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2020/03/19 第540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醫藥新知
大陸醫學研究:O型血 相對不易感染新冠肺炎
一直打嗝、放屁…日常6習慣都會讓你胃脹氣!
健康焦點
每日跑步持續30年會如何?名醫劉偉民:65歲體力還在走上坡
保健優概念
世衛:類新冠肺炎患者 不要自行服用消炎藥
世界口腔健康日 愛牙四字訣拒絕蛀牙

醫藥新知
大陸醫學研究:O型血 相對不易感染新冠肺炎
記者蔡敏姿/即時報導聯合報

大陸醫學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感染機率與血型有關,O型血相對不易感染。

現有回應

  • Asdfgh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這個假設將需要直接研究來證明。ABO血型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可能還存在其他機制,需要進一步研究加以闡明。此研究為論文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 Blood Group and the COVID-19 Susceptibility。該論文於當地時間3月

    出處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4423421
    5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印度研究:素食者和O型血人染新冠肺炎機率較低 中央社新德里18日專電 2021-01-18 10:44 印度科學及工業研究委員會今天公布一份最新調查研究報告發現,素食者和O型血的人血清抗體陽性率較低,代表他們比較不容易感染新冠肺炎。 綜合新德里電視台(NDTV)和印度新聞信託社(PTI)報導,印度科學及工業研究委員會(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CSIR)基因與綜合生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Genomics and Integrative Biology,IGIB)近期在自願前提下,對CSIR旗下在全印度近40個研究機構的1萬427名工作人員與家人抽血,調查受測者體內否存在SARS-CoV-2抗體。 在抽血檢測後,1萬427名受測者中,有1058人(占10.14%)具有SARS-CoV-2抗體,這代表這些人曾感染過新冠肺炎。 這項調查還讓受測者填寫血型、職業、吸菸和是否酗酒、飲食偏好、病史及使用交通方式等資料,研究團隊把這些資料用於評估可能的危險因素。 調查發現,素食者和使用私人交通工具、低暴露職業者的血清抗體陽性率比較低,代表這些人比較不容易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 調查還發現,血型是O型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較小,其次是A型血的人;血型是B和AB型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較高。 這份調查研究論文共同撰稿人之一的基因與綜合生物研究所資深科學家森古塔(Shantanu Sengupta)說,這是首次在印度進行這樣的研究。
    28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這血型最易感染新冠肺炎、O型機率較低?最新研究統計出爐 https://www.edh.tw/article/23915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攝取足夠維他命D可減低感染新冠肺炎風險,就算感染死亡風險也較低,霍立克博士發表另篇研究則確切指出攝取充足維他命D能使感染新冠肺炎風險降低54%,另每天攝取維他命D的病人也較不易出現併發症。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研究:這種血型較不容易感染新冠肺炎 | 三立新聞網 | LINE TODAY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MVMM8a?utm_source=linesha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臺大教授警告:武漢肺炎3種人死亡風險高! 李智2020.3.13 17:49武漢肺炎高危人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 【希望之聲2020年3月13日】(編輯:李智)全球各國武漢肺炎(COVID-19)感染人數不斷攀升,死亡病例也逐漸增加。對此,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臺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教授黃國晉提醒,所有年齡層都可能感染新冠肺炎,但心血管疾病患者、肺功能不好的人、還有慢性病患者要特別小心,這羣人抵抗力差,容易引發重症致死。 據健康2.0報道:先前大陸就有做一項新冠肺炎的大規模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可能死於新冠肺炎併發症,其次是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壓患者。對此,黃國晉指出,雖然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的病毒,但其實一般的肺炎病毒對慢性病患來說,一樣有很大的傷害。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表. 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對新冠肺炎有雙重 防護的效果 植物性飲食模式的益處 新冠肺炎的感染 哈佛醫學院和英 1. 健康植物性飲食積分最高的 國國王學院 新冠肺炎 一組新冠肺炎感染的風險 顯著地減少9~20%↓ 592,571位英美參 與者的前瞻群體 2. 住在高度貧困地區人們,不 研究 健康的飲食染疫的風險更 增加1.8倍↑ 2021/9 印度科學工業研 1. 素食者比葷食者染疫的風險 Insights from a Pan India Sero 究所 59.8% Epidemiological survey (Phenome-India Cohort) for SARS-CoV2. 10,427人大型血清 2. 這回朔性研究顯示了飲食習 eLife Sciences 2021;10:e66537 抗體的研究 doi:10.7554/eLife.66537 2021/4 二、新冠肺炎轉重症 哈佛醫學院和英 國國王學院 592,571位英美參 與者的前瞻群體 研究 2021/9 約翰霍普金斯大 學等歐美團隊 2,884位照顧新冠 肺炎患者的醫護 人員之個案與對 照組研究 2021/6 台北慈濟醫院 2022/4 509位染疫住院患 者 美國衛生研究院 國家過敏和傳染 病研究所病毒學 實驗室 倉鼠實驗 2021/6/17 德國弗萊堡大學 2021/10/9 108名新冠肺炎患 者、22名痊癒 者、46名對照者 的糞便和唾液樣 本。 慣和感染新冠肺炎之間有 顯著的關聯性 19: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健康植物性飲食積分最高的一 Diet quality and risk and severity of COVID 組染疫後變成重症的風險明顯 Gut 2021;70:2096-2104. doi:10.1136/gujnl 降低41%↓ 2021-325353 1. 素食的染疫者轉為中度和重 Plant-based diets, pescatarian diets and COVID-19 severity: a population-based case 症的風險明顯降低了73%↓ control study in six countries. BMJ Nu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 2021;4:e000272. doi:10.1136/bmjnph 2021-000272 採取高蛋白或低碳水化合物 2. 飲食的染疫者,轉為中度 和重症的機率則是以植物 為主飲食者的3.86倍↑ 原文出處 Diet quality and risk and severity of COVID 19: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Gut 2021;70:2096-2104. doi:10.1136/gutjnl 2021-325353 relation to vegetarian and non-vegetarian diets: 1. 茹素長者(≥65歲)染疫的 COVID-19 illness severity in the elderly in 症狀嚴重度顯著比葷食長 者少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Front Nutr., 2022/4/29 doi.org/10.3389/fnut.2022.837458 2. 葷食長者染疫發生極度嚴重 的風險是素食長者的5.4倍↑ Western diet increases COVID-19 disease 高動物脂肪和高糖的西方飲食 餵給幼倉鼠10~12週,然後感 染新冠肺炎,結果發現明顯增 加細胞激素IL-6 & IL-10導致病 情加重:體重減輕、肺部病變 增加(滲出液、血管炎、出 血、纖維蛋白和水腫)、病毒 清除延遲、病毒脫落時間延長 以及肺功能恢復延遲 3.穩定的腸道細菌組成有助於 新冠肺炎良好的病程進展 severity in the Syrian hamster.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 6.17.448814v1 Associated with the Onset of Complications 1.腸道和口腔微生物群的改變Gut Bacterial Dysbiosis and Instability is 取決於新冠肺炎併發症的多少 和類型,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 and Mortality in COVID-19. https://doi.org/10.1101/2021.10.08.463613 2.個別併發症的發生與低危險 細菌(例如普氏冀桿菌)和高 危險細菌(例如擬桿菌屬)相 關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中國8所科研機構聯合完成的最新新冠病毒研究。 有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和華東師範等高校,也有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以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疫情一線機構。 武漢市3694名正常人的ABO組 分別顯示A、B、AB和O,其分佈對應分別為32.16%,24.90%,9.10%和33.84%,而來自武漢金銀潭醫院的1775名COVID-19患者中的A,B,AB和O血型,相對應分佈分別為37.75%,26.42%,10.03%和25.80%。 所以初步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與正常人相比,COVID-19患者中A和O型血的比例分別明顯升高和降低(均P <0.001)。 武漢和深圳另外兩家醫院的398名患者也觀察到了相似的ABO分佈模式。 更直白而言,與非A血型相比,具有A型血型的人獲得COVID-19的風險顯著較高,而具有O型血的人則具有較低的感染風險。 A型血患者比例高,O型血較低 這一結論如何出爐?我們先來看下實驗數據。 數據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來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1775名SARS-CoV-2感染患者的ABO型血液樣本,其中包括206例死亡病例。 來自湖北省武漢大學人民醫院113名COVID-19患者的的ABO型血液樣本。 來自廣東省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285名COVID-19患者的的ABO型血液樣本。 為了做對比,研究人員還收集了來自武漢3694名和深圳23386名正常人的血型分佈數據。 統計分析採用的方法是單因數變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和雙尾(2-tailed)卡方檢驗。 作者還採用隨機效應模型(REM),對不同醫院的數據進行Meta分析,信賴區間為95%,並且計算了OR值。
    1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科學家已確定新冠病毒導致的高死亡率與缺乏維生素D的關係 2020年05月03日縮短網址 伊麗莎白女王醫院(Queen Elizabeth Hospital)基金會和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科學家確定了在某些國家新冠病毒死亡率高和維生素D攝入水平低的關係,發現身體中缺乏這種維生素的人最容易感染COVID-19病毒。 研究:西班牙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感染的5種皮膚表現 科學家的初步研究已被發表在「研究廣場」公司(Research Square)的網站上,他們將20多個歐洲國家公民的維生素D攝入水平與新冠病毒導致的死亡率數據進行了對比。 在研究報告中指稱,「我們發現,維生素D攝入水平與COVID-19病毒病例數量、尤其這種感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率之間,存在明顯關聯。 最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也是最缺乏維生素D的人群。」 研究報告指出,老年人中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低,尤其在西班牙、意大利和瑞士這些國家。 研究人員補充指稱,「這些國家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最多,而老年人是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徵冠狀病毒-2(SARS-CoV-2,亦即,新冠肺炎病毒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群體。」 科學家們強調,「我們認為,我們可以推薦人們補充維生素D,從而抵御新冠病毒感染。」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重要資訊》 可怕!美國流行病專家全副武裝坐飛機,仍感染新冠,只因忽略了這個! 新冠疫情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時間一長,外面的世界逐漸恢復色調,人們開始就放鬆,以至於忘記,病毒,一直都在。 不管疫情是否真的過去,北美大陸要重開,已是趨勢。那麼問題來了,人們現在的防疫措施,真的夠嗎?美國病毒學家約瑟夫·費爾(Joseph Fair),就用親身經歷警示人們:新冠病毒面前,一刻都不能掉以輕心! 據美國NBC News 5月14日報道,42歲的病毒學家約瑟夫·費爾於近日確診新冠病毒,並已入院治療。費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是在飛機上接觸到病毒的。 作為常年與病毒為伍的病毒專家,費爾已經十分注重防疫措施,上飛機前,費爾就全副武裝~》全程戴著N95口罩、手套,一刻都沒有摘下,而且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用洗手,保持雙手清潔。 下飛機後,費爾哪兒也沒敢停留,直接回了家。沒想到3天後,費爾開始出現新冠疑似症狀,且急速惡化。到醫院一查,自己竟然確診新冠! 左思右想,費爾猜測自己是因為沒有戴護目鏡,病毒從眼睛進入身體,進而感染新冠肺炎的。 「正如我一直告訴人們,我們在飛機上必須最好防護措施:戴好口罩,防止病毒從鼻子和嘴巴進入身體。病毒可通過呼吸道和眼睛進行傳播,但平時我們都比較重視呼吸道防護,對眼睛的傳播關注不夠。但是你知道嗎,病毒接觸到你的眼睛,一樣會感染新冠肺炎。我就是這麼被感染的⋯」他在接受美國節目Today Show時表示。 剛剛出現症狀時,費爾也沒有在意,直到身體情況惡化,才叫了救護車。沒想到一到醫院,醫生直接將他診斷為危急病人。所幸13日晚,費爾情況好轉,目前還在醫院接受治療。 根據最新發表的病例報告顯示,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眼睛內留存長達數周。意大利國家傳染病研究所透露,一名65歲新冠患者在首次出現症狀後,接受病毒檢測確診新冠肺炎。經結膜檢驗,醫生發現新冠病毒在她眼睛里持續呆了21天! 早在3月17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就表示,新冠病毒可通過結膜途徑傳播,且病毒會在感染1天後,從結膜轉移到呼吸道和其他組織。 到目前為止,新冠肺炎的症狀多為咳嗽、發燒、胸悶、呼吸不順等等,傳播路徑主要為呼吸道飛沫。這也是為什麼各國專家如此強調,人們須在外出時佩戴好口罩或其他遮蔽物,覆蓋嘴巴和鼻子。 但隨著「無症狀感染者」的增多,新冠患者的症狀也越來越多。此前,爆發新冠疫情的美國華盛頓基爾克蘭生命護理中心一名護士就透露,她觀察到幾乎每一位新冠病人都有紅眼症狀。 通常而言,紅眼症可由許多細菌和病毒引起,且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狀。雖然全球各地接連出現新冠患者也有紅眼症狀的現象,但比例相對較低,未能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人類在拼命研制疫苗,卻始終趕不上病毒發展的速度。如今,「無症狀感染者」越來越多,面對看不見的病毒,我們只能打起12分精神,一刻都不能放鬆。嘴巴、鼻子、眼睛,反是病毒能夠趁機而入的地方,都必須做好防疫措施,勿讓一時的輕心,斷送了寶貴的生命。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新冠变种不必怕!我们可使用防疫茶预防! 【防疫茶】 配方為黃耆三錢、桂枝二錢、桑葉三錢、薄荷三錢、魚腥草三錢、生薑三錢、紅棗五枚(揑破)、甘草二錢。其功效為,益氣護衛、固表防疫。製作方法是,藥材置鍋中加入2000到3000mL的水,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熬煮約15分鐘即可熄火,濾出藥汁,當茶飲用。 新冠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各國陸續傳出有確診案例,台湾多位醫師也說有「山雨欲來」的感覺。三總中醫部主任黃怡嘉表示,觀察台灣經歷不同變異株,即使國外大流行,可能礙於人種、基因,感染力以及傳播力都會受到影響,台湾目前尚未有相關案例,面對Omicron,仍建議先提升自身免疫力,防範於未然。 新南非變異株B.1.1.529,已被正式命名為Omicron,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高關注變異株,台湾的防疫策略也可能因此受其影響。台北醫學大學與衛福部聯合舉辦「2021年中藥本草文化節」,邀請民眾認識「民間英雄」清冠一號,介紹清冠一號對抗新冠肺炎的效果。 從武漢株、Alpha、Delta再到近二日引發全球關注的Omicron。黃怡嘉表示,國際大流行的變異株,在不同的人種或不同的基因之下,不一定會產生相同的感染力。舉例來說,今年年中,國外曾發表一項嚴重,不同血型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不同,其中以A型感染的機率相對高,研究顯示,可能是A型人帶有不一樣的基因,導致相對容易被感染。 黃怡嘉表示,面對變異株國人不用過度恐慌,做好基本的防護措施,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正值秋冬之際,是病毒活性較強,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仍是必要的一件事。 黃怡嘉表示,很多人會誤將清冠一號當作「預防」罹患新冠肺炎的保養品,他強調,清冠一號濃度高,且是處方用藥,隨意亂用,對於腸胃道或是身體仍會有傷害。想要提升免疫力,可以使用「防疫茶」提升免疫力。不過,有自體免疫疾病者,如紅斑性狼瘡等,則不建議使用,過強的免疫力反而會引起免疫風暴。 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的「防疫茶」,配方為黃耆三錢、桂枝二錢、桑葉三錢、薄荷三錢、魚腥草三錢、生薑三錢、紅棗五枚(揑破)、甘草二錢。其功效為,益氣護衛、固表防疫。製作方法是,藥材置鍋中加入2000到3000mL的水,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熬煮約15分鐘即可熄火,濾出藥汁,當茶飲用。 黃怡嘉表示,中藥對抗新冠病毒的成效佳,如果以治療用的清冠一號來看,當初對抗武漢株的研究結果,平均7到9天,可以讓感染武漢株的確診患者,三採陰。今年5月中旬的疫情,目標是不讓患者進入重症,以三總的案例而言,近7成,有使用清冠一號的患者,可減低重症的機率。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