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馬階陳持平醫生的忠告:
1。冬天洗澡要小心謹慎。
2。冬天早上勿出門。
3。半夜起來要多穿衣服。
4。起床床旁邊要放水壺可以隨時喝水。
5。冬天宜早睡晚起。勿晨間外出運動,勿熬夜,熬夜時心跳會加快,而且會一直想吃東西,造成肥胖及胃食道逆流。
6。冬天要常常戴帽子,就是在家也戴上暖帽,出門時一定要把頭包住,戴手套
7。冬天是我們老年人面臨危險的季節。我們一定要步步驚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8。少應酬,少飲酒,少爬山,少外出,少熬夜,少暴飲暴食吃火鍋,特別是在寒流來的期間,室內要保暖穿著要保暖,還有定期吃藥控制三高,是非常重要的事!9。凡事不逞強,不鬥勇,平淡,平凡才能平安健康快樂!
10。血壓,心跳保持穩定正常。多喝白開水,少吃甜食,少喝含糖飲料,少吃白饅頭白麵包白吐司白麵條,多走路,不要喝酒,不要吃蛋糕甜點。
11。少吃超甜的水果。遠離糖尿病,遠離高血壓,遠離高血脂,不要吃四腳動物的紅肉及脂肪,少吃牛油豬油奶油,少吃罐頭甜醬辣醬香腸臘腸臘肉,少吃炸烤的食物,多吃蒸煮的食物,小小的細節多加注意,對身體健康則是獲益良多!
12。另外千萬不要很晚才吃晚餐,也不要吃宵夜。
13。我們年紀大了要預防跌倒。預防骨質疏鬆症。若有骨質疏鬆症則一旦跌倒,就容易造成大腿骨骨折,長期臥床會造成生命傷害!另外要訓練大腿的肌肉,每日步行7000步就夠了。補充足夠的鈣及維他命D。游泳沒有重力,所以對預防骨質疏鬆沒有幫助。不要去參加三鐵五鐵或是去跑馬拉松,過度的運動對身體有害而且會降低免疫力。
14。不要跑步,爬山,爬樓梯,打羽毛球,及從事跳躍的運動,那會傷到膝關節,同時也容造成小腿肌腱斷裂。
15。每日步行7000步,就可以解決並滿足所有老年人的運動需求。我們中國人比西方人容易主動脈剝離,所以要盡量避免憋氣的動作,不要舉重,伏地挺身,及仰臥起坐,不要拿重的東西,另外吹喇叭,吹薩克斯風,吹氣球,高歌一曲也要小心。我有個同事婦產科醫生,高歌一曲後,腹部主動脈剝離。
16。我們在小孩子的時候凡事有父母及老師千萬叮嚀。我們長大以後,到了老年時候,叮嚀我們的父母及老師都不在了,只有靠同學們彼此互相鼓勵,互相扶持。

祝您健康,平安,喜樂,長壽,萬事如意!

現有回應

  • Asdfgh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美國大型全國研究已發現每日步行7500步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另有日本和英國研究也看到每天步行約7000步以上,可降低死亡風險達五成到九成。台灣研究則進一步證實長者日行3500步以上,有助於延緩認知衰退、預防憂鬱,若能日行逾7000步效果更好。但是要解決並滿足所有老年人的運動需求,

    不同意見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650606
    3 年前
    3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書名:慢養你的功能肌 探討少肌症 1、要養成能站,就不要坐,能坐就不要躺的習慣! 2、50~60歲以後,反而不可以減重,尤其是不運動依靠少吃的減重!因為減的都是肌肉,反而很危險! 3、跑步、騎腳踏車、爬山傷不傷膝蓋? 如果你從來沒運動習慣,想到才去跑步、騎腳踏車、爬山,保證非常傷膝蓋!但如果你的肌力是夠的,是慢慢養成跑步、騎腳踏車、爬山的習慣,那是非常好的運動而且並不會傷膝蓋!傷不傷膝蓋重點取決於你的筋力! 4、如果有老人家生病住院,千萬不可以說叫他多休息,或躺著多休息不要下床! 躺一個星期肌肉量流失至少5%!而且老人家肌肉補不回來! 5、千萬不要認為孝順什麼事情都幫老人家做好,不讓他們做任何家事、提東西,菲傭沒做就罵菲傭!通常很多請了菲傭的老人家肌肉流失更快! 6、去公園不要每天只做單一的活動,甩手就只甩手,也要去拉拉單槓或每個運動器材都動一動! 因為人只要有動,全身的肌肉都會牽扯到!甚至很多老人家吞嚥困難,都是因為運動量不足!甚至最後連一口痰都咳不出來而死掉! 7、少肌症比骨質疏鬆還要恐怖! 骨質疏鬆只要注意不跌倒就好,少肌症除了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因為肌肉量不足會造成血糖偏高! 8、少肌症最快流失的都是腿的肌肉! 因為人一坐下、一躺下,不動的都是腿,而腿的肌力又特別重要!千萬不要變成烏仔脚!所以每天要至少深蹲2~3O下。深蹲不是蹲下去,而是像坐馬桶一樣,可以放一張椅子,屁股碰到椅子就起站來! 台灣醫療進步又有健保,可是台灣老人平均在死之前,有8年的時間是坐輪椅到臥床! 如果不想老年有八年生活品質這麼差! 一定要注意少肌症! ps.千萬不要怕傷膝蓋,就什麼運動都不敢做!爬樓梯、跑步、騎腳踏車、爬山等運動,會不會傷膝蓋都取決於你的肌力夠不夠!意思就是肌力不夠喔!偶爾想到才做這些運動或一次做過量才就會傷膝蓋!如果是循序漸進運動量慢慢加重、你的肌力可以負擔!爬樓梯、跑步、騎腳踏車、爬山都是非常好的運動,而且可以增加肌肉量! 為了大家年老時的生活品質,趕快動起來吧!
    10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譚敦慈 25點有益健康的分享 1. 喝牛奶時不要吃麵包,要間隔一小時。 2. 洗菜要用流動的水。 3. 超過60歲請常喝豆漿可以補鈣。 4. 吃火腿、培根、長年菜,要先燙過,因含有亞硝酸,要不然飯後吃柑橘類(橘子)解毒。 5. 大骨湯的湯不是鈣,都是重金屬。 6. 魚頭、魚內臟、魚皮,千萬不要吃。 7. 煎鮭魚千萬要去魚皮再煎,因為鮭魚皮有重金屬。 8. 冰的檸檬水已證實,沒有什麼功效。 9. 飯前吃芭樂請不要沾梅粉,吃水果最好也都不要沾。 10. 吃牛排一定要吃全熟 ,若吃三分或五分,七分熟時,可用花椰菜六朵解毒,或兩塊胡蘿蔔解毒。 11. 超過60歲以上,咖啡跟茶一天不要超過兩杯,因為鈣質吸收變差,易造成骨質疏鬆。 12. 醃漬食品,花生粉,易致肝癌,最好少吃。 13. 不要吃豬血糕、臭豆腐,因為兩類食物常常沒有處理及正確保存,會含黃趜毒素。 14. 喝酒盡量不要配花生,非常容易致癌。 15. 要吃花生,最好只能吃帶殼的花生。 16. 黃麴毒素解毒劑為深綠色蔬菜。 17. 每天要排六到七次的尿才可以排毒,所以喝足夠的水(家裡煮好的水)就非常重要。 18. 不要喝外面賣的瓶裝水,含重金屬,如果外出帶的保溫瓶是不鏽鋼瓶的話,裏面的水千萬不要有顏色的。 19. 超過60歲以上,請不要過度運動,走路是最好的運動,稍微走快一點的大步走,最棒。 20. 苦茶油最好。 21. 超過60歲,豬油吃多了會造成心臟血管疾病,粉肝是豬的肝硬化,不可以吃。 22. 一碗帶殼毛豆,有十公克膳食纖維,毛豆沒有任何農藥,卻有很多抗癌物質,吃毛豆比擦三瓶SK2有效。 23. 超過60歲以上建議一星期打一次麻將,或做一些益智遊戲,可以避免提早老人癡呆症發生。 24. 在吃豆腐前,最好用水煮過,煮滾就好。 25. 這點要注意:喝一瓶可樂,免疫力暫停四小時。
    4 人回報1 則回應9 個月前
  • 譚敦慈(已逝毒物專家林杰樑的太太)到朋友公司教導食物安全的要訣分享演講,下面要點是認真聽講的媽媽所做的筆記: 1.喝牛奶時不要吃麵包 要間隔一小時。 2.洗菜要用流動的水。 3.超過60歲請常喝豆漿可以補鈣。 4.吃火腿,培根,長年菜,因含有亞硝酸,要先燙過,要不然飯後吃柑橘類(橘子)解毒。 5.大骨湯的湯不是鈣,都是重金屬 。 6.魚頭,魚內臟,魚皮,千萬不要吃。 7.煎鮭魚千萬要去魚皮再煎,因為鮭魚皮有重金屬。 8.冰的檸檬水已證實,沒有什麼沒功效。 9.飯前吃芭樂請不要沾梅粉(吃水果最好也都不要沾)。 10.吃牛排一定要吃全熟 ,若吃三分或五分,七分熟時,可用花椰菜六朵解毒,或兩塊胡蘿蔔解毒。 11,超過60歲以上,咖啡跟茶一天不要超過兩杯因為鈣質吸收變差,易造成骨質疏鬆。 12.醃漬食品,花生粉,致肝癌,最好少吃。 13.最好不要吃豬血糕,臭豆腐,因為兩類食物常常沒有處理及正確保存,會含黃趜毒素。 14.喝酒盡量不要不能配花生,非常容易致癌。 15.要吃花生,最好只能吃帶殼的花生。 16.黃麴毒素解毒劑為深綠色蔬菜。 17.每天要排六到七次的尿才可以排毒,所以喝足夠的水(家裡煮好的水)就非常重要。 18.千萬不要喝外面賣的瓶裝水,含重金屬,如果外出帶的保溫瓶是不鏽鋼瓶的話,裏面的水千萬不要有顏色的。 19.超過60歲以上,請不要過渡運動,走路是最好的運動,稍微走快一點的大步走,最棒。 20.苦茶油最好。 21.超過60歲豬油吃多了會造成心臟血管疾病,粉肝~是豬的肝硬化不可以吃。 22.一碗帶殼毛豆,有十公克膳食纖維,毛豆沒有任何農藥,卻有很多抗癌物質,吃毛豆比擦三瓶sk2有效。 23.超過60歲以上建議一星期打一次麻將,或做一些益智遊戲,可避免提早老人癡呆症發生。 24.在吃豆腐前,最好用水煮過,煮滾就好。 25.這點注意,喝一瓶可樂免疫力暫停四小時。 ~25點有益健康的分享~
    15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專家告訴你茶葉蛋最好少吃食用過多會致癌 茶葉蛋是​​中國的傳統食物之一,因其做法簡單,攜帶方便,物美價廉,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喫茶葉蛋具有提神醒腦的功能,但多吃卻不利於身體健康,下面就由小編和大家簡單的說一下吃多了茶葉蛋會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1. 易引起貧血 茶葉中含有生物酸鹼成分,燒煮時會滲透到雞蛋裡,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形成硫化鐵,影響人體對於鐵質的吸收和利用,造成貧血症狀。 2. 易導致缺鈣和骨質疏鬆 茶葉中的生物鹼類物質會同雞蛋中的鈣質結合而妨礙其消化吸收,同時會抑製十二指腸對鈣質的吸收,容易導致缺鈣和骨質疏鬆。 3. 致癌 通常我們在煮茶葉蛋的時候都會長時間的煮沸,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多種有害重金屬,同時還會產生一種叫做亞硝酸鹽的物質,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致癌物質。 4. 影響消化係統 茶葉中含有鞣酸成分,在燒煮時會滲透到雞蛋裡,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而形成沉澱,對胃有很強的刺激性,久而久之,會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不利於人體健康。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5. 引發各種疾病 茶葉中除了生物鹼外,還有酸性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腸、胰、腎等都有很大的刺激性,會引起消化係統、神經係統、泌尿係統和造血係統疾病。 說了這麽多茶葉蛋的不好,也並非是說茶葉蛋從今往後就不能吃了,只是一定要注意量的多少,所以,建議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不要超過1到兩個,偶爾吃吃無所謂,長期過量喫茶葉蛋就會把身體吃出問題來。 真的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吃太多了!最後請分享給大家!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專家告訴你茶葉蛋最好少吃食用過多會致癌 茶葉蛋是​​中國的傳統食物之一,因其做法簡單,攜帶方便,物美價廉,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喫茶葉蛋具有提神醒腦的功能,但多吃卻不利於身體健康,下面就由小編和大家簡單的說一下吃多了茶葉蛋會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1. 易引起貧血 茶葉中含有生物酸鹼成分,燒煮時會滲透到雞蛋裡,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形成硫化鐵,影響人體對於鐵質的吸收和利用,造成貧血症狀。 2. 易導致缺鈣和骨質疏鬆 茶葉中的生物鹼類物質會同雞蛋中的鈣質結合而妨礙其消化吸收,同時會抑製十二指腸對鈣質的吸收,容易導致缺鈣和骨質疏鬆。 3. 致癌 通常我們在煮茶葉蛋的時候都會長時間的煮沸,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多種有害重金屬,同時還會產生一種叫做亞硝酸鹽的物質,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致癌物質。 4. 影響消化係統 茶葉中含有鞣酸成分,在燒煮時會滲透到雞蛋裡,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而形成沉澱,對胃有很強的刺激性,久而久之,會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不利於人體健康。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5. 引發各種疾病 茶葉中除了生物鹼外,還有酸性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腸、胰、腎等都有很大的刺激性,會引起消化係統、神經係統、泌尿係統和造血係統疾病。 說了這麽多茶葉蛋的不好,也並非是說茶葉蛋從今往後就不能吃了,只是一定要注意量的多少,所以,建議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不要超過1到兩個,偶爾吃吃無所謂,長期過量喫茶葉蛋就會把身體吃出問題來。 真的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吃太多了!最後請分享給大家!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骨折死亡率高!醫揭含鈣蔬菜冠軍是它 骨質密度年過30歲之後,將會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失,尤其女性更不得不重視。人體一旦長期缺鈣可能會造成身體機能下降,進而衍生多種疾病,「鈣」是人體必需礦物質中的一種,從幼童到成人、再到老年人,都需要鈣質來觸發體內系統運行,包括免疫、神經、循環、消化、內分泌等,是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別以為只有牛奶才有鈣質,蔬菜裡的鈣質也不少,美女營養師高敏敏就整理了「含鈣蔬菜排行榜」!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第四名,其中女性患者比例較男性高出三倍以上。而台灣65歲以上婦女人口因骨鬆引起的髖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高達15%,而且台灣的骨折發生率高,每年髖關節骨折患者就有近2萬例,發生率為全亞洲第一名。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為1000mg,但根據調查顯示,成年人鈣攝取不足率達8成以上,而且現代人普遍都不愛曬太陽,如果又營養失調恐怕就會加重骨質流失進而增加骨鬆的風險。 營養師高敏敏表示,不要小看食物的奧秘!不僅牛奶,其實蔬菜裡面鈣質也不少的,營養師整理了15種蔬菜,以每100g的菜告知民眾鈣含量,冠軍為髮菜1187mg,第二名為紫菜342mg,第三名芥蘭菜181mg,其次依序為莧菜146mg、地瓜葉105mg、青江菜104mg、油菜88mg、菠菜81mg、空心菜64mg、高麗菜47mg、茼蒿46mg、四季豆40mg、水蓮26mg、木耳27mg、白蘿蔔23mg。 高敏敏表示人體一天需要的鈣質含量是1000至1200mg,建議各類的食物都要均衡補充。一天除了乳製品要吃夠之外,黑芝麻、小魚干、海帶等天然食物,也都是很好的鈣質攝取來源,另外她也提醒最少最少也要吃1碗半(3份)的蔬菜以強化骨骼健康。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你還在晚上散步嗎?現在知道還不晚! 今夜遇見溫暖溫情質感 世衛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數據統計: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流動起來,活血化瘀;可擠壓人體50%的血管,是簡單的“血管體操”;至少可運動50%的肌肉,有助於保持肌肉總量。 多項研究均明確指出,走路在防病、長壽方面功效突出。具體而言就是,走路可以預防脂肪肝、心髒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緩解骨質疏鬆,改善腰、肩、頭部疼痛,遠離老年癡呆等等。 走路一定要走夠量 走路那麼好,那麼走多少步比較合適呢? 2019年5月《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研究1.8萬多名美國老年婦女(平均年齡72歲)後,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 結論有兩點: 1、步行的確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 2、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也就是說每天最佳的行走步數是:7500步! “暴走”也會傷身 走路好,但“暴走”也會傷身。有些人每天暴走2萬步、3萬步...... 走路太多,會對身體產生損傷,首當其衝的便是膝蓋。 長時間暴走,中老年人的半月板最受傷。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不間斷地摩擦軟骨,容易引起炎症出現水腫; 二是骨關節也有使用年限,無論身體條件多麼好,骨關節都存在老化和功能退變的問題。正所謂“ 生命在於勤運動,關節在於省著用”。 走路注意事項 我們都知道走路是一種良好的鍛煉方式,但是同時也要了解,走路鍛煉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下午走路最佳。 早晨六點到十二點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階段,晚上光線差,容易跌倒。 2、禁止在大馬路旁邊走路。 英國《柳葉刀》曾發布調查結果:因空氣污染,沿繁華的馬路散步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動脈硬化狀況甚至惡化。 禁止每日步數過多。 走路時不可過度、頻率不可太高,每天追求一兩萬步會損害關節。 3、最好走路的地方最好有樹。 每天最好在40分鐘左右走7500步。 走完後最好是微微出汗的狀態。 不同走法,作用不同 1、調理防便秘——扭著走 在健步走的過程中,加大腰和胯部的轉動,讓身體在行走中有節奏地扭動起來,可以促進排便,防止便秘。 2、減腰圍肚子——敲著走 走路時捎帶手加些動作(比如敲帶脈),每天堅持10分鐘,能很好地幫助減腰圍。 3、養腎護腎——踮腳走 每天踮起腳走10分鐘左右,中間可以走走停停,可以按摩足三陰,溫補腎陽。 4、護頸椎——“10點10分”走 雙臂向上斜舉,就像表針指到“10點10分”的位置上,抬頭挺胸,進行行走鍛煉,每天堅持。有助於鍛煉肩部、頸部肌肉,緩解和預防頸椎疾患。 5、高血壓患者——腳掌著地走 要腳掌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頭暈。 6、冠心病患者——餐後1小時慢步走 要在餐後1小時慢步走,以免誘發心絞痛,長期堅持有助改善心肌代謝,並減輕血管硬化。
    5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你可能會藉由走路燃脂或提升心肺能力,也許,走路是單純覺得舒服。你可能沒有意識到──我們在為了骨頭走路。而且,只要在日常散步中加入一些習慣,就能對骨骼產生更好的保護力,進而預防骨質疏鬆症和骨折。 紐約水牛城凱尼修斯學院運動機能相關領域助理教授佩利泰拉(Charles Pelitera)指出,走路固然對骨骼有一定幫助,但在走路時適時刺激(shock)骨頭更有益。 試每週走5次,每次約30分鐘,前4天加入以下4個簡單做法,最後一天就照平時的步伐即可;無法抽空認真散步也無妨,將下列方法加入路程中,對鍛鍊骨骼、提升骨密度一樣很好。 1.提起腳步快步走 高衝擊運動如跳繩,對強化骨骼的效果很好,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非要這麼做。《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期刊針對超過6萬名停經後婦女進行研究,發現每週至少快走4次的婦女,髖部骨折機率遠低於其他婦女。 所以,下次走路,嘗試一下「間歇走」。也就是在平常的走路速度中,加入3~5次各2分鐘的快走,速度要快得讓你無法與他人對話。每次快走中間,再穿插較慢的散步喘口氣,約1〜2分鐘,如此循環。幾個星期後,慢慢延長快走的時間。 對於有背痛或關節問題的人,這是很好的鍛鍊骨骼的方式,而且能避免高衝擊運動造成的運動傷害。 2.倒退走、橫著走 要為你的骨頭施加壓力,還有一個安全且簡單的方法:改變走路的方向。 發表在《國際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期刊一項研究發現,倒退走、橫著走跟高衝擊運動一樣,都能增加骨密度。佩利泰拉建議,平時行走3〜5分鐘,再花30秒橫著走或「倒退嚕」,重複這個模式,是個趣味又方便的健骨方式。 3.連續跳躍20下 特定的跳躍方法對停經前婦女來說,可說是骨頭的一大福音。一項研究發現,25~50歲的女性,連續跳躍20下,一天2次。4個月後,顯著增加了髖骨的骨密度。 下次走路時,試試在手機上設定計時器或多留意手錶,散步5~10分鐘後,跳30秒、休息30秒,繼續散步、再跳躍,如此重複。跳躍之前,記得彎曲一下膝蓋、轉轉雙臂和肩膀,活動關節和肌肉,以免受傷。 4.添加樓梯或斜坡進入路程 除了前面提到的快走,佩利泰拉表示,你還可以透過快步走高低、爬坡來鍛鍊骨骼。 如果你散步的環境周邊有很多小斜坡,你很幸運。只要在必經的路線中找到2~3個斜坡,或找附近學校或大型建築物外的樓梯,花個2分鐘走上、走下,「你的骨密度會出現奇蹟,」佩利泰拉說。 走路是最簡單的運動,不可能學不會。試著在日常路線中快走、跳躍、走樓梯或爬坡,讓自己累一點點,不會耽誤太多時間,也不至於害你氣喘吁吁,卻會為你的骨骼、骨密度和肌力帶來改變。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台灣醫生30年淋巴癌自救成功:純素和運動 作者簡介:李豐,細胞病理權威、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病理科副教授。1999年退休。她在30年成功抗癌過程中,有很多的方法、理念,我們作為健康的朋友值得學習,如果您有身體不適,也可以把醫生的經驗做參照。生病,不是細胞叛逆,是自己無知對細胞加壓。 我曾在顯微鏡下觀察一位已治好的鼻咽癌病人,26年來癌症沒再發,他去世後,其鼻咽組織仍看得到癌細胞,只是癌細胞被正常細胞包圍著而已。 所以,改善體內環境,使癌細胞沒法生長,是個一輩子的功課,偷懶不得。停掉藥物、停掉化療,自己救自己。 三十年前,當我還在加拿大的多倫多研究所進修,在一次體檢中竟被發現患了淋巴癌。作為醫生的我很清楚早發現早治療,於是開始了很多個療程的放射性治療……然後,凝血功能下降,不小心一碰,到處都會瘀青,如果內部大量出血,就可能致命。但是主治醫生不同意停止化療。 在這種「治療會出血致死,不治療又會病死」的情形下,做病人的我考慮再三,決定作個反叛的病人:自己把化學治療停掉。現回想起來是當年的反叛救了自己。 後來因為高燒不退進院檢查,發現又得了肺結核。想著反正得了癌症了,就沒吃藥。沒想到經過一個月,再照胸部放射線檢查,醫師說:肺結核竟然不見了。 這個發現讓我了解,一個月前的肺結核應該是誤診,因為肺結核是不可能不吃藥而在一個月內痊癒的。這個發現,讓我不斷深思:平白吃這麼多藥,卻惹來一身副作用。我以後到底是會因癌症而死,還是因其他併發症而死?這次住院後,讓我下了決心:從此不再靠藥物!結果從那以後,我沒有再吞過任何一顆藥丸,包括維他命。 治癌症飲食:飲食如藥全素下肚 飲食如藥。如果飲食中充滿致癌性物質,又怎麼可能不患癌症?所以,抗癌當然要從飲食做起!你就是由你吃下去的食物變成的。 我的抗癌飲食很簡單:全吃素,無蛋奶,十多年,癌症消。 五種癌一定要吃素 一直到今天,吃素十多年,看著自己的身體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而愈來愈好後,每當遇到胃癌、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及前列腺癌的患者時,我一定會力勸這些病友要改吃素食,至於其他癌症患者,我建議:依照「四條腿的先不要吃,兩條腿的慢慢戒,最後再從沒有腿的著手」的原則,逐步改掉吃肉的習慣。 因為子宮頸癌、乳癌及前列腺癌與荷爾蒙息息相關,而肉類不但含荷爾蒙多,而且也易轉變為荷爾蒙,增加致癌因子。 胃癌患者通常是因為一味地吃肉、或者不吃,增加腸胃的負荷,累積了有害身體的不潔物。吃素不要奶蛋,一樣健康! 我認為牛奶是養小牛的,不是養人的。或許有些人認為,不喝牛奶、不吃蛋,無法攝取足夠的鈣質,事實上,鈣質並不一定要從蛋類和牛奶中攝取,一切有根的蔬菜基本上都含有鈣質。 有些人可能擔心鈣質攝取量不夠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調查顯示:全球骨質疏鬆症罹患率最高的地區是阿拉斯加,其次是美國和歐洲。中國大陸因為不吃蛋奶而骨質疏鬆的人很少,只要多運動、多吃糙米和全麥面包,自然就可避免骨質疏鬆症。 運動是改變體質的根本辦法 我認為,運動是改變體質最根本的辦法。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本來就具有抵禦外侵的毒物或癌症的能力:在實驗室養癌細胞,如果加氧,癌細胞就養不好,如果加二氧化碳,癌細胞就養得很好。這表示:我們自己把體內環境弄到缺氧,細胞才無可奈何變成癌細胞來適應環境,如果把環境裡的缺氧因素刪掉,補充氧份,其實癌細胞是會回歸正常的。 30年來,我看過無數病人,那些肯聽我話去爬山,甚至天天爬山的人,身體的改善都很明顯。現在,每當我透過顯微鏡看到病人或友人的細胞顯出缺氧的狀況時,我都會提醒對方:「你的細胞缺氧,看起來很累,趕快去爬山。」我說的爬山,並不真是爬高山,只是在那些有產業道路的小山走走。現在看到我的人,都說我比以前健康,我則會加上一句:「天天爬山,明年會更好。」 每天運動4小時換取生活品質 我每天只睡6個小時,清晨三、四點就起床,空腹練二個多小時的瑜伽,再打坐一個多小時。每天花4個小時做運動,可以換來其他20小時的全身舒暢,這種投資太值得了! 這些年來,我不但看了不少癌症病人,更與其中一部份病人變成朋友,共同奮鬥。我們發覺,活得超長及活得越有聲有色的人,往往都是勇於自省,及堅持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人。「改得越多,改得越徹底,好得越快。」已經成了我們的原則。 與淋巴癌和平共處,是我此生最大的挑戰,可是感恩它,讓我學到很多,讓我體驗到,健康必須靠自己。也希望你能傳播這個觀念給身邊的朋友! 我30年的淋巴癌都過來了,大家身上這點小病靠自己沒問題的!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健康忠告:只有四個字,價值3200萬! 2017-10-13 名家話健康 本月初,享譽世界的2017年貝爾獎頒佈了。其中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受到了民眾特殊的關注,因為這似乎是諾貝爾獎離我們的生活最近的一次! 三位研究“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的科學家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 和Michael W. Young獲得該項殊榮。 “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到底是個啥東東? 他們的獲獎理由是: 解釋了許多動植物和人類是如何讓生物節律適應晝夜變換的。 簡而言之,他們研究的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生物鐘”! 生物鐘調節身體重要功能,例如:行為、激素水平、睡眠、體溫等;生物鐘和你的健康息息相關。你什麼時候睏、什麼時候醒、一天內的體溫變化、什麼時候激素水平上升,統統都是由生物鐘在管理。 三位科學家通過精密的實驗得出幾個結論: 熬夜會打破人體內精妙的時鐘,疾病匍匐而來。 熬夜將造成大腦開始吞噬自己。 調節節律的關鍵基因失效後,會促使腫瘤發生。 因此,本屆諾爾貝醫學獎研究成果,最貼切的解釋就是: 不要熬夜!!! 這話聽著一點也不新鮮啊!父母長輩親朋好友沒少叨念過。 但是這三位科學家憑藉該研究一共獲得了諾貝爾獎金900 萬瑞典克朗(約合 3500萬元人民幣)。 所以,以後聽到別人勸你不要熬夜的時候,一定要像拿到3500萬一樣高興哦…… 下面是一組價值3500萬的建議: 1. 不要熬夜: 睡覺是養生的一大功能,養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細胞去取代腐敗的細胞,如一夜睡不著就換不了新細胞。如果說白天死亡一百萬個細胞,一晚上只補回來五十萬個細胞,時間長了,身體就虧空得越來越厲害。 獲獎者之一的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說起了一組罕見病例。近二十年來,各國醫生發現了一些“睡不著覺的家族”,這些家族的人得了怪病,就是至少三四十年都沒好好睡過。熬夜會打破人體內精妙的時鐘,疾病匍匐而來。 另一位獲獎者邁克爾·楊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由於熬夜缺乏睡眠,神經突觸部分被星形膠質細胞大量吞噬。通俗的說就是:熬夜將造成大腦開始吞噬自己。他還發現,調節節律的關鍵基因失效後,會促使腫瘤發生。 2. 要養肝: 其實,熬夜對肝臟的傷害是最大的。因為肝臟是我們身體裡最大的解毒器官,而晚上又是肝臟集中精力的“工作時間”。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不休息,反而大肆吃喝,會讓肝臟超負荷。當肝臟真的“喊”起疼來,問題就非常嚴重了。 11點後睡的人,白開水裡一定要加一點它! 白開水裡加點“紅棗” 沒有什麼能抵消熬夜的損害,但因為生活迫不得已熬夜時應該長期飲用紅棗水護肝。 有實驗表明,每天給肝功能差的人喝紅棗水,持續一週可以達到養護肝臟、促進肝臟解毒排毒的效果。中醫學也認為,紅棗水有補氣養血、疏肝解鬱的功效。將果肉豐富的紅棗掰開,用溫水泡發,這樣維生素更利於肝臟吸收。 3. 價值3500萬的養生表: 中國古代養生講究“順應自然”,現代生活中人體也有它最喜歡的節奏和規律。如果我們順應了身體的生物鐘規律,摸準薄弱那一刻,拾遺補缺,身體就能被調校到最佳狀態。而反之,則會產生各種問題,危害健康。 5~6點: 醒了也要多睡會兒 很多中老年人“晚上睡不著,早上醒得早”,如果你在清晨五六點就早早醒來,不妨儘量讓自己多睡會兒,實在睡不著也可以閉目養神,或躺在床上按摩腹部、揉搓雙手,有助於保證白天旺盛的精力。 6點半: 做伸展運動 中老年人每天早上簡單鍛鍊10~20分鐘即可,建議以輕緩柔和的運動為主,如伸展運動、散步、瑜伽、太極拳等。 7~8點: 吃份高營養早餐 包子、油條、燒餅等澱粉類食物是多數人早餐桌上的主力軍。但是,除了澱粉類食物外,再來一杯牛奶或者豆漿、一個雞蛋、一小份水果,則更加健康哦。 10點: 吃一小把堅果 中老年人應該在上午十點左右,吃一小把堅果,對心腦血管健康有好處。花生、核桃、杏仁、松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哦。 11~12點半: 享受“雜牌”午餐 午餐食物一定要種類多樣。老年人做午餐一定要“雜”,炒菜時儘量多放幾種食材。比如,炒青菜時放點蘑菇,做肉菜時放點胡蘿蔔丁、黃瓜丁,每種菜量不大,但種類、顏色要儘可能豐富。 13點: 小睡30分鐘 午飯後半小時,疲勞感來襲,此時不妨先喝一杯水,然後打個盹兒。午睡對降低血壓、保護心臟、增強記憶力、提高免疫力等都有好處。但是,午睡時間不宜過長,20~30分鐘即可。 14點: 喝杯綠茶 午覺醒來之後,人總會有些倦怠,此時來杯綠茶對身體可是非常好哦,研究表明綠茶能降低患癌風險。 15點: 晒晒太陽 如果天氣好,中老年人可以去戶外鍛鍊,此時陽光和煦,是晒太陽的好時機。若下雨或者太陽太毒,則可在家做做健身操、身體拉伸等。 16點: 來杯優酪乳 下午4點,人的血糖開始升高,此時,中老年人可以再加個餐,喝杯優酪乳或吃兩片全麥麵包。 18~20點: 與家人分享“慢”晚餐 晚餐一定要清淡,對一天的營養進行查漏補缺。晚飯不能吃得太晚,否則影響睡眠。晚餐時間一般相對充裕,可以和家人一起慢慢享用,細嚼慢嚥,聊聊天,無疑是一段幸福的家庭時光。 20點: 站一刻鐘 吃完晚飯,很多人便立刻窩在沙發裡看電視,這可是十分傷害腸胃的。晚飯後最好站立15分鐘,或一邊走動一邊給久違的朋友打個電話,也可以澆澆花、洗洗碗。 21點: 提前刷牙 刷牙時間最好放在晚上9點,這樣可以保證自己晚上9點後,不再吃東西。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看看書等。 22點: 調低臥室溫度 人的最佳睡眠時間是22點,最晚不超過23點。科學研究顯示,臥室保持低溫可以降低患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疾病的風險,入睡前最好將房間溫度稍微調低一點。 健康的一天自此結束,睡個好覺迎接更美好的明天吧! 記得把這篇文章發給朋友們,告訴他們這才是最科學健康的生活時間表。 3500萬的建議哦! 不要熬夜! 不要熬夜! 不要熬夜!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1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