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1 年前
心臟不好的人,頭部有五個異常,看看自己佔了幾個。大家對心臟病的了解非常少,往往都認為這是突然發作的疾病類型。
實際上,心臟病在發熱之前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的醞釀,身體也發出了警告信號,只不過被患者忽略了。
心臟疾病很危險,還會有猝死的可能,所以了解心臟健康很重要。
那麼我們究竟如何看心臟狀態是否健康呢?
有以下情況說明心臟已經出現了異常,在為大家詳細講解之前,您可以動動雙手點贊收藏,以免視頻丟失。
第一個異常,嘴部經常牙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牙痛的情況。
雖然有人覺得牙痛是小問題,但疼在自己身上實在是要命。
其實牙疼原因除了口腔疾病以外,還跟心臟有關。
很多無法解釋的牙疼,可能就是心臟疾病所造成的。
這種牙疼不同於一般牙疼,它的疼痛時間持續繳長,並伴隨著心慌、頭暈、法律等症狀。
第二個異常,臉部容易出汗,在運動過後,很多人會出現頭部大汗。
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如果沒有進行大量的運動,卻經常滿面汗流不止的話,希望你別不當回事。
因為這可能是心臟給你發出了信號,其次你心臟出現了問題。
當心臟內的血管發生堵塞時,會影響我們的神經系統,導致出汗難以控制。
第三,頸部、嗓子眼疼。
大多數人的理念裡,心臟有一些問題會牽扯到其他部位。
但事實上,心臟發生病變,還會影響到嗓子眼容易出現嗓子眼疼痛的症狀。
如果你每次運動或者生氣後,總是感覺嗓子不舒服,像被收緊了一樣,並且伴隨著呼吸不暢的感覺。
第四,喉嚨咳嗽不止。
當我們出現咳嗽的症狀時,第一反應是不是有沒有感冒?
第二個反應是不是肺部健康出現了問題,也不會跟心臟不好聯繫起來。
但是,實際上心臟出了問題,會導致我們不管白天黑夜總是咳嗽不止的症狀。
如果你晚上睡覺時咳嗽比白天嚴重,並且沒有其他方面的疾病的話,建議關注一下心臟健康。
第五,嘴唇顏色異常是心臟疾病的信號。
正常人嘴唇的顏色應該是淡紅色,但患有心臟疾病的人則不同。
嘴唇往往會出現青子,這正是血液循環異常的表現。
心臟病可能會隨時出現,需要立刻進行檢查。
另外,臉色通紅,如同新生兒一般,也可能是二天半狹窄導致的,需要即時檢查。
一旦發生以上幾個異常,就要謹記心臟健康。
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建議大家能夠做到規律的有氧運動,能夠保護心臟健康,讓心臟處於運動狀態。
每天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比如慢跑,跨走,游泳,能夠促進心臟收縮,正常心臟排血功能。
30分鐘有氧運動還能促進脂肪燃燒,同時分泌更多的荷爾蒙,讓身體更加健康。
最後,提醒患有三高疾病的人群,一定及時對疾病進行控制,避免進一步發展到影響心臟健康。
好了,本期視頻就分享到這裡。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的中醫知識。我們下期再見。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各種疾病的早期信號,您可以在這裡找到 各器官的求救信號: 1、腎臟的求救信號:腳腫和眼腫。 2、肝臟的求救信號:臉色發黑。 3、大腦的求救信號:突然頭暈。 ①身體某側肢體麻木或者無力; ②說話不利索; ③行走困難或平衡失調; ④頭暈、頭痛; ⑤瞬間性意識喪失。 4、肺部的求救信號:刺激性嗆咳。 5、神經系統的求救信號:筆跡變得小且密集。 6、骨骼求救信號:40歲後突然變矮。 血脂高的4個信號: 1、黃色瘤: ①肌腱黃色瘤; ②手掌黃色瘤; ③結節性黃色瘤; ④丘疹性黃色瘤。 2、掌紋改變; 3、出現耳褶; 4、角膜出現老年環。 身體早衰的10個信號 早衰信號1:頭髮稀疏; 早衰信號2:體形發胖; 早衰信號3:性慾下降; 早衰信號4:慢病早發; 早衰信號5:眼睛變黃; 早衰信號6:走路腿疼; 早衰信號7:頭髮變黃; 早衰信號8:身高下降; 早衰信號9:經常健忘; 早衰信號10:肌肉減少。 糖尿病的5個信號: 1、明明吃很多,體重卻在下降; 2、視力減退、眼睛模糊; 3、慢性疲勞感、身體乏力; 4、足部出現麻痹或疼痛; 5、咽乾口渴。 肝臟受損的5個信號: 1、臉色長期發黑; 2、眼圈長期發黑; 3、鼻頭髮紅; 4、容易喝醉; 5、粉刺增多。 腦血管疾病的7個信號: 1、劇烈頭痛; 2、眩暈難受; 3、一側麻木; 4、眼前蒙黑; 5、舌根發硬; 6、常流鼻血; 7、白天嗜睡。 大病來臨前的10個信號: 一、皮膚莫名變化: 1、臉上長斑:婦科疾病; 2、突然變紅:胃癌、肺癌; 3、黃疸:肝、膽癌; 4、紫癜: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 二、牙齦反覆紅腫、出血: 1、血糖高; 2、血液病。 三、莫名發熱且持續時間較長: 1、癌症; 2、結核病; 3、肝膿腫。 四、體重突然減輕: 1、腫瘤; 2、甲亢; 3、糖尿病。 五、腿腳無力: 1、腦梗; 2、腰椎病; 3、帕金森; 4、下肢血管病。 六、突然長出腫塊: 1、癌症; 2、疝氣; 3、淋巴瘤; 4、甲狀腺腫大。 七、莫名心慌: 1、早搏; 2、甲亢; 3、貧血; 4、心血管神經症。 八、經常眼前一陣發黑: 1、中風; 2、低血糖; 3、低血壓; 4、腦瘤。 九、莫名牙痛: 1、心絞痛; 2、三叉神經痛。 十、皮膚瘙癢不止: 1、糖尿病; 2、肝臟疾病; 3、惡性腫瘤。 腦中風的4個信號: 1、打嗝不止; 2、易摔跤; 3、常咬到舌頭; 4、瞬間性視物不清等。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心跳過快,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2016-11-23 林昕潔/整理編輯 Line Share LINE Join 108.1 K收藏7 心跳過快,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血壓、血糖、體脂...等數字都對健康有莫大的影響,但有一種可以自己追蹤、測量的數字也很重要,那就是心跳!近期有國內健康機構指出,休息時的心跳若超過每分鐘70下,每多一下就會減少1個月的壽命。而國外的研究也認為,心跳越高,代表心臟輸出血液的效率不足,也可能是多種心血管相關疾病的徵兆;更有國外研究指出,心跳持續偏高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會增加55%! 心跳快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心跳會隨著人體的狀況而有所改變,像是運動之後心跳變快,是為了增加血流與氧氣供應的自然現象。不過,若是人在休息的狀態下所測得的靜止心率(resting heart rate)也持續偏高,可就非常不妙了。紐約長老教會醫院/威爾康乃爾醫學中心佩雷爾曼心臟研究所的科學家就指出,長期心跳過快可能是心臟病或其他疾病導致,且與較高的死亡率有關。 心跳過快者,死亡率較高 研究者花費五年時間、追蹤了9193位病患後發現,持續偏高的心跳(超過每分鐘84下、症狀發展或持續五年以上),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55%、全因死亡率增加79%有關。另外,相較於正常的靜止心率(每分鐘60~80下),每分鐘的心跳每增加10下,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就會提高16%,全因死亡率也增加25%。 過快的心跳也和高血壓有關,過高的血壓則會傷害血管壁的健康。另外,心率過高是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的指標之一,而自律神經系統的失調,也與缺血性心臟病、動脈粥狀硬化、心律不整等健康問題風險的增加相關。 主要研究者Peter Okin醫師認為,測量心跳既簡單又不花錢,也是醫師會進行的例行工作。但是,心跳會隨著身體狀況而改變,每天、每年的心跳都不一樣是正常的。因此內科醫師不應只考慮單一心跳讀數,更要追蹤長期的心率改變。這項簡單卻重要的指標,能夠標示出可能致命的健康問題,但藉由診斷與治療,仍然能夠預防惡化。 降低心跳從生活著手:多吃魚、補充纖維礦物質,規律運動 當發現自己有長期心跳過快的問題時,除了就醫治療,也要從生活中著手,幫助心臟重新找回健康。其中最重要的做法,就是運動和飲食。 《Frontiers in Physiology》期刊中曾有研究指出,增加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鱒魚、鮭魚、鮪魚、鯖魚、鯡魚等魚類,與顯著降低心率有關,因為魚油中的omega-3對心臟肌肉收縮有直接影響,能夠幫助降低心率。 另外,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夠降低會導致心率提高的三酸甘油酯;飲食中較佳的鎂鈣比例,則有益於肌肉收縮與放鬆的機能,有助於控制心率;攝取鉀、減少鈉,則有助降低血壓。 藉由有氧運動,則能夠強健心臟、使其能夠在每次收縮時送出更多的血流,提升送血效率,就能讓心臟以更少的收縮次數完成工作,心跳也會隨之減少。新墨西哥大學運動科學家Len Kravitz指出,規律運動能夠使靜止心率每分鐘降低5~25下,而心跳減少也能夠提升心臟送出富含氧氣和養分的血液的效率。 心跳快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心肌梗塞、狹心症等心臟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名,台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特別撰寫了《健康心起點》一書,用淺顯易懂、圖文並茂的方式解釋疾病,希望讓民眾在閱讀後,知道正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醫師提醒 慎防流感心肌炎 最近氣溫下降,意味著冬天即將到來,林謂文昨天特別提醒民眾要預防流感心肌炎。他表示,幾年前曾收治一名31歲的男性患者,因業務工作繁忙,飲食與生活作息失調,免疫力低而染上流感。自行買成藥服用1、2週,不但未好轉還日趨嚴重。某天因「猛爆性心肌炎」出現喘、胸悶痛等症狀送急診,不到4小時就急救無效宣告不治。 林謂文感嘆,患者當時才新婚不久,十分年輕,當時身旁的新婚妻子哭紅了眼,難以接受,令人不勝唏噓。 林謂文指出,流感病毒造成心臟肌肉發炎的例子,在流感季節並不少見。流感病毒入侵心臟,有可能引發猛爆性心肌炎,發生心律不整,甚至心臟失去作用,死亡率極高。提醒民眾如果感冒遲遲未癒,甚至出現胸悶、胸痛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 公費疫苗已於本月初開打,林謂文呼籲符合資格者應及早前往醫療院所接種;不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者,也可視情況考慮自費施打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RSV似乎正在爆發中! RSV 英文全名是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中文名稱「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是1956年從黑猩猩呼吸道分離出來的! 兒童感染者,他們可以藉由(咳嗽或打噴嚏)直接傳播RSV。 RSV也可以藉由(接觸傳播)例如,如果感染者呼吸道飛沫落在門把上或桌子等表面上,而其他人觸摸它,然後又觸摸他們的眼口鼻,他們就可能會感染! 而RSV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為2~8天,通常感染病毒4~6天後出現症狀。 嬰兒及年紀小的兒童表現為:咳嗽(98%)、發燒(75%)、流鼻涕、喘鳴(65%~78%)、費力呼吸(73%~95% 對於一些高危險族群兒童,像是早產兒、慢性肺部疾病或呼吸器依賴、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或後天免疫缺損以及神經肌肉疾病的小孩們,當他們感染RSV時,病情可能會很危險。 輕則會導致咳嗽不止、脫水、細支氣管炎或肺炎、重則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心肺衰竭等,更嚴重可能還需要插管或使用葉克膜。 預防方式 戴口罩、勤洗手這是可以降低接觸病毒的風險。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健康傳媒 簡介 文章分類 健康傳媒 達人部落格總覽 > 林克承醫師 微笑美學牙醫 縮小字體 放大字體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Google+ 牙周病傷牙傷心又傷腦 厭氧菌入侵全身壞了了 點閱:5,837提問:0 口腔是全身最多種細菌的地方,當這些細菌在口腔內不斷堆積形成牙菌斑,不斷增厚讓底層出現無氧狀態,才讓厭氧菌茁壯、生長,進而引發口腔內的發炎現象。所以一直強調刷牙與清潔的重要。我們只能靠機械性的刷牙動作來降低細菌的數量,避免營造無氧狀態。【健康傳媒 楊欣菲/台中報導/2016.01.07】 厭氧菌種類多 導致身體缺氧傷健康 引起牙周病的厭氧菌,可能隨血液循環進入全身,導致心臟及腦部缺氧,長期恐提高罹患心臟疾病與中風的機率,危害遍及全身。微笑美學牙醫診所院長林克承醫師指出,傳統西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遇到牙周病人就用雷射治療或開刀治療,如果病患免疫力較差,往往治癒率不佳,花了大筆金錢與時間治療,反而越來越嚴重。 近年來,門診20至30歲的牙周病患者越來越多,以往大都是40至50歲族群,現在連20多歲年輕人也有嚴重牙周病,進一步檢查發現,年輕病人均有嚴重缺氧問題。越來越多研究指出,有睡眠障礙的病人,身體缺氧問題嚴重,罹患心臟疾病及中風的機率較高,而這些睡眠障礙患者幾乎合併牙周病。由此顯示,牙周病不只會傷牙,它與全身缺氧有關連,還會傷心、傷腦。 由於人體缺氧時有利厭氧菌生存,厭氧菌又偏好聚集在心、腦等人體器官深處。一遇到天冷,人體體溫下降,免疫力隨之減弱,厭氧菌便伺機作祟,引發心臟疾病及中風,這也解釋了氣候嚴寒期間,猝死者增加的原因。 林克承醫師表示,門診就收治過牙周病人,因同時患有心臟疾病,二尖瓣、三尖瓣脫垂,擔心自己發生中風,希望接受積極治療控制牙周病。如今牙科治療相當進步,從牙周病早期到晚期,都有效果不錯的治療方式,可供病人選擇。 善用牙齒清潔用品 保持口腔衛生 若為牙周病早期,病人可選擇雙氧水治療,利用小蘇打鹼性溶液(即可食用雙氧水)敷在牙齒周圍,就有不錯的滅菌效果。林克承醫師說,早期牙周病症狀為牙齦炎、紅腫熱痛,以及出血症狀,這時建議以雙氧水洗牙或水雷射來預防惡化,作為一般保健。 至於牙周病晚期、傷口癒合能力較差的患者,則可選擇接受高壓氧艙治療。現在有牙科專用臭氧機,具有細長的器具,可深入牙周,利用電流產生臭氧,滅菌除臭,治療牙周病效果良好。 林克承醫師提醒,千萬不能只靠水雷射預防牙周病,應每三個月至半年做口腔定期檢查,每天正確使用牙刷、牙線清潔牙齒,才是預防牙周病的根本之道。牙周病患者務必謹遵醫囑,定期回診檢查,及早控制牙周病,以免日後危害全身健康,後悔莫及。 健康傳媒:牙周病傷牙傷心又傷腦 厭氧菌入侵全身壞了了 牙科林克承醫師牙周病厭氧菌缺氧。 相關文章 隱形牙套精準矯正 整牙不必再忍痛 缺牙好冏 植牙協同治療重建CEO自信 顳顎疼痛抽神經無效? 全口協同治療終結惡夢 腰痠背痛好不了? 竟和咬合不正有關聯 齒科數位模擬新技術 微笑曲線醫病共同參與 我想發問 稱呼:* E-mail:* 聯絡電話: 發問內容:* (限純文字, 500個字以內) 私密留言 驗證:* 重整驗證碼 請輸入上圖六位數字驗證碼 送出 診所地圖 微笑美學牙醫診所 台中市南屯區大業路592號 04-2254-2020 健康傳媒 ​ ​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2021年8月28日 日本最新的數據出爐了 目前日本接種疫苗後死亡的人數一共1002人(截至8月8日為止), BNT 每100萬人中死19.6人, 莫德納 每100萬人中死1.2人, 還是那句,沒有任何一例被認為跟接種疫苗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接種後的1~2星期內 不要進行任何會給心臟造成負擔的【 無氧運動】, 施打疫苗前不能,施打疫苗後也不能, 日本職業棒球選手木下雄介就是因為這樣才猝死的, BNT較易引起心肌炎,接種後心臟會處於較為脆弱的狀態, 這時候做任何【 無氧運動】激烈運動都會大大地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包括血栓、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跟腦梗塞。 所謂【 無氧運動】指的是時間較短(約15秒內)但是強度可能很大的運動。 也就是在運動過程中以「無氧代謝」並產生乳酸來進行能量轉化,屬於最大心率達90% 左右,運動過程會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快速的運動。 無氧運動藉由短時間內的爆發力、較高的運動強度來健身,並經由破壞肌肉纖維、促進肌肉再生的循環來有效增加肌肉量。由於肌肉會直接使用肌肉內的ATP產生動作,不需要從血液內臟抽取醣類轉換,也用不到氧氣,所以叫【 無氧運動】。 比如說cycling、舉重、跳高、高爾夫、床上或是其它過於激烈的運動…。 還有就是,接種後的兩週內 不要用力, 曾經有一名接種完第一劑疫苗的69歲男性被發現昏迷在廁所, 在送醫途中死亡,死因是胸部主動脈剝離。 另外又有一名47歲的女性接種完第一劑疫苗後, 早晨在廁所裡被發現心肺功能停止 死因是肺栓塞。 推測是因為早晨的血壓較易升高, 尤其是本來就有高血壓等血管狀態較差的人, 接種後要是在那種時間「用力」排便的話,會令血壓急速上升, 給身體帶來負擔,造成腦溢血。 接種後的兩週內 洗澡時也不要用太高的水溫, 用太熱的水沖刷身體容易引發 熱衝擊, 血壓大幅波動,導致昏厥或者心肌梗塞, 又或者長時間泡在水裡造成脫水, 不少人就是接種後在洗澡時猝死的。 接種後的兩週內都要避免體力勞動,多喝水, 接種前後都要盡量過健康規律的生活, 避免過度的飲食限制(節食),那會對身心帶來很大的負擔, 避免過度飲酒,那會加速血流,給循環系統造成負擔, 避免過度工作,過勞會削弱身體整體的免疫力,加重疫苗的副作用。 所有正在服用華法林一類的 抗凝血劑 的高齡者要注意了。 華法林Warfarin又稱(Coumadin),通常被稱 為“稀血劑”,但其正確的名稱應 該是“抗凝血藥” ,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曾經有一名79歲的男性在打完第一劑疫苗的5天後得急性心肌梗塞而亡,他平日就有在服用華法林 還有之前某些在入浴時死亡的案例,也有在服用華法林, 服用那種抗凝血劑的人,平日就很難止血,接種後腦出血的風險會增加, 雖然目前還沒有什麼決定性的證據證明以上的行為會直接造成死亡, 但風險絕對是有的,大家還是注意一下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10828/k10013228011000.html?fbclid=IwAR0myaloQYrEtoNy3SvZubFgGe0bb9v7ef7vSzj3tn6XEOyl8PZzW7PeqdI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a0c76c59e819101aab5fc4c4baab4b9ffa8c9c7e?page=2&fbclid=IwAR2ObbZ0Ql0TAcG3WFpQt6J8usOnNghQIz-fSuGRXw5AkOUhFerPkLO5IiU
    10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心肌梗塞有前兆 不輕忽可保命 2017-01-08 18:24中央社 台北8日電 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心肌梗塞過世,醫師王宗道今天說,心肌梗塞發作前常有胸悶、容易喘等徵兆,若一週發生3次以上,並有冒汗、噁心等狀況,一定要儘速就醫。 親民黨人士今天證實,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上午起床後外出運動,突然身體不適,因心肌梗塞,不幸辭世,享壽70歲。 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心臟血液供應來自冠狀動脈,當冠狀動脈因為狹窄,造成血液供應出問題時,心臟便無法正常執行功能,形成胸悶、喘不過氣來,就是所謂的冠狀動脈心臟病。 若冠狀動脈內的動脈硬化塊因破裂造成血栓形成,血管在短時間內完全阻塞,則失去血液供應的心肌細胞會死亡,心臟的收縮功能於是大受影響,病人也會出現劇烈胸痛、冒冷汗等現象,就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死亡率約在10%至20%之間,老年人甚至高達40%;其中半數以上甚至來不及送醫便已死亡。高危險因子包含年齡、三高、家族遺傳、抽菸、肥胖等。 王宗道受訪時表示,根據經驗和國外研究發現,半數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前1個月內都有或輕或重的胸部悶痛狀況。但可能因為發生的時間短,患者容易輕忽,或自我安慰「這沒什麼」,但往往釀成憾事。 他表示,長期養成運動習慣,確實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但有些患者誤認為胸悶、不舒服是「體力差」,想靠短期運動讓身體強健,忽略胸悶、喘不過氣其實是心臟疾病發出的警訊,若做運動,可能超出心臟負荷能量。 心肌梗塞發作前有徵兆,王宗道表示,如果一週發生3次或3次以上胸悶、喘不過氣,且持續時間達5分鐘,合併冒汗、噁心、想吐等症狀,或本來跑一陣子才會喘,卻變成走一走就喘,都應該要立即就醫,這些都是心肌梗塞即將發作的危險訊號。 王宗道說,養成運動習慣很重要,但要隨時注意身體狀態,如果察覺胸悶、不舒服,一定要立刻停下腳步,不要逞強;心血管疾病患者若獲醫師開立硝化甘油等救命藥,出門就要隨身攜帶,遇到緊急狀況才能保命。 心肌梗塞也常是中壯年的奪命殺手,王宗道提醒,典型冠狀動脈心臟病症狀是在運動、吃飽飯、或洗澡時,感覺胸口有重物壓迫感;有些人甚至會感覺有一股熱氣從胸部上升到脖子或下巴,也有些人會合併左手酸麻的感覺。若有這些症狀,需儘速就醫檢查。 原文網址: http://udn.com/news/story/7266/2217332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logonav 加Line好友 血液粘稠的5個信號,4少吃、5多吃,讓你遠離血栓! By 养生小能手 - 2018-06-14 信號1:口唇發紫,幹活氣短 因為一部分血液粘度的人,會伴有紅細胞增多的情況,嘴唇就會發紺(呈青紫色),而且稍微做一些體力勞動,就很容易出現喘不過氣的現象。 這類人一定要留意,是否已經出現心血管以及肺臟的病變。 信號2:早起沒精神,晚上卻精神飽滿 如果,早上醒來,你是迷迷糊糊、不清醒,沒有精神的,在吃過早飯後,大腦才逐漸開始變得清醒,而到了晚上,精神狀態是最好的,精神飽滿的話,這個時候,你要小心是否血液粘稠了! 因為,大部分血液粘稠的都,都會出現這種早上沒精神,晚上精神好的情況! 信號3:視力下降,看東西出現一陣陣模糊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老年人身上的比較多,由於血粘粘稠,血流不順暢,陽氣和營養物質都無法及時供給視神經,隨之就會可能引起視網膜以及視神經短暫性缺氧缺血的症狀,看東西出現一陣陣模糊,醫學上稱“陣發性視力模糊”。 信號4:蹲下呼吸困難、氣短 如果,蹲下幹活的時候,出現呼吸困難、氣短的情況,那麼這個時候,也要小心血液粘稠了! 因為,蹲下幹活的時候,會導致回到心臟的血液驟減,如果血液過於粘稠,血液循環供血不足,氧氣與二氧化碳不能及時完成交換,使肺腦等重要臟器缺血,從而導致呼吸困難、憋氣、氣短等機體缺氧呼吸困難的現象。 所以,這個時候,要小心血液粘稠! 信號5:容易胸悶、心悸 如果,出現氣短、胸悶、心悸的情況,除了要警惕心臟病變以外,還要考慮血液是否已經粘稠! 因為,血液粘稠,會影響心臟的血液供給,容易導致血管堵塞、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等問題,影響心血管的健康,使人容易出現氣短胸悶,心悸,呼吸不暢等情況。 改善血粘稠,預防血栓,謹記:4少吃 1、少吃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普遍膽固醇含量高,不適合血稠的人食用。 如果,體內膽固醇長期超標,就會慢慢地沉積在血管內壁上,使血管向內增厚,慢慢失去彈性,增加破裂現象。 血稠的人血液流動更緩,這時候再吃高膽固醇的食物,無疑是給膽固醇增加友軍,對膽固醇的附著更有利。 内容未完结,点击第2页继续浏览 第1页第2页 加入好友,隨時分享有用經驗! 2 6 16,2018 - 养生小达人 一定要看!百香果百利但有一害,很多人卻不知道! 2 6 14,2018 - 养生小能手 血液粘稠的5個信號,4少吃、5多吃,讓你遠離血栓! 2 6 16,2018 - 养生小达人 腿上出現這種信號,說明血脂已經很高了,別知道太晚! 2 6 16,2018 - 养生小达人 神奇啊!它是老年斑的剋星,不論男女,經常吃一點,老年斑悄悄不見! 2 6 15,2018 - wuzhengdan 切一片大蒜放在鼻孔裡,堅持10分鐘,身體大變樣,你會感謝我的 2 6 17,2018 - wuzhengdan 經常吃黑芝麻,會給身體帶來5大好處,但這2種人不能吃 2 6 15,2018 - 养生小达人 專家坦白:每天吃這4種水果,肝臟不老,養肝護肝更健康! 2 6 16,2018 - 养生小达人 10塊錢一把公開抗病秘方:祛濕排毒, 每天2杯, 排泄消脂! 2 6 17,2018 - wuzhengdan 手臂這樣敲一敲,15天后,皺紋少腸道通,清熱、瀉火還排毒 2 6 19,2018 - 养生小达人 生薑放在小蘇打裡,解決了家家戶戶最大的問題!看完趕緊試試吧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補腦抗老化食物 觀看次數:11,266次•2020年10月16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yoOsZWlvE 今天,讓我們談談對大腦最好的抗衰老食品,這樣您就可以保持大腦年輕健康。 您應該知道以下內容: *鎂-鎂有助於恢復突觸(synapses )並增加其密度。這可以改善記憶力,辨識功能,學習和睡眠。 *鐵-鐵過多會損害您的大腦。如果身體鐵含量高,請不要再吃鐵含量高的補充品和食物。 *鋅-您需要大量的鋅來幫助預防澱粉蛋白斑塊。澱粉樣斑塊是引起癡呆的原因。 *手機-手機發出電磁波對大腦不好,不要手機靠近耳朵,不然就是用擴音,也不要使用藍牙耳機。 *菸鹼酸(B3,50毫克/天)也可以幫助抵抗電磁輻射。 *避免植物油-玉米油,低芥酸菜子油,棉籽油,豆油會促進大腦中的氧化。遠離這些。請改用橄欖油。 *B1缺乏症-如果您缺乏維生素B1,則可能導致稱為WKS綜合疾病。症狀包括記憶力問題,冷漠,視力問題和步態問題。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漿會消耗維生素B1。 *硒含量低-硒含量低會導致高汞含量,會氧化大腦。 以下是您應該做的5件事: 1.吃貝類,補充DHA是一種omega-3脂肪酸,佔大腦的大部分。要為大腦提供大量的DHA,您需要有大量的貝類和鮭魚等其他魚類。貝類也是鋅,銅,碘和硒的重要來源。 2.多曬陽光,陽光是維生素D的最佳來源。維生素D對大腦健康至關重要,它有助於減少大腦發炎並改善睡眠。 3.深綠色葉蔬菜,含有對認知健康至關重要的營養素,例如葉酸,鎂和鉀。 4.生酮飲食加斷食、酮是大腦首選的能量來源。如果身體有酮,會先使用酮。生酮飲食和間歇性斷食,會使您的身體處於酮症狀態,並為大腦提供能量。MCT油是增加酮的一種好方法。 5.運動:缺氧是指大腦某些部位的氧氣不足的情況。這可能來自許多方面,包括頭部外傷,中風和睡眠呼吸暫停。每天進行有氧運動(例如散步,騎自行車或慢跑)來增加大腦的氧氣。高壓氧療法也可能有一些不可思議的好處。 柏格醫生簡介: 柏格醫生現年55歲,是脊椎醫生,專門研究健康生酮和間歇性斷食。 他是暢銷書《健康生酮飲食》的作者,也是Dr. Berg’s Nutritionals營養品總監。 他不再執業,而是專注於社交媒體教育健康知識。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美國研究人員22日發布報告指出,與從未感染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人相比,染疫者一年後出現各種腦損傷的風險更高。 路透社報導,這項耗費一年的研究發表於「自然醫學雜誌」(Nature Medicine),採用數百萬名美國退伍軍人未揭露身分的醫療記錄,評估罹患44種不同疾病的大腦健康情況。 研究發現,與從未感染過COVID的退伍軍人相比,處境類似但曾確診的退伍軍人發生腦部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機率高出7%。 研究團隊表示,由此推估,大約660萬美國人的大腦損傷與曾經染疫有關。 報告資深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奧埃利(Ziyad Al-Aly)在聲明中表示:「這結果顯示COVID-19具有破壞性的長期影響。」 奧埃利的研究團隊分析15萬4000份退伍軍人病例,這些人在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月15日期間曾經染疫,並對比同期間不曾染疫的560萬份病歷,以及在美國疫情爆發前的580萬份病歷。 他指出,先前研究的對象較狹窄,大多針對住院病患,但他的研究分析了住院與沒有住院的病患。 記憶障礙是最常見的症狀,也通常被稱為「腦霧」。與對照組相比,感染過COVID-19的人出現記憶問題的風險要高出77%。 曾染疫者的人發生缺血性中風的風險,也比從未染疫者高出50%。缺血性中風是由血栓引起。此外,曾染疫者癲癇發作的可能性高出80%;出現焦慮或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的可能性高出43%;罹患頭痛的可能性高35%;出現顫抖症等運動障礙的可能性高出42%。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