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善待暮年
這是一篇很棒的文章~值得你我品味
北京著名女作家楊絳已於2016年5月25日以高齡105 歲過世,下面是她在103 歲時的一篇【善待暮年】之文;
本文值得推荐,值得學習。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不經意間我們正走向人生的暮年。

從呱呱墜地到兩鬢染霜,歲月的行囊裡装滿了酸甜苦辣。接下來,在夕陽的路上能走多遠,取决於我們的體魄和心態。

在曾經的歲月裡,每個人都會有大小不一的光環,但這光環已是過去式。當光環退去,誰都需柴米油鹽,誰都是一介布衣。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内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今天,我們生活的國度裡,銀髮浪潮席捲而來,老年人的比例越來越高,年輕人的負擔越来越重。
老年朋友們,何不錯開尖峰時間出行,给公共交通緩解壓力,與年輕人相互理解、相互關懷、相互尊重,何樂而不為?

不要满懷焦灼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們有各自的生活和事業,他們像永不停歇的陀螺一樣,上有老下有小,“老”是“ 夕陽 ”,“小”是“朝陽”。朝陽總比夕陽更令人關注和憧憬,這是動物繁衍生息的法則,是規律,誰也不能違背。記住,年輕人永遠比老年人忙。

人生,夫妻也好,母女父子也罷,不管是怎樣的水乳交融、心心相繫,每個人都是生命的獨立個體,因此,我們要學會在孤獨的時候给自己安慰,
在寂寞的時候给自己温暖。
老要有老的風骨,
老要有老的優雅,
正如春華秋實,
四季輪迴,
各有風采。

暮年是美好生活的開始,是一種從容、恬闊、悠哉遊哉的狀態。
願我們保持一顆寧静的心,
少些期盼、多些寬容,
寵辱不驚、去留無礙,
微笑向前,善待暮年的自己。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楊絳過世後,網路盛傳一段話「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後被證實並非出自楊絳。

    出處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杨绛
    楊絳
    7 年前
    2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北京著名女作家楊絳於5月25日2016年高齡105歲過世,下面是她在103歲時的一段鼓勵文章:【善待暮年】...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不經意間我們正走向人生的暮年。從呱呱墜地到兩鬢染霜,歲月的行囊裡装滿了酸甜苦辣。接下來,在夕陽的路上能走多遠,取决於我們的體魄和心態。 在曾經的歲月裡,每個人都會有大小不一的光環,但這光環已是“過去式”。當光環退去,誰都是柴米油鹽,誰都是一介布衣。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内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今天,我們生活的國度裡,銀髮浪潮席卷而來,老年人的比例越來越高,年輕人的負擔越来越重。老年朋友們,何不錯開尖峰時間出行,给公共交通緩解壓力,與年輕人相互理解、相互關懷、相互尊重,何樂而不為?不要满懷焦灼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們有各自的生活和事業,他們像永不停歇的陀螺一樣,上有老下有小,“老”是“夕陽”,“小”是“朝陽”。“朝陽”總比“夕陽”更令人關注和憧憬,這是動物繁衍生息的法則,是規律,誰也不能違背。記住,年輕人永遠比老年人忙。人生,夫妻也好,母女父子也罷,不管是怎樣的水乳交融、心心相繫,每個人都是生命的獨立個體,因此,我們要學會在孤獨的時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時候给自己温暖。老要有老的風骨,老要有老的優雅,正如春華秋實,四季輪迴,各有風采。暮年是美好生活的開始,是一種從容、恬闊、悠哉遊哉的状態。願我們保持一顆寧静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寬容,寵辱不驚、去留無礙,微笑向前,善待暮年的自己。
    2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老年人的健康觀 這是耄耋老人原海軍總醫院教授裴宏恩主任, 穿行在中美兩國對老年人生活研究後的感言,讀後令人耳目一新、 茅塞頓開。 轉發如下: 老年人有病是常態,無病是例外。時下, 有許多老年人在生理指標與正常值失之偏頗時, 助長了過度講究健康的傾向。 以一台汽車為例,出廠指標與堪用指標一定是不等同的。 如果拿出廠標準檢查我們家家戶戶的在用汽車, 恐怕全都是不合格的,但我們不是每天都開得好好的嗎? 老年人血糖稍高一點,血壓稍高一點,只要相對穩定, 一點問題也沒有。 現在老年人中流行的理念是“以健康為中心”,這種提法值得商榷。 人生在世,應該以快樂開心為目標,健康只是條件,不是目的。 如果以健康為中心,甚至以健康為目的,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 一天到晚抱著個血壓計、血糖儀(我確實見到過每天三餐, 餐前餐後測六次血糖的朋友),這哪裡是人生?哪有幸福? 充其量是戰戰兢兢地苟活著。 近日網上流行一句話:你要過日子,不要讓日子過你。 是否也可以用來套用一下老年人健康問題:你應該享受健康, 而不應該讓健康奴役你。 許多老年朋友的不健康,恰恰在於過度講究健康。 明明都是使用了六七十年的“老設備”, 卻希望能檢測出年輕人身體運行的參數,這怎麼可能? 追求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傷害自己,能健康麼? 說到底,我們還是要接納大病急病沒有,慢性病老年病有那麼一些, 只是基本健康或者說不那麼健康, 學會與各種慢性病老年病和睦相處,相依為命,這是現實。 總之,我們要習慣與“疾病”共存,攜手同行, 不那麼健康地過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開心生活!人生才有意義!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這篇文章極好,是清華出版社馬慧榮老師寫的回首感言與您分享! 青絲已去, 白髮染頭! 兒女邁入中年, 孫輩吃穿不愁。 回首人生之路, 一腔熱血東流。 有的還没退休, 就被上帝接走; 有的退休不久, 又躺醫院床頭; 我等非常幸運, 仍在到處晃悠! 無論你官民窮富, 都要感恩知足, 快樂地向前走。 事事量力而行, 别聽他人忽悠。 什麼老有老的資本, 什麼老有老的自由, 什麼名山大川, 什麼逍遙旅游, 殊不知: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人人都有難言的愁。 莫跟人比、 不尋彆扭; 多點寬容、 少點需求。 只要有個好身體, 就要快樂向前走。 現今的我們: 已失去了, 青春的激情。 也淡化了, 中年的勁頭。 經歷了, 人間不平事。 喝盡了, 塵世紅白酒。 展示了, 你我的善與美。 藏起了, 自己的苦與愁。 上奉養父母盡孝, 下操勞子女紛擾。 我們捫心無愧, 要快樂地向前走。 喜看半世纪, 滄桑變化, 我們超越了, 君王的享受。 不上早朝, 能知天下大事。 不用筆墨, 可寫文章錦繡。 不問龍王, 能知四海波瀾。 無須騰雲, 可在藍天行走。 高鐵飛機, 已讓地球縮小。 電腦網路, 已讓天涯牽手。 我們趕上好時代, 就要快樂地 向前走。 我的同學、 我的戰友、 我的親朋、 我的伴偶, 自然規律要看透, 早走遲走都得走。 多想一些開心事, 憑藉一個好身體。 没錢轉轉週邊景, 有錢來個環球游。 愛畫的盡情畫。 愛唱的放聲吼。 愛跳舞使勁扭。 夕陽路上,, 快樂向前。 不留遺憾, 不留後手。 活一個壽比南山松不老! 樂一個天長地久, ........常聚首…… https://youtu.be/3pdFqfROs5w 00-【值得推薦的深度好文】即使老,我們也要老的漂亮!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雅文欣賞 人到老年,學會拐彎是一種大智慧!轉告所有中老年朋友! 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享年112歲。一次,央視崔永元問起他的長壽秘訣時,周老說:“凡事要想得開,要往前看。” 主持人開玩笑地說:“要是我還是想不開呢?”周老跟著一句說:“拐個彎,不就想開了嘛!” 其實,很多中老年人過得很累、活得不快樂,就是因為沒有學會拐彎。 人到老年,要學會拐彎 人生天地間,路路九曲彎,從來沒有筆直的。水能直至大海,就是因為它巧妙地避開所有障礙,不斷拐彎前行。 人生路上難免會遇到困難,與其死磕糾纏,拐個彎繞一繞未嘗不是個好辦法。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只要心念一轉,逆境也能成機遇。只要你心裡拐個彎,就會路隨心而轉從而超越自我,開創新的天地。 心態拐個彎,壞事就是好事. 人生之路,有崎嶇有平坦,總有許多溝坎需要跨越;生活之味,有苦辣有甘甜,總有許多鹹澀需要品嘗。 旅途在前進時候總有拐彎的地方。前進需要勇氣,拐彎需要智慧。路不通時,選擇拐彎,心不快時,選擇看淡;情漸遠時,選擇隨意。 人到老年,遇到不順利的事情,不要失望。遇到苦難,想好的一面,不要想壞的一面。這樣子你就愉快了。 生活拐個彎,快樂過好每一天. 清晨睜開眼,我們就要對自己說:“今天是最好的一天!”不管昨天發生了什麼,都已成為過去,無法改變。 不要讓昨天的煩惱影響到今天的好心情。做一枝傾情綻放的花朵,盛開時無須肆意遮掩,凋零時坦然面對淒涼,用簡單快樂之心,笑迎人生,笑看夕陽。 人到老年,與其帶著煩惱朝前走,還不如爽快地來一個拐彎。在拐角處,也許一不小心就碰上幸福。 觀念拐個彎,不如任性老去.每個人只年輕一次,所以青春可貴。可每個人也只能老年一次,所以老年也是珍貴的!人生每一個階段都珍貴,何必要厚此薄彼呢? 請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時光,催老了我們的容顏,卻豐盈了我們的人生。請相信,青春的可貴並不是因為那些年輕時光,而是那顆盈滿了勇敢和熱情的心,不怕受傷,不怕付出,不怕去愛,不怕去夢想。 人到老年,青春的逝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熱愛生活的心。與其羡慕青春,不如保持年輕心態,任性老去! 人際拐個彎,少生氣,多寬容.要善於團結周圍的人,該收斂時收斂,該隱忍時隱忍,要有氣度。生活不會虧待有雅量的人,待人要厚道,讓善念相伴一生,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 每個人都不容易,學會寬容和理解,對人對事留有三分餘地,也為的是日後好相見。但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必為任何人勉強自己。 人到老年,不為難別人,不苛求自己。有幾個知心朋友,有幾個興趣相投的朋友,生活就會充實快樂。 一路艱辛,也有一路風景。 走過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過一些山,才知道艱難;趟過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過一些坎,才知道超越。只要你願意走,路的盡頭依然是路。 由此可見,拐彎在人生的字典裡就出現了願不願、會不會、善不善拐彎的多種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萬別的人生,演繹出五彩繽紛的世界。 此路不通時,可以換種方式方法,殊途同歸也是一樣;此路不通時,可以另選別路,人生,哪裡有什麼“非如此不可”,取長補短,才是明智之舉;此路不通時,換種心情去體驗人生,也許會發覺逆境也是機遇,痛苦才是成長。 人生路漫漫,學會拐彎,學會變通,才能在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 那些願意拐彎、會拐彎、善於拐彎的人,總是能老得輕鬆,活得漂亮! 人到老年,學會拐彎是一種大智慧,說得太好了,看完非常贊同!發給身邊的朋友們品味品味~ 文章來源:新老人 https://youtu.be/tIBhKRoJjn0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無齡感 <摘自網路好文> 最近,新詞“無齡感”傳遍了朋友圈,方式也逐漸成為時尚而廣為流行。它並非盲目地不服老,而是指一種心理狀態和生活態度。 “無齡感”的人,往往不為年齡所束縛,能夠在生活中始終保持活力,對事物充滿好奇並勇於嘗試,去追求活得漂亮,活得精采,不留遺憾。 “無齡感”,美國中老年人的生活常態。 珍妮是一位普通的美國人,她60多歲的時候想給自己買輛新車。有人認為,她那麼有錢應該買一部凱迪拉克,但她說這是老年人才會喜歡的牌子。 如今珍妮快70歲了,依然學習中文,獨自去各國旅行。她常常有突發奇想,然後試圖實現,再然後放棄。 珍妮的與時俱進與對生活的熱情,讓周圍的人覺得和她沒有任何年齡代溝,這差不多是美國老年人的常態。 即便是年近古稀,依然看不到一點垂暮之感,熱愛生活,接受挑戰,而這就是“無齡感”的生活態度。 “無齡感”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養老理念? 詳細說來,“無齡感”生活是指在年齡增長甚至老去後,仍然保持一種不為年齡所累,如年輕時一般的生活態度。他們認為,只要秉持對美好的追求,無論任何年齡,都能體會到人生的樂趣。 事實上,“無齡感”也是人生最良好的心理狀態。 “無齡感”的人總是在不斷往上走,閲盡人世,對一切依然保持足夠的好奇。忘記歲月流逝,像孩童一樣憧憬一切未知的降臨,努力實現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簡單願望。 “無齡感”的人,即使到了六十歲,也絶不進中老年服裝店,在他們眼裡,那裡的衣服都奇醜無比;他們不愛聽不明不白的養生之道,不亂吃延年益壽的補藥,他們愛的是音樂,練的是瑜伽,玩的是自由行…… 人一旦忘記自己的年齡,進入到這種“無齡感”狀態,無論到什麼時候,都還想學習,還想繼續進步,甚至會發現,人即使老了,年齡即使很大了,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可怕。 退休後,我們要追求“無齡感”生活! 事實上,過怎樣的生活其實跟年齡無關。而對於碌碌平生的我們來說同樣如此,不怕老,就怕衰。激情和精神的回歸才能重塑生活。 堅持“無齡感”生活的人有一種硬骨頭的品格,不跟年齡妥協,不跟現實妥協,不跟自己妥協。 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說“我是我自己的障礙”。除了自己,沒有東西能真正成為你選擇生活的障礙。 “無齡感”生活啟迪人生該有自己的生活態度。堅持向上的生活態度,超越年齡的限制。 只要秉持對美好的追求,無論任何年齡,都能體會到人生的樂趣。用句雞湯式的話說:世界這麼美好,為什麼不一起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呢? 人不應該過早地放棄自己。同樣,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一、有些事該注意了: (1)退休後儘量少去原單位,因為真正喜歡你的人不多。 (2)不要和年輕人攪和,你和他們不是一個層次。有空可和對脾氣的老友小酌品茗,暢快且長壽。 (3)能自理的時候,不要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哪怕品質差點,也不要麻煩別人,包括自己的孩子。 (5)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6)什麼“保健品”也不要相信,因為那都是騙人的,有時候還會起反作用。 (7)有病及時就醫,別怕醫生嚇唬你,因為老年人身體的各個器官功能衰退,是自然規律。 (8)現代化的東西,比如“智慧手機”等,要認真的學習研究,別認為你學不會。 (9)把金錢看輕點,因為錢再多,除了有病用得上,其他地方用不了多少。 (10)善待自己的老伴,因為真正用人的時候,她(他)比誰都強。 (11)不要攀比別人的家庭,不要老說別人的子女如何孝順。 (12)千萬別以老賣老,世上最不值錢的就是年齡。 (13)很多場合不要多嘴,在家裡不要嘮叨個沒完,碎嘴誰都煩。 二、老年養生防摔跤 (1)袁隆平平時也沒有什麼基礎疾病,摔一跤也沒有斷骨,為什麼沒到三個月就去世呢?在總結考察了三百多位百歲老人後發現驚人的資料,凡是摔過一跤的百歲老人,幾乎都在三個月內必死無疑。 (2)摔跤不一定會骨折,但摔倒時的振動衝擊力會使老人全身機能處於散架斷路狀態,經絡不通,不能成為有機整體達到自我平衡調節,導致臟腑各功能快速衰竭,所以快速死亡。 (3)蔣介石的死亡也是源於一次撞車,雖然外表皮沒有受損,但心臟辦膜受到強力的衝擊脫垂移位,造成心臟供血不足,人為的造成心臟病,最後心力衰竭,蔣介石最後也說這次車禍讓他折壽十年,終年88歲。 (4)特別注意衛生間防滑,上樓梯注意不要摔倒,大家多多保重。 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防滑防摔倒,摔倒一次,折壽十年。因為筋骨筋脈全部破壞了。做手術於事無補,保守治療也是拖死。因此,小心小心再小心,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15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一位八旬老人,發在群裏的文章, 竟獲百萬好評!到底說了啥 ? 太原五中, 一位年近80歲的語文老師推薦《老了,真好》的文章,分享大家一讀。 讀後的整體感覺確實是「真好」, 不單單是老了真好。 他的文學功底真好、他的胸襟胸懷真好、 他的人格人品真好。 80歲高齡的老者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尊重。 《老了真好》 老沒什麼不好。老天爺是公平的,它奪走了我們青春的容顏,強健的體魄,卻賜一顆明淨淡然的心,給老了的我們。 所以,我可以很欣喜地說:「老了,真好。」 第一、老了,明白了! 第二、老了,自由了! 第三、老了,輕鬆了! 老了: 生活軌跡大體是: 「隨心所欲,順其自然; 寄情山水,頤養天年。」 生活准則大體是: 「淡泊名利, 學會捨棄; 熱愛生活,懂得珍惜。」 雄心壯志是: 切切實實把健康擺在生活的絕對第一位, 爭取老而不衰,老當益壯, 最後達到長壽善終, 為家庭和社會減少一些負擔。 對於老, 很多人都怕, 都想留住青春的尾巴, 好好過一陣子。其實,人老了是好事。 這是人生走向成熟, 走向睿智、走向完滿的標誌。 人老了, 有了清閒的時光。 可以好好的放鬆自己, 不再需要朝八晚五,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此光陰歸己有, 從前日月屬官家」。 有了清閒的時光, 早可一壺清茶,讀半日閒書; 午可一闋舒曲,賞漫空閒雲; 夜可一燭殘火,吟幾句閒詩。 人老了, 有了淡泊的心情。 年輕時的爭強好勝漸漸消去,「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情緒也不存在。 對人對己對事物都視如落花流水, 渾然天成。 雲捲雲舒、花開花落, 少了很多的悶氣和倔氣, 多了好多的安逸和自在。 人老了, 有了感恩的情懷。 年青時只記得索取, 把一切所得都當成理所當然。 老了方知生命的寶貴, 親情的淳樸, 才知道去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親情、感恩愛情、感恩友情。 人老了, 有了自豪的資本。 人終於活到老了, 從小到大,從蹣跚再到蹣跚, 從幼稚到成熟,從懵懂到睿智,在世上留下了影子, 或者還殘存了一點名聲, 建立了一個家庭, 功成名就, 當然就是自豪的資本了。 人老了, 有了謙虛的情操。 年輕好比一朵鮮花, 花開正艷,青春逼人, 哪能不驕傲呢?而且年輕確有驕傲的資本。 老了才知道, 年輕只是一種自然的狀況, 何傲之有? 那種青澀、那種幼稚、 那種魯蠻、那種輕浮, 其實就隱藏在驕傲之中。 當老了回頭一看, 才猛省到那是何等的好笑, 於是謙虛的情操油然而生。 人老了, 有了回憶的幸福。 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 愛過、恨過、 得過、失過、拼搏過、享受過,人生的大起大落都一一經過, 靜下心來仔細回憶, 其中的酸甜苦辣讓人回味無窮,這是年輕時所不可能有的另類幸福。 人老了, 有了隨欲的資格。 隨心所欲, 想吃就吃, 想穿就穿,想睡就睡, 想玩就玩,不再怕被人指責, 不再怕被人責怪, 一切隨自己的喜好而為, 這種資格唯老才有。 人老了, 有了自省的豁達。 年輕時難得自省, 只拼著一股熱情去工作, 去奮鬥,去生活。 當一切都歸於平靜, 你才有了自省的豁達。 你才感到自省是年輕時最缺乏的一種涵養, 這種老年的自省也就會慢慢沈澱為你一生的經驗總結。 人老了, 有了享福的權力。 你老了, 你的孩子們大了, 過去你對他們的關心疼愛終於到了反哺的時候。你可以安心地享受孩子們對你的關心和疼愛, 讓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 這個時候, 你就是家庭的偶像, 是家庭的精神維繫。 沒有了老,家庭就失去了一個寶。 人老了, 有了心靈的歸屬。 年輕時, 天涯何處無芳草,顧不得家,顧不得家人, 日日笙歌,夜夜狂舞, 把家當旅館, 轉眼間,失去了好多的親情和愛情, 失去了好多的溫情和溫馨。 老了才知道這都是過眼雲煙, 人的歸屬總是家, 家才是心靈的港灣。 人老了, 有了放棄的智慧。 放棄是一種智慧, 是一種美德。 唯有捨得放棄才會永久佔有。 這個道理老了才明白。 年輕時只想擁有、佔有, 結果卻因過多的擁有而失去了許多最珍貴的機緣和機遇。 老了才懂得放棄——放棄幻想, 放棄奢望, 放棄虛偽,放棄浮浪, 而沈斂於一個無我的境界。 人老了, 有了寬容的大度。 年輕氣盛, 容不得他人,嫉妒心, 「紅眼病」時時纏繞。 老了,就看淡了, 對什麼事都可容忍了。 由此, 年輕人對老年人也就多了一份尊重和謙讓。 人老了, 有了自信的從容。 走過人生的一半或三分之二, 猶如戲劇接近高潮, 演得好壞都在其次了, 既然已經過去了, 還有什麼不坦然呢? 不自信呢? 是非功過只待後人評說。 人老了, 真的很好! 人老就是 一杯陳酒,冽而綿; 一壺濃茶,爽而甘; 一瓣老姜,辣而烈; 一瓶老抽,醇而香; 一棵蒼松,郁而翠。 有的人怕老, 其實人老有什麼可怕的? 人老是一種自然的規律, 生老病死, 滄海桑田隨時間而推移, 「天若有情,天也終須老」。 人老的過程, 其實就是一棵幼苗長成大樹; 一滴清泉匯成大海; 一撮塵土聚成高山; 一朵菡萏開成芙蕖; 一粒沙粒磨成珍珠。 這個過程是何等美妙啊! 這個結果是何等輝煌啊! 然而 人老了, 畢竟是老了。 人老了會多病,會色衰, 會有莫名的傷感和惆悵, 會有太多的懷念和遺憾, 但這有什麼可怕的呢! 春天的芽到秋天當然要憔悴, 夏天的花到冬天當然要凋謝, 只要我們心態不老, 夕陽也許更紅。 所以, 人老了心態不能老, 不能老氣橫秋,要老成持重; 不能老奸巨猾,要老當益壯。 這當然要看個人的修養, 也要看外界的影響。
    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20190816我們是珍貴的限量版 看了以下這一篇文章,很感動也很感慨!因為我是其中之一。 一位年輕人問他爸爸:「你們以前是怎麼過日子的?科技不發達~沒有飛機、網路、電腦、音樂舞台劇、電視、冷氣、汽車、行動電話....等等」。 他老爸回答說:「就像你們這一代今天過的日子,沒有熱情、沒有榮譽,缺乏個性,不懂尊敬,不知羞恥,不懂謙虛、不規劃時間,不運動、不閱讀....等等」。 1940年至1985年間出生的我們,是「被祝福的一代」,因為我們是下列現象的「活見證」: 1、騎腳踏車或遊戲時,從不戴頭盔(安全帽)但我們很懂得保護自己。 2、放學後,痛快玩到太陽下山,沒有電視可看。 3、每天和「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朋友相處,而非「網路朋友」。 4、口渴時,直接從水龍頭接水喝,沒有瓶裝水。 5、即使和四位朋友共享同一杯果汁,也從不生病。 6、每天吃一堆白飯,也沒因此變胖。 7、打赤腳到處跑,也沒事。 8、父母親從來沒餵我們任何營養品,仍然常保健康。 9、自己動手做玩具並相互取樂。 10、我們的父母親都不富裕,但是,給我們「愛」,而非名貴的「玩具」。 11、我們沒有手機、光碟片、遊戲機檯、電子玩具、錄影設備、個人電腦、網路聊天平台等等,但我們有「真實的朋友」。 12、我們可以當「不速之客」到朋友家,仍然被熱情招待並共享餐點。 13、和你們現在不同,我們有住在附近的親戚們,密切聯繫並共享家庭生活。 14、我們那時只有黑白相片,但我們從中記得多彩多姿的回憶。 15、我們是目前僅存最有「同理心」的一代,因為我們是「會聆聽父母親說話」的最後一代;同時,我們也是「必須傾聽我們子女講話」的第一代; 我們年輕時雖然沒有這些現代科技,但我們「還夠聰明能夠協助你們去運作這些科技」。 我們真的是地球上僅存「珍貴的限量版」! 所以,在我們從地球上和你們生活中消失之前,你們最好要「樂於與我們相處」、「向我們學習」、並且「珍惜善待我們」!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37年次的張小燕的一席話,太棒了! 50 歲以後,不要自做多情,每一點都很現實! 天馬行空,我行我素。 如果自己有閒錢,就看美景、享美食,充分享受社會回饋給我們的美 好生活,彌補我們這一代的缺失,找回失去的自我。 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 只要身體能自理,就要與兒女分居,獨立生活。 不能把「幸福晚年」寄託在兒女身上,而是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社會 的現實,以自己的能力來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常言「久病床前無孝子」,要有自度難關的準備,要與子女保持一定 的距離,不要把痛苦困難總對兒女講。否則,孩子們會煩你的。 別把親情看得太重,別再牽動太多的親情,到了人老沒用的時候, 親情已經對你敬而遠之。 不要自做多情地去惦念別人,從而加重感情的負擔。 別去充英雄好漢,自找沒趣,別輕易答應為別人做什麼。 少說「是」,多說「不」。有壓力和負擔的事情別去做,少為自己安 排固定時間的固定任務。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點一點的捨棄。 要輕鬆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 不要去管「別人的事」,別操心 「老天爺的事」。 首先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少給子女添麻煩也就是貢獻了。 子女多的老人,儘量不要留有遺產,免得子女們為爭奪家產打官司。 有經濟能力的老人,要把自己的最後一筆喪葬費也預留出來,這樣兒 女們才能心安理得送好你最後一程。 中老年人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痴心太投入了,不然就會自食苦果,沒 人可憐! 張小燕這說的太有智慧了! 活着就是勝利,賺錢只是游戲,健康才是目的,快樂更是真諦。 百年之後,你睡你的,我睡我的。再美麗的語言也無法跟你溝通, 因爲我們要沉睡,睡很久,很久- - - 所以,身邊的人要相互珍惜,因為每個世人的時間都越來越少,最终 還是要互相分離。不要爭執,不要鬥氣,好好説話,相互理解! 好好珍惜對你好的人 ,失去了,怎樣也找不回來。離開了,互聯網也聯系不上! 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或長或短; 生活,每个人都在繼續,或悲或歡; 人生,每個人都在旅途,或起或伏。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 有些小人,你不須計較,計較會煩; 有些繁事,你不必在意,在意會累。 世界很大,人心很細,哪能不遇到小人? 紅塵很深,人世浮華,哪能没有心煩事? 想得淺一點,活着就該隨遇而安! 看得淡一點,頭頂就有一大片藍天! 誰都會害怕失去,因此是拼了命的珍惜,後來却還是什麽都留不住。 人到老年,還是順其自然吧,無可奈何也好,心態淡然也罷,認認真 真地活在當下,自然發覺生活也並不是那麽難捱。 人一輩子,有人羡慕你,有人討厭你,有人嫉妒你,有人看不起你, 没關係,生活就是這樣,你所做的一切不能讓每個人都滿意,不要爲 了討好别人而丟失自己的本性。 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看法; 一樣的耳朵,不一樣的聽法; 一樣的嘴巴,不一樣的説法; 一樣的心,不一樣的想法; 一樣的錢,不一樣的花法; 一樣的人們,不一樣的活法。 再優秀,也得要碰上識貨的人; 再付出,也得遇上感恩的人; 再真誠,也得趕上有心的人; 再謙讓,也得面對珍惜的人。 你所知道的不要全説,你所看到的不要全信。這個世界,不是用眼看 ,而是用心品。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捨半行善; 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經賢;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缘; 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用心數數,我們的生命已經過半,還有多少日子够我們浪費,够我們 消遣,够我們作踐,够我們感嘆?! 好好的活着,簡簡單單地過好老年的每一天! 這幾段話真的太經典了! 祝您有著愉快美好的一天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作者:邱文達前部長,北醫前校長 人生百年,僅5個二十年而己 第一個二十年,求學為主;第二個二十年,事業為主;第三個二十年,是人生最為忙碌而艱難的時期,公司、家庭 老人 子女 社會 工作,無不需要兼顧 唯有第四個二十年才是無憂無慮 無牽無絆,享受人生的黃金時代 享受人生的三大條件為金錢、時間與健康。對大多數人而言,第一個二十年缺乏的是金錢,第二、第三個二十年缺少的是時間,第五個二十年則健康成問題。 惟獨第四個二十年中三大條件齊備,是享受人生的最好窗口期,但僅短短的二十年左右,稍縱即逝,只有抓緊 然而,在這個年齡段的人,並非都能享受人生,還有不少人過得很不如意,這是缺少了另一重要條件:良好的心態 他們中有的懷念著過去的權位,有的習慣了長期的勞累,有的忙碌著當前的瑣事,有的憂慮於未來的日子——總而言之,心態放不開,不會享受眼前的黃金階段:沒權了還想去攬權,退休了再要去返聘,沒事的還要去找事,杞人還可去憂天。前述三大條件是受客觀限制的,而心態則是主觀控制的。沒人可幫你,惟有自己調整 60一80歲,是人生第四個二十年,也是人生百年中唯一的黃金時代,是任何年齡段無可比擬的 你想想,20來歲的小青年,他能品出龍井與毛尖的區別嗎?他能咂出茅台與二鍋頭的區別嗎?他能嘗出川菜與湘菜的區別嗎?他能聽出京胡與二胡的區別嗎? 60歲以後 再也用不著頭懸樑椎刺骨,熬紅雙眼,只為通過高考那座獨木橋;再也不用似伍子胥一夜愁白頭 只為那可憐可悲的晉升晉級;再也不用為伊消得人憔悴;再也不用懷抱冰火,心中煎熬;再也不怕利與義的衝突 靈與肉的相搏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60歲以後,我喜歡:一杯龍井在握,獨坐黃昏後。屋簷下,聽晚歸的雀鳥,輕言細語,結伴歸巢,啁啁啾啾,呢呢喃喃,那份溫馨和從容,讓人羨慕、嫉妒、愛 60歲以後,我喜歡:漫步在林下泉邊,聽颯颯秋風,聽淙淙泉水,聽陣陣松濤,合奏著生命交響曲。潔淨空靈中演譯著大自然的雄渾力量,把生命的頑強在天地間漫延 60歲以後,我喜歡:散步在荷塘邊田埂上。深秋的田野,空曠無人,土地沒有了莊稼的覆蓋,還原於原始的粗曠、坦蕩,似一幅油畫,令人遐思。荷塘中,枯瘦的荷梗,聳立在一泓秋水裡,枯黑的荷葉,靜靜地躺在水面,幾只雀鳥跳躍在水面上、荷梗間,啾啾覓食。好一幅八大山人的水墨丹青《墨荷圖》,畫筆瘦勁簡淡 60歲以後,我喜歡:夕陽西下時,獨立大江邊。看大江東去,千帆過盡。一種絢爛過後的恬靜、一種安然、一種溫暖油然而生。蕓蕓眾生,或富貴,或貧窮。每個人生命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巔峰,最終都會在60歲以後跌落、歸零 60歲以後,我喜歡:夕陽中把盞漸醉的意境。凝眸飛瀉流丹的晚霞,呼吸著隨風而至的甜甜的桂香。一杯老酒獨酌、淺嘗、深醉,把盞人生,品味生命。杯中乾坤只是一份簡單,一份糊塗。管它明天、後天,隨喜、隨嘆且隨緣 人生的第四個二十年是這麼愜意,這麼隨性,你能說它不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嗎?當然,這黃金時代必須建立在生活自理的基礎上 其實,我們從搖籃到墳墓也不過是一條道路而已,當我們壽終正寢之前,是一直行走在這條路上的。途中自然有許多辛勞,許多坎坷,然而歷盡辛苦方知甜,跨越梗阻達坦途 何妨,一路的風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極有情趣的,是值得我們跋涉在這條路上細細鑒賞的;何況,除了這條道,我們也沒有別的路徑可走,沒有其他目標可選 只是一路上有許多同路的親人、朋友走得似乎著急了些,使我們還在行走的人或多或少有些傷感和不捨 不過,快也罷,慢也罷,我們終歸是要走完這條路的。最怕的是,走著走著走不動了,長期臥病在床,連累家人,連累子孫,連累朋友,連醫護人員也跟著受累 自已的人格、尊嚴也含羞而棄。這是老年人最大的問題。其實,老了,該捨就捨,包括生命 60歲以後 我且行且珍惜,珍惜我愛的和愛我的親人 朋友,珍惜黃金時代的二十年,充分享受這金光閃爍的7000多天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