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年前
好極了,佩洛西上當了,自己設局自己跳,現在才是開始



https://youtu.be/gkEP82OUw9c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美媒给川普算賬如下:川普當了四年總統,打了 289 次高爾夫球。花費一億五千萬【美元】公費度假,川普花費的度假費用相當於379 年的美國總統工資。川普說自己一分錢工資都不要。他當總統四年專門去【自家開設的球埸】打球,一共打高爾夫 289 次,全部費用都是美國政府支付,高達一億五千萬美元。不要工資,挣錢比誰都多。在四年任期中,川普竟然有接近一年的時間是呆在高爾夫球場。而且每一次必須要去自家球場。這就多出了大量的額外費用。包括專機,安保,更多的隨行人員和支出。錢都被川普所開的球場賺飽了。根據美媒統計,川普打高爾夫球總開支的98•8%(百分之九十八點八)都流入了自己的口袋。折合一年近四千萬美元,川普的收入已經追上超级球星。川普在2016 年競選曾说我將為美國人民工作,没有時間打高爾夫。川普還説自己不要一分錢工資。現在才知道免費的才是最貴的!商人當總統,賺錢是取之有道!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打疫苗在2年左右會出現腦神經病變,醫生已經開始,治療去年10月份打疫苗的人,後遺症很嚴重 三思後行⋯⋯ 還沒打疫苗的人耐心看 已打一針的更要看, 已打兩針的看造化了! 因為演變愈來愈複雜 https://rumble.com/vkgj1l-m rna-.html 我打疫苗役後,有副作用,去看醫生,醫生説這是新的病新的疫苗,打了以後會有什麼情況,我們做醫生的也不知道,只有等疫苗打完有反應的人,來看診,醫生現在才開始收集,做大數據⋯所以沒有打也不要急著打把妳原來自已的免疫力固好,戴口罩洗手,注意防範不去人多的地方等…才是第一 因為現在Az、莫德納、BN丅都可能有副作用,但至少他們經過三期測試,國際衞生組織認可;但是國產高端、聯亞,沒有得到三期的認証,所以危險的副作用增大⋯ 好好保護自己現在身體,免疫力,睡好吃好吃對,適當運動很重要喔!
    5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文/苦苓 我是個對什麼事情都有意見的人,但卻遲遲未對軍公教年金改革一事發言。就在於我左思右想,總覺得有些不對的地方時,開始懷疑這是一場騙局。 雖然整件事還沒有塵埃落定,但已造成了兩種對立: 第一個對立,是人民和軍公教的對立。後者的確被一部分人「妖魔化」了,好像軍公教的退休人員都是拿高替代率、加18%、生活優裕,但卻連「相忍為國」、少拿一點都不肯的「老賊」。 事實上還是有極大部分的退休軍公教並沒有拿那麼多,說要減他錢又不知到底會減多少,當然會心慌,因為他已經退休,不會再有收入了。而且就算他拿得不少,也是當初政府答應給的,現在要收回去,總得好好跟人家商量,而不是指著鼻子罵人、掐著脖子逼人吐錢這麼粗魯的方式。 將心比心想,如果租約未滿,你的房東忽然要漲房租;或者公司好好的,突然要減你薪水,即使是幾百塊錢,你應該也會不爽吧?難道他們就沒有權利要求執事者「好好說話」嗎? 第二個對立,就是現任軍公教與退休軍公教之間。現在政府對現任軍公教曉以大義,說是不改革的話軍109年、公120年、教119年都要破產,所以希望大家少領、多繳、晚退,否則這些基金都倒了,大家就領不到半毛錢,一起完蛋。 可問題是,退休軍公教當初是「恩給制」,退休金完全是國家給的;而84年以後的軍公教實施的是「提撥制」,將來要拿的是自己先扣掉的錢。這兩本完全不同的帳,怎麼會算在一起了呢?要現在有扣錢的,替當初沒扣錢的還債、補洞、承擔虧損,這怎樣也說不過去! 最起碼,當初一毛退休金也沒出的軍公教人員,你們自己去跟政府看要怎麼喬、怎麼少領,讓政府不會破產,而不是讓基金不會破產。請注意!基金跟你們一點關係也沒有,基金是有扣繳的現役軍公教人員自己的,沒理由幫忙負擔你們那些陳年歷史的龐大金額,然後只能因為怕破產而受委屈,還得擔心自己活不下去。 如果兩者不分開,替代率不管怎麼降、18%不管怎麼減,到了133年大家還是要破產,還是得再改革、再痛一次,如果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只是不斷拖下去而已。 現任軍公教不要上當了!你們和雇主(政府)就跟勞退金一樣,繳多少,將來就領多少。那些退休軍公教的爛攤子,是他們和政府的事,一點都不該連累到你們。 希望大家都能冷靜下來,仔細看清年金改革的問題,別被狡猾的政府給騙了!
    2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轉傳 : 這幾天看到台灣疫情狀況,以及網路言論,朋友反映,梗圖傳來傳去等等,都與美國去年一開始一模一樣,不禁讓我想到這一年,從洛杉磯疫情爆發、封城、開城、巔峰,世界第一確診率,再到復原整段經歷,想跟我在台灣的朋友說些話。剛好目前我也與洛杉磯公共健康部一起工作,跟大家分享一些資訊/經驗,也希望大家在驚恐冷靜下來後,能慢慢接受。我盡量長話短說吧,畢竟我很少在臉書落落長寫作文…… 1. 這個病毒,感染力很強,目前台灣定點篩檢,醫院只對有症狀者篩檢,跟美國一開始一樣。你看到的數字,只是一部分,實際上帶病的人,應該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尤其台灣,人與人這麼近的情況,一不小心,爆發起來會很可怕。 2. 你現在看到的數字,已經是前兩個禮拜的成果。目前的自主性封城,成績大概要兩個禮拜才看得到。不要因為數字灰心,成果之後會看到的。 3. 很多台灣朋友、長輩、現在還在說 “啊你們太緊張 ”“啊這根本是流感而已 “哎呀你們不要嚇人 ”“這種事在台灣不會發生 ”“大家呆在家就好” 這些話,我們在美國老早也都講過,聽過了,之後美國就死了60萬人。這個病毒不論種族,不論藍綠,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一樣,你不把他當一回事,他就跟你當好朋友。 4. 大家互相指責,互相推卸責任,罵政府,罵這裡罵那裡,都是恐慌的自然反應。美國已經罵了一年多,現在還在罵,還有人在說新冠是假的。請大家不要把心思放在那上面。台灣已經為你們爭取了一年多的時間,趕到疫苗出來。這是所有台灣人應該覺得驕傲的。美國從去年3月到現在,還沒恢復正常。我個人從去年3月開始,到現在只吃過大概5次餐廳。 5. 有關於 “兩個星期台灣要解除三級” 這個梗圖…..我覺得燃起大家團結的心,是很好的。但是以我對這個病毒的了解……能夠不在兩個星期進入第四級,都已經幾乎是天方夜譚……不要說是解除。希望大家要有長久奮鬥的打算。 但是,我希望台灣的大家能證明我是錯的,讓我看到奇蹟。 6. 在全民免疫 / 接種前,我個人認為要回到0確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慢慢的,很多生活習慣會改變。超市控制人數、公共場合關閉、居家上班、非必要產業全部關閉等等,只是冰山一角。一開始大家會害怕與不習慣,但是,會慢慢好的。也希望大家要有心裡準備,這是個長期的事情。 7. 假消息 / 假新聞 都是在危機的時候最活躍。不要相信什麼網路偏方,不要相信任何不是正式媒體 / 部門發佈的消息。任何 LINE 微信等等軟件上面傳的東西 一概當是假消息。有這些關鍵字:”內部消息,我朋友在XXX上班,某某醫生建議,請多多分享出去,XX告訴我什麼時候會封城“ 反正這類的東西,直接刪除不要轉發。也多多關懷家裡的長輩,因為他們會被假消息壓的喘不過氣。 8. 一開始,感染的年齡層可能會是老年人居多,過一段封城時間後,會轉變成年輕人居多。關一兩個禮拜,大家都呆得住。關一個月後,大家就會開始沒耐性,然後年輕人覺得自己身體好,不怕,就會開始趴趴走。那個時候,才是疫情真的要開始的時候。現在,才是剛開始而已。大家覺得少去公共場合就沒事,其實最危險的~~~是群聚、不是出門。去朋友家喝茶、打牌、看電影、人與人的連結等等,這些才是感染風險最大 、也是最難控制的不定數。因為人是很難關這麼久的。 9. 現在情況其實很簡單,就是看疫苗與接種來的多快。台灣以外的世界,大部分已經掙扎了一年多,但是以目前情況看來,台灣應該不用等這麼久。這是大家努力的結果,你們現在才開始COVID-19的體驗。 10. 搞政治的,要互罵什麼的,回家罵。美國已經忠實呈現在危機時期搞政治會變成什麼樣子。請台灣的朋友不要那麼笨。政客要的就是你們互相撕裂,這是民主社會不變的道理,什麼顏色都一樣。Be Part Of The Solution, Not Part Of The Problem。現在的敵人不是你不喜歡的政黨,是這個病毒。疫情過去之後,大家可以互幹到爽。現在,不需要用全民的生命去搞這個。 11. 這個病毒,其實只要床位沒有滿,你就算中標也不是死刑,大部分都會痊癒。只是很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就醫。只要能夠就醫,死亡率大約也就是1%~3 %。但是當沒有病床的時候,死亡率會大大提高,而且當所有醫療資源全部投入在新冠的時候,很多其他的病症,沒有醫生有時間理你。很多本來不會死的人,結果都會死亡。洛杉磯疫情高潮期,醫生有時會直接放棄康復機率低的病患,叫你回家隔離 / 等死。而且重症的患者,是不能跟家人接觸、見面的。許多的瀕臨死亡的病患,只能跟親人透過iPad 告別。所以,不讓醫療體系崩潰,是最重要的事。 珍惜你們目前所擁有的 也慶幸你們不需要經歷的 台灣目前的措施,都非常快,非常到位。而且大部分來說,大家也都很合作。我相信大家的努力,是能夠保住病床不潰堤。請大家要有耐性,這不是一兩個禮拜能解決的事。甚至一兩個月可能都未必能回歸。暫時先別見朋友,一起把數字先壓下來。破口,只要一個,這些就得全部重來。大家忍著點! 台灣加油!
    6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尊嚴的老去: 確是篇好文,而且也是我們有一天終將面對的事實。 讓我們相互鼓勵打氣,一起勇敢、樂觀地完成這趟告老還鄉,落葉歸根的旅程。 這封給孩子的信去年在網上瘋傳,作者是陳陵聲(東海13建築1971畢)的夫人。 親愛的孩子們: 有一天,媽媽和幾位朋友喝下午茶,我們都七十歲了,很自然的就談到了以後的日子要怎麼過。你們的奶奶和我們住了十四年才離開我們,而姥姥則在晚年得了失智症,所以,在那幾年辛苦的日裡有許多感觸,朋友們聽了,都希望我能動筆寫下來,所以我決定給你們寫這封信。 我們這一代承受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奶奶的最後幾年身體很差,而他不會開車,不懂英文,完全依賴我們。到了晚年,幾乎每星期要去醫生那裡,所以成了我們的责任。姥姥的老年失智,也給爸媽身心帶來極沈重的負擔。 而我們在美國的這一代,是獨立的。爸媽養育你們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也不是要養兒防老。我們是為了付出與欣賞。只要你們健康快樂的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遍,讓我們有機會與你們同行,這就足矣! 現在要告訴你們的是以後我們老而病了,該怎麼對待我們: 在爸媽最後幾年𥚃,我們一定會找到一個安棲的地方。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要求。 在我們不能行動自理之後,不要帶我們出去吃飯,我們這一輩子已經過得非常精彩,老了就讓我們待在自己的天地。弟弟在小時候看到老太婆在飯店圍著圍兜被喂食時,說好可憐而難過,當時媽媽就告知他以後爸媽變成這樣,就不要帶我們出來了!記得他還很純真的問:那你一直求我怎麼辦?我說就當沒有聽到。我不是在開玩笑説的,到了那個階段,吃什麼好的都不重要,更不需別人的憐憫,周末不給你們惹麻煩是爸媽的心願!你們有空來看看就很好了! 當爸媽老的不成人形時,千萬別拉著爸媽照像,那是太残忍了。我常在FB 上看朋友和插著鼻管,儍乎乎的老母一起po 照片,就很生氣,覺得用老人作秀心態不善!爸媽希望給你們留下最美的記憶,而不是告諸親友「我們還活著」! 爸媽生活不能自理時,有護理人員在場,你們最好離開,千萬不要親自來處理我們的穢物,或是給我們沐浴更衣。我一直記得爺爺住院時,我替他處理穢物時他尷尬的面容,雖然媽媽一再強調他把屎把尿的養大我,我現在也為他做同樣的事,但是我完全了解他的心思,所以從那以後就請護理人員處理了!因為爺爺要的是尊嚴,心同此理,我們也是! 爸媽之間有一個人先離開,如果還住在大房子,一定要儘快把另一個安排搬遷到養老院,請専人照顧。成為一個孤獨的老人是太悲哀了!養老院有其他的老人,心情會好一點!爸媽預備了足夠的養老費用,是可以終老的.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最後一定一定「不要急救!」,爸媽在有生之年和你們在一起過了很快樂的時光,該走就走了,大家都應該沒有遺憾的告別! 前面所提的是爸媽在正常逐漸變老而病的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是爸媽有了老人失智症,開始脾氣越來越差,記憶力不好,一再的重複事情,並開始疑人,擔心等。你們怎麼辦? 當爸或媽變得不可理喻時,不要生我們的氣,因為我們內心的靈魂和外表的行為不能一致了,我們病了,那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你們要想的是爸媽以前是多麼愛你們,多麼知書達禮,有善良而細心的一面。這時 ,就不要和爸媽計較了,我們的失控行為即使再討人厭,你們也一定要了解,那是個病態! 不要挑戰爸媽的記憶力,因為我們真的不記得了。如果時時挑戰我們,當爸媽偶尓清醒時,會感到害怕,生自己的氣,所以不要和爸媽爭論問題,什麼事就順著點,因為這個時候,我們不由自主,和爸媽再辯下去,道理也是辯不明的,只會使你們更生氣。 當爸媽沒有安全感時,可以學學我當時怎麼対待失智的姥姥。媽媽當時印了一張假的銀行存款單,𥚃頭有數百萬元,就放在床頭,在她還認字時,每天看著,心情很好!不會擔心以後沒有經濟後援。 常常給我們善意的謊言,譬如,要走了,就説去辦點事,馬上回來。這也是姥姥在世時我這樣處理的,免得她因我的離開而害怕緊張。姥姥在北京大姨媽家住時,經過天安門,看見毛澤東的照片,非常害怕,我們就安慰的說已經反攻大陸啦,因為照片太多,來不及取走. 她馬上開心的笑,還誇獎國民黨真好,把長安大街修的那麼漂亮!姥姥當時心情好極了,我們也開心!此時說謊又如何? 萬一有一天,我們什麼事都不記得了,甚至不知道你們是誰時,也不要傷心,因為那時我們是活在另一個境界𥚃,但你們是永遠活在爸媽心裡的。你們一定得把我們送到該去的地方,不要留在身邊。老的時候,可能糊塗要比清醒好,不要因爸媽的失智而悲哀。因為這是人生都會經過的。 好了,這些話或許說的太悲情,但都是將來會發生的,趁著爸媽頭腦還清醒時,告訴你們這些想法,是必要的。而現在,爸媽還健康的活著,咱們就多聚聚,享受美好的日子吧! 愛你們的, 爸爸媽媽 後記:寫這篇文章時,掉了不少淚,人生到頭來是很残酷的,但也必須面対。 其實也是寫給自己看的,那就會更珍惜現所擁有的
    8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 周潤發: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 人活著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活著。 第二個層次:體面地活著。 第三個層次:明白地活著。 周潤發活到了第三個層次。 —— 你知道周潤發出道以來賺了多少錢嗎? 有媒體估算:13億。 還有媒體估算:23億。 更有媒體估算:34億。 但一個都沒估算對。 上個月,發嫂陳薈蓮, 參加一個訪談節目時透露: 「一共有56億。」 這個身家簡直讓人驚駭。 但更讓人驚駭的是發嫂後面一句話: 「我們已把這筆錢百分百捐了出去, 已設立好慈善基金會,手續也辦妥了。」 56億,全捐,真是厲害。 曾有人問發哥: 「發哥,你賺這麼多錢,給誰花呢?你又沒孩子⋯⋯」 周潤發笑了笑,說: 「這些錢不是我的,我只是暫時保管而已。」 「不是你的,暫時保管,啥意思?」 現在,終於知道答案 —— 做慈善。 多年前,黃霑說:「發哥已堪破財富。」 —— 坐地鐵、坐巴士、坐渡船 香港市民中流傳著一個段子: 「想遇到香港明星, 就到中環奢侈品店逛街, 想要遇見周潤發, 就到地鐵、公交站和菜市場。」 發哥雖然貴為國際巨星, 身家又高達56億元, 但他出門不坐名車、遊艇, 他就喜歡擠巴士、地鐵、渡船。 所以香港市民調侃他是「賤骨頭」。 聽到這稱呼,發哥笑得合不攏嘴: 「我沒有司機或者其他工作人員, 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 人越成長,越發現, 人生中真正難的不是賺多少錢, 而是如何保持住一顆安寧的心, 過著平凡而快樂的生活。」 鄭伊健有句話說得很到位: 「當很多明星整天想著如何炒作自己時, 發哥已經做回普通人了。」 —— 有一次,美食家蔡瀾約好友吃飯。 席間,演員曾江誇贊蔡瀾: 「蔡瀾可是這一區的皇帝。」 蔡瀾聽了,趕緊搖頭: 「我只能說是個熟客, 九龍城真正的皇帝是周潤發。」 為什麼說周潤發是九龍城的皇帝呢? 「發哥跟這裡的攤販融成了一片, 每一家店他都熟悉得不得了。 見到店主就問長問短, 連人家家裡的祖母都記得。 這裡的店鋪就像他家的一樣, 他可以隨意賒賬, 吃完就簽單,幾個月結一次賬。」 發哥說:「這就是個人生活的一部分, 不可能說你當了演員, 就沒了這個習慣。 我喜歡跟那些小攤販聊聊天, 起碼知道現在的生活是什麼環境, 你才曉得自己活在什麼地方。」 發哥喜歡泡在那些美食、嘈雜、吵鬧、歡笑與淚水中, 他覺得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 2015年5月18日, 發哥迎來了60歲生日。 60歲,花甲之年,算是大壽了。 可發哥這個生日卻過得極其寒酸: 找了一個很不起眼的餐館, 沒有邀請任何名流與明星, 只有發嫂和他兩人, 還有發嫂送的一個小蛋糕。 有個網友把發哥慶生的照片發上網後, 迎來一片唉聲嘆氣: 「怎麼感覺這麼寒酸呢。」 「怎麼感覺這麼淒涼呢。」 但發哥自己卻樂在其中: 「人間最有味的,就是這清淡的歡愉。」 —— 周潤發和吳孟達, 既是同學,又是好友。 兩人一起進無線,也一起走紅。 但吳孟達走紅後, 開始沈迷酒色和賭博, 於是欠下30萬元巨款。 他被人追債,拿不出錢, 只好去找好友周潤發。 哪知發哥一塊錢都不給, 只說了五個字:「你自己解決!」 吳孟達氣得咬牙切齒: 「我這輩子最恨周潤發。」 就在吳孟達走投無路的時候, 他突然接到了一部戲。 這部戲,不僅幫他還清了債務, 還讓他拿到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頒獎現場,發哥向他道喜。 吳孟達扭過頭,毫無理睬。 事後,吳孟達請導演吃飯: 「感謝你幫我走出困境。」 導演說了一句:「你應該感謝的是發哥。」 原來,是發哥嚮導演推薦了吳孟達。 發哥對導演說: 「如果我拿30萬給他, 他還是會在賭場上輸光, 還是會在夜店喝到爛醉。」 這才是真正的友情吧。 「他當面批評你,卻在背後說你好話。 他從不阿諛奉承,卻時常雪中送炭。」 —— 你知道發哥為何一直沒有孩子嗎? 其實婚後第二年,發嫂就懷了孕。 可就在發哥準備嬰兒衣物時, 一個悲劇發生了: 「7個多月的胎兒, 因臍帶繞頸窒息不幸夭折。」 痛失孩子的發嫂, 整日活在自責與悲痛中。 用了7年,發嫂才從悲痛中走出來。 為了避免妻子再受生產的痛苦和不測, 發哥就做了一個決定:不再要孩子。 後來,經常有人問發哥: 「不要孩子,不會遺憾嗎?」 發哥總是一臉淡然地說: 「沒有遺憾,我們兩個人已經足夠幸福,其他的我就不奢求了。」 很多明星名流一有錢了, 就出去找女人找樂子。 但發哥結婚31年來, 從未有過一絲緋聞, 連娛記都懶得編他的桃色新聞, 因為沒有人會相信。 有人問發哥:「你覺得愛情是什麼?」 他說:「感恩與陪伴。」 —— 有人問發哥: 「你那麼有錢,為什麼還要不斷拍電影?」 「難道拍電影,就是為了以後多捐一點嗎?」 發哥哈哈大笑地說: 「我拍片不是為了賺錢, 也不是為了追求名聲, 我就是喜歡而已。」 很多人為什麼一輩子過得都不快樂呢, 我覺得發哥說得特別好: 「就是沒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人的能力雖有大小, 但有一點是共同的, 就是一個人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 才會活得有意思有滋味。」 —— 不拍電影的時候, 發哥就喜歡背著相機到處閒逛。 他喜歡攝影。 如果說電影是他的事業, 那麼攝影就是他的癖好。 兩者缺一不可。 一個人去看景, 一個人去拍照, 一個人回來蹲在暗房裡洗照片。 「我真的非常享受這個過程。」 1997年,香港回歸, 發哥的姐姐偷偷拿了他三張照片, 化名去參賽, 沒想到竟然拿到了攝影大獎。 發哥喜歡拍香港風貌, 香港知名攝影師夏永康說: 「香港拍風景最好的人是發哥。」 但發哥覺得拍得好不好不重要: 「我就喜歡享受那個過程。」 看到沈浸在攝影中的發哥, 我想起了一句話:人無癖,便無趣。 人無癖,就活得百無聊賴。 人有癖,功夫花在所癖之事上, 物我兩忘,不是高人,便是妙人。 發哥就是一妙人。 —— 這幾年,發哥愛上了爬山。 他每周都會抽出幾天時間, 去爬香港大大小小的山。 一爬,就是六個小時。 半年下來,他減了27斤。 記者問:你為什麼喜歡爬山啊? 發哥回答說: 「我的人生座右銘, 就是開心、快樂和健康, 但是快樂和開心, 都必須以健康為基礎。 有好的身體才可以享受好的人生。 以前我拍電影透支了好多, 後來我漸漸懂得了: 人生最大的錯誤, 就是用健康換取身外之物。 所以我現在要補回來。」 —— 人活著,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活著。 就是追求生存和溫飽。 現在中國還有一部分人活在這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體面地活著。 顧名思義,就是要活得體面。 別人有房了,我也要有房。 別人有車了,我也要有車。 別人當處長了,我也要當處長。 就是追求一定的「名權利」, 以求活得跟別人一樣體面, 或者活得比別人更加體面。 我們大部分人,都活在這個層次里。 第三個層次:明白地活著。 明白地活著屬於精神層面的活著, 就是知道自己是誰, 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什麼, 所以生活就刪繁就簡, 砍掉外在多餘的東西, 去追求內心的自在和豐盈。 正如漫畫家蔡志忠所說:「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 發哥就活到了第三個層次。 他把生活中多餘的東西, 都毫無猶豫地砍掉了, 然後活出了一片「素與簡」: 陪伴一個懂我的愛人, 專注一件喜歡的事業, 尋覓一個悅心的癖好, 交往幾個如水的朋友, 鍛鍊一個健康的身體。 人生之大幸福, 就藏在這素簡的平淡裏。 ———— 原文出處:http://mp.weixin.qq.com/s/wvoqfPKqyDnbmO4RJQ9eYw
    2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white heart)【 世界上沒有圓滿無缺的人生 】    隨風而逝:她49歲因車禍離世,一生僅留一部作品, 卻成為傳世經典—— 《飄 - Gone with the Wind 》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傳奇戀情 《飄》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小說。該書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 一生只寫了一部作品,就是這本經典的《飄》。 而同書中主人公斯嘉麗一樣,瑪格麗特也曾經歷過曲折的感情路。 她在荳蔻年華里,與一位年輕的少尉相愛。可戰爭奪去了他的生命, 童話般的戀情,化為心底的傷口。 後來她披上婚紗,嫁給了母親朋友的兒子。然而,他卻是個酒鬼, 風流成性,對她打罵凌辱 。 三個月後,他們離婚了。此時,救她出苦海的不是別人 , 而是婚禮上的伴郎約翰。 那麼,伴郎約翰帶給她的,又是什麼樣的生活呢? 她曾從童話的初戀跌落,從黑暗的地獄中掙脫。約翰終於將她接回了人間 ,讓她體會到了真切的溫暖。 約翰不僅給她生活上的體貼,更能夠欣賞、尊重她的才華, 讓她的靈魂也開始有所歸依。 那時,約翰供職於美聯社,是一名優秀的編輯。他早就傾慕瑪格麗特的才華,便鼓勵她繼續寫作,還幫她在《亞特蘭大新聞報 》,找了一份記者的工作。 就這樣,瑪格麗特成了一名女記者,這是那個時代少有的。 她體重45公斤,個頭只有1米52,嬌小玲瓏。可她卻蘊含巨大能量,不僅能出色完成採訪任務 , 文筆也讓讀者和同行稱讚。 身材嬌小的瑪格麗特·米切爾進行採訪時 不久以後,她就成了報社的大牌記者。總編也對她讚賞有加, 甚至讓人將桌腿鋸短,來適應瑪格麗特的身高。 在充實、快樂的工作中,瑪格麗特終於再次恢復活力, 而她的第三段愛情 ,也燃燒起來了。 這次她愛上的不是別人,正是懂她也愛她的約翰。 1925年,25歲的瑪格麗特,嫁給了30歲的約翰。婚後, 他們搬到了亞特蘭大一所三層小樓裡 。 和她從小長大的莊園相比,這所小樓甚至有點簡陋, 瑪格麗特給小樓起了個別名——垃圾堆。 瑪格麗特·米切爾與約翰的舊居,被她親切地稱為“垃圾堆” 然而,“垃圾堆”裡的生活,卻是溫暖而甜蜜的。夫妻倆在工作之餘 ,一起看書,一起寫作,一起暢談理想,“垃圾堆” 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約翰給了嬌妻極大的包容,甚至允許她不隨夫姓—— 這在當時的美國,可謂“離經叛道”。 瑪格麗特當了4年的記者,發表了129篇專題文章、 85篇新聞報導。她十分熱愛這份工作。 然而,因為一次意外,她的腳踝受傷 ,留下了後遺症, 無法再去採訪,便只好回家當主婦。 習慣了東奔西跑的瑪格麗特,突然像被關在籠中的小鳥 , 心裡真是難受極了。 瑪格麗特·米切爾 她只能一本接一本地看書,讓靈魂在書海中徜徉。約翰便不辭辛苦, 一趟一趟地去圖書館為妻子借書。 然而有一天,瑪格麗特再央求約翰借書時,他卻拒絕了。 不是因為他厭煩了跑圖書館,而是因為他看穿了妻子的心, 看到了她無處安放的才華。 這樣一個優秀的女子,怎能甘於做一個家庭主婦呢? 於是,他對妻子說 :“與其一本接一本地看別人的書, 你為什麼不自己寫一本書呢?” 瑪格麗特驚呆了,丈夫的話突然打動了她的心。 瑪格麗特·米切爾與第二任丈夫約翰, 她想起了外婆講的那些故事,童年、少女時代的回憶, 潮水一般湧來…… 她坐在約翰給她買的打字機前,文字便在她腦海中吵嚷著、擁擠著, 她顫抖著敲下了第一行字…… 因為是第一次寫長篇小說,背景又是宏大的南北戰爭, 她寫起來毫無頭緒 ,想到什麼情節就寫什麼情節。據說 , 她最開始寫的那章文字,其實用在了書的最後一章。 每當寫完一部分,丈夫就成了她的第一讀者。而約翰給出的意見, 總是既帶著鼓勵,又有專業建議,這讓她居然堅持寫了下去, 一寫就是8年…… 而在這8年間,約翰不僅是她的讀者、他的老師, 還充當了她的秘書、她的編輯。 那時,約翰已成為廣告經理人,工作十分繁忙。然而, 每天忙完自己的工作,他仍堅持幫妻子整理書稿。 有朋友問他累不累時,他說:“我願放棄一切,去擁抱妻子的天賦。 ” 瑪格麗特·米切爾 隨著小說的稿樣一頁頁加厚,夫妻的感情也越來越醇厚 。 也許這部小說永遠不會出版,可那又怎麼樣呢?他們已經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沉甸甸的幸福。 1935年,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出版商,敲開了“垃圾堆”的門。 他偶然聽說,有位家庭主婦在寫文章 ,並且是南北戰爭題材的, 便想親自登門拜訪。 瑪格麗特·米切爾傳世名著《飄》 瑪格麗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第一次寫長篇小說, 就能引起出版商的注意 。在約翰的鼓勵下, 她顫抖著將稿樣交給出版商。 出版商讀著讀著,手也開始顫抖起來 。他意識到,這將是一部偉大的暢銷作品!當場跟這對夫婦簽了合同。 夫婦倆激動不已,他們加班加點編輯 、校對,終於在第二年, 將完整的書稿,交給了出版社 。 果然,《飄》剛一出版,便迅速風靡 。人們被小說的情節所震撼, 被女主角的倔強與勇氣而感動,信件像雪片般湧來……彷彿在一夜之間,瑪格麗特成了一名巨星! 瑪格麗特·米切爾 1937年,瑪格麗特相繼獲得了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會獎。 1939年根據《飄》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上映, 轟動效應,獲得近十項奧斯卡獎。 瑪格麗特也從一位家庭主婦,搖身成為備受矚目的大作家, 頻頻出現在各類媒體上。而約翰則永遠站在她背後 , 給予她默默的陪伴和鼓勵。 就這樣,瑪格麗特在第三段愛情中,尋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彷彿是鳳凰振翅,翱翔天宇…… 這,不是童話般的愛情給予的,不是煉獄般的婚姻磨練的, 而是真實可觸的塵世的幸福呵護而成的。 《亂世佳人》劇照 瑪格麗特一生只寫了這一部小說,被稱為“美國最偉大作品” 的小說。 幾十年來,《飄》成為文學經典,許多作家為它撰寫續集, 希望它永遠不會完結。 然而,瑪格麗特的生命卻再也沒有續集了。 1949年8月11日晚上,她與約翰看完電影散步回家, 一輛疾馳而來的汽車 ,將她撞飛。 她重重地摔在地上 ,溫熱的血從傷口湧出。漸漸地, 她聽不見愛人的呼喚了,她的靈魂就像那本書名:Gone with the wind…… 隨風而去,她彷彿完成了一項使命,昏迷幾天后生命也消散了。她甚至還來不及對約翰最後說一次“我愛你”。 約翰心如刀割,淚流成河。瑪格麗特沒有為他留下孩子,而《飄》就是他們愛情的結晶。 在餘生,約翰一直守護著這個“孩子”,一直到他也歸於塵土…… (8 bit heart) Gone With The Wind 【 亂世佳人 】1939年經典名片 https://youtu.be/KXyBnpuLYlw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無論你(妳)再忙再沒時間,ㄧ定要把這則新聞讀完。 我問了一個賣手機的人,他說絕對不要借人手機。還有如果常常飛來飛去的人一定要去買一重保護套套在皮夾內裡保護你的信用卡不會被人隔包刷走信用卡資料。 【 兄弟,借個手機打一下吧! 】 別以為手機在妳視線圍內就沒有事!也不能感歎為什麼現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情誼越來越淡薄。衹要男人不好色,女人同情心不泛濫,以下例子不會發生在各位身上。我現在的天是灰色的,無緣無故的背上了三十多萬的債務,我給大家講我這幾天的真實經歷, 【 情景還原 】: 4月4日清明節這天,我和老婆去金寶山掃完墓覺得時間還早,就去百貨公司買幾件換季新衣服,逛到二樓的時候,老婆內急去廁所,我就在廁所外面等她,這時跑過來一個女孩(這女孩很漂亮,165的個頭,打扮的很時尚,很清純的裝扮,是男人誰也無法拒絕這樣一個女孩的,但怎麼也不可能拿她和騙子劃等號。含著淚對我說 "大哥,您借我手機用一下好嗎?我的皮包連手機剛才被人偷了,我要報警,求求您了。” 我當時啥都沒說就把手機拿給了她,她當著我的面就打了110,然後和police對話,這一切的一切都非常正常,我沒有任何戒心,然後她喂喂了兩聲說信號不好,就往我遠處走了五六米,並且背對著我打電話,因為還在我的可控圍內,而且她說什麼我都聽的到,我也沒有警惕,說實話誰能對這樣一個弱不禁風打扮時尚的美女有戒心? 她大概背著我和police交流了兩分鍾,然後轉過頭把手機遞給我:"大哥,實在太謝謝您了,police一會就,您真是好人。” 我一看手機完好就說:“沒事的,能幫到妳最好了,以後要把手機放好了。”這時老婆出來了,我們就繼續逛商場了,一切看著那麼平淡正常! 但是噩耗已離我不遠...... 4月6日,我和我老婆的手機就傳來了一個接著一個的怪異的訊息,第一個接到電話的是我老婆,是她妹妹打來的,說:“姐夫怎麼回事呀?在大連嫖妓被抓了,怎麼找我來借錢呀?” 第二個是我的一個下屬打來的說:“胡哥,錢匯過去了,趕緊把事情擺平吧,我手上就這30000現錢,都給你匯過去了,希望能幫上忙。” 這時我跟我老婆已經傻了,不停的解釋著,接著接到了不十個電話,整個一天我們都在解釋著、辯解著,手機一直沒停過,到晚上終於沒有電話了,我和老婆靜下來的思考結果是:我遇到騙子了,騙子以我的名義給我所有的親朋好友發短信,說我出事了,在大連被抓了,現在需要50000塊錢贖身,手沒有那麼多現錢,不敢和家人要錢,在拘留所不能接電話,衹能找妳相助...... 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要來了敗壞我名譽的電話號碼給他打電話,但是,不是無人接就是忙,發短信也不回。 我頭完全大了,不知所以,誰能這麼準確知道我那麼多的聯繫人呢?而且知道所有人的姓名,我是不是手機中毒了,號碼被盜走了。 第二天繼續接到很多詢問電話,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公司主管也給我打來了電話.....我當時真想去尋死了......這絕對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已經沒有勇氣面對眼前這件事了,因為我在國I企業上班,遇到這種傷風敗俗的事情,以後很難抬頭了。由於我沒有頭緒,毫無解決辦法,我趕緊找我的一個當police的朋友幫忙,我去他單位找他,把這件事從頭到尾跟他說了一遍,沒想到他樂了:“哎呀....你也上這種當了,這個專偷手機號碼的騙子太可恨了,說實話我今早上也收到你的求救短信了,但是我不信是真的,正想有時間就給.你打電話呢,沒想到你就來了。春節過後們接到好幾起這樣的報案了,這幫人專騙外國人的,沒想到現在開始琢磨國人了。 他告訴我一切,我的police朋友是這樣闡述作案流程的: 1,騙子通常都是女性或者老人,利用借手機名義,把你手機拿到手,用一種名叫“備備手機號碼備份器”,迅速盜取手機號碼,能夠在幾秒鐘內就能將你手機通訊錄的電話號碼和SIM卡的電話號碼同時提取,儲存在那個機器,衹要將他和手機用手機資料線相連就一眨眼的功夫,你的手機通訊錄就失竊了。 2,騙子通常會以當事者的名義發簡訊給你通訊錄里的人行騙,編的故事通常很惡劣,讓被騙者?法打電話求證,一般都是騙男士,說是在異地被抓,趕緊匯款過去救命。 3,作案者通常是收到幾筆款後就登出賬號了。 天呀!到這些之後,我崩潰了,趕緊跟我手機聯繫人群發了短信,告訴了他們事情經過,別讓他們受騙。最後統計共有9個親朋好友上當受騙,兩個表弟,兩個同學,一個客戶,四個下屬. .....共計36萬7千元。現在警方正在追捕嫌疑犯,但是能抓到可能性很小,這些人都是慣犯,很狡猾的。如果過兩天抓不到,我衹能自己去還這些錢。錢不是最大的問題,關鍵是我這人丟大了,公司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了,以訛傳訛說我在外地被抓了,被騙了好多錢。朋友們千萬不要把手機借給陌生人了,不要走我的老路,誰找你借手機,都不能借。剛開始看的時候我還不信,哪有這麼強大的產品,幾秒鐘就能備份出電話號碼?後來一查“備備手機號碼備份器”,果然有啊!簡直是行騙走江湖的必備法寶啊!
    5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新疆集中營:強制墮胎 限制懷孕 輪姦少女 迫嫁漢族 時事.5月11日 05:04  計生委護士古麗木:「我參與了沒有硝煙的大屠殺」 當第一次見到古麗木阿姨時她有點焦慮、緊握著雙手,對著自己的雙手說:「我殺過人、殺過生命、而且我也是受害者、我也被強制引產了」⋯⋯之後阿姨情緒激動哭了一會兒,我們的採訪還沒開始就需停止一會兒了,之後古麗木阿姨才慢慢開始回憶起了往事: 當年我報的是護士專業,一心想救人、救生命,之後我在伊寧縣計生委當了護士幾十年,我們在計生委的工作從頭到尾是如何結束生命、如何預防生育,我在這十幾年當中就救過一次生命,那一次是5年前,有個婦女不想強制引產,跑到山上親戚家去了,我們奉命用小麵包車追到山上了,她老公求我們放了他們「多餘」的孩子,我們說:「你們有第一個孩子,而且中間要隔3年之後才能有第二個孩子」,最後她家裡的妹妹說要領養該孩子,因為她一直沒有孩子,我們商量之後同意該方案,那個小孩兒現很健康,(古麗木阿姨望著窗戶)很健康⋯⋯ 現在我聽到剛出生嬰兒的聲音都很後怕,因為我們的還有一個工作就是「淹死」剛出生的嬰兒,我們有個小鐵桶子,裡面裝滿水,之後把「違規」出生的鮮活生命放進小桶里,等著他們淹死,我影響最深的一次是有個嬰兒生命力很強,在水桶里掙扎活命了3天,3天之後才死的。所以聽到嬰兒的哭聲我們會習慣性的找水桶的衝動,想想都可怕。 我們都有一本記錄本,鎮裡、村裡住戶信息都有,誰有第一個孩子、誰準備要第二個孩子,我們都有記錄,第一胎之後必須隔3年才能有第二胎,而且都是破腹產,如果不滿3年生的,我們都會「處理」的,在新疆沒有交罰金一說,只要是違反計生規定的,嬰兒都會處理掉。有一次從內地來了計生委的調查團,他們當中有個李女士的話讓我們很震驚,她說:「沒想到,新疆計生管的很嚴,我們在內地只要交罰款就可以了」。 我記得有一次,有個錫伯族婦女想要自然產,但我們規定婦女都要破腹產,之後那位女士及嬰兒因破腹產失敗而死亡。你說在中國有多少個錫伯族?難道也要對他們進行計劃生育嗎?有必要嗎? 我們會背著包上山,給婦女們講座,漢族醫生們會勸說婦女們結紮,而我在下面翻譯的時候翻譯成要上環,不要結紮。因為結紮的話就是永遠的要不了孩子,而上環的話以後可以要孩子。 我們包里有各種藥,我們會給婦女們吃,說暫時性不孕,有可能幾個月,有可能幾年,也有可能永遠都不孕,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這「暫時」是什麼時候,也有給婦女們打過不孕針(又盯著自己的雙手),Erkin Azat, 我參與了一場沒有硝煙的屠殺。我們縣、村裡面的婦女們,沒有一個不強制引產的,也包括我,我們都是受害者也是參與者。我們的工作不是救生命,是滅生命,是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生育,最近內地開放二胎、可以自由地生育了,但新疆這塊依然在控制著生育。 隨著調查的深入,我也採訪了好幾個母親被強制引產者,他們因安全原因不願提供真名,但他們的故事都相似,以前不知道母親強制引產過,長大了之後才知道的,而且是因為超生,計生委人員強行要麼是無奈被迫強制引產的,也包括我母親的故事也是如此。 部分漢族人認為漢族群體是計生政策的受害者,而其他民族是受益者,因為他們可以比漢族人多生一胎,但部分民族的生育力方面、數量上依然處在弱勢,如果按照漢族人的計生標準去執行的話對於他們是滅絕性的,我們因為沒有在像電視上那樣公開看到殺戮的場面而認為這裡沒有在發生屠殺,反而恰恰我們的沈默、默許助長了幾十萬、幾百萬的「軟」屠殺。 有些人給我說,我們沒有看到在新疆集中營的大規模種族屠殺,所以集中營不算是屠殺場,更確切地應該叫「再教育中心」。我想反問您,如果您3年無法跟伴侶性生活,無法生育,算不算屠殺!? 經過跟幾十個願意公開身份跟不願意公開身份的證人接觸及採訪得出的結論是: 1. 因集中營食物里參和藥物,集中營里的男人們生殖器無法勃起,女人們停經,進集中營時身孕的婦女會被強制引產; 2. 極少數被羈押人員每6個月准許要跟自己的伴侶見面2小時,但見面之前必須吃避孕藥; 3. 年輕女子經常夜間從囚房帶出,到沒有攝像頭的房間被輪姦並且恐嚇保守秘密; 4. 當地維吾爾、哈薩克等當地民族女孩被威迫跟漢人結婚。 如果再跟我說沒有發生種族大屠殺的人,你把2017~2019年新疆生育表給我拿出來再討論,當地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等當地民族「已經停止了生育」!!! 我再次懇求國際社會不要再對中共抱有希望,他們早已開始種族大屠殺,盛世才屠殺、王震屠殺、之後的所謂「和平」期里的計劃生育軟屠殺等等,從來沒有停止過屠殺。只要中共政府存在一天,根本就不存在「民族團結」,中共才是民族屠殺製造者、民族仇恨製造者,國際社會必須制裁中共、國外民眾必須抵制中國貨,一味地綏靖政策只會帶來有毒的中國貨,為了我們的未來,為了我們的兒女,我們必須吶喊!!! Erkin Azat 10.05.2019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書畫家黃公望讓我們這些退休老人一次震撼的感受,只是認真努力並沒有老的問題 ⋯⋯ 慢慢看 ........ 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不泯然於眾,只遵從內心真實的感受,欣然向前。 以下是元朝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故事。 01 公元1269年,黃公望出生於江蘇常熟。 他是那個時代最大的loser,從小讀遍四書五經,考科舉,到了45歲,才在浙西廉訪司當了一名書吏。 官還沒做幾天,他的上司張閭,因貪污舞弊掠奪田產逼死了九條人命,朝廷抓了張閭,順道把黃公望也抓了。 等黃公望出獄時,已經過了五十歲。想想這一生,也快走到了盡頭。 元朝的一天,黃公望正在屋裡寫字,做官的朋友來了。 跟他說: 「去我府上做書吏吧!」 黃公望把筆一放,說了句:做官,不去了,不去了,你趕緊回吧,我也要出門了。 官場朋友問:你要去哪? 黃公望答:當道士! 黃公望門也不鎖,拂身而去,從此浪跡天涯。 那一天起,黃公望便開始向人生莽原出發,與過去的生活徹底決裂。 他不再討好誰,也不再將時間浪費在無聊的人、無聊的事上,他過極簡的生活,並有乘風破浪的氣勢。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從懂得認識自我開始的。 在古代,50歲已是人生暮年,也許等待黃公望的除了死亡,也就剩下死亡了。 可死亡從來不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人未老,心已死,心死了,時間也會跟著死了。 對於黃公望來說,他的人生盛宴才僅僅是剛剛開始! 02 黃公望學畫畫,想到了就立馬去學。 他來到大畫家王蒙那裡,王蒙是大畫家趙孟頫的外甥,棄官隱居於浙江餘杭的黃鶴山。王蒙一看黃公望都年過半百了。 就擺手說:你都五十了,還學什麼呢?太晚了,回去吧! 黃公望並不在意,悶頭就學,在任何人看來,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可是黃公望卻偏偏在紙張上出發了。他每天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盯著對面的山看,一看就是幾個小時,眼都不眨。 幾個月過後,黃公望畫畫大有長進。王蒙不解,跟著他身後去看。每次都看到黃公望坐在大石頭上紋絲不動,像個死人。 後來實在忍不住了就問:「你每天都坐在大石頭上,幹什麼呢?」 黃公望說:我在看山看水啊,觀察鶯飛草長,江流潺潺,漁人晚歸。 王蒙說了句:那你繼續看吧! 之後的29年里,黃公望走遍山川,遊歷大江,走哪看哪,極度專注,沒有人知道他去過哪裡,好像他的行蹤是一個永恆的謎。 但是只要他安靜下來,整個世界好像都是和他無關的。 03 元朝至正七年,這一年黃公望整整79歲。 那是一個秋天,落葉繽紛。黃公望和師弟無用,從松江遊歷到浙江富陽。 只見富春江面,江面如練、漁歌唱晚,他跟無用說:我不走了,我留下來畫畫。 無用說:你自己留下來,沒有人照顧你怎麼辦? 黃公望一個人坐下,氣定閒神。不管無用師弟如何勸他,他也紋絲不動。 無用師弟只好一個人獨自雲遊去了。 79歲的黃公望在富陽住下,每天都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到富春江邊看山看水。 一天中午,黃公望來到城東面的鸛山磯頭,坐在富春江邊的礁石上,拿出紙筆,對著江岸開始作畫。突然背後有人一把將他推入江中。 推他的人是黃公望以前的上司張閭的外甥汪其達。 當年黃公望在監獄里供出了張閭的罪行,汪其達懷恨在心,這恨一裝心裡便是30年。查到黃公望的行蹤後,就偷偷下了毒手,要致黃公望於死地。 黃公望掉進江裡,差點沒命,這時正好有一個樵夫路過,扔了擔子跳入江中,把黃公望救了起來。 樵夫古道熱腸,跟他說:既然有人要害你,你這麼大年齡了,又不能自保,我家住在江邊的山上,你住我家吧。 黃公望步履蹣跚,跟著樵夫踏上了沿江而下的驛道,走了不到十里路,來到一個叫廟山塢的山溝裡。 當登上一道山梁,眼前出現了一片凸起的平地,零星住著七八戶人家。 此處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酷似一隻淘米的竹編筲箕。黃公望舉目四望,此處山巒起伏,林木蔥籠,江水如練。整個富春江盡收眼底,景致奇美! 04 黃公望就此住下,一住就是四年。這四年里,天一亮,黃公望就戴著竹笠,穿著芒鞋出門,沿江走數十里,風雨無阻。 遇到好景就停下來畫,心隨念走,身隨緣走,在他刪繁就簡的人生里,所到之處皆為風景。 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99%的事情,對於我們和別人而言,都是毫無意義的。 黃公望就是這樣的人,他只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關心、傾注的1%的美好事物上。 周圍的人看著黃公望都說:這個老人,都快死的年紀了。每天還活得匆匆忙忙,何必呢? 而對於黃公望來說,死是一件並不著急的事,他每天快要忙死了,忙著做自己該做的事。總是有畫不完的畫,寫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景。 他是真忙,忙死了! 除了畫畫,黃公望常常接濟村裡人。 有一次,他拿出一幅畫,落款「大痴道人」,讓樵夫帶到城裡去賣,並囑咐:沒有十兩銀子不要出手。 樵夫一聽,這張皺巴巴的紙要賣十兩銀子,覺得這老人准是想錢想瘋了。當他來到集市,鋪開那張紙。立馬有買家過來,掏出十兩銀子,買了就走。 樵夫很吃驚,自己就是砍一年的柴,也掙不到十兩銀子啊。 這以後,黃公望每兩三個月就讓樵夫去賣一幅,賣畫所得全部接濟村民。這個村被黃公望的畫生生包養成了小康之村。 05 黃公望80歲那年,開始正式畫《富春山居圖》。 他要在這副畫中講述一條河流的一生,他要在這幅畫中,講述時代和人類的悲喜。 對於別人來說,畫如此大畫,本來就是艱難的,更何況是一個80歲耄耋老人呢。 可對於黃公望來說,他做每件事從不管別人如何評價,我高興,我開心,這就夠了,我就是要在紙上出發。 雖然我已80歲,難道就應該「泯然於眾」,內心的感受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富春江的四面,有十座山峰,峰峰形狀不同,幾百棵樹木,棵棵姿態迥異。 黃公望踏遍了富春江兩岸,背著畫卷帶著乾糧一路前行。漁舟唱晚,樵夫晚歸,山林寂靜,流水無痕都變成了他人生的注腳。 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人用了四年,和河流真正的對話。對話中,可以說富春江讀懂了黃公望,黃公望也讀懂了富春江。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局部 06 四年之後,黃公望84歲,被後世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全部完成。 在這幅畫里,有蘇東坡想看的「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也有屈原想看到的滄浪之水,可以濯吾纓。 黃公望彷彿聽到河流喜悅的聲音。 也聽到了河流哭泣的聲音, 聽到自己科考時的得意, 也同樣聽到了他46歲時坐牢的痛苦。 畫中,黃公望把人藏在山水之中,畫里有8個人,一般的人只能找到5個。 在黃公望看來,人在山水之中,不需要被別人看到,領悟與回顧,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600多年前,80歲的黃公望用了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完成自我。 和我們普通人相比,黃公望也許是苦悶的,沒有燈紅酒綠,也沒有推杯換盞的聲色犬馬,而人的生命中最承受不起的不是勞苦、不是疲憊,而是輕浮,輕浮得沒有生命的重量、沒有生命的價值。 黃公望也是幸福的,在這副「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的畫里,他找到了整個世界。 現實生活里,我們常常聽別人說自己年齡大了,無法前行。 其實真正牽絆自己前行的原因不是年齡大了,而是懶惰和懷疑。真正要出發的人,隨時出發,便會海闊天空。 作家三毛說:「等待和猶豫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情的殺手。」你一直在等一個最合適的時機做你想做的事,然後又一直在猶豫中虛度時光。 試想一下,當我們在80歲的時候,還有沒有勇氣為自己準備新的追求,還有沒有勇氣做選擇,還能不能真的堅持做一件「不死不休」的事兒? 前半卷《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尺幅:縱31.8釐米,橫51.4釐米 後半卷《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全卷 尺幅:縱33釐米,橫636.9釐米 07 當黃公望將《富川山居圖》畫完,他長舒一口氣,重重將筆扔入江中,長吁這一生,我完成了。 這些年,他的師弟無用到處找他,公元1353年,無用師弟終跟隨著賣畫的樵夫找到了黃公望。 當看到巧奪天工的《富春山居圖》時,無用師弟熱淚縱橫。 而喜極而泣的黃公望則不發一言,悄然在畫卷題字,舉手將自己用了全部生命完成的《富春山居圖》,贈予無用師弟。 四年的嘔心瀝血,黃公望毫不在意,與其獲取浮名,不如一場君子之交。 與現在的人相比,黃公望才是真的灑脫,也是真的曠達,他像是一個種花的人,種下、施肥、然後用數年之久等待花開,花開一瞬,他卻將花摘下,舉手贈予他人。 真正的曠達就是享受追求的過程,而從不在意結果的得失。 真正的灑脫是廣廈萬間,我夜眠不過七尺,良田千頃,我日食不過三餐。我想要的很少,心滿意足,這就足夠了。 一年後,黃公望長笑而逝。至今依然可以想到,663年前,一位元朝的老人離世,在離世時,臉上一定無比安詳,面帶微笑。 他的一生毫無遺憾地走了! 08 故事講完了嗎? 並沒有! 黃公望離世之後,這副畫的經歷更加離奇。 明朝的某年某月,這幅畫到了江南四大才子沈周手裡,沈周視為珍寶,可在一個深夜,畫作竟不翼而飛,然後就在歷史上徹底消失了。 又過了一百五十年,順治七年(1650年),《富春山居圖》突然出現在著名收藏家吳洪裕手上,在他收藏上萬件藏品中,唯獨只愛《富春山居圖》。把畫看得比命還重。 病逝之前,奄奄一息的吳洪裕躺在床上,吃力地向家人吐出一個字: 「燒!」 家人看著吳洪裕最後一口氣都咽不下去,只好當他的面開始燒《富春山居圖》,就在畫投入火盆的時候,侄子吳靜庵趕到,一把畫將畫從火盆中拽了出來。 可惜這幅畫已被燒成兩截,前半截,稱之為《剩山圖》,後半截稱之為《無用師卷》。 兩幅畫輾轉多位藏家手中,歲月沈浮,在民間若隱若現。 1938年,《剩山圖》進入浙江博物館。 1948年,《無用師卷》輾轉到達台灣。從此《富春山居圖》前後兩截分隔兩地。 2011年6月1日,距離吳洪裕燒畫那一年,整整過去了361年。 《富春山居圖》的兩截,《無用師卷》和《剩山圖》才在分別之後,正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重新遇見。 兩岸的文化人說這叫: 「山水合璧」! 這一切,就像一個人的命運,生死別離,天涯斷腸,就如杜甫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故事到此講完了,講故事的人最有心,聽故事的人總動情。 複製品《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和《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疊在一起合成一卷的局部圖 原畫有《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右半部分在裝裱時加上題詞,兩卷無法合一 09 600多年過去,當年80歲的黃公望在富春江畔駐足,然後用了整整用了4年,只做了一件事。 今天,學會了如何生存的我們,卻遠沒有學會如何生活。我們迷失在了手段裡,卻忘了不論多大的事業,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生活。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其實答案就在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里。 今天我們學習黃公望,是學習選擇。 生活有兩條路,一條是社會要求我們走的,一條是我們自己想走的,你只有堅定內心的選擇,並奔赴向前,才能活出真正的那個自己。 今天我們學習黃公望,是學習等待。 在匆忙的生活中,試著放緩自己的腳步,讓等待變成一種心態,一種態度,只有坦蕩如水時,你才能看到最美的東西。 今天我們學習黃公望,是學習灑脫。 讓自己灑脫地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與呼吸,我相信,只有這樣,你的生命走出去時才不會慌張。 今天我們學習黃公望,是學習尋覓。 若你還算年輕,你還敢不敢沸騰一下血液,綁緊鞋帶重新上路,敢不敢勇敢一點兒面對自己,去尋覓那些能讓自己內心強大的力量? 然後,此生無憾。 https://youtu.be/dUPYM9qipiI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