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9 個月前
長期服用治療胃酸逆流和胃潰瘍等疾病的藥物「質子幫浦抑制劑(PPI)」,增三成失智風險!

失智症是指失去思考、記憶和做決策的能力,全球有超過5500萬人患有失智症,其中美國有超過670萬65歲以上的人患有此疾病。

質子幫浦抑制劑(PPI)可減少胃黏膜中產生胃酸的量,以作為治療胃酸逆流和胃潰瘍等疾病的藥物,但國外最新研究發現,這款用來治療胃酸逆流的藥物PPI,長期服用竟可能引發失智症。

根據這項發表在《神經病學》(Neurology)期刊上的研究指出:
每天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PPI)治療胃酸逆流4年半或更長時間的人,會增加33%罹患失智症風險。
Neurology, 101(18):e1771-e1778, 2023

研究結果顯示,長期使用治療胃酸逆流的 PPI藥物超過 4.4年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從不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的人高出33%。

PPI藥物導致缺乏B12為失智症最大主因?

然而這項研究並未證明胃酸逆流藥物會導致失智症,它只顯示了2者之間的相關性,目前還需要透過進一步研究才能了解長期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與更高失智症風險間可能的關聯性。

研究人員認為,使用胃酸逆流藥物會造成B12濃度降低,而缺乏B12則可能造成思考障礙和記憶力下降,過度使用PPI可能會導致大腦缺乏維生素B12,並影響類澱粉蛋白的代謝,這些因素皆與失智症有關。

此外素食者,尤其是全素的人,B12 攝取不足的風險相當高。

缺乏維生素B12,易有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貧血、睡眠障礙等症狀,嚴重時會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還可能增加憂鬱、失智、出血性中風、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因此全素的人若又使用治療胃酸逆流藥物,更容易造成B12濃度降低,增加罹患失智風險。

4招改善胃酸逆流大公開

1.生活方式改變:進行簡單的生活方式改變,如減重(針對肥胖者)和戒菸,有助於改善胃酸逆流問題。

2.調整睡眠姿勢:研究顯示,左側睡覺有助於減少夜間胃酸逆流的狀況,在睡覺時使用枕頭抬高頭部,也有助於減輕症狀。

3.睡前不要進食:晚上避免食用油膩的飯菜,並在入睡前數小時用餐,可以減少夜間胃酸逆流的症狀。同時,也應遠離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以及限制碳酸飲料的攝取等,也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和胃灼熱的問題。

4.限制酒精和咖啡因:過量飲用咖啡或酒類,都會加重胃灼熱症的嚴重程度。

其實胃酸適當分泌很重要,因為胃蛋白酶必須在適當酸度環境中,才能發揮作用,分解蛋白質,幫助身體吸收胺基酸。此外礦物質及B12的吸收也需要胃酸協助,長期用藥物來抑制胃酸,影響諸多營養來源的吸收,疾病風險當然會增加,這篇研究報告即是很具體的提醒範例。

在許多情況下,僅通過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就可以很好地控制常見的胃腸道症狀。

因為胃食道逆流對健康有長期影響,而且藥物治療難免有副作用,所以「生活方式的調整」應該被認為是控制症狀的最佳選擇。

除此之外,建議平時補充添加益生元「低聚半乳糖,GOS」的raffinée,除了有助於幫助腸道菌叢多元化,還能緩和體內各種發炎反應,降低因胃食道逆流持續刺激細胞不斷「慢性發炎」,進而導致罹患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的機率。

搭配羅菲娜胺基酸,可有效預防及改善胃食道逆流、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及消化性潰瘍。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自然飲食治癒胃食道逆流- 飯水分離-飯前半小時大量喝水-飯中不喝湯-若食物太鹹喝少量水-讓胃酸溶度增高-快速消化食物-避免胃酸逆流-飯後2-3小時才可喝水- 一般常認為胃酸逆流是胃中的鹽酸過多所致,但是新的研究已經推翻這項說法;胃食道逆流大部分是由於胃部分泌的鹽酸過少所致。在消化的過程當中,胃部會分泌酸液以將酸鹼值減低至 1.5 至 2.5的範圍內。一餐當中的蛋白質愈多即需要愈多胃酸消化,患有非阻塞性胃酸逆流的人通常無法充分降低酸鹼值,而下食道括約肌只有在酸鹼值低於 3.0以下時才會關閉。因此當胃中的酸液不足,下食道括約肌就會開著,酸液即會逆流至食道當中,造成組織受損。 許多人會使用抗酸藥 (Antacids) 舒緩灼熱感。但是這麼做只是降低酸度,實際上會使情況更糟,除了降低人體消化食物的效率,還會進一步增加胰臟等消化器官的壓力;抗酸藥、加工食品及許多藥物也會耗盡體內製造胃酸的維生素 B 及微量礦物質等重要營養素。 斷醣抗發炎的生活方式包含富有植物營養素的不甜蔬菜、健康的脂肪以及乾淨的蛋白質來源。健康脂肪的來源包括椰子製品、酪梨、橄欖油及純化的 ω-3魚油亞麻仁油-補充品等;健康蛋白質則包括野生魚類、放牧養殖的肉類及蛋等;抗炎藥草如薑黃、肉桂、生薑、牛至以及大蒜等都有很好的效用。平時也應該習慣使用未經加工的粉紅晶鹽、海藻及禾穀植物,補充足夠的微量礦物質。 上敘飲食方式跟生酮飲食相同 生酮奇蹟實現教科書:作者: 白澤卓二醫學博士-日本權威名醫-日本機能飲食減重協會理事長,歷經長時間臨床診療,遍覽醫學專書、文獻,以及自己多年的科學研究發現,許多藥物無法治癒的慢性病,甚至是癌病,都能利用酮體的中鏈脂肪酸來改善,甚至痊癒! 全身酮體循環啟動,就能越吃、越健康 人類DNA早已內建「生酮方程式」,身體當然不適應「醣類」!   250萬年以前的人類都是以狩獵與攝食鳥獸、魚蝦或樹木果實來維持生命,這些食物多是以脂質(75%)與蛋白質(20%)為主要成分,人體早已內建「生酮方程式」,是以「酮體」作為能量來源。 現代飲食習慣是以飯麵、麵包為主食,葡萄糖成了身體能量的來源,而這種以醣類為主的飲食極可能引發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生活習慣病,導致動脈硬化,中風、狹心症、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甚至還與癌症有關。過度攝取醣類對健康帶來負作用,已經過醫藥研究的證實。 出處 http://cht.naturalnews.com/chtbuzz_buzz001583.html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2987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我國自行開發中藥抗病毒藥物「台灣清冠一號、 台灣清冠二號」,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今天早上 才公布治療Omicron變異株亞型BA.4、BA.5超有 效,晚上衛福部中醫藥司就宣布,自9月15日 起,清冠一號全面限縮公費對象,將僅限65歲以 上,以及高風險族群可公費使用。 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表示,從9月15日 起,清冠一號將限縮公費對象,未來僅提供「高 風險族群」使用,包含年齡65歲以上、65歲以 下則必須符合BMI≥30、糖尿病、慢性腎病、心 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結核病、慢性肝病、失 能、失智症、吸菸、免疫功能等疾病者,或是確 診有使用呼吸器者。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人家天天補充維生素D,當心反而有害健康!國衛院今(29)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打破一般人認為「補D」可保護失智症的印象,經動物實驗及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發現只要一年吃活性維生素D超過146天、即每周超過3天,符合高劑量條件,反而恐加劇失智症,恐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不過,研究團隊強調,民眾勿恐慌,維生素D對小孩及年輕人,仍是絕對的正向,可以幫助發育及骨質。 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莊志立的團隊是利用阿茲海默症小鼠的動物實驗,結果發現阿茲海默症小鼠補充維生素D反而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進一步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也驗證65歲以上的年長者長期服用維生素D發生失智症的風險是未服用者的1.8倍;而失智症患者長期服用維生素D死亡風險增加2.17倍。研究結果完全顛覆目前大眾對維生素D的健康形象;成果也已於2021及2022年分別發表於老化醫學領域知名學術期刊《Aging Cell》。 莊志立表示,維生素D發現已經超過百年,有益於兒童早期骨骼發育及大腦智能缺陷,是佝僂症的救星,一直被認為有益人體骨骼跟大腦的健康,也有神經保護作用,尤其老化過程跟失智症患者過去被發現普遍缺乏維生素D,因此「缺乏就要補充」的概念一直被一般人所接受,根深柢固,但其中的因果關係,其實過去並沒有好好被釐清。 莊志立指出,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動物實驗發現,在維生素D充足的飼養條件下,阿茲海默症小鼠血液中維生素D的量明顯較野生型小鼠低下,然而在阿茲海默症病人及小鼠大腦中的維生素D受體蛋白量不減反增,且表現位置與大腦造成神經病變的類澱粉老年斑重疊,顯示維生素D在細胞內的作用機制,已在阿茲海默症的病程中明顯改變了,阿茲海默症才是造成維生素D低下的原因,維生素D受體蛋白竟然可以在缺乏維生素D的情況下增加表現量,並且參與神經病變,「很有可能是疾病造成缺乏,而非缺乏造成疾病」,顛覆過去「缺乏就要補充」的概念。 研究團隊更進一步發現,莊志立指出,維生素D受體蛋白正常會進入細胞核進行神經保護的基因轉錄工作,「走好路」、「做好事」,然而在阿茲海默症小鼠大腦中,卻會走向另一條「壞路」,維生素D受體蛋白會在細胞質中與腫瘤抑制蛋白p53結合,並藉此促進神經細胞凋亡,反而壞事。 影響所及,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小鼠若持續補充維生素D,非但沒有減輕病程,反而會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因為補充維生素D進一步增加維生素D受體蛋白與p53的結合,加速大腦神經退化。 莊志立說,研究同步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發現未罹患失智症的年長者若每年服用活性維生素D3(calcitriol)超過146天,即每周使用超過3天,每次1到2顆維生素D,每日使用0.25國際單位,其日後發生失智症風險是未服用者的1.8倍。若失智症患者每年服用維生素D3超過146天,其死亡風險更是未服用者的2.17倍。 莊志立強調,研究結果並非全盤推翻維生素D的作用,只是要提醒民眾不要濫用,只有在適當的時機用它才會有好的結果,如果已經進入老年或失智症的狀態,長期、高劑量補充維生素D反而有反效果,提醒年長者或失智症患者在補充維生素D上,需考量增加失智症的風險,除非醫師建議,否則不必自費購買,並可用曬太陽來取代口服補充。
    32 人回報2 則回應2 年前
  • 特發性肺纖維化 菜瓜布肺確診後 恐活不過1年 抽菸除了引發肺阻塞、氣喘、肺癌,長期抽菸還可能引起「菜瓜布肺」(特發性肺纖維化),確診後平均存活期不到一年,比許多癌症存活期還短。2017歐洲呼吸道學會年會近日發表多篇研究,指出合併用藥可以增加療效,延長存活期。 台灣「菜瓜布肺」患者約1300多人,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確診時幾乎都已到晚期,且因缺少有效治療藥物,只能使用類固醇、化痰藥,但幫助不大,病人如同被宣判死刑。 台大醫院副院長、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指出,「菜瓜布肺」致病原因仍不明,一般認為,與基因遺傳、抽菸、胃食道逆流有關;此外,長期暴露在粉塵、化學物質等危險環境中,如木工、美髮業、裝潢工人等,均屬於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如果乾咳超過兩個月,易喘、呼吸困難,就應就醫。 台灣健保於今年3月給付新型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呼吸道藥物。臨床顯示,持續使用新藥,可以減緩肺功能下降近五成,減少超過六成的急性惡化機率,死亡風險則降低四成三。最新研究發現,症狀嚴重者使用此藥時,搭配另一項不同作用機轉的藥物,效果更好。 余忠仁說,兩種藥物合併治療,同時針對四種生長因子發生作用,臨床顯示可降低纖維化、減緩肺功能惡化。不過,另一種藥物有光過敏等副作用,且健保尚未給付,患者必須自費。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看來輝瑞也不認輸😅 全球應對新冠疫情之際,除疫苗外,口服藥物的研發也展開,美國藥廠輝瑞(Pfizer)近日公布已開始對一款「口服新冠肺炎藥物」進行人體實驗,有望在患者出現初期病徵時「及早阻止」病毒蔓延。 輝瑞公司指出,該款口服藥是一種蛋白酶抑制劑,能阻止病毒在細胞中複製,這個蛋白酶抑製劑單獨或與其他抗病毒藥聯合使用可有效治療其他病毒性疾病,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等疾病。 輝瑞的首席科學醫學專家道斯頓(Mikael Dolsten)指出,有鑑於新冠病毒突變以及疫情持續影響,增加治療的選擇「很關鍵」。 目前這款藥的設計是讓患者出現輕微症狀時及早服用治療,讓患者免於住院治療或接受重症監護,預計4月6日在美國化學會會議上公布口服藥的臨床數據。 事實上,針對新冠的口服藥早在輝瑞之前,德國默克藥廠(Merck & Co)和瑞士羅氏藥廠(Roche Holding)也分別與美國生技公司合作開發,目前已進入中期實驗階段。 此外,輝瑞也正研究可透過靜脈注射的新冠治療藥物,道斯頓認為口服和靜脈注射等兩種藥物都可創造治療先例,並為若接種疫苗卻仍感染的風險築起「一道新的防線」,希望未來在疫苗和藥物的防線下盡快終結疫情,讓國際間經濟往來盡快恢復正常。
    2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抽血就能檢測乳癌 長庚醫師獲專利 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首位,基隆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江坤俊與研究團隊,發現人體中蛋白質「WISP1」可做為「血液中新型乳癌腫瘤指標」,臨床有助早期診斷乳癌、評估療效、偵測復發情形,研究成果已拿到國內專利。「WISP1」可透過抽血檢測,希望未來可加速推廣臨床應用,「像使用血糖機測量血糖一樣方便!」 基隆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江坤俊(右)發現新乳癌腫瘤指標,已拿下專利,基隆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左)期許未來篩檢乳癌能像測血糖一樣方便。 江坤俊指出,現代醫學進步,第一、二期乳癌治療的成功率可達九成以上,及早治療效果愈好,但乳癌攝影檢查很痛,很多婦女做過一次就不想再做第二次,篩檢率不高,現有乳癌腫瘤指標,例如癌胚胎抗原(CEA)、CA153等,靈敏度、準確度也不夠精準。 他表示,三年前找標靶治療做基因研究,意外發現「WISP1」蛋白質,除會增進乳癌細胞生長和轉移,也會分泌到血液中,有潛力做為新的乳癌腫瘤指標,「可說是誤打誤撞」。他發表的論文,至今已被引用數百次。 經持續研究,江坤俊團隊再證實「WISP1」可做乳癌的指標,敏感度和特異性都優於現有乳癌指標;研究成果「以血液中WISP1的濃度作為乳癌篩檢及偵測復發的方法」更已取得國內專利。 江坤俊說,這項專利還在臨床實驗階段,希望有廠商願投入,加速研發商品化,希望將來可像測量血糖一樣方便,一驗就知有無罹患乳癌或復發。 他表示,乳癌在台灣的好發年齡是女性四十五歲到五十歲,若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或許就不用一輩子和癌症辛苦鬥爭。」 以往發現乳癌復發只能進行化療,江坤俊說,現已有新的標靶治療藥物CDK4/6抑制劑,服藥可延緩惡化時間長達二十五個月,有六成患者服用後,腫瘤縮小超過三十%,呼籲患者勇於接受治療。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一、所謂「惡性腫瘤史者不予接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無論是穩定追蹤,或者正在做治療的癌症病人,大多可去打新冠肺炎疫苗。唯獨「正在做化學治療、剛做完化學治療的癌症病人」,醫師不建議接種[見出處1]。台北市振興醫院也證實,前副總統連戰夫婦已完成疫苗接種,連戰是因罹患惡性腫瘤且年事已高,必須經常進出醫院,容易受到感染,基於人道立場,為連戰夫婦兩人施打疫苗[見出處2]。 二、有高血壓、糖尿病、氣喘、肥胖、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腎臟病等疾病可以接種疫苗嗎?這些疾病是可以接種疫苗的,而且由於這類患者的重症風險較高,還會被列為優先施打的對象[見出處3]。但指揮中心也提醒,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建議可以等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接種[見出處4]。 三、所謂「精神類疾病者不予接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相反地,專家呼籲精神病患者應優先接種COVID-19疫苗[見出處5]。 四、所謂「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者不予接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會讓免疫反應變弱,如果施打疫苗,可能反而減弱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有在服用這類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如要施打AZ疫苗,應該要跟主治醫生討論,把吃藥和打疫苗的時間錯開即可[見出處6]。 五、懷孕婦女可以打疫苗嗎?若無特殊禁忌症,孕婦也能打新冠疫苗。目前美國CDC和WHO的建議是,孕婦如果感染到新冠,變成重症的機會也很高,若沒有特殊禁忌症,可以先打疫苗來得到保護[見出處6]。 六、所謂「哺乳期婦女,不予接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根據衛福部建議,雖然目前對哺乳中的婦女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安全性,或是疫苗對母乳或嬰兒的影響未有完整的研究報告,但一般認為並不會造成相關風險。因此,如果是從事高風險的工作,也應儘早完成接種,接種後也可以持續哺乳。[見出處7]。 七、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前後,都必須與其他疫苗(不限流感疫苗)接種間隔至少14天;若是施打牛津AZ疫苗者,則需間隔水痘疫苗等活性減毒疫苗28天[見出處8]。 八、打疫苗前最重要的是放鬆心情,民眾要施打疫苗前,如果吃飯、喝溫水能緩解心情,可以依照一般的生活習慣,但不需要過度飲食、喝水,反而造成身體不適。打完疫苗後,則保持健康生活與均衡飲食即可。打疫苗前後,可以補充維生素,但沒有證據顯示補充維生素對打疫苗的效果有幫助[見出處6]。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失智症權威醫師劉秀枝 失智了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醫生。台灣失智症研究與治療的權威,更是她那個年代裡,少數可以當上主任的女醫生。 劉秀枝醫生這次刊登一封非常感人的信,平靜地道出輕度失智者的心聲,此信係獲得這位可敬的女士同意後刊載。 親愛的朋友: 我寫這封信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失智了。不過,不必震驚,目前還是輕度,否則我也無法寫這封信。當然,有些字眼想不起來,許多事情無法串在一起,思緒也常會中斷,因此這封信是在妹妹幫忙之下完成的。今年70歲的我,比各位年長許多,常和大家一齊聚餐、打高爾夫球、出國旅遊,相識相知,受大家的照顧已20年。妹妹常怪我不用心,丟三落四,一問再問,還把約定日期搞錯。 在一次出門忘了關水龍頭,把水塔裡的水流光後,妹妹帶我去看神經科醫師,經過仔細檢查,醫師告訴我得了失智症,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阿茲海默症,並且開藥讓我服用,希望能退化得慢一點。從此,當我又忘了,妹妹不再有「不是告訴過你了」的責備語氣,或我反覆說時,也不會有「你說過好幾次了」的奇怪眼神,反而是輕聲細語的說「沒關係」或「我替你記住就好」,我就知道我是真的病了!我的高爾夫球技一向差,但最近半年來,連每一洞打了幾桿都記不清楚,到底揮的是第二桿還第三桿?球友都會幫我算桿數或請桿弟幫我算。那天打了幾洞後,我忽然問:「我們現在是打第一洞嗎?」看到球友們驚愕的眼光,我覺得是對大家承認我失智的時候了。 醫師說生病並不可恥,身體每一個器官都可能生病,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就好像膽結石是膽囊的疾病;乳癌是乳房的疾病一樣。然而,我變得很沒有信心,容易恐慌,因為我不知道我將要踏出去的每一步對不對,要說出的話是不是已經說了多次,而且心裡想的無法表達,愈急愈講不出來。我常覺得氣喘不過來,在餐廳吃一頓飯,會上好幾次洗手間,兒子帶我去看心臟科和泌尿外科醫師,都說沒事,是因為緊張的關係。我瞭解我的記性和其他認知功能就像雙手握滿東西般,一面走,會一件一件的掉,甚至像沙灘上腳下的流沙,會很快的流失。也許有一天,我熟悉的路不會走,也叫不出你的名字,最終可能不會吃飯盥洗。但目前還是輕度失智的我還能揮桿,享受小白球進洞的喜悅,能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也還聽得懂笑話,更能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也許過後就不記得,的確是「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能攙扶一位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朋友,當他的柺杖,讓他慢慢走,也希望大家能接受一位因失智而容易遺忘的朋友,做他的引導,讓他慢慢來。有條有理是不失智者的生活習慣,但失智的人很難辦得到;改善的辦法,只有創造有利的條件,讓它慢慢修復。如果大腦是銀行,你的存款夠多嗎?儲備充足腦力存款,從今天開始。 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年齡多大就太遲了?就算改變壞習慣,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 斯默爾醫師說,「請聽我大聲說明白:永遠不嫌晚,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 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不僅你的身體,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 1.細嚼慢嚥: 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曬太陽: 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列清單: 「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你可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mail,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 4.吃早餐: 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這是對的。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 頭骨雖很硬,腦卻很軟。無論年紀老少,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也避免會重創腦部運動。 6.常做家事: 別小看做家事,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也要安排居家空間。曬棉被、洗衣服需要伸展身體,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只要運用肌肉,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況且,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成就感的刺激,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 7.多喝水: 大腦有八成是水,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Daneil G. Amen)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他的腦部影 像很像毒癮患者,但他激烈否認。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曾大量失水,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 8.跟人笑笑打招呼: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卓良珍主任認為,打招呼不但有人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要記住對方的姓名與外特徵,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 9.每週走一條新路: 打破舊習、嘗試不熟悉的事可以激發短期記憶,建立大腦解讀訊息的能力。例如嘗試改變每天從家裡走到車站的路線、或是改變每天下車的車站,嘗試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或改變每天坐車的時間,單是做這項,就能對「前額葉」產生刺激。 10.健走: 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有氧運動最好,可以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有氧運動很簡單,穿起球鞋出門健走即可。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只要每週健走3次、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 11.深呼吸: 當你很焦慮時,做什麼都難。美國清晰大腦網站負責人芙喃達茲Alvaro Fernandezs提供一個取巧的冥想法:閉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再深呼吸30秒鐘。然後大拇指按無名指,想像任何你喜歡的事物30秒鐘,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鐘,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鐘。 12.看電視少於1小時: 看電視通常不需用腦,所以愈少這麼做愈好。澳洲的研究人員在網路上測試29500人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發現記憶力較好的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少於1小時。 13.吃葉酸和維生素B12: 這兩種維生素可以控制血液中會傷害大腦的同半胱胺酸。瑞士的研究發現,230位60歲以上的人攝取這兩種維生素過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適量攝取的人的4倍。富含葉酸的食物如四季豆、蘆筍等,維生素B12如銀魚、鮭魚、沙丁魚等。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徐文俊提醒,維生素B12只存在於葷食,素食者要特別透過維他命補充。 14.吃香喝辣: 吃咖哩可以預防失智,因為咖哩中的「薑黃素」是一種高效能的抗氧化劑,可以抑制氧化作用傷害細胞,還能預防腦細胞突觸消失。薑黃不只用在咖哩,也用在抹在熱狗上的黃芥末。 15.每天都要用牙線: 美國20~59歲上千個個案的研究發現,牙齦炎、牙周病和晚年認知功能障礙有關。所以,聽從牙醫的建議,每天都要用牙線,每次刷牙的時間至少超過2分鐘。 (轉貼分享)
    9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失智症權威醫師劉秀枝 失智了。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醫生。台灣失智症研究與治療的權威,更是她那個年代裡,少數可以當上主任的女醫生。 劉秀枝醫生這次刊登一封非常感人的信,平靜地道出輕度失智者的心聲,此信係獲得這位可敬的女士同意後刊載。 親愛的朋友: 我寫這封信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失智了。不過,不必震驚,目前還是輕度,否則我也無法寫這封信。當然,有些字眼想不起來,許多事情無法串在一起,思緒也常會中斷,因此這封信是在妹妹幫忙之下完成的。今年70歲的我,比各位年長許多,常和大家一齊聚餐、打高爾夫球、出國旅遊,相識相知,受大家的照顧已20年。妹妹常怪我不用心,丟三落四,一問再問,還把約定日期搞錯。 在一次出門忘了關水龍頭,把水塔裡的水流光後,妹妹帶我去看神經科醫師,經過仔細檢查,醫師告訴我得了失智症,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阿茲海默症,並且開藥讓我服用,希望能退化得慢一點。 從此,當我又忘了,妹妹不再有「不是告訴過你了」的責備語氣,或我反覆說時,也不會有「你說過好幾次了」的奇怪眼神,反而是輕聲細語的說「沒關係」或「我替你記住就好」,我就知道我是真的病了!我的高爾夫球技一向差,但最近半年來,連每一洞打了幾桿都記不清楚,到底揮的是第二桿還第三桿?球友都會幫我算桿數或請桿弟幫我算。那天打了幾洞後,我忽然問:「我們現在是打第一洞嗎?」看到球友們驚愕的眼光,我覺得是對大家承認我失智的時候了。 醫師說生病並不可恥,身體每一個器官都可能生病,失智症是大腦的疾病,就好像膽結石是膽囊的疾病;乳癌是乳房的疾病一樣。然而,我變得很沒有信心,容易恐慌,因為我不知道我將要踏出去的每一步對不對,要說出的話是不是已經說了多次,而且心裡想的無法表達,愈急愈講不出來。我常覺得氣喘不過來,在餐廳吃一頓飯,會上好幾次洗手間,兒子帶我去看心臟科和泌尿外科醫師,都說沒事,是因為緊張的關係。 我瞭解我的記性和其他認知功能就像雙手握滿東西般,一面走,會一件一件的掉,甚至像沙灘上腳下的流沙,會很快的流失。也許有一天,我熟悉的路不會走,也叫不出你的名字,最終可能不會吃飯盥洗。但目前還是輕度失智的我還能揮桿,享受小白球進洞的喜悅,能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也還聽得懂笑話,更能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也許過後就不記得,的確是「活在當下」。 如果我們能攙扶一位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朋友,當他的柺杖,讓他慢慢走,也希望大家能接受一位因失智而容易遺忘的朋友,做他的引導,讓他慢慢來。有條有理是不失智者的生活習慣,但失智的人很難辦得到;改善的辦法,只有創造有利的條件,讓它慢慢修復。 如果大腦是銀行,你的存款夠多嗎?儲備充足腦力存款,從今天開始。 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Gary Small)醫師:年齡多大就太遲了?就算改變壞習慣,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 斯默爾醫師說,「請聽我大聲說明白:永遠不嫌晚,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 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不僅你的身體,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 1.細嚼慢嚥: 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曬太陽: 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列清單: 「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你可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mail,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 4.吃早餐: 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這是對的。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 頭骨雖很硬,腦卻很軟。無論年紀老少,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也避免會重創腦部運動。 6.常做家事: 別小看做家事,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也要安排居家空間。曬棉被、洗衣服需要伸展身體,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只要運用肌肉,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況且,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成就感的刺激,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 7.多喝水: 大腦有八成是水,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Daneil G. Amen)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他的腦部影 像很像毒癮患者,但他激烈否認。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曾大量失水,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 8.跟人笑笑打招呼: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卓良珍主任認為,打招呼不但有人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要記住對方的姓名與外特徵,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 9.每週走一條新路: 打破舊習、嘗試不熟悉的事可以激發短期記憶,建立大腦解讀訊息的能力。例如嘗試改變每天從家裡走到車站的路線、或是改變每天下車的車站,嘗試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或改變每天坐車的時間,單是做這項,就能對「前額葉」產生刺激。 10.健走: 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有氧運動最好,可以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促進思考,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有氧運動很簡單,穿起球鞋出門健走即可。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只要每週健走3次、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 11.深呼吸: 當你很焦慮時,做什麼都難。美國清晰大腦網站負責人芙喃達茲Alvaro Fernandezs提供一個取巧的冥想法:閉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再深呼吸30秒鐘。然後大拇指按無名指,想像任何你喜歡的事物30秒鐘,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鐘,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鐘。 12.看電視少於1小時: 看電視通常不需用腦,所以愈少這麼做愈好。澳洲的研究人員在網路上測試29500人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發現記憶力較好的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少於1小時。 13.吃葉酸和維生素B12: 這兩種維生素可以控制血液中會傷害大腦的同半胱胺酸。瑞士的研究發現,230位60歲以上的人攝取這兩種維生素過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適量攝取的人的4倍。富含葉酸的食物如四季豆、蘆筍等,維生素B12如銀魚、鮭魚、沙丁魚等。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徐文俊提醒,維生素B12只存在於葷食,素食者要特別透過維他命補充。 14.吃香喝辣: 吃咖哩可以預防失智,因為咖哩中的「薑黃素」是一種高效能的抗氧化劑,可以抑制氧化作用傷害細胞,還能預防腦細胞突觸消失。薑黃不只用在咖哩,也用在抹在熱狗上的黃芥末。 15.每天都要用牙線: 美國20~59歲上千個個案的研究發現,牙齦炎、牙周病和晚年認知功能障礙有關。所以,聽從牙醫的建議,每天都要用牙線,每次刷牙的時間至少超過2分鐘。 (轉貼分享)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蛋白質】 許多人想要改吃素,但有些人擔心蛋白質攝取不夠或營養不良,現在他們大可安心了!科學證明植物性蛋白質才是真正的優質蛋白。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營養教育顧問梅蘭妮·波爾克說:“您能為自己的健康所做的最佳事情之一,就是食用多種植物性食品。” 美國康乃爾大學營養生物化學系榮譽教授哥林·坎貝爾經過二十七年研究飲食與疾病的關系後指出:動物性食品偏高的飲食會產生疾病,而增加榖類、蔬菜和其它植物性食品則可以保持健康。動物性蛋白質對癌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植物性蛋白卻可以抑制癌症病情的惡化。根據坎貝爾的研究,大部分的主要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其它退化性疾病,只要采用植物性飲食就可以預防。 享譽國際的前外科醫師艾索斯丁,讓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以最少量的降膽固醇藥和非常低脂的植物性飲食來治療心臟病。心臟病患在參與研究計畫並全部實行蔬食食物後,心絞痛等症狀都消失,原本阻塞的動脈也暢通了。艾索斯丁確信這種飲食不僅可以預防和終止心臟病的惡化,而且還可扭轉病情。 優質蛋白質普遍存在於豆類、蔬菜和堅果,各種蔬食也提供身體多方面的益處,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食物: 紅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群、還有多種礦物質與纖維,有助於改善腎臟、膀胱和生殖系統的功能,也有補血、利尿、消水腫、促進心臟活化等功效。 黃豆:數項研究證實食用黃豆可減少低密度脂蛋白,亦即所謂壞脂蛋白,而有助於強化心髒。維吉尼亞醫學中心的詹姆斯.安德森博士說:“這些研究發現每天攝取廿五公克黃豆蛋白質,血中膽固醇平均可減少百分之三到六,黃豆是少數可以降低膽固醇的食物之一。”婦女每日攝取十三公克以上的黃豆,發生骨折的風險比每日僅攝取五公克的婦女減少三成五。黃豆也是更年期婦女的天然藥物,它既能引起雌激素的作用,又可降低致癌的風險。 黑豆:最近發行的《食物與農業科學期刊》報導,黑豆能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南韓首爾漢陽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攝食黑豆能降低脂肪與膽固醇,而兩者都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研究的測試組在攝取黑豆後,低密度脂蛋白大幅降低,由於體重是第二型糖尿病的關鍵因素,因此黑豆是相當適合攝取的食物,因為黑豆脂肪少,富含可溶性纖維,也是蛋白質的理想來源。皇帝豆也是優良蛋白質。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