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新聞報導政院九月發放五倍券
五倍券預算110,000,000,000元
台灣六月人口23,487,509人×4000元
發放五倍券總共93,950,036,000元

問題1️⃣預算多了16,049,964,000元?

問題2️⃣比照去年三倍券行政成本
扣掉行政成本2,256,000,000元
還是多了13,793,964,000元到哪裡去?

問題3️⃣民眾繳的1000元×23,487,509人
總共23,487,509,000元到哪裡去?

問題4️⃣原本要紓困民眾
怎麼變成要民眾振興經濟
沒有現金無法繳房租、學費…

問題5️⃣民眾以現金繳稅
請政府也發現金給民眾

問題6️⃣發現金省下印製成本
可以再多給民眾現金約100元

問題7️⃣政府質疑發現金怕民眾偷存錢
民眾也可質疑政府如何花人民納稅錢

我數學不好,不知道有沒有算錯?
請統計學的高手指點迷津🤔

現有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新聞報導政院九月發放五倍券 五倍券預算110,000,000,000元 台灣六月人口23,487,509人×4000元 發放五倍券總共93,950,036,000元 問題1️⃣預算多了16,049,964,000元? 問題2️⃣比照去年三倍券行政成本 扣掉行政成本2,256,000,000元 還是多了13,793,964,000元到哪裡去? 問題3️⃣民眾繳的1000元×23,487,509人 總共23,487,509,000元到哪裡去? 問題4️⃣原本要紓困民眾 怎麼變成要民眾振興經濟 沒有現金無法繳房租、學費… 問題5️⃣民眾以現金繳稅 請政府也發現金給民眾 問題6️⃣發現金省下印製成本 可以再多給民眾現金約100元 問題7️⃣政府質疑發現金怕民眾偷存錢 民眾也可質疑政府如何花人民納稅錢 我數學不好,不知道有沒有算錯? 請統計學的高手指點迷津😁 https://youtu.be/HJaj4SFTRNA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經歷3年百年大疫 中央政府仍年年有 賸餘 2017 25億 2018 1,109億 2019 1,207億 2020 1,303億 2021 2,979億 2022 4,964億 民進黨執政七年多 就可以班班有冷氣 生育補助加倍 長照預算14倍 減稅 還普發現金 接著可以進展到 高中免學費 私立大學學費補助 我的訝異就是 中國國民黨 你們以前 到底把國家的錢 搞到哪裡去了 ???
    63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十多天來,登記領取三倍券的民眾已超過一千萬人,其中登記領取實體券的人數從五成多逐日上升至八成六。 十多天來,登記領取三倍券的民眾已超過一千萬人,其中登記領取實體券的人數從五成多逐日上升至八成六。依此推估,最終領取三倍券實體券的民眾可能超過兩千萬人,較政府預估的一千兩百萬人多出八百萬人。政府第一波將加印至一千七百萬份,仍遠不敷所需。若把八成六這個數字視為一次公投民意,它的結論是:三倍券的政策想定一路錯誤,一再悖離民眾期待。 三倍券的設計和使用規則,是一個「控制狂」政府自以為是的傑作。和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三倍券有幾大特色:一是對個別國民發放的金額最少;二是規定最複雜;三是唯一需先繳錢「換購」的紓困金;四是領取手續程序繁雜,耗力費時;五是政府知法犯法,讓健保卡違規用於領取三倍券。 這次三倍券的發放,正面表列與負面表列的限制之繁雜,多到難以勝數,恐怕已無人能知其全貌。不僅如此,就在近日民眾登記領取類別時,政府還一再修改規則。例如,三倍券能否用於購買高鐵回數票,官網原本放在正面表列,後來又悄悄塗銷;原因是高鐵認為回數票涉及「儲值」行為,必須加以限制。但與此同時,台鐵卻允許三倍券購買回數票;其間標準之混亂,讓人無法理解。 這場紛亂的起因,主要就在蔡政府堅持要與馬政府發放的消費券有所區隔,因此非要設計成「一千換購三千」的發放模式,並美其名為三倍券。但如此一來,立即產生了程序繁複冗長的問題,發放及領取人力成本因此大增,更造成健保卡的違法使用。更嚴重的是,因為民眾出錢「換購」三倍券,使得紓困衍生出政府事先未曾想到的契約關係,使得三倍券的用途備受拘束。三倍券能否發揮振興功能目前仍未可知,但因為從規劃到發放的時程冗長,顯已延宕了民眾消費時效。 再看,三倍券的印刷和發放成本,估計將高達十二億元,這是極可觀的行政成本。事實上,蔡政府若要表現得比馬政府「進步」,大可採取現金發放,直接將錢匯進入民眾帳戶;如此一來,民眾既省下排隊的時間,超商和郵局也不必在「共體時艱」的口號下扮演政府的臨時勞役,為如此瑣碎而原可避免的行政作業奔忙。或者,政府若揚棄自我膨脹的「換購」模式,直接發給每個民眾兩千元,由村里長代送到戶,不也是更省時省力? 然而,向來享有「酷吏」風評的蘇揆,卻不肯放下他天生喜好控制的本領。因自得於疫情期間口罩管制的威風,卻無視於人民為領取口罩而排隊奔波之苦,更把奴役全國郵局和超商當成理所當然;因此這次發三倍券又故技重施,讓全國人民再來大奔波一場。這種無視人民勞力及時間成本的官員,對三倍券畫出那麼多條條框框,當然不會懂得尊重人民,但他又懂得政府治國的行政效率嗎?幾天之後,當郵局換購三倍券的活動開始,屆時民眾大排長龍,蔡政府才將領教何謂民怨。尤其,郵局領券規定分單雙號領取,但單號能領取的日數卻比雙號多一天,這樣的規則不奇怪嗎? 從今年一月以來,這個政府的主要工作全都放在口罩管制,卻把快篩、普篩、疫苗研發的工作擱在一旁。如今焦點轉向紓困和振興,光是一個三倍券就改了三次名稱,規則一改再改,彷彿台灣的經濟振興工作就只剩這件頭號大事可做。如此目光如豆,真的就是這個「大政府」的全部瞻矚嗎? 面對新冠病毒,中國大陸以高度的行政集權有效控制了疫情;對照之下,民主的美國卻因各州自行其是而疫情失控。這兩個極端的例子,應該不能簡約成集權更能有效抗疫。至於台灣,能稱為民主國家而有效控制疫情的典範嗎?看看蘇內閣這一路走來的鐵腕,高度管制夾雜嚴厲處罰,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太陽光電申請案件採用中國企業生產之變流器產品,可能造成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受遠端控制及衍生資安問題新冠肺炎疫情使各行各業受到衝擊,政府為振興經濟,推出「振興三倍券」,盼藉此協助相關產業復甦,未料,振興三倍券不僅屢被拿來與馬英九時期的「消費券」做比較,發放三倍券所需的人力以及成本也引來許多爭議。對此,台北市糕餅商業公會理事長周正訓直言,3倍券對許多商家來說,「都會撐不到年底」,且不管再怎麼經濟復甦,也不可能再回到馬英九時期陸客來台大量消費的榮景。 振興三倍券正式上路引來許多民怨,有許多人預購首日便到超商領取,卻因人潮過多,系統頻傳當機;日前郵局開放購買三倍券,也吸引不少民眾排隊領取。然而,除了預購、排隊領取引發的民怨外,民黨台南市議員李中岑今天爆料稱,有名經營小飾品店的朋友,上周持民眾消費面額200元的三倍券到銀行準備換領現金時,卻被行員認定是假券,對方在不甘損失的情況下,決定從此拒收三倍券。 14:44 2020/07/20 中時新聞網 謝雅柔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快評》政院沒說的真相 18:532020/07/04 言論 主筆室 振興三倍券自開放設定以來,數位綁定的比例超乎預期的低,讓政府可能得再砸上億元補印實體券。為何民眾會棄數位、選紙本?其關鍵就在於所謂的數位券,其實是要「花5000才能賺2000」,但魔鬼藏在細節中,政院始終沒對百姓說實話,如今真相漸漸大白,才讓多數人寧可多跑一趟,也不願吃悶虧。 從酷碰券到三倍券,政院對於如何發放紓困金的思考重點之一,就是企圖藉此機會推廣行動支付。因此,自從敲定三倍券政策後,行政部門花了大量時間,召集銀行、信用卡、行動支付業者,要求給予領取數位券的用戶更多回饋。  只是,拿慣算盤的金融業者當然不是吃素的,要給優惠雖然沒問題,但也設下重重關卡,無論是限時綁定、限量優惠,還是辦新卡才給優惠,說穿了,就是要有利可圖才願意配合政策。 業者在商言商,當然是天經地義。但讓政府顯得為德不卒的是,所謂的三倍券,明明是讓民眾「花1000賺2000」,但若選擇數位綁定,卻是得「先花3000」,事後銀行才會將2000撥入信用卡的帳上;而這筆錢,還得等到消費者再花2000才能銷帳。一來一回,就是「花5000賺2000」的概念,不曉得政府是真沒發現,還是刻意隱瞞。  所以,為何綁定數位券的比例會持續下降,恐怕就是愈來愈多人發現一旦選錯領取方式,將得花5倍的成本才能享受「德政」,當然是敬謝不敏。 行政院對紓困振興政策的思維,不僅已因謹小慎微的問題,多次錯過發放好時機;如今還頻頻出現錙銖必較、與民爭利的怪現象,不僅得讓國庫多支付上億元加印紙本券,振興效果勢必也將大打折扣。 以上摘自中時電子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704003331-262103
    12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7:35 < 收件匣 行 行政院通知信箱 (請勿直接... 下午 3:20 收件人: 陳麒任 > 【好康快報】政府發現金2月底前 完成預先登記提前領6000元 行政院 Executive Yuan 政府發放6000元紓困金預先登录 行政院 Executive Yuan 預先登記6000元紓困金匯款帳戶 預先線上申請金額即直接入帳。 透過線上填寫報名的民眾,最快可在2月底就能看到金額入帳。 立即點擊下方鏈結完成預先登記 立即登录 4G 79 隱私權保護政策 | 服務條款 | 會員中心 | 常見問題 電話:(02)3356-6500;網址:https://www.ey.gov.tw/ 地址:100009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1號 之後若要輕鬆登入,請儲存此URL: 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EC8D9E/de8197ed-1a9c-489e-ac0c-18d396e3a25f
    2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A4 焦點 I丁予嘉 1938年,美國開最低工資立法的先 河,至今已八十多年了。台灣也早在 1968年立法,規定每月工資不得低於 每月600元。目前,地球上,每一個國 家,都有最低工資的立法。爲什麼大 家都做同樣的立法?沒有例外,原因 簡單,最低工資的目的是要消除極端 的貧窮。對於這個神聖目的,經濟學 家沒啥好爭論的。但是,經濟學家對 最低工資的態度,卻值得討論。試問 :1. 這種立法真能消除貧窮嗎?2. 是否有更具效率的替代方案呢?顯而 易見的,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不 能!」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有的 理論上,工資是在競爭的狀態下, 按勞工的邊際生產力來決定的。若最 低工資高於生產力,則僱主會選擇不 經濟日報 名家觀點 普發六千元與最低工資連七漲 聘任,或用其他方法來降低成本;反 之,若生產力高於最低工資,則僱主 願意付出高於最低工資的薪水,用以 留住員工。太多的研究顯示,政府用 操弄價格(工資)的方式,干預勞動 市場,對就業總量,不但沒有幫助, 若操弄過度,最低工資被抬得太高, 則更有造成大量失業的風險。 從民國2016年10月1日開始,最低工 資從每月2萬零8元,每年的1月1日都 向上調漲,到今年的元旦,調漲到2萬 6,400元,總漲幅高達31.9%。時薪由 120元調至176元,總調幅更高達46.7% (如圖)。行政院表示,此舉將使 232萬基層勞工受惠。但是,政府沒 說的是,此舉讓原本領最低工資月薪 的基層勞工,變成領零時工的時薪, 所得反而縮水,更讓原本薪水高於最 低工資的勞工,因企業成本增加,而 180 160 140 120 120 主編/何易霖 編輯/楊宗穎 中華民國112年3月6日 星期一 近年基本工資時薪調漲情形 176 單位:元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資料來源:勞動部 加薪無望。試問,過去這些年,通膨 率有這麼高嗎?這是資源配置的明顯 扭曲。 因為去年因稅收超徵,每個國民不 分貧富,普發6,000元現金。這是政府 的誠意嗎?就算它是。我不禁要問, 明年也發嗎?後年、大後年、以後每 年都發嗎?倘若真是年年發,經濟學 46.7% (年) * 經濟日報 家也會舉雙手贊成的,因為,政府課 稅,本來就是一種扭曲,只是,如果 年年發放,則稅制顯然有被檢討的必 要;又或是,真的年年發放,不分貧 富,每人一份,正義嗎? 讓我們回到本文的第一段,不論是 最低工資或是普發現金,難道沒有更 有效率的替代方案嗎?當然有!我認 為政府若真有心消除極端貧窮的問題 ,就應該算出一個人每年基本溫飽的 必要支出,這個數字,很容易算的。 這個數字也可以像最低工資一樣,每 年按照通貨膨脹率而調整。個人、家 計在報稅的時候,底層的人民,政府 不但要退還他們已繳的稅款,更要以 他們的所得淨額減去基本溫飽的必要 支出,若是負數,則按數發放現金給 該戶。這是負所得稅的概念,所得淨 額沒達到基本溫飽的條件,政府負責 給予現金,補足差額。每人發6,000元 ,耗資1,500億元,還不如補足貧窮人 口的基本溫飽。 普發6,000元與連續七年恣意調漲最 低工資,說穿了,就是討好選民,賺 取選票,完全妄顧公平正義,更是扭 曲資源配置。 (作者是經濟學家丁予嘉博士)
    2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口罩,肥了誰? 揣共!摘錄: 文/劉得福 2020.4.3. 一.前言: 國民共體時艱的情況下,4/1蔡英文突然宣佈,要捐贈千萬片口罩給國外!聽在辛苦排隊買口罩的民眾耳裡,格外刺耳,也不能接受,一時輿論譁然! 民眾在問,既然口罩多到可以贈外國千萬片,那為何不先解決人民排隊買口罩的問題呢?何不解禁口罩限制,讓人民可以一次買一盒買兩盒?這樣不就不用再辛苦的排隊了?也不用搶口罩了? 何必現在打腫臉充胖子,沽名釣譽呢? 看到綠媒、綠嘴和綠網軍依舊不分青紅皂白的吹捧當政者,一片歌功頌德感謝如何如何?我只能感嘆,這個國家機器太會宣傳了,這台灣人民不是蔡英文心中最軟的那一塊嗎?蔡英文要贈送外國人口罩前,為什麼不能先讓人民不用排隊,就買得足口罩呢? 這只證明一件事,蔡英文心中根本沒有人民,根本不知民間疾苦! 政府不是不能捐口罩,但前題是[行有餘力],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或不顧人民,先顧外人,不是嗎? 蔡英文眼裡沒有人民,沒看到人民日曬雨淋排隊買口罩,任何有愛心有仁心的領導人,豈會捨得讓人民如此餐風露宿呢?人民可以為政府勒緊腰帶共體時艱,那政府有同樣對待人民嗎? 一個心中有人民的政府、一個口罩多到可以捐贈給外國的政府,為什麼不能解除口罩禁令,讓民眾不必排隊只買三個五個,而是一次可以買一盒口罩呢? 蔡蘇?你們能告訴我為什麼嗎? 二.口罩價格,莫名其妙? 疫情前,醫療用口罩一盒50片售價50~80元,一片約1~1.5元(如附圖及圖片說明),醫院大量採購可買到0.9元一片(護理師朋友告知的),上述售價是生產商和通路商都有利潤的行情價,意思就是生產價格一片0.9元以下。 這等於政府壟斷國內全部口罩產能,由政府做起總代理、兼總經銷、兼大盤商,也壟斷市場,蔡政府一開始透過超商賣一片8元,被罵大賺國難財,被罵翻後,一路調為6元, 最後訂在一片5元至今,平均日售800~1000萬片,大家還只能排隊買到蔡政府配給的2~3片。 三.用人民納稅錢徵收防疫物資,卻又要人民花錢買,一魚兩賣,到底搞什麼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個疑問? 既然是政府全面徵收口罩當防疫物資,就等於政府用人民納稅錢買下所有工廠的貨,既然政府是用人民的錢買的,那些口罩人民已經出過錢了,為什麼政府卻又訂了一個比平時的行情貴4~6倍的價錢再去把口罩賣給人民呢? 不是政府徵收口罩後,就應該無償配發給醫療人員和人民嗎?為什麼還要賣錢? 就像現在衛服部為人民做新冠病毒篩檢,有叫人民出錢買試劑嗎?住隔離住所、隔離病房、重症病房、使用呼吸器有叫人民出醫療費用嗎?不只沒有,被隔離14天還可以領到14000元的補助費用。 那同樣道理,廠商的所有口罩已經被政府全部以防疫物資名義收購,那為什麼不是免費提供給國人,還要我們用高於市價4~6倍的錢去買呢?這不是一魚兩賣嗎?這你們在搞什麼鬼? 做個小試算: 時間以2個月計,每片口罩以5元計,每日銷售800~1000萬片計。 每片差價3.5~4元 x 800~1000萬片 x 60天 , 總計為16.8億~24億 (兩個月) 這些額外的16.8億~24億的差價,只是兩個月多賺的差價,請問這些錢有沒有進國庫?不然跑到哪裡去?用在哪些用途?如果疫情更多個月,那這驚人的金額會跑到哪裡去? 四.政府的國家隊好康專案肥了誰? 再則,蔡政府說砸1.8億元,打造60條口罩生產線,號稱國家隊,疫情過後這1.8億的機器設備歸廠商所有 (詳見以下連結),而且生產人力不足時,是調動國軍支援做口罩。這些被欽定的廠商真是無本萬利啊? <註>經濟部:新機台贈與之條件:新機台將附條件贈與廠商,贈與條件為「每台口罩生產設備應生產500萬片口罩,且其中120萬片口罩須無償提供給政府,其餘380萬片由政府依徵用價格徵用」。(資料來源:如下連結) 經濟部<<遴選口罩生產廠商利用本部附條件贈與之口罩生產機台生產口罩>> https://www.moeaidb.gov.tw/ctlr?PRO=policy.rwdPolicyView&id=8275 若以政府訂的市售價一片5元計算: 120萬片X5元=600萬元,政府買380萬片X5元=1900萬元 意謂: 政府拿人民納稅錢1.8億開60條口罩生產線,一條生產線300萬元,每台生產500萬片,廠商只要無償提供給政府120萬片(值市價600萬元),政府保證收購380萬片(1900萬元),以後生產機台就贈送給廠商,之後廠商拿這機台生產的所有口罩(幾千萬~上億片口罩)皆歸廠商所有,可以依徵用價格賣給政府。 白話文的意思是: 廠商不用出一毛錢,機台由蔡政府送,生產的口罩政府保證收購,只要生產前500萬片,只要短短幾天,廠商不只可以免費獲贈機台,而且保證賺到1300萬,這不是一本萬利,這是無本萬利。 這麼好康?! 加上前文所估算的兩個月就有差價高達16.8億~24億,如果疫情更多個月,那這驚人的金額會跑到哪裡去?這些多出來的利潤有進到國庫嗎?還是跑進哪些人口袋啊? 五.蔡英文政府有義務向人民交待清楚,揣共! ◆政府保護人民,免於受疫病之災,這是政府的天職。 ◆政府一切施政以人民為優先,為民造福,這也是政府的天職。 ◆政府食人民俸祿,奉公守法,為人民荷包把關,不貪贓枉法,不循私舞弊,不怠忽職守,這是政府官員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 ◆政府有公開資訊,接受人民監督的義務和責任。 ◆人民監督政府做好上述職責,這是人民的天職。 .基於以上,我寫本文,舉出可靠的數據和報導, (1)指出蔡政府在他有能力贈送防疫口罩給外國人,卻沒有把人民放在優先位置,讓人民還得日曬雨淋,排隊買口罩,提出讉責,並請蔡政府盡速解決人民排隊買口罩問題。 (2)指出政府花了納稅人的錢徵收口罩,卻還要人民再次花錢去買口罩,請蔡政府解釋為什麼? (3)花了人民納稅錢買了生產口罩設備,最後是送給廠商,我提出質疑,政府付出與所得不成比例。請蔡政府算給人民看 ? (4)指出徵收口罩與疫前口罩巨額差價應透明公開,並交待是否巨額差價有入國庫。 這些質疑,疑雲重重,黑箱幢幢,烏龍轉桌,諱莫如深,莫名其妙? 請蔡英文政府公佈現在徵收口罩至今的庫存數變化,每日消耗數,贈送外國數,各工廠日產量。總之,數據都要透明公開,可受監督,不可混水摸魚,不可黑箱不透明,更不可不受監督。 蔡英文! 向台灣人民交待清楚! 這幾點,我要求蔡英文政府應當向人民解釋清楚,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這也是盡一份國民的監督天職。 這原本應該是立委或民代要幫人民監督的事,很遺憾的是至今從來沒有哪一個民代做好監督或提出質疑?
    5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一例一休效應現 陳瑞宏:台灣會變死城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林孟汝台北2日電)一例一休新制上路,有連鎖餐飲店以部分商品漲價因應。工商團體表示,事前就曾警告過,但政府聽不進去,恐怕這次帶動的物價上漲問題會比之前油電雙漲大。 一例一休及加班費新制在去年12月23日正式上路,勞工每7天就應該有兩天休假,大幅提高勞工休息日上班的加班費給付,首當其衝的就是勞力密集的服務業,不僅加班費的成本增加,連排班都成為問題。 八方雲集開第一槍決定部分商品漲價後,因應經營成本上揚,知名魯肉飯連鎖店家鬍鬚張接著公告13個品項調漲價錢。這股漲風,也吹到診所掛號費。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曾梓展日前說,不少診所將調漲掛號費新台幣30至50元,加上部分負擔50元,民眾就醫得付150至200元,其中光台中就估有3到5成的診所會漲價,且週休二日開診家數也會下降,以減少加班費支出。 不過,製造業情形也好不到哪裡去,包括和大集團、上銀科技、宏全國際等大廠,也都決定提升智慧自動化生產的比重,未來幾年內將增加機器人應用及採購,儘可能以自動化來抵銷一例一休後得增加的人力成本。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環隆科技董事長歐正明表示,新制太僵硬了,加班費又增加那麼多,執行起來困難重重,企業怕受罰只好接受,但是每個勞工家庭財務狀況不一樣,有些想加班、多賺一點養育孩子吃用好些的勞工會變成沒法加班。 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副理事長陳瑞宏表示,全國138萬家中小企業,微型企業占7成,受新制影響最大。 他說,新制規定,週六或日加班,加班費暴增為2至3倍,「太離譜了」!大企業還可以用派遣工,但中小企業若要再請人,老闆受不了就會「不做了」,失業率一定會變高。 他還說,包含百貨等行業若都不加班,台灣會變成「死城」;政府要讓新制上路,卻死板板的,沒有配套,加上景氣不好,遏阻了原本做得不錯的台灣服務業未來。 本身從事電機跟消防設備的陳瑞宏指出,缺人會影響工程進度,連公共工程案都可能會延宕,況且藍領階級重勞力、休假較少,一個月只休6天,所以薪水比一般白領高,現在一個月要休8天,已有很多人擔心薪水縮水,養不活一家老小。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表示,不只民間企業,包含中央或地方政府單位的人事成本也會增加,估算會增加數千萬到幾億元外,包括醫院排不了班,減少服務,或廠商訂單轉海外生產、物價上漲等效應,在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後也都會一一浮現。 他重申,事前都曾警告過,但政府聽不進去,恐怕這次帶動的物價上漲問題會比之前油電雙漲大。1060102
    1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東森財經新聞 鴻海每人爽領158萬衝新高?傳郭董豪砸102億獎金 2018/12/24 12:31 東森財經新聞 ▲據傳鴻海集團今年員工分紅獎金,每人平均將達158萬元。(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又到了歲末年終的季節,不少企業開始結算今年的業績發放分紅獎金。不過,鴻海集團今年的員工分紅卻有別於往年,傳出發放時間將延後。據了解,由於鴻海集團內部組織與業務的調整,最快明年1月中旬才會公布,然而,也因為完成了調整,今年的員工分紅平均金額將有望挑戰新高紀錄,每人平均達158萬元。   ▲鴻海今年有別於往年,據傳發放分紅獎金的時間將延後。(圖/鉅亨網)   據《經濟日報》報導,去年鴻海每位員工平均約領到150萬元的分紅獎金,而若依據原先計畫,鴻海將連續兩年全數以現金發放員工分紅,並且,預計發放現金總額將達新台幣102.39億元,更是每年科技產業矚目的焦點。   ▲有消息傳出,分紅將延後到明年一月中旬發出,但鴻海仍尚未證實發放的具體時間點。(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不過,鴻海一直以來都未公開過分紅金額的中位數,另外,也有部分員工未必能領到分紅獎金,因此,平均數計算仍可能失真。而今年已年近尾聲,但鴻海卻還未公告今年員工分紅發放的時間點,也讓業界有消息傳出,可能將延後到明年一月中旬發出,此外,鴻海財務主管目前也尚未證實發放的具體時間點。 科技業的員工分紅,羨煞一般上族。以台積電來說,平均每位員工可領到百萬元的分紅,9月初也爆出台達電員工一年可領36個月,讓許多民眾羨慕不已。據《蘋果日報》報導,光寶科近日也開始發放紅利,有員工爆料指出,工作才4個月就拿到60K,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據《蘋果日報》報導,光寶科員工爆料,公司去年沒賺錢,加上認列虧損,不過在能源事業群職等12、考績PL3、工作4個月,分紅就拿到60K。爆料一出,有人認為只有能源事業群才有賺錢,也有人表示不滿,認為去年職等、考績相同,分紅卻只有1/4。 ▲光寶科員工爆料,他「工作4個月就領6萬分紅」,羨煞網友。(圖/google map)   對此,光寶科表示,發放紅利是以營業收入的15%,再依照職等、年資、績效做為判斷標準,如果考績好,分紅有數個月不是問題,雖然今年上半年營收不如預期,但下半年將更好。   據《蘋果日報》報導,光寶科內部主管透露,光寶科營收獲利總金額貢獻最大的是IT事業部門,其他儲存、光電表現也都不錯,部門營收高比較有機會分配到高紅利,而今年售出的手機相機模組事業群,以及可攜式機構事業群的金額,將算在明年收入,待6月董事會通過後,發放紅利。   ▲光寶集團副董事長暨總執行長陳廣中。(鉅亨網) 2018邁入下半年,科技業者開始陸續發放員工分紅,而近期傳出台達電(2308)有高達6成的員工可以領到13個月,相當於一輛國產車!更有網友預估,今年台達電光是獎金就上看20個月,若再加上本薪,一年可領36個月,讓不少網友羨慕不已。 除了本薪與獎金之外,員工分紅也是科技業者主要收入來源,而近日傳出台達電爲了留才,今年3月董事會通過分成兩階段發放獎金,先是4月份的「員工現金獎金」,再來是8月份的「員工現金酬勞」,總計提撥約17億4615萬元做為「員工現金酬勞」,每位員工平均分紅29.6萬元。 有網友為此計算,台達電員工基本年薪12個月,加上農曆年2個月、端午加發2個月,總共全年保障16個月,再加上20個月分紅,等同於高層員工1年可領取36個月,讓不少網友羨慕直呼「快要超越台積電了!」、「一進台達,終生發達!」、「比我的公司好太多了」。一直以來被業界視為指標的台積電,預計今年平均分紅加上本薪,可以拿到38個月。 ▲台達電今年3月董事會通過分成兩階段發放獎金,分別為4月份的「員工現金獎金」及8月份的「員工現金酬勞」,總計提撥約17億4615萬元做為「員工現金酬勞」,每位員工平均分紅29.6萬元。(圖/鉅亨網)   對此消息,台達電指出,影響員工現金獎金及現金酬勞的多寡,考績是最大的關鍵,績效佳的員工月分數自然較高;不同職級以及年資的不同,也會影響所拿到的月分數。而依據先前公佈的數據,今年台達電員工合計薪資上看20個月,其他部分就不便再多說。 台達電 (2308)今年上半年飽受被動元件及 MOSFET 缺料所苦,毛利率下滑至 25.35%,稅後盈餘 60.58 億元,EPS 達 2.33 元,表現不佳。不過營運谷底已過,7月營收突破 200 億元大關,加上供貨逐漸穩定,預期 Q3 營收將優於 Q2,H2 優於 H1。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