讓公民審議團學習到相關的事實,臺灣將可以比南韓的經驗做得更好。 做為外人,我們尊重臺灣的主權與民主,也因此提供這封信來鼓勵您採用您所承諾的民主決策與環保來對抗臺灣的能源危機。臺灣的未來發展以及自然環境與氣候是如此重要,因此絕不能夠讓利益團體透過販售迷信與恐懼來使得這些珍貴的事物變得脆弱不堪。 真誠的, 麥可 薛蘭柏格(Michael Shellenberger),時代雜誌所選「環境英雄」,環境進展機構主席 詹姆士 漢森(James Hansen),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環境科學家 凱瑞 伊曼紐(Kerry Emanuel),麻省理工學院大氣科學家 普希克 科赫查(Pushker Kharecha),哥倫比亞大學,美國航太總署 湯姆 威格利(Tom Wigley),科羅拉多波德市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環境與能源科學家 理查 羅德斯(Richard Rhodes),普立茲獎得主,「核能復興」與「如何製造原子彈」等書的作者 史都華 布蘭德(Stewart Brand),全球目錄雜誌編輯 羅伯 寇威爾(Robert Coward),美國核能學會主席 班 赫德(Ben Heard),閃耀新世界執行總監 安德魯 克萊(Andrew Klein),美國核能學會卸任主席 史帝夫 麥考米克(Steve McCormick),自然資源管理機構前執行長 米雪兒 馬維爾(Michelle Marvier),聖塔克拉拉大學環境研究與科學教授 理查 穆勒(Richard Muller),柏克萊大學物理教授,柏克萊地球共同創辦人 彼得 H. 拉文(Peter H. Raven),2001年國家科學獎得主,密蘇里植物園名譽主席 保羅 羅賓斯(Paul Robbins),威斯康辛麥迪森大學尼爾森環境研究機構主任, 馬克 萊納斯(Mark Lynas),「改變世界的6℃」作者 克里斯 迪克曼(Chris Dickman),雪梨大學環境保護科學家 大衛 杜基安(David Dudgeon),香港大學生物科學院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總裁 愛爾青(Erle C. Ellis)博士,馬里蘭大學地理與環境系統教授 克里斯多福 福爾曼(Christopher Foreman), 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環境正義的承諾與危險」作者 諾里斯 麥當勞(Norris McDonald),環境希望與正義機構主席 田中伸夫(Nobuo Tanaka),笹川平和財団 葛妮斯 克雷文斯(Gwyneth Cravens),「拯救世界的力量」作者 沃夫岡 丹克(Wolfgang Denk),人道能源機構歐洲總監 克斯汀 高更(Kirsty Gogan)人道能源機構執行總監 喬書亞 S. 高斯登(Joshua S. Goldstein),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名譽退休教授 史蒂芬 海沃德(Steven Hayward),柏克萊大學政府研究院資深學者 喬 拉西特(Joe Lassiter),哈佛商學院教授 大衛 利亞(David Lea),加州大學地球科學教授 馬丁 路易斯(Martin Lewis),史丹福大學地理系 史蒂芬 平克(Stephen Pinker),哈佛大學認知科學家 薩米爾 薩蘭(Samir Saran),印度德里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副總裁 傑夫 泰瑞(Jeff Terry),伊利諾理工學院物理教授 巴雷特 沃克(Barrett Walker),亞列士 C. 沃克基金會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開放是電業法改革唯一的道路》 在台電員工於連續三個颱風來襲期間拼命搶修之際,蔡英文總統卻召開府院黨黨團協調會議,指示在本會期力拼電業法修法過關。隔日,台電員工集結前往監察院陳情,抗議電業法修法不公不義。 蔡英文總統執意通過電業法的「黨意」,坐實了外界的質疑:新版電業法是一部向財團傾斜的法案,也因為背後牽涉的利益實在太龐大,所以蔡英文總統才會甘冒民調持續探底的風險,堅持通過電業法修正法案。 這次的電業法修正,已經有能源局長、經濟部長、行政院長、總統接連出面背書,但為何在八月初的公聽會之後,就匆匆將草案文件從官網上撤除,一個多月以來完全是黑箱作業,連公開在陽光下接受社會大眾檢視的勇氣都沒有? 電力與能源,是至少以十年為單位來規劃的國家重大戰略。電業法改革的最好方法,就是透過不同領域的交流與探討,讓社會各界瞭解電業法將對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而非以意識形態的私心,先射箭再畫靶。 核能流言終結者與臺灣能資源永續與低碳經濟學會,將於9月25日假臺灣大學社科院103階梯教室(辛亥路與復興南路交會口)舉辦「大師開講:電業法改革講座」,邀請王京明研究員與高銘志副教授,由不同的觀點解讀電業法改革與電業自由化。 王京明研究員將從經濟學的觀點出發,說明市場制度設計與電力產業結構、在開放電業管制的不同階段,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以及世界各國推動電業自由化的經驗,讓社會大眾瞭解政府應有的政策思考。 高銘志副教授將從法律觀點切入,分析蔡英文政府提出的電業法修正草案內,許多嚴重的問題。例如從形式面上顯而易見的重大瑕疵:草案錯字連篇、違背行政組織法與公法原理、大量有違憲疑慮的空白授權等。 為此,高銘志副教授也成立了「台灣電業法修正草案一百問」平台,希望能透過被找出來的這一百個問題激發各界討論,也讓社會大眾瞭解目前的電業法修法有多麼荒謬,實在很難想像這是由一個法學博士總統親自下令必須通過的法案。 這次的講座只是個開始,核能流言終結者未來將於全台各地持續舉辦活動,並邀請如台電公司與台電工會的成員、能源智庫與產業的學者專家、再生能源業者與環保團體等各界人士,以各種觀點探討適合臺灣的電業法制度。 我們相信,開放是電業法改革的唯一道路。在國外電業自由化的相對成功案例中,開放、透明絕對是關鍵要素。若蔡英文政府在研擬過程都採取如此的黑箱作法,社會大眾又怎能期待這部電業法通過之後,政府不會進一步黑箱圖利財團呢? 我們呼籲,蔡英文政府切勿為了私人利益,急就章推動修法。既然都找了唐鳳擔任政務委員,何不透過vTaiwan與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收集各界意見,並以開放政府的精神來推動電業法修法? 這條正路不走,執意向財團傾斜,若再不懸崖勒馬,蔡英文總統最終將成為臺灣電力短缺、價格飆漲的歷史罪人。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科學環團批蔡政府能源政策錯誤:中研院「去碳燃氫」吹牛過度 00:002023/12/07 中時新聞網 江飛宇 字級設定:小中大特 科學環保團體「氣候先鋒者聯盟」在12月5日召開記者會,直斥蔡政府的能源政策錯誤,而且台電公司、經濟部、中研院等重要部門也是幫兇,台電燈號繼續擦脂抹粉;中研院提出的「去碳燃氫」更為離譜,竟然宣稱「產出淨能量為投入能量的6倍」,完全無視物理定律,竟然沒人出面糾正,所以他們必須出來召開記者會,還大家一個真相。 氣候先鋒者創辦人,同時也是電力從業人員的楊家法先生表示,台電與中研院最近正在宣傳「去碳燃氫」,他們宣稱「從天然氣中提煉氫氣,分離出固體碳,再以氫氣做為發電燃料,沒有二氧化碳排放問題。」 中研院說明去碳燃氫的簡報出現「偽科學」,熱力學定律表明,能源轉換只會愈轉愈弱,產出能量不可能比投入能量多。 (圖/中研院簡報) 中研院說明去碳燃氫的簡報出現「偽科學」,熱力學定律表明,能源轉換只會愈轉愈弱,產出能量不可能比投入能量多。 (圖/中研院簡報) 氣候先鋒者批評,中研院發現一個無窮大能源的算式,這成就已經超越愛因斯坦了。(圖/楊家法提供) 氣候先鋒者批評,中研院發現一個無窮大能源的算式,這成就已經超越愛因斯坦了。(圖/楊家法提供) 至於遺留下來的固體碳(碳黑),性質與石墨相似,可以做為工業原料,或是備用能源。 這在理論上還不算錯,然而中研院對於去碳燃氫的效率,卻宣傳的非常離譜。在中研院的公開文宣上稱「去碳燃氫,產生的能源增加了6倍」,楊家法對此痛批「天然氣經熱裂解轉換後的氫氣,總能量只會減少而不會增加,哪有產物比原料的能量還高的道理?依照中研院的邏輯,那天然氣發電產生的能源,不就是無窮大了?」 他對中研院表示極度失望「要是中研院是對的,那愛因斯坦發現E=MC^2,根本就遜掉了,我很訝異國家級的科學研究機關,竟會有這樣論述。」 那麼真相是什麼? 楊家法說,以熱裂解天然氣來產氫,這樣生成的氫氣由於少了一部分的可燃物(碳),所以最多的熱值只有原本的55%,換言之,發同樣1度電,要用1.8倍的天然氣為材料來製作氫氣,經濟效益不足。而且碳黑的價格能否像中研院說的這麼高,也是個大問號。 那麼去碳燃氫的減碳效果呢? 根據台電、中研院的說法「去碳燃氫每年可減少7000噸碳排」,這樣很多嗎?台灣核電廠每年的減碳效果就達到295萬6000噸! 顯然去碳燃氫的減碳效果,只是核電廠的零頭。 對此,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員陳中舜博士補充說,中研院提出的熱裂解法不是什麼先進的技術,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有了,之所以在國際上未受重視,就是因為它的產氫效果普通。而且甲烷也是被列為該被減少的溫室氣體,應該做的是減少使用量,而不是換個名目增加使用。至於碳黑,陳中舜表示,要是用這種方法製氫,並做為發電主力,那麼每天生成的碳黑將會非常巨量,工業界要如何消耗? 只能保存了,這種易燃物要是儲存不當,一把火就會快速的燒回二氧化碳,那麼原本碳封存的設想就會完全破功。 再說到近8年以來,蔡政府的再生能源電力鋪設,是否達到減碳效果? 楊家法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資料表示「從2015年到2022年,台灣發電量增加了298億度電,但是增加的發電量,火力發電佔了98%,而低碳電力只佔2%」。 論其原因,就是因為核電在這段時間持續減少,那些新增的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只能勉強補上失去核能而遺留的低碳電力空缺。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今年核二廠在3月除役停機,所以今年前10個月的低碳電力(核能)減少了55億度,但再生能源只增加14億度,導致2023年的低碳電力,將比2015年的低碳電力還低! 蔡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減碳,經濟部2022年3月公布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說,「以2005年(民國94年)為基準年,目標:一、2020年要達到減碳2%;二、2025年要減碳10%;三、 2030年減碳20%。 然而,根據環境部2023年最新出版的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最新統計到2021年,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是297,007 千噸co2e,跟2005基準年的290,552 千噸co2e相比,稱加了2%多,換言之,2020年減碳2%的目標是跳票了。 近在眼前的2025年,「減碳10%的目標」,在增加的發電量皆是火力發電的情況之下,勢必也會跳票! 氣候先鋒者聯盟呼籲,明年新總統上任,請召開能源國是會議,同時順應COP28,全球22國的倡議,支持核能發電,「用科學來評斷,而非由政客評斷核能。」
    3 人回報1 則回應9 個月前
  • 美國人玩一石二鳥之計,用台灣打擊大陸。 今天一個新聞『美眾議員提美台恢復邦交 外交部:感謝並密切注意』提案人是美國眾議員『羅拉巴克』,他呼籲美國政府與台灣恢復外交關係,揚棄「一中政策」。   台灣外交部北美司副司長陳慧蓁表示,我國在台美關係上跟美國會、行政部門都有非常好的維繫,非常好的關係,持續推動台美關係。   這個新聞一定是有幕後原因與作用,大陸勢必會對這個問題十分關注,如果成真就是兩個中國,如果想不涉兩個中國,大陸就必須與美國斷交,由這個發展方向來看,對大陸言,台灣問題已達必須處理的地步,否則後患無窮。   『川普』當選總統後第一次國家安全報告將『中國』與『俄羅斯』視為『競爭對手』,其實自『歐巴馬』時起,當時的美國精英份子就已經決定要遏制中國發展,當『一帶一路』提出後,首要是成立『亞投行』,可當時美國精英四處遊說要歐洲及亞洲國家不要參與,最後由於『英、法、德』的參與,結果全世界都參與了,只有美國、台灣及日本在外。 『亞投行』是中國打擊美元獨霸的第一手棋,美國外交精英因此提出『亞洲再平衡戰略』,『希拉蕊』與『歐巴馬』是『阿林斯基』『叛亂手冊』的信徒與實踐者,故剛開始大陸外交是有困境,可是終究東南亞因經濟發展與市場息息相關,中國最後殺出重圍。這是美國的『外交精英』與中國的第一次交手。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選前川普的策士是『班農』,『班農』去職後美國遂由『軍方』開始參與,軍方與共和黨的看法及『選舉情勢』左右了川普,川普選前在『班農』設計下,整個大的戰略仍是承襲『歐巴馬』的遺緒,只不過那個構想是『聯俄制中』,可是沒有想到『民主黨』與『歐巴馬』聯手搞了個『通俄門』。要知道美國在『雷根總統時期』發動冷戰,將俄國醜化,使俄羅斯威脅透過宣傳機器深入民間,因此當『通俄門』發生後整個『川普』的大戰略就受到極大的影響,『班農』在辭去川普的顧問後,兩人交惡,『班農』曾指出美國在川普任內會發生美國『國家政策方針』的第四轉折。 川普當選後經過一番周折,最後確定『師法』雷根冷戰手法,用企業減稅,讓企業回歸,用民間減稅與升息,擴大國內消費市場,解決『就業』與經濟回升。 『雷根時期』用『軍備競賽』拖垮『前蘇聯』,在川普現階段的設計是用『貿易戰』來遏止『中國』在『科技』與『創新』上的發展。   在『聯俄制中』已無可能下,『朝鮮』與『台灣』問題就是大戰略設計上拖垮中國經濟重要的手段。 在這個設計下操作台灣問題,已成美國政界共同的看法,並不是只有眾議員『羅拉巴克』一個人持有這個看法,讓台灣與中共發生一場大戰已是美國政界共同的心聲,筆者判斷這個設計是如下: 在美國不涉入下(1945年後戰爭型態多是兩個核武大國絕不會同時進入戰場,因為那會升級演變成無法控制的『無限戰爭』),打台灣牌,讓大陸去執行『武力統一』,然後發動世界各國予以經濟制裁,讓中國在經濟上被拖垮,再運用『貿易戰』讓中國在2025國製造的高科技發展目標落空。 只要台海戰爭發生,中國受到國際制裁,經濟會停滯,不馴服的台灣,也會拖垮中國的發展,甚至美國政界更希望李登輝與林中斌的中國八塊論有機會實現。美國紐時在此時訪問『李登輝』,也是一個步驟,美國政界希望促使李登輝與林中斌的中國八塊論實現。   這個危機已隨著前述的新聞『美艦泊台』『美台恢復邦交』正在一步步走上不歸路。筆者常認為『羅智強』『丁守中』『馬英九』『吳敦義』之流都是『政客』,都不敢將實情告知全台百姓危機已迫在眉捷,『國民黨』全黨,『國軍』全軍,『警察』全警,『公教』都沒有認知危險性。戰爭一旦發生,戰場是在『台灣』,屆時『死傷』多少人都無法預期,而且台灣成為『華夏民族』的罪人,一旦統一也就沒有『一國兩制』之可能,屆時即使『統一』,台灣也會是中國沉重的經濟負擔,而『台灣』將承受被『武統』後的『戒嚴』狀態(美國則一定會扶植台灣反對勢力,讓長期內戰使中國崛起緩慢,使美國霸權永續)。 美國對『台灣』問題的處理絕不會與『朝鮮』問題的處理相同。(美國會選擇任海峽兩岸聽任其決鬥的) 筆者在此呼籲『國民黨』全黨同志,『國軍』全軍,『警察』全警,能清楚認知發展過程,首要目的是發揮宣傳能力,使所有人民知道情勢發展已到『存亡關頭』,能在2018,2020這兩次選舉澈底讓民進黨失敗,讓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無法『見縫插針』,如果無法通過選舉告訴美國,讓民進黨台獨思想與蔡政府台獨政策繼續,那麼台海衝突我預測將會在2020年發生,因為美國又屆總統大選,操作這些議題就像演習一樣,每一次演習都會更接近實戰。『台灣』將『民無噍類』矣。   2018年6月21日晚晴草堂,集體創作完稿。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你說可怕不可怕? 柯文哲市長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說:「如果小英上,又讓民進黨立委在國會單獨過半,天啊,那太可怕了。」 如果真的再出現這種狀況,那有多可怕你知道嗎? 一、再來一次更羞辱式的年金改革,無論前面有過什麼承諾都可以全部不認帳重來。還有很多還沒改的呢! 已經被改了很多,未來隨時可以再改更多的政府承諾,全部可以不算數,而且還可以再羞辱你一次,你說可怕不可怕? 二、可以再來一次更更前瞻的大建設,再去借個幾千億幾兆也無所謂。有錢大家分,反正借了也不是他們還。 反正已經光買電就掏空了5兆元,再掏空一點也沒差。 你說可怕不可怕? 三、能源政策就這麼繼續搞下去,不但火力全開,大燒煤大排碳天然氣天天進口都不夠。空污仍然繼續,PM2.5和其他的空污物繼續吸好吸滿。 你說可怕不可怕? 四、2020年開始電費就會開始一直漲,漲到2025年會比現在至少貴4成。你家用電少,電費可能不會漲,但是巷口的豆漿店與超商裡的東西可是一定漲,從美容院到電影院,保證萬物齊漲。 光是台大醫院一年的電費就要多花掉1億元。全國500家醫院光是電費就要多支出25億元。你說健保要不要漲? GDP會減少1.3%,失業人口將增加8萬人,薪水更不可能漲,一家四口支出會因為電費狂漲增加5萬元。而且這些上漲的電費幾乎全部都給了老外,以及那些廠商…你知道的。 他們不是在守護台灣,他們是在掏空台灣5兆元,他們是在奪走全台灣年輕人的未來。 你說可怕不可怕? 五、所有的國營事業負責人,愛派誰派誰,從用人唯才,變成用人唯親。 可以一夜之間所有的國營行庫董總全換人。看你敢不敢不聽話?有前科者可以當政務官,就算偷窺下台也可以再上台。副市長可以當中油公司董事長,就算大停電下台,也可以立馬再去當代理縣長,完全沒有違和感。 要為全民謀福利的國家企業,變成民進黨他家的企業,你說可怕不可怕? 六、所有的大學校長,不管法律與規定怎麼寫,只要遴選出來的人不合民進黨意,就會出動五院與網軍,一直追殺到底。就算讓台大一年沒校長也無所謂,就算教育部長實在不想當劊子手,他們還是可以找出其他更不要臉的劊子手。 大學自治他們可以作成這種解釋,你說可怕不可怕? 七、東廠不但將重現,而且會因為之前吹哨者的教訓,這次會作得更隱密,不會再笨到被個小官員就扯出大紕漏。這次的東廠絕對會另外派出一堆錦衣衛,一定會作得更細緻,而且保證把所有的反對黨割喉割到斷。 我光想就覺得好可怕,你說可怕不可怕? 八、現在的所有政見能不能兌現根本不重要。說好的10年不漲電價照樣大漲特漲。說好的不缺電也照樣變成全國公務員中午不能吹冷氣。就算是彎腰鞠躬說的「謙卑、謙卑、再謙卑」也照樣可以變成「我大、我大、我最大」。 從彎腰說「謙卑、謙卑、再謙卑」,變成「沒投票給我,是你們沒跟上我們的腳步」,你說這可怕不可怕? 九、法律民進黨愛怎麼修就怎麼修。勞基法可以一年修二次,喊了30年的公投,公投法也可以隨時因應民進黨的選舉需要,立刻把公投全部沒收,禁止全台灣人民用公投表達意見二年。你看,現在還可以「預約修法」,有嚴重侵害言論自由疑慮的「反滲透法」,不必二讀討論,不必管反對黨與社會抗議,還可以指定日期一定通過。 立法院是他家開的,法律根本就是他訂的,這比起「法院是他家開的」,你說是不是更可怕? 十、不管民意如何,黨意照樣勝民意。不管公投怎麼投,我愛怎麼作就怎麼作。2018年11月24日公投才剛結束,589萬人贊成廢除電業法95-1,要求2025續用核電。11月25日行政院就可以向民意嗆聲,2025非核家園一切不變。 一切的公投全是假。只有我民進黨的黨意才是真。 你說可不可怕? 十一、所有的用人,可以全都不必照章法來。口譯哥、總經理、十大肥貓,華航副總,只要是我的人,管你什麼資歷、經驗、能力,只要民進黨愛讓他她當什麼官,她他就可以當什麼官。 你說可不可怕? 十二、監察委員可以凌駕司法權,只要監委大人覺得你不公平,他愛查哪位法官檢察官,就可以去查。未來民進黨有權力,愛派多少這種監察委員就可以派多少。 你說可不可怕? 十三、未來政府可以帶頭用假訊息來欺騙國人,只要能達到政治目的。依照電業法91條該向全國公佈,由經濟部能源局自己寫的「106年全國電力供需報告」,在達到欺騙國人2025非核家園作得到,不會缺電的效果之後,在2018年11月21日達到混淆「以核養綠」公投之後,經濟部能源局就把它給下架了。 而且就算政府自己不做,他們也可以再繼續編列更多的1450萬預算,來聘請截圖領一萬的網軍。換成另外一批人來製造假訊息。 政府與拿政府補助的人,會帶頭製造假訊息,你說可不可怕? 十四、避重就輕的長照2.0照樣作下去。對於最需要協助的住機構與僱外籍看護的長照家庭照顧最少。未來還要更增加長照基金預算,要撒更多更多的錢,包括已經要撒給長照機構的92億。 但就算給了長照機構這些錢,就能阻止更多長照悲劇發生嗎? 就能改善為了照顧親愛的家人,而放棄工作與職場成就的「照顧離職」嗎? 以目前長照基金8成收入來自菸稅狀況,這種大撒幣作法等於是要求抽菸者不要戒菸,而且還要愈抽愈多菸,甚至更多的人來抽菸。才會有足夠的錢給他們這麼撒! 為了大撒幣的選舉支票,所以要讓更多的人在未來倒下去,這是什麼樣的可怕政策? 而且下一次總統專機再「超買私菸」,你一定不會知道,他們也會賺更多。 沒想到未來20年台灣最迫切需求的長照政策,你說可不可怕? 十五、所有的重大決策一切以選舉考量。改來改去一天一人決策很正常。 所以就算說了「乾淨的煤」一直說一定要蓋不然會缺電的電廠1200億投資,一夜之間一個人就可以決定停建,不蓋會缺電的恐嚇也一夕之間就變成不會缺電統統解決。 未來一個人一天就決定花上550億的高鐵南延屏東,一個人一天就決定花上950億的直鐵改高鐵,為了選舉,也絕對會照樣發生。 這種決策反覆衛福部長也作過。去年三月大張旗鼓開記者會說2018年底的流感要從三價改為四價。不到一個月,又開記者會說,繼續維持打三價,還要一直等到2022年才要全面使用四價流感疫苗。還把不打四價流感疫苗的責任推到學者專家頭上。其實箇中原因,大家都知道。 等到去年選舉大敗,今年要選舉了,什麼2022也立刻改成2019年就全面開打4價流感疫苗。一切都是選舉最大,對吧! 只是就算如此,衛福部下面的食藥署還是不斷扯部長後腿,今年最大的藥品新聞,一定是食藥署天天在要求含有致癌物的藥品下架。從年頭一直到年尾,沒停過。 所有的決策全部抄短線走捷徑。你說可不可怕? 十六、交通部長換來換去,航空公司倒了二家,台鐵出了重大車禍造成重大傷亡之後,也沒見徹底改善。明明自己疏於維修還差點推成駕駛硬闖平交道。 未來的台鐵,在沒有選舉的壓力下,你認為真的可能大改特改嗎? 回家的鐵路沒人敢說安全,你說可不可怕? 十七、如果真的這麼可怕的事情發生,我想千年藻礁一定保不住,就算是這種縮小開發面積又移到海上去的作法也照樣保不住。因為根本沒有人知道這些七千年藻礁到底保不保得住。我想黑面琵鷺很可能也不會再來台灣,因為它飛到台灣之後一路上,將全是讓它們刺眼的太陽光電板,一閃一閃亮晶晶,它們再也看不到冬天時台灣提供的溫暖的家。 如此的生態災難,你說可不可怕? 十八、未來的通緝犯要先經過政治審查,確定對選舉沒有傷害之後才能夠讓他接受司法制裁。 你說這樣的法治可怕不可怕? 十九、未來的選舉,候選人的學歷不必再審查。反正審查了也沒用。假的也可以硬拗成真的。真的也可以天天被懷疑是假的。 如此的價值淪喪,你說可不可怕 #王明鉅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絶食4天價值3,000億, 國運衰敗的第一根稻草。 當我們遇到跳電或者停電很熱時,心情煩躁因為生意不好,甚至倒閉,生計無以為繼,生活難過了⋯ 何妨請來了解下列文章⋯ 作者是王伯輝廠長,清大核工碩士畢業,他全家都是深綠支持者,但請看他這篇文章,值得大家深思! 最近打開電視,最常聽到的討論議題都是「論文抄襲否?」。 事實上,學位或那個學校畢業並不重要,重點是這個人是否有「誠信」? 1990年代,已逝的朱高正先生挾著德國波昂大學哲學博士光環,從德國哲學家康德「國家是一群惡魔的組合」的思考脈絡中,道出了「政治是高明的騙術」這個經典名言。 多少年來,臺灣選民不相信政治人物,台灣政治人物有了參與政治是高明騙術的藉口,忘了做為一個人最基本的「誠信」;也忘了政治是服眾人之務的理想目標。 2014年4月22日,民進黨的神主牌林義雄先生 絶食四天,翻轉了台灣的能源規劃。封存了核四,好不容易訓練的核四團隊也因此而四散。 林義雄絶食4天,換取了台灣花費了3,000億,多少台灣年輕工程師離鄉背井,犠牲他們黃金歲月努力的成果,克服種種困難興建幾近完成的第四核能發電廠。 政治凌駕專業,莫此為甚! 悲哀啊!台灣。 2018年10月,縣市長選舉期間,政治人物也在一夕之間翻轉了深澳電廠的興建案。 林義雄、人民作主、反核、反核四、反核電。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改變核四的命運,也是讓台灣國運衰敗的第一根稻草。 一個社會、政府及政治人物,為了選舉可以超越專業。 最近,幾次大停電,2017年的815,2021年的513及517,2022年的303,都和能源規劃亂套有關係。 如今,歐洲議會已經將穩定便宜核能發電定調為「綠色能源」。 我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核四團隊已經四散,若需要,如何重新建立才是關鍵。事實上,我們已喪失了國際競爭力。 為了政治,創造一些非專業的術語「用愛發電」及「會做事比較重要」而避開了「誠信」及「專業」問題。 所以說:這個國家社會,假如政治可以超越專業,拋棄誠信,那我就真不知道,我該相信誰了? 是否我們該重拾初衷,培養社會上「誠信」才是人和人的相處的基本,也是政治人物參選公職的必要條件。 誠信,是可以培養的、是可以敎育的。 以個人成長過程為例: 我民國58年,在清華大學讀大二,當時我們有一位「工程力學」的老師是義大利神父叫梅德純,他用英文及不太流利的北京話上課。 當時,我們這一批清華大學核工系的學生,從小到大習慣於台灣老師上課的方式,老師賣力的講,學生在台下丶拚命做筆記,老師考試大概不會超出筆記的範圍。 梅老師是歐洲來台灣傳教的神父,為人正直、風趣。用歐洲啓發式的教學,課本只是參考用。考試時,更從未出過「考古題」,甚至都是伸論題。 因為,他是神職人員,所以非常重視誠實,考試時,都會找一個全系可容納二百多人的大講堂,每一個人的座位都是他指定,你的旁邊一定是空位,而且,那一個人坐那個位置也一定要記起來。 甚至,考卷上,他發現,你和附近的同學答案或想法、寫法有點類似,他會在考卷上寫上「 come to see me」。意思是說,這份考卷暫不給分,他要再口試。繳交作業時,他說,可以集體討論,但,必須把參與討論的同學名字一起寫上。這本是很公平的一件事。 但,當年20出頭的小伙子,而且同學又集體住校,感情很好,有些人做完功課,大家好同學,就順便掛個名。 就這樣繳了上去,沒想到,梅老師,又來一招…...把簽名的人一起找來,在房間分別口試。這下,真的穿幫了,他直接把作業撕掉,再出幾個,每個人都不一樣的題目。也因為如此,我們養成了,不要依賴別人。考試一定要靠自己。誠誠實實的習慣。也因為如此,雖成績各有高低,但很紮實。這是一個比較嚴格的方式。 另兩個是同學自動自發的學習,考試根本不會去做弊,覺得我們若不誠實會對不起老師,他們是敎原子物理及原子核物理的曾老師,及敎應用電子學的唐老師。 他們都是軍方轉任,在極端困難的情況做研究,取得學位的好老師。深知「專業」對學生的重要性。 曾老師,三學分,一定教六小時,甚至晚上也加課,他的研究室,永遠敞開大門,晚上也在研究室,隨時歡迎學生問問題。 唐老師,教應用電子學,也是三學分,上六堂課,再加上一個下午的實驗課。 這二位老師的考試,都在晚上,因為如此才不會衝堂。而且,考試也沒有時間限制,也不監考,老師就在他們的研究室做他們自己的事,答完卷,自己把考卷放在前面的講桌,吃宵夜去。 老師,這樣待我們,我們怎麼好意思做弊呢? 兩個不同的情境,一個讓你「死了抄襲這條心」。一個讓你感動到覺得「作弊」對不起老師。這些教育給予我們這些學生很大的啓發,甚至我的同學回到清華當老師時,也是用同樣的態度。 2022年民進黨桃園市長提名人林智堅被揭發學歷作弊(論文抄襲),全黨護航,葬送的不只是民進黨,而是台灣。 當今社會,我不敢妄加評斷,但是,勉勵自己做好「誠信」才是正道。然而,政治凌駕專業,在臺灣似乎已經視為正常。 網路上流傳:1970年代,台灣正經濟起飛,是時,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打電話、寫信或拍電報,希望各位優秀的留學生能回國進入公部門任職。 而且說上這句話⋯⋯ 如果你們不進入公部門任職,將來三流的人制定的政策,你們這些一流的人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如今~ 五十年前的話竟然應驗了。 1970年代,我還是一個大學生,孫先生、李先生及趙先生等前輩之言,我無從驗證。 但,有兩件親自體驗之事,必須要講: 民國55年,我在台北建國中學讀高二,當年高一不分組,高二分理組班及文組班,建國中學一個年級有25班,當時僅有兩班文組班,我們的導師苦口婆心的勸班上同學,儘量選擇文組(法律系/政治系/公行系);他說,文組的同學將來都是做官、制定政策的,而理工科的辛苦學成後,也只不過是個埋頭苦幹的實踐者罷了。 當然,同學仍不為所動。 50年了,也驗證當年,我們同年不同班的馬英九同學,當上了總統,當時他有權制定更正確的政策,而非一昧討好政敵/討饒式的妥協。 民國57年我大一,有一次在導師/導生的聚餐中,突然來了一個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王企祥先生,他是蛇毒結晶蛋白的國際性專家,他對我們這些大一生,劈頭第一句話就是「most scientists are stupid」他要我們,除了做學問之外,更應該要以專業實力參與公共政策。 四天絶食,是用惡意政治 (意識形態) 凌駕、顛覆掉全島電源電力的專業佈建。 他們試圖不負責任翻轉臺灣的能源政策。也間接導致目前全台缺電 (挖東牆補西牆) 的窘境。 現代化生活,不可一日無電,不可時不時缺電,更不可無預警斷電。 政治是「高明的騙術」,正一步步逐漸侵蝕著臺灣人心。 這幾年來,活生生的惡例罄竹難書,且歷歷在目,若再繼續這樣操弄下去,我們這個國家/社會,真的是Bar B Q (完了)。 盼望~ 由這次的論文事件,讓台灣人仔細思考~ 難道我們還要再繼續沉淪下去嗎?
    58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