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個月前
(七年多前的舊文,談《絕望者之歌》怎麼來的)
■政府拯救數據,你卻得自己拯救你的靈魂
2005年暑假我參加了美國研究所參訪北京大學的行程,有一天我們一群人去圓明園訪問,20歲上下的美國孩子根本不懂什麼國仇家恨,上上下下地在傾圮的石刻建築上奔跑嬉鬧。陪同的北大學生卻也沒憤怒,只是默默地埋怨說這好歹也是歷史古蹟。
不過,那次圓明園之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其實與中國無關。沿著湖邊溜達的時候,美國學生走向另一群白膚色的高加索人聊天。我在旁邊聽著不是很懂他們的對話,又因為他們的髮色較深、頭型較圓,而且神色完全沒有一般美國年輕人那樣的飛揚天真(你要說傻氣也可以...),甚至略顯得跼促不安。我就以為他們是東歐或南歐人,操著外國口音在講英文。後來我問我同伴那群人哪裡來的,我朋友說因為他們是XXXXX的人。究竟是哪裡我已經忘記了,好像是美國南方的某一個州。我只記得:喔,原來美國人還有長這樣的!?
後來在美國待久了,逐漸發現,就跟世界上任何一地一樣,美國人真的形形色色都有。符合大眾傳媒上的典型美國人當然不少,但害羞、溫良、謙讓的也很多。在南猶他方圓百里都只有荒岩與森林的小鎮裡,住著連城市裡的美國人都覺得很陌生、神秘的族群。
事實上,我從沒機會認識大城市以外的美國人。
***
所以去年八月看到J.D. Vance寫的Hillbilly Elegy時,翻了前兩章就決定簽下來了。一來是他寫的家族故事真的既荒唐又感人,二來是他的故事真的很「不美國」。不只是故事主角是一群非主流的族群:他們不是盎格魯-薩克遜人,而是蘇格蘭-愛爾蘭裔的hillbilly,居住在阿帕拉契山脈靠伐木、採礦為生,趁著二戰後的經濟榮景到都市裡找到一份好工作,卻在全球化浪潮席捲美國之後,被困在沒落的「鐵鏽帶」無法逃脫。房子已經買了,但貸款還沒付清呢。
此外,他們的價值觀念也距離流行文化中定義的美國南轅北轍:在這個強調個人主義的社會裡,hillbilly極端強調對家庭的忠誠。他們篤信上帝,即使不真得常上教堂,也要謊稱如此。他們摯愛這個國家,但相信手上的槍比法律更能實現正義。作者的姥姥曾企圖用汽油燒死酗酒的姥爺。她的兄弟曾因為別人侮辱了他的母親就用電鋸砍下別人的手腳。但受害者沒有告上法院,因為他也是hillbilly,他很清楚羞辱別人的母親該有什麼下場。
Hillbilly Elegy就是講這樣的一群人,也就是J.D. Vance的家人,在進入都市、融入中產階級社會時遇到了什麼障礙?他們的家庭、信仰出了什麼問題?他們曾經如何熱愛這個國家?又如何感到被歐巴馬夫婦這樣的政治菁英背叛?最終,他們如何失去了對自身最後的一點點信心?
我原本以為它是一個小品:很深刻、真誠,但只是講述某一部分的人的故事,一群我以為不能代表美國主流、但很有趣、值得台灣讀者認識的一群人。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用google搜尋hillbilly這個詞根本查不到什麼解釋。圖片也是很醜、很不堪入目的那種。
版權的預付金也很便宜。我很輕鬆就簽下來了。沒有人要競爭。
***
但後來美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川普當選了。
大家發現原來有一大批頑固、排外、完全缺乏啟蒙與進步意識的白人支持川普。而hillbilly就是這樣的人。Hillbilly Elegy說的就是這群人的故事。《紐約時報》於是把它選為「理解川普的六本書之一」。《經濟學人》更乾脆,直接說「今年關於美國最重要的一本書」。
作者開始上電視節目,接受美麗女主播Megyn Kelly的專訪,甚至關於他要參選的流言也傳開了.....
書紅了我當然很高興,但卻也開始頭痛了。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它要給誰看?該給誰看?
它可以是一部溫馨、煽情的家族故事。
其中劇情很類似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鄉土劇:夫妻吵架、爸爸遺棄妻小、婚姻破碎、母親酗酒、吸毒,拉著孩子鬧自殺。但阿公阿嬤很疼孫子,他們覺得這個孫子是全世界最聰明最可愛的孩子,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而且願意縮衣節食、拿出所有來栽培他。疼孫子或許也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女兒的虧欠……
它可以是一罐通俗的的勵志雞湯。
就在本書出版的前一年,J.D. Vance成長的俄亥俄州中央鎮就有幾十人因為吸食海洛英而死。他的親戚沒幾個讀過大學。跟他一起長大的孩子,若還能活著接受社福照顧就算幸運的。但是,他考上了耶魯法學院,畢業後進入了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的創投Mithril Capital Management擔任董事。完全的人生勝利組。他為什麼做得到?
它可以是一本類似《我在底層的日子》那樣的調查報導。只是這次作者不再是化身易容的教授或是記者,而是出身於其中的當事人。
它可以是一本深刻的政治分析、一本美國社會啟示錄,解釋著白人的憤怒與川普的崛起,就像《紐約時報》、《經濟學人》所認定的。
它也可以是一本心理學著作。作者通往「成功」的歷程建立在一步步擺脫童年的家庭暴力陰影之上,並重建對自己的信心。在故事尾聲,他以一個夢境為結束。同樣是一場追逐,但這次他不再是逃亡者,也不用擔心被遺棄,而是他追著他的狗打鬧。
它也是一部探討教育問題的作品。作者念茲在茲的始終是為什麼像他一樣的孩子大多數都無法安穩長大、遑論進大學、出人頭地?他也引用了一位高中老師的話,來表達他對當下美國決策者在討論教育問題時的懷疑:「他們要我們成為孩子的牧羊人,卻從不談這些孩子是被狼群養大的問題。」
一本單純的回憶錄,講的不外乎是一個平凡的美國孩子的家庭、求學經驗。但你可以解讀出好多好多。
***
定位的問題影響著書名的產生。最初在Okapi上介紹這本書的專業書評家胡培菱直譯為《鄉巴佬的輓歌》。其實我很愛「鄉巴佬」這個有貶意的詞的刺眼與矛盾,但其他同事擔心一般社會觀感不太好。我又自己創了一個「窮比利」一詞,但一樣不討人喜歡。
最後決定在兩個選項中挑一個:《美國哀歌》或《絕望者之歌》。
《美國哀歌》取其能由小見大、一葉知秋地反應當代美國社會的困境。
而「絕望」是作者用來解釋底層白人的關鍵詞,也是十幾年來他與之奮鬥不休的最大敵人。
與同事反覆討論之後,我決定這本書雖然能解釋美國,但他討論的是不限於美國的階級、家庭、心理問題,因此捨美國而就《絕望者之歌》。書中的故事完全可以發生在台灣,或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
J. D. Vacne在第十章裡說:「我並不是說每個人的能力都一樣,或許有些人天生就比較能幹。但是你有可能低估了自己,把缺乏努力誤以為能力不足,而突破這層迷思能為你帶來強大的力量。因此每當有人問我白人勞工階級最該改變的是什麼,我的答案都是『那種不管做了什麼決定都沒差的心態。』」
我知道這個書名不完美,也歡迎各位的批評指教。但我希望大家能看到作者苦心孤詣想要傳達的訊息:最終能拯救他的,一是家人的親情的支持,二是樂觀奮鬥、積極進取的精神。
***
最後要感謝一同參與本書製作的伙伴。
本書的日文版、荷蘭文版、簡體中文版都直接套用英文版封面,雖然忠實,但少了「地氣」。設計師許晉維的選圖、用字都更能向台灣讀者傳達這本書的精神。
插畫家鍾語桐為本書提供了視覺效果遠勝於日文版的兩張地圖。
心理學家沈政男、「做工的人」林立青、「為台灣而教」共同創辦人劉安婷分別從心理學、階級、教育的角度來談這本書。
沈醫師的「下港人」一詞似乎遠比鄉巴佬更hillbilly,我只能怨嘆相見恨晚。
林立青巧妙地在台灣人的本省╱外省、原住民╱新住民之爭當中看到了白人憤怒的影子。立青對書中提到的基督教「弄蛇」一事知之甚詳,也可惜來不及加入編註之中。
劉安婷更與本書有一段意想不到的緣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她在推薦序中的真誠自述。
葉佳怡不僅以忠實、流暢的中文翻譯了這本相當具有地方特色的英文書,她的譯後記之感人更不於本書。一句描寫作者的「對許多人而言,溫柔是一種恩賜的天份,卻是他一生的練習。」讓我不禁落淚。
本文標題「政府拯救數據,你卻得自己拯救自己的靈魂」是佳怡為本書下的總結。相信作者會同意。
至於這究竟是一本怎麼樣的書,我不宜、也無法給出簡單答案。就留給有興趣的人了。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為啥西方突然不研究種族話題了,因為中國崛起了。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系教授菲利普.拉什頓(Philippe.J.Rushton),他通過十多年對人種之間差別的研究,寫了一本書,名字叫做《種族、進化與行為:生活史觀》,竟然在西方引起了軒然大波,遭到了白人保守派和白人自由派的一致討伐,那他究竟寫了一些東西,什麼讓大家這麼生氣呢? 因為他通過研究發現,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種,並不是白人,而是東亞人,也就是中國人和日本人,這相當於直接捅了馬蜂窩了。 如果是一般人寫的,可能也沒什麼人注意,但問題是,菲利浦.拉什頓可不是一般人,他早在80年代就已經是終身教授,而且因為學術上的突出成就,被選為美國和加拿大心理學會的高級會員,這樣的人得出來的結論,那大家就不得不認真對待了。 那麼他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呢? 拉什頓教授對發表在西方主要期刊上的750篇論文做了統計以後,他發現了幾個有趣的規律: 1,東亞人的腦容量是最大的,神經元也是最多的,這本書里提供了一個數據如下: 黑人的腦容量平均是1267毫升,平均有13,185(百萬個)神經元。 白人的腦容量平均是1347毫升,平均有13,665(百萬個)神經元。 東亞人的腦容量平均是1364毫升,平均有13,767(百萬個)神經元。 這個數據說明,東亞人的硬件條件是最好的,也就是他們很可能是最聰明的。 接下來拉什頓教授又通過研究,發現確實是這麼一回事,如果把白人的平均智力定為100的話,那麼黑人的平均智力是85,東亞人的平均智力是106。 2,東亞人是進化最完善的,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的生殖器最小,荷爾蒙水平最低,下面是這本書里給出的數據: 荷爾蒙:黑人(高)、白人(中等)、東亞(低) 性器官:黑人(大)、白人(中)、東亞(小) 性交頻率:黑人(高)、白人(中等)、東亞(低) 性放任度:黑人(高)、白人(中等)、東亞(低) 性病:黑人(高)、白人(中等)、東亞(低) 那麼為什麼荷爾蒙水平低,生殖器小的人種就是更先進的呢? 我們先來說前者,荷爾蒙水平較低的人種,通常會表現出以下幾種特性,那就是侵略性低,謹慎性高,不容易衝動,也不太以自我為中心,不喜歡拋頭露面,這會帶來什麼好處呢?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種人多的社會,通常協作水平更高,而這恰恰是一個種族,文明水平高低的一個關鍵因素。 所以東亞人更守法,更合群,更吃苦耐勞,對生活更有計劃,也就更容易實現財富的積累。 因此東亞人雖然去美國和加拿大最晚,但他們卻是最富裕的少數民族。 而反觀早在幾百年前就來到美洲的黑人,因為荷爾蒙水平太高,自控力太差,侵略性強,現在依然很難融入社會。 按照這本書提供的數據,黑人只佔美國總數的12%,但卻在美國監獄人口中佔50%,國際年鑒警察出版物中顯示,在全世界暴力犯罪中,每十萬人里,會有149個黑人罪犯,42個白人罪犯,35個東亞人罪犯。 所以荷爾蒙水平越高的人種,自然也就越原始。 那麼「丁丁」小又怎麼變成了一種優勢呢?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東亞人生殖器的周長通常是4.9釐米,白人是5.2釐米,黑人是5.3釐米,所以在中國賣的避孕套尺寸,恰好也是按照周長4.9釐米設計的。 因此東亞男人,為什麼很少有白人或者黑人的女性配偶?因為尺寸實在是不匹配,雙方都耍不高興。 東亞人的睪丸平均重量是9克,白人的睪丸平均重量是21克,這本書沒有得到黑人的睪丸的平均重量,但喜歡看動作片的同志都知道,他們肯定是最重的。 所以東亞人只能是點射,白人是泉湧,黑人就直接瀑布了,那麼這會帶來什麼結果呢? 黑人的生育能力最強,白人的其次,東亞人的最弱。 按照拉什頓教授的統計,每一千個孕婦,黑人能生16對雙胞胎,白人能生8對,東亞人只能生4對。 不僅僅生育能力雙方相差較大,而且黑人的小孩發育更快,平均11個月就會走路,白人則是12個月,東亞人卻需要13個月。 那這能說明什麼呢? 按照拉什頓教授的研究,生得越快,生得越多,生了以後越容易帶的人種,對後代就越不負責任。 所以為什麼黑人有那麼多單親媽媽?白人就要少很多,而東亞人幾乎都是雙親撫養的? 就是因為生殖能力的不同,哺育後代的成本不同,這導致了幾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1,東亞人由於生孩子養孩子的成本最高,所以東亞女人對配偶的選擇異常謹慎,這給東亞男人的壓力很大,讓他們必須非常的努力,才有可能獲得的機會,所以他們的家庭相對穩定。 2,東亞人的小孩由於發育相對較慢,所以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就會更長,因此就會投入更大的精力,用在孩子的教育之上,這反過來也促進了他們的智力發展水平。 所以尺寸不突出這個缺點,竟然變成了人種上的一個重大優勢,這讓東亞人變成了最聰明,社會適應能力最強,最吃苦耐勞,同時也是最長壽的種族。 按照這本書提供的數據,東亞人的平均壽命比歐洲人長兩歲,比黑人長四歲,今天發達國家和地區中,最長壽的分別是香港和日本,而處於發展中國家水平的中國,人均壽命卻和醫療水平最發達的美國不相上下,本質上就是由於人種的優勢。 所以拉什頓教授的理論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在人類的歷史上,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文明圈,長期領先於世界,而即便是工業革命之後,一度落後的東亞社會,也能夠在短短的100多年之後,再次實現復興,和人種的優勢有很大的關係。 今天除了西方的少數發達國家以外,能夠躋身文明發展最前端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全都來自於東亞,比如日本,韓國還有中國的台灣和香港,還有以中國人後代為主的新加坡。 而作為東亞人代表的中國,在僅僅用了四十年的發展之後,就已經變成了世界工廠,經濟總量佔世界第二,很快就會成為世界第一。 因此世界的發展中心,在短暫的西移了幾百年之後,又再次回歸東亞,這本質上也是由於人種的優勢所帶來的,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所以你可以想象,當菲利浦.拉什頓教授把他的研究成果發表以後,直接就把西方主流社會的肺都給氣炸了,立刻對他進行了圍剿。 美國的《對社會心理學問題的研究》雜誌,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專門出了一期專刊,對他進行批判,但爭論的結果,卻讓人不得不越來越相信,菲利浦.拉什頓教授的研究是正確的。 因為他的研究成果,是根據美國最頂尖的學術雜誌,《美國人類學家》,《行為基因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人類生理》,《遺傳雜誌》等等頂級的學術期刊上,750篇論文的匯總結果,要否定他,就必須要否定整個人類學的研究成果,這是誰也辦不到的。 既然學術上搞不定他,於是大家就開始出陰招,西方的保守派組織和自由派組織,紛紛給安大略省的警察局寫信,揭發他的各種「犯罪」問題,想從其他方面把他搞臭。 可是拉什頓教授就是一個書呆子,一天到晚的生活就是兩點一線,規規矩矩地教學和搞研究,實在是抓不到他什麼把柄,於是政界的人士開始向西安大略大學校董施加壓力,要求將他開除。 西安大略大學為此召開了多次的聽證會,但無論是在學術上還是在生活上,實在也揪不出,他有什麼問題,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資料來源:《國外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孫可一先生的文章,東方人心理和生理特徵及種族比較:評《種族、進化與行為:生活史觀》一書。) 如果人類學的研究證明,東亞人種是人類最優秀的人種的話,那這對西方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衝擊,而如果越科學地去研究,就越能證明這是一個真理的話,那這一類的研究實在是太危險了。 所以從此以後,這類研究在西方就變成了一個禁忌的話題,成了政治不正確的代表,很難得到撥款,這才是今天西方學界,不支持這類研究的真正原因。 好了,文章就寫到這裡,既然科學研究已經證明瞭,東亞人是人類最優秀的種族,那麼作為東亞人代表的我們中國人,就沒有理由不相信,我們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的復興,重新成為全人類的領導者。 如果你是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或者是第一次聽到這個結論,那麼不妨將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科學已經證明,我們中國人就是人類最優秀的種族,所以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的去努力呢?!
    4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我們來看高中課本﹐實際的課本﹐絕對不是用公文或者是一些海報就想要打馬虎眼。 來﹐質疑課本真偽的人請記清楚﹐這邊有寫﹐高級中學教育部高省自第0565號﹐健康與護理遺坂權益冊預答文化。 我們翻到它的出版日期﹐是﹐中華民國107年3月出版﹐ 本書經過國家教育研究院﹐中華民國107年3月20號﹐教研書自第107000343號﹐函准與修訂。 看清楚了﹐這本是貨真價實的課本﹐如果質疑課本有問題的人請到大安區教科書圖書館去查詢﹐查清楚了再來嘴。 延伸閱讀是什麼意思﹐就是說這本書可以大家一起來看﹐這是高中的課本﹐現在是以後了嗎﹐作者歐陽文鋒出版社基本書坊。 就是這一本﹐現在是以後了嗎﹐我們翻到它的第80頁﹐它是在描寫男生跟男生之間的情感﹐這邊有寫很入骨的文字﹐大家來看。 那一頁我們往對方身體自慰﹐徹夜不眠﹐我噴了四次﹐每一次噴了之後都有一種深沉的醉酒﹐像這樣的書籍﹐入骨的文字很適合高中學生看嗎﹐再來看154頁﹐因為它是描述男男的情感﹐而其中一個男生也就是作者歐陽文鋒﹐他已經結了婚﹐所以呢﹐半年以後我和安琪兒就是他和他的男人﹐定義住在一起﹐那怎麼辦呢﹐還有老婆啊﹐ 我們三個人決定找一間兩房一廳的房子﹐七有自己的房﹐我和安琪兒睡在一起﹐哇塞﹐這是多元成家吧﹐像這樣的書籍﹐很適合學生看嗎﹐請轉傳﹐分享﹐看看我們的政府對教育﹐對孩子﹐到底做了什麼﹐
    3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這段多聽幾遍。阿爾茨海默症,慢性頭痛,癲癇,抑鬱,焦慮,注意缺陷和多動障礙,以及很多可怕的腦部疾病,都和我們所吃的食物有關,而這裡邊最重要的一個危害我們的東西就叫做膚質。 過去我們的健康專家都會建議我們說你要少吃脂肪,對吧,然後你要可以多攝取一些碳水化合物,吃一些粗麥麵包,對吧,然後什麼粗麥的麥片等等,然後這個作者就告訴你說那些粗麥的麥片會把你的大腦殺死。 那些粗麥的麥片導致你得阿爾茨海默症,然後導致你得糖尿病,而且你之前得了糖尿病,你老了就很容易得阿爾茨海默症,這是中間有著必然的聯繫,甚至他告訴我們說阿爾茨海默症其實就是三型糖尿病,它是糖尿病的一種表現方式,而這個原因是來自於你吃了更多的含有膚質的一些食品,這些食品會嚴重的損傷到你的大腦,然後讓你得各種各樣的疾病。 作為一個愛吃麵食的陝西人,看這本書真的是絕望了,就是看完了以後他會告訴你說以後再也不要吃麵條了,這樣對你的身體健康會有很大的好處,那他建議吃什麼呢?肉,油,脂肪,比如說要吃高級的脂肪,什麼叫高級脂肪?就是深海的魚類,三文魚,深海的鱈魚,這些高級的脂肪會給你補充大量人體所需要的脂肪,還有雞蛋,膽固醇。 就是你吃的膽固醇越多,你體內分泌的膽固醇就越少,然後牛肉,這個鹿肉,什麼這些水牛肉,這都是能夠提供高級脂肪的食物,然後水果也要區分,有的水果可以多吃,有的水果就不能多吃。 你比如說他就不建議你多吃菠蘿啊,芒果啊,杏啊,這都不是好的食物,好的水果最好的是鱷鯉,這都是我們讀完這本書之後所得出的結論,這本書叫做鼓舞大腦,這本書不是一個隨意寫就的書,這是一本科學的論文,這本書的作者呢,就是戴維·伯爾馬特,他是世界上公認的叫神經退形性疾病的權威,就是他研究阿爾茨海默症, 也就是我們過去所說的老年癡呆症,他是權威專家,然後這本書在出版以後,在亞馬遜的健康類圖書排行榜上連續80週排名第一位,而且書中所用的論據,醫學的這種實驗,還有大量的案例,讓你不得不思考,我們過去的很多思維方式都是錯的。 在這本書的最後呢,有一個特別棒的貢獻,就是他直接給我們做了食譜,而且這些食譜呢,有的看起來還挺好吃的樣子,所以如果大家願意的話,你們可以買這本書,然後就根據後面的這個食譜來跟家人商量一下,然後安排一下自己家裡的這個吃飯的節奏和方法。 我為什麼突然會這麼相信這本書呢?就是我最近的減肥經驗,然後我的這個醫生告訴我的這個原理,跟這裡邊是不謀而合的,最重要的是在我身上它真的出現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只需要去調整你們的飲食結構,讓自己吃得更健康一點,就有可能會更加的長壽,更加的快樂。 你們大家都轉發轉發吧,這麼好的這個知識。
    33 人回報1 則回應5 個月前
  • 事實?謊言? 我對白人員警虐殺黑人的質疑,美國同事一番話卻讓我陷入了沉思 宏說 昨天 昨天,我的美國白人同事David和我一起參加關於出口項目的視訊會議,他遲到了30分鐘。 連線進入會議後,他解釋是因為民眾的示威遊行導致了交通的阻塞,所以來晚了。 會議結束後,我特意讓他先別下線,和他聊起了美國的騷亂事件。 我問他:現在美國安全嗎?他告訴我很安全,我笑了笑,給他發了幾張圖片: 嚴重的騷亂示威者燒毀美國國旗 他一邊看著照片,我一邊調侃的問道:這樣的美國也叫安全嗎?如果是,你告訴我什麼是不安全? David已經明白了我的意思,他尷尬的笑了笑,聳了聳肩,說到:這種事在美國很常見,只不過這次有人錄了像,加上員警做的的確有點過分,因此才發生了較大規模的黑人騷亂。 他說的非常輕鬆,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我問他:難道你們不擔心黑人拿起武器,報復白人嗎? 聽了我的話,David發出了爽朗的笑聲,他認真的對我說: James(我的英文名),黑人是絕對不敢拿槍對抗白人的,他們不傻,那樣做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黑人非常清楚。 自美國建立以來,黑人就是為白人服務的,這就是他們活著的意義所在。在美國,只要有白人被黑人殺害,這個黑人一定會被判死刑或終身監禁。但是,如果是白人殺死黑人,則白人被叛有罪的概率非常低,最嚴重就是罰款或者短刑期。 聽了他的話,我非常的氣憤,我告訴他:美國就是一個種族歧視嚴重的國家,除了白人,任何生活在美國的有色人種都是沒有人權的,都是可悲的。 Davia見我很激動,就問我為什麼生氣? 我說:我為那個慘死在美國白人員警膝蓋下的黑人感到難過和憤慨。 David聽了我的話,很認真的問我:你真的為黑人的死感到難過嗎? 我說:當然了,一個無辜的人,被白人員警虐殺,不應該被同情嗎?David聽了我的話,歎了一口氣,接著問我: 你知道在美國什麼人的地位最低嗎?“黑人”,我脫口而出。 他輕蔑的笑了笑,意味深長的告訴我:是華人。 看著我驚愕的表情,David接著說道: 在美國黑人的地位都要高於華人,而且黑人特別願意攻擊黃種人,尤其是中國留學生和華人。 這就是:白人鄙視所有人,黑人鄙視華人的美國鄙視鏈。 David問我是否知道,在此次的騷亂中,很多華人的店鋪及中國留學生都成為了攻擊的對象? 我對他的話表示嚴重的懷疑,因為此次的騷亂與華人和中國留學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啊。 他給我發了一些騷亂現場的照片: 被示威者打砸的中餐館被示威者點燃的中餐館 甚至有一名擔任外賣送貨員的中國留學生也成為了示威者的攻擊對象,頭部嚴重受傷,腦內積水,雙眼框骨折,一度生命垂危。 見我不說話,David接著說:黑人是最願意攻擊華人或者中國留學生的,他們一旦憤怒、不開心,需要發洩時,華人往往就成為他們攻擊的對象。在之前的疫情期間,很多華人及中國留學生都受到了黑人的攻擊: 因為華人佩戴口罩,一名黑人在車廂內連續擊打他頭部40多拳 一名黑人將硫酸倒入一名出來倒垃圾的華人女性頭部,導致傷勢嚴重 David告訴我:James,你為黑人的死傷心,替他們鳴不平,我真的很難理解。黑人面對白人時,顯得非常的可憐,懦弱,但當他們面對華人或者中國留學生時,就是另外的嘴臉了。 他們是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侮辱、毆打你同胞的機會的,你能理解我的意思嗎? 我一下子愣住了。 結束了與美國同事David的視訊會議,我的心裡很亂。 David說的很多都是事實,但是這就能成為美國白人虐殺黑人的理由嗎。 但一想到被迫害的同胞,我的心好亂啊!
    9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05/04 19:00 台大校門口演講稿。台大物理系主任 《只有豬可以》 大家看過一本叫動物農塲的書嗎?這本書是英國人GeorgeOrwell寫的。描述的是一群豬領導其他動物推翻了壓迫他們的農塲主人取得農塲控制權的故事,書中最有名一句革命口號是所有動物皆平等。all animals are equal.這群豬執政了後,經濟凋零,動物受到的壓迫更大。他們為了要動物堅持相信豬的領導,因此把口號改成所有動物皆平等,但有的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因為很明顯的豬就是那個比別的物種更公平的物種,所以翻成白話文就是只有豬可以。 所以在動物農莊中只有豬可以去大陸講學21天,人不可以。只有豬可以兼獨董而當校長,人不可以。只有豬可以把學校專利拿去申請變成自己的,人不可以,只有豬實習生可領250萬年薪,人不可以。我們希望這種只有豬可以的事,只會發生在動物農塲,不會發生在台灣。謝謝各位。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中美貿易戰下尷尬的華裔處境—永遠的“外國人 ============================================ 華裔教授感慨:中美貿易戰下“尷尬”的華裔處境——永遠的“外國人” 在中美打響貿易戰、美國國內的“中國威脅論”越發喧囂之際,華裔族群在美國的處境,以及他們在雙邊關係中的角色備受關注。敬請閱讀。 今天的文章是美國華人精英組織百人會的會長、加州大學黑斯廷法學院特聘教授吳華揚的演講。他為我們梳理了貿易戰陰影下華裔群體的新挑戰,並直言: 目前是美國國內社會人群被嚴重割裂,最緊張,最令人擔心的時刻。 例一). 我是吳華揚,一個華裔美國公民,美國百人會會長。我今天的演講將分享:有關華裔在美國的發展史,以及正在進行中的中美貿易戰。我想先從我自己的故事說起。 華裔在美國:永遠的“外國人” 1968年,我跟隨父母到底特律生活,那時我剛1歲。我的父親是個工程師,和我母親一樣來自台灣。他拿著獎學金到美國讀研究生,畢業後進入福特公司工作。 底特律不像舊金山、紐約這些華人較多的城市,我們家是我們居住的那個社區中唯一的亞裔麵孔。 作為一個孩子,我渴望完全融入美國人群,不希望與眾不同。 而1970年代的美國,多元文化、多元主義這類概念還沒出現,人們覺得,我們這樣的少數族裔就是應該在美國這個“大熔爐”中被同化的。 如果你與眾不同,你會麵對各種各樣的嘲諷、惡意的玩笑,還有孩子之間頗為殘酷的捉弄。你會被起外號,會被喚作“chink”、“jap”或者“gook”。 人們會問你,吃不吃狗肉?或者,你這麼小的眼睛怎麼看得見東西?在美國的所有少數族裔兒童中,華裔兒童受到的欺負是最多的。 我今天要有些羞愧地承認,我長大過程中,曾對有一雙華裔父母而感到尷尬。 所有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會對自己的父母感到尷尬,但移民子女的尷尬感更強烈,因為我們急於融入同齡人,急於擺脫父母親希望我們能夠傳承下去的少數族裔的身份,因為這些身份給我們帶來了太多不公平的、讓我們難堪的遭遇。 小時候我最不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周末去華人學校學習中文。今天當我來到中國,我終於明白我母親是正確的,那時我多該把中文學好。 但孩提時代的我們又知道些什麼呢?我們隻想待在電視前看卡通片,過得和身邊的同齡人一樣,不想要更多功課,或者做那個孝順的孩子。 一切華裔父母希望他們孩子做的,他們的孩子們無一例外地抵製。盡管我媽媽每晚會給全家人做五道菜的豐盛晚餐,每餐必有一條清蒸魚,我哥哥和我還是會嗤之以鼻,要求吃燉牛肉、披薩和熱狗。 但那時我就已經很清楚地知道,我的美國朋友的父母,不會成為我的父母的朋友。我們終究和別人不一樣。 在1970年代的底特律,與眾不同是不受歡迎的,不僅有公開的歧視,暗地裏同樣如此。 不管華人多麼勤奮、多麼努力地改善他們的英語發音,隻要他們去銀行申請貸款來買房,或者像我父親那樣打算創業時,他們就會立刻遭遇歧視。 我父母將一切歸咎於他們的口音。他們覺得,因為我和我哥哥生在美國,長在美國,就一定會被美國社會所接納。他們是如此地篤信“美國夢”。 直到1982年,一起華人遇害事件徹底驚醒了我。正是在它的刺激下,我開始寫作,開始為少數族裔的權利鼓與呼,最後成為了一名律師兼教授。 這起案件,在美國的亞裔人群中很出名,在這個人群之外知道的人很少,對大洋彼岸的中國人則幾乎完全陌生。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Vincent Chin(陳果仁)。我並不認識他或他的家庭,但他家也在底特律,離我家隻有幾英裏的距離。 他屬於比我家更早一批的華裔移民,這批移民更多在城市裏安家,多以開餐館、洗衣房來謀生。 陳果仁並不是所謂的“模範少數族裔”,也就是說,他不是我父母會拿我與之比較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他因為開車太快、愛喝酒,大學期間就輟學了。如果他是個白人,那在別人眼中會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夥子。 1982年,時年27歲的陳果仁正準備結婚,迎娶一位同樣是美籍華裔的姑娘。6月19日,一個初夏的夜晚,他招呼朋友們去參加他婚禮前的單身派對。 在那裏,他們遇見了兩位白人——一位父親和他的繼子,他們都為美國車廠工作。在一場爭吵引發的打鬥中,陳果仁被這兩位白人活活打死。 我在這裏先暫停一下,講一講這起事件發生的背景。 底特律之所以被稱作“汽車之城”,是因為它彙集了當時美國所有主要的汽車製造商,包括福特、通用、克萊斯勒,它們象征著美國的偉大。時間點也很重要。 當時美國正經曆一場經濟衰退,比2008年的危機更糟,因為那場危機不是全球性的,而是僅僅局限於美國。 當時美日關係十分緊張,原因今天聽上去很耳熟——因為貿易。 那時的日本經濟正處於蓬勃上升期——雖然現在我們知道當時的日本經濟已有相當程度的泡沫,以至於後來有“失去的20年”——但在那時,美國人非常害怕日本。 他們害怕日本公司將占領美國經濟,以至於全體美國人都終將為日本人服務。 當時日本公司在美國瘋狂收購——這點聽上去也很耳熟——收購美國企業、房地產、球隊,等等。 美國國內的仇日情緒高漲,政客們叫囂著要和日本打貿易戰,還有人說日本在對美進行“經濟上的珍珠港襲擊”。 那時底特律的汽車產業受到日本進口車的嚴重衝擊。美國車廠的工人們對日本十分仇視,而仇視的對象很快涵蓋了華裔、甚至一切亞裔,因為在他們眼中,“你們長得都一樣”。 在1970年代的美國,如果你長著一張亞洲臉,那麼底特律絕對是你最不想去的地方。 讓我們再回到那個故事。就在陳果仁的單身派對上,那兩位白人看到了他,開始衝著他叫喊一連串充滿種族歧視的髒話,如“chink”、“jap”。 陳果仁告訴他們,自己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但無濟於事。 根據目擊者的報道,其中一個白人衝他喊:“就是因為你們這些狗娘養的,我們才會丟飯碗!”在雙方打鬥中,那兩個白人從車後備箱中取出一根棒球棒,活活打碎了陳文成的頭骨。 他鮮血和腦漿迸了一地,昏迷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粵語:“不公平。” 在醫院裏搶救四天之後,陳果仁不治身亡。 他的死震動了美國的亞裔群體。然而真正讓這個人群熱血沸騰,打破沉默走上街頭,或向媒體疾書表達抗議的,是美國法庭對那兩位白人的審判結果。 盡管這兩人從一開始就承認是他們殺害了陳果仁,但他們始終堅稱那隻是一場酒吧打鬥,否認是基於種族歧視的仇恨犯罪。最終他們被判緩刑三年,每人罰款3000美元,一天監獄也沒進。 這起案件,讓很多亞裔美國人悲哀地意識到,不管自己再怎麼努力工作,再怎麼盡力融入美國社會,自己還是無法被美國人接受,是一群“永遠的外國人”。 中美貿易戰:實為症狀,而非症結 接下來,談談我對中美貿易戰的看法。 我認為現在中美關係的緊張,不僅僅是貿易上的緊張,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衝突和焦慮;導火索甚至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內政,包括幾個月後的中期選舉。 有兩個大趨勢,正在深刻影響當今中美關係。 第一個是中國堪稱奇跡的崛起速度。我最近幾年每年來中國兩次,每次都會被中國的發展速度驚訝到。 無論以什麼樣的衡量標準,在人類曆史上從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像中國一樣,在擁有這樣規模的疆土和人口的同時,發展得如此迅猛和持續,使如此多的人口擺脫了貧困。 即使在美國經濟發展最繁榮的時期,也無法與當今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媲美。 中國經濟是個奇跡,但對於美國來說,則成了一種威脅。美國長期占據世界主宰的位置,美國人習慣於把中國看作是第三世界裏仍與貧困作鬥爭的落後國家。 如今麵對這個強大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他們無所適從。 中國不僅開始展示雄厚的硬實力,在軟實力方麵,包括在非洲、在南中國海、 “一帶一路”沿線,中國的影響力都在迅速上升。這都在刺激著美國人對中國的觀感。 我這幾年在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教課,用英語向中國學生講授美國的司法製度。 我住在校園裏,親眼看見我的中國學生有多用功。他們每天都學習到深夜,周末也不間斷。 我想象不出任何一個美國人,哪怕華裔美國人,能夠像這些中國學生一樣享受學習,把學習當成理所應當的事情。 “努力工作”聽起來應該是個褒義詞,但是中國人的努力在很多美國人的眼中,被視作“不公平競爭”。 美國人擔心的是,亞洲人能吃苦,願意忍受更惡劣的環境,最終把美國人都比下去。 一個世紀前,一位名叫塞繆爾•岡帕斯(Samuel Gompers)的美國勞工領袖,在一本政治小冊子上寫下一句當時非常著名的標語:“Meat vs Rice(肉食對大米)”。 他意思是,亞洲人吃米,米比肉便宜,所以亞洲人必然會不公平地擊敗美國男子,因此不能讓中國人進入美國。這聽起來真的很荒謬,但它真實發生過。 第二個大趨勢,就是當今在美國社會內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人口結構變化。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有生之年,白人將不再是美國的主要族裔。 這種劇變在美國的某些地區已經引起了反彈。比如舊金山是美國華裔最多的城市,不僅出現過華裔市長,而且華裔正在形成這個城市裏的人口新主流。 這在白人當中激發起一種基於膚色的民族主義情緒。他們把這看作是一種侵略,認為應該禁止中國學者入境。 甚至有人宣稱,每個中國人對美國來說都是一個威脅,每位華人——不管是新移民還是已經入籍的華裔美國公民——在他們眼裏都可能是間諜。 近幾年中,FBI曾兩次對美國華人發起間諜控告。坦普爾大學物理係主任郗小星,美國國家氣象局公務員陳霞芬,曆經苦難,終於證明自己的清白。 雖然最後這兩起控告都被證實為捕風捉影,然而“所有中國人都有可能是間諜”的言論不僅駭人聽聞,更從側麵說明了美國政府對華人的偏見和敵意。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發布的貿易之戰具有更多象征性,對中國的言辭其實更多反映了美國國內政治,美國的分化與焦慮,以及中美的文化差異。 此外,中期選舉臨近,特朗普也在為獲得選民支持做準備。中美貿易戰隻是一個症狀,而不是症結,這隻是更大問題的一小部分。 正是在這樣的緊張時刻,持續的交流探討對於中美雙方都至關重要。CCG和百人會將盡全力搭建雙邊友好關係的橋梁,盡力消除誤會,防止衝突升級。 在這個時刻,有摩擦也有衝突,但在尋求解決方法的過程中,發展與機遇也將隨之到來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我若不勇敢,誰替我堅強】 我若不勇敢,誰替我堅強,談美國人的AA制 「AA制」是指活動的參與者平均分擔所需費用,通常用於飲食聚會飯局及旅遊等活動。 「AA」是「Algebraic Average」的縮寫,意指「代數平均」,是指按人頭平均分擔帳單。 通常男人會主動幫女人付帳,但在性別平等下,有些國家已採各付各的帳。 有朋友從美國回來,十多年沒見,我找飯店為他接風,相談甚洽,賓主盡興。到了結賬時,卻鬧得有些不愉快。他拿出錢,非要AA制,我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但一向隨和的他卻執意要如此。 回賓館的路上,他問我:「是不是覺得我AA制,沒有給你面子?」因為我們交情很好,沒什麼可以隱瞞,我點了點頭。 於是他說:「我講個故事給你聽。」 在威斯康新一所中學裡,有兩個孩子出去爬山,一個中國孩子,一個美國孩子。 他們選擇比較危險的山脈,因為風化,時常有岩石坍塌。很不幸,這兩個孩子在要下山的時候遇到了坍塌。兩個孩子分別被困在巨大的岩石與碎石中,美國孩子被碎石砸傷了腿,一動就疼徹心肺,他判斷,自己是骨折了。 很快就要天黑了,像巨獸般要吞噬整個世界,若是到了夜裡,寒冷和飢餓,也許會讓他們眩暈,甚至奪去他們的生命。 於是,美國孩子開始嘗試著用手支撐自己的身體,慢慢的向岩石堆上爬,他受傷的腿上血跡染紅了岩石。當他快要爬上最大的那塊岩石時,他的腿傷踫到了岩石的稜角,劇痛讓他雙手無法用力抓住岩石,他摔落下來,在岩石上像個皮球般翻滾。傷上加傷的美國孩子幾乎絕望了,躺在岩石堆,大口的喘氣。 十幾分鐘後,他因寒冷而開始感覺麻木的身體提醒他,必須要儘快出去。於是美國孩子決定再次嘗試。這一次,他成功了。他爬上岩石,但岩石距離地面還有兩三公尺的高度,孩子的腿無法讓他平穩落地,他閉上眼睛選擇全身滾落方式。 無人能想像,這個孩子是如何堅持爬回小鎮的。他向別人冷靜的講述自己遇到危險的地點、時間,還說有一個中國孩子很可能還在那裡。 經過檢查,這個美國孩子左腿骨折,在滾落岩石的時候,肋骨受到撞擊,折斷兩根,身上踫撞出來的傷口和淤青不計其數。 大人們趕緊把他送到醫院,立刻分散幾組人員去救援中國孩子。中國孩子被找到時,寒冷和恐懼已讓他奄奄一息,如果再晚一步,很可能就會失去生命。 朋友說到這裡,我忽然發現他的孩子已經羞得滿面通紅。突然,孩子羞赧的對我說:「叔叔,那個中國孩子就是我。」 「那個美國孩子為什麼比較堅強,你知道嗎?」朋友忽然問我。我搖搖頭。 朋友說:「說起來簡單得讓人無法置信,只因為美國人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出去吃飯都是『AA制』,他們每個人都會告訴孩子一個必須AA制的理由,那就是無論什麼事情,人生中沒有人替你買單,就算你的父母、摯愛,也不會。所以,美國孩子知道,要活下去必須靠自己,無論有多麼危險。而中國孩子則受到太多的幫助,遇到危險,即使不行動就會喪失生命,他也習慣性的等待別人的救助。」 沒有人替你買單,多麼簡單的一句話。『AA制』吃飯事小,卻塑造了美國人獨立堅強的特性。 聽完朋友的故事,我忽然想回去把這個故事告訴家人,告訴他們,雖然有時候,錢不是問題,幫孩子也不是問題,但是,沒有人會替他買單! 希望看完這篇故事,有更多的人能夠告訴更多的中國孩子,沒有人會替他買單這個道理。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人格、心智發展真的是有很深遠的影響,你給予孩子什麼樣的思想觀念,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我蠻喜歡這篇文章的標題「我若不勇敢,誰替我堅強」。 個人覺得,人要信奉兩句話: 第一句話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這講究的是人脈、人際關係,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唯有懂得借力使力,才能在這個社會如魚得水逍遙自在。 第二句話則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這講究的是自己的實力,畢竟這世上沒有誰能讓我們依靠一輩子,人總有遇事找不到人幫忙,只能依靠自己的時候,若平日依賴心過重,凡事都要靠他人幫忙,若事發突然無法找到人幫忙時就只能坐以待斃。 第一句話在你困難時能助你排憂解難, 第二句話能救你於生死危難, 畢竟世上真沒有人能讓我們依靠一輩子,總有只能依靠自己的時候。 share with you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政府撒幣買一顆32元 堪稱是黃金雞蛋 這個價格還不是最驚人的 一攤開農業部的進口資料 結果發現一顆澳洲進口的蛋 大腕價格再加上政府吸收的32元 一顆蛋就高達了56元 超斯公司現在就發表聲明強調說 可以找到貨源是自己有本事 但名嘴就炮轟了 這個生意可以是一本益利 到底是買雞蛋還是要買核彈呢 到底撒多少錢買蛋 攤開進口資料 赫然發現32塊的澳洲黃金蛋 根本不是最嚇人 澳洲進口蛋光是到岸價格 就已經突破24塊錢 再加上政府吸收最高32元的補助 換句話說 一顆蛋就要來到56塊錢 網友大吃一驚 大媽你政府直接給我100塊 我可以憋兩天不吃蛋 拿人民公帑解決蛋荒 其中資本額50萬的超斯 到底憑什麼進口近9000萬顆蛋 藍君翔為什麼政府合約 不敢拿出來 請問一下政府的錢花到哪裡去 為什麼 包含疫苗合約也一樣 雞蛋採購合約一樣 蔡英文的論文 一樣的要封存那麼久 超斯50萬的資本額 老闆娘還只投資1000元 就能做上億元的生意 超斯發聲明表示 股東都是家族成員沒有外援 還說能短時監詢或敲定蛋源 是貿易商個品本事 遭到誤解工程很痛心 農業部還狂誇讚 超斯特別有能力 讓各界聽不下去 買個雞蛋而已 好像很難這樣 我是買雞蛋不是買核彈 什麼能力 各位他們這個家族 真的是很有能力 1000塊的資本 什麼能力 雞蛋 他們有報關進口的能力 誰沒有報關進口的能力 你不要說雞蛋 你有錢 核彈我都幫你買回來 拿1000塊的錢做6億的生意 誰比你厲害 人家一本萬利 你這個是一本益利 你是一本益利 6億 1000塊萬6億 超斯強調自己民國63年時 約半世紀前是淡上大盤 若你真的如此厲害 為何超斯去年9月才成立 而且近期查不到進口績效 這個超斯藝人公司 他也拿不出實際的採購時機 把所有的資料交出來 你資料公布了 你錢揮到哪個戶頭 我們都可以查 這個金流誰領出來的 錢呢 錢在哪裡 這一間超斯是怎麼做的 他們為什麼不敢公布 一公布就有金流 一金流就死了 我可以追資料錢 超斯說自己有本事 政府誇超斯有能力 自己投資1000元 家族集體湊個50萬 就能做上億的生意 很多人都想學這樣的本事和能力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劉兆玄先生這篇評論寫得太好了,深入淺出,寓意宏遠! 面具與口罩 聯合報 / 劉兆玄 2021-01-19 22:55 西方人,尤其是菁英分子的西方人,通常都戴著一個面具。這個面具的用途十分奧妙,它示之於外的是民主、自由、人權,是他們所創造的普世價值和規範(Norm);隱之於內的是霸權、剝奪他族的自由人權,甚至屠殺的黑暗歷史。其實面具後面不完全是歷史,也包括仍在進行的黑暗行為,所以這個面具絕不可摘下。戴著它,行起事來便義正辭嚴;戴著它,「雙重標準」才好使。 這種國內行民主,國際行霸權的新帝國主義,在普世價值的面具下遂能內外逢源,長期占領文明話語權的制高點。 直到川普當選了美國總統,他的「川普主義」為西方摘下了這個戴了兩百多年的面具。 川普的追隨者和反對者同時感到震驚,中下層「鄉民」們有「終於可以口心如一」的快感,菁英分子則感到「不可說的秘密」遭揭的恐慌,一時之間,不分左、右,有識之士一致用盡各種方法,想要重新戴回這個面具。 川普的橫空出世絕非因為他提出了什麼偉大主張,而在於他觸及了兩種美國白人心底最深處的恐懼。 基層的美國白人恐懼廿一世紀中葉時美國的非白人口即將超過白人,美國將不再是白人的美國。 菁英分子則恐懼在廿一世紀中葉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將超越美國,美國將不再是世界第一強國。 巨大的顛覆力量往往來自恐懼;另一方面,民粹的政客常能利用恐懼,快速得到最大的政治凝聚力,成為新的政治領袖。 川普便是這個人。他有兩個重要的政策:一,以各種手段甚至不惜在邊境建長城以抑止移民,他要傳遞的信息是「白人優先」;二,以各種手段甚至不惜發動貿易戰對付中國,他喊出的口號是「美國第一」。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這兩個政策正好將前述兩種恐懼的美國人凝聚成為他的鐵粉,很多人甚至將他奉為救世主。 二○二○年川普競選連任總統失敗,但他得的票數高達七千四百多萬,是歷史第二高,要不是疫情惡化,川普極可能再次當選。川普的選票主要來自兩個族群:白人男性、未受高等教育者;以及極右派的宗教教徒加上收入優渥的非都市居民。大致而言,前者憂懼白人優勢不再,而後者憂懼美國國力不再第一。 就在總統選戰的這一年中,新冠肺炎病毒失控,這是影響選情的另一要素。許多個人自由至上的美國人堅持不戴口罩,不遵守社交距離,以致最富強之國,空有優等的公衛、醫療和醫院容量,卻陷入全球最嚴重的災情,無論是確診數或死亡人數皆居全球第一。 這群人相當大比例地與川普的支持者重疊,他們不願重戴偽善的面具,也不肯戴上有礙個人自由口罩,真做到了「不自由毋寧死」。 急著想要把面具重新戴回的菁英分子們,儘管知道不容易,但是他們起碼樂意戴上口罩;在疫情中,口罩是一種規範,這其中或許有一些潛意識的反射吧? 於是這次美國選戰中,只要看群眾戴不戴口罩便知是誰的場子了。 不戴面具也不肯戴口罩的「鄉民」們不顧疫情方興未艾,他們抱著白人優先的川普主義依然勇往直前;至於菁英的有識之士,面具一去難復返,疫情中他們猶戴口罩半遮面,疫情過後將何所去?足費思量。 (作者為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莫大鎮 (7/24/2020) 🍄1. 一度遭到白宮要求法院禁止出版未果的「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這本書,在它公開上市的當天(7/20/2020)就收到了;這本書頁數不多(共211頁),我花了三天時間全部看完,開始帶著好奇的心理,看完後,心情卻無比的沉重。 🍄2. 作者Mary Trump 是一位臨床的心理學博士,她父親(Freddy)是老川普的大兒子,而川普總統(Donald)是小她父親7歲左右的弟弟;這本書有兩個主軸:一是老川普如何用摧毀人格和扭曲人性的方式來教育他的子女,二是Donald 被扭曲的性格和病態的心理,絕不適合也沒有能力擔任美國總統,如果再讓他連任成功,對美國及世界都會是一場惡夢和災難。 我將書中的一些重點摘出,與各位分享。 🍄3. 老川普是一位精明幹練,勤奮務實的成功紐約地產商,累積了不少財富; 但另一方面他卻是一位嚴酷專橫,不講情面的父親,他育有3子2女, ⭕️他告誡子女,“軟弱”是人性中最大的罪恶,所以無論犯多大的错,绝不可認錯,也不可道歉,因為這些都是軟弱的表現;絕不能對人仁慈,同情,甚至愛心,這些也都是“軟弱”的行為;要永遠做一位“赢家”,即使用欺骗,說謊,誇大,栽贜,恐嚇等手段也在所不惜,總之,絕不能做“輸家”! 🍄4. 作者的父親(Freddy)是一位柔弱善良的人,和老川普的要求處處不合,他喜歡與朋友出海釣魚和水上活動,後來又考上飛機駕照,成為TWA的一名飛行員,但這些都不為老川普所喜,老川普對他不能繼承家族事業而感到灰心和絕望,從此就對他百般的折磨和羞辱,Freddy 的柔弱個性使他無法擺脫父親的魔掌,日子過得非常痛苦,祇好酗酒度日,到42歲那年终於熬不過了。在彌留之際的當晚。竟然沒有一位親人在旁,而Donald 寧可出去看電影也不願陪伴他即將離去的老哥。 🍄5. Donald 看到他哥哥悲慘的下場,就不惜以扭曲一切人性來迎合老川普的期望,終於得到老川普的賞識,將他視為家族事業的繼承人;然而Donald 雖精明有餘,卻不若老川普的勤奮務實,他目空一切,好大喜功,好出風頭,結果在生意方面一敗塗地,先後有5次破產經驗;但老川普不但不以為意,反而提供大量金錢幫他渡過難關,並花錢找人對他兒子擦脂抹粉,掩飾真象,同時恐嚇那些不利於他兒子的媒體或銀行,如此一來,Donald 更是有恃無恐,膽大妄為,終於養成他「沒有什麼事不能做」,「沒有什麼事不敢做」的惡習。 🍄6. 作者認為Donald 在他父親「教誨」下,已變成一個病態人格,纽曲人性的 「怪獸」,他有強烈的自戀狂,唯我獨尊,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自己最偉大;他喜歡用誇大,說謊,栽臟,恐嚇來處理事情,他從不學習,不信任專家,也從不負責,做對了是自己的英明,做錯了是別人的責任;他沒有羞恥感,也沒有同情心,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對所謂的「道義,信用,是非」更是嗤之以鼻!作者指出,Donald 這種人如果僅僅在管理他的企業,對一般人來說,影響不大,但如果用他管理國家,則人民的福祉和國家的命運將被置於不確定的危險當中,看看他如何處理疫情的擴散即為明證。 作者最後沉痛地呼籲,為了美國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絕對不能再支持Donald 連任總統! 🍄7. 有趣的是綜觀全書,祇有一次提到中國(China) (p 202)。 💥最後,我以此書最後一頁(p211)的最後一段作為結尾:The country is now suffering from the same toxic positivity that my grandfather deployed specifically to drown out his ailing wife, torment his dying son, and damage past healing the psyche of his favorite child, Donald J. Trump. “Everything’s great. Right, Toots?”☄️
    5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