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2 年前
各國紛紛放寬防疫政策,是在
“清老"~~傳來美國的防疫指揮官
佛奇確診。
昨天台灣的防疫記者會只有一位
醫生代表發言,再看到這一篇關
於Omicron 4,5的報導,我們這
些65歲以上的人,更應該提高
警覺了。
根據統計 75% 確診後死亡的人
都是 65 歲以上的。也許各國都
察覺到,這是一個減少老年人口
及社福負擔的機會,所以紛紛選
擇放寬防疫政策。
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真的要好
好自我保重了,口罩一刻也不能
拿下來,忍住不要去餐館吃飯,
忍不住了就外賣。
勤洗手,盡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
方,如果不用上班,盡量不要搭
乘大眾運輸工具。
看來防疫政策已經是很明確了,
爾後不再是「清零」, 而是在
「清老」65歲以上的老者~清
除。大家認真防疫,祝福平安健
康!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傳來美國的防疫指揮官佛奇確診,昨天台灣的防疫記者會只有一位醫生代表發言,再看到這一篇關於Omicron 4,5的報導,我們這些65歲以上的人,更應該提高警覺了。根據統計75% 確診後死亡的人都是65歲以上的。也許各國都察覺到,這是一個減少老年人口及社福負擔的機會,所以紛紛選擇放寬防疫政策。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真的要好好自我保重了,口罩一刻也不能拿下來,忍住不要去餐館吃飯,忍不住了就外賣,勤洗手,盡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如果不用上班,盡量不要搭乘看來防疫政策己經是很明確了,爾後不再是「清零」,而是在「清老」65歲以上的老者~清除。公眾交通工具。大家認真防疫,祝福平安健康!看來防疫政策己經是很明確了,爾後不再是「清零」,而是在「清老」65歲以上的老者~清除。
    65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今早傳來美國的防疫指揮官佛奇確診,昨天台灣的防疫記者會只有一位醫生代表發言,再看到這一篇關於Omicron 4,5的報導,我們這些65歲以上的人,更應該提高警覺了。根據統計75% 確診後死亡的人都是65歲以上的。也許各國都察覺到,這是一個減少老年人口及社福負擔的機會,所以紛紛選擇放寬防疫政策。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真的要好好自我保重了,口罩一刻也不能拿下來,忍住不要去餐館吃飯,忍不住了就外賣,勤洗手,盡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如果不用上班,盡量不要搭乘公眾交通工具。大家認真防疫,祝福平安健康!
    20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全世界正在清老而非清零 傳來美國的防疫指揮官佛奇確診 昨天 台灣的防疫記者會只有一位醫生代表發言 在看到這一篇關於Omicron 4、5的報導 我們這些65歲以上的人 更應該提高警覺了 根據統計75%確診後死亡的人 都是65歲以上的 也許各國都察覺到 這是一個減少老年人口及社福負擔的機會 所以紛紛選擇放寬防疫政策 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 真的要好好自我保重了 口罩一刻也不能拿下來 忍住不要去餐館吃飯 忍不住了就叫外賣 勤洗手儘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如果不用上班 儘量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看來防疫政策幾經是很明確了 而後不再是清零 而是在清老65歲以上的老者 清楚 大家認真防疫 祝福平安健康 看來防疫政策幾經是很明確了 而後不再是清零 而是在清老65歲以上的老者 清楚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美國的防疫指揮官 佛奇(Anthony Stephen Fauci, 1940- )6/15確診, 6/18台灣的防疫記者會主席台只有一位醫生代表發言與答覆。 看到一些關於Omicron 亞型變異株BA.4及BA.5的報導, 我們這些65+的senior citizen, 更應該提高警覺了。 根據統計, 75% 確診後死亡的人都是65歲以上的。也許各國都察覺到, 這是一個減少老年人口及社福負擔的機會, 所以紛紛選擇放寬防疫政策。 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真的要好好自我保重了, 口罩一刻也不能拿下來, 忍住不要去餐館吃飯, 忍不住了就外賣, 勤洗手, 盡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如果不用上班, 盡量不要搭乘公眾交通工具。 防病毒最主要靠自身免疫系統 充足睡眠(夢中什麼都有, 在夢中, 花才芳香, 鳥才翔翔, 蝶才翩翩)、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保持愉快心情, 增強個人免疫力是終生工作。 看來佛系防疫政策已經很明確了, 爾後不再是「清零」, 而是在「清老」, 清除65歲以上的老者。
    1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與我觀念相近的分析法 賴仁淙 "活"系防疫 我來解釋一下"佛"系防疫,大部分的民衆及同行都在網路上極度擔心甚至妖魔化所謂的佛系防疫政策。日本,德國,英國的頂級專家都瘋了嗎? 英國會因此死亡到幾十萬人嗎? 當然不會。他們的活系想法如下: 1. 新冠病毒必定流感化,必定社區化。(有可能一半以上的人感染了没症狀,而且核酸檢驗測試是陰性,但是會產生抗體。)所以全面圍堵最後一定有破口。 2.當然可以採用終極手段像是中國全面大封鎖,一個半月就熄火了只剩零星發作。表面上很成功,但是專家認為存在很大的風險,今年12月寒冬時新冠病毒捲土重來,13億人都没有抗體,是否全中國再按一次暫停鍵。再度鎖國三個月。 3.所以最佳策略,避免二度發作。讓所有健康的人口都有輕微感染以獲得免疫力,類似天然的疫苗。( 65歲以內健康人群染病後的死亡率不是0.8%, 而是0.08%) 而且他們有刹車機制,當死亡人口短期間超過100人,或是危重病超過300人。就會加強隔離力度。避免走到義大利的狀況。 4. 目前德國( 9+9),.日本 (25+35),英國 ( 21+20) 都在安全範圍。他們在托延時間,已經賺了一個月,仍然會繼續拉長戰線來獲得更多的" 群體免疫力"( Herd Immunity ) 。如此年底新冠再來犯時,傷害可以降至最低。 5.活系防疫重點在使爆發的峰值盡量扁平化。爭取時間,爭取免疫力,爭取長期的長治久安。短空長多,不再只在乎短期的數據。那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所以英國不會死超過武漢的3000人。他們會根據疫情調整封鎖的程度。我覺得1000人(每年流感死亡人數) 是他們的上限了。 是的。英國將要居家隔離的70歲以上有慢性病的人群。 #降低國人的焦慮。而且不要霸凌那些回國感染的同胞。他們身上的抗體也許會在年底將帶給我們保護作用。台灣能温和的增加數字反而是件好事呢。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來自美國的强烈提醒: 美國政府對各國疫情的情蒐,按疫情輕微與嚴重程度分級,一級疫情最輕微,沒有顧慮,一兩個月前美國還把臺灣列為一級,但,兩週前却把臺灣改列三級,就是盡量避免去臺灣,因為對臺灣疫情升高甚有疑慮。認為臺灣衛生部門與政府對疫情恐有隱瞞,因為美國在台協會與CIA在臺情蒐很深入,可能已瞭解到一些內情,故把臺灣疫情升等。從最近幾天爆出華航多位機師染疫,且已傳染給家人,證明臺灣的社區疫情傳染早已發生,我們的防疫已有破口漏洞,現在大家確實要更小心謹慎的落實防疫的一切作為,絕不可掉以輕心。 注意!病毒就在你面前!! 另,台北清真寺出現的破口,漫延到台北車站內的群聚,再擴散到捷運、台鐵,甚至到高鐵了...疫調的控制相當困難,最近的自主健康管理相當重要,近期要盡量減少外出,切勿輕忽鬆懈! (新聞集錦,簡要提醒大家) ✨華航染疫確診人數擴增,病源無法掌控!恐有「隱形傳播鏈」已暗藏潛伏。 ✨清真寺...大型宗教活動是爆發社區疫情起點。 ✨諾富特飯店COVID-19群聚感染,破口已現,威脅社區安全! 感染專家:比部桃事件影響範圍更大! ✨民眾「防疫彈性疲乏」 恐為疫情擴散的關鍵! 中山醫大謝宗學分析:從其他國家的經驗已經顯示,群聚大型宗教活動很有可能是爆發社區疫情的起點,數百人的群聚正是快速散播病毒的最佳途徑。 只是近期來有不少機組人員染疫的案例發生,機師成為病毒散布者已經不是第一次,他認為:來自世界各國的機師,文化背景大不相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較為寬鬆的防疫政策下提高警覺。短短一週以內,接連四位機師染疫,...希望機組與相關人員也能盡快完成疫苗接種。 此事件的爆發,讓全民似乎對疫情再度繃緊神經,其實在各國許多國家的疫情已經回到年初的高峰!謝宗學提到:若憂患意識持續不足,超乎想像的疫情擴散將在不知不覺之中擊潰我們,讓台灣瞬間變成煉獄。 讓醫師真正憂慮的是:《社會漠不關心的態度》越來越少人討論疫情,越來越少人恐懼疫情爆發,經過超過一年高強度防疫,很多人真的已經彈性疲乏。 這場世紀病毒的戰爭恐怕離結束還有很長的要走,謝宗學也呼籲:一旦鬆懈,等著我們將是末日情景。個人的防護衛生習慣,還是確保安全的最佳手段。 國人防疫繼續加油,保衛你我、護守家園! 附記~~~~~~ (案1120重症 足跡公布) 染疫區在三重两家診所: 正義北路石外科,五燈獎豬腳飯隔壁的石外科。 另:長生街62號對面宏鴻診所。 請各位好友儘量不去三和夜市方向,里長 周0輝關心您!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Boris 終於在下午三點多召開記者會發表聲明,表示英國正式從第一階段「Contain 圍堵期」進入第二階段「Delay 延宕期」。 哇,那延宕期有什麼政策呢? 學校關閉? 禁止大型集會?企業在家工作? 不,上述這些 #都沒有。聽完他發表的聲明,讓許多英國人都掉下巴甚至是掉眼淚了。 落落長的聲明,簡單整理幾個重點就是: 1. 不追溯旅遊史和接觸史了。 全體國人只要有感冒症狀,不管症狀輕微嚴重,請自主在家隔離七天。 2. 就算出現疑似症狀也不要打給醫療緊急專線111(What?),他們也不會幫你做檢測(意思就是就算得了也不會幫你確診),除非你在這居家隔離七天內病情急轉直下,再撥打111送醫院。目前只會針對已在醫院或是養老院的人做病毒篩檢,讓資源最佳化。 3. 並沒有停課的打算(但從周五起禁止學校舉辦海外校外教學),也不禁止大型集會活動。因為科學專家研究顯示停止集會對疫情防堵成效不高(這.....) 4. 呼籲70歲以上的老人減少外出。 5. 目前可能有5000-10000人已感染,但現階段目的是在延緩傳播,讓大家建立群體免疫力。(修正,這點我寫得再更確切點) 6. 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很重要所以說三次)(然後不要再提口罩了,口罩一直不在歐美的防疫範圍內) 看完上面這幾點,大家看見了什麼? 我的解讀就是:現在英國官方檯面上近600個確診人數,事實上可能已有10倍甚至20倍的人已感染; 因為自己已是疫區,所以再追溯從其他疫區來的旅遊史也沒意義;然後為了不讓NHS醫療癱瘓,中輕症者就自己在家隔離(反正90%的人會自己打敗病毒痊癒),但真的快不行了的時候NHS還是會救你。 簡而言之,這是一場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防疫,要如何渡過這個難關? 人民就自己靠自己吧。 最後,也是最讓我瞠目結舌的一句話,真真實實地從英國首相Boris本人對大家說出: Many more families will lose their loved ones. 好聽的中文翻譯是「更多家庭可能會失去他們的摯愛」,講白話點就是「要有心理準備會死更多人」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林氏璧的提醒,覺得很中肯,分享給大家- 從現在開始走往確診高峰,大家心裡肯定會不安。中央和地方很多防疫規定可能會一直滾動式調整,隨確診人數增加不斷改變。你可能會看得霧煞煞。 各位朋友,請淡然處之。往共存的路上會有這樣的狀況,很正常。人民觀念要改變,中央地方政府也都要不斷調整。 不要動不動就跑去急診做PCR。不要為了買快篩去大排長龍的排隊。群聚反而增加更多風險。有症狀再檢查比較有意義,現階段抓無症狀感染者也沒什麼意義了。 不管政策怎麼規定,從現在開始自主防疫很重要。不要依賴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什麼事都會有人和你說要怎麼辦。因為基層人員都忙瘋了。我們不要增加他們的負擔。 請各位掌握最重要的原則,如下: 1.如果你確診了,從有症狀日往前抓4天,往後抓5天。這是你要特別注意的。因為這是你最有傳染力,呼吸道病毒量最高的時間段。 2.往前抓4天,還有發病5日內,通知這些你接觸過的親朋好友同事。特別是有脫下口罩面對面過的。請他們注意自身健康。 3.往後抓5天,留在家中一人一室和家人分開,等候公衛人員通知。注意自身健康狀況,看有無出現重症的警示症狀。若有出現,馬上打119就醫。 警示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發燒(體溫低於38℃)情形下心跳大於每分鐘100 次、無法進食或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 也可使用血氧偵測儀監測。平時就可測一下知道自己的基準值。血氧濃度若掉到94%以下就要小心。90%以下要緊急送醫。 4.絕大多數的人不需任何治療,靠自身免疫力就能康復。隔離期間可使用止痛、退燒以及緩解症狀的藥物來減輕不適。如經過2~3天,精神上症狀上沒有逐漸改善,高燒不退,可能也要考慮就醫。若有改善,就不需太多擔心。目前居家照護需要隔離到10天。 5.六十歲以上老人家建議可以減少外出,回到去年五月三級時的防疫強度。特別是沒有打疫苗的,請躲好躲滿。當然,還是希望您能考慮施打疫苗。一切都不嫌晚,僅打一劑也是有一定的防重症效果! 6.家有老人家和4~5歲以下幼兒,家中成員疫苗建議打好打滿。疫苗雖然無法完全防感染,但感染後病毒量降的也比較快,還是多少有幫助。 掌握以上原則,不管政策怎麼改變,不管有沒有公衛人員聯絡,你自己要很清楚前4後5傳染力最高不要傳給他人,怎樣狀況要緊急送醫。 祝福大家都能平安健康!
    97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阿中部長每次開記者會,旁邊那位羅一鈞副組長的背景我在此介紹一下: 羅一鈞他建國中學數理資優生一路跳級、全國榜首上台大醫學院,只唸6年就畢業。很多同學以各種花招免當兵可以快點當醫生賺錢,同期畢業生只有他和2名同學要服役。不想呆呆當大頭兵的羅一鈞,竟然選擇到非洲馬拉威當外交替代役。 他到馬拉威後被當地嚴重的疫情震驚,馬拉威15歲以上的成人有25%是愛滋帶原者,羅一鈞說:「在那邊看HIV(愛滋病患者)比我看過的高血壓、糖尿病都還要多。」深受震撼的他回台灣後,以對抗傳染病為終身志業,投入感染科與防疫領域,於2008年錄取疾管局防疫醫師,並於翌年到美國受訓。 熟悉醫療生態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擔任公職是醫學院畢業生投資報酬率最低的選擇!全國榜首羅一鈞不僅選擇當一名防疫醫師,甚至曾經遠赴奈吉利亞調查兒童不明原因大規模死亡事件,不但查出真相、轟動國際,最後還與調查團隊一起獲頒2011年美國國家環境醫學中心公共衛生榮譽獎。 知道羅一鈞副組長的個人生平後,我想起陳時中部長在去年說過的一句話:「台灣有很多種好,因此我們會變得更好。」 台灣真的很幸運,能夠有一個堅強的防疫團隊在前線替我們守護,我有時也會覺得團隊做的還不夠好,還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質疑之餘就有抱怨,但自從我在記者會上聽阿中部長說過,對「萬華」是可以採取更高規格的防疫措施,但那些「經濟弱勢者」,也會因為這些措施陸續倒下,而且倒下的不僅是確診者,且包含後面的整個家庭,對社會會造成更大的問題,我聽了真的覺得好心酸。防疫絕非只是防止疫情,同時還要兼顧「經濟」,站在旁邊等著受服務的人,批評總是容易,但是平下心來,將心比心,易地而處,我們或許就會少點批評,多份體諒、感恩及鼓勵。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繼續乖乖待在家,期待瘟疫過後,讓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更好更善良的人。 以上是一位擔任兆豐金控法務顧問的感想,不是網路轉貼的文章,與大家分享之。
    11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第19例, 中部男60歲, 職業司機, 無出國旅遊史, 1/27 發病, 2/3 確診, 2/15死亡. 第20例, 50多歲, 已確認個案家屬. --------------------------------------------------------- (請協助分享)剛傳出國內 #首例 因 #武漢肺炎 死亡的案例,也引起是否有 #社區感染 的疑慮。我們快速整理以下重點,希望幫大家合理評估現在的風險到底有多少? #到底第19例患者發生什麼事? 首先,第19例患者,是61歲男性,在1/27出現症狀,本身無出國旅遊史,但他是白牌計程車司機,多數的客人是中港澳旅客,2/3被診斷為「肺炎」(注意,此時非診斷為武漢肺炎),接下來在2/15死亡。 會發現這名案例,原因是我國看到日本的類似案例,因此自2/12起,只要是全國各醫療院所通報的流感併發重症案例,但流感篩檢是陰性的患者,全部都再檢驗一次武漢肺炎病毒。總共檢驗了113件檢體,這個案例是唯一的一名被驗出的確診者。 確診之後,防疫人員再趕快追接觸史,掌握79名密切接觸者,目前已經完成73人採檢,其中60人檢驗是陰性,一名陽性。目前第20例是第19例的親屬。 這個第19例,依照原本的檢疫規格,很有可能是抓不到的,幸虧現在檢驗的能量逐步擴大,因此在2/12起開始回溯去加驗檢體,才有機會發現。 (希望大家不要覺得這是國內防疫人員輕忽,而是規劃檢驗標準時,要考慮到檢驗量能。如果一天只能驗500個,你把標準放很寬,一天送進5000個檢體,那除了驗不完以外,抓不到的還是很可能抓不到。) #到底這是不是社區感染? 第19例嚴格來說,並不是完全沒有接觸史。因為他接觸了許多的中港澳旅客。但他在進入病房之前,還是有可能接觸了其他人,目前已經努力追查篩檢中。 今天陳時中部長有特別說明,社區傳播的意思是:「在社區中走動都會被感染」 而社區感染的定義有 1.確診者找不到傳染的來源 2.國內案例多於國外染感案例 3.持續性的傳播鍊,比如一傳十、十傳百 4.廣泛發生群聚感染事件 目前台灣都沒有達到這4個前提,但目前有發生社區傳播的徵兆,目前努力做好疫調與防護鍊,以作好預防。 #我們即將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大家可以看到的是,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在努力「準備戰略物資」,包含口罩、消毒液、防疫人員的防護衣。還有很重要的檢驗能力,現在我們可以在四小時內檢驗完畢,而且一天的檢驗能量已經可達到1000個檢體以上。 除了原本的阻絕病毒於邊境以外,醫療人員面臨的是「可能的感染者」進入醫院,現在的發燒篩檢站、醫療院所的動線規劃,以及防疫人員的防疫物資,都已經嚴陣以待。 我們會不會爆發社區感染?目前的狀況,沒人敢說不會。但以我國目前的戰備狀況,如果民眾沒有混亂、不要隱匿疫情、醫療體系沒有崩潰的狀況下,即使有發生社區感染,也很有機會讓疫情處理在可控的程度內。 努力配合防疫政策,沒必要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公眾場合,這段時間避免航空旅行。這些都能有效降低我們的防疫負荷。(少了可能的感染者或者是需要被隔離者,就能降低檢疫人員、疫調人員、檢驗能量甚至醫療能量的消耗) 這次死亡的案例,患者本身也符合中高齡、本身有慢性疾病(B肝跟糖尿病),和之前對這個疾病的了解,也就是死亡案例多數會是中高齡的慢性疾病患者一致。因此年輕人一樣請配合 #我OK你先領 的政策,把口罩優先給高危險的族群使用。 現在醫療院所的口罩已經大致上足夠,產能也還在繼續上升中。大家沒必要,就不要隨便跑醫院,這很重要。 媒體也很重要,今天已經看到有媒體下標「暴增兩名案例」,誒,一天增加兩名個案叫做「暴增」嗎?各種聳動的標題就是要製造國人的緊張,請大家要有點免疫力,不要被這種標題嚇到。你接下來一定也會看到一堆什麼失守啊、淪陷之類的標題,但以我們看來,這跟真正的疫情失控還有很大的距離啊... 之前就說過,武漢肺炎的戰爭,將會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團體戰。在我們國外的疫情沒有獲得控制之前,國內的挑戰就會持續。恐慌的人會用跑百米的速度去反應,但我們在跑的是馬拉松,不要讓自己過度緊張導致跑不到終點。除了保護自己以外,更要支持我們的前線將士,才有辦法讓這個島嶼上的多數人一起順利渡過危機。 台灣加油!!!台灣人,加油!!!(本篇歡迎隨意分享,複製到line群組去避免更多人因為沒有完整了解狀況恐慌)
    7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